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杂谈澳大利亚为什么悔约
井中想
这件事众说纷纭,的确相当复杂,而当事人从来不会告诉你真相。为了尽可能接近事实真相,需要尽可能真实的数据和开阔灵活的思路,靠想当然的预设答案是行不通的。
1.关於核扩散。核动力推进裝置并不是核武器。事实上,美方只卖给过英国从核潜艇上发射的装核弹头的火箭。当然这个问题以后肯定会嘴战不断,但其实核武大国之间是有严格规定的,谁也不敢乱造次,否则才是真正的搬起石头砸自己的头。
2.某些评论一再强调的静音只是核潜艇的优点之一,它的最大优点其实还有大吨位(4000吨以上),尤其是长时间长距离高速度潜在深海,这是传统潜艇所做不到的(包括静音,而不是像某些评论所肯定的)。
3.那么为什么澳方不向法方提出改成造核潜艇? 答案是法方不同意,因为不准技术转让,另外应该还有法国系统和英美系统的兼容问题。
4.关於造价。向法方订12艘老式的要600亿$,加上未来天价维修费总计价达1400亿$,而向美英方订8艘核潜艇只要400亿$(包括维修费或忽略不计?不太清楚,但估计会远低於法方的天价),还包括技术转让和情报分享,因为同属五眼联盟,也不存在兼容问题。
5.个人认为,造价并不是让澳方悔约的主要原因,为了几百亿$的差价,让 AUKUS 摆出如此难看的吃相,在世人面前颜面尽失不说,更不惜得罪重要盟友,因小失大。但如果我们真这样想,就未免太低看了英语国家在二战战火中用血肉筑成的五眼联盟。
要知道美军上个月光丢在阿富汗“赠送”给塔利帮的武器装备(包括尖端武器)就达800亿$。
另外,高端设备和产品(不光是武器)从来都是卖方市场,而非想当然的买方市场。例如天价的F35战机,很多国家抱着钱来排队也没门。美方根据全球布局,只卖给为数极少的铁杆哥们,如以色列,日本,瑞士和一两个海湾国家。
更天价的荷兰ASML(美国技术+控股)光刻机就更牛B。
6.澳方是主动悔约还是被美方胁迫的?
事实是澳方通过英方向美方要求的。当然做得太难看,应该尽早通知法方,至少不能等到法方和全世界吃瓜群众同时从媒体得知,就像当年日本驻美大使因为漏算了时差,等日机对珍珠港的攻击已开始后才通知美方一样,当年的美国和现在的法国的愤怒可想而知。
7.自然根据澳法之间的合同,大笔赔偿和以后的补偿肯定是免不了的。先灌黄连,后给蜜糖,毕竟是同一条战壕里的战友,虽然在战壕的另一端。
下面还可能出现的几个情况:法方可能会转卖给越南(据说也很想买,但钱不够,那么美澳刚好补偿,顺便又替中方多竖一个对手),或卖给印度或台方(应该不缺钱)。
8.为什么不可能受美方胁迫?
因为澳洲和加拿大一样,虽然同属五眼联盟中的二级国家(一级是美英,三级是新西兰),但从来都不是软柿子(澳洲从没拍过抗日神剧,但澳军在二战中是让日军都惧怕的拼命三郎;战后,澳洲更是唯一死硬坚持审判日本天皇的国家),连美英都绝不敢随便乱捏,遑论其他大国,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自讨苦吃。
9.那么什么才是澳方悔约的真正的原因呢?
有人说起因於混球时报今年胡编的一篇雄文,文中提到如果澳洲协同美日加入台海战事,那么其本土將遭到远程火箭的毁灭性打击(大意)。
不管澳方是否被这篇文章所点醒,澳洲似乎重新全面审视了自身长远安全考量及其所处的印太战略地位,主要是南海,甚至台海东海。
或许澳方想起二战中其北方港口饱受日机轰炸而无还手之力,因为没有航空母舰。
如今面临的情况可能更严峻:一无陆基远程火箭,二无拦截系统,三无航母,当然更无核武,退几步说,即使有,如果遭受第一波打击后也不一定再有还手之力。
唯一的办法只剩下发展核潜艇,能长时间潜在深海高速移动,才既可以躲过第一波打击,又可以尽可能接近对方本土而对其进行第一次打击或还击,远胜於只能干瞪眼挨打。
10.悔约和AUKUS的关系
可能还有一个更深层的原因,就是法国在二战中的表现让不少欧洲国家(尤其是中东欧)和英语国家对其极不信任。十几年前已有波兰硬是顶住欧盟的巨大压力,坚持向美国大买战机,现在澳方更是明确选边站,和美英结成前苏联解体(1991年)后的第一个军事同盟AUKUS,把自己的印太战略利益和美英紧紧绑在一起。从这个意义上看,改用自己军事盟友的核潜艇只能算一个小插曲,根本不能只算经济账或外交账,以后他们之间的合作范围和深度肯定远不止於此。
写到这里,忽然想到,美英澳弄了这么一出低劣的“三人转”闹剧,虽然难看,但热闹易懂,恐怕正是为了让世人看得真真切切,明明白白:又来了一帮贪财忘义的走夫流贩,见多不怪,如此而已。笑骂完后,给大家放心继续吃瓜时助兴罢了。
所以值得注意的是,AUKUS是五眼联盟里面的核心铁杆三眼联盟,是一个把中方围在里面的,横跨四大洲三大洋的新三角军事联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