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 RFA
温家宝与习近平(右)。
2020年12月庚子年冬,中共前总理温家宝的母亲杨志云,一位年近百岁的老人走完了她的一生。2021年清明节前夕, 温家宝撰文《我的母亲》,于2021年3月25日—4月15日分四期连载在《澳门导报》。
开头两段是:
妈妈走了。她离开了我们,离开了人间,回到生养她那片土地上。
妈妈还在,她永远活在我们心中,活在她深深爱着的学生们中,活在她眷恋的乡亲们中。
2021年5月8日,母亲节前夜,中共央视为习近平捉刀,发表了《习近平和母亲》。
开头两段是:
习近平的母亲齐心,是抗日战争初期在太行烽火中投身革命并加入中国共产党,而后奔赴延安的八路军女战士。
习仲勋对妻子也赞赏有加,他曾对子女说:“你妈妈是个优秀的共产党员!”
总部在北京的多维新闻网日前曾有一篇署名苏天泽的文章《<我的母亲>热传中国网络 温家宝表明心迹暗藏多重深意》,说是“从人性的角度讲,(温家宝的)这篇追忆母亲的文章引起世人的共鸣很正常,因为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所有人都有自己感念的母亲,很多人的母亲还和温家宝的母亲个性相似,都有坚毅、严厉与善良共存的多面。温家宝虽贵为前总理,但他与母亲的感情和大家是一样的,人们自然能够体会文章中的母子亲情,形成感情的共振。
多维的这篇文章还评价说:亲情之外,从温家宝的文章中大家也可以了解前总理的家庭成长史,让中国人对前总理有更深入的了解。温家宝自2003年至2013年担任中国国务院总理十年,和前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搭班,被外界称之为胡温时期。期间中国经济飞速发展,有“黄金十年”之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提高很多,政府在农村进行了史无前例的巨大财政投入;存在两千多年的农业税在2006年取消;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数亿农民获得初级医疗和养老保险。至今依然有很多人,尤其是农民对胡锦涛和温家宝心存感激。所以对温家宝的动向,外界给予关注实乃正常现象。
从《我的母亲》文章中可以了解到,温家宝其实间接回应了几件事情,暗藏某种深刻用意。比如,他追忆母亲“一生简朴,活得清白”,严格要求自己的孩子“人穷志不短”,“不是自己的钱一分不能要”,“这个道理我记在心里几十年,一次都没违反过”,其实间接回应了以《纽约时报》为代表的外界一些声音曾经对他家族财富事件的质疑,某种程度上算是一种澄清。他写道:“1985年我调入中央,妈妈从未因我的升迁向组织提过任何要求,更没有打我的旗号给家里办过任何事情。妈妈和爸爸一生从事神圣的教育事业,全靠微薄的工资度日,死后没有留下任何财产和积蓄。”
请读者和听众们特别注意,如上引述的内容是出自多维新闻网。由此可以证明的是,温家宝忆母文章的感召力不容忽视。所以完全可以把央视如今借母亲节之机,推出一篇替习近平夸母的文章,是意在用习近平和他母亲的党性来抵消温家宝和他母亲人性的感召力。
如上多维新闻网的作者苏天泽还感慨说:温家宝在忆母文中,讲述青年时代他的家庭也受到政治运动的冲击。虽然他的父亲只是中学老师,但也受到“反右”、“文革”等政治运动的迫害,1959年不得不下农场劳动,文革爆发后还遭到野蛮“审讯”和打骂,“造反派一拳将父亲的脸打肿,眼睛被‘封’得看不见东西”。
一个普通的中学老师都难逃政治运动的迫害,可见政治运动之可怕。虽然温家宝这篇文章的主旨不是反思文革,但从他对父亲之遭遇的简单描述中,世人不难察觉政治运动对中国老百姓的摧残和伤害。这也间接解释了温家宝担任中国总理期间,为何对文革持以坚定批判的态度。
联想到温家宝在最后一届“两会”记者会中表示,“没有政治体制改革的成功,经济体制改革不可能进行到底,已经取得的成果还有可能得而复失,社会上新产生的问题也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文化大革命这样的历史悲剧还有可能重新发生”,中国人确实应该对疯狂的政治运动保持警惕。文革对人性的摧残,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的破坏,需要中国人长久反思,引以为戒。
而央视代习近平捉刀的这篇夸母文章,则与温家宝的忆母文章反其道而行之,对一直以来都被外部评论界所津津乐道的习近平父母在“文革”中的遭遇只字不提,反而是针对温家宝忆母文章中对人性的称道,把个习近平与母亲的关系完全套路进党性的说教。文章的附标题就是《两代共产党人的“约定”》,内容中特别强调,正如习近平是15岁进入了“梁家河大学”,他的母亲齐心也是15岁那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抗大的革命熔炉中锻炼成长,树立了共产主义理想”。
文中还特别着墨了如下 一段:“1943年,绥德的窑洞里,齐心第一次看到挂在墙上的毛泽东主席为习仲勋同志题写的‘党的利益在第一位’八个大字。那一年,她十九岁。”
央视代习近平捉刀夸母的文章中,还替习近平回顾了他母亲齐心在他走上领导岗位后,告诫他“高处不胜寒”,并嘱咐他要从严要求自己的故事。
