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中医大师们诊断新冠,我整个人都裂开了
新冠疫情席卷全球两年以来,中医大师们也积极参与其中,但是不同于现代医学,大师们对于新冠肺炎的看法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定论,光是在辨证疾病机理这一方面,就吵得好不热闹。
中国科学院院士仝小林院士认为:新冠肺炎由寒湿之疫邪引起,属于寒湿疫。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中医科学院首席研究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专家组组长、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医疗救治专家组中医组组长仝小林院士
仝小林院士回忆了自己在疫情爆发初期抵达武汉时的感受," 到达武汉的时候,感觉到特别湿冷,下着小雨。我们吃完了晚饭之后,在院子里走了一个多小时,就是体验当地的气候环境。当天晚上,因为感觉到很湿冷,就打开了窗户,把所有的空调都关上,体验这个病到底是处于怎么样的发病环境。所以当时感觉到,在当时非常湿冷的环境下,这个病是寒湿疫。"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刘景源教授认为:新冠肺炎的辨证要看时节,比如夏天爆发的新冠肺炎不是寒湿疫,而是温热疫。
北京中医药大学国际中医药交流与合作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指导专家刘景源教授
刘景源教授的理由是," 夏天气候和冬天气候完全不一样,目前是高温炎热干燥,人的体内环境也会随之变化,所以发病就不会再是寒湿了,临床表现应该是燥热。"
至于治疗新冠肺炎的方剂,应该根据发病的时间等具体情况制定新的治疗方案,不能沿用疫情爆发初期武汉治疗新冠肺炎的方剂。
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则认为:新冠肺炎跟他们所争论的寒热没有太大关系,应该定性为湿毒疫,有湿邪郁肺、邪热壅肺、邪毒闭肺、内闭外脱四个中医证型。
新冠疫情联防联控工作机制科研攻关专家组专家、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张伯礼院士
张伯礼院士讲到," 这四个证型是我们中医专家亲临武汉各医院病房,包括观察其他城市的少量患者,观察了一百多例患者后总结出来的。"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杨力教授认为:新冠肺炎确实跟寒热有关,比如冬瘟是湿疫而非火疫。
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著名中医心血管病专家、中医养生专家、中国医易学创始人、易经养生法开创者、中医疾病预测学创始人杨力教授
杨力教授的理由是,"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多种野生动物在此屠宰销售,环境阴湿秽浊,是滋生戾气的场所,这种戾气阴霾而毒,怕阳光和温暖,最适合在阴湿季节滋生,所以在冬天爆发,不过立夏之后便会缓解。还有一个更重要原因,就是蝙蝠、蛇、水貂属于冷血动物,蛇属于冷血动物,蝙蝠最怕阳光,是昼伏夜出。水貂最喜欢水,它们都是冷湿动物,所以以它们为宿主的新型冠状病毒也喜欢阴湿,这个病毒属阴性,怕热怕光怕风,冬天爆发,立夏之后就能消停了。"
武汉大学医学院宋恩峰教授认为:新冠肺炎属于 " 湿、热、虚、毒、淤 " 五种,跟寒无关,是病毒感染和人体正气斗争的结果。
武汉大学医学院医学博士、湖北省中医名师、国家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继承指导老师宋恩峰教授
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也不认同寒湿疫之论,他认为:新冠肺炎属于湿热疫,属于中医温病的 " 瘟疫 " 范畴。
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国医大师杨春波教授
杨春波教授分析," 今年我国许多地区气候反常,冬季 " 应寒反热 ",加之武汉气候多湿,百姓又喜食辛、辣、燥食品,造成湿与热相合,故使病情变得迁延难愈,这从发来的舌像中多以厚浊腻苔可作出这样判断。"
湖南中医药大学熊继柏教授认为: 有专家将此次疫病定性为寒症,这是不准确的,此次新冠肺炎应该属于温热浊毒。
湖南中医药大学教授、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香港浸会大学荣誉教授、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特聘中医学术顾问、国医大师熊继柏教授
他还补充到,疫病的病邪性质有两大类,第一类是温热类,第二类是湿热类。温热类多发于冬春季节,湿热类多发于夏秋季节。
看了这么多中医专家院士们关于新冠肺炎的 " 风、寒、湿、热、温、虚、毒、邪 " 证型之争,想必大家都已经切身体会到了传统辨证的博大精深。当然,列举的这些还都是有代表性、有话语权的辨证观点,若论民间中医们对于新冠的辨证看法,那应该是多到数也数不清了。
不管专家们的争论有多激烈,作为普通民众,更关心这病该怎么治。
是相信寒湿疫一派建议的散寒除湿,避秽化浊的用药原则,喝藿香正气散、达原饮、宣白承气汤、藿朴夏苓汤,中药汤剂寒湿疫方(在武汉又叫一号方),再加艾灸和拔火罐?
还是相信湿毒疫一派坚持的连花清瘟、抗病毒口服液、金花清感、藿香正气、热毒宁,外加用藿香、佩兰、生艾叶在家做烟熏驱秽浊?
又或是相信湿热疫一派声称的不要吃煎炸、辛辣和燥热食品?
别说普通民众了,恐怕很多中医大师们都傻傻分不清了。
注:郭教授观点基于病毒感染为温病的主张。顺便说一句:中医大师们养生不知道厉不厉害,养发的技术看起来相当凑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