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收藏:《克莱墨夫妇》(Kramer vs. Kramer)
下载和简介:http://lib.verycd.com/2007/05/28/0000151653.html
影评(1):
《克莱默夫妇》:庸常的才是精致的
by/影中影
0
热爱电影?什么是标准?烤鸭吃多了也会腻,可饿的时候还会垂涎欲滴。
热爱昆汀·塔伦蒂诺,就鄙视斯皮尔博格?标榜戈达尔,就蔑视昆汀?谁敢鸟好莱坞大片就跟谁急?不够cult都懒得多说一句?法国新浪潮、意大利黑帮?省省吧,都后后现代了……
看什么电影?竟成了问题!感性的?你胆敢愚弄我的感情;知性的?你当我还会受你的故弄玄虚!有那么一瞬,不会看电影了。
所以看《克莱默夫妇》时,没有理由。甚至达斯汀·霍夫曼、梅丽尔·斯特里普都不是理由,更别说奥斯卡一贯无聊的标榜。它的家庭性题材、父爱情感、古典手法,省省吧,pass需要理由么?然而我看了,还看了两遍,从无知无觉,到有滋有味。
1
关于父爱的电影,在近期的《看电影·午夜场》里已有了详细的介绍,但《克莱默夫妇》里的父爱,在庸常生活中表现出的源自人物本性的真实和细腻,十分与众不同。
这个父亲,并非沉默寡言,只把爱深藏在冷酷的表情下;也非爱意勃发,非要和孩子做平等的朋友,这些其实只是电影中的一厢情愿。作为父亲的克莱默,只是忙碌于工作和儿子之间,顾此失彼,哪个都没照顾好。在儿子面前,他没有故作深沉的耐心,也没有被琐碎拖累的厌烦。但是,他每一天里对待儿子的温和,为了儿子在一天内忍受屈辱找到工作,却是我见过的最温暖的舐犊情深。
关于父爱,我想这是我见过的最好的诠释了,庸常生活中的温和,情到深处的忍辱,胜过一切言行。
2
《克莱默夫妇》在思想方面的成就,据说是契合了上世纪70年代,美国单亲家庭激增的社会话题,这也是它荣膺五项奥斯卡大奖最显著的理由。
但在今天看来,在社会问题之外,它对于家庭问题的探讨才是使其荣耀影史的真正原因。Ms.克莱默的离开,所蕴涵的一个准中产家庭中的情感矛盾和价值纷争,对于今日的中国人或许更有现实意义。
因为在我看来,从个人经济体的角度来看,今日的中国似乎也走入了美国曾经的困惑。
3
发着喏喏的口音的达斯汀·霍夫曼就是那个有点懦懦的Mr.克莱默,如果这可以称之为演技的话,那么最好的演技就是无演技。虽然明知达斯汀·霍夫曼在这部电影中的表现无可挑剔,但在观影时我还是战战兢兢,生怕他的表现,在过与不及之间让人遗憾。
达斯汀·霍夫曼没有给我这个遗憾。他对角色的把握,他在电影与生活中找到的平衡感,超越了表演,超越了所谓的灵魂附体。在意兴盎然与意犹未尽之外,捕捉到了关乎演技的“度”的完美。
这比之他本人在《雨人》中、丹尼尔·戴·刘易斯在《我的左脚》中所诠释的极端形象,或杰克·尼科尔森在《飞跃疯人院》、凯文·史派西在《美国美人》中的另类表现,更值得激赏。
4
罗伯特·本顿作为导演不算太知名,他的其他片子如《人性的污点》等也都影响力有限,但《克莱默夫妇》却堪称电影古典主义的完美之作。
值得称道的是电影技艺的娴熟。温和煦暖的色调,将纽约的秋天由萧瑟转为温情。剪接也依照古典主义的式范,衔接细腻柔和,绝少故作凌厉的蒙太奇。配乐以短小灵动的吉他为主,有70年代电影独有的俏皮和温暖。这样标准的、完美的、无可挑剔的电影真是久违了。
5
然而《克莱默夫妇》最彰显的成就还是表演。孩子的演技一旦被调动起来都很惊人,但本片中小比利的一哭一笑无不情动于中,超乎其神,让人骇然。
