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ns 发表于 2014-1-14 06:35:37

周永康案打乱北京对日本制裁计划

有關消息人士說,北京忙於處理前政治局常委貪腐案件,要以國內安定為最優先考量,何況對日本能用的牌基本已經使盡,目前還未想出有效的對策
周永康案件優先,制裁日本靠後

關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參拜靖國神社一事,盡管中國政府高官連日發表措辭嚴厲的發言,顯示對日強硬姿態,但是並未發表具體制裁措施,各地民眾提交公安當局的反日遊行申請都未得到批準。日本產經新聞報道,有關消息人士說,北京忙於處理前政治局常委貪腐案件,要以國內安定為最優先考量,何況對日本能用的牌基本已經使盡,目前還未想出有效的對策。

在北京的有關人士中間,也傳說中方可能在安倍參拜靖國神社的當天,即2013年12月26日召回駐日大使程永華,或者宣布對日經濟制裁,但是至今還未見出手任何具體措施。

中國外交部相關人士說,的確考慮過召回駐日大使方案,但是一旦召回大使,很難尋找合適的時機讓他返回日本,決策層對此持慎重態度。2010年秋天,在釣魚島海域發生中國漁船撞船事件後,中國曾經實施了減少稀土金屬對日輸出的經濟制裁,結果中方為此蒙受了比日本更大的損失,因而日方預測中方此次不實施經濟制裁的可能性很大。

另外,首腦會談以及部長級會晤從去年9月日本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以後,業已處於停止狀態,在這方面也無計可施。

日本對釣魚島實施國有化的時候中國爆發了席卷全國的反日運動,形成了對日的“民意壓力”,可是,中共相關人士指出,在前政治局常委周永康的貪腐問題調查進入關鍵階段的今天,黨內的權力鬥爭也呈現白熱化,由於擔心周永康的支持者像去年薄熙來的支持者那樣,在反日遊行中借題發揮,借機反撲,中共中央對目前的反日遊行持否定態度。

中共機關報《人民日報》的子報《環球時報》社論建議將安倍首相等人列入“不受中國歡迎的人物”的黑名單,五年內禁止訪華,這也被看成中共決策層內的一種意見,但是中國外交部有關人士持反對意見,認為是“自縛手腳”。

安倍參拜有害東南亞日企

盡管中國對日制裁的形勢尚不明朗,長崎縣立大學副教授、國際經濟評論家小原篤次仍然認為,安倍選擇西方基督徒一年中最重要的聖誕節(日本時間12月26日恰好是歐美國家的12月25日)來參拜靖國神社,是一種缺乏國際眼光的愚蠢行為,因為在重大新聞比較稀少的聖誕休假期間,安倍參拜的新聞在電視反復播放,會使事件給人留下極其深刻的印象。

例如,任何一家外電談及靖國神社都會提及那裏供奉的14名甲級戰犯,“靖國“不是一個日本國內政治話題,(日本政治家)也許可以通過參拜表明對戰爭的不同認識,但是在國際上不能改變日本是二戰戰敗國的事實,相反很容易被反日評論家認為是對西方價值觀的挑戰,必然導致國際間的對日不信任,進而阻礙日本企業在海外的發展。小原指出:“東南亞各國與中國的外交立場固然不同,但是華裔經濟人是東南亞各經濟體的主要力量,(安倍參拜)這類令人聯想到太平洋戰爭和舊日本軍人的信息,對日企在東南亞擴展業務只會有害無利。

小原特別指出日本在華汽車產業會是首當其沖的受害者。他說,日本企業的海外競爭力隨著資訊產業的發展、美國、歐洲企業的重振、韓國、臺灣、中國、印尼等亞洲企業的崛起,本來就缺乏壓倒性的競爭力,日本的汽車行業算是其中少數的佼佼者,但是明年日本汽車行業必然面臨在中國這個世界最大市場的苦戰。

日中關系面臨更深刻危機

雖然日本主要媒體的民意調查中超過半數的人支持安倍參拜靖國神社,安倍本人也在他的臉書上收獲了4萬多個“贊”,但仍有不少人對此持質疑態度。例如專欄作家小田島龍就認為:日本社會在日常生活中談論政治話題的行為被視為禁忌,所以政治意見更容易潛伏於網絡世界。再加上匿名性等網絡特質,更容易派生出或左或右的極端意見。只要表現出對中韓兩國的堅決(強硬)態度,網絡上就會呈現出壓倒性的擁護之聲。

