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夜 发表于 2015-10-7 12:20:05

欣赏古今拍马屁精髓,探讨拍马屁最新进展

本帖最后由 雨夜 于 2015-10-7 12:22 编辑

老龙猫/文于 2015/10/4

过去我说过,某国人擅长于阴谋诡计。所谓阴谋诡计,我没查过字典,我想定义应该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达到卑鄙目的的行为”。君不见那些影视作品无一不是“阴谋诡计”主题,阴谋诡计纵横。

现在想想我有点片面。其实,该国人更擅长于拍马屁。考究起来拍马屁也应该属于“阴谋诡计”的范畴,因为它也是“通过不正当手段达到卑鄙目的的行为”。它不过是通过逢迎、吹捧、说好听的话等方式,讨好某人,以达到自己的卑鄙目的。本帖就想在观摩欣赏古今中国拍马屁精髓表演的基础上,探讨近代马屁术的最新进展。

古今马屁虽然五花八门,表现各异。但是,最高级的马屁是绝对令人,包括旁观者和被拍者本人都绝对不感觉到是马屁,而拍马屁者不知不觉中完全达到自己拍马屁的卑鄙目的。

应该承认马屁的效果是很微妙的,能达到人所不能的效果,能后来居上,能置人于死地而无形,能一人之下,万人之上,能令万人惊怵而无可奈何。其奥妙自是无穷。所以,拍马屁的学问也是无穷。古往今来,好此者浩浩荡荡,高手林立。拍马精髓,精妙绝伦。好好研究下大有乐趣。

拍马屁第一级 | 过犹不及

    郭沫若先生曾这样评价过毛泽东的一幅诗词手书:“主席并无心成为诗家或词家,但他的诗词却成了诗词的顶峰。主席更无心成为书家,但他的墨迹却成了书法的顶峰。例如这首《清平乐》的墨迹而论……‘分田分地真忙’下没有句点。这就是随意挥洒的证据。然而这幅字写得多么生动,多么潇洒,多么磊落。每一个字和整个篇幅都充满了豪放不羁的革命气韵。在这里给我们从事文学艺术工作的人,乃至从事任何工作的人,一个深刻的启示:那就是人的因素第一,政治工作第一,思想工作第一,抓活的思想第一,四个第一的原则,极其灵活地,极其具体地呈现在了我们眼前。”   

    郭沫若,不会拍马屁,被批无风骨

    点评:写文章可直抒胸臆,开门见山,博得读者情感共鸣,但拍马屁却以婉转见高明。郭沫若就是文人中马屁拍得最没技术含量的一位,以上一段还算得上能拿出手的,至于像《毛主席赛过我亲爷爷》这类作品,不仅让自己“声名远播”,被拍者恐怕也无福消受。

    就好比你说:“呦,领导,您亲自来上厕所呀~”领导只能无语的看着你:“怪我咯?”

   马屁第二级 | 大音希声

    “对毛主席的话,理解的要执行,不理解的也要执行,在执行中加深理解。”——林彪

    点评:正所谓大音希声大象无形,林彪同志就是诸多同志中马屁拍的很到位的一位。话越多越容易出错,林彪同志并没有对主席的话做出任何点评,但这一句简单的话却表现了他贯彻执行的决心以及无限的崇拜。

其实这个例子不算生动。最生动的莫过于“顶峰论”和“几百年出一个”。

   马屁 第三级 | 先抑后扬

    唐玄宗命太子会见安禄山,安禄山见了太子却不肯下跪,唐玄宗知道后,怒斥安禄山为何不拜太 子,安禄山说:“臣蕃人,不识朝仪,不知太子是何官?”(安禄山父亲是胡人,母亲是突厥祖女巫,因此自称“蕃人”)唐玄宗说:“太子是储君,是要继承朕江山之人。”安禄山又说:“臣愚蠢,只知陛下,不知太子,今当万死!”后来安禄山不仅没有被治罪,还备受玄宗恩宠。   

    点评:一般的马屁只能让被拍者呵呵一笑,然而安禄山这个马屁却拍得跌宕起伏,令被拍者心里一紧一松,有如茅塞顿开般畅快。

不过最后犯上作乱,颠覆大唐天下也也是这个拍马屁著名的人。所以,领导一定要提高革命警惕性,但凡马屁精,一定是阴谋家。

马屁第四级 | 独具匠心

    传说第30代天师张继先自幼聪颖过人,12岁应诏。宋徽宗问:“卿居龙虎山,曾见龙虎否?”

