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共近日开始试点推广监察体制改革,党媒大力造势,称之为“第三次政改”。而外界舆论则普遍认为,此举是为王岐山十九大留任铺路。程晓农进一步分析认为,十九大之后中纪委功能转交监察委,王岐山可能不再担任中纪委书记,而有可能以人大委员长的身份来领导监察委,换个舞台演相同的角儿。而此前亲共港媒分析称,只要习近平恢复“七上八下”之前的“70岁退休”旧传统,就可以轻松解决王岐山留任的问题。
12月9日,人权组织“公民力量”创办人杨建利先生在美国之音“焦点对话”栏目表示,国家监察委员会的设置是一个制度改革,从党的机构中纪委到非党国家机构监察委,从理论上讲是法治的进步,然而人们对这一举措实际上意味着多大的进步非常怀疑。
普林斯顿社会学博士,政治与经济学者程晓农先生则表示,很可能十九大之后的全国人大将修改宪法,把以前学自苏联的“一府两院”行政体制变成类似于中华民国“五院体制”(立法、行政、监察、司法院,但没有考试院)那样的国家体制。监察委不会隶属国务院,而是形式上由全国人大赋权,实际上对总书记负责。建立监察委,主要是试图解决两个问题:其一,解决中纪委独家办案时“法外执法”的合法性问题,因为党的纪检部门本来并没有宪法赋予的执法权;其二,解决中纪委办案时调查手段不足的问题,因为中纪委没有执法部门使用监控录像、查账、调用银行账户资料等权力。这次设立监察委,准备把纪委的办案机构,检察院的反贪污贿赂、反渎职侵权、职务犯罪预防等机构,以及审计部门等,合并到一起,把反腐败从运动化转变成法制化、常规化,这算不上重大政治改革,只是个政治体制的中小手术。
程晓农说,王岐山负责组建新的国家监察体制的任务,这个体制要到十九大之后的下一届人大才能正式建立,显然,十九大他将继续连任政治局常委。
他分析说,十九大之后,中纪委的办案功能转交给国家监察委,中纪委只负责日常党纪维持,王岐山可能就不再担任中纪委书记了,他有可能以人大委员长的身份来领导国家监察委,继续维持对官场的反腐败压力。设立监察委,王岐山换个舞台,还是演相同的角儿。
政论作家、时局分析人士陈破空先生表示,这个国家监察委仍然是在党中央的领导下下,为执政党服务,故而其监督和反腐的作用仍然有限。王岐山主导这项工作,表明王岐山很可能出任国家监察委的首任领导,这当然是为王岐山留任铺路,也有利于习近平继续巩固权力。王岐山能否在政治生涯的有生之年,建立起中国自己的、真正的“廉政公署“,事关他自己的政治遗产。明年十九大开完,将是一个观察点,如果新成立的监察委,不能兑现王岐山“先治标后治本”、‘治标为治本赢得时间“的诺言,那么,所谓“第三次政改”就是一场虚话。
此前,香港《东方日报》评论文章认为,倘若国家监察委员会在明年三月全国人大政协两会上成立,并按照王岐山所言将与纪委“合署办公”,作为中纪委书记的王岐山,顺理成章兼任首届监察委员会的一把手,应无悬念。
但文章认为,习近平未必会为王岐山打破“七上八下”惯例,因为此例一开,不但会引起之前退休元老不满,更有可能留下后遗症,未来中共政治局成员或亦将按此规矩,令党内高层出现分歧。
因此,习近平欲留任王岐山继续反腐,很有可能进行顶层设计改革:〝国家监察委员会作为最高国家反腐机构,领导人未必一定要兼任党内领导职务,甚至可能连人大政协领导亦不兼任党内领导职务。〞
文章称,如果照此选项,王岐山可以选择〝半退〞:即退出中共政治局常委和中纪委书记等党内职务,却有可能在后年新一届全国人大上,当选国家监察委员会主任或其他党外职务。
早前结束的六中全会之后,中央办公厅官员邓茂生曾公开否定党内〝七上八下〞(中共高层67岁留任68岁退休)的潜规则,强调只是〝民间说法〞,当时被外界解读为或是王岐山十九大连任的〝信号〞。
而亲中共党媒香港01则分析称,明年面临退休的5名常委中,只有王岐山(69岁)不满70岁,所以只要习近平恢复“七上八下”之前的“70岁退休”旧传统,就可以轻松解决王岐山留任的问题。
阿波罗网于飞报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