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ww.aboluowang.com
正體
切换到窄版
账号
自动登录
找回密码
密码
登录
注册
快捷导航
论坛
BBS
导读
Guide
家园
Space
新闻子站
评论子站
生活子站
娱乐子站
搜索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本版
帖子
日志
用户
阿波罗网论坛
»
论坛
›
阿波罗世界之门论坛
›
文艺书香
›
「寒露」润物:遥寻芳草行 登高赏秋韵
返回列表
发新帖
查看:
332
|
回复:
0
「寒露」润物:遥寻芳草行 登高赏秋韵
[复制链接]
EA1088L
EA1088L
当前离线
积分
8474
IP卡
狗仔卡
408
主题
1449
回帖
8474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8474
收听TA
发消息
发表于
前天 20:37
|
显示全部楼层
|
阅读模式
【明慧之窗记者颜朴芳综合编辑】
「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
唐诗《斋心》[1]的这诗句道出了秋意渐浓中,迎来了寒露节气。露已寒,将为霜,意味著中国大部分地区天气由凉爽向寒冷过度。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也是秋季的最五个节气,太阳到达黄经195度,在每年公历十月八日至十日之间,二零二五年寒露节气从十月八日开始。
《历书》记载:「斗指南甲为寒露,斯时露寒而冷,将欲凝结,故名寒露。」
《月令七十二侯解集》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
寒露
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出现「寒」字的节令,但并不表示像冬天一样冷。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凉,露水更多,夜晚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快凝结成霜,且带寒意,可是还没有进入寒冷的冬天。
「寒露」气温较「白露」时更凉,露水更多,「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2]。(瑞士法轮功学员摄影作品)
北方已呈深秋景象,偶见早霜;南方也秋韵渐浓,凉爽乾燥。二零二四年的重阳节是十月十一日,正是「遥寻芳草行」[3],携长辈们登高赏秋韵的好时节。
寒露特色:秋意浓 九降起
「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零,凝结)[4],寒露是气温由凉变寒的转捩点,寒露之前的秋天带著凉意,寒露之后就真有寒意了,接连著下一个节气「霜降」,这段时间持续降温,晚秋将如溜滑梯般滑入冬天了。
寒露三候
《咏廿四气诗・寒露九月节》
寒露惊秋晚,朝看菊渐黄。
千家风扫叶,万里雁随阳。
化蛤悲群鸟,收田畏早霜。
因知松柏志,冬夏色苍苍。
唐代诗人元稹的这首诗,将「寒露三候」解读得非常生动,令人有身临其境之感。
一候鸿雁来宾(滨):
自仲秋白露起,陆续就有鸿雁启程南飞。到季秋寒露时,最后一批鸿雁会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
二候雀入大水为蛤:
寒露的第五天前后,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其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
三候菊始黄华(花
):寒露的第十天前后,黄菊盛开了。《礼记》中有「季秋之月,菊有黄华」的记载。
寒露的第十天前后,黄菊盛开。(清 庄瑗《人物画卌・册・高士移菊图》,台北故宫博物院)
九降风
有句俗谚:「九月起九降,臭头仔无地藏」,康熙年间陈文达编修的《台湾县志》也记载:「九月,北风凛冽,积日累月,名曰九降风。」九降是九降风的意思,寒露时节台湾北部正值东北季风增强,强劲的北风把戴在癞痢头上遮丑的帽子掀起刮走了。
九降风刺身入骨,然而,寒露时节,在台湾北部新竹县的北埔、新埔和关西一带正逢柿子盛产,民间此时作柿乾、柿饼,九降风正是得力帮手。
在秋天吃柿子,有保护心脏健康的功效。从中医的角度来看,柿子性寒,味甘,有助于润肺止咳。
而俗谚有说:「吃了寒露饭,单衣汉少见」、「寒露脚不露」,老一辈也常说「寒从足生」,寒露后要特别注意保暖,尤其是腿部。
寒露习俗
登高赏秋
寒露是登高赏秋的好时节,登高而望,极目远眺,金秋满山,所以俗语说:「登高解秋郁」。因与九九重阳相近,这习俗渐渐移至重阳节,重阳登高的习俗源于汉代,原为辟邪。
从阴阳的变化来看,中国古人认为「山为阳泽为阴,高为阳低为阴」,高处是阳气极盛的地方,秋天登高可以聚合阳气。以西医角度来看,登高可以增加肺活量,预防感冒。总之,登高赏景成了此时节的排秋愁、舒身心的好活动。
赏菊
