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国诚评论文章:
在全球抗中的态势下,中国当然不愿坐以待毙,而是困兽犹斗,也就是寻求各种不见阳光的暗黑战略,进行突围与反制。这些战略以阴谋破坏、科技掠夺、神经作战、供应链截断为主轴,试图对西方世界进行终极对决。
2024年11月17日与18日,位于波罗的海两条重要的海底电缆,遭到了切断。其中一条是连接芬兰和德国的C-Lion1电缆,另一条连接立陶宛和瑞典的BCS East West Interlink。一般而言,切断海底电缆需要具备意图、能力与设备,非一般商业船只所“愿为”和“能为”。
事发之时,一艘中国籍大型货轮“伊鹏3号”(Yi Peng 3)正缓慢航行于该海域,涉嫌重大。目前,这艘中国籍货轮停泊在丹麦附近的“卡特加特海峡”(Kattegat Strait)并接受多国联合调查。
尽管中国官方表态愿意接受北欧多国对这艘货轮进行调查,但基于货轮属于中国籍,中国无法摆脱“间接责任”或“默许性共犯”的嫌疑,这正是中国乐于配合调查的原因,因为主嫌应是俄罗斯。
我估计,毫无疑问也无须调查就可以确定,这是一桩由俄罗斯主使、中国籍货轮配合的海底断缆行动,也是中国推进“海底断缆”战略的一环。具体推断,在俄乌战争不断升级,北约国家加大援助乌克兰之际,这艘货轮极有可能在离开俄罗斯港口之前,受到俄罗斯的主使或收买,采取“海底拖锚”的手法,切断波罗的海两条电缆。这艘货轮也许并未通知中国官方,这是中国乐于配合调查并撇清主要责任的原因,但即使这艘货轮通知了中国官方,中国也一定默许或纵容,因为这符合中俄合作以及推动“海底断缆”战略的目标,具有中俄战略利益的联动性。
实际上,俄罗斯利用中国货轮进行断缆破坏,其动机正是“借刀杀人”;若破坏行动失败而遭到揭发,就可以嫁祸中国。
在中国与立陶宛处于持续交恶的状态,以及今年11月7日,瑞典国会提出大力支持台湾参与国际组织的主张,中国完全具备报复意图与执行意愿,对两条关键基础设施进行破坏。
实际上,依据“中华电信”的统计,中国在2023年之前的5年里,就已经对台湾实施高达27次的“海底断缆”行动。2023年月3日,一条接连台湾和马祖的两条海底电缆被中国船只撞断;这种连续性的破坏行为,不能说是不慎或意外,而是中国对台湾施展暗黑战争的手段之一。对此,美国媒体CNN甚至提出警告,
万一两岸开战,台湾周边15条海底电缆可能遭到中国的蓄意破坏,导致全台大断网,并影响台湾先进武器的使用和反击。
由出身中共解放军的任正非所组建的“华为”,从来就不是一家单纯的民营企业,而是兼任中国的电信情报机构。过去几年,华为始终以提供海外5G设备为工具,渗透他国的国家电信网络,以控制电网或窃取机密。近年来,由于许多国家撤销了华为的契约,并加强对华为的制裁和封锁,华为取得西方先进技术的管道愈加困难,于是华为改采“人才猎头”战略。
另外,华为的“招聘”,也不是单纯的招募员工,而是含有战略目的的“猎人头”,也就是以“重金礼聘”或其他诱惑因素,向西方重要的科技公司,特别是与半导体、AI技术有关的公司,进行“人才挖角”。这是一种“技术超赶的合法捷径”,换言之,自主创新不如引进菁英,买设备不如买人脑。这是一种无须自负研发经费、不须支付智慧财产权,低成本、捡现成的技术猎取战略。
华为取得西方先进技术的管道愈加困难,于是华为改采“人才猎头”战略。(美联社)
西方国家之所以会“人才流失”,主要是因为民主国家把“个人的职业选择”视为自主决定,也把企业的招募(recruitment)看成是企业的招商引资活动,政府无法干涉;正是这种民主漏洞,给予中共猎取科技人头的机会。
这就意味著:科技人才不只是“员工”或“工程师”而已,而是与国家安全和战略竞争相关联的“战略资产”,如何保护或禁止这项人才资产落入中共手中,是当前民主国家重大的任务。
华为“人才猎头”并非始于今日,过去已经有3个典型案例:
(1)最早的例子是台积电和三星的前高级工程师、台湾人梁孟松,在重金利诱之下,加入了中国最大的芯片代工企业“中芯国际”,帮助中芯国际迅速崛起和壮大。梁孟松被外界形容为“台积电叛将”,在现在的国家安全法制规范上,可以说是“科技助敌”。
中国的“暗黑战略”,其目标就是以不择手段,无视法律、伦理与人道的约束,全力颠覆国际秩序。(美联社)
(2)根据荷兰阿斯麦(ASML)的资料,一名在大约十年前离开阿斯麦的中国工程师后来在中国成立了一家有竞争关系的公司,他当初掌握了阿斯麦的一些关键软体和机密资料,对阿斯麦公司造成很大的伤害。