至于梅丽尔·斯特里普,每每都让我无话可说。她对于角色的诠释甚至因其完美而成为一种缺憾,常想,什么时候她可以跳脱出完美,在完全另类的电影中肆意一把。但对于一部完美的古典主义影片,配上这样一个演员,真是已无法认清是谁成就了谁。
0
虽然烤鸭吃多了也会顶,但饿了还会想。有时候,我们也想吃点pizza什么的。好电影也是这样,汉堡饺子,只要想吃,谁管它是不是容易吃腻,或者营养不良。
当标榜思想性的艺术电影看的有点顶了,又或暴力+cult的片子看多了也容易烦,好莱坞的大片搞的心情躁动、眼睛生疼,不妨回望一下似乎已被我们弃之如敝屣的、温良老实的好电影。
也许开始时我们会讪笑它们的思想幼稚、技巧老旧,但也没准在笑过以后,我们会看出别样的味道,体验到久违的温情。
转载自:http://blog.sina.com.cn/yzhy999
回复: 电影收藏:《克莱墨夫妇》(Kramer vs. Kramer)
自由是自由的选择么 :《克莱默夫妇》—— 银幕视觉经典《克莱默夫妇》
导演:罗伯特 本顿
主演:达斯廷 霍夫曼 贾斯廷 亨利
从影片《克莱默夫妇》最后一个镜头看过去——克莱默夫妇无言对视,关闭电梯门的那个镜头,叫我特别感想到了这部电影开片时候,那一个关闭电梯门的镜头。那也是克莱默夫妇相相对视,陌陌涌泪。却欲言无吐的样子。这里应当肯定的是,这是一部名叫《克莱默夫妇》的奥斯卡奖影片的核心部份。整个影片克莱默夫妇的执争过程,随着此一关门,瞬息之间,克莱默夫妇的恩恩怨怨,仿佛全都化解了。克莱默夫妇相互的表情是内疚与歉意的。乔安娜吱唔着说:本来,本来我想,接儿子回家的。可是我现在才刚刚发现,原来这里才是儿子比利,比利的家 ……
影片最后一个镜头,也是克莱默夫妇最后告别的出画镜头。影片的电梯门横亘在男女主人公中间,缓慢移拉,然历哗的一下,完全横移过去,砰的一声关严了。接着,我们眼前一片漆黑。字幕推上,音乐浮起。影片《克莱默夫妇》嘎然终局了。如果我们,注意一下国际影坛五六十年代乃至七八十年代,影坛上的许多名导 名片 ,就会特别发现,这一式影片完全淡出 ,并且淡黑成一片的电影镜头 ,真的是屡见不鲜。比如同样是达斯廷 霍夫曼主演的成名影片《毕业生》中间,就有同样一些特效镜头 。又比如罗伯特 雷德福主演的名片《普通人》等等 。科波拉执导的大名片《教父》则更不必多说了,索性用满目黑暗 ,替代影片艺术手段的蒙太奇划切。
影片《克莱默夫妇》的故事情节并不复杂。它在表面上,讲述了一个度过七年之痒的普通夫妇的感情生活,濒临绝境,走投无路的画面故事。身为丈夫,广告公司上班的克莱默一心只想挣点大钱,给他们这个家一些惊喜。但是万万没有料到,克莱默忽略了妻子乔安娜的感情 “存在”。事实上,影片对于母亲的存在表达,是给予重要显出的。《克莱默夫妇》一打开片头,首先就把母与子的骨肉分离,推至首要地位。而这一切电影细节,片中的父亲克莱默开始,并无异样察觉。接着下来,影片《克莱默夫妇》如同生活中的大多数离散家庭一样,年轻的夫妻们开始对自已的儿女进行合理争护,进行抚养权夺。首先抛开男女主人公双方自我内心的明暗与否,单说在社会化的表面上,克莱默夫妇对于他们亲子的争夺战,大张旗鼓讨伐起来了。