寒露到来的黄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和大多数春夏盛开的花不同,菊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盛开却不恣肆。菊花为寒露时节最具代表性的花卉,处处可见到它的踪迹,人们赏菊花,饮菊花茶、菊花酒,就成了这个节令的雅事。
宋代文人宋姚宽的《西溪丛语》中称菊为「寿客」,象征长寿。九九重阳正是菊花盛开时期,重阳登高人添寿,重阳节因而也被称为「菊花节」。
寒露到来的黄历九月又称菊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清 恽寿平 《瓯香馆写生册・菊花》,公有领域)
吃花糕、芝麻
寒露与重阳节在时间上相近,因而登高之后有吃花糕的习俗。因「高」与「糕」谐音,吃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随著气候逐渐乾冷,民间有「寒露吃芝麻」的习俗。芝麻性味甘平,在《神农本草经》和《本草纲目》等医药学专著里享有很高的评价,益肝肾、润五脏、降血压、平喘止咳、润肤抗衰老,还能润肠通便,中医常用芝麻来改善头晕、虚弱、白发、便秘等症状。
寒露养生
中国古人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个整体,一年四季气候的变化都影响人体的生理节律,所以饮食作息要顺应季节交替的自然规律。
从中医角度来说,寒露时节在南方气候最大的特点是「燥」邪当令,而燥邪最容易伤肺伤胃。此时期人们的汗液蒸发较快,因而常出现皮肤乾燥、皱纹增多、口乾咽燥、乾咳少痰,甚至会毛发脱落和大便秘结等。所以养生的重点是养阴防燥、润肺益胃。
饮食以「酸、甘、润」为主,少食辛温发散之品。中医学认为,五味中的酸、甘可化阴生津;可多食用补中益气的粥食、糯米、芝麻、胡萝卜、银耳、莲子、山药、莲藕、菊花、螃蟹等柔润食物;同时增加鸡、鸭、牛肉、猪肝、鱼、虾、大枣、山药等以增强体质;少食辣椒、生姜、葱、蒜类,因辛辣易伤人体的脏腑功能。
寒露时节,风起叶落,萧瑟的深秋景象容易让人产生凄凉之感而伤情志,出现情绪低落、精神委靡、食欲不振等提不起劲的状况,继而影响日常生活。此时,可以顺应需要休养生息,减少比较剧烈的活动,增加睡眠时间。
都说「登高解秋郁」,可以多到阳光充足的户外,爬山登高或草地闲聊或进行舒缓锻炼,这些都能放松身心,有助于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
寒露时节,正值九九重阳节,携长辈爬山登高或草地闲聊或进行舒缓锻炼,是放松身心好时节。(清 张若霭《墨妙珠林(卯)・册・寒露》,台北故宫博物院)
重阳敬老
重阳节有很多民俗活动,如避恶禳灾、登高远眺、观赏菊花、遍插茱萸等等,都有敬畏天地、祝福老人平安健康的寓意。尊贤敬老是中华民族的美德,「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义」,尽孝道是天经地义的本分。
然而现实生活中,「尽孝」却往往被现在的人们所忽视,甚至因赡养老人而对簿公堂,但强制性的法律是改变不了人心的。
有这样一些人,在这滚滚红尘中,以发自内心的善良,在平凡的生活中展现出不同寻常的孝行:向您推荐专辑《幸福家庭系列》,愿您合家幸福、快乐。
注:
[1]《斋心》(唐)王昌龄:女萝覆石壁,溪水幽蒙胧。紫葛蔓黄花,娟娟寒露中。朝饮花上露,夜卧松下风。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
[1]《月夜梧桐叶上见寒露》(唐)戴察:萧疏桐叶上,月白露初团。滴沥清光满,荧煌素彩寒。风摇愁玉坠,枝动惜珠干。气冷疑秋晚,声微觉夜阑。凝空流欲遍,润物净宜看。莫厌窥临倦,将晞聚更难。
[3]《送槐广落第归扬州》(唐) 韦应物:下第常称屈,少年心独轻。拜亲归海畔,似舅得诗名。晚对青山别,遥寻芳草行。还期应不远,寒露湿芜城。
[4]《池上》(唐)白居易:袅袅凉风动,凄凄寒露零。兰衰花始白,荷破叶犹青。独立栖沙鹤,双飞照水萤。若为寥落境,仍值酒初醒。
《斋心》:「云英化为水,光采与我同。日月荡精魄,寥寥天宇空。」(清 金玠《寿同山岳・册・登高指远》,台北故宫博物院)
【关联文章】
漫话二十四节气
幸福家庭系列
明慧网原文:
https://big5.minghui.org/mh/articles/2005/2/10/
【神传文化】二十四节气-95189.html
祝你平安(第九五期)
https://qikan.minghui.org/qikan.aspx?id=212862
(本文主图来源:清 画院《十二月月令图・九月》,台北故宫博物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提升卡
置顶卡
沉默卡
喧嚣卡
变色卡
显身卡
返回列表
发新帖
高级模式
B
Color
Image
Link
Quote
Code
Smilies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发表回复
回帖并转播
回帖后跳转到最后一页
手机版
|
阿波罗网
GMT+8, 2025-10-13 08:1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