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上海冤民(旅美)何震东谈《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蕴意(音图)

已有 775 次阅读2009-9-4 13:38

暴政之音 

网页﹕http://www.youmaker.com/video/u?id=shbzzi

 

上海冤民(旅美)何震东谈《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的创作蕴意

   
http://www.youmaker.com/

   简介﹕2009年8月31日 星期一 节目长度:3分50秒 下载mp3

   八月三十日在曼哈顿考夫曼中心莫肯音乐厅举行的第二届“全世界华人小提琴大赛”决赛中,八位华裔小提琴好手演绎《帕格尼尼随想曲》和《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令各族裔观众感动落泪。居住在纽约的吉它演奏家何震东在听过《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之后表示,听一个选手演奏就哭一次,因为他了解这乐曲背后的创作辛酸。

   今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问世五十周年。“梁祝小提琴协奏曲”的作曲是何占豪与陈钢。陈钢的父亲陈歌辛在1940年代的上海创作了大量歌曲,包括人们熟悉的“夜上海”“恭喜恭喜”“玫瑰玫瑰我爱你”等。他于1950年从香港回到上海,57年被关进监狱,最后病死在安徽一个农场。

   何震东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说道,他认识上海音乐学院很多人对陈钢创作“梁祝”的初衷认为,(录音)他最好听的歌,作给陈刚的母亲的,叫“永远的微笑”,作好之后他进了监狱了,那么陈刚非常痛苦,他的灵感都是来自于他的父亲在监狱里的迫害,是这样一回事情,你看我说话要非常抖,因为我是那个时代的人。那么何占豪他是不会写曲子的,他是拉二胡的,所以所有这个作曲的方法,这个展开部分全部是有陈刚来写的,他是作曲系的同学,学生,那当然是和他父亲的遗传因子有关。那么写了这样一个曲子感动了人,后来就是61年他的父亲在监狱里死掉了。

   何震东告诉记者,上海音乐学院当时的院长贺绿汀跟何震东说过,文革之前的知识份子已经在抗争,所以共产党才搞了反右等一个又一个运动。何震东认为陈钢的作品是借题发挥,反抗中共的压制。(录音)他跟我说,当时我们是整个的知识分子全部在抗争这个暴力,就是文革之前的事情,反右,前面是三反五反,写的这个东西,说是梁山伯与祝英台,说是假的,其实是抗争那个封建社会,这个封建社会一直延续到解放之后,现在还是这样,所以说粱祝之后没有作品,你听到粱祝之后还有什么小提琴协奏曲么?没有了,独此一家了,所以这个悲哀是越来越悲哀。

   何震东强调说,(录音)所有的选手都比大陆演奏家水平高,为什么呢?他们有文化,他们懂得这个作品的抗争。这个作品技巧非常完整,祝英台一个女孩子要抗争一个封建社会,怎么可能?不可能。所以他最后一个音拉的是非常弱音的,他加了一个弱音曲子这么拉,颤抖的音,你人也死掉了么,化了蝴蝶了么。

   大赛金奖得主、由上海音乐学院毕业的父亲一手调教出来的周颖也表示,她读过作曲家背后的故事。她心中对他们经历过的苦难有一种同情和理解。

   希望之声国际广播电台记者杨光、陈悦、李阳报道。

相关搜索:

红朝谎言录十二信访案例纪实/何震东(旅美作家) /中国上海暴政网 (更多) (隐藏)

   类别﹕ 新闻与评论

关键字﹕ 上海 何震东 暴政 截访 人權 訪民 強拆 軟禁 共產黨

 


路过

鸡蛋

鲜花

握手

雷人

评论 (0 个评论)

facelist doodle 涂鸦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评论 登录 | 注册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2 12:55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