有一点不大晓得,面对自已亲生父母的夺权开仗,小儿子比利心里,会怎么感想。投演小比利角色的童星贾斯廷 亨利是约纽大城里的一名小学生,是从两百余名候选小孩当中挑选出来的。我知道演小比利爸爸的霍夫曼的现实家庭生活是不幸的。确也类同克莱默夫妇。但是我不知道,那主演小比利的童星贾斯廷 亨利,他的幼小现实生活会是怎样的?其实影片里面的那个孩子已经挺可怜的了。不是么,小童星贾斯廷 亨利在电影画面上的生活状态,已然非常非常不幸了。不能再明显了,其实影片《克莱默夫妇》的潜在主题,父毋的不懈争战,都是为了他们的孩子比利,都是为了孩子的将来。就此一点看,孩子还是幸运的 。
影片很有意思的是,小比利成为单亲子女之后,开始由老爸承担一切琐碎家务,包括早餐茶点的打理。达斯廷 霍夫曼扮的老爸 ,看上去是那么的不胜任。不胜任的叫人直想掉泪。但是经过影片中的十几个月的父子锅居生活,大家的生活一起长进了。直到母亲苦着,无奈要来拆散父子亲情时候,老爸达斯廷 霍夫曼的厨艺,真是增变不浅了。看上去,小比利的胃口蛮不错的 。单就孩子的胃口而言,视听艺术确实是一种善行的轮回。也是亲情的轮回。据称,对于影片《克莱默夫妇》的执导者,影坛有过许多异议。先,本片制片人斯坦利 杰夫想找的导演,是那位法国新浪潮名导的特吕弗。但是因为执筒意见太多分歧,所以只好邀请了现在的年轻导演罗伯特 本顿。我们知道,仅仅参加拍过影片《邦妮与克莱德》《大逃亡》之流的本顿,特别注重艺术电影中的人物刻画。这仿佛也恰好符合影片《克莱默夫妇》的原本创意。
正是因为影片《克莱默夫妇》环绕着时代所谓的社会化的问题人物而展开的传情故事。所以这部片子一出世,便形成了这一时代当影业当中 ,最最赚人眼泪的社会化的家庭问题影片。有统计表明,影片《克莱默夫妇》的上座率,大大高超了当年度所有的其它影片类型,比如犯罪片,比如科幻片,又比如所谓英雄片等等。影片《克莱默夫妇》可能是上个世纪“女权主题”时刻,重要一出严肃视听艺术创作典范。它肃穆而且规范地告诉了我们广大观众一个现成道理,在人们的实际情感生活当中,到底需要什么样的视听艺术与精神产品 。影片《克莱默夫妇》可能应当是一例良尤电影标本。影片《克莱默夫妇》最终一幕完全处于人物特写状态中。男主人公泰德 克莱默,吃惊的正视着前妻乔安娜。克莱默的扮演者达斯廷 霍夫曼的演绎成功了。达斯廷 霍夫曼收获了奥斯卡影帝小金人。
同样在本片当中的出色表达,梅里尔 斯特里普也收获到了属于她的奥斯卡影后荣誉。除了男女主要角色的奥斯卡金像,影片《克莱默夫妇》还捧走了最佳导演,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改编的奥斯卡奖赏。创作艺术上的胜负,并没有能够代取这部电影人物的赢输。影片《克莱默夫妇》的终结是虚似的尾声。电梯大扇横着一闭,把男女双方各隔异端。观众深首喑黑,谁是谁非,彼误此错,这一刻钟只能凭借驰骋想像了。斯坦利 本顿导演给我们遗留下了,太过广宽的胶片思考空间。其间之一,就是所谓克莱默夫妇的那一派,自由是自由的选择。自由真的是自由的选择么?克莱默夫妇?
事实上,一部电影有时候,并不能化解更多的硬软大小道理 。其实电影最现实了。我们心里只是期望,克莱默夫妇最好能够,碎镜新弥,重归于好。为了他们那小小的儿子比利。再说了,克莱默夫妇们于电梯门槛,含泪的四目眸中,也是有着许许多多容人情份的呀。此此刻刻,面对影片《克莱默夫妇》,还真的,有那么一点疑虑,这样一句世说新言:自由是自由的选择。是么?自由真的是自由的选择么?不管怎样 ,我还是愿意,克莱默夫妇双双之间的用情,如同投入在他们亲生儿子身上那样,那么光焰昭人。那么轮回福音。克莱默夫妇,就此和解吧 ……
克莱默夫妇,自由是自由的选择么?
