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ton 发表于 2013-9-6 14:15:16

辩才尊者的重要开示

蒋瑗嫉妒儿遭报,痛改前非儿病消

宋朝大夫蒋瑗,有十个儿子,一个死在监狱里,其余的几个儿子,都有身体缺陷。

子皋问蒋瑗:“你做了什么坏事情?为什么遇到这么大的灾祸呢?”

蒋瑗想了一会儿,说:“我平生没干什么大坏事,只不过经常嫉妒比我高明的人,喜欢那些奉承我的人。我听到别人做了善事,就加以怀疑;听到别人做了恶事,就深信不疑;看到别人得到好处,好像自己损失了什么一样;看到别人有了损失,好像自己得到了好处一样。仅仅如此而已。”

子皋叹道:“你的心,如此黑暗,果报岂止这些!你如果能改过向善,必可转祸为福 。”

蒋瑗痛改前非,广修善行。几年后,儿子们的毛病,都渐渐痊愈了。(《迁善录》)

秤杆的秘密

明朝万历年间,扬州有一个南货店,店主临死的时候,嘱咐儿子说:“我白手起家,全靠这杆秤,秤杆由乌木合成,中间藏有水银。秤出的时候,让水银流到秤头,秤入的时候让水银流到秤尾,入重出轻,这就是我致富的原因。”儿子听了之后,心中感到很羞愧。

父亲死后,儿子把乌木秤烧了,换用了一个公平的秤,做生意。

后来,无缘无故的,儿子的两个孩子都死了。他埋怨说:我父亲用心不良,反而获得平安;我用新秤,出入公平,反而丢了两个儿子。上天之道,怎么是这样的呢?”

一天夜里,他梦见自己来到官府,府内的官员,告诉他说:“你父亲即使不损人利己,命中也有财运。但是他获罪于天,上天就派耗、散二星,做你的儿子,长大之后,败尽你的家产,以显示你父亲造罪的报应。你以父亲为戒,待人处事公平,上天因此将耗、散二星收回,不久将换送两个好儿子给你,所以你应当勉力为善,不要怨天忧人。”

他从梦中醒来后,更加努力的行善。三年之中,生了两个儿子,后来都中了进士。

张拱辰先生说:“我在邗关的时候,与此公的后人,交情很好,所以这件事,知道得很详细。我之所以不说出他的姓名,是为了避讳人们说出长辈的过失。”
(《积福消灾之道》)

辩才尊者的重要开示

古印度有位婆罗门种姓妇女,名叫提韦,起初家中非常富有,自从丈夫死后,家道渐渐败落,五百名奴婢的衣食问题,让她一筹莫展。

当时,印度盛行苦行外道,认为快乐必须用痛苦换取,今生越是熬得痛苦,来世越能得到快乐。提韦对此深信不疑,心想:最大的痛苦莫过于被火烧死。于是就准备自焚,一则换取来世的快乐,二则逃脱家庭责任,三则在名誉上是为求道而献身,也能圆满。

佛陀的弟子辩才尊者,听闻这件事后,便来教化她,对她说:“你为了摆脱家庭重担,想烧身一死了之。要知道死虽死了,责任并不能免除。为什么呢?譬如一头牛,不胜拉车之苦,以为车若损坏,便可不拉,就一心想毁坏车子。岂不知车子坏了,主人会另给一车,仍旧扼住它的头项,使它非拉不可。前生造了恶业,今生就要受苦,苦未受完,就不能免除,虽然身体毁坏,下世还得继续受苦。你想烧身求乐,这种邪见,必然牵引你堕落恶道,那里的痛苦,要比现在剧烈千万倍。阿鼻地狱罪人,昼夜被烧,一日生死八万次,受苦一劫,然后才能除罪。如今,你只烧一次就想灭罪,怎么可能呢?”

提韦听后,如梦初醒,立即召集家中所有的人,前来听法。辩才尊者接着说:“想要灭罪,并不困难。一切善恶,都是由心所起。恶念就像乌云,能遮蔽日月。而善念,正如清风,能吹散乌云,日月之光顿然显现……”

辩才尊者这样为他们开示,让他们忏悔罪业,发心向善。大家听了,十分感谢!
(《佛教故事大全》)

把贫穷卖掉

《贤愚经》上记载:从前,在阿提国,一位很有钱的富人家里,有一位老奴婢,衣不遮体,食不果腹,还常常挨鞭打。

一天,她拿着瓶子,到河边取水,想到伤心处,禁不住放声大哭起来。

佛的弟子迦旃延,见此情景,心生怜悯,对她说:“如果你厌弃贫穷,为什么不把贫穷卖掉呢?”

老奴婢问道:“谁要买贫穷啊?”

迦旃延回答:“贫穷确实可以卖,请相信我的话。如果想把贫穷卖掉,应先把瓶子洗干净,然后装一些清水,布施给过往的修道人。”

老奴婢又问:“瓶子是主人的东西,怎么能算是我布施的呢?”

迦旃延答道:“瓶子虽然不是你的,但瓶子里的水是你取来的,难道不是你的功德吗?”

老奴婢立刻用瓶子装水,供养迦旃延。

由此诚心的布施,老奴婢命终后,便转生为天女。(陈柏达《五福临门》)

能够得法,系有善缘

释迦牟尼佛住世时,有个地方盛行邪见,很难教化。佛说:“这些人与目犍连有缘。”于是就派目犍连,前去教化他们。

果然,经过目犍连的开示,城中百姓,纷纷归顺佛的教法。

佛说:“往昔劫中,目犍连曾是一位樵父,打柴的时候,不小心惊起无数蜜蜂。目犍连就劝诫它们说:‘你们都有佛性!如果将来我成道了,我会来度你们。’现在这座城的人,就是当时的那群蜜蜂,因为目犍连曾向它们发愿,因此与他们结了善缘。”(《经律异相》)

一句“南无佛”的善根

释迦牟尼佛在世时,有一个人,来求出家。诸大弟子观察这个人,直到八万劫前,此人都没种善根。于是拒绝说:“不行,你走吧。你没有善根,不能出家。”

回家的路上,他碰到释迦牟尼佛,又请求出家。释迦牟尼佛同意了。

后来,他得道了。

弟子们问佛:“佛陀,这个人毫无善根,怎么能得道呢?”

佛说:“你们不知道,八万劫前,他是没有善根。但是后来,有一天,他打柴时,碰到老虎,他爬到树上。老虎走后,他轻松的念了一句‘南无阿弥陀佛!’因为这一念的善根,八万劫后,现在,得遇佛法,出家得道。”

(黄念祖《信愿持名》)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辩才尊者的重要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