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源: 澳大利亚广播公司ABC中文
想象一下:在2023年,疫情大流行进入了第四年,各种紧张局势加剧,经济遭受破坏,经过连月来对各州边界的争吵不休,以及各州州长相较总理而言威望的直线上升,新州、维州和南澳州的州长举行秘密会晤,宣布澳大利亚联邦实际上已不复存在了,各州从此将成为独立国家。
(西澳州,假设已经宣布了它的独立主权,而塔州和昆州也亦步亦趋离独立不远了)。虽然美国大使对这些州长的举动事先已经提出了警告,但澳大利亚总理却没有。短短几周之内,澳大利亚总理被迫辞职,澳大利亚国旗在堪培拉最后一次降下。
这并不完全是当年苏联发生的事情,但也差不多了——1991年12月8日,三个苏联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在白俄罗斯的一个国家大庄园签署了《别洛韦日协议》。
当时的苏联领导人、1985年当选苏共总书记的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Mikhail Gorbachev)在一次改革努力中失败,导致苏联解体,距今已有30年了。
1991年的苏联危机
苏联由1917年的布尔什维克革命创建,由16个加盟共和国组成,以其主要民族命名(俄罗斯、乌克兰、格鲁吉亚等)。
尽管发生了一些臭名昭著的镇压事件,如二战期间将车臣人从高加索地区驱逐出去,但一般来说,民族歧视是不受鼓励的。
尽管苏维埃系统号称中央集权——由国家唯一的政党苏联共产党的政治局在莫斯科运行,分支机构从共和国到各工作场所,但苏联政府实际上将大量权力下放给其任命的加盟共和国领导人。当然,苏联政府有开除这些人的权力,但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一直很少使用这种权力。
1991年的苏联危机不是由疫情大流行引起的,而是由戈尔巴乔夫的“上层革命”引起的。他承诺通过民主开放和经济重组来刺激主动性,从而使自上而下的体制更有弹性。
不幸的是,戈尔巴乔夫把经济作为最后一个优先事项,并首先开始进行民主化,其结果是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批评,导致权威和信任受到破坏,很快事情变得一团糟。
到1991年年中,随着共产党不再具有粘合力,大多数加盟共和国的领导人已经不再听从莫斯科的意见,并将他们的头衔从党的第一书记改为共和国总统。
当俄罗斯、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的三位总统在别洛韦日森林开会(戈尔巴乔夫没有被邀请)并投票赞成独立和结束联盟时,波罗的海三国和亚美尼亚已声称拥有主权。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联总统职务,克里姆林宫上空的苏联国旗也降了下来。
一个“帝国”的衰落
只有波罗的海三国有着发达的民众独立运动——因为较晚并入苏联,从未被民众完全接受,所以各个新的继承国有紧迫的工作要做来迎头赶上。民众的民族主义必须被煽动起来,民族历史也必须被书写,通常是在苏联(俄罗斯)统治下的殖民压迫方面。
西方的历史学家们以前并不把苏联称为“帝国”,急急忙忙赶着调整他们的措辞:如果一个多民族国家分裂成各个民族部分,除了殖民地对帝国统治的反抗之外,还能是什么呢?
“帝国”这个词甚至并不是完全不准确。俄罗斯一直是最大且人口最多的加盟共和国,莫斯科是这个联盟的首都,而俄语是它的通用语言。
在苏联历史上的某些时候,资源(“经济剥削”)的流动主要是从外围到中心,尽管后来更多时候是相反的。
然而,如果说苏联是一个帝国的话,那它就是反常的那个。撇开其革命奠基人的反帝意识形态不谈,还有一个事实就是,由于担心俄罗斯的过分主导,他们给予俄罗斯共和国的权力和特权比其他加盟共和国要少,而且普遍不鼓励俄罗斯民族主义。
俄罗斯共和国
在苏联职业政治家鲍里斯·叶利钦与戈尔巴乔夫发生冲突并在莫斯科党内建立起权力基础之前,俄罗斯共和国从未在苏联高层政治中发挥过重要作用。
但当叶利钦被选为俄罗斯共和国总统时,莫斯科就有了两个总统,这显然太多。戈尔巴乔夫在竞争中败下阵来,而苏联的崩溃几乎是一个意料之外的副产品。
各加盟共和国退出苏联并不是民众骚乱的结果(波罗的海三国是一个特例),而是各加盟共和国(苏联)领导人的决定,带头的正是叶利钦,这个被称为“帝国”的一国之总统。
震惊与懊恼
如果我想象的情景在澳大利亚发生,那么澳大利亚人将陷入震惊、惊讶和困惑之中。这正是发生在苏联公民身上的事情。在1991年之前,他们一直认为,无论好坏苏联都是一个不可改变的事实。
震惊是1990年代俄罗斯的关键词,伴随着对失去超级大国地位和世界尊重的懊恼。正如弗拉基米尔·普京所说,任何对苏联的逝去不感到遗憾的人都“没心没肺”(尽管他补充说,那些试图重新建立苏联的人都“没有脑子”)。果然,多年来俄罗斯的民意调查证实了这一点。
苏联、其军事和安全部门直到最后都毫发无损,似乎对变化有很强的抵抗力,似乎是那么一成不变的固若金汤。用普京的话来结尾:“谁能想到它就这样崩溃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