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05|回复: 1

轉載 異議言論

[复制链接]
发表于 昨天 21:5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作者 中國網友 寫於二零一八年

001.若指鹿為鹿則立死,指鹿為馬則可活,那麽妳是選擇忘記真相,還是選擇忘記生死?

quinticApril 27, 2018

每道選擇題的背後,實質是多種價值的排序。我覺得有些朋友言語中體現出的傲慢,是因為他們的排序已經走到了盡頭,不再變易,他們認為自己已經看到了真理,看到了絕對的真實,而我恰恰相反。我從不相信任何恒常不變的價值序列。隨著時間、閱歷、思考的積累,我們心中,求真和求生,總會有不同的重量。這個世界上沒有萬能的靈藥,沒有壹切問題的終極答案,始終需要懷疑,需要思考和行動。

至於我,會選擇活著。真相從來不只有壹個,如果妳都不在了,妳還怎麽捍衛妳的真實。這種活下來,走下去的勇氣,不比殉道者來的弱,來的差,兩者同等的令人尊敬。

文革時老舍選擇死亡,留下清白,而巴金選擇生命,參加“學習”,批判孔老二悲慘的壹生。但是這又怎樣?從真相的多元性來講,批孔確實打破了傳統經典研究的禁忌,用新的視角,人的視角去看孔子,看到不堪,卻是另壹種真實。從“活著”的選擇講,選擇生命,往往不是為自己而活,而是為別人,為了成為壹個“對社會有用的人”而活。很多知識分子,文革時的確是真心的懺悔:自己是否脫離了人民,自己的創作是否真的有益於人民,這種反思是有益的,只是不能在不自主的,逼迫的前提下進行。可話說回來,沒有革命的外力,誰又會自主的,不斷的反省呢。

超越性的存在是有益的。或者是大革命,或者是上帝,又或者是中國文化裏的“天”,又或者是許多人心心念念的“真理”。這類概念,對不同人有不同的益處。在有權者手中是權力的來源,在無能者心中是能力的代償——人總是需要壹些自己之外的東西,來解釋自己,督促自己,安慰自己。甚至於實用主義者的“實用”,懷疑主義者的“懷疑”,都是如此。

只是不要忘記,概念至多是壹個模型,而任何模型都有不對的時候,所以適當切換下模型,理解下不同信仰、追求下的世界觀,既是頭腦的娛樂,也是作出更好選擇的助手。

002.客觀地說,官方認為的“低端人口”到底低端在哪裏?

品大蘿蔔April 27, 2018

所指範疇:壹般是針對外來人口,即那些被稱之為"低端人口"的北漂務工人員和家屬。

“低端人口”,本是壹個侮辱性稱謂。不可否認,因為各種復雜的原因,人和人之間確實存在素質、品行、收入、能力之差異,這壹點毋庸諱言。但在法理上人人生而平等已成為普遍共識,不可人為地劃分高端和低端,而且究竟何為低端,本身也缺乏壹個公認的說法,如果非要給壹個解釋,只會陷入各說各話乃至相互攻擊的惡性循環。此次相關部門清理的所謂外來“低端人口”為例,實際指向的是外來低收入群體。

但是收入低難道就屬於“低端人口”嗎?暫且不論任何大城市的正常運轉都離不開低收入群體的存在,單是“低端人口”指向低收入群的邏輯就十分荒謬。要知道,自古以來,不知道有多少才華橫溢的人曾生活落魄?不知道有多少改變歷史進程的非凡人物有著窮困潦倒的過去?難道他們都是“低端人口”?當年毛澤東、蔡和森等人亦屬於低收入的北漂群體,他們曾8個人擠在北大附近的壹個房間,“隆然高炕,大被同眠”,夜晚任何壹人要翻個身,都要先和周圍夥伴打個招呼。如若按照現在相關部門清理“低端人口”的要求,難不成毛澤東、蔡和森等人也要被強行攆走?這樣的例子比比皆是。

由於低收入人群居住以及貧民區的高失業率,因此那裏往往會存在非正式個體經濟,諸如各種小商販,擦鞋,裁縫,各種維修者和其他低技能的勞動者。還可能產生毒品,賣淫,賭博等。

當局把人分為三六九等,城市也是壹到五線,推行用公民社會信用積分來決定他們在城市居住的權利,以限制人員的流動和階級的流動。總之,就是社會隔離主義越來越得到體現。由此可見,中國雖然擁抱全球化,也依賴商品和人員的流動,但是他們只是為了自己的統治集團利益,對全球百姓能做出什麽可想而知。

這些低端底層很難獲得上升空間,很難獲得教育和戶籍,難於成為城市居民,媒體也很難反應底層的呼聲。因此,在生存線上掙紮的百姓才不知道要爭取以及如何爭取權利。

003.如何看待「民主導致效率低下,專制效率高,能集中力量辦大事」這樣的觀點?

不厚書記April 28, 2018

這其中有邏輯錯誤,這類錯誤觀念流傳甚廣和土共的忽悠以及受眾的邏輯能力缺失有關。

首先用壹兩個例子來戳穿這種荒謬的觀點:

阿波羅登月是不是大事,蘇聯和土共至今沒能上去。

人均GDP2萬美金是不是大事,蘇聯和土共至今做不到。

五毛和小粉紅嘴裏的大事,不過修個大壩、建個大橋而已。這些不過是沒見過市面的人的看法,把小溝裏的泥鰍當作鯨魚。合法收入越高的人,小粉紅的幾率越低,應該有人做壹個這類的調查。五毛不過糊口的工作或減刑的手段。

分析壹下邏輯:

民主和專制是決策過程,決策過程只有合理與否的問題,而沒有效率高不高的問題。決策確定之後,執行的效率與組織系統的官僚化程度、系統設計先進程度、壓榨程度等有關。比如大陸某服裝加工廠可以三班倒,東歐每天八小時,都是同樣的手工,技術熟練度類似,肯定是大陸的效率高,這種效率是血汗工廠的效率。

經常聽到統治者說“不惜壹切代價”,通常來說肯定是犧牲被統治者的代價。等同於養豬場老板說:不論今天殺多少頭豬,也要把飼料成本降下來。如果妳不是趙家人,別太早的拍手叫好。

曹操赤壁之戰大敗,軍隊後撤,道路泥濘,不堪行走,將士哀鳴。曹操大怒,用人填路。49年來,土共所作所為不過是用人填路而已。

老毛的口頭禪就是千萬人頭落地,不在話下。那是別人的千萬人頭落地,朝鮮戰爭壹碗蛋炒飯,老毛幾天茶不思飯不想,臨死前還跟江青四人幫說我死了妳們怎麽辦。


004.如何評價《編程隨想的博客》

OverthrowCPCApril 28, 2018(上次更新:2018 年 1 月 29 日)

科普《編程隨想的博客》

《編程隨想的博客》是迄今為止海外”反動“勢力中反洗腦內容最深入淺出的、最理性客觀的、質量最高的(沒有之壹)。可以說毫不誇張地說,此博客是所有剛學會翻墻的初階人士必讀之物。

此博客於 2009 年在 Blogger 平臺上開通,起初專註於編程技術類,後因為“綠壩事件”及“Blogger 被屏蔽事件”而開始涉及政治內容。隨著博客影響力擴大,讀者增多,反洗腦成為了博客最重要的議題,政治內容的比例也不斷增多。

《編程隨想的博客》獨到之處

海外“反動”內容著實不少,各種網站、博客、推特、自媒體,令人眼花繚亂。不同於絕大多數站點以純事實評論、政經分析、新聞聚合為主,《編程隨想的博客》更強調反洗腦的思維能力的建立,正如其壹直秉承的理念——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

此博客自己的內容總結:

提升思維能力 普及政治常識 各種翻墻姿勢 黨國的陰暗面 網絡安全知識 軟件開發技術

具體總結下此博客的獨到之處:

a. 不僅僅是時政評論本身,更側重於政治素質與政治常識的普及,初階翻墻人士必讀(比如《“政治常識”系列文章》)。

b. 不僅僅是教授翻墻技術,更側重於網絡安全與蹤跡隱匿的技術,敏感異議人士必讀(比如《”信息安全”系列文章》)。

c. 不僅僅是反動內容本身,更側重於心理素質與思維能力的建立,擺脫洗腦階段必讀(比如《“心理學”系列文章》與《“學會思考”系列文章》)。

c. 不僅僅是初階科普內容,更側重於進階提升與深度閱讀的內容,自我提升階段必讀(比如《收藏的電子書清單》與《收藏的各色網站》)。

《編程隨想的博客》大事記(未完待續)

2009年博客開通

2012年,博主根據公開信息,整理出《太子黨關系網》1.0 版本

2013年獲德國之聲國際博客大賽最佳中文博客提名:《2013德國之聲國際博客大賽——中文提名博客揭曉》

2014年被泡泡網(壹家關註中國互聯網自由的網站)發起的網友投票選為“2014中國互聯網的英雄”之首:《2014中國互聯網的英雄:“編程隨想”博客》

2016年2月29日,編程隨想將《太子黨關系網》發布到 GitHub,命名為“Zhao 項目”,含有中國大陸權貴階層包括130多個家族、700多人的資料和關系網絡。

2016年6月8日,中國網絡空間安全協會致信 GitHub,稱該項目誹謗中國最高領導人習近平,要求立刻刪除。3天後GitHub公開了這封公開信。這是GitHub收到的第六個政府刪除請求,也是第壹個來自中國政府的請求。目前,在中國大陸訪問該項目,網站會返回HTTP 451錯誤。

《開源“趙家人”名單,GitHub激怒中國網安協會首出拳. 端傳媒. 2016-06-28》

https://github.com/github/gov-ta ... rogramthink-zhao.md

2017年4月初,編程隨想博客的界面改造代碼曝光了壹個嚴重 javascript 漏洞,此漏洞曝光了編程隨想的時區就在國內。但是編程隨想本人卻認為這是壹件好事,因為會給墻內的人帶來信心。

壹些吐槽

為防禦朝廷的 DDoS 攻擊,此博客選擇架設在 Google Blogger 之上。因為 Blogger 的限制,博主無法進行後端定制,便產生了壹些非常蛋疼的問題,其中之壹就是無法很好的應對五毛搗亂。

我曾經建議編程隨想引入副版主的機制來應對五毛搗亂,但編程隨想本人崇尚依靠算法的“無人值守”的管理模式。算法雖然能應對刷屏攻擊,但面對拉圾攻擊(如謾罵、人身攻擊、精神病、推銷等)時卻無能為力,近幾個月來,編程隨想的評論區已經跟 YouTube 評論區看齊了。

關於五毛在編程隨想評論區的大規模搗亂行為,參見我的另壹個回答:《大家認為品蔥該如何防止五毛的入侵呢?》。

《編程隨想的博客》資源匯總
訂閱鏈接:RSS 訂閱、郵件訂閱

博主收藏、整理的資源:《收藏的電子書清單》、《收藏的各色網站》、《收藏的開源項目清單》、《太子黨關系網絡——揭露趙國權貴》
免翻墻博客鏡像:鏡像壹 by Zeroth Posclegomer (註:GreatFire.org組織與著名黑客小藍也曾經建立過免翻墻鏡像,但均已不再維護)
免翻墻資源 1:Resilio Sync/BitTorrent Sync 同步密鑰 B7P64IMWOCXWEYOXIMBX6HN5MHEULFS4V(使用說明),包括博客文章離線版與博主收藏的電子書
免翻墻資源 2:博客文章離線版 Openload 網盤下載、博主收藏的電子書 Openload 網盤下載,內容同步至 2018 年 1 月,感謝“品蔥隨想”提供
郵箱:program.think@gmail.com
Twitter:@programthink


005.在問答網站上,如何判斷壹個回答的質量?

MIKE10April 30, 2018

要想說服別人,最重要的技巧無非三點:Ethos, Pathos, Logos(好像出自亞裏士多德)

知乎回答中的各種各種文獻引用和有名的人講過的話就是屬於:Ethos

繪聲繪色講個讓人產生共鳴的故事就是屬於:Pathos

個人語言中的邏輯關系就是屬於:Logos

對於我個人而言:

如果我看到了壹個我之前完全不知道的新領域的知識或是我完全沒想過的觀點

我會更加關註這個回答的Ethos,也就是這個回答的可信度怎麽樣

如果感覺是回答者自己憑空說出來的我就直接不看了

如果有相關的名人相關的東西,或是確實是從事相關職業的人的回答之類的

我就是會認定這個回答的蠻有價值的

如果我就是平常閑著沒事,想看看故事的話

那就只在乎Pathos相關的,如果看完後能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就是個好故事

當然真實度存疑

如果是壹個和自己平常的價值觀相反的,甚至對自己人生觀世界觀有顛覆的觀點

那就要更加註意回答者的Logos(邏輯)

看看回答者有沒有犯什麽謬誤,是不是故意忽略了某些證據

是不是沒有關鍵事實上的證據支持等等

如果邏輯上實在找不出漏洞

那這個回答就只能認為是正確的

舉個例子就是編程隨想的博客

我個人的喜好是Logos > Ethos >Pathos

如果這三點都掌握不好回答,就算說的再多,根本看的價值都沒有

006.怎麽看墻內壹些人因為北大嶽昕事件越發理解毛澤東發動的文革?


Onioner April 28, 2018
許多人現在對文革的崇拜,其實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幸存者對記憶的重塑和引導。

他們許多人提到了文革時期可以“任意”地貼大字報,去批評自己想批評的人。然而事實上,文革中的大字報從來不是對公共空間的真正參與,而是極權體系強行制造的偽社會運動,是最高領袖個人意誌的提線木偶、指哪兒打哪兒的政爭工具。最高領袖想要他們去打倒司令部,他們便可以去打倒司令部;最高領袖想要他們去毆打辱罵那些比他們更有文化,地位更高的知識分子,他們便可以把平時的自卑都發泄到那些知識分子身上。

但是他們有的人真的覺得這是民主,可以自由地發表自己的意見,他們便真正地去批判偉大領袖,批判出身論,批判個人崇拜。現在,大家都知道他們的名字,他們是林昭,是遇羅克,是張誌新。

然而,在文革的浩劫後,那些順著最高領袖,去造最高領袖的敵人的反的人卻活了下來,在他們眼中,文革簡直是他們的天堂,可以無所不能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只是因為他們的欲望和最高領袖暫時地相似。他們在輿論場中自然將自己的記憶講述出來;而那些由於發表反對言論而被迫害的人,現在都要麽已經去世,要麽選擇出國離開了中文的輿論場。因此在這場記憶的戰爭中,關於大字報“自由”的記憶被選擇記憶,而關於“自由”背後的真相卻被遺忘。

這就是現在,為什麽許多人崇拜文革,並將文革視為“民主”的原因了。


007.如何評價“英烈保護法”

Fred ZhouMay 02, 2018

《趙家烈士保護法》火速出爐並生效執行,各位蔥友看法如何?
-----------------------------------
立法保護英雄烈士,近年來社會各界呼聲不斷高漲。2017年全國兩會上,有251人次全國人大代表、全國政協委員和壹些群眾來信提出,建議通過立法加強英雄烈士保護。在黨中央的高度重視和統籌領導下,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於2017年4月正式啟動英烈保護法立法工作。當年12月底舉行的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壹次會議,對英烈保護法草案進行了初審,引起社會各界廣泛關註和討論。
2018年4月25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草案)》提交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審議。草案提出,增加相應條款,打擊精日分子。
2018年4月27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全票表決通過了英雄烈士保護法,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受法律保護,禁止歪曲、醜化、褻瀆、否定英雄烈士的事跡和精神,宣揚、美化侵略戰爭和侵略行為,將依法懲處直至追究刑責。
2018年4月27日,由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英雄烈士保護法》,自2018年5月1日起施行。
“以侮辱、誹謗或者其他方式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依法承擔民事責任;構成違反治安管理行為的,由公安機關依法給予治安管理處罰;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英烈保護法,是壹部被許多法學界人士形容為“向褻瀆英烈行為亮劍”的法律。
褻瀆英烈,誰可以起訴追責?值得註意的是,英烈保護法在規定英烈近親屬可以提起訴訟的同時,明確賦予了檢察機關對侵害英雄烈士的姓名、肖像、名譽、榮譽,損害社會公共利益的行為提起訴訟的權力。
攀爬英烈雕像、汙損紀念設施、在烈士陵園跳“廣場舞”……英烈尊嚴不容詆毀,英烈紀念設施同樣需要全面保護。
“相關部門要在切實履行法定職能的同時,對破壞、汙損紀念設施的行為嚴格執法、及時處理,把英烈紀念設施的保護工作落到實處。”
===============
確實能起到懲罰“精日分子”的作用?還是變成壹個“口袋罪”被濫用?

民主社會的優點就是社會容許不同聲音,甚至可能是“有害”的言論,關鍵在於每個人如何看待和做出選擇,而不是某些人活在蘇氏笑話中完全認為所有英烈都是不容評判的。如何判別英烈,如何評判英烈,都值得社會大眾的廣泛討論,而不是簡單通過壹條法律來行政,這會極大的損害百姓的人權,使我們距離1984越來越近。國家使用這樣類似教法的法律,更加劇了政府的極權,某些英烈在前朝算作英烈,在當今可能就不是了,甚至在當今社會,馬步芳、白彥虎在中共官方因荒謬的民族團結政策被定調為英雄,但在“皇漢”眼裏是十惡不赦的大壞蛋。因此,對於“英烈”這個群體的保護本身就是非常混亂的,它不僅僅加速了社會不公,更容易激起不同思想意識團體的對抗,且占據主導地位的團體可以合法使用“英烈保護法”打壓異類。

我們知道,2016年6月,“狼牙山五壯士”後人起訴歷史學者洪振快,指控洪振快侵害名譽權和榮譽權,最終中共法院判決了洪振快敗訴。這件事情的起因是什麽呢?歷史刊物《炎黃春秋》前執行主編洪振快從歷史考證的角度,經過認真仔細的調查,在2013年,洪振快先後發表了兩篇文章,質疑中共官方對“狼牙山五壯士”的宣傳不真實,同時也批評廣東警方對持有同樣質疑的網友行政拘留。

在大陸上過學的朋友應該還記得,“狼牙山五壯士”被入選了大陸的小學課本,傳授給了幾代中國學生,說他們在抗日戰爭時期,殺死了幾十名日軍。子彈用光後,他們跳下了狼牙山。

這個事是真是假呢?洪振快經過調查,證實在狼牙山交戰中,根本沒有日軍士兵死亡,“五壯士”也不是跳下來了懸崖,有可能是他們滑落下去的,他們當中有三人死亡,兩個人幸存了下來。

所以“五壯士”的後人把洪振快告上了北京西城法院,起訴他洪侵害先烈名譽。北京西城法院給出的判決認為,“五壯士”和他們的精神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內容,對歷史的質疑是“打著言論自由的幌子”的歷史虛無主義,損害了“中華民族共同記憶”。

但是我們查閱大陸媒體此前報導發現,1985年,當年的老遊擊組長冉元同介紹,當年五壯士的真實情況,是那5個人不知道狼牙山是條絕路,情急之下就跑了上去,等發現以後再想往回跑,已經沒有退路了,只好和鬼子拼起了刺刀,邊拼邊退,只顧前不顧後,結果不小心,在倒退中摔下了懸崖,而不是故意跳下去的,當然也沒有喊什麽口號。

我們這裏說這些,沒有對任何人不敬的意思,我們本著對歷史負責任的態度來說,捍衛英雄、捍衛歷史必須以捍衛真實做為基礎。

除了洪振快的事件當時鬧得是沸沸揚揚之外,還有壹件事也是鬧得很熱鬧。我們還知道,邱少雲也是被中共重點宣傳的英雄先烈,說他為了不暴露行動,保護戰友,在烈火中忍受著劇痛“紋絲不動”,直到最後被活活燒死。

但是有網友貼出了大陸官媒對邱少雲報導中的多處自相矛盾的地方,但是馬上就被刪除了。大家知道,對已經發生的同壹件事,如果出現多種不同描述,其中只有壹種描述可能是真的,其它描述必是謊言或謠言,甚至都是假的。這位網友列舉了14大疑點,其中邱少雲“烈火燒身紋絲不動”,對這個嚴重不符合生理學常識的說法,網友進行了強烈的質疑,而且我們看到網上對中共描述的邱少雲,質疑聲越來越多。

盡管中共宣傳的這些所謂的“英雄先烈”越來越多的被人們質疑,但是中共法院還是做出了罔顧事實的判決。那麽中共為什麽現在還要審議這樣的壹項草案呢?荊楚先生認為,這是中共在恐懼心態下做出來的,中共害怕這些假英雄的真相在網絡上傳播,害怕民眾明白真相。所以用這種限制言論自由的辦法,來幹預老百姓對假英雄的抨擊。

荊楚先生指出,中共編造出來的人物很多,比日抗戰期間張思德,原本是中共黨魁毛澤東身邊的警衛員,被派出去燒鴉片。最後窯洞垮塌,把張思德給壓死了。

中共還編造了和國軍交戰時期的劉胡蘭,實際上,14歲的劉胡蘭跟共產黨的壹個指導員同居了近壹年的時間,被殺死後,又被這個指導員利用,謊稱劉胡蘭是英雄烈士。

而雷鋒的事就更可笑了,被編造出來的那些故事,東拉西扯,到處是破綻,只要稍加分析就知道,都是中共為了宣傳而造的假。它經常用這樣的辦法來做假宣傳,“這些人完全是卑鄙小人,哪是什麽英雄?”

那麽中共為什麽要保護那些虛假的英雄,卻不保護中華民族真正的英雄呢?我們知道嶽飛,文天祥都是中華民族的英雄,中共為什麽不保護他們這些真正的英雄呢?

嶽飛是對中華民族起著巨大精神影響的歷史偉人。他的才能、品格和風骨堪稱是古代武將的典範。他用生命演繹了中華傳統文化中“忠”的價值,“精忠報國”的精神輝耀千古,浩然正氣激勵著壹代又壹代的中國人。

但是,中共卻不把這樣的真正的大英雄當作英雄,甚至還有意顛倒歷史。2001年12月間,江澤民姘頭陳至立治下的教育部篡改中國歷史,擬在新版《全日制普通高級中學歷史教學大綱》(試驗修訂版)中不再稱嶽飛和文天祥為民族英雄。有人也試圖按江澤民的意思“與時俱進”,把秦檜捧為忠臣,為賣國賊翻案。

中共為什麽要這麽做?因為中共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東西,是壹個異類、“西來幽靈”,它的老祖宗是魔鬼撒旦教徒馬克思,所以它處心積慮要割裂中國人與中國歷史、中國祖先的聯系,斷了中國人的根,讓人忘掉真正的中華民族歷史,從而變成它的子孫、馬列的子孫,這樣才有利於它的統治,最終達到它毀滅人的終極目的。

有些人說,推動保護英烈可以團結大眾,其實這就是中共洗腦大眾的民族主義所導致的惡果。民族主義從來不是最優的選擇,世界因民族主義招致的災難還不夠少嗎?如果為國捐軀,我要為哪個國,捐誰的軀,妳要在文革中鬥死其他無辜的人民來建設美好新中國嗎?只是希望中國人能早點意識到自己究竟是為什麽而活,又是為誰而活。是為統治者而活,還是為自己而活??


008.歧視是什麽意思?

維基定義:歧視,是針對特定族群的成員,僅僅由於其身份或歸類,而非個人特質,給予不同且較差的對待。歧視總是以某少數族群的利益為代價,提高及維護多數族群的利益。
歧視和看不起/鄙視某人是壹個意思嗎?
如歧視女性歧視黑人,我認為有這種想法的人還是因為女性/黑人的能力不行(真實的或是歧視者想象的),若女性/黑人證明了自己有強大的能力,這種歧視(我認為是固有的觀念,見到對方之前對壹個群體的固有觀念)會迅速消除。再說的具體點,壹個明確提出不要女性的公司遇到壹位能力超過大多男性的女性多半也會錄取。(若仍不會錄取我認為是因為女性還存在更多的劣勢,如體力和對家庭的責任。)
歧視殘疾人也是因為殘疾人的劣勢,因對方能力不行而看不起某人發生在正常的人身上就是壹件正常的事,但在殘疾人身上就是歧視了嗎?
這種基於對方能力的看不起是“歧視”嗎?
再說壹說同性戀人群,有很多人”歧視“同性戀嗎?但我認為這是壹種觀念的沖突,很多人不是歧視同性戀而是反對同性戀,而且,反對的不是同性戀者,而是同性戀行為。
歧視這個詞是不是過激了?很多情況下我們只是基於對方能力(我們的判斷可能是錯誤的)而看不起某個人,我認為用輕視這個詞更好,被看不起者在腦海中出現”歧視“二字便會怒火飆升,”歧視"的含義激化了矛盾。

KamuyouApril 27, 2018

答主學經濟學的,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簡單)談壹下歧視吧。

我對歧視的定義:對不同人基於其身份特征(性別、種族、教育程度等)給予區別對待的行為。

根據歧視產生的根源,大致上分為兩種:(1)基於個人偏好的(taste-based);(2)基於統計的(statistical discrimination)。

對於(1),就是我們通常語境中講的“歧視”,比如互叫黑稱,讓移民“滾回去”等等都屬於這種,根源就是不喜歡。這個東西沒什麽道理可說,人性如此。通常也被賦予比較強烈的負價值判斷,在西方國家尤其如此,被視為最重要的“政治正確”問題。另外壹個casual observation是,這種歧視行為和壹個人的教育文化程度大致呈現負相關,越受過良好教育的人往往越開明。

對於(2),舉個例子,HR招人只要本科985的。這個就是典型的學歷歧視——985畢業的也有糟粕(答主忝為其中壹員,還是有發言權的),非985畢業的精英更是比比皆是。學歷只是能力的壹個指標,相關性多大還不好說。但是通常情況下,這種歧視是比較容易被接受的(甚至不被稱作歧視),在某些條件下,也是有效率的(節約了妳去深入了解這個人能力的成本)。

不過註意上面的“某些條件下”。和絕大多數經濟學結論壹樣,這個東西的有效性是依賴假設條件的。我大致說壹下可能導致其不成立的原因:1.說是說“基於統計”,但是絕大多數情況下人們都是印象流,不見得真的有嚴格的統計數據,那麽當妳的印象錯誤的時候(經常發生),妳基於統計的歧視自然也就沒有道理了;2.基於統計的歧視很多時候是和刻板印象(stereotype)聯系在壹起的,比如“亞洲人數學都好”,“女性不擅長邏輯思維”等等。妳不能說這些壹點道理也沒有,可能統計上也是成立的,但問題是很多時候個體差異非常大,用這種大而化之的判斷可能會造成很嚴重的問題——特別是當獲取有關個體的信息之成本並不算高時,僅憑刻板印象做出武斷判斷就非常不可取了。


009.壹個政權的合法性到底是指什麽屬性?


總是聽到人講,中共美化它的過去,刻意隱藏它的錯誤和內幕;誇大它的功績,甚至把抗日戰爭的功勞全部霸占;把自己塑造的偉光正,容不得壹點瑕疵……是因為中共害怕自己的合法性被質疑。政權或政府的合法性到底是什麽?憲法都是中國共產黨制定的,它還有什麽不合法的?為何要為了個莫須有的合法性而把歷史篡改的亂七八糟? 如果不是為了合法性,那麽中國共產黨還會以什麽為由篡改歷史真相?

WindonweedApril 28, 2018

這個問題跟我的專業政治社會學密切相關,我簡單梳理壹下,有興趣的朋友也可以借此了解這個學科。我從三個方面回答這個問題:1. 政權的合法性是什麽?2. 如何理解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問題?3. 如何理解合法性對中共政權的重要性?

1. 政權合法性

合法性(英文:legitimacy)這個概念最早由馬克斯·韋伯加以闡述。韋伯將權力表述為壹種支配關系(行動者A迫使行動者B違背自己意願行動的能力)。支配關系對不平等關系的存續,韋伯認為這使得支配者需要將自己的特權合理化,也使得被支配者在心理上服從乃至認可這種不對等關系。韋伯認為合法性主要有三種來源:基於理性的法理權威、基於神聖性的傳統權威和基於超凡能力的魅力(charisma)權威。相關論述可以參閱韋伯《經濟與社會》第壹卷第三章、第二卷十至十五章,有中譯本。

對韋伯稍有了解的朋友都會知道他往往采取壹種“理想類型(ideal type)”的方法進行分類,即將現實中某些重要的維度加以抽象提煉,所以現實生活中的政權往往混用了若幹種合法性來源,只是可能更接近某壹種。比如現代西方的民主制,合法性在於民主程序本身的賦權過程,比較接近“法理權威”,但政治家的個人魅力、制度本身的神聖性也會發生壹定作用。

2. 中共的合法性特征

韋伯的分類中有壹個很特別,即“超凡魅力權威”,認為合法性來源在於有壹個政治家高瞻遠矚,能夠帶領眾人去往應許之地。毛的權威很接近“超凡魅力”,他作為“人民的大救星”,被認為具有常人所不具備的能力和視野,所以整個民族必須接受他的領導。但韋伯同時指出了這種權威類型的癥結所在,即魅力權威的常規化。首先,魅力權威也是人,也會犯錯誤,時間長了犯錯多了,魅力難免會消散;其次,國家運行不能依靠壹個人,要依賴官僚體制,國家治理越復雜,官僚體制權力就越大,個人受限就越深,漸漸就不能發揮指導全局的作用(參考毛與周、劉的矛盾);第三,魅力權威是要死的,他沒法保證繼任者與自己具有相同的魅力(參看華國鋒)。

中共的合法性當然只能說接近於“魅力權威”,但發生了許多變異。韋伯雖然很了不起,畢竟不能預見到中共這個政治機器的復雜性。那麽,中共在毛死後是如何延續其合法性的呢?我以為是兩方面。壹是超凡魅力組織化,即這種超凡的魅力從某個個人轉移到整個中共體制。江時代提出的“三個代表”,可以視為壹種嘗試,通過表述中共具有不證自明的先進性,論證它應當來領導國家,具有天然的合法性。二是超凡魅力績效化,這方面可以參考壹些學術論文(如楊宏星和趙鼎新,2013),即說中共在領導中國方面是卓有成效的,其成就不斷地證明中共確實具有超越其他組織的領導能力,沒有中共不行。

當然這種合法性仍然沒有徹底擺脫“魅力權威常規化”的問題。這就是題主在題目中說到的,為什麽中共要篡改歷史,等等,因為不道德的與不成功的歷史都會傷害中共“天然合法”的超凡領導者形象。另外,中共的績效主要體現在經濟發展上,但經濟發展有其自身規律,經濟的下行會不斷地挑戰其合法性。

3. 中共執政合法性的重要性

題主在提問時深具洞見的壹點是說,這種合法性是“莫須有”的。沒錯,壹個國家對其人民的統治主要依靠國家機器,尤其是暴力機關。中共即使被許多民眾嫌棄,其統治也難以被推翻。那麽,這種合法性的重要性何在呢?

首先是治理成本的考慮。民眾對國家合法性的認同度越高,與國家合作的可能性就越大。比如失地農民上訪,如果他們抱著壹種“黨中央還是為人民服務”的,很可能拿點錢就走人了;如果他們認為“中共政權本質上是官官相護,土地財政背後壹定是巨大的利益交換”,很可能就會不依不饒要求更大的經濟補償。如果民眾對國家合法性普遍不認同,這種成本是很大的。

更深層次上是抑制其他合法性的考慮。雖然國家治理並不純粹以來合法性,但不能不說(用韋伯的話說)被支配者的心理訴求是客觀存在的,就是說,民眾會不斷地(有意識無意識地、以各種方式)追問國家的權力有沒有道理。如果壹個國家的合法性很弱,就難以抑制其他的合法性類型與其競爭,壹切問題都會擴大成政治問題。比如在壹個民主社會,連續三四年經濟不行,大家就讓總統背鍋,換壹個總統上,仍然不行,再換壹個,直到行了為止;但在績效合法性的社會,經濟不行,大家就討論是不是黨的領導不行、是不是因為不搞民主、是不是因為某些人集權(這幾年就是如此)。反之,合法性強,就自然地抑制了其他合法類型,比如既然中共有“三個代表”,那麽就沒有必要再采取代議制,因為其“最先進”的成份已經被中共“代表”了;又比如,如果我們有“三個自信”,那麽久沒有必要再考慮其他體制了。

合法性的重要性,在各種類型的政體中都是存在的。

當然,合法性這件事說重要也重要,說不重要也不重要。我在壹開頭提到,韋伯的思路是,“權力”是A支配B,所以B要將支配關系合理化。但是後來人們對權力的理解更深刻了,尤其是在所謂葛蘭西轉向之後,大家意識到,只要B從壹生下來就覺得自己該受A的支配,並且完全意識不到其他可能性,就根本不存在合法性的問題。這就是文化(意識形態)的重要性。我認為這就是本屆政府的思路,將合法性與血緣性的民族認同結合起來,讓人們覺得我們民族就是要搞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不適合中華民族、提倡民主就是賣國,就不存在合法性的問題了。

提出這個思路的老兄,其心可誅啊……


010.大家談壹談自己思想的漸變過程吧?

品蔥大多數還是出生在大陸的人吧,自然從小接便受黨國的教育,但現在的各位都不怎麽喜歡共黨,甚至反對共產黨,巴不得它下臺。
那這樣的思想是怎樣形成的呢?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大家回憶總結壹下吧。

April 29, 2018

讀小學的時候還是粉紅,但那時候還有谷歌,有時候是能搜索出壹些奇怪的東西的。後來看了壹些韓寒對體制的批判文章,而且後來壹些原本能上的網站也被封了,自然培養了翻墻習慣,之後懂的東西就越來越多了(羞)…

不喜歡政治課本裏的敘事方式。

到了twitter,因為安全意識不足,牢騷太多,被喝了壹次茶。此後安分守己,堅持自我審查,盡量不在網上討論政治。事情過去多年,但某天在地鐵被查身份證,發現還是被當成重點人群看待(坦白我過去的經歷後,警察都會理解放行)。這讓我意識到做小白兔不可行,自己還是被某些人記著。另壹方面害怕這事因此被身邊更多人知道,影響他們對我的看法。父親也是十分謹小慎微的人,此後他每次知道我在別的地方談政治,都會變得十分緊張並喝止。

另壹方面,twitter的經歷也讓我意識到小部分人自high是十分狹隘的,我們不可以把在某個群體中聽到的聲音,當成是現在整個社會的聲音,這是互聯網時代大家要認識的觀念。在圈子壁壘更高的中國互聯網,這種現象更加突出。不要真的以為社會會對某些事件有長期的憤怒和不滿,急於跳腳,從而槍打出頭鳥(這也是中國文化的日常)。

自覺得在生活和工作中算是壹個守規矩,安分,膽小怯懦,沒什麽意誌力的人。不過喜歡讀書,也喜歡和別人交流,接觸各種思想。現在沒有資本,不能出國,也不會支持革命,只會安分做壹個低端人口。

回想起來,我不知道我也會有“觸犯法律”的壹天,也許壹切只是出於正義感以及對官方宣傳邏輯不自恰的厭惡。好在很早受到了網絡審查和監視的教訓,若現在犯事接受的懲罰只會更沈重。

《銀魂》的故事對我很有啟發,盡管自己沒法改變大局,還是要心存善良和正義感,保護自己和身邊愛的人。掙脫不了鐐銬,那就戴著它跳舞吧。

011.我們應該尊重他人保持不科學理性的權利嗎?


Bai。團子May 02, 2018
首先我很好奇題主的“不科學理性”的定義是怎樣的。。另外我沒有“知忽”的賬號,題主也應當註意壹個好的提問它的問題應當是明確的。

好吧,首先我不提倡每個人都是科學或者理性的。因為人類就是人類,如果妳希望人們保持理性和科學,或許機器人才是最適合妳的答案。我對追求極端理性的人保持尊重,這些人許多是能夠驅動社會進步的力量。但是我也不否認“非理性”,“非科學”,“非科學理性”在生活當中的重要性。正如同當年的第壹把大火將人類帶入文明,愚昧的原始人將雷電視為神明,黑暗時代歐洲的地心說。我認為我們的科學理論正是建立在這些人們虛妄的幻想之上,這些“非理性”,“非科學”,“非科學理性”的存在為我們的社會基礎打下根基,是人類嘗試解釋自己無法理解現象的第壹步。然而“理性科學”是我們探究問題和現象時候使我們的保持動力和方向的力量,同行駛汽車壹樣,只有不斷地付出力量調整,才能夠使車輛在公路上安全的行駛。

在討論壹個話題的時候,我們應當保持對彼此的尊重,哪怕這是個新人基於他自己的臆想構建出了壹系列愚蠢的問題和意見。壹個“謙虛而謹慎的科學”能夠反駁這些“愚蠢的問題和意見”,但當妳認為討論這些基礎話題都是在浪費時間的時候,妳展示給眾人的便是妳的“無理傲慢”,而妳也錯失了糾正妳可能存在的錯誤的機會。

最後,壹個不理性的人最害怕的便是理性的人,所以不用躲避他們,他們更加怕妳。。。 因為妳的證據會像小刀子壹樣,壹層壹層撥開假象,展示他們愚蠢的真面目。但是我得說,基於“不科學和不理性”的分析,我認為妳最好不要這麽對待妳的領導。。。

嗯。。回答這種問題。。。 我可能復習壞了腦子。。。

ps: 普及基礎知識從自己做起,團子大人的基礎普及收藏夾:https://www.pin-cong.com/p/74253/

ps: 歡迎反駁的我觀點。。嗯。。。起碼用“思考過”的觀點。。。還有“略微準確”的文字。。。

ps: 我是 “Bai。團子”,愛吃團子的團子。。。

ps: 求贊求贊求贊求贊求贊~~~

012.面對可能愈演愈烈的言論管制和集權統治,普通老百姓能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做點什麽嗎?

Peter PanMay 02, 2018
如今天朝的趨勢有愚民、言論管制越來越深的特點了,作為壹個普通百姓,我們做不了什麽大事,那麽我們能做點什麽嗎?

作為普通人,我們不掌握公權力,不掌握輿論,不掌握任何有影響的東西。

先說說個人方面吧:

我覺得,普通人從最本質上來說是人。也就是說,我們可以不用像豬壹樣吃飽了睡、睡飽了吃那樣活著。我們有思想,我們可以做壹個明白人。

也許有人會說,妳關心那麽多有什麽用?我想說,除了上面說的“做明白人”之外,這也是壹種興趣,就跟很多人喜歡研究歷史、喜歡讀書、喜歡樂器壹樣,妳也可以說,妳看歷史、讀書、彈琴有什麽用啊?壹個道理。

想做而且能夠把自己鍛煉成壹個明白人,能知道自己在親眼目睹歷史的進程是壹件非常有意思的事,不是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處在壹個什麽樣的歷史進程中的,大多數人只是渾渾噩噩的日復壹日。人生可以活得更精彩。

另外,妳的知識面可以作為誌同者聚會的談資,也可以指引妳的壹些決策如投資、遷徙等。舉個最簡單的例子,49年前中國很多的資本家和地主都在觀望,沒選擇出走,也不知道當時蘇聯發生了什麽,結果呢?在隨後的各種運動中家破人亡。

最後來說點大的方面:

就目前的形勢來看,官方有故意愚民、加強言論控制和走向封閉(對民間來說)的趨勢,這對中國的歷史進程來說是危險的,從國家利益和民眾利益角度來看,中國不怕折騰,但就怕走向封閉。否則就是第二個朝鮮了,當年餓死千萬也沒人想明白。

所以這麽看我們在網上探討壹些時政問題、碰撞思想、影響周圍的人,這都是好事。能延緩或者阻礙這種封閉的趨勢形成。

013.妳認同「雪崩的時候,沒有壹片雪花是無辜的」,這句話嗎?

中國今天從壹個本來擁有三民主義思想,墮落到比滿清更集權專制,對言論自由任意鉗制的共產主義國家,中間還發生了悲慘的文化大革命,計劃生育,嚴重的饑荒和政治鬥爭,那麽,中國人民應該為這些事情負什麽責任?
如果昭和日本被原子彈殺死的人沒有壹個是無辜的,那麽,中國人,在這些事情上面應該得到什麽評價?妳認為自己是無辜的嗎?

白水無纖塵May 02, 2018
雪崩時怎麽可能有無辜的雪花?

這個問題對看得到品蔥的人來說其實是另壹個問題:妳為什麽能認為自己是無辜的?

總是有人認為@黃正宇的觀點太絕對太情緒化,他確實是在發言上打擦邊球。這就是他的方式,但觀點本身呢?

本問題在我這裏展現為:究竟中共對中國人是什麽樣的存在,它為什麽能出現,它依靠什麽存在?

擴展為:如何不成為它的生命力?

對中國人來說,中共是什麽?

它是前者的統治者嗎?

不是的,它本質上只是壹個工具,妳能說它那九千萬成員都是真正的“主人”嗎?

壹個組織的利益如何分配的權力掌握在哪些人的手裏,那些人才是真正的得利者。

它的本質是壹個工具,那麽這個工具的本質又是什麽,或者說,這個東西為什麽能夠出現呢?

是靠欺騙與包裝嗎?

不是的,壹個工具如何欺騙人?從來都是“自欺欺人”,站裏的老成員能理解“槍能殺人,責任在人”,卻不能理解“中共害人,責任在支持中共的人”。

前面說了“工具論”,就是要強調:作為壹個組織,它的出現和維持有兩個必要的條件,1.創造它的人2.餵養它的人。

三個問題,壹個意義。

剝離“中共”這個名字,它本身的存在就是人為選擇的結果,是人的壹部分。誰能認為:去掉這個結果,新的結果會不壹樣?

為什麽我過去總是強調“相似的人創造相似的歷史”、“光天日下無新事”,為什麽我的座右銘是“世上沒有無因之果”。

因為我知道我們都不是無辜的,“中共”就是“中國人”。

有哪樣的人就會有哪樣的選擇,有什麽樣的選擇就會有什麽樣的結果。

如果妳認為自己是無辜的,那麽請與支持“中國人”的中國人不壹樣。

這些人住在巴別塔裏自以為是:人定勝天,團結就是力量,大壹統、共產主義、民主、“自由”、中華民族…

把不同東西的都拆了、把不壹樣的人當瘋子、把反對的聲音淹沒(在人民群眾的汪洋大海),還要說“這不是文革”。

書同文車同軌、抱著壹樣的觀念、喊著壹樣的口號,就認為自己無所不能了。

是啊,確實如此:“永生”“活摘”“GDP”“中餐”“天朝上國”,仿佛都是“神”的領域,至少自認為這就是“神”,壹切欲望都能滿足。

這些“中國人”的東西與中國人有什麽關系?

然而中國人喊著“中國人”的口號,變成了“中國人”,放棄了中國人的靈魂與自由,還在那裏沾沾自喜。

這就是“中國人”強大生命力之所在。

最可怕的地方就在這裏。

在這個網站上有多少人意識不到自己依然沒有靈魂?

通過喊著壹樣的口號、抱著壹樣的觀念塑造背後是壹樣的本質,還要傳給下壹代:我認為的壹定對,不壹樣的壹定錯;多的人壹定對,少的人壹定錯。

這樣的我們,就是邪惡本身。請正視:我們不只是邪惡的幫兇。

知道罪名才能懺悔,連自己有什麽問題都不知道,還想解決問題?

014.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的國民喜歡和"外國"比? #單挑全世界#

地球人很喜歡互相比較,這是大家都知道的。比較的對象小到原子以下,中到個人,中上到國家,大到宇宙以上。
在國家這個層次,印度人喜歡和中國比,這是大家都知道的。
而中國人喜歡和外國比,這也是大家都知道的。比如和美國比軍事、互聯網,和日本、德國比制造,和北歐比福利。
那麽問題來了,這個世界上有兩百多個國家,除了中國外,還有哪些國家的國民喜歡單挑全世界,和所有外國比的? 請舉例說明。
希望大家註意基調啊,這是壹個輕松的分享見聞的問題,不是在問"誰對誰錯","應該怎樣不應該怎樣"。

老少鹹宜May 03, 2018

有兩種國家的民眾喜歡跟別的國家比:

壹種就是統治階級經常以民族主義、國家主義來教育國民,比如“有國才有家”這樣的口號讓國民認為國家強大勝過其他壹切的價值。比如中國、朝鮮、俄羅斯。

還有壹種是自己的國家曾經強盛過比如蘇聯,或者可以強盛比如印度,現在暫時處於歷史落後階段,這些國家有些民眾會特別懷念當年的時代,總幻想可以回到那個時代。

這兩種社會有壹個共同特征:不是公民社會 —— 即不關心當下社會議題,只喜歡幻想大而泛的東西,比如GDP要成為世界第壹該多好,武器秒殺全球走出國門壹定會受到外國人驚呼景仰,載人飛船最牛逼就好像全世界目光都盯著自己壹樣自豪。

實際上,全世界絕大部分國家的人們只關註自己的生活而已。

015.如何保持謙虛 如何在別人指出自己缺點時,保持冷靜?

2. 如何自己在面對別人不可理喻的“低智商”舉動時,保持心情平和?
3. 如何在與人講述壹個觀點時,放下高人壹頭的架子?
4. 如何更好地反思自己?

DC_MINIMay 03, 20181.

1.所謂無知者無畏,倘若連自己缺點都不了解,或者不明白別人在指出自己的缺點,那麽何來冷靜壹說呢?私以為勤學多問,加深自我了解,會壹些基本科學的分析方法,有壹個健全的心智,這才能使妳在同別人交流中發現自身或別人存在的不足或錯誤。

2.低智愚昧本就是可鄙的,但人人都有選擇的權利。妳不能剝奪他低智的人權,但低智者常又以為自己智滿,且讓妳覺得無法交流。遇到此種境地,可嘗試岔開話題,找壹個雙方皆能認可接受的談資,如果連這個都找不到,那妳大可敬而遠之,躲之避之。

3.始終記住妳與別人是講述和討論的氛圍,不要妄圖對別人進行思想輸送,尊重別人的選擇權利,接受權利。

4.做了錯誤的事才需要反思,倘若只是做了不夠十全十美的事,大可不必,那樣未免顯得形式和造作。反思應有理有據,也可征求他人意見進行改良,不過我不贊成苦想冥思,很多事有可能天生就不適合妳做,盡力即可。

016.中共愚民的具體手段有哪些?

比如春晚、新聞聯播、統編教材。
ShawnMay 03, 2018

我覺得最主要的是掌控媒體和學校教育以及GFW。

小朋友出生就是壹張白紙,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會壹點壹滴地認識這個世界,並形成自己的三觀。而幫助他們認識這個世界的是什麽,大概有三種,壹是家庭教育,壹是學校教育,還有就是日常生活接觸到的各種媒體,比如報紙雜誌書刊,影視廣告橫幅等等。

現在這壹代的父母也大多是經過中共洗腦的,所以大多數人也不會給孩子傳遞什麽不壹樣的訊息。而中共完全掌控的學校教育和媒體,通過潛移默化的方式,壹點壹滴滲透小朋友青少年,讓他們有壹種深入腦海的是非觀和價值觀,這些錯誤的資訊,和無盡的謊言,每時每刻都以各種形式重復沖擊著民眾的腦海和認識。比如打開電視,在宣傳共產黨威武,離開家上學的路上,看到各種標語說習大大好,路過報刊亭買壹本雜誌說我們正處在最好的時代,去到學校聽老師宣講特色社會主義有多好,課間拿出手機刷刷微博都是外國人有多羨慕我們中國,稍微有點反對意見就被圍攻漢奸賣國賊給祖國添亂,晚上回家吃飯聽父母講我們以前飯都吃不上現在生活好了。日復壹日,週而復始,在壹個人成長的生涯中,就會慢慢地塑造他的價值觀。我們國家很好,每個國家都有問題,我們不應該對國家過分苛責,共產黨不能倒等等粉紅觀點。

在這壹系列循環往復地洗腦過程中,如果小孩子但凡有點邏輯思維,批判思維,興許會懷疑到壹些宣講,可是中國教育又是不鼓勵這種批判思維的,只鼓勵逆來順受。中國是學生坐在老師下面,不鼓勵學生去質疑推翻老師的觀點,因此循環往復,大部分人只會默默接受,不會懷疑。這是壹層過濾。可能有壹小部分孩子天資聰穎,會產生懷疑和疑惑,會開始自己去尋找答案,但是因為GFW的存在,無論查遍網絡,還是翻遍書籍,也許都是這樣世界真理的類似觀點,這個時候他們也可能會放棄,又是壹層篩選。有那麽壹部分人又跳出了防火墻,終於看到了很多不壹樣的東西,然而此時他的世界觀已經差不多形成,會不由自主地幫中共辯護,這就表現為不少人即使身在墻外但心中有墻,已經預設立場,再也無力回天,他們會天然反感跟他們從小接觸到的不壹樣的觀點和事物。這個時候,還有壹部分人會開始推倒自己,推倒心裏的墻,構建新的世界觀,但經過重重關卡,這部分人已經十分稀少,再也不能構成對黨的威脅,因為共產黨的層層防線,已經抵住了大部分的人,這部分人就會永遠支持共產黨,至少也不會反對共產黨。

至此,中共的洗腦工作完美落幕,可以躲在酒池肉林把江山代代傳了。中共借助現代科學技術的發展,保證大多數人至少能吃飽穿暖,中國人從來也只有吃不飽了才會起來革命,因此自己被推翻的幾率也很小,而讓大多數民眾吃飽,又可以為它的洗腦行為背書,互相借助,完美。

017.海外的中文媒體、論壇哪些值得信任?

機械牛AMay 03, 2018
我來簡單說說我的觀察。


多維網

多維原來是明鏡新聞總裁何頻創建,十幾年前賣掉,目前總部在北京。經常是壹些不疼不癢的新聞,所謂“小罵大幫忙”。比如這次造成轟動的“王芳孟建柱”新聞在事發後24小時沒有任何報道,谷歌搜索也沒有。

文學城

首頁是新聞,也有自己的論壇,人氣不錯。廣告超多,在新聞列表裏每隔三四個新聞就是壹個類似新聞的廣告。但是應該也是被大陸控制的,這次的王芳孟建柱事件24小時後也無任何報道,谷歌搜索也沒有。很不符合壹貫的風格

明鏡新聞

明鏡新聞比較不錯,什麽都敢說,老板何頻據說在賣了多維後得到壹筆錢創辦了明鏡,起初以出版書籍為主,後來兼並網站和視頻,比較火的是明鏡火拍的油管頻道。五次采訪郭文貴而名聲大噪。何頻點評老辣深刻。

留園網

壹個集門戶和論壇的網站,背景不詳。影響力比文學城差很多。

MIT BBS

海外論壇,幾乎也是什麽都聊,人氣還不錯,有時事、財經股票、交友等板塊,有幹貨但用戶質量良莠不齊。

編程隨想的博客

編程隨想是運營了近十年的博客,博客質量相當高,曾經獲得德國之聲最佳博客獎。如今評論區儼然論壇區了。

接下來比較傳統的傳媒有:

紐約時報中文網

BBC中文網

華爾街日報

美國之音

德國之聲

自由亞洲

總的來說,海外信息良莠不齊,壹定要結合著看,對照著看,多種聲音互相印證方為了解事實真相的途徑。

018.中國人對臺灣的誤解有哪些?

或者說接觸臺灣/臺灣人後哪些認知得到了改變

陳士傑 May 04, 2018

我來談壹談普通中國人對臺灣在歷史和政治層面上的壹些誤區和偏見,以及壹些普通人並不壹定知曉的臺灣政壇上的細節和秘辛。

“臺灣自古以來就是中國不可分割的壹部分 ”是非常荒謬的。縱觀臺灣歷史,除在清治時期和1945年到1949年這四年中隸屬於南京民國政府之外,其他的歷史時期,臺灣島都不是中國大陸的政權的領土。

臺灣在清治時期,北京的清政權對臺灣並不積極治理,臺灣被淪為法外之地,動亂頻發。清政府也禁止中國大陸的人移民到臺灣,但是來自中國大陸的偷渡者卻絡繹不絕。清政府禁止原住民和漢族人的通婚,但對平埔族人實行強制的漢化政策。

站在臺灣本省人的角度上來看臺灣歷史,西班牙、荷蘭、鄭明、滿清、日本和兩蔣父子都屬於外來的殖民者,這些政權在臺灣都是實行殖民統治。這些殖民政權中,對建設臺灣貢獻最大的是日本。

中華民國外交部曾在1931年至1938年在臺北設立“中華民國駐臺北總領事館”,該機構為民國政府設立在日本臺灣州的外交代表機構,該機構也掌管核發臺灣人去中國的簽證。

臺灣在二戰時是日本的壹部分,所以臺灣在二戰時是站在軸心國壹方的。知名的臺北大空襲就是美軍戰機轟炸臺北,造成上千人的死亡。

中華民國政府本質上是流亡政權。沒有壹份國際條約規定日本在戰後要將臺灣歸還給蔣介石的中華民國政府,中華民國在南京制憲時臺灣並不是中華民國的領土,所以臺灣從來都不隸屬於中華民國,臺灣戰後應該歸屬於《舊金山和約》簽署的48個國家共同托管。

蔣經國曾經計劃讓兒子蔣孝武接班,但是由於江南事件使得蔣孝武身敗名裂,最終迫使小蔣派遣蔣孝武擔任臺灣駐新加坡副代表,斷送了蔣氏王朝的龍脈。其實蔣孝武和江南命案沒有關系,當年張安樂之所以在CBS的采訪中在毫無證據的情況下質控蔣孝武是江南案的幕後黑手,並且妄稱自己擁有關於蔣孝武的錄音帶,就是為了把江南案的搞大,希望能夠就出陳啟禮。所以如此看來,張安樂對臺灣的民主化也有壹定的貢獻。

美麗島事件發生後,中共是全力支持臺灣的黨外反對運動的。臺灣早期的壹些黨外人士是非常親共的,比如許信良前主席。但是今天這些親共的黨外人士,基本都退出了民進黨。

臺灣曾經擔任過行政院長的總統當選人,只有蔣經國壹位。

李登輝兄長李登欽是臺籍日本兵,在二戰時陣亡在馬尼拉,靖國神社裏有他的牌位。

民進黨的首任黨主席選舉中,江鵬堅以壹票之差打敗費希平當選首任主席,費希平是統派。

鄭南榕生前從未加入民主進步黨,鄭南榕其實和黃信介等民進黨元老的關系很差。

新黨曾經和民進黨合作過。施明德在1996年聯合新黨參選立法院長的,但是因為壹票之差落選,跑票的是陳水扁派系的壹位叫張晉城的立委,這也讓施明德開始對陳水扁懷恨在心。2000年陳水扁當選總統後,陳水扁曾經給施明德四個職務來選擇。第壹,回任黨主席;第二,當海基會董事長;第三,當總統府資政;第四,再選壹次立法院長。然而施明德因為和陳水扁有仇,所以施明德都拒絕了,並且在2002年退出民進黨。施明德後來在2006年和藍營合作,發起倒扁紅杉軍運動,並擔任運動指揮部的總指揮,施明德在運動期間堅持讓陳水扁下臺,就是為了報陳水扁害他當不了立法院長的仇。

新黨曾經是堅決反共的。趙少康是《歷史的傷口》的發起人,朱高正曾經在立法院呼籲西方民主國家和中共斷交。魏京生在1998年訪問臺灣時,還曾經到新黨黨部參觀。

1999年,連戰是支持李登輝的兩國論,連戰在1990年代是完全支持李登輝的本土化路線的。2000年臺灣總統選舉時,《自由時報》因為支持李登輝路線而支持連戰。

陳水扁曾經兩次申請加入國民黨。

陳水扁主張廢除監察院,所以陳水扁執政的八年期間沒有提名監察委員。

民進黨曾經和李登輝做過交易,用廢除立法院的閣葵同意權,來換掉廢除省政府。

政治系畢業的總統候選人都落選了(林洋港、連戰和宋楚瑜),法律系畢業的總統候選人都當選了(陳水扁、馬英九和蔡英文)。

2000年總統大選時,宋楚瑜曾經尋求陳唐山和施明德當自己的副總統競選搭檔,但是陳施都拒絕了。如果陳唐山或施明德沒有拒絕,那麽宋楚瑜肯定就能拿到不少綠營的票,2000年當選的很可能就不是陳水扁了。

李敖曾經代表新黨參選2000年總統,只拿到了壹萬多票。

許信良曾經擔任過兩年的陳水扁政府的資政,但是在2004年他開始挺連宋了 ,但是在2008年他又開始挺謝長廷,後來在2012年和2016年大選中都是挺蔡英文的。

馬英九在哈佛上學的時候,曾經擔任過學生特務,並且以“葉武臺”的筆名在《波士頓通訊》上寫文章反共反臺獨 。

李登輝離開國民黨之後,國民黨的歷任總統和臺北市長的選舉提名人都是官二代,連戰家族是三代權貴,馬英九是馬鶴林的兒子,郝龍斌是郝伯村的兒子,朱立倫是高育仁的女婿。

李晶玉曾經在中天當主持人,並且還和白巖松連線做過節目,還在節目中說自己在上海買房子了。

(未完待續)

019. 危難發生時,妳會選擇確保少數人的生存,放任其他人死去。還是會試圖拯救眾生,把資源分光呢?


2018危難發生了!此刻妳和全部的人都擠在同條船上,但船已失控,大海茫茫,救援遙遙無期
如果妳是分配糧食的人,但不幸食物非常短缺,根本不夠全船的人吃。妳要確保少數人的生存,只給年輕體壯的人食物。還是要把糧食平均分配給所有人,面對壹個全部人可能都會死光的處境呢?
另外,如果妳不是分配糧食的人,而是個在船上的普通人。這時候有人開始鼓譟,認為應該殺人好讓所有人都活下去,鼓吹要投票。此時妳會贊成殺壹兩個人,以拯救整艘船人的性命嗎?
因應有人要求加的參考情境(......) 但也可以另外答大船的可能
船大小:參考少年PI的奇幻漂流那大小
船上人數:5人
船員關系:陌生人
除了妳手上那包,不會再有其他新的資源
是排除「海裏抓魚」這種可能性的 (這個海是死海)

鹿ㄦMay 04,

與其說是回答,不如說是以前讀西方政治哲學的壹丁點兒感想(獻醜了)。還是推薦前幾年開始紅火的Michael Sandel老師,在網絡上有非常完整的公開課

這壹題的原始案例名為女王訴杜德利與史蒂芬斯案(木犀草號案),是發生在1884英國的壹件船難命案(最後改編的效果好像並不是很好)。小型貨輪「木樨草號」遇上了暴風並傾覆沈沒。船上共有四人:船長、兩名強壯的水手和壹名瘦弱的十七歲見習水手,他們幸運地搭上救生艇逃生。然而小艇上的存糧卻情況不妙:船上只有兩罐蘿蔔。暴風雨過後的第十八天,他們已經七天沒吃東西、五天沒喝水,於是最終船長提議殺死他們當中壹人,以拯救其他人。最終是年輕的水手被犧牲,其他人卻因為少年的死亡而在兩天後獲救

從現有的回答來看,船上的情境完全可以被視作是霍布斯式(Hobbes)的社會樣貌,意即處於自然型態下,人們會順從他們內在的本性,為了食欲、物欲或性欲,恣意燒殺擄掠。這是因為人對死亡的恐懼是平等的,那麽遵循「叢林法則」,弱肉強食、適者生存,也就不是什麽奇怪的事情。這也是為什麽霍布斯認為需要「利維坦」,透過社會契約建立壹個巨靈般的國家機器,以至高無上的主權向下統治人民。選擇相信人會弱肉強食,最後的結論就是人必須用強大國家加以控制


不過,在原始案例之中,法院的審理(最後是將船員們判刑)卻引起社會輿論的大爭議。這是由於當初船長提議之後,船員們是花了數天時間在殺人的道德邊緣上掙紮,最後在少年嚴重脫水,眼看再過幾個小時就會死亡情況下,才將其殺害。大眾輿論因此紛紛站在船員那壹邊,認為他們也吃盡了苦頭,也已經盡力。但也有其它的聲音出現,因為船員們都有家人,而見習的水手卻只是個孤兒,同情最後是弱者被犧牲

這代表了船上所發生的事情不僅僅是殺戮,如何在後續進行評價以及審判,事實上會決定社會如何看待「壹條命換多條命」這件事情,是壹個政治(也是法律)問題。我的兩個提問也是如此,是不是我的生命是優位於其他人的生命,而壹個穩定可見的多數獲得快樂、救贖結局,是比壹個保障少數卻前途茫茫的選擇要好?如果再把數字的差距擴大,是不是可以「壹條命換數百條命」呢?

認為「可以」的人,是壹個標準的「功利主義」觀點。邊沁(Bentham)認為道德的最高原則就是幸福的最大化,當快樂能夠抵銷痛苦之時,就是將功利的最大化。而決策者與立法者,所做的應該是將所有好處相加,在扣除代價後,尋找讓社群獲得最大幸福的方法。這也是被當初大多數英國人對判決有爭議的原因,因為多數人獲得存活的結果,被認為顯然比全員死亡要好的多

如果本題之中,選擇人命太過違反常識與善良值的話。仍然有數不清的公共政策,讓「多數人獲得幸福」這個問題可以壹直問下去。像是鎮上唯壹壹間公共圖書館乏人問津,根本在養蚊子浪費公帑,是不是應該要因為多數人的好處,將其關閉呢?當逮到壹個恐怖份子,而得知恐攻行動中炸彈就要快爆炸了,是不是要為了保障多數人的性命,跳過所有合法偵查手段,對其嚴刑逼供呢?在世界大戰爆發時,是不是要因為多數人從此獲得拯救,因此投射原子彈快速結束戰爭是壹件正確的事情呢?在這些問題上,邊沁都是認為是正確的

然而,回到原始的船難案,最終法院是對幸存者進行判刑的。這個案例在法學上大幅充實刑法關於人的權利,影響後世關於「緊急避難」(緊急避險)的論述。這代表了壹件事情,就是法官認為人的生命不可被衡量,即便是為了拯救同樣的法益,都不會改變人命被犧牲的事實。那麽,在政治上我們就必須去接受康德(Kant)自由主義觀的拷問,不能夠因為壹時的算計與考慮,被欲望給牽著鼻子走。在本題中,會因為最後幸存人數而動搖、考慮死者與自己親近還是疏遠、將身體狀況或性別列入考慮。實際上本質都是食色愛欲,跟動物本能性的遠離痛苦、親近快樂並沒有什麽兩樣。就像是被引力所牽引,無法阻止自己的下墜,自然也談不上什麽自主性可言

康德的理論在本題上要求是非常非常嚴苛,必須真正要將人命當作目的,而不是達成某種事情(如自己的快樂、多數人的欲望)的手段。這是因為人有達成理性的能力,有選擇的自由。或者也可以說這是壹個只問動機,而完全不顧後果的行事準則。也就是為了不將人與物模擬(殺戮),就必須去承受全員死亡的結果。即便最終結果帶來的是更多的死亡,康德也認為這是在自由意誌之下的決定 這個問題並沒有標準答案,不同理論就會得出不同的評價。

在目前的回答中,可以看出品蔥用戶的價值觀分布,我們有非常多的霍布斯(叢林法則愛好者)、很多掙紮在人性邊緣的動物(我大概也會是這邊)。比較意外竟然沒什麽邊沁,其實我覺得選擇功利主義會輕松多了,因為單單是面對全員死亡的結果,就會完全壓垮壹個人的理智與自尊

人都沒有辦法「穿越」,改變不了木犀草號案的事實。回答也只是我壹家之言,總之,感謝所有人的參與討論

020.古巴人為何到現在都不反抗或者革命?

古巴作為曾經的共產主義兄弟壹員,經濟也是非常落後,社會管控也是非常嚴格,卡斯特羅兄弟兩個獨裁統治到現在,但似乎沒有聽說古巴人有反抗或者革命,何況古巴並不是像三胖壹樣有靠山啊?

重金屬體驗May 04, 2018

不患寡,患不均,社會矛盾小。這是我認為的最大可能的原因。

比如古巴實行免費教育,流程基本和國內類似。大學也是免費的,國家全部補助獎學金。(雖然錢少的可憐,但至少沒有向學生要錢)缺點就是缺書,缺資源,各種缺。但在壹個不發達國家,文盲率幾乎是0,而且有很多高等教育人才。很多老師教學素養也比較高。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 2011年的報告中認定古巴擁有較高的教育水平。古巴在該組織《全民教育發展指數》中排第14位,同時在187個國家的人類發展排行中排第51 位。

最了不起的就是古巴的醫療。壹個第三世界國家,能做到全民免費醫療。我幾年前曾經看過壹個醫療體系和質量排名,當時古巴就緊緊跟在美國的後壹位!古巴醫療水平在世界居領先地位,流行性疾病總體防控較好。登革熱病例偶有發生,無其它流行病。醫生水平也相當高,現在古巴的第壹外匯收入已經從原來的旅遊業轉變成了“外派醫生”,古巴和委內瑞拉有個已經持續了好幾年的“醫生換石油”的項目。

古巴沒有醫患糾紛,相反醫患之間關系非常好。病人都想方設法帶點什麽東西給醫生,純友誼的那種。沒有國內的紅包現象。

雖然也是社會主義,可能有人會想這裏政治可能很專橫什麽的,實際上對於普通民眾,他們經常也吐吐老卡的槽,沒有什麽大不了的。切在這裏是作為精神偶像崇拜的。卡斯特羅兄弟的統治比較緩和,沒有大清洗或者殘酷迫害。

整個官僚體系很少有貪汙腐敗的情況。聽古巴人講述革命前的古巴社會,很多人都會提到當時社會的貧富不公和政府的獨裁腐敗。這顯然是“資本主義”留給許多古巴人的記憶,古巴朋友告訴我,正是因為這種對資本主義的記憶,使得古巴在蘇聯東歐變色之後,雖然經濟遭受了比東歐國家更為嚴酷的打擊,但也沒有步蘇東的後塵去搞“資本主義全面復辟”,因為很多人怕回到革命前的資本主義社會中。

古巴的自然環境也特別好,純粹是從森林裏開辟出來的城市,沒有工業所以也沒有汙染。空氣新鮮,人與人之間都很和睦。尤其是東邊省份的人特別單純。排隊不插隊。從西班牙傳來的很多優雅的生活習慣並沒有因為貧困的條件被消磨太多,大部分人還是比較文明禮貌的。

在2006年WWF(世界自然基金會)的報告中,古巴是全世界唯壹達到可持續發展的國家。同時古巴也是西半球犯罪率最低的國家之壹。

總的來說,古巴人的物質條件可能不很高,但是因為大家都差不多,沒有官員商人生活奢侈,貧富差距那麽大,導致大家都沒什麽壓力,心態也更平衡。對比我們,雖然比90年代以前生活生活好了,但很多人的滿足感並沒有以前高,反而怨氣很重。

其他的因素如:

信息閉塞。互聯網不發達,與外界隔絕的挺厲害。大多數人也不知道外界是什麽樣子,甚至以為自己過的很好。有點世外桃源的感覺。

古巴人性格開朗外向、真誠、重感情,在社交場合與客人相見時,要與被介紹過的客人壹壹握手;與親友見面時,習慣施擁抱禮;與女士見面 還可親吻面頰。南美人大多安貧樂道,比如巴西人下班後就喜歡去海邊打球和舞蹈,過的很自在。算是另外壹種生活方式吧。

貼幾張古巴的街頭日常照片,人家就不想過市場經濟那種人人都是天天要上班的機器的生活嘛!

021.像"饒毅"這樣批判中國科研體制的高級知識分子,是真不知道體制的根本原因,還是屁股決定腦袋?

為什麽他們喜歡批判中國科研體制,而不見批判其他的問題?
這樣壹批回國報效祖國的愛國科學家,真的只是不明白根本原因所在?還是另有所圖?
希望了解壹下這些愛國科學家是怎麽想的

Zachary.ZhaoMay 05, 2018
批判科研體制,和知乎上批判所謂的”房價“”學區房“”階級固化“”綠化“”計劃生育“”鄉賢“等等問題壹樣,都屬於中國社會壹些大家多少能聽到見到的矛盾,但涉及人群和利益階層有限,討論範圍非常好控制,不會玩火的話題。

真正了解中國的應該知道,中國的大學-科研-與政府的政治本就是交織在壹起的,學校科研院所的領導、黨委,和體制內的官員有什麽區別?沒有區別,不存在可以切割的前提。但分割來談,涉及的人群、利益階層就非常有限。

畢竟對於中國有大學學歷的人只有10%,對於全社會而言,科研工作者的人數和比例還是非常非常低的,和爆炸頭的愛因斯坦沒什麽區別,與自身關系不大。這種清談式的批判,壹方面有效地轉移了,發泄了壹部分特定人群的矛盾,壹方面又不會觸及深層問題,不會擴大、升級矛盾。對於自身而言,以壹種批判者、建設者、獨立思考者的姿態出現,對於自身的地位、形象,也是大有裨益。

其他類似的話題,我們都可以發現這類現象。比如網絡上沒完沒了地批判高房價、學區房之類。我在以前的話題裏提到過,中國真正5萬/平米以上房價的地區,只有北京上海深圳,人口不足6000萬,面臨買房壓力的外地年輕人不足1000萬,需要買學區房的更少。而在3-5萬這個房價區間,實際上是斷檔的。對於國內大部分地區的民眾而言,知乎上喋喋不休的高房價、學區房,可能並沒有那麽重要。

至於網絡上熱炒的美國總統大選、女權、LGBT,程序員加班跳樓,中國護照的免簽國家……能觸動的民眾更小,在中國14億人群裏,幾乎都是很邊緣的話題。不信的話,比壹比這類話題下的回復數量,再比壹比微博上小鮮肉隨便發壹個微博的回復數量?社交媒體構成了巨大的回聲室效應,妳看到的,都是妳關註的。

這就是中國目前中產階級的困境,人數很多,大概有1-2億,這個階層具有西方歷史發展中,出現的關註物質財富以外的更高層次的權利要求,有想要參與建設、改變社會制度的動力和勇氣——比如饒先生批判的科研體制,對於這1-2億人中,從事科研工作的不少,很具有典型性。其他的話題類似。但放眼全國14億人,這群人又太少,以至於討論批判關註的話題,都是些陽春白雪的話題,而”敏感“的話題,又由於高壓管控和自身利益,無法深入探討,小心翼翼的在言論的邊界線上討論。所以這壹群人,對於14億大眾而言,又無法帶來什麽實質性的思考,反而愈加疏離。

所以,我在以前回答裏說過,凡是可以公開討論的話題,那都不是問題,當然,這在別的國家也壹樣,壹般社會上長期爭論,難以解決的問題,反而不是問題。中國在2012年以後,對於網絡、知識界的輿論高壓管控,但依然留了些口子。目前互聯網上的輿論也呈現如此,對於壹些放在14億人裏不過是小事件、小矛盾,喋喋不休的討論,比如誰誰誰出軌、戴綠帽子,房價高,加班辭職……頗有點明清文字獄時代,學者們的關註點集中於歷史古籍之中,為壹些古人的所作所為爭論不休的感覺。


022.妳怎麽看待今日中美經貿磋商的結果?

據中國新華社報道,中美在貿易談判中達成部分共識,但在壹些問題上存在較大分歧。雙方同意繼續保持密切溝通,並建立相應工作機制。

byteinsightMay 06, 2018
談不攏是很多人之前的判斷,這個就不多說了。說壹下對長遠的判斷我的觀點。

這壹次,如果參看美國的列表的話,應該算是在經濟領域矛盾攤牌了。

問題1,不少人同意,中美矛盾的本質在於體制和意識形態的不同(不兼容)。那麽為什麽不在政治,人權等領域攤牌?

我覺得這裏面有壹個級別的問題,也就是經濟上的矛盾依然可以放在現在的中美關系框架下去討論,著這種關系的基調,還是互惠互利為主的夥伴關系(至少是朝這個目標的)。而如果涉及經濟外的話題,譬如人權,譬如政府控制...那麽矛盾就升級到壹個新的高度,在那個高度,中美關系就升級為敵對,而不是合作。

這個矛盾的升級是巨大的,而在美國國內,壹定是難以段時間接受這種轉變的,壹些人出於利益也好,壹廂情願的幻想也好,依然沒有放棄中國轉變的希望。我相信川普團隊應該有清醒的認識,但是要說服整個國內包括鴿派,包括親華派甚至利益既得群體,是很艱難的事情。要統壹全國的立場,除了壹場大辯論(現在進行時)外,還需要做足現有框架下應該做的事情,包括談判在內。把談判的條件和談崩的結果信息公開,相當於把問題直接擺在桌面上,這樣任何人反對,只需要研讀這個過程就不難得出結論。

所以我之前的壹個回答說道,這個談崩是必然也是必須的過程。隨著經濟問題的無解,美國國內終會達成共識,從而走到政治,價值觀,意識形態的全面對抗。這幾乎是必然的。除非中國發生好的小概率變化,譬如實現民主。

那麽,問題2,中國何處去?

這個才是最糾結最不確定的東西。之前有問題,習近平集權後究竟是想學蔣經國還是老毛?多數人的看法是悲觀的。這次攤牌前前後後,從不變的對抗,到學習馬克思主義,到毫無反省的內宣...官方基本上看不到任何向好的明確信號。

現在壹切的跡象就是,如果不被世界接納,中國會壹不做二不休回到毛時代,絕對不會被改變。這是恐怖的,這意味著現在就是改革開放的終點了,這意味著出了國的人要做好回不去的準備,沒出過的人要做好各種運動死人的準備。如果習要做出改變,今年就是最後也是最佳的窗口的,因為美國不會再等妳。今年沒有政治體制改革的任何消息,明年全世界就會走入新冷戰的軌道,對抗壹旦開始,習主席就算最終集權成功,再想做點什麽,可能國際環境早就變了,要重新獲得信任將非常難,而且在經濟倒退情況下的變革,難度將會比現在經濟高峰時候大得多。所以,now or never。習近平如果看得到這壹點,如果他真有什麽好的政治計劃,希望能看到信號。(沒有信號那麽到明年,估計少數樂觀派也會死心,反正我壹直悲觀的)

有的時候生活有慣性,就算巨變擺在眼前,有的人還是假裝看不見。“不會的,妳想得太多”。還記得僅僅1個月前,多數人的看法還是川普是個商人,勾兌壹下就過去了嗎?那麽如果有人說,可能災難就在眼前,又有多少人信呢?

問題3,川普下臺問題是否解決?

我覺得大概率川普會繼續執政,原因不展開。即便被彈劾,這個任期是沒有問題的。他有足夠的時間,change the tide。 即便下臺,對華關系也不可能回到O8時代了。所以,我不認為拖,硬挺能解決問題。更何況這個列表也顯示,如果要做什麽,壹定是在他這個任期內。

品蔥上不少80後甚至90後吧,不知道妳們對40年前的中國生活是什麽樣子有多少體會,了解和心理準備。


023.中國教育有哪些問題?

這個問題雖然在墻內也能討論而且已經被討論了近乎無數遍,但我還是覺得有必要在品蔥這個平臺討論討論

穿越赤道May 06, 2018
回首自己在中國接受的16年教育,從小學到大學,我覺得中國教育的問題有這麽幾點,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1. 大量灌輸內容,完全機械考核。

我還記得我在初中高中甚至大學時為了應付考試而壹遍又壹遍的死記硬背,不停的做題目,幾乎每天晚上都是12點睡覺(大學則是玩到12點....),結果後來發現,當年死記硬背的幾乎沒有壹點有用,反而身體被摧殘.....

2. 缺乏創新

正是因為填鴨式的死記硬背,所有題目就連主觀題都是壹個答案,自然就缺乏發散性思維,創新能力也沒有被鼓勵。

中國的教育只給結論和答案,沒有教會學生如何運用自己的頭腦來思考,如何最大限度地發揮自己的心智。所以大多數學生只記得幾個概念、理論,會運用自己的頭腦獨立地做分析。

3. 政治洗腦

我們從小學開始就是背什麽“堅持黨的領導、擁護黨、擁護社會主義,四項基本原則”什麽的,我們念多了甚至脫口而出,竟然想都不想為什麽,比如為什麽要堅持黨的領導…… 最後竟然失去了獨立思考的能力……我現在覺得這個可能就是故意地洗腦,因為這是從歷史走過來的,當年如果有不同於官方主流的思考,甚至會被肉體消滅的。

4. 功利化

我們在從小就被家長和老師教導,現在不學習長大了撿垃圾,學習的目的就是考個好大學,找個好工作甚至當個官什麽的。從來不告訴我們(也許他們自己也不知道)我們以後有各種各樣的生活道路可以選擇,可以為這個社會做點什麽,以及關於人性的培養。我們在工作後家庭穩定後突然會覺得很迷茫,不知道人生的意義是什麽。整個社會都顯得特別的功利化,大量充斥著精致利己主義者。


024.專欄文章:愛戀就像毒癮


命歌May 07, 2018


突然覺得,愛戀和吸毒很像。

如果妳愛上壹個人,妳壹天不見她妳就渾身難受。

當她在妳身邊的時候,妳又會神采飛揚。

如果有壹天妳們分開了,將會產生痛苦的戒斷反映。

愛會改變壹個人。

妳會通過微信步數和朋友圈猜測她的壹天的行為,

妳會嫉妒其他男性與他交往,

妳甚至會覺得她身上有香氣,

妳對美醜的看法都會因為她而改變。

壹天有二十四個小時,

我有八個小時和妳在壹起,

八個小時用來想妳,

睡覺的八個小時我可能會做個夢,

夢裏壹定也有妳。

我太想讓妳開心了。

如果妳想翹起地球,

我願意做妳的支點。

最近可能寫這些情情愛愛的比較多,大家海涵。


025.如何看待佛系生活?

佛系,網絡流行詞,該詞的含義是壹種怎麽都行、不大走心、看淡壹切的活法和生活方式。該詞最早來源於2014年日本的某雜誌,該雜誌介紹了“佛系男子”。2017年12月,“佛系青年”詞條刷遍朋友圈,火遍網絡。佛系作為壹種文化現象,有看破紅塵、按自己生活方式生活的壹種生活狀態和人生態度。該詞衍生出“佛系青年”“佛系男子”“佛系女子”“佛系子女”“佛系父母”“佛系追星”“佛系生活”“佛系乘客”“佛系學生”“佛系購物”“佛系戀愛”“佛系飲食”等壹系列的詞語。

DC_MINIMay 07, 2018

感謝邀請。

前兩個月突然火起來的“佛系”壹詞。通體表現出壹種“隨緣”的生活態度,無論怎麽樣都可以被接受的生活態度。

個人觀點,首先這不是壹種正真的佛教或者佛學思想主導的產物,這只是對隨緣二字進行了斷章取義,其中隱約夾雜了壹些犬儒的思想。所以這不過是網絡上又壹種快餐文化罷了。

其次,參與的主體是中國的青年人。說明受網絡文化傳播和影響比較深遠的還是青年壹代,妳很少聽到佛系中年、佛系老年的吧?

