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海客厅论李唐
余东海
虹君言:“小李是千古圣君,太宗之前,儒家的圣君范本,是尧舜(传说居多),太宗以后,提起明君典范,言必称太宗”云。
东海答:对唐太宗李世民,儒家评价不高。朱子说:“太宗之心,则吾恐其无一念之不出于人欲也。直以其能假仁借义,以行其私,而当时与之争者,才能知术既出其下,又不知有仁义之可借,是彼善于此而得以成功耳。”
这个评价是相当中肯的。当然,朱子也承认唐太宗“聪明英特”云。太宗德行不足,智慧甚高,可称为明君,但距离圣君,还有很长一段距离。
至于太宗之前,尧舜禹汤文武周公都是圣王,汉高祖刘邦、汉文帝刘恒、汉景帝刘启、汉武帝刘彻、汉昭帝刘弗陵、汉宣帝刘询都不愧为明君。光武帝是三代以后最优秀的帝王,远远优于唐太宗,不愧为贤君。
虹君言:“如果按照你儒家“标准”挑剔,我也可以对光武帝挑刺不少:为了“利益”贬妻为妾,娶了郭圣通利用人家娘家势力做大,然后无故废后、废太子,典型过河拆桥忘恩负义”云。
东海答:罪恶大小有别,罪恶和过错有别。唐太宗弑兄逼父,是十恶不赦的大罪,无论后来德政多美,成就多高,无可赎也。相比而言,光武帝之过再怎么大,毫无可比性也。
虹君言:“太宗玄武门,如果没有,我们可能看不到大唐盛世,玄武门对于太宗个人和李家是杯具是不幸,对于百姓和民族,唯结果论,可能是幸运”云。
东海答:未必也。其一、李建成亦颇英明能干。跟随李渊起兵的书佐温大雅作有《大唐创业起居注》三卷,详细记录了李渊自起兵到正式称唐帝为止共357天的事迹。温大雅在皇储争斗中是帮助李世民的。温大雅评论:“太子及王俱禀圣略,倾财赈施,卑身下士。逮乎鬻缯博徒,监门厮养,一技可称,一艺可取,与之抗礼,未尝云倦。故得士庶之心,无不至者。”这里的太子,就是指李建成。
其二、玄武门事件在道德上的负面影响极为重大深远。唐朝宫廷悲剧多多,地方叛乱多多,官民德行远逊于汉朝,皆与玄武门事件有关。弑兄逼父而可为君,何不可为焉。如果再赞之为圣王贤君,影响就更坏了。
李家兄弟之争,若是儒家,不难解决也,可惜李家非儒家之家也。司马光先生在《资治通鉴》评论玄武门之变:
“立嫡以长,礼之正也。然高祖所以有天下,皆太宗之功;隐太子以庸劣居其右,地嫌势逼,必不相容。向使高祖有文王之明,隐太子有泰伯之贤,太宗有子臧之节,则乱何自而生矣!既不能然,太宗始欲俟其先发,然后应之,如此,则事非获己,犹为愈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喋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资治通鉴·唐纪七》)
司马光先生大意是说,立嫡长子为太子,是礼制的正常做法。然而唐高祖能得天下,都是李世民的功劳;但李世民功高位低,李建成位高才庸,兄弟难免相互猜疑和逼迫。假如唐高祖有周文王的明察,隐太子有泰伯让国的贤达,唐太宗有子臧辞国的节操,内乱何从发生!
可惜唐高宗摇摆不定态度暧昧,不明也;李建成嫉贤妒能谮害兄弟,不贤也;李世民残害手足逼迫父亲,不义也。
唐太宗既然不能礼让,这才等李建成、李元吉首先发难,然后对付他们,如此,是出于自保,迫不得已而为之,也算做得不坏了。但这场手刃同胞的政变,注定要贻讥千古,实在可惜。
创业垂统的君主,是子孙后代的学习榜样,后来中宗、肃宗、玄宗、代宗的帝位传承,都要事先动兵清除内难,就是有榜样可以效仿作为借口。玄武门之变给李家后世和中国后世都造成了相当恶劣的影响。
2021-10-21余东海集于邕城青秀山下独乐斋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