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4150|回复: 1

《舌尖中国》宣传统战

[复制链接]
 楼主| 发表于 2014-5-10 01:15: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http://club.kdnet.net/dispbbs.asp?id=10049335&boardid=1

中国人被洗脑后,思维非常的体制化,自觉不自觉的都会表现出来。丧失客观与科学。

虽然这是一部记录片,而且按国际风格制作。但是其解说词,明显不太客观,把很多民族的优秀特质当成了中国人的才具有的特质。第一次看,我就觉得解说词有点问题。

其实,西方国家的知识阶层非常喜欢记录片。他们能站在真正的旁观的角度,冷静理性的记录人类的各式行为。

舌尖不行,舌尖有很强的自我吹捧的意味。

比如,舌尖中这样的解说词,大意是:中国人在繁重的劳作之后,都不会忘记抬头望天。我问下,你仰望过星空吗?你周围的人这样做过吗?这不是客观的记录。

记录片的记录如果是为宣传,或者统战,出发点就错了。

这是在愚弄我们的后人,给他们对我们所生活得这个时代的了解造成障碍。记录的目的是什么?是历史撰写的延续。如果有丝毫的虚假,都是不应该的。

希望今后中国的记录片导演们能明白这点。

在中国,独立导演们拍摄的记录片还不错,因为,他们没有宣传任务,看到什么就拍摄什么。

比如,反应汶川大地震的纪录片1428,后来的欧洲获得最高奖。 这些镜头,是CCTV里面看不到的,透过这些,能看到真实,不加任何修正的灾区。我们的后人看了也会知道,也会明白和了解,同时获得借鉴。不是外媒故意给我们过不去,是因为他们的民众没经过洗脑,所以,一部作品有问题,他们的慧眼马上就能看出来。这部电影还不错,啥技巧都没有,只有静静的记录和诉说。获得了欧洲威尼斯电影节地平线单元最佳影片奖。

同舌尖不一样,舌尖有太多太多的感情性词汇。这不是记录片的方式。这是宣传或者商业广告的方式。

我第一次看,就发现有非常浓厚的宣传痕迹。同我以前所看的欧洲记录片完全不一样。本来想发帖说一下这个现象,没想到国外媒体就指出来了。 所以,天下的慧眼,无论你多么精巧的包装,你都是无法蒙蔽的。

我以前在成昆铁路上碰到一个美国的记录片导演,45岁左右,大背包带睡袋,一个人独自在中国旅游。单身,有一个女朋友在挪威。拍记录片的人,我认为就应该是这类高度独立的人。

宣传宗教,宣传民主自由也是一种洗脑。
那不是宣传,那是一种主张。只准一边倒的宣传才叫洗脑。

民主自由之下,游行示威,总统耍女朋友被质询,统统都摆放出来。需要这样宣传吗?

确实如此。记录记录么就是不要加任何情感误导在里面的才是记录嘛。不然那个南非记者怎么会在获得普利策奖之后自杀呢?

以我在鸡国生活的经验,宁信外媒,莫信官媒。

中国人,是不太关心记录片的,这是同西方人最大的差距。可能造成的原因是因为那个中央新闻记录片厂拍摄的电影把大家都忽悠傻了。
发表于 2014-6-13 21:07:25 | 显示全部楼层
[:)]
我的博客(准确点说是:转贴)
说一声去也,送别河头,叹万里长驱,过桥便入天涯路
盼今日归哉,迎来道左,喜故人见面,握手还疑梦里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1 11: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