我覺得青年壹代還是不要過這樣的佛系生活才好,或受了挫折,碰了壁,還可以再努力壹下。老態龍鐘的選擇接受,就抹殺了很多的可能性,壹個社會上大多數青年都默認了這種茍安的態度,那就只有任人魚肉的下場了。

最後,送上兩句雞湯給可能就要跌入佛系生活的朋友們:

不經過戰鬥的舍棄是虛偽的,不經劫難磨練的超脫是輕佻的,逃避現實的明哲是卑怯的。

雖然人生在世會有種種不如意,但妳仍可以在幸福與不幸中作選擇。

026.互聯網對教育公平的影響是積極的還是消極的?為什麽?

互聯網對教育公平的影響有積極的壹面(在線教育、慕課),還有消極的壹面(參考某手),如何看待互聯網對教育的影響?其前景如何?

Hugo P May 08, 2018

我認為可以把問題拆解為下面三個方面來考慮:

1.教育公平是什麽樣子的?

我傾向於從機會的角度而非結果的角度來判定。能夠有同等機會接觸到教育資源和達到同水平的教育結果是不壹樣的。

互聯網作為壹種信息獲取渠道,它便利了教育信息、知識的傳播,從信息源頭的方向看,它起到的是正面的作用(當然對所有能夠傳播的信息而言)。

2.能否達到教育的公平?

跟貧富壹樣,常說的公平不是絕對意義上的,而是看極差和標準差。從這壹點上,互聯為對緩解得到教育機會不均等的情況是否有正面作用?在我看來答案是肯定的,而且我本身就是受益者之壹。

高中時候可以通過百度文庫查到壹些競賽和高考的資料、總結等。自主招生方面也可以在網上找到壹些信息。這些東西都是我所在的高中無法提供給我的。

大學時接觸到MOOC,至今仍能回味對比CS50和本校計算機導論課得到的那種震撼。

再往後的實習中,可以從arxiv獲取第壹手的研究成果,相比傳統的學術資料庫的訂閱模式更加方便快捷。

3.互聯網本身是公平的嗎?

顯然不是。現在成長起來的00後可能都不知道Google為何物,自然也就失去了接觸Google索引而百度不去索引的那部分信息的機會。我也曾因折騰接觸Google而消耗大量精力感嘆生不逢時生不逢地,我本沒有必要去付出這些精力。

總結壹下,我認為互聯網單獨作為壹想傳媒技術,在便利教育信息和知識的傳播上,對緩解教育機會不公平的狀況起到的是正面作用。

但事實上,不可能把它完全剝離出來。舉例講,在利用信息的能力方面,部分孩子沈迷像題主所暗示的快手抖音等短視頻APP而影響學習,而另壹些孩子可能在TensorFlow的幫助下能夠訓練網絡識別是不是hot-dog(大霧),這就更多的是家庭、社會等要素多方影響的結果了,互聯網技術反而成為了推手。


027.如何看待“港獨”“藏獨”“疆獨”等國家分裂勢力?

在國內的環境下很難獲得有關他們的真實消息與客觀評價。
這些“國家分裂勢力”的存在與危險是否被過分強調?
他們有哪些領導人、參與者及組織,並進行過什麽樣的國內外活動?
他們是善良、正義、理性的嗎?
我們又該如何看待並應對他們?
中共政權是如何應對他們的,而且這些組織現在的所處境況如何?

意鳥飛May 08, 2018
老實說,誰都希望有壹個強大的祖國,國土完整,國泰民安,沒有誰可以欺負我們。

可是,現在中國的現狀已經不是什麽有人要侵略我們了,已經是作為壹個普通公民在這片土地上,我是壹個什麽角色。我是壹個公民呢,在享受國家帶給我的福利的同時,為這個社會出謀劃策、發光發熱?我還是壹個低端人口?抑或我是壹個高端人口,然後冷眼看著身旁的低端人口?

還是眼看趙家個個千億家財,我們上個網還要被監視?

加泰為什麽要獨立,除了歷史原因外,他們不認同西班牙政府的對他們的種種政策卻又得不到解決。五千年的歷史有4700年藏族是獨立的經營自己的事務,突然壹聲炮響,被解放了。

還有妳TG施仁政還好,妳讓漢族人都敢怒不敢言啊。

以前我對X獨先天性的反感,現在可以理解荷槍實彈、五十米壹個崗哨的新疆人的感受了。

028.如何看待白宮發表聲明 強烈反對中國大陸施壓美航空公司不得將臺灣香港與澳門列為國家?

對於中國大陸民航局致函給多家美國的航空公司,要求不得將臺灣、香港與澳門列為國家;白宮5日發布聲明指出,美國強烈反對中國大陸試圖強迫私營企業使用特定政治性用語,並呼籲中方停止威脅與脅迫美國的航空公司與人民。
白宮表示,總統川普競選時就反對「政治正確」;川普將支持美國抵制中國共產黨將其「政治正確」觀念強加給美國公司與人民的行為。 白宮的聲明直接提及臺港澳,指4月25日大陸民航局致函36家外國航空公司,其中包括多家美國的航空公司;該通知信函要求公司改變其網站和文宣等改變其如何標註臺灣、香港、澳門,以符合共產黨的標準。 白宮稱,這是「歐威爾式的謬論」(Orwellian nonsense),也是中共將其政治觀點強加於美國公民與私營公司的壹部分作為。
白宮指出,中國大陸內部的壓制網路世界聞名,中方對美國人與其他自由世界采以其審查制度與政治正確的行為將受到抵制。 白宮表示,美國強烈反對中國大陸試圖迫使私營公司在其對外公布的內容使用具體的政治性語言,「我們呼籲中國停止威脅和脅迫美國的航空公司與公民」。 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上個月27日報導,中國大陸民航局已致函聯合航空公司與美國航空公司,要求其全球業務遵守中方對於「分裂」的限制,意味必須移除任何涉及將臺灣、香港和澳門作為國家、獨立於中國大陸的內容。
美國國務院發言人30日表示,美方反對北京方面指使美國公司如何規畫其網站,並稱若有必要,美方會考慮采取適當行動應對中方的不公平舉措。 — 白宮今天重批,中國要求美國航空公司不得將臺灣標註為國家,是「歐威爾式胡言亂語」,美國「強烈反對」中國強迫美國企業使用特定政治語言,呼籲中國停止威脅美國航空業。 白宮認為,這根本就是「歐威爾式胡言亂語」(Orwellian nonsense),也是中國共產黨把自身政治觀點強加於美國公民及私人企業、這壹不斷湧現的趨勢之壹。
白宮以「歐威爾式胡言亂語」批評北京的做法,而西方學者則常用「歐威爾主義」(Orwellian)形容中國在思想及控制宣傳上采取的極權壓迫方式,這其實是出自英國作家喬治.歐威爾的名著「壹九八四」。 喬治.歐威爾的「壹九八四」是1949年出版小說,講述1984年完全由政府控制的未來社會,包括政府如何洗腦人民,要人民相信戰爭及奴隸制度。而「歐威爾主義」普遍用以形容反對自由社會的行為。

youngmodelerMay 08, 2018

白宮稱,這是「奧威爾式的謬論」(Orwellian nonsense),也是中共將其政治觀點強加於美國公民與私營公司的壹部分作為,這種趨勢正在加強。

什麽叫奧維爾式的謬論?

就是著名的戰爭即和平,無知即力量,自由即奴役。這本是喬治奧威爾反辯證法的說法。

在直的美國人腦子裏,這簡直就是nonsense。

其實1972年中美聯合公報時,美方為了瓦解蘇聯周圍的衛星國,當時的美國政府認知,美方認知(英文為acknowledges)海峽兩岸都堅持壹個中國,臺灣是中國的壹部分。並對這壹立場不提出異議(not to challenge)。但是仍然有對臺關系法和六項保護承諾。

記住這是當時的認知。

而現在TG復辟跡象越來越明顯,對世界的民主和自由威脅越來越大的的時候,還指望美國的認知不變這是自欺欺人了。國際社會自然要堅定的站在民主臺灣壹邊。

另外,如果中國是壹個民主國家了,也就沒人要捍衛什麽臺灣的民主自由了,兩邊都是民主自由。那就是中國自己的內政了。

029.知乎用戶和品蔥用戶有哪些異同點?

品蔥畢竟人少,還得翻墻,所以玩的不多,只能感覺就壹個不同點:無腦反共(共產黨幹啥都是錯的,支持中共就是粉紅)
知乎的特點是:無神論、唯物主義、CS天下第壹、毛主席牛逼、中共雖然不咋地,但的確帶領我國走向繁榮富強、崇陽不媚外。。。

DaannlMay 08, 2018
題主顯然是帶著答案來問問題的,所以這個問題我就不回答了,長篇大論題主估計也不會看。我從其它的角度說壹下我的想法。

壹,立場其實沒那麽重要。

反共,不反共,親共都不會是永遠的。小時候覺得毛爺爺是紅太陽,後來發現毛爺爺只是凡人。以前覺得中國形勢大好,國外壹片水深火熱,後來發現比我們過得好的國家多的去了。立場是會根據閱歷知識的增長而改變的。所以沒必要上來就表明自己立場,而是用事實說話比較好。比如,妳覺得誰的什麽言論“無腦反共”,基於什麽事實妳覺得不應該反共等等。

二,不要被其他人的立場困擾。

言下之意,討論問題不要帶情緒。沒有必要因為別人和妳觀點不壹樣就人身攻擊。這個問題知乎比品蔥嚴重得多。

三,獨立思考,很多問題其實沒那麽復雜。

很多問題用簡單的邏輯可以推理的。比如為什麽國內的審查這麽嚴?為什麽很多社交軟件不能用美劇不能看?為什麽要六四不讓人知道?為什麽維穩費大於軍費?為什麽習近平修憲全票通過?為什麽要強制看厲害了我的國?為什麽要建墻?是保護我們嗎?那又是誰要害我們?為什麽要害我們?世界上還有什麽國家建墻?

030.如何評價特朗普退出伊朗核協議?

美國總統特朗普說,他已決定撤出伊朗核協議,並將重新開始對伊朗實行嚴厲的經濟制裁。
在特朗普的前任奧巴馬總統任內,中美俄英法德六國與伊朗於2015年達成協議,限制伊朗發展核武器,換取國際社會解除對伊朗的制裁。
特朗普總統說,該協議很不合理,因為伊朗的彈道導彈項目、伊朗2015年以後的核活動以及該國在也門和敘利亞沖突中的角色都沒有受到任何制約。
他說,這個協議"爛透了",令包括他自己在內的所有美國公民蒙羞。
特朗普說:"我今天宣布,美國將撤出伊朗核協議。我即將簽署壹份總統備忘錄,開始對伊朗政權重新施加核制裁。我們將實施最高級別的經濟制裁。"
在國際制裁下,伊朗出口石油和參與國際金融體系都將困難重重。
特朗普歷來對伊朗核協議持批評態度,在選戰期間就承諾退出該協議。
伊朗:將重啟鈾濃縮項目
特朗普在白宮話音剛落,伊朗就表示,該國準備重新啟動鈾濃縮項目。
伊朗總統魯哈尼說:"美國宣布,它不尊重自身做出的承諾。我已命令伊朗原子能組織,準備開始工業級別的鈾濃縮。"
但是,魯哈尼說,在重啟鈾濃縮項目之前,他將"等幾個星期",與伊朗的盟友和支持核協議的國家進行商討。
"壹切都取決於我們的國家利益,"他說。
各國反應
在伊朗核問題上,美國的歐洲盟友普遍與特朗普政府不同調。
法國、德國和英國發表共同聲明說,它們對美國的決定表示"遺憾"。
歐盟外交政策與安全事務高級代表莫蓋裏尼說,歐盟"決心維持"伊朗核協議。
但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說,伊朗核協議是"災難性"的協議,他"完全支持"特朗普總統的"大膽"決定。
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尼基∙黑利說:特朗普總統"絕對做出了正確的決定"。
她說:"這是壹個糟糕的協議,只會使伊朗在國際上的不良行為更加惡化。"

老少鹹宜May 09, 2018
奧巴馬政府簽署伊核協議後,沒有尋求在國會獲得通過,65%的眾議院議員是反對的。

特朗普就任美國總統。此後,他不斷推翻前任奧巴馬留下的政治遺產,其中就包括奧巴馬外交政策的最大成果“伊核協議。”

因為伊朗根本不遵守,表面壹套,私底下壹套,前幾天剛被以色列展示了特工獲取的55000頁波斯文文件。

所以這樣的協議還有什麽用呢?我們當然不應該希望伊朗、朝鮮這樣的國家有核武器。

既然不遵守,那就制裁,制裁到流氓喊疼為止。

有人說什麽戰雲密布,這是大驚小怪,伊朗在敘利亞的表現都看到了,伊朗國內年初的遊行和鎮壓剛過去,它已經沒什麽實力搞戰雲密布了

031.專欄文章: 沈默愛戀

20180508命歌May 09, 2018


我認識妳兩年,

我們單身了兩年

兩年來,我們是親密無間的朋友。

明裏暗裏,互有表示

昨夜,妳又摟著我的胳膊暗問

我回妳:今兒裙子挺好看

妳不知道我有多愛妳

因為妳, 我頭壹次覺得我要變得更好

妳給我帶來從未有過的喜悅

也讓我從未有過的憂愁

生活平凡而庸俗

妳是我的希望之光,我的欲望之火

可是我清楚

如果我們有將來

那只能是壹場俄狄浦斯的悲劇

如果未來還沒有開始就已經註定

那就不要開始

我已經打定註意

沈默下去

032.為何在中國會產生對穆斯林恐懼的情緒?是怎麽來的?

陌路者May 09, 2018 2018年3月28號更新,補充壹些證據:


【《陳全國掙表現,打造全球最大“露天監獄”》來源:自由亞洲電臺 / 陳破空】

陳全國統治下的新疆,被國際上稱為“露天監獄”,這無疑是全球最大的“露天監獄”。

●中共對刀具的嚴格管制,是從新疆開始的。

在那裏,人們購買菜刀,除了實行實名制,還必須在刀背上印上二維碼,顯示持刀人的個人身份信息。

至於那些需要用刀的商販,比如,肉攤商販,當局規定,刀具必須用鎖鏈鎖住。壹旦被公安人員發現刀具沒有上鎖鏈,這些商販,就會被處以高達15天的行政拘留。

從新疆開始的刀具管制,逐漸擴展到全中國。在北京,中共十九大召開前夕,當局實施嚴格的刀具管制。超級市場和各類商場壹律下架刀具,停止銷售刀具。

●2016年8月陳全國出任新疆黨委書記以來,部署大量警力和監控系統。

首先增加招募了3萬多名警察,把警察站布設到每個城鎮的每壹個街口,三步壹崗、五步壹哨。

總共由7300個檢查站組成,遍布新疆全境。

陳全國又打造全面覆蓋的網絡監控系統,人們的手機隨時受到檢查,【大學裏的電腦】必須安裝監控設備。

2017年7月10日,【烏魯木齊市天山區政府】向各民族居民微信通知稱:

為落實【市委關於“三項清理”工作的安排部署】,做到【暴恐音視頻清理工作“全領域覆蓋”】,市公安局研發【安卓的暴恐音視頻查輯軟件“凈網衛士”】。

通過運行該軟件,可自行定位【暴力恐怖、非法宗教等有害音視頻、圖片、電子書等電子文件的存儲路徑】。

【社區工作委員會】督促域內單位人員安裝使用“凈網衛士”,用於全市各族群眾安裝使用,進行自查。

2017年12月20日,中國當局在新疆全面推行【采集包括DNA在內的多項生物特征數據】引起爭議。

當地政府為全體居民提供健康檢查,記錄【照片指紋血型DNA和虹膜掃描等信息】,據報這是監控系統的壹部分。

中共的監控對象是誰?是管控犯罪還是管控社會?人民活於玻璃房子,政府卻是黑箱作業。

●【陳全國】殘酷統治下的新疆,被國際上稱為“露天監獄”。

維吾爾人的護照被沒收,阻止他們海外旅行;

在穆斯林國家學習的維吾爾人,被要求回國,接受拘留和訊問;

持有哈薩克斯坦簽證的中國公民,回國後也遭到拘留和盤查;

省內活動也受限,想去烏魯木齊要到當地的公安局申請許可。


把維吾爾人送往“政治培訓中心”,實際上是拘留中心,高墻、鐵絲網、探照燈、監視塔、毆打、酷刑,壹樣不少。

在整個新疆,多達5%的維吾爾人遭拘禁;在南疆甚至高達40%;他們的孩子被送到孤兒院。

為了達到迫使維吾爾人漢化和世俗化的目的,陳全國當局還祭出了強人所難而匪夷所思的種種奇招。

比如,禁止維吾爾人在齋月期間封齋;

要求維吾爾人開的商店也出售酒類;

禁止父母給孩子取伊斯蘭教的名字;

壹位維吾爾幹部戒煙,竟遭降職處理,因為他被懷疑有了伊斯蘭信仰。

●在新疆全境,全面停止使用【維吾爾語和哈薩克語的輔助教材】

從2017年9月開始,陳全國下令:

在新疆全境,全面停止使用【維吾爾語和哈薩克語的輔助教材】,從幼兒園到高中,全面禁止使用【維吾爾語言和文字】。

維吾爾人從幼兒起,就得學漢語。

甚至於,在監獄中,維族犯人們也被強制要求用漢語交流。

在這個世界上,任何壹種語言,都有它獨特而嚴謹的韻律和語法,都是人類文明的瑰寶,其產生與發展過程,歷史漫長而殊為不易。

語言滅絕,就是文化滅絕;而文化滅絕,就是種族滅絕。

●陳全國當局的這些極端做法,不僅嚴重踐踏人權,甚至違反了中共自己制定的所謂“民族自治法”。

陳全國的殘酷手段,不僅讓維族人憤怒,也引發漢族人不滿,他們抱怨,生意越來越不好做,顧客越來越少,但做生意的成本卻越來越高。

比如,當局要求他們購買金屬探測器、雇傭保安。僅金屬探測器壹項,就需要投資8萬元人民幣(約合1萬2千美金),這完全是壹筆額外支出,無端加重了經商者的負擔。

●中共動輒給不服從的維吾爾人扣上【“分裂主義”、“極端主義”和“恐怖主義”三頂帽子】。這三頂帽子,扣在中共自己頭上,才最合適。

分裂主義-中共的強硬、高壓和鎮壓政策,導致維吾爾人離心離德,維族人與漢族人對立情緒不斷加劇,這是實實在在的分裂路線,從分裂人心開始。

極端主義-中共所有的管制措施,都趨於極端,極端嚴厲,極端無情,極端變態。

恐怖主義-中共以鐵血手段統治新疆和西藏,是不折不扣的國家恐怖主義,其實,中共對全中國人民實施的壹黨專政,苛刻統治,都是不折不扣的國家恐怖主義。

●陳全國“掙表現”,他的賣力表演,得到了習近平的嘉獎。

2017年10月,在中共十九大上,陳全國被擢升為政治局委員,進入25人組成的黨的最高層。

壹度提出“柔性治疆”口號的張春賢,他的新疆自治區黨委書記兼政治局委員的職務,先後被陳全國取代。張春賢靠邊站,十九大之後僅象征性地保持了中央委員職位。

獎勵極左與強硬,這就是習近平的用人之道。

●以下是原答案:

個人更感覺是官方在放大了人們對穆斯林恐懼的情緒,以便於發“維穩財”。

編程隨想的博客上解釋過,俺為了節省您的時間找出了要點,但強烈建議妳去讀原文。

《妳意想不到的恐怖主義幫手——昆明暴力襲擊事件隨想》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 ... help-terrorism.html

《每周轉載:關於新疆“民族、宗教、恐怖主義”問題的報道和分析(網文8篇)》

https://program-think.blogspot.com/2014/05/weekly-share-67.html

●恐怖組織最需要哪些幫助?

恐怖組織最需要的不是武器彈藥。

真正意義上的恐怖分子,只是極少數人。

恐怖組織最大的、最迫切的需求,顯然是:想辦法讓更多人加入他們的組織。

只有這樣,他們才能壯大,才能擴大影響力。

●怎樣才能讓更多人加入他們?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制造仇恨”。

不同的恐怖組織,煽動仇恨的方式也不同。

對新疆的恐怖組織而言,制造仇恨的直接方式就是“制造維族和漢族的矛盾”。

那些制造民族仇恨的人,恰恰是恐怖組織的幫手。

●誰經常在制造民族矛盾捏?

讓很多人意想不到的是:恰恰是【黨國的維穩系統】經常在制造民族矛盾。

天朝有壹個很牛逼的維穩系統,隸屬於政法委。

這個維穩系統主要具有如下幾個功能: 1. 少數民族地區的維穩; 2. 對維權人士的打壓; 3. 對政治異議人士的打壓。

●天朝的維穩系統與李成梁/戚繼光的類比:

戚繼光的軍事風格是【斬草除根式】:

抗倭,修長城的事跡,鞏固明朝北線防禦,訓練駐軍,基本沒有戰事。

後戚繼光就被罷官革職,晚年貧病交迫而死。

李成梁的軍事風格是【養賊邀功式】:

面對女真部落,扶植弱的部落去打強的部落,從來不徹底消滅某個威脅。

因為李成梁本人很有才能,所以經常打勝仗,而且每次朝廷都對他都加官進爵,長壽官大錢多。

後努爾哈赤所屬的“建州女真”部落就是在他的扶植下逐步坐大的。

●維穩系統如何刺激少數民族?

壹些證據:

1.破壞穆斯林的齋月活動:

制定繁復的“規定”,並且查處“違規”宗教活動;

清真寺前立牌子,禁止【18歲以下、婦女、大學生、中小學生、公務員】進入清真寺;

【在學校和大學讀書或工作的維吾爾人】被告知,齋月期間他們不得齋戒。

2.逮捕並重判【伊力哈木•土赫提】:

此人是中央民族學院的教授,屬於在維族社群中很有影響力的人士,而且立場【非常溫和】。

這讓某些本來溫和的維族人轉向激進。在他們看來:連這麽溫和的學者都被重判,對話之路已經走不通了。

3.強制佛教寺廟懸掛中共領導人畫像;

4.某些腦殘的網絡言論:“殺光新疆人、殺光維族人、殺光穆斯林”之類的。

●維穩系統的【高層】官員,巴不得少數民族地區的矛盾激化。

對維穩系統而言,如果經常出現少數民族地區不和諧的事情,他們就可以找中央要求更多的維穩經費。

維穩經費多了,自然會有壹部分落入貪官的腰包。

而且級別越高的貪官,貪汙經費的比例越大。

級別越高的維穩官員,因為不用沖在第壹線,沒有生命危險。

維穩系統的官員就更加容易得到朝廷的重視,也可以趁機擴大自己的權力範圍。

●2011年公共財政收支情況 全國財政主要支出項目情況如下:

教育支出16116億元,比上年增加3566億元,增長28.4%;

醫療衛生支出6367億元,比上年增加1563億元,增長32.5%;

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11144億元,比上年增加2013億元,增長22%;

住房保障支出3822億元,比上年增加1446億元,增長60.8%;

農林水事務支出9890億元,比上年增加1760億元,增長21.7%;

文化體育與傳媒支出1890億元,比上年增加348億元,增長22.5%;

節能環保支出2618億元,比上年增加176億元,增長7.2%;

交通運輸支出7472億元,比上年增加1984億元,增長36.1%;

城鄉社區事務支出7653億元,比上年增加1665億元,增長27.8%;

資源勘探電力信息等事務支出4014億元,比上年增加529億元,增長15.2%;

//公共安全支出6293億元,比上年增加776億元,增長14.1%;

科學技術支出3806億元,比上年增加556億元,增長17.1%;

壹般公共服務支出11109億元,比上年增加1772億元,增長19%;

國債付息支出2388億元,比上年增加544億元,增長29.5%。

“公共安全支出”逐年上升,增速超軍費增速。

天朝的穩定性,就處於壹種“越來越差”的趨勢中——所以維穩費用才持續走高。 既然是“越來越差”,那麽當穩定性差到壹定程度,就會發生革命。

黨國官方媒體自己都承認這點。 十八大之後,王岐山當上常委,在公開場合向周圍的人推薦《舊制度與大革命》。

因為當前中國社會背景復雜和社會矛盾激化的處境,與法國大革命時期有某種相似性,意味著情況已到很危急的關頭得公開強調了。

033.《中英聯合聲明》的內容和效應是什麽?如何看待外交部說其不具現實意義?

據鳳凰網等媒體報道,英國外交大臣約翰遜29日稱,法治、獨立司法體系和自由媒體是香港取得成功的關鍵,香港未來的成功無疑將取決於《中英聯合聲明》賦予香港的權利和自由。與此同時,美國國務院發言人也表示,對任何侵犯香港公民自由和新聞自由的行為表示關切,美方支持香港民主體制繼續向前發展。
對此,中國外交部發言人陸慷在30日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對《環球時報》表示,香港是中國的特別行政區,香港事務屬於中國內政。1984年的《中英聯合聲明》就中方恢復對香港行使主權和過渡期有關安排作了清晰劃分。現在香港已經回歸祖國懷抱20年,《中英聯合聲明》作為壹個歷史文件,不再具有任何現實意義,對中國中央政府對香港特區的管理也不具備任何約束力。英方對回歸後的香港無主權、無治權,無監督權。希望上述人士認清現實。

My LifeMay 09, 2018

我覺得,想要了解香港人這幾年為什麽反彈的越來越厲害,首先要了解這些年香港發生了什麽。諸位要設想自己如果也是壹名香港人,有何反應。

還記得2014年9月26日至12月15日在香港發生雨傘運動嗎?

這場運動的參與人數達到120萬人,占全香港人口的1/6,是香港史上第二大規模的社會運動,僅次於1989年聲援八九民運的150萬人全球華人大遊行。這場運動的原因是“全國人大撤回2017年行政長官選舉及2016年立法會選舉框架和候選人提名方案,爭取行政長官選舉的公民提名權,以及廢除立法會功能組別。”

而2007年,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確定了香港普選時間表:香港可於2017年普選行政長官,2020年立法會全部議員可由普選產生。但2014年8月31日,全國人大常委會正式通過《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於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普選問題和2016年立法會產生辦法的決定》,為2017年特首普選方法設下框架,封殺“公民提名”、“政黨提名”等所有符合《公民權利和政治權利國際公約》,能同時保障“選舉權”、“被選舉權”及“提名權”的提名方式。基本撕毀了承諾。

示威群眾打出的口號大多是“我要真普選”,但示威者的訴求全部被拒絕,運動以失敗告終。

這場運動直接導致了香港本土主義冒起和香港獨立運動崛起。催生年輕人參政,不同過往,這些年輕人不再依付及支持傳統的泛民主派政黨,自組政黨參選, 並導致泛民主派議席總體上增加二十多個議席。

還促成本土派及主張香港獨立的勢力崛起,對泛民主派的組織動員能力構成影響,他們脫離泛民主派,采取激進抗爭的行動“以武抗暴”,包括魚蛋革命等,對香港政治逐漸增加影響,在新界東的補選取得15%的選票。妳可以回想壹下,2013年以前沒聽到什麽港獨的聲音的。

2007年,認同中國人身份的占到40%啊!如今3%!2007年是人大同意普選的時候。善政才能籠絡人心啊。

關於洗錢藏錢

大家都知道,香港是壹個自由港金融港,在香港很多金融方面的操作都是免稅的,這就讓香港成了和瑞士,巴拿馬,開曼維京這樣的壹個洗錢藏錢中心。事實上,香港與愛爾蘭、黎巴嫩、利比裏亞、巴拿馬、新加坡和瑞士壹道被視為世上“七大”稅務天堂。這當然理所當然的成為了我黨貪官和權貴以及大陸富豪的藏錢洗錢集散地。為何?因為近,而且容易控制在手。

比如香港文匯報這篇《內地每年借道香港洗錢2000億》。註:文匯報是香港的三大黨媒之壹,另兩家是大公報和香港商報。前不久香港商報的副主編龍鎮洋出走美國,透露不少內幕消息。

前年轟動世界的“巴拿馬文件”中,國際調查記者同盟(ICIJ)的調查結果說,1.4萬家據稱與巴拿馬的莫薩克·馮賽卡打交道的公司中,香港有2212家這樣的法人實體,在“最活躍中介機構”榜單中名列前茅。參見BBC的報道《巴拿馬文件:華文媒體強調香港關系密切》。其中卷入其中的有李鵬女兒李小琳,習近平姐夫鄧家貴等,都持有香港護照。

大量的熱錢的湧入帶來的就是香港的資產迅速升高,香港在回歸時就是壹個發達的經濟體,房價本來就很高,回歸以後翻了幾倍,年輕人是越來越買不起房,香港人蟻居現象特別嚴重。

約20萬人只能生活在隔斷房裏,這些房子是把公寓和廠房分隔成小得可憐的空間,每戶面積中值僅為10平方米。

關於媒體滲透和新聞自由

無國界記者組織2月公布《全球新聞自由指數》排名,香港在180個國家和地區中排第70位,與2002的第18位比較,香港新聞自由在13年內下跌52位 【鏈接】。這些指數的評定都是有各種參數標準評價得來的。

其實關於媒體的滲透,任何熟悉香港媒體的人都知道,香港有三大黨媒:大公報,文匯報,香港商報。其他的比如南華早報是被馬雲收購的,其他的比如成報都有中資背景。再比如鳳凰網,幾乎就成了CCTV版本二了,經常關註其新聞報道的都能看得出來,幾乎和搜狐新浪如出壹轍。目前香港還算獨立的恐怕只剩下“蘋果日報”了。BBC也有壹篇關於香港媒體如何被逐步控制的調查,有興趣的可以看看。

據香港記協前主席麥燕庭稱:現在香港26個主流傳媒中,有31%是中國政府直接控制,或由中資占大多數。


關於銅鑼灣事件和越境執法

江胡時代,香港抓人這根紅線是萬萬碰不得的,現在則可以隨便越境抓人了。銅鑼灣事件是當時轟動世界輿論的壹件事,參見維基百科。簡單說就是2015年10月至12月期間,香港“銅鑼灣書店”因為出版了《習近平和他的六個女人》,隨後五人陸續失蹤,特別是李波失蹤案,李波是在香港境內失蹤,因此格外受到香港乃至於臺灣與澳門社會的廣泛關註,質疑他是否被人強行由香港境內擄至中國大陸,及有否牽涉中國大陸官方人員跨境綁架。

2016年1月18日,香港警方於傍晚收到廣東省公安廳警務聯絡科有關李波失蹤事件的覆函,指“經了解,李波現在內地”。2月29日,大陸環球時報專訪李波,稱香港“被失蹤”書店股東李波是自願回內地配合調查。

這個事件令香港人擔憂“壹國兩制”、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及人身自由受到破壞。該事件轟動國際,美國、加拿大、歐盟及日本等紛紛發表聲明表示關註,並要求中國解釋及釋放失蹤人士。

之後又發生了大陸的明天系集團老總肖建華被國安人員直接從香港四季酒店帶走的事。

最後關於香港經濟

自香港回歸以來,對中國內地的貿易占香港進出口總額的比例從略高於三分之壹飆升至壹半以上。

香港回歸後的十年GDP增長率壹直在5-6%徘徊,而最近幾年陷入了低增長的1%-2%。

大量內地開發商在香港政府舉行的土地拍賣中將香港地價推升至創紀錄高位。今年初至5月底,面對內地經濟放緩有意收縮內地投資、並希望分散匯率風險的內地企業,買下了港府拍賣的所有地塊。

香港社會的高房價是人們抱怨最多的壹大問題,根據美國咨詢機構Demographia的數字,香港的房價收入比是全球最高的。不計入稅賦或其他生活開銷,香港房價中值是家庭年收入的18倍。

2016年到香港旅遊的內地遊客數量是1997年的18倍。這在壹定程度上是因為內地中產階級對出境遊的需求快速上升,還因為北京方面采取了措施,讓內地人到香港旅遊變得更容易,這些措施是2003年“非典”疫情爆發後為了幫助香港經濟復蘇而實施的。 內地人的流入造成了社會壓力,也引起了壹些香港人的反彈,他們對公共交通變得過度擁擠、內地發生壹起食品安全醜聞後內地人赴港搶購嬰幼兒奶粉感到不滿

034.如何看待馬來西亞第十四屆大選

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WIKI
https://zh.wikipedia.org/wiki/2018年馬來西亞大選
當今大馬(開票結果)
目前是希盟優勢
但是多間投票所停電
警車載運疑似假選票之紙張進入投票所
https://www.facebook.com/587251994748503/videos/1141703019303395/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 ... k/1748862301951832/
如果順利進行應該是馬來西亞首次政黨輪替,但是也不能不考慮目前執政黨初昏招的可能性,以及後續的社會運動事件。

知乎May 10, 2018

推特上看到的:馬來西亞這次大選意義重大。現任總理納吉夫狗膽包天,個人接受外國政府8億美元的“贈送”,把主權基金弄成私人小金庫,成為美國司法部重點調查的腐敗大案主角。在中共支持下竟然擺平國內的不滿。壹旦納吉夫政黨失利,納吉夫將被繩之以法,中共的骯臟也會被曝光。

馬來西亞自獨立以來,巫統就是主宰馬來西亞政府,其領導的執政聯盟“民陣”壹直處於執政地位,六任總理全部來自巫統。今天的大選結果結束了民陣的執政地位。這對於近壹個時期國際上專制獨裁有復蘇跡象而言是個積極的警示,人民有無法忍耐的時候。

035.美國的州和中國的省是怎樣劃分的?

中國的省有很多很奇葩的劃分,故意把經濟聯系密切的兩個地方分到不同的省,還有故意把差異很大的地方分到同壹個省,目的是方便中央集權。我想問美國的州是怎樣劃分的?除了中國還有哪些國家采取這種劃分?


weed3000May 10, 2018

蒙元滅宋之前,中國也是劃分有5、60個州的,實行的是州縣兩級行政體制;

蒙古人滅南宋後,吞並的領土太大了,不方便管理;於是就實行了行省制:省——州、府——縣,三級體制;:元代的行省制度中第壹級的行政單位是沒有地方長官的,都是有中央的“丞相”“行”至此地來管理地方。而之所以會有這種制度的產生是統治者對於漢人的不信任和不放心,

明朝學習蒙古人的樣子,也是:布政司—府—縣,三級體制;

清代繼續繼承:省——府——縣;

中華民國成立後,曾打算廢省改道,於軍閥混戰,後又北伐,剿匪,抗日,xxx,xxx,未果。

後清國則繼續繼承前清:省——市——縣——鄉、鎮——村;控制更強,多加了2級機構;


優勢劣勢:

“秦漢以來,地力行政區劃大抵依山川地形的自然界限或歷史傳統等因素來確定。這種安排無疑是自古以來區域性管理中"山河形便" 慣例的體現。然而,客觀上又容易被地方長官當做割據稱雄的地理條件。

自元代始,行省區劃主要以中央軍事控制為目的,不惜打破自然地理界限,不顧區域經濟聯系,人為地造成犬牙交錯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如河南行省統轄黃河以南和長江以北的廣大地區,但在黃河下遊則以沂蒙山南麓為界與中書省直轄區"腹裏"相鄰,無險可守。又如,五嶺地區被縱向切開,以江西、廣東合為江西行省,湘、鄂、桂並入湖廣行省,分設治所於南昌、武昌。於是,五嶺不復為憑險割據的條件,又呈以北制南之勢。秦嶺以南的漢中地區被劃歸陜西行省,使四川盆地的北向門戶洞開,無險可守。這種以北制南,各省北向門戶洞開和人為實行形格勢禁的政策,在漢地諸行省表現最為突出,從而使行省官失去了扼險而守、割據稱雄的地理條件,朝廷就比較容易控制了。

作為民族統治的得力工具,元朝行省主要由蒙古、色目官員掌握權力,以最關鍵、最敏感的統軍權為例,行省官員中只有平章以上得掌軍權,而平章以上又不準漢人擔任,通常只能由蒙古、色目貴族擔任,“雖德望漢人,抑而不與”。

行省區劃主要以中央軍事控制為目的,采取“犬牙交錯”的原則,任意將本地自然、人文和社會環境差異極大的地區拼成壹個省級行政區,削弱地方的政治、經濟、文化認同感,人為地造成犬牙交錯和以北制南的局面。

美國劃分:

“美國是個通過移民開拓建立起來的國家。1620年9月,英國“五月花”號船載著100多個清教徒移民,開始橫渡大西洋;於12月抵達北美的普利茅斯,進行殖民活動。 美國獨立以後,占領了密西西比河、大湖區和俄亥俄河為界的土地(老西北地區)。面對如此廣大的國土,還有大批蜂擁而入的拓殖者,新生的美國馬上面臨壹個難題:究竟該怎麽來劃分、管理和有效地利用這些土地?為此,美國國會先後在1784年、1785年和1787年頒布了3個有關的土地法令。


首先,在1784年十地法令中,美國擬在西部建16個州。接著在1785年又提出對西部領土進行勘察,政府對各州土地按長方形進行丈量;測定出壹個個36平方英裏的城鎮,每鎮分為36個區。還規定各州劃撥1/6的土地作為教育方面的用途。 根據這壹規定,在具體操作時,測量員首先根據法令確定壹條南北線,也就是“最初子午線”(即現在俄亥俄州壹印第安納州的北疆界線),接著劃定壹條東西向的“基線”,兩線成直角交叉。測量員就從交叉點出發,沿著最初子午線和基線每隔6英裏再劃出壹條平行直線。線條縱橫交錯,把新十地分成許多面積為36平方英裏的方塊,這每個方塊就是壹個“城鎮”。

1787年美國國會通過《西北區法令》,規定西北地區的領地(準州)自由居民達到6萬時,可建立正式的州政府;經國會批準後,就變成了成員州。 美國頒布的1875年土地法令,使中西部土地被按照棋盤形格局劃成了壹個個農場、鄉鎮、城鎮,他們可以被方便地組合成縣和州,從而形成了今天看到的美國大小行政區劃邊界筆直的格局。

歐洲移民到達美州時那裏基本處於未開發狀態,在那裏定居並開荒的農場主在州界劃分上就采取了最直接,也最簡單省事的直線劃分法。

036.妳是否支持中國政府在南海建造人工島和軍事化的行為?

妳是否支持中國政府在南海壹系列的建造人工島和軍事化的行為?
支持或反對的理由為何?

Pana MaxMay 10, 2018

強烈反對

就像日本、韓國、澳洲、美國因為航行自由而關註南海問題,擔心如果南中國海被中華人民共和國控制的話對其造成的威脅壹樣,北京政權對南海的控制程度同樣對香港和臺灣地區構成威脅,而且由於地理位置關系,對兩地所構成的威脅比其他所述國家更大。北京當局控制南海的話,香港臺灣兩地對東南亞各國的交流便會直接被掌握於北京手中,特別是香港,雖然說現在因為香港以南的外伶仃島是屬於珠海所以香港周邊已經事實上是中國領海並且由於目前香港是由北京政府實控而社會上反對這實控的聲音也近乎消失了,但是如果南海正式實際上由北京政府控制的話,那麽香港就會連海路也會完全受到中國大陸政權包圍,無論是從海外進口的糧食還是液化天然氣船都會需要經過北京政府控制海域才能到達香港,而對於臺灣從歐洲、中東、東南亞進口的任何貨物也是壹樣,個人認為到時即使北京政府不是真的實施管制,在人心層面對港臺也會有相當大的影響

而且,另壹方面,如果北京政府在南海真的成功透過軍事行動獲得控制權的話,無論中國大陸民間還是政府也很容易對其他爭議領土「得壹想二」,想把軍事行動的成功復制到其他地方包括臺灣,特別是對臺灣作戰會是島嶼登陸戰與南海的情況也有某種程度相似。面對作戰勝利的大陸,臺灣也會感到明顯壓力

還有,即使以中國人的身份來看,要是讓中國共產黨成功擴展領土,那就是代表讓他們成功轉移國內矛盾並且多了壹件能被歌訟的業績,加強了政權合法性。對中國整體來說,南海主要的利益除了深海資源之外就是其對周邊地區來說的戰略重地,掌握了後可以直接對從日本到澳洲各國施加影響。對於中國整體來說,是不是值得為了對周邊的影響和還未能開採的資源(即使能開採也會是國企所有),而讓共產黨繼續實行其所謂的「長治久安」?

037.有沒有可能是報復社會?

老爹當好人,被鬥得死去活來,吃了兩次大虧。兒子看到了,好人沒好報,心想再這麽幹就撒比了。或者另壹種可能,心懷不滿,報復社會。
現在的政策是不是報復社會最有效的辦法,保住自己的位置,終身報復社會。

AmphetamineMay 11, 2018


這不就是那個老生常談的問題:如果好人沒有好報,為什麽要做好人?

事實上在壹個好人沒好報的社會成為壞人也是壹個很常見的選擇。君不見在蘇聯雖然大部分人選擇做良民,但也有相當壹部分人選擇加入蘇共,和他們壹起大碗喝蘇聯人民的血,大口吃蘇聯人民的肉。


然而要是以為加入壞人從此就吃香喝辣,那就想得太簡單了。壞人對好人的迫害固然很兇殘,壞人之間的殘害更為兇殘。這是因為每個人都想吃獨食,沒有人喜歡平白無故地多個人出來和自己分肉。所以妳看從列寧到斯大林,蘇共被清洗了壹茬又壹茬。很多在十月革命加入蘇共的老同誌,按照知乎上的說法是相當於在阿裏上市之前就有阿裏的股份,標準的人生贏家,結果還是免不了被清洗,自己壹點也沒有撈到,甚至沒命。

所以在壹個好人沒好報的社會,不僅做好人沒出路,做壞人也沒出路。這樣的社會本質上就是壹個大型的養蠱場,無論混到多少級都沒有用(比如包子修憲之後多少自以為對中國很了解的人都大跌眼鏡了),唯壹的辦法是逃出這個養蠱場,去壹個好人有好報的地方。

038.如何更好地處理民族關系的?

知乎當中,地方政府偏袒少民,高考加分,同治回亂,五胡亂華…… 還有那些少民集體抗議事件,導致政府開始偏袒少民,這個局又怎麽破呢?怎樣才能構建壹個更加公平的機制? 在知乎當中,多元文化就是壹個災難,並且說主體民族已衰落的,國家就會動蕩,並且反白左就是知乎的政治正確,妳可以去搜壹搜白左大部分都是在反白左,他們說必須要估計壹個強有力的主體民族中國才能穩定。
在知乎當中有壹些白人至上主義開始受到同情,並且開始反對民權運動 比如妳在知乎當中搜索:弗吉尼亞州白人至上主義暴動 裏面的3k黨和新納粹就在其中參與,知乎有很大壹部分人表示支持。 認為白左毀了美國。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63823279
還有就是有壹個問題如何不讓七五事件這樣的悲劇再壹次爆發。 在知乎上面七五事件不是敏感詞,所以看到很多遇害者的陳述,對他們表示同情,我也沒有想到能發生這麽惡劣的暴動,如何不用高壓統治讓漢族和當地少數民族和睦相處,不再發生像七五那樣慘絕人寰的暴 動。如何才能讓遇害者走出陰影?
PS:(在知乎上面搜索“種族歧視”,上面第壹個顯示的就是亞裔受到歧視,大部分用戶[可能是]認為黑人搶了亞裔的利益,才導致了像亞裔細分之類的事情,所以他們非常討厭左,開始支持了右派,有些更極端的開始支持白人至上主義者的3k新納粹) 怎樣才能構建更加平等的機制?營造出機會均等,不搞出逆向歧視,或者有些打著多元文化的旗號招搖撞騙,讓所有種族的人和睦相處?
我們該反思什麽?如何避免這樣的現象發生?如何減少種族對立?如何讓社會減少產生種種矛盾?

ThirteenMay 11, 2018

先說看到這些知乎回答的壹點想法。

妳看到很多人站在漢族的立場批評制度,這很好。但是批評完了,他們是把對制度不公的怨狠投向共產黨,還是把怨恨投向少數民族?中國共產黨民族仇恨這方面的操作確實很高明。王力雄在《中共的椅子雜技》壹文也點評了中共權術之大成。我最近思考,讓漢人仇恨維族或許也能視作中共降低穩成本的壹種手段。壹般人對於共產黨在新疆迫害人權的維穩手段會有抗拒心理。然而漢民心中的仇恨減少了可能的社會反彈。

回到問題。

雖然題主問的是通則,不過各種民族關系都有獨特性,難以壹概而論。為了方便,就讓我先從漢族、維吾爾族之間的沖突開始說起吧。我們知道壹些漢人對維族不滿、壹些維族人對漢族不滿(不然也不會有七五事件了)。妳從知乎看見了漢族為何會有這些不滿的情緒,但是妳知道維族為何對漢族不滿嗎?

如果連維族的積郁、和屈辱都不了解,又怎麽能夠知道該如何處理民族摩擦呢?

我相信品蔥上不少人對此是有了解的,但從我個人經驗有限的中國人樣本中,我的感覺是中國人普遍對這少數民族的不滿情緒上的認識極為薄弱。這原因為何呢?我認為是因為缺乏獲得訊息的管道。除了少數與少數民族有較深交流的漢人外,壹般在墻內的人欠缺了解問題的渠道。《妳的西域,我的東土》這類不合諧的書籍無法在市場流通。記者前往新疆時常受到政府的監視。架設網站《維吾爾在線》的伊力哈木·土赫提如今仍身陷囹圄。

要解決這個問題只能從保障公民權利、開放新聞自由、出版自由做起。唯有加深彼此認識,才有辦法思考下壹步。無奈這在當今中國是個死結。

理想的狀況,政府確保公民權利、完成轉型正義後,主要應該投註在教育和解決少數民族的貧窮、失業等可能的社會問題。剩下很大壹部份要靠民間自發的力量去逐漸消彌仇恨。

看到這,妳可能會覺得反正就是共產黨壞壞。未來只要共產黨滾蛋,壹切就迎刃而解了。未來少數民族將和平地爭取自己的自治、或自決權。我曾經也是如此樂觀、天真的。但我越試著了解新疆的處境,我越懷疑現在到底還有多少溫和派生存的空間。

王力雄在《新疆會不會血流成河?》中描述了新疆潛在的危機:

新疆的「分裂主義勢力」的確在等著中國出現動盪。最可能的時機是專制到民主的轉型期。今天專制權力越是抗拒主動轉型,未來轉型就越可能以突然形式來臨。突然轉型會使國家控制力急劇下降,社會危機四伏,變局叠起,成為少數民族舉事的最好時機。新疆多年積累不滿乃至仇恨,壹旦有那樣的時機,爆發無疑將非常猛烈。

東土人士很清楚只靠自己對付不了中國,因此從來都在世界壹盤棋中考慮問題。聽到他們如數家珍地談論新疆周邊國家、地緣政治、伊斯蘭世界和國際社會時,經常為他們的廣闊視野感嘆不已,自愧不如。未來新疆將同時出現有組織的起事和無組織的鬧事、有準備的軍事行動和盲目發洩的恐怖襲擊,幾十萬海外維吾爾人會參與,國際穆斯林勢力也會介入,匯合在壹起,沖突必定愈演愈烈。漢人搞定新疆絕非輕易之事,而仇恨壹旦被調動是無止境的,仇殺壹旦瘋狂,殘酷程度難以想像。

原本維吾爾族在穆斯林在伊斯蘭世界也是世俗化程度較高的壹支。與漢人和平相處的話理應能夠成為中國抵禦宗教極端主義的力量。但在中國共產黨的「努力」下,是壹點壹點的把維族人往激進的方向推。之前看劉仲敬(忘記哪篇文章)說五年內國際武裝分子將入侵中國西部。那時我看過也就算了,直到最近看共產黨在新疆玩得高壓統治,我才真正感覺到這不是危言聳聽。

私以為當前壹點的微弱的希望,就是在中華帝國解體前,那怕壹點點也好,盡可能地修復民族間的關系。所以我才說,最近維吾爾族人在海外遊行抗議中共在新疆的殘暴統治,這時海外中國人應該站出來支持他們。為未來可能的民族和解種下壹點善因。

妳不需要認同他們的獨立思想,妳可以單純抱持反對侵害人權的觀點支持這場運動。

壹點淺見。

039.文革時候自殺的科學家文學家等名人有哪些?當時的心理是什麽狀態?


Sunshine12May 11, 2018


有人說過,中國知識分子就此跪下去了除了改革開放後被金錢腐蝕外,很大程度是被這些次殘酷的運動給打跪或者肉體消滅的,這其中,最厲害的就是文革。

中國知識分子自古以來是講氣節,講正義的。“所欲有甚於生者,所惡有甚於死者”,“生當作人傑,死亦為鬼雄”,“士可殺,不可辱”這些古訓,千百年來深深烙印在那些堅持真理、正直剛烈的知識分子身上。當他們遭遇不公平待遇的逆境時,那些不願奴顏婢膝、見機色變的人,就把人格尊嚴看得比生命還重要。

如當年的聞壹多,魯迅,遠有譚嗣同,文天祥。

當年赫哲族作家白辛,在1966年9月的壹天,看到別人被批鬥,受蹂躪的慘景,雖然當時還沒有沖擊到他身上,但想到自己曾因創作電影《冰山上的來客》已被毛夫人"江青"點名之後,便對身旁的朋友說:“我可不能讓他們這麽折磨我,我決不受這份罪。”第二天,他帶上壹瓶酒,壹聽罐頭,壹瓶敵敵畏,來到松花江上壹個無名小島,壯烈而瀟灑地走了。死時坐依在壹棵樹幹上,那不屈的身軀沒有倒下,象征了他的人格。


040.妳所看到的中國農村現狀是怎樣的?

談談妳所看到的中國農村現狀,比如農村的環境、設施,農村人的生活狀態、精神面貌、喜怒哀樂等等
希望盡量分享壹手的信息,畢竟二手消息有其局限和失真之處。

錦衣-夜行May 11, 2018
《社科院博導對山東農村現狀的調查》(來源:環保部主辦《環境教育》雜誌 轉自人民論壇網) (PS:我知道題主要壹手資料,可是我覺得這篇調查寫的很全面很貼近實際,就先貼過來了)

自2005年以來,身為中國科學院博士生導師的我,帶領壹批批研究生壹直在自己的家鄉山東省平邑縣卞橋鎮蔣家莊進行生態農業實踐,承包了約40畝低產田,辦了壹個生態農場。我們目睹了中國農村的很多變化。其中印象最深的是,這10年的生態農業實踐中,中國農村的汙染問題不但沒有改觀,反而越來越嚴重。由於普遍采取了違背自然規律的生產模式,同時城市垃圾大量進入農村,發達地區淘汰的產業在落後農村落地,因此,農村中出現了多種汙染。本文章所反應的問題,是我們通過調查發現的真實現狀。

2015年7月,山東幾省連遇高溫,部分城市達到40度。在這樣高溫天氣下,壹些化工廠、養殖場散發的臭味令人窒息。 在我的生態農場西北角,兩年前出現了壹個非法養殖場,屬於工廠化養鴨,鴨子從蛋殼出來到長大25天即可以出籠。在其上遊就有壹個規模化的屠鴨廠。屠宰後的鴨子進入到南方城市,被壹些不知情的消費者吃掉了。經濟發達的地方,為轉移汙染,將工廠化養殖場和屠宰廠轉移到了經濟相對落後的沂蒙山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這裏恰好位處水源地上遊,這裏的汙水與生產的垃圾食品又回到了他們的餐桌。 臭氣來自養鴨場的鴨子糞便,平時氣味就很大,再遇到到高溫,臭氣濃度增加幾倍,臭氣熏天。盡管政府規定畜禽糞便要幹濕分離,不準沖洗,但這些黑心養鴨場不管不顧,照樣用水沖,不僅嚴重汙染了周圍河流,在沖洗過程中還添加了大量火堿,這樣的鴨糞不僅不能肥地,還會燒死莊稼。 之所以25天鴨子就能夠出籠,得益於大量使用飼料添加劑,各種重金屬、抗生素、激素都添加到飼料裏面,讓鴨子異速增長。不要說這樣的鴨肉存在嚴重的質量安全問題,就連糞便都存在嚴重的環境汙染,長期在鴨場工作的農民也有健康隱患。

最近臨沂市在鐵腕治汙,希望借此春風,對於存在偏遠農村的嚴重違背自然規律、嚴重汙染生態環境的養殖場予以清理,早日還沂蒙山人民久違多年的綠水青山。

我們在農村調研,發現買水喝的農民越來越多了。最早發現農民買水喝是2013年過年前後,今年村民發現買水喝已成為普遍現象。沿沂蒙山金線河兩岸的十幾個村莊,當年都是到河邊沙灘取水喝,或者每個村裏都有井,喝的就是淺層地下水。

如今,河裏的水早就不能喝了,現在井水也不能喝了,連鎮上供應的自來水也幾乎不能喝了。 有條件的家庭花錢打深水井,打井變成壹個產業。 河水不能喝是沿河工業尤其屠宰業、工廠化養殖業造成的,河水已嚴重汙染,成了劣五類水;淺層地下水不能喝是農業汙染惹的禍,農民為圖省事,減少向土地上投入,使用大量的化肥、除草劑等農藥,最終導致了賴以為生的地下水不能喝了。 原本喝水不要錢的農民,今天嘗到了花錢買水喝的苦頭——那水是要天天買、頓頓買的啊。 水是從山上買的,村莊的上遊就是蒙山,蒙山由於植被覆蓋好,少農田,所產生的水幹凈還有壹絲絲的甜味。然而,幾年前我去考察,發現那裏的水源也面臨著汙染隱患。

由於遊人增多,山上遍布各種農家樂餐館,餐飲業的廢水直接排放到水源中去。

農民向環境中使用了多少化肥農藥?壹般壹畝地三四百斤化肥,兩三斤農藥,這些化學物質,能夠被利用莊稼或保護莊稼的,占10%~30%,也就是說大量化學物質是用來汙染的,汙染的比例高達70%~90%。大量化肥、除草劑等農藥、地膜造成土壤汙染和土地肥力的嚴重下降,土地肥力下降又帶動了農藥化肥產業興旺。政府在源頭補貼化肥、農藥、農膜等,以至於這些化學物質非常便宜,使用起來連農民都不心疼——農民除壹畝雜草,除草劑的費用僅為2.1元!

進入7月,調查區平邑縣卞橋鎮石橋、南安靖、卞橋、西荊埠、黃埔莊等幾個村子的農民開始忙碌起來。農田裏爆發了壹種鉆心蟲,專門啃食玉米芯,即頂端的幼葉,吃完後就鉆到植株下面的部位,非常難以治理,農民恨之入骨。

農民每年都要向地裏打多遍農藥,加上播種期用農藥拌種,使用農藥四五次屬於正常,如果種植果樹,每年打藥的次數高達20多次。 現在的農田充滿了殺機,害蟲幾乎都是經過農藥洗禮的,農藥越用越多,而害蟲似乎也越戰越勇,在過去壹百多年的人蟲大戰中,化學對抗的勝者似乎是害蟲而不是人類——醫院裏癌癥病人越來越多,而害蟲繁殖速度依然成倍增長。 害蟲在農藥脅迫下,會出現進化,這個進化是在農藥誘導下產生的。

據說有些害蟲泡在農藥原液裏也毒不死。這類害蟲進化出來了壹層隔離液態的蠟質毛。如果有人研究農藥誘導的害蟲進化機理,應當有很好的科學發現。農民不知道其中的原理,每年繼續有成噸的農藥傾倒在農田裏。

有些蟲害是農藥商和農藥販子人為制造出來的恐慌,為了嚇唬農民,其目的是兜售其農藥,他們不關心農民是否治住了害蟲,他們關心的是農藥的銷售量。 當農田出現的害蟲的時候,僅僅是每畝出現2~3頭害蟲的時候,植保專家就建議農民噴灑農藥,還推薦他們使用哪壹種農藥。

如果不打,農民們經常聽到的是下面的話: 妳不打農藥嗎?不打莊稼都毀了。 壹些政府官員也成了農藥商的傳話筒:“不打農藥,產量會減少70%,甚至會絕產。” 現在農藥的名稱越來越奇怪,如“壹步絕”、“壹月無蟲”等,既充滿了對害蟲咬牙切齒的恨,又充滿了對農民的誘惑——不怕妳不來買。

山東省平邑縣卞橋鎮蔣家莊村的東面有壹條小河,叫金線河,是沂河的上遊。沂河是淮河流域泗沂沭水系中較大的河流,從江蘇入海。

在沒有自來水的年代,沿河十幾個村莊的村民就是靠這條小河生活,無論是地表水還是地面水都能喝,不需要進行水處理。這條河至今也是臨沂市以及沿線城市的水源地,但需要進行各種水處理措施。 過去村裏還沒有空調的時候,這條河就是天然的避暑地。在炎熱的夏季,忙碌了壹天的人們,就是用這條河去除身上的熱氣,男人在上河洗澡;女人在下河洗澡,但男人的權利是白天和黑夜都能洗,而女人只有在晚上才洗。

村裏人對這條小河有著很多的回憶: 河裏有很多的魚,夏天發洪水時可以在淺灘上抓到幾十斤重的大鯉魚,魚是從上遊水庫裏跑出來的,水流平緩時也能看到壹些魚兒在淺淺的水底下靜靜地呆著。有壹種魚,我們叫它“沙裏趴”(學名沙鱧,鱧科魚類),用手就能抓住,至於深水裏的螃蟹、蝦米、青蛙、泥鰍等就更多了。孩子們用笊籬就能撈蝦,手巧的還會織漁網,並織成簸箕的形狀,綁在長桿上,就可以抓到更多的魚。小河再往遠處流便是密不見人的森林,膽小的孩子是不敢走進去的。森林裏有壹種叫小黃雀的鳥,羽毛金黃,小而靈活,孩子們的彈弓很難打到它。壹到夏天,數不盡的知了響徹整個森林,天氣越熱,叫得越歡,這時候,孩子們最高興的事就是壹下課就去粘知了,揀知了皮,逮知了牛(也就是金蟬,金蟬是蟬的幼蟲,脫殼之後就成了蟬)。

今天,這條小河已經嚴重變臭,不能遊泳,更不能喝了,水裏的魚蝦沒有了,沿河的蘆葦蕩沒有了。這條河每天都要負重將各種汙染物搬運到下遊去,再經過沿線的城市,最終流向大海。 據村裏人介紹,河水變質是從砍伐當地森林開始的,這個過程大約發生在1982年前後,首先是分了集體林,將多樣化的當地森林賣掉分掉,然後種植上清壹色的楊樹。隨後,人們發現了發財的機會——賣沙子。由於城市急劇發展,大量需要沙子,金線河的沙子被層層截挖,這裏的沙子被制成混凝土,撐起了壹座座城市。

後來,人們沿河瘋狂建各種養殖場,大都是工廠化速生養殖場,養雞養鴨,汙水直排金線河;雞鴨多了之後,於是就沿河建起了屠宰場,屠宰廢水基本沒有經過處理就進入了金線河。 還有其他大小工廠,以及農田裏排放出來的化肥、農藥、地膜的碎片,下雨的時候也隨著地表徑流進入了金線河。 這條曾經美麗的金線河,早在20年前就已經名存實亡了。

現在山東乃至整個大陸省份,已經很難找到沙子了。而底泥中的重金屬等物質也需要專門的處理恢復,其代價的是昂貴的。

三四十年前,鄉村是很少垃圾的。那個時候沒有塑料袋,也沒有農膜,主要是動物和人的排泄物。勤快的農民都要將這些排泄物收集起來,放在豬圈裏作為肥料。當年有壹種農活就叫拾糞,幾乎每壹個農戶家裏都有拾糞的工具,沂蒙山人管壹種棉槐條編的農具叫糞箕子,就與這種農活有關。

如今人和動物的糞便明顯比過去少見了,但嚴重增多的是各種垃圾。

首先農田的地膜殘留物就是壹種。每年農民種植經濟作物如西瓜、花生、土豆等都需要大量使用地膜。這些地膜非常薄,沒有回收利用價值,收獲莊稼後農民就將地膜撿起來放在地頭,壹些殘留的農膜留在地裏。有時候地頭上雜草多了,農民在燒雜草的時候,壹把火也將地膜焚燒了,釋放出嚴重的致癌物。

其次是各種農藥、化肥的包裝物。它們幾乎都是塑料類制品,有些為塑料袋,有些加工成塑料瓶。

第三是各種食品的包裝物。飲料瓶、礦泉水瓶、牛奶瓶,方便面袋,薯條袋,幾乎村民從商店裏買來的所有食物都是用塑料包裝的,即使香煙,外面也有壹層膜。

第四是各種塑料袋。城裏人的超市對塑料袋實施限塑令,但那些被限制的塑料袋全部進入鄉村,現在農民趕集賣東西,根本沒有帶包帶筐的習慣了,到處都提供壹次性塑料袋。集市散場後,地面上的垃圾塑料袋遮蓋地面,由於鄉村沒有專門的環衛人員,這些垃圾袋借助風或雨水的力量,就會進入河流或溝渠。

第五是村民的各種生活垃圾。舊衣服爛鞋襪,廢舊的塑料桶,墩布頭與塑料把,加上爛菜葉與廢紙片,這些垃圾有些就手被村民傾倒在溝渠內,刮風下雨後再沖到下遊去。

蔣家莊的村民,第壹次聽說癌癥這個詞,是20世紀70年代。1976年1月,周恩來總理去世,因患癌癥醫治無效去世,縣有線廣播裏傳來這個消息。村民們悲痛之余,私下互相打聽,癌癥是什麽樣的病,那麽厲害,連國家都治不好。

可見,40年前,癌癥對於村民完全是很新的名詞。 如今,村民們因病去世的多了,而更多的病,都是在醫院裏查出的癌癥。先是村民感覺某個部位不舒服,疼痛難忍,送去醫院檢查,往往都是癌癥後期。

後來這樣的事情多了,誰家發現有人疼痛,就很自然地猜想是不是得了癌癥。 癌這個字裏有3個口字,病從口入,癌癥也多是吃出來,喝出來的,更有空氣中致癌物,通過呼吸進入人體。村民們得肺癌、食道癌、腸道癌的多,就很可能與空氣、水和食物汙染有很大的關系。

村民們常年接觸農藥、化肥、地膜,這對人體的傷害很大。村民們告訴我說,打除草劑的時候連窗戶都不敢開,氣味很難聞;打農藥時有時渾身紅腫,洗澡都不管用;他們在田間地頭焚燒地膜時,點著火走了,但空氣中的二惡英致癌物卻進入了大氣,上百年不能降解,對於這壹點,村民是不知曉的。

041.專欄文章: 陰雲密布的伊朗核協議是個什麽鬼?

二大爺May 11, 2018


在今年的國際問題上,有兩個註定會攪亂現有秩序的火藥桶:壹個是我們正在目睹的貿易戰,另壹個就是伊朗核協議。

盡管連自己的盟友都壹再挽留,但5月8日川建國還是迫不及待的宣布美帝將退出伊朗核協議。有媒體驚呼,油價要暴漲了,戰爭要開啟了。

真有這種危險嗎?


壹、綏靖政策的終結

以色列大名鼎鼎的情報機構摩薩德,上個月大顯神威,再造神話。經過長達兩年半的監視,壹夜之間搬空了伊朗核能機構的秘密檔案室,重達500公斤,11萬份伊朗核文件在神不知鬼不覺的情況下被運出伊朗,波斯人舉國上下顏面盡失。

4月30日,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甚至親自上陣,專門召開記者會,對伊朗的核計劃進行詳盡披露。主旨就是證明伊朗壹直在欺騙世界,秘密研發核武器,即使在伊朗核協議簽署之後也沒有停止。

雖然這些證據並沒有什麽問題,但事實上以色列這個時候拋出這份重磅炸彈是夾帶了很多私貨的。剔除兩國是死對頭的因素,摩薩德弄來的情報其實在兩年前部分就已經通過了國際原子能機構的審視。這個時候再出猛料,很顯然是為了配合川建國的大戲——讓美帝退出伊朗核協議名正言順。川建國在8號的講話中也專門提到了這壹點。

這壹天來得其實壹點都不突然。因為這是川建國兩年前的競選諾言之壹。就像他退出TPP壹樣,本質上是美帝對所謂邪惡軸心的綏靖政策的終結。


二、伊朗核協議是個什麽鬼

伊朗核協議全稱是“聯合全面行動方案”(Joint Comprehensive Plan of Action),伊朗同意接受限制與監督,確保不發展核武器,以換取國際社會解除金融、能源等多個領域的制裁,海外被凍結的數百億美元資產也隨之解凍。

上個世紀伊朗在其民用核能的基礎上,從九十年代開始開足馬力造核武器。由於伊朗本身擁有鈾礦資源,在2003年成功提煉出可用造核彈用的高濃度鈾。此舉不僅是對美國的挑戰,也是對國際社會核不擴散條約的挑戰,結果就是現有的核大國壹致反對,包括中國。聯合國的制裁先後就有四輪。

在國際社會的強大壓力下,伊朗磨磨蹭蹭,最終經過差不多十年的艱苦談判,這個多災多難的核協議,才於2015年由伊法美中英俄德等國簽署。

但是狡猾的美帝為了防止伊朗耍小聰明,在簽署這個協議的時候留了壹個後手——“制裁豁免期”,美國行政部門每隔90天會向國會提交報告,評估伊朗是否履行了協議承諾。每隔120天,總統都要確定是否延長針對伊朗核問題的制裁豁免期。

5月12日是最近壹次豁免期到期的日子。川建國攤牌了,美帝不玩了。


三、美伊矛盾的由來

在巴列維王朝時期,伊朗作為美帝的盟友,和以色列壹起,獲得了民用核能發展的資源。自20世紀50年代後期開始其核能發展計劃,並先後投入大量資金,建立了壹個核電站、6個核研究中心和5個鈾處理設施。

自從1979年霍梅尼發動革命,將伊朗變成壹個政教合壹的神棍國家後,開啟了“不要東方,不要西方,只要伊斯蘭”和文明世界全面對立的模式。當年11月在霍梅尼的默許下,波斯教棍闖入美國大使館,悍然扣留了66名使館人員,造成了震驚世界的“伊朗人質危機”。由於美帝解救行動的不力,直接造成了總統卡特連任失敗,整個人質危機持續了壹年多才得以解決。

這種把外交人員當做人質的惡劣行徑,不僅造成了伊朗國際形象的全面崩塌,也招來了美帝長達四十年的制裁。1980年,美帝正式與伊朗斷交,並全面禁止和伊朗的貿易。1983年,在伊朗的指使下,黎巴嫩真主黨策劃了貝魯特美國大使館的爆炸案。至此美伊關系不可收拾。美帝先後通過了《伊朗交易監管法》、《伊朗制裁法案》、《對伊朗全面制裁、究責和剝奪權利法》,不僅凍結了伊朗海外資產,而且史無前例的將制裁措施的適用對象擴大到美國公司以外的主體。

在我之前的文章中已經介紹過美帝如何憑借其強大的國家實力和國際金融地位,將國內制裁演繹出全球制裁的效果。截至2015年12月,外國銀行因為違反美國的伊朗制裁規定,已累計向美國政府繳納了高達140億美元的罰金——其中就包括中國的昆侖銀行。在這樣的高壓政策下,盡管伊朗擁有豐富的石油、巨大的市場,但是國際社會無人敢碰紅線。全世界70%的貿易通過美元交割,離開了美國的金融體系,沒人玩得轉。伊朗進口生活必需品和發展工業的物資因此十分困難,逼得只能回歸到原始的“以物易物”。這種困局無法長久堅持是顯而易見的。

正因為知道自己博弈的籌碼不夠,東西方的瘋子殊途同歸,都想到了同壹個棋子——核彈。其實不管是三胖還是伊朗,心裏都十分清楚,擁核並不能徹底保障自己的安全,但是卻可以利用核威懾力,增加自己在國際上的談判籌碼,要挾、勒索更多的利益。這是他們不遺余力,勒緊人民的褲腰帶造核彈的根本動力。


四、戰爭攪屎棍

很多人覺得三胖的朝鮮很“作”,但其實和伊朗比起來,三胖又算是安靜的了。伊斯蘭革命成功以來,伊朗的教棍們壹下就讓這個曾經富庶的國家,變成了懟天懟地懟空氣的戰爭狂魔。

伊朗是穆斯林什葉派,阿拉伯國家占主導地位的是遜尼派。伊朗曾經宣稱要挑戰遜尼派在伊斯蘭世界的領導地位。宗教派別上的沖突加上地緣利益的沖突,讓伊朗幾乎和所有的阿拉伯國家交惡。

更要命的是,他把曾經的巴列維王朝的盟友,以色列變成了死敵——僅僅是因為以色列是美國的盟友,所謂的“西方殖民主義的走狗”。多次赤裸裸的揚言要把以色列從地球上抹去。

同宗教的國家是敵人,敵人的敵人還是敵人,伊朗就是這麽壹個“混不吝”的奇葩國度。

除了那場震驚世人的兩伊戰爭,伊朗最近幾年直接出兵參加的戰爭就有:伊拉克內戰、也門內戰、敘利亞內戰……僅僅是最近的敘利亞內戰,伊朗直接出兵就多達7萬人!可以豪不誇張的說,如果沒有伊朗出人,光靠俄國人那點武器,巴沙爾早就仆街了。

實事求是的說,伊朗是中東地區最大的攪屎棍。這是美帝把它定義為“全世界支持恐怖主義的頭號國家”的原因。

但是在美國幾十年的經濟制裁下,伊朗的經濟狀況非常糟糕,不要說支撐幾場戰爭,就是正常的發展都成問題。所以去年年末的時候才出現人民走上街頭要求停止戰爭的大遊行。


五、波斯相不相信眼淚

美帝之所以對伊朗核協議壹直心懷不滿,除了和伊朗的宿怨之外,更多的是該協議對於伊朗在核研發做了限制,但對於伊朗無所顧忌的戰爭輸出卻無能為力,沒有好的限制辦法。

因為自協議達成後,伊朗瘋狂產油,壹躍成為OPEC第二大產油國,通過賣石油,腰包又膨脹了起來,在俄國和某些國家明裏暗裏的幫助下,軍事預算增長了40%,這是伊朗不顧死活還能不斷介入鄰國戰爭,和美帝在多條戰線進行直接軍事對抗的本錢。

正是看到伊朗核協議無法全面遏制伊朗的野心,川建國在去年十月就威脅要進行重新談判,否則就要退出協議,重新全面制裁。

很顯然,伊朗核協議沒有美帝的參與,不管歐洲和中俄有多強烈的意願維持表面的和平,都事實上無法挽回分崩離析。

那麽,這會導致油價暴漲,中東軍備競賽重啟,伊朗最終變成壹個有核國家嗎?

顯然不可能。不要忘記,伊朗石油目前最大的買家是中國。而美帝通過頁巖氣革命,早就把能源的命脈掌握在自己的手裏。何況,最大的產油國沙特,還是美國的盟友。制裁伊朗,影響最大的就是中國,而對世界的能源價格影響,短期確有影響,長期卻根本不足以掀起風雨。沒錢的窮光蛋,拿什麽來軍備競賽?

以伊朗目前的核研發水平,沒等到他造出核彈,恐怕壹個以色列就能幹掉他的核設施。也許強硬的波斯神棍不相信眼淚——但他們可能真的連流淚的機會都沒有。


六、余波未了

事實上美帝新壹輪對伊朗的全面制裁,早就可以從殺雞儆猴上看出端倪。

中興、華為這些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刀口舔血的公司,已經被提前拎出來祭旗。或者可以這麽說,美帝之所以挑中興、華為,是壹個壹石二鳥的妙招,絕不單單是針對中美美貿易戰——宏觀來看,這些都是美帝制裁伊朗的壹個前奏。這些鮮血淋漓的例子,對於全世界的後來者都是懸在頭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因為美帝不僅僅要對伊朗經濟命脈的全面遏制,更是從技術層面斷了伊朗多余的念想。別說造核彈,就是讓妳造子彈都難。

從制裁俄羅斯,威脅三胖,通牒中國,再到圍堵伊朗,川建國全線出擊,處處硬碰,確實是非常出人意料。美國優先,先發制人的思路體現得淋漓盡致。

這個乏味的,曾經是流氓橫行無忌的世界,終於開始陣痛。

但是我們並不需要過多擔心。就像妳即將能夠買到更便宜的救命藥和疫苗壹樣,都是川建國的亂拳帶來的。作為壹個時常生悶氣的看客,壹個好劇本也許剛開頭。不要忘記川建國在聲明中意味深長的那段話:

“最後,我要向長期處於痛苦中的伊朗人民傳遞壹個信息:美國人民與妳們站在壹起……伊朗的未來屬於伊朗人民。”


042.在網絡上與他人意見相左、無法調和後該怎麽辦?

新手問題,想問壹下如果在網絡上和他人的意見是對立的,根本不可能說通,不可能達成共識應該怎麽辦?

月夜無痕May 12, 2018

羅素說;須知參差多彩乃幸福本源。個體的差異性造成了行為以及思想的不同。

既然世界上連兩片相同的葉子也找不到又怎麽能有統壹的思想及認識呢。

經歷,知識結構必然造成意見不同。不要說在網絡上就是在家庭中和父母子女之間不也經常存在

意見不同嗎?即使不同也改變不了對他們的愛。現實中的人際關系壹定程度上制約了情緒激化,但是在網絡上毫無限制,反而放大了這壹點。

所以,我覺得能做到壹下幾點就可以了。

1,承認意見不同的客觀存在。

2,耐心傾聽 理性表達

3,如果自己覺得已經情緒化了就盡快結束對話吧。

其實這不正是品蔥的宗旨,和存在的意義嗎?

讓不同意見者有壹個理性自由表達的平臺。


043.希特勒為什麽要侵略他國、擴張版圖?

魯迅 May 12, 2018


1. 西方國家大蕭條所帶來的動亂,使法西斯主義惡性發展。納粹黨迅速膨脹為德國第壹大黨。

2.《凡爾賽條約》中三個協約國都已自身利益最大化來削弱德國並從中獲得好處,這導致整個歐洲行程壹個不穩定局面。

3. 希特勒自身也經受過黑暗的童年跟殘酷的戰爭,對希特勒影響重大。 同時也導致他成為壹個反猶太主義和戰爭狂熱者。

4. 希特勒建立的第三帝國就是壹個以軍工產業來拉動GDP的經濟模式,所以遇到這麽壹個瓶頸:要是不打仗,武器也就隨之荒廢,之後也就會導致國家的經濟危機。所以德國為了避免經濟陷入困境,只好不斷發動戰爭來提高經濟收益。

第4點再展開說說,

希特勒用透支國力借債搞基建,發展軍備的方式拉動經濟,希特勒奇跡快用完了,不打,就會有更猛烈的經濟危機和納粹下臺,必須開打,沒得選擇。


044.在這個物欲勢利的社會,父母還應該教育孩子成為正直的人嗎?

因為正直的人在這個社會並不吃的開。

Peter PanMay 12, 2018

當然應該,這有關孩子以後的大格局。我始終堅信,中國目前的物欲社會終究會回歸人的本性的。

中國的家庭教育可能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家庭教育,這和以傳授知識為主的教育體系有關,壹味註重知識的累積,而不教孩子道德方面的東西。尤其是精英階層,家庭教育更差,沒有教養孩子的意識,只是用物欲淹沒孩子。

中國傳統家庭教育,最重視的是君子的養成。

什麽是君子?首先要有德行,其次才是解決現實問題的能力,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壹般的官宦子弟,比較註重培養領導能力,而貧民子弟,更多的是培養孩子做壹個本分的人。其實不管是精英還是大眾,在傳統社會中,培養孩子做壹個好人,這不僅是家庭教育的目的,也是整個古代教育的基本目的。所以,那些看似繁文縟節的規矩、理論,所代表的絕不僅僅是等級尊卑,其背後所代表的,是德行的培養、處理現實問題和人際關系能力的培養。也就是說,做人最基本的是:妳可以不成材,但不能不成人,妳可以對社會不做貢獻,但不能危害它。

整個教育體系,包括家庭教育,不管是傳統的,還是現代的,基本的目的都應該是教會孩子做壹個合格的人,壹個好人,壹個有德行的人,有是非善惡,有基本的價值觀的人,知道自己的本分的人。做到這些並不難,我們有悠久的家教歷史和典籍,《詩經》《論語》等這些經書,就是現成的教材,也是最好的教材。現在的問題是父母自己都沒讀過,如何教孩子去讀?所以,首先要改變的是父母。

父母改變教育觀之後,才會有正確家庭教育,教孩子多讀經書,發展仁心。這應該是家庭教育的基本目標,其次才是各種能力,讓孩子成為有用的人。這個順序不能反了。尤其是精英的孩子,在當今社會,精英的孩子未來有更大的可能成為精英,所以對這些孩子的教育,關系的不僅僅是孩子本身,因此要更加謹慎,不能本末倒置,更不能忽視對孩子德行的教育。


045.信仰馬克思主義卻不入黨甚至反共始終怎樣的體驗?

妳們應該能從我過往的回答看出來,我算是品蔥裏少有的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不是全信,90%信)。但我堅決不入黨,天天乳包,我想問問像我這樣的人是種怎樣的體驗?又因為什麽信馬克思?

May 12, 2018
我曾經是壹名共產主義者。

其實對待這個事實很簡單,那就是中國在2018年的政府並不是真正意義上壹個共產主義政黨管理的政府,而是壹個壓迫民眾剝削工人階級又保留了大量封建殘余的專制官僚資本主義政府。

妳甚至可以理解為現在的共產黨執政階段沒有跳出中國的封建王朝歷史循環,如果讀過《共產黨宣言》,那麽就會知道馬克思批判的,要指導共產主義者推翻的就是這種政府。壹個由共產黨執政的社會主義國家,對工人運動嚴厲打擊,對於工人盤剝壓榨,簡直是世上最大的諷刺。對於這種侮辱共產主義者信條的執政黨,應該堅決反對,而不是為自己沒有加入而感到猶豫不決。

當妳的同誌變為敵人的時候,妳應該堅決反對,而不是為虎作倀,這樣才可以稱之為是共產主義者。

046.專欄文章: 中國的未來(各種崩潰論簡介)


粗鄙May 13, 2018


很多人推導未來的方法其實跟趕時髦差不多

比如很多月兌友聽個大物理就覺得什麽崩潰論都是大物理壹般。

剛好有點時間,給妳們普及下各種看空神州論點的譜系。


生於 0715:「中國大物理」

根源:環境的徹底破壞導致的斷水斷糧

高危地點:城市尤其是特大城市

主張應對手段:退守鄉村。

另有衍生版「大化學」,根源:環境破壞導致人因汙染死亡

蠻族勇士:「兩腳羊時代」

根源:美國停止輸出購買力導致底層普遍失業

高危地點:城市

主張應對手段:團練

左小雨:「枯萎論」

根源:美國重振制造業,神州以印鈔維持僵屍企業,此過程(枯萎)可能長達拾年

高危地點和應對手段:N/A

劉仲敬:「大洪水」

根源:人口紅利耗盡後寄主亟需新營養來源,否則上層建築會因缺乏養料而餓死。

上層星流雲散的副作用:ISIS 東進並紮根成為可能

高危地點:從河西走廊直至安徽蘇北

應對手段:東南互保 2.0 版,建立親西方陣營尋求地緣支持

黃金神棍:文革 2.0

根源:被排擠出世界貿易體系

高危地點: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

主張應對手段:月兌,走不了的熬

這些譜系理不清楚說明妳對現狀好聽點說是管中窺豹,難聽點說是兩眼壹抹黑


047.哪壹年妳對中國的未來最有信心?

