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58|回复: 0

史上四大致命流感大揭密 西班牙流感夺命5000万

[复制链接]

0

主题

6146

回帖

906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062
发表于 2005-10-26 03:31:3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史上四大致命流感大揭密 西班牙流感夺命5000万

  人类史上四大致命流感大揭密

  看似“小病”的流行性感冒却能给人类造成最致命的威胁。流感变异种类多,传播速度快,成为人类历史发展的一个严重威胁。据统计,从上世纪开始,人类历史上经历过至少四次堪称恐怖的大流感袭击。

  ★灭人5000万的西班牙流感为禽流感变异

  第一次世界大战,人类陷入自相残杀之中,死亡者数十万,成为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然而,就在这场浩劫快要结束的时候,一场流感的爆发夺去了近 5000万人的性命,这就是上世纪人们闻之色变的西班牙流感,或称1918年流感。今年10月5日,科学家研究发现,西班牙流感实际上就是禽流感的变异。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世界处于大动乱、大改组,兵荒马乱、民不聊生,西班牙流感就在此背景下发生了。当时西班牙为中立国,首先剂肆鞲幸咔椋食浦靼嘌懒鞲小S捎诖舜瘟鞲幸鹗澜缧源罅餍校⑸?918年故也称之为1918年流感。

  这次流感是1918年2月首发于美国堪萨斯洲,很快传播至底特律等3个城市→3月美国远征军乘坐船带至欧洲前线→4月传播至法国军队,然后至英国和其他国家军队→5月达意大利、西班牙、德国、非洲,印度孟买和各尔各答→6月由英国远征军传播至英国本土,然后至俄罗斯、亚洲达中国、菲律宾、大洋洲至新西兰→1919年1月达澳大利亚。即不到一年时间席卷全球。

  本次流感共有三个流行波:1918年4~7月为第一波,首发在法国前线,在美、法军队中爆发,当时也叫三日热,发病率高而病死率低,很快播传至欧洲其他国家;同年7~11月为第二波,席卷欧、美、亚、非各大洲,症状重,病死率高,如法国第一波病死率为0.12%,而第二波为7.7% ;1919年1~5月为第三波,流行程度轻,时间短。
 
  本次流感所造成的灾难是流感流行史上最严重的一次,也是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一次瘟疫,估计全世界患病人数在5亿以上,发病率约20%~40%,死亡人数达4千多万,比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亡总人数还多。死亡呈“W”型,年龄分布:≥70岁老年人,20~40岁,5岁以下儿童,以青壮年为主。

  美国死亡人数50万,仅10月10日费城759人死于流感;西班牙800万人患病,包括国王阿方索三世在内,马德里三分之一市民受感染,一些政府部门被迫关门,电车停运;英国乔治五世也未幸免,英格兰和威尔士死亡达20万,皇家舰队三周无法入海,影响作战;印度孟买死亡700万;一些因纽特人村遭受灭顶之灾,有一村80人死于流感73人;20%的西萨摩亚人死于流感。许多国家尸体堆山;加拿大渥太华有轨电车没有乘客;学校,歌舞剧院,电影院无灯光,游泳池和保龄球馆空无一人;南非一个小镇由于缺乏棺木,毯子裹尸体草草下葬,白天满街出殡,夜晚救护车穿梭。

  1918年西班牙流感也波及中国,3月始自广州直至东北,由上海至四川,蔓延广泛,北平警察患病过半,哈尔滨40%人被感染,学校停课,商店歇业。上海也出现过两个流行波。
然而关于西班牙流感从何而来?为何发病率和病死率为此高?为何主要侵袭青壮年人群?等一系列问题困惑了人们将近一个世纪,只到今年10月5日,科学家研究发现,1918年导致许多人死亡的疾病是一种禽流感。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报道,美国科学家的研究已经显示,曾在1918-1919年导致5000万人死亡的西班牙流感病毒很可能源自鸟类。美国科学家在《自然》杂志发表的文章说,他们已经找到1918年病毒与现在亚洲出现的禽流感病毒H5N1的共同的基因变异。美国另一个研究小组也在《科学》杂志发表文章,他们已经在老鼠身上成功再造了1918年的病毒。他们发现的一些基因密码将有助于对下一次流感大流行做出预报和准备。

