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前言
记得刚来加拿大读书的那阵,第一次听到语言学校老师介绍什么是food bank时,我还是那样的懵懂,竟然天真地以为这只是人们寄存食物的地方,为此在回答阅读理解试题的时候,我还闹过一次笑话,现在想想倒自觉挺无知的。
直到后来,当我终于明白食物银行的真正含义时,不禁对它感到肃然起敬,正是因为有食物银行的存在,加拿大这片土地的低收入人士才能够有尊严的生活下去。
尤其当自己有幸去做义工后,更是深深感悟到这个社会的不平等,原来有的人每天点外卖,吃不完就要倒掉,但有的人日夜仅为温饱线而挣扎。因此,能让低收入者享受到社会的关怀,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啊。
食物银行的严谨让我叹服
虽然我只是一名小小的义工,但首先让我倍感佩服的是食物银行的严谨。记得在第一次培训的时候,每一个人都要登记证件,以便食物银行可以前去警局了解义工的无犯罪记录。此外,选择义工时间和地点虽是在网上进行,但对于人数的核查也是十分认真。
举一个简单例子,起初我是在新西敏一家教堂分发食物,后来疫情蔓延,教堂分发自然被食物银行取消,改为在附近一家公园通过卡车发放。
由于人数有了限制,那一次网上报名我没报上,就想届时直接去现场好了。没想到真到现场的时候,因我的名字没有出现在报名名单中,工作人员一度拒绝让我参与,最后经过我好说歹说才予以同意。
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食物银行分发的物资毕竟悠关到人的正常需求,所以对参选义工必须进行核实,这样做是对大家都负责的一种体现。
当新冠疫情一天比一天严重后,大温食物银行连公园户外发放物资都取消了,变成义工直接前往本拿比食物银行总部帮忙,例如将食物放进包装袋内。
但凡参加的义工,在现场必须每小时就用消毒洗手液洗一次手,穿着简单防护马甲,戴着一次性手套,如果每小时有义工没去洗手,工作人员会立即要求你停止当前行动,等到洗手后再继续去干。
为了保障公众的健康,不得不说食物银行的严谨也是蛮拼的。
食物银行的理念让我感动
更主要的是,食物银行的理念就是要让所有低收入者可以有尊严的吃上饭,而且准备的食物也是具有科学依据的。
比方说在我参与的包装袋准备过程中,一位低收入者一周的食物量包括:两小罐蘑菇汤,一大罐番茄罐头,一瓶花生酱,一大袋意大利面或通心粉和一大袋零食。
虽然这些对于平常人看来有点不足为奇,但对于那些低收入者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毕竟符合西方人基本胃口,而且罐头食品还易于保存,不会腐烂变质。
不仅如此,食物银行每周也是有健康食谱的,如果这周是番茄罐头,下周可能就是午餐肉罐头,总之都会尽量换花样,满足低收入者的基本需求。
那么究竟是什么人去食物银行领食物呢?根据笔者的发现,大多数都是长者或者单亲家庭,也有部分是有工作但收入不高的群体。毕竟这里是温哥华,住房危机依旧存在,每月光房租就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更何况还要吃饭和维持基本生计,谈何容易。
其实当前加拿大的食物银行仍然过少,捐赠数量也极其有限,但需要食物银行的低收入者又何其多也。既然有人可以拿钱出来捐赠给温哥华水族馆的动物,为什么就不能去捐给食物银行呢。毕竟水族馆属于高级需求,而衣食住行仍是每一个人都必不可少的。
如今,随着疫情爆发,不少农场失去客户,将卖不出去的农产品扔掉,牛奶白白倒掉,鸡蛋也连盒打碎,我有时在想,为什么特鲁多政府就不能出钱购买这些农产品,一方面维持了农民的生计,另一方面可将这些食物捐给食物银行,岂不是一举两得。
在我的心目中,一个完美的加拿大社会应该是这样的,每位工薪阶层都能住进政府廉租房,他们的孩子每天中午都有政府提供的午餐,全民日托为家长解除后顾之忧,当他们退休以后,除了享受联邦养老金外,各省也有自己的养老金作为补充,同时养老院应该由政府负责主导。
当加拿大人处于失业低谷时,政府能够提供更完善的生活保障,并对他们进行职业培训或鼓励创业,能够让大家都能自食其力。通过在食物银行做义工,我更加珍惜公平和正义的来之不易,相信疫情过后一股新的思潮将席卷全球,人性化道路比经济发展更加重要,我相信这理想化的一天终将到来。
上述配图均来自food bank官方脸书。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平台立场
作者:向日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