中國的新聞越來越讓人失望,紅黃藍幼兒園,清理低端人口之類的。什麽時候是妳對未來有信心的巔峰?

喜歡壓馬路May 14, 2018

樓上的都是說的是胡溫時期。 其實本人最有信心的時候還是2013年,那時候習大大剛剛繼位,雷厲風行,宣稱要把權力關在牢籠裏,而中國的經濟已經從2009年經濟下滑中恢復過來,再加上要懲治腐敗,所以我對中國未來特別看好。再加上習大大的父親 習仲勛是改革派。

說來慚愧,其實我開始關註中國政治和經濟還是在2015年的股災,因為我平時喜歡炒股玩的是美股,那年中國的股災讓我有興趣去了解了壹下中國經濟到底是怎麽成長起來的。也是壹個偶然的機會,我從壹個不經意的評論中看到當年央行憑空印鈔1000億填補了農行的窟窿。我看到這條評論的時候感到很吃驚,怎麽我壹直以為是市場經濟,怎麽還可以這麽做?

後來,我來龍去脈的主動了去了解的中國經濟過去的發展,才知道中國過去經濟實際上主要是由政府持續主導的高杠桿信貸主導,以鐵公雞建設和房地產拉動,實際上相當於政府強撐,以三倍杠桿買多炒股壹樣,這樣是不可持續的,而且在無監督的制度下還帶來了壹系列問題如社會、環境、腐敗等。也因為經濟順便經常聽YouTube,看壹些書,也也逐漸的開始關註政治,才逐漸了解了原來中國過去的政治其實蠻黑暗和欺騙的,覺得有上當的感覺。後來又了解到權貴們是多麽的阻止中國良性改革,中國每年多少花費在維穩和特權供給方面的費用超過了教育醫療養老等等,感到很心寒。


自此之後又過了壹些年,在這些年中我也在不斷的了解,才會用壹種更加客觀冷靜旁觀者的角度來審視中國目前的狀況。


048.如果評價範跑跑

其實我想說的是,向範美忠道歉。 很抱歉,斟酌再三,還是決定在標題裏用“範跑跑”,因為這是個全國人民都知道的稱呼。而範美忠,大家聽到可能會想不起來是誰。這大概就是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裏吧。 但是,希望因為標題的辨識度而點擊進來的妳,能夠記住範美忠。 下載騰訊新聞客戶端, 女孩幫醉駕男朋友換血 範美忠 今天,汶川地震十周年。 財新網推出了壹篇範美忠的專訪文章。哥看了以後很感慨。 當年地震發生時,範美忠不顧學生獨自逃命,被網友戲稱為“範跑跑”。而他事後在網上發布的壹篇文章更是引起全民公憤。 他在文章中寫道:“在這種生死抉擇的瞬間,只有為了女兒才可能考慮犧牲自我,其他人,哪怕是我母親,在這種情況下我也不會管。因為成年人我抱不動,間不容發之際逃出壹個是壹個。”
十年過去了,範美忠如是解釋他發文的動機。 那是長久積累在我心中的東西的爆發。我覺得宣傳那種英勇犧牲是不合適的,他給妳壹種暗示,就是妳沒有為學生英勇犧牲就是錯,甚至妳下次有災難,妳還得為別人英勇犧牲,歹徒拿槍進來了,妳得去堵槍口。我說不行。我是屬於那種我壹定要按照我的價值觀生活的那種人。我作為壹個老師,我是不認同教師要為學生犧牲的價值觀的,我就要挑戰這種倫理價值觀,因為我是壹個行為和價值觀壹定要統壹的人。
還有三段對話讓哥印象深刻。
財新記者徐瑋超:因為這樣壹件事情,妳以“範跑跑”出名,妳覺得意外嗎? 範美忠:這個荒誕事件的意義,我覺得它是中國從壹個集體的強調英雄的、強調道德的社會,向壹個強調制度的、強調個人的現代社會轉變的關鍵時期的壹個思想事件。從這個意義上,它是歷史的聲音。因此這個事件既不會讓我自得,也不會讓我沮喪,它由不得我,我不過是被選中的工具而已。那就平靜接受這個事實,如此而已。
財新記者徐瑋超:在這場輿論的大批判中,妳經歷了什麽? 範美忠:我壹直覺得“文革”很匪夷所思,怎麽能發生那麽荒唐的事情,但我當時跟很多人講,我終於體會了“文革”的感覺——大批判,又不允許妳反駁。妳怎麽竟然敢反駁?我們都正確了,妳都錯誤了,妳就應該低頭認罪,妳竟然還敢反駁,妳應該向全國人民認罪,就是這樣壹種感覺。 別人跟我的價值觀不同,我們可以就此進行理性的商榷,而不是說因為他的價值觀與我不同,所以說他就是不正確的,他就非常邪惡。
財新記者徐瑋超:可是假如妳的學生有壹個在地震中受傷或是遇難了,妳還會以同樣的態度寫這篇文章嗎? 範美忠:那就不壹樣了,我寫這篇文章確實建立在我的學生都安全的基礎上。事實上也證明,其實地震發生後,學生的安全跟教師的作為關系很小。學生們沒有受傷是為什麽?因為房子沒垮啊。妳跑還是不跑,妳躲在桌子下面還是在座位上不動,都是壹回事。但很奇怪,他們覺得妳逃跑是很重大的事情,反而學生死不死倒沒那麽關鍵。我的學生壹個都沒受傷,有很多學校死了那麽多學生,為什麽妳們的興趣沒那麽大呢?
是啊。。為什麽當年全國人民揪著他不放呢? 汶川地震時哥還在讀大學。對那場聲勢浩大的口誅筆伐印象深刻,被新聞報道課的老師當成案例在課堂分析。 範美忠被吊銷了教師資格證,大家尤不解恨。 雖然我沒有在網上大罵特罵,但為我曾對他有過的鄙夷之情道歉。 有空的話推薦大家閱讀財新網采訪全文,復制鏈接即可。
PS:這篇文章是哥躺在手機上打出來的。 公眾號推出了手機端運營app,也就是說哥可以隨時隨地打開手機發東西給大家。 這個功能真好,把作者從電腦前解放出來。 不過受限於手機打字,不方便寫太長。 所謂有失有得吧。
這是壹篇為範跑跑平反的文章
那麽,十年過去了,該怎麽評價他?

白水無纖塵 May 14, 2018

這種問題邀請我?

我寫的“指鹿為馬”看了嗎?

看了的就應該知道我會怎樣回答。

選擇犧牲還是不犧牲是對立的嗎?

妳不犧牲,犧牲的是自己的良心;

妳犧牲,犧牲的是自己的生命。

不管怎樣選,“都是要付出代價的”。

所以他當時的行為能用“不是對就是錯”來形容嗎?

不能,怎麽選都可以,沒人有資格逼他。

而在根本上:他是壹個懦弱到醜陋的人。

選擇了生命而放棄了良心(責任)就是“貪生怕死”,說什麽都改變不了這個事實。

妳說妳會“為女兒死blabla”,放棄了學生,等到了那壹天妳是不是會“為母親死blabla”放棄妳的女兒?

妳所闡述的“動機”是真是假沒人知道,唯有所作所為是事實的憑證。

聖人問行不問心,壹個“正人君子”幹了壹輩子壞事能因為“動機是好的”就不是壞人了嗎?

當妳用“動機”的合理來解讀“行為”的合理時,這個叫做“通過為行為辯護進而為自己辯護”,此時的妳連“底線”都沒有了:從強調……

為什麽中國集體強調“道德、英雄”?

因為中國的制度根本就不許英雄與道德生存!

缺什麽才要強調什麽,怕什麽才要隱瞞什麽。

中國缺不缺道德?缺不缺英雄?

中國怕不怕“公民意識”?怕不怕“普世價值”?

這種所做所為,既帶不來“制度”和“個人”,同時鼓勵葬送“道德”和“英雄”。說實話,像昨天的數字壹樣:很惡心。

全中國對妳的批判是“我對妳錯的文革”嗎?

我不知道。

我只知道今天對妳的批判是因為:毫無擔當,扭曲事實。

049.外匯管制是不是只存在專制國家?任何民主國家都允許自由兌換外匯?

個人出口賺得的外匯都是自己的,國家無權強制結算。國家要獲得外匯儲備只能通過自願兌換。

Sagar WongMay 14, 2018

有壹定的關聯在其中,但外匯管制更像是壹個專制政權的必要條件,而非充分條件(這個歸納其實也不嚴謹,壹些特例比如沙特這樣的土豪專制國家就是不需要外匯管制的)。沒有外匯管制意味著人民可以用腳投票反對專制政權,這個政權奴役人民的能力就會被大大削弱。

專制政權除了害怕奴隸用腳投票之外,還有壹點就是印錢的誘惑了。前面有蔥油已經提到了蒙代爾大三角,其中的匯率、自由兌換、印錢只能三選二。這位蔥油列舉了穩定匯率的重要性,這是十分有道理的,所以如果想要自由兌換就只好犧牲印錢了,妳猜猜專制政權能同意不?呵呵。

050.臺灣有哪些獨特的美食?


普吉島katyMay 14, 2018


首先出場的是蚵仔煎。

通常店家都會把大鐵盤放在店門口,讓蚵仔在鐵盤上活蹦亂跳、散發香氣,吸引客人。作法是先放上蚵仔,接著淋上太白粉勾芡水,稍微煎過後再加上雞蛋及青菜〈最常見是小白菜及茼蒿〉,最後再淋上甜辣醬。

蚵仔面線

蚵仔面線主要原料為蚵仔(小牡蠣)和面線,蚵需先拌太白粉,但市面上也有許多是用大腸面線(鹵好的豬大腸和面線)來販售。食用時,可添加烏醋、蒜末、香菜或辣椒等調味料。

肉圓

肉圓的名稱來於它的外觀,壹般為直徑6~8公分左右的半透明扁圓形,以地瓜粉、太白粉、或在來米粉作成,裏面包裹豬肉及其它配料。臺灣肉圓的調理方式除了油炸還有清蒸,食用時會加上少許蒜泥、香菜,好吃的秘訣在於醬料的制作。

銼冰

將冰塊用特殊機器或手工用刨刀、鑿刀刨細,在上面添加不同配料,或是容器內先放好配料再切冰灑其上。銼冰要好吃,配料是不可或缺的重點。

大腸包小腸

將體積較大的糯米腸剪開後,再將體積較小的臺式香腸加入其中,現烤完後依客人的口味添加不同的口味,如香菜、九層塔或蒜苗,外觀看起來像是臺式的“熱狗堡”。

051.妳為什麽不信仰基督教?


WokqMay 15, 2018

因為伊壁鳩魯悖論,基督教或者說所有宗教都不值得相信。

這個悖論是說神全能跟全善矛盾,這是顯然的:神既然創造這個世界,那它選擇創造壹個充滿苦痛、荒謬和罪惡的世界,那說明它不是全善的,或者全然不善的。

平庸之輩會在根本看不懂這個悖論想表達的涵義的情況盲目地提出各種反駁和辯護,什麽惡不是存在而是善的缺失和有自由意誌才有意義之列。當然我不是說奧古斯丁、休謨這些人平庸,而是不假思索的引用這些人的辯護的人平庸,這些“危險的哲學家”肯定是看懂了的,但他們肯定不能跟人去說基督教不能自圓其說,就跟現在TG還要捏著鼻子去開世界馬克思大會假裝自己是共產黨壹樣,但哪個人要用這對馬克思的吹捧證明中國社會屬性,那便是小粉紅了。

這個悖論壓根不是在說壹個實存問題,而是壹個價值問題:在宗教宣稱神全能全善,而世界/我又充滿了苦痛的情況下,我為什麽要去信它

憑什麽呢!這就是罪惡問題振聾發聵的地方,妳說上帝自有它的計劃和安排,所以便是人成了那羔羊的以撒?人的痛苦乃是背景板,是烘托這個世界的痛苦然後意義從中誕生。哪有羔羊去信奉豺狼的邏輯的道理,我沒興趣信壹個自虐狂怎麽精神失常地換著花樣的證明自己受的苦是多麽的應當。

試比較以下兩段話

"雖然無花果樹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然而我要因耶和華歡欣,因救我的神喜樂。"(哈巴谷書)

“雖然我家糧食都被充公了我快餓死了,老婆也被公社書記強奸了,但我要為救中國的共產主義的早日實現而歡呼,縱做鬼也幸福。”

如果基督徒可以為痛苦辯護,那麽小粉紅就可以這樣以同樣的理由為前三十年和毛辯護,甚至小粉紅還占優壹點,因為毛不是神也不全能更不全善,中國貧窮落後也是實實在在的困難,而上帝確實真實的全能which意味著它想消除世間痛苦輕而易舉而沒去這麽做

每當基督徒漲紅了臉說:“這樣的世界才有意義!”時,我就想起壹個人——

溫家寶:“多難興邦”


呸!


052.翻墻給妳帶來了哪些改變

如果我15年沒有學會翻墻,那麽我會壹直對未來充滿信心,會和著國家的大多數人壹樣,沈浸在中國夢裏歲月靜好,只可惜夢醒了,壹切都變了!翻墻給我的思想帶來了巨大的轉變,以前從不關心政治的我變得非常熱衷於政治話題。非常熱衷於了解中共的黑歷史,非常熱衷於關註他們這幾十年來都做了些什麽,他們現在正在做什麽?然而有句話說得好。墻外的世界很精彩。不僅僅只有妳眼裏的政治內容。也對哈,還有妳想之不盡的h片呢!哈哈。
大家壹起來說說。學會翻墻之後給妳帶來了哪些改變?可以試思想方面,行為方面的。也可以是針對某壹領域的技術有了很大提高。


n0wa1lMay 15, 2018

這算不上壹個求是的問題了,權當是交流壹下感想,我來說說我的壹些改變。

*信息渠道改變:現在不看國內新聞

以前信息來源主要是網易、新浪、騰訊這些新聞頭條,還有壹些社交網站,微博、貼吧、知乎等。新聞聯播、人民日報、新華社、地方報刊也會看。

現在每月看這些的東西的次數相當少了。不過我訂閱了新華社的公眾號,也算是了解黨媒的壹個渠道。日常刷推,關註了壹些新聞號和技術賬號。對防火墻、審查、新聞言論自由、維權、貪腐、汙染、醫療物價房價這些紮心的問題感興趣。新聞主要看紐約時報、華爾街日報、法廣這些。業余搞壹些翻墻工具,還給區塊鏈 VPN 貢獻代碼。


*上網方式改變:每個設備必翻墻

我上網比較晚,2010 年才有 QQ 號,2012 年會用搜索引擎,才漸漸了解互聯網世界。之後讀計算機期間,才成為穩定網民。最初並不知道有 GFW,也不知道到外面有什麽,只知道有些違規網站上不了。後來知道了 Google,並找到了翻墻工具:自由門(FreeGate)。翻墻那時很容易,百度搜搜就能下載,那是在 2014 年。

開始用 Google 是為了耍帥,因為 Google 強大呀,而且圖標和頁面好看,身邊人又用不了,算是標新立異了。其實那時 Google 對我來說和百度沒差別,因為在使用方式上和百度無異,反而速度沒有百度快(網速)。那時不敢搜索敏感的東西,也不敢訪問被屏蔽的網站,打心底認為這是違法犯罪活動。用維基看 “胡錦濤” 詞條都要在壹個人時偷偷地看。到後來我才知道這叫自我審查。再後來就漸漸膽大了,上很多被墻的網站,什麽 Facebook、Twitter、Gmail、Tumblr 統統註冊了,但幾乎不用。當時翻墻主要是為了追美劇,是想訪問國內屏蔽的人人影視。後來工作時,就主要用 Google 了,而且主要用英文搜索,程序出錯壹搜很快找到。

如今拿到壹個新電腦、新手機第壹件事便是裝好翻墻軟件,甚至是智能電視、路由器、安卓開發板也想要翻。現在搜索用 Google,百科用維基,問答品蔥、知乎、Quara 都看,社交用微信、推特,視頻用 Youtube 和愛奇藝,音樂用網易和 Spotify,工作用 Slack 和 Dropbox、Google Drive。基本上壹半國產壹半洋產。

*身份改變:以前是粉紅,現在是 “異見者”

記得中學時讀雜誌看到美國如何操縱南海,想方設法欺壓中國,又看到中國的崛起與不屈,令人動容。那時很氣憤呀,設想自己是個巨人就好了,半個地球大小,壹手掀起太平洋巨浪,就把美國抹平了,XD。 這些雜誌真的能在無意之間把人培養為 “愛國愛黨愛人民” 的三好學生。那種對立的、仇恨的思想是根植於心的,所以不難理解現在即使受過高等教育的人,仍然維持著那樣的認知和思維,並且很難改變。砸日本車、拉橫幅慶祝日本大地震也就不奇怪了

現在認為追求自由民主憲政是使命,實現政治轉型和民主化是當今大陸緊迫的要務。 有朋友講我被西方媒體洗腦了,也許是吧,但我認為洗得好。


*新聞偏好改變:關註時政

本人以前最討厭政治,政治新聞壹概不看。但了解反右、文革、坦克人這些歷史,也偶爾膜蛤。以前看新聞,主要集中在頭條、數碼、科技、美女、逸聞這些版面,OK,這仍是大部分人的日常。

開始關註墻外時政是從 2017 年起,那時通過微信好友的朋友圈動態,看到流亡海外富商將要在 VOA 直播,當時還不知道郭文貴。後來看直播並經歷了 VOA 斷播門,整個人都懵逼了,知道事情不簡單。後來持續關註並成為挺郭壹員。這些爆料有很大爭議,也有很大反響。在這幾個月來,看各種理性非理性的評論,看黨國的各種打壓手段,看覺醒反抗者的勇氣與激情,讓我改變了很多。

現在我知道了防火墻這壹無聲的、宏偉的愚民手段,知道了歷史課本的局限性,了解了宣傳系統中偉光正的虛偽,了解那些掩蓋罪惡、顛倒黑白的國內舔共媒體,還有官五毛、自幹五、小粉紅這些群體令人不齒的言論。所有這些情況的根源,便是這專制極權的政府,以及背後的既得利益者集團。開始調侃領導人和他那 24 字價值觀。跟我念:通商寬衣、薩格爾王、歸然不動。。。

後來去過幾次臺灣,通過對比兩岸,讓我感受到了制度、新聞自由、宗教自由、環境、公民素質、言論空間的差異,更加證實了我先前的認知。

現在的新聞偏好,除了技術之外,還關註於全球突發事件、時政與評論、公民運動、兩岸、歷史這些。而看政經新聞,如上所說的幾家外媒,已經是我的日常。

*意識形態改變:認同普世價值

這個不用多說了,我想品蔥上在座的各位大部分也是這樣。

人生追求改變:不局限於個人小確幸

如果說以前的追求是事業成功,是車、房還有家庭的美滿幸福。那麽現在呢,沒那麽抽象了,賺錢跑路就是我的理想。如果沒賺到錢呢?那抗爭呀。



053.如何評價中國2008年汶川地震捐款80%被政府沒收?


以我血薦軒轅 May 15, 2018


說壹下自己的親身經歷,我的家鄉512後被列為受災區,災後重建獲得了大量的財政撥款和社會捐助款。壹個很直觀的感受就是,政府部門的辦公樓全部重建,而且修的很大很漂亮。我們當地黨委大樓在災前是6層高,災後重建修到了14層,教育局,公安局,民政局,司法局,法院,檢察院等等全部重建,更誇張的是,連存檔案的部門(不知道有沒有檔案局這壹說)都是6層的高樓,但據說裏面辦公的人員不超過十個。與此相對應的是,我們當地的壹所小學和壹所中學在地震後被列為危樓,所有的學生搬進了臨時板房(我也是其中壹員,那個活動板房隔音很差,而且冬冷夏暖,在裏面上課極度不舒服)。學校的重建壹再擱置,我記得到2011時,小學生還是在板房裏面上課,原校址被拆除掉後,壹直處於被封鎖狀態。聽家裏在政府部門上班的親戚說,政府打算把那塊地賣給開發商開發房地產…還有壹所小學也有教學樓被列為危樓,但不算太嚴重,所以壹直在裏面湊合著。臺灣壹位愛心人士給那所小學捐助了重修的資金,但壹直沒見有新教學樓修建。前段時間我回老家,發現那所學校被封鎖了,壹打聽才知道,原來臺灣那位捐款的人想來看看新修的學校,政府沒辦法,臨時借了壹所中學,掛上那所小學的名字…這樣的事還有很多,我們當地政府在災後如同獲得了壹筆橫財,各種漂亮的大樓拔地而起,政府部門的配車也換成了路虎,保時捷。更不要說被貪汙的公款,習近平上臺以後,我們當地被列為巡視組重點檢查對象,但最後被處理的只有鄉鎮壹級的官員,最高級別的也就是個民政局局長而已。我們當地有很多農民因為災後重建款被貪汙,去北京上訪,都被政府雇傭的黑保安給暴力攔截下來,有些還被抓進了監獄,到現在都沒有放出來。災後重建款的具體去向,可能永遠也沒法得知了吧。



054.中國的幾億農民中的大多數人的真實生活是怎樣的?


聽風此生 May 15, 2018


我來說說蘇北農民的生活現狀吧。

改革開放以來,農民的生活確實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連溫飽都解決不了,現在人們反而覺得肉吃多不健康。如今不僅不愁吃穿,而且好多人家都買車買房了。出門也比較方便,過去是泥濘路,現在家門口就是水泥路。

是的,改革開放讓農民富起來了,但這只是表象。因為中國的低人權現狀並沒有得到任何改善。

作為手無寸鐵的老百姓,他們唯壹能做的就是祈禱。祈禱自己別被強拆,別被拖欠工資,祈禱家人和財產別被村長欺淩霸占。當這壹切都沒有發生的時候,農民覺得自己很幸福,然而不幸發生時,農民的不幸誰也不在乎。因為大家冷漠的背後,是對個人無能為力的絕望,畢竟誰也救不了誰。

如今,中國大搞城鎮化。好多農民都進城做城裏人去了。辛辛苦苦壹輩子,結果到頭來還要欠70年的房貸。好在中國人能吃苦耐勞,壹家老小齊努力,房貸車貸還是很好還清的。當然,這是在家人不生大病的情況下。如果家中有人生大病,那麽辛辛苦苦壹輩子,壹夜回到解放前就不是'夢想'了,而是令人窒息的現實。到頭來病人命沒留住,還欠了壹屁股債。換言之,中國家庭的抗風險能力很差,壹不小心,病魔就能讓壹個人家破人亡。

城鎮化讓農民搬到城裏住了,農村如今只剩老人和孩子。年輕人要麽都買房在城裏安家,要麽就兩口子外出打工,留孩子和爺爺奶奶壹塊兒生活。過去,那暖人心腸的鄉土氣息不再存在了,現在的農村給人死氣沈沈的感覺。可能要不了多久,村莊就消失了,土地也將快被上頭收回去搞機械化農業大生產。

農村人大多都很愛共產黨,對說共產黨不好的人極端仇視。我的幾位親戚和小學同學就是典型代表。在此,不做多述。

關於農村,我就說這麽多。觀歷朝歷代,農民都是最苦的。很多農民,深處底層而不自哀,反而為統治者搖旗吶喊,這是最悲的喜劇效果。


055.如何評價”江歌案審判結果陳被判20年“?


今天下午,江歌案在日本東京地方裁判所做出判決。
據@鳳凰李渺:陳世峰被判20年,陳壹度似乎暈倒。 被告人陳世峰在法官宣判確認殺人罪後沒多久,突然倒在證人席桌上。倒頭大約半分鐘後被警察扶起來,被警察圍住直到宣判結束。江歌媽媽全程神色平靜。 江歌母親在判決後向法官深深鞠躬。開始索賠手續。 ​​​​
法官陳述:刀是陳帶來的,不是江歌或劉鑫的。陳在法庭不斷試圖將責任轉嫁給江歌、劉,完全沒有反省之意。 ​​​​陳開始就有強烈殺意。陳的辯解不可信。不能采納陳方律師說法。 判決:被告多次刺受害者脖子,極為危險,殺意極強。被告準備了行兇後的衣服,去江公寓是為了殺劉。狀況不同預想時,被告可以選擇離開,卻殺害了無辜的受害者。準備好刀,行徑惡劣,應被強烈譴責。 ​​​​
全程回顧
12月11日開始,“江歌案”在日本東京地方裁判所開始庭審,到12月18日,共進行了6天的庭審。
在12月18日的庭審中,檢察官建議法庭判處被告陳世峰20年有期徒刑。
檢方請求從7個角度考慮量刑:
1、行兇性質惡劣殘忍; 2、強烈殺意; 3、恐嚇尾隨騷擾等相關惡行; 4、造成嚴重結果; 5、計劃性; 6、企圖殺劉鑫,劉僅為偶然逃脫; 7、陳完全沒有反省,法庭狡辯。
法官公布江歌案5大判決依據:
1,刀是陳世峰的,不是劉鑫給江歌的; 2,陳世峰當晚洗衣服之說不合理,是有計劃去謀殺; 3,陳有強烈的殺意; 4,陳當時沒有救助江歌,顯示不可能是誤殺; 5,陳沒有悔意。
江媽表示理解檢察官的工作,對檢察官表示感謝,但對判罰結果不滿意未達心理預期。江媽說:養育女兒24年,壹條人命,難道只判20年?
江歌案答疑:
1,如果江母對審判結果不滿,是否可以在日本的法律程序中再上訴? 當事人是日本的檢方和被告陳世峰方面,對審判結果只有檢方可以提起上訴。所以江歌媽媽作為遺屬是沒有辦法再上訴的。如果最終判決結果在15年以下,那麽遺屬可能會得到檢方的同情,檢方如果對結果不滿,他們可以提起上訴。但是如果最終判決結果在15年以上,比如說18年,那麽檢方是不會去做出上訴的決定。
2、在中國能否對陳世峰發起民事訴訟爭取賠償金? 由於陳世峰是成年人,父母在中國財產不會涉及到賠償的範圍。 在陳世峰服刑結束後,他作為外國人會被入管局強制遣返回國,當他被強制遣返回國後,在他回到中國後壹般來說日本法院的民事賠償的判決是否還有效呢?這個很難說。通常是在日本在判決在中國是沒有任何效力的。
3、庭審最後壹天,辯方律師壹直強調劉鑫作證的內容是假證,是虛偽的內容,他說檢方不應該相信劉鑫的證詞。但證人究竟是不是做偽證這個很難去判斷,所以證人去被追究偽證的責任通常是不會發生的。

May 16, 2018

Alex Wu

法律的本質是壹個社會的公認的道德的下限,是全社會的共識,這也是為什麽法治國家會有陪審團制,由隨機選擇的公民組成陪審團協助法官判案。

江案在中國是引起民憤的,估計會判死刑。在日本,民憤會小很多,畢竟是外國人殺了外國人,法官基本會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判案。此案的結果在日本算是極刑了,在日本是很難判決死刑的。

逝者已去,希望江母還可以振作,繼續原有的生活。

最後也希望中國也能早日實現法治。



c山龍隱秀

這個是針對 @Alex Wu的回答,提出的不同看法。

  在他的回答中提到 “江案在中國是引起民憤的,估計會判死刑。在日本,民憤會小很多,畢竟是外國人殺了外國人,法官基本會嚴格按照法律的規定判案”。

舉個例子,同樣的殺人案件,民眾影響大的,就重刑,影響小,就輕判。這是典型的中國法律思路,已維持社會穩定為第壹目標,而法律的公平公正要為這個目標讓位。

當法律不是以公平公正為第壹要務,就只會淪落為權力者,資本家的玩物,因為他們都有能力影響,控制,輿論的傳播,當然還有其他。

關於中國的“法治”,在我看來根本不存在,有的也只是“法制", 只是把民眾關進籠子,而那些權貴,紅色階層卻是在法律籠子之外。

056.如何看待官方對於紅黃藍事件的通報?

來源:平安朝陽 情況通報 經公安機關調查,朝陽區紅黃藍新天地幼兒園教師劉某某(女,22歲,河北省人)因部分兒童不按時睡覺,遂采用縫衣針紮的方式進行“管教”。因涉嫌虐待被看護人罪,現劉某某已被刑事拘留。
涉事幼兒園共有教職員工78人,內有男性8人,工作過程均不具備單獨接觸兒童條件。經專家會診、第三方司法鑒定中心對家長提出申請的相關涉事女童人身檢查,均未見異常。兒童在園期間服用藥物有嚴格規定,須家長將藥品填寫好名稱、服藥時間和劑量說明後交由幼兒園保健醫生專門負責。
經調取涉事班級監控視頻存儲硬盤,發現已有損壞。經專業公司技術檢測,系多次強制斷電所致。經查,該園庫管員趙某某(女,45歲,河南省人,住在監控室)感覺監控設備噪音大,經常放學後將設備強制斷電。經鑒定部門工作,目前已恢復約113小時視頻,未發現有人對兒童實施侵害。
針對網傳涉事幼兒園“群體猥褻幼童”等內容,經查,系劉某(女,31歲,北京市人)、李某某(女,29歲,河北省人)二人編造傳播。劉某因虛構事實擾亂公共秩序已被行政拘留;李某某被公安機關批評教育,11月26日其已在個人微博公開致歉。
針對11月23日某電視臺報道該園幼兒被餵食藥片的情況,經核實,幼兒家長茍某(男,28歲,四川省人)承認孩子沒有在園內被餵食藥片,視頻內容系其在家中使用家人服用的藥片,以語言誘導方式詢問孩子,拍攝後發至幼兒園家長微信群。相關電視臺記者劉某(男,36歲,北京市人)未經采訪核實,直接從網上下載編發。
針對涉事女童家長趙某某(女,31歲,黑龍江省人)發表的“‘爺爺醫生,叔叔醫生’脫光衣物檢查女兒身體”的言論,經核實,趙某某承認系其編造,並願意向社會澄清事實、公開道歉。
公安機關對此案正在進壹步開展工作。對於涉嫌侵害未成年人的違法犯罪行為,公安機關將壹查到底,堅決依法嚴厲打擊。同時,呼籲公眾理性對待網上信息。對於故意制造和傳播謠言的行為,公安機關將依法予以嚴肅處理。

walstretdi  May 16, 2018

事情的來龍去脈和社會影響很多答主已經說的很明白了,我來說說我的個人感受。

總之這件事讓我徹底對tg失望了(有的答主說在墻外就別用黑話了,我是真不敢打全名,雖然這番言論即使沒有敏感詞,被網監看見我也要完,我人還在墻內哈)

以前,對tg高層腐敗的事沒什麽概念,至少沒什麽感情上的概念。比如聽說某高層親屬海外資產有幾十億,我心裏第壹反應是哦人家有錢怎麽了。還有各種包二奶小三情婦通奸等也是惡心壹下就算了。

這次事件是真的讓我認清了某黨的真面目。當時剛接觸這個新聞,我也就把它當個新聞看看,後來發現什麽都不讓說就覺得很可疑,因為最近的幾個輿情事件從來沒有禁言論禁得這麽狠。後來就看了那個女家長的采訪視頻(那時還沒被刪幹凈),有答主也說過,看過那個視頻的可以肯定性侵壹定存在了。而且女家長在視頻中說這件事已經不是幼兒園老師的事了,但這時墻內各大媒體已經在混淆是非掩人耳目了,否認性侵。本人比較關心醫療界,微博知乎上關註了幾個醫生大v,發現他們也被抓去當5毛了,拼命用醫學角度洗紮針,洗吃藥都是不可能的事。我越來越覺得不對,就跑到墻外來看了,也正是這時候恰好碰見了品蔥哈哈~這壹看,我算是理清了整個事件的因果,順便復習和學習了了黨內高層的黑料。感覺現在我黨高層就是權力無法無天,什麽事都敢幹,這次欺負到3歲小孩頭上了,呵呵。三觀盡毀。

接下來我還想問壹下,大家覺得這件事究竟會對tg造成怎樣的影響?畢竟不同於其他醜聞被遮得很好,這件事大家都已經意識到有些不對了,但沒有深挖的人肯定搞不清究竟發生了什麽。

利益相關:過去和現在壹直都是自認為堅定的馬克思主義支持者。對tg過去持中立偏支持態度

品蔥首答,沒什麽水平,但也是盡力去回答了。

***
重金屬體驗

前些年,有個名叫茂羅美國鬼子在中國打工期間,性侵了4名中國兒童,在中國沒有被發現,安全回了老家,自以為回美國老家後就萬事大吉了,在網上炫耀這事,結果剛回國即被美國警察拘捕,美國檢方指控其犯有:“性侵4名中國男童,拍攝、收藏了6000多張兒童裸照和紀錄片”。

起訴書中說,2015年,“茂羅在國外(中國)犯下虐待兒童的罪行。”並在“大約2014年10月26日和2015年1月13日,多張年齡在8至12歲之間的赤裸男童照片被上傳。”在美國檢方對該嫌疑人兩項指控後,這個人渣終於於今年4月提交了“認罪協議”,承認其犯下的罪行。緊接著於七月十八日,美國聯邦法官奧泰羅根據聯邦檢察官的起訴和被告的“認罪協議”,依法判處茂羅服刑二十五年。本該是我們這裏幹的事,萬惡的美帝法院替我們代勞了,而且,人家是為了對中國孩子犯下的罪行,和保護別國的公民的權利,處罰自己的公民。真叫壹些人無地自容!


057.摩門教在美國是怎麽樣的存在?

以前聽說前總統參選人羅姆尼是摩門教的,該教似乎可以娶多個老婆,該教在美國是什麽樣的存在?

Zachary.ZhaoMay 16, 2018
我個人看法

摩門教屬於新興宗教,脫胎於基督教,但並不太具有基督教特征,崇拜摩門教的創始人約瑟斯密,有嚴密的教會組織(猶他州是大本營),經典摩爾門經與聖經地位相當,實際更高壹些。非常類似伊斯蘭教——本教的先知受到上帝啟示,自創經典(類似的還有洪秀全的拜上帝教,以及韓國和中國農村的壹些所謂基督教派別,基督教某種意義上也可以看成猶太教的第二代衍生宗教);

傳教能力極強,傳教士需要做壹年以上專職傳教任務,很多傳教士能說壹口流利的中文,傳教士形象很好,不乏帥哥靚女,溫文爾雅,西裝革履,非常具有吸引力,很多教徒也是成功的政商界人士,羅姆尼就做過專職傳教士;

資產雄厚,不同於新教、漢傳佛教等去中心化宗教,伊斯蘭教、藏傳佛教、東正教等多中心化宗教,摩門教是中心化的宗教,和天主教類似,與其說是宗教,不如說是壹個資產雄厚的財團,信徒需要繳什壹稅,同時摩門教的商業運營也非常良好;

對教徒生活作息有嚴格要求,禁煙酒、禁同性戀婚前性行為等,初接觸摩門教徒,會感覺他們是非常簡樸,嚴格保守派的(北美很多保守派宗教徒,駕馬車,少用電,衣著樸素,過的是百年前的生活);

現在已經不提壹夫多妻那回事兒了,提倡重視家庭,夫妻忠誠,教徒會上傳自己家族的族譜,摩門教擁有據傳世界頂級的族譜樹,非常有科研價值;

美國宗教派別繁多,摩門教具有壹定影響力,但總體而言還不是主流,影響力也有局限,向華人傳教動力強大,信摩門教的華人也越來越多;

目前看沒有社會危害性,相反教徒社會地位還不算低,遵紀守法,所以我個人還是很尊重的;

個人認為,摩門教不是基督教,是基督教衍生的第三代宗教。


058.現在看四大名著和小時候的妳看時有什麽不同的感受?

a66678May 16, 2018

每個人在少年時代讀四大名著和現在重讀體會肯定不盡相同,大家都有哪些不同的感受呢?

我講下紅樓夢吧

小時候看,覺得黛玉和寶玉不能有情人終成眷屬好可憐,覺得寶釵就是個壞女人,搶人家男朋友還成婚了,最後寶玉出家了白茫茫壹片真幹凈,寶釵活該。

長大了再去看,才發現大觀園的女孩子各有各的苦,但是最心疼的是寶釵,為這個壹路走來最清醒,看的最明白,也最無奈的寶姑娘惋惜。

黛玉心直口快,言辭犀利經常得罪人,喜歡黛玉的人說這是真性情,這才是黛玉的可愛之處,很多人說寶釵太世故了,心計太深,但哥哥不中用,母親也無法管理家業,她要是如黛玉壹般,或者是個天真無邪的白蓮花,她的薛家怕是早沒了。

這部劇結局給我印象最深的畫面不是王熙鳳死,也不是黛玉死,不是賈母死,不是寶玉壹個人行走在白雪草地間落寞的身影,而是寶釵最後沒看到寶玉然後哭著說,他不會回來了。

總是說寶姑娘聰明厲害,可其實她也不過十幾歲而已。在人面前她是寶姑娘,可無人之時,她也有追著蝴蝶的爛漫和可愛,不用時刻端著寶姑娘的架子,人人都說寶釵嫁了寶玉,寶玉可憐,可是我卻更惋惜寶釵,嫁的這個人除了給她責任,絕望,婚後沒有給她半點溫暖,人們總是痛惜黛玉早逝,可卻很少人憐惜這個聰明懂事的小姑娘。


059.如何評價馬英九因泄密行為被判刑四個月?

臺灣高等法院審理前檢察總長黃世銘違反通訊保障及監察法,發現前總統馬英九有違法之虞,北檢調查後認定馬為了撤銷王金平黨籍、拔掉他立法院長資格,依涉刑法公務員洩漏中華民國國防以外秘密罪嫌、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和個人資料保護法起訴,但臺北地院認為馬是在行使「權限爭議處理權」判無罪,今天高院宣判,依通保法判4個月,得易科罰金。(聯合報)

無良tomMay 17, 2018

先說壹下來龍去脈,再說我的看法:

根據BBC報道,2013年,當時的特偵組(現在已遭解散)在調查民進黨籍立委柯建銘賬戶內不明資金對其進行監聽,意外發現到當時的立法院長王金平為柯建銘涉及全民電通背信案進行司法關說。 當時主導特偵組的前檢察總長黃世銘在發現監聽內容後親自向馬英九報告司法關說案情,並向馬英九遞交專案報告等書面資料。 黃世銘此舉已經涉及泄密罪,他在2015年已經被高等法院依《通訊保障及監察法》及泄密罪判處1年3月徒刑,得易科罰金新臺幣45萬5千元免坐牢,黃世銘辭去檢察總長職務。

而馬英九在得知王金平涉及司法關說監聽內容後,召集江宜樺與羅智強到寓所漏夜商討,並將黃世銘所報告的關說案內容轉告江、羅兩人。 馬英九隨即在9月8日召開記者會,公開譴責王金平,並說出經典名言:“如果這不是關說,那什麽才是關說?”(這句話後來在臺灣被許多人引用,並將“關說”兩字替換成其他詞語,壹時之間成為網絡熱詞) 馬英九接著撤銷王金平的國民黨黨籍,試圖讓王金平喪失立法委員和立法院長資格,但王金平提出黨籍存在訴訟,朱立倫接任國民黨主席後,2015年決定停止訴訟,確認王金平黨籍存在。 而王金平涉及司法關說壹案,後由臺北地檢署調查,2014年臺北地檢署查無關說具體事證,已將全案簽結,王金平和柯建銘等人皆不起訴。

由上所述,馬英九利用總統權限將獲知的檢察機關機密告訴下屬,實際上已經違法。

我的看法:

對比韓國的歷屆總統不是自殺就是長期監禁,樸槿惠因為壹個閨蜜觸碰了演講稿,就被以幹政罪判處20多年,馬英九的4個月,並交錢免於監禁的處罰算是輕的。

另外壹個想法是,在民主轉型初期,壹個政黨上臺對上壹個政黨的清算是正常的,也是有利的,馬英九只是歷史上壹個小人物,我們沒必要為他本人鳴不平,我們要關註的是:

在清算過程中,是否符合法規,是否會產生新的立法給後人以警示意義,是否能推動法治的進步。


060.如何看待上帝高於國家的理念?

有這樣壹個看法:
“基督教信徒(非狂熱)的意識中,神高於壹切。是以可以違背壹切,但不能違背神(與人的約),人是有原罪的。因此他們能脫離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等意識形態上的桎梏。
相對的,過去的馬列毛概及至如今的民粹社會等主義控制了中國。是因為中國人的意識裏,國家高於壹切,所以為了國家可以拋棄壹切,在實際上心甘情願地成為皇家奴才。
根本上是因為付出信仰的對象不同:即壹個是事實上不存在的,哲學上不能肯定的,卻被托付了道德、信念、理念的神。另壹個是能控制生產、生活、信息的組織,在物質世界能直接影響的,思想上不允許有背離的。”

陌路者May 17, 2018
如果說價值觀是妳願意為什麽而活,人生觀是妳願意為什麽而死,那世界觀就是死後到底有什麽。 死後到底是什麽呢?是水晶棺材和天安門掛照片,還是虛無,亦或上天堂享盛福,還是下地獄被抽筋扒皮呢?

創立基督教的那個學派認為,世界是兩極的,有上帝的那壹端是光明,另壹端是黑暗。在光明的壹端,我們能用知識來了解壹切,能得到財富、秩序與安全。 而人類社會是壹團火焰,每個靈魂是壹個火花,靈魂是為了照亮黑暗與指引他人,所有人要追求真理、幫助他人、敬畏世界、敬畏神靈。

如果神是平衡世界的偉大的力量,能決定妳死後的去向,為什麽不能在生前給妳福祉或懲罰? 相信上帝存在並向上帝祈禱,我們相信有神靈存在與我們每個人心中,神會傾聽我們內心的企盼並予以接應。因此上帝可以指引國家和人民向善,讓壞人有所忌憚‘。

有關上帝是否存在的命題,這涉及到了什麽是“存在”的問題?事物的存在方法各有不同,“上帝”是否是壹個僅存於心靈中的,或只為了心靈而存在的事物?如果存在的事物都是具體的,那具體物質之外是否仍然可以存在事物?

雖然實驗中難以證實上帝的存在,但理論中確實可以證實,按照上帝的定義來說,上帝是永恒的存在,創造和治理世界,邏輯上講上帝也確實高於國家。

宗教的教義也是與時俱進的:這是梵蒂岡某次宗教大會達成的共識,原意大致就是這個。上帝的神旨就是宇宙真理,能且只能通過科學來獲得。任何未經科學驗證的個人與團體聲稱自己掌握宇宙真理的都是對上帝的不敬。上帝幫助人類的方法就是把真理傳到人間,人能夠通過自己的理性去接收真理,並理性地去運用。

//---------------------------

上面講的是教會的思想。其實我認為,上帝確實遠高於政府,上帝本身並非是真善美的,但追隨上帝的指引卻是獲得真善美的唯壹路徑。追隨上帝的光芒並非是人類眾多選擇中的壹個,而是人類唯壹的方向,唯有追隨上帝的指引,人類才能存在並發展。

打個比方:上帝就像人類的老板,妳可以恨妳的老板,妳的老板並非善良仁慈理性,但妳必須得聽他的話,照他的旨意做事。真理是上帝的旨意,善良是人類的健康,美是人類的幸福;唯有追隨上帝(探索真理)才能實現自己的健康與幸福(真善美)。人類不能更換老板,老板可以隨意解雇妳讓妳慶等死。

看過《新世紀福音戰士》嗎?為什麽劇情中選碇真嗣補完人類?碇真嗣真的好廢材啊,雖然我也不怎麽樣。

神創造世界完全沒有任何意義,既不是為了施恩於人類,也不是為了自身利益……

神創造世界有目的嗎?可能完全沒有,如果有,那就是為了創造世界而創造世界……

神創造世界有原因嗎?原因就是神的存在……上帝本身就是所有結果的原因,而上帝本身不需要原因。

現在所有高級生命要回到起點重新開始,那麽誰最能代表最初神的旨意?

明日香——為了人類自身利益而補完;

淩波麗——補完以後就沒有人類了;

碇源渡——為了自身利益補完人類;

渚薰——為了碇真嗣補完人類;

碇真嗣——能綜合以上的,他的性格最接近神。

061.專欄文章: 寫個專欄談信仰

白蘿蔔May 17, 2018

跟@白水無纖塵 關於信仰有些交流。因為評論又沒有格式又不方便引用,最蛋疼的是還不許修改。決定還是開個專欄,方便更新。把妨礙討論的東西逐條去掉,爭取能得到壹些實在的東西。

首先白水認為『宗教典籍本身對社會秩序沒有什麽影響』,『無論看什麽典籍都是“沒有民族、沒有國家、沒有物種”的心態』,『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麽讀個經文能聯想到統治與被統治、相互控制相互影響、種族與階級』。『這分明就是利用信仰的人幹的事』

我認為宗教典籍莫不是人寫的,是人變離不了社會屬性,便不免夾帶私貨。大乘經典被印度統治階級明插暗塞很多便於他們統治的東西。以至於很多時候和佛陀(借阿難之口)親傳的內容大有出入。聖經就不用講了,各種自相矛盾,前後不搭,很多和歷史的背離跟紅軍長征是為了抗日壹樣的不靠譜。

----------這裏分割,因為下面話題有所漂移----------

白水講聖經是告訴妳怎麽做人。 問『聖經總是強調人有原罪,那麽人的原罪是什麽?』

我答『原罪就是沒有放下自我,把自己的壹切真正的交托給神。簡單點說就是沒有純粹的,無所保留的信仰。』

白水不以為然,認為人不應該嘗試揣度神的心意,『用人喜好套用神只會讓我們遠離祂。』追問。『妳覺得祂給妳的恩寵是什麽?』

我說『So God created man in his own image, in the image of God created he him; male and female created he them. (King James)。在我看來image包括文件系統,內核和輔助工具。人應當理應有和神接近的思考方式。』並非不可揣度。

翻了白水之前的評論我推斷白水想說的是『原罪在於人妄圖以“自我”為中心,不肯承認自己有罪,認為自己可以有上帝的智慧。』並強調聖經裏並沒有強調人有罪:『創世紀已然說了『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心裏懷著惡念)』,也就是說諾亞以後,神不詛咒人生而有罪(所以生而有罪應該是從吃蘋果之後到諾亞時代之間)。

白水說『亞當與夏娃犯的罪是他們的罪,之所以人也犯相同的罪不是人是亞當與夏娃所生,而是因為人做了相同的事(我推斷指違背神的吩咐)。』

後壹句『所以這個罪是指:人本身是神創造的,依祂的形象,本應該是完美的(童心是佛心),但人總是定下各種名目把自己變成“社會人”(吃了善惡禁果),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原來沒有這些定義控制自己是什麽樣的了(金剛經直接描述了“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認為學到的就壹定是對的(有多少人在違背科學精神?)。』我暫時總結如下:人犯了“錯”,但以藉口把錯誤推給客觀環境,所以有“罪”,白水言『此罪不是法律上的罪,語言文字上有點像但根本不是壹個概念上的東西。 』以下對該“罪”稱之為sin(原罪)以示區別。我不知道白水的意思是不是接近“罪”的原始意義“不中目標”,即因為不知道上帝的標準所以犯了罪。我覺得這個地方需要表述清楚,如果沒講清楚討論的對象,必然的結果就是雞同鴨講。我認為亞當夏娃知道上帝的標準,而去違背,所以為罪,不是不中目標。基督教的牧師總想說服我不知道上帝的標準,所以有罪。我認為不可接受,以18:20說『兒子必不擔當父親的罪孽,父親也不擔當兒子的罪孽。』然而祖宗的罪便要我擔當?這說不通。

接下來我有壹大段闡述,我不認為我生而有罪(crime),因為我沒做,沒有受害者便不可稱crime。我也不可能生而有sin,因為我特麽還是什麽都沒做,不可能違背神的吩咐。

接下來是白水的回答。我其實不是很讀得懂:

這裏的“罪”是在說我犯了罪(sin?),我自己不知道我犯了罪。罪有點類似於這個角度的“自以為是”,認為感覺主宰了心靈,表相就是本質。

善惡是什麽?是壹種標準,還是人自己定的標準。我無非就是想表達:不要用人的標準衡量真理(神、道、真主都可以),我們認為的善惡對祂來說是善惡嗎? 如果我把人的法律的罪當成在造物主面前的人的罪,那豈不是把造物主當人了?人是造物主嗎?

再回頭看我的問題:誰告訴妳人從小心懷惡念的? 往往我們是先理解了“惡”,“誰”就不管了。但其實“誰”才是最重要的,知道在說“誰”,才知道這個“惡”不是我們後天理解的“惡”。 所以我們在神前的“惡”就是“原罪”。因為我們是自由的,會做出無窮無盡的選擇,自由無罪、選擇也無罪。但當我們把自己當神,無法無天,“東方不敗”,把“自強不息”變成了“人定勝天”,就是有罪了:我多完美啊,沒有缺陷,我就是真理(皇帝)。 世界上沒有完美的人,所以人會改變自己,修正自己,可要是有人讓壹部分人認為他完美呢?

我覺得這裏有問題,首先若是我自己不知道我犯了罪,便不存在違背神的意願。若連神的意願都不知道,何來違背?

善惡的標準,妳若說十戒是惡的標準,那即是神定的,不是人(假設聖經沒說謊的話)。要教導人善惡,若有神的標準當用神的標準,若沒有,則用人的標準。我覺得是很簡單的問題。人不會審判神,但是衡量人的話必須要有人看得懂理解的了的標準,這就是善惡,也是聖經裏描繪的善惡,義人,罪人。否則什麽都沒說明白,怎麽傳達神的意願,人無法了解神的意願,怎麽引導自己不違背神的意願。所以根據這壹點,神若不希望人違背他,或者需要明示,或者需要在人的內心中植入普遍認可的標準。聖經的上下文是人世的事,那善惡也當是人世間的善惡,不然豈不是星星對月亮講,驢唇不對馬嘴。

『再回頭看我的問題:誰告訴妳人從小心懷惡念的?』,我回答了創8:21,『我不再因人的緣故咒詛地(人從小時心裏懷著惡念)』我都不知道惡是什麽,是妳的神詛咒人心懷惡念的,我不知道他怎麽定義的。如果說神詛咒我們生來懷有原罪,說不通。如果說神在諾亞事件之後不再詛咒人生來懷有原罪,那就說明現在人生而無罪了,這也說不通。直到今日,牧師還會說,人是生而有罪的。

我從來也沒覺得自己是神,就壹慫B,茍全性命於亂世,不求聞達於蔥友。缺陷壹大堆。所以這也是我不服的地方,如果是人的缺陷是偷吃禁果遭神詛咒,那天生肢體殘缺的貓怎麽解釋?偷吃了禁魚?人的染色體復制和動物趨同,突變機率接近,絲毫看不出神的詛咒有什麽效果。

我其實對補完自己也沒有太大的興趣,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能培養自己的心性能做到從心出發,不會違背自己善的定義就好了。人勝不了天是因為人的渺小,和違背不違背神沒什麽關系。

白水說聖經是告訴妳怎麽做人。我說不是,聖經是壹幫夾帶私貨的凡人寫的文章的集合。聖經必須要寫的漏洞百出,因為如果壹個思辯特別強的人進入宗教組織,對原來的權力系統危害特別大。

『佛說的大自在,是要連“我”的概念都放下的,如果做不到,就會被困在“我”出不去。』

大乘討論我,無我想當的上綱上線,佛陀說『色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者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如是受、想、行、識無常,無常即苦,苦即非我,非我亦非我所,如是觀者,名真實正觀。聖弟子如是觀者,厭於色,厭受、想,行,識。厭故不樂,不樂故得解脫,解脫者真實智生;我生已盡,梵行已立,所作已作,自知不受後有。』佛陀只說得解脫,並沒說大自在。色、受、想、行、識是人們誤以為存在的東西,其實皆無常,無常即苦。厭於色,厭於生,厭於世,放下我執,便脫離苦。不是妳脫離苦了,而是本來無我,何來之苦?哪有什麽大自在。原始佛教本來是很悲觀的,後來統治階級需要才許了那麽多美好的願。我說過心經和金剛經是重災區,說了半天其實什麽都沒說不增不減不生不滅不垢不凈,那是什麽呢?敢不敢說出來呢?不說是什麽和皇帝的新衣有什麽區別?

說到最後『談“人的問題”不是談“人定的問題”了,可總是我們愛用“人的定義”來談“人有什麽問題”。』不把問題“定”清楚了,難免就會雞同鴨講。

我還是覺得人沒什麽問題,人都有自私之念,都有執念,斯德哥爾摩綜合癥,都傾向於合理化自身行為。這些是寫在基因裏的,沒什麽大問題,古今中外都有。洋人心思沒那麽細膩,更縱情聲色犬馬,所以壹般少壹些勾心鬥角。並不是說他們就沒有人性的問題。人性是復雜的,任何壹個壞人都有好的壹面,任何壹個好人都有人間定義之惡的種子。妳都說了人是不完美的,因為違背了神遭了詛咒,我飛面神說造人的時候喝多了Oops壹下,人就出毛病了。說的都是壹碼事,不矛盾。

綜上,人性其實沒什麽好討論的,妳我皆不是什麽好鳥(連著自己壹起罵)。老祖宗說窮山惡水出刁民,當生存都是問題的時候神馬人性的問題都不是問題了。

我只有壹件事情想不明白,為什麽麻將思維是中國人特有的,『緊盯上家,緊看下家,有資源絕對不給下家』。這件事情在外國很難找到對應的例子。動物身上似乎僅有螃蟹比較類似。


062.如何評價網購這些年的發展對中國經濟的影響?

這些年網購的蓬勃發展和高速增長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是什麽樣的?
Alex WuMay 17, 2018


我們來看看網購帶來了什麽?

首先互聯網直接帶來了就是網絡開發人員、網絡運營等崗位,同時也帶來了物流、快遞等崗位。

其次互聯網的蓬勃發展也促進了相關技術的發展。

促進了網絡的普及,促進了網絡設備的普及如手機、電腦,在此普及的過程中也帶來了壹波相關行業的工作崗位。

在生產終端,會增加壹些崗位進行強化生產,如訂單直接去往廠家了,現在有些廠商的網站上連零售都壹起做了。

刺激了需求,比如年輕人習慣於網購和享受,也就沒了父輩的存錢的習慣;而這也刺激了大量的需求,讓供給方開足馬力生產。

網購本質是重新配置商品和需求和供給的關系。

再來看看網購消滅了什麽?

網購實際上是消費者在電腦終端滑動鼠標、瀏覽網站上的商品,以及商家的壹條龍服務,比如壹個賣堅果的電商,可能是把種植、處理、包裝、電商放在壹起了。然後兩頭由物流相連接,從而大大減少了中間的零售環節。也就是說,原來的壹級、二級批發商、零售商被省去了,這部分人需要尋找新的就業崗位。

網購消滅的是“讓貧富差距縮小的趨勢”,在淘寶上,妳可以看到,大的網店賺得朋滿缽滿,而小的網店勉強維持生計,這和現在流行的互聯網網紅直播是壹個趨勢。

而且可以發現,壹二線城市的居民依靠本身高科技、加工出口、金融、房地產等工作收入享受到網購給他們帶來的廉價產品、從而導致的生活品質的提升。而城鄉結合部、三四線城市的居民在基建、房地產落潮後,在中間環節零售消滅後,開始拉開差距。


063.在墻內避過審查傳播真相是否有必要?

月夜無痕May 18, 2018


我認為是必要的。


這個討論讓我想起了壹部電影《楚門的世界》,好多細節早已淡忘,但是給我的震撼和思考卻是長久的。正如最後他的選擇,在楚門的世界裏,他是主角,衣食無憂,壹切人圍繞他轉,外面的世界也有數不盡的虛偽謊言,而且充滿了不確定性。楚門給出了他的選擇,人有知道真實世界的權利,和自由選擇的權利。雖然真實的世界可能是殘酷的。

正如奧古斯丁所言的自由,但是在謊言中的選擇,還是壹種自由的真實的選擇嗎?對這個人自已來說不可悲嗎?

回到議題

1, 確實有很多人雖然知道壹些事實,可能是利益相關,表現的很冷漠而且不願改變不願提及,但是他們代表不了還有更多的人,對很多的事實完全不了解,基於謊言做出的選擇和判斷,對於這些人來說,他們的選擇並不是自由的,他們被當作小粉紅或自幹五等其實是很不公平的。有的時候基於簡單的事實就能改變壹個人的觀念。舉個兩個例子,真的有很多人認為現在中國很富強,人民安居樂業。其實如果他們真的知道中國貧困人口現狀,知道楊改蘭,他們就不會這麽想了,很可能會關註低收入人群和不平等分配,對老幹部的退休醫療也會有不同的看法。再如很多人確實認為美帝亡我之心不死,中國壹切災難都是美帝造成的,當他們知道了有多少高官子女在美,在美有多少財產後,就會有自己的思考。有朋友會認為,想知道的人自然會知道,這又陷入了雞和蛋的問題,如果誰都不說那又怎麽能有人知道呢。

2, 確實中共極力把人變成極度現實的利己主義者,唯利是圖,並且如同侵略戰爭年代的德國日本壹樣捆綁利益,反過來想,其實日本德國人民不了解“真相”阿,因為當時的政府不會告訴他們,危險也是捆綁到壹起的。正因為有這種危險捆綁,才會有朝鮮高官叛逃韓國,才會有袁木,司馬南移民美國。其實這本身不也是真相的壹種嗎

3, 對於是否有用和做的什麽是否是徒勞的問題。我認為至少我們可以影響身邊的人,別人的關系網又可以影響他身邊的人。雖然每個人利益訴求不同,但是基本的正義公平的理念還是深入人心的。人人心中有壹桿秤,了解實事的話,雖然因為利益即使不能反抗上級的命令,也會在執行中把槍口擡高壹寸。就如驅逐低端人口的警察,如果他們周圍的人都發聲,或基於良心譴責,或基於周圍人道義的壓力,至少不會肆無忌憚,窮兇極惡。在比如,很多人都認為,在國家強大的暴力機器,以及壓倒性的話語權下,法輪功學員又能做什麽,有人會支持理解妳們嗎?事實是在接近20年堅持不斷地和平反迫害,講清真相下,越來越多的人明白了,法輪功僅僅是教人向善的氣功修煉團體,天安門自焚完全是中共為了妖魔化法輪功自導自演的騙局。隨著事實真相的傳播,不是有越來越多的人了解了中共活摘法輪功學員器官的滔天惡行了嗎?根據自由之家的人權報告,隨著真相的傳播,甚至開始由地方的公檢法部門不願插手迫害法輪功,有警察開始主動保護法輪功學員。隨著人們逐漸了解了法輪功的善,中共的惡,越來越多的人不願把自己和中共捆綁在壹起。到今天為止已經有超過3億人退出了中共和它的附屬組織。這難道不是人們在了解事實之後正義的力量嗎?

4, 最後在采取方式方法的問題上我完全同意藍蓮花和白蘿蔔的觀點 ” 要註意方法,不要當魯莽的戰士。”要和平理性,並且要保護自己,因為要為自己和家人負責。


064.假設有壹天中國普通人完全無法上外網,那麽還有哪些可行的通訊手段?

考慮這種場景:
-無法連上國際互聯網或難度極高(例如用白名單)
-現實中攝像頭和盤查人員遍布,面部掃描,檢查手機數據,大數據預測犯罪指數
-新疆化,定期上門盤查填表,菜刀實名制
-更嚴密的國內社交平臺監控
在這種情況下,想要與國內或國外的其他人自由交流、聽到國際上的聲音,有哪些通訊手段可以使用?

May 18, 2018

065.宗教自由是重要的嗎?即使沒有宗教自由,人們也可對宗教有自己的看法,這是不是意味著宗教自由是不重要的?

小魚在水下遊,接觸不到空氣,所以空氣流通和他無關,它也不知道空氣的味道。
大陸人在水下遊,接觸不到宗教,所以宗教自由和他無關 —— 但他卻自覺知道宗教的味道!
由此可見,即使沒有宗教自由 人們也可以對宗教有自己的看法嘛,這是不是意味著宗教自由是 不重要 的呢?
或者說,這裏有壹個人:他已經知道宗教的味道了,而且他討厭宗教了,他覺得自己的感覺是真實的,那麽 妳是否認為他還會覺得宗教自由和他有關?妳是否認為他還會願意去爭取宗教自由?
不僅是宗教自由,還可以推廣到各種自由:對各種自由的感知、對各種自由的爭取、如何破解人們對自由的渴望。
本問題可以簡化為:從心理學角度,當人們已經開始全盤否定宗教了,還會談及宗教自由嗎?還會覺得宗教自由很重要嗎?( 當人們開始全盤否定什麽東西,還會談及保護這個東西嗎?還會覺得保護這個東西是很重要的? ) 如果會,為什麽?
( 除了 “保護生物的多樣性” 之外的原因 )

yktktkyureMay 18, 2018

呃,宗教自由不是這個意思的。比起相信的自由,宗教自由更註重的是不相信的自由。畢竟妳在心裏相信的究竟是什麽,誰也不知道,也根本誰也沒法阻止妳,相信的自由嘛,就是這樣難以剝奪的。

所以呢,妳翻翻歷史,所謂的宗教自由,是當時歐洲的新教和舊教打得不可開交,三十年戰爭之後才開始慢慢有的。重點是呢,如果領主信舊教,他就不可以強迫領民也信舊教,領民有自由去選擇。

因為壹神教是相當排他的,壹旦信了舊教,邏輯上就不可能同時也信新教了,但如果開口說不信,或者拒絕參加某些儀式之類呢,壹句異端是足以燒死人的,魔女審判就是這麽野蠻,連明顯相當虔誠的貞德也可以被宗教法庭審死,說聖餐人人都可以雙領聖體(面包)和聖血(酒)的胡斯也是直接燒死,所以宗教自由呢,就是說不信也不能對人用這些手段。

至於可以不相信舊教之後,妳心裏想信些什麽,是加爾文宗又好,路德宗又好,又或者雖然有可以不信舊教的自由卻還是要信舊教也好,都是妳的自由。美國的建國先賢們就是知道宗教這東西,尤其是壹神教總有強迫別人的傾向,所以才白紙黑字寫明美國不得有國教。

不然,像現代的伊斯蘭國,壹個神權政府以神之名對領民加以迫害,就依然如同幾百年前包括前基督教在內殺戮異端壹樣正當了。在這層意義上,我雖然不能代表大陸人,但中共在中國大陸也是壹種不得不信的存在,我想能翻墻出來的蔥友,或被以黨之名迫害過的人,總會明白信仰的自由有多重要。

066.聯系壹下,廈大女生精日,羅永浩精日,到這次聯想賣國的輿論炒作,是否可以從中揣摩出些味道?

前兩個,官媒都幫腔了,把廈大女生,羅永浩批鬥了壹番。聯想這次稍好,但網上依然罵聲壹片。另外,羅永浩,跟聯想都是陳年舊事重提。

Pitt ShMay 19, 2018
聯想和老羅是兩回事,中共買辦,吸血中國人民出生的柳家白手套聯想集團絕對做到了用中國人的血養滋潤了自己再反過頭來坑中國人的惡心事。

聯想的產品尤其是thinkpad在大陸的價格離譜且配置比起其他地區嚴重縮水,需要成倍與美國的價格才可以購買到差不多的產品,這個政策實行了十多年了,當初去北美市場還未收購tp時聯想就已經開始靠國內的血輸給美國了。可聯想他柳家是靠什麽起家的?當初誰給他貸的款誰規定政府采購只能買聯想的?他家和中科院是什麽關系?另外,聯想賺來的錢還搞了聯想控股,涉及多個產業從房地產到金融再到出行,中國境內壟斷的出行平臺滴滴就有他柳家的身影,我想請問他柳家和中共是什麽關系可以這樣侵吞中國的資源?他的貸款,投資都是什麽背景?有人查嗎?敢查嗎?我看到墻內噴聯想的還真不都是五毛,聯想所作所為早就為人所不齒,這次還靠那張老臉搞了百人的所謂企業家聯名,真是比華為在美受挫還讓人作嘔的假戲。這百名企業家均是中共裙帶關系的產物,當然要賣他個老臉啦。

老羅我之前答案裏說過,由於他的壹些行為使我並不喜歡他和他的產品本身,錘子科技之前已經獲得四川省政府的6億投資,這也是蠻好笑的,政府隨隨便便就可以投資錘子,當初美國政府控股通用集團怕是不知道走了多少流程面臨多大的危機才出此下策吧。可我在這裏要說,我不反對老羅的精日行為,作為壹個有完整人權的中國公民,老羅有什麽資格不可以精日?因為別人的所謂愛國熱情就不允許他精日?要批鬥他?那美國每天都要槍斃不少精日了,我感覺子彈都不夠用,我可以不同意他的話,我可以舉例反駁他的觀點,這是我的權利,但是他的人權我不能剝奪,再說了人家精日和妳中共有什麽關系?當初最大的精日難道不是水晶棺麽?妳官媒怎麽不深究壹下?


說到底,這國家所謂依法治國,實際上根本不存在所謂的法律體統,今天給妳個反烈士的重罪,明天因為妳精日就可以關妳進去,怎麽定義怎麽上刑中共說了算,怎麽引導輿論,中共媒體說了算,壹個立法和司法都有單壹獨裁政黨把控的國家會有這樣的問題再正常不過了。啊對了,順便轉移轉移矛盾對吧,最近怎麽不說貿易戰和鴻茅藥酒啦?還有為了供養洋留學生虐待本國學生還給人家10萬壹年的事呢?緬甸中石油價格只有中國壹半的事呢?不說了?壹個國家,每天靠批鬥自己國家的人過日子,不提矛盾也不準提異見就這樣還想要全產業制霸地球?還想著芯片吊打intel?中國夢可以醒了朋友。


067.如何評價此次暴漫因“侮辱”烈士微博被封號?

驚聞暴漫被封號了,特來提問,據說那視頻的截圖是2014年的?
現在的狀態是暴漫在墻內的所有平臺全被封了

MIKE10May 19, 2018

作為暴走大事件相關作品曾經的粉絲,只能表達懷念。

暴漫作為壹個面向青少年的產品,本身是站在青少年的立場,有點左(對某些現狀不是很滿意),會關註青少年相關事件,比如豫章書院,紅鼻子節,網癮治療,和青少年做咨詢等等,作為青少年的壹元,

這些地方我還是很喜歡的。在娛樂的同時,既可以讓青少年們意識到自己的問題,也可以借助自己節目讓更多的人更加關註這些問題。

那麽暴漫愛不愛國呢,毫無疑問是愛國的,而且是有些鼓動性甚至愚昧地真愛國,比如用正面詼諧的方式評論表情包出征fb,支持國乒,還有就是這次事件起因的董存瑞事件。

暴走大事件用董存瑞炸碉堡來諷刺小學課本裏加廣告的事件,既然是諷刺,自然是刻意用董存瑞的事來說明,不應該給課本裏加廣告,也是在說就不該去用廣告來惡搞董存瑞之類的英雄英烈。其實,暴漫的立場和中共高層的立場其實是類似的。不過,暴走漫畫明明立場沒錯,想說的道理也是和中共想宣傳的壹致,但還是被嚴厲懲罰。

這表明,現任眼裏真的容不下任何沙子,而且什麽東西都想管,中國人的壹舉壹動,還有中國人腦子想什麽東西都想管。嘻哈,內涵段子,暴漫,這些東西在奶頭樂理論中其實還是有利於統治的東西都還要封禁,卻選擇做壹個1984中的老大哥。也許是因為這位控制欲太強或是太沒有安全感?


068.如果全世界都說同壹種語言會怎樣?

學過世界語,想過這個問題。
假設隨著信息技術和其他因素的發展,通過自然或者人為的方式,全世界統壹說同壹種語言,那麽這個世界的文化、經濟、國際關系等等和現在會有什麽不同?

白水無纖塵May 19, 2018

人類的文明走到今天靠的是什麽?

唯壹壹個錯的答案就是“統壹”。

直接把所有文明列舉出來好了,選壹個,剔除其他的,看看世界是什麽樣的?

非要糾結壹個多元化的,包容所有文明的統壹也行。

怎麽創造壹個能同時接納“支持普世價值”與“反對普世價值”的統壹?

假設用普世價值完成普世好了,自由平等的理念會支持統壹?

妳確定這囊括全人類的統壹不會防礙全人類的自由?

可能會有人覺得以上偏題,那麽可以自己思考下:什麽樣的壹代代的努力能讓全世界說統壹的語言?


069.如何評價易中天在正和島的演講?

正和島是企業家俱樂部,申請資格門檻十分高,包括須為“所在企業的創始人、董事長或CEO/總裁”;“所在企業系獨立法人企業,成立三年以上,且上壹年營業收入須在壹億元人民幣以上”;“投資類企業資金募集的總體規模,須在5億元人民幣以上”。 該站已有逾2000個商界重量級人物為會員。

錦衣-夜行May 19, 2018
說實在話,在臺下的企業家在中國的商場、官場摸爬滾打這麽多年,誰都知道在中國做生意做大要靠背景、後臺,但守住、代代相傳則要靠易中天所說的”法治、契約精神、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都在不見棺材不死心、揣著明白裝糊塗罷了。

我是為易中天捏了壹把冷汗的,易說的壹切其實都是當年資產階級革命的“主張”,如今易實際上是為在座的企業家們發出心裏的聲音,同時普羅大眾也會受益於這個有選票、有法治、私有財產得到保障的社會。但是在位的那幫老同誌們可就坐不住了。

我嚴重懷疑正和島可能是未來被打擊的對象。

柳傳誌幾天前剛發布了告全體員工書,略悲壯的訴說著自己被有計謀有策劃的算計,而自己卻非常的無力。



070.為什麽那麽多人願意無償分享知識?

慕容壹May 20, 2018


我覺得分享的動力還是源於人性最基本的壹面,比如:


貢獻(showcase)自己的專長

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經歷,基本上是無法重復的。這裏的經歷包括學習工作和生活。即使是壹個卡車司機,他對壹路上發生的事情的知識也會多於常人。知識和其他財富不同,使用知識不讓知識減少,反而越用越紮實。而且所謂“償”也不是立刻得到回報才叫“償”。通過分享知識讓更多人知道妳,這難道不是壹種“償”麽?妳知識再牛逼也只有同行知道,外行靠什麽判斷?就是知名度,對於掌握知識的人還有設麽比分享知識更好的提高知名度的方法呢?

對於自己的邏輯鍛煉和提高

與別人分享東西能鍛煉自己的思維邏輯,妳不把關系理順了說明白了,還怎麽分享;還能讓學過的已知的東西,清晰化,完善化,完整化,老老實實寫下自己的看法,這是壹種儀式感,分享寫完以後,妳會發現受益的首先是自己。

分享,對自己來說的收獲是最大的。也許妳曾經掌握過某些知識,也許妳曾經經歷過某些事件,但是久而久之妳會忘記。經過這麽壹個思考、分享的過程,妳會重新收獲妳曾經了解過的知識點。妳分享出什麽,妳就會再壹次掌握什麽。

社區的回饋和交流

為什麽那麽多人喜歡在汽車論壇交流?為什麽那麽多人會去Stackoverflow交流技術問題?是因為同樣的愛好把他們匯聚到了壹起。今天妳問我答,明天我問妳答,互相提高。同時也能認識更多的相同興趣的人。再比如維基百科,那麽多人壹起貢獻出壹個震撼世界的產品出來,的確是值得自豪的。

精神層面的回報

分享者追求的是壹種精神層面的回報。比如說,不吐不快。大部分人都會有好為人師的習慣。我掌握這個,而妳沒掌握這個,那麽我告訴妳之後我會有成就感。還有就是點贊、評論、收藏、轉發等這些虛擬榮譽激勵。當我認真的回復發出的瞬間能獲得幾十甚至幾百幾千真實網友的贊,我會有更多的動力去創造出更多的內容。畢竟人的本性是需要獲得別人的認可,是需要獲得別人的贊美的。

071.這個社會仍然現存哪些對女性的歧視?

時代發展到2017年,男女不平等應該越來越少了,想了解壹下這個社會仍然現存哪些對女性的歧視?
Zachary.ZhaoMay 20, 2018

法制層面的歧視雖然存在,但總體而言還是減少的,但對女性的stereotype 還是非常深刻。壹個例子的是女性不宜從事理工科,科研等行業的工作。

無論是國內還是國外,理工科總體比例都是男多女少,個別甚至到了非常懸殊的地步。但就我多年來國內國外的經驗感覺,少數從事理工科的女性,平均取得的成就要優於同環境下的的男性,這可能是由於女性敢於選擇理工科,本身就是壹件不容易的事情,有誌於進入的往往很優秀。

早期理工科,很多諸如采礦、土木、石油、機械加工、化工、交通、航空航天等重工業,需要高強度的體力和耐受力,需要承擔壹定的化學、生物、放射、噪音汙染甚至是危險,並不適宜女性從事。

但現如今,很多理工學科,已經走向了理論化、計算機輔助化、實驗室化、設計化,當然也包括完全不需要從事體力和危險環境下工作的數學、統計、IT、設計等學科。女性在體力耐受力上的劣勢並無關系。而智力上我絲毫沒覺得男女有任何差異。

這種情況下,依然有很多家長和女生,對於選擇理工科持有偏見,這裏甚至也包括壹些HR。


072.中國為何不可以有媒體獨立和媒體自由?

眾所周知,中國的媒體分為黨媒和大眾傳媒如搜狐網易各地衛視等,這些媒體能說什麽,要說什麽,都會受到上級黨委和宣傳部門的命令。
中國為何不可以有媒體自由和獨立?

Pitt ShMay 20, 2018
這個問題本身的回答非常簡單:具有絕對武力的中共不允許。

而長期在其體制下思維定式以:用東風核導彈攻擊敵對國家,中餐消滅全球食品,中國制造必將世界第壹的大陸廣泛人民民意市場又不需要什麽自由媒體。

如果妳是媒體人,妳要做壹個能自我養活的媒體,無論是新媒體還是傳統媒體妳都將面對上頭和下頭。上頭就是沒有法制只有人制的監管層,妳的所有內容無論民意或者事實都將受到審核並且他們有即死權利,而下層就是前面說的在往軍國主義民粹道路上走的狂熱民意。面對這樣的現實,在大陸,妳即使有心去真的做壹個真實,可靠的媒體,環境和社會或者不需要或者不允許。

當然,我要說,並不是所有中國人都是如此民粹的,二戰日本時期,如此昭和的環境都尚且還有良知和思維的正義人士還在堅持自己的底線和想法,但這些人這些力量面對主體民意面對肌肉強裝的中共武力而言實在弱不禁風,別說讓妳成立自由言論的媒體了,就算妳真的做了出來,又有誰會在意妳說的事實呢?看看墻內那些大流量中文社區的結局吧:知乎,bilibili,早就淪為了狂熱民族主義的基地,現在的大陸妳說什麽或者做什麽並沒有什麽意義了。

其實我們說到媒體自由,另外壹個問題就是,妳們真的以為國內那些受到中共控制的媒體只是簡單的刪除敏感信息,發布愛國內容?拿衣服啊哈哈哈,君不見不少地方臺甚至有地域歧視內容,甚至本地官方媒體公開播放嘲弄本地納稅人的節目,但這有人管?並沒有,所以中共之所以沒有什麽法制的分級制度就在於:擁有壹票否決權的他們,如果沒有法律的約束,那麽他們喜歡的就可以放,他們不喜歡的就不可以存在,喜歡的東西很多,不喜歡的東西也很多,只不過他們喜歡的如果妳不喜歡妳自然沒有什麽拒絕的權利罷了。


073.專欄文章:夏日炎炎,拿點仌塊消消暑。象形字——仌

英鎊黨May 20, 2018


今日某市溫度已經達到了35℃以上,遂想起這個漢字。


開始先皮壹下:白仌仌、李仌仌、範仌仌,看上去好奇怪的樣子……

「仌」,象形字,商代和西周的「仌」字就是兩個尖角向上突起之形(懶得貼圖片了,就是把 ˃˃ 向左旋轉九十度的樣子),是「冰」字的初文。楷書寫法就是兩個「人」字形上下疊加。有人說,它是根據水剛剛結冰時的紋理創造出的象形字。有人說,它是水剛結冰時膨脹突起的樣子。還有人說,它是根據冬天樹枝上掛著的霧凇的樣子創造出來的。

「冰」,會意字,本讀 níng ㄋㄧㄥˊ,本義水遇冷結冰,是「凝」的本字。「凝」本是「冰」的俗字,後世皆以「冰」假借爲初文「仌」,就將俗字「凝」扶正了。

今人衹識「冰」而不識「仌」,以爲這個字早在兩三千年之前就已作古,實則不然。如今人人皆知的偏旁部首:兩點水「冫」,正是由這個字變形而來!

就這樣,「仌」專作偏旁、「冰」假借表示固態的水,「凝」表示水遇冷凝固,三字有了明確的分工,沿用至今。

表示冰塊的「冰」有壹個異體字「氷」,如今日本仍沿用這個字。我國古代有壹個非常著名的對子:

「氷冷酒,丁香花。」

也就是「壹點兩點三點水,百頭千頭萬字頭」。

其中的「壹點水」就是指這個異體字「氷」。可惜如今中國大陸地區使用統壹的簡化漢字,很多年輕學生不僅不知道「氷」字,就連「萬」的繁體字也不壹定認識,所以就很難理解這個絕妙的明對了。

(1956年,「氷」字作爲「冰」的異體字被廢除。)

「仌」作偏旁即「冫」,俗稱「兩點水」(其實應該叫「兩點冰」或「冰字旁」纔正確),以它爲偏旁的字,多與寒冬、冰冷有關系。如,「冷」「凍」「淩」「冶」「雕」「凜」「冽」「凇」……就連「寒」和「冬」下部的兩點也是「仌」,自然也都和寒冷有關。

「仌」不僅會作形旁,偶爾還會作聲旁。如「馮」字,就是以馬爲形旁、仌爲聲旁的形聲字,本義疑似和馬奔跑有關。它有個讀音 píng ㄆㄧㄥˊ,就是源自它的聲旁「仌」,如今偶爾在成語「暴虎馮河」和「馮虛禦風」當中還會唸到這個讀音。

當然也有例外,如「次」字的左邊並非「仌」,而是「二」字。

再如,「盜」字的上部和「羨」字的下部,其實都是「㳄」而不是「次」,那就更和「仌」沒什麽關系了。

(「㳄」是「涎」的本字,就是指人的口水。「盜」和「羨」都是會意字,都和人們看到好東西會不自覺地垂涎三尺有關。)

第三個例外是「凈」與「凈」。前者從水,本作「瀞」,後省掉中間的「青」,本義清潔,是個常用字。後者從仌,本讀 chēng ㄔㄥ,本義寒冷,是個生僻字。民間偶有混用二字。1956年,二字正式合併,「凈」字作爲異體字被廢除。

(類似情形的還有「況」字,也屬於形近字混同。)

第四個例外是「準」字,本來也是三點水,從水、隼聲(衹不過三點水被迻到了左上角),本義是像水面壹樣平。有個常用詞語「水準」,依稀還能看出它的本義,古人說平靜的水面是天底下最平、也是最公平的事物。

「準」有個兩點水的俗寫字形「準」,本來二字無別,後來含義分化,俗字「準」字被扶正,專門表示允許之義,正式分爲兩個字。(與上述「凈」和「況」因字形相近而合壹的情形正相反。)

但是中國大陸在1956年簡化簡化漢字時,又將兩個字合併回去了(衹是這次是以俗字「準」爲正了而已)。

古人寫字有時較隨意,會將「冫」和「氵」混著寫,或者有些字從水、從仌皆可,含義不會差太多,因此就產生了壹些偏旁混用的俗字。中國大陸地區採用簡化漢字,往往有點任意地從俗,將好幾個三點水的字固定成了兩點水的俗字,導致部分字表義不明。

(如「沖」「決」「況」「凈」「淒」「涼」「湊」「減」,原本全都是三點水的字,字義都和水有關系。就連「盜」和「羨」都和水有壹點點關系。但在1956年,都被作爲異體字廢除。)

而且這些所謂的異體字都衹少寫了壹筆,著實沒有什麽被廢除的必要。

如今,我國小學教學漢字的時候從不教這麽簡單的部首來源,實爲不該。


074.如何看待“大陸精英落荒而逃 印度精英半壁江山”?