回复: 电影收藏:《克莱墨夫妇》(Kramer vs. Kramer)
谌洪果:让法律来弥合创伤——评影片《克莱默夫妇》(Kramer vs. Kramer)在现代社会,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既属于法律,也属于家庭——即使有人会选择流浪,或选择精神的飘泊。法律和家庭,是我们常常会逃避或遗忘、但又永远无法逃避和遗忘的生命之所。
电影《克莱默夫妇》以一对夫妇争夺孩子抚养权的故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认识作为制度的法律与作为伦理的家庭之间关系的视角:法律在某种程度上创造了伦理的婚姻与家庭,然后它不再出面。直到婚姻和家庭个体感情的伦理出现了问题,法律才又参与进来。这时法律要做的不是争执双方具体孰是孰非的判断(“清官难断家务案”;影片中的一个律师也对男主人公说:“监护权的诉讼最难打”),它只是以一种结论的宣告——虽然宣告的过程要考虑各种感情和伦理因素——来做一种制度上的“决断”,以唤起当事人对法律和家庭生活 “幸福真谛”的认识。也就是说,法律本身不是伦理,但法律可以弥合伦理与精神上的创伤。
为什么法律可以担当这样的责任?因为制度、法律与伦理、家庭具有一种共同的、恒久不变的主题,即“平平淡淡才是真”。但是,总会有生活的巨浪在冲击着这个主题。在人生的某个阶段,你会突然遭遇危机。你认为稳固的生活会变得摇摇欲坠,幸福转眼消失,打击接踵而来。
泰德·克莱默先生现在就在经历这种突如其来的困境。正当他在公司里的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妻子乔安娜忽然决定离开他,离开孩子,离开这个家。“我要离开你。”“你在开玩笑吗?”泰德对妻子的行动无法想通,他还以为是自己回来晚了,但乔安娜对这个抉择已久的重大决定已经不再更改。“都是我的错,你娶错我了。”她心如刀绞,但却不愿回头。
泰德当然无法理解这一切。他拼命工作,不就是为了提高自己在公司的地位,维持家里的生活吗?为什么自己在辛苦实现家庭幸福、职务快晋升的时刻,等到的却是家庭的崩溃?
可是,妻子乔安娜的危机早就出现了。她是在极端痛苦的精神煎熬中才作出这个决定的。一个女人,要舍弃家、舍弃孩子、舍弃丈夫,也就是说,要逃避法律和家庭提供的一种生活状态,是多么不容易的事情。她美丽、优秀、独立、对生活有美好的憧憬。可没想到,婚姻成为了自己的樊篱。自己不再有工作了,苦闷无处诉说,家务和儿子就这样锁住了自己的未来。她不知道自己的依托何在,她深爱儿子,可是这样的生活实在不能忍受下去,她需要出走,以寻找失去的自我。正如她后来说,这段日子是她心境最糟糕的时期,朋友玛格丽特也告诉泰德:“乔安娜是个很不快活的人,她是鼓足勇气才走出这家门的。”
乔安娜的“出走”是对法律和家庭这种生存状态的焦虑感和无所适感的总爆发,因为法律所提供的婚姻这个伦理性的空间对她来说真的成为了一个围城。它有家的名分,却似乎没有为家中的成员提供心与心交流的机会。在这个围城里,每个人对对方的需要、感受、对幸福的理解原来竟然有天壤之别。
极度失意的泰德开始面对他往日不屑一顾家务事。他不得不从把面包烤糊开始学会家庭生活的这一套。他每天送比利上学、接孩子回家、陪孩子买生活用品、晚上还得给比利讲故事。在这个过程中,泰德和儿子建立起深厚的父子之情。家庭生活由琐事构成,如睡前的叮咛,穿衣做饭、和孩子一起参见学校的万圣节等,一心干事业的泰德开始体会到这种“琐事”的意义和温暖,也对自己以前忽视乔安娜的痛苦而感到自责。
