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说过:

1, 逻辑问题, 数学思维必须符合逻辑,演绎证明某事肯定是这样,归纳说明某事在实际上是有效的,溯因仅仅表明某事可能是,所以溯因是推理中较弱的一种形式。
演绎是从一般到特殊,归纳是从很多特殊到某一个一般。但是,溯因逻辑是从一个现象或者一个事实,反推出可能存在的原因2,命题问题, 溯因整理成为一个命题叫做猜想。
3,命题证明问题,证明一个猜想是告诉你结果,让你按照规则找出原因-过程的必然性,把道理讲清楚。
我们证明一个数学命题就是一种整体上弱势溯因推理,每一个局部需要强势演绎推理,这是无法克服的困难----超出了人类解决问题的能力!好比一个饭都吃不饱的病人,你要求他力大无比,扛起300斤。况且,,一个事实可能有多种原因,我们要找到那个必然的原因,并且用演绎推理证明就是它。好比逆水行舟,盲人摸象。4,数学定理要求,数学定理必须是全称判断,结论是全称肯定判断的正确三段论只能是第一格的AAA式。这是绝大多数数学命题证明无法做到的。5,证明中使用“估计”是一个预期理由,暗含“假定存在”的非逻辑前提。不能作为一个正确的数学证明。
6,归纳假设证明和先验估计命题,假设:(1)没有进入因果关系;(2)没有进入构成关系;(3)无法可以被感知。(4)先验估计从区分两类否定真理的角度来检视这一问题。第一类涉及虚构或者主观创造的一些对象;第二类涉及实际存在的对象。虚构的对象并不具有事务的全部属性。
7,所谓证明,就是你的结论必须是全称判断,前提必须是正确的,你在证明中也要告诉读者:哪一条是已知的大前提,哪一条是小前提,结论是必然判断吗?有没有含糊其辞?
恽之玮”证明,我们使用归纳法...。假设对于.....。通过假设....,根据我们的假设......。“
哪一个老师教的?北京大学怎么可以生产这么严重的智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