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让子弹飞向中共暴政/唐柏桥影评

已有 1832 次阅读2011-1-21 14:22

让子弹飞向中共暴政/唐柏桥影评

------
解码姜文的《让子弹飞》

   
http://www.youmaker.com/

让子弹飞向暴政 (一)

------解码姜文的《让子弹飞》

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若干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存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任何形式的政府一旦对这些目标的实现起破坏作用时,人民便有权予以更换或废除,以建立一个新的政府。……当始终追求同一目标的一系列滥用职权和强取豪夺的行为表明政府企图把人民至于专制
暴政之下时,人民就有权也有义务去推翻这样的政府……------美国独立宣言
最近一段时间,一部贺岁片《让子弹飞》冲击了整个
中国,令国人为此一震。这是一部深具现实意义和启发性的影片,是值此严冬之际献给全体国民新年的最好礼物。它为我们揭开了中华大地即将发生的历史巨变的序幕。
电影的确是个好东西。看一部好电影,就象度过一段美丽的人生,与影片的人物一起同喜同悲,其情切切,其乐融融。正所谓戏如人生,人生如戏。自懂事起,我就喜欢看电影,可谓观影无数。不过,我从未写过影评,也没有过写影评的冲动。因为生活中已有太多的不平让我每天都有一种冲动想说想写,电影毕竟不是生活。
然而,当我看了姜文的《让子弹飞》后,我决定发表我生平的第一篇影评,而且是非常另类的影评。如果你心脏不好,或者还在享受做奴才的快感,不想让自己的生活掀起半点浪花,建议你最好别看,否则会扰了你的兴致,伤了你的身体。
这部影片有一个很阳刚的名字:《让子弹飞》。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我就被它所震动。因为在今天这个把和谐喊得震天响而实际上最不和谐、充满压迫和不公的
社会,人们的怒火无处宣泄,任何与刀棍枪弹有关的词语都令人联想翩翩,被附上一种正义的色彩。杨佳单刀赴衙门,玉娇只身斩淫官,早已成为人们竞相传诵的英雄故事。因此,当人们通过无远弗届的网络用各种方式解读这部影片所透露出来的反抗暴政的政治隐喻时,千千万万处在极度压抑中的国人迫不及待地涌进了久违的影院。全国掀起了一股热议《让子弹飞》的狂潮。现在该片的总票房已经突破六亿,打破了一系列国产片纪录。正如姜文在电影里说的:站着也要把钱挣了。他做到了!
我完全同意很多网友的评价:这是
中共三十年来最值得中国人看的一部国产电影----应该说是中共掌权以来最具有观赏价值的一部电影。它处处影射了当今社会的种种乱象和人生百态,恰到好处地切中了时弊;同时,还非常巧妙地表达了对社会现状的强烈不满和控诉,可谓淋漓尽致。一部好的艺术作品,首先应该是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让人产生强烈的共鸣,其次才是外在的美感。在我看来,与其说它是一部电影,还不如说是一曲吹响向暴政进攻的集结号。
《让子弹飞》一开始就让人进入了一种大开大合的诗画般境界:一只雄鹰遨游天空,直冲云霄,仰天呼啸,唯我独尊,锦绣河山尽收眼底。接着,一句汉高祖刘邦的气势磅礴的大风起兮云飞扬和楚霸王项羽的傲视天下的力拔山兮气盖世,一下子就将观众带进了一个英雄辈出的伟大变革时代。一幅画面,两句台词,就已将这部电影的恢弘气魄和制作者的勃勃雄心展露无遗。我不得不佩服姜文的功力和才智。人们似乎隐然感觉到,这部电影将会载入史册,并改变历史。
也许是因为我天生反骨好打抱不平,对于这部弘扬反抗精神的电影,我有着比一般人更敏锐的感悟。我绝对相信,电影制作人姜文是别出心裁的别有用心。他摆明了要跟有关方面玩一次高智商的捉迷藏游戏,让对方被坑了,还说不出话来。而且,姜文要的就是这种大家都来解他的电影里的隐喻的效果。不过,我究竟解得如何,是否符合姜文的意思,只有姜文本人心里最有数,其他人还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我不奢望所有的人都对我的所有解读表示赞同。就如后人在解读曹雪芹的红楼梦时,一千个红学家有一千个不同的解读。就连解读圣经,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解读。这很正常。因此,如果我的一些解读不符合姜文的原意,请他莫怪。他自己也曾说过:观众得到什么样的启发、快感,不一定和我来求证。就比如,读者看了《红楼梦》有什么想法,不必去问曹雪芹,对不对?他已经说得很清楚,观众爱怎么解读就怎么解读,与他无关,他也无需对此承担任何责任。其实他是在用这种方式暗示大家继续深入解读,让子弹多飞一会儿。
在正式解读和评论这部电影之前,我要特别声明:在此之前,网上已经有很多高手写了很多高水平的影评,让人感叹中华有英才!他们的很多观点对我亦有很大的启发。
下面我就试着从社会和政治两个层面对这部影片中隐藏的密码进行一番解读。就当是解一首藏头诗吧。
十大经典改动
要想知道电影里的一些情节、对白及名称等的暗喻,必须先搞清楚电影剧本与原著的关系。因为原著不是姜文写的,而电影剧本则必须按姜文的意思改。因此,我可以很容易从改写的部分看出一些端倪。
《让子弹飞》是根据著名作家马识途的原著夜谭十记中的第三记盗官记改编的。该剧组里的六个编剧用了两年时间来改编这一剧本。我仔细对照了电影剧本与原著,发现两者除了张麻子与黄四郎之间的关系基本没变,其他的情节基本上都改动了,而且增删了很多内容。他们之所以大量修改原著情节,包括剧中的人名和地名等,明显是为了使电影跟当今社会产生某种关联,以达到借古讽今的作用,而不是为了拍一部忠实于原著反映当时社会现实的纯粹的历史故事片。姜文要通过电影传达某种信息的意图非常明显。因此,我们可以从电影改动的那些地方,看出姜文的真实意图。
将原著改编,不外乎两个目的:一是使作品能更好地以电影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电影不同于小说,其表现手法是不一样的;二是使故事具有现实感,能让人们从中受到某些对现实生活的启发。姜文的这两个目的都达到了,尤其是后者,几乎可以说达到了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姜文聪明就聪明在知道大陆的生存环境非常不易,尤其是要站着挣钱更难。于是,他选择了打时间差,拿一个所谓旧社会的故事来指桑骂槐。按照他自己的说法是,还有一种是回家以后,越想越好笑。等当局反应过来后,已经晚了。他的这部电影最令人回味无穷的神来之笔是影片名:《让子弹飞》(一会儿)”------后面三个字在片头出现后被抹去了,可谓一语双关:即暗喻反抗者的子弹已经飞出去,一会儿就会击中目标;又嘲讽当局居然不知道他的子弹----这部电影已经飞出去了,等他们反应过来后,已经晚了。