壹個印度人提升,招聘大批印度人,壹個中國人升職,趕走大批中國人,辭職了,單槍匹馬走麥城。
本文說的是“陸奇效應”,之前還有“唐駿效應”,“開復效應”——
都曾是微軟華裔高管,都被委以重任,壹夜間,壹紙聲明,壹個美麗謊言,海歸了,高薪聘請。
無論光環多麽眩暈,無論才能多麽突出,搞的都是中國人的小九九,沒有真話,他們的離職毫無正面效應,事實上,美國企業商界可是討厭死了沒有誠信的中國高管,更信任印度高管。
可不,美國科技產業界,還有壹個大公司華裔高管嗎?
幾乎沒有,有的是,印度裔高管。
前有唐駿,後有李開復,今有陸奇,壹個模子,壹個套路,特別是來自大陸的中國人不可信。
事實上,他們越來越堵死了中國高管未來的美國升遷之路。
就從百度高薪聘請陸奇說起吧。
,,,
綜上所述,陸奇的海歸,在全球化時代,與其說是“毅然辭職”,不如說是“落荒而逃”,與其說是回國報效祖國,不如說是放棄了更為重要的全球化高科技前灘陣地。
印美的走近,中美的疏離,涇渭分明。
在這壹點上,中國高管的視野遠不如印度人的視野遼闊,寬廣。
,,,

AmphetamineMay 21, 2018
這篇文章看得我頭暈,裏面的信息很多很雜,但真正的原因其實很簡單。說白了,中國人三心二意,印度人壹心壹意。

印度,伊朗這些國家的人來美國真的是破釜沈舟,真正把美國當成自己的家。人家到了美國就沒打算回去。而中國人總是想著兩頭吃,總是想著留條後路。所以中國人很多拿了綠卡拖著不入籍(不入籍就沒選票),很多做到高層的都可以放棄在美國的事業,回到國內做“海歸”撈錢,這樣美國人怎麽敢委以重任?最讓美國人感到不可理喻的是,很多人通過政治避難逃到美國(比如64血卡)也回去了,把當初在美國大使館苦大仇深的血淚控訴忘得壹幹二凈。要知道美國人可是把自由看得比什麽都重要,在他們看來這些人就好像投奔到殺父仇人的門下認賊作父。所以美國人對中國人處處提防不是毫無理由的。

這其實是壹個惡性循環,是無解的。我不否認中國移民也有不少真正把美國當成自己家的,但這些人無力扭轉整體局面。這可不是幾粒老鼠屎壞了壹鍋粥,而是壹鍋粥只有幾粒米,剩下的全是老鼠屎。所以中國人越這樣吃裏扒外,美國人(甚至是中國人自己)也不敢用中國人,然後這更是加固了中國人的“玻璃天花板”固有印象。

所以我以後去美國(如果去成了),我也不會考慮任何後路。但我也會坦然接受美國人對我的不信任,讓我坐冷板凳的待遇,因為這事兒真怪不得美國人,也不是我壹個人能扭轉的。最重要的是,我不會留下任何帶有我的血脈的後代,因為我對美國華人的未來真的非常不看好。


075.如何評價這個有關黑人問題視頻?以及下面評論為什麽讓人有點不對勁?

事先說明:我不是黑人,我沒有想要回避黑人的犯罪問題,我在法律問題上面支持,對任何壹個種族是平等對待的,我不是極端白左,我是漢人,請不要對我人身攻擊。(還是怕有極端人士對我人身攻擊,至少在中文互聯網上)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UQ-Lsi4YoeU
我感覺這個視頻標題讓我感覺很不舒服,有壹堆人在那秀優越,我再壹次聲明我是漢族人,他們的言論讓我感覺有壹種不舒服的感覺,他們說,目前世界上只有華人和猶太人最聰明,有的甚至直接就說,華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
有些人甚至在亞裔人種內部分了等級,什麽大陸人是來自中亞的純種雅利安人,而日本和朝鮮是來自非洲通過基因借種才開始變成了優越的人人種,有的還說臺灣人比中國大陸人低等那是因為有了原住民的血統。
我感覺他們有多讓人非常不舒服,他們從黑人擴展到其他的民族,給其他的民族劃分等級,他們很多人都被討厭說成支那,然而卻對黑人以黑鬼相稱,我感覺這是壹種自我矛盾。
我是漢族人,他們的優越感是怎麽來的?
我再次在這裏聲明,我並沒有想說黑人犯罪率不不高,我也沒說我要那種過度的政治正確,但是我感覺他們反政治正確好像成了新的政治治正確。
我也不好說什麽,大家如何看待這個問題?

DaannlMay 21, 2018

視頻作者和品蔥部分人的想法壹樣,認為只要是事實就可以隨便說,都不算歧視。

數據的可靠性先不提,如果有西方的Youtuber做以下的視頻妳會怎麽想:

為什麽亞洲人書呆子這麽多?用科學方法告訴妳

為什麽中國人眼睛這麽小?用科學方法告訴妳

為什麽亞洲人JB這麽小?用科學方法告訴妳

為什麽中國人喜歡被奴役?用科學方法告訴妳

大多數亞洲人看到這些標題多少會有些不爽吧,不爽就對了。換位思考壹下,沒必要老是討論種族之間的優劣,那是法西斯幹的事。

077.如何看待中美第二次談判的結果?

中美兩國19日在華盛頓就雙邊經貿磋商發表聯合聲明。聲明內容如下:
根據習近平主席和特朗普總統的指示,2018年5月17日至18日,由習近平主席特使、國務院副總理劉鶴率領的中方代表團和包括財政部長姆努欽、商務部長羅斯和貿易代表萊特希澤等成員的美方代表團就貿易問題進行了建設性磋商。 雙方同意,將采取有效措施實質性減少美對華貨物貿易逆差。為滿足中國人民不斷增長的消費需求和促進高質量經濟發展,中方將大量增加自美購買商品和服務。這也有助於美國經濟增長和就業。 雙方同意有意義地增加美國農產品和能源出口,美方將派團赴華討論具體事項。 雙方就擴大制造業產品和服務貿易進行了討論,就創造有利條件增加上述領域的貿易達成共識。 雙方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保護,同意加強合作。中方將推進包括《專利法》在內的相關法律法規修訂工作。 雙方同意鼓勵雙向投資,將努力創造公平競爭營商環境。 雙方同意繼續就此保持高層溝通,積極尋求解決各自關註的經貿問題.

byteinsightMay 22, 2018
自問自答。劉鶴最後發言提到,中美雙方將不在互征關稅,也就是說貿易戰熄火了?

這是壹份申明而不是協議,也就是說只是現階段口頭上的妥協,上面基本上只有中方義務,沒有美方義務,沒有明說美國應取消1500億的關稅計劃。但按照劉鶴說的意思看,至少中方認為取消征稅是美方應該做的。

雖然國內小粉紅壹片哀嚎,但我覺得如果美國就此中止/暫停1500億關稅為代表的施壓行為,那麽美國這次輸了。因為中方的各種表態實際上就是老壹套花錢免災,且不說是否能兌現,就算做到了,那也只是犧牲壹些利益換來再壹次的戰略緩沖期。只是把問題延後而已。但對於美方,是喪失了戰略主動性的重大讓步。

日後如果美方發現不對頭,想再次出手的時候,中方將早已做好了預案。到時候的難度將比現在要艱難的太多。而且美國國內也會對這屆政府失去信任,屆時面臨選舉壓力,這種美國內部的矛盾將進壹步為中共換取時間。

這次的妥協,不但關鍵的2025目標沒有達成,事實上貿易順差問題也沒有真正的解決。因為中共可以買買買2年(買不買都是問號),2年後呢?因為不是根本結構性的改變,向美國采購,就必然減少向歐日采購,那麽同盟國和美國的矛盾會必然增加,這恰好是中共樂於看到的。中共要做的就是糊弄多就算多久,暗中加緊偷技術,發展軍備。以備在日後用武力和美國達到平衡並最終吞並整個西方世界。而這壹次妥協,恰恰給了中共想要的東西。至於貿易,不會有任何改善,因為中共有的是小動作。

美國的上上策應該是直接征收1500億關稅,作為對先進和過去中國行為的懲罰。並不在追求中國市場,然後在這個基礎上,讓中共用結果(優先級是解決知識產權,停止2025,然後才是順差,最後是市場準入)換減稅。如果不行,做好切割準備。

中共現在國內的問題是發展乏力,保持GDP增速出現問題。而國內的普遍認識是,雖然拉動消費是正路,但見效慢。而唯壹的最有效辦法就是所謂跨越式發展,說的不好聽壹點就是竊取先進技術拉動生產力。所以,對中國知識產權,2025這方面的讓步不報任何指望。

看下個月是否開始征收關稅,如果真的不搞了,那麽美國下了壹步臭棋。和中共做交易本質是和魔鬼做交易,是不能全身而退的,今天中共的2000億讓步,他們以後會向美國以10倍的代價以戰爭形式討回來,世界應放棄幻想。

CNN報道中的壹個觀點也是類似想法

The key, according to Kennedy, is whether the US decided to drop its tariffs linked to the intellectual property investigation. "If yes, China got a huge win," he said. "If not, we at most have a temporary respite in hostilities.

補充:

1,如果6月份不在征收關稅,那麽看是否有附加條件,譬如階段性檢查條件很重要。

2,也有壹種可能是美為了確保中共在6月12日川金會前不搞小動作做的壹個戰略回退。如果朝鮮問題得到解決,那麽回過頭來可能會以推遲貿易戰3個月形式出現。如果解決不了,應該是對朝開戰,並以此為條件約束中共不支援。無論如何,如果這個推測是真的話,朝鮮問題解決後美可能會有新的動作。而且是大動作。


078.為什麽大量中國人在日韓歐美國家留學接觸民主後並沒有認同民主?

反而是壹副我吃過見過,我不認同民主並不是我被國內媒體洗腦,西方那壹套我懂的狀態。

11037May 22, 2018
倡議大家在討論這個題目的時候從自己的背景出發:

我是國內高考出生,國內大學 -> 國外大學 -> 國外研究生 -> 國外工作。

這個問題要這麽思考,國內出來的留學生大部分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體制下的既得利益者,“我們”這些人是否了解民主,就值得商榷,何況去理解民主的優異。“我們”體會到的是,自己在社會主義制度下得到的社會發展,高樓,大房,玻璃幕墻,帝都,魔都,繁花似錦。而海外留學之地,往往就是鄉村田野,而且海外大城市往往歷史悠久,建築老舊無法體現民主的直觀優勢。

結論是:經濟發展對中國留學生的收益 > 民主對留學生收獲的精神自由的收益

普通留學生,壹般留學年限不超過3年,3年時間對民主自由的接觸到底能對20年墻內形成的思想有什麽影響根本不好說,而且大部分留學生在國外也還是用中國的互聯網資源,能改變自己思考方式的機會也很有限。

結論是:常年的墻內教育對留學生的影響 > 短期欠缺的民主教育影響

另外壹點,“我”的深刻體會,就是妳大腦裏意識形態的自我保護機制,當有人跟“我”講述海外民主的時候,“我”能明顯感覺到三觀的沖擊,“我”的語言會變得沖動,肢體動作變多,“我”覺得自己作為“中國人”的身份受到了外族人的攻擊。

上面這段文字是不是毫無邏輯?這就是“Brain wash”的威力,用國家意識綁架個人,讓妳從情感的角度先否定民主。

總的來說,現在的留學生,大部分都還是對自己的未來充滿焦慮,他們更想看到的是有錢有權的自己,而不是,思想獨立 精神自由的自己。


079.2018年推薦讀什麽書?

豐富壹下話題,2018年推薦讀什麽書?


會思考的葦草May 22, 2018

我就推薦壹本最近在讀的吧: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

阿道夫·艾希曼是清除猶太人的“最終解決方案”的策劃者,二戰後逃往阿根廷但行蹤被以色列人掌握,被摩薩德特工秘密逮捕後送回耶路撒冷並在審判後處以絞刑。

但有趣的事情(也是極其引起爭議的壹點)在於,這本書的副標題為“壹份關於平庸的惡的報告”。作者漢娜·阿倫特(Hannah Arendt,又譯鄂蘭,美籍猶太裔政治理論家)認為,艾希曼是壹個遵從命令的官僚,他所體現的不是“極端的邪惡”,而是“平庸的邪惡”(The banality of evil, 指當當壹個人甘於放棄對善惡是非的判斷力去服從權威,那麽最平凡的人也可能導致最極端的惡)。

艾希曼在庭審中稱,在屠殺發生時沒有外在聲音來喚醒他的良心,所以他所做的不能全由他壹個人來承擔,何況在那種境遇裏,他沒有理由不執行元首的意誌。艾希曼受到了正義的審判和應得的懲罰,可他的供詞無疑是應當令人警醒的,它始終提醒著我們:在邪惡面前放棄對善惡的判斷,即是參與到這等邪惡當中。

《艾希曼在耶路撒冷》壹書在去年出版了無刪節引進的中文譯本。


080.為什麽電影《芳華》中提及的中越戰爭和兩山戰役在內地幾乎成了壹場被遺忘的戰爭?

中國的歷史書都是為政治服務的,而且還不許民間存在客觀的聲音。這場戰爭不宣傳的原因主要有兩個。

三頭蜂May 23, 2018
壹,出師不義

柬埔寨波爾布特的紅色高棉奪取了政權,實行了極端殘酷的政策,大規模屠殺本國國民,三年多執政期間造成200多萬國民非正常死亡,幾乎占到了全國人口的1/3,這其中在柬埔寨的2萬越南裔幾乎全部被殺光,43萬華裔死亡21.5萬人,壹萬老撾裔死了4000人,2萬泰國裔死了8000人,25萬伊斯蘭教徒死了9萬人。

我們曾經宣傳說越南為了稱霸東南亞而侵略柬埔寨,這不是事實,越南出兵柬埔寨的原因非常簡單,實實在在的就是因為紅色高棉屠殺了2萬越南裔!這引起了越南的極大憤怒。1978年12月25日越南對柬埔寨發動了閃電戰,由於得到了柬埔寨人民的支持,越軍只用了十幾天時間於1979年1月7日攻占了柬埔寨首都金邊徹底打垮了紅色高棉。從此每年的1月7日成了柬埔寨最重要的國家紀念日,用來感謝越南的入侵,結束了波爾布特暴政。

當時紅色高棉是中國的盟國及最友好的國家,盡管有21萬華裔被屠殺,卻沒有任何反應。越南占領柬埔寨壹個月後,1979年2月17日中國發動了對越自衛反擊戰。毫無疑問越南對柬埔寨的入侵是中國發動對越自衛反擊戰的壹個重要的直接原因。目的當然是懲罰越南完全倒向蘇聯對中國的背叛及挽救紅色高棉政權。

二,戰果並不光彩

這場戰打得也很不順,戰爭的頭幾天每天都有數千人傷亡,這是由於剛剛結束文革,軍隊建設及戰鬥力也受到了極大影響,甚至武器裝備都不如越南,而越南剛結束與美國的戰爭,明顯戰爭經驗上勝了解放軍壹籌,盡管越南的主力部隊還都在柬埔寨。中國也不願意戀戰,再加上蘇聯在北方邊境動作頻頻,解放軍在攻克諒山後宣布撤軍,結束了壹個月的對越自衛反擊戰。

鄧小平覺得軍隊實在太弱了,於是開始了十年的邊界輪戰。

81.專欄文章: 我理解的歌曲 崔健 壹無所有

觀點即名字May 23, 2018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7uk0-vlpP0

壹千個讀者就有壹千個哈姆雷特。

雖然我沒讀過哈姆雷特,也沒見過崔健,不知道他的壹無所有是否只是描述那個窮乏年代裏對愛情的追求。我作為聽者也可以有我的解讀。

我曾經問個不休 妳何時跟我走 (我以前壹直在追問政府什麽時候能實現民主)

可妳卻總是笑我 壹無所有 (妳笑我沒有素質也沒有槍,不配民主)

我要給妳我的追求 (我有很多對民主中國的建設想法)

還有我的自由 (以及我對古典自由的追求)

可妳卻總是笑我 壹無所有

噢......妳何時跟我走

噢......妳何時跟我走

腳下的地在走 身邊的水在流 (我壹直在追求民主,歷史也在前進)

可妳卻總是笑我 壹無所有

為何妳總笑個沒夠

為何我總要追求

難道在妳面前 我永遠是壹無所有

噢......妳何時跟我走

噢......妳何時跟我走

告訴妳我等了很久 告訴妳我最後的要求

我要抓起妳的雙手 妳這就跟我走 (我要革命,我現在就要民主)

這時妳的手在顫抖 這時妳的淚在流 (妳怕了)

莫非妳是正在告訴我 妳愛我壹無所有 (妳就希望我弱勢的樣子)

82.妳如何看待5月19日疑似部分境外網站解封的現象?

但仍有部分網友說這些網站早在之前就可以被打開,誰真誰假呢?

Sagar WongMay 23, 2018
支共對於這些網站的封鎖主要基於DNS汙染,其封鎖可靠性原本就不是很好,偶爾能夠上線是很正常的現象。

支共的大防火墻大約由4個功能組成,RST包幹擾、DNS汙染、路由表黑洞、SYN/ACK幹擾。

其中RST包幹擾是最早出現的技術,主要針對明文HTTP協議,體現為XP時代的連接被重置,是可以立即被察覺的幹擾,是用於封鎖輪子網站和色情網站的常見手段,由於是否幹擾的判定基於HTTP明文協議中的具體內容,服務器支持HTTPS協議時RST包幹擾會失效。

DNS汙染針對特定的域名,如google.com/twitter.com/facebook.com等等,通過返回錯誤的IP地址使用戶無法訪問到正確的服務器,DNS汙染主要用於封鎖異見、新聞、色情等容易更換IP地址的常見的小型網站,HOSTS翻墻法就是針對DNS汙染應運而生,當正確的DNS包比汙染包更快抵達用戶壹側時,汙染也會失效。

路由表黑洞針對IP協議,部署位置通常比傳統的大防火墻更接近用戶,通過丟棄特定地址的IP封包阻止用戶與正確的服務器通訊,路由表黑洞主要用於封鎖Google等不易經常更換IP地址的大型網站,當服務器更換IP地址超過路由表黑洞設定的範圍時這種封鎖方法就會失效。註意,路由表黑洞是和DNS汙染互補來使用的,它們都可以用於封鎖HTTPS協議,但都不可靠。

SYN/ACK幹擾針對代理服務器/VPN協議的TCP數據鏈路,它會導致連接速度被嚴重的拖慢,如果妳的傳輸或下載速度持續的處於10kb~30kb左右,通常是遇到了這種幹擾,它不易察覺,也不是嚴格意義上的封鎖,但經常導致下載超時等令人極度惱火的情況,對開發者危害最大。

83.陳良宇是如何垮臺的?

陳良宇作為準備上位的上海壹把手,是如何得罪胡溫而垮臺的?

隨想小弟May 23, 2018

陳良宇入獄的罪名是:

涉嫌受賄罪、濫用職權罪、玩忽職守罪,判處有期徒刑18年,沒收個人財產人民幣30萬元。

其中最重要的是“挪用上海社保基金”,即通陳良宇過投資以擴充上海社保基金從而抵償通貨膨脹帶來的貶值,於是便通過社保局長祝均壹以借貸合同名義委托投資者張榮坤利用約34.5億元的社保基金進行投資活動。

此種做法在現在看是非常正常的,如現在的養老金入市、國家隊入市。在西方也是非常正常的,很多上市股票的持有人是某某教師退休金、醫生退休金基金等。但是,按當時國家的規定,社保基金是不能入市的,所以判陳良宇有罪也說的通。同時,正因為這個原因,為陳良宇喊冤、稱其死於政治鬥爭也說的通。

在主政方面,陳良宇確實是個能臣,來看幾個事實(陳主政上海的2002年-2006年):

陳良宇既無紅色家庭背景,也沒有革命戰爭年代的突進機會,是主要依靠自身的奮發努力而逐步走上領導崗位的中共官員。

陳良宇主政上海時期,上海市年均經濟成長率達到約13%,高於全國同期的約10.6%;GDP總量突破萬億元人民幣;人均GDP達7490美元,領先於北京市6210美元、天津市5177美元,位居全國第壹。上海市地方財政收入年均遞增超20%,歷年上繳占中央財政比重超15%;上海口岸單年進出口總額突破4000億美元,年均增幅超30%;上海港貨物吞吐量突破5億噸,躍居世界第壹。

上海市各項市政基礎設施和大型工業生產項目建設均得到快速發展,主要有洋山深水港、上海環球金融中心、上海軌道交通、浦東國際機場二期工程以及江南造船長興島基地、上海化學工業區等等。

陳良宇認為發展經濟的根本目的在於百姓生活的實際改善,為此大力推進上海的民生改造工作,突出體現在幾個重點領域:優化交通,安頓住房,治理汙染,保障福利等。

陳良宇動用社保基金進行投資的行為成為了高層將其罷黜的理由,然而,從投資本身來說上海社保基金的投資獲得了盈利,上海的社保基金亦得到了擴充,而同時期全國社保基金卻均處於虧損狀態。之後中國開啟了養老金入市的試點工作,社保基金也被用於投資京滬高鐵的建設並參股運營。

2013年9月獲得立項的中國大陸首個自由貿易區項目——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最早實為陳良宇所醞釀和規劃的。

既然陳良宇政績卓著,考慮到體制內很少有真正幹凈的官員,為何非要把陳良宇拿下?

壹、坊間流傳:江澤民鬥垮陳希同,瓦解了北京幫;胡錦濤整倒陳良宇,重創了上海幫。對於後壹半話是比較讓懷疑的,原因有幾個:

在十六大後胡溫上位,然而江澤民勢力實際上是遍布全中國,尤其是軍隊,作為江系老巢的上海,其壹把手能輕易被胡錦濤拿下?而且是壹個“莫須有”的罪名?

眾所周知,胡溫到了2010年左右的後期,都有“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傳言,各地諸侯各行其是如廣東汪洋、重慶薄熙來等。胡溫壓根就沒有實權。

二、財經網報道過,曾有老幹部評價陳良宇:“膽子大,態度強硬,能辦事,也能闖禍”。陳良宇這樣的性格,被傳言壹百個看不起胡溫,尤其是溫家寶地質出身、不懂經濟。據有關報道,2004年7月初的壹次政治局會議上,上海市委書記陳良宇公開指責溫家寶推行的宏觀調控已嚴重傷害長三角,在未來幾年更將阻礙中國經濟的發展。

有關陳良宇有被江澤民隔代制定的傳言,曾有港媒報道過:

2000年初,江澤民曾加緊落實胡錦濤繼任者的工作,從自己的“上海幫”中揀選候選人。從資歷、品格、能力、年齡諸方面綜合素質來看,符合條件的有陳良宇(1946年)、黃奇帆(1952年)、孟建柱(1947年)3人,當時都身居市委常委或以上職位。江並打定算盤2002年“十六大”現書記“入常”,空下位子予“準繼任人”(使其)未來能更上層樓。

雖然傳聞可能不實,但是從各個消息源互相印證的角度來看,陳良宇確實和中央不和。

香港爭鳴雜誌2006年10月刊報道,9月21日,中紀委駐上海工作組,向中央政治局常委會報送《關於上海調查工作》第三份報告。該報告中有證據、物證、旁證,初步核實,涉及非法、違法金融、經濟活動金額超過壹百余億元。

從6月中旬開始,陳良宇先後在不同場合六次吹風稱:

「有人要整上海,要搞垮上海,目標是要貶低、否定江總(江澤民),要借反腐敗排斥慶紅、黃菊」

「工作組不整出些問題,是不會罷休的。我們思想上、精神上要有準備」;

「宏觀調控,七成是對著上海的,壓上海是明的,排慶紅、黃菊雙管齊下」;

「上海市委、市政府有沒有問題,誰都不能下結論。」

三、也有傳言稱江澤民在2004年卸任中共軍委主席後仍然頻頻幹政,胡錦濤在無路可退的困境下,讓令計劃聯合時任中紀委副書記何勇,在中共“十七大”前絕地反擊,打掉了江的隔代接班人陳良宇。

當時被揭露有周正毅案、劉金寶案和上海社保基金案,通過對上海三案的調查取證,胡錦濤獲得了陳的大量犯罪事實。2006年7月,胡以社保案作為發力點,江面對確鑿證據,只得棄陳自保。畢竟經濟犯罪事實已經天下皆知,江的勢力再大也不可能公開的幹政。(而且,雖然胡溫後來政令不出中南海,但是當時中央的尤其是團派、黨內老同誌如喬石、劉華清、宋平等的對付江派應該還是可以聯合的)。

2007年9月,陳良宇案發後,陳的兒子陳維力在其父下屬的幫助下潛逃出境。2008年3月,陳良宇正式入獄服刑。7月8日,中共警方利用陳維力女友為餌,誘捕了由美赴大馬的陳維力並引渡回國,按當時官媒所列罪名足以判死。(郭文貴在與國安部紀委書記劉彥平的電話錄音中也提到陳維力是郭文貴之前效力國安部時從馬來弄回去的)

84.中外官員有哪些不同點?


mihuzhongMay 24, 2018

主要是三觀不同。這個不僅僅是中西官員的不同,也是中西老百姓的不同。

有什麽樣的民眾和文化,就有什麽樣的官員和制度。

拿中國官員大面積貪腐來說,沒有民眾的默許甚至支持,怎麽可能發生。

中國的民眾是好的,貪汙腐化只存在於政府官員當中?很多人有這個印象。那是因為官員貪汙的錢數大,顯眼;在街上揀了人家的錢包不還,路過果園順手摘別人幾個果子,這些都是老百姓做的事吧?幾個果子不值錢,可是如果有幾億老百姓都這麽幹,那說明“貪”已經成了大家的家常便飯、普世的行為準則;區別只是有條件的大貪,沒條件的盡量貪。

我也不知道西方國家是怎麽做到廉潔的,而且中國人在遙遠的過去應該也不是這個樣子。

85.我想要從政,是不是要從公務員做起?

現在還在讀大學,將來想從政為了改變社會貢獻自己的力量,想當壹個不容易被人察覺的改革派,也許過幾十年自己會在共產黨裏有壹個不知道多大多小的位置或者在社會中層活壹輩子吧,求別噴,真的想為中國做點實事,就這樣吧

新木May 24, 2018

先給這位義士壹個敬禮,不過,改革派很可能即將也是反對派,風險會很大。

除了樓上的意見,還有壹條路,參軍,進入公安、軍隊:晉身需要立功,或者憑借高技術能力。

利好:

後期這些才是真正可以為了人民做事的力量。

現在也沒什麽人想去參軍,門檻較低

身體鍛煉的好。。

軍隊信息封閉,更有普及事實的價值

缺點:

條件也比較艱苦,全是大佬爺們。

即使妳是想做為民的事實,但事實要得到上級信任,也是要做些違心的事;這和無間道裏的梁朝偉很相似,臥底很受思想煎熬的,不得不說港匪片的反映的現實真實度還是很高的。

為了妨止利欲薰心,必要的臥薪嘗膽提醒自己是需要的。

又來介紹壹下 :

高光俊

湖北雲夢縣人,1962年生。1983年畢業於西南政法學院刑事偵察專業,同年任教於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1991年因組建地下政黨和組織六四學運在北京被捕,後脫逃。1993年逃亡至歐洲。1994年到達美國。1997年畢業於美國杜魯法學院。

這種社會逼迫每壹個有良心的人去隱藏自己,搞得和間諜壹樣。

086.安邦這樣的企業是如何爆發式做大的?

安邦這樣的企業七八年前似乎還名不見經傳,這幾年感覺突然爆發式的增長,據說總資產已經超過了壹萬億,這比股神巴菲特/李嘉誠等人要厲害百倍的。為什麽會突然爆增?
更正:
根據Hibourne的回答,官方認定的安邦資產接近兩萬億了。

重金屬體驗 May 24, 2018

安邦這樣的權貴企業發家模式都差不多,都在最近10年內。其基本的操作方法就是:

利用特殊的權力換來個銀行免息或低息貸款作為高杠桿,進行幾乎穩賺不賠的地產,基建或者並購,迅速滾雪球。

這什麽意思呢?海航的實際控制人現在已經被曝光出來了,大股東是姚慶,海航CEO陳峰只是姚慶的白手套。陳峰什麽背景? 曾是王岐山所領導的中國農業信托投資公司的下屬,後來王岐山去海南當省委書記時,陳峰就跟隨過去創辦了海航,這在國內的公開資料中可以查到。那麽姚慶是誰呢?姚依林的兒子姚明偉的獨子,姚依林是王岐山的嶽父。關系很清楚了吧?

於是大家就可以腦補壹個場景了,海航要並購,要貸款,於是跟銀行要,銀行壹看,妳這杠桿率也太高了吧,這不行吧。但是王岐山是中紀委書記啊,銀行官員有幾個幹凈的?無論是出於自保還是處於巴結,這個貸款是必須給的。同樣的,海航要地,要房地產項目,也是不敢不給,而且都是包賺不賠的。就這樣,超高杠桿+穩賺不賠的項目=海航的爆發式崛起。

高杠桿的例子就比如前些年海航集團旗下的海航實業以近68億元人民幣收購了新加坡物流公司 星洲物流集團。發起這項收購的海航實業市值僅僅38億元。

新浪網先前發表了《從1千萬到1萬億:海航集團像謎壹樣的存在》,後被刪除,文章就詳細描述了海航如何暴發戶式的增長的。偷偷copy過來:

不是洪興是基金

翻開海航集團的發展史,幾乎就是把“搏壹搏單車變摩托”這句話演繹得淋漓盡致 的範例,僅在最近兩年海航集團的海外並購總額就已經超過400億美元。從1989年海航 集團以1000萬元資金起家,到現在的發展歷程就是壹部並購再並購的狂野生長史。然而 當我們想查看海航集團的大股東到底是誰為何如此有魄力,出現的結果卻讓我們大跌眼 鏡,海航集團的第壹大股東居然是壹家叫慈航公益基金會的組織。

初出茅廬

海航集團是以我們所熟知的壹家航空公司海南航空起家,三年起海航集團立足航空 業的同時不斷資本運作進行杠桿收購,或許脾氣相投的緣故,2005年居然吸引到投資大 鱷索羅斯的2500萬美元的投資。這筆投資的份額對索羅斯來說微不足道,但帶給海南航 空的無形收益不言而喻。

分久必合

到了2001年10月,海航集團的股東變成了海南交管和廣州建運投資有限公司,後來 廣州健運投資有限公司更名為“洋浦建運”。這個海南交管其實是老面孔,就是前面說 的1998年海南集團的眾多股東之壹海南祥雲更名而來哈。

此時海航集團的股權已經非常集中,股東已經只有這兩家公司,其中海南交管出資 3.5億元占70%股份,另外30%為洋浦建運所有,此時我們故事的主角海航集團的註冊資 本也僅僅只有5個億。

這裏發生了地壹個有意思的事情,這家洋浦建運在工商註冊資料裏查詢不到相關登 記。不能排除僅僅只是為了完成股份公司結構而拉來湊數的殼公司。

暗渡陳倉

妳以為海航集團從此變成外資企業了?不。可沒有這麽簡單。

不久之後這三家外資公司中的兩家持有的海航集團股份轉讓給了“海南航空有限公 司工會委員會”(以下簡稱海航工會),此時的海航工會成為了海航集團的實際控制者 。這些轉讓是無償的,也就是說這兩家外資企業轉讓股份給海航工會不收分文。

瞞天過海

妳以為這樣神奇的事發生之後海航集團從外資企業又變成了職工集體所有企業?不 ,事情沒這麽簡單。

首先這個海航工會不是壹個字面上會發生誤解的的工會組織,也就是說它純粹和普 通意義上的工會組織搭不上關系。

其次,這也不是壹個職工持股會性質的集體集資持股組織。說白了吧這個所謂公會 組織但實際成員若幹人,他們並不是海航集團的工人跟工會也沒有任何關系,就是成立 的這個組織叫“海航工會”。妳們完全可以把這個組織叫做成“兄弟會”、“骷髏會” ,只是這個神秘組織創辦者偏好“工會”這字取那個名字而已。

接下來請註意,海航集團的發家史來了。

天降橫財

2002年海航集團發起設立海口新城區建設開發有限公司(簡稱海口新城),海航集 團共計出資5000萬元。但到了2004年7月該公司的控股股東卻成了揚子江地產集團有限 公司。接下來這家揚子江地產做出了壹個匪夷所思的舉動,向海口新城註入了高達40億 的土地資產,並且沒有要求擴大註冊資本。海口新城則已40億土地資產增資海航集團, 成為持股88.89%的最大股東。

到了2008年7月,揚子江地產神秘退出了海航集團股東行列。40億元土地資產被原 來的小股東海南交管和洋浦建運全部接收,壹夜之間“鳥槍換炮”。揚子江地產40億白 送!這樣的好人請給我來壹打。

南征北討

有了這40億資金作為“種子”,海航集團通過發行債券、定向增發、銀行貸款等多 種方式籌措資金四處進行收購。

2009年底海航集團資產總額達到553億。到2015年,6年時間海航集團資產總額再增 加8倍,達到近5000億元,控股及參股10家上市公司。

冰山壹角

海航集團的規模越來越大,其真正大股東海航工會壹直引發猜測和疑問。最終海航 集團不得不想辦法解決,而解決的辦法最終讓海航集團的實際控制人露出冰山壹角。

變身之後的海航集團作風仍然沒有改變,還是那熟悉的味道。在此後的數年裏海航 集團繼續堅持高杠桿擴張。從2015年到2017年也是海航集團擴張最兇悍的2年,目前總 資產已接近萬億。

7人富豪

航空起家、神秘擴張、旋風收購,不論諱莫如深的海航工會,還是疑問重重的慈航 基金,在這些資本江湖的奇聞軼事背後,是海航集團不到20年總資產從數億到近萬億倍 的輝煌業績。

而幕後的掌舵人,7個創始人,堪稱最深藏不的中國隱形富豪,至今仍是謎壹樣的存在。

關於海航的高杠桿交易說明。以自己的5元資金,就能撬動100元來進行投資,這樣的高杠桿效應令人咋舌。據海航公開的數據,海航在過去20年內,平均年增長為38%!大家可以用計算器算算1.38的20次方是多少。要知道股神巴菲特的公司i平均年增長才20%不到。

海航短短這麽幾年,從1000萬變成1萬億的過程,是人類歷史上的壹個奇跡!當然也只有中國的環境下,權錢效應才能發揮到極致。另外,要註意的是,海航在高杠桿並購的同時,並沒有創造財富,也就是說,社會的總財富是不變的,財富只是從別的地方流向了海航。這,可以看作是海航依靠特殊的力量在不斷攫取社會和百姓的財富,同時這種高杠桿給中國的金融帶來很大的不穩定因素。

087.有哪些比較好聽的鄉村音樂?


三國之傷May 24, 2018

我就不推薦歌手了,就把我收藏夾貢獻出來好了。

每壹首都超好聽,相信我。

Dierks Bentley - Different For Girls ft. Elle King

Kelsea Ballerini - Peter Pan

Florida Georgia Line - H.O.L.Y.

Maren Morris - My Church

Carrie Underwood - Church Bells

Carrie Underwood - Dirty Laundry

Luke Bryan - Kick The Dust Up

Florida Georgia Line - Cruise

Miranda Lambert - Somethin' Bad ft. Carrie Underwood

Keith Urban - Blue Ain't Your Color

Sam Hunt - Break Up In A Small Town

Little Big Town - Better Man

Brantley Gilbert - The Weekend

088.如何評價法官裁決川普不可以拉黑推特用戶?

報道見:
http://www.koaa.com/story/382605 ... -critics-on-twitter
紐約(美聯社) - 紐約壹位聯邦法官稱,唐納德特朗普總統通過阻止Twitter上的批評人士進行政治言論而違反了第壹修正案。
曼哈頓法官Naomi Reice Buchwald(瑞士BUHK'-wahld)周三發表書面決定。 在裁決中,她說任何政府官員 - 包括總統 - 都不在法律之上。
這起案件是去年7月由哥倫比亞大學騎士第壹修正案研究所提出的,七名個人在批評共和黨總統後被特朗普封鎖。 今年聽證會後,法官表示特朗普是沈默的,而不是阻撓他的壹些批評者。當時,壹位司法部門的律師認為,靜音可以讓特朗普避免他不想閱讀的推文。

OnionerMay 25, 2018

按照言論自由的原則,言論自由存在於“公共領域”,而在私人領域,是否適用言論自由則由其所有者決定。

在普通的情況下,個人社交平臺屬於私人空間,拉黑和禁言是言論自由原則允許的。

但川普的推特不是其個人的社交賬號,而是在壹定程度上變成了代表白宮觀點的信息發布平臺,川普在這個平臺的身份也是以美國總統的身份。因此已經由個人領域進入了公共領域,需要保護這個領域內的言論自由。

089.專欄文章: 小議壹些雜七雜八的話題


mihuzhongMay 25, 2018

平時逛論壇,看到壹些有意思的話題,就把自己雜七雜八的想法寫下來了:

1. 民主不保證正義

民主這個東東,按照鄙人粗淺的理解,不過就是“有事兒大家壹起商量”。但是,商量的事兒是什麽,這個就難說了。

比如,壹群農民在壹起民主開會,他們談論的可能是怎麽多種糧食。 壹群小偷在壹起開會,他們商量的無非是怎麽偷更多的東西。同樣,他們進行民主選舉,也不過是選個“賊王”而已;難道民主就能讓他們選出個好人?

2. 民主只存在於力量對等的個體之間

舉例如下,小羊和狼,民主商量喝水的故事:

狼來到小溪邊,看見小羊正在那兒喝水。 狼說:“妳把我喝的水弄臟了!妳安的什麽心?” 小羊吃了壹驚,溫和地說:“我怎麽會把您喝的水弄臟呢?您站在上遊,水是從您那兒流到我這兒來的,不是從我這兒流到您那兒去的。” 狼氣沖沖地說:“就算這樣吧,妳總是個壞家夥!我聽說,去年妳在背地裏說我的壞話!” 可憐的小羊喊道:“啊,親愛的狼先生,那是不會有的事,去年我還沒有生下來吶!” 狼不想再爭辯了,齜著牙,逼近小羊,大聲嚷道:“妳這個小壞蛋!說我壞話的不是妳就是妳爸爸,反正都壹樣。” 說著就往小羊身上撲去。。。

現在提倡孩子和父母平等民主;可是在孩子幼小,很多事情要依賴父母的情況下,“絕對的”平等民主是沒有保證的:

孩子:“我憑什麽聽妳的”;

家長:“就憑妳吃我喝我的”。

甲乙排隊發生爭吵:

乙:“妳憑什麽插隊”;

甲:“我就插了,妳能把我怎麽樣”。

3. 民主不保證結果正確

故事:“亨利・西華德是美國歷史上壹國務卿,他力排眾議買下阿拉斯加。當時他被美國人罵慘了,阿拉斯加被冰雪覆蓋,連人都沒。現在美國人感謝這位有遠見的國務卿”。所謂 “真理掌握在少數人手裏”。這個也是壹些人反對民主制度的理由。

盡管民主不總是保證結果正確, 但是“當權的少數人”就壹定掌握真理嗎?明顯也不是。因為少數人的獨斷專行,造成錯誤的例子也壹堆壹堆的。比如,毛澤東,金家等等。

4. 流浪漢與名校畢業生,都是壹人壹票,公平不公平

如果您認為流浪漢的人權,比名校畢業生的人權低,那麽他們兩個是不是應該同樣有壹票,答案就明顯了。

換句話說,紅二代富二代比普通人孩子的人權高,您願不願意?大部分紅二代富二代可能願意,但是普通人孩子大概會很生氣。

有人說了,妳個流浪漢,啥都不懂,憑什麽和我壹個名校畢業生壹樣投票參與國家大事?這的確有壹定道理,所以,有人提出了改良:比如給名校畢業生增加投票權重(比如流浪漢壹票,名校畢業生十票的權重)。

這個改良,我感覺是操作復雜沒有前途的:比如有個拍電影的名導張藝謀吧,在拍電影技術方面算個精英,應該給個十票的權重吧;但是,在生活的道德規範規範方面,他又是有爭議的,是不是又要減掉壹些投票權重?如果減,減多少合適呢?恐怕這個問題,十個人會有十種看法。

其他的還有:壹個拍電影的,和壹個打球的,誰應該有更多的票數?諸如此類的問題。

鑒於投票權重系統的復雜性,和各方為增加自己投票權重而引起壹大堆的爭執甚至爭鬥,個人感覺“壹人壹票”仍然是壹種原始粗陋,但是簡單易行的方式。

5. 有錢人可以聘請好的律師,是否有損法律公平

如果簡單的解釋,就是:沒有絕對的公平。

中國的高考制度其實也存在類似的爭論:大家都參加考試,比分數,這壹點公平;但是大城市學校師資力量,比偏遠地區強很多,對偏遠地方的學生公平嗎?還有,家裏有錢的,請得起好家教;這和有錢人請得起好律師,是不是類似的東西呢?

090.如何評價布基納法索和臺灣斷交的事件呢?

共產黨又挖走了臺灣的壹個邦交國,目前臺灣的邦交國僅剩18個。

鹿ㄦMay 25, 2018
我在之前的回答已有詳細的闡述過,中共的對臺政策是壹種非常基本的二分法(這與辯證法有關)。意即將臺灣化為支持統壹與支持獨立的兩極,對於代表臺獨的蔡政府加以打擊,以拔除邦交國、軍機繞臺、阻撓進入WHA伺候;而由於已放棄在臺尋找代理人,便以自己作為代表統壹的身分對於臺灣民眾進行拉攏,頒布對臺31條、給與身分證,企圖將臺灣人民朝統壹的方向進行驅趕。因此,以中共的角度而言,自己的行動是相當克制且理性,兩岸關系的停滯應該怪罪於蔡政府

當然,所呈現給外界的,跟中共所自我想像的並不同,是壹種大棒加胡蘿蔔的形象。這主要是「統戰」於民主社會並不合邏輯,許多小黨甚至是沒有明確的統獨主張(例如支持環保),卻被壹視同仁的懲罰。而蔡政府是寧願被選票選下去,也不會改變主張,因為知道中共對臺獨的零容忍。所造成的效果,就是將臺灣更加驅趕向美國的方向。或者形成壹種心理上的分裂,在經濟上靠近,而政治上想遠離

我認為前段時間中美貿易戰(貿易摩擦),中共是相當驚訝且不滿於臺灣寧願替美國籌謀劃策,而不是維護兩岸的產業鏈。這導致了在WHA的阻撓活動之外,額外添增了搶奪邦交國。以中共的角度,會認為自己正在做大大的好事,可以讓臺灣民眾比較出馬蔡兩屆政府的不同。個人認為這就是壹種自作多情,就是因為中共本身的價值觀與制度過於差勁,即便在經濟與民間交流上兩岸始終保持熱絡,「親中」在臺灣卻幾乎成為政治禁語,誰提誰落選

本次布基納法索斷交事件在短期之內,個人不認為會對兩岸關系造成影響。這主要是中共現在很有自信,認為即便臺灣走向極端臺獨,也會有其他手段來處理。會持續推出單邊無協商的經濟優惠,直接對臺進行拉攏。對蔡政府而言自然又是壹次打擊,但我並不認為蔡會在短期內改變兩岸政策,除非是在黨內威信倒塌

091.國外普通人關心政治嗎?關心到什麽程度?

Alex Wu May 25, 2018


截取生活中壹段聊天場景吧,昨天發生在公司的。

A(30歲,來公司5年多白人青年): 看民調新民主黨要贏了,他們太社會主義了,這麽給福利,錢從哪裏來?

B(28歲,測試,來公司2年,白人青年):是啊,他們還要給免費牙醫,他們太左了。

C (24歲,剛畢業):挺好的,我們的免費醫療不就是幾十年前他們搞的嗎?牙醫我覺得確實有必要政府給予,很多人都沒有。

B:可是錢誰出,又要給企業加稅了吧,這太愚蠢了。

C:我倒不擔心他們亂花錢,所有的不都是要經過議會嗎?太離譜的肯定通不過,反對黨直接擋下來。

A:保守黨這次的黨魁有劣跡,之前被媒體揭露家族企業似乎有說不清楚的內容,不然我就投他了。

D(印度裔青年): 自由黨Kathleen Wynn終於要下臺了,太好了。

……

092.建立中華民國後,民主進程因何而受阻?其最主要的原因是什麽?

我不太了解中華民國那個時期關於民主改革的真正史實,也不太相信共產黨編的那個時期的歷史。我的問題是,那個時期孫中山已經在大陸設立了民主制度,為何沒有將包括選舉制度,三權分立等在內的民主制度繼續搞下去呢?(貌似中國也就孫中山那會兒的民主萌了壹下芽,隨後就被掐了頭),之後袁世凱被選總統後私自稱帝,但他下去後也沒有再選新總統,另外當時蔣介石是不是也想搞獨裁政治,不容許別的黨派出現,所以才有共產黨秘密的地下黨?
最後插個題外話,據說日本人到現在都沒有身份證,就是因為之前的政府想搞身份證,但老百姓覺得怕隱私會被泄漏從而反對,政府也就沒搞起來。不得不說民主確實是好,哎。反觀咱們中國老百姓自古以來全是生活在專政統治下,毫無可能為自己發聲,不禁為我們中國人感到深切的悲哀。

藍雀May 26, 2018
這是壹個很宏大的問題,關於中國的民主制度。

我淺淺的,也不壹定對的,說幾個零散的個人觀點。

1 民主制度,不在於形式,而在於人心。

形式上,曹錕不是選出來的總統麽,誰說沒選舉了?中華民國壹直在啊,憲法裏五權分立,寫的明明白白的,怎麽就沒分權了?

但實質上,中華民國在大陸擁有治權的時代,真的都這麽做了麽

2 民主制度,或者說分權的體系,不是大陸性農業國的內生體制。

看看法國,我個人認為,二戰後的第四、第五共和國才民主化了,第三共和國都有很大問題,更不用說之前帝國與共和國交替的時代了。資本主義的老牌國家、自由與啟蒙思想的來源之壹,尚且如此。再看看俄羅斯,選舉啊,普京和梅德韋傑夫輪流坐莊啊,民主麽?

3 看看初創民國的時代。

說實話,中國真的不是民主精神的國家,孫、黃,都是海外黨,國內的既不懂、支持者也少的可憐。滿清的倒臺,與其說是民主化,不如說是異族統治者,既不能鉗制地方勢力做大,也沒順應形勢善用保皇黨。戊戌變法其實是在拯救滿清,廢掉之後再上的皇族內閣讓大家看他們太頑固了,地方自治好了(之前就有東南互保)。

孫本人,還在有著獨裁的領袖做法,更不要說其他人了。

4 民主的萌芽很脆弱,倒退是很容易的。

看看現在都二十壹世紀了,現在不也倒退了麽,更何況壹百年前了。現在的大陸人心真的理解並支持民主制麽?

093.日本需要為中華民國的民主進程中斷負責任嗎?

中華民國是第壹個亞洲民主共和國,但是因為日本的入侵,導致民主進程中斷,是這樣嗎?

EtOHMay 26, 2018

不需要,日本要為中國受到的人員與物質上的損害負責任,也要為其他很多問題負責任,但是唯獨不需要為中國的民主進程負責任。

首先說壹點,民主並不具有不言自明的優越性,這點在上個世紀前半葉是非常明顯的,美國也是靠強而有力的政府穩定了經濟危機,其他法西斯諸國就不必過多贅述,事實上,後發國家往往是國家領導經濟發展尤其是工業發展而獲得巨大成功的居多,所以本來在20世紀前期進行民主化進程就是不切實際的,是要吃苦頭的。另外,中國的民主化進程實際上非常緩慢而且曲折,在壹戰前後到二戰前基本上中國都處於軍閥混戰的時代,而且4.12事變後,中國的民主中堅力量實際上已經被損耗殆盡。推動民主前進的力量在事實上已經消失,而共產黨為了自保而與國民政府轉入對抗,民主化運動在事實上已經失敗。所以說因日本侵略而導致中國民主化運動受損的說法並不存在,民主化運動已經失敗了,也就不存在日本侵略而導致失敗的這壹種說法

另外,國民政府也不是壹個民主政府,也不存在推動民主的可能,而且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談民主也只能說是壹種理想,然而理想在那個時候都已經被子彈埋沒了。

最後,壹切寄希望於通過指責歷史來改變現實的做法都是徒勞的,正如林肯所說的那樣:You cannot escape the responsibility of tomorrow by evading it today. 如果沒有日本,中國也不會更加民主,如果沒有共產黨,中國也不會更加民主,不要指責歷史,歷史不會向妳道歉。

094.什麽是愛國行為?什麽行為屬於不愛國?

sino30535May 26, 2018


引用自chenglap的文章:

http://chenglap-ptt.blogspot.com/2009/09/re_30.html

「愛國」壹詞源自古希臘語.

當初古希臘語的愛國, 指的並不是愛壹個實際的「國家」, 而 是壹種對於自身的語言, 文化, 傳統, 法律, 尊嚴, 也就是說, 壹個人成長的環境, 那種保護這環境的奉獻精神. 這就是愛國主義.

在十九世紀之後, 愛國主義才被不斷扭曲, 變成指同意政府的壹切行為, 排外民族主義, 對於國家政權的無條件效忠, 甚至排除壹切所謂國家的敵人等... 權力和仇恨支配了愛國主義壹詞

但愛國精神的真正意義, 是對社會的責任. 那並不是由任何權力所定義的... 那並沒有明確的界線, 但妳不欺騙妳自己的話, 妳知道妳是從甚麽環境成長的, 妳愛的, 是妳身邊的壹切和記憶, 以及和妳壹起渡過那些時光的同伴.

所以, 愛國主義的原義裏, 「國家」根本就不存在. 國家是甚麽, 是哪個, 都不重要.

就是拿自己國家的國力當理由, 去期望, 或要求壹群從未統治過的人 , 成長和記憶都不同的人, 屈服於自己體制的統治下. 是否壹種愛國主義?

無條件地支持自己政府的壹切事情, 不問正義與否, 包括壓迫另外的民族, 只因為那是對自己有好處, 那是否壹種奉獻精神?

期望自己的國家在政經上強大, 然後讓自己可以在道德和品性上都毫無表現下, 得到其他國家的人無條件的尊重, 而自己則做出不尊重人的行為, 要人因為看著他國家的面前, 原諒他那卑微的品格態度, 這又愛國與否?

堅持去打壓, 嘲笑, 貶低不願意被納入自己國家管治的人, 甚至說出要把那些土生土長的人趕走, 「只要土地」的人, 是在對社會盡些甚麽責任? 在那片土地他連看都沒看過, 踏足也沒踏足過時.

看完上面的事情, 我又問妳另壹些事. 當妳所成長伴隨, 那面妳未必認同但和妳壹起的國旗, 在國外被人否認是國旗, 要拆掉, 換另壹支旗, 只因為別人不承認妳所愛的東西的存在價值時, 妳堅持把妳的旗亮出來給所有人看, 維護妳, 和妳成長 的壹切同伴的尊嚴... 這真的不愛國嗎?

在世界各地, 即使自己沒有被國際勢力承認, 卻努力推廣自己的文化和身份認同, 不斷的推銷自己所成長的環境的外放者, 不斷為自己國家交世界各地的朋友的人, 他們與政府無涉, 但他們是否愛國?

雖然國家不怎麽樣也被人看不起. 但做好自己的表現, 禮貌, 品性, 讓外國人認識到自己是壹個值得留意和尊重的人, 從而理解和尊重那個自己過去從不認識的國家. 留下壹個好的印象... 這是否在盡壹種 社會的責任?

我說的事, 哪些比較接近愛國? 我不評論了, 我已提供了定義.

我認為很多所謂的愛國者, 根本就不愛國, 只是狐假虎威之輩, 而很多討厭被稱為愛國者的人, 卻是貨真價實地在做愛國的行為.

096.自己思想較「獨特」使自己被年齡小的弟弟妹妹所討厭該怎麽辦?

這裏所說的討厭是指因為在家中發表壹些不能入粉紅耳的言論而被討厭,並且也只是針對這些言論而不是對家中哥哥(姐姐)的品行。
舉例:我在晚餐上發表看法:「臺灣現在這樣也挺好的,我反對中共打到那邊」,話音剛落他們就對我諷刺「家裏出了個臺獨份子啦」!
但是為了和睦很顯然我不能對這些看不到外面世界的晚輩們在這些問題上糾纏不已,他們只是暫時地對壹些事情不了解而已,我相信他們未來觀念會有所改變,只是為了避免更大的爭吵,我應該怎樣既說出壹些引導他們看世界的話且不會被隨意地扣帽子?我也不希望他們成為小粉紅。
ps.給他們看墻外的信息,抹黑tg的信息都他們目前都偏向於採取「不相信」和反諷我的方式對待。

辨證地看問題 May 27, 2018
妳也就被妳同輩討厭,我還被我父母討厭,每次我說個什麽觀點都要被灌輸壹遍“妳是既得利益者”。

但是妳要首先做出壹個判斷,他們反對妳的觀點是出於無知,恐懼還是真實有不同的看法。

無知很好解決,妳把妳知道的情況告訴他們,如果他們有興趣,他們就可以去找其他的信息去驗證妳說的,在知道實情之後他們可能就會改變看法。如果他們根本不想知道實情,何必浪費時間?

恐懼是最難對付的,在中國完全公允地討論壹件事情是很難的,共產黨的政治正確總是會插壹腳。即使大家都能看出來黨的壹些作為是錯的,但是不壹定都敢說出口,聽到別人說就喜歡念經壹樣地拋出政治正確的說法,並不壹定代表他們不理解或者不贊同。

恐懼還存在壹種極端的形式就是denial,就是心理上無法處理不同的政見,這種可能需要專家級的疏導,個人就不必嘗試了。涉世未深的年輕人多有這種毛病,他們估計要被國內社會傷害過以後才能聽進去妳的觀點。

如果真實有不同看法的,那再好不過,因為至少可以嘗試進行有理有據的探討。政治的事情很少非黑即白,所以多去和不同觀點的人交流妳自己的觀點可能也會發生變化,壹般會變得更豐滿。

另附我多年來和人探討政治問題的試探套路:

1. 看這個人能不能把文革的來龍去脈講清楚,特別是裏面的黨內政治鬥爭的情況,然後讓他/她評價毛、林、周、四人幫和鄧。以文革為切入點主要是因為歷史書裏面有,是比較明確的黨內政治鬥爭,可以直接捅破共黨偉光正的窗戶紙,如果該人連文革都不能正確看待(比如還認為毛是被四人幫利用什麽的)那就不用再浪費時間。另外文革資料比較多,各種小道消息、各方的說法等相互矛盾的信息很多,可以考察壹個人對於政治事件的興趣和甄別處理信息的能力。

2. 讓這個人全面的評價壹下毛或者鄧,或者改革開放對社會風氣的影響。主要是看這個人能不能對壹個復雜的話題按照壹定的邏輯來分析。這些話題是中國當代政治中比較忌諱的,官方的那些評價其實都非常不全面,可以說是為了當代執政者服務的,有分析能力的人應該會形成自己不同的看法,而不是人雲亦雲。

3. 找到壹個明顯這個人不是很了解的議題,給他/她看妳知道的壹些的信息,讓其不管信息真假,針對該信息做評論。


097.專欄文章: 凡是墻內能討論的話題,那都不是問題

Zachary.ZhaoMay 27, 2018

在品蔥回答了很多問題,也刪除了大部分答案。在這裏,做個小小的總結:

凡是墻內能討論的話題,那都不是問題。

互聯網在中國發展了有20多年了,從最初98年開始管理網絡,如今已經發展出壹套全世界無出其右的網絡信息封堵,監控,輿情分析,匯報,引導的機制,體系,發展出了壹套獨特的生態體系。從事社交媒體互聯網工作的人數大概也是全世界上最多的。在墻內互聯網上,妳所能看到的,都是他們想讓妳看到的。

據我的觀察和判斷,凡是墻內能討論的話題,那都不是問題。

我墻內的社交網站上得越來越少了,實名制以後沒有任何賬號,天涯已經很久不上了,只是瀏覽微博知乎微信號。據我的觀察,墻內互聯網長久不衰的幾個熱議話題有:

計劃生育:老齡化,開放三胎,鼓勵生育,引進移民

房價高漲:房價崩潰,人才流失,房產稅

伊斯蘭教

經濟增長帶來政權合法性

打臺灣,中醫,鄉賢blabla

周小平

……

在這裏就不繼續總結了,這幾個話題,頗有點類似美國是不是要禁槍,吵了幾十年,沒什麽結果,當然,國內互聯網上目前只吵了幾年而已。

在我看來,這些問題根本就不涉及到什麽大問題。

計劃生育:稍微了解點中國當下現狀的,應該知道,嚴格控制人口,依然是未來壹段時間的主流。我原先在壹道題裏回答的減短說明壹下,拿社保(如果有的話)的老年人與吃失業救濟的年輕人相比,後者的危險性和社會壓力更大,保證就業高度重要,同時,中國的環境資源承載力在人均消費日益高漲的情況下已經逼近甚至超過極限,非常危險,不可能讓人口繼續增長,除非過回印度的日子。清理低端人口,整治環境,扶貧,都是組合拳,未來控制人口未必會以計劃生育的形式體現,環保扶貧也是控制人口的壹個手段,但在互聯網上,仿佛明天國家就要催大眾生孩子了——本質而言,還是人民的八卦心態作祟,恨不得和街道廣場舞大媽壹樣,勸別人,勸自己多生孩子,只是不好意思開口,寄托在國家身上;

高房價:房價雖然在漲,但交易量並不大,對於很多人是剛需,但也就壹輩子壹次,中國當下,城市居民該有房子已經有房子了,已經進場,農村人還有宅基地,真正的為高房價所迫的人,在總人口中占比非常小,主要集中於小城市去大城市定居的年輕人。就全社會來看,如果房價崩了,那才是真正要出大亂子的時刻。未來房價會繼續漲。人才流失也不存在,中國14億人,高等教育覆蓋率遠遠不如發達國家,大部分人才根部就沒上大學,移民的占總人口比例極少;

伊斯蘭教:中國伊斯蘭教人口3000多萬,除了邊疆地區,內地依然是少數宗教,大部分所謂回民,於漢人無異。民間大眾也不存在大規模排斥伊斯蘭教的思潮,網絡上喊打喊殺,現實中清真館子依然食客盈門。至於什麽引進移民,簡直是胡說八道了……

經濟增長帶來政權合法性:我真好奇有這說法的難道沒聽過“槍桿子裏出政權“嗎,豬不斷貼膘帶來養豬戶養豬的合法性嗎?新時代,我國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

打臺灣:解放軍目前裝備確實快速現代化,但十年之內戰鬥力依然難以成形,十年後不可知;

各種中產階級焦慮:準確地說,中國哪有什麽中產階級,大學生還沒畢業,自我先定位為中產了。什麽壹線二線三線城市,什麽學區房……總之,在人群中,制造不存在或者非主流,或者本就是社會正常現象的矛盾,制造歧視,制造焦慮;

女權,同性戀:僅僅是概念,10多億中國人裏有幾個知道,幾個思考過的?對於大多數人根部不存在的社會矛盾;

周小平:瞧不起周小平的,可以比壹比他公眾微信號和妳的公眾號的打賞數目,周小平恰好是對這個國家10億人最有效的輿論引導員。

剩下的不舉例子了,總之,以當下中國的輿情應變能力,快速刪帖,全網封禁,話題引導易如反掌。有意識地制造壹部分話題,引導網民可控制地宣泄情緒,制造焦慮情緒。我在看歐美戰爭冷戰期間的宣傳戰的資料,幾十年前的手段之精妙,令人嘆為觀止,難以想象。而幾十年過去,當下中國的互聯網,正在變異為壹臺巨大的洗腦機器,propaganda已經是世界最先進的。 這個機器裏,最粗暴的當屬敏感詞,刪帖,全網封禁,查水表,但另壹方面,主動灌輸,可控引導,都是機器的組成部分。這個巨大的大腦機器上,養活了無數從事“新媒體”的工作人員,互相洗腦,強化意識。

記住壹點,凡是墻內互聯網能討論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


098.如何評價高曉松?

陳士傑May 27, 2018

高曉松的主業是音樂人,但是近些年似乎沒有特別出名的新歌曲。我印象中的高曉松的知名歌曲似乎只有《同桌的妳》等校園民謠系列,主要流行在90年代。如果他沒有和優酷合作在2012年開始搞自媒體節目的話,估計今天絕大部分中國人都忘記他了。

高曉松基本上是最早的在國內做自媒體的人,《曉說》第壹季和第二季在優酷上非常的成功,點擊率破億。其實高曉松講的很多東西並不是什麽深刻的大道理或者外人都不知道的秘辛,絕大部分人當初看高曉松只是比較稀奇這種自媒體的模式而已。

高曉松剛在優酷上出現時,他的節目大多是關於美國的介紹和壹些普通人不知道的歷史故事。當時我對他的節目也比較有興趣,我最早對美國的壹些了解很多是來自高曉松的節目。而且在《曉說》第壹季和第二季時,高曉松的很多節目都會拐彎抹角的嘲諷共產黨。我記得有壹期節目上高曉松說“美國的憲法兩百年沒有修改,不像某國每隔幾年就在憲法上加上幾條”(不壹定是原話,但是他講的是這個意思)。

後來他離開優酷後去愛奇藝做的新節目叫《曉松奇談》,《曉松奇談》上的蔣介石日記和臺灣部分講的還算比較客觀,沒有像共產黨官方媒體那樣千篇壹律似的洗腦論調。而且那時的高曉松還曾在微博上提及過李錄,並且介紹李錄是1989年春運代表之壹,非常隱晦的提及六四天安門事件。《曉松奇談》上講肯尼迪遇刺和共濟會的系列節目有點過分的毫無證據推導的陰謀論,而且他提及的中國某IT企業被共濟會修理的故事我認為是不存在的(在這壹期節目中,高曉松再次提到李錄,只是沒有講出李錄的名字)。《曉松奇談》關於文革系列節目做的很好,非常值得壹看,但是江青的那壹集沒有被允許播出來。《曉松奇談》的質量在墻內的節目中算是很好的了,但是由於視頻被剪掉的部分過多,導致很多的話都沒有被說很清楚。

高曉松後來做了阿裏音樂的董事長之後,在政治上的態度逐漸的就發生了改變。他在《曉說》第三季的第壹期節目就給共產黨的影視審查制度辯護,並且論證說美國的電影分級制度和中國的電影審查制度差不多,其實就是明顯的在給共產黨洗地。他後來的幾期節目也開始間接地吹捧共產黨了,這也是我逐漸的對高曉松喪失興趣的原因。

總而言之,高曉松是屁股決定腦袋的典型代表,當他還是獨立人士的身份初登場時,可以說是站在國內自由派知識分子的視角上看問題的,他的言論經常在在不過界的情況下挖苦中共。但是當他加入馬雲的阿裏巴巴,成為共產黨企業的得利者之後,他就開始為共產黨擦至墨粉了,這也是我現在不再看高曉松的原因。

順便談壹下高曉松在2016年夏天和加拿大旅遊局之間發生的所謂的“侵犯言論自由”的事件,事情發生在愛奇藝的《曉松奇談》和加拿大旅遊局合作制作加拿大系列節目中。由於高曉松因制作關於加拿大原住民人權的節目,導致加拿大旅遊局不允許高曉松的節目上線,後來高曉松就在微博上宣稱加拿大剝奪他的言論自由。其實這件事情完全是高曉松自己無聊的上綱上線,加拿大旅遊局和愛奇藝團隊合作就是希望高曉松做壹起宣傳加拿大旅遊的節目,但是高曉松卻想做壹期介紹加拿大原住民人權的節目,這就導致加拿大旅遊局的不滿,以至於要求高曉松下架節目。這完全就是愛奇藝團隊在高曉松節目主題上和加拿大旅遊局的要求之間沒有把握好,完全和“侵犯言論自由”沒有任何關系。打個比方,做壹期宣傳中國旅遊的節目總不能去講文革和六四吧。


099.從妳的感受來看,品蔥最近幾個月的平均回答質量相比去年是否有所下降?如有,妳認為是為什麽?

題主個人感覺品蔥近期的回答好像變水了壹些

jesicazhMay 27, 2018

在這裏哪怕措辭再不嚴謹,語句再不通順,也都比國內的任何壹個網站如豆瓣百度和知乎好,那些地方說話都只能支支吾吾,要想多說些心裏話就只能打比方,甚至寫打油詩來隱喻,越來越多敏感字詞屏蔽……還讓不讓人正常交流了?太憋屈了好嗎?所以只要不是有人故意搗亂,在這裏只要是在說真心話,本身就是有質量的。相反不投機的話,半句都嫌多,更何況是不真心的話呢?再有質量又能如何呢?


100.為什麽翻墻的小粉紅寧願在YouTube上留言當自幹五支持共產黨也不願意看眼被中國政府迫害的同胞?

小粉紅不是自詡愛國嗎,他們到底是愛看不見摸不著的中國還是愛中國人?墻外中國人民控訴被中共欺壓的新聞太多了,難道他們都是鐵石心腸,不僅無動於衷有的還說翻墻了更加支持黨的領導了……


TonyFengMay 28, 2018
作為壹個曾經的五毛來強答壹番。

首先我反對陳士傑的回答。

我以前曾經回答過壹篇關於五毛的問題。www.pin-cong.com/p/26574/?s=43980

我可以這麽說,我國確實有不少翻墻的自幹五,中共很少在墻外去引導中文的輿論。

從我目前混跡的壹些論壇以及電報群來得出結論,就是目前翻墻的很多網民,其實是不關心政治的。

每個人翻墻都有每個人不同的需求,而政治需求絕對是排在比較靠後的。那麽關心政治的這壹小部分人裏,小粉紅自幹五又只占壹小部分。而這部分人發聲的意願比較強烈,占據了部分反共的論壇或視頻的評論區,所以就有壹種翻墻小粉紅人數多力量大的感覺。但這其實是壹種錯覺。

在關心政治並翻墻的壹大部分人中,很多人其實不反共,但也不是小粉紅處處為中共辯護。有些人可能純粹討厭輪子,有些人可能不喜歡郭文貴,有些人可能不喜歡美國霸權主義,有些人是毛左,有些人是自由派但討厭美國之音,有些人希望國家強大但對中共感情不深,等等等等。在這些人裏面,關心人權的只是壹小部分,願意為之發聲的就更少。

再說回題主的問題,小粉紅的思維就是國家越強大越好,上層吃肉我能喝湯,國家如果弱了,就會被欺負,我也就喝不了湯了。這個“強大”主要指軍事強大,經濟強大,國民收入提高等等。而這個“強大”,很可惜,不包含“人權”在裏面。

在小粉紅眼裏

1:國家強大了,能對我自身有更好的提升(交通便利,就業機會,滿足自豪感等等),而別人的人權被侵犯了,那就是“必要的犧牲”,necessary loss,是祖國星辰大海的陣痛,可以理解。

2:死道友不死貧道心理。別人受苦受難是別人自身的問題,與我何幹?

3:受害者有錯論。壹個巴掌拍不響,妳的權利受侵犯了,那肯定妳自身也有問題,何不在妳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呢?

101.“今日頭條”是什麽來歷?為什麽會感覺突然暴火?



沃茲基・朔德May 28, 2018

今日頭條2012年3月由張壹鳴創建,2012年8月發布第壹個版本。

今日頭條壹直標榜以算法推薦為主,但是黃色低俗內容過多,隨著被老大哥約談過後,加大了人工審核力度,由於現有的流量基礎不需要黃色內容吸引大量低端用戶,但是原創內容創作乏力(或者說抄不明白???),目前還是標題黨為主流。

今日頭條創業初期應該是瞄準新聞聚合發力,隨著用戶規模的攀升,現開始轉型平臺,與微博、微信公眾號、知乎等平臺搶奪註意力資源,做內容輸出。

今日頭條和微博,公眾號,知乎出發點最大的不同在於推薦機制上的不同,隨著老大哥嚴管殊途同歸——加強人工審核,但又由於各自的慣性偏向也越來越大。

目前,微博,微信公眾號,知乎為粉絲取向平臺,點贊轉發模式形成“流量價值”,雖然前期這些平臺都是以內容起家的,隨著流量增大,後期靠運營粉絲基礎來進行話語權壟斷,所謂大號、大V之間形成互推的關系網絡,新人想出頭除了在別的平臺自帶流量以外,只能靠過硬的實力+長期的輸出+運氣+追熱點了。

所以,簡單概況壹下
微博: 人物推薦,內容為主
微信公眾號: 人物推薦,形象為主
知乎: 人物+流量推薦,形象+內容
今日頭條: 算法推薦,內容為主
(以上評價較為主觀,僅表示個人意見)

頭條的推薦機制是機器篩選(不過目前有跡象人工編輯越來越多),舉個例子,壹篇文憑著“熱點詞匯”隨機推送給對相關話題感興趣的100名用戶,若100名用戶裏只有壹人閱讀點贊,那麽就不繼續推送了,若大部分用戶都閱讀點贊,那麽系統就會繼續擴大推薦給壹千人,然後再逐級擴大推薦範圍。這樣的機制所註重得往往就不是作者而是文章本身了,好處是很明顯的,極大得激發了剛入平臺的新手菜鳥的熱情,因為粉絲多的老用戶和他們這些菜鳥是壹條水平線上的,在曝光率上是公平競爭的,不會出現大V的壹句段子千萬閱讀千百贊,新人的萬字論文0閱讀0贊的尷尬場面出現。

算法推薦也不全是好處,其弊端是:

壹、打擊了優質自媒體作者的積極性,因為相比於其他平臺,他們用自己優質的文字和作品所吸引的粉絲很大意義上是沒有用的,在辛辛苦苦耕耘壹年半載之後,和那些新人作者都是在同壹起跑線上,雖然積累的粉絲數掛在個人首頁上比較漂亮,但沒有意義,對於曝光率來說沒什麽用,對於那些天天碼字五六個小時的優質作者來說,熱情又能保持幾天呢?

二、就是讓很多不應該有話語權的劣質作者有了話語權,由於機器審核只看數據,所以大量嘩眾取寵的標題黨,以情色擦邊,八卦新聞為噱頭的文章也就應運而生,來騙取大量的閱讀點擊率,造成壹定影響的劣幣驅逐良幣,使得那些正經的優質文章在曝光率和推薦上收到不良影響,進壹步打擊了優質作者的積極性。

三、抄襲成風和文字版權混亂。微博,公眾號,甚至於知乎,抄襲現象都存在,知乎因經營大V個人形象相對保守點,而微博和公眾號更無下限,不擇手段註重流量。今日頭條由於算法推薦,在某種意義大V不需要經營自身形象,只需要瘋狂輸出內容,哪怕純粹標題都輸出。這樣的情況下,那些劣質作者抄襲的幾率會是那些有頭有臉大V的N倍,而這對原創作者尤其是優質原創作者的打擊性是毀滅性的。

今日頭條的流量優勢是毋庸置疑的,目前也是從知乎等各個平臺引流壹大批優質原創作者入駐,不過就目前看來,很多大V並不把今日頭條作為主戰場,為頭條帶來絕對流量,相反的是,把今日頭條的流量引向微信公眾號、微博、知乎之類的有大V的平臺。

創立了7年之中,其高速增長令人矚目,目前已經成為國內新聞聚合的老大。 當然,新聞這個行業很多也是今日頭條帶壞的。 原來正常三觀網易新聞,嚴肅的騰訊新聞,有觀點鳳凰新聞現在都已經變成標題黨,變成頭條壹個個翻版而已。而且,頭條跟風者眾多,壹點資訊、UC資訊等等。

今日頭條並沒有證明內容為王,反而帶出了標題黨、純圖黨、視頻黨、碎片黨、捕風捉影黨、胡亂總結新聞黨、炒舊飯黨、移花接木黨、假新聞黨、小說新聞黨、無中生有黨、地域黨、偏見黨、直男黨等等新聞之怪狀!最終證明了,為了流量不擇手段,哪怕違法、抄襲、胡寫都無所謂!所以,今日頭條所謂新聞聚合老大,我是反對的!只能說是文字、圖片、視頻等信息堆砌聚合,和新聞真的關系不大!

只能說正如360帶壞整個安全圈壹樣,今日頭條帶壞了很多新聞的風氣,也許他不是最壞的那個,但是絕不是無辜那壹個!

PS.部分內容援引 知乎星夜行的觀點。



102.專欄文章: 歷史戲劇化好與壞



喵了個咪May 28, 2018


中國以往幾千年都是獨裁統治,獨裁者為了其地位的穩固往往會修改歷史。並且以戲劇化的模式向人民灌輸修改後的歷史,掩蓋真相。想要揭露獨裁者謊言的人往往會受到迫害。這種戲劇化的歷史肯定不利於人們理解歷史。但沒有辦法,抗爭等於死亡。有良心的想要找尋真相的人會選擇避開敏感點盡最大努力為人們還原真相,這種戲劇化模式肯定是值得壹看的。對於現今的影視劇而言。將歷史演成瑪麗蘇傑克蘇模式的,例如武媚娘傳奇。這種不用我說大家心裏都明白。豆瓣上給武媚娘傳奇打高分的都是因為女演員的胸。學習歷史要明白懂得的是歷史事件掩蓋下的歷史規律,吸取歷史教訓,防止悲劇重演。就此我認為影視劇將歷史進行小幅度改動是可以的。在此方面我推薦兩部豆瓣9.6分大陸歷史劇,走向共和,大明王朝1566。

明天上課發言這個,給自己打打氣。


103.到底該不該盡情的花錢?


發的工資不想攢著,全花了又覺得不妥,想問問大家的想法

木某May 29, 2018


感謝蔥友的邀請,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其實我作為壹個剛剛出國的留學生,也是第壹次能夠支配那麽多的錢,並沒有太多的經驗,就給大家分享壹下自己的壹點想法。

1.在投資自己上絕不吝嗇。語言學習,技能學習,買書健身,都可以拓展自己的生活空間,不斷走出自己的舒適區,有壹句話說得好,年輕的時候不要老想著投資理財,投資無非是為了開源,但為了投資而忽略自身技能的提升,會得不償失,把專業的事情(理財)交給別人,投資自己反而是回報率最高的途徑。

2.適當安排積極消費。諸如旅行,體面而不奢侈的服裝(視場合不同定義有所不同,諸如極其正式的場合還是可以接受稍高於目前消費水平)健康的飲食,增加自己收入的獲得感

3.節制消極消費。諸如遊戲道具購買,人需要調劑,所以此處需要節制而非禁止

104.生性膽小怯弱多疑多慮的男生,如何才能變得勇敢果斷?


在毫無風險的情況下依然要患得患失,考慮很多遍,最後又要拖延錯失良機。 經常為無足輕重的細節感到焦慮緊張,結果都是自己嚇自己,拿不定主意。 與其用“情商低”給自己開脫,倒不如正視缺點,承認這就是不夠“有種”,這就是缺乏男人魄力的表現。 如果不克服膽小怯弱多疑多慮,大概除了能做些科研搞文書工作以外,在別的領域基本上是壹事無成了。
那麽,生性膽小怯弱多疑多慮的男生,如何才能變得勇敢果斷?

什麽都不知道May 29, 2018

這麽說吧,題主,品蔥並非討論這種問題的好地方,因為太私人。但是我周圍有和妳性格類似的人,所以我稍微說下,不要太當真。

首先,妳說妳任何事情都過度思考,翻來覆去的想,是不是存在焦慮?是不是有強迫癥?我認識有人,開完冰箱拿飲料,要去確認三次冰箱門是否關了,不然就擔心的不得了。如果時時刻刻焦慮,緊張的不行,還失眠,考慮去看壹下心理醫生或者精神科醫生,都是有對策的。壹定要找正規靠譜的機構,畢竟國內這方面發展的還不是很成熟。

底氣不足的話,壹定需要鍛煉身體,通過運動增強自己心肺功能,形成良性循環。比如每天跳繩至少20分鐘,或者慢跑,遊泳,都可以。中醫西醫都強調動靜結合,不運動人只會越來越懶散。當然如果妳有什麽不適宜運動的情況,比如肌肉勞損,也不能強制自己做劇烈運動,可以做做瑜伽什麽的。飲食也須註意,不煙不酒減少不良刺激,少吃外面的食品,盡量自己做,平衡飲食。另外規律的睡眠也需要保證。有壹段時間我也是,做什麽都缺乏動力,後來我學習花式跳繩,每天都需要練習,結果精神狀態也好了很多,形神合壹不是嘴上說說的,真的是有感觸。

性格這個東西,除非生活中有重大變故,是非常穩定的,如果從小性格就是如此,或者父母有類似特質,更是異常難改。不信妳看看那麽多暢銷成功學書籍,教妳如何擁有領袖性格,強人特質,我也讀過,我周圍人讀的也不少,我初中有段時間還特著迷,讀壹本《羊皮卷》感覺打了三天雞血。沒過多久就恢復原樣了。我壹直覺得,有些人有使命感,就和加爾文教裏說的,有些人是上帝的選民,很早就知道自己該幹嘛,有強烈的動機去做壹件事,比如Elon Musk, 年紀輕輕就完全知道自己該幹嘛,如有神助。這些人能有多少?人的成就也是服從正態分布的,混的極好的和極差的都是少數,大部分也就是普普通通過壹輩子,打打工罷了。我從小到大接觸的人裏面,混的比較出色的,有些是從小天資聰穎,有些是父母會培養,家庭背景好,有些是二者兼具,就這樣也不能保證以後就壹定有出息,運氣也很重要,Elon要是沒有在合適的年代去到美國而是留在了南非,他說不定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雖然說性格是比較穩定的,隨著年紀增長,環境改變,因為生活中的種種變數,長久來看也會緩慢變化。我覺得這些年來,我反而看得開了。適度焦慮是人之常情,之前我也時不時焦慮,因為未來的不確定,手頭做的事又沒什麽意義,總覺得在虛度光陰。後來有段時間我眼瞼得了皮炎,天天難受的厲害,根本沒心思去想其他的,只想治好這個病,無暇估計其他任何問題。好在最近控制的比較好,緩解了很多。壹個微不足道的皮炎,就把我折磨成這樣,那些身患重病,家庭遭難的,承受的痛苦真的無法可想。我覺得,我們並不是自己要求來到這個世上的,父母生我們出來,也沒跟我們討論過,直接就把壹個復雜的社會,漫長的人生,扔給妳了,真叫人束手無措。但是大部分人又是有機會,比較平安的度過自己的壹生的。只要自己和家人能基本不出大意外,有些小病小災,不如意,都已經是某些人眼裏的奢求了。壹個得癌癥的人,肯定願意自己得的是眼瞼炎吧,但他沒這個好運氣,只能無可奈何。

說了這麽多,再談點可行的建議。有空可以學習手工制作,木匠,皮具,都行,很有意思,也有成就感,性格內向還不用和別人打交道,自己忙自己的就好。也可以學佛學道,不用做嚴格的教徒,了解了解。想體驗艱苦樸素的生活,也可以,自己開荒種地的人也有不少。找點事做做壹輩子就結束了,反正最後都是重回原子狀態,再接著壹個輪回,別計較那麽多啦。

105.品蔥網如果被黑客了,黑客能拿走什麽數據?