但他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每天奔忙于公司和家庭之间,让他心力憔悴。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而这时,寻找到独立的乔安娜又发现自己失去了对孩子的爱。她回来了,要求带走比利。泰德没想到自己好不容易和儿子建立起来的感情归宿又要被曾经抛弃他和儿子的妻子夺走,这对于任何一方都是残忍的,他们只能法庭上见了。更要命的是,“家事不顺,诸事不顺”,他因为家庭和工作的冲突被原来的公司解雇了。为了不至于因为失业而丧失对孩子的监护权,他拼尽全力在24小时内为自己找了一份薪金远低于从前的工作。
法律正式介入了伦理冲突了。介入的方式说来也很悖谬,即:要弥补伤痕,首先就得让伤痕再次流血。婚姻家庭的生活本来是“法律不入之地”的私人领域,但为了捍卫这种生活,我们不得不把私密的东西展示出来,展示在法庭上。易言之,为了获得自己与孩子之间的爱,双方必须作为证人接受第三者的盘问。用律师的话说,“你必须对她狠点,用母爱直接攻击要害。”所以律师为了证明乔安娜不是一个称职的母亲,揭发她拥有情人的隐私,证明她在最重要的关系——夫妻关系上都是失败的,所以她不是稳定和可敬的女子,不能保证她今后不会再度情绪反复而离开孩子。
泰德也必须接受这种“不人道”的盘问。对方律师证明孩子在他照顾期间曾从铁架掉下,差点刺瞎了眼睛。也证明他现在的薪金比以前低,说明他的事业在走下坡路。在这种交叉盘问的“法律技术”之下,律师根本不容他作出具体的解释。而乔安娜当时把泰德出于自责对自己提及的孩子意外受伤事故无意中告诉律师时,并没有想到律师会将这个事故作为法庭上的证据。
法官最后宣判乔安娜拥有监护权。深爱孩子的泰德本来想继续上诉,但当他得知上诉时可能就会让孩子比利作为证人出现在法庭上时,担心孩子受到法律伤害的他终于放弃了。影片的最后是乔安娜明白了泰德对孩子的爱,也明白了孩子在原来的家更有利于成长,所以她自动放弃了监护权。
《克莱默夫妇》虽然讲述了任何人都可能遇到的人生危机,但它的立意基础无疑是维护构成生活之基础的法律和家庭,它所努力给观众展示的是生活可能抵达的美好,而不是对生活缺陷的刻意挖掘。因为,人生的痛苦和缺陷往往是一个陷阱,它不会因为你认识了这些痛苦和缺陷,你就可以从中拔出。相反,对痛苦和缺陷的体验越深,人往往越不能自拔。所以,电影的导演不以深刻为荣,而以完美生活的可欲来捍卫一种传统,一种使人类可以开辟未来的法律和家庭生活的传统。
正因如此,我们才看到,影片中的泰德其实是一个相当完美的丈夫及父亲的形象。正如法庭上律师指出的那样,他没有打过乔安娜和孩子、没有酗过酒、对她很忠诚,没有让她生活匮乏。当妻子离开家时,他首先想到的是如何避免孩子幼小心灵上因为父母婚姻破裂造成的创伤。他意识到自己以前“以为只要我高兴,她就会高兴”的想法其实并没有给她带来真正的快活。她在选择离开时,内心挣扎很久,“妈咪本来早就想离开,她一直没走是因为她非常爱你,妈咪最终离开,是因为她受不了我了。”
所以,在法庭上,在法律为他们提供的平台上,他们终于可以说出那些在婚姻家庭生活中本该说出而又没有说出的话。他表达了他以前忽视妻子的自责,但仍然认为最重要的是现在“怎样对我们的儿子最合适”。而对于妻子乔安娜来说,她在法庭上也倾诉了自己的痛苦。“我一生都觉得是人家的太太、妈妈、或女儿,就是我们在一起的时候,我都不知道自己是谁。这就是我离开的原因。”她现在发现自己“别无选择。比利更需要我,我当了他五年半的母亲,但泰德才代职18个月。”
冲突的焦点展示出来了,这是理想、事业和家庭之间的矛盾,其中包含了是乔安娜作为现代女性追求“妇女解放”的问题。在法律的推动下,这种妇女追求自我和如何调适家庭关系、怎样实现有尊严和有意义生活的问题都凸现出来了。
