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ns 发表于 2013-8-19 05:59:22

石涯波:和尚也垄断市场:峨嵋山的开光梦(组图)

看完乐山大佛,吴导游领大家到山间一个茶馆,户外茶座入座后,他坦诚说明:“帮我一下,大家泡杯茶,我可以从中抽成,不过不要勉强。”登山出汗,口渴气喘,出来旅游几十元算个啥?泡吧泡吧没人说不,店家问各位要“泡姑娘”“泡媳妇”还是“泡皇上”?引来一阵好笑,再倒出一段故事。游客各自选择不同等级的茶叶,一人一杯。吴导道了谢,自我介绍“敬佛”“学道”十多年的见证,乐意志愿为大家算个“生辰八字”,到峨嵋山给自己的佛像开光,请和尚师傅为自己消灾添福。
   
    一个中年男子报上生日:1962年10月8日。吴导笑着美言:“看不出来,好像30出头的样子。”那人嘴里说着哪里哪里,眉开眼笑不无得意。吴导打开手抄本,边查边解释自己是业余学习,也常常拜师学艺,专门为游客行善,也为自己积德。好的,农历虎年九月初十,壬寅年,己酉月,己卯日,几点出生?哦,大概中午?没关系,庚午时。陆续有几个男女游客请吴导摆出自己的“生辰八字”,道出命中的五行相生相克之道,互补解救之法。游客自觉增加一些茶点小吃,曲线报答吴导之恩。
   
    图1:导游为游客免费开出生辰八字;

图2 :开光佛像专卖店

“去峨嵋有新导游,我不奉陪了。顺便告诉大家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消息!农历六月十九刚好是观音菩萨生日,也叫‘成道日’。高僧免费为香客开光。”有人问开光不开光有何区别?吴导解释,开光就是把佛的法身请来附到佛像上去,从此佛像就作为佛在人间的一个法身来供奉,佛像上的法力就为他护法保佑。这就是开光。
   
    “保驾护航,法力无边。”那个老郑平时言语稀少,偶尔语出惊人,逗乐同路人。有人背后嘀咕他“老不正经”。老郑虽如顽童,对待同行的一对年长夫妻却敬重有加,一路呵护。这对老夫妻温文尔雅,笑容可掬,上车走路,处处谦让。同车人自然而然敬他们三分。夫妻二人一路携手,潜心欣赏山水花草,细声赞叹自然风光。他们牵手入庙门从不进香,称呼佛像神像为“偶像”,指指点点,数落偶像们的历史由来。在丛林台阶中漫步,老汉常常吹起旋律悠扬的口哨,妻子随着口哨轻轻哼起小曲,宛如一对银发天使。
   
    “刚才吹的是‘野地的花’,现在唱的是什么?这是天父世界,真好听!”老郑追着二老问,跟着哼哼。
    這是天父世界,叫我不可遺忘,
    黑暗勢力雖然猖狂,天父卻仍作王。
    這是天父世界,我心不必憂傷,
    天父是王,宇宙同唱,祂治萬國萬方。”
   
    吴导提醒各位:可以用来开光的物品有很多,佛像、神灵法相造型的玉器、经书都有。 只有在正式开光的仪式上发出正念,由很高层次的觉悟者,或者具有很高修炼能力的人才能完成。如今许多寺院和道观很难能找到比较纯洁、有效的开光。有的修行者为人开光已经商品化,法力大打折扣,因为心存杂念,敷衍了事。一件物品没有经过正式开光,就不能够供奉。一旦不小心被供奉了,供奉者只是求个心理平安倒无大碍,若是十分虔诚的修行者,后果就不好说了。
   
    “人手所造的是神像,不是神。要害是‘法身请来附到佛像上’,被邪灵操纵。”老汉悄悄对老郑说:“开光开光,那光不是真光,充其量‘荧光鬼火’之类,烛光油灯而已,一旦油尽灯枯,一切归于无有。”
   
    吴导尽心开导:我们这里都是到寺院开光的,到峨嵋山开光就是世界上最正统最保险的。可以自己带佛像,但我提醒大家,千万千万小心!一点都马虎不得!为什么?一定要到正式的,有峨嵋高僧开光过的店铺去买佛像和开光物品,否则不灵。到目前为止,这城里只有一家是真正开过光的,我可以带大家去买。请大家不要告诉别的游客,免得别家店骂我。说实话,敬佛圣店的物品都是圣品,所有收入都用在佛事上,我没有一分提成。
   