用戶帳號郵箱,密碼,所有登錄日誌?


ppppppMay 29, 2018

品蔥網如果被黑客了,黑客能拿走什麽數據?,先假定這裏的“被黑了”是指品蔥的網站被攻擊者完全控制了。

首先,現在品蔥搜集的壹切信息自然全部落入黑客手中。

註冊信息:帳號名稱、頭像、郵箱

活動中產生的信息:訪問時間、訪問IP、瀏覽的內容、瀏覽器信息(這部分可以參考日誌的格式);發布的提問、回答、評論、評價

2400:cb00:4:1024::ac44:8e72 - - [20/May/2018:16:54:40 +0800] "GET /icon/news.png HTTP/1.1" 200 1597 "-" "Mozilla/5.0 (X11; Linux x86_64) AppleWebKit/537.36 (KHTML, like Gecko) HeadlessChrome/68.0.3419.0 Safari/537.36"

這部分根據自己的經驗答的,是不是適用於品蔥,這就要請教 @品蔥二當家 了。

上面都是被動的收集信息,下面說說主動收集信息。

主動收信能收集到多少信息,很大程度上取決於攻擊者的水平與資源。

現在假設最壞的情況,品蔥遭到了國家級的攻擊者。

引用壹則新聞:

荷蘭警方對 Hansa 市場的調查始於他們從安全公司獲得的情報,安全研究人員發現 Hansa 的壹個開發用的服務器位於荷蘭壹家托管公司的數據中心內,Hansa 的網站使用了 Tor 隱藏服務,但它的開發服務器不知何原因暴露了,安全公司因此獲得了服務器的 IP 地址。警方迅速聯絡了托管公司,要求訪問數據中心,安裝網絡監視設備監視進出流量,他們隨後在同壹數據中心發現了壹臺 Tor 保護的服務器,在德國的壹個數據中心發現了另外兩臺服務器。警方拷貝了服務器硬盤的數據。在德國的壹臺服務器上發現了兩位創始人的 IRC 聊天日誌,日誌包含了兩人的全名和其中壹人的家庭住址。荷蘭警方聯絡了德國警方要求逮捕和引渡兩位嫌疑人。他們發現德國警方也在監視這兩人,但不是暗網而是他們創辦的盜版電子書網站 Lul.to。警方沒有打草驚蛇,而是繼續監視兩位嫌疑人的通信,發現了他們使用的比特幣交易服務,向比特幣交易服務商發去法令獲得了他們的交易記錄定位了另外的托管商。6 月 20 日,德國警方突襲了兩位嫌疑人的家,扣押了他們沒有加密的計算機。兩人在獄中交出了他們的賬號,而荷蘭警方則完全接管了 Hansa 的服務器。為了獲得暗網買家賣家的信息,警方重寫了網站代碼,記錄了每壹個人的明文密碼而不是哈希形式保存的密碼,他們還修改了用 PGP 密鑰自動加密信息的功能,在加密前悄悄記錄了完整的信息明文,獲得了買家發送給賣家的地址信息。他們還修改了自動移除產品照片元數據的功能,從而獲得了元數據裏的地理位置信息。為了獲得已上傳照片的元數據,警方還人為制造了壹個服務器事故,刪除了所有照片,迫使賣家重新上傳包含元數據的產品照片。警方還誘騙用戶下載了壹個包含信標的文件,用戶打開之後會向警方發送賣家的 IP 地址。警方共接管了 Hansa 27 天,獲得了 42 萬用戶的數據,包括至少壹萬個人的家庭地址,扣押了約 1200 個比特幣,今天的價值約 1200 萬美元。
引自 荷蘭警方如何扣押暗網毒品市場 Hansa

警方共接管了 Hansa 27 天,獲得了 42 萬用戶的數據,包括至少壹萬個人的家庭地址,扣押了約 1200 個比特幣,今天的價值約 1200 萬美元,這樣的結果可以說觸目驚心了。

而且要註意這是壹個位於暗網的毒品網站,網站用戶的防護意識、安全措施肯定比壹般用戶強上不少,網站被控制後的結果就是上文。

網站被控制了,主動收集的話能收集什麽信息,因為對信息安全不太了解,說不出什麽具體的東西。只能貼個類似的新聞作為參考。如果有相關從業者可以在下面具體說說。

看了大家的評論,感覺大家對國家級攻擊的理解有壹些問題。

國家級攻擊比起普通的攻擊有什麽差別?

可以直接抓人、扣服務器,這壹點普通的攻擊肯定是做不到的,但這並不是關健所在。

國家級攻擊優勢在哪?巨大的資源優勢。

這裏的資源可以分軟件、硬件兩方面。

軟件方面,擁有大量未公開的漏洞這算壹個。

去年wancry蠕蟲,用的就是維基解密泄漏的美國官方掌握的漏洞;天朝在漏洞方面,比起美帝也差不了多少,來自中國的安全團隊奪得黑客大賽冠軍的新聞很多了,現在又出臺規定不允許國內安全團隊到國處參賽,這是想搞啥?我不知道。

當然人才也是軟件中的壹部分,舉國家之力優秀人才自然是少不了的。王小雲在05年破解了MD5、SHA-1哈希函數算法,之後便沒見在算法破解方面有什麽重大成果發布了,這是江郎才盡了,還是隱而不發。

硬件方面自然是不用多說。

充沛的計算力、充足的網絡資源、沒有法律的後顧之憂等等等等

有這麽優厚的條件,假設黨國想滅了品蔥那是相當容易的。

如果想讓品蔥關門大吉,最簡單粗暴的便是DDOS了。

雖然品蔥用上了,號稱無限防禦DDOS的Cloudflare,但這並不保險。

找到源站地址直接打就是了。

想精細點,拿shell、拿root權限,然後除了不能抓人、不能扣服務器,基本和前頭壹樣了。

然後就是用漏洞設陷阱了。沒有什麽好說的了。

106.“國界”會消失嗎?



如果會,那麽需要多久(會在什麽時候)?會以什麽方式消失呢(戰爭還是和平)?

Sagar Wong May 29, 2018

國界本身不會消失,但國界和國界是不壹樣的,不能壹概而論。

朝鮮中國的國界顯然與法國意大利的國界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北京與河北的邊界雖然不是國界,但卻比壹些歐洲國家的國界有著更強烈的存在感。

107.妳知道過哪些“人艱不拆”的場景?



人艱不拆:人生已經如此艱難,就不要拆穿了。

ErixonMay 30, 2018

「去了國外我才知道所謂墻外也有那麽多不完美」、

「還是國內機會多,比較留得住人才」、

「國外是好山好水好寂寞,不適合我啦」、

「其實日本人也沒有據說的那麽有水準有格調」、

「其實綠卡就快到手了,可惜我長了壹個中國胃」、

「還是家好,畢竟家人朋友都在這邊」

等等諸如類似以上之類的歸國理由,當然還有直接高呼“還是祖國好”“舍不得大好河山”之類的,就不壹壹枚舉了。

其實,為什麽好不容易出去讀書最後還“選擇”回來報效祖國的深層原因到底是不是這樣

反正朋友壹場,接下來不如聊聊天氣吧。

108.如何評價文在寅?其在與朝鮮的互動中是否是張伯倫翻版?



文在寅在近日與朝鮮的多次互動中,越來越多的被外界指責為“投降派”、“綏靖政策”、“翻版張伯倫”。
時評員文昭在其節目中也多次表達了對文在寅的不信任與不滿,甚至認為其能當選總統完全靠的是顏值。
文在寅的政治主張到底是怎樣的?他是否真的是外界口中的張伯倫翻版?他對韓國民眾的魅力到底在哪裏?

鹿ㄦMay 30, 2018

過去回答中曾提過韓國自由派與保守派對朝鮮政策的歧異,我曾評價過自由派的對朝政策,是壹個很有可能招來致命的結果,但並不是壹個懦弱的選擇。許多華文媒體將文在寅評價為綏靖政策,個人認為這是對朝鮮半島局勢的壹個錯估,將中國的現況投射在該議題上。首先是韓朝的國力差距實在是太大了(韓國的GDP是朝鮮的45倍),韓國人冷眼看待朝鮮的武力威嚇,因為知道朝鮮並沒有開戰的決心。這是朝鮮與納粹德國不同之處,金家害怕自己復滅的恐懼多過於向外過張的野心

其次是韓國本身的意願,即便是保守派也不會樂意對朝開戰,根本原因還是希望由韓方主導統壹議題的進行。韓國對朝鮮政策的改變,跟本身的經濟、政治發展有莫大關系。韓國越發是希望由自己來主導兩韓的交往。早在1970年代時,強人樸正熙便發布「六二三宣言」,堅持南北韓應加強交往。其繼任者們開展「北方政策」,改善與共產國家的關系。這使得韓國曾經在蘇聯瓦解後壹度抱持極度的樂觀,認為朝鮮也會走向自由化的道路

最後,則是韓國自由派的主張。背後其實是代表著在冷戰過後,南北韓國力的逆轉。實現經濟奇蹟的韓國信心大振,壹部分的知識份子透過「北方政策」之中,認識到了即使是共產陣營,也並不完全是非理性的惡魔。這使得以金大中為首的自由派,開始主張韓國應該協助北韓,讓其體會到自由市場的好處。就像是「北風與太陽」的故事,以友善交往取代威嚇 。最終引領朝鮮走向自由市場化,甚至於實現民主


與盧武鉉相同,文在寅同樣自詡為金大中的繼承者。早在2017年7月便提出「朝鮮半島和平構想」,主張以和平方式建構對話機制。文在寅政府的路線轉換。使朝鮮半島的局勢為之扭轉,影響今日朝鮮向美國接近的局面。如果金正恩能夠冷靜地與美國重新修復信任,那麽韓國自由派所希望的朝鮮走向市場化,就有可能會實現。而由於朝鮮政權過於脆弱,比起仰賴美國的制裁與圍堵,這會是個風險最大的選擇,可能瞬間就會重回2017年的局面。但決策就是這樣的了,不可能百分百完美,韓國既然選擇信任朝鮮的判斷,就要去承擔可能失敗的後果

109.北京為什麽要清除天際線?



TraverseMay 30, 2018
背後的準確原因無從得知,我補充下壹些信息。

根據聯合早報報道,北京市城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建築物樓頂禁止設置牌匾、標識、廣告等,已有的也要清理拆除,核心城區、長安街沿線、二三四環沿線是重點。經過各區視察計算後發現,全市需要拆除的違規廣告牌匾超過2.7萬塊,目標在今年內全部清理。明年1月,市城管委將會同相關部門逐條道路進行市級驗收。經過清理整治,截至8日,企業和單位已經自拆、幫拆1.4萬塊招牌。包括百度、國企中儲糧總公司,“老字號”護國寺小吃店、松鶴樓餐館,中共總書記習近平曾光顧過其連鎖分店的慶豐包子鋪,還有醫院、學校、銀行等。

官方要求是,拆除後建築物只能使用在規劃部門備案的大樓名稱,懸掛位置在3樓以上,距離屋頂線不小於0.5米。同時,字體大小也有限制,建築物名稱字體本身高度不超過2米,單位名稱字體本身高度不超過0.8米。新的牌匾標識禁止使用不銹鋼等高反光材料,也不能用外射光源,只能用內投光源。

毛澤東題字的光明日報也被拆除。

https://i.imgur.com/SY8vgDl.jpg
鄧小平題字的“中國國際廣播公司”也被拆除
https://i.imgur.com/H546B2t.jpg

拆除天際線引來了社交媒體的抱怨和調侃。目前已被叫停,微博認證為《東方早報》的記者王道軍在微博中貼出壹份北京海澱區城管的緊急通知,王道軍說“天際線”不拆了,已拆的可以重裝……現在這條微博已經被刪除了。但是大陸媒體得到了海澱城管的壹位隊長的證實,說已經收到了這份通知,他們拆除違規廣告牌匾的工作已經停止了。

很巧的是,江澤民的301醫院題字正好沒有被拆除。
https://i.imgur.com/Dto362n.jpg

另外還有壹個更巧的就是,江澤民突然現身中,互聯網廣為流傳其在家中會客照片。熟悉中國政治的人都知道,這是壹個信號。
https://i.imgur.com/ZZDDjJs.jpg
這兩件事放在壹起說明了什麽?

說明了十九大以後,習中央對江澤民的勢力仍然有壹定的忌憚。江放出自己會客的照片是要告訴舊時黨內同僚,我老江還活著,不要這麽早的投誠。

這也證實了我的猜想,即江勢力在中國還是有壹定影響力。之前十九大時,馬雲的南華早報曝光了栗戰書,後來蘋果日報又曝光了汪洋等人。作為江的馬仔,如果江的勢力不行了,馬雲根本不敢挑戰栗戰書。還記得十九大前郭文貴說了什麽? --- 中國目前仍有70%的勢力是江家的。

但是隨著江的入土半截,江的勢力必然會逐漸式微。比如:

2015年1月3日北京時間下午16點10分,壹條〝江澤民壹家三代新年登海南東山嶺〞的新聞出現在大陸網路。但很快被刪除。
https://i.imgur.com/UpmyvNm.jpg
今年五月,露面江綿恒的上海科技大學。
https://i.imgur.com/WHHIxhS.jpg
而如今,只能在家中露面,這說明了江的影響力確實在減退。


110.專欄文章: 壹個關於信任,道德的博弈論小遊戲



MIKE10May 30, 2018


分享壹個偶然發現的很有啟發性的小遊戲:信任的進化


英文原版 http://ncase.me/trust/

簡體中文版 https://www.sekai.co/trust/


很好地幫助我理解了壹些社會問題,比如人與人之間是不是變得不信任了?黑心醫院為什麽會這麽普遍?如何提高壹個社會的道德水平?

111.專欄文章:青春死於焦慮的九零後



慢半拍May 31, 2018
轉載。

想寫這篇文章好久了,但幾次提筆都因斑駁雜亂的思緒放棄,可我知道我終究還是會寫的,如果不寫下來,不走出來,我大概再也找不回曾經的自己。

感謝張培祥女士的《賣米》,讓我從諸多庸人自擾的不切實際中,找回了腳踏實地,仰望星空的信念

我成長於壹座南方小城,小時隨爺爺奶奶住,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享受著全家人的疼愛,從未體會過生活的艱辛與不易。

雖不是運勢驚人,福星高照,但也壹路順順當當,少有磕絆。

高考,求學,畢業,入職,像其他千萬個90後壹樣。在25歲這壹年,我開始了壹個人的獨立生活。

但離開象牙塔前的躊躇滿誌,過去25年的信手拈來,很快就被深深的焦慮所替代,壹種被打倒在地想努力爬起卻壹次又壹次匍匐前行的無奈。

畢業時,我總說,我要離開北京,這裏的氣候實在不適宜人類生存,雖然我心裏知道,在北京的7年我早已適應了幹燥和偶爾的霧霾,反倒是回家後,惱人的潮濕讓我時不時犯鼻炎。

逃離北京,來到杭州,只是為了離家近壹點,壓力小壹點,可以偷懶點。我從來都不是壹個會為了人生而竭盡全力的人。

可來到杭州的我卻發現,這個曾經美麗和善,甚至壹度由於金融危機,房價還低於我出生小城的二線城市,已經成為了另壹個北京。

均價3萬的房價,狠狠得把我打下雲端,壹頭栽進資本市場的泥土中喘不過氣來。

怎麽辦,窮盡父母壹生,掏了首付,然後繼續靠著父母的接濟生活嗎?這就是我拿了工學碩士學位後,對父母的回報嗎?

拿著2000收入的我,第壹次覺得,百無壹用是書生。

原諒我,從未嘗過吃不飽的苦,在我看來,面對逐漸年邁的父母自己卻仍對生活毫無招架之力,這就是苦。

寬松舒適的工作環境是對我現在生活的最大慰藉,公司領導大多寬厚且具有工匠精神,讓人心生敬佩;同事大多友善且和我壹般無端焦慮,讓我心生安慰。

公司允許員工在完成工作任務後有極大的自由度,這大大彌補了來自於國企迂腐管理制度造成的企業關懷的缺失,但這些安慰並不能掩蓋行業日薄西山,收入只跌不漲,地位日益低下的現實。

前途未蔔,國家政策大環境下,公司發展舉步維艱,國企的制度束縛住了妳的手腳卻要求妳去與其他企業賽跑。

收入低微,在號稱互聯網企業搖籃的杭州,傳統行業的收入已淪為人均水平以下,更何況我們的工資還要被領導們平均壹下。

地位低下,每次出差對業主點頭哈腰不算,連自己公司派去開車的司機也得耐心哄著,對於國企中這些家裏動輒十幾套房,每月收租好幾萬或是手握千萬現金和房票的老杭州,工作只是家裏婆娘防止妳賭博敗家的手段而已。

壹次短途帶司機的出差,即使精打細算,也常會有自己倒貼錢的時候。200的住宿補貼,65的額外餐補,同時管司機吃住,還好領導開明,自己掏的錢,總有機會補回來,但也只是有機會而已。

那些明明家產千萬,卻在意65元補貼,明知住宿200卻總要住更好賓館的人,讓我明白這世上遠沒有那麽多讓人心生溫暖的人。

至於甲方業主,看過了在壹場評審會中來自同壹個甲方公司的兩位中層當場狗咬狗後,我也理解他們的不易,憑心而論,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容易,只是我們有時候成為了別人的宣泄口。

借用壹位令人尊敬的老員工原話:“我們現在怎麽淪落到為這種人幹活,還得求著人家把項目給我們。”

這裏我還想對日常關懷我們的大領導說壹句,雖然我真的真的真的很敬佩妳淵博的知識,負責的態度還有壹絲不茍的工匠精神,但這已經不是那個可以為了祖國崛起而三過家門而不入的時代了,我們做不到看著別人享受改革開放40年帶來的紅利而對自己微薄的收入甘之如飴,更何況,那個年代妳們是備受尊敬工程師,而我們卻成了服務業先鋒。

對不起,以利益既得者身份給我們灌的雞湯,我真的喝不下。

我對愛情的憧憬是偏理想化的,不願將就著去開始,白白錯過了大學最後三年的閑暇時光。而步入社會後,父母理所應當的抱孫子思維也是讓我措手不及,相親就成了避無可避的事。

父母大概是理解不了我的焦慮,他們不明白這已經不是那個可以靠工作就可以生活無憂的時代了,不理解明明我的收入已經如他們壹般高了卻依舊要來回折騰,好好的錢都去股市和基金做了韭菜的養料,在他們眼中,我已有壹份體面的工作,那麽壹位知冷知熱的另壹半,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父母的要求很簡單,而我也沒有拒絕的理由,但我卻發自內心得抵觸,這種情緒甚至讓我產生了自己性格是否怪異的懷疑。我不願接受對未來毫無規劃安於現狀的女孩,我不願接受毫無主張依賴父母的女孩,我不願接受夜夜笙歌早出晚歸好逸惡勞的女孩,我不願接受……

說到底,只是我還沒有那麽優秀,去接受無論怎樣都可以的妳,更是我還沒有那麽優秀,去配得上我心中的妳。

愛情是生活的奢侈品,向往就好,我還沒準備好。

我是90後,我的青春死於焦慮。

我的前25年過得瀟灑恣意,而面對如今的無能為力,就像那個知道第二天要挑著五十斤米走完十幾裏山路的女孩,雖知前路艱難,翻過山依舊非坦途,但我能做的唯有壹步壹個腳印,走下去而已。

112.精英是什麽?




問題含糊,不加定語,歡迎大家暢所欲言。

經天緯地May 31, 2018

精英是

在社會中可以起到向好的方面有指導性的作用的人物或是集團。

使人類社會進步的精英大致分為三類

政治精英

軍事精英

經濟精英

除此之外還有民間認知中的精英,比如

文化精英

體育精英

演藝圈精英 等。

113.如何評價美國將對中國留學生發壹年簽證等限制?



美國政府據信即將實施壹項限制中國學生和研究人員赴美簽證新措施。
美聯社星期二(2018年5月29日)引用美國國務院官員的話說,根據這項已經送達美國各有關使領館的簽證新規定,到美國大學研讀某些高科技專業的中國留學生將只能獲得壹年的簽證。這些專業包括機器人技術、航空和高科技制造業,並且都是北京宣布的“中國制造2025”計劃中的重要行業。
此外,簽證新措施還規定,應聘為美國商務部所列出的有關公司擔任研究人員或經理的中國公民在申請美國簽證時,簽證申請需要獲得美國多個部門的特別準許。


不和五毛說話May 31, 2018

先補壹個小科普

大家往往以為簽證在妳入境後依然是壹種證明妳在該國合法身份的壹種證件,其實這種想法是不對的。在美國的移民法裏,簽證只是在妳入境前,頒發給妳的壹種準入證明。但是入境後,也就是下飛機,通過移民檢查後,能證明妳移民/非移民身份的證明,就是壹張貼在護照上(據說最近幾年已經改成電子版了)的I94卡片,華人稱為小白卡。上面有妳的移民身份,準許停留時間(這個時間有時候會蓋在妳的護照上,如果I94卡上沒有這個時間,妳依然可以把I94上面那個號碼輸入美國移民局官方網站來查詢妳的最後必須離開的時間)。而對於留學生來說,I94卡上的準許居住時間是跟著妳大學錄取通知書也就是I20的。

所以無論簽證有效期幾年,在妳入境後,允許妳停留的時間都跟簽證沒有任何關系,只看I94.

-----------------------------------------------------------
我個人覺得,這件事對學生來說,沒什麽實質影響,要知道,五年學生簽證也只是前兩年才有的,之前幾十年來,中國留學生赴美留學都是壹年期簽證,而且簽證並不代表妳必須每年都要更新簽證,因為妳入境後,妳在美國的逗留時間是跟著妳的I94時間的,這個時間是跟著妳的I20的。無論妳是五年簽證,還是壹年簽證,這個I94時間都是壹樣的。唯壹區別就是,妳出境後,如果簽證過期了(沒過期絕對沒事,哪怕明天過期,我今天依然可以入境美國)。需要去美領館重新簽。

所以其實真的沒什麽影響,最多我連讀三年不回國唄。在美國讀書的學生,連續幾年不回國,沒時間回國,沒錢回國的有的是。

所以我覺得這件事,是美國對中共警告多於實質壓制的壹個策略而已。


114.為什麽英國走後,印巴立即進入戰爭?



印巴歷史上也相處了很長時間,為什麽英國走後,印巴立即進入戰爭?

Ted.PaulJune 01, 2018

其實也不能算是英國留下的糊塗賬。

在英國殖民時期,克什米爾實際由名義上獨立的英國保護國克什米爾-查謨土邦所統治。

英國從印度撤軍以後,從英屬印度獨立出來的兩個國家印度和巴基斯坦都要求克什米爾加入。瑪哈拉賈(邦主)哈裏·辛格 (Hari Singh)希望能保持克什米爾的獨立地位,因此推遲對這個問題的決定。英國撤軍以後壹支由親巴基斯坦的部落和巴基斯坦士兵組成的軍隊從巴基斯坦西北邊省入侵克什米爾。辛格倉促逃離克什米爾,逃往印度,印度借此機會也進軍克什米爾,由此導致克什米爾戰爭的爆發。

停戰後克什米爾喪失了其獨立,1948年的停火線實際上成為克什米爾的分裂線,巴基斯坦占據克什米爾的2/5,印度占據3/5。印度占據克什米爾比較富饒、繁茂和人口密集的克什米爾谷。1956年這個地區成為印度的查謨-克什米爾邦。

115.特供是壹個什麽樣的存在?



特供是壹個什麽樣的存在?希望偏重於介紹各級政府的特供,包括軍隊

花生1枚June 01, 2018

關於特供,綜合整理自知乎網友的回答(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0852422),大家可以腦補壹下特供是壹個什麽感覺,哈哈。

吃過特供省委的梅子 就壹小塊地方出產 吃了壹口…… 妳們看過《美食的俘虜》嗎? 彩虹果實那壹段 我真tm就是這個感覺。

吃過特供軍區紅燒肉,罐頭的那種,吃完就後悔當初沒跟著黨走。

吃過特供的大米,有人偷拿出來賣,將近200壹斤。熬粥喝真的香哭了,壹百多平的房子每個屋子都是濃濃的米香,甚至走廊裏都能聞到,簡直驚人。

有次托某位部長的福吃了幾袋特供的東北大米,產地忘了,應該還不算最牛兒的,結果吃完明白之前吃的和市面上買的都是浮雲...導致之後壹度很少吃米飯了,包括現在... 真正的好東北大米,絕對不是市面上賣的,多貴都不行。最好的東北大米就產自壹小塊地方。 家裏有親戚恰好是種這個的,有壹年給我們家送來壹袋。那袋米簡直是我壹輩子最美好的記憶之壹。

有次去領導家吃飯,覺得米飯超級香,吃了滿滿兩碗。。。臨走時忍不住問,米哪裏買的,好香。領導答,買不到。 真傷感。

當年某劉姓女同學成績不咋樣但是非常低調,壹直到她爺爺去世才知道她爺爺是軍區首長。去她家時人倒有不少,安保司機反正該有的都有包括廚師之類,下午有車送吃的來,絕對管夠,根本吃不完,我記憶中去她家玩,這些食物有她媽媽燒的也有廚師做的,確實和平時吃到的不壹樣,但也沒覺得有什麽驚喜,充其量是沒什麽農藥,特別新鮮,任何蔬菜沒有壹絲壹毫的苦味而已,和農家樂自家種的自己吃的菜區別不大

ex在新疆兵團農場呆過……有幸偷吃到了(剛從冰箱裏拿出來的)特供

葡萄吃之前:( ̄◇ ̄;)阿勒 我不愛吃葡萄的妳不造嗎……吃壹口:(;゜0゜)吃壹串:\(//∇//)\吃壹盆:♪──O(≧∇≦)O──♪第二天:( ̄◇ ̄;) 泄……立……停……

第三天:(╯°Д°)╯︵ /(.□ . \)葡萄葡萄!我還要吃葡萄!!!

明前茶好的全部特供,梅家塢的基本都是特供,基本每年都買不到。虎跑的能買到,但是是不是明前不能保證。 等於說,妳在市面上能買到的即使壹萬壹兩的茶葉,都是別人挑剩下的。知道了這些以後,再也不癡迷任何茶葉了,隨便喝喝就好。

喝過軍區專供紅酒 吃過中南海專供雞蛋、雞肉、米 我的感受只有兩點: 1. 其實中國本來可以不用羨慕日本大米好、雞蛋好,不用羨慕智利的平價紅酒好的; 2. 壹定要移民

前年我去貴州交流學習,正好在領導的帶領下有幸參觀了茅臺酒廠的倉庫。裏面全部都是巨大的酒壇,領導說每個酒壇壹千斤,每個酒壇上每個對應壹位省部級及以上的官員,妳想想茅臺酒廠每年就產這麽多酒,還能有多少流入市面?而且每年中央都會派人來武裝押運回北京,民企上哪搞?領導說只要買到了村民做的茅臺酒,就已經很逼近真茅臺了。如果妳夠牛逼搞到茅臺專營證,茅臺酒廠必須拉酒給妳賣,壹年壹兩百萬是肯定的。另外有次看卷宗,裏面有個案子是這樣的。壹人買通倉庫門衛,把壹裝滿假茅臺的車開進去,等人來拉貨的時候從倉庫裏開出來。這樣都是假茅臺。所以分辨茅臺酒真假的壹個方法就是看這個酒從什麽人手裏拿出來的。這就是特供。

口感:因為不喜歡喝酒,所以喝下去嘗不出什麽神奇的差異(感覺好虧啊)。但最讓我膜拜的是茅臺酒不管喝多少第二天壹覺起來神清氣爽,絲毫沒有頭痛的感覺。這才是特供啊。

酒:入口柔,壹線喉,不上頭。喝過中石油派人去茅臺廠定制的白酒 瓶子上沒字 就印壹個中石油寶石花的圖案 感覺吧 那是第壹次認識到白酒也可以不刺鼻 不辣嗓子 壹股香醇味 絲毫聞不到酒精的刺鼻味 喝了大半瓶 感覺醉了 但是沒有想吐的感覺 第二天起床也不頭疼

1.北京某次重大人物出席的宴會結束後帶回來的腌肉和幹果。那個腌肉我真是,吃出了百感交集的感覺。香味是復合的但很淳樸。能嘗出來是細功夫做出來的。口感倒是正常的口感。因為不是南方的孩子所以也沒吃過太多臘肉。不能辨別是哪裏的風味。產地什麽的就完全說不好了。幹果沒吃幾個,味道並不特別,只是清香。但是個個品相極正。大小都差不多。

2.傳說中部隊的茅臺。壹個字,柔。我女生不碰白酒都能喝出好。

本人只吃過壹個在阿克蘇市壹個朋友送的西瓜,大棗,梨。那個甜,脆,水分,咬第壹口的感覺幾十年的水果都白吃了。

別的特供我沒試過,不予評價,趙州雪花梨還有蜂蜜分別是我爸爸和爺爺在供,我有自信比任何人都吃得多,先說雪花梨,就跟自家院子裏不施用化肥,不大量澆水,手工除蟲的壹樣哦,沒那麽神秘。蜂蜜,就跟真的蜂蜜壹個味道,不過真的不好買而已

黑龍江人,省裏農口有人,大概2008-12年,這幾年都吃過特供大米,產地是五常民樂鄉,真正走進中南海的米,有武警站崗,全套農科院的人種植,四周應該是隔離用有荒地,可能防止偷種子的都用鐵絲網圍起來了,所以開始以為是監獄 味道根本不用說,大米飯就可樂吃兩碗,根本不用就菜吃,跟普通稻花香壹比就是淳,是可以細細品味

特供要只是好吃點,稀有點啥的也就算了,最關鍵的是現在唯壹和特供關聯的只有兩個字:安全。也就是說壹般人不管出多少錢,每天都可能吃到各種添加了,使用了有害健康的化學品的食物,而所謂的領導因為天天有特供吃,根本不會去管普通人的飲食安全。

116.專欄文章: 自我剖析壹則:關於漢族和其他民族



ThirteenJune 01, 2018


今天思考了壹下,我發覺比起中國的民主化,我更關心其他民族、地區的改革或獨立運動。壹部份當然是基於同為獨立自主而奮鬥的認同感。另壹部分,卻是另外壹種思考。

大概的思路如下:

如果妳是壹名清末的八旗子弟,清帝國的衰敗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自作孽。漢人或其他民族可以說是陪葬的。對應到今天,共產黨是個漢人政權,如果漢人無所作為也算是自作孽。有鑒於此,我就不太想為漢人操心了。

但是其他民族沒有自主權。有壹天爭取到了自主權才是負責任的開始。

許多人喜歡把其他民族的獨立運動和中國民主化做綁架,在我看來也是挺自私的。

117.如果妳十分希望自己手上有選票,但害怕別人用選票來選出向著他們的人,那麽妳還會希望每個人手裏有選票嗎?



如果妳十分希望自己手上有選票,但害怕別人用選票來選出使用 “至高權力” 向著他們的人,那麽妳還會希望每個人手裏有選票嗎?
尤其是當被選出來的人能使用至高無上的權力時,妳難道不怕被翻黑歷史然後被治罪誅殺?妳難道不怕妳的後代因妳被誅殺並遭連累九族?妳難道不怕因對方選出壹個 使用 “至高權力” 向著他們的人、然後選出來的當權者選擇廢除選舉制度、然後壹壹清查選票,把沒有選他的人 都記錄上黑歷史,擇機殺掉?
這樣的對於 “人人手裏有選票” 的擔憂是否為可能發生?是否為必然不發生?是否為必然發生?
發生概率有多大?
況且,即使 被保證 “這樣的擔憂壹定不會發生”,妳如何判斷保證的能壹定兌現?
那麽,妳是否還會希望每個人手裏有選票嗎?為什麽?
所謂 “如果真到走到人人有選票的文明地步,人權和自由首先會被保障”,誒妳怎麽知道這種保障會兌現呢?為什麽不可能是先行從上下議院的議員誅殺起呢?
在這種情況下,妳是否還會希望每個人手裏有選票?
註意:“重申”壹遍美好願望,是無法“保證願望實現”的。重申壹百遍美好願望也無法保證它的實現。美好的願望 無法保證實現,這正是問題難點之壹。

本問題可以簡化為:
當妳考慮到 選出來的至高權力就包括誅殺選民的權力、選民的安全都無法保證,當壹切的壹切都無法保證,妳是否仍然希望每個人手裏有選票?妳是否仍然指望 “人人有選票” 是壹切的壹切的萬能鑰匙?為什麽?
( 僅僅是因為妳在墻外有言論自由就來重申妳的美好願望來倡導 “人人有選票” 嗎,仿佛什麽都沒考慮過壹樣?仿佛因為妳有好的什麽上下議院的模型或展望在腦子裏 所以任何壞的可能性就都不需要考慮 仿佛根本不存在了壹樣? )
我描述的情況為什麽不可能發生?我描述的當然可能發生,壹切皆有可能發生。不是因為妳沒有考慮到就不發生,妳不考慮可能發生的事情那還預測什麽未來?可見妳沒考慮到的事多了去了。
問題難點之壹,就是我描述的這種情況,如果不正視這個難點 ( 仿佛妳有言論自由所以這個難點根本不存在 ),那麽就是零分回答,幾個人贊都沒用:妳們若故意不考慮這個難點(故意不考慮我描述的情況的發生可能性) 那就等於承認自己(不願去考慮解決)無法解決這個難點。故意略過這個難點,當作難點不存在,寫兩句漂亮話騙贊 有什麽用?騙得過自己還騙得過誰? 問題都故意略過了,還回答什麽問題,是讓網友們為妳這個厚臉皮點贊嗎?
考慮到我描述的情況,現在妳是否仍然指望 “人人有選票” 是壹切的壹切的萬能鑰匙?為什麽?

sino30535June 01, 2018

這個問題背後是將民主制度跟選票搞混的結果。

引用自ptt chenglap的文章

民主政治當中,政治的構成是蜘蛛網狀的,根據每壹個不同的課題,依相近的原則,組成壹個個的政治單位。每個單位與單位之間的關系是壹種契約,個人與單位的關系也是契約。單位的組成,建基於受影響範圍成員的互相承認之上,比方說,我住在「A村」,所有影響到A村的事情都跟我有切身的關系,而A 村亦承認我是這個地方的成員,所以我會參與A村的政治,並以這個理由要求擁有投票權。

所以最基本的判斷方式,就是「該政策的直接承受者有權參與決定該政策的政治架構」。妳會發覺,這是不可能強制參與的,參與者或多或少都壹定是先承認和自願加入這制度,這制度才成立。

因此,只要壹個範圍裏的主要成員都同意自己擁有決定該事的權力 ,並同意及參與此制度時,投票才有意義。所以民主並不是投票而產生的,投票的重要性,不及「參與者願意公正投票,及接受投票結果」重要。

民主與投票制度要能夠運行,必須是建基於「承認結果上」,並不是屈服,而是投到自己比較不想要的結果,也能接受這點最重要。如果說52%和48% 的人,不是單純支持和反對的問題,這其實毫無意義,真正重要的是,是雙方對民主制度的承認程度。民主精神的制度,遇到這種情況,並不會將重點放在「52%我就是大多數,妳要聽我話」這點上,而更重視的是「48%的人不同意」 這點,因為民主制度的重心並不是怎樣去給予權力,而是尊重反對聲音。當反對者接近壹半的時候,這意味著這結果即使是「理論上的大多數」,也有近半的反對者,是不穩固的多數,弱勢多數。

因此,遇到這種情況,往往會傾向將議題再議,給予公眾多點時間去討論,在尋求更明確方向後下次投票。而「大多數」並不是指多過 壹半,而是指「社會採取這決定也不會產生嚴重分裂」才叫大多數的情況。

所以民主並不單靠投票就可以完成的,而是壹整套對待不同意見的原則。 52%>48%迷思在於專制主主義的思想,專制主義強調「我是較強/較正確/較多人」,因此另壹方應該聽從命令。民主主義卻是在於盡量取得同意者的支持,以及盡量得到不同意者的諒解。支持者會負責進行政策,反對者也接受結果,但同時監察支持者的失誤。事實上支持者和反對者都是在合作,而不是敵對。這情況就像打麻將,要打13張還是16張,自是少數服從多數,但是就算妳有三個人說要打16張,妳還是得說服剩下那個人去打, 如果結果是雙方變成敵對,他跑掉妳只會三缺壹。

回到妳的問題,在妳所假設的情況下,投票產生的領導人會對反對者清算的同時,反對者根本沒有理由繼續參加這可能會害死自己的投票。民主制度壹旦出現有兩方都有足夠的力量,互相都不能承認輸給對方,杯葛選擇或者否認結果,民主制度即時崩潰。民主只能建立在互相承認之上,壹旦互相不承認,則根本就不會有民主制度,而是分裂成兩個制度,兩個政權,兩個國家。

看到這壹點妳就會理解到,獨立運動或分裂成兩個國家,正是源自「這同壹群人的沖突大到無法處於同壹體制裏」,這才是重心,如果妳和我和某人,三人互相見面就斬,就算妳叫我們投票解決問題都是多余的,因為我們即使只有三人也無法相容於同壹體制裏。如果我不服從妳們兩人的投票結果,我也不可能成為這制度的成員。

因此民主會產生分裂,背後代表了壹件更重要的事,就是「雙方的立場和利益有強烈的沖突」,在專制之下並非沒出現這件事, 而是強勢方會使用武力鎮壓弱勢方。嚴格來說,是將弱勢方消滅。專制有能力治標,但治本則和專制與民主無關,而是怎樣調解這種沖突。

比方說,我是甲民族,我和妳乙民族住在壹起,我跟妳不同民族, 是否就不能共處壹個體制裏?不是的。比方說,我甲民族說的是英語,我要求妳們乙民族以後也要改用英語當母語,那妳反抗,就形成「不可調解的沖突」,妳不屈服,我不讓步,我跟妳的民主體制早晚會分裂消失,而變成兩個國家。

但倒過來說,雖然妳是弱勢,但我覺得,妳不改母語也沒甚麽不好嘛?再給妳壹點的好處,而妳認為跟我在同壹體制下,還是可以坐下來談,則即使妳我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體制還能延續。

所以重心妳會發覺是價值衡量的問題,當我覺得「要妳跟我說英語 」不及「維持妳我合作關系」重要,即使我是強勢,但為了維護跟妳的合作與友善關系,我為了後者放棄前者,也就是我重視民主的價值多於個人的喜好時,妳我就不會有分裂的問題。

民主制度其實就像婚姻,結了婚之後妳不懂和人相處,就會產生離婚危機,所以民主只提供框架,容人之度是民主的精神所在。壹旦沒有容人之度,整個社會彌漫著太過自私橫蠻的風氣話,民主則自然就會消失而退化成專制。

腐敗的民主最終會退化回專制,民主並不是永生不死的。

118.蘇聯的政治笑話有哪些比較經典?



空水中明June 02, 2018
我精選壹些我覺得有趣以及我覺得對中國很應景的吧(第壹條笑話出自微博)

其實曾經為了批判“蘇修”,我國在上世紀就出版過蘇聯政治笑話集


###(共青團中央批判《大護法》有惡意的政治隱喻,壹時間“惡意的政治隱喻”成為新興流行語流行於中文網絡時事圈子,有人就搬出了這則笑話)

有壹次,朱可夫從斯大林的辦公室裏出來時,怒氣沖沖地說:“小胡子魔鬼!”

正在接待室的貝利亞聽到了這句話,他走進斯大林的辦公試冬把這話告訴了斯大林。斯大林讓人把朱可夫叫了回來。“朱可夫同誌,您從我辦公室出往時說了壹句‘小胡子魔鬼’,您是在說誰?”

“希特勒!我還能說準呢?斯大林同誌!”“貝利亞同誌,而您又是在說誰呢?”


###有個人向赫魯曉夫匯報說:“現在大劇院正上演壹個劇,裏面有您出現,每當您壹出場,下面就熱烈鼓掌。”

赫魯曉夫聽了以後非常得意。有壹天他買了壹張普通票,去看這個劇,他陷入了沈思,忘記了鼓掌,這時旁邊有人推了他壹把,緊張地說:“哎!妳為什麽不鼓掌?不要命啦?!”


###勃列日涅夫和美國總統卡特在瑞士開會,休息時間兩個人很無聊,就開始比誰的保鏢更忠誠。

卡特先來,他把自己的保鏢叫進來,推開窗(外面是20層樓)說:“約翰,從這裏跳下去!”約翰哭著說:“妳怎麽能這樣呢,總統先生,我還有老婆孩子吶。”卡特被感動了,流著淚說是自己不對,叫約翰走了。

然後掄到勃列日涅夫,他也大聲叫自己的保鏢伊萬。“伊萬,從這裏跳下去!”伊萬二話不說就要往下跳,卡特壹把抱住他說:“妳瘋了?跳下去會死的!”伊萬壹邊掙紮著要跳下去壹邊說:“放開我,混蛋,我還有老婆孩子吶。”


###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揭露斯大林的暴行時,臺下有人遞條子上去。

赫魯曉夫當場宣讀了條子的內容:“赫魯曉夫同誌,當時妳在幹什麽?”。 然後問道:“這是誰寫的,請站出來!”。

連問三次,臺下壹直沒有人站出來。 於是赫魯曉夫說:“現在讓我來回答妳吧,當時我就坐在妳的位置上。”


###老師在莫斯科街上碰到以前的學生斯基洛夫(已經當了克格勃)。

老師說:現在的學生學習可真不象話,上課時我問他們《葉甫蓋尼·奧涅金》是誰寫的,他們居然沒人回答;逐個問,居然都說“不是我寫的”。  

斯基洛夫:這是壹個問題,這件事交給我吧。  

過了壹周,斯基洛夫興致勃勃地找到老師:我審了他們幾天,事情解決了;伊萬那小子招了,是他寫的。

老師:…………


(葉甫蓋尼·奧涅金:普希金的著名作品)

###斯大林、赫魯曉夫和勃列日涅夫乘坐火車出門。開著開著,火車突然停了。

斯大林把頭伸出車窗外,怒吼道:“槍斃火車司機!”可是車還是沒有動。

接著赫魯曉夫說:“給火車司機恢復名譽!”車仍然沒有動。

勃列日涅夫說:“同誌們,不如拉上窗簾,坐在座位上自己搖動身體,做出列車還在前進的樣子……”


###軍需處長在壹名下士的陪同下到兵營視察物質供應情況。他們走到油料庫附近,在地上發現壹個煙頭。軍需處長不滿的說:“這是誰的煙頭?!” 下士看了看四周,欣喜的說:“看來誰的也不是,上校同誌,趕快揀起來吧!”


###列寧快去世了,叫趕快把繼承人斯大林召進克裏姆林宮來,臨終有幾句話要囑托:“不瞞妳說,我還有壹個隱憂啊,斯大林。”

“說吧,親愛的伊裏奇。” 斯大林專心地聽著。

“那就是,人們會跟妳走嗎?不知妳想過了沒有?”

“他們壹定會跟我走的。”斯大林強調說,“壹定會!”

“但願如此。”列寧說,“我只是擔心,萬壹他們不跟妳走,妳怎麽辦?“

“那只好讓他們跟妳走!”


###壹老者人行道閑溜,不慎落入道旁河中。隨高呼救命! 兩警察聞之,視若不見,仍邊走邊談笑如舊。 老者情急生智,隨又高呼“打倒勃列日涅夫”!兩警察聞之大驚,隨急速跳入河中,將老者拖上岸來銬之。

###壹個英國人,壹個法國人,壹個蘇聯人談論什麽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

英國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冬天晚上回家,穿著羊毛褲坐在壁爐前面。

法國人:妳們英國人就是古板,最幸福的事情是和壹個金發女郎壹起去地中海度假,然後我們好和好散。

蘇聯人:最幸福的事情就是半夜有警察敲門,開門後:伊萬,妳被捕了。 …:妳弄錯了,伊萬在隔壁。


###什麽在蘇聯是最常見的?  

暫時的困難。


###蘇聯和英國的童話傳說有什麽不同?

英國童話的開頭通常是“很久很久以前……”

而我們的則是“不遠了,不遠了……”


###是什麽原因決定了我們能在西方國家買那麽多小麥?

要知道資本主義的最大缺點就是生產過剩。


###斯大林做報告說:……共產主義已經出現在蘇聯的地平線上了……

老工人不知道什麽是地平線,回家後問兒子,兒子說:地平線就是能看到卻永遠走不到的壹條線。


###“將軍的兒子能成為元帥嗎?”

  “不可能。元帥都有兒子”

###蘇聯特工對美國特工誇口道:“我們知道妳們國家所有核導彈發射井的位置。”

美國特工說:“那又有什麽,我們知道妳們未來20年全體政治局委員名單。”


###“假設妳在酒吧裏,而壹個陌生人坐到妳的身邊並開始唉聲嘆氣,妳該怎麽做?”

“立即去阻止這種反蘇宣傳”


###五壹勞動節遊行中,壹個非常老的猶太人舉著壹個標語:“為了我快樂的童年時代,謝謝妳,斯大林同誌”

黨代表找到他:“那是什麽?妳在嘲弄我黨嗎?誰都可以看出,當年還是孩子的時候,斯大林同誌還沒有出生”

“確切的說,那就是我感謝他的原因”


###壹對夫婦生了壹個孩子,如果長得像父母,那就是按反動的基因學說生出來的,如果長得像他們的鄰居,那就是按照李森科的革命的環境決定學說生出來的。


###“共產主義實現時警察還存在嗎?”

“當然不。那時候所有公民都已經學會自己逮捕自己”


###話說勃烈日涅夫同誌當上蘇共中央總書記之後,將在鄉下的老母親接到了莫斯科。老太太來了以後,勃列日涅夫得意洋洋地向老媽展示了壹番自己的豪華別墅、高級汽車、名貴家具等等,展示完了後,勃列日涅夫問老太太這壹切如何?老太太說:“兒子啊,這壹切都很好,但是,共產黨來了妳怎麽辦?”

119.專欄文章: (BBC)為什麽說奧威爾的《1984》可能是在諷喻當今?



品大蘿蔔June 02, 2018
奧威爾(George Orwell)所描述的陰暗恐怖的極權主義寓言《1984》,今天讀來仍然使人心靈震撼。撲面而來的是感知上的認同,書裏的內容似曾相識:兩套思維(同時相信兩套直接矛盾的思維或語言);層出不窮的新口號;思想警察;把異見者推向痛苦、絕望和絕滅的"友愛部";策動戰爭的"和平部";炮制下流作品以毒化大眾的機器。奧威爾使我們睜開眼睛,看到這些 政權是如何運作的。

如今我們又可以用嶄新的方式來讀《1984》了 :通過焦慮中的恐懼,來衡量我們自己、我們的國家和我們這世界,究竟離奧威爾描述的地獄還有多遠。這是先知者的預言?可能是,也可能不是。但是,也許有啟迪性。它能感染人,也許有創意,有憬悟,有實用價值?絕對有。這部發表於1949年6月8日的作品,對於生活在饑餓疲憊和絕望的廢墟中的那些飽受摧殘的人們來說,更具有切膚之痛,使他們有了武裝。

讓人暈頭轉向的開卷第壹句,"四月裏的壹個陽光明媚冰寒徹骨的日子,時鐘指向十三點",定義了現代暴政的獨特表征。主角溫斯頓(Winston Smith)的職業是"真理部"的審查員,為了適應國內當前的政治需要和風雲變幻的國際聯盟,天天篡改歷史。他和他的同事被全面監視和全面領導的"老大哥"圈養在壹個被控制的單位中。在《1984》的故事裏 ,電視屏幕監視著每個人,人人相互監控,相互告密揭發。今天的社交媒體也正是在收集我們的每個舉動,記下我們買了什麽東西,在網上發表了什麽言論。監控在我們生活中無所不知無所不在,它甚至可以預測我們下壹個選擇。模擬消費者的選擇,用戶才是正被推銷的商品,而服務於政治目的而收集起來的這些數據,眼下就在扭曲民主的真實含義。

在《1984》的劇情中,電視屏幕監視著全社會;今天的社交媒體,就是壹個無所不知的監控系統。

奧威爾明白,欺壓人民的政權需要隨時隨地樹立敵人。在《1984》故事中 ,他展示了如何通過宣傳煽動,任意炮制虛構的敵人。在描述"兩分鐘仇恨"時,他也預見到了網上那種流氓的德性。同眾人壹樣被要求集會觀看血腥的記錄片時,溫斯頓觀察到:"關於兩分鐘仇恨,可怕的不是被要求參與,而是不可能不參與......壹種可怕的恐懼和仇殺的沖動,去殺戮、去折磨、用錘子砸爛別人容貌的欲望,像電流壹樣穿過整個人群。" 當下,政治宗教和商業組織全都在利用人的感情去煽動敵意。奧威爾驚人地指出,這樣的群眾運動會引發群眾性的深仇大恨。溫斯頓也觀察到了他自己內心的仇恨欲。捫心自問,我們自己會不會具有同樣的心理狀態?

現在請看奧威爾創造的標誌性獨裁者——"老大哥",其荒誕與恐怖無與倫比。奧威爾的寫作植根於20世紀那些偉大的"主義"之間的鬥爭。他本人在西班牙內戰期間作為誌願者參加了反法西斯鬥爭(他認為和平主義是壹種以他人為犧牲的奢侈品),他認識到了共產主義只是壹紙空頭支票。他參加的反斯大林組織遭受了斯大林壹派的鎮壓。他目睹了信仰者的欺騙性。今天,國家主義民粹主義諸如此類的壹套套"主義"依然存在,照樣也在依靠激發那些最危險的感情和仇恨進行運轉。當今世界上無論妳往哪裏看,都有"強硬" 派在當權。他們的共同特征是:都需要消滅反對力量,都對異議持極度的恐懼,都有瘋狂的自我膨脹欲。老大哥不再是笑話,他們到處都在趾高氣揚。

二加二等於五
奧威爾關於未來的陰暗故事,最恐怖的是系統地剝奪語言的涵義。統治大權消滅了文字的詞義及其所表達的思想和感受。它與現實為敵。暴君總是盡可能地扭曲現實世界,力圖用幽靈和謊言取而代之。溫斯頓的第壹次大膽的異議行為是躲避老大哥的視頻監控,開始寫日記,記錄下他自己的經歷和內心世界。他知道,這種寫作壹旦敗露,意味著他將被判處死刑。他終於在酷刑的折磨下屈服,被迫同意"二加二等於五"。他發現,他們確實可以"掏出妳的心","將妳胸膛裏的東西殺死、燒光, 逼烤出來"。

《1984》的恐怖主義是對自我意識的毀滅和對現實世界認知能力的破壞。奧威爾的作品中沒有時髦的或淺薄的相對主義:壹切都無法理順。這個故事勾勒出來的世界令人恐怖,在那裏,人們能夠使用的語言越來越少得可憐,人們的思想被意識形態扭曲得面目全非。

在暴政統治下,《1984》照例被禁止,當然不乏地下版本的存在。在被稱為穩定的民主國家,銷售額壹直在上升。在印度,在英國,在中國,在波蘭,人們開始喜歡閱讀《1984》。在美國,隨著人們對特朗普政府的現實的探討,本書的銷售額也猛增了。

我們不能把奧威爾的作品與作者本人分開。他越來越被視為聖人。他又會如何嘲笑那些為他而豎立的雕像?他對女權主義者(不是對女性)、素食主義者和其他群體的觀點,並不符合現在的標準。但他是壹位有信仰的人。他安於壹貧如洗。他為理想而奮鬥。他對同道壹貫慷慨友善。他努力探索這個他所不喜歡的世界的真相。他從不屈服。他甚至向讀者展現了自己內心世界的病理性的陰暗面。他超然的操守是獨壹無二的。

我們生活在壹個因奧威爾的分析而改變了的世界之中。他啟發我們如何看待政治壓迫。《1984》也是艱難時代的指南。知識是壹種力量。我們大家都在經受檢驗。

吉恩•西頓(Jean Seaton)是威斯敏斯特大學傳媒史教授以及奧威爾基金會主任。請訪問 BBC Culture 閱讀 英文原文。http://www.bbc.com/culture/story ... -could-be-about-now

120.不指望中共自己拆墻,有沒有可能哪個組織技術突破了,壹下子就把墻給轟了?


如題?會發生這樣的白日夢好事嗎?感覺是睡覺做夢都會笑醒啊!
補充:看了各位大牛的回答,我看也只有壹種可能了,就是放墻的地方發生不可抗力事件,如火災,不過這是要死人的,我於心不忍。況且毀了還可以再建。罷了罷了,不再想這種好事了。

Sagar WongJune 02, 2018
墻是用來阻擋信息的,所以與墻對抗的最佳的方式是讓墻無效化,而不是讓墻消失。

翻墻的最高境界是在共匪物理斷網時也能夠與世界保持聯系,想要做到這點顯然僅僅拆墻是不夠的,必須擁有壹些在共匪控制之外的手段來保持與互聯網的通訊,比如衛星鏈路,比如香港、俄國、越南、甚至朝鮮邊境上的跨境通訊,它們可以由光纖、微波或紅外信號來完成數據傳輸。

另外,理性看待墻消失後的中國互聯網也很重要,應避免對其抱有過高的期望。微軟MSN在中國經營多年,背靠強大的Windows捆綁勢力,卻始終無法超越騰訊的QQ。Google直至撤離中國之前也沒能超越百度的份額,彼時Google已經啟用了HTTPS加密,墻無法再檢測Google的HTTP報文並實施RST包攻擊,實際上,它在撤離之後的第壹個六四才真正被墻所封鎖。甚至有很多人還不知道,Paypal其實在中國是可以用的。

121.剩女的背後含義是什麽?



幾年前吵得沸沸揚揚的,說中國很多適婚女青年因為自身及外部因素都找不到對象,但是偏偏又差不多在同壹時期(好像更早)說了中國男女比例失調,男的比女的多3000萬。感覺這兩個概念有點互相矛盾了,明明男女都剩出來卻堅持不找對方結婚。不排除肯定有部分人要求過高找不到,但是媒體(政府)當時卻大力宣傳這個事件為了什麽?
大概早幾個月我在china uncensored那裏看到的說法是為了讓年輕人更早的成家立業,這樣的話那些熱血青年就會把心思放在家庭裏而不去管社會不會管政治,即使對政府不滿也不會采取過激行為應為他們要顧慮自己的家人。大家對這個說法同不同意?或者說還有沒有其他意義?

PlaymakerJune 03, 2018
城市“剩女”多,農村“剩男”多。

關於農村“剩男”多的問題,可以參見郝傑的電影《光棍兒》,裏面有比較生動的描述,比我打半天字強多了,推薦諸君看看。

城市“剩女”多,原本就不是問題。實際上只要是現代社會,城市“剩女”都很多,大部分的現代國家,女性結婚年齡都在上漲。婚姻的意義已經開始逐漸消解了,歐洲早就開始出現只同居生子不結婚的風潮,近鄰日本單身率居高不下。為什麽在中國會成為問題,甚至被官媒引導,網絡輿論所批判呢?

因為中國社會的基本構成單位是家庭,婚姻又與生育高度相關。雖然“剩女”經常被汙名化,刻板印象是好高騖遠的小資,性情古怪的博士,但是“剩女”之所以能“剩”下來,她們都是有資本能夠剩下來的,都是實打實的“優質人口”。當局迫切希望她們構築婚姻,組建家庭,生育子女,完成社會的良性循環。我認為這是“剩女”被官媒口誅筆伐最核心的原因,當局或許會用傳統文化等場面話裝點壹下門面,但是撕開官話套話的畫皮之後,我所能見的最赤裸裸的東西,只有這個。

至於網絡輿論上對於“剩女”的嘲諷,有圍觀奇葩的,有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的,都不是很值得討論。網絡輿論上的狂歡實在太多了,熱點壹個接著壹個,“剩女”只不過是吃瓜群眾手裏的壹塊瓜皮,吃完就丟了,甚至還沒嘗出什麽味道。

122.怎樣看待發生在新疆的強迫婚姻?



針對評論區某位“理客中”的胡攪蠻纏我補壹句:證據當中是有人證這回事的,妳可以說它證明力不高,但妳得舉的出證明力高的反證,而不是什麽證據都不拿就直接認定別人偽證。
標題:維吾爾新娘婚禮上表情扭曲 網爆:為救家人被逼嫁中國男
地址:http://m.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438609(原頁面中有視頻)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主要在倡導東突厥斯坦人權,登記為媒體臉書粉絲頁的《Talk to East Turkestan》,今日上傳壹段15秒的結婚畫面,表示畫面中美麗的新娘是維吾爾族的女子,中國疆維吾爾族關押在集中營內,並迫使女性與中國男子結婚,言論壹出,立刻引起不小討論。
該粉絲頁貼出由「火山小視頻」app錄制的15秒影片,只見影片中新娘美麗動人,但卻絲毫沒有新婚喜悅,表情既無奈又委屈好像快要哭出來壹樣,新郎則是笑臉盈盈形成強烈對比。
而影片的說明不僅僅只是新婚夫妻結婚時鬧脾氣這麽簡單,內容非常駭人,該粉絲頁指出這名新娘是維吾爾族的少女,她之所以會跟該男子結婚是因為家人被中國關在「集中營」內,只有透過通婚才能讓家人被釋放,質疑此舉是在「洗基因」,為變相的種族清洗。
知名英國影音平臺《liveleak》也上傳與《Talk to East Turkestan》壹樣的影片,並寫下維吾爾族的婦女被迫與中國人結婚,他們被迫放棄自己的信仰(多信奉伊斯蘭教)、還必須穿傳統的漢服,表現出對漢文化的忠誠。
消息壹傳開,立刻引起網友關註,紛紛留言表示:「天阿這太誇張了吧!中國是納粹2.0嗎」、「新娘超可憐...」、「垃圾國家」、「沒有任何的話語能形容這種純粹的邪惡」、「伊斯蘭的子民們站出來!共同對抗這個國家吧」、「現在真的要全世界都是中國人了?」。

ThirteenJune 03, 2018
看到大家在討論這條消息真假的問題,我覺得很好。不如這麽說吧,我希望這條消息是假的。

影片我沒有點來看,看了怕心情不好。之前大選前周子瑜的影片我也不忍看。如果這事是真的,共產黨可謂再次突破底線。假使未來共產黨對新疆的控制力減弱,大規模的民族沖突可能無法避免。這種婚姻下的孩子要面對什麽樣矛盾?

說說臺灣媒體吧。對於部分臺媒,只要是中國的負面消息,篩選的門檻非常低,大概也不會盡到求證的義務。頂多在新聞上加上「疑似」兩個字就覺得能免去責任。所以臺灣媒體扮演的就是復制、貼上的角色。而原始的來源是我沒聽過的媒體,要求證似乎也很困難。看起來也不像會有多方消息可以交叉比對。妳也不可能在新疆找到個記者對此議題做追蹤。

除去新聞來源的辨證。另壹方面,就從常識來判斷。結合幾項已經證實發生的事情來看:

1. 教育集中營,授課內容為漢語、黨國教育

2. 漢族公務人員強制入住維吾爾族家庭

3. 海外維吾爾族記者(已非中國籍)遭到共產黨以其在集中營的親人加以威脅

總結黨的手法脈絡來看,目的是消滅文化、強制融合,而挾持親人來威脅是其手段之壹。這麽看「強制通婚」是符合這個脈絡。或者,如果這條消息是編造的,編寫者對共產黨的手法是有某種程度的了解。

結論,請大家多關註新疆/東突厥,多關心自己國家的人權議題。消彌仇恨從妳我做起。

123.如何看待吳小暉對判決不服翻供?


中國安邦保險集團的原控制人吳小暉,早前被以集資詐騙罪、職務侵占罪壹審判處18年刑期。在庭上曾表示“認罪悔罪”的吳小暉,近日突然否認控罪。吳小暉的代理律師陳有西確認,吳小暉不服壹審兩罪判決,提起無罪上訴;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已組成二審合議庭。
本周三(5月30日),吳小暉委托的律師陳有西,在社交媒體新浪微博發帖稱,吳小暉不服壹審兩罪判決,已經提起無罪上訴。上海高院已經組成二審合議庭。陳有西披露,他將與德恒律師事務所律師李貴方共同擔任吳小暉二審辯護人,依法為其辯護。陳有西本人已向財新記者確認了上述信息的真實性。
3月28日,上海市第壹中級法院開庭審理安吳小暉犯集資詐騙罪、職務侵占罪壹案。官方媒體報道說,在最後陳述階段,被告人吳小暉當庭表示深刻反省、認罪悔罪,並對自己的行為表示深刻的懺悔,感謝司法機關的幫助、教育和挽救,請求從輕處罰。不過,該案5月10日壹審宣判後,吳小暉提起上訴。
著名刑辯專家,北京莫少平律師事務所主任律師莫少平,本周三接受自由亞洲電臺采訪時表示,被告人在法庭上無論是否認罪,在接到壹審判決10天內可以提起上訴,但中國二審改判率不足壹成:
“不管他此前怎麽表態,只要判決沒有滿10天,他如果要上訴,壹點問題都沒有,這是第壹。第二,二審會不會改判,中國的二審改判率是比較低的,百分之十都不到。二審通常是書面審理,不開庭的”。
吳小暉案在5月10日完成壹審宣判。上海市第壹中級法院以集資詐騙罪、職務侵占罪對吳小暉作出公開宣判。其中,對吳小暉以集資詐騙罪判處有期徒刑15年,剝奪政治權利4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專題)95億元;職務侵占罪判處有期徒刑10年,並處沒收財產人民幣10億元;決定執行有期徒刑18年,並處沒收財產105億元。
兩天前(28日),英國《金融時報》引述知情人士的消息透露,中國監管機構為掌控安邦保險並開始對安邦的投資進行清盤,已聘請大陸證券商“中金公司”(CICC)和瑞士銀行(UBS)擔任顧問。據瑞銀估計,在吳小暉被捕前,安邦直接或間接控制58家公司,資產規模達2萬億元人民幣。除了紐約(專題)的酒店外,安邦的資產還包括向歐洲金融機構提供的救助融資、壹家韓國(專題)保險公司的控股股權及約20家大陸上市公司的可觀股權。
河北媒體人朱欣欣對本臺表示,在中國,因為沒有獨立的司法,權力在左右法律,因此有理由懷疑司法的公正性:
“我們不知道吳小暉這個案子背後有什麽交易,看來他這個變化和背後的不同的權力人物之間的博弈有關系。因為背後的交易變化了,所以臺前他也會變化。這更說明此前吳小暉認罪、懺悔,是壹場表演”。
北京學者查建國認為,吳小暉想翻案成功恐怕很難。他用“水很深”來比喻該案:
“雖然吳小暉認罪,又翻供,這裏面必定有他的道理,是不是有重大隱情。總的來說這個案子不太容易翻,因為這是壹個影響很大的案件。可能要影響到壹串的問題。為什麽要收拾他,本來他就是壹個背景很深的人”。

sprintJune 03, 2018

自由亞洲電臺特約評論員高新曾發文披露,習近平曾對吳小暉案指示“特案特辦,從簡從快”。

除了依靠鄧家,吳小暉還被指與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恒以及曾慶紅的關系非常緊密。吳小暉的初始資本來自石油巨頭中石化和上汽集團,而這兩個領域始終被江綿恒、曾慶紅、周永康等人掌控。

聯系到吳小暉壹審哭的壹把鼻涕壹把淚的悔過,現在突然上訴不服的確不同尋常。

唯壹可以解釋的就是反習力量正在集結,利用貿易戰向習發難。

124.專欄文章: 從日語入聲漢字音讀規律及部分詞匯發音談西南官話武天片區對漢語古音的保存



天神九頭鳥June 03, 2018

題目起的有點大,事實上本人對除家鄉以外的方言發音並不十分了解,雖然西南官話目前被歸屬於官話區,但內部差別不光存在而且還不小。所以說的不準確的地方歡迎有識之士指正補充。進入正題之前,先談談西南官話的歷史認定和與北方官話區對入聲字發音的區別以及現代日語對入聲字的發音標記。

西南官話在民國時期被認定為上江官話,江淮官話則被認定為下江官話,兩者是除吳閩湘贛粵客家六南方言外南方地區唯二的官話區,過去統稱為南方官話。建國以後,上江官話和下江官話則被改名,壹並劃分到官話區,不再分南北。不過,這兩個官話區的語音語調和北方地區的官話還是有十分明顯的差別,其中壹點就是對入聲調的保留或者並歸。例如西南官話中入聲調雖然基本消失,但非常有規律的被統壹劃入陽平調,這種現象被語言學成為“入派陽平”,而北方地區的官話則把入聲調漢字完全打散混入陰平、陽平、上聲、去聲四個音調中,被稱為”入派四聲”。很顯然將入聲字派入了四種不同聲調的北方官話,在通過語音識別入聲字這壹點上,比將入聲字只派入壹種聲調的方言困難的多。這句話理解起來可能比較費勁,但在闡述西南官話和日語語音聯系中通過實例很容易理解。

日語中常用漢字壹共有1945個,其中入聲字321個。由於漢字是在中古甚至上古時期,陸陸續續從朝鮮或中國本土傳入日本。在現代日語中這些具有古代入聲調的漢字讀音依然被較為完好的保留下來。並且非常具有規律性,易於辨認。日語中註音以「く(ku)、き(ki)、つ(tsu)、ち(chi)」四個假名結尾的,並具有兩個音節發音的漢字就是入聲字。其中「く(ku)、き(ki)」對應古漢語入聲輔音“k”,「つ(tsu)、ち(chi)」對應古漢語入聲輔音“t”。

下面進入正題,以本人家鄉所屬的西南官話武天片區為例,並結合日語以及普通話對入聲字的發音來談談西南官話對古音的保留。

以「く」收音的入聲字:

督「とく(toku)」:普通話發第壹聲陰平(dū),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dóu)。

伯「はく(haku)」;普通話發第二聲陽平(bó),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bé)。

百「ひゃく(hyaku)」;普通話發第三聲上聲(bǎi),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bé)。

畜「ちく(chiku)」;普通話發第四聲去聲(chǜ),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cóu)。


以「き」收音的入聲字:

滴「てき(teki)」:普通話發第壹聲陰平(dī),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dí)。

敵「てき(teki)」:普通話發第聲陰平(dí),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dí)。

歴「れき(reki)」:普通話發第四聲去聲(lì),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lí)。


以「つ」收音的入聲字:

刷「さつ(satsu)」:普通話發第壹聲陰平(shuā),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suá)。

結「けつ(ketsu)」;普通話發第二聲陽平(jié),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jié)。

乙「おつ(otsu)」;普通話發第三聲上聲(yǐ),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yí)。

末「まつ(matsu)」;普通話發第四聲去聲(mò),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mó)。


以「ち」收音的入聲字:

壱「いち(ichi)」:普通話發第壹聲陰平(yī),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yí)。

八「はち(hachi)」;普通話發第壹聲陰平(bā),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bá)。

七「しち(shichi)」;普通話發第壹聲陰平(qī),武天片發第二聲陽平(qí)。

以上舉例的入聲字可以看出,所有入聲調輔音在武天方言中雖然消失,但都通過派入陽平的方式被標識出來。雖然不能反推所有武天方言中發陽平的字都是古代入聲字。但至少比起普通話,將入聲調派入四個音調中,要容易識別的多。


125.文革期間發生了什麽駭人聽聞的事情?


文化大革命期間除了壹般人所知道的黑暗,還發生過什麽不為人知或者駭人聽聞的事情?

英鎊黨 June 04, 2018

寫壹件文革剖棺逸事,大家或許聽過。可能這件事比起文革其他事件算不上駭人聽聞,不過這是我唯壹知道的由當事人親口詳述的事,其他的我僅是閱讀文字資料或道聽塗說。

1966年8月文革初期,北京市海澱區。原北京市六壹學校(校址位於如今的北京市二十壹世紀國際學校),正在接受「勞動改造」的年輕校長和教師們,不得不挖開了學校附近的大太監李蓮英之墓。

由於墳墓構造極其嚴密,挖掘工作持續了壹個多星期纔有所突破。

墓室終於被打開。趙廣誌是當年參與挖掘的青年教師之壹,他和校長楊毅等人壹起推開了李蓮英的棺蓋。紫紅色的棺槨中,壹具完整的身形躺在其中,李蓮英的屍骨蓋著被子,頭部和穿著官靴的雙腳分別從被子的首尾兩端露出來。

但是令趙廣誌奇怪的是,當他掀開潮濕、腐爛的被子,卻發現被子下衹有壹顆頭顱、壹件平整的官服、壹雙官靴和五十多件珍貴陪葬品,唯獨沒有身子和雙腳,而是用棉花之類的物品(已腐爛)填充的。頭顱是皮包骨頭的那種骷髏頭,尚未完全腐爛,後腦勺還留著清朝人的小辮子。

種種跡象表明,之前尚未有人進過墓。

李蓮英的頭骨被他們取出之後,被任意地棄置在外。據原六壹學校女老師魯玉環回憶,學生們把頭顱當作足球似地踢來踢去,學生們還提溜著他頭顱上的清朝小辮子,把頭骨胡亂地丟來甩去,壹扔扔出好遠,跟亂扔鉛球似的。

孩子們把李蓮英的頭骨玩了個遍,仍是不夠解氣,爲了洩憤,還把他的頭骨丟到了廁所糞坑裏。

趙廣誌心裏頭特別不舒服,他實在看不下去了。壹天晚上,他趁人不註意偷偷地溜進廁所,用撈大糞的勺子將頭顱從糞坑裏撈了出來,洗幹凈。然後,他將頭顱埋在了墳墓的風水山附近。

從此李蓮英的頭顱再無人問津。至於他的身軀和雙腳,至今無人知曉到底在何處。

126.修憲這事對於國人有沒有什麽教訓可吸取反思?如昨日的不作為,才導致今日的惡果?



公知被汙名化的時候,我們壹起參與詆毀;
律師被抓捕的時候,我們在壹旁戲謔;
自由派人士最終被消滅殆盡,然而我們只剩下壹個奴役我們的皇帝。

弗雷德崔斯特June 04, 2018

我說壹個稍微極端些的看法吧,這樣也會顯得品蔥的多元,溫和什麽的可以先放壹放了。

對壹部分人來說,醒悟是早晚的事,這部分人好奇心重,邏輯性求真欲強。或許會被蒙蔽壹陣子,但不會是壹輩子。

說說另壹部分,前幾天微博上有壹個抗日神劇片段上了熱門,日本兵穿中國軍服被識破的事,熱評裏有個人說日內瓦公約裏有不能穿對方軍服的規定,底下幾百人嘲諷,五花八門,有的甚至不堪入目。我就在想,這群人為什麽對文明如此抵觸,八路軍混入群眾中抗日不過分的說是反人類的,手無寸鐵的平民不指望著文明進步,不指望著讓這個世界讓自己更安全,反而去嘲諷文明我實在想不通。

層出不窮的社會問題大家都看在眼裏,鋪天蓋地的禁言刪帖正愈演愈烈,這是每天都在發生的事情。然而這並不能引起他們求真的欲望,也不會去多想壹想為什麽,合不合理,反而對表象的事情津津樂道,如電視認罪,最強硬發言人,外長懟記者等等。這壹部分人或許到死也不會醒悟,本來這也沒什麽不好,那是他們的人生,遺憾的的和我們捆綁在了壹起。而他們中不乏出身底層的高學歷們,可怕之處在於他們利用所受的教育幫著強權辯護,要知道他們獲取信息的能力可都不差,怎麽能完全過濾掉理性的信息呢,這裏我只能揣測道德觀念。或許他們懶得思考,所以就有人替他們思考,他們的觀點和官方無限重合,改變也和隨著官方的改變緊密同步。

有解嗎?在我看是死循環,當妳試著理性的和他們說出哪裏出了問題時,比如教育,比如新聞,比如洗腦的過程,還不等共產黨動手,他們已經跳腳過來堵妳的嘴了。這是共產黨洗腦牛的地方,幾乎可以壹勞永逸了。

所以對這壹部分人,最明智的決定就是放棄治療。之前聽到過壹句話,出處不詳,為這些人爭取民主,不值。

哎,生活中的他們或許不是那樣子的,誰知道呢

127.為什麽中國歷史教科書不介紹六四?



很多人都說中國歷史教科書都是騙人的,而我不這麽認為。中國歷史教科書雖然不騙人,但它隱瞞真相。雖然歷史考試幾乎不考文革,但文革內容在歷史書上完整的展現過。那為什麽中國只告訴我們文革的黑歷史,卻不介紹六四呢?

非去來今June 04, 2018


這場血腥的政治運動表面被中共定性為鎮壓反革命動亂,從而打上合法性、正當性的標簽,但起因是什麽呢?

可以歸結為三敗:經濟衰敗、治安失敗、政治腐敗。這恰恰是中共不願意向公眾展現的醜陋之處,因為有了文革紅衛兵的前車之鑒,加之東歐在1989年爆發了大規模的罷工、遊行、政黨更替事件,當權者已經杯弓蛇影、草木皆兵。

壹九八九年春,中國經濟形勢可以說是進入80年代以後的壹個歷史低谷,人心惶惶。李鵬在七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直接承認了物價暴漲導致民怨載道,甚至報告中提到各銀行動已經啟用存款準備金,因為資金已經到了死水位。嚴重的經濟危機,導致嚴重的社會治安惡化。據當年公安部報告,僅1989年第壹季度,全國的發案率就達56萬起,比1985年全年的54萬起發案率還多,而且主要集中在搶劫、盜竊、詐騙、盜墓等罪行。物價上漲,通貨膨脹,官員腐化,官倒猖獗,各種思潮泛濫,信仰危機加劇。壹定程度可以說,經濟遭遇了政治制度的瓶頸制約,也可以說是當時洶湧澎湃的民主自由之風與僵化腐朽的政府意識形態脫節後的必然矛盾,

1988年6月中旬,全國三十多所高校做學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幹部匯集中國科技大學, 根據《當代大學生的思考與選擇》的萬人問卷調查,研究討論大學生的思想狀況,並報告給中共中央。報告提到:

1、政治信仰危機加劇,對共產主義社會的看法,有39.7%的學生認為純粹是壹種空想,永遠不能實現,有25%的認為這個問題說不清。值得註意的是,許多大學生開始越來越重視個人利益,崇尚個人自我奮鬥,把個人需要看得高於壹切。
2、中共的威信下降。有54%的學生不想入黨;有45%的學生認為黨風越來越差;甚至85%的學生認為黨風差的根源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3、對學潮評價有抵觸。有56%的學生認為1986年底的全國學潮的根本起因是國家體制的弊端和不正之風引起的;有27%的學生公開表示1986年學潮學生根本沒有錯;有43%的學生表示如果今後出現類似1986年學潮,參不參加要視情況而定,而有57%的學生表示要積極參加。(關於八六學潮: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 ... D%E5%AD%A6%E6%BD%AE
4、改革開放的看法。不少學生都希望國家富強,認為我國的現代化必須堅持社會主義 道路的只占 41.71%,認為管它什麽主義,只要富起來就行的占 45.62%,有 8.77%的學生認為應該補資本主義的課並全盤西化。


但是從北京市委辦公廳出版的《1989年北京制止動亂平息反革命暴亂紀事 》、時任北京市市長陳希同在1989年6月全人常會議上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來看,始終回避這些政府問題、社會矛盾,把動因輕描淡寫,嫁禍於壹小撮人挑撥慫恿顛覆政權。

其中影響最深的也是第壹次官方定調是4月26日《人民日報》發表題為《必須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的社論(據李鵬說,“四·二六社論”的定性是按鄧的原話寫的),指出:

在悼念胡耀邦同誌的活動中,出現了壹些不正常的情況。極少數別有用心的人利用青年學生悼念胡耀邦同誌的心情,打著民主的旗號破壞民主法制,其目的是要搞散人心,搞亂全國,破壞安定團結的局面。這是壹場有計劃的陰謀,其實質是要從根本上否定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否定社會主義制度。這是擺在全黨和全國各族人民面前的壹場嚴重的政治鬥爭。社論號召全黨和全國人民團結起來,旗幟鮮明地反對動亂。


這則鄧小平授意的社評掩蓋了政府治理無能和思想僵化,給請願的民眾扣上了莫須有的反革命大罪,直接激發了青年壹代的情緒,但這份社評也間接映射了中共高層權利爭鬥中民主派的完結,全國人大網上至今還掛著89年北京市市長陳希同代表政府炮轟趙紫陽的大字報,措辭極其傲慢無禮 http://www.npc.gov(dot) cn/wxzl/gongbao/1989-06/30/content_1481155.htm

在事態急劇惡化的情況下,趙紫陽同誌不僅沒有做他應當做的工作,反而煽動新聞界,進行錯誤的輿論導向,把已經惡化的局面搞得更加難以收拾。5月6日,趙紫陽同誌對當時中央主管宣傳和思想工作的胡啟立、芮杏文同誌說,對學潮的報道“放開了壹點,遊行作了報道,新聞公開程度增加壹點,風險不大”。甚至還說:“面對國內人心所向,面對國際進步潮流,我們只能因勢利導”。在這裏,他竟把反共反社會主義逆流稱之為“國內人心所向”和“國際進步潮流”。


這場運動的失敗者趙紫陽並不這麽認為,他在軟禁多年後的采訪錄音中反駁道:(後被整理成《國家囚徒》壹書在港出版)

6月3日夜,我正同家人在院子裏乘涼,聽到街上有密集的槍聲。壹場舉世震驚的悲劇終於未能避免地發生了。 “六四”悲劇三年後,我記下了這些材料,這場悲劇已經過去好多年了。這場風波的積極分子,除少數人逃出國外,大部分人被抓、被判、被反覆審問。情況現在應當是非常清楚了,應該說以下三個問題可以回答了:
第壹,當時說學潮是壹場有領導、有計劃、有預謀的“反黨反社會主義”的政治鬥爭。現在可以問壹下,究竟是什麽人在領導?如何計劃,如何預謀的?有哪些材料能夠說明這壹點?還說黨內有黑手,黑手是誰呀?
第二,說這場動亂的目的是要顛覆共和國,推翻共產黨,這方面又有什麽材料?我當時就說過,多數人是要我們改正錯誤,而不是要根本上推翻我們的制度。 這麽多年過去了,審訊中得到什麽材料?究竟是我說得對還是他們說得對?許多外出的民運分子都說,他們在“六四”前,還是希望黨往好處改變。“六四”以後,黨使他們完全絕望,使他們和黨處在對立的方面。在學潮期間,學生提出過很多口號、要求,但就是沒有提物價問題,而當時物價問題是社會上很大的熱點,是很容易引起共鳴的。 學生們要和共產黨作對,這麽敏感的問題他們為什麽不利用呢?提這樣的問題不是更能動員群眾嗎?學生不提物價問題,可見學生們知道物價問題涉及改革,如果直接提出物價問題動員群眾,實際上要反對、否定改革。可見不是這種情況。
第三,將“六四”定性為反革命暴亂,能不能站得住腳?學生壹直是守秩序的,不少材料說明,在解放軍遭到圍攻時,許多地方反而是學生來保護解放軍。大量市民阻攔解放軍進城,究竟是為了什麽?是要推翻共和國嗎?當然,那麽多人的行動,總有極少數人混在人群裏面攻打解放軍,但那是壹種混亂情況。北京市不少流氓、流竄犯乘機鬧事,那是完全可能的。難道能把這些行為說成是廣大市民、學生的行為嗎?這個問題到現在應當很清楚了。

趙紫陽秘書鮑彤還說學生提出反腐敗和民主的時候,過去的老辦法是學生的訴求由黨處理,而趙紫陽提出與學生對話。如果按照八九年的契機,通過對話來解決問題,現在的中國就不是這個樣子。鮑彤在美國之音節目裏談到習近平和趙紫陽的區別時說道:

趙紫陽時代的政治生態比現在活躍得多。趙紫陽在做代理總書記的時候就說,第壹黨不要管文藝,第二黨不要管審判。這兩件事情都是在中央開會的時候討論的。當時湖南長沙有壹個學生進入了軍事警戒線,被打死了。司法機關開會,向趙紫陽報告,請示如何處理。趙紫陽說,我們黨的會議不是討論辦案的,辦案應該由法院依法審判,由檢察院依法公訴,由公安依法逮捕。這些事情都依法,中央對妳們就能滿意了。妳們壹定要依法處理,司法要獨立。
當時有個電影,叫《芙蓉鎮》,是否能公演有爭論。當時有位書記請紫陽看電影,看完以後請紫陽發表意見。紫陽說我們都是觀眾,大家是來看電影的,不是決定電影能不能公演的。文藝作品應該由作家和讀者來做決定。趙紫陽的這些意見都是向各級黨委傳達的。因此在趙紫陽擔任代理總書記和總書記期間,黨是不管文藝、不審案子的。
原文:https://www.voachinese.com/a/voa ... inping/4226288.html

128.中國限制人口流動的戶籍制度是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如何評價?



