伍艾嘉 发表于 2007-5-31 05:19:48

凄婉悲壮的墓志铭

http://www.news365.com.cn/wxpd/wz/hqjj/200705/W020070528377497962836.jpg

在非洲红海之滨有一个刚从埃塞俄比亚独立出来的国家叫厄立特里亚,这个国家有一个风景如画的城市叫阿斯马拉。

在这个城市的东面有一条公路直通港口城市马萨瓦。公路旁边有一个阿斯马拉战争公墓,那里埋葬着100多位在二战中牺牲的英军官兵。公墓的位置俯瞰公路,正好扼守进出阿斯马拉的道路。

二战爆发前夕,1935年,意大利法西斯军队入侵埃塞俄比亚,与大英帝国的非洲利益发生严重冲突,一旦任其发展。意大利必然威胁英国在埃及、苏丹和苏伊士运河的殖民统治,从而切断英国经红海到印度乃至整个远东的经济生命线。这无疑等于卡住了英国人的脖子,一场战争在所难免。

墓地就像一位时空老人,静静地向人们诉说过去的故事,诠释二战中英军官兵的生死观念。

墓地不大,很整洁。墓区铺以碎石,使墓区不致积水。每个墓碑旁都有一株长势良好的鲜花,伴着长眠地下的英雄。后来我们听说,英国使馆雇有当地人照看这些鲜花和公墓。远远看去,洁白的墓碑横平竖直,规格一致,齐刷刷的白色墓碑就像威严的海军水兵站在你面前,让人联想到他们生前整齐的军容。

每个墓碑上都刻有一个精致的军徽,并详细记载着牺牲官兵的编号、姓名、军衔、死亡日期、死亡年龄、部队名称。死者中年龄最大的58岁,最小的19岁,官阶最小的是列兵,最大的是少校;有陆军、空军等战斗人员和军医、电话接线员、技师等非战斗人员。墓地中惟一的女性叫戴安娜?汤普逊,没有留下年龄,牺牲时是英国海外航空公司的电话接线员。

有的墓碑下面还有一段简短的文字表达亲人对牺牲者的哀悼之情,承载了家人对失去亲人的深深爱怜。语言凄婉,读来让人感到无比悲怆。

英国皇家陆军苏克斯团中有一位年龄最小的列兵,叫黑沃斯,死时年仅19岁,家人给他的墓志铭这样写道:“为纪念我们亲爱的长子:我们的思念不只在今天,而是天天。”其中一位34岁的空军技师的铭文这样写道:“我们一天都不会忘记他,在我们心中,他就在眼前。”

年轻人死去对家中父母的打击无疑是巨大的,英国皇家陆军有一位叫贝列士的列兵年仅19岁,其家人的铭文这样写道:“对世界来说,这是一个士兵,而对我们来说,这是一个世界。”寥寥数语,父母对爱子的全部寄托没有了,读过的人禁不住会落泪。

一位36岁的空军技师布洛克威的铭文这样写道:“直到天光破晓,阴云散尽。”抒尽一位空军技师的一腔胆气。

英国皇家陆军的一位士兵的铭文写到:“对我们来说,没有死亡,只是先走一步而已,我们将相遇在美丽的湖畔。”语义中表达出一种无畏的豪气以及男人的浪漫。

苏克斯团一位25岁叫考尼尔的列兵,他家人写来的铭文简练,读来令人扼腕:“并未失去,只是先走一步而已。”

1941年4月8日。英国皇家陆军苏克斯团在埃塞俄比亚进行了一场恶战,不少士兵在这天献出生命。一位叫凯姆普的列兵死时23岁,家人写的铭文也最有文采,可以表达人民对二战中为抗击法西斯牺牲的先烈的悼念:“珍爱生命,死亦光荣,铭刻心中,人中枭雄。”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苟且偷安是一死,坦荡无惧也是一死。在生死观上,这些二战英雄的行为真值得我们深思。在我们就要离开阿斯马拉战争墓地的时候,一位精神矍铄的墓地管理人员拿来一个本子让我们写几句话,我想了想在本子上这样写道:“让我们永远记住为和平牺牲的英雄们的洒脱。”

摘自《海外文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凄婉悲壮的墓志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