自习近平在2007年的中共十七大上进入中央政治局常委之后,关于“齐心教子”的诸多故事就被中共官方媒体广为宣传,但这个“高处不胜寒”的说法还是第一次出现,也就是习近平对手下人的最新回忆内容。可见,央视日前为习近平捉刀的这篇夸母文章应该是奉旨之作,就是要用齐心党性的伟大力压温家宝母亲的人性光辉。用夏业良教授的话说:齐心“党性”对习近平影响大。
夏业良4月22日接受希望之声采访表示,因为习近平全部的思想遗产都来自于毛泽东,他所受的教育及知识视野有很大的局限性,这和他的个人经历有关。习近平9岁时,父亲就被毛泽东抓去坐牢,但这似乎并没有影响他对毛泽东的崇拜之情。虽然从生理学角度、遗传学的角度来讲,他是习仲勋的儿子,但是他对习仲勋所继承的东西非常的少,完全不能够体现出作为他的儿子能够继承他父亲的一些基本的特点、特质,令人很遗憾。
夏业良分析认为,习近平倒是继承他母亲齐心的方面多一点。因为齐心是一个所谓以党性坚定而著称的女共产党员,甚至有近似于冷血的不近人性的一面。譬如在文革时期,习近平14岁左右被抓到少管所,好不容易逃出来,当时是大雨天,他又冷又饿,跑到家里,跟妈妈说我逃回来了,给我弄点热东西吃,换几件衣服,我要躲起来。他妈妈完全不顾儿子当时那种可怜的样子,铁了心要把他立即送回去。习近平非常委屈,哭着离开了家。
夏业良说:当时的齐心给习近平上了非常鲜明的一课,就是什么叫作共产党人,就是这样没有人性的,把阶级的原则、把党性看得比人性更重要。我觉得,这一部分他是继承了他母亲的这一特点。而且前几年在网上流传了一个视频,是齐心打电话给习近平。这老太太就是讲,说你现在职务更高了,责任更加的重大了;说你要坚持原则,也不要考虑家人什么什么等等,讲了一套冠冕堂皇的话。简直听不出一点是母亲跟儿子在说话,感觉就是一个马列主义老太太在教训她的同行或者下级。所以我不知道,他们这种母子之情是不是已经被党性、被阶级性所替代?所以现在呢,如果习近平在全国搞这一套毛泽东时代的这种洗脑教育,倒是并不奇怪。
夏业良教授帮习近平所做的他和他母亲齐心在“文革”期间遭遇的回顾,与温家宝文章中对自己父母在“文革”中所遭受厄运的描述,真是有鲜明的讽刺。温家宝的文章中这样描述道 :“文革”期间,父亲被关在学校, 经常遭受野蛮的“审讯”和打骂。一天,造反派一拳将父亲的脸打肿,眼睛被“封”得看不见东西。父亲忍无可忍,指着心口说:“小子,朝这儿打!”
有兴趣的读者和听众不妨把央视这篇代习近平捉刀的夸母文章,与温家宝的忆母文章对照一读,就不难发现央视的捉刀代笔者似乎就是要与温家宝的忆母文章对照来写,给人以“故意较劲”的感觉。
比如,温家宝的文章里有这样一段生动的描述:妈妈爱读古书,经常给我讲岳飞、文天祥、诸葛亮等历史人物的故事,也讲我熟悉的长辈往事。她做家务时,我常缠在她身边,她边做活边给我讲故事。妈妈常说,人要努力、向上。她总是把做人、志向、责任同刻苦、认真结合起来,使我深切懂得人不仅要有作为,首先要学会做人。妈妈这些话深深触动了我的心,我常边听边落泪,下决心为国家和人民而努力学习,做一个有气节、有学识、有本领的人。每每忆起妈妈说话的神情和至今难以忘却的话语,我从心中油然萌发一种崇敬和感激之情。
对于我担当大任,妈妈是忧虑的。我手中一直保存母亲的两封信。一封信写在2003年11月,我刚担任第一届总理的时候;一封写在2007年10月,我即将担任第二届总理的时候。
第一封信写道,“你今天能位居人臣,如此高的地位,没有任何靠山,家里更不用说了,得来多么不易。你的性格是力求完美,但国家这么大,人口这么多,很难做到完美。”她要求我做到“要上通、要人和,千万记住孤树难成林。”
第二封信写道,“过去五年的成就是你用心血换来的,来之不易。后五年的工作是艰难复杂的,继续保持,谈何容易。这么大的国家,这么多的百姓,经济又是这么错综复杂,许多事情都要你一一完成,其效果能达到一半,就谢天谢地了。这么多事,你一个人肩膀有多宽能承受得住? 这就需要大家同舟共济,平平稳稳渡过五年难关。”妈妈的心在孩子身上,也在国家身上。她每天看新闻,了解国内外大事。她从不过问我的工作,但经常用各种方式告诉我群众的反映,提醒我注意。
似乎是为了回应温家宝忆母的如上内容,央视代习近平捉刀的夸母文章中,则特别强调“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坦坦荡荡为官”,是习近平和母亲的“约定”。
温家宝在其文章的最后一段写道:“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妈妈的爱,妈妈的恩情是无法报答的。她的许多教诲已经渗透到我的细胞中、融入我的血液中。人们之间许多事是可以相互模仿的,甚至是苦心孤诣做作的。但是,唯有真诚、朴实和善良的情感和心灵是做不了假的。只要看他的眼睛,看他的同情心,看他在危难中的勇气,看他在关系国家前途命运关键时刻的担当精神,就可以窥见他的真实。我同情穷人、同情弱者,反对欺侮和压迫。我心目中的中国应该是一个充满公平正义的国家,那里永远有对人心、人道和人的本质的尊重,永远有青春、自由、奋斗的气质。我为此呐喊过、奋斗过。这是生活让我懂得的真理,也是妈妈给予的。”
而央视的文章中,则用如下一段对应:母子连心,对党、对国家、对人民毫无保留、披肝沥胆的赤子之心,是习近平和母亲的“约定”。
这样例子还能举出多处,限于篇幅,今天的《夜话中南海》节目就播讲到这里。
(文章只代表特约评论员个人的立场和观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