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ton 发表于 2013-7-17 18:49:26

《西游记》中的《多心经》 (图)


1986版电视剧《西游记》中唐僧师徒的剧照。

【新三才综合】阅读提示:

《西游记》第十九回题为《云栈洞悟空收八戒、浮屠山玄奘受心经》,前一半讲述了孙悟空在高老庄智收猪八戒的故事,后一半则是师徒三人获得《心经》的故事。猪八戒娶媳妇的故事家喻户晓,唐僧受《心经》的故事却鲜为人知。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大乘佛教中般若思想的经典,常常简称《心经》,是所有佛经中翻译次数最多,译成文种最丰富,并最常被念诵的经典。在《西游记》的这一回里,《心经》被化名为《多心经》——因为正是凡心太重太多,才需要“心经”引导,脱离苦海。

更有趣的是,传授《心经》的菩萨住在鸟巢里,言语中极尽讽刺取笑唐僧师徒。野性未消的孙悟空话不投机,竟然要用金箍棒去捣毁菩萨的宝座。这一回集智慧与幽默于一体,颇可玩味。
http://www.newsancai.com/images/stories/newphoto/2013/07/literature/20130713wuchaochanshi4.jpg
清初山阴陈士斌改编的《西游真诠》一百回(1696),每回都有插图和评语,以上为关于乌巢禅师及唐僧师徒的插图。

原文节选:

三众进西路途,有个月平稳。行过了乌斯藏界,猛擡头见一座高山。三藏停鞭勒马道:“悟空、悟能,前面山高,须索仔细仔细。”八戒道:“没事。这山唤做浮屠山,山中有一个乌巢禅师,在此修行,老猪也曾会他。”三藏道:“他有些什么勾当?”八戒道:“他倒也有些道行。他曾劝我跟他修行,我不曾去罢了。”师徒们说著话,不多时,到了山上。好山!但见那:
    

山南有青松碧桧,山北有绿柳红桃。闹聒聒,山禽对语;舞翩翩,仙鹤齐飞。香馥馥,诸花千样色;青冉冉,杂草万般奇。涧下有滔滔绿水,崖前有朵朵祥云。真个是景致非常幽雅处,寂然不见往来人。
  

那师父在马上遥观,见香桧树前有一柴草窝,左边有麋鹿啣花,右边有山猴献果,树梢头有青鸾、彩凤齐鸣,玄鹤、锦鸡咸集。八戒指道:“那不是乌巢禅师?”三藏纵马加鞭,直至树下。
  

却说那禅师见他三众前来,即便离了巢穴,跳下树来。三藏下马奉拜,那禅师用手搀道:“圣僧请起。失迎,失迎。”八戒道:“老禅师,作揖了。”禅师惊问道:“你是福陵山猪刚鬣,怎么有此大缘,得与圣僧同行?”八戒道:“前年蒙观音菩萨劝善,愿随他做个徒弟。”禅师大喜道:“好,好,好!”又指定行者,问道:“此位是谁?”行者笑道:“这老禅怎么认得他,倒不认得我?”禅师道:“因少识耳。”三藏道:“他是我的大徒弟孙悟空。”禅师陪笑道:“欠礼,欠礼。”
  

三藏再拜:“请问西天大雷音寺还在那里?”禅师道:“远哩,远哩。只是路多虎豹,难行。”三藏慇懃致意,再问:“路途果有多远?”禅师道:“路途虽远,终须有到之日,却只是魔瘴难消。我有《多心经》一卷,凡五十四句,共计二百七十字。若遇魔瘴之处,但念此经,自无伤害。”三藏拜伏于地恳求,那禅师遂口诵传之。经云:
    

《摩诃般若波罗蜜多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识,亦复如是。舍利子,是诸法空相,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是故空中无色,无受想行识,无眼耳鼻舌身意,无色声香味触法,无眼界,乃至无意识界,无无明,亦无无明尽。乃至无老死,亦无老死尽。无苦寂灭道,无智亦无得。以无所得故,菩提萨埵。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心无罣碍;无罣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究竟涅槃。三世诸佛,依般若波罗蜜多故,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知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实不虚。故说般若波罗蜜多咒,即说咒曰:“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萨婆诃!”
  

此时唐朝法师本有根源,耳闻一遍《多心经》,即能记忆,至今传世。此乃修真之总经,作佛之会门也。
  那禅师传了经文,踏云光,要上乌巢而去。被三藏又扯住奉告,定要问个西去的路程端的。

那禅师笑云:
    

道路不难行,试听我吩咐。
    千山千水深,多瘴多魔处。
    

若遇接天崖,放心休恐怖。
    行来摩耳岩,侧着脚踪步。
    

仔细黑松林,妖狐多截路。
    精灵满国城,魔主盈山住。
    

老虎坐琴堂,苍狼为主簿。
    狮象尽称王,虎豹皆作御。
    

野猪挑担子,水怪前头遇。
    多年老石猴,那里怀嗔怒。
    

你问那相识,他知西去路。
  

行者闻言,冷笑道:“我们去,不必问他,问我便了。”三藏还不解其意。那禅师化作金光,迳上乌巢而去。长老往上拜谢,行者心中大怒,举铁棒望上乱捣,只见莲花生万朵,祥雾护千层。行者纵有搅海翻江力,莫想挽著乌巢一缕籐。三藏见了,扯住行者道:“悟空,这样一个菩萨,你捣他窝巢怎的?”行者道:“他骂了我兄弟两个一场去了。”三藏道:“他讲的西天路径,何尝骂你?”行者道:“你那里晓得?他说‘野猪挑担子’是骂的八戒;‘多年老石猴’是骂的老孙。你怎么解得此意?”八戒道:“师兄息怒。这禅师也晓得过去未来之事,但看他‘水怪前头遇’这句话,不知验否?饶他去罢。”行者见莲花祥雾,近那巢边,只得请师父上马,下山往西而去。

那一去:
管教清福人间少,致使灾魔山里多。
毕竟不知前程端的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西游记》中的《多心经》 (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