在法庭上,面对法官、律师和自己的前妻,泰德承认,的确,如乔安娜以前说的那样,女性应该有追求自己事业的雄心,他现在对此已深有体味。但反过来,泰德也想知道:“哪种法律规定只因性别所致女人就比男人更会照顾孩子?”他明白了怎样的父母才是好父母,“一定要有恒心、有耐心,要聆听孩子的话,即使听不下去,也要假装在听。要有爱心”,但他不知道“哪里写过女人天生有母爱。男人对孩子的爱就一定比女人少”。在十多个月的努力下,他和比利共同建立了一个家、共同生活,彼此相爱。他乞求乔安娜不要毁了它,特别是不要毁了可能让孩子永远不能弥补的生活。
无论如何,对孩子的伤害已经造成。但泰德借助法律对人心的影响,尽量让孩子知道,真正的健全是我们如何看待伤害。比利说他不理解发生在自己身上的一切。在秋天昏黄的阳光下,泰德告诉比利,“问题是,我和你妈咪都想要你和我们住在一起,所以我们决定去看一个人,那就是法官。我们让他决定,因为他很聪明又有经验。我们和他谈了几天,然后问他觉得怎样。他赞成妈咪,他觉得你搬去和她住会很棒。我很幸运,因为每周可以和你吃一次晚饭。一个月有两个周末可以一起过……”
这里应该是这部电影中最有趣也最感人的一段话了。我想,法律和家庭的可贵之处,正在于它们赋予了一种平等、平和、正常的人生态度,无论是夫妻之间还是父母子女之间。它们承认生活的缺陷,但更重要的是要如何弥补而不是加深这种缺陷。而我也开始明白,一种生活的真谛并不在于追求轰轰烈烈,而在于从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情上展现最伟大的胸怀:泰德和比利一起做最后一次面包,他对此已经轻车熟路了。他们配合默契,相视而笑,无尽心酸,等待分别的来临。
故事发展到这里,我已经强烈感到了一种生命的力量。我相信,对于克莱默一家来说,他们虽然遭遇了家庭的不幸,但他们从这种不幸中获得的收获远远要大得多,因为他们对爱与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我也相信,小比利虽然经历了家庭破裂的悲剧,虽然幼小心灵受到了伤害,但他一定是幸运的,因为小比利不会由于父母之间的离异就对世界有了偏见,在这个过程中,他已经学会了看待了世界的正常心态。他的伤口可以愈合,而且更加健康的成长。
在克莱默夫妇的诉讼中,法律虽然使他们的伤与痛都展示了出来,但这毕竟是在一种理性的、程序化的、使双方可以坦诚交流的轨道上进行的。也许在现代社会,我们已很难找到更好的方式来解决伦理的问题了。在法律和家庭的一个个事件中,人们逐渐积累人生的阅历,对人生有了一次次新的领悟。其实,在平静的日子里,我们也许都能保持一种达观,但是,从法律处理人生事务的方式中,我们应当学会的倒是如何在危机与挫折面前还能保持一种从容,如何增强我们对苦难的 “承受力”。
写到这里,也许有人会对我质疑:法律在太多的时候不是也在和伦理生活发生冲突、甚至往往加深人们之间的隔膜吗?对这种质疑的回答其实就包含在我前面的叙述当中。记住,我们创造法律、组成家庭的目的是为了更多的美好,而不是更多的缺陷。法律和家庭赋予我们的是如何看待生命的健全眼光。就婚姻来说,它通过法律,在两个相爱或有意生活在一起的人身上,加上了一层稳定关系的担保。如果我们要拒绝这种看法,那么说到底,本来就没有什么可靠的东西了:爱不可靠、感情不可靠,法律不可靠,整个人类和社会都不可靠。可是我们之所以活着,并不是为了虚幻,不是为了不珍惜活着本身。危机不是幻灭的理由。
我希望法律能给我们一颗信任的心灵:相信别人,也相信自己,相信人类有面对苦难、战胜邪恶、追求自由和尊严的能力。法律本身当然有困境、有危机,有无法解决的困惑,这是人类本身局限性的反映。但这部描写平常人家庭危机的电影正是要告诉我们,法律可以弥补人类和社会的伤痕,可以实现个人的幸福。法律属于健全社会中健全心智的一个组成部分。
页: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