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592|回复: 0

从生产大国变进口大国 中国的王牌稀土策略面临困境

[复制链接]

8610

主题

1万

回帖

13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35192
发表于 2020-11-1 06:16: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源: RFA

美中贸易战开启后,双方积极寻求博弈筹码。作为稀土生产大国的中国通过配额及限制出口来制衡美国。然而,中国的这张“王牌”近期似乎面临着困境。

中国自2006年开始,陆续就稀土开采实施一系列政策,包括进行总量控制管理;将生产纳入指令性生产计划管理;对矿种实行规划调控丶限制开采丶严格准入和综合利用等。然而,这些计划经济色彩浓厚的措施引发了稀土产业界人士的不满。

中国稀土供不应求 是谁惹的祸?



英国《金融时报》的报道引述中国最大稀土生产商北方稀土集团一位高层人士的话说,开采配额严重打击生产商的商业利润,同时还造成稀土供应源的不稳定。福建金龙稀土公司的一名管理人员也抱怨,稀土产量配额系统难以预测市场需求。

内蒙古包头市一商会去年发布的一项报告也显示,当地的磁铁工厂的产能不足50%,部分原因是缺乏稀土 。

报道提到,过去6年里,中国的稀土消量多于产量逾30%。分析人士预计,这一差距将在今年扩大。

一名曾在中国相关政府部门任职、但不愿公开身份的知情人士向记者解释了中国稀土需求大增的原因。

“前些年由於中国打‘稀土牌’,上马了很多低级粗加工企业,对稀土的需求自然是增大的,但是他们粗加工后的产品还是出口给日本丶美国,因为中国没有高端利用技术,无法进行高附加值生产,只能(对稀土)进行粗加工。”

中国稀土进口额大增 买入价高昂

在中国稀土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中国的稀土相关产品商家必须寻找海外货源。《金融时报》的报道提到,美国唯一的稀土开采商Mountain Pass以及缅甸的供应商分别占中国去年稀土进口的38%和30%。

尽管中国去年11月将稀土年度产量配额上调10%至历史高位,今年也继续增加约6.1%的份额,不过,《金融时报》的报道提到,中国今年上半年的稀土进口较去年同期迅速上涨了74%。

上述知情人士告诉记者,让中国稀土业者大吐苦水的,其实是因为从他国进口(加工过的)稀土价钱高昂。

“打个比方,直接卖稀土,一吨1块钱的话,粗加工后可能能卖3到5块钱。卖给日本丶美国后,日本丶美国卖回给中国的稀土类产品,一吨可能就达到800-1000块钱。”

全球稀土市场将迎来拐点?

中国多年来一直是全球最大稀土生产国。2019年的公开数据显示,中国稀土开采量约占全球稀土开采总量的60%。然而,随着中国稀土战略引发的政策丶市场改变,全球最大的稀土生产国中国从2018年变成最大稀土进口国。

上述知情人士分析说,早年全球市场依赖中国稀土出口是因为初级开采和加工稀土对环境影响大,西方国家对此有所顾虑。

“中国不顾环境,只顾眼前利益。虽然有配额限制,但是每年出口的稀土量以及国内的使用量是配额的好几倍,导致国家层面的配额及限价全是虚的。”

他还补充说,在中国试图使用稀土制衡策略后,世界各国加大了对稀土资源的勘探,例如澳大利亚、日本近几年都发现了储量可观的稀土矿,相信各国对中国的稀土依赖度会逐渐降低。

环境vs.经济 鱼和熊掌能不能兼得?

据介绍,有“工业维他命”之称的稀土是17种金属元素的总称,用途广泛,从日常生活用到的石油精炼用催化剂丶玻璃及陶瓷的染料等,到特殊领域用途如电子丶核能工业丶超导体等,是高科技产业中不可或缺的添加剂,也是对誓要成为工业和科技强国的中国极为重要的战略资源。

为了追求经济利益而牺牲环境对中国来说似乎也是“家常便饭”,中国也正遭遇着罔顾环境带来的污染问题。美国《纽约时报》2013年就曾报道,中国北部持续了20年的稀土精炼生产所泄漏出来的放射性有毒物质,一直缓慢地渗入地下,逼近黄河。位于中国东南部的广东省也因露天稀土开采场的强酸等腐蚀性物质流入地下,破坏附近的稻田和溪流。

旅居德国的水利专家王维洛博士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就批评,中国从来不考虑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反而常常聚焦于资源产出量的最大化。

“永远要发展,但利用效率很低。中国人的意识里,环境是以人为中心,但欧美国家则认为,人只是自然界里面的一部分。这是一个本质的区别。”

王维洛还严厉指责中国政府好大喜功,追求只利于大财团或个别家族的经济利益,执意发展庞大工程项目,破坏环境后又浪费资源启动计划试图修复环境,最后造成恶性循环。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3 19:4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