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精神价值与理论原则
1、鉴于:文明是人类生活的最高价值原则。
——文明的定义:文明是人类运用蕴含于自身生命中的智慧自觉地认识和利用客观物质与自然界一切物质的全部行为与实践,包括并且首先包括在人与人的相互关系方面贯彻和执行一切美好的观念与道德。
幸福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持有的唯一的和根本的目的。
——幸福是一个具有广泛含义且不容易给出准确定义的的概念,但是,我们可以肯定,一般说来,幸福是指人类与自然界关系的舒适度和人类自身关系上的满意度。
2、人类生命的存在,本身就是地球上唯一的社会文明之光。因为大自然把能动改造客观环境的智慧唯一的赋予到我们人类的生命中。人类文明在实质上市相同的、一致的和无差别的,人类的不同民族和国家之间的社会文明,只存在形式上、程度上的不同,而不存在实质性的不同。文明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文明是具体的并且首先基于个体智慧的创造,然后才表现为一种组织型的体系。创造社会文明,需要有强大而正确的组织力。
人类的社会有效劳动和知识发现,是形成和创造一切崭新社会文明的前提。反过来,从事于有效的劳动和崭新知识的发现,本身就是人类创造自身社会文明。
3、劳动是人类生命延续的必需,也是人类社会文明的源泉。人类为了生命的延续和存在,必须首先通过劳动而获取基本的生理需求,包括吃、穿、住在内的最基本的需求与精神领域里的一切向往。在社会中,每一个成员的自由、自主、自愿的劳动、创造和发明,是人类实现自身社会文明的基础和前提。社会生活中的文明的自由秩序是人类的最好形态的生活状态。以文明的自由达成社会生活的自由的文明,这是人类智慧运用和发育的最佳途径。
4、人类社会文明的主要构成,包括价值文明、制度文明、产业文明等三个主要组成部分。价值文明是指人类生命中蕴含着的一切美好属性的品质和观念;制度文明是指在社会生活中赖以处理和解决人们之间各种公共事务的政治机制;产业文明是指人类从事劳动和一切生产实践中的分工与技术的状态和程度。
5、人类为了不断提升自身社会的文明程度,就必须不断自觉地开发自身生命的智慧。包括劳动能力的提升和发现知识内容的一切生命的智慧因素。理论上说,人类生命蕴含着的智慧具有无限性,因此,人类的社会文明也具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性。人类生命的存在是自然界的一部分,相对于自然界没有意义,所以,人类只有充分运用自身生命的智慧探索、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物质,才能够体现自身生命的伟大意义。
二、社会建设与文明发展
1、21世纪必将是华夏民族进行崭新而文明的社会秩序的重建的世纪。崭新而文明的社会秩序的重建必将是一个艰苦卓绝而又波澜壮阔的历史过程。21世纪华夏民族的文明事业,注定既是自身社会文明建设的光辉灿烂的事业,也是全人类文明事业中最为引人入胜的事业。
21世纪是华夏民族社会的一切文明的因素和力量的全面性、整体性、协同性、整体性的发展的世纪。创建崭新而文明的社会秩序,需要全社会一切领域、所有部门的协同性。建立良好的基层民主治理机制,这是我们社会每一个成员有效的联结起来并且发挥作用的前提。良好的民主和法治需要从基层发育起来。
2、历史上,我们华夏民族的社会形态,自有文字记载以来,长期处于一种易家庭(家族)为核心劳动组织的人力为主的、分散的生产方式下,不仅农业耕种如此,其它产业分工形态也以分散的家庭为劳动力主体而存在。在政治上,国家政权是家庭结构的扩大版和复制品。在文化上,则是以服务于政权治理为思维模式以及形象的语言表达为基本形态,从来没有形成以致力于探索、认识、开发和利用自然界物质为目的的知识体系。因此,这种以家族专制的权力结构和单一思维模式的文化倾向,两者的结合是直接导致华夏民族在社会文明的发展与进步方面严重缺乏发展力的根源,也直接导致我们的民族社会长期停滞不前和不断沉沦堕落。
华夏民族是一个可塑性极强的民族社会。在21世纪初的现在,仍然如此。目前,华夏民族面对未来,仍是具有不确定性和不可测性。但是,我们社会发展的确定性在于,在21世纪,华夏民族已经具备十分确定的文明觉悟和方向。
重建我们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尊重、信任、爱。这既是精神层面的问题、也是相互关系的日常问题。
3、在社会日常生活运行方面,发展以良性的基层自治为主体的模式。中国社会文明的社会秩序的重建,必须从最基础的工作开始做起,包括基层良好秩序的建设,同时也包括上层建筑各个领域里的重建。
