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23|回复: 0

你的心理态度 左右了你与命运交手的结果(组图)

[复制链接]

6683

主题

786

回帖

7万

积分

超级版主

积分
74194
 楼主| 发表于 2014-5-21 13:08:5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你的心理态度 左右了你与命运交手的结果(组图)
【阿波罗新闻网 2014-05-21 讯】




团体心理治疗中有一个很常用的操作,就是在带领者的领导下先暂停团体内的互动,然后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刚刚团体内发生了什么,如果从一个局外人的角度来看待整件事发展的来龙去脉,会看到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以观察家自居,来回忆一下自己过去的某次吵架或者观察正在进行的某场争吵,看看有没有什么新的发现。
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人生脚本”在生活

莎士比亚说:“世界是一座舞台,男人和女人只是舞台上的演员。他们有命定的上台时间和下台时间;每个人在台上都要演出各种不同的角色。”
对于人生的“角色”和“脚本”,一些人会理解为不可更改的宿命,但实际上,人生脚本的形成需要经过复杂的过程。心理学家杰姆斯认为,这个过程大致是这样的:
始:获得经验:我看到听到感受到的自己和他人是好是坏,他人对我的态度是好是坏。
→认定经验:原来自己是这样的,他人是那样的,他人对我的态度是这样的。
→产生心理地位:所以我跟他人比是这样的,我和他们之间的地位是这样的。
→终:强化行为脚本:所以我应该觉得我是怎样的,我应该这样对待他们。所以我按照我想的去做。
最后,每个人各自形成下列四种较为牢固的心理态度,每当我们遇到生活中的事件时,这些心理态度就会被启动,就像设定好了的电脑的开机程序一样,毫无悬念地按照其脚本开始运行,而其运行的过程,正是人生境遇变化的过程:
① 我不好-你好(投入地位)
当一个人形成了这样的认知,那么Ta在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时,就会经常认为自己不行,由于这种心理地位的关系,他们会较难克服自卑情绪。自卑情绪可能导致一个人没有勇气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得到了某些应得的却认为自己不配,于是轻易放弃。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引起自伤行为。
② 我不好-你不好(徒劳地位)
当一个人形成了这样的认知,就容易对自己、对他人、对整个世界彻底绝望,觉得一切努力都是无效的,找不到生活的意义感,所以行为上就容易破罐破摔、不切实际。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自杀或伤人。
③ 我好-你不好(投射地位)
当一个人形成了这样的认知,就容易认为自己的不幸是由他人引起的。他们怀疑别人,并相信自己的怀疑,却很少自我反省。少年犯或罪犯经常属于这种类型。最极端的情况下可能引起自卫杀人。
④ 我好-你好(健康地位)
当一个人形成了这样的认知,他对己对人都有自信心。在问题出现时,Ta不会以敌意的猜测去解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不会把人与人之间的差距简单地理解为好与坏的分别,而是能接受每个人的特殊性,能促成善意的合作,来建设性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这是最健康的生活态度。
我们拥有什么样的心理态度,就会对我们看待自己、他人、全世界的态度,造成怎样的影响。
突然有一句话映入脑海,是来自美丽的郭芙蓉小姐之口:
“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
咦?这不就是典型的“我不好-你好”嘛!
世界如此美好,我却如此暴躁?这其实是个悖论!

回想剧情,每次都是在被气到之后,郭芙蓉才说了这句话。因此真相是,当我们感到暴躁时,其实是感受到了世界的不美好,只是不愿承认;而当我们真的感受到世界美好,我们也暴躁不起来。
现实中的情况其实是以下四种:
世界如此美好,我却不好,我不暴躁我忧伤(我不好-你好)
世界如此不好,我也不好,所以我才如此暴躁(我不好-你不好)
世界如此不好,只有我好,所以我才如此暴躁(我好-你不好)
世界如此美好,我也如此美好,我快乐(我好-你好)
正因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是双向互动的,当我们内心的那个“人生脚本”被启动之后,我们还会不断地吸收最新的人生经验,对原有的心理态度进行修正,这个“最新的经验”,自然也包括当前他人对我们的态度。
前几日新浪微博上有句很热的话:
“别把我的个性和态度混为一谈,我的个性源于我是谁,而我的态度取决于你是谁。”
那么,当两个人带着他们各自的心理态度相遇时,会是一种怎样的光景呢?
人际冲突中的“脚本碰撞”

