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057|回复: 0

香港两大“左报”——《文汇报》与《大公报》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6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0544
发表于 2019-8-18 19:39:3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BBC

香港《文汇报》和《大公报》星期二(2月2日)宣布已合并成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整合资源,但将维持各自发行报纸。此前,立场亲泛民主派的香港《苹果日报》去年10月率先披露,成立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是“北京旨意”,新的报业集团将直接向中国中央政府驻香港联络办公室负责。

《文汇报》和《大公报》各自在中国大陆创办,但最终落户香港,并成为受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控制的北京官方“喉舌”,而两份报章的主要负责人也均是来自北京的外派干部。

这两份报纸是中国极少数允许进入大陆销售的香港报刊,其所刊发的信息被视为代表中共官方立场,时而被香港媒体引用报道,但两报本身在香港的影响力与受欢迎程度一直备受怀疑。

百年《大公报》



1902年6月17日,时为清光绪二十八年农历五月十二日。满族人英敛之主持的《大公报》在天津法租界创刊。《大公报》官网介绍,该报取名“大公”意谓“忘己之为大,无私之谓公”。英敛之是属保皇维新派,同时也是罗马天主教徒,报章立场也受其影响。

1916年,英敛之将报社转售另一股东——纺纱企业家王郅隆。但王郅隆在1923年的日报关东大地震中丧生,报社开始难以维持,至1925年11月停刊。

次年,新记公司接办《大公报》,并于同年9月复刊。此时报纸陆续扩大,发行上海版。其后日军侵华,天津与上海版于1937年七七事变后相继停刊,但汉口版、重庆版与香港版相继创立,维持着中国大报地位。

大公网上的报史强调其历史地位说:“1919年巴黎和会时期,派往法国采访和会的唯一中国记者,是《大公报》的胡政之。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唯一驻守欧洲战场的中国记者,是《大公报》记者萧乾。在东京湾米苏里号战舰举行的日本投降仪式上,《大公报》派驻太平洋地区的战地记者朱启平,写下了中国新闻史上的经典名篇《落日》,传诵一时,并被编入中国大学新闻系教材。”

《大公报》曾支持国民党,但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开始倾向支持共产党。1949年中共建政后,中共领导人毛泽东主导上海《大公报》迁往北京,而北京《大公报》最终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后被裁撤。

中共建政后的香港《大公报》由中共港澳工作委员会接管,也有说该报直接受中共中央宣传部领导。

据香港中华书局2012年出版的《八路军驻香港办事处纪实》一书,时任中共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廖承志“经常叮嘱教诲港澳工委及香港《文汇报》、《大公报》负责人,‘不要将我们在香港的报纸办得很左,也不要办得像《人民日报》一样。要办得有香港特色’”。

但该报基本维持左倾立场。其中,在1967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发生的“六七暴动”中,时任《大公报》社长贵彝民担任了“港九各界同胞反对港英迫害斗争委员会”的副主委,该报也刊发了包含《毛泽东语录》等内容的《我们必胜,港英必败》特刊。


《大公报》在文革期间香港六七暴动中起领导作用。

政权移交后,《大公报》不时发表泛民主派政治人物与学者的负面报道。其中在2014年“占领中环”争取普选示威仍在酝酿之际,《大公报》接连追访“占中”发起人与周边人物,并详细披露其亲属的个人背景,引发不少争议。

在当年5月的一篇报道中,《大公报》记者形容香港大学民意研究计划总监钟庭耀以“特工反跟踪驾驶”手段“疯狂驾驶”。

亲泛民媒体形容这些报道是具滋扰性的“狙击行动”,一些被“株连”的学者批评亲北京报章以文革式语言抹黑政敌。


不过,该报在2013年罕有地承认发布了一条假新闻,并公开道歉——该报北京记者站发稿称,一名北京出租车司机接载了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大公报》的道歉让中外媒体惊讶愕然。

