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10|回复: 0

封号,封群,封城,封国

[复制链接]

93

主题

14

回帖

1101

积分

金牌会员

积分
1101
发表于 2020-2-16 19:48: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我有两个微信号,之前的一个是“平平”,现在的是“平平二世”。
为什么成了“二世”,原因蛮简单,因为我的微信号被封掉了。
但是为什么被封掉,我一直找不到原因,网管给我的理由是:涉嫌散布恶性谣言,永远不得解封!
这句话看上去很是触目惊心,我不仅恶性散布了谣言,而且被打下十八层地狱,永世不得翻身。
我是一个快言快语的人,说话从不藏着掖着,路见不平我必定要拔刀相助,看到有人说假话粉饰太平,我一定会站出来告诉那个人:这不是真的,你在扯谎!
现实生活中我是这样,在网络的虚拟社会里亦是如此,这是我一贯为人处世的原则。为此我得罪了不少的人,但是也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挚友。
不晓得从什么时候开始,网络上开始有了许多禁忌用语,也就是所谓的“敏感词”。刚刚开始是不能提国家领导人的名字,到后来发展到不能说“政府”,“民主”,“自由”,某些特殊的日期也在禁忌之列,如果有人敢在发表文章的时候提到这个日子,甚至会引来牢狱之灾杀身之祸。
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的,所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你有昏招我有解药。朋友们开始使用各式各样的错别字,有些错别字真是别出匠心。“政府”成了“正腐”,民主就是“悯煮”,“自由”可以是“自游”,也可以是“渍油”,领导人被称为“那厮”或者“某大” ,“二货”,“包子”等等,大家都心领神会。有人在知乎上求教怎么清洗细颈瓶,有热心人出来解答也被格杀勿论了,提问的人和解答的人都被封号被请喝茶被关小黑屋。在微信群里说话,有如占领山头的土匪说帮派黑话,对接头暗号。某些发言看上去不知所云一头雾水,只能摇头晃脑大声念出来才能懂,有时还不得不使用方言。最后“敏感词”一词也成了敏感词,大家只有用“闽赣瓷”来替代,猛一看还以为是某地生产的瓷器。
我是一个很有些洁癖的人,生活中是这样,写文章读文章也是如此。看见家里的某样东西摆放的地方不对,我一定要去重新归置,院子里的花盆不对称,我必须得再三调整。读文章时看见错别字我心里就难受,恨不得马上替人家改正过来。我说服了自己很久,才强迫自己使用错别字,但我的底线是:即使不得不使用错别字,也尽量让错别字看起来不是太醒目,读起来不至于太刺耳。记得我提倡过一次,既然八九六四不能说,我们就说把酒柳丝,让这个血腥的日子带有些许诗情画意。
网络禁忌越来越多,凡此种种,都是被封号的理由,领导人不能提,政府不能提,民主自由更不能提,八九六四绝对不能提!只要你提了那就是恶性造谣,永不解封!快言快语如我 ,不被封那才是咄咄怪事!
被封的人一天天多起来,大家几乎都二世了,连三世四世也不少了,最后五世六世都出来了,有人戏说在微信上混,你不被封个几次,都不好意思继续在网上混下去!
有网络段子手编出“微信微博的九九八十一难”,虽是搞笑,却能从中读出网管怎样一步步紧逼,网民又是如何一步步退让:
“实名就实名吧,只要不屏蔽就行!
然后变成了:屏蔽就屏蔽吧,只要不禁言就行!
后来变成了:禁言就禁言吧,只要不临时封号就行!
接着变成了:临时封就临时封吧,只要不永久封就行!
如今变成了:喝茶就喝茶吧,只要不灭口就行!
即将会变成:灭口就灭口吧,只要不灭门就行!”
有朋友读过之后又加了一句:灭门就灭门吧,别株连十族就行!
个人封号满足不了官方的维稳需求,一次只封一个人的口,未免效率太低,微信群里还有那么多人在发声,还有那么多人在讨论所谓的敏感话题,网络警察开始大规模封群。
我最早参加的微信群是我的家庭群和发小群,这两个群都是我发起组建的,我是群主。这两个群建好后大家很是欢喜。我们家虽然不是大家庭,但分布在南半球北半球,有的在美国,有的在新西兰澳大利亚,有的在武汉,有的在郑州。有了这个群,家人联系起来方便快捷,节日假日生日大家互致问候互祝快乐,外出旅游发几张异国情调的照片让大家分享如同身临其境,院子里有什么草儿绿了花儿开了也要大家都愉悦欣赏一番,到餐馆吃饭不能动筷子要先拍照,把好菜好饭分享到群里之后才能开吃。
这样的微信群,其乐融融岁月静好,永远不会被封。事实也是这样,“我们是一家”群建立到现在已经有5年多,我这个群主遭到了封号,我们的家庭群还像一条欢乐的小河在流淌着,并不晓得群主已经被拍死在沙滩上。我申请了新号之后,只能请求家人把“平平二世”重新接纳到群里。
