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监管层应吸取教训提高智商/新浪财经意见领袖(微信公众号kopleader)专栏作家 张鹏 ...

已有 191 次阅读2016-1-8 16:54 | 赵家人

 A股熔断机制一熔再熔,是按照熔断机制本身设计的方向再走的。问题在于它与我国资本市场受体结合之后对超出自身之外的市场流动性和投资者情绪究竟产生了多大的影响?按照证监会[微博]的说法,负面影响大于正面效应,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总之,目前熔断机制是失败了。

  有人指责证监会连夜叫停是朝令夕改,背弃公信。当然,这很有道理,熔断机制原本是可以做好的,再拿掉个股涨跌停制度,T+0也有希望。如今,政策朝令夕改让市场的预期随之变来变去,市场定价权总是从一只有形之手换到另一只有形之手,坦白说从长远来看这是从上到下都不愿意看到的结果。但是,倘若对于一项目前是失败了的政策不及时纠偏和改正,证监会还不是一样被唾骂?正所谓“亡羊补牢犹未晚也”。

  我们更需要思考的是,为什么一项初衷良好的政策会失败呢?首先是缺少系统思维。资本市场牵一发而动全身,事实上不缺改革方向和总体框架,但是在具体机制设计和安排上往往是以创新的名义敲敲打打,与其他现有机制叠床架屋毫不兼容甚至是互相冲突,按下葫芦浮起瓢,市场预期漂浮不定。这是我们病急乱吃药的结果,而不首先是药的问题。熔断机制自然有它技术细节上没有处理好的问题,比如熔断阀值距离相对较近等等,但我们没有注意到或处理好与其他现有机制的疏堵结合同步协调问题,比如个股涨跌停制度的存废,股指期货是不是可以更好发挥其提供流动性、分散风险作用等等。

  其次,缺少专业精神和风险意识。制度创新总是具有一定风险和成本,但没有足够专业精神和风险意识的创新是伪创新、坏创新。尽管技术官员传统上具有趋于专业、规避风险的保守倾向,但若“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一定是哪里出了问题。

  现在证监会承认A股有“磁吸效应”,而此前证监系统研究机构发出的多份内部报告显示,熔断的推出最终可能不仅无助于市场稳定和冷静,甚至还蕴含风险,由于“磁吸效应”的存在,加速暴涨暴跌。从网络上透露的消息,在向社会征求意见阶段也有人提出过“磁吸效应”。

  为什么监管层内部对这个问题歧见难平,最终的决策却是一项被证明极为平庸和风险极大的决策?问题很可能在于,领导们对于熔断机制和我国资本市场的受体健康程度过于自信而显得不那么具有专业精神和风险意识,“人家国外能搞成,我们也肯定八九不离十”。

  接下来的问题是,如何避免一项又一项初衷良好却可能影响极坏的政策出炉?最高层还能放任、市场还能听任证监会按照符合看似符合专业精神和民主程序出台另一套南辕北辙的政策吗?这实际上涉及到整体改进监管层的团队表现上面。

  如果我们认同群体拥有组织智慧,并在很大程度上独立于个体参与者的智慧,那么就不难理解提高集体智能的核心在于一个有助于收集各种不同想法的互动模式,与一个有效的筛选过程,两者相结合以达成共识。


  如果监管层的团队表现做得不好,那么在互动模式和筛选过程上一定出了问题,并且要考察做出最重要决策的人的适任性,他的决策最好摆脱掉以自我为中心的长官意志,并且绝大部分来自推理的慢过程。正所谓“慢就是快,快就是慢”。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无论是事前专家论证、意见征集、内部测试、实施决策还是事中运行监控以及事后反馈相关人等都应该至少比目前更加谨慎行事。

  总之,我们呼吁今后监管层不要以牺牲改革窗口为代价搞伪创新,不要以投资者利益为代价搞活试验。同时,更希望监管层切实肩负起改革的担当精神,吸收包括这次熔断机制在内的股灾教训,统揽全局、尊重专业、控制风险,真正拥有和发挥一个前瞻和高超的组织智慧来引领中国资本市场走出风雨如晦的今日,走向阳光明媚的明天。

  (本文作者介绍:供职于阳光私募行业,清华MBA校友。)

  本文为作者独家授权新浪财经使用,请勿转载。所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站观点。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7 02:1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