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数字时代
我说你偏执,请你不要生气。我在背后真的一直这么形容你。
刚刚给你这一届学生上课的时候,开学第一周,我布置的阅读任务是清华大学政治学教授刘瑜的《民主的细节》,一本一版再版的畅销书。
万万没想到,第二周课上讨论美国印第安人问题时,你突然刷地站起来,让人猝不及防地扯上这本书,义愤填膺地来了一个火药味十足的大批判:“难道美国是天堂?”、“难道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
看得出,刚刚读了一半,你就已经对刘瑜的这一本对美国肯定多于批评的书,感到怒火中烧了,简直忍无可忍。
那一天,我听了感觉莫名其妙。
刘瑜说美国在某些方面做的不错,就相当于把美国比作天堂?
刘瑜在书中极少提到中国,也根本没有把美国跟中国比较,你怎么就得出她说“美国的月亮比中国圆”的结论?
你这种思维模式在中国当前网上或线下的公共讨论中十分常见。在逻辑学上,它属于“稻草人谬误”:曲解别人的意思,或对别人的观点做极端化解读,主观认定对方在把美国说成天堂。
然后,把被自己主观曲解后的对方的观点,当作真实的观点进行反驳,提出美国也有不好的地方,比如,校园枪击案啊……据此断言,对方认为“美国是天堂”是非常错误的认识,因为美国并不是天堂。
乍一听,你的反驳貌似击中了对方的要害,其实,被击中的不过是你自己扎的稻草人。
那一天课后,我主动找你聊了几句,本想指出你的逻辑和常识谬误。没想到,我的主动竟然……
“你是在给我洗脑吧?”你一脸的警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请不要把你的观点强加给别人”,你接着说。看去不但一脸的不屑,而且听起来更像是在对我提出谆谆告诫。
最让我哭笑不得的是,你认为是我逻辑混乱,思维漏洞百出。
因此,整整一年,直到我的所有课程结束,你都坚持上课坐到最后一排,不听我讲课,只管看自己的书,做自己的作业,并且在背地发誓,我推荐的书,你一概不看。
不过,这一年间,你课上有再站起来过一次。那一次,我几乎被你吓着了。
我刚刚说完“人的本性是自私的”,没想到马上惹恼了你。你又是一副忍无可忍的样子,蹭地站起来:“老师,难道军人不是无私吗?”
我说:“军人当兵的目的未必都是无私的。有些人当兵是为了减免学费,有些人是为了延缓就业压力,有些人是为了体验部队生活……当然,不否认有的人完全是出于爱国。”
我接着说:“不管什么目的入伍,一旦当兵,军人职业使命要求他们承担起保家卫国的职责。在困难和任务面前,必须放弃个人私利,扞卫国家利益。对于军人的“无私”,不能从本性上理解,只能从使命上理解。”
原以为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谁知你几乎怒发冲冠:“没有军人保家卫国,我们能有现在的生活?我们必须尊敬军人。”
我知道,那场争论如果继续下去,有关“罪责”我可承受不起。
我一直非常好奇,假如争论几句就是洗脑,就是强加观点,你在生活中如何与不同观点的人交流?莫非你从来不与不同观点的人交流?假如你的观点连这点碰撞都不曾经受过,你如何确信它一定是正确的呢?
你学历史专业,应该知道,洗脑的前提条件是把人封闭起来(那些传销组织,就非常喜欢这么做),不让他们接触不同的信息。
大规模的洗脑,需要像希特勒当年那样,利用纳粹组织对大众舆论的系统性操纵,对不同观点进行全盘绞杀。洗脑岂是一个人凭一己之力,说几句话,就能轻易做到的?
在开放平等的空间里,只有交流,没有洗脑,因为谁都无法阻止别人精神“越狱”。在我的课上,不同观点从来都可以自由交锋,请问,我如何洗脑呢?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这一点我认同,但是从你的话里,我读出的潜台词是:“你没必要试图改变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思考,无须改变。”
你把我课后的主动交流,等同于试图改变你,你甚至把“坚持己见”当成独立思考,而真正的独立思考者,从来都是善于自我反思的人。
在很多事情上,五六岁的小孩、从未读过书的文盲,都有自己的想法,那么,人还接受教育做什么呢?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绝对不代表每个人的想法都是对的。教育的目的不就是纠正受教育者脑袋里的错误想法吗?
