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indwater 发表于 2013-6-17 13:20:41

应届生吐槽就业潜规则:留京有时候比出国还难!(图)



高学历毕业生的考验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称,2013年,包括本专科及研究生在内的北京地区高校毕业生近23万人,与2012年基本持平。但研究生呈每年递增趋势,2013年达7.7万人,比2012年增长1.1万人,为历史最高峰。

毕业人数快速增长的高学历人群,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并没有能够占据优势。据媒体报道,2013年初,据调查机构麦可思公布的一份针对2013届大学毕业生就业情况的调查报告显示,应届高校毕业生总体签约进程明显低于上届同期水平。从2012年12月12日至2013年1月11日,被调查的2013届高职高专毕业生签约率为35%,低于上届同期9个百分点;本科毕业生为38%,低于上届同期8个百分点;硕士毕业生为29%,低于上届同期7个百分点。

在谈到研究生面临的“高学历难就业”的困境时,马盼盼介绍,去年和师姐们聊就业情况,在当年的3、4月份,全班同学的工作基本上都已经定好了,但今年的这个时候,班里还有一半同学正在找工作。

虽然,在毕业临近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所调查的首都经贸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高校相关专业研究生的工作大部分已经落实,但是真正能够签约三方协议的比例依旧较低。

北京首都师范大学某专业的一个研究生班级有70余名毕业生,排除一定数量的北京本地生源,外地生源中有将近20名同学选择了回家乡就业。而在往届,该专业的毕业生大部分都是选择在北京就业。

无独有偶,记者在多所大学的多个专业班级调查时明显感觉到,今年在京毕业的大学生回生源地就业的比例出现了较大增长。对此,接受采访的毕业生主要有两种观点,一种是认为在北京工作生活压力大,另一种是认为毕业生在对待就业问题上更加理性。

但无论是哪种原因,今年不好就业是高学历毕业生们共同的感受。一位已经成功保研的毕业生在回忆周围同学找工作的经历时说,周围有些同学选择去加拿大、美国等地区工作,与留在北京相比,出国工作可能还容易一些。

已自觉降低薪资预期

抛开一些受宏观经济影响的大环境因素,今年大学生就业难,还有哪些原因?

对此,专门从事人力资源研究的麦可思研究院认为,专业结构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最主要因素。以2012届为例,本科失业最多的前10个专业的人数占到失业总人数的32.8%。其中,英语、法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会计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工商管理等6个专业,连续3届都在本科失业人数最多的前10个专业中。

从记者采访的北京地区多所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看,今年的就业形势同样延续了上述特点。马盼盼称,从到学校来招聘的企业来看,对偏技术理工毕业生的需求量还是很大,一般职能型文科招的人数少,而计算机专业的毕业生对于找工作却比较乐观。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毕业生的工作类型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国有企业、事业单位,这些企业一般可以解决户口、住宿等问题,但是,工资相对较低;另一种是外企、民企,这些企业所给的薪酬较高,但一般不能解决户口和不提供住宿。对于应届毕业生来说,解决户口、住宿与高工资似乎难以协调。

但即便只追求较高的工资,在今年也不太容易实现,毕业生在找工作的过程中,已经自觉降低了对于岗位工资的预期,但是,实际工资水平和预期相比仍然存在一定落差。

一位供职于某民营IT上市公司的应届硕士毕业生说,对目前的工资不太满意,今年普遍就业形势不好,大家已经主动放低了工资期望,但企业所提供的实际工资与其期望的工资仍旧差500元左右。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应届生吐槽就业潜规则:留京有时候比出国还难!(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