  ★亚洲流感源于我国贵州西部

  人类第二次威胁性的大流感是“亚洲流感”。这次流感因首发地为亚洲而得名,应称为甲2(H2N2)亚型流感。

  此类病毒于1957年2月首发于我国贵州省西部,3-4月引起全国大流行,5-6月波及日本和东南亚各国,7-8月袭击中东,欧洲和非洲,10月蔓延至美洲。在8个月内席卷全球。发病率在15%-30%左右,病死率并不高。

  多数国家于1958-1959年出现了第二或第三个流行波。在我国有两个流行波:第一波为1957年2-5月,以城市为主,3月流行达高峰,4月开始下降,5月告终,发病率约为30%~50%,各年龄组基本相同,病死率约0.01%;第二波发生于1957年12月至1958年4月,以农村为主,发病率高,症状重,部分地区病死率高,如陕西、吉林某些地区病死率达0.6%-1.0%,死者多为老年人和儿童。

  人们很难认为H2N2毒株是由以往人群中流行的H1N1毒株演变而来,故多数人推测H2N2毒株来源于动物流感病毒。在WHO倡导下,在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流感病毒生态学研究的高潮,然而至今,对H2N2毒株来源仍存两种不同看法:一种认为是H1N1人毒株与禽流感病毒通过基因重配而来;另一种认为是旧毒株的重现。H2N2毒株的出现促使中国国家流感中心成立,将流感列为监测的传染病,我国开始研制流感病毒疫苗(主要为减毒活疫苗)。

  ★香港流感幸而杀伤力不大

  香港流感因首发于我国香港特区而得名,应称甲3(H3N2)亚型流感。此类病毒于1968年7月中旬首发于我国香港特区。传播速度和发病率均不及H2N2亚型流感。

  8月波及我国台湾省、菲律宾、新加坡和越南。9月达印度、伊朗、澳大利亚及欧洲。与H2N2亚型不同点:1969年1月才波及日本,由于侵越1968 年9月就至北美,美国从越南带到加利福利亚而播散,1969年中至南美和南非。在我国大陆同样有两个波:第一波发生于1969年7-9月,由南方开始向全国扩散;1970年6-12月出现第二波,此波特点为夏季南方流行,冬季北方流行。

  ★美国猪型流感令人谈猪色变

  1975-1976年美国冬天格外寒冷,公路沿线处处可见积雪冻结而成的灰色冰丘。1976年也是美国总统大选年。同年2月美国新泽西洲迪克斯堡新兵营中发生了一起猪(H1N1)亚型毒株引起的流感爆发事件,约200余人被感染,除临床症状外,抗体升高,其中10余人病情严重,一人死亡。从患者鼻咽分泌物中分离出三株猪(H1N1)亚型病毒,为此WHO于1976年春在日内瓦总部召开国际流感会议,美国一些人认为流感病毒大流行株出现具有时间的周期性,即每隔11年出现一次,并推测1979年将会出现新亚型毒株;流感大流行株是旧毒株的重现。

  当时福特总统欲想连任,亲自批准1.35亿美元制备猪流感疫苗,用于全民免疫接种,而其他国家均持观望态度,结果美国推测失误,疫苗也以失败而告终,因此引起许多异议和诉讼。有些媒体认为福特为竞选总统而批准此冒险计划,有些养猪场提出抗议,应将猪流感改为新泽西洲流感以免居民谈猪色变。疫苗接种后出现了一些偶合病例和死亡病例以及格巴综合征,疫苗用于儿童效果也不佳。本次流调和病原学分析表明,猪型流感病毒是由猪直接传播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6 16:2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