同時,靖國神社供奉的甲級戰犯之一、日本戰敗時的外相東鄉茂德的嫡孫、前日本外務省高官東鄉和彥在接受《朝日新聞》采訪時指出:“不贊成首相在目前情況下參拜。”

東鄉認為:“靖國神社問題的癥結不在於首相參拜是否會上升到與中國和韓國甚至美國的外交問題,而在於日本人沒有對自身的戰爭責任作出總結----這裏說的是全體日本人的戰爭責任。”

“由於日本人沒有形成自己的歷史認識,就只好接受中國制造的歷史認識。1972年日中邦交正常化的時候,周恩來總理提出‘日本軍國主義是日中人民共同的敵人’的論點,即戰爭的責任者是日本一小撮軍國主義分子,而多數日本人民是被害者。當時訪華的田中首相並沒有反駁,後來的歷任首相也沒有提出質疑,國際社會就認為既然沒有反駁就等於接受。甲級戰犯在國際上已被作為日本軍國主義的象征,要反駁這一點需要有足夠的心理準備。”

東鄉透露,2006年時任首相小泉純一郎參拜靖國神社之前,他曾建議小泉“暫停”,等合祀甲級戰犯等重要問題解決之後再說,但是他的意見沒有被接受。當下的國際局勢與06年小泉參拜的時候比又有了很大變化,日中關系面臨著更深刻的危機。

美中韓俄對日形成歷史認識問題包圍圈

東鄉指出“去年九月尖閣諸島(中國名釣魚島)國有化之後,日中兩國可能在周邊海域開戰的危險狀況始終持續不斷。首相的職責是一方面堅守尖閣是日本領土的立場,一方面回避與中國開戰。要做到這一點有遏制和對話兩種方式,遏制固然重要,但是僅僅增強軍備反而會增加危險系數,對話是不可或缺的。為了使對話獲得成功,就要避免發生任何引發相互猜忌的事情。

中國把日本首相參拜靖國神社視作首腦會談的重大障礙,首相卻明知故犯,增加了中國對日本首相的不信任感,是極為危險的行動。何況美國一直不斷向日本發出信號,警告日本不要在靖國問題上向中國挑釁,即使如此,安倍首相還是參拜了靖國神社。”

東鄉質疑:“萬一日本和中國真的進入戰爭狀態,,美國還回來幫日本嗎?美國的國內輿論會如何反應?很有可能是‘憑什麽要為一個挑釁中國的愚蠢國家流血?’。希望首相能充分認識到美國對自己的同盟國聲稱‘失望’是何等令人懼怕的一件事。在外交領域同盟國之間明確發出此種聲明是極不尋常的。”

東鄉認為,對韓國來說靖國神社問題不是主要問題,但韓國也在借機抗議。日韓關系其實在還沒發生什麽重大問題時已日趨惡化,首相偏偏在肩負改善日韓關系重大職責的關鍵時刻參拜,讓日韓關系雪上加霜,加深了不信任。

東鄉進一步指出,安倍參拜的另一個惡果是給日俄關系也帶來負面影響。本來圍繞日俄之間的北方領土問題,安倍與普京之間找到了過去未曾有過的解決問題的突破口。但參拜靖國神社後,俄羅斯也加入批評日本的行列,俄羅斯內部推動日俄關系改善的力量遭到削弱。僅僅是安倍首相參拜靖國神社這一個行動,就使美中韓俄在歷史認識問題上形成對日包圍圈。東鄉質疑說,“安倍身邊有很多優秀的幕僚,為什麽還是邁出了這一步?作為日本人,我感到極其悲哀。”

laowang1999 发表于 2014-1-14 23:28:43

86年,东西方冷战结束(沦陷区共匪帮高调叫喊“军工转民用”);而日本以45年——86年间学到(创造,创新)的世界前沿高科技(尤其是电子,精密制造类尖端技术)用于军事武器制造;其驾轻就熟的高科技为日本的武器突飞猛进注入巨大能量!!!!!!91年,老布什打第一次海湾战争,日本就派出“医疗船”支持维和部队!而共匪帮毫无任何动作;那一次,日本人向世界宣称:自卫队就是军队!!!!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周永康案打乱北京对日本制裁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