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自由亚洲
作者: 雷乐天
新华社北京2023年8月28日电,中宣部会同教育部组织编写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以下简称《习近平思想概论》)。该教材已由高等教育出版社、人民出版社联合出版,即日起在全国发行。当晚《新闻联播》播报了这则消息。
如无意外,《习近平思想概论》将在今年秋季学期进入中国高校课堂。此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下简称习近平思想)已经成为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独立单元,但一直是有课堂而无教材。
在《习近平思想概论》出版之前,2023年修订的中国高校思政教材已经在2月出版4本,分别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简称《马基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称《毛中特》)、《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和《思想道德与法治》。其中《毛中特》并未像往年一样覆盖习近平思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的内容。此次《习近平思想概论》单独成著、横空出世,意味着习近平思想在思政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已经与“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等量齐观。
仔细对比2023年修订的5本思政教材,我们会有更大的发现。2023年版《马基原》正文共7章351页,《毛中特》共8章263页(其中毛泽东思想部分4章118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部分4章145页),而《习近平思想概论》达17章366页。在某种意义上,习近平思想如今的地位已经上升到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加起来还要高的水平,甚至略高于马克思主义。甚而言之,习近平的政治地位比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四代最高领导人加起来还要高,甚至高于“老祖宗”马克思。
根据2022年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自己的行动指南。但在宣传层面,“马克思列宁主义”一般简化为“马克思主义”,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一般简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冠以人名的意识形态只有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如今,毛泽东思想的地位已经远低于另外两者。近年来关于习近平是“小毛泽东”或者“效仿、学习”毛泽东的种种评论,实在差矣。习近平的政治追求至少是“大马克思”或者“超越、取代”马克思,根本轮不到毛泽东。
中共二十大结束后,有评论认为未能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简化为“习近平思想”是被迫作出的妥协。事实上,遵循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1992年)简化为“邓小平理论”(1997年)的先例,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式简化为“习近平思想”,早已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更重要的是,习近平思想的地位远远高于邓小平理论和毛泽东思想,改与不改都不过是形式而非实质问题。
2023年在习近平执政规划中恐怕还未到“中点”,逐年修订的思政教材如果未来进一步抬升习近平思想的地位,全在情理之中。更值得观察的不是走向,而是将会走多远。
主体思想在朝鲜取代马克思主义的历程,或许是一面镜子。“主体”这一概念可以追溯到1955年金日成的一篇讲话。1965年,金日成在印尼的一次讲话中首次提出“主体思想”。1970年的朝鲜劳动党第五次大会决议,主体思想与马克思列宁主义具有同等地位。1980年,朝鲜劳动党第六次大会决议,取消党章中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把主体思想作为唯一指导方针。1992年,第九届最高人民会议第三次会议通过宪法修正案,以主体思想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思想地位。至此,主体思想在党章和宪法中均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
笔者并非暗示习近平思想也将追随主体思想(即金日成主义)取代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先例,而是指出这种可能性不能被排除。当下作出预测未免不成熟,但过去十年的整体趋势似在指向“习升马降”的意识形态格局。习近平思想会否取代马克思主义,并非无中生有、空穴来风,而是值得倍加观察的动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