姜文曾说过:导演永远在拍自己的内心。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因此他的作品才显得有血有肉,具有特别的感染力。按照他在电影里诙默的说法是,要有风,要有肉,要有火锅,要有雾,要有美女儿,要有驴,五味俱全。可以这么说,这部电影是正确的人在正确的时间和正确的地点,拍了正确的故事。因此,它不红火也难。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姜文倒底改动了哪些主要情节。
一,将原著中的某县城取名为鹅城,还添加了一个从未出现的康城
原著中的县城没有名字,称为某县城。姜文于是进行天才般的发挥,将它取名鹅城,即恶城”------暗指如今这个充满罪恶的社会,或俄城”----俄国扶持下的中共统治的国家,可谓一语双关。这样轻轻一改,整个电影就具有了暗喻当代社会的特点。而张麻子与黄四郎之间在鹅城所发生的冲突,就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我们现在所处的这个社会官民之间的激烈冲突。张麻子代表的是民众和正义的力量,黄四郎代表了无恶不作的当权者。张麻子经过几番周折,最后得到了民众的支持,铲除了恶势力。而电影里的另一个被汤师爷提到,但始终没有出现的康城,则可以解读为共产主义社会(注:共产主义的英文 Communism的第一个发音就是),也即从来不存在的所谓假想的美好社会。一鹅一康,一实一虚,道尽了中国民众在中共统治下的无数无处可诉的辛酸苦辣和悲惨经历,道破了全体国人被中共虚构的美好未来欺骗达半个多世纪的令人不堪回首的残酷现实。
二,将张牧之从流氓无产者改写成
民主革命者。
看过原著的人都知道,张麻子在作者马识途的笔下只是一个被逼走投无路而落草为寇的普通穷人家。按照中共过去的说法,是具有朴素的无产阶级革命感情的造反者。他从小是一名给人干苦力的长工,后来因为他妹妹被地主大管家欺负被逼自杀,他为了挺妹妹报仇而杀了管家,走投无路之下上山当了土匪。最后买了个县长当,并借机杀了当地最大的恶霸也是他的仇人黄四郎。而他自己也因买官的事情败露而被处死。他的弟兄们后来投奔了红军,走上了所谓的无产阶级革命道路。这是典型的中共御用文人所常写的故事套路。也是当时马识途们无法逾越的写作障碍。基于作者写作时所处的年代的局限,原著中最大的败笔是嘲笑如今已广泛被民众所认同的三民主义理念。
如果这部影片忠实于原著的这条主线,它就不可能产生今天这样巨大的商品效益和社会反应。甚至很可能人们会将姜文骂得狗血喷头,认为他是在向中共献媚,为中共鼓吹。姜文显然深知这一点:如今什么都好说,就是不能再帮中共站台,谁站谁讨骂。于是,他就将原著中的主角张麻子改写成了早年追随被所有国人都视为大英雄的民主先驱蔡锷的民主革命者(注:蔡锷即片中提到的松坡将军,蔡锷字松坡),而且还是蔡锷身边的手枪队长。可见他不仅能文,而且能武。他的个人形象一下子就从一名流氓无产者变成了具有民主理念、饱学多识的理想主义者。于是,由这样的一个表面上是土匪实则是理想主义者来带领广大民众铲除恶势力,就不仅显得名正言顺,让人能完全接受,而且还带有浓厚的社会进步意识和强烈的社会现实感。因为如今中国社会正处在恶人当道亟待变革的危难关头,我们急需张牧之这样敢于挺身而出反抗暴政的民主理想主义者带领大家推翻专制暴政实现民主,使人们的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能得到保障。这也就是张麻子这个角色能深入人心受到广大观众称颂的根本原因。
关于为什么在那么多辛亥历史人物中选松坡将军作为张麻子的追随者,我猜想是因为蔡锷的两个特点:反对复辟、义胆云天。也许是姜文喜欢蔡锷这样敢为天下先的英雄人物的特质,他将蔡锷的特征植入到他饰演的张麻子身上,也就是饰演张麻子的他身上。而且他在电影中故意加了一个女性角色花姑娘,还两次提到曾救蔡锷的小凤仙,将张麻子和花姑娘映射成蔡锷和小凤仙的浪漫动人的故事。有趣的是,饰演张麻子的姜文和饰演花姑娘的周韵确是现实生活中一对浪漫的情侣。
张牧之说:我来鹅城就办三件事:公平,公平,还是TMD公平不准跪,皇上都没了,没有人值得你们跪。说完后,的一声,子弹飞出去了。于是,一场革命爆发了。
三,将张麻子与黄四郎的关系,从原著中的狭隘的个人私人恩怨的关系,变成了为伸张正义的公仇。
原著描写的张麻子为了挺妹妹报仇而与黄四郎作对,最后买了个县长,杀了黄四郎。他们之间完全是属于私人恩怨。而电影却改成他当县长前并不认识黄四郎,他是在当了县长后,因为为民申冤,主持公道,责罚黄四郎的团练武智冲,而开罪了黄四郎。他的义子小六子------一个说一不二、视名声重于生命的年青人因此被黄四郎和他的手下设计陷害。他于是决定铲除恶霸,为民除害。
小六子是原著中没有的人物,很显然姜文是要用他被害的故事替代张麻子妹妹被害的故事。小六子是一个正派耿直的人,仅仅因为为了证明自己没有吃两碗凉粉就牺牲了自己的生命,令人很容易联想到八九民运时天安门广场和全国各地的为了证明自己不是被诬陷的动乱分子而绝食抗议的学生。姜文给这个被害的角色起名为小六子,应该就是为了突出中间的数字,暗指他是
六四时被屠杀的学生(注:在后面的八九六四一节将会专门分析)。这样一来,张麻子的复仇就成了替为坚持真理而牺牲的小六子讨还公道,因此很容易让观众产生一种同仇敌忾的心理,使张麻子与黄四郎的这场对立从私人恩怨上升到了社会公义的高度,张麻子的形象也因此一下子就高大起来,成了主持正义的英雄。
因此,电影安排用暗指六四学生的小六子代替原著中的妹妹,显然是为了将原著的私仇转化为电影中的公仇,这样就使电影更具有现实意义,更容易使观众认同和产生强烈的共鸣。从而使整个故事更具有感染力和社会性。
四,将马县长来鹅城上任所走的水路改成陆路,将坐船改成坐马拉的列车。
原著中张麻子当县长之前的那个某县长是坐船来上升的。不料还没上任就扑通一声掉进水里淹死了。后来那个假冒县长的人被劫也是在赶往省城的路上。因此,这两个情节都没有所谓的马拉列车,而且整个原著中都没有任何马拉列车的情节。电影里安排张麻子拦路打劫马县长,然后冒充被淹死的马县长去鹅城上任。马县长上任时坐的就是马拉的列车。姜文费了个老大的周折,搞出个高成本的马拉列车的滑稽场景,很显然是意有所指。网络盛传是暗喻中共这个马列子孙即将翻车。也有人解读是讽刺中共现在的体制是在用落后的方式拉动表面现代化的经济,无法胜任新时代的需要,很容易翻车。一旦马与列车脱缰,列车就会倒退和翻车。电影中使用了极端夸张的手法来表达马列翻车。令人非常感慨。
五,将故事发生的时间从1930年代改为1920
姜文对故事发生的时间特别予以改动,显然是有原因的。我觉得他很可能是基于这样两个考虑:一,他要玩一把马拉列车和马列翻车的戏码,用以隐射中共的祖师爷马列和中共的倒台。而要玩马拉列车的游戏,必须将时间往前挪。因为30年代基本上已经没有马拉列车的事情发生了。最初的马拉列车是李鸿章在
北京修了一条铁路,让马拉着车里的慈禧太后在京城转,当时用的就是白马;二,为了在电影中出现民国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即8.8.28这组数字。有人说电影中的民国八年暗喻八九六四中的八,与张麻子所戴的九筒,小六子中的六,黄四郎中的四,合成八九六四。以抗议中共的六四屠杀和封杀所有有关六四的信息。但是,我觉得张麻子上任的那一天民国八年八月二十八日,更象是在暗讽二零零八年八月八日开幕的北京奥运或在奥运上大出风头、跪着挣钱的同行张艺谋。这两组数字几乎就是一组顺序颠倒的对应数字:8.8.282008.8.8。这两组数字如此对应,那也太巧了吧。如果不是姜文的意思,那就恐怕是天意了。