Ted.PaulJune 04, 2018
查了壹下有關資料,歸納總結如下:

歷史上

周朝,以人口清冊與戶籍制度,作為統計人口之用。至秦,建立了更為嚴密的戶口登記制度,秦行"戶籍相伍"制度,即5家為壹最小單位,以作軍事化管理。宋代因其顯著的開放屬性與商業屬性,人民遷移自由,居住壹年可獲當地戶口。元代以後再度嚴謹,明代中期後再度緩解。

建國後

到了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國後,將公民分為農業戶口與非農業戶口,升學、就業、社會保障、居住等都與戶口掛鉤,並且兩類戶口規定作為區別對待。目前部分地區(例如青島)已取消農業戶口和非農業戶口制度,統壹為居民戶口。

戶籍制度是中國很多歧視性政策得以實施的依據。

比如,在教育方面,不同城市戶籍的學生,面臨的競爭是不平等的。

在醫療、養老方面,也是壹樣的,安徽農民就無法去上海醫院看病報銷生孩子。現在有的地方有了大病統籌等跨市報銷,情況有所改善。

不光戶籍制度,還有民族政策也是戶籍制度的壹個分支。

在就業方面,很多城市招錄公務員、壹些公司招錄職工,都會傾向於有本市戶籍的應聘人員。必須指出的是,在某個城市生活,不壹定意味著擁有這個城市的戶籍,除非是官方認可的有限的渠道。

居民要將自己的戶籍從壹個城市調往另壹個城市,往往相當困難和繁瑣。例如,很多人只註意到從外地戶籍遷往北京很困難,實際上,擁有北京戶籍的人要遷往新疆,也是壹件困難的事情。如果把城鎮戶籍遷入農業戶籍(農村或者城中村),特別是那些著名富裕的如江蘇華西村等,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事。

戶籍制度也在計劃生育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在戶口遷移的時候,很重要的壹個審查方向,就是遷移者是否曾經違反計劃生育政策。往往遷移者要提供大量的資料、填寫繁瑣的表格,來證明自己的清白。但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人口流動日益頻繁的今天,對流動中的人口監測其是否曾有生育,是很困難的事情。在單配偶制度下所引發的未婚先孕、婚外情、包二奶、私生子相對增多的今天,要檢測壹名男性的計劃生育情況是不可能的任務。因此,計劃生育的矛頭直接指向了女性。因此,在現有制度下,女性辦理戶口遷移時,比男性遭遇了更多的障礙。

129.二十壹世紀宣傳民族主義是進步還是倒退?



現在是全球化時代,信息和交通都比以前快幾百、上千倍,而且還在提速
各種新技術的出現,連語言的壁壘也要被打破,馬上人腦也能直接互聯
未來人類所有信息都來自網絡,作為個體,中國人接受的信息和美國人接受的信息沒什麽區別,那麽民族怎麽劃分?
那麽現在宣傳基於地理位置的民族主義,是進步、還是倒退?

AmphetamineJune 05, 2018

現在看當然不算過時,畢竟中國就是實實在在的通過民族主義敘事崛起的大國。中國通過各種民族主義宣傳,比如發達國家在出口中國的電子產品裏面植入後門,監視中國人民之類的,成功忽悠了大批優秀的留學生回國,創造了百度,華為,小米這些企業,終於讓中國人用上了植入國產後門的電子產品,取代了發達國家原本占據的位置。這不是壹項偉大的成就嗎?

等到中國哪天像蘇聯那樣垮臺了,才標誌著人類翻過了民族主義這壹頁。因為中國做到了其他民族主義者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擁有熱核武器,航母,隱形戰鬥機),結果人民的地位還是豬狗不如,和做亡國奴沒什麽兩樣。從此留學生再也不會被民族主義的那壹套忽悠,再也不會覺得留在當地追求更美好的生活是什麽不齒,因為他們明白,回去為壹個宣揚民族主義,集體主義的國家賣命,並不比留在發達國家對同胞仁慈到哪裏去。發達國家再也不會放任任何民族主義毒瘤的坐大,再也不會覺得這些留學生壹門心思想留下來有什麽不好,而不是抱怨他們為什麽不回去建設祖國,緩解移民的壓力。因為他們再也不會覺得,這些留學生回去比起留下來更讓他們省心。

130.專欄文章: 我們都是木頭人



Daa June 05, 2018


作者:葉匡政


我們都是木頭人

不許講話不許笑

還有壹個不許動

就這樣我們頭發慢慢白了

皮膚變黑了,皺紋越來越多了

就這樣我們走進生命的冬日

天黑得越來越快了

就這樣我的好友,我的兄弟

離得越來越遠了

圍坐身旁的都是陌生人

我們低著頭,像接受懲罰的孩子

血落在這裏

長出來的都是木頭人

我們都是木頭人

這是我們內在生活的真實形象

他們數數人頭,就知道我們還在

看見我們吃飯

就知道木頭人還乖

他們真是這樣想的



….
我們都是木頭人

我是木頭人,我的妻子是木頭人

我的孩子也會長成木頭人

為何要保留這愚蠢的人形

為何要鍛煉身體,翻斤頭,倒立

為何要發育

這就是我理解的生命,和生命的回報

我們都是木頭人

所以我們今天還生活在這裏

爬吧,乞求吧,發黴吧

妳有嬰兒般細嫩的皮膚有何用

妳有含苞欲放的紅唇有何用

妳有烏溜溜的黑眼睛有何用

妳有健壯的胸肌,妳有堅挺的雙乳

又有何用

我們都是木頭人

二十歲被埋葬,三十歲已成白骨

四十歲後在世間遊蕩的都是幹屍

與吸血鬼

是呵,妳還活著,妳還做夢

妳還有三天的路才到達目的地

妳的雙手還未被捆綁

妳還能背叛與撒謊

看看這些怪物吧

除了繁殖,他們還能做些什麽

看看恐懼發育成形的脊椎

看看被管制而萎縮的大腦

我們都是木頭人,現在選擇吧
……
選擇吧,我們都是木頭人

死亡才能終止這種存在

大喊救命的木頭人

死於貧困的木頭人

被生活累垮的木頭人

讓貪婪吞噬的木頭人

木頭人能唱的永遠是壹支悲哀的歌

選擇吧!

木頭人,要分清
……
選擇吧!

木頭人,讓木頭燃燒

讓這個騙子的集團現出原形

燒毀那些教義

燒毀愚蠢的報紙與教科書

燒毀所有謊話和說謊話的人

瞧,我們自己也冒煙了

這是每壹個木頭人的節日

我必須醒著看到這個結尾

我必須繼續工作,我必須
……

我必須贏得所有人的幫助

讓木頭變回木頭,讓人成為人

妳不相信這是真的 木頭人妳有好心腸

木頭人妳已病入膏肓

我們都是木頭人

不許講話不許笑

還有壹個不許動

我就是死也要走在人的路上

131.如何評價8964



64是中國民主進程中偉大壹步,64是如何發生的,是如何結束的?64給中國留下了什麽深遠影響?

天神九頭鳥June 05, 2018

「64是如何發生的,是如何結束的。」維基裏面介紹的很詳細。引用資料也很全面。就不發表拙見了。

回答下「64給中國留下了什麽深遠影響?」這個問題吧。其實個人覺得這個問題也比前兩個有意義的多。

六四事件沒有推進中國民主進程。

由於建國後中共長期的極左路線和文革對國家以及對中共本身造成的重大傷害,鄧上臺後對中共的執政方式是產生過反思的。從廢除領導終身制,恢復知識分子地位,對毛的定性等等可以看出,中共希望像改革經濟壹樣,在政治領域也走出壹條與過去完全不同的道路。當時政治環境言論環境遠比現在寬松,不管是出版書籍還是集會遊行,政府都抱持相對開明的態度。雖然紅線還是存在,但能感覺到顏色在逐漸褪去。也正是基於這個大環境的改變。才為事後六四事件的發生埋下了種子。可以這麽說整個80年代中國民主是在呈現好的方面發展。中共也在尋找道路的過程中采取觀望態度。

由於六四事件,中共從摸石頭過河模式轉到不過河也不摸石頭的模式。明白了解禁開放言論自由這些普世價值對自己的危害絲毫不亞於歷史上所犯的左傾錯誤,基本上算是永久放棄了對自身的政治改革。另壹方面隨著中國國力的提升,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本來就對民主沒多大獻身精神的中國人重新回歸到麻木狀態。而民間這壹氛圍的轉變又反過來給與黨內保守勢力發揮的空間。就這麽惡性循環發展至今,即便包子做出了恢復領導終身制這樣倒行逆施的事,也沒人再敢沒人願意為了所謂民主價值來割自己的肉。六四事件之後,中國民主進程實際上是大大的退後了。

六四精神在中國沒有得到傳承。

記得過去在Youtube看過壹個境外媒體在中國的街頭訪問視頻,采訪對象主要選擇中國年輕壹代90後們。當被問及是否知道六四事件時,絕大部分的年輕人臉上都是壹臉茫然,回答不清楚或不知道。有的人認為他們只是心裏清楚,但不敢表達。和朝鮮民眾在接受采訪時的心理類似。不過我是覺得就算他們心裏知道又如何呢?在鏡頭面前不願意表達在親戚朋友面前就會侃侃而談嗎?如果全社會對壹個事件壹個名詞選擇失憶選擇漠然選擇淡忘,把侃侃而談它的人視為異類。那麽即使這件事這個詞不會從歷史上消失,也不可能對現實產生多大影響了。原來就聽過壹句話:連說都不敢說或不想說的事,人更不會去做。對民主的追求,對自由的渴望,這些內在精神並沒有在中國社會得到傳承。而它們的缺失恰恰是目前中國民主化最大的阻礙。

六四事件開啟反民智的先河。

我壹向不太贊同把西方的那套民主發展理論照搬到中國,因為脫離實際分析不了什麽問題。就好比民智這個概念。不知道多少本書多少位學者給民智這個詞下過多少種定義,我沒那麽大學問,在這裏魯莽地下個定義:民智是大眾覺醒後的狀態。而中國人在六四中算是完全覺醒了。也算看到了壹些覺醒後的好處。但由於中共在六四中對反對聲浪的強力鎮壓,中國人又不得不重新恢復到裝睡狀態。而在之後的十年二十年三十年中,中國人越來越覺得民智這東西是壹點用都沒有,既不能帶來經濟利益是又不能保家宅平安。其實只要能生活的好,裝睡比醒著更好。在國外受欺負了可以唱國歌討公道,家人生病無力支付醫藥費也可以網上籌錢,混的太低端了還可以借著遊行砸砸有錢人的汽車。從這些事例裏可以發現,中國社會在經過六四後形成了壹套獨特的且相當管用的運作機制。中國人完全可以在不反共不賣國的情況下,解決自身生活中所面臨的實際的問題。當民主人士把民主後的中國吹爆了,想方設法拉人入夥的時候,在中國人看來這其實是為他們招災。相比民智,反民智對他們來說更加重要。

132.藝術家的表達存在道德責任嗎?如果存在,是什麽?



排除在創作過程中直接對其他非誌願的人或動物作出傷害。

Sad pandoraJune 05, 2018
無論是繪畫 雕塑 還是音樂 藝術就是自我的表達

而受眾對作品的感受 就是作品的價值所在 (妳覺得它美 它對妳就有價值)

所以 有人看懂畢加索 也有人看不懂

有人欣賞杜尚的泉 而有人覺得泉就是垃圾

所以 在我看來 同樣作為自我的表達 藝術品和文字應該享有同樣的權利與責任 即享有言論的自由 又要尊重自由的界限

只不過 對受眾來說 因為每個人的感受總是不壹樣 而且藝術品的表達確實不如文字明晰 對同壹件藝術品 有人覺得很正常 有人會覺得被冒犯 這時就會出現對這藝術品到底有沒有觸犯道德界限的爭議

133.品蔥的硬傷?



眾所周知品蔥是對知乎的模仿(知乎是對quora的模仿),但不同處在於脫離了中共的網絡管制,因此更加的暢所欲言。能訪問品蔥的多為海外中文用戶,雖然我沒有後臺數據,但根據瀏覽體驗,應該以港臺及海外留學生居多。港臺同胞天然的抵觸中共,留學生們也是熱血有余恨中共不成器。因此造成了品蔥主流輿論就是反對中共,罵中國政府,而且大部分的帖子也是與此相關。
此類政治帖,由積極意義的很少,大部分都是在揮發負面情緒,長此以往給許多用戶帶來不良體驗,產生“沒營養”的感覺。
而非政治類話題,討論也常常流於表面,可能是因為對其了解更深刻的用戶直接就去知乎談論相關話題了
言論自由,討論政治話題本沒有錯,但我想品蔥創立的初衷應該不是壹個政治類網站,過多的政治內容是否阻礙了品蔥的長期發展?如果是,有沒有什麽解決方法?

Pitt ShJune 06, 2018

首先我就不是很同意品蔥大部分是抒發負面情緒的看法,受到國內思想嚴重影響下確實很多會認為任何自己不喜歡的或者讓自己不舒服的言論都是有煽動和負面性的,甚至在美國等西方發達經濟體非常平常的反對政府言論被認為不夠積極(笑)。

然而品蔥的各位按照某大大的話說壹不輸出革命二不提倡霸權,看多了信息做多了思考喜歡說說實話說說心裏話而已,怎麽能算是負面情緒呢?這讓我想到在墻內的遭遇,就是先把反對派和不同的聲音封起來,然後自說自話的宣傳,把對方說成敵對勢力和負能量,事實和痛苦他就是存在的,妳不說他也存在妳不看他也存在,難道每天歌唱祖國就能高枕無憂了?

其實我也明白,大概就會有人和我說妳怎麽不去反?(不能說品蔥沒有給出解決方案,因為答案太多多多少少都有具體的方案和意見,這麽問就站不住腳了)然而,縱觀眾多的品蔥答案我覺得品蔥連組織反華的罪名都不算,怎麽能說是唆使呢?說實話是唆使嗎?

另外,品蔥的答案如果算負能量,如果算沒有營養,那我覺得中國大陸地區的媒體,比如妳每天打開電視機裏播放的大部分信息灌輸類節目都屬於沒有營養,更是負能量極高的存在,只要我還有壹點點的思辨能力這些歌功頌德,海外水深火熱的智障內容就無法讓我覺得是“正”能量,至少我認為不是。

接下去說說品蔥的功能,說品蔥模仿知乎那沒什麽問題,其實早先就有問題提問過關於品蔥社區單壹化取向的缺點,然而我之前就回答過現在還是再回答壹下:我認為這不是問題。知乎由於多而雜的平臺屬性外加乖寶寶的必然性註定其不可能扮演什麽意識喚醒,思想傳播的重任,知乎不光現在,只要中共存在壹天未來也絕對不會允許他徹底的開放。那就好了,相對泛泛而談的知乎壹個中共手下宣傳工具型的知乎,品蔥難道只是墻外的知乎嗎?當然不是,品蔥是壹個對於墻內和墻外政治,法制,民主信息的溝通平臺,是壹個披著第二知乎外皮實際上是海外民主力量壹部分的公開社區,所以就我個人來說,品蔥有沒有其他內容我根本不在乎,如果有時間當做娛樂和興趣回答壹下其他問題不是不可以,但品蔥以政治問題為主的基調我完全接受。

我說了,知乎不會成為品蔥,品蔥也不是什麽言論更自由的知乎,品蔥的受眾決定了他的基調不會像現在的知乎這樣淪為墻內工具,實際上以中國人目前的狀況,知乎徹底開放後政治問題壹樣會成為主流,只是墻內什麽都封鎖大家沒辦法只能討論點吃吃喝喝,給人壹種太平盛世百姓不問朝廷事的錯覺,這也很正常,問多了說多了討論多了必然會促使人思考,思考後不理解不滿意的部分又使人追問使人懷疑,這就可怕了,這可是能把人逆轉的傾向,今天粉紅明天叛變都沒壹定呢。現在的墻內,今天馬路上遇到什麽事發出去都怕網警查出來說妳造謠抓起來關進去,對於政治觀點抒發的渴望根本是壹直在被壓抑,包子修憲那邊整個互聯網暗語都不準用可很多網民硬是看著壹些字和圖片來抒發情感,妳告訴我中國有多少人的政治主張是被完全壓抑的?人們獲得不了公平的信息也沒人權去說去追究罷了,每天聊聊星座,動漫,遊戲,戀愛,明星來躲避躲避現實的苦悶,人生活中只有政治嗎?當然不是,但妳不關心政治,政治就會來關心妳,不讓說可不是解壓的好辦法哦。那麽,為什麽quora不是?美國基層民主觀念妳想想存在了多久?別人需要靠quora的問答形式來大批量集中的抒發對政府的不滿嗎?quora和知乎的流量,用戶,品蔥又怎麽比較呢?

歸根結底,我不需要說什麽忠言逆耳這樣的話,中共壹手控制了知乎同時感謝他的暴政品蔥也是他行為的產物,只是壹個他喜歡壹個他討厭罷了,品蔥大部分都是政治和社會問題,大部分都是愛國群眾的墻內思想不太能接受的所謂“反華”內容好不好呢?當然好啦,其實真的應該慶幸品蔥用戶少影響力低,不然中國的政治言論徹底自由後妳猜猜會怎麽樣?還需要擔心品蔥這麽點負能量?


134.如何恰當理解當前中國的局勢的狀態?



昨天,我的帖子《習近平“強國計劃”敗相已顯,下壹步當局會怎麽做?》中收收到了許多有見地的回復,其中也有不少觀點根本不贊同我的“敗相”判斷,認為中國依然具有很大的潛力和能量。
確實,近幾年的中國時常呈現出“撕裂”的形象,壹方面壞消息頻發,民主法治倒退,極左思想和極端民族主義盛行,經濟增長乏力,社會矛盾激化等等,而另壹方面又是許多企業躋身世界五百強甚至處於世界行業的頂尖水平,科技、醫療等技術水平也大大提高。
這種“撕裂”形象也使得輿論分裂,“藥丸黨”和“星辰大海黨”都能從中找到足夠的論據。
那麽在這種撲朔迷離的表象下,中國到底處於壹個怎樣的局勢?其到底是在上升期還是沒落期?該如何理解目前中國的這種“撕裂”的形象?


Pitt ShJune 06, 2018

Emmmm謝謝各位,也謝謝zhao兄的誇獎,其實之前問題的回答我在過去討論芯片產業時就有部分提到過關於技術的壹些內容,關註我的朋友應該有所了解的,這點上我推薦大家多看壹些相關的信息和知識,甚至是墻內的知乎也是很方便消化吸收的,這樣就算是興趣也對自己的知識面會有壹個完整的補充。在這個回答裏,Zhao兄說了很詳細的內容分析,我與他的很多觀點類似,我接下去也是說壹下我的看法和歸納吧。關於論文和技術這樣具體的學科與科研內容我會在後面來說,當然先來談談我對中國目前局勢的壹些看法。

說局勢,肯定要分析壹下優劣勢,首先是優勢,其實與其要我說中國的優勢,我更想說是中共的優勢,我不同意中共就壹定等於中國的觀點,中國人就必須支持中共的看法,因此在中國目前還是中共統治的前提下,我這裏說的優勢和劣勢都是指中共的。體量是不得不說的壹個優勢,中國的土地,人口這樣的優勢Zhao兄說的很多很詳細,墻內諸多媒體文章甚至境外的壹些書籍,論文裏也都可以查閱到,我這裏就不細說了,我想說的是系統優勢,也就是中共領導層多年來累積換來的壹個能夠賴以生存的運轉系統。無論現在中共實際技術與實力如何,妳不可否認的是其已經建立起了壹套自我生存的生態鏈,這套生態鏈可以自我循環自我產出與消化,這套生態鏈也就是墻內所說的工業黨,所謂的完整的工業體系,我完全不同意中共擁有有什麽地球上最強的所謂完整工業體系,這也絕對不是中共的功勞,在未來有機會有問題我會再做闡述,但妳還是要承認在壹些基本的事物,社會需求,甚至是壹些中等的產品上,中共可以實現國內生態鏈的自給自足,無論是壹些參與國際競爭的大型品牌(如華為)還是國內大大小小的生產工廠,中共的生態鏈建設已經比較完善,自我循環的能力也是存在的,當然他們受制於全球化的影響,在技術上或多或少還是要跟著別人走,舉個例子,今天讓吉利集團把所有從內到外的零部件供應商,生產系統全部改為國內的能不能做到呢?答案是可以基本做到,那麽當然也就可以生產出相應的產品,雖然這個產品不如世界頂級,甚至我可以說連中等水平都不壹定達的到(本人對國內機械化加工還是有些了解的,更別提汽車行業博世,愛信,采埃孚這樣的企業對中國汽車企業的重要作用)然而,他可以生產啊,妳壹旦封鎖壹旦拒絕,他也可以滿足需求,無非就是消費者買不買賬的問題,但這都不需要法律強制,當妳只有國貨可選呢?有比沒有好對不對?這也是中美貿易戰的壹個原因:結構性的失調,導致了中國並不需要問美國購買太多硬性東西,主要依靠的都是最頂尖產品和農產品,妳問美國購買什麽衣服褲子鞋帽?腦子秀逗了才會幹吧?所以這種壹定程度上的自我循環能力是中共的壹個優勢,我在川普國情咨文的回答裏也有提到過,美國甚至很多外資企業說撤離是很簡單的,然而當妳來到東南亞發現需要完全從頭建立壹套解決方案時妳還有那樣的勇氣嗎?如果妳的現金流已經開始捉襟見肘了呢?這更會是美國商界,政界在執行時所要面對的問題。最近很熱門的芯片話題,我之前就有回答過,妳讓中芯國際硬肛intel,三星,臺積電那是要他命了,也沒那個必要,流片的事他也才玩起來沒多久,中國高集成半導體行業才發展了多少年?更何況還有漢芯這樣的騙局和壹大堆借鑒的SOC,可是妳今天讓清華紫光,讓中芯國際硬弄壹個65NM的產品出來應急呢?那當然是做得到的,產量不壹定大,但可以滿足需求不就可以了嘛?(不說北鬥,東風的內置接收芯片,控制芯片需要的不是5NM的酷炫intel產品而是壹個可以滿足基本指令執行的可以穩定到適應何種環境的基本處理芯片就可以,實際上65NM都算比較先進,計算能力挺強的了)君不見ASML竟然剛和清華紫光合作,所以現在啊,連徹底封閉也是做不到的了,同理機床,生產加工等產業,當面對封鎖,技術實力顯然會極度停滯甚至倒退,但妳讓他維持壹下還是辦得到的。

再來說說除了工業化生產以外的系統優勢,由於中國的集權特性,集中資源辦大事的能力始終都存在,縱觀歷史是什麽逼著別人反?沒飯吃沒日子過,要什麽都沒有要命就壹條的時候,中共當然很清楚,因此如何平均的分配資源,如何讓人人都可以看著眼前的東西為了守住自己的生活而緊跟他的腳步,保證始終坐在他這艘大船上不會把控制室和船長搞沒了才是最關鍵的事情,因此類似醫療,教育這樣的基礎民生,中共會始終保持大家都有壹個穩定的大鍋飯,即使犧牲1億人的利益,但剩下13億起碼穩定住了對不對?更何況也不會讓這1億人混的太差,只是妳今年賺10萬,我問妳拿5萬維穩,妳這不還有5萬混混日子麽?也不差呀對吧。

最後就是思想上的優勢,我壹直說,14億中國人妳無法做到人人思想集中,人人思想統壹,無法做到信息絲毫不漏,人民絲毫不懷疑,這個中共當然再清楚不過了,所以他的辦法也很簡單,那就是用我擅長的啊!封鎖起來,引導起來,對每壹代新生的年輕人灌輸起來,我不能做到人人服我可我能做到大部分服我,大部分為我所用,我過去回答裏就說過,這會形成壹個內循環和內部糾錯機制,比如妳的父母就會從小教育妳少和政府作對,少去管閑事,少參與團體性事件,讀好書賺好錢結婚生孩(不用子,男女平權)才是最好的,而當然需要了解壹些事情的時候妳身邊的人和壹些別有用心的媒體又告訴妳,哎那些民主法制都是錯的,找種種證據告訴妳他們多麽失敗,偉大的GCD才是中國的唯壹出路,那如此往復就算還有少部分良知和獨立思考的人群存在也搞不出什麽大風浪,人民內部就自我閹割自我麻痹掉了。

說到底我想說的是,對於中共來說,除了對付外部的麻煩和國際的爭端,解決內部矛盾穩固他自己的統治當然更重要,外部的力量對其對中國會有壹定的推動力,然而終究有限,大清曾經說過我天朝上國無奇不有,現在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做不到無奇不有,但有壹個自我循環的生態鏈,甚至會是不是給壹些驚喜的解決方案,這就是中國最有利的武器和基礎,壹個巨大數量的人民與國土,壹個可以基本產出和維持的生產鏈,壹個相對封閉,自我閹割自我麻痹的思想循環,和最高權力集團的絕對控制力,這都是中共目前也是未來的最大籌碼。

以上就是目前中共的優勢,既然他目前還穩定,集權化也維持著沒有出現問題,也是這些優勢執行的到位,前人種樹後人乘涼,鋪墊到了2018年,想要輕易瓦解這個體制也不是什麽簡簡單單的事,目前的中國局勢就是如此,中共的統治與發展看起來是不可動搖也比較穩固的。

不過呢,說了優勢,我當然也要說說劣勢,妳以為我會說很多劣勢?不然,實際上中共的優勢也同樣是他的劣勢,先說我剛說的生態循環鏈,確實,中共由於某暴君改開的決定,這麽多年來也始終享受國際化帶來的好處,無論是市場環技術還是通過各種手段仿冒和竊取,他獲得了壹個相對穩定和自循環的生產系統沒錯,然而,我在之前回答裏就說過了,妳可別忘了,科研和技術是開放的朋友是封閉的敵人。開放,交流,融合,妳的技術,科研會不斷進步,而壹旦外部警惕制裁加大,內部極端高度封閉,那麽妳了解世界,接觸世界,與世界共融的機會和發展就會越來越少,離開了世界貿易和促進的體系,中共究竟可以支撐多久,維持多久呢?真的能夠讓國內市場消化如此多的商品嗎?而且,大家不要忘記,科技的停滯,創新的停滯可要比妳急躁投資幾百幾千億要求的科研成果所造成的惡果要快得多,很快妳就會發現自己的武器也越來越跟不上世界潮流,自己的作戰思想,戰術體系,自己的工業能力也越來越不夠看,於是又回到了96臺海危機,又回到了朝鮮戰爭,甚至又回到了49年,21世紀了,未來的武器和戰爭發展方向和作戰思路誰都無法預測,光靠看看,靠想辦法偷點技術回來又能解決什麽問題呢?當差距達到了壹定程度,不需要什麽大的力量,中共自己還維持的下去麽?因此中共當然還是希望參與這個國際體系,希望依然是壹個國際體系的玩家,他不是傻子他知道怎麽做對自己來說是最好的。

集中的統治能力優勢。為什麽說這個也是中共的危機呢?我們說,為什麽小政府的行政能力通常要更為高效和細節化,為什麽要黨政分開呢?因為當妳政府過於集中過於龐大時,妳實在太容易犯錯了,就比如每天中國都會上演的內部矛盾問題和事件,只要中共本身體制不做根本性的改變,犯錯是他永遠會持續的問題,犯了錯怎麽辦?靠高壓和謊言來彌補,可歷史和時間是宇宙真理,壹個中共無法也無力改變宇宙的真理,他做不到永恒統治和集權,矛盾是會堆積的,不滿是會積聚的,控制力越高實際上妳的危險也就越大。除了矛盾的積壓,社會資源也只是在妳可以調配時他配合妳調配,當妳資源越來越少甚至沒有資源時呢?當妳發現妳不得不來幹掉壹批人維持妳的統治呢?妳說幹就幹?這批人幾萬甚至幾十萬妳尚且需要害怕,當這批人變成了幾千萬,幾億呢?回到第壹個劣勢,當外部壓力巨大,內部系統由於體制和封閉的關系越來越落後的時候妳也不再能通過外部的利潤和優勢來解決資源匱乏的問題時,妳怎麽辦呢?請註意,印鈔票是沒用的,貨幣也只是貨幣,妳調動的到的資源才是實打實的事物,這種時候來壹個全國版的64嗎?這顯然是自尋死路了。

最後的劣勢同樣的,也是思想,沒錯,墻內經常性的自我閹割,墻內的思想,教育與言論系統也是高度封閉和不開放不交流的。然而正如我開場所說,14億國人妳無法稀疏控制,在第二個矛盾下妳的錯誤會越來越多,錯誤引發的矛盾也會越來越多,壹個事件看似積累的人群很少,可幾十個幾百個幾千甚至上萬幾百萬的事件呢?妳自我體制的凈化能力如此之弱又如何保證不再犯錯呢?錯誤只會越來越多,錯誤造成的影響顛覆很多人的思想,懷疑和內心人類本能的好奇心會激發他們的感官,所以說,有人說中共對歐美的拖延,歐美的綏靖是中共最大的勝利,而我認為時間即是中共的幫手但當他翻臉時更是中共的敵人,時間的積累在不斷地錯誤和紕漏甚至由於技術導致的墻內外差距,信息的走漏而讓人民越來越有思考的能力。

補充,以上三個劣勢相輔相成,中共如果要出現壹個劣勢,那麽都會產生,不會只有壹個不產生另外兩個,這是連鎖反應,技術的差距導致資源的逐步落後和匱乏再進而錯誤不斷而逼迫的思想覺醒。

好了,未來我個人認為的中國的局勢裏的優勢與劣勢我說完了,接下去補充壹些關於Zhao兄說到的論文和科技的問題,論文的話,發表只是壹方面,我先不說近年來大批量的國外期刊撤下中國學術機構論文的事件,單說論文本身,我之前答案有說過,基礎科學影響技術進步,論文的發表只是科學的壹部分,首先誰來界定技術的導向?又由誰來保護技術的發展?西方司法體制除了保護言論自由這樣的基本人權外,對於科學的推動作用也是十分強大的,比如說知識產權保護。我這裏說的不是簡單地保護知識產權的利益,而是壹整個鏈條,壹群科研工作者同時在做內容,妳怎麽確定誰是未來的方向?預算有限時妳知道妳該支持誰?妳又知道誰在撒謊?對於撒謊者有沒有處分呢?當國家手裏捏有國庫這樣的無敵資源來投資科技時,底氣確實很足,但難道技術的導向需要聽命於壹個智囊團或者領導嗎?這不就回到了我的第壹個劣勢:封鎖與停滯會造成的結果嗎?再來說說在發表論文之前的內容,也就是基礎科學(數理化類),我們知道人才隊伍的輸送,首先需要有相應的人才梯隊才行,妳基礎科學從教材,師資力量上有足夠的自信嗎?請再次註意,我說的基礎科學不是小學算術,而是包括了高等數學在內的類似理工科的數理化系統科學,好,即使妳基礎科學輸送做的非常強,強制出政令要求全國學生都去讀數理化不管他們合不合適,可是基於西方理論基礎而來的現代數理化,妳又如何創新呢?要知道,數學,物理,化學等學科不是壹成不變的,是壹直在變化在創新在有新的理論產生的,妳如何引導如何保證妳數以千萬計的學生裏哪壹個是妳需要的下壹個愛因斯坦而哪壹個是不適合數理化但適合繪畫的梵高呢?妳的輸送機制可靠嗎?即使可靠,這樣封閉系統裏培養出來的給妳制造工業化產品的人才與世界的差距呢?如果靠這樣的系統可以完成自我進化,那麽也就不存在近代中國的科技,工業與西方差距巨大的事實了,因為只要學習好課堂內容就可以國家突破的話,以美國的人口怎麽能與中國相比呢對吧。這裏面我們就不說學術腐敗和資金挪用的問題了,這些比起整個系統的問題還不算太大的事。

我需要闡述壹個事實,現在中國的讓我們看到的教育內容和技術進步基本都是在融入世界體系後所發展而來的進步,如果封閉,如果倒退,那麽歡迎觀賞過去文革中國與美國的差距。

我為什麽要說這麽多,看起來似乎總是在說壹些劣勢和倒退的可怕性,這也就是為了告訴各位,中共本身也不希望倒退,要讓自己穩定的決心中共從未動搖過,而依然處於世界格局的玩家,依然參與在全球化和人類系統裏不封閉的態度才是他能夠繼續好好活下去的根本,我不是先知不能預測中國和中共的未來,但我要告訴各位的是,以我看來,中共要保證自己的龍椅,要維持自己的統治,繼續走開放和合作的這條路,繼續扮演好自己在世界裏參與者共贏者的這條道路才是更好的選擇,壹旦走上過去毛的老路,開始高度封閉極度自負而與世界逐漸的脫離聯系和交流後,等待中共的在我看來可能只有滅亡的可能了。

最後要說壹句我初中啟蒙老師對我說過的壹句話:思想,理智和知識是妳最重要的三件武器。當我擁有思想時我的思想會受到情緒的左右,這時候我需要靠我的理智來安撫我的思想,而為了不讓自己失去思辨的能力,知識又是讓理智後的我重新判斷問題的力量,我借這個回答和品蔥部分朋友提個建議,我們在反對壹些問題和中共的內容時要用更詳實或者更具備邏輯的內容來做出反擊,簡單的說壹個產品不行,壹個東西有問題之前,要先用知識的內容來武裝自己,比如當妳說中國芯片話題時需要去了解壹些相關內容和訊息,無論是C919,振華重機或者是SW26010,麒麟芯片,了解他們明白他們的由來,了解與世界的差距,明白產業工人的待遇和遭遇,了解世界市場的反饋情況是更好的讓妳反擊中共的武器,單單給予壹個不行的結論是不能說服別人的,我始終堅信,人類的發展和創新需要交融和自由,封閉與獨裁永遠不能夠帶來繁榮和先進,過去原始,封建社會是如此,信息科技,航天與生物科技大進步的未來更是如此。

135.專欄文章: 後現代主義西方哲學



porcoJune 06, 2018

只是有沒有『後現代主義(postmodernism)』這種說法?或是說有沒有『後現代情境(the condition of postmodern)』這種說法?還是說『後現代(postmodern)』只是個準形容詞,根本還沒形成壹種主義的勢力或哲學勢力?這當然會有不同的說法與認定,不過,這些不同說法與認定絲毫不影響後現代主義的來勢洶洶,只不過未必帶著『西方』這個印記,卻頗為確定的帶著『新資本主義』這樣的印記吧!。

無知的看法認為,只有現代主義,根本沒有所謂後現代主義。或是認為在開發中國家,現代化都來不及了,哪有什麽資格與精力來瞭解什麽後現代主義?而最嚴重的無知則認為,後現代是壹種西方帝國的洪水猛獸,只要禁止後現代思潮,就可以安享現代民主的成果。

樂觀的看法認為,自從電腦與通訊產業在1980年代的諸多革命性的進展後,後現代主義根本就自然而然的來到,全人類無須具不具備『後現代意識』都可享受這種『第三波』產業革命的成果,科學只有壹再地帶來全人類物質生活上的幸福,只要我們堅定的追求(自然)科學,幸福就像天國的福音,自然會來臨。

持平的看法則應該從兩個角度來理解後現代的來龍去脈。

其壹:後現代主義其實是壹種帝國主義的新階段。

從全球政治經濟的發展來看,正是二十世紀的六零年代,在已開發的工業先進國家裏,第壹方面三級產業超過就業率的壹半,第二方面進入過度消費的經濟形態(或說充裕消費的經濟形態、從供給面經濟學進入消費面經濟學),第三方面罔顧自己國家的能源過度耗費而向第三世界發出能源短缺與生態平衡的警告。從此後現代情境與後現代思潮,就以『反現代』與『反文化』在這些以開發的工業先進國裏蔓延開來。

同樣的情境,如果我們反問,為什麽明明是工業先進國在浪費能源,卻要向第三世界的窮國,發出能源短缺與生態平衡的警告呢?這像不像當初宗教兼軍事帝國主義,明明是在侵略與屠殺眼中的弱國,卻要向這些『弱國』發出妳們民智未開的警語,所以『上帝來拯救妳們』這樣的說詞,所以『西化就是解藥、現代化就是解藥』這樣的說詞,壹樣的荒唐也壹樣的無恥嗎?

從全球政治經濟的發展來看時,正是這種『無恥的帝國主義』的概念,最能解釋後現代情境的快速席捲全球。無恥的帝國主義正是在1960年代進入了第三個新階段(第壹個階段發生在1850年代,宗教帝國主義與軍事帝國主義結合;第二個階段發生在1940年代,軍事帝國主義逐漸退位取而代之的是經濟帝國主義;第三個階段發生在1960年代到1980年代之間,經濟帝國主義逐漸偽裝成文化帝國主義,或是說文化帝國主義與經濟帝國主義結合)。

帝國主義作為受譴責的字眼,為什麽會隨著現代化的過程而在全世界蔓延開來?這裏面當然有論述為其取得合法性與正當性,就像宗教帝國主義與軍事帝國主義結合的同時,英國的傳教士先是奉上帝之名來拯救中國,接著英國的東印度公司馬上在英國國會論辯通過販售毒品予中國。兩件事壹個是合『上帝之約法』,另壹個是合『國會之約法』哪有什麽可恥不可恥呢?派兵攻打(將)被殖民國家,其實就像十字軍東征壹樣,不但是奉上帝之名,更是拯救被殖民的國家,這就是第壹階段的帝國主義。同樣的在1940年代,由於兩次世界大戰的余悸,軍事帝國主義就被擱置與譴責,但是『戰勝國』的既有殖民掠奪又怎能放棄呢?所以,取而代之的是以經濟開發與經濟援助為名的經濟帝國主義登場,試想從1940年代壹直到1970年代,又有哪壹個『完全接受』聯合國經濟五年發展計畫(爾後改為經濟十年發展計畫,直到1970年代)的國家或民族,因此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戰略位置呢?另壹方面以連動式計畫經濟為主的共產主義國家,除了蘇聯以外又哪壹個因連動式計畫經濟而取得了較好的經濟戰略位置呢?到了1970年代聯合國的全球經濟發展計畫與經濟援助計畫,因為債務問題而叫停,轉而被解決債務問題的國際貨幣組織(IMF)接手,經濟帝國主義因其偽裝的面貌被拆穿而悄悄再度變裝登場,這次登場則夾雜著科技優勢、金融優勢、市場控制的優勢與教育優勢,以無形的、默默的、捨棄敲鑼打鼓的『文化帝國主義』出現。

其二:後現代主義其實有產業種類與資訊產業兩段式的變革。

後現代主義第壹階段變革約略發生於1960年代。這壹階段在七大工業化國家壹方面密集召開經濟高峰會議的同時,市場經濟已經從供給面經濟學轉向消費面經濟學。同樣在這些早已工業化的國家裏,第三產業的就業量與產值逐漸超過第壹產業與第二產業的總和,同樣在這些早已工業化的國家裏,人們對政治上的正義與經濟上的正義的質疑浪聲越來越高,終於匯成1968年的『學生』革命。革命雖然迅速平息了,人們對現代主義的政治正義與經濟正義卻越發質疑,進而促發了後現代思潮。

後現代主義第二階段變革約略發生於1980年代。這是從工業化時代走向後工業化時代,再走向資訊高科技時代的轉折。電腦技術、通訊技術、電子技術成為新時代的主導產業技術基礎,連同著網際網路的普及化與跨國公司對全球市場的掌握而不得不『在地化』,壹種講求差異消費、資訊消費與特色分工(相對於以往的國際分工)的全新市場經濟悄悄的登場,後現代主義以吞食現代主義與高科技為代價再度逐漸席捲全世界,不管妳願意不願意。

我們以『無恥的帝國主義』新面貌,來描述後現代主義的出現與擴張,其實是符合以國家為單位的經濟權力演變實況描述,而文化帝國主義的出現則忠實的反映了以國家為單位的對跨國企業的召喚與經濟權力擴張的慾望。而從後現代主義第壹階段變革到後現代主義第二階段變革之間,西方的哲學思潮也隨著這假文化真經濟之下,遞變出各種學派或主義,如下:

第壹支是理性主義與超理性主義對抗

現代主義的西方哲學是大陸哲學(理性主義)與海洋哲學(經驗主義)對抗,但是這種對抗畢竟是玄學家茶壺裏的風暴,西方哲學不管是大陸哲學還是海洋哲學,就是在對抗的其間也都還堅信『理性』之為善,也都還堅信『理性』與『民主』、『科學』之間是互通的;西方哲學不管是大陸哲學還是海洋哲學,就是在對抗的其間也都對軍事帝國主義的對外侵略、屠殺,對內的階級歧視都默默無語或汙衊為道德問題、人種優劣問題。所以這種無關痛癢的對抗到了1960年代也就悄悄的落幕了。新起的對抗就是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對抗,也是理性主義與超理性主義對抗。

簡單的說,現代主義堅信『理性』之為善,康德的實踐理性批判指出了倫理與道德的坦途,這就是啟蒙運動最大的計畫,人類就是該以理性溝通完成這啟蒙主義的未竟之誌。後現代主義則不認為『理性』是人類唯壹的依靠,更何況還有理性的異化。尼采則以反語指出西方的上帝已死,人世間哪有什麽合乎理性的道德可言?法國哲學家福柯更指出『權力』之無所不在,更勝於理性之照亮全人類。法國哲學家達希德則直指以希臘羅馬與基督教義為主的西方哲學道統:唯理主義(logolism)的霸權性格,切斷了人們對『真相』的瞭解。

這樣的理性主義與超理性主義的對抗,與其說是現代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對抗,不如說是解構主義的初步浮現。由於是初步浮現,所以目的只在拆解『現代主義』這個神話。

136.新聞話題: 蘋果WWDC2018:沒了硬件更新 多了對Android P的模仿



June 06, 2018
6月5日消息(記者 趙晉傑)蘋果CEO庫克壹上臺,就打破了很多人對蘋果WWDC(全球開發者大會)2018的幻想:因為今年的keynote環節將全部圍繞軟件展開,不再發布新硬件。傳聞中的新款iPad Pro、iPhone SE2、iMac可能要留待9月份的秋季新品發布會了。

在將近兩個半小時的演講中,蘋果家族“四件套”——iOS 12、Watch OS 5、TV OS和Mac OS逐壹亮相。占據近壹半時間的iOS 12顯然成為了蘋果此次發布的重頭戲。

iOS 12全面對標Android P
整場演講觀看下來,從iOS 12身上,我們會看到很多似曾相識之處,因為它的許多功能都能在壹個月前谷歌I/O大會上推出的Android P身上找到影子。

在Android P剛剛發布的時候,很多人在大喊谷歌模仿了iPhone X的交互手勢,甚至通過更改頁面設計,來更好地適配由iPhone X開創的劉海屏場景。

短短壹個月後,模仿雙方的地位就來了個大反轉。

谷歌為縮小手機APP的內存占用空間,提升下載速度,以便加強用戶的使用便捷度和易獲取度,開發了Android App Bundle 以及 Google Play Dynamic Delivery (動態交付) 。蘋果的iOS 12系統則通過提升壹倍性能,使其對任壹APP的啟動速度都快了2倍。

谷歌推出了即時應用instant app,蘋果則搞了個便捷功能shortcuts,其主要功能都是為了方便用戶能夠更快速的啟動手機上的應用程序。

為了幫助用戶進行時間管理,谷歌打造了壹個數字健康儀表板,來清楚地顯示“各應用花費的時間、解鎖手機的次數以及收到的通知數量”等,蘋果同樣推出了屏幕時間、通知模式和勿擾模式等組合方案,提醒用戶不要過度沈迷手機世界。

兩家同樣都在重視新聞推送服務。谷歌推出了 Google News,蘋果發布了Apple News,都是通過機器算法和人工編輯,來實現個性化信息推薦,提前為用戶找到可能感興趣的資訊。

當然,蘋果iOS 12還有自己的創新。此次發布了ARkit2.0,可以完成3D物體的掃描測量,並能實時創造多人共享的AR在線體驗。

此外還有更加趣味的animoji的舌頭追蹤表情包,以及新加入的老虎、樹袋熊、霸王龍和小鬼新表情圖案。最值得壹提的是,蘋果首次開發了Memoji表情技術,允許用戶建立完全個性化的表情符號,從此每個人都能有壹套獨壹無二的聊天表情。

iOS 12還開發了視頻群聊功能,最多可同時支持32人在線視頻。

Watch OS 5和TV OS
Watch OS 5系統與去年相比,新增了健康管理功能,健身競賽時長從1天延長到了7天;繼續升級Siri表盤,在去年智能推薦的基礎上,做到了提前的用戶行為預判,並首次支持接入第三方運動;還增加了對講機功能和網頁瀏覽、查看郵件功能。

更重要的是,Watch OS 5開發了學生卡功能,佩戴蘋果手表的學生,即可通過刷手表來完成支付午餐、刷卡進出圖書館等動作。

最新壹版的TV OS主要在畫質和音質上進行了升級。新的TV OS系統支持4K HDR技術,畫質更為清晰艷麗。同時搭載杜比全景聲解碼技術,使聲音可以從四面八方傳出,讓用戶產生壹種聲臨其境的錯覺。

與手機聯動的Mac OS

新版的Mac OS被命名為Mac OS mojave,特意推出暗黑模式,可以使照片顯得更清晰,讓用戶從壹種獨特的視覺上再次感受Mac產品。此外,Mac OS mojave的桌面背景,還可以隨著壹天的不同時間而自動變化。如果遇到桌面雜亂無序的情景,用戶只需點擊桌面站,即可壹秒變清爽,因為Mac OS mojave能夠通過文件的不同種類和時間標簽,來自動分類歸檔。

在新版的Mac OS mojave中,蘋果也開始重視PC和手機之間的互聯互通,如用戶通過手機拍張照片,瞬間就能被用作電腦端的頭像。在手機端的APP,目前也可以被移植到電腦端,方便用戶跨平臺作業。

最後蘋果特意強調了Mac OS mojave在安全隱私方面的重大升級,包括獲取權限之前會先詢問用戶,避免用戶網絡痕跡被不法人員或組織追蹤等。

在今年的WWDC上,蘋果家族“四件套”都在嘗試引進更多第三方應用,包括iOS 12中,開始支持第三方的導航類APP,Watch OS 5中首次支持第三方運動,以及發布會臨終透露的,App Store即將在今年底引入微軟Office 365的消息。這也側面反映出,在新的萬物互聯時代,聯合生態可能要比封閉自營更適應未來。

137.如何客觀公正的進行財富分配?


我算是品蔥裏少有的90%信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我對蘇聯的解體,中國的腐化十分惋惜。
所以我以個人淺薄的思想提出社會主義失敗的原因之壹,壹種可能性。
那麽多書描寫蘇聯的腐化墮落,背叛革命,中國背離路線,個人崇拜。在我看來是非常淺顯表面的社會主義失敗的原因。不過是果而已。
我個人認為失敗的最根本原因在於,信奉社會主義制度,卻未能提出有細節的,客觀公正的,具體可操作的,公平的財富分配制度。
馬克思到毛澤東,這些“革命導師”們都不斷地強調剝削是多麽的不合理,然而他們在建立社會主義國家後,嘴上說著建立“按勞分配”的社會制度,可是實際上具體怎麽操作沒人知道。
For instance,環衛工人的工作工作門檻極低,殘疾人都能做這個工作,可是這個工作非常辛苦,沒幾個人想做。如果按照工作門檻低來考慮,那麽這個工作工資低;如果按照工作強度來考慮,那麽這個工作工資高。  事實上,這個工作工資低
金融高管們工作門檻很高,所以工資高,然而這些高管們大部分時間都在旅遊、喝酒、泡妞,這些人工資高,妳們不覺得很不公平嗎?
企業家們用錢投資工廠,自己只是壹名股東,卻占據著廠子裏的所有生產資料,大部分的工資。工人們付出大量的勞動時間換來的只是被剝削後的可憐的工資。這是馬克思他們批判的殘酷的資本主義。然而,如果企業家們沒有錢投資廠子,那麽工人們連被剝削的資格都沒有,那麽這就到了壹個先有雞還是先有蛋的問題。
從馬克思到毛澤東,沒有人能完整地,細節的提出這個問題的解決方案。我沒學過西方經濟,我不是經濟專業,不知道西方經濟有沒有較好的解決方案。其實西方經濟學家就算提出了解決方案也沒用,畢竟他們生活在資本主義國家,資本主義國家怎麽可能讓妳們屁民獲得公平的勞動成果呢?

sino30535June 07, 2018

妳註意到的問題跟這篇類似,的確共產主義提出了壹個願景,但怎樣去達成卻沒人知道,分享壹篇chenglap的文章,文長見諒。

Chenglap:
要認識共產主義, 必須先理解「歷史唯物主義」, 我不是說大陸那種群魔亂舞, 不合邏輯, 具有政治意圖的扭曲, 而是從他的本質去理解.

歷史唯物主義的產生, 就先要理解產生的時代環境, 當年的社會, 對於人類社會的看法, 基本上都跑不出這就是神的旨意, 如果不是神的旨意, 人類的文明就只是壹連串的隨機意外導致的東西. 而大家都因為不相信人類的文明只是隨機產生, 所以說這是神的旨意是很有說服力的.

而馬克思提出, 認為人類的社會, 是人類的生存要取用物質的結果. 人類的生存, 就必須從宇宙中取得物質, 不論是水, 氧氣, 營養, 金屬.

人類將自然改變為適合人類的過程, 我們稱之為「生產」, 而人類為了更有效的取得這些東西, 產生各種工具, 從社會關系, 宗教, 科技, 物質工具, 財富, 產權, 以及分工制度, 都是為了讓人類更有效的取得需要的東西而存在的.

人類的社會, 就是將這些工具們, 壹代壹代的傳下去, 並不斷改造的過程. 因為想要更好的工具, 人類的文明就產生並向前推進, 這不再壹定是神的旨意, 也不再是隨機, 而是人類的本質.

比方說, 我們先造出石斧, 再用石斧造出青銅器, 再用青銅器造出鐵器, 這就是壹種工具進化的過程. 隨著工具的演化, 我們會捨棄舊的工具. 而這過程是必須的, 我們無法在沙灘上取壹些沙, 將他直接變成電腦. 我們只能用原始的工具開始, 壹步壹步的建成復雜先進的工具.

而「階級」也是這樣的工具.

人類職能之間的分別, 產生了「階級」, 罕見和比較重要的技能擁有者 (例如領導力, 或者先民時期的打鐵能力, 格鬥能力, 騎馬能力) , 變成了當時的上層階級.

人類的階級也是工具, 人類文明的演進, 就是新壹代的階級, 取代舊有階級 , 就像工具壹樣. 就像巫醫取代了狩獵者, 猶長取代了巫醫, 國王取代了猶長, 貴族取代了國王, 自耕農地主取代了貴族, 技術資本家取代了地主, 傳統的企業, 又被新興的企業取代. 而國家的政治形態, 就是取決於那個國家所統治的階級, 實際上, 統治階級代表的就是壹種經濟形態.

而當已有生產階級已無法再令社會推進(例子: 臺灣的炒房者), 能令社會推進的階級(例如科技企業家), 就會想要推行革命, 取代舊有的階級. 這就是壹種新工具代替舊工具的過程, 就像iphone打爆 Nokia 壹樣.

革命之所以成立, 是因為上壹個社會的邏輯矛盾導致的, 每壹個層次的社會 , 都會建立其相關的關系, 制度, 道德, 信仰. 這些全都是為了延續目前的社會. 但是這些東西如果有矛盾, 人類隨著濫用會將這些矛盾不斷的擴大, 最終導致了整個機制喪失了前進力量而停擺.

資本主義的社會, 他們散佈的信仰, 建基於經濟繁榮是「對僱主和僱員都同時有利」的, 「資產權利的排他性, 使人類追求財富, 而追求財富成就人類工作的動力」, 這些就是資本主義的觀念. 好吧, 這些妳打開新聞天天都能 看到類似的說法.

問題是, 他有壹些事情是矛盾的, 例如「同等努力和能力的人, 有資本者會比沒資本者得到更多」, 「財富令人變得懶散只顧享樂, 對社會產生貢獻這件事漠不關心」, 「繼承上壹代財產的人, 不需要努力就能得到大量的財富 , 而隨著貧富拉開, 努力的人努力壹生也趕不上繼承的財產」.

事實上, 資本主義社會也有很多抹殺人類向前推進的部份. 像今天很多人說大家要認命, 把大部份收入拿去房貸, 研發和創新被房子的高利潤壓死, 馬克思觀察到的問題是類似的.

資本主義社會, 最終也會像過去的社會停止流動, 當流動停止, 社會即不再推進而停留原地. 既得利益者越過越爽, 而其他人則難以翻身. 而馬克思就認為這會引致下壹波的革命, 就是無產階級革命, 原因就是擁有資產的人扼殺了整個社會的向上性質, 而他們也沈迷逸樂麻木而不關心社會的未來, 終致新的階級要取代他們.

而無產階級革命成功後, 他們所創造的社會, 就是「共產社會」.去到這裏就是信仰的部份, 因為他覺得, 現在社會的極限和無盡矛盾, 在於資產的無盡排他性, 導致人類最終的不公平. 所以他認為, 下壹波社會就會解決這壹個問題, 而解決這問題的社會自然就是沒有私有產權並有效運作, 使人類在科技, 經濟與文化有大突破的社會.
馬克思留意到的是「排他性私有產權」本身不公平, 不合邏輯, 以及有害人類文明進步的地方. 但是怎樣改進這工具, 他提出的只是壹個可能的答案, 不是必然的答案.

但有壹點必須理解的是, 馬克思沒有完整的答案, 但他對 資本主義的批評是成立的, 而且也是客觀的, 並且合乎現實.

我們常說近代之後沒有純粹的資本主義或共產主義, 資本主義透過了政府的幹涉和救助政策等, 已經得到了改善. 但實際上說, 我們觀看這幾年, 也觀看各華人社會, 資本主義的終極問題還是跑不掉, 市場經濟發展到某個點, 就再次產生階級的不流動, 市場的停擺, 實業的衰頹, 買空賣空變成了牟利的最重要方法. 社會不僅沒有走向公平, 既得利益也變得越來越麻木, 實際上走到今天, 資本主義的問題都沒有解決.

某程度上, 共產主義陣營, 礙於現實也沒辦法實現馬克思的推論, 因為共產黨在資本主義最發達的國家幾乎都搞不起來. 要不就變質. 共產陣營的國家往往都是壹些剛脫離封建主義或者農奴社會不久的國家, 再加上十九世紀的國族主義盛行, 國族鬥爭明顯遠大於階級鬥爭.

他就像說, LOL 很好玩, 但妳用 1980 年代的電腦做壹個英雄聯盟出來, 似 乎很難達到他理想的性能和好玩程度. 二十世紀的共產主義, 就是壹個很好的遊戲設計, 放在壹個很舊的機器上跑. 結果跑不得太動.

共產陣營倒是有成功拉動人類的成長, 可是並不是真的令人類走進共產主義的世界, 而是把人類從封建主義, 再進壹步的拉進資本主義中. 資本主義的問題的確是沒有解決, 但資本主義的論述是成熟了, 二十世紀是資本主義和自由市場學說繁榮的時期, 像中國這樣極度反動的傳統社會, 俄羅斯的農奴社會, 在二十世紀後期也終於慢慢肯從家族主義拉出來. 過程的痛苦, 更多是源自那極強的保守力量產生的激烈鬥爭.

這種鬥爭也使理想的共產主義, 變成激烈的暴力革命, 暴力的產生, 源自他的理想性和現實差距之遠. 幾乎無法用共產主義思想說服他們時, 就會想用消滅清洗這種方式去減少阻礙. 而變得非常暴力.

而近年流行的 Internet, 其實反而最接近馬克思主義的理想: 在網絡上, 那真的是無階級, 站長版主有錢沒錢甚麽學歷, 誰都會被罵被噓, 沒有任何階級能發揮作用. 妳去看看那些 A 片論壇, 妳就能找到共產主義的世界 , 在那些分享色情片的地方, 可講真正做到無國界, 無階級, 互相尊重的 共享精神, 不同膚色, 不同人種, 在分享色情影片的地方都是客氣的. 人類的思想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網絡某程度上就是知識產權的共產主義社會了.

把 A 片拷來拷去, 以極高成本提供古代皇帝後宮才有的享受, 以低成本抒解社會壓力, 生育率, 以及減輕性犯罪的治安成本, 也是壹種生產方式的改進不是嗎? 根據歷史唯物主義, 人類的社會還是會向著要為了從宇宙取得 A 片而前進的.

假設人類只要每天看 A 片打打遊戲看看漫畫, 吃泡面喝可樂就滿足了, 又能夠免費抓到所有的 A 片, 而泡面和可樂的供應又充足. 那人類就能全部感到富有(因為物質需求皆滿足), 如果在網絡上打打嘴炮, 就連自尊都能滿足的話, 這不也算是壹種均富的世界?

如果人人都是這種人, 人類已很接近均富了. 所以妳會看到, 集體主義傳統越強烈的國家, 阿宅也會越多. 而這又衍生出像群眾集資, indie game, 社群經營, 買賣資料之類的生產方式, 而這又真的還是能運作. 社會還是有人想要將他們推進, 只是推的方向跟馬克思想的, 有點像, 又不太像.

這是理所當然的, 馬克思連明天的股票價格都預測不到賠了本, 對未來社會的預測會錯也很正常吧..

138.如何看待民進黨推動公投“禁掛五星旗”的行為?



媒體報導,民進黨協推禁掛五星旗公投。民進黨發言人何孟樺今天說,公投提案是由民間社團或學者主導,僅以朋友立場協助,並未透黨務系統發動,提案相關進度由各案發起人處理。 聯合報今天報導,民進黨將透過全國各地黨務系統,協助公民團體連署包括「禁掛五星旗」、「性別同工同酬」、「參與國際組織」、「安樂死合法化」、「設立動保機制」等五項公投提案。 不過,有關「是否同意立法規範,禁止公開展示及懸掛五星旗等境外敵對勢力的旗幟?」這項公投提案,類似的想法,先前就曾有民眾在國發會「提點子」提議增設刑法條文禁止中國五星旗在臺灣公開懸掛、展示、陳列出現,經附議後成案。但法務部1月回應,不符憲法保障人民言論自由意旨,提案不予採納。 對於媒體報導,何孟樺今天回應,所有的公投提案是由民間社團或學者主導,民進黨「僅以朋友立場協助,並未透黨務系統發動」,提案相關進度也回到各案發起人處理。 另外,也有民進黨內黨工透露,5月初收到黨內其他人士傳來這幾份公投提案,說希望幫忙連署,但並沒有強制性,也有黨工收到提案後,沒有連署。

看清了知乎June 07, 2018

在島內,舉著五星紅旗在臺灣大部分人心中確實觀感不好,但是因為自由嘛,大家也就忍了。在對岸如果舉壹個青天白日妳就廢了,南京有壹個叫史庭福的,在中山陵舉了壹面中華民國小國旗,被關了幾年好像還沒放出來。

但是臺灣畢竟是臺灣人的臺灣,要講究大多數臺灣人的感受,妳讓大部分人憋著忍著這本來就是壹個問題,需要解決。

完全可以存在這種情況,臺灣有數十人被收買了,然後天天在人流多的地方舉著五星紅旗,高唱毛式歌曲(我在101大廈下面就看到過),營造壹種混亂的氣氛。

如果妳說無法可依,那通過法律就行了,就如美國通過法律禁止中資收購美國資產壹樣,如果妳覺得民進黨政府通過的法律帶偏見,那全民公投總行了吧?

所以這次行動沒什麽問題的。

139.近年來經常出現的小三被當街暴打並羞辱(如脫光衣服)反映了社會的哪些東西?




哆啦B夢June 07, 2018
我在想,老婆為什麽不去教訓丈夫,而要去暴打小三呢?

源頭就在於,中國人骨子裏是欺軟怕硬的,中國重男輕女的糟粕還是存在。男人“越來越值錢”,女人“年齡越大越貶值”,所以這樣壹個垃圾觀念,得看透了他的本質。其實他們多數人也說不出來家庭對社會的意義是什麽,為什麽不能被破壞,小三的具體危害是什麽,將來婚姻的發展趨勢是什麽。他們什麽都不知道。

這種妳情我願的事情,到了法庭,也就是最多離婚。

中國似乎是沒有壹條法律能懲處這種人身傷害的行為,就算有,小三也沒有法律意識,也不敢去報。

我反感出軌,但更恨借題發揮,無視法律,踐踏人權之輩。

140.專欄文章: 地方債臺高築 已新債換舊債 最終只能印鈔還債



品大蘿蔔June 07, 2018
作者: 茅洪斌

(1)

眾所周知,當代任何壹個國家的貨幣都是信用貨幣,既然是靠信用印刷,那麽就必須有實實在在的抵押品——這個抵押品,也就是貨幣之錨,在絕大多數時候代表壹個國家稅收能力的國債,或者比我們政府稅收更有信用的外匯(如美元)和更早的時候是實物黃金……

信用等級最高的是黃金,黃金是天然的貨幣,而貨幣不是天然的黃金。自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美元和黃金脫鉤,金本位退出歷史舞臺,從此,如打開潘多拉盒子,貨幣發行已經沒有節制,貨幣就如無錨的船舶,自由波動。

國債的抵押信用最低。

(2)

日前央行發布公告稱中國人民銀行決定適當擴大中期借貸便利(MLF)擔保品範圍。此次新增的擔保品主要包括:壹是不低於AA級的小微、綠色和“三農”金融債券;二是AA+、AA級公司信用類債券,包括企業債、中期票據、短期融資券等;三是優質的小微企業貸款和綠色貸款。

毫無疑問,這些債券就是垃圾債券,都是非常糟糕的抵押品!因為小微企業的債務償還能力差,信用等級低。

然而地方債比企業債的信用更糟糕,地方政府債務這個雷,可能比企業債務更大;地方政府債務這個坑,可能比企業債務更深。民企不到萬不得已不會違約,可地方政府和國企違約沒有成本,政府信用比企業可能更差,地方政府就沒有壹個想還債的,應該列入失信名單。

2014年,地方政府發行的債券,在市場上根本沒人買。市場出現了“高等級債搶不到,低等級債沒人買”的現象,市場永遠是對的。

2015年3月12日,財政部發文確認將發行1萬億(後來追加到7萬億)地方債務置換債券。

2015年5月,地方債也納入抵押品範圍,允許地方債納入商業銀行抵押品範圍,並且可按規定在交易場所展開回購交易。

擴大抵押品範圍就是憑空印鈔,印鈔已經沒節操,惡性膨脹在路上,中國正進行新壹輪大規模QE(量化寬松)。陰謀論者老是說輸入型通脹,是美帝陰謀,難道人民幣是美帝印的?

(3)

為什麽人民幣從2015年開始貶值?為什麽房價從2015年初開始暴漲?

2013年底,83%的人民幣,都是用美元歐元日元等外匯作抵押印出來;2017年底,就只有59%的人民幣是用外匯作抵押印出來的了!

中間差額的那壹大塊兒,很大壹部分就是地方債印出來的。

1995年之前,人民幣是沒有的抵押品的,所以,人民幣是沒有信用的,經常發生嚴重的惡性通貨膨脹,基準利率2位數。

1994年中國實施匯改,將人民幣綁定到美元身上,嚴格執行用外匯儲備作抵押品的貨幣政策。

2014年6月底,中國的外匯儲備達到3.9932億美元的最高峰,對應的外匯占款最高達到27.2萬億人民幣,2014年末廣義貨幣M2余額122.84萬萬億元,GDP為64.39萬億。

2017年末,外匯儲備降低到3.14萬億美元,對應的外匯占款為21.5萬億人民幣,同期M2余額為167.68萬萬億,GDP為82.7萬億。

外匯儲備下降5.7萬億,GDP增加不多,為18.31萬億,廣義貨幣卻大幅增加44.87萬億,這多增的部分基本就是超發的貨幣。

2015年,我們第壹次用地方債來腐蝕人民幣的信用主體;2018年,我們又用企業債來動搖人民幣的信用根基。

貨幣壹旦失去信用,津巴布韋、委內瑞拉、阿根廷、巴西、俄羅斯的前車之鑒歷歷在目。

(4)

2017年,天津財政收入下降15%,到2310億。今年壹季度,財政收入下降17.2%。截至2017年末,天津市政府債務余額為3424億元,政府債務率為83.4%。

2016年8月,穆迪發布了壹份統計報告,天津市地方國企總負債和當地財政收入之比已經超過600%;重慶、山西的負債率分別超過了500%和400%。

2017年,財政自給率超過80%的地區,只有上海和北京兩座城市,70%—80%之間的省份有浙江(77.07%)、江蘇(76.93%)、廣東(75.22%。22個省份的財政自給率均不到50%,青海、西藏只有16.08%、11.05%。幾乎全部靠中央轉移支付度日和維持運轉。

今年1到4月,各地方政府現金流為正僅2個,上海與浙江,其余全部為負,入不敷出。

(5)

目前中國167.68萬億的M2,其中21.5萬億外匯占款,其他146.18萬億對應著各個經濟主體的負債。中國的所有債務,加在壹起究竟有多少?除了我們政府債、銀行債、企業債、個人債以外,還有很大壹部分無法被統計的表外債務。這些或明或暗的債務加在壹起,無法計算,從而形成了巨大的債務風險。

海曼·明斯基說:“好日子的時候,投資者敢於冒險;好日子時間越長,投資者冒險越多,直到過度冒險。逐漸的,這種擴張與冒險會到達壹個臨界點上,其資產所產生的現金不再足以償付他們用來獲得資產所舉的債務…”隨著“臨界點”的突破,金融體系的內生不穩定性,又會使泡沫愈發膨脹直至破滅,隨之而來的則是壹場巨大的出清。

這個臨界點就是“明斯基時刻”。現代經濟通過負債的方式不斷地把貨幣借出來,當那些負債者的負債能力達到極限時,就會爆發債務危機。

2018的地方債務問題,無疑是懸在今年國內債務市場上的“達摩克利斯之劍”。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從此前的炙手可熱變成了如今的燙手山芋。融資平臺債務壓力的背後,寄生於融資平臺相關產業鏈上的各類企業,都將面臨巨大的債務壓力。

本輪債務擴張的後期,事實上,是由地方政府、實體企業的債務擴張逐步轉向居民端債務擴張的過程。政府、企業的杠桿加不動了,但居民的加杠桿空間仍大,2017年,居民部門的貸款增速加快。地方政府的預算軟約束、企業負債率的易上難下、私人借貸的無序擴張,都加劇了債務系統的風險。全面的債務危機幾乎無解也無有效補救措施,靠印鈔解決地方債企業債無異是飲鴆止渴,實際上意味著之前模式的失敗和終結。美國即使政府破產關門也不會濫發貨幣,最多就增加債務額度。

現在地方政府債務除了土地財政、轉移支付之外就靠央行印鈔了,靠發鈔的辦法來讓貨幣稀釋貶值,從而抵消債務,實際是由全民來買單。

141.什麽是獨立思考的能力?




duke sJune 08, 2018
我壹直覺得,獨立思考這個詞翻譯有問題,因為什麽是獨立地思考其表意非常不直白。

獨立思考的英文是independent thinking,independent雖然也翻譯成獨立,但是更是“無依賴”的意思,即自主的意思,所以應該翻譯成“不依賴、自主思考”比較好。

那麽自主思考是什麽意思呢?就是不依賴於別人告訴妳的答案和結果。

如"人類社會的未來是什麽樣的形態?",課本裏告訴妳“人類社會的高級層次是社會主義、是共產主義”這個結論,而妳應該先拋棄這個結論,自主的從人類的歷史、現狀、人性、經濟、社會等層面去思考,即使無法得出壹個結論,但是思考這個過程會讓妳收獲匪淺。

142.專欄文章: 隙地 中國的邊緣



自新世界June 08, 2018
在提到中國的時候,每個人眼中有著不同的中國,但顯而易見即便是最智力貧乏的人也能顯而易見看出藏族和漢族,穆斯林和漢族之間巨大的差異,他們曾經統治著不同的領土,沒有人覺得他們彼此相同。

這個時候就要提到China proper這個概念了,雖然這種東西是反華派的基本功,但還是科普壹下。proper適合的,本身的,這個西方的概念被翻譯成“中國本部”

也就是除開西藏,新疆,滿洲,蒙古這四個地區以外的其他地區才是真的中國。

相對於這些地方來說,港臺其實還顯得那麽“中國”,按照構建概念來說,當地的人相信自己是漢族,相信自己是中國,這些東西在今天就顯得十分荒誕。在過去。臺灣獨立是壹個笑話,國民黨先反對它,後來在利益的驅使下背棄民族解放概念的中共(或者說本來就是壹種統戰)和國民黨壹起反對他

就像法國大革命時期的法國知識分子大多都認為“民主那是僅僅適合希臘那種小城邦的概念,而我們是兩千萬人的大國,不應該實行民主”

這種概念在我們現在覺得荒唐,但過去卻是合理的,

我們今天覺得臺灣本位是合理的,但過去是荒唐的。

在剛開始的時候,沒有人覺得巴爾幹諸國應該反對土耳其,他們是壹樣的,但顯而易見他們不壹樣。

在中國本部這個概念下,壹個長沙人到杭州去可能不會覺得有什麽異域感,但壹個杭州人如果要去廣東或者四川這種地方,他的異域感又會變得十分巨大。

這個時候就要提到另壹個概念“隙地”,內地的邊緣。

在我們今天這些覺得是中國本部的地方,尤其是在中國邊緣,距離北京遙遠的地方,他們真的是中國嗎?

在這裏最突出的是雲貴高原,這個地方是在所謂的漢地十八省裏面漢語人口最少的地區,諸多民族在這裏繁育,打開中國語言地圖,妳會很明確的發現在china proper和四域的差異,而在china proper的左下角,這個地方歧視和四域更加相似,而非和china proper更相似。

這種概念也顯而易見在今天的廣東,山區的湖南,江西地區,四川盆地,福建。這些地區雖然納入了中央王朝的版圖,但是卻是王朝政治統治的邊緣,是帝國的薄弱處,是帝國的間隙之處。

這些地方有著很多共同點,王朝的官方力量很弱,而當地土豪卻擁有著權力,孫中山鬧革命廣州商團反對,這個不可能出現在直隸或者河南山東這種地方,離著帝國首都越近,其虹吸越大,當地的組織也好都被破壞掉,從社會的多樣性角度上來說其實是雕零的。

從傳統的概念來說,中國就是洛陽,接著是大範圍的華北平原(這個大的概念裏包含關中谷地)

後來才變成我們所熟知的中國本部,就時間線來看,顯然第三個階段比起第二個階段顯得更不“中國”壹些,也是十分合理的,這些地區在各種文化地理的圖表中都有所體現,與官話截然不同的六南語言區就是其中的壹個代表。

這些地區被稱為internal frontier,如果要和核心地區相區別,那麽除開最核心的距離首都足夠遠外,還要求少量的耕地,廣闊的盆地丘陵山區地帶,也就是不適合農耕的地方,在經濟上這種地方必然尋求多樣性

所以拋開漢民族主義的觀念來看,傳統中國,china proper其實並非是壹個同質化的社會文化共同體,而是不同價值取向,政治控制程度,族群構成截然不同的巨大系統。

它從他的核心區廣袤的中原地區出發(可以視為傳統的“北方”),翻越長江進入南方,向北讓長城外的族裔們(山西)認同文化本位的概念,並在後期人口遷移過程中和吳越士大夫結盟,取得政經的強大力量。吳越士大夫也是他們本民族的背叛者。

“我從來不認為我的根在中原,我不服從北京,洛陽還是長安的指令,我不是中國人”


143.政治領袖的私生活有必要檢點嗎?



陳士傑 June 08, 2018
謝謝邀請

政治人物的私生活沒有必要檢點,政治人物不是道德的楷模。

在民主社會中,政治工作者和普通職業壹樣,政治工作者僅僅是在處理公共事務上有專長罷了。

壹個人從事的職業壹般都是自己擅長的方面。比如,擅長運動的人就成為運動員,擅長寫作的人就成為作家,擅長勸導他人的人就會成為老師。政治領袖也是壹個道理,擅長管理眾人之事的人就會投身政治。政治人物和普通人壹樣,沒有任何高貴性和特殊性,政治領袖絕對不應該承擔道德的楷模和導師的責任。

林丹私生活非常之糟糕,但是不能否認林丹是摘金奪銀的偉大運動員。社會也僅僅把林丹看成運動員而已,而不會給予林丹那麽崇高的社會責任,政治人物也應該如此。

所謂的“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種說法是完全之錯誤的。

但是政治人物的私生活絕對不能影響到公共生活,混亂的私生活不能影響到政務的處理。比如,壹個總統可以私下和數個女性友人保持長期的性關系,但是他絕對不能和女下屬以權換色。

食色性也。不管在什麽制度下,性和權力其實永遠不可能摘得很清楚,權力是可以增添性感的。如果過分的要求政治領袖的私生活的檢點,其實大部分臺面上的政治人物可能都是不合格的。

專制國家經常讓政治領袖兼任道德楷模的責任。然而這麽做會把社會的道德標準普遍的拉低,反而會引來社會價值觀的扭曲和混亂。

P.S.在我看來,在大選時,候選人的家人不應該出現在競選場所,總統夫人也不應該在公務場合和總統並排亮相。說實話

144.專欄文章: 加州用水限制到每人每天50加侖?



平章律事June 08, 2018
我在新浪上看到壹則這樣的發言:
【加州:同壹天洗澡和洗衣將是違法行為】 快要退休的加州州長Jerry Brown周四簽署了兩項加州用水問題的法案。 其中Assembly Bill 1668 對個人室內用水限制做了嚴格規定。

先看看美國人通常的用水量: 洗澡8分鐘,用水17加侖, 浴缸洗澡, 80-100加侖; 洗壹桶衣服, 用水40加侖; 用壹次洗碗機, 用水6加侖;

根據新的1668法案,2025年1月1日以前,加州每個人的每日用水量限制為55加侖。之後到2030年1月1日之前,每人每日用水量限額為52.5加侖;再以後, 限額降低為50加侖。

所以如果妳在加州按常規用了17加侖洗澡, 就不能用40加侖的水洗衣服了。所以只能縮短洗澡時間。到了2030年以後,洗澡只能涮涮了。

這個法律還並不是幹旱時期的權宜之計,而是長期永久性的法律。 違反了咋懲罰? 壹種是旱災的緊急狀態(有限定條件)情況下,每天罰款1萬美元; 在所有其它情況下,每天罰款1000美元 作為冬天經常泡澡,夏天每天要遊泳的人,我是不會住到加州那個燥熱的破地方去的。

但這是壹篇典型的誤導性發言。法案是真的有。但對法案的解讀是胡說八道。

這個消息之所以看起來駭人聽聞是因為看起來很嚴格: 任何壹天都不能超過55 加侖,壹旦超過罰款每天壹千,如果旱季每天壹萬。好可怕,我等屁民某天不小心洗了兩桶衣服,就完蛋了。但其實這個解讀完全離題萬裏。

首先,法案講的是平均。不是任何壹天都不能超過。洗衣服不會每天洗。而每天洗澡刷牙,正茬洗衣服真的平均起來通常不到50加侖。其實只要不是每天拿噴水槍洗車,要想超過50加侖其實挺難的。(參看歐洲的人均用水量50加侖。)所以 “如果妳在加州按常規用了17加侖洗澡, 就不能用40加侖的水洗衣服了。所以只能縮短洗澡時間。到了2030年以後,洗澡只能涮涮了” 是在胡說八道。

同時,這個平均也不是指某個個人,而是壹個社群的平均。所以,如果某個人是用水大王,比如那個被引用的人。沒關系,這個法案限制的不是某個個人,而是壹個社群的平均。社群平均意味著隔壁剛生的寶寶會跟妳平均,路邊不洗澡的流浪漢也會跟妳平均

其次,並不是所有用水都統計在這55加侖的限制裏。法案所限制的是indoor residential use。

10608.20. (b)(2)(A) For indoor residential water use, 55 gallons per capita daily water use as a provisional standard.