观点是无法强加的,因为对面无权无势的争论对象,你完全可以公开不接受、不认同对方。何来“强加”?
即使你迫于争论对象的权势,不得不点头称是,那也不过是假装接受。“强加观点者”根本无法验证你心里是否真正接受。所以,公然强加观点是不可能成功的。
要想成功给人强加观点,就必须全面控制信息流,系统性地操纵舆论。方式是悄然屏蔽某些不愿意让人们知道的信息,同时大剂量地向人们推送想让他们知道的信息。
看得见的利益被剥夺,人们通常会愤怒,会反抗。然而,当信息流被悄然无声地控制,人们本应知道的信息被悄悄屏蔽的时候,人们往往毫无觉察。
通过如此操作,在人们毫不知情的情况下,成功地在他们的头脑里植入某种观点和思维图式。人们的三观就如此这般被“润物细无声”地塑造了。
所以,真正强加给你的观点,你根本意识不到是强加的。一旦你意识到对方在强加观点的时候,就意味着对方的“强加”已经失败。所以,“强加观点”是一个伪命题。
要防止被强加观点,不但不能抵制讨论,还应该积极主动多接触不同的观点,对同一个问题,从不同角度切入,从不同观点的对比中,发现对方的合理性,审视自己存在的知识硬伤和思维漏洞,做出填补和修正,获得相对完整的认识。
遗憾的是,人一旦被成功地强加观点,往往会变被动强加为主动自我强加。其“最高境界”就是认为持与自己不同观点的人,都是已经被洗脑的人或想给他们洗脑的人。
进入手机上网时代之后,获取信息更加方便了,但是,获取真相却越来越难了。要说洗脑,现在更多的人其实是在自我洗脑。
他们每天拿起手机,只愿意点开那些标题看去与自己观点相容的文章和视频。同时,平台通过后台大数据分析,不断给你推送你喜欢听、愿意信的消息。久而久之,人便掉入了自己看不见的信息茧房。
大多数从来都未曾反思过自己既有的认知是否正确,他们一辈子的所作所为,不过是不断加固原有的观点,并坚信自己真理在握。
任何健康的社会都离不开交流,唯有公共讨论,才能发现真理。当年,如果没有邓小平推动的在全国上上下下开展的“真理标准大讨论”,就没有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巨大的经济成就。那么,今天我就不可能站在讲台上,和大家一起公开讨论这个问题了。
中国社会要不断走向文明进步,需要一代又一代的人持续努力。对于你们这些有幸生活在信息化时代的大学生来说,更应该尽量让自己保持开放的心态。
对于不同的观点,哪怕你难以接受,也没必要如此敌视。长期只听一种声音,人的思维能力必将不断退化。唯有接受不同观点的撞击,才能防止大脑停止运转。
一个观点越多元的社会,国民的心态就越开放,社会就越有活力,就越有利于引进各方人才,发展外向型经济。为什么广东、上海、浙江的经济发展成就斐然,就是因为宽容多元的社会氛围,打造了良好的营商环境。
那一天这场争论结束,你们班很多学生都认定,你期末挂科是铁板钉钉的事情了。
没想到,你轻轻松松地通过了考试,因为我一向都非常欢迎我的课上有学生敢于表达不同观点,而不是假惺惺地刻意说一些我爱听的话。
你这一类学生,我几乎每一届都能碰到一两个。你们普遍有一个特点:心思简单,内心不复杂,习惯于“一条路走到黑”的直线思维,大脑不大愿意转弯。
这种性格投射到认知上则表现为,无法理解复杂的世界,对很多问题,只习惯于接受一些简单易懂、非黑即白、诉诸于直觉而非诉诸于理性的答案,比如阴谋论、国际关系唯利益论,西方亡我之心不死论等等。在这个各国经济盘根错节的全球化时代,这种思维模式早就应该摈弃了。
正因为内心不复杂,在为人处世上,你们这一类人往往待人厚道,不耍心机。虽然说你偏执,我背地对你的人品却多有称赞。
哈佛大学校长在开学典礼中提醒所有新生,读大学的最大意义在于确保毕业之后能识别有人在胡说八道。
希望将来,在有了更多阅历和见识之后,你能回过头能重新审视,当年的我是否一直在胡说八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