但是很多很多的微信群举步维艰,屡建屡封,屡封屡建!
那些三观一致志同道合的朋友,大家虽然互不相识,但却有相同的经历相同的遭遇相同的价值观,仅仅凭着一句话一个表情就能找到彼此,就像文革中曾经流行的列宁(?)的一句话:全世界的无产者不管走到哪里,只要他们唱起“国际歌”,就能找到自己的同类(大意)。
但也不尽然,许多人虽然有着相同的经历和遭遇,却会因为种种不同的原因而发出不同的声音,群辩激烈,各持己见,在这个时候,众生相是非常耐人寻味的。
记得我参加过一次这样的群辩,话题是从知识青年下放农村开始的。
那是某微信公众号为纪念知识青年下放50周年发起的征文活动,在那次征文之前,我写过一篇反映知青生活的文章《村里有个姑娘叫春香》,被公众号采用,也因此加入了公众号的作者群。
老编大约是为了表达对知青下放的不同视角,采用不同的说法来表述不同的观点,在征文活动结束的时候隆重推出了一篇“岁月甘泉”,甘泉作者据说在北美很有知名度,“甘泉”并且被搬上了北美的舞台,还有外国友人参加演出。
哪晓得,一石激起千层浪!
当即就有人提出了反驳:知青下放是文革结出的恶果,成百上千万知识青年被迫上山下乡,多少人毁掉了青春年华又酿出了多少人间悲剧,怎么可以当做甘泉来歌颂?怎么能慷慨激昂高呼“青春无悔”?作者的居心何在?
我说过我是路见不平必定要拔刀相助的人,风风火火该出手时就出手!我言辞激烈在群里发言,现在我还保留着当时发言的一些片段:
“上山下乡运动本来就是W G 中及其荒谬的一段历史,现在有人把荒谬编成《岁月甘泉》,使得这荒谬也有了诗意和美感。知青的那段历史确实可以写出不少感人的故事,人性的光辉无论什么时候都是最有震撼力的,但是那并不能成为去歌颂去缅怀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的理由,而且堂而皇之弄成甘泉组歌披上闪闪发亮的外套,试图包住那丑陋不堪的内囊。锅,我就想问问你:你想骗谁呢?在锅里迎合当局骗一下P民也就罢了,居然骗到国外来,蒙蔽了一大批不明就里的歪果仁!”
“今天恰好收到朋友的一条推特,朋友说:我一直以为西南联大师生从京津去昆明大部路程是步行。今天才知道只是300多男生加十几教授从长沙走到昆明,国军黄师岳中将率兵护卫。其余师生乘坐各种交通工具绕道越南海防到昆明。费用都由教育部出。老蒋下达文件:学校不能停课,后方学校必须无条件接收沦陷区流亡学生。‘耽误啥都不能耽误娃的功课’”!
“朋友的发推让我万千思绪。我为抗战时期的西南联大骄傲!我为国军叫好!这才是当之无愧真正的‘岁月甘泉’!WG中学校关门学生被迫弃学下放,如今被歌颂成‘甘泉’,国人的思维怎么能如此扭曲!”
“XX自称学者,其实是在沽名钓誉,或者说自我炫耀,用英语来表达就是Show off,与那些真正潜心做学问的人绝对不可同日而语!他的甘泉以及这篇自我诡辩的文章,让那些默默无闻潜心研究中国苦难历史的人情何以堪呀!那些人为了拨开中国历史上空的乌云所做的不懈努力,为中国底层的人民所不知道的历史真相而鼓与呼,真心让我由衷地敬重!与他们相比,XX的文字显得多么苍白无力,又是多么的矫情!作者想要自嗨,娱乐自我并乐此不疲,那是他个人的事情,但是请他记住:请千万不要将中华民族的沉重历史以及民族的苦难为自己那些轻飘飘的文字垫底!”
“昨天太晚了,我不想多跟XX理论,但是他说的话我不同意。
1)他说“群殴”,这就把他自己发起的关于‘甘泉’讨论降格到江湖打群架的层次,好像我们是倚强凌弱的一方恶霸,而XX成了弱势群体。要晓得‘甘泉’是在国际舞台上大放异彩的,溢美之词简直不要太多了!我们讲道理摆事实对‘甘泉’发出的不同声音只能在小范围发表,就是这样的声音也不断遭到封杀,根本登不了大雅之堂!这本身就是不平等的讨论,怎么最后成了‘群殴’?究竟是谁在殴谁呢?这一点需要澄清!
2)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就是非黑即白的,没有调和的余地。比如文革,如果不能将之定性为“十年浩劫”,而任由官方修饰为“艰难探索”,那么中国永远无法走出下一步。在WG问题上没有什么灰色地带,也不允许三七开。知青之争实际上是对中国这一段黑暗的历史持什么态度:是肯定还是否定,是歌颂还是反思,这确实是泾渭分明,非黑即白的。
3)XX说了,她不愿意再发文讨论,我也赞同。我们并不需要改变任何人的任何观点和看法,‘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表达自己观点的权力!’
4)历史的长河滚滚向前奔涌不息,有暗流涌动也有惊涛骇浪,但终究会抵达光明的彼岸,也许我们这一代人看不到了,但我们知道彼岸就在那里,我们为到达彼岸尽了自己的绵薄之力,我们无悔!”
