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owns 发表于 2014-2-8 06:21:17

三十年前游少林寺

春阳博客

(最近看到了几篇关于国内寺庙的感想,也由此产生了一些感想。30 年前的少林寺是什么样子的?30年前的少林寺之游,给了我一辈子的感激和对菩萨佛祖的感恩。再看看30年后这些关于寺庙的评论,真是感慨万千。)

1983年5月底到6月初,我作为一名青年教师骨干,和我们教研室的两位中年教师丁老师,任老师一起被派往郑州参加“全国有机结构化学培训班”, 为期两周。不记得当时住的什么招待所,反正是记住了每天三顿都是一大筐馒头,只是菜的不同,还可以分得出来早中晚餐。 吃的我们三个武汉人叫苦不迭,最后用馒头个数来计算天数。记得还剩下7天的时候,我们就说只剩下21个馒头了。

那年学了什么知识,我一点也不记得了,能记住的就是到同学那里吃了饺子,还有同学请我在餐馆吃了饭,其中有一个菜是萝卜烧肉。记得最清楚的是游了少林寺。那时候郑州真的没什么好玩的,除了二七广场,就是一个百货大楼。可能是在李连杰的电影“少林寺”的影响下,我们三个人决定去游少林寺。

记得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和两位老师起了大早,先在农贸市场买了一些新鲜的黄瓜和西红柿,去坐开往郊区的长途汽车,去登封县。沿途有个中岳庙,在中岳嵩山下了车,爬上山去看了看,好像有个大门,里面有什么也不记得了,只记得从山下爬上去,还挺高的。后来就往前接着坐车,到了少林寺。

少林寺位于群山环抱之中,山青水绿,果然是个好去处。宽大的广场上没有什么车,人也很少,“少林寺”三个大字在阳光下闪着金光。少林寺门前的一条小河,河水清澈见底。我们带去的黄瓜,西红柿刚从农民那里买的,怕没洗过,就把黄瓜和西红柿都在小河里洗了洗,然后信步进了少林寺。 那时候少林寺是不要买门票的。

可能因为是星期天,寺里很清静,没有热闹的练武方阵,也没有拥挤不堪的人群。那里不卖成捆的香,也不卖论尺论斤的红烛,真正的是佛门清静之地。三三俩俩的游客,在里面悠闲地慢慢走着。好像记不清和别的寺庙有什么不同的。 达摩祖师洞我们是去过了。那个洞很小,据说当年达摩祖师一苇渡江,到了嵩山,花了三年时间建立了少林寺,自己面壁九年,好像连墙上都模糊地显出祖师的面部轮廓。觉得那时候就很感动,有的人为了信念居然能坐在那么小的地方,整整坐了九年。

著名的碑林实在没留下什么印象。倒是塔林给我印象极深。(少林寺塔林是少林寺历代和尚的坟墓。佛教界有名望,有地位的和尚死后,把他们的骨灰或尸骨放入地宫,上面造塔,以示功德。塔的高低、大小和层数的多少,主要根据和尚们生前对佛学造诣的深浅、威望高低、功德大小来决定的。少林寺塔林现有232座塔,占地面积l.4万多平方米。 摘自网络)记得我和两位老师在历代高僧的墓塔中间转了好一阵,然后在一个比较大的塔前的平台上,摊开了报纸,拿出我们的黄瓜,西红柿,还有早上从食堂里拿的馒头,就吃开了。全然没顾上是否扰乱了高僧们的清静。因为去的时候晕车很厉害,所以他俩允许我只吃黄瓜,西红柿,帮我把我的一份馒头吃掉了。

吃完中饭,我们又接着往后面逛去。想到自己结婚半年没有怀孕,就在一个大殿里,我默默地向一位菩萨祈求:“求菩萨保佑,请赐我一个儿子吧。”旁边有一位老和尚在椅子上静坐。我刚要转身离开,看到他身边的一个笸箩里放了一些长命锁,就随手为好朋友刚出生的儿子拿了一个一问,老和尚说:“十块钱。”我给了钱就准备走,老和尚说:“我给你开开光吧。”然后就拿起长命锁,一边在香炉上转圈,一边闭着眼睛嘴里喃喃地念着。 虽然不懂他在念什么,但是觉得他真心地把美好的祝愿都放进了那长命锁。等他做完了这一切,我又拿起了另一只长命锁,我决定给我那未来的儿子也买一个。又看着他把对我儿子的美好祝愿也都放进了那只长命锁。

少林寺的长命锁真灵啊。九个月以后,我的宝贝儿子诞生了。我好朋友的儿子前年就当爸爸了。这就是我的30 年前的少林寺之游,和我对少林寺的美好印象。我希望我的印象永远不会改变。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三十年前游少林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