唐柏桥:让子弹飞向暴政 (二)

------解码姜文的《让子弹飞》

(接上文)

六,将为人正直的陈师爷改成了狡诈世故的汤师爷。
原著中的陈师爷是张麻子从县城里请来的,因为张麻子要当县长,需要人为他去买官和打理官场上的事情。陈师爷看张麻子比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实则坏事干尽的真县太爷们要好得多,于是答应做他的师爷。而电影中的汤师爷则实际上是原来要上任的马县长。他过去四处收刮民财,在电影里被夸张地介绍成当过八年十六任县长。临死的时候还有五张委任状在被炸飞的屁股口袋里。
为什么电影要将师爷从正面形象改成负面形象呢?我分析是因为姜文想在电影里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企图两边讨好,善于溜须拍马和见风使舵,只顾眼前利益,毫无原则。通过对这一角色的充分描绘,暗示观众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皆是。而这些人虽然有时候会得逞一时,但最后的下场都会非常悲惨。电影里汤师爷被炸后,他的屁股被炸飞到树上,上半身被埋在钱堆里,其惨象非常难看。姜文虽然使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但却不使人感到过份和做作,分寸把握得非常好。他善于使用夸张式的表现手法来传达某种信息。这是他的另一个优点。
有关汤师爷这个角色的更详尽的说明,见后面汤师爷与合作派一节,此处略下不表。
七,将张麻子杀黄四郎的情节从私人之间的争斗,改成动员民众起来反抗恶势力。
这是这部电影最闪光的地方,整个故事情节完全是姜文脱离原著而编写的。原著主要讲张麻子与黄四郎之间的私人恩怨和较量,而电影宣扬的是反抗强权暴政的革命壮举。电影里张麻子的义子小六子被黄四郎设计陷害之后,张麻子和他的兄弟们就在小六子的墓地上一个个发誓,要为小六子报仇。此后张麻子就与黄四郎展开了斗智斗勇,其中不乏精彩叫好的情节,如张麻子、汤师爷与黄四郎在黄四郎摆设的鸿门宴上的一场对台戏,就非常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当张麻子在汤师爷被炸死后(注:汤师爷其实是替张麻子去死了,因为那个地雷本来是要用来炸张麻子的),他决心唤醒长期遭受欺压的民众,带领他们攻打黄四郎的碉楼,铲除黄四郎。这个碉楼就是暗指貌似强大的中共政权,黄四郎就是暗指作威作福的中共统治者。从这时候起,这场惊心动魄的反抗强权暴政的重头戏才正式上演。
姜文用类似话剧艺术的方式,将这场反抗恶势力的大决战的几个阶段清晰地勾画了出来。让观众一目了然。第一个阶段是发银子。当张麻子发银子给大家的时候,民众起初是不敢去拿,后来偷偷拿了。他们连拿别人给他们的银子都害怕,说明他们非常怯弱,不敢对抗恶势力,银子白发了。这个阶段只有三成胜算。第二个阶段是收银子。但当黄四郎来收时,他们又乖乖地交出去。在这个阶段,民众还非常害怕黄四郎,但是内心已感到愤怒了,因为银子被收走了。因此张麻子他们的反对力量有了六成胜算。第三阶段是发枪。张麻子将枪发给大家,并告诉大家那些被收走的银子本来是属于他们的。要将民众心里的怒火勾出来。大家起初不敢去拿,后来在夜里偷偷都拿回家了,因此此时反对力量有了七成胜算。第四个阶段是收枪。黄四郎以为民众会因为害怕而象交银子一样将枪交出来,可是他派出去的马车却遭到了民众的冷枪袭击,民众发怒了。第五个阶段是动员。张麻子以为民众发怒了,于是发出总动员,大喊枪在手,跟我走,他的兄弟跟着喊杀四郎,抢碉楼。喊了几遍之后,民众冲了出来。他以为民众已经被唤醒,结果当他们到达黄四郎的碉楼时,只有五十只鹅跟着他们。他终于明白了:谁赢他们支持谁。这时他毅然决然地跟兄弟们说打,打就能赢。于是对着铁门猛烈开火。就在这时,三哥和花姑娘将黄四郎的替身抓回来了。张麻子就让大家将子弹全部打出去,将碉楼的铁门打成了筛子。老百姓一听子弹震天响,就猜想肯定张麻子和黄四郎之间有一方输了,至少得死一个,这样他们就要选边站了。张麻子已经将民众的心思看透了,他命令兄弟们大摇大摆地假装凯旋回城,并当着大众的面一刀将黄四郎(注:黄四郎的替身,但民众以为是黄四郎)砍了。果不其然,没有了恐惧的愤怒的民众在投诚的武智冲和其他兄弟们的带领下冲向了碉楼,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固若金汤的碉楼攻破了。真正的黄四郎及其走狗受到了正法,他的财产归还给了民众。
这一段戏可以说是专门演给投身反抗中共暴政的革命志士们看的。姜文将他思考多年的如何推翻暴政的想法,堂而皇之地通过电影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全国人民都看到,都讨论,而中共当局还拿他没办法。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和谋略。
八,将张麻子死了改成没死。
原著张麻子虽然杀了黄四郎替他妹妹报了仇,但他的土匪身份也暴露了。结果他被问斩,以悲剧收场。而电影里张麻子铲除了黄四郎这股恶势力后,他没有想要得到什么。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他一个人骑着马独自继续赶路,他的背影沿着马拉火车的铁路渐渐远去,消失在镜头的尽头。也许在姜文心中,这样的英雄是永远不会死的,也不应该死,他将他饰演的这位英雄从原著里的刑场中救出了出来。
在张麻子发动的反抗暴政的革命成功后。他并不想成为被他革命的当权者的继承人。在张麻子攻下黄四郎的碉楼后,他们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黄四郎问张麻子,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留在鹅城代替我?”------意思是会不会成为他之后的当权者。张麻子回答说,我又不是家禽,黄四郎说,你是野兽。言 下之意他张麻子不是供人喂养听人摆布的东西,他是永远放达不羁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斗士。最后他一个人骑着马,寻找新的黄四郎式的猎物去也(注:应该是为续集做铺垫)。
表明看,张麻子一场革命下来,什么也没有得到,似乎不值,其实不然。曾经追随蔡锷将军出生入死的他对于名利钱财早已看透,因此他并不在乎得到和失去什么。实际上,姜文就是要通过这一结局告诉大家,革命不是为了夺权,而是为了一种理想,实现公平、造福社会的理想。张麻子过去追随松坡将军时是如此,现在仍然如此,将来还会是这样。
九,将原著中张麻子的弟兄投奔中共红军的情节枪毙,改成去了上海。
原著中张麻子被处死后,他的追求者独眼龙等一干弟兄上山继续当土匪,最后投奔了中共红军。电影将这部分改成张麻子的追求者们去上海追求幸福生活去了,而不是追随中共!很显然,姜文有意避开为中共唱赞歌。而且,如果结尾不改,整个电影就没有丝毫现实意义了。因为现在的恶势力就是中共及其走卒,电影就是要暗喻民众对中共暴政的不满和鼓励人们反抗暴政。因此,这一处改动表明看无关紧要,实际上非常关键。
十,将原著中陈师爷没有死,改成电影中的汤师爷被炸死。
前面已经提到,原著中的陈师爷是一个忠厚老实为人正直之人,很受人们尊重,最后当张麻子被处死时,他还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偷偷地到刑场去送张麻子最后一程。后来带着一家老小,流落到边远的县份去,隐姓埋名谋了一个小官差养家糊口,据说他就是讲这个故事的老人。而电影中的汤师爷确是一个世故圆滑、没有原则的人。最后被黄四郎的地雷活活炸死。这个地雷本来是用来炸革命分子张麻子的,却阴错阳差地炸死了改良分子汤师爷(注:后面汤师爷与改良派一节将专门论述革命派张麻子和改良派汤师爷的关系)。根据黄四郎介绍,他的另一颗地雷是在辛亥革命炸的,应该跟他有关。他懂一些英文,也懂一些日本的文化,说明他也曾是一名革命者,很可能参加过辛亥革命,还是这场革命的重要成员。但是,他后来却用革命结束后所留下来的另一颗地雷来炸要对他进行革命的张麻子。这一前一后两个地雷,暗喻中共依靠武装革命起家,却在当权后坏事干尽,腐化成了被革命的对象,他们又反过来用武力镇压反对他们的民主人士。最后他们没有将革命者炸死,自己却被革了命。
以上十大改动只是主要情节的改动。其他还有很多地方也做了少许改动,如人名,场景等。而这些细微的改动中最暗藏玄机的是一系列数字。如前面提到的民国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张麻子所戴的九筒,他的手下出去放钱所戴的四筒,小六子的名字中的六,黄四郎名字中的四,旧三步新三步,黄四郎的打手武智冲所说的弄死黄四郎的九种方法等。最巧妙的当属张麻子与汤师爷在电影一开场的那次对话中的最后一句:八八六四,六百四十万六四这个数字大家应该非常熟悉了吧。这可是天朝最敏感的屏蔽词哟。姜文为了尽量让操剪刀的审查部门不注意到这个数字,故意将这段对话说得非常快,而且故意把它弄得象是两个人在扯皮,让人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具体某句话或某个数字。如果说这还不是姜文的意思,那我就只能说是天意了,上天让姜文鬼使神差地随便用了这组数字。因为原著根本就没有这段对话,更没有这组数字。原著中的陈师爷是一个为人正直的人,根本没有搜刮那么多民脂民膏。因此,姜文显然是有意穿插进这段含有六四的对话。写到这里,我都忍不住对他说一声:高!实在是高!