我们以人际冲突事件为例,把“我好”、“你好”、“我不好”、“你不好”分别进行如下赋值:
我好=我没错
你好=你没错
我不好=我有错
你不好=你有错
以此对应上文的四种心理态度,得到以下四种人际冲突时的立场:
我有错-你没错
我有错-你有错
我没错-你有错
我没错-你没错
然后带入实际情境中进行运算,看看会得出什么样的结果?
① (我没错-你没错)+(我没错-你没错)= 一派和谐,无矛盾。
② (我没错-你有错)+(我没错-你有错)= 互相指责。
③ (我有错-你没错)+(我有错-你没错)= 一起自责。
④ (我有错-你有错)+(我有错-你有错)= 互相指责,一起自责。破罐破摔然后绝望,或者互相谅解然后重修旧好。
⑤ (我有错-你没错)+(我没错-你有错)= 达成一致,一方认错。
⑥ (我没错-你有错)+(我没错-你没错)= 前者指责后者,后者不认错。两人都同意前者没错。
⑦ (我有错-你有错)+(我没错-你有错)= 前者指责后者,后者不认错;后者指责前者,前者认错。
⑧ (我有错-你有错)+(我没错-你没错)= 前者指责后者,后者不认错;后者没指责前者,前者自责。
⑨ (我有错-你有错)+(我有错-你没错)= 前者指责后者,后者认错。后者没指责前者,前者自责。
⑩ (我有错-你没错)+(我没错-你没错)= 两人都同意后者没错。后者没指责前者,前者自责。
小结:
在现实生活中,⑥-⑩发生的概率远远小于①-⑤,而一派和谐的方法只有一个,真是应了那句话,“幸福的关系是相似的,不幸的关系各有各的不幸”。
而心理专家们最想看到的事,就像是一个普通人的白日梦:
究竟什么时候,每个人能够拥有自信,也善对他人,整个世界就和谐了!
但如果你决定为这样的理想而身体力行,别奢求立竿见影

因为,回顾上文的10种运算你就会发现:
虽然①、⑥、⑧、⑩中都有期盼“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人存在,但是在⑥、⑧、⑩的情况下,尽管有这样的心愿,也无力决定幸福的结局;
虽然③、⑤、⑨、⑩中都有“我如此暴躁,但世界如此美好”的人存在,但是这四种情况下,尽管像郭芙蓉一样积极反思,谦虚克制,但也没得到幸福的结局。
所以幸福啊,才不是“今天去努力明天就可以实现”那么简单的事!
一位咨询师曾经记录了这样一个案例:
有一天,在我的治疗小组中,一个离过婚的年轻女士很生气地抱怨说:“让你和你的那个‘好’理论见鬼去吧!昨晚,我去参加一个聚会,我尽可能地让自己表现得更好,我想,每个人都是‘好’的。然后,我走到一个我认识的女人身边,我说‘有空到我家来喝杯咖啡好吗?’她的回答一下子令我矮了半截,她说:‘好啊,我想和你一起喝咖啡,不过你要明白,不是每个人都有时间陪你瞎聊的。’你的理论只适用于动物……一点用也没有!”
然后这位咨询师评价道:
我们不能保证,当你采取“我好-你好”的心理态度后,你马上就会有好的感觉产生。因为当你的态度改变时,对方的却可能没有改变。因为我们每个人都不愿被他人随意改变,其实你自己何尝不是一样?因此你需要具有坚实的信念和足够的耐心,来等待对方的态度转变。
渴望通过30秒的交谈就能解决问题,像冲调速溶咖啡一样简单,是孩子气的想法。一个成熟的人,懂得耐心和信念的重要性。
他继续提醒道:
当你采取“我好-你好”的心理态度却遇到挫折时,以往的挫折记忆也将浮现,使你想要重新采取以前的心理态度,也就是其余三种中的某一种。但是,当我们意识到它以破坏性的方式重演时,可以选择将其关闭。
旧存的记忆可能破坏我们以新方式生活的信念,而新的生活方式最终会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幸福和不同。
同时,当你的“孩子气”发作时,成熟的你可以立即识别自己的“孩子气”,说服自己继续坚持尝试下去,相信你们的关系最终一定会有所改观。


阿波罗网责任编辑:宋云         来源:心灵咖啡网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0-4 09: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