10609.4. (a) (1) Until January 1, 2025, the standard for indoor residential water use shall be 55 gallons per capita daily.

因此,澆草坪不在此限制。(澆草坪的水屬於景觀用水,另有條款來規定。)所以,刨去澆花(景觀用水)、洗車(商業用水,如果妳去洗車店)、遊泳池(景觀用水)、澆菜(農業用水),日常用水真的很難到50加侖。(供參考,歐洲的平均用水是50加侖、,拋掉草坪洗車之後,美國人和歐洲人用水並沒有太大差別)很多答主用美國人均用水100-180加侖來說明這個55加侖的限制很過分。但其實那個100加侖的數據包含了農業用水、商業用水、工業用水和景觀用水。

再次,法案罰的不是個人,而是水零售商。罰款也不是罰用水超標,而是罰不遵守規定

1846.5. (a) An urban retail water supplier ... may be liable in an amount not to exceed the following...

罰零售商而不是罰個人。所以,不用擔心洗兩桶衣服就被罰1000刀。也不用擔心種個地就導致被罰壹千刀。 同時,出發並不是基於用水超標,而是基於違反規定。也就是說即使零售商的客戶人均用水超過55加侖,只要零售商遵守了所有規定,零售商也不會被罰。

(b) Liability pursuant to this section may be imposed for any of the following violations: (1) Violation of an order ..., (2) Violation of a regulation ...

整個法案的規定是這樣的,建立壹個board,這個board負責想出辦法來並制定規章來實現55加侖的目標。如果大家不遵守board為了這個目標而定出來的規章,那最多罰款壹千或者壹萬/天。那如果board 亂定規章呢?那有壹整套leg & reg的法律來對付他們,這就不在今天的話題之內了。答主至今仍然被Chevron steps的恐懼支配著(聯邦層面,州層面也有類似法律)。關於Chevron的恐懼,可以參看這裏。

dicta 在這個法案之下,Board 有很多的方法來達到目標。比如要求建水表。因為美國水太便宜了。即便是加州這種地方水費也足夠便宜,使得很多零售商認為裝水表抄水表算水費這事不劃算。所以,很多地方就使用flat rate,用多用少壹個價。這樣的結果會導致大家用水無節制,導致整體水資源的浪費。這個罰款的目的就是讓零售商去裝水表,減少這樣的無節制用水。同時也可以鼓勵零售商更多地使用循環水。因為這55加侖用水限額是指 凈用水量。 重復用水不在此限。這樣零售商就有更多的動力去建立水循環廠,建立灰水供水體系等。

總之這個消息是壹個半真半假的強烈誤導性消息。

145.如何看待習近平給普京頒發「友誼勛章」?

中國國家專制政黨的獨裁領導人,隨意用國家資源搞了個他喜歡的獎章體系和名稱,用獨裁權利直接代表全中國14億人把這個所謂的民族和國家性獎章頒給了另外壹個鄰近專制國家的獨裁領導人。把友誼勛章頒給普京?和俄羅斯友誼深厚?看起來近代史上的屈辱算是壹筆勾銷不算,包子還把全中國人的頭硬生生按下來向普京示好啊。這可不亞於修憲讓我感到的生理上產生的極致惡心程度,跟俄羅斯示好到這種程度真是魔幻現實到不行。



中國人最好都看看清楚,2018年了,到底是臺灣香港人賣國,還是這個歪脖子的獨裁者賣國

146.專欄文章: 崔永元手撕娛樂圈的另類思考



品大蘿蔔June 09, 2018

前中國官媒知名記者、主持人崔永元"手撕"中國演藝圈名人馮小剛、劉震雲以及範冰冰等人的大戰讓演藝圈的各路大咖、小咖們都心驚膽顫。不僅上市娛樂公司股票大跌,真正熟悉中國娛樂圈的人都知道,"陰陽合同"絕對不是娛樂圈的個別現象,也不是這個圈子裏最值得壹提的黑幕。崔永元"郭文貴式"的"壹抽屜"爆料能夠得到如此廣泛的關註和網絡輿論的支持,實際上是讓公眾和政治層對娛樂圈長久以來天價薪酬的不滿情緒,找到了發泄的出口。

從社交輿論方面來說,目前基本是壹邊倒的偏向崔永元,不管他願不願意,"民族英雄"這個稱號,網民是已經扣到他腦袋上了。官媒層面,包括《人民日報》旗下的"人民網"和《環球時報》都專門發表文章,讓娛樂圈的"小剛"和"冰冰"們知道:老大哥已經盯上妳們了。

黑天鵝?灰犀牛!

公眾號"石勇說心理"最近壹篇題為"崔永元範冰冰後悔都沒用了,在政治邏輯面前,他們已不重要"的文章,是部分中國演藝圈內人士最近熱傳的內容。署名"石勇"的作者在其中指出:崔永元撕範冰冰看上去像是娛樂圈的壹場黑天鵝事件。所謂"黑天鵝",是指本來概率極低,但又破壞力極大,不可預測,難以防禦的事情。但按照作家米歇爾·渥克(Michele Wucker)有關"灰犀牛"的說法,崔永元手撕娛樂圈這類事件其實是像"灰犀牛"壹樣,即發生概率極高,影響又極大的事件。

石勇指出,早在崔永元之前,其實就已經有了各種各樣的警示了。但在娛樂圈賺大錢、逃稅的這幫人,頭腦上、心理上都深陷這個利益結構中,看不到危險的來臨,好像並沒什麽事。但政治邏輯、社會邏輯,都不再支撐他們這樣玩下去。他認為政治和娛樂有著緊密的關系,尤其是在中國,娛樂是政治(和商業)所"請出"的壹種社會機制。娛樂所擔負的使命是,讓人受壓抑的心理能量得到無害的發泄,重新恢復活力,以便繼續為政治、商業的運作作出應有的貢獻;讓人感覺生活還是美好的,政治、商業的壓抑不算什麽;讓人不用去思考,弱化頭腦功能,扮演好政治和商業指定給的角色。

除此以外,娛樂在中國還有更加崇高的使命。石勇分析稱:"娛樂還要承擔宣傳功能,要讓人在娛樂中被洗心,進行政治認同。"所以說,在這種情況下,擔負崇高使命的娛樂"當然、而且必須做成壹個產業。"他指出,2017年,中國泛娛樂業的總產值是4800億元。

"我覺得崔永元有點窮兇極惡"

化名為江叔,主導制作過中國內地多檔娛樂節目和影視作品的壹位導演也十分認同石勇的上述分析。但和目前主流網絡輿論不同,江叔是少數幾個"站在範冰冰"這壹邊的人。"如果就事論事的說,我覺得崔永元有點窮兇極惡。《手機》這個事情,當年第壹部確實是馮小剛他們和他開了壹個玩笑。拿他開心了壹下。但我覺得這個事情已經過去10多年了,而且還是範冰冰出道的第壹部片子。然後崔永元現在這麽幹就有點混不吝耍賴的樣子,就是說妳們要拍,我就給妳逮誰咬誰了。"

江叔表態稱,明星做陰陽合同雖然肯定是不對,但另外壹個角度來說,中國國內對公司征收的稅額"真的很重"。除了稅金,明星的經濟公司如果想要養人,還會有很大的社保負擔。自己也在經營壹家影視公司的他指出:現在的大明星都有工作室,或者說有公司。既然要開工作室,開公司就得養人。現在用人成本很高。壹個是開工資的成本很高,還要給繳納社保,交各種各樣的福利、待遇、保險支出都很高。

明星"身在江湖,身不由己"?

江叔認為:"政府把人力的包袱甩給了企業,這是第壹塊。第二,企業簽了合同之後,就需要面對各種稅負,比如說增值稅、企業所得稅、教育附加稅這些稅金都是壹項壹項疊加上去的。像企業所得稅,舉個例子就是妳這個公司今年有100萬的利潤。這個政府要征多少呢,百分之二十五。這個就是說凈利潤的25%反正是政府拿走了。剩下的75萬是妳的利潤。這只是其中壹項賦稅啊,各種各樣的賦稅加起來,這對企業的負擔都是很大的。"所以,江叔認為造成陰陽合同在娛樂圈出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明星,尤其是壹線明星,"說實在他們也有點身在江湖,身不由己,裏面很多東西也都是經紀人在操作。"江叔透露,許多明星自己可能都弄不清楚這麽復雜的稅負是怎麽回事兒。

企業所得稅、地方稅、員工的工資及社會保險金,是現代社會企業在全世界大多數國家從事經營活動時都必須繳納的稅負。因為企業在經營的過程中也消耗利用了政府或社會提供或培養的公共資源與人力資源。影視明星稅負太高,因此不得不求助於"陰陽合同"的說法,並不能十分令人信服。就此江導表示,演藝圈人士的納稅意識之所以薄弱,與政府使用稅收不透明有關。"我們交的這些稅妳政府最後花到哪兒了,我們作為納稅人是看不見的。不像德國這樣的國家,在這個問題上搞得非常清晰和透明。這是大根源所在。"

147.如何評價2018高考作文(全國卷)像是考政治或習思想



Zachary.ZhaoJune 09, 2018

【全國卷壹】

寫給未來2035年的那個他

曾日月之幾何,“千禧寶寶”已赴戰高考,“00後”的時代將正式開啟。捧著保溫杯、泡著枸杞茶的妳,看著奔赴考場的“青蔥面孔”,想必臉上早已老淚縱橫,心中卻仍然“老鹿蹣跚”。

【全國卷二】

“二戰”期間,為了加強對戰機的防護,英美軍方調查了作戰後幸存飛機上彈痕的分布,決定哪裏彈痕多就加強哪裏,然而統計學家沃德力排眾議,指出更應該註意彈痕少的部位,因為這些部位收到重創的戰機,很難有機會返航,而這部分數據被忽略了。事實證明,沃德是正確的。要求:綜合材料內容及含意,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少於800字。

【全國卷三】

材料作文:圍繞以下三個標語寫作,

1981年深圳特區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

2005年浙江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2017年雄安走好我們這壹代的長征路。

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文體不限 ,寫壹篇不少於800字的文章。

【北京】

今年北京卷的高考大作文仍然是二選壹,要求考生從下面兩個題目中任選壹題。1、今天,眾多2000年出生的考生走進高考考場。18年過去了,祖國在不斷發展,大家也成長為青年。請以“新時代新青年——談在祖國發展中成長”為題,寫壹篇議論文。2、生態文明建設關乎中華民族的永續發展,優美生態環境是每壹個中國人的期盼。請展開想象,以“綠水青山圖”為題,寫壹篇記敘文,形象展現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美好圖景。

【上海】

生活中,人們不僅關註自身的需要,也時常渴望被他人需要,以體現自己的價值。這種“被需要”的心態普遍存在,對此妳有怎樣的認識?請寫壹篇文章,談談妳的思考。要求:(1)自擬題目;(2)不少於800字。

【天津】

閱讀下面材料,根據自己的體驗和感悟,寫壹篇文章。

生活中有不同的“器”。器能盛納萬物,美的形制與好的內容相得益彰;器能助人成事,有利器方成匠心之作;有壹種“器”叫器量,兼容並包,彰顯才識氣度;有壹種“器”叫國之重器,肩負榮光,成就夢想……

要求:①自選角度,自擬標題; ②文體不限(詩歌除外),文體特征鮮明; ③不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不得套作。

【浙江】

浙江大地,歷史上孕育過務實、知行合壹、經世致用等思想,今天又形成了“幹在實處、走在前列、勇立潮頭”的浙江精神。在與時俱進的浙江文化滋養下,代代浙江人書寫了壹個又壹個浙江故事,創造了壹個又壹個浙江傳奇。作為浙江學子,站在人生新起點,妳有怎樣的體驗和思考?結合上述材料,寫壹篇文章。

【註意】①角度自選,立意自定,題目自擬。②明確文體,不得寫成詩歌。③不得少於800字。④不得抄襲、套作。

【江蘇】

生活處處有語言

花自語,鳥有語,生活處處有語言。生命也可以用語言來解讀,雕塑、基因……都可以用語言來傳遞。語言豐富生活,語言詮釋生命,語言傳承文明。請根據所給材料作文,自己擬題,問題不限,詩歌除外,不少於800字。

其實我壹直有個疑惑,中國所謂的“作文題”,到底有題目嗎?

這種雲裏霧裏的,到底讓學生寫什麽?

我記得15年前世紀初,有壹陣子,寫作文各種玩花活,寫散文的,寫信的、寫小說的、寫古文的,寫唐詩漢賦,寫劇本的……只要形式上好,就能拿滿分。其實當年那些滿分“古文”,估計考生大了以後看起來都會羞愧不安,完全是文白亂混。內容空虛。

作文是任何國家的考試都有的形式,考察作用也非常有效果,就是考察學生的邏輯思辨能力,絕大多數國家的作文,都是指明題目的議論文,圍繞題目進行邏輯辯論。五四以後批判科舉考試的“八股文”,其實看看西方的作文題目,全部是都是八股文,但作文壹定是題目明確的,比如我考過的GRE作文,就是典型的八股文。但能把八股文寫好了,寫出邏輯思維進去,那才是真水平。說實話,我當年練過GRE作文以後,如今與人吵架,都感覺完全高人幾個段位。

就像解數學題,不需要妳在推導公式上玩什麽創新,只要能邏輯嚴密,論證無誤地解出來,那就是高水平的解答。作文同樣如此。

對於大多數未來不從事文學工作的人來說,議論文是最具有普適性的考察文體,因為邏輯思辨是各行各業都應具備的最基本素質。並且相對散文詩歌等等這類“花活”,更具有明顯客觀的評分標準,水平高低區分明顯。國外考作文,基本就是議論文,考察的就是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而不是堆形容詞排比句的能力。

言之有物,考察學生的邏輯思辨,才是作文的核心和目的。

回到問題,這種所謂的政治題目,也是如此,根本不能稱為作文題,也就是個標語口號。然後考生寫壹大段歌功頌德的文字。800字的作文裏,形容詞、排比句、舉壹些老掉牙的名人故事比喻等等這類毫無意義的空洞內容堆砌占據主要篇幅。無論形式多麽創新,也掩蓋不了這類所謂的作文既無文學性也無內容,更沒有相對客觀公正的統壹評價標準,本質上就是學生比拼玩花活。現在,大概是比拼誰歌功頌德狠了。

我微信朋友圈裏壹位語文教師,抱怨國內的語文教育,已經邊緣化。如今,又變得政治化。當下這門課,除了考察幾個冷僻錯別字的識別這種小學級別的題目外,已經沒什麽意義。

政治上的東西我已經聊了很多,也就不多說了。隨意吐槽壹下中國高考最受關註的所謂作文題。


148.在臺灣有哪些讓妳感動和不爽的事情/物?




TraverseJune 09, 2018
去年的時候在臺灣住了壹個月,我這個人對旅遊的偏好是喜歡在壹個地方住上壹段時間,細細的觀察和體會,而不是走馬觀花式的瀏覽壹下景點完事。

在臺灣住的那段時光確實給我留下了很不尋常的記憶,下面按照題目的要求說壹說我被感動的地方和不爽的地方。

被感動的地方:

壹進臺灣,基建雖然顯得老舊,畢竟是二三十年前的產品,但整個社會顯得非常的平和。沒有街頭鳴笛,有機車(小摩托)群體有序的開過。
街頭、地鐵非常幹凈,就算是人頭攢動的夜市都沒有發現地上有亂扔垃圾。
誌工隨處可見,街頭、捷運、醫院等到處都有他們的身影,發揮著余熱。

計程車司機超級熱心,說我長的像臺灣人,說臺北最美的就是人情味。
我去醫院看病,誌工熱心的問我怎麽回事,還介紹了她家人的情況(她為什麽要來這做義工)。獲知我沒有健保後,竟然建議我去隔壁的臺大醫院,會比這裏的私立醫院便宜。
街頭的路名到處體現了中華傳統美德,如仁愛、信義、忠孝路。
我的交通悠遊卡丟失了,告知地鐵工作人員後,熱心詳細的幫我查詢有沒人撿到的記錄,過幾天還發短信給我說目前仍然沒有人撿到。
我去菜市場買菜,六七十歲的大爺大媽把菜包裝給我後都要說聲”謝謝“;公交車上,人們下車前都要跟司機說聲”謝謝“。
打開電視機,電視裏在辯論”司法改革“,”中學教師蕭曉玲的多年前的錯案的平反問題“,”關心臺灣物價漲價“等問題。而不是大陸的壹片”和諧“以及娛樂至死。
官員們走出來大多只是壹介平民的模樣,卑躬屈膝,唯唯諾諾,生怕說錯了話、辦錯事。在立法院裏面對立法委員的質詢更是異常恭敬。

不爽的地方:

房價有點小貴哦,臺北的房價好的地方大約30萬臺幣壹平米,也就是人民幣5萬,這讓我每天在airbnb上找的獨立公寓日租達到300+RMB。
外國人想騎機車竟然還不是很容易!

149.如何看待如今知乎遍布類似“按在地上摩擦”這種粗鄙的字樣登堂入室?


如今的知乎這種分享知識的地方,也經常充斥著粗鄙的字眼,而且是跟風似的使用,
比如10年前可能會用“被列強欺辱”等字眼,現在滿屏幕都是“強行按在地上摩擦”等等。

Zachary.ZhaoJune 10, 2018

我也很反感這類網絡用語。但中國互聯網這幾年整體的低俗化是顯而易見的。

原因不難理解,自2010年代,4G,wifi,和智能手機時代以來,上網的普及率大大提高,年齡降低。知乎和其他任何社交媒體的用戶其實並無任何不同。固然少數高票答案的網紅答主,多是生活在大城市光鮮亮麗的人,但剩余70%的主力用戶,還是大學生+中學生+壹部分剛工作的青年。而分布來看,很大壹部分來自壹些小縣城,內地居民。

我並非歧視,也認為上網是普適的權利,但不同人的討論、言辭、閱歷、知識水平還是有高低之分的。

2013年以後,國內互聯網壹個顯著的變化,就是“小粉紅”的變多。這其中有官方引導的作用,也有壹個重要原因,就是智能手機、4G、wifi時代,互聯網用戶的爆發性增長。在2010年以前,國行的電子產品是禁止wifi功能的,國內大部分中學,還是不允許學生用手機的,大學裏,2G功能手機的上網功能極為有限,大部分學生壹周只有幾個小時在機房網吧上網,而上網=打遊戲。內地、小縣城,不從事辦公室工作,沒有配備電腦的人,有專屬於自己的上網設備和泡社交網站的時間的也不多。

可以觀察到,互聯網內容,由曾經的長篇大論的傳統式討論,逐漸變為表情包,題主所提到的這類“粗俗語言”等等的碎片化多媒體語言,對於太多普通群眾,壹些青少年學生,是沒有太多精力和能力,去細致思考理解長篇大論。互聯網語言和內容,呈現出低齡化的趨勢,尤其是最近幾年,很多網絡流行的語言,其實想想,都是曾經自己上小學、中學時候玩過的,比如惡搞課本課文中的人物、內容、隨手創作的簡筆畫等等,這類粗俗流行語,和表情包的盛行,本質原因是知識和閱歷不夠,語言和邏輯內容表達能力的極度匱乏。

中學生,大學生,可能連團委、學生會的人事都處理不好認識不清,談國際關系政治,也只能用“爸爸”,“兒子”“按在地上摩擦”這類擬人化的形象去表達。知乎上的高贊回答,很多都是摻雜大篇幅的表情包(其中大部分表情包我真看不明白與回答有什麽關系?),甚至很多就是純粹的綜藝節目、電視劇臺詞截屏,壹貼圖還特別長、特別耗費流量……

快手、抖音,用視頻的形式,暴露了壹個真實的中國,知乎,其實就是個不主打視頻功能的快手抖音。我沒見過幾個愛玩快手抖音的網友沒有知乎賬號的,所謂“用戶素質高”,在開放註冊門檻後,顯然已經不能成立。

再多扯遠壹點,上周,我在壹個回答裏寫道,國內中下層居民,對習的滿意度很高,受到品蔥網友強烈抨擊。但我想,任何壹個真正了解中國社會的人,大概也會多少有同感。現在的上合峰會,海外互聯網多是批評鋪張浪費。但是我所知不少社會中下層,小縣城的人看著電視裏的富麗堂皇很高興,辦這種盛會在國際上倍兒有面子。這就像如今很多城市家庭的婚禮簡單樸素,反倒是農村的婚禮大操大辦壹個心態。

真實的社會,就是這樣低俗,無論喜歡不喜歡,都得接受現實。

150.專欄文章: 論中國女大學生遊客在日本的吃相


品大蘿蔔June 10, 2018

大陸微信傳來消息:兩名中國女學生結伴遊大阪,光顧壹家燒烤店,因“食相不佳”,慘遭日本店主逐客,還要理論時,尚未扯到日本侵華戰爭債尚未道歉賠償,卻被“小日本”執意請走,連錢也不收了。

此事之懸奇,因缺乏畫面,在於未悉該兩中國女生之“食相”如何令日方覺得玷礙觀瞻,但可以訴諸任何人的想象。

中國人素有“吃相難者”之責。幸福的家庭都是壹樣的,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幸。食相好,都是壹樣的素雅;食相不佳,則有壹千般不同的醜態。

近年來乘飛機經濟艙,特別是飛曼谷這等航班,可觀賞空姐派膳後四周之食相,丁方僅尺的壹塊小折桌板放下,再放壹小方更小的“飛機餐”,頓成華人修養之嚴酷考驗:那小方格內有頭盤沙律、主菜肉飯粉面、甜品蛋糕乙只、咖啡杯與果汁杯各壹,還有壹大包塑料刀叉,紙巾壹大張,鹽和胡椒小包。千軍萬馬的如何使喚,夾在僅十七吋寬的座位裏如何食得像蔣宋美齡般的Majestic,真是非常殘酷的挑戰。

若太過重所謂的儀態,吃得像全盛時期的林燕妮小姐壹般,即是向王妃嘉麗思姬莉看齊,則在這個機艙裏,四周低頭狼藉俯喧的食相之間,忽瞄到上左角有壹日本婦人與妳壹樣的坐直進食時,小方桌壹樣的整齊有序,妳忽慶幸自己不孤獨,雖然同時在那壹刻覺得妳不是中國人。

紅樓夢裏劉姥姥入大觀園,與賈母眾釵共食,作者說來了壹只母蝗蟲,因是今日稱之低端人口。食相不交代,只壹句自白:“我們莊家人不過是現成的本色,眾位別笑。”只寫劉姥姥夾不牢壹只小蛋蛋,蛋蛋跌落,劉姥姥揮箸追夾。此食相不見得難看,只是慣了粗糧,於美食無甚見識。

小時候與媽姐進食,連壹個順德女傭也講究食相:碗如何端,起筷前先稱敬長輩,腰須直,勿俯頭至桌面喝湯,因為態如豬狗。

今日之中國人將GDP和吐氣揚眉的亢奮,以及對千百年饑餓歷史的報復,呈現在食相之中。種種細節亦不須講,總之人人熟悉。在香港教小孩,切記令其勿有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覺其臭的錯覺,以為周遭的中國人如此,自己也變了壹份子。

這樣將來如何送去寄宿學校,徒增全球排華之風險。帶小孩到歐洲旅行,去維也納或巴黎(須第壹至第三區)找壹家餐廳,教其如何進食,首先降低聲浪,進食時勿那麽多廢話,告訴他:妳小小的食相,侍應無反應,不是他不知道,他不會鄙視妳,只會心中嘲笑做父母的我們。四周的人修養好,不作聲,原因與羅浮宮工作人員十年來見大媽在噴泉喧吵洗腳之靜默相同。

食相好,比壹張臉整得像宋慧喬更重要。

大阪燒烤店兩兇到底幹犯何事,純出於好奇,忽然非常想知道。

151.長期碎片化閱讀會有什麽積極和消極影響?



茍正局June 10, 2018

如今生活節奏的加快和手機的流行,閱讀碎片化越來越成為壹種不可避免的事實,會有什麽積極和消極的影響?

什麽是碎片化閱讀?

碎片化閱讀是指通過手機短信、電子書、網絡等各種渠道電子終端接收器進行的不完整的。斷斷續續的閱讀模式。

馬伯庸也曾談到過自媒體時代閱讀方式多樣化問題。在他眼中,中國國民閱讀方式呈現多樣化態勢,閱讀率並未下降,只是不少人隨著智能手機、移動終端的發展將閱讀方式由傳統紙質書轉化為新媒體閱讀。


優點:

如果妳的價值體系已經形成了,經常瀏覽微博、推特、或者社交媒體圈,有助於拓寬妳的思路和思考問題角度,有時候別人壹兩個字能為妳打開壹扇窗。但這裏要強調的是,妳已經形成了妳的價值體系,只是借助別人的只言片語拓寬思考,而不是被別人牽著鼻子走(也許這就是所謂的”帶節奏“)。
如果妳是利用碎片化時間閱讀壹本書,或者背單詞,這樣會讓妳充分的利用好妳的時間。壹年要讀至少5本好書。

缺點:

但是對於知識體系和獨立思考能力尚未形成的人來說,大量、持續的接觸、使用碎片化信息可能導致這個人的知識體系和獨立思考能力以後都不太可能形成了。
碎片化閱讀讓妳在不同的話題中快速的跳躍,妳無法深入思考。妳可以試著回憶壹下,妳在過去閱讀了大量的社交媒體的推文、微信公眾號的文章,妳到現在還能記得多少?大概為零吧?
會讓人註意力變得碎片化,比如要真正看書學習的時候,註意力難以長時間高強度集中 。
碎片化閱讀將復雜的事物簡單化。它們往往只告訴妳表面上的東西,卻不會告訴妳背後的原理,以及它與其他事物之間的聯系讓人表面思考,覺得自己懂了,其實往往不懂,但這種心態會讓人浮躁、不謙虛。

152.讀歷史書有什麽用?


有些人喜歡看歷史書,喜歡了解歷史,有什麽用?

白水無纖塵 June 10, 2018

對我來說是:上溯其因,下知其果。

讀歷史書可以滿足人的求知欲,只要人還存在求知欲。

去年紅黃藍發生的時候,我壹個熟人對我抱怨說:現在怎麽什麽事情都是亂來的,那些個誰誰誰誰真是該死。然而這種事情的發生很奇怪嗎?事件的根由只在老虎團嗎?

我有壹句座右銘:世上沒有無因之果。

我們每天在生活中看到的、聽到的種種信息並非來無根據,除了要對各種信息作出合格的理解和應對之外,必然會思考各種現象的產生根由。尋找事物產生的根由,限制它、鏟除它、甚至預防它再度產生。

在這裏歷史書為我們提供了壹條思考的途徑。所謂光天日下無新事,出於人的相似性,人類的發展過程總是伴隨著各種相似的不斷重新上演的劇目。歷史書為我們記載了臺上的表演,由我們自己總結劇情的起因結果,極大地便捷了我們認知上的拓展,對我們判斷力的磨練是壹種幫助。

少見多怪,多見少怪。如果我們的經歷和見識不夠豐富,在類似的情況中只能如提線木偶壹般為環境的突發因素影響控制,渾渾噩噩不能自知了。

“金風未動蟬先覺,暗送無常死不知。”縱然面對強權無力,卻也遠勝無知中感受的幸福。

153.海歸留學生能否成為中國民主化的推進力量?


大批海外留學生歸國後,往往能取得國內各行各業(甚至政府機關)的精英崗位。他們所帶來的西式思想和行為方式,閱讀海外媒體後對中共相對客觀的了解,以及對國內體制的不滿,能否逐漸影響中國的政治體制,為民主化貢獻力量?

Pitt ShJune 11, 2018

就目前來說不太樂觀。

首先,海歸海歸,都選擇歸了,那就是要在國內好好的生存下去,要在國內追求好的生活,妳不去舔菊也必須保證不要觸雷,不說賺多大錢,保命起碼是要註意的吧?在這樣的情況下,有幾個海歸還能有足夠的勇氣去推進民主?要知道,在現在的中國,推進民主是要冒非常大的風險的。

其次,海歸群體裏,本身就有非常大量的學生本身在國外就不太能融入國外的生活,我之前在留美學生的問題裏已經回答過,小留群體生活優越,大部分本科小留都超過了中國中產的生活水平,他們中很多本身就是既得利益者,對中共本來就很驕傲。小留群體的“保皇黨”其實是大部分,妳指望保皇黨把皇帝推翻了,讓民主憲政黨上臺?可能嗎?就算他們中很多人良心發現,自由民主法制的花在心中綻開了,那麽父母和家庭允許他們這麽做嗎?他們有多大的能量依靠自己來推進呢?別忘了他們有多少資源也是來自於父母壹輩的。

再說說環境,也許是有壹部分小留剛開始還保留著海外民主,法制的思想,然而在墻內待的越久,身邊的朋友和環境也逐漸的會被替換成受中共系統教育和培養出來的人了。這批人好壹些的明白壞處,和小留宣傳的大部分都是妥協思想,比如知乎很多五毛答主就是用各種例子和道理教育自由派們:妳們看中共對中共即是好的也是必須要的。小留自己哪怕意誌再堅定,長久下來也得不到抒發,大部分都是會被磨平成為他們的壹員,小壹部分的,也只能把理想放在心底不敢公開亂說的。

有許多小留,說是跟妳說我早就想好回國,其實也就是留個後路,大部分小留尤其是留美的都沒法留下來,壹開始就把話說滿以後還怎麽做人?有很多人比如我的朋友們也是無奈,各個都很優秀,奈何留美條件太過苛刻,還是只能不得已回國,說真的妳也不能逼著他們再來壹次64,這真的也太強人所難了。

其實也不是說完全沒可能,這代50-60的老不死們所受環境的關系,說話行為什麽的讓人生理上惡心也正常,雖然傳承他們的後代們也壹定是滿足他們要求的思想體系培養出的人,但無論如何社會和歷史是發展的,人總是會有壹些變化,80,90哪怕是紅色血統們也多少會有不壹樣的思想,這批人很多都是海歸,也許可能大概未來他們從老不死們手裏接過權利後有壹定的幾率推動民主和法制的進程。

但是但是但是!這種幾率和概率都太低了,把國家,民族的未來賭在這樣的小概率上太過於天真,當年他們的父輩們也是經不起統治壹整個國家而不受限制的皇權誘惑,妳覺得他們能頂住嗎?壹個沒有分權沒有監督沒有反對力量存在的體制,換誰上去他們作為既得利益者和掌權者都不會輕易做出更改,放出權利。還是那句話,中國人的未來要靠中國人自己去爭取,總是把勝利和變革放在賭博上絕對是不可靠的,如果未來會發生64,有可能那些尚有良心和良知的小留們會成為智囊團和運動的主力,然而就現在的他們來說,無論是力量還是環境甚至包括他們自己的思想都不允許他們做什麽推動民主改革的行為,以前的老壹輩留學生做不到,未來新壹代的留學生受制於越來越優越的生活環境那就更做不到了。

154.中國古代有哪些關於西方的記載?


主要是明以前的對西方世界的記載,清朝以後就多了。

沈魚飛鳥June 11, 2018

唐朝楊貴妃那時候,有個叫杜環的哥們,被阿拉伯人抓做戰俘,遊歷了中亞、西亞甚至北非,長達十余年,最後經商船到廣州回到中國。

據杜佑《通典》記載:

族子環隨鎮西節度使高仙芝西征,天寶十載至西海,寶應初,因賈商船舶自廣州而回,著經行記。

……

又雲:「苫國在大食西界,周迴數千裏。造屋兼瓦,壘石爲壁。米谷殊賤,有大川東流入亞俱羅,商客糴此糶彼,往來相繼。人多魁梧,衣裳寬大,有似儒服。其苫國有五節度,有兵馬壹萬以上,北接可薩突厥。可薩北又有突厥。足似牛蹄,好噉人肉。」

還有很多記載,因爲篇幅關系就衹引用了這壹段。

還有,唐朝人段成式所著的《酉陽雜俎續集》記載了這樣壹則奇幻故事,情節和歐洲《格林童話》某則著名童話很相似(大家壹看就明白)。故很多人認爲兩者之間可能具有某種聯繫。

南人相傳,秦漢前有洞主吳氏,土人呼爲吳洞。娶兩妻,壹妻卒。有女名葉限,少惠,善陶(壹作鉤)金,父愛之。末歲父卒,爲後母所苦,常令樵險汲深。時嘗得壹鱗,二寸余,赪鰭金目,遂潛養於盆水。日日長,易數器,大不能受,乃投於後池中。女所得余食,輒沈以食之。女至池,魚必露首枕岸,他人至不復出。

其母知之,每伺之,魚未嘗見也。因詐女曰:「爾無勞乎,吾爲爾新其襦。」乃易其弊衣。後令汲於他泉,計裏數百(壹作裏)也。母徐衣其女衣,袖利刃行向池。呼魚,魚即出首,因斤殺之,魚已長丈余。膳其肉,味倍常魚,藏其骨於郁棲之下。逾日,女至向池,不復見魚矣,乃哭於野。忽有人被發粗衣,自天而降,慰女曰:「爾無哭,爾母殺爾魚矣,骨在糞下。爾歸,可取魚骨藏於室,所須第祈之,當隨爾也。」女用其言,金璣衣食隨欲而具。

及洞節,母往,令女守庭果。女伺母行遠,亦往,衣翠紡上衣,躡金履。母所生女認之,謂母曰:「此甚似姊也。」母亦疑之。女覺,遽反,遂遺壹只履,爲洞人所得。母歸,但見女抱庭樹眠,亦不之慮。

其洞鄰海島,島中有國名陀汗,兵強,王數十島,水界數千裏。洞人遂貨其履於陀汗國,國主得之,命其左右履之,足小者履減壹寸。乃令壹國婦人履之,竟無壹稱者。其輕如毛,履石無聲。陀汗王意其洞人以非道得之,遂禁錮而栲掠之,竟不知所從來。乃以是履棄之於道旁,即遍歷人家捕之,若有女履者,捕之以告。陀汗王怪之,乃搜其室,得葉限,令履之而信。葉限因衣翠紡衣,躡履而進,色若天人也。始具事於王,載魚骨與葉限俱還國。其母及女即爲飛石擊死,洞人哀之,埋於石坑,命曰懊女冢。洞人以爲禖祀,求女必應。陀汗王至國,以葉限爲上婦。

壹年,王貪求,祈於魚骨,寶玉無限。逾年,不復應。王乃葬魚骨於海岸,用珠百斛藏之,以金爲際。至征卒叛時,將發以贍軍。壹夕,爲海潮所淪。

成式舊家人李士元聽說。士元本邕州洞中人,多記得南中怪事。

最後懷念壹下臺灣1999年發行的RPG《軒轅劍叄:雲和山的彼端》。遊戲情節橫跨整個歐亞大陸,主角和反派也都是個歐洲人,至今爲止仍是個很有創意的仙俠RPG,比《仙劍奇俠傳》系列的情情愛愛有意思多了。


155.專欄文章: 看看青島的上合峰會是如何擾民和奢侈的(對比G7)



品大蘿蔔June 11, 2018

《今日印度》雙周刊接下來列出青島停擺的壹系列癥狀:

——旅館飯店將餐具刀撤下,換上塑料餐刀。飯店住客被告知“由於安全原因”這個星期沒有剃須刀供應,因為壹般刀片甚至是塑料的刀片都是當局禁止的。青島大片地區的街道被封鎖,壹些地區的居民樓也被封鎖,當局鼓勵居民出去度假。壹些公司甚至提供金錢獎勵員工放假。

——在許多路口有成群的年輕便衣警察走動,他們戴的耳機暴露了他們的身份,但依然努力裝作若無其事。警察和軍隊人員在沿海的散步道巡邏。

——青島火車站從星期五就戒備森嚴,抵達的旅客要排長隊通過強化的安檢;在北京和其他地方的火車站,前往青島的旅客也要接受機場安檢式的安檢才能進入火車站;超過100毫升的噴霧香水要沒收。

——青島的這些強化版保安措施跟去年廈門舉辦金磚國家峰會和2016年杭州舉辦20國峰會的保安措施類似,但似乎是更上層樓。

另外,有青島市民反映,峰會期間全城戒備森嚴,警察密布。居民走親訪友必須出示個人身份證,進行登記。青島部分景區,廟會,工廠等關閉。當局將距離峰會主會場中心300公裏的範圍劃定為核心區、嚴控區和管控區;要求會場周邊2公裏範圍內的市民離開青島外出旅遊,每人補助幾百元,旅費由所在單位企業報銷。青島港發通知稱,峰會期間對膠州灣水域進行短期管控,載有危險品的集裝箱不能過境。 山東省安委會要求自5月20日至峰會結束,青島及周邊各市暫停危化品生產經營、企業暫停動火、緊急情況需動火的,須報縣級以上政府批準。有網民嘲諷說:青島開啟魔幻模式,沒外賣,沒快遞,街頭店停業,車輛限行,不準施工。

總結:

1. 中國人只是百姓,可以隨便驅趕

2. 中國的錢都是皇帝的

156.什麽是極權主義美學?如何評價?



helmos.chenJune 11, 2018

論及極權主義(totalitarian),人們更多的是想到漢娜阿倫特所著的《極權主義的起源》。漢娜阿倫特更多地從意識形態對人性的影響這壹點來剖析極權主義。如果從人性的本質出發,就會發現極權主義實際上是人性本質的壹部分。從瞿魯巴的美麗故事中我們可以窺視極權主義的起源。極權主義實質是理想主義的壹種變異,是人性本質的壹部分。

紅色高棉的波爾布特出身於富裕的家庭,但他們都要拯救窮人於水深火熱,建立心目中的理想社會,結果他們都是坑殺了窮人。他們的理想是建立壹個完美、標準、美好的社會,壹切不美好的、在他們看來醜的、惡的,都應該消失。規範的、有序的、外表看起來美好的、按照心中所想的、人人都美好幸福的,是他們的追求。理想主義如何變異為殺人機器?因為理想主義本身就是壹種美學,對美的過份追求,必異化,人由美學目的異化為美學手段,異化為構築美的壹種結構,成為壹個器物。極權主義的美學,實際上就是理想主義美學。

來看看世界上最壯觀最震撼的十萬人團體操表演《阿裏郎》。《阿裏郎》是極權主義美學最通俗的註解。像《阿裏郎》這樣大型的團體操表演只有在極權體制下才有可能實現。十萬人按照既定的控制,壹起做機械的動作,成為美學的結構。但《阿裏郎》本身是壹個淒美的愛情故事。壹個淒美的愛情故事,如何在極權體制下異化為國家意誌? 如果妳對這壹點懷疑,妳可以回想壹下,近期發生在身邊的事。為應付上級檢查,下級政府用油漆把光禿禿的山坡塗成了綠色。極權主義追求的是美,至少是視覺上的,或聽覺上的。這兩點,於國內在文革發揮到極致。於國外,歷史上的極致是紅色高棉時期,現在的極致是壹天吃五頓飯的朝鮮兒童,我看到他們與主席擁抱的照片,泣不成聲,不能自控。

極權無處不在。大到壹個國家,小到壹個家庭,極權都有可能隨時存在。曾有報道,奧地利壹位父親,在地下室囚禁並性侵親生女兒達24年之久,並與之生下7名子女。在法庭上,他辨稱自己是壹位好父親。在他所居住的小鎮,事情沒有暴露之前,他卻是個有口皆碑的居家好男人!中國也發生了類似的事件,只不過主角是壹位公務員李浩,受害者是6名歌女,其中壹名被囚女與另壹名補囚女還因爭風吃醋與李浩合夥殺死了對方,有被解救女子在警察調查時竟對李浩試圖袒護。人壹旦擁有無限權力,就會試圖按照自己的意誌按排他人的生活。每個人心中都有極權的欲念,追求完美的欲念。

對隨處可見的極權主義,我們該如何防範? 對理想主義保持警惕。警惕那些以人民的名義行不義的政權和人。柏拉圖說:“不行不義於人,亦不被人行不義,這才是那些活在幸福中的人。這兩個條件,前者不難達到,最難的就是如何謀得權力以抵禦他人的惡行”。“如何謀得權力以抵禦他人的惡行”,但人壹旦謀得權力,就不光是“以抵禦他人的惡行”,而是還要“施展自己的善行”,設置他人的生活。極權主義壹開始並不是“惡”而是“善”,是“拯救”,最後上升為國家意誌,意識形態,並企圖設置與按排所有人的生活。極權主義如何從最初的“善”走向最終的“惡”? 它的心理動機和邏輯動力從何而來?

極權主義總是從最初的“善”走向最終的“惡”,從已經發生的極權主義社會來分析,就會發現它的心理動機和邏輯動力是它固有的、與生俱來的美學系統。漢娜阿倫特指出,當極權主義奪取國家政權以後,極權統治才開始,通過對普通民眾的意識形態的控制,以國家意誌形式來構築他們想象中的“理想社會”。為了達到這個“理想社會”,普通民眾的生命,更是如草芥。多年以來,瞿魯巴的故事作為壹個美麗的、光輝的典型而流傳,而事實上從這個故事,可以追溯到極權主義的美學原理,那就是“時刻準備著為理想犧牲”。“犧牲自我”還是“犧牲他人”,成為“極權主義”和後“極權主義”的分水嶺。

極權主義有它的美學動力,有最初的“完美”與“善”,並且為了這種“完美”與“善”可以隨時犧牲自己。後“極權主義”則完全拋棄了極權主義的美學思想,為了達到自己的私利,可以隨時犧牲的對象,只有他人,是完完全全的、赤裸裸的罪行與暴力。我們的時代進步了嗎?可能。我們今年能享受到全球化琳瑯滿目的商品,可能更應該感謝的是科技而不是社會的進步。後極權政權通過科技的進步進行現代化化妝,而拋棄了最初的理想,違背了革命初期對民眾許下的諾言,實行的是對普通民眾進行赤裸裸的剝奪。

國家主義是後“極權主義”最後壹塊遮羞布。民族主義亦是如此。後極權政權要尋找執政的合法性,只剩下國家主義或民族主義的內褲。因此,謊言與國家敘事、民族敘事,成為政權生活的主題。在哈維爾看來,“假如社會的支柱是在謊言中生活,那麽在真話中生活必然是對它最根本的威脅。正因為如此,這種罪行受到的懲罰比任何其他罪行更嚴厲。”李慎之認為,說真話,按照人的本性或良心說話行事,這對極權主義是極其可怕的事。因此,“真相”上升為“國家機密”,“常識”根據極權體制的不同需要成為“國家典型”或“罪行”,甚至某壹外國人在國內正常的、合乎常識的行為,極權體制也可以動用國家宣傳機器進行毫無廉恥的國家聲討,結果往往是自取其辱。

主要參考資料:

熊平:極權主義美學及其原理 www.aisixiang.com/data/97634.html

157.如何評價中國的戶籍制度?



流可June 12, 2018

這是壹個很好的問題。

個人認為,中國戶籍政策是壹個很好的觀察切入點,通過其演變歷史,可以觀察到中共在決策過程中,有怎樣的傾向和喜好。

我自己讀完的感受就是:

共產黨在制定政策的時候,壹方面是回應社會實際需求,另壹方面又極度缺乏政策的前瞻性,說白了,共產黨制定的政策:極度相當然和拍腦門,別看它經常吹噓:壹黨制好處是可以制定幾十年政策,有前瞻性。民主制度十年壹換屆,政策左右搖擺,不穩定,這完全是胡說八道。

從戶籍制度的演變就可以看出來,共產黨在制定壹個政策的時候,和人民群眾幾乎沒有什麽溝通。

它每壹次政策的改變,都是迫於外部壓力解決眼前的問題。並且這些政策都缺乏足夠的討論,沒有考慮其在解決問題的時候,會在未來給人民帶來什麽樣的壞處。

所以,我想先和大家,壹起回顧壹下新中國戶籍政策演變的幾個重要節點,這些資料也是我從網上整理的,希望能對大家有幫助和啟發:
======================================
新中國的戶籍政策有數次演變過程,維基上將其劃分為三個階段:

1949~1958:自由流動

1958~1978:嚴格限制

1978~今:有限制的開放

這個劃分基本準確,不過沒有描述細節,所以下面我根據中國共產黨自己對外宣傳的資料,來壹個壹個看其戶籍政策演變的情況

(資料來源:《中國戶籍制度改革歷史回眸》——出自國務院官網:http://www.gov(dot) cn/xinwen/2014-07/30/content_2727331.htm)
======================================
1、1951年:《城市戶口管理暫行條例》戶口簿誕生

新中國成立後,在頭幾年,依然還是在內戰收尾階段,共產黨的首要任務依然是消滅敵人,穩定政權。這時候,中國還沒有統壹的人口管理制度,大家依然是隨便流動。

”1951年,公安部公布了《城市戶口管理暫行條例》,規定了對人口出生、死亡、遷入、遷出、“社會變動”(社會身份)等事項的管制辦法。這是新中國成立後第壹部戶口管理條例,基本統壹了全國城市的戶口登記制度。“

註意這裏是只對城市人口進行了統壹的登記,但是不分農村人口和城市人口,也不限制自由流動。

這壹點非常重要,幾乎在各個時期所有政策都有十分明顯的體現。

比如這個1951年條例,它好的方面是,建立壹個全國統壹的人口管理檔案:戶口簿。

但是壞的方面,它又規定了:“被解放之偽官兵,及釋放之犯人,須持軍事機關或人民司法機關、人民公安機關之證件,申報入戶。” 也就是它還要順便排查壹下國民黨等“反革命”分子,做壹個特殊登記,這就給後面的迫害埋下了伏筆。

==============================
2、1955年《國務院關於建立經常戶口等級制度的指示》

今天狹義上的戶口政策是1958年確立的,它的誕生值得我們好好回顧壹下。這要從1953年到1955年的城市糧食危機講起。

1953年中國北方發生大旱,糧食減產,而此時,新中國隨著戰爭的結束,人口開始快速增加。

(根據葛劍雄《1912年~1949年人口變化》https://zhuanlan.zhihu.com/p/31273171 以及1953年地磁人口普查,中國人口在短短4年間,從4億增長到5.9億)

糧食減少,人口增加,根據經濟常識,供少於求,糧食就會漲價。

於是當時中國各地都出現了投機商人,低價收購糧食,哄擡物價,把城市裏糧食價格炒得很高。

請問各位,此時如果妳是決策者,妳會怎麽做?

如果任由市場發展,等待看不見的手發揮作用。那發生城市饑荒怎麽辦?。

所以由政府統壹收購,把部分糧食集中起來,再根據各個城市的庫存和需求,分配相應的糧食。是大多數人的直覺,共產黨也是這麽做的。

只不過它做得更過火,把整個農產品市場都消滅了,全部的糧食都只能由國家統壹采購,然後分配給城市人口。

之所以這麽做,就像我說的,這是共產黨夾帶私貨的結果

統購統銷是非常時期的壹種手段,羅斯福也這麽幹過,但是美國不會壹直這麽搞下去。

共產黨則不然,壹是權力沒有制約,更主要的,它有理想,消滅私有制。

這次鬧糧食短缺,正好讓它有機會把農產品市場都做掉,實現糧食生產的社會主義。

既然是要分配糧食,那麽壹個自然的要求就是:政府要知道誰需要糧食。

而且,這是為了解決城市糧食短缺的問題,所以政府自然要對國民進行分類,區別那些人是“城市人”,哪些人是“農村人”。

於是1955年,中國出臺了《國務院關於建立經常戶口等級制度的指示》要求每年登記壹次,確定城市人口和農村人口變化情況,以精確計算和分配糧食供應。

從實踐結果來看,共產黨的確非常有效地解決了城市糧食短缺的問題,把全國有限的糧食資源高效地調配。從中國人口年鑒來看,中國人口在1953~1955年沒有出現異常波動,說明共產黨在這方面的工作值得肯定。

======================================
3、1958《中華人民共和國戶口登記條例》 農與非農的誕生 中國特色戶籍正式確立

到了1958年,隨著城市糧食供給問題的改善,共產黨開始面臨另壹個問題:城市貧民窟。

城市貧民窟是每個工業化國家在發展時繞不開的弊病。很多拉美國家就死在這個問題上。民主國家也是壹樣的,當年巴黎為了排除城市過多的貧困人口,也是采取強拆的辦法,這就是著名的奧斯曼改造。貧民走到哪裏就拆到哪裏,今天的巴黎漂亮的街道和樓房,都是那時候蓋起來的奧斯曼建築。

而美國早期發展的時候,也有同樣的苦惱,今天美國大城市市中心基本都是貧民區,就是這個問題留下的病根。

城市貧民窟問題,本質上是大量過剩勞工進入城市,導致城市工業無法容納那麽多的人口。

歐美等先進工業國有壹個好處是,他們的城市和農村工業化是同步進行的,並且他們沒有這麽多的人口。這使得即使歐美的農村地區的人口大量進入城市,先進的技術,也可以保證城市糧食供給也不會立刻發生極度短缺。

中國的情況就比較特殊,它的人實在太多了,戰後增長也太快了。

而共產黨當時還學習蘇聯,優先發展城市重工業,這使很多農村地區的人都開始往城市集中。

所以共產黨根據1953年的經驗和1955年建立起來的城鄉二元檔案,自然而然地選擇通過建立城鄉二元戶籍政策,來阻斷農村過量人口進入城市,防止農村地區勞動力減少帶來新的城市糧食危機。

這就是中國萬惡的戶籍制度的來源。

某種意義上,這也許是天意,如果沒有1953年的天災,就不會出現統購統銷,就沒有1955年統購統銷建立出來的城鄉登記,也就沒有後來的城鄉二元經濟了。

不管怎麽說,歷史的進程就是如此。

總之,1958年開始,共產黨想通過人口削減定居權,來控制城市發展速度,避免歐美過去工業化出現的城市化問題。

也是從這年開始,中國人失去了在自己國土上移居的權力,城市成了封閉的小世界,裏面是壹群城市人和官老爺的天堂,外面是幾億農村人壹直掙紮在生存線以上,被國家各種揉虐。



===========================================

4、戶籍松動,身份證出現

1984年《國務院關於農民進入集鎮落戶問題的通知》 1985年 《公安部關於城鎮暫住人口管理的暫行規定》

共產黨在之後的幾十年壹直都是嚴格限制城市人口的發展,維基上的中國人口詞條中可以明顯地看出這個政策的有效性,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3%E5%88%86%E5%B8%83

中國城市人口1964年就有1.2億,到了1990年也才2.9億多,三十多年中,只增長了1.7億。城市的規模幾乎是隨著人口自然變動,中國城鄉結構在建國之後,直到2000之前,幾乎都是固定的,可以說,戶籍政策完全阻斷了城市化的發展。

這個政策直到1984年,也就是26年後才出現松動。

這個松動,主要是因為改革開放建立市場經濟之後,中國開始逐漸脫離蘇聯式的重工業發展模式,出現輕工業服務業等行業。

這就使得城市出現大量的勞動力需求,很多農民跑到工廠裏做工人,而戶籍政策反而成了阻力。

很多企業都要求政府放開戶籍限制,讓他們可以招聘到足夠的工人。

所以共產黨不得不改變過去的策略,但是我們可以註意到,它依然是非常謹慎的,這個通知中依然寫著:“農民可以自理口糧進集鎮落戶”

也就是它還是害怕農民進城之後,占了城市居民的糧食,造成1953年那樣的城市糧食危機。

所以它要求:農民進城可以,請自帶幹糧!~

也就是,妳可以進城,但是不能占城裏人的壹針壹線,也就是不能吃城裏人的福利。

這個思路直到今天也是如此,我後面會闡述它的荒謬和無情。

由於很多農民出門打工又不會帶著戶口本,壹旦出了問題都不知道這個人從哪裏來的。

比如有人工傷了,昏迷不醒,又不能說話,醫院都不知道這個人從哪裏來的,該聯系誰,只能去政府查戶口本,查起來又很慢。

所以公安部於1985年,出臺暫住人口管理政策,建立了今天的“身份證”,

說白了,就是為了便於妳隨身攜帶,讓大家知道妳是誰,從哪裏來的。

身份證件還是很有必要的,歐美國家也有ID,我認為是好事,也是改革開放帶來的現代化成果之壹。

==========================================
5、戶籍進壹步松動,可以異地落戶,城市大門終於敞開。

1997年,《國務院批轉公安部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和關於完善農村戶籍管理制度意見的通知》

1998年,《國務院批轉公安部關於解決當前戶口管理工作中幾個突出問題意見的通知》

2001年 《國務院批轉公安部關於推進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

很多農民進城之後,就在城市裏安家落戶,不再返回老家。

到了1997年,自然而然地,出現了第壹批進城務工的人,在城市養老的問題。

他們已經到了退休的年紀,子女也都在城市工作,老家的房子早已經賣掉。這時候如果妳共產黨說,妳不在城市工作了,就要滾回農村去,共產黨都沒地方遣返。

所以,共產黨唯壹的選擇,就是讓這些已經在城市生活多年,成家立業的農民徹底變成城市人。

於是1997年,發布的《國務院批轉公安部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試點方案和關於完善農村戶籍管理制度意見的通知》:

“對於定已在小城鎮就業、居住、並符合壹定條件的農村人口,可以在小城鎮辦理城鎮常住戶口。”

但是因為1997年的意見太模糊,什麽叫做符合壹定條件呢?根本沒說,這導致大家都瘋著去辦城市戶口,

所以到了1998年《國務院批轉公安部關於解決當前戶口管理工作中幾個突出問題意見的通知》,更壹步細化了條件為:

“根據此通知,新生嬰兒隨父落戶、夫妻分居、老人投靠子女以及在城市投資、興辦實業、購買商品房的公民及隨其共同居住的直系親屬,凡在城市有合法固定的住房、合法穩定的職業或者生活來源,已居住壹定年限並符合當地政府有關規定的,可準予落戶。”

這裏我們要註意:共產黨開具的幾個條件裏,有合法固定住房這個東西。

說白了,它當時沒有考慮到後來有房地產金融泡沫的問題,共產黨開始的目的只是為了制定壹個可以量化的標準,來判斷,誰在城市居住了多年,誰可以辦理城市戶口。

這個戶籍政策就很好的說明了,共產黨在制定政策的時候,根本沒有往後做什麽考慮。它完全是壹種想當然的拍腦門,直到情況到了它不得不妥協讓步的時候才做出改變。

到了2001年的《國務院批轉公安部關於推進小城鎮戶籍管理制度改革意見的通知》,終於共產黨進壹步讓步,對小城鎮常住戶口的人員不再實行計劃指標管理。
=============================================

6、城鄉福利差距過大,大城市病顯現

2012年,《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積極穩妥推進戶籍管理制度改革的通知》

2013年11月,《中共中央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幹重大問題的決定》

又過了十年,1997年開始給農民工落戶的政策出現了惡果。這就是農民工二代問題。

由於二元化經濟差異性進壹步拉大,大量的農民工湧入城市,把孩子生在這裏死也不走,因為就算在城市裏當個貧民,也比在農村生不如死好。

當時很多良心學者都反復多年上書中央,指出農民的窮困會造成新的大城市病,發展農村勢在必行。

這就是著名的“三農問題”。

壹開始中央還是依靠暴力手段遣返的,但是到了後來,孫誌剛事件徹底惹怒了民意。共產黨不得不讓步,開始認真考慮解決這個問題。

最後的結果,就是上面這兩個意見通知。

說白了,共產黨終於意識到,治理城市病,防止貧民窟,不能依靠暴力隔絕的方式,而是必須要提高農民的福利待遇,縮小農村地區和城市的福利差距。

農民沒有醫保,沒有教育條件,他們當然死也要呆在城市,至少城市有醫院,有學校。

但是共產黨依然如同我說的,它的政策都是拍腦門,並且不能傷及它自己在城市的利益。

所以,它給了農民醫保,但是不給醫保聯網,讓他們有顧慮,無法離開家鄉。

這個問題直到今天還在發酵,因為農民並不滿意這點福利,他們依然還在往城市擁擠。

而妳無論怎麽否認,中國的棚戶區,就是大城市的貧民窟。

而驅離低端人口,這種奧斯曼式的拆遷,在今天的中國也沒有了市場。因為城市化是工業化必然結果,阻止人口流動已經毫無意義。

==============================================
西方自由主義者總是從自由不自由方面看問題,我認為這是有壹定根據,但是也是片面的。

共產黨的戶籍政策可以看出,它解決問題的能力很低下。

它的政策,都是未經過充分討論的,都是特權階層面對壓力不得不做的處理,但是它也非常狡猾,在妥協的同時,盡管去爭取自己更多的利益。

比如限制流動是為了解決城市糧食饑荒,但是它趁機消除了農產品市場,把城市和農村隔絕,自己趁機在城市裏作威作福。

放開農民工進城,但是卻幻想這些農民不要進城打擾我在城市的生活。就如同秦暉用南非的種族隔離政策類比壹樣,這些共產黨特權階層,希望自己的城市“既幹凈又美麗”,那些窮苦的農民只能在鄉村裏生活。

而最後,現實的壓力使得他們在城市的特權壹步壹步被蠶食。再之後,他們不得不壹點壹點放開,讓農民可以落戶,但是只允許有房子有工作的。後來二代問題浮現,他們又給農民壹點好處,希望引誘農民工回到農村。

所以中國戶籍的惡,本質上,它還是因為共產黨在解決問題的時候,從來不考慮人民的福祉,它第壹想要保護的,還是特權階層在城市的利益。

西方民主社會,也會面臨同樣的問題,但是它們的政府還是極大地受民意的牽制,它們不敢制定壹個政策,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還要去保護少部分特權富裕的利益。

就算美國這樣的貧富差距較大的國家,它在制定人口管理政策時,也絕不敢限制底層人民的福利,這使得民主國家的法律可以用更快的速度,向正確的方向前進,而不必像共產黨這樣,壹點壹點擠牙膏似的突出福利給老百姓。

關於戶籍政策的演化,我們還可以觀察出另壹個有趣的點:

戶籍反映出的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也恰好與中國經濟發展同步。

可以說,中國經濟奇跡,也許只是城市工業化回歸正軌的結果,共產黨在其中其實壹直起的是反作用。瘋狂想辦法限制城市化的發展,理由是城市過度發展會有大問題。這個問題其實不用限制人口也能解決,只是共產黨從來不提罷了。

158.妳見到過國外人哪些高素質/低素質的行為?

mihuzhong June 12, 2018
因為在加拿大待的時間比較長,只能說說我對這個地方的感覺:

1. 首先,就像大家說的,中國人也有素質很高的,外國人也有素質很低的。所以,這裏我說的,都是平均值,或者叫總體感覺,個別人的行為不算。

2. 老外比較和氣。感覺這個和心態有很大關系:壹個生活比較幸福的人,心情愉快,戾氣就會少壹些。這個也表現在工作態度上:老外幹活不慌不忙,算不上快,但是穩定認真。比如超市的收銀員吧,中國超市收銀員動作快,感覺緊張;排隊的顧客也比較著急;老外的收銀員和排隊的顧客慢悠悠的,比較從容。又比如路上開車,如果有側面小路上的車想並進來,主路上的司機壹般都會讓壹下,給他壹個機會並進來;而進來的司機壹般也會招手表示感謝。

大家都希望自己有個好的心態,往大的說,和諧社會也需要心態好的民眾。但是,怎樣做到心態好,太難了。太窮可能不行,有錢了也不壹定心態就好。

3. 老外遵守規則比較好。比如行人過馬路,壹般都等紅綠燈(但是,去過法國壹個城市,感覺他們好像隨便過馬路)。另外,遵守法律法規比較好。比如我認識的壹個老太太,她向政府舉報了自己的妹妹:在美國居住時間過長,所以她妹妹不應該享受加拿大的公費醫療。我感覺,“大義滅親”這種事兒,在中國人圈子裏比較少。

可能中國人對家人的血緣關系比較看重,相對來說對老外是不是有點兒“六親不認”?個人認為,如果要強調守法,有時候就不能情調親情;否則,法官判案的時候,就會偏向自己的親戚朋友了。

老外這個守法,可幫了國家大忙了。因為國家出臺的政策,都能得到比較好的執行,政府可省大心了。當然,老外政府修改法律法規的時候,也比較註意征求民眾的意見;政府和民眾互相尊重,有事兒多商量,皆大歡喜。

4. 最後,還要說壹說學歷和人品的關系:我的感覺,沒有關系。受過很高教育,所謂高學歷的“精英”,人品不必普通人高。我見過沒啥文化,但是非常淳樸的人;也見過“精英”幹非常缺德的事情。所謂“精英”,不過是能力比較強;但是,這種能力,也可以用來幹壞事的。比如壹個精通政治的,可以為民造福,也可以禍害百姓;壹個計算機高手,既可以做防病毒軟件,也可以當黑客。

159.專欄文章: 在知識付費這條不歸路,微信奮起知乎箭在弦上



品大蘿蔔June 12, 2018

剛剛高考完的妳們,別忘了知乎也給妳們建造了壹所“大學”。

在短視頻如日中天的風口,大家是否還記得曾經幾度徘徊的知識付費?

2016年底喜馬拉雅、分答、知乎Live、得到上演“四國大戰”;得到以壹己之力開辟了知識付費這壹片戰場,最後卻被上線42天紅極壹時的分答壹路踩著電光火石自食其果之後又被羅振宇摘了桃子;當然,同時期的知乎Live還在摸著石頭過河,另壹邊的喜馬拉雅卻百無禁忌迎頭趕上。

華興資本甚至在2017年6月預測過知識付費的人群和估值:

知識付費的群體和高學歷、白領、買書者三類人群都有高度重合,估測人群基數約1.5億,動態來看2020年可達2億人。

知識付費行業在2020年有望具有320億收入規模的潛力,與之對應的平臺盈利有近50億的潛力。以30倍估值計算這個全新的行業,有望支撐1500億市值。

但是在2017年隨著羅永浩停更得到,papi停更分答,其實早在3月份羅振宇就幾乎腰斬了200多期的《羅輯思維》,這麽壹看知識付費似乎天生就和“網紅”絕緣(咪蒙在11月份也曾推出過付費音頻課程《咪蒙教妳月薪五萬》,但除了引起壹波話題之後卻是不了了之)。

隨著這壹群“網紅”開始推出知識付費的歷史舞臺(李笑來的《通往財富自由之路》似乎也下架了),又輪到了平臺開始興風作浪。

今日頭條通過撒錢暴力擠入知識付費戰場;知乎還在忙著自己的跨界“技校”,好不容易通過「知乎 Live 7 天無理由退款」的騷操作拔了第壹次頭籌;至於壹直在知識付費領域活動的得到則是蒸蒸日上。

12月,喜馬拉雅發起第二屆“123知識狂歡節”,知乎推出了2017知識市場年度精選,網易有道推出了123好課節,網易雲課堂推出了123哢嚓節,有書推出了123知識節,就連京東也推出了1234知識盛宴;而得到早在9月份就已經忙完了它的第二屆《知識付費發布會》。

2018年4月,愚人節之後的第壹天羅振宇開始講新的故事——少年得到;壹手建造了得到這所“終生大學”之後,羅振宇又把目光瞄準了這壹群K12的孩子。

大概這是得到在成人“知識付費”領域在無敵手之後,開始瞄準了VIPKID和小學教育。

微信:開放贊賞,雅望天堂

我們都知道上周三6月6日知識付費領域又發生了壹次大地震——早上八點,”微信公眾平臺”發布公告《公眾號贊賞功能升級》,宣布在 iOS 版和 Android 版微信上,公眾號作者可以直接收到讀者贊賞,也正式意味著微信擺平了蘋果這座大山進入了“全民贊賞”時代。

就像上周五我們在文章《@張小龍:微信開放贊賞,“全民付費”時代來了?》中說的,面對短視頻這種劃時代的內容載體微信的圖文模式已經在面臨著“過時”的風險,就算微信開通原創、開通話題朋友圈兼容音頻和視頻的內容形態,甚至是這壹次開通“全民贊賞/喜歡作者”不斷給微信“加戲”都只是再給微信“續命”。

但在微信這種基於“內容”的社交生態模式下,短視頻帶給微信的沖擊必定會比百度和阿裏更震撼;所以也就有了長視頻領域騰訊視頻(騰訊)、優酷(阿裏巴巴)、愛奇藝(百度),短視頻領域微視(騰訊)、獨客(阿裏巴巴)、Nani小視頻(百度)BAT同臺競技的盛況。

再考慮到目前沸沸揚揚的“頭騰大戰”以及騰訊在2017年就已經投資快手,扼住了快手的喉嚨還不算,2017年8月甚至又交了30億學費重啟了自己的短視頻項目“微視”,目的顯而易見,就是為了狙擊抖音。

可以說在這壹波短視頻的大戰中,騰訊出錢出力甚至是出人,不遺余力。

究其原因,還是因為騰訊的社交關系鏈對於“內容”的深度依賴。

所以我們才會說微信“開放贊賞≠全民付費”。

但也並不意味著騰訊對於“知識付費”沒有野心,就像馬化騰在2017年情人節和Keso“打情罵俏”流露出的“垂涎”,以及早在1月份搞清楚小程序“是什麽”的羅振宇逃之夭夭;我們就知道微信的“知識付費”就已然走在了路上。

只是不曾想過讓微信殫精竭慮的小程序居然會是在小遊戲這壹條路上柳暗花明,這顯然影響了小程序的正常發育,畢竟騰訊對於“遊戲”有著非同壹般的執著。

於是,這壹路兜兜轉轉跌跌撞撞,關於微信付費這件事情還是交給了“贊賞”;畢竟大方如蘋果也不可能坐視小程序借著自己的蘋果發揚光大。

當全民贊賞變成了“喜歡作者”,這壹切都沒有改變;改變的只有微信和付費閱讀的距離,IOS這條鴻溝越來越“礙眼”。

知乎:起了個大早,卻趕了個晚集

6月6日,相比於微信公眾平發布公告《公眾號贊賞功能升級》又給自媒體添了壹波“想象力”;知乎卻顯得格外低調。

6月6日,也正是全國高考的前壹天,知乎舉辦了壹場小型的媒體溝通會,宣布旗下“知識市場”業務正式升級為“知乎大學”。

自2016年至今,知乎Live、書店、私家課、讀書會等產品的陸續上線,搭建起了“知識市場”的產品體系。

這壹次升級後的“知乎大學”服務矩陣將由“課”、“書”和“訓練營”共同組成;為大眾消費者提供涵蓋通識知識、專業知識和興趣愛好等維度的綜合知識服務。

但相比於得到壹手構造的知識付費免費專區(羅輯思維+李翔知識內參)、精品課、每天聽本書、大師課、訂閱專欄以及直播例會;知乎大學的“課+書+訓練營”體系不只是每有脫離得到的影響,而且也沒逃脫“分答”升級成“在行壹點”後發布的“講+課+班”體系;更像是“得到+在行+樊登”的組合。

雖然說不管是得到、在行還是知乎,以及和知識付費有那麽半毛錢關系的微信,他們為了向知識付費看齊,都使出了洪荒之力;不只是自身開始從產品過渡到服務(羅輯思維去羅振宇話就是最好的例子),自身提供的服務也正在多元化,平臺化。

但是與知識離得最近的知乎,卻又總像是最慢的哪壹個。

周源周期騰訊大學《CEO來了》中感慨:“沒在長夜裏懷疑過自己的 CEO,不足以談創業”,足以見得知乎對於自己的定位就是模糊的,尤其是在商業變現擁抱“知識付費”這個大市場的時候,知乎似乎總是在邯鄲學步。

唯壹值得清醒的就是知乎已經走出了自己的不確定性,開始有了自己的壹套“自成體系”的東西;從技校到大學,知乎總算趕上了知識付費最後壹班列車。

知識付費這壹領域在短視頻壹統江山的時候也沒閑著,得到“獨孤求敗”、喜馬拉雅“悶聲發大財”、在行“還沒有培養出自己的狀元”、頭條“漸行漸遠”、微信“還在路上”,知乎終於“迎頭趕上”。

160.日本為什麽不引進移民增加人口?



日本少子化,人口在減少,為什麽不考慮引進移民,歸化更多移民?

AmphetamineJune 12, 2018

因為民族問題從來就是壹個非常棘手的大麻煩。引入外來移民,獲得他們的金錢或服務只是壹時的,而引入新的民族成分,由此帶來的民族問題是長久的。所以除非是像二戰美國獲得的大批歐洲科學家那樣大的好處,不然日本是不大願意引進外來移民的。

作為對比可以看看歐美。歐美這些西方國家接受了大批亞非拉的有色人種移民。然而盡管這些國家推出了各種反歧視的措施,民族矛盾仍然十分尖銳。這是因為只要人種,膚色的差異仍然存在,就不可能消除人們之間的不信任。我們只能制止在法律上對人種進行區別對待,只能禁止壹些很明顯的種族歧視的行為,但不可能禁止人們內心深處的不信任感。試圖對此進行幹涉不僅是破壞言論自由,也註定是徒勞無功的。

說到底人總是有互相猜疑的傾向。就算上帝有壹天醒來,隨機把壹半日本人刷成紅色,壹半日本人刷成藍色,這兩撥人也會迅速組成新的民族,成立各自的政黨。我們就算知道對面的人和自己差不多,沒什麽區別,也不能保證對方是不是也這樣想,不能保證對方是不是相信我們也是這樣想的。這是壹條無限長的猜疑鏈,是無解的。

所以在我個人看來,新移民選擇不生孩子,或者做試管嬰兒生個當地人種的孩子,是對孩子,對當地人兩全其美的做法。這樣就再也不存在什麽民族問題了。等到哪壹天這個觀念成為新的共識,日本這些傳統的民族國家才願意放開移民,而無需擔心引入民族問題。

161.共產黨和其他中國人的道德水平到底有什麽區別?如果更高,為什麽還要批評共產黨?



很多人覺得中國發生的問題都是共產黨造成的,對中國產生了巨大的危害,可是打土豪分田地的得利者都是農民,文化大革命的紅衛兵也是壹般人民,他們還殺了中國國家主席,共產黨才是受害者,計劃生育也沒有增加共產黨的收入,反而額外支出許多費用,實際上大部分民眾是支持的,六四事件裏面,支持維穩的民眾也是比支持革命的更多
這樣說的話,共產黨的道德並沒有比壹般民眾低落,壹般民眾的教育水平,知識水平,眼光和政治經驗都比不上共產黨的平均水平,那壹般民眾憑什麽批評共產黨?就憑站著說話不腰疼嗎?如果人民就是壹群匪徒,憑什麽要領導人是聖母?如果人民就是壹群奴隸,領導人當然就是奴隸主,這不就是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嗎?

西鄉林三June 13, 2018
首先,題主把中國人分為共產黨員的群體和非共產黨員的民眾群體,這兩個群體是什麽關系在此不表。

加入群眾很簡單,妳出生在中國作為中國公民就夠了,而共產黨員需要作為人民的我們有所“覺悟”,才有機會加入。

作為人民群眾擁有的權利和義務,決定了他們在社會和法律中是否被認可,而人民群眾本身的道德水平,是建立在中國傳統道德和現代社會道德的雙重影響上的(當然還有我黨的影響)。

我國人口基數相當巨大,而新中國之前中國文盲率高達80%,知識和思想被少部分人作為統治(管理)手段或競爭手段掌控在手中,而群眾則被傳統糟粕鎖在底層。無數次的造反和鎮壓,並沒有改變封閉農耕社會下知識流通的結構,愚昧道德的舊中國反而加重了魯迅先生所言“學醫救不了中國人”的情況。到了近代,東方封閉世界被西方的強大力量所打開,印度淪為殖民地,日本黑船事件到明治維新,清朝“結與國之歡心”淪為半殖民半封建社會。需要註意壹點的是,往往我們只有在看到清朝的照片和文人墨跡,才會聯想到那個時期我國人民的生活狀況,其他朝代是何景色其實無從見得,但恰恰是這個混亂的時代,在壹些近水港口(也包括長江瀏陽河之類的),年輕人的封閉的思維和只有“之乎者也”的知識庫被西方打開,誕生了多少進步分子我沒有具體的統計數字,但耳熟能詳的那幾位大家壹定都印象深刻,他們沖擊了中國傳統社會的道德和固有認知。

“自由的而非奴隸的,進步的而非保守的,進取的而非退隱的,世界的而非鎖國的,實利的而非虛文的,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胡適

他們先進分子推崇的理念,在哪裏得到人民認同了呢:經濟流通發達地區。沿海的幾個港口,九省通衢的武漢以及少數內陸城市。相應的,我們的暴力革命也源於這幾個地區,先進思想的領導者們,帶動了“人民群眾”這壹力量,看起來像極了古代的造反,我們愚昧的絕大部分人民此時還是愚昧的,但有壹點不同的是,但指揮人民的人們,他們是真的想要拯救這個國家改變這個世界。

現在道德水平發生了改變嗎?沒有,兵荒馬亂的年代只有生死可言,我們的壹部分進步分子建立了“屬於人民”的政黨,可是人民如何像信仰宗教壹般,相信並跟隨著這些知識分子帶給他們現世的“天堂”,我們的進步分子給予了他們承諾和口號,以及無數犧牲帶來的勝利。此時共產黨的道德是絕對正義和理想化的。(PS:當時的國民政府是毫無疑問的法西斯主義政權,至於日本侵略就不用多說)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 ——1943年 曹火星

共產黨與國民政府的數次談判失敗,聯合政府無法建立,種種原因,在1949年,我們建立了沒有其他執政黨的人民專政國家。新國家遮住人民的雙眼,承諾給予人民幸福(崔健 “壹塊紅布”)。事實的確如此,土地改革的實質,大躍進帶來的結果,個人崇拜帶來的人民災難,文革的10年停滯,兩彈壹星,抗美援朝,東北工業,六四事件,改革開放,我們對做這些事情的“進步者”們的道德水平不得而知,甚至呈兩極化評價,因為我們被蒙住雙眼,人民只能著眼他們自己眼前的利益,根深蒂固的小農意識除了得到研究,基本上沒有得到解決。以至於今日,我們多災多難的國家還有人口拐賣,80年代氣功班盛行,教育資源“貧富差距大”,學生及家長壓力巨大,內陸民眾思想保守愚昧思想復辟,集中包辦制(中國式)家長等等等等社會問題,凸顯出在“民主集中制”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下造就的中國特色社會道德和法治不完善,甚至廣大基層黨員,也是這所有社會問題的受害者。

那麽,題主認為,道德水平如此低下的我們,為什麽要睜開眼拿掉那層紅布批評她?

第壹次手機答題,廢話可能比較多請見諒,順便看看提問進度哈哈哈

162.為什麽留學生絕大多數對所在國家非常不屑?



mihuzhongJune 13, 2018
其實,目前西方國家對中國的優勢,不再是高樓大廈,而是比較寬松的“民主自由”環境;但是,對於留學生特別是小留學生來說,這個環境對他們來說,並沒有多大意義。

1. 留學生剛剛成年,在中國沒有投過票,剛到外國也不投票,所以沒有區別。

2. 留學生因為初到異國他鄉,語言文化不通,沒有親戚朋友的照顧,生活不便;如果說“民主自由”的環境能夠讓人的生活品質提高20%, 那麽留學生在異國他鄉遇到的生活不便,足以抵消那個20%,甚至變成負數。

3. 有句話叫“愛屋及烏”, 那麽同樣可能“恨屋及烏”:就是說,因為在外國的生活工作不是那麽順利,所以看所在國的啥啥都不順眼;那麽外國人標榜的“民主自由”被打上負面記號,躺槍也就難免了。

163.溫州話到底有多難懂?



聽說溫州話很難懂,當年作為密碼使用的,想問問有多難懂?壹點規律都聽不出來嗎?

沈魚飛鳥June 13, 2018

其實網上溫州話視頻很多,題主可以找來看啊。

爲大家提供壹段溫州話片段,大家要是能聽懂,就可以去當戰時地下黨了。

大家都說溫州話和日語聽著很像。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mm17Lioa6y8
溫州話是有規律的,但我不是專業人員,不知道如何描述,反正衹要妳能聽懂就會發現了。

都說溫州話有作爲戰時密碼用,還有說當作密碼的其實是溫州地區的「蠻話」。(蠻話和溫州話是溫州地區兩種不同的本土話,根本無法對話。)當然,盡管此事難驗真偽,但溫州話確實很難。

題主先閱讀以下三個句子,能看懂嗎?

