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31|回复: 0

【傳統文化】嚴以律己 寬以待人

[复制链接]

0

主题

6146

回帖

9062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062
发表于 2005-10-26 13:3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傳統文化】嚴以律己 寬以待人

  範忠宣公純仁(即範仲淹的兒子範純仁),每每告誡他的兒子說:「雖然是最愚笨的人,但是當他在責備別人的時候,卻是清清楚楚;可是一個極為聰明的人,寬恕自己的時候,卻是迷迷糊糊的。反過來說,一個人如果能用責備別人的心來責備自己,用原諒自己的心來原諒別人,就不怕達不到聖賢的地位。」

  有人請教範忠宣公為人處事的道理,他回答說:「只有節儉可以培養廉恥,也只有寬恕才可以做到仁德。」範純仁自己,平生修身養性,對於飲食從不挑剔。從官府回來以後,立即換上粗布衣服,習以為常。從小到老,從小官到大官,始終如此。  

        世人教育子女待人接物要「嚴以律己、寬以待人」,但要確實做到誠然不易,原因在於一般人往往看到世間的不圓滿、不美好,就會覺得不滿意、不舒服,嗔惱的心就現起來,就想責怪別人、教訓別人。因此即使再愚笨的人看別人的是非過失,都能看得清楚、說得明白;但是聰明的人要反省察覺自己的問題缺失,卻是糊裡糊塗、十分困難。因此範純仁告誡子弟,德行成就的關鍵就在以「責人之心責己,恕己之心恕人」。眼睛看到別人的問題,正好用來提醒自己不要做錯,能夠這樣自己就容易進步。我們原諒自己很容易,要原諒別人很困難,能夠把原諒自己的心拿來原諒別人,如能像這樣做就不愁達不到聖賢地位了。

  通常我們會講很多大道理來掩飾我們的煩惱,看到人家的過失,覺得自己很了不起,像這樣在德行上要進步是非常困難。德行上修持的第一步,要努力看自己的是非過失。學了道理,拿來看別人的是非很容易,用來反省自己就非常困難,需要用很大的力量;而且只在道理上打轉還是不管用,還要去身體力行。所以遇到矛盾和困難,要改的永遠先是我自己,不要批評埋怨他人。若我們能夠時時觀照、省察自己,並且能用寬容的心,涵容他人過失,不僅自己的德業可以增長,也才有可能教化、改善他人。◇

轉載自《明慧網》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26 16:2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