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681|回复: 0

复旦数学系命案,暴露了中文系主任的语文水平

[复制链接]

7600

主题

234

回帖

8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积分
82085
发表于 2021-6-20 13:03:5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来自: 中国数字时代



 复旦数学系发生的一宗命案,不小心把复旦中文系主任的语文水平给暴露无遗了。
  2021年6月7日下午,距离高考数学开考还有8分钟,一桩持刀杀人案在复旦大学数学学院发生——行凶者姜文华,复旦数学学院青年教师;被害者王永珍,复旦数学学院党委书记。行凶方式是割喉。
  6月18日,复旦官方网站挂出了一篇祭文,标题为《求仁得仁,永珍安息》,落款作者是复旦中国语言文学系系主任朱刚——相当于中文系主任。
  这篇纪念死者的文章,加上标题与落款日期,一共205个字。却,笑料百出!


  凡人皆有差错,错误在所难免,但错得如此荒唐,作为一个偏远地方出身的体育老师,我都想对这位所谓中国双一流学府的中文系主任的雄文批注一二。
  首先是“求仁得仁”这个成语,在标题与正文中各有出现。
  求仁得仁,汉语词语,拼音是qiú rén dé rén,意思是求仁德便得到仁德,比喻理想和愿望实现。出自《论语·述而》:“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在日常用语是,这个词可以褒贬,使用的环境不同而意义相反。在复旦青椒命案中,这是已有的场景,而朱刚主任看上去是作为行凶者对立面的,如此情景下用此成语,适得其反。
  试问朱刚主任,你跟王永珍书记有多大的仇恨,会在他死后发出这样的感慨?是因为青年教授姜文华大仇得报,而使用的春秋笔法?
  再看正文的一些字句——
  永珍遇害十日,校方有此说明,以正视听。(准确说是十一日,校方说明似乎没能正听)
  当初事发突然,行凶之时并无目击者,而死者已矣,凶手在警,亦无从问得事实也。(“凶手在警”是什么意思?警察逮捕疑凶,不正是想“问得事实”,又何来“无从问得事实”)
  然谣言疾起,毁谤日滋,长篇大论,有如宿构,其势汹汹,席卷全网。(既然疑凶已在审问阶段,一般群众无从知道事实,那凭什么证明那些传言都是谣言?)
  唯复旦师生,不为所动。此岂爱校心切,可以罔顾事实?(这个反问句,是不是完全把意思弄反了?“此岂”二字如何解释?)
  实赖永珍人品口碑,在周围人心目中屹立不倒。(“口碑”一词,已含有“众人口头上的称颂”之意,何须再来多余的“在周围人心目中”?这人品口碑只是复旦部分人,还是更大范围?)
  君子之泽,三世不斩,区区十日,又何足道。(《孟子·离娄章句下》的原话是:“君子之泽,五世而斩”,姑且不算错,但这区区十日的民情社论,值得听一听吧?)
  仁者不寿,吾侪所恸,求仁得仁,永珍安息!(有人替朱刚主任辩护,提到“仁者不寿”用得好。这不是成语,原作“仁者必寿”,如果“求仁得仁”与“仁者不寿”并列在一起,你看不出另一层反意?)
  最后,查了一下朱刚教授的简历,1969年6月6日生,汉族,浙江绍兴人。1987年考入复旦大学中文系,1997年师从王水照先生获博士学位,留系任教。2012年担任复旦中文系副主任,2020年转正为系主任。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2-23 07:5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