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慧周报》(明慧之窗记者周慧文编辑)
姜尚,字子牙,号姜太公,是周文王、武王的军师,也是齐国的开国始祖。根据《封神演义》,商末周兴之时,他奉师父元始天尊之命下昆仑山,入世助周伐纣。然而,在成就千秋伟业之前,他经历了一段常人难以想像的磨炼心性的岁月。
初到朝歌:接连碰壁
姜子牙初到朝歌,投奔旧友宋异人。宋异人为他安排了婚事,他娶了马氏为妻。可马氏是常人,不懂他肩负的使命,反嫌他无所作为,常对他埋怨指责。
为了安顿生活,马氏让姜子牙做些生意。他先去后园砍竹编成笊篱挑到城里卖,结果一天一个也没卖出,挑著担子走了七十里,肩头压肿。不仅没赚到钱,回到家还被马氏讥笑。
宋异人又劝他卖面粉。姜子牙挑著一担面粉进城,走遍四门也没卖掉一斤。好不容易遇到买主,却只要一文钱的面粉,他低头撮面粉时,不慎被惊马拖倒,面粉撒落一地,被风吹得干乾净净。姜子牙狼狈回家,又挨了马氏一顿骂。
做生意接连失败
宋异人随后把自己的饭店交给他经营。可天不作美,当天中午突降大雨,暑气蒸腾,猪羊肉馅迅速变质,点心馊了,酒也酸了。
宋异人担心他受挫,让他去贩卖牛马猪羊,偏偏赶上朝歌禁宰牲、禁卖酒,姜子牙辛苦贩来的牲口全被没收。他只能无奈回家,脸色如土。
一连串失败后,姜子牙利用宋异人的房子在朝歌开了个算命馆。几个月无人问津,他依旧坚持守馆。终于等到第一位客人,自此声名远扬,门庭若市。
姜子牙画像。(清宫殿藏画本,公有领域)
离开朝歌:奔赴使命
不久,姜子牙决定去西岐寻找明主,劝马氏同去,马氏坚决不愿,二人缘尽于此。姜子牙写下休书,辞别宋异人,前往磻溪垂钓。
周文王识得子牙为大贤,特令百官斋戒三日,亲往磻溪迎接,拜为丞相。八百年周朝基业自此奠定。
「倒霉岁月」的意义
姜子牙年轻时的那些屡败屡战,看似接连的倒霉事,其实都是对心性的磨炼。卖笊篱、卖面粉、开饭馆、贩牲口……每一次失败,他都没有抱怨,没有放弃,更没有怨天尤人,而是默默承受,坚守初心。
正是因为他能忍常人不能忍的苦,吃常人不能吃的亏,才能配得上日后辅佐明君、成就千秋伟业的荣耀。
所以,当我们在生活中遇到困难、不顺甚至嘲笑时,不要抱怨,也不要轻易退缩。要像姜子牙一样,咬紧牙关,坚持到底,把吃苦当磨炼,把挑战当机遇。只有吃得了苦,才能挑得起重担;只有不怕苦累,才能成就真正非凡的人生。
【延伸阅读】
道德传家
德行典范
儿童教育
中华传统女子美德
明慧网原文:
明慧周报:中国版(第一零七四期) 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215279
(本文主图说明:《御府绘林珍赏・册・无款江滨垂钓》,台北故宫博物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