《大公报》承认“习近平打车”为假新闻震惊中外媒体。

《大公报》网站并未列举其发行量,但有网站称其每天印刷40万份,其中16万份在香港发行,其余属于中国内地与世界其他地区。

《大公报》电子版是香港最早的互联网新闻网站之一,该报随后成立门户网站大公网。香港报业公会2014年的60周年会刊指出,大公网全球排名稳居中国新闻类网站前十,日均浏览量达1000万次以上,日均访客数逾100万,官方搜狐微博有242万人关注,新浪微博则有52万。

据大公网介绍,除了香港业务,《大公报》尚办有菲律宾版,以及《大公报西部专刊》和《中国民企专刊》。



《文汇报》——曾经的〈痛心疾首〉

《文汇报》香港版创刊时雇有当时中国文坛最知名的人物担任编辑。

《文汇报》1938年1月25日在上海创刊。据上海市政府地方志办公室出版的《上海通志》记载,当时的报纸相继改以外商名义出版“洋旗报”,以绕过日军实施的新闻审查。

《文汇报》由苏格兰人克明(H.M. Cumine)任董事长兼总主笔,严宝礼任总经理。上海《文汇报》高级编辑吴跃龙曾撰文解释说,《文汇报》一名源于原英文报章《The Shanghai Mercury》,但两者并无继承关系。

上海《文汇报》于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停刊,1945年复刊后立场倾向中共,1947年被国民政府查封,在中共“解放上海”后,于1949年6月复刊,目前属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旗下报章。

而在国民政府查封报社之际,原总主笔徐铸成到香港创办香港《文汇报》,1948年9月9日开始发行,当时身兼国民党亲共分离组织——国民党革命委员会的机关报。如今民革是中共所称的民主党派之一。


香港《文汇报》官网记载,郭沫若、茅盾等知名文人被雇为香港《文汇报》旗下各周刊担任主编。报史称,该报当时“为新中国的建立击鼓鸣号”,“冲破香港当时媒体政治倾向造成的新闻封锁”,报道了中共建政初期国共两党在香港角力的事件,其中包括1949年11月,国民政府两家航空公司的飞行员从香港启德机场驾走12架民航飞机投奔中共的“两航事件”。

《文汇报》在上海被国民政府封禁后,其成员赴港创办香港版。

不过,这份官方报史缺少了两个重要的名字——金尧如和李子诵。

金尧如和李子诵在文革前开始主持香港《文汇报》工作,其中李子诵一直任职该报达38年之久,而身兼港澳工委宣传统战工作主管的金尧如则在香港“六七暴动”被认定为路线错误后被召回广州,继而被批斗、下放农村,直到文革结束后,再次被调返香港《文汇报》。

1989年北京学运爆发之际,李子诵为社长,金尧如是总编辑。5月20日北京宣布戒严,解放军入城后,两人拍板于21日刊出“开天窗”社论〈痛心疾首〉,李子诵在“六四”事件发生后更公开谴责解放军镇压抗议学生。

“六四”后,李子诵、金尧如、副总编辑程翔和驻北京特派员刘锐绍等先后离开《文汇报》,被认为是北京“秋后算帐”的结果。

此后,香港《文汇报》虽然维持亲北京立场,但仍偶有报道香港支联会每年举办的六四烛光纪念晚会。2010年,该报为李子诵举办了百岁寿宴。

金尧如、李子诵先后于2004年和2012年逝世。2009年“六四”事件20周年之际,当时与金、李两人一同离职的《文汇报》员工成立金尧如新闻基金,并设立金尧如新闻自由奖,倡导维护香港新闻自由。

《文汇报》在香港的发行量同样难以从官方资料考据,但有网站声称其每日印发40万份。与此同时,官网香港文汇网称,其访问量“在香港报纸网站位列一甲,单日访问量峰值突破2200万人次”。


但文汇网有记载,《文汇报》出版发行32个海外、境外版,每日总销量超过200万份。例如与东马来西亚《联合日报》合作发行东马沙捞越版,与台湾旺旺中时集团旗下《旺报》合作发行台湾专版,以及与《英中时报》合作发行英国版等。

《文汇报》在六四事件中采取了支持开明派,反对镇压的立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9 12:14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