关于这一系列数字的奥秘,我会在后面的八九六四一节中进一步解读。下面我具体就电影中最有亮点的几个地方分别加以解说。

 

让子弹飞向暴政 (三)

------解码姜文的《让子弹飞》
(接上文)
八九六四

一就是一,二就是二

这一句话就将小六子的为人和性格特性尽显无遗。
小六子是电影改编后加进去的人物。根据整个电影的情节和对一系列数字的巧合,这个小六子很显然是暗指六四被屠杀的学生。姜文是我们同一时代的人,他对于六四应该记忆犹新,而且很可能就是当年的参与者之一。八零后九零后的年轻人也许已经不知道,当时的在校大学生几乎都参与了八九民运,也就是六四运动。这场运动于六月四日遭到血腥镇压,震惊了全世界。六四虽然已经过去二十一年,但是在我们这一代人心中,它是永远抹不去的记忆。姜文也当如此。我记得姜文曾在2001年拍过一部影片叫天地英雄,里面讲的就是一位义盖云天的军人因阻止杀人(注:俘虏)而被朝廷通缉捉拿的感人故事。我认为他当时也是要借歌颂电影里闪烁人性光辉的英雄来向六四时反对中共军事镇压的赵紫阳和拒绝执行进城命令的三十八军军长徐勤先等我们这个时代的伟人表示敬意。

小六子所代表的六四学生的天真纯朴通过电影里吃了一碗还是两碗面那段情节,表现得淋漓尽致,而且使用了非常夸张的手法,但是看起来却并不显得荒谬,反而令人非常同情和震撼。最后小六子被那些联合起来坑他的胡万和武团练及那些毫无人性和原则的看客们逼到用刀切开自己的肚子来证明自己没有吃两碗粉,暗喻六四时的学生在天安门广场时反复表示,他们不是动乱分子,是被冤枉的,哪怕最后面对的是军队的子弹也要讨个清白。正因为如此,那些活着的人才更想为他复仇,因为他死得太惨了,太不值了。正如六四学生被屠杀后一样,很多人也曾面对六四亡灵暗暗宣誓,要为他们讨还公道。

这部电影如果没有明显的对六四的暗喻,我们就很难牵强地说它是一部借古讽今的影片。正是因为有了明显的对六四的暗喻,我们才敢肯定地说,姜文是要借他的电影发威,说得更明确一点是要借这部电影纪念六四,号召人们起来推翻暴政。

那么,这部电影有哪些地方提到了六四或含有六四的字眼呢?

一,影片一开始张麻子就劫了马县长的马列”------马拉的列车,并掀翻了马列。在张麻子与被打捞上来的汤师爷的一段对话中,他就明确地说了一次六四。他问汤师爷干过多少年这种买官的勾当,买过多少次官,每次买官花多少两银子,每次能捞多少银子。汤师爷说干过八年,每半年一次,每次花二十万两银子,每次可捞买官的一倍,结果张麻子很快就说出了一组数字八八六十四,六百四十万呀。因为每次捞二十万的一倍就是四十万,一年两次就是八十万,八年就是六百四十万(注:也有人解读说每次一倍其实是二十万,一年才四十万,这个数字应该念成四八三十二,而不是八八六十四。如果是这样,姜文是存心将它搞错,这样就更说明他是故意要大声说出六四了)。大家都知道,六四这两个数字放在一起在网络和任何媒体上都是禁止的。记得有一年成都晚报在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刊登了一个小小的广告:向坚强的64遇难者母亲致敬,事后被当局发现,报纸编辑和有关部门人士遭到严厉处罚,打广告的陈云飞被监视居住半年。可想而知,六四在当局眼里是何等敏感和恐惧的字眼。而这次姜文巧妙地通过这段看似极端无聊的对话,将六四说了出来。可谓独具匠心,妙不可言。而现在电影已经播出去了,中共拿他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处罚他,等于承认这个数字就是为了纪念六四

二,这部电影里的两个冤家,一个叫小六子,一个叫黄四郎。两个数字加在一起不就是六四吗?前面已经说了,小六子是姜文在电影中加上去的一个人物,而这个人的名字中恰好有一个六四中的数字六。而黄四郎是经过改名的,他在原著中叫黄天榜。这个名字中恰好也有一个六四中的数字四。黄天榜这个名字并不难听,如果没有特别的原因,似没有改名的必要。如果这还不能说明是姜文有意的,那岂不是天意了?


