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87|回复: 0

立秋到 古人时尚一叶知秋 智慧多深长?

[复制链接]

438

主题

1784

回帖

9615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9615
发表于 2019-8-7 20:08:2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edak8821 于 2019-8-7 20:09 编辑

作者:容乃加
1.jpg

梧桐感应秋气最早,一叶知秋来。(容乃加/大纪元)

今年8月8日就是立秋,古人说“一叶知秋”,也用树叶玩时尚,热闹又光彩。这“一叶”可不是随意的一片落叶。

“一叶知秋”也不仅是民俗而已,其意蕴深长,思想来处也悠远。“一叶落知天下秋”是“一叶知秋”的前身;“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是“一叶知秋”的源头,产生的年代都很久远了,各自出自于何处呢?有什么深度涵义呢?


楸叶.立秋


2.jpg

楸的花、叶。 (pixabay)

中国古人公认楸和梧桐这两种树是秋天的“先知”。

宋人陆佃的古代动植物词典《埤雅》说“楸”:“楸梧早脱(*落)。故楸(音同秋)谓之秋。”楸树就是秋天的代言。“楸”一名梓,是代表乡梓故里的挺拔高大美木。楸树高可达15公尺,山楸(灰楸)高可达25公尺,夏开花,花色甜白、花心映着紫色斑点,美丽脱俗。

唐宋时代的古人利用“楸叶”迎接立秋,充满热络的生趣,“唐时立秋日,京师卖楸叶,妇女、儿童剪花戴之,取秋意也。”[1]两宋妇人、女子及儿童盛行这种风俗,玩得很热闹。当时于立秋日买楸叶,剪叶花做首饰,都城内外,一早满街都是叫卖楸叶声,人们把楸叶剪成花样贴鬓边。两只巴掌般大的楸叶博得时尚古人的青睐。


梧桐.立秋

另一种“一叶知秋”的植物是梧桐,因其皮色青又称为青桐,和楸一样,开花都在夏天,甜白小花可爱洁净,秀致清雅。桐叶有信,“立秋”一到,桐叶就开始凋落。

宋朝宫廷中,以梧桐落叶来传报“立秋”节气的到来。《梦粱錄》“七月(黄历)立秋”条记载:

“立秋日,太史局委官吏于禁廷内,以梧桐树植于殿下,俟交立秋时,太史官穿秉(*谓穿礼服而执朝笏 )奏曰:‘秋來’。其时梧葉应声飞落一二片,以寓报秋意。”

北宋文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的《梧桐》诗中也有这样的描绘:

紫极宫庭阔,扶疏四五栽。
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

(*九秋意指秋天)

梧桐和楸都是秋的先知、逢秋早落叶的树,为何宫中选择梧桐来报秋呢?因为梧桐有高贵气质和德辉光耀,古来就是君王的形象代言。


3.jpg

梧桐生矣,于彼朝阳;越海鸾凤,非梧桐不栖。图为清 刘德之《桐阴秋畅》。(台北  故宫博物院提供)
在《庄子‧秋水》篇:“鹓雏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说鹓雏这种高贵的鸾凤,横越南海飞到北海,途中几千里仅仅遇梧桐树才栖息。这意味着梧桐是高贵的树木,所以博得鸾凤青睐。

《诗经‧卷阿》一篇赞颂:“梧桐生矣,于彼朝阳 ”。梧桐长在山陵日出之处,最早沐浴朝阳,辉映晨曦,所以梧桐具有德辉光耀的表征。古代宫中都种植梧桐,取《卷阿》诗篇的内涵意义,寓意天子受命于天,如朝阳梧桐,德政光辉为四方的纲则,君臣和谐能为社稷人民谋福。

“梧桐有信”也一直是梧桐的内在含意之一。周成王“桐叶封弟”(梧桐表信誓,君无戏言,封弟叔虞于唐),汉代“梧桐相待老”的婚姻信誓盟约,都以梧桐表“信誓”。因而,用梧桐来预测“一叶知秋”就更增加“信实”的意含。

一叶知秋的智慧——见微知著

早在汉朝,淮南王刘安编著的《淮南子‧说山训》就说:“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从“一叶知秋”看岁暮,眼光深远。就说看见一片树叶的凋落,预知冬天就跟在后头,岁之将暮也不久远了。从观察到个别的细微的迹象,据以推论到整体大形势的发展趋向,揭示人洞察微小征兆,以掌握先机的智慧。

后来在唐人的诗中出了“一叶落知天下秋”的名句,这是一个山中和尚遗留的诗句:“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 今人熟习的成语“一叶知秋”赫然脱出。

梧桐、楸树一叶落,天下尽知秋!梧桐、楸树落叶,预示了大自然万物即将衰落的征兆,提醒人及早掌握先机。这是中国古人在二千年前具有的洞察智慧,告诉人见微知著、以近推远的道理。

《淮南子‧说山训》:“物固有以不用为大用者。”不要漠视看似无用之物,它们可能都是准备在有朝一日成为大有用之才啊! 一片落叶,如果能够让人警悟:“立秋来了冬天也不远了;冬天不远了,岁暮也近在眼前了”,让人及时把握眼前的时空局势,为未来作准备,那真是大有用,不是吗?明天(20198月8日)就是立秋,您可能提早一步未雨绸缪,为岁暮或未来作些什么准备呢?


注 [1]:(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木二》“楸”条的记载)




责任编辑:王愉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2 18:4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