4、开放一切社会组织,包括组建政党在内的各类政治组织、文化组织、科研机构等等社会组织,都应该以自主、自愿、自由的法律渠道而组建,
4、人民群众的文明觉悟和自觉意志,是实现社会文明的基石和支柱因素。华夏民族需要良好而有序的基层民主治理,这是整个社会民主体系良好的建立起来的前提。
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科学、技术、医疗、新闻、传媒等领域在社会文明建设中的作用。因为,上述因素本身就同时构成我们社会文明的组成部分。
5、创新并且突破现行社会的知识体系,生命科学、能源科学和空间科学,是21世纪人类社会三大科学领域。因此,在21世纪,华夏民族需要开发全体社会成员的智慧,致力于在上述三大科学领域实现突破性的发现,并且把科学和技术的创新转化为现实的产生力。
三、政治与公权力系统的重新设计以及确立
一个强有力的、文明的公权力系统,是一个民族、一个社会从整体上实现文明的最重要的支撑力量和保证力量。在社会生活中,所有的公权力的构成都以国家的形式得以体现和存在。因此,国家是世界上一切民族社会的文明创造的一个最核心的支撑力量。国家的文明本身就是人类生命自身文明和社会全部文明的有机部分。
华夏民族是世界民族之林中的一个最古老和最优秀的民族。家天下—党天下—民天下——这是我们华夏民族在政治领域里演进和发展的必然历史逻辑。21世纪注定是我们华夏民族社会创建出和确立起“民天下”的国体和政体的世纪。这一点无比明确,因此,华夏民族必须在最短的时间里,依据文明和幸福的价值理念,设计出并且确立起一种最适应于我们社会文明发展和进步的政治制度体系。而公平与良好的选举制度和政党制度,是再造我们社会崭新政治文明机制的两个有效而具体的方法。
对于21世纪中国而言,必须从如下的具体的方面入手创建崭新的政治文明体系和良好的公权力系统:
1、确立基于文明价值的权利观、政权观、国家观和政治观,是中国社会实现和完成一场21世纪真正意义上的伟大的政治文明跨越的必要条件。
2、设计与创造一种具有恒久合理性的公权力系统,这需要一部永世不易的、具有合理性的《宪法》在社会政治运行中发挥轴心般的作用。
3、设计良好的《政党制度》与《选举制度》。
4、对于公权力进行合理的分工,并且设计完善的职能,使其充当良好发挥促进社会文明发展的有效工具。
5、重新设置军队在国家体制中的地位。把军队安置国家运行过程中的合理的位置,使得军队成为保障一切社会文明因素发展的国家力量。
四、经济体制与产业分工以及科学技术
人类的经济活动,从来就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社会系统,也是与其它各种社会因素最紧密联结的系统。经济活动构成人类社会文明的基础因素和基础体系。
人类经济活动的实质,无非就是参与经济活动的劳动者意在最大程度的享有劳动成果。经济的基本问题包括:一是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的关系问题;一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的相互关系问题。
1、产业结构与技术升级是主线。21世纪人类产业科技发展的趋势,必然是从生产的自动化升级为智能化。可以肯定,人工智能是人类在21世纪产业科技发展方面的核心内容。
华夏民族理当在21世纪的农业科技领域,实现突破性的发展。
2、再造经济运行的制度基础。
3、构造一种稳固高效而且能够与世界经济有机结合的货币体系,新型的货币应该与世界上的主要货币具有融合性。
4、进行分配和流通体制的改革。
5、创建具有恒久创新活力的产业制度和企业制度。
五、外交与国际事务的方针
1、华夏民族必须以文明的姿态与世界上一切民族坚定地站在一起,并且充当全人类文明事业发展与进步过程中的一支坚定而稳固的力量。
2、中国人民在国际事务中必须自觉充当强有力的文明的力量。
世界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在其自身的社会文明发展方面,天然地存在着历史性的差别和现实中的不同。但是,对于各个民族和国家之间的诸多差异性,只是社会文明的表现形式和发展程度上的差别,而人类文明的实质则是相同的、一致的和无差别的。
在21世纪的此时此刻,华夏民族全体成员共同发誓:把自己的国家建设成为一个以文明和幸福的理念为价值基础的国家。并且,以此价值原则去自觉地建设符合文明和幸福价值标准的国家、社会。华夏民族社会内部的文明力量,才是创造崭新的社会文明的根本力量。华夏民族依据上述表达的价值原则和理念,发誓并且实践这些人类生命中本来具备的光辉灿烂的价值理念。
在21世纪的现在,我们——华夏民族的全体人民大众,是需要把文明和幸福两个概念作为全民族成员的核心理念的时刻了。
徐国进
2025年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