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go2man 发表于 2013-9-11 23:31:51

趙子龍的忠勇品德(組圖)

來源: 新三才



中華民國郵票中的趙雲單騎救主

【看中國2013年09月11日訊】趙雲,東漢末年名將,常山真定人,字子龍。蜀漢政權建立後,劉備立了五虎上將,《三國志》的排名是:關羽、張飛、馬超、黃忠、趙雲,《三國演義》中將其排名提前至第三位,有五節專敘其事蹟,稱為常勝將軍。劉備盛贊子龍說:“一身都是膽也”。

子龍身高八尺,姿顏雄偉,在漢末軍閥混戰之初,因仰慕公孫瓚能夠行仁政之名而附之。後劉備因救徐州太守陶謙向公孫瓚借兵,結識子龍;子龍仁勇果毅,膽識過人;劉備一心復漢,信義寬厚,兩者皆具仁德思想,向往仁政之所在,因而互相欣賞,性情相遇相隨。而後子龍辭別公孫瓚,在鄴與劉備再遇,自此效命鞍前馬後,輔佐劉備,徵戰天下。

劉備之志,“欲信大義於天下”,當時招集了一批才德兼備的人才,包括關羽、張飛、孔明,以至子龍,這在當時諸侯鯨吞蠶食的亂世是很不容易的;這批有義之師隨劉備戰徐州、奪荊州、取益州,秉仁義,治理一方,造福百姓,在歷史上留下了美好的聲譽與行跡。



趙子龍長阪坡救主圖

趙子龍之勇猛忠毅,首先展現在當陽長阪,劉備“棄妻子南走”,子龍不畏兵勢,懷抱後主,保護甘夫人,成功殺出重圍,到夏口與劉備會合。在這場血戰中,子龍前後砍殺曹營名將五十餘員,曹操見狀,驚嘆曰:“真虎將也!”不但不願子龍死,還吩咐“如遇趙雲到,不許放冷箭,只要捉活的”;當陽長阪成為子龍的成名之地,“牙門將軍”之稱也自此起。

赤壁之戰以後,子龍隨主平定荊州江南之地,此時劉備命子龍為偏將軍,取代投降的趙範,並兼任桂陽太守。趙範有一寡嫂名為樊氏,貌美國色,趙範欲許之子龍,子龍表示“皆是趙氏,你嫂即我嫂”,加以婉拒。有人勸子龍接受,子龍雲:“趙範方投降,心意未知。何況天下女子不少。”後來趙範叛逃,子龍沒受到任何牽連。



《全圖繡像三國演義》中的趙雲、馬超等

劉備欲取川蜀,又想取益州,又要保荊州。但是取益州並不是件容易的事,山高水險、峻嶺關隘,重重阻隔,在其間又張松被殺,龐統又殞於落鳳坡,於是劉備急召諸葛亮救援,張飛與子龍同到益州,在江州分兵三路,各自戰鬥,趙雲過關斬將,按時完成任務,到成都與諸將會和。趙雲因這次的領兵,被升為“翊軍將軍”。

劉備平定益州後,有人議論將成都城房舍及桑田分賜諸將。子龍反駁:“前霍去病匈奴未滅,無用為家,現國賊不只一個,還不到安定之時……應將田宅房產歸還百姓,才能叫他們服兵役,納錢糧,才能得益州的民心。”後劉備聽從趙雲的建議。

劉備稱帝後,欲進攻東吳,以報孫權伐取荊州殺關羽之仇,子龍上諫曰:“國賊是曹操,非孫權,且滅魏後,吳國自然臣服。曹操已殞,其子曹丕篡盜大位,引起公憤,應用此民氣,先攻占關中,據黃河、渭水上游以討伐逆賊,關東義士必裹糧策馬以迎王師。不應置魏國先打吳國。且與吳戰事一起,不易停止。”但劉備盛怒,不聽諫言,執意東徵,終吞苦果,子龍保護先主退至白帝城。



夏亮熹作品《五虎上將》(圖片來源:個人網站)

劉備歿後,諸葛亮北伐曹魏,此時五虎將軍中,前、後、左、右已亡多年,只剩鎮東將軍子龍健在,此時可謂是蜀漢元老了。隨孔明北伐時,子龍與鄧芝抵抗曹真大軍,所戰皆捷,關中響震,後孔明錯用馬謖丟失了軍事要隘街亭,被迫退軍漢中,其中還演出了著名的“空城計”,有驚無險逃脫司馬懿的追殺。此次失敗,馬謖被斬,諸葛亮請自貶三等,趙雲也被貶為“鎮軍將軍”。

趙雲雖是武將,卻不莽撞,遇事有膽識,智慧理性,慮事縝密周到,宋朝蕭常評曰:“雲雖虎臣。其所建明。通達國體。如還田宅以系民心。留軍資以須冬賜。赦吳而專事魏。有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納趙範之兄嫂。以遠同姓之嫌。律己之嚴如此。方時諸將。其最優乎。”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趙子龍的忠勇品德(組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