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30|回复: 1

中国官方对“凯南式电报”的反应说明什么?

[复制链接]

1万

主题

1万

回帖

15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59670
发表于 2021-2-11 09:28: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未普



中国官方对特朗普政府离任前后出台的两份“凯南式电报”态度不一。如果说他们对前者的反应还算理性,对后者“更长电报”的反应则是出离的愤怒(参见“美国对华大战略呼唤凯南式的智慧与远见”)。

中国官方对“更长电报”的愤怒和反感集中在这样几个方面:一是对作者的匿名身份特别反感。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说,这充分曝露了美国一些人的阴暗心理和懦弱心态。国际关系研究院美国研究所贾春阳说,不愿曝露真名的做法,曝露了作者的投机心态,也可能是胆小怕事,不愿成为中国制裁的对象。二是对把习近平剥离于中共数千万党员的主张特别反感,认为这是妄图离间分化中国领导人与中国人民。三是对遏制中国的想法非常愤怒,认为这种搞新冷战和意识形态对抗,叫嚣对中国搞政权更叠,都是逆时代潮流而动,不得人心。

相比较这些对“更长电报”的愤怒宣泄,也有一些中国智库人员对第一份“凯南式电报”及其遏制思想有比较清醒理性的认知。其代表作就是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俞建拖、卢迈于1月20日刊发的“美国对苏遏制与当下对华战略”。他们对凯南遏制思想做了不少功课,参考了约翰·加迪斯《遏制战略》和《乔治·F·凯南传》、乔治·凯南《凯南日记》、保罗·希尔的《乔治·凯南和美国东亚政策》等著作,梳理了遏制战略产生的背景、理论框架和美国对苏联在不同时期的遏制战略等问题。他们早在2018年在《比较》杂志上发文表示,美国对华战略已经完成了由接触向遏制的转型。

俞建拖和卢迈的结论是,今天的中国不是当初的苏联,现在的美国也不是过去的美国;正因为如此,未来这场遏制终局的时候,美中两国的结果都要比美苏遏制结束时要好(一方在傲慢中衰败,一方解体),对世界其他国家带来的负面影响也要小一些。俞和卢很自信地认为,美国试图遏制中国无论是在目标、能力、环境,还是在手段上都是可疑的战略;只要中国不犯颠覆性错误,美国的对华遏制战略就不可能取得成功。

他们举出了几个具体理由。比如,美国虽然仍是世界上实力最强的国家,但是美国对中国已经不具备对苏联冷战时那种实力上的相对优势,而且这种相对优势还在快速缩小。美国现在把中国当作对手,这个对手的弱点要比苏联小很多,相反,美国在与中国角力的过程中,展示出来很多弱点和脆弱性。还有,当时的苏联主导的是一个封闭体系,而中国今天已经是120多个经济体的最大贸易伙伴,美国想让其盟友放弃与中国合作的利益,很难成功。此外,和苏联竞争时,美国对自身价值观和自身的发展模式高度自信,但今天美国变得很不自信。

总之,中国官方对两份“凯南式电报”的不同反应告诉我们,中国外交部门和某些研究部门表现出来的愤怒可能只是表面的,或者说是他们“不得不表现”的反应,而真正值得关注的是俞卢等人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特别是关于美中关系从接触转向遏制的判断,应当说大体是准确的,是符合美中关系这几年的发展轨迹,也符合今后若干年的发展预期。北京方面对两国之间的发展趋势,可能已有思想准备。此外,他们相信,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与分歧将长时间共存,中方应以“两手”对“两手”的方式应对未来中美关系——对美战略围堵采取反制的同时寻求合作。现在看,中国很可能在2018年就已经开始做准备,以中国的两手对付美国的两手。

有意思的是,俞卢报告显示了一种对中共体制,对中国崛起和美国衰落的超级自信。但是如果仔细体会他们的文章就会发现,他们的超级自信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就是“只要中国不犯颠覆性错误”。应当说,这个条件是很值得玩味的,而“颠覆性错误”则可能是中国未来潜在的最大危机。

至于美国的对华战略,大概率会步向遏制趋势,但不一定非用遏制两字。竞争、究责、制衡等,或多或少都会带点遏制的意思。





发表于 2021-2-12 13:22:31 | 显示全部楼层
有美俄在,中国成不了气候。当然还是大国,和印度一样的人口大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8 22:2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