三,如果各位还觉得我是在凭空猜想的话,那么,当我点醒你,在小六子墓前祭拜时,第一个出现的既不是老大张麻子,也不是老二、老三,而是老四。四哥在小六子墓前只说了一句话:六弟,四哥发誓替你报仇。六弟四哥,不就是六四吗?如果有人还说我是在瞎蒙,那么,我要反问你:你能给出任何老四首先出现在小六子墓前的理由吗?为什么不是老大张麻子,也不是最小的老七?有报道说,电影制作组在拍摄这一段镜头时,费了好大功夫,一直不知道该怎么拍才能出效果。结果是最后关头姜文静思一段时间后拿出了这一套方案。也就是说,姜文和剧组对这一段非常重视,绝非随随便便地安排出场次序,因此安排既不是老大,也不是老小的老四第一个出场,姜文肯定有自己隐而不宣的想法。而我认为,这个想法就是要暗指他们要为六四死难者报仇。为了让观众对他们要为小六子讨还公道产生强烈的共鸣,他用了特写的手法。每个兄弟都说了同样一句话,我会替你报仇。而且对镜头很近,让人产生一种就在对着看电影的观众讲的强烈视觉效果。尤其是当最后姜文出场时(注:我不说是张麻子,是因为这段独白简直就是姜文本人对天下人的告白),他所说的每一个字,似乎都是他内心压抑已久的想法:六子,挣钱对咱算个事儿吗?我不是要杀人诛心,是没想出好办法,我要将黄四郎连根都拨掉,给我点时间。六子,爹发誓一定给你报仇””。我们从他的这段简单的独白中可以看出,他话中有话。试想一下,如果他只是要为小六子报仇,杀了黄四郎不就成了?为什么他要在这么短的独白中,提到要将黄四郎连根拔掉呢?那不明摆着表示他要对付的其实不是黄四郎一个人,而是黄四郎所代表的一种恶势力。姜文是要暗示大家,他所扮演的张麻子其实是活在现在,张麻子所要连根拔掉的是现今的恶势力,而不是某些个人。如今谁是中原大地上的恶势力,那还用问吗?

姜文怕观众在看完这段祭拜的戏后还不明白他的用心,干脆在最后还将小六子的墓碑弄成一个大大的手形字,也象一个在六四时大学生们用得最多的象征胜利的V字,好让大家彻底明白他要表达什么。


四,张麻子和他的弟兄们出去行动时都戴着印有中国麻将中的筒的面具,其他的兄弟排行第几,就戴几筒,唯独他张麻子戴的是九筒。这不是明显要告诉大家他这个九筒是意有所指的吗?六四就是发生在八九年,人们通常也称那场运动为八九民运。这个九很可能就是暗指这个八九民运中的九。而八九中的八的出现,很多人认为是县长夫人墓墓碑上的那两个钻日环所组成的8。这有可能。不过,我也觉得还有一个可能是民国八年中的八。因为原著中的故事背景是三十年代,也就是民国二十年间,而电影改为民国八年,必有深意。而改成民国八年使得这个年份出现八九民运中的八,应该属于一种合理的推测之一。

影片中出现六和四这两个数字的地方非常多,也许有些是巧合,也许有些是姜文有意为之。如汤师爷在误以为张麻子的兄弟强奸了民女之后,大骂:六个人,还当着人家男人的面,还开着灯。我都关着灯。。。太不要脸了,太不要脸了,呸!
这里又是六!这段话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六四夜晚在北京大开杀戒,尤其是在天安门广场曾熄过灯。姜文是借汤师爷的口,痛斥中共在光天化日之下屠杀无辜学生市民。葛优这一段也演得很精彩,骂得很投入。他在整个电影里都畏畏缩缩,唯独在这里扯开嗓子大叫,象个男人。
我都关着灯其实就是调侃和控诉中共当年关灯杀人这一段历史。再比如张麻子在电影开始时,对着马列开了六枪,最后动员民众抗暴时,也是喊了六次枪在手,跟我走后,民众才出来;电影开始时县长夫人说已经做了四次寡妇,电影结尾时与黄四郎对话时,提到牺牲了四个人:六子,二弟,师爷,夫人,而且非常用情地说了两句意味深长的话:我听不到他们的声音了,而且永远听不到了!”“对我来说,钱是钱,人是人。言下之意是中共杀了人,是无法用金钱来弥补和偿还的。总之,六和四这两个数字在这部电影里反复出现,寓意明显。


也有人解读张麻子和他的兄弟们在祭拜时,手里拿的两朵玫瑰,一红一白,是天安门母亲运动的标志上的两种玫瑰的颜色。这也许是姜文的意思,也许是巧合。要想知道他们为什么会选择这两种颜色的玫瑰,恐怕只有将来去问姜文本人了。也许他没有别的意思,只是觉得挺有视觉效果也难说。但是,他安排汤师爷说的那段不伦不类的话“……不能拼命,拼命还怎么挣钱呢,和三哥斥责他的话大哥不应该听他的,姓汤的不是个好玩意儿,肯定是有所指。这里暂且不表,因为我在后面的章节中将专门讨论汤师爷这个有趣而又可悲的角色。

电影里还有一个情节,也有可能是暗喻六四。那就是在黄四郎摆的鸿门宴上,他和张麻子有一段精彩的对话。他说在二十年前见过张麻子,他在暗处,张麻子在明处。张麻子问,彼时彼刻…….”,他故弄玄虚,恰如此时此刻。也就是说他现在仍在暗处,而张麻子仍在明处。这里似乎是在暗指张麻子二十年前与黄四郎交过手或有过某种关系。六四距今就是二十来年,因此它是否暗指今天的张麻子(:注代表正义力量)与二十年前的黄四郎(注:代表邪恶力量)就交过手呢?而二十年后的今天,他们要再度交手?彼时彼刻,恰如此时此刻…….,这一问一答,令人回味无穷。

我演砸了吗?我怎么觉着才刚刚开始啊!姜文在电影里所说的这句话,既是对这部电影上映后将面对的质疑和谴责的预先回应,同时也是代表从六四的血泊中走出来的一代人对当今恶势力的宣战。它暗指民众为六四讨还公道,铲除暴政的反抗运动才刚拉开序幕,好戏还在后头,那些对人民欠下累累血债的恶势力别高兴得太早。

在此我也想借电影里的这句台词说出我的想法:我们民运失败了吗?我怎么觉得序幕才刚刚拉开啊!