为了留言能侥幸过关,我刻意使用了很多错别字,比如“国”我用“锅”代替,“外国人”我用的是“歪果仁”,“文革”当然是不能提的,只好用大写的字母WG表示。为了尊重当事人,人名我都用XX替代。
以上言论可想而知是绝对不可能在文章留言后显示的,只有几条温和的似是而非的留言入选,但即使这样,公众号也遭到了被迫停刊2周,随后主群的一个副群也被封掉了。
大约一年前,有朋友将我拉进一个思想极为活跃的群,群里都是有真知灼见的人,每个人都“语不惊人死不休”,我在群里洗耳恭听,那些思想的闪光总是让我耳目为之一震。
我进群的时候群名是“16花季”,不久之后成了“17雨季”,然后一路狂奔过18,19 青春好年华,20正当年。在短短的一年时间里,我们进入了30而立之年。每天醒来我就发现自己又长了一岁,封群的节奏越来越快。那天我感叹道:刚来的时候是16花季17雨季18青春好年华,怎么一眨眼的功夫就成了32岁的老菜苔 ?
一个国家一个政府要多么的不自信才会这样疯狂地不让人民说话?才会众口一词发出同一个声音?细思极恐,细思极恐呀!
随着封群的节奏越来越快,被封口的朋友越来越多,封杀的花样也层出不穷:有永疯(永久封号)的,有禁盐的(禁止发言),有被请喝茶的,有关小黑屋的,大家的问候语开始从“今天你好吗?”变成:“今天你疯了吗?”
群里有明察秋毫的朋友断言说,政府如此疯狂的镇压言论自由,必然有大事要发生!是什么大事不晓得,但是一切一切的迹象表明,要出大事了!
国内的朋友们依然歌舞升平岁月静好,2020年在一片祥和欢乐中到来了。农历小年过后,人们忙着办年货吃年饭搞团拜,其间也夹杂了一丝不和谐的声音,但很快就被和谐了。
2020年1月23日,腊月29,大年30 的前一天,这是一个将被载入史册的日子,是将会写进武汉地方志的日子,是一个武汉人民将会永远铭记的日子,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武汉这座历史名城被封!
2020年农历春节初二,我在《百年封城》一文中写道:
“2020年元月22日星期三(中国时间元月23日凌晨 星期四)
今天,武汉被封城了,我的家人都在武汉,我在美国。
不明原因的病毒已经持续鼓噪了很长时间,恐慌的情绪也持续发酵 ,今天终于有了一个更令人恐慌的结果:武汉全城封城!
美东时间下午看到这则消息,正是国内的凌晨,那时离封城还有8个小时。十几天来悬在空中的那把达摩克利斯之剑终于落了下来,头顶感到麻木,心里感到疼痛。
该来的总归要来,所谓“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一段时间以来甚嚣尘上来源不明的病毒,终于稳稳地砸在了武汉人的头上。”
“从“武昌首义”到“武昌首疫”,武汉又一次在世界扬名!
从“武昌首义”到“武昌首疫”,历史走过了一个多世纪!”
封城之后政府的不作为,民众的恐慌,已经有许许多多封在城中的亲历者详尽地描述了,也有许多有良知的作家每天都在写“封城日记”,政府仍然是“以不变应万变”,他们更加穷凶极恶的封杀,封杀,封杀!
还是在《百年封城》一文中,我写道:
“这不是天灾是人祸!一开始为了所谓的维稳瞒报不采取措施,到最后封城,但是已经有几十万人在封城之前逃离武汉,现在已经殃及全国!”
“一国之主在新年致辞里只字不提武汉疫情,封城这么大的事情,他以为不提就是不存在?就是稳定?武汉百年都没有封过城,上次封城是辛亥革命!难怪有人说‘辛亥首义’百年之后又来‘辛亥首疫’!”
“疫情比大家所能想象的要严重得多,不是说几句‘武汉加油!’病毒就会消失的!现在已经到了不可收拾的局面,而我们的主管人还在拒绝并且不配合国外专家和世界卫生组织的调查援助,不提供疫情信息数据!百姓的命对于他们就是一个冰冷的数字,而且还是瞒报的数字!”
事态演变到了如今,已经不是封城而是封国了: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1月30日作出了裁决,宣布中国新型冠状病毒疫情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之后中国被国际社会拒之门外,各国纷纷撤出侨民,飞机停航工厂停产,各行各业停摆,全国人民自我隔离,困在家中不敢出门!
“这盛世正如你所愿!”
平平
2020年2月11日
美国维吉尼亚州
(文后说明:灾难发生之后,世界各国对中国的援助源源不断,其中包括美国民间自发的以及美国红十字会等慈善机构的援助,总数排在各国援助之首,但中国政府只字不提,而且还谴责美国政府袖手旁观!)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7 06:1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