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之声
近期不少报导指出,中国试图透过微信影响中国民众及海外华人。而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的陈至洁教授与他的团队,针对40个微信公众号上与台湾相关的文章,做了系统性的分析研究,发现中国试图运用这些文章来影响中国民众对台湾的认知。
台湾国立中山大学政治学研究所的陈至洁教授与他的团队近期针对40个微信公众号上与台湾相关的文章做了系统性的分析,并将研究结果分享在推特上。德国之声访问了陈至洁教授,他表示中国希望透过这些内容营造一种台湾人民希望与中国加强关系的氛围。
德国之声:在这5个主题内,您有没有发现中国主要在微信上的策略是什么?
陈至洁:严格来说,它们在上面的行为不能被视为散播假讯息。微信上大部分关于台湾的文章我们只能说它是一种真假都有的消息。那微信主要还是针对中国国内的群众进行宣传,而它对台湾国内网络用户的直接影响并不大。但这不代表这些关于台湾的文章就没有杀伤力。
我们除了用计算机做分析外,我们也进行一些个案分析,并发现微信上关于台湾的新闻,在产生过程中有个模式出现。中国官方或商业媒体都很关注台湾的新闻,特别是晚上的政论节目。一些反对蔡英文政府跟民进党的媒体是它们关注的对象。前一天晚上在政论节目上批评台湾政府或蔡英文总统的言论,隔天就会被中国媒体加工变成微信上的内容。那这当然要经历加工与改造的过程,让中国的订阅户看得懂。所以这些内容的源头其实是台湾。但中国人并不了解台湾的媒体与政治生态,所以当他们看到微信上如此讨论台湾,他们便会误以为台湾民意就是反民进党或蔡英文政府,并支持统一。这个会造成很偏狭的效果。
德国之声:您认为中国政府希望透过这种作法,在国内达成什么样的效果?
陈至洁:首先,我们可以把这些微信公众号分成官方媒体,半官方媒体,与商业媒体。我们发现在这些挑选出来的公众号中,所有商业媒体都是非常非常爱国的。他们的论述都是非常民族主义式的,所以我们将这些媒体称为爱国商业媒体。爱国对它们来说也是一门很好的生意。而一方面中国官方希望营造一个氛围,强调台湾的发展不如中国,然后台湾民众对支持台独的政党或政治人物非常不满,并希望能多多跟中国交流,加强与中国的联系。这是他们想要向中国国内传递的讯息。这是官方或半官方媒体的论述。
中国的爱国商业媒体会把官方媒体的论述作为出发点,并把论点变得更激烈。我相信讲一些很激烈的话对这些爱国商业媒体来说,是一种商业模式。它们为了激起中国民众的爱国情绪,会以接近假新闻的方式去报导一件事。而很多爱国商业媒体的论述是中国官方媒体不太使用的,因为官媒还是有尺度。所以对爱国媒体来说,他们既要口径跟官媒一致,也要把内容变得很耸动。
德国之声:您认为中国政府在微信上的策略对台湾的政治跟民间社会有什么样的冲击?
陈至洁:我第一个想到的是,这样的传播模式对两岸人民之间的交流没什么帮助。因为信息传播不但不全面,反而是一种欺骗式的引导。中国人民接触到的台湾政治新闻都是这样的描述,那他如果对台湾的状况不熟悉,他就真的会觉得台湾准备好统一了,或台湾很认同习近平。但这并不是台湾实际的状况,所以这对于两岸的互相了解是没有帮助的。另外以关西机场假新闻的事件来看,相关消息最初是由爱国商业媒体观察者网发布的,并透过它的微信及其他社群媒体账号散播。这些内容本来是给中国民众看的,但后来就内销转出口,跑到台湾来了。这对台湾政治社会就造成一些负面作用。不过我个人也觉得说,目前中国内部的话题跑到台湾网络上发酵的情况还不常见,所以可见目前微信上的报导,大部份都还是给中国民众看得。这些内容如果想传到台湾来,还需要经过一个转换的过程,台湾人才会看得懂。
德国之声:台湾政府是否该展开一些措施,来防范这些微信上的内容对台湾社会造成负面影响?
陈至洁:我认为有些事是台湾政府可以做,而且也做得到的。如果一个像我一样的学者跟他的助手都可以监控这40个微信公众号上跟台湾相关的内容,那政府应该可以监控至少数千个相同类型的微信公众号。它们可以每天去微信跟微博上看中国网民都在讨论哪些跟台湾有关的事,那如果政府发现上面有不实的消息,正就需要出面澄清。它要用各种可能方式让台湾人跟中国人了解社群媒体上的消息是不正确的。我甚至觉得台湾政府应该直接与这些媒体交涉,让他们知道那些内容都是不真实的。这些澄清的过程最好也都放到网络上,告诉台湾民众中国正在做一些有损两岸交流的事,而政府又采取哪些伤害控管的措施。
德国之声:能否与我们解释一下这个研究中的内容是如何筛选出来的?
陈至洁:从去年11月到今年1月,我们在40个公众号下载了41500篇文章。其中有1760篇是关于台湾的文章。我们筛选的标准是,只要这篇文章中提到台湾一次,我们就把它选出来,并交给程序语言去判读。基本上是用算法去找寻在这1760篇文章中,大致上有多少主题。算法告诉我们,大概可以细分出25个主题。我在Twitter上放的5个主题是比重最大的,也是跟政治或两岸关系最相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