可以说,没有八九六四,就很难有这部影片;没有这部电影,伸张正义的子弹就很难飞出去。

版本: V1.0
出品: 本站原创
来源: 本地
语言: 简体中文
授权: 免费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发表评论 评论 (13 个评论)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让子弹飞向暴政. 2011-1-21 15:06
姜文在电影里对中国国民的两个最主要的劣根性麻木和奴性的描绘,虽然显得有点尖锐,但却是实情。我们应该有勇气面对这些冷酷的现实,并设法改变它。一个连自身缺点都不敢面对的民族,是没有前途的。日本当年因为一本“丑陋的日本人”风行全国,全民掀起了一股民族反思的热潮,使日本的文明走上了一个新的台阶;中国在八九民运前也曾流行过一本柏杨写的“丑陋的中国人”,当时的国人也开始学会反思自己,可惜好景不长。“六四”后中国文明进程发生了惊人的大倒退。现在是时候回归“六四”前的全民求索和全面反思的时候了。 中国有句古话:男儿膝下有黄金。大男人只跪天跪地跪父母。而给皇帝和百官下跪,是中国传统的糟粕,是不平等意识的最突出表现。令人遗憾的是,皇帝被推翻后一百年的今天,中国人还在下跪。令人感到悲哀。我们有谁见过在美国或其他民主国家公民为了争取正当权益而给政府官员下跪的呢?如果普通民众不了解下跪意味着什么,我们这些读书人尤其是受过良好西方文明教育的人应该告诉他们:下跪意味着丧失尊严,意味着中国人骨子里的奴性未除。我并不怪那些不知道下跪意味着什么的人,我只怪那些明知下跪意味着什么,还鼓动民众去下跪的读书人。 每次当我看见生我养我的那片土地上的受尽欺压凌辱的骨肉同胞糊里糊涂成群结队地跪在欺压他们的中共暴政的黑衙门前,看见他们那一副副绝望无助的悲泣的表情,我的心就在流血,我就会萌生出一股要为他们讨还公道、让他们有尊严地活着的强烈冲动。这是我一直坚持从事人权民主活动的最原始的也是最强大的动力。他们只要还只能跪着求生------甚至跪着都不能求生,他们的权益只要还没有得到保障,我就永远不会放弃。 不过,我也想向张麻子那样大喊一声,“站起来,不准跪!”。这个世界上没有人值得你们跪,包括那些为你们声张正义的我们这些“张麻子们”。在全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已经走向民主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人人应该平等,至少在在人格上人人平等,谁也不比谁矮一截,谁也不需要给谁下跪,谁也不应该给谁下跪。更何况,今天的中共,已经完全丧失了人性,没有任何同情怜悯之心。你越跪,他们越得意。即便你跪下叫爹叫娘,他们照样无动于衷,照样欺负你。你们下跪,不可能获得你们应有的权利,反而只会弄脏了你们的身体。如今一些善良的民众为了表示最强烈的抗议,所采取的自虐方式已达到了极致,自焚的惨剧都时有发生(注:刚写到这里,北非突尼斯因为一位小摊贩的权益受到侵害而自焚抗议,引发了一场全国抗暴的颜色革命,一举推翻了独裁者的统治。而我国的自焚抗议事件层出不穷,国民仍然整体上处于麻木状态,这也从某个方面反映出国民的麻木不仁,令人感到非常悲哀)。可是当局依然毫无所动,一步不让。这样下去,何时是个头呀。显然这条道路早已行不通了,事实证明他们已经完全没有人性,用对待正常的人的办法对待他们已经没有任何作用。与其虐待自己,不如奋起反抗。这才是我们现在的唯一出路。大家应该对此有非常清醒的认识,应该朝着这个目标而努力,使中国早日脱离中共统治,早日结束我们无尽的苦难和羞辱,早日过上有人的尊严的自由幸福的生活。 因此,我也想借此机会向那些仍然在给当局下跪的父老乡亲兄弟姐妹们喊句话:请你们站起来,行吗?咱们一起来维护自身的权益和尊严。套张麻子的一句话,“站着把钱也挣了”,行吗? “不准跪?”,当武团练被挨屁股板子后向黄四郎告状,他第一反映就是这三个字。这说明他根本不在乎武团练的屁股的事,只在乎下跪的事。他对革命者张麻子要老百姓站起来不准跪非常紧张,因此他一定要将张麻子镇压下去。黄四郎要人民永远跪着,张麻子号召人们站起来。这就是当代中国这场伟大的反对专制要求民主的变革运动的真实写照。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让子弹飞向暴政. 2011-1-21 15:09
影片中还有一个角色,那个被黄四郎一伙逼迫谋害小六子的卖凉粉的孙守义(注:意为孙子才守义?),也是隐射现实生活中的某一类人。这个角色被演绎得非常成功,可以说无可挑剔。尤其是他与黄四郎和武团练的那段对话,非常精彩。黄四郎说,“是老爷叫你去的吗?”他马上说“是老爷让我去的”。武教头提醒他说,“我”,他不假思索地说,“你”。武教头破口大骂说,“你,你自己”,他终于明白来了该怎么说:“我自己,我自己”。这段表演将孙守义的奴才德性和丑恶嘴脸,表现得淋漓尽致。还有他被武团练痛揍了一顿后,在县衙门里说的那段话,也很有灰色幽默感。武团练说没冤,而他反到说有冤:“不是我冤,武举老爷冤!”他说因为他躲鼓而撞了武团练,扫了武团练的酒兴。姜文借此来讽刺现实社会中那些懦弱无能,整天唯唯诺诺,受尽当权者的欺凌却仍然为当权者说话和充当帮凶的卑贱之人。而那些在武团练打人和被打时都在兴高采烈地看热闹的“一无所有”的人,则是又一次讽刺当今社会那些毫无是否观点的芸芸众生。影片还有一个地方讽刺这一类人,就是在张麻子号召民众攻打碉楼推翻黄四郎的时候。当张麻子将钱散给他们时,他们拿着钱在那里继续大打麻将,甚至当张麻子把枪发给他们时,他们仍然端着枪在那里玩麻将。他们好处也得了,钱和枪都拿了,可就是不帮助张麻子攻打碉楼,不愿意做出哪怕一点点牺牲。他们要等别人把地雷给扫了,把恶霸给灭了,他们才会去捡现成的好处。最后当张麻子领导他们将恶霸黄四郎的碉楼攻下后,他们连张麻子所坐的椅子都要搬回家。 影片中还有一段对话暗喻中国国民的民主素质还很不够,民主人权这些思想离中国还很远,同时也暗指中共当局会一直拒绝实行民主。张麻子在小六子死前与他有过一次父子交心。当他们谈到留声机里播放出的音乐时,小六子说,“那穆札在哪?”张麻子拉长声调感叹地说,“他呀,离咱们很远!”穆扎代表西方文明,包括民主人权这些价值。这段对话可谓意味深长。姜文当时故意用非常感叹的语气说这句话,明显是在暗喻西方现代文明如民主、人权、自由、尊严的价值离我们这个社会还很远。这里有两层含义:一是中国国民民主人权意识还不高,另一层含义是中共顽固地拒绝朝民主化方向迈进。他曾与发表“人权宣言”的法国的一位金花女郎结婚生子,对于西方文明的精髓应该有较深的理悟。才会发出如此感叹。不过,大家大家不要误会,以为我认为中国国民主素质还很低,不适合搞民主。其实,正是因为我们一直不搞民主,国民才没有民主素养。民主素养是在民主社会里慢慢培养起来的。只有民主化了,人们的民主素养才能较快地提高。否则,永远不搞民主,人们的民主素养永远无法得到提高。而认同国民民主素养不高就不能搞民主的人,正好上了中共的当。因为按照中共的说法,中国永远也别想实行民主了。 他在与小六子的这次交谈中,表示希望小六子既不要当土匪,也不要当县长,而是远走他乡,去外面学习先进的知识。反映了现在中国多数人对自己子女的期盼:既不希望他们靠出卖良知苟活,甚至靠跪着挣钱,就象电影里的县长,也不希望他们保持独立思想和保有做人的尊严,象电影中的土匪那样,这样会很累很苦。因此最好的做法是将自己的孩子送往国外读书,长大后在自由的国家过自由自在的幸福生活。这是国内尚有良知的民众的普遍的想法,这也从另一个方面反映了现实社会的残酷和无奈。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让子弹飞向暴政. 2011-1-21 15:15