(3)2023年,加州半导体公司Femto Metrix首席执行官在美国国会作证时宣称,该公司的商业机密被盗取,该公司的三名员工离职到中国创办了一家半导体公司,并带走了Femto Metrix数以千计的文件。
“华为”以及其他中国企业的“人才猎头”战略,已经引起包括美国、韩国、台湾、荷兰、德国等等国家的警惕。纷纷采取法律和技术手段进行围堵。这不仅势在必行,也是民主国家“科技保卫战”的当务之急。
“脑控神经战”是一种以控制人脑认知神经为目标的“超限性战争”,这种隐形战争又称为“脑战”(Brain War)或“神经攻击”(Neurostrike)或“微波杀手”。这是“AI武器化”终极境界和目标。
这是一种“不以肉体毁灭为目标的物理战争”,而是“以人脑为目标的灵魂战争”,它是一种通过AI运算和微波投射来改写、导引、重塑人类的认知媒介,达到“知识统战”和“意识形态宰制”(ideological domination)的破坏性工程。
去年7月,一份题为《清点、瞄准并瓦解中国共产党的神经打击计划》(Enumerating, Targeting and Collapsing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Neurostrike Program)的报告被披露。这份报告由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高级研究员 Ryan Clarke;美国前陆军微生物学家林晓旭,以及现任美国情报界人工智慧专家 L.J. Eads共同撰写。
这份报告提出了一个专门术语:“神经打击”(Neurostrike)。这是使用“非动能技术”对军事人员或平民的大脑进行“工程化瞄准”。其目标是损害思维、降低情境意识、造成长期神经损伤并影响正常认知功能。
其中最骇人听闻的是“脑机介面”。这是一种通过“神经微波”的阻断或改换“人类神经元体”的尖端技术,改变人类的认知系统和创造认知情境。例如通过微波投设改变战场情境或阻断恐惧神经,让士兵消除“怕死”的心理机制,或启动愤怒神经来对敌人产生“极度仇恨”乃至理性失控的状态,或者刺激兴奋神经来接受某种意识形态等等。
实际上,中共早在2010年代就已经研究并开发这种暗黑战术。中共国防大学校长肖天亮在他2015年编写的《军事战略学》(The Science of Military Strategy)中提到:“攻击不限于微波武器,还包括了使用『脑机介面体系』来大面积控制人群的思想与精神状态”。
这份报告,等于是给西方“最后的警告”,如果西方国家不采取防堵、断供、制裁等等可行的措施,结果就是“魔鬼统治这个的世界”。
实际上,自2019年川普贸易战1.0时期,中国就已经制定关键性战略物资或材料的限制性出口,其中以稀土、化学原料、锂电池为主项。如今川普重返白宫,誓言对中国采取“核弹级关税大战”。为了因应与反制,中国将启动一场“供应链战争”(Supply Chain Warfare),也就是抓住美国高度依赖中国的稀缺资源,进行由限制出口到切断供应的“反锁喉”之战。
依据《纽约时报》的报道,就在美国总统大选前几天,中国当局对美国最大无人机制造商Skydio实施了制裁,切断了对该公司至关重要的电池供应,导致Skydio只得紧急寻找替代供应商,因而减缓了Skydio向包括美军在内的客户的交付速度。
自2019年以来,中国就制定了一份“不可靠实体清单”,以惩罚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公司。(美联社)
这就是中国“战略物资供应的断链战”,也就是对美国技术断供的“反断供”。实际上,依据《纽约时报》的报道,自2019年以来,中国就制定了一份“不可靠实体清单”,以惩罚损害中国国家利益的公司,并对遵守美国制裁中国的实体公司,制定报复性的惩罚规则。在此同时,中国并扩大出口管制法律,限制西方获得稀土和锂等关键材料的源头和管道,以利于中国遏制“全球抗中”的侵袭。
在现代战争变化多端和“全武器化”(all weaponization)的情势下,中国已经并持续发展各种悄然无声的“暗黑战略”,其目标就是以不择手段,无视法律、伦理与人道的约束,全力颠覆国际秩序,彻底改变人类认知,以实现其全球霸权的强国目标。
※作者为政治大学国际关系研究中心资深研究员,中国问题与国际战略学家,《宋国诚观点》YT频道主持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