    张继先答:“居山,虎则常见,今日方睹龙颜。”   

点评:一般人的马屁最多也就到张继先这一层次了,可谓反应灵敏,机智过人。将一个普通的问题作出了一个独具匠心的回答,起承转合毫无涩感,让人又惊又洗。就好比女盆友问你你有多爱她,你的做法不是顺着回答,而是强势拥她入怀,扬起45°的嘴角说:傻孩子,怎么问这种问题。然后吻下去!

马屁第五级 | 炉火纯青

    乾隆五十大寿,百官朝贺,可是乾隆都活了五十年了,身为皇帝,天底下有什么奇珍异宝他没见过?什么恭维奉承他没听过?因此,如何给皇上献一个出彩的寿礼就成了大难题,只见纪晓岚呈上两个画轴,卷开一看,上联:四万里皇图,伊古以来,从无一朝一统四万里。下联:五十年圣寿,自前兹往,还有九千九百五十年。乾隆大喜,百官齐赞。

    点评:上联暗指清朝西起葱岭,东濒大海,北到外兴安岭,南至南海,纵横四万里,历史上从没有一个朝代版图如此之大。下联中乾隆五十大寿再加九千九百五十年,刚好一万岁。上联“无疆”,下联“万岁”,恰好“万寿无疆”!这就是真正的知识分子和郭沫若的区别了。这一副对联虽然极尽赞扬,毫无掩饰,但拍马屁的水平可谓是炉火纯青,堪称文艺界的模范。真正有才华之人马屁也能拍的新颖脱俗。

马屁第六级 | 八面玲珑

    这熙凤携着黛玉的手,上下细细打谅了一回,仍送至贾母身边坐下,因笑道:“天下真有这样标致的人物,我今儿才算见了!况且这通身的气派,竟不像老祖宗的外孙女儿,竟是个嫡亲的孙女,怨不得老祖宗天天口头心头一时不忘。只可怜我这妹妹这样命苦,怎么姑妈偏就去世了!”说着,便用帕试泪。贾母笑道:“我才好了,你倒来招我。你妹妹远路才来,身子又弱,也才劝住了,快再休提前话。”这熙凤听了,忙转悲为喜道:“正是呢!我一见了妹妹,一心都在他身上了,又是喜欢,又是伤心,意忘记了老祖宗。该打,该打!”   

    点评:王熙凤先夸了客人林黛玉,又在暗中给足了自家迎探惜三人面子,当然,一切马屁的最终指向,都是贾母,照顾到了现场所有的人,滴水不漏。最近最有名的马屁就是这个道理:一朋友到我家做客,恰好那天我儿子带女朋友回家。朋友说一句,这孩子跟他爸一样,会挑!一句话夸了四个人!

“宇宙真理”“一句顶一万句”“心中最红、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显微镜、望远镜、照妖镜”“超天才”,“中国几百年出一个”……很熟悉的马屁,现在貌似卷土重来。比如这个:

《江城子》

王兆山

天灾难避死何诉,
主席唤,
总理呼,
党疼国爱,
声声入废墟。
十三亿人共一哭,
纵做鬼,
也幸福。   

银鹰战车救雏犊,
左军叔,
右警姑,
民族大爱,
亲历死也足。
只盼坟前有屏幕,
看奥运,
同欢呼。

拍马拍到像王兆山羡慕坟地里死人那样登峰造极的程度,确实是让人感到有些毛骨悚然。

到了那个位置上,人家疯狂要拍,你也挡不住。不过自己呢,也乐于“顺水推舟”,乐于接受,时间一长,也就习惯了,没了反而受不了。如某人在城楼上面对万民欢呼万岁得意洋洋问斯诺说:“你对这怎么看?”斯诺不敢答,他自己自问自答:“我看个人迷信还是要有一点的”。

所以,温州人有一句俗话:“马屁不是货,拍拍真好过”。

自古如此。

所以研究下中国的马屁典故和学问,是一件很有趣,又很重要的事情。

今天最无耻的是官家伪装成民间人士拍老大的马屁,例如那个微信公号“学习小组”,就是人民日报海外版的五名记者编辑。有人可能会说:都是下边的人搞的,老大本人是反感这一套的。那是胡扯。他要是真反对这一套,凭他的地位和权力,一句话就可以制止,可他就是不管,还恬不知耻地接受XDD那个庸俗的称呼。真是:

上有所好,下必甚焉!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欣赏古今拍马屁精髓,探讨拍马屁最新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