在这段“不准跪”的戏中,姜文也对眼下还有人对中共抱持幻想表达了自己的观点。当那些一无所有(注:他们都没有穿衣服,所以就是“一无所有”,姜文也够损的,连服装道具都省了)的老百姓跪在马县长(注:张麻子)面前高呼 “青天大老爷”时,遭到了张麻子呵斥。这是在暗讽如今还有很多民众在向中共上訪请愿,幻想中共里面会出现青天大老爷,为他们做主。姜文这一段演得特别投入和有感觉,应该是他内心的真实感受。尤其是最后离开时对天开一枪,非常具有男人汉气概和艺术震撼力。这一段只有生活在中国大陆受尽压制的人才会有切身感受,港台和海外华人都不会有特别的感受。这也是有些港台青年人不能完全欣赏这部电影的其中一个原因。这部电影可以说完全是演给中国大陆的人看的,是一部充分反映了大陆社会现实的艺术作品,其他地区的华人也许要到若干年后,才会明白姜文电影的深意。 影片也讽刺了现今中国社会许多已经丧失了基本是非观点的人们。小六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只吃了一碗粉,而不是两碗,最后被逼破腹取粉。而那些围观的芸芸众生都是好事之徒和毫无原则和正义感的人,当小六子破腹后证明只有一碗时,这些喜欢看热闹的人全都散了。任小六子喊“别走”也毫无所动,没有一个人站出来为他说句公道话。这样的人在当今社会中可谓汗牛充栋,遍地皆是------“六四”后面对被屠杀的学生市民始终保持沉默的人是,每次西藏和其他民族的兄弟姐妹遭到残杀时冷眼旁观的人是,多年来面对法轮功遭到惨绝人寰的迫害视若不见的人是,中共发动的历次群众运动中面对同胞被残害时表现得出奇的淡定的人是! 影片中的这段情节还有一个地方也引起了我的注意。当张麻子赶到后准备反击时,那个张麻子身边的汤师爷却想两边讨好,不伤害自身利益,于是用他的奸诈说服了张麻子放弃还击。这里也可以隐约看到当年“六四”时的一些即要清名又不愿失去利益的文人雅士们的影子。此处不表,留待“汤师爷与合作派”详尽道来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让子弹飞向暴政. 2011-1-21 15:18
唐柏桥:让子弹飞向暴政 (四) ------解码姜文的《让子弹飞》 (接上文) “站起来,不准跪”,“皇上都没了,没人值得你们跪”。 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暗插了一个发人深省的主题,即中国国民的麻木和奴性问题。影片对现实生活中的那些麻木不仁、甚至甘当邪恶帮凶的人进行了强有力的讽刺和抨击,同时暗示现代的人们不要再做当权者的奴才,应该勇敢地站起来对当局说不。 “给我站起来。”张麻子说,“现在提倡三*义,讲平等,不兴下跪。”这是原著中的一句话。也许有人已经意识到了。我故意将这个“*”号保留了下来。我是从网络上阅读的原著。这个“*”的出现本身就说明这个政权的荒谬。不用我说大家已经猜到了吧,那是“民主”二字,因为“民主”是屏蔽词,所以只能用“*”号代替,哪怕这二字在这里并非“民主”一词,此“民主”(注:三民主义的中间二字)非彼“民主”。当我明白这个*号所指时,简直哭笑不得。可想而知,如今这个社会已经畸形成什么样子,中共当局又草木皆兵到何等程度了! 姜文将这句话改成了:“起来,不准跪”,“皇上都没了,没人值得你们跪。”这一改,意思就不同了,力度也不同了。前者是很中性的事实陈述,告诉那些长期生活在封建王朝下的愚昧的百姓现在已经是三民主义领导下人人平等的共和国了,不再需要下跪了。而后者则是带有很强烈的个人主观色彩的立场表达。他想借此机会向观众发出一个信息,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中国人不应该还跪着求生。 我相信姜文是有感而发。如今中共四处强抢强要,强制暴力拆迁,廉价圈购土地,强迫买断工龄,手段无所不用之极,令举国哀嚎,人神共愤。而很多善良纯朴的民众仍然指望能通过请愿甚至跪求的方式要回他们应有的权益。却不知,他们这样做只会使当权者更加肆无忌惮地欺压百姓,因为当这些毫无人性的吸血鬼们看到这一幕幕壮观的下跪哀求的场景,他们错误地认为无论他们如何胡作非为,老百姓都不会说半句不字,更不要说将他们推翻,因此他们更加认定了百姓是可以任由他们宰割的。电影里姜文(注:张麻子)拿着枪对着天空鸣枪,并大声吼出:“站起来,不准跪”,其实就是在棒喝那些身体或灵魂上仍然在给中共下跪的民众,尤其是那些以自由派知识分子自居、却鼓励人们下跪请愿的政治投机分子。他表面看起来实在责骂下跪的人们,其实是源自一种对善良软弱的民众的深切的爱,是因为爱之切,才责之深,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让子弹飞向暴政. 2011-1-24 10:13
九,将汤师爷没死改成死了。 前面已经提到,原著中的陈师爷是一个忠厚老实为人正直之人,很受人们尊重,最后当张麻子被处死时,他还冒着被杀头的危险,偷偷地到刑场去送张麻子 最 后一程。后来带着一家老小,流落到边远的县份,隐姓埋名谋了一个小官差养家糊口,据说他就是讲这个故事的老人。而电影中的汤师爷确是一个世故圆滑、没有原 则的人。最后被黄四郎的地雷活活炸死。也许是在姜文看来,张麻子那样的英雄不应该死,而这种人就该死。这个地雷本来是用来炸革命人士张麻子的,却阴错阳差 地炸死了改良分子汤师爷(注:后面“汤师爷与合作派”一节将专门 论述革命派张麻子和合作派汤师爷的关系)。根据黄四郎介绍,他的另一颗地雷是在辛亥革命炸的,因此他应该跟辛亥革命有关。他懂一些英文,也懂一些日本的 文化,说明他也曾是一名革命者,很可能参加过辛亥革命,还是这场革命的重要成员。但是,他后来却用革命结束后所留下来的另一颗地雷来炸要对他进行革命的张 麻子。这一前一后两个地雷和两次革命,暗喻中共依靠武装革命起家,却在当权后坏事干尽,腐化成了被革命的对象,他们又反过来用武力镇压要对他们进行革命的 民主人士。最后讽刺的是,他们没有将革命者炸死,却炸了改良分子,而他们自己却被革了命。 十,将原著中张麻子的弟兄投奔中共红军的情节枪毙,改成去了上海。 原著中张麻子被处死后,他的追求者独眼龙等一干弟兄上山继续当土匪,最后投奔了中共红军。电影将这部份改成张麻子的追随者们去上海追求幸福生活去 了,而不是追随中共!很显然,姜文有意避开为中共唱赞歌。而且,如果结尾不改,整个电影就没有丝毫现实意义了。因为现在的恶势力就是中共及其走卒,电影就 是要暗喻民众对中共暴政的不满和鼓励人们反抗暴政。因此,这一处改动表明看无关紧要,实际上非常关键。 以上十大改动只是主要情节的改动。其他还有很多地方也做了少许改动,如人名,场景等。而这些细微的改动中最暗藏玄机的是一系列数字。如前面提到的 民国八年八月二十八日,张麻子所戴的九筒,他的手下出去放钱所戴的四筒,小六子的名字中的六,黄四郎名字中的四,旧三步新三步,黄四郎的打手武智冲所说的 弄死黄四郎的九种方法等。最巧妙的当属张麻子与汤师爷在电影一开场的那次对话中的最后一句:“八八六四,六百四十万”。“六四”这个数字大家应该非常熟悉 了吧。这可是天朝最敏感的屏蔽词哟。姜文为了尽量让操剪刀的审查部门不注 意到这个数字,故意将这段对话说得非常快,而且故意把它弄得像是两个人在扯皮,让 人根本无法集中注意力在具体某句话或某个数字。如果说这还不是姜文的意思,那我就只能说是天意了,上天让姜文鬼使神差地随便用了这组数字。因为原著根本就 没有这段对话,更没有这组数字。原著中的陈师爷是一个为人正直的人,根本没有搜刮那么多民脂民膏。因此,姜文显然是有意穿插进这段含有“六四”的对话。写 到这里,我都忍不住对他说一声:高!实在是高! 关于这一系列数字的奥秘,我会在后面的“八九六四”一节中进一步解读。下面我具体就电影中最有亮点的几个地方分别加以解说。 (未完,待读)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让子弹飞向暴政. 2011-1-24 10:19
