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17|回复: 0

【傳統文化】何謂“陰德”

[复制链接]

0

主题

6146

回帖

906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062
发表于 2005-10-14 14:10:4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人們常說“積陰德”,那麼甚麼是“陰德”呢?

陰德,就是行善而不為人知。行善而不求人知道的傳統美德可能就源於此吧。有陰德的人,上天必將賜福於他。行善出於至誠,不是為了做善人而行善,沒有期望獲得福報的念頭,默默無聞,堅持不懈的時時處處行善,這才是真的積陰德,定會得到意想不到的福報。

《易經》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這裏的“余慶”可不但指自己一身,而是指惠及後世子孫。因此,司馬光在家訓中曾說道:“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守;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能讀;不如積陰德於冥冥之中以為子孫長久之計。”

在歷史上,一人行善積德,惠及子孫的例子比比皆是。以孔子、范仲淹為例,他們的子孫後代經歷了多少朝代更替,仍受到人們的尊敬。

反之,行善而為人知就是陽善了。行陽善的人,能享世間名譽。世間名譽雖然也是福,但卻為天地所忌。如果做了點善事便大肆宣揚、沽名釣譽,使名譽超過了實得而浪得虛名,那麼這種“陽善”,非但得不到福報,反而多遭橫禍。

【明慧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6 16:3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