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i0314 发表于 2005-8-31 23:01:45

问题学生”引出中科大少年班之争

最近,中国科技大学少年班首批学员回母校聚会,立即有媒体跟踪采访,披露了这个班上昔日大名鼎鼎的“神童”宁铂如今出家为僧、干政“自我封闭”、谢彦波“有心理问题”的“不幸”命运。中科大少年班再次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少年班是培养人才还是摧残人才?到底还要不要办下去?”的讨论于是在校内外激烈展开。


  ■“问题学生”引发争论

  1978年3月,在老一辈科学家李政道、杨振宁和丁肇中等的大力倡导下,在方毅等领导同志的支持推动下,为探索中国优秀人才培养规律,尽快培养出科技领域出类拔萃的优秀人物,推动中国教育和经济建设事业的发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成立了全国第一个少年大学生集中培养基地———少年班,截至目前,已招收29期共1134名少年大学生。中科大少年班成立之后,国内十几所重点大学相继办起“少年班”,但不久纷纷停办。

  ■中科大少年班办学之争源于它的“问题学生”

  近几年,经常有指责少年班学生“生活自理能力差、心理问题严重、人际交往困难”的文章见诸报端和网站,不时引发人们对少年班办学的争论。一位全国政协委员曾提交了一份《请求停办少年班》的提案,很快有人站出来表示反对。

  今年3月,19岁的少年班2001级学生马丽丽(化名)窃取同学的国外大学邀请信事件公布后,立即被炒得沸沸扬扬。不久,有人以马丽丽事件为由头否定少年班教育模式。一位网友的话代表了这部分人的观点:“反对把小孩子送去读大学,他们身心还未成熟就去接受高深的大学教育,很容易犯错误。少年班该停办了。”

  7月份,有媒体发表文章,对宁铂、干政、谢彦波的现状进行了详细描述。27年前,这三人是红透大江南北的“神童”,是全国亿万家庭教育孩子学习的榜样,国家和人民寄希望他们成为科学家,甚至中国的诺贝尔奖获得者。而今,他们出家的出家,避世的避世,离大家的期望距离甚远。人们在扼腕叹息的同时,又进行了一场“少年班,办还是不办”的争论。甚至连宁铂的同班同学也分成两派,一派认为“以自己的感受而言,中国不能没有少年班”,一派则认为“如果让我重新选择,我绝不会去少年班”。

  ■高成才率是少年班不争的事实

  据了解,科大少年班几乎每年都有1至3个“问题学生”被退学,有的自控力差、贪玩、学业跟不上,有的品行不端,还有的出现了严重的心理问题,也有个别学生因为生活不能自理被休学。

分管少年班工作多年的中科大副校长程艺说,这些现象在普通的大学班级同样存在,不是少年班的特有产物。不能因为少年班名气大就不允许它出问题,也不能仅仅因为出了少数“问题学生”就怀疑它存在的必要性。从总体看,少年班学生在中科大优秀学生中占很大比例。


  据学校跟踪调查,少年班毕业生成才率非常高,85%以上考取国内外高校和科研机构的研究生,三分之一获得博士学位,比例远高于本校普通本科生。其中数百名杰出人才活跃在国内外知名学府、科研机构和经济领域,一般在30岁左右就做出了令世界瞩目的成绩。

  发明原子陷阱追踪分析法的卢征天、微软全球副总裁张亚勤、发现了世界上最小的纳米碳管的秦禄昌、世界上第一位认知学博士张家杰等国际知名的杰出人才都曾在中科大少年班度过美好的大学时光。

  少年班管理委员会主任陈卿以他掌握的数据得出这样的结论:“从培养科技人才的角度看,可以毫不惭愧地说,少年班成立至今,中国没有哪一所学校的哪个系有这样的成绩。”

  ■校方:不受外界干扰,一心办好少年班

  从最初创办时受到社会和媒体的过度关注、追捧,到后来被一些认为少年班“拔苗助长、摧残孩子”的人士猛喊叫停,中科大少年班屡屡遭受外界“伤害”。校长朱清时说:“我们的态度是不受外界干扰,一心办好少年班。争取早出人才,快出人才。”

  朱清时说,中科大根据少年大学生的心理、生理等特点探索出了一条通才教育和因材施教相结合,专业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协调发展的路子。在全国率先让学生自由选择专业,按自己的志趣发展,从而保持和增强内在的求知创造的动力。过去,少年班偏重理科,现在开始注重培养全面的科学知识和宽阔的科研视角,开设文学、历史和艺术等选修课程,让他们构建广博的知识基础。

  少年班十分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培养。少年班毕业的罗赛和张晔攻读博士期间,为了实验废寝忘食,很少计较个人报酬。他们表示,即使今后选择职业,也把能够从事自己喜欢的研究作为第一考虑的因素。

  针对少年大学生存在的与社会接触机会少,生活相对单调,交际能力不强,对社会的理解简单片面等不足,学校鼓励他们参与科研活动,增强团队合作精神。同时开设法律课,组织社会实践、社会调查等活动,让他们更多地了解社会,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责任心。
曾在少年班工作多年的中科大学生处副处长孔燕说,少年班学生的智力水平、记忆力比同龄人高出许多,大脑的反应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较强。但研究发现,杰出人才更多地取决于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非智力因素和心理素质,因此少年班特别重视心理健康和挫折教育方面的培养,定期为学生举办心理讲座,指导学生用自我激励、心理补偿、升华、转移、宣泄等方法来调节受挫折后的心理不平衡。


  ■学生:少年班的模式适合我们

  “上少年班是我的理想和目标,我从没有后悔过。”01级少年班学生陈天石说。

  在其他许多在校少年班学生那里,记者得到了惊人相似的说法:“如果没有少年班,我们不知道自己该去哪里,中学的教育显然不适合我们,普通的大学班级我们也不太喜欢,只有少年班这种办学模式最适合我们这些提前两到四年上大学的所谓早慧少年。”

  陈天石告诉记者:“学校把我们和一些正常入学的优秀学生(00班)放在一起上课、生活,我非常喜欢这种模式,多好啊,有大哥哥大姐姐在身边开导,胜过老师的天天说教。我在与00班的相处中知道自己不是天才,因为很多00班学生表现比自己要优秀。我们融洽相处,相互学习对方的优点和长处,相互促进。”

  年仅37岁就已获得美国青年科学家工程师总统奖和美国能源部青年科学家与工程师奖两项殊荣的卢征天博士,谈起少年班来十分激动:“我15岁到17岁在少年班度过,3年的学习,生动、活泼、自由,让我终生受益。”

  至于少年班要不要办下去,陈天石认为,哪个年龄段都有例外的情况发生,不能问题出在少年班时期,就完全归罪于少年班的教育。塑造一个人的思想、性格、心理是从小就开始的,家庭、社会、中小学甚至幼儿园教育每个环节都很重要。

  专家指出,评价教育应该注意用统计的办法,不能因少数失败而否定全盘,也不能因一人成才而沾沾自喜,只有一切从教育发展的规律出发,吸收和借鉴他人成功的办学经验,认真实践,不断探索,才能建立起一条符合人才成长规律的新路。教育成功与否需要有较长时间的积累,少年班创办仅27年,应当鼓励它不断改革和创新,慢慢走向成熟和完善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问题学生”引出中科大少年班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