八,将张麻子死了改成没死。 原著张麻子虽然杀了黄四郎替他妹妹报了仇,但他的土匪身份也暴露了。结果他被问斩,以悲剧收场。而电影里张麻子铲除了黄四郎这股恶势力后,他没有 想要得到什么。电影最后一个镜头是他一个人骑着马独自继续赶路,他的背影沿着马拉火车的铁路渐渐远去,消失在镜头的尽头。也许在姜文心中,这样的英雄是永 远不会死的,也不应该死,他将他饰演的这位英雄从原著里的刑场中救出了出来。 在张麻子发动的反抗暴政的革命成功后。他并不想成为被他革命的当权者的继承人。在张麻子攻下黄四郎的碉楼后,他们有一段很精彩的对话。黄四郎问张 麻子, “下一步有什么打算,留在鹅城代替我?”------意思是会不会成为他之后的当权者。张麻子回答说,“我又不是家禽”,黄四郎说,“你是野兽”。言 下之意他张麻子不是供人喂养听人摆布的东西,他是永远放达不羁路见不平一声吼的斗士。最后他一个人骑着马,寻找新的黄四郎式的猎物去也(注:应该是为续集 做铺垫)。 表明看,张麻子一场革命下来,什么也没有得到,似乎不值,其实不然。曾经追随蔡锷将军出生入死的他对于名利钱财早已看透,因此他并不在乎得到和失 去什么。实际上,姜文就是要通过这一结局告诉大家,革命不是为了夺权,而是为了一种理想,实现公平、造福社会的理想。张麻子过去追随松坡将军时是如此,现 在仍然如此,将来还会是这样。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让子弹飞向暴政. 2011-1-24 10:23
七,将张麻子杀黄四郎的情节从私人之间的争斗,改成动员民众起来反抗恶势力。 这是这部电影最闪光的地方,整个故事情节完全是姜文脱离原著而编写的。原著主要讲张麻子与黄四郎之间的私人恩怨和较量,而电影宣扬的是反抗强权暴 政的革命壮举。电影里张麻子的义子小六子被黄四郎设计陷害后,张麻子和他的兄弟们在小六子的墓地上一个个发誓,要为小六子报仇。此后张麻子就与黄四郎展开 了斗智斗勇,其中不乏精彩叫好的情节,如张麻子、汤师爷与黄四郎在黄四郎摆设的鸿门宴上的一场对台戏,就非常吸引观众的眼球。但是,当张麻子在汤师爷被炸 死后(注:汤师爷其实是替张麻子去死了,因为那个地雷本来是要用来炸张麻子的),他重要彻底醒悟,决心唤醒长期遭受欺压的民众,带领他们攻打黄四郎的碉 楼,铲除黄四郎。这个碉楼就是暗指貌似强大的中共政权,黄四郎 就是暗指作威作福的中共统治者。从这时候起,这场惊心动魄的反抗强权暴政的重头戏才正式上 演。 姜文用类似话剧艺术的方式,将这场反抗恶势力的大决战的几个阶段清晰地勾画了出来。让观众一目了然。第一个阶段是发银子。当张麻子发银子给大家的 时候,民众起初不敢去拿,后来偷偷拿了。他们连拿别人给他们的银子都害怕,说明他们非常怯弱,不敢对抗恶势力,银子白发了。这个阶段只有三成胜算。第二个 阶段是收银子。虽然民众将银子拿走了,但当黄四郎来收时,他们又乖乖地交了出去。在这个阶段,民众还非常害怕黄四郎,但是内心已感到愤怒了,因为银子被收 走了。因此张麻子他们的反对力量有了六成胜算。第三阶段是发枪。张麻子将枪发给大家,并告诉大家那些被收走的银子本来是属于他们的。要将民众心里的怒火勾 出来。大家起初不敢去拿,后来在夜里偷偷都拿回家了,因此此 时被武装起来的反对力量有了七成胜算。第四个阶段是收枪。黄四郎以为民众会因为害怕而像交银子 一样将枪交出来,可是他派出去的马车却遭到了民众的冷枪袭击,民众发怒了。第五个阶段是动员。张麻子以为民众发怒了,于是发出总动员,大喊“枪在手,跟我 走”,他的兄弟们跟着喊“杀四郎,抢碉楼”。喊了几遍之后,民众冲了出来。他以为民众已经被唤醒,结果当他们到达黄四郎的碉楼时,只有五十只鹅跟着他们。 他终于明白了:“谁赢他们支持谁”。这时他毅然决然地跟兄弟 们说“打,打就能赢”。于是对着铁门猛烈开火。就在这时,三哥和花姑娘将黄四郎的替身抓回来 了。张麻子就让大家将子弹全部打出去,将碉楼的铁门打成了筛子。老百姓一听子弹震天响,就猜想肯定张麻子和黄四郎之间有一方输了,“至少得死一个”,这样 他们就要选边站了。张麻子已经将民众的心思看透了,他命令兄弟们大摇大摆地假装凯旋回城,并当着大众的面一刀将“黄四郎”(注:黄四郎的替身,但民众以为 是黄四郎)砍了。果不其然,没有了恐惧的愤怒的民众在投诚的武 智冲和其他兄弟们的带领下冲向了碉楼,其势不可挡,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固若金汤的碉楼攻破了。 真正的黄四郎及其走狗受到了正法,他的财产归还给了民众。 这一段戏可以说是专门演给投身反抗中共暴政的革命志士们看的。姜文将他思考多年的如何推翻暴政的想法,堂而皇之地通过电影的方式表达出来,让全国人民都看到,都讨论,而中共当局还拿他没办法。令人不得不佩服他的胆识和谋略。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让子弹飞向暴政. 2011-1-24 10:26
六,将为人正直的陈师爷改成了狡诈世故的汤师爷。 原著中的陈师爷是张麻子从县城里请来的,因为张麻子要当县长,需要人为他去买官和打理官场上的事情。陈师爷看张麻子比那些满嘴仁义道德实则坏事干 尽的真县太爷们要好得多,于是答应做他的师爷。而电影中的汤师爷则实际上是原来要上任的马县长。他过去四处搜刮民财,在电影里被夸张地介绍成当过八年十六 任县长。临死的时候还有五张委任状在被炸飞的屁股口袋里。 为什么电影要将师爷从正面形象改成负面形象呢?我分析是因为姜文想在电影里塑造这样一个人物形象:企图两边讨好,善于溜须拍马和见风使舵,只顾眼 前利益,毫无原则。通过对这一角色的充分描绘,暗示观众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处处皆是。而这些人虽然有时候会得逞一时,但最后的下场都会非常悲惨。电影里 汤师爷被炸后,他的屁股被炸飞到树上,上半身被埋在钱堆里,其惨象非常难看。姜文虽然使用了夸张的表现手法,但却不使人感到过份和做作,分寸把握得非常 好。他善于使用夸张式的表现手法来传达某种信息。这是他的另一个优点。 有关汤师爷这个角色的更详尽的说明,见后面“汤师爷与合作派”一节,此处略下不表。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让子弹飞向暴政.. 2011-1-27 17:47
本片最给力台词 ---- 明白了 谁赢 他们帮谁 打 打就能赢 就打铁门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上海冤民 2011-1-27 17:56
本片最给力台词 ---- 明白了“枪在手 跟我走 不还房 杀共党”,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同仇敌忾 2011-1-27 18:04
本片最给力台词 ---- 明白了 我都听到了,它可不是个体面的人 它要是不想体面,你可以让体面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后一句改一改. 2011-1-27 18:11
让子弹飞向暴政.. / 2011-01-27 17:47:07 本片最给力台词 ---- 明白了 谁赢 他们帮谁 打 打就能赢 打 就打中南海
flicker 彩虹炫 | flicker 匿名卡 | 给力 2011-3-2 15:52
上海冤民 / 2011-01-27 17:56:08 本片最给力台词 ---- 明白了“枪在手 跟我走 不还房 杀共党”,:victory: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5-9 20:09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