    “和尚也有垄断市场。”老郑嘀咕了一句。
   
    旅游车停在小城中心一家“福禧缘”店口,吴导告诉游客:不买开光圣物的可以坐在门口抽烟喝茶,店家免费供应。里面的佛像圣物全部明码标价,少则几百,多则上千。数字大都带着3,6,8。吴导和店里服务员耐心帮助游客选购圣物。有人讨价:便宜一点嘛?服务员反问:“你是真不懂还是假不懂?圣物不能还价!百分之百用在佛事上。还价就会减掉福分,是您的福分,我们绝对不敢这么做。”
   
    新导游是个二十多岁女子,“叫我小陈,从小在峨嵋山长大。”她侃侃而谈峨嵋风情,什么“峨嵋三大怪,蝴蝶像树叶,青蛙谈恋爱,蚯蚓做腰带”。但她没忘了提醒游客,除了游山玩水,一定要上香求福分,千里迢迢,勿失良机。
   
    图3-4:开光60元;开光就是把佛的法身请来附到佛像上去,供奉才有法力。



下了峨嵋缆车,发现好几家“圣品”专卖店,地道的峨嵋直辖店,价格跟山下的没有什么差别。“峨嵋处处有陷阱!”还是老郑的话在理。其他游客的脸部表情怎么说?好像屁股被破椅子夹了,痛又不敢叫出声,叫也是白叫。“就当献给佛祖了。”老郑纠正:“就当支持当地政府,减少失业率,增加GDP。”
   
    “请开光的游客到右边佛堂,其他游客请到各个佛殿上香,不懂上香规矩的没关系,每个佛坛都有师兄师姐带领你怎么做,各位随意给点劳务费就行了。”
   
    开光桌上也是明码标价:开光60元。“师傅今天免费开光吗?”光头老僧和蔼可亲,身着棕色僧袍,一副慈悲笑脸,答道:“6月19早上6点免费开光,欢迎施主光临。”
   
    众人把山下买来的佛像圣品摆在供桌上,交60元钱。一个个按先后跪下,一个师傅念经咒,并随着师傅磕三个头,然后由师傅拿香在佛像上点几下,再洒点水,开光仪式就这么搞定,游客把佛像项链挂在脖子,将比较大的藏在包里,小心翼翼,神圣无比,准备带回家供奉,盼望从此渴望之事,理想指望,功名富贵,夫妻美满,子孙幸福,都在这一趟成就。
   
    老郑夫妻跟着那对“白发天使”,什么都不参与。一些游客不知如何上香,不懂佛门规矩,不知佛爷脸色,站在案台不知所措,生怕有个闪失,白花香火钱不算,得罪佛爷鬼神,那可了得。陈导介绍他们各自找个师兄师姐指导。那些“导拜”好像个个都精通佛国规矩。穿黄衬衫的中年男子伸出左手,说这一招一式都有讲究,煞有介事,颇有教头模样。右边案桌有个领导模样的男子,手捧莲花蜡烛,听从年轻女导拜上下左右指挥。
   
    图5-6:导拜们颇有教头模样,施主服从导拜指挥。



一个穿牛仔的姑娘一手一个莲花灯,从下一个香案转身上台阶,迈向那个腰缠钱包的男子指定的地方。戴白凉帽的中年女导拜一人指挥两个施主:教完一个黑衣女郎,转身就找另一个绿衣短裤的姑娘要劳务费,导拜的生意比其它行业好赚,问题是这些人怎么能够在这里自由开业?不用执照,也没人舍不得给钱。
   
    老郑夫妇陪着那对“白发天使”远远站着观看。蜡烛在台上燃烧,红色烛泪滴到底下的大水槽里,形成大块小块的残饼啐肉,灵芝般的奇形怪状。一个理平头的后生手持大漏勺,一勺一勺地捞起残烛,堆在两个大筐里。另一个中年男子过来挑起,跨过寺院大门槛,不知往哪里去了?
   
    那个白发天使老汉仰天长叹一声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

博讯首发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石涯波:和尚也垄断市场:峨嵋山的开光梦(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