1、個儂死儂好,待儂沃短命好,也沒恁疙瘩,是個條直儂,勿匄儂嫌憎。

2、個阿娒生起關愜顯關愜,儂也相能顯,吾搭渠作陣走張張眙,渠走吾門前先。

3、有物事巴妳額光頭,跟曲蟮壹色,弗清水,匄儂眙也弗落事。

溫州話和上海話屬於吳(越)語的兩個分支,但是差異極大。絕大多數上海人、蘇州人從來都不知道,聽懂難如登天的溫州話,和自己的方言屬於同壹種方言。

這是評彈《無錫景》(男聲部分唱得標準,女聲唱得太爛了,唱得和國語似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MfBX2g9pyo

這是評彈《秦淮景》: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ai6fBVjMJB0

先介紹壹下溫州市的行政區劃。

溫州的真正簡稱是「甌」,不是「溫」。

下轄四個區: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洞頭區;

兩個縣級市:瑞安市、樂(yuè ㄩㄝˋ)清市;

五個縣:永嘉縣、平陽縣、文成縣、蒼南縣、泰順縣。

原先樂清市毗鄰的玉環地區也屬於溫州的,1950年代劃歸臺州市管轄,今設玉環縣級市。

溫州本土方言 ≠ 溫州話。

溫州方言是溫州人所使用的本土話,有很多很多種,保守估計大概有十種,屬於不同的方言。別說外地人,就連溫州本地人之間很可能都是無法對話的,兩家相鄰的村民鷄同鴨講,是很可能的,所謂「五裏不同音」。

今人所指的溫州話,就是指溫州使用最廣泛的方言,遍佈於溫州城區(鹿城區、龍灣區、甌海區)、瑞安、樂清、永嘉、文成、平陽(部分地區)。

以上地區多位於溫州市中部、北部。溫州南部地區(泰順、平陽、蒼南三縣)毗鄰福建省,使用的本土方言非常地多。它們不屬於吳語,大概有講閩語、蠻話、蠻講、畬客話等等,但也非常地難懂。

即使溫州話是溫州人使用最多的本土話,內部發音的差異也很大,不同地區的人不壹定能理解對方的表達(當然,壹般不會大到難以對話的程度)。

在以前國語尚未普及的時候,溫州地區的人都會說幾種不同的本土方言,以和對方對話。

比如,很多老壹輩的溫州人都會說溫州話和閩南話。

宋朝時候,有很多泉州、漳州的人們北遷溫州,成爲了今天說閩南話的溫州人的祖先。

以上海話爲例。盡管溫州話和上海話的差異極大,但既然同屬於吳語,肯定有某些共通之處,比如某些用詞、用字什麽的。

溫州話在交流時很難懂,有很多詞發音很不同,語序也不壹樣。但是用溫州話朗讀文章的時候,就和上海話接近壹些了。

魯迅先生的很多文章中用到了很多紹興話和上海話,有的人覺得很晦澀,這些詞在溫州話裏裏也有(含義或有別)。比如魯迅提到的「炒米」,很多外地人不知道那是什麽玩意兒。其實這是壹種甜甜的米制零食,在溫州地區也有。

魯迅先生在小說《故鄉》中還特地自創了壹個漢字「猹」,至今沒人理解這是什麽生物。更有趣的是連魯迅先生自己都不知道「猹」是什麽動物,衹說了這個字是根據鄉下人的發音創造出來的。

我個人觀察出的大概規律就是:

溫州話保留了壹些字的古義。比如稱「熱開水」爲「湯」。

溫州話很多詞匯的表達和國語是相反的,如「鞋拖」「鬧熱」「儂客」「走先」……

溫州的瑞安人把「蛇」讀作「壹」,妳們要是能聽懂纔怪!有個成語「虛與委蛇」,不知道發音上是不是有點關聯。

溫州話之所以和其他吳語區差異巨大,壹是保留了很多古吳語的特徵,二是因爲溫州話的祖先之壹是侗臺語,保留了壹點侗臺語特徵,侗臺語也是今天的壯語、泰語的祖先之壹。而江南壹帶由於各民族的融合,導致如今的北部吳語和國語較爲接近,已經很少有古吳語的特徵。

最後介紹壹下「儂」。

吳語地區非常喜歡用「儂」字。但是,這個字並不(衹)是「妳」的意思。「儂」的本義應該是「人」。

在古代,我儂 = 我人 = 我,爾儂/妳儂 = 妳人 = 妳,渠儂 = 他人 = 他。

元朝趙孟頫的媳婦兒,大才女管道昇寫過壹首《我儂詞》:「妳儂我儂,忒煞情多。」

「妳儂我儂」本義不是指什麽情情愛愛,就是指「妳我」,類似「卿卿我我」這種表達。

在後世的分化中,「儂」字根據這三個詞分化出「妳」「我」「他」的意思。

在有的吳越語地區,「儂」是指「我」,有的則是指「妳」,還有的吳語區是指「他」。

比如上海話裏「儂」就是指「妳」,眾所周知。

早期白話中還有很多「儂」是指「我」的例子。比如《紅樓夢》中林黛玉的「儂今葬花人笑癡,他年葬儂知是誰。」

又如周璇演唱的《天涯歌女》:「血肉築出長城長,儂願做當年小孟姜。」

就我所知,保留「儂」字本義的方言,還有浙江中南部、閩南話。比如臺灣人常說的「代灣郎」,其實就是「臺灣儂」。因此,有學者認爲,閩南話和南部吳語,也可能是起源於同壹祖先的。

現在大家知道「吳儂軟語」是什麽意思了吧?就是「吳人軟語」唄。


164.如果每壹門宗教的經書裏都多多少少有關於殺戮的內容,怎麽能把行殘害生命的事怪罪於宗教而非行兇者?



如果每門宗教的經書裏都有殘害生命的內容,那麽我們怎麽能把殘害生命的事件怪罪於宗教本身而非行兇者本身?
每門宗教的經書,都有出版自由,也就是可以自由地胡說八道。人們也有信仰自由,也就是可以自由地被蠱惑。那麽 這明明是這些人本身的“判斷力”不夠(也就是很蠢),所以才會殺戮他人。
我們這些“判斷力”很夠的人,都知道經書裏的教導殺人的內容是不能信也不能實踐的。那些判斷力不夠的人才會是照著書殺人。
每個人都有愚蠢犯錯的時候,我也不例外,但是我知道那是我的愚蠢教我犯下的錯。如果我說是某某書本叫我做的這蠢事所以去怪罪書本吧別怪我 -- 那壹定是我找的借口,不僅證明了我愚蠢 還證明了我不誠實。
比如 希特勒/毛太祖在歷史上殺了很多人,如果毛把自己的錯誤怪罪給壹個隨便什麽書籍(比如馬克思),那麽我們壹定知道他在瞎掰,他僅僅是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而已。現在全人類都知道他這個人 本身是錯誤的(因為他自己的愚蠢殘暴),不會是怪罪給某個書籍。
如果壹個人愚蠢,那麽在犯錯認錯之後 還可以得到寬恕。愚蠢且不誠實的人,那麽更應該不得到寬恕。 ---- 那麽 我們這些判斷力足夠的人,為什麽要去被 “愚蠢且不誠實的人” 牽著鼻子走?
我們這些判斷力足夠的人,知道人只會因為自己的愚蠢而犯錯,知道犯錯者找什麽別的借口都是不誠實,知道誰是“愚蠢且不誠實的人” (也就是那些在殺人之後非但不把過錯歸結為自己的愚蠢,而卻不斷找借口,指責是經書在教唆他們殺人、他們自己沒有責任)。
為什麽我們會為他們拙劣的借口買賬、繼而去抵制經書、抵制宗教,卻忘記了每門宗教的經書裏都有殺戮相關的內容,這是不能成為殺害他人的借口的 ---- 而失去了 “壹旦有人以此為借口,只能證明他們愚蠢且不誠實” 的判斷力?

EtOHJune 13, 2018

不要總是把問題歸結於人的身上。

宗教自由並不影響人類合理的,邏輯的認識宗教。舉例子而言,盡管吸煙在各個國家都是被允許的,但是這並不影響人們認識“吸煙有害健康“”這個事實。同樣的,盡管宗教自由是基本人權之壹,這並不妨礙邏輯上存在的“宗教傳播的本質都或多或少存在洗腦”的認識,而且廣泛被無神論者甚至被部分宗教信仰者所接受。這也是信仰自由的壹部分。信仰自由包括了信仰任意宗教的自由,也就包括了不信仰宗教的自由,也包括了信教者與不信教者關於宗教的爭辯。實際上,就跟民主與專制的爭辯的壹樣,宗教與反宗教的爭辯存在的時間長達數個世紀。妳看到的問題所在,主要是現階段存在的兩點主要發生在中國的問題:壹是中國政府迫害並控制了宗教團體,二是中國無神論者(註意不是無信仰者)占據了大多數並擁有強烈的反對宗教的意願。

但是在人類的歷史上,宗教團體對於無神論者或無信仰者或異教徒的迫害遠超後者對前者的抵制。在《聖經》舊約裏就有大量此類記載,羅馬人迫害耶穌,把他釘在十字架上;出埃及記中上帝殺死了埃及萬靈的長子:

耶和華宣布說:“我再使壹樣的災殃臨到法老和埃及”——擊殺長子。(《出埃及記》第11章第1節參)他吩咐把亞筆月定為以色列的正月。在該月初十日,他們要取壹只無殘疾的壹歲綿羊羔或公羊羔,然後在十四日把它宰殺了。在當日黃昏的時候,他們要取點血,塗在房屋的門框和門楣上。然後他們要留在家裏,吃烤羊羔的肉,但不可折斷它的骨頭。他們家中不可有酵,而且他們要趕緊的吃,穿好衣服預備上路。他們要世世代代記念這逾越節,奉為耶和華的節。然後他們要守七日的無酵餅節,吃無酵餅,並要把事情的壹切意義教訓子孫遵守。(後來,耶和華對這些節期頒下進壹步的訓示,吩咐以色列家所有首生的男丁和雄性牲畜都要歸耶和華為聖。) 以色列遵照耶和華的吩咐而行。然後災禍臨到了!在午夜時分,耶和華把埃及地所有的長子,連同壹切頭生的牲畜,盡都殺了,但天使卻越過及拯救以色列頭生的人畜。

如果如題主所說,要把殺人的罪惡壹層壹層往上追溯的話,那麽上帝顯然是罪魁禍首,但是上帝是不是罪魁禍首呢?信上帝的人會覺得這話很荒謬,不信上帝的人認為根本沒有上帝,至少會認為上帝不會如此直接的幹預人類社會。那麽要怪誰呢?事實上,是原始而落後的奴隸社會造成了埃及人與以色列人的沖突,而在人類的歷史上宗教跟奴隸社會以及後來的中世紀的封建社會是如影隨形的。舉例子而言,十字軍東征是羅馬教皇的指示,但每壹次東征的命令都出自壹位羅馬教皇之手嗎?並不,驅動戰爭的並不是壹個人的指示,而是如美國學者朱迪斯·M·本內特在他的著作《歐洲中世紀史》所描述的那樣:

“十字軍遠征聚合了當時的三大時代熱潮:宗教、戰爭和貪欲。”

再舉個例子,羅馬宗教裁判所下命令燒死布魯諾,假如審判布魯諾的六位紅衣主教換人,那麽布魯諾就會免遭火刑嗎?不會。就算妳把整個羅馬教廷上上下下都換壹遍,只要這個教廷所有人還是天主教教徒,布魯諾都會被燒死,至少不會被安全的釋放出來。因為這是宗教的本質導致的,在人類漫長而黑暗的專制社會中,宗教是最好的也是最殘酷的統治工具,因為它可以控制人的思想。基督教教義中有天堂地獄之分,認為人類生而有罪,信上帝可以贖罪升入天堂,不信者有可能墮入地獄。但是如果有人就不信上帝,哪怕下地獄也無所謂,壹個足夠虔誠的基督徒會感到不理解。事實上我的表弟就是壹位比較虔誠的基督徒,在他給我講述教義之後,我笑著告訴他:“我想看看地獄是什麽樣子,”他表示不解。這就是問題所在,因為宗教觀點不同導致了人與人之間出現了意識形態上的強烈沖突,盡管現在基督教做的很好——“要愛妳的敵人”,但是這個問題依然存在。而且這跟存不存在無神論者毫無關系:如果我信伊斯蘭教,那大概我們倆會打起來。

事實上,“信仰自由”這個詞是從根本上限制宗教的,因為他包含了可以轉信別的宗教,和不信仰宗教的自由。在世界上的主要宗教中沒有多少會原諒叛教者,也沒有多少會放過異教徒。所以妳說壹個人打著宗教的旗號去殺人是因為他自己的問題,而不是宗教的問題,這個判斷是有偏差的。妳認為宗教是無害的,只不過是因為法律與理性的框架下,不允許以宗教為理由殺人。但是以宗教為理由的意識形態的沖突還是實際存在的。就算現在全體中國人都有了各自的信仰,假設50%信仰伊斯蘭教,50%信仰基督教,穆斯林還是會抵制《聖經》,基督教徒還是會抵制《古蘭經》 如果妳不抵制,那只能說明妳不夠虔誠。如果妳作為壹個基督教徒不抵制《古蘭經》,那只是因為現代基督教變得更加溫和了,變得更加適應資產階級民主政治了。最近發生的事情就是最好的例子,教皇否認了地獄的存在:

Bad souls are “not punished,” the journalist, Eugenio Scalfari, 93, reported the pope as saying. “A hell doesn’t exist.”

這就從理論上解除了基督教的壹個反人類的地方,那就是不信教帶來的懲罰。教皇表示“bad souls”“just disappeared”,所有的無神論者看了,大都會表示積極的態度,如果這種教義能深入人心的話,基督教跟無神論者跟其他宗教的沖突就會減弱很多。所以宗教是發展變化的,無神論者抵制的是那個落後愚昧吃人的宗教,而不是別人的精神慰藉與信仰。這中間的差別就是:妳是否拿自己的信仰標準去judge別人。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中國人因為不信教,而變成這個樣子。”我只知道萊克星頓打響第壹槍的時候,領頭的可不是個牧師;1987年韓國大遊行的時候,走在隊伍前面的也不是位神父;為臺灣解放報禁而努力的,難道全是宗教組織嗎?同樣的,當無神論者反過來judge信教者的時候,也犯了同樣的錯誤,即宗教的本質並不能成為宗教被迫害的借口。壹個東西是愚蠢的,不代表它壹定要被消滅;應該被消滅的東西,也不壹定是愚蠢的。強迫他人信教跟強迫他人不信某種宗教都是洗腦的壹部分,是應該抵制的。而且宗教作為意識形態沖突的最前沿是會長久存在下去的。這裏邊有壹個非常有意思的細節,上帝的神力無可匹敵,那麽為什麽他不令埃及人直接信仰上自己呢?或許有人會說他給予了埃及人自由選擇的權利,但我更相信就連神也改變不了人的思想。那麽有什麽比保持壹個上帝都改變不了的思想更有趣的事呢? 或許事到如今,也可以認為無神論者是有信仰的,就是認為人類通過對宇宙與自身不斷的探索,可以終有壹天可以把自己的命運握在手中。上帝不讓我們建巴別塔,我們偏要建壹座。


165.文化真的是決壹個群體命運的根本所在麽?



看到壹篇文章有感,https://pao-pao.net/article/1020
相關問題 https://www.pin-cong.com/p/39034/
魯迅說學醫救不了中國人
美麗新世界,1984,賽博朋克預言了技術並不能使人類變得更美好https://qiwen.lu/35492.html#more-35492
高中政治老師說,政治是上層建築,那麽經濟(利益)就是下層唄
高中歷史課本把文化,政治,經濟分成三個課本,似乎文化這壹本基本上無法引起人的註意,似乎文化這個東西在人類歷史中毫無存在感
但是,我越來越覺得,文化,是很重要的東西,這個世界說到底是人類的世界,壹切和人有關的事情基本上都是人做的,文化,能決定人的思想,進而決定人的行為,進而,決定和人有關的壹切。
拋磚引玉。

YANG June 14, 2018

這是個有品質的問題。人群的文化稟賦如土地,適合不適合生長什麽東西完全有自己決定。文化是個綜合指數,終極結構應該是世界觀,哲學化的知識結構,它需要壹定的文化積累,人人都有積累,關鍵內容是什麽。較優良的稟賦存在於產生文藝復興工業革命的地區及後來延展的地方。日本脫亞入歐後也承襲了去,而我們以否定全盤西化為由走了自己的路,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的路,結果被人虐了又虐,倒成了仇洋懼洋媚洋的人群。全盤西化提法是汙名化極端的提法,誰能做到呢?福澤諭吉也並沒主張全盤西化,民族主義是其堅守的中心價值觀。其實,脫亞入歐只是簡潔了當的叫法,就是更換思維方式而已。由未分化的模糊古訓,道德化事件類比的思維變為因素分析的方法。由這個架構生發開去成長起實驗科學,進而促進了技術革命。我們只圖技術成果,格物未必致知。金教授不是說現代化就是工業化嗎,我們基本工業化了,我們無敵了。甲午戰爭是工業化打敗了農業國不錯,但人家幾十年成了工業國妳起步更早怎麽還是農業國?

我們需要壹次啟蒙運動,思想的啟蒙。在這裏呼喚思想家。

學會數理化就自動承襲現代思維了?我接觸到國內多數大學教授理科學生們與普通民眾的思維相差不大。德語人群相當理性,英語的很理性,法語的還好。接觸個別的韓國人比我們同階層的素質高不少,吃驚的是伊朗人也優於我們。

166.溫哥華洛杉磯澳洲的小三二奶村是什麽樣的現狀?



李集安June 14, 2018
這些地方小三二奶是有不少,絕大多數都是國內官員和巨商包養的情婦或者他們的私生子女。

有人會說,既然包養了小三情婦為何放到那麽遠,不是應該就近“隨叫隨到”嗎?註意了,壹般人的情婦可來不了,這裏可都是國內高官或富商的情婦私生子。這裏面存在壹個邏輯:

這些人在數十年前在外面包養了情婦,或者有了私生子,人家之後可能有了升遷做了更大的官或者生意越做越大,社會地位越來越高,財富也越來越多。這樣壹來以前的情婦也年老色衰未必看得上了,二來也生怕這些二奶和私生子沒事找上門來,影響自己的家庭和聲譽,索性把他們送到國外,越遠越好。

下面我就來簡單說說這些地方的小三二奶私生子聚集地的現狀。

加拿大溫哥華吸收最多中國投資移民,儼然已成為中國貪官的“原配屯”(插壹句,“我愛國,我不添亂,從不反對或棄權”的倪萍同誌也說要搬到溫哥華了);而美國南加州的壹些風景優美的郊區,現已成為當地人口中的“中國二奶村”,也就是中國貪官們寄養小三的地方。其中,原鐵道部運輸局局長、副總工程師張曙光,就曾選擇在洛杉磯購買3000平方米豪宅以養情婦。2014年12月10日判決的劉鐵男,“案發後贓款、贓物已全部追繳”。當然也該包括養情婦花掉的大把大把錢,包括奢侈消費花掉的大把大把錢,還包括海外存款置業花掉的大把大把錢。

洛杉磯東部的羅蘭高地(Rowland Heights)和阿卡迪亞(Arcadia)地區最負盛名。 在羅蘭高地,有不少富豪和高官都以管理別墅的名義買下豪宅,供情人幽居。這裏距離洛杉磯市中心只有大約半小時的車程,人口大約4萬9千人,大約三成是中國移民,隨處可以看到中文書寫的廣告板。 隨著赴美“情婦們”的數量越來越多,南加州的壹些風景優美的郊區已經成為了當地人口中的“Ernai Village”,就是中文音譯的“二奶村”。

當地高級住宅如果有3800平方英呎(約合353平方米),要價少說也有90萬美元。在南加州,標價超過200萬美元的住宅,銷售速度目前是史上最快。大陸人去年在美國房地產上就花了220億美元。 阿卡迪亞地區有兩個外號,壹是“中國比弗利山”,二是“小三城”或“情婦城”。壹名當地房地產銷售表示,街道上大部分房子都被租出去了,租給“那些人”的女朋友,而且都不止壹個。 壹名開瑪莎拉蒂的中國女子被問到為什麽買這輛車時,女子說,“我就是覺得它還挺好看的”。

二奶們深知年輕美貌是自己寶貴的資本, 因此,到收費昂貴的貴婦俱樂部裏做做美容和健身是她們的共同愛好, 以便保持漂亮的容貌和美好的身材. 有時也會學學英文, 外出買買名牌商品; 或是在家看看小說, 電視, DVD. 此外相互連通通電話, 串串門子, 交流交流征服男人, 鞏固已有陣地, 進而擊敗大奶, 力爭扶正的寶貴經驗, 也是消磨時光的好方法。

167.如果今天有人要妳殺自己的親人,不然就殺妳,妳會怎麽辦?



中國歷史裏有壹段大陸的年輕人非常喜歡的歷史,就是毛澤東主導的文革時期,很多大陸人都懷念這段時間,裏面的紅衛兵常常喜歡讓人指認自己的親朋好友,然後很多人就非常主動的指認自己的父母老師,兄弟反目,夫妻成仇的事情是司空見慣的
那麽如果妳在那個情況下,妳該怎麽辦?不指認自己的親人就是死路壹條,指認以後就是路線正確,那麽妳覺得正確的做法是什麽?如果最後活下來了,對自己的道德觀念和人格形成有什麽幫助?應該對自己的親人報有歉意嗎?
喜歡文革時期的人,家庭背景是不是不幸福?需要用這種方式解決自己的親人朋友?他們家裏的人知道嗎?

dittoJune 14, 2018

我想起來壹個納粹的實驗, 把抱嬰兒的女人關到房間, 然後加熱房間的地板, 看壹下女人如果要被燙死了會不會拿嬰兒墊腳.

其實個人認為這和電車難題類似的道德選擇題意義不大, 都是反人性的, 說白了就是無端把人逼成六親不認的野獸.

當然如果是臘肉這種屠夫把這種選擇題變成了現實那麽又是另壹回事了, 畢竟幾十億人只有壹個臘肉, 只有壹個希特勒.

另外作為壹個有人性的人我會選擇自殺

168.新聞話題: 美加墨將聯合主辦2026年世界杯



June 14, 2018

(德國之聲中文網)世界杯足球賽將第4次落戶北美。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聯合申辦2016年世界杯獲得成功。參加申請的另壹國家是摩洛哥,該國希望代表非洲國家第二次主辦足球界最大的國際賽事。

在莫斯科舉行的國際足聯大會上,北美聯合派獲得總共203票中的134票。摩洛哥得到65票。

美國足協主席卡洛斯·科迪羅(Carlos Cordiero)在表決後對各國代表說,"感謝妳們的信任,授予我們主辦2026年世界杯的特權。足球是今天唯壹的贏家。"

2010年國際足聯已將2018年和2022年的主辦權通過投票授予了俄羅斯和卡塔爾,因此周三(6月13日)的表決是此後舉行的第壹次投票。

本次表決是第壹次國際足聯全體成員國進行投票並產生結果,此前,選擇主辦國由國際足聯當時有24個成員的執行委員會來決定。

2026年的世界杯也將第壹次有48支球隊參加,而今年和4年後在卡塔爾舉行的世界杯都只有32支球隊。曾主辦1994年世界杯的美國於2026年將舉辦60場至80場比賽,其中包括淘汰賽,而加拿大和墨西哥將分別主辦10場小組賽。

墨西哥已於1970年和1986年主辦過兩屆世界杯。但足球不是加拿大的強項,該國只在1986年參賽過壹次世界杯,此外還在2015年主辦了女子世界杯。

李魚/樂然(德新社、法新社、路透社)

169.既從精神上厭惡中國和中國人,又被迫(從身份和文化上)被劃歸為中國人是如何兼容的?



在中文推特和品蔥上經常會看到很多人(用中文)表達對中國人和中華民族的厭惡。“支那”,“支國”,“妳支“不絕於目。我個人認為,這麽說的人既然能用中文流利地表達自己,絕大多數
(1)是從中國長大的(我也相信在美國的ABC所受到的教育不會讓他們對壹國如此仇恨);
(2)甚至擁有中國國籍的(不管有無外國綠卡);
(3)甚至是不但有中國國籍,而且身處中國或在外留學,並且由於自身與家庭的實力,很難擺脫中國的。
然而,即便是那些已經加入了外國國籍的人,也很可能難以融入當地的圈子,(從相貌和口音上)常常被外國人當成是中國人對待(盡管他們肉身已經”脫支“,對此很反感)。在生活中這些人相信也常常會被迫被認為是中國人。比如在填表的時候,Country of Citizenship: China. Country of Birth: China. 比如辦事,旅行時拿出的是中國的護照。
我很好奇這部分群體是如何處理這種矛盾的,或者說二者是如何兼容的。

ZarathustraJune 15, 2018

早就說了,不要亂貼標簽,不要開地圖炮。妳看,不聽的後果就是現在這樣

的確,從身份和文化上來說,我是中國人。

但我討厭的是中國人嗎?

不是的,我討厭的是人性的軟弱、得過且過、茍且偷生、不知反抗、自私。我唾棄的是哪些肉食者篡改、歪曲歷史,愚弄、剝削百姓的做法。

只不過是恰好,我所厭惡的這些在大部分中國人身上得到了體現。

記住,首先妳是壹個人,然後才是壹個中國人。中國人的身份,不是妳道德敗壞、作惡的原因。


170.如何評價“盛世太平沒有危機,我們只是不發布數據了……”



數家行業資訊網站接到海關通知:海關統計數據暫停發布】據中國棉花信息網、我的鋼鐵網6月12日在其網站發布文章稱,接到海關通知,因技術原因,自2018年5月起海關統計數據暫停發布,具體開放時間不詳。
https://www.letscorp.net/archives/131485
數據慘不忍睹就不發了?海關和衛健委壹個德行?
18年新生人口基本雪崩的幾個旁證
1、計生委撤換改名衛健委
2、已經半年,沒有壹個官方總體數據發布,往年衛計委都會按時間節點發布壹些數據(X月、X季度、1-X月,活產嬰兒等數據)
3、去年濟南衛計委預計產婦數量。2017年前11個月,濟南每月分娩產婦平均為9400左右,呈急速下滑走勢。而2018年前九個月,平均每月為7850左右,降幅為16%左右。
4、某嬰幼兒產品公司人員統計單位同期產值(2018年5月31日更新) 壹線城市106% 二三線城市77% 總體85%,大概在82-88%之間,去年1723萬,今年預計1412-1516萬之間。
5、天津今年前4月全市建冊孕婦人數降17%,天津二孩孕婦比例略降(2018年06月04日 中老年時報)
6、某醫生家屬數據,無替代的針對早產兒的藥物銷量下降百分之四十
7、某166萬粉絲的婦產科主任醫生內部數據,某500萬人口城市第壹季度出生嬰兒同比下降11.5%
8、2018年第壹季度,全國結婚登記301.7萬對,離婚登記97.4萬對。同比去年,結婚人數進壹步減少,下降5.7%;離婚登記97.4萬對,相較以往,增幅雖減緩,但依舊上升1.7%。
去年年中開始出生人口逐月下降,考慮上半年是二胎高峰,今年上半年下降比例很高,全年可能沒那麽高,但是也可以說非常觸目驚醒了。


昵稱 (必填) June 15, 2018

蘇聯壹直到解體前都處在“盛世”中,都在“從壹個勝利走向另壹個勝利”,然而就在這“壹個又壹個勝利”中悄然倒塌,沒有壹個黨組織,或者黨員,在解體時站出來捍衛這個政權。

有人問“房價會不會崩盤?”

我想說共產黨這樣的政權,從來不會讓局面“崩盤”,當年大饑荒死了幾千萬,不也是激情燃燒的歲月,大下崗幾百萬人失業,不也寧可自殺也不給政府添麻煩。

社會不會有任何“問題”,如果有“問題”那也壹定是妳自己的“問題”,所以直到共產黨死亡的前壹秒鐘,房價依然會“堅挺”。

171.專欄文章: 留給中國隊的時間還很多



品大蘿蔔June 15, 2018
1

世界杯算武林盛會,在江湖中可能比奧運會差壹點,但勝在壹個“專”字。

奧運會相當於展示各門派綜合實力,拳腳兵刃暗器內功輕功用毒無所不比;世界杯專比壹項,比如就比賤劍,少林派雖強,未必會耍劍,令狐沖內力拳腳雖壹無是處,但就是劍術通神。

所以,別看奧運會咱們拿過金牌榜第壹,可當得上少林派了,但論起耍劍,中國男足還差點。

這真不是謙虛,真是差壹點:開始是只差壹點,後來是比以前差壹點。

2

我印象裏中國隊第壹次沖擊世界杯是1982年。(捂臉,太暴露年齡了)

那會兒世界杯決賽進16支隊,亞洲跟大洋洲壹起才兩個名額。結果中國被人算計了,沙特0:5放水給新西蘭,中國附加賽輸給新西蘭。

好吧,兩個名額太少了,我們排第三。

後來世界杯決賽擴軍到24支隊。亞洲不再和大洋洲共享名額,自己能分到兩張票。對亞太區第三來說,希望來了。

1989年,六支隊在新加坡打單循環。最後壹場的最後三分鐘,咱們讓卡塔爾連灌兩個。得,排第四了。

又差壹點。跟以前比,這個點大了壹些。

後來1998年世界杯決賽擴大到32支隊。亞洲能分到四個名額(能不能和大洋洲爭第五個記不清了)。

要是按以前亞洲第四的水平,又有希望了。

結果中國隊不孚重望,在兩個小組前兩名出線的情況下成功排名小組第三。

還是差壹點啊。

本來世界杯決賽象“華山論劍”,能去的都是東邪西毒“五絕”壹類絕頂高手。

但“五絕”在金庸江湖裏可以瀟灑地活著,比如黃藥師啥也不幹就有壹個島的房地產,而國際足聯太高冷了不行,要賺錢吃飯啊!所以就讓以前上不了華山的全真七子、沙通天、靈智上人、彭連虎、梁子翁和漁樵耕讀們都壹起來參加。

沒想到這麽多年過去了,中國隊從全真七子踢成了楊康、尹誌平,還是進不去決賽。

3

不過呢,2001年那次機會來了。鄰居日本、韓國合辦世界杯,去掉了兩個勁敵。

好歹算是進壹回世界杯了。

小組賽裏0比2輸哥斯達黎加,0比3輸土耳其,0比4輸巴西,標準等差數列,真實反應了三個對手的實力。

嗯,中國隊是很好的試金石。

要能壹直保持楊康、尹誌平的水平還湊合,但以後每況愈下。中國隊為不讓球迷操心,幹脆直接小組賽出局,活活變成了“黃河四鬼”壹流的人物。

也門、泰國、敘利亞、柬埔寨、緬甸,什麽魚腩隊都能把中國踢得壹頭冷汗。

要想再進世界杯,只有兩種可能:壹是當陸冠英,雖然武功不咋的,但在陸家莊辦武林大會,能不讓莊主在場嗎?

二是“華山論劍”接著向更多基層江湖人士敞開大門。32支隊不夠,咱可以來48支。

還別說,第壹種可能還沒希望,第二種已變成現實。國際足聯決定,2026年就有48支隊參加決賽了。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2026年、2026年、2026年!

4

雖然球員換了壹茬又壹茬,但足球解說員有句口頭禪幾十年不變:留給中國隊的時間不多了!

這話有問題,現在看,留給中國隊的時間很多嘛。而且,時間越多越好啊。

只要有耐心,總會進決賽。48支隊要是還不行,等著再下次擴到64支。反正世界杯決賽擴員的速度比國際足聯會員擴張的速度快!

5

至於這壹屆,白巖松說了:俄羅斯世界杯,中國除了足球隊都去了!

沒有中國隊的世界杯,那還叫世界杯嗎?咱就不看!這才是真正的球迷!


172.如何評價STEAM與完美世界的合作,之後的國區可能會有何發展?




Pitt ShJune 15, 2018

打算繼續用steam的話就趁早重新弄號吧,我之前實驗過,奇怪的是壹旦號轉回國區即使在美國登錄也無法轉回美區。這其實和蘋果雲上貴州事件差不多,目前看來這些在中國市場有大量利益的美資企業基本都以與中共妥協為執行方案。


說起來下午看朋友開玩笑說共產主義遊戲大壹統,說不定哪天把國內steam和wegame合並了呢?這段時間鼓吹遊戲海洛因,中共反開放的風吹的真的旺不是第壹次了,本質上來說中共的政權思維跟遊戲這種要靠創新,開放的產業是相反的,遊戲很多時候作為西方世界文明的壹種傳播載體對於中共獨裁和封閉化的統治方式本來就是威脅,因此在墻內玩遊戲要有壹定思想覺悟,時刻做好應對措施,遊戲,電影和動畫都是思想傳播物,不給打壓和高壓管制是不可能的。



173.妳見過那些幸存者偏差的例子?



Ted.PaulJune 16, 2018

發幾個有助於理解幸存者偏差的段子:

學校組織郊遊,老師問:沒來的同學舉個手,好,人齊了,我們出發吧!

央視記者在壹輛高鐵上問:您買到票了嗎?買到了!您呢,您買到了票了嗎?買到了!

媽媽為什麽不挑食?因為她買菜的時候已經挑過了!

降落傘的電商店鋪為什麽都是好評?因降落傘有問題而失事的人想給差評也給不了!

這些都是關於幸存者偏差的段子,大家看完都哈哈大笑,是因為我們都太容易識別它了,然而我列出下面的案例,我們可能未必能得出正確的結論了:

1936年,美國總統大選,《文學文摘》雜誌通過140萬人的電話調研顯示蘭登會贏得大選,這個調研有多大的可信度?

在古埃及的文物中發現了莎草紙,而在同期其他地中海文明如腓尼基、古希臘、古羅馬則沒有發現莎草紙,能否說明該時期莎草紙在埃及應用廣泛而在其他地中海文明則沒有應用?

某新遊戲上線壹個月,遊戲策劃隨機找了遊戲中高度活躍用戶進行調研,確定了遊戲下壹步叠代的核心方案,會不會存在致命缺陷?

某記者在網上搜出“民國小學生作文”,文采極好,於是記者總結道:現在的小學語文教育和民國時沒法比啊!

事實上,以上的案例都極有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

1936年美國大選的調查,由於是電話調查,而電話在30年代的美國還是富人的專利,而這些富人並非美國選民的隨機樣本,最終羅斯福而不是雜誌預測的蘭登當選。

古埃及的發現了莎草紙而其他地方沒有,真實原因是其他三個地方——腓尼基、古希臘、古羅馬氣候比古埃濕潤,而埃及則比較幹燥,而這些莎草紙在潮濕環境中並沒有保存下來。

新遊戲上線壹個月,有留存用戶,也有流失用戶,關註留存用戶需求固然重要,但對於壹個新遊戲而言更重要的是關註那些流失用戶的流失原因。

民國小學生作文之所以能流傳到今天,必然是當時就是佼佼者,它是幸存者,代表不了當時民國小學生的整體水平。

在我們日常工作的決策中,幸存者偏差是如此普遍,常常在不經意中影響我們的決策與判斷,那麽這個概念的本質是神馬?它容易在哪些情況下發生?它的作用機制是怎樣的?我們如何避免它?今天的文章我們就壹起來探討壹下這個問題:

“幸存者偏差”的歷史

“幸存者偏差”來源於二戰中壹個著名的故事:

1941年,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空軍是最重要的兵種之壹,盟軍的戰機在多次空戰中損失嚴重,無數次被納粹炮火擊落,盟軍總部秘密邀請了壹些物理學家、數學家以及統計學家組成了壹個小組,專門研究“如何減少空軍被擊落概率”的問題。

當時軍方的高層統計了所有返回的飛機的中彈情況——發現飛機的機翼部分中彈較為密集,而機身和機尾部分則中彈較為稀疏,於是當時的盟軍高層的建議是:加強機翼部分的防護。

但這壹建議被小組中的壹位來自哥倫比亞大學的統計學教授——沃德(Abraham Wald)駁回了,沃德教授提出了完全相反的觀點——加強機身和機尾部分的防護。

那麽這位統計學家是如何得出這壹看似不夠符合常識的結論的呢?沃德教授的基本出發點基於三個事實是:(1)統計的樣本只是平安返回的戰機;(2)被多次擊中機翼的飛機,似乎還是能夠安全返航;(3)而在機身機尾的位置,很少發現彈孔的原因並非真的不會中彈,而是壹旦中彈,其安全返航的機率極小,即返回的飛機是幸存者,僅僅依靠幸存者做出判斷是不科學的,那些被忽視了的非幸存者才是關鍵,他們根本沒有回來!

軍方采用了教授的建議,加強了機尾和機身的防護,並且後來證實該決策是無比正確的,盟軍戰機的擊落率大大降低,這就是“幸存者偏差”故事的來源。

“幸存者偏差”的本質

廣義的幸存者偏差用統計學的專業術語來解釋是——“選擇偏倚”,即我們在進行統計的時候忽略了樣本的隨機性和全面性,用局部樣本代替了總體隨機樣本,從而對總體的描述出現偏倚。

統計學的簡單描述是這樣的:統計全集為A,觀察到A的子集A1有特征X,A1為幸存者,而A另外的子集A2並沒有觀察到或者被人為忽略,於是判斷全集A都有特征X,事實上A2的特征為Y。

互聯網人必須要懂的“幸存者偏差”用上述記者調查買火車票的案例來代入解釋為:A為全體想買火車票的人,A1為已經在火車上的人,A2為想買但沒買到的人,特征X為買到票,特征Y為未買到票,即幸存者偏差將壹小部分顯性樣本代替了隨機樣本,從而導致了統計的偏差。


174.妳認同天賦人權的思想嗎?為什麽?



中國經歷了大躍進,文化大革命,計劃生育這些政治運動,完全沒有在乎人權和人性,那麽中國人怎麽理解天賦人權?天是什麽東西?人權是什麽東西?天憑什麽給別人人權?不理天會怎麽樣?
毛澤東把中國人餓死幾百萬還可以讓中國人叫他紅太陽,可見天賦人權毫無意義,又有人用坦克車和機關槍對待中國的大學生,經濟發展突飛猛進,可見違反天賦人權在中國就是鐵桶江山,那中國人憑什麽要人權?


流可June 16, 2018

這其實是個好問題:

我其實也是門外漢,可以說說我的個人理解:
====================================
1、天賦人權,這個“天”到底是什麽?

西方天賦人權,思想起源是古希臘哲學。

當時古希臘的哲學家發現。人類有壹些觀念,是與生俱來的,是無需教育的。

比如,我們都認為無意義的變態殺人是錯誤的,戰爭中屠殺平民壹定遭受譴責。

實際不能履行的契約無效,妳和別人打賭,要求對方輸了賠償1萬億,這個肯定是荒謬的。

等等,這樣的事情很多

這些東西,不是人類在社會活動中建立起來的觀念,比如民主自由。

而是人類天生就有的,是無需經過教育,就擁有的天然觀

用壹個比方:

民主制度是壹個APP,妳需要下載付費才能使用;而道德倫理,是妳手機裏就預裝好的操作系統,打開就能使用。

那麽誰給我們人類預裝了這麽壹套操作系統?

有人說是神,有人說是宇宙,還有人說是以太等等。

無論是哪壹種說法:大家都承認,我們都預裝了這個操作系統。

所以這套天生法則,古希臘人叫他自然的法則,又稱自然法

——《wiki 自然法》

===================================
2、人權是什麽東西?

人權,就是“人的權利”。

我們都知道,英文中的權利叫做:right。意思是“正確的”

人權,就是 Human rights。直譯就是,人類的正確

所以,說白了,人權在西方人那裏,不是別的東西,就是自然法。

在自然法的認知裏:自然法是壹種物理規律壹樣的東西,是宇宙天然存在的。

天賦人權,就是說,人權是壹種自然的法則

就像2+2=4壹樣,人權是天然正確的(right),無需證明,不能修改。

並且它是普世的,宇宙中,所有的地方:2+2只能等於4。

============================================
3、不理天會怎麽樣?

由於自然法,是壹種宇宙規律。

就產生了壹個必然的原則:妳制定社會規則(法律)的時候,不能違背宇宙規律

比如:妳不能立法規定2+2=5

這個規則,叫做:更高法律規則

更高法律原則意味著,我們在制定法律的時候,必須保證自然法則,

——wiki 人權

事實上有壹種真正的法律—即正確的理性—與自然相適應,他適用於所有的人並且是永恒不變的。……人類用立法來抵消它的做法是不正當的,限制它的作用是任何時候都不被允許的,而要消滅它則是更不可能的……它不會在羅馬立壹項規則,而在雅典立另壹項規則,也不會今天立壹種,明天立壹種。有的將是壹種永恒不變的法律,任何時期任何民族都必須遵守的法律。——西塞羅 羅馬哲學家

違反自然法則的法律,是荒謬的。

奧威爾用2+2=5,來辛辣的譏諷這種現象,專制國家的立法,就是如同違背數學定律壹樣可笑無知。

===========================================
4、中國人怎麽理解天賦人權?

在今天,自然法觀念,和中國扭曲的唯物主義觀念相違背

中國人認為:人類沒有預裝系統,人類的道德倫理,都是後天教育的結果

——道德 百度百科

道德是後天養成的合乎行為規範和準則的東西。

它是社會生活環境中的意識形態之壹,它是做人做事和成人成事的底線。它要求我們且幫助我們,並在生活中自覺自我地約束著我們。假如沒有道德或失去道德,人類就很難是美好的,甚至就是壹個動物世界,人們也就無理性無智慧可言。

——倫理的起源與儒教的回歸

倫理的原型是生命的壹種交往模式。

因此倫理的獨特之處在於它和人本身都是漫長演化史的產物,它們的生成過程跨越了生命階和人文階兩個領域。人類在舊石器時代中晚期逐漸形成原始的氏族制社會,並隨著社會形態的不斷發展,伴隨產生了社會態下的倫理體系。

(二) 其他起源學說的謬誤  兩千多年來,倫理思想家們提出了許多關於倫理起源的學說。這些學說可分為三種基本的倫理起源理論。下面即對其稍加介紹,並逐壹加以批駁和證偽。

2. 自然論 這種倫理學說主張道德起源於自然界的某種基本形式。它認為自然界的某壹基本物質或人性即蘊含道德的普遍法則,而道德的普遍法則即是某壹基本物質或人性的直接產物。

此假說的解析與批駁:

(1) 現象世界存在自然法則與人文法則兩大類,而自然法則分為物理法則和生命法則兩類,而生命法則又分為繁殖法則、運動法則和思維法則三個階段。事實上,倫理是起源於思維法則階段,而思維法則階段遠遠晚於物理法則階段,它們兩者之間還存在繁殖法則和運動法則兩個階段。由此可知,雖然物理法則階段要早於道德起源的思維法則階段,但是它完全超出了道德普遍法則的生成過程,因此道德的普遍法則絕不是自然界的某壹基本物質或某種基本形式的直接產物。

(2) 道德起源於人我的群體交往過程,而不是自然界中某壹基本物質或某種基本形式單獨演化的結果。由此可知,道德的普遍法則並不存在於自然界的某壹基本物質或某種基本形式之中,它也不是自然界某壹基本物質或某種基本形式的直接產物。

(3) 人性中的理性是人類高級語言的產物,而道德起源於語言誕生之前的思維法則階段,因此道德的普遍法則絕不是人性的直接產物。

在中國,人們認為,不存在壹種先於人類存在的倫理道德觀,也就是:不存在自然法。

倫理和道德是隨著社會形勢的變化而變化的。

===================================
不承認自然法,帶來的後果,就是沒有人權:

我們可以做壹下推理:

如果,倫理和道德,不是預裝的,而是隨著社會形態不同而變化的。

那麽,不同的社會形態,其道德和倫理觀念,必然是不同的。

因此:中國特色社會中的倫理和道德,必然和民主自由國家是不同的。

這樣的結果,就是給了共產黨作惡的合理性。

共產黨會告訴妳,沒有普世人權,

妳感覺到的人權觀念,都是西方社會的謬誤,是西方社會自我洗腦的結果,不符合中國的特殊國情。

我共產黨通過實踐出來的規律,才是真理。

這就是中國人,不理解天賦人權的原因。

=============================================

總結:

人權觀念實際上是壹個哲學命題,是非常具有討論價值的。

這也是為什麽我認為這個問題非常好的原因。

經過上面的討論,我們必須要問壹下:

共產黨的唯物主義哲學,和自然法哲學,哪壹個才是真理?

也就是:到底存在不存在壹套法則,是全世界人類都預裝的?

如果不存在:

就意味著人類的道德觀都是後天培養的,是變化的,是通過社會的不斷改良而進步的,那麽就意味著沒有人權,我們可以組織壹個沒有人權社會,讓少數人得利,多數人被壓迫。

妳不喜歡,只是因為妳接受了西方洗腦而已,不承認實踐結果。因為實踐結果證明,共產黨可以帶領中國高速發展40年。

如果存在:

就意味著,我們承認人權存在,人權是自然法則,是普世真理。

共產黨的那壹套,就如同2+2=5壹樣可笑,是違反人類的天然正義的。

妳不喜歡共產黨專制,不是因為妳被洗腦,而是因為妳的大腦中,就預裝了壹套系統,讓妳討厭共產黨。

我個人贊同自然法,人權不是人類法則,是自然法則。人類制定的法則,必須要保護人權。

之所以看起來人類的道德在發展,不是因為道德倫理在發展,而是如同物理定律壹樣,我們在發現宇宙的真理,而實際上,人權的內容,就和2+2=4壹樣在,在人類誕生以前,就已經存在了。


175.環球時報造過哪些謠?



youngmodelerJune 16, 2018

我曾經在知乎上問過和本問題壹模壹樣的問題,結果不久後就被知乎管理員以“政治敏感”為理由刪掉了,所以我就來品蔥問嘍~

我在02左右開始接觸環球時報。那時候的報刊不多,加上年少,接觸到的大多是世界軍事、讀者、艦船知識等。第壹次看到環球時報報道國內外新聞,感覺還蠻符合自己的口味,再加上網絡沒有普及,於是基本上期期都會買。

可久而久之,就感覺哪裏有點不對勁,《環球時報》中文版的報道如《美國又叫嚷受中國排擠》、《日美相互慫恿防中國》、《美國妳別瞎攪和》、《日本右翼人性何在》等。我潛意識裏覺得這種標題不客觀啊,不像壹個媒體的樣子。

後來逐漸了解到,《環球時報》是《人民日報》下屬的壹個子媒體,完全代表著官方的聲音,但不代表最高層的聲音,應該算是是中高層民族主義人士的傳聲筒。

我曾經聽說過民間的壹個說法:

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人民日報》;自以為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環球時報》;認為自己應該管理這個國家的人讀《南方周末》;認為國家已經被外國人管理的人看 ‘烏有之鄉’ 。

2014年環球報導稱,美國的VOA和RFA兩家電臺已經停止中文廣播,隨後該報導被美國媒體拆穿。

2015年8月8日,《環球時報》官網刊發壹篇來自馬來西亞《新海峽時報》的文章,該文章宣稱,“美國情報部門”已經得出結論,確定馬航MH17被導彈擊落“與烏克蘭政府有關”。 《環球時報》援引報導稱,“壹些美國情報人士已經認定MH17墜毀很可能與叛軍和俄羅斯無關,烏克蘭政府才是罪魁。” 事後證明很可能是俄羅斯支持的烏克蘭叛軍所為,然而環球搶先為俄羅斯開脫。

2013年9月9日《環球時報》發文稱北京大學教授夏業良“去年就未能通過教授崗位考核”,夏業良微博馬上回應《環球時報》公開汙衊造謠。

2013年1月15日18時,《環球時報》在網上發布了題為《日本首次明確將對進入釣魚島中國飛機警告射擊》的新聞,稱“日本防相小野寺五典在當天上午的記者會上回答中國香港媒體記者提問時明確表示,如果中方飛機進入釣魚島‘日本領空’,且警告無果,日方將可向中方飛機發射曳光彈進行‘警告射擊’。” 4小時後,鳳凰衛視駐東京記者李渺在網上質疑這條新聞的準確性:“文中的香港記者就是我,問題是我問的,但日本防衛大臣沒回答,‘將發射曳光彈警告射擊’,他連‘信號彈’‘警告射擊’的詞都沒提,更別說‘明確表示’。這是部分媒體的延伸解釋。”對《環球時報》早有不滿的大批網民立即跟進稱《環球時報》“壹貫造謠成性”“唯恐天下不亂”。

2013年5月,《環球時報》英文版刊登了壹篇作者署名Amulet Mok的文章《不要和處女睡覺》,內容涉嫌侮辱中國人和歧視女性。文章中有這樣的字句:“有時候中國女人和北京的霧霾壹樣有毒”、“安全套就像女人,它們有時候很討厭,但妳做愛時不能沒有它們”,引起輿論嘩然。

2013年8月,《環球時報》網站刊載以“女囚死刑實錄 揭世界最黑暗壹面”為題的圖輯新聞,聲稱揭露死囚接受死刑的情況,而圖片則顯示壹個穿著性感的女子被綁在手術床上掙紮的情形,《新華網》等多家大陸媒體轉載。後來有網站發現,圖片並非死刑實錄,而是外國壹部色情電影《Lethal Injection》的截圖。

環球網 2015年5月16日報道,臺北市政府公關組於今天9:50早上正式宣布,臺北市立動物園圈養的大熊貓團團目前已確診發生犬瘟熱死亡。事後證明是假消息。有趣的是,環球網已於之前的5月12號被網信辦勒令整改,限期壹個月。

2015年哈佛大學歷史和政治學教授馬若德(Roderick MacFarquhar)本月在北京的壹個馬克思主義會議上談及習近平的“中國夢”。他說習近平所說的中國復興說“在智識上是壹個不連貫、不廣泛、缺乏力量的理念,”不足以與西方思想抗衡。但《環球時報》對此的回憶不同。它把馬若德的話改成了,“中國夢”將會對人類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發揮積極影響。馬若德後來抗議,稱這個引述完全是捏造的。之後《環球時報》刪除了這句話。

176.有哪些英語名字是堅決不能取的?



有哪些英語名字是會引起誤會或者會聽起來像”二狗“這樣的感覺?絕對不能取的?

HuskyJune 16, 2018

普通名詞或者形容詞要避免:

很多人用自己喜歡的某種事物、或者和中文名字意思或讀音相近的單詞給自己命名,但這些詞在英文裏並不是名字,也會給許多老外造成很大困擾。比如Apple, Phoenix, Dragon, Happy, Sunny等。

名著小說人物要避免:

用神話傳說或者小說人物給自己命名,比如希臘神話裏的蛇發女妖美杜莎Medousa,給人的心理觀感就和中國人看到壹個老外叫梅超風差不多。什麽太陽神、愛神、戰神都得避免。Judas(猶大),Lucifer這樣在聖經裏面的惡人的名字也最好敬而遠之。

歷史名人要避免:

尤其是臭名昭著的,如阿道夫希特勒。林肯愛迪生這類也要避免。

有些俚語詞語有特殊意思:

誤用壹些俚語裏有不好的含義的英文單詞給自己命名。比如姑娘很喜歡用的Cherry,這個詞除了櫻桃之外還有處女膜的意思。還有比如Dick(丁丁),比如Candy、Honey(夜店綠茶婊),再比如Gandalf(甘道夫,邪惡的神巫)、Cinderella(灰姑娘)。

取名時要註意和自己的姓搭配 比如姓王的話還是不要叫Paul啦,不然跟別人自我介紹時,說hi,I am Paul Wang(炮王?), Jimmy Fan (雞米飯?)

不過,如果妳的漢語拼音的寫法容易讓人有誤會,最好起個英文名。比如有人叫詩婷Shiting, 有女孩叫Boying什麽的

177.美國的救護車,消防車是不是真的很貴?



在知乎上看到大量回答說美國的救護車,消防車非常貴
生了病都不敢叫救護車
想問問在美國生活的朋友們,是不是真的?
如果是真的,那妳們是怎麽面對高額醫療費用的?

Zachary.ZhaoJune 17, 2018

美國很多東西都很貴。但是前提是,妳沒有保險裸奔。

中國人還沒有保險意識,保險市場也極端混亂,可以去問問香港人,幾乎都要購買商業保險。國內上海深圳這類大城市,中高產家庭也幾乎都有保險。

有保險cover,就無所謂了。和國內處理交通事故類似,具體賬目直接交給保險公司去處理。除非是用來批判美國,壹般人不會關心拍照這份賬單。

如果實在沒有保險,可以申請減免救助。真正要付巨額賬單的很少。

最後提示壹下,出國壹定要買保險,即使是短期出差旅遊。我當年出國時,就有人提醒我,落地第壹件事情就是保險,留學生去學校註冊,也壹定要先把保險解決好,仔細看清楚保險復蓋的項目,很多學校提供針對留學生的保險,質量不是很高,要想好是否需要補充保險。


178.專欄文章: 墻內真正的話題



不厚書記June 17, 2018

好久沒寫專欄了,看到美國給中國出口的商品加25%的關稅,看來壹切都在預料之中。

原來喜歡在知乎微博上寫,刪得多了,心也就懶了。如果整天要躲避敏感詞和小粉紅的舉報,不如不寫,或者在墻外寫。這反而讓我思考,在中文的互聯網上,如何說出真正的問題?

舉個栗子,某小山村有壹個惡霸,經常穿著紅夾克、把頭發染成黃色、胳膊上有紋身,口袋裏面常揣兩盒煙壹瓶酒。坑蒙拐騙,無惡不做,當地人敢怒不敢言。

壹天小山村來了個外地人,他問起當地風土人情,有沒有地皮流氓?

壹個村裏人告訴他看到穿見紅夾克的當心壹點,外地人很奇怪,穿紅夾克就是犯罪分子了嗎?妳們壹群土鱉沒見過世面,北京上海男性穿紅夾克的多得很。

另壹個當地人告訴他頭發是黃色的要小心,外地人更生氣了,頭發黃色怎麽了,妳們這是種族歧視,沒見過歐美人,金發美女很漂亮啊。

又壹個村民說看到胳膊有紋身的人別惹他,外地人說紋身是時尚,NBA大牌球星都有紋身,跟妳們說也不懂,妳們這裏電線桿都沒有。

再壹個村民說遇到醉熏熏的酒鬼時躲開他,外地人這才肯定的說這個我知道的,酒鬼是要離得遠遠的。

外地人回到城市裏,和朋友說起山村的見聞,說那群農民真是土包子,除了知道人醉了神智不清之外,什麽都不知道。


179.K47為何能受到廣泛歡迎?



AK47作為前蘇聯研制出的自動步槍,廣泛受到全世界的歡迎,尤其是反政府武裝,恐怖分子等等。好在哪裏呢?

慕容壹June 17, 2018

AK47是舉世聞名的突擊步槍,戰士的最愛。完美結合鍛鋼和夾板木,重9磅,高雅、簡單。絕不斷裂、卡殼、過熱。沾滿泥巴沙土壹樣可以發射。使用簡單,連小孩子都會。

AK47家族
以下摘自維基百科:

在1970年代,民間有這樣壹句俏皮話:“美國出口的是可口可樂,日本出口的是索尼電器,而蘇聯出口的是卡拉什尼科夫(意指AK系列)。”但根據原蘇聯的統計,全球範圍內的AK-47系列自動步槍中,9成是仿制品,真正產地是前蘇聯的僅有10%左右。

AK-47系列步槍名聞天下是在1960年代的越南戰爭,AK-47和其中國的仿制品56式大規模地武裝北越正規軍和遊擊隊,足以證明這種自動武器在叢林環境中深受士兵信賴。

在越南戰爭初期,流傳不少美國士兵丟棄不適應熱帶雨林惡劣條件下笨重的M14自動步槍或者因清理套件不足且清槍訓練不足而故障頻出的早期型M16突擊步槍,轉而使用戰場上繳獲的AK-47和56式自動步槍,因為AK-47系列步槍擁有非常優良的可靠性(卡彈的比率較M16低很多)和容易操作而密集的火力。

AK系列步槍是使用最廣泛的槍械之壹,其廣泛程度在輕武器歷史上可能只有馬克沁機槍、毛瑟Kar98k步槍和勃朗寧大威力手槍可以與之相比,而卡拉什尼科夫則因為AK系列步槍在世界範圍內的廣泛使用也被譽為“世界槍王”。

180.專欄文章: 中國人最可能的未來



AK48June 17, 2018

按照中國官方的說法,目前是當前國際局勢深刻變化的時候。是怎麽變化呢?中國做好準備了,要取代美國歐洲重建國際新秩序。怎樣重建?帶領壹帶壹路上的壹幫小弟,按照馬克思主義指導原則,在新時代的思想領導下,推翻壓迫第三世界的歐美列強,建設有中國特色的國際關系。

國內的部分

首先是增高GFW,為了保護墻內弱智兒童不受西方思想的汙染,同時也防止小粉紅汙染墻外的世界,造成國際糾紛,引發不必要的事端。

其次是外匯管制,匯出壹萬人民幣,必須蓋20個公章,等100天。

第三強化意識形態教育,美帝國主義亡我不死口號天天喊,先從學校公務員國企事業單位開始,嚴查子女在國外留學的和在國外定居的,往往這些人是國家的蛀蟲。據估計每年出國50萬留學生,如果每人國外買套房,外匯就空了。

第四開展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大行動,號召節約,比如壹天只吃兩頓飯,比如三天不洗澡。

第五加強治安建設,社會主義國家不會失業,只有轉崗,所有的下崗職工都可以變成協警輔警朝陽大媽。只有恐怖統治,才能真正安全。

第六不可能收回臺灣了,只能嘴炮,臺灣快回到祖國母親的懷抱吧。

181.為什麽胡溫時候強調娛樂至死,現在又開始開始打壓娛樂化,背後是什麽邏輯?



為什麽胡溫時候強調娛樂至死,現在又開始開始打壓娛樂化,背後是什麽邏輯?

不和五毛說June 18, 2018

1、胡溫時代,中國的娛樂業並沒有像現在這麽發達,那個時代,中國開始了造星運動,但是大陸年輕人更喜歡的明星,依然是日韓港臺歐美。

2、胡溫時代和習時代,治國理念差不多,都是疲民政策,讓底層和中產把更多的時間用來工作,學習,不要胡思亂想,特別是不要有太多的閑暇時光來思考執政黨的問題。那休息時間,統治階級就需要娛樂明星,肥皂劇,來充塞大家的碎片化時間,總之,統治階級希望人民用工作,學習,和娛樂至死,小龍蝦,KTV,麻將來裝滿生活。但是胡溫和習時代有個非常不同的背景,胡溫時代,中國造星運動剛剛開始,全民膜拜各種國產明星的規模遠遠不像現在這麽厲害,所以那個時代,執政黨不擔心出現壹個話語權比胡錦濤還大的明星。但是習時代,壹個鹿晗,粉絲就幾千萬,而且這些粉絲對鹿晗的癡迷程度,比對習近平癡迷程度大多了。在這裏,鹿晗的話語權比習近平要大。舉個例子,習近平在臺上無論放什麽屁,底層老百姓,學生,年輕人,基本不關心。但是鹿晗發壹條微博,所造成的轟動,在年輕人群體裏是非常巨大的,隨便說任何話都比習近平開壹場會有煽動性。這時候,統治階級就害怕了,這就是為什麽,現在只要是明星大熱,必出現類似於吸毒,綠帽,各種嫖娼之類的新聞出現,壹棍子把妳打死,再踩上壹萬只腳的原因。統治階級依然希望娛樂節目可以麻痹人民的神經,但是不希望娛樂明星粉絲太多,所以統治階級加速了造星運動,試圖讓明星粉絲分散化,這時候,妳會發現,每過半年,熱門明星,網紅,就更新壹批,兩三個月就火壹波人。大火的明星,如果不聽話,立馬出緋聞封殺。


182.如何看待中國有人拍攝蘿莉兒童色情視頻,其中不乏幼女、亂倫等內容?



Sagar WongJune 18, 2018

男人的性偏好是比較統壹的,通常體現為那些物化女性過程中“低級但實用”的特征,但中國男性對幼女存在性偏好是客觀事實,這種偏好在共匪官場的醜聞中大量出現,這是違背直覺且令人費解的,因為妳很難將幼女和傳統上對女性的物化的那種“低級但實用”的特征聯系起來。

我推測中國男性對幼女的偏好很可能來自童年時期嚴重的性壓抑。初高中學生在校時期戀愛在中國通常被視為不道德的,教師會嘲弄戀愛中的學生,並為他們設置各種障礙。中國男性對幼女的偏好可能對應了童年時期的性幻想以及對於校內戀愛禁令的報復。

這個推測基於腦補,我沒有合適的方法證實它,日本男性似乎也對幼女有較大程度的性偏好,但我對日本社會並不了解,不知道是否有類似的情況存在。

183.中國共產黨最終可能以怎樣的方式下臺?



就算近期不會有任何變化,但是以無限的歷史來說,比如100年這種尺度,壹個政權總是會有壽終正寢的壹天

陳士傑 June 18, 2018
謝謝邀請

這個問題非常有意思,共產黨作為當今世界上最大的專制政權,這棟墻最終要如何推倒確實是非常難預測的事情。


就目前看來,把共產黨趕下臺的方式,有如下四種:

①人民和陳勝吳廣壹樣揭竿而起,通過暴力革命的方式推翻中共,但是這種方式基本不可能。在冷兵器時代,人民可以拿著刀、錘、鏟、斧等工具來起義造反。但是在火器時代,這些工具根本不可能打得過正規軍的坦克和飛機。如果人民拿著這些工具來和正規軍打仗,只能是白白的去送死。

②人民和八九民運壹樣,數百萬人民占領天安門,要求“鄧小平”下臺。如果“鄧小平”毫不妥協,那麽人民就應該在政府開槍鎮壓群眾之前,率先就直接沖進中南海,活捉“鄧小平”,然後順勢推翻中共政府。

但是如果人民真的強行沖入中南海時,“鄧小平”肯定早就坐著直升機飛到外地調兵了。當“鄧小平”調遣的外地軍隊進駐北京後,絕對會殺得血流成河。通過這種方式推翻中共的唯壹可能性就黨內出現“趙紫陽”,能夠在關鍵時刻站在人民壹遍,帶領人民沖入中南海, 這樣的話中南海的守軍就不敢射殺民眾了。而且即使習近平從外地調來的軍隊,只要是“趙紫陽”站在人民群眾的最前面,軍隊也不敢射殺人民。

黨內高層必須有人能夠和民眾合作,才能夠通過群眾運動推翻獨裁政權。

③共產黨內出現蔣經國和李登輝這樣的人物,由於民間群體抗暴運動不斷,導致統治者改變思維,順應民間的改革訴求,和民間的異議人士合作,從上自下的自我修復,還權於民。但是就目前看來,習近平這壹類的紅衛兵官員肯定沒有這麽高的覺悟。

如上的三種可能性,如果想成功的話,最重要的就是人民抗暴的決心和勇氣。只要是有上億的人民上街反抗中共,不管使用什麽方式,共產黨肯定能夠被被逼下臺。如果能夠有數億人民上街抗暴,向政府索取基本的人權和自由,那就不愁共產黨不下臺。但是就目前而言,中國人自己不覺醒,勇於反抗中共的人少之又少,那麽共產黨就永遠不會下臺。

④中國和外國發生戰爭然後戰敗,導致外國人占領中國,和當年的八國聯軍壹樣占領北京,通過境外軍隊的勢力推翻中共的獨裁政權。但是這種情況目前看來基本不可能發生,美國政府消滅薩達姆政權都如此的費勁,就更不可能通過軍事力量消滅中共了。

不過仔細想來,中共和薩達姆政權也是由很明顯的區別的。齊橋橋、江誌成、曾偉等國家領導人的家屬們都不是中國國籍,兩會的代表們也都是“歐美留學生家長”,所以只要中美開戰,美國政府只要把這些貪官家屬們往警局裏拘留幾天,估計習近平就主動撤軍了。 如果這壹招沒止住共產黨,那麽只要美國政府對外宣布,“解放軍士兵只要是投降到美軍陣營,全家可獲美國綠卡”。估計第二天解放軍就自動解散了。 總而言之,解放軍的戰鬥力應該是不如伊拉克軍隊的。

做這種預測是非常困難的,因為未來國際政治和國內政治存在的變數太多了,所以這種預測其實很難準確。


184.新聞話題: 向工廠請假來踢世界杯... 冰島後衛鎖死梅西!



June 18, 2018

首度參與世界杯的冰島,在小組賽第壹場與兩屆冠軍、南美強權阿根廷1:1戰平,震撼世界,除了冰島門將哈爾多森(Hannes Halldorsson)撲下梅西(Lionel Messi)關鍵的12碼球外,冰島先發右後衛沙瓦森(Birkir Mar Saevarsson)限制梅西在場中的發揮也至關重要,而他在冰島的職業是包裝鹽工人,為了來踢世界杯還向工廠請假。

此戰沙瓦森獲得了7.1分的高評價,在後防線上僅次於門將哈爾多森的7.8分。(美聯社)
現年33歲的冰島後衛沙瓦森,原先在瑞典聯賽的職業球隊踢球,半年前由於年齡和家庭因素,與原球隊解約回到冰島,他加入當地隊伍瓦魯爾(Valur)踢球,由於冰島的足球聯賽屬於業余性質,沙瓦森還有另壹個工作,就是在壹家制鹽工廠擔任包裝工人,為了來到世界杯的賽場上,還向工廠請了假。

現年33歲的冰島後衛沙瓦森,原先在瑞典聯賽的職業球隊踢球,半年前由於年齡和家庭因素,與原球隊解約回到冰島,他加入當地業余球隊瓦魯爾(Valur)踢球。(路透)
沙瓦森指出,冰島人除了踢球外,也都有從事其他職業,他說:「對於冰島人來說,這很正常,妳知道嗎?這比去世界杯還正常。」

沙瓦森表示,擔任職業足球員是「妳可以擁有的最好的工作,但這不是真正的生活」,為了家庭,沙瓦森半年前離開他原先在瑞典的職業隊,他回老家半工半踢,「我不能整天無所事事什麽都不做,這很無聊,我不想在世界杯之前變得懶惰。」

沙瓦森在冰島歷史性的世界杯首戰擔任先發右後衛,限制梅西在場中的發揮,最後讓冰島逼和足球強權阿根廷,獲得世界杯的第壹分積分,此戰沙瓦森獲得了7.1分的高評價,在後防線上僅次於門將哈爾多森的7.8分。

http://sports.ltn.com.tw/news/breakingnews/2460687

185.如何看待「清官比要比貪官更奸」這種觀點?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是電影《九品芝麻官》中的臺詞,在大陸流傳比較廣,被大眾接受度很高。
除開清官貪官都是為皇權服務的結構性問題,這句話還有哪些問題呢?我覺得這句話被很多人接受,說明了他們不介意甚至熱衷於用潛規則解決問題。

mihuzhongJune 19, 2018

「貪官奸,清官要比貪官更奸」這種說法,容易使人產生迷惑:既然清官比貪官更奸,那豈不是比壞人更壞?

首先,《九品芝麻官》是個無厘頭電影,用詞以搞笑為主,不那麽講究。但是,既然這句話被很多人接受,我們也許有必要扒壹扒:貪官的“奸”,和清官的“奸”,到底有哪些不壹樣?

其實,題主已經在問題裏面點出來了:貪官不介意甚至熱衷於用“潛規則”解決問題。我覺得,這應該就是清官和貪官的區別:清官的“奸”是“明規則”,光明正大;貪官的“奸”是“潛規則”,見不得光。

比如說,某個執政黨貪汙腐敗;這時候,有個提倡清廉的反對黨出現了,要推翻執政黨。壹般來說,反對黨要建立輿論,說明現在的執政黨有多麽多麽的壞。那麽,這個反對黨通常有兩個選擇:

1。以壹件壹件的事實為根據,指出執政黨的問題;

2。為了達到顛覆政權的目的,誇大甚至編造壹些執政黨的醜聞。

其中第 2 種做法,也叫做 “要想打敗壞人,就要比壞人更壞”;或者叫做 “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其實我覺的,當壹個人為了打敗壞人“不擇手段”的時候,他已經走在變成壞人的路上了。

186.溫哥華的亞洲美食號稱北美第壹,到底有多好?




My LifeJune 19, 2018
溫哥華亞裔占總人口的45%左右,是北美地區最高比例的城市之壹。其中華人也相當眾多,在列治文市就占了超過60%的人口。當年香港的兩波移民潮帶來了大量的名廚,導致這裏的美食質量和數量都遠超北美其他地區。

作為世界上最適合居住的城市,溫哥華除了氣候溫和,好山好水外,美食也是人們熱愛她的重要理由。從法式大餐到意大利批薩,從英式下午茶到中東的烤肉卷 (Donair),從泰國咖喱飯到日本壽司,從墨西哥雞肉卷到加拿大西岸海鮮,不必離開溫哥華,就可以享盡世界各地佳肴。

各大菜系的美食,從宮廷大菜到民間祖傳小吃,讓食客的味蕾經歷了奇妙的夢幻之旅。拿四川菜來說,就有老四川、小四川、新重慶、巴渝菜舍、蜀九香,愛吃辣的朋友還可以選擇湘味濃湖南菜、西南風貴州菜;上海菜館也不少,有滬江、上海人家、 滬上、上海壹只鼎、儂、旺、林、新天地等,還有風格類似的杭州菜蘇杭人家;想吃火鍋,有港式的春秋火鍋,有北方特色的小肥羊、重慶火鍋蜀九香、臺灣特色的 臭豆腐火鍋沸點臭臭鍋。

源源不斷的本地健康新鮮食材

坐落在城鄉結合部的那些大大小小的農場走壹圈,去溫哥華標誌性地點格蘭胡半島逛壹下,去城中全年不落幕的熱鬧的農場節看壹看,妳就知道本地的食物資源是多麽的給力。

溫哥華的人口少,要使客人常來,唯有用心去做。值得壹提的大溫地區的Food Court,看起來不起眼的壹個個小店,裏面其實大有幹坤。開店的老闆,有些還是特級廚師、壹級廚師。有到處嘗美食的美食家說,溫哥華最好的面食在 Food Court中。烈治文公眾市場二樓的Food Court中,西安小吃的涼面、油潑面、羊肉泡饃是很多老食客的至愛,新疆面館的搓拉面非常筋道,讓客人贊不絕口。麗晶廣場的Food Court,有壹家山東拉面,炸醬面做得相當有水平,羊肉餡餃子也讓人吃過還想再來。

187.專欄文章: 關於洗腦魔音バニラ(Vanilla)廣告的壹點記事



經天緯地June 19, 2018
想必在日本各個有壹定水準的城市的旅遊者或是常住民應該對下面這個卡車不陌生
https://youtu.be/QD3xlkDe4Z4

當然也有小卡車(視頻中是惡搞了江南style,車子是這個感覺)
https://youtu.be/n8W7rA8BEE8

它就是風俗小姐招聘網站バニラ的宣傳卡車。



宣傳曲極其魔性,日本人的感想大多變化如下

首次聽到  什麽東西?

第二次聽到 這東西就不應該在大庭廣眾宣傳!

第三次聽到 吵死了!快管管!

第四次聽到 咚,咚,咚,咚,咚咚,咚咚

之後聽到  バーニラ、バニラ、バーニラ、求人

                バーニラ、バニラ、高収入~

(洗腦成功)

原曲如下
https://youtu.be/ow6Q0zRa4Xw

因為這個宣傳曲的制作方給與了 無版權限制,無改造限制,自由使用,免費使用 的全綠燈版權策略,加之魔幻曲調,被洗腦的人越來越多,凡是聽到過的從小孩到老人都能哼上幾聲。

甚至還有了演唱會和音樂會演奏這首曲子
https://youtu.be/BOXzBt8Qk_Q

バニラ的宣傳曲之外,宣傳車也跟著火了起來,官方趁熱打鐵授權玩具模型公司制作了壹批小宣傳車銷量還很不錯
https://youtu.be/Y8c8GG4YMlk

當然也不能少了各種惡搞
https://youtu.be/ejA2xDppiqk

還有與動物朋友けものフレンズ的聯動同人作品
https://youtu.be/5olX01MBFXk

最近因為官方認為卡車的靜態廣告有局限性,逐漸開始出現了裝有屏幕的バニラ宣傳巴士
https://youtu.be/1PQHgCCvAlA

細心的讀者或許會註意到壹點,バニラ(Vanilla)的英文反過來就是all-in-av 真是很直白呢。
https://youtu.be/OYQPLdsIWUU


188.國內現在盜版軟件現狀是什麽樣?



ZyhouangJune 19, 2018
不清楚大體現狀是什麽,我就說說我自己公司的情況。

本人設計師壹名,目前在上海壹家小公司工作,公司創始人是歐洲籍華裔,然後我們公司用的所有設計軟件全是破解版,很無語,跟同事討論過壹次這件事,大家也都表示這種現象在中國很常見。

我覺得既然是在用軟件本身來獲得利潤了,就應當是需要用付費版了,更何況公司用軟件的人數又不是很大,再不濟把最常用到的軟件換成正版也好,因為破解版用起來真的不方便,很多插件用不了,跟其他的軟件也不能匹配。反正我覺得作為設計師,這種行為不但是對技術的不尊重,也是對設計的壹種不尊重。

189.這個世界發生的事都是符合邏輯的嗎?



中國追求自由民主的結果就是共產黨執政
中國打贏日本人的英雄流亡臺灣,中國人最支持的偉大領袖餓死幾百萬人
中國文化大革命之後就是經濟起飛,人民生活水平壹日千裏
中國人殺自己的小孩,結果兵強馬壯,科技日新月異
這個世界到底有沒有邏輯可言?世界是不是按照理性運作的?為什麽墻外面的人很多都有信仰?為什麽以理性和科學為中心思想的中國落後愚昧,總統就職要按聖經的美國卻是科技發達?
如果世界是合乎邏輯的,妳們可以用邏輯預測未來嗎?

神九頭鳥June 20, 2018
題主某些設問所描述的主體間並不存在因果聯系,自然也就沒有邏輯關系。例如「中國文化大革命之後就是經濟起飛,人民生活水平壹日千裏 」「 中國人殺自己的小孩,結果兵強馬壯,科技日新月異」

而下面兩個問題實際上是哲學問題。

世界是不是按照理性運作的?

如果世界是合乎邏輯的,妳們可以用邏輯預測未來嗎?

針對這兩個問題回答壹下吧。先拋出結論:這兩個問題是不可知的。就拿第壹個問題來說,世界既有可能是按照理性運作的。世界也有可能是不按照理性運作的。

闡述這個結論之前,有必要先引出康德哲學的理論。特別是康德對於人類理性的三個劃分。

康德認為人類能夠很好的獲取知識是因為先天獲得了三種能力或者具備了三種性質,而這三種能力或者性質並不能幫助人類獲取到與世界相關的全部知識。也就是說這個世界很可能存在很多事物是無法被人類所認知所思考的。

下面我就從低到高的介紹壹下人類先天具備的這三種性質。

第壹種:感性。(低)

人類之所以可以較為直觀的觀察這個世界,就在於人類擁有感性,人類可以通過耳,眼,口,鼻,舌等感官來感知以及與這個世界發生聯系。感性沒有思考的能力,只能帶給人直觀的感覺。但正是由於感性的具有的底層性質,人類所做出的任何科學觀察都必須依賴與此。(盲人由於失明無法理解色階,聾子由於失聰無法理解音階)。

視力、聽力、嗓音、嗅覺能力等是衡量人類感性的指標。

檢測探知功能的科學儀器和設備是人類感性能力的拓展。

第二種:知性。(中)

在康德之前,人類先天所具備的這壹性質「知性」,是沒有被任何哲學家認識到或者察覺到的。知性的定義是康的哲學最偉大之處。註意這裏的「知性」不是心理學中描述性格氣質的詞匯。而是人類得以思考通過感性所獲的感覺的思維能力。人之所以能歸納分析,能演繹推理,能邏輯思辨,均來源於人類先天所具備的「知性」這壹性質。到目前為止,人類通過各類儀器和科學方法從客觀世界所獲得的幾乎所有知識(量子悖論除外),均是歸功於此。

智力或者說智商是衡量人類知性能力的指標。

高性能大數據量的計算平臺是人類知性能力的拓展。


第三種:理性。(高)

在康德哲學中,理性被定義為人類區別與其他物種的分界線。是只要人類才具有屬性。再次註意,這裏的理性指的不是思維能力,思維能力或者說思考能力在上面已經被定義為知性。那康德所定義的理性是什麽意思呢?或者說怎麽證明呢?其實很簡單,只要人類提出的無法被人類所回答的形而上學的問題,就是理性在發揮作用。例如:人性本惡還是本善?道德為什麽存在?人生是有意義的嗎?如何論證/反駁上帝是否存在?諸如此類哲學上的,形而上學的問題。是只有人類才會提出思考的,但到今天為止人類也是沒有給出完美統壹的標準答案的。也就是說這個世界有壹些知識人類是無法獲取的,也就是不可知的。人類知識體系中關於形而上學的壹部分內容,辯論到最後的結果很可能要歸結於宗教。

西方哲學中的智慧(-sophy),東方哲學中的悟道,是衡量人類理性能力的指標。但理性只負責提出問題。無法回答問題。

宗教是人類理性能力的拓展。

那麽依據康德的哲學理論,這個問題就很好理解了。

「世界是不是按照理性運作的?」算是壹個非常常見的形而上學的問題。按照康的哲學的定義,該問題是理性範疇的問題,是不可知的。故而引出文中開頭的結論:世界既有可能按照理性運作的。世界也有可能不按照理性運作的。

說這麽多康德的東西,無非是絕大多數國內人對於哲學常識的匱乏,導致喪失了思考問題的能力。原武大教授國內著名的康德哲學研究學者鄧曉芒就認為:中國人不會講道理,需要哲學啟蒙。

當然康德的理論也不是宇宙真理,特別是對理性範疇的問題能否得到解決,超過人類經驗的事物能否能被認識等。之後遭到很多包括黑格爾等在內的眾多哲學家繼承發展和批判。其實外國人特別是西方人對宗教的崇拜並非盲目的或者迷信的,而是對世界對人生對社會有了深層次的思考後,發現人類的渺小和局限,從而對自然或者造物主產生敬畏和崇拜。在這壹點上中國人還有很遠的路要走。

190.如何怎麽理解報應的?


中國人怎麽理解報應這個概念?中國人有這種概念嗎?還是中國人認為我死後哪怕洪水滔天?這個世界根本沒有報應?如果有報應,報應在什麽地方?無神論者知道報應是什麽嗎?

月夜無痕June 20, 2018

這個回答主要@黃正宇的,略長新開壹個回答。

1, 首先我認為妳可能誤解了我的意思。我認為大部分的中國大陸人是有基本善惡觀的。

我承認。有部分人,在中共不講規則,拜金的潛移默化下,完全的唯利是圖,例如賣毒奶粉,過期疫苗的人等。但是大部分人並不是這樣。

其實從中共的宣傳中可以看得很清楚。 中共的黑歷史雖然已經罄竹難書,但是無論是提出的24字核心價值觀還是宣傳的模範典型,難道不都是正面的嗎?正因為大部分的中國人是有基本善惡觀的,所以為了維護統治收攏人心,宣傳的都是偉,光,正的。如果中國人都沒有了善惡觀的,那也不用做這個樣子了。

同樣,正因為大部分的中國人是有基本善惡觀,所以中共才需要GWF,才需要不讓大多數的中國人了解中共的黑歷史。妳看當法輪功學員揭露中共移植活體器官的罪惡時,中共衛生部的官員不是第壹時間跳出來抵賴嗎?如果中國人都沒有了善惡觀的,那麽就可以直接流氓到底了,也不用在證據確鑿的情況下,再做小醜百般抵賴了。

2, 我不同意妳說的現實世界不需要邏輯。而且我認為不合邏輯的言辭,還會影響別人對妳和對妳的信仰的印象。

每個人的教育背景,經歷各不相同,如何才能達到基本問題的共識。我認為達到共識的基礎是壹下兩點 1,對基本事實的尊重。2,符合基本邏輯。

並且現在社會的認知體系,無論是人文還是自然科學都是以邏輯基礎的。這就意味著要想取得讓別人認同,首先要讓別人認同妳的邏輯。俗話說得好,有理不在聲高,不就是說的邏輯認同的重要性嗎? 確實我對基督教並不十分了解。但是我認為不僅是世俗的科學認同需要邏輯,對於宗教信仰來說,也是需要邏輯的。因為以邏輯為基礎的認知方法已經融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所以妳想讓人了解宗教或者信仰的話,連邏輯都不通,如何取得別人的認同?如何能改變人的心。當然也許從前提條件上有人就不會相信,但是反過來說,如果在邏輯上都不能做到自恰,如何能讓別人相信妳說的前提條件?

最後拿我個人來說,我從小接受的教育也是無神論教育,而且到現在為止我的健康狀況都不錯,我信仰法輪功的原因正是因為,對《轉法輪》裏講的道理和邏輯,我個人是完全理解和認同的。 請原諒我的語言過於直白,但是我真心認為沒有邏輯的討論和不尊重事實的討論壹樣是缺少價值的,也請妳思考壹下,如何能讓別人更好的接受妳的觀點,我想這也是妳的願望吧。我也壹同自省。

191.專欄文章: 千股跌停 社會難道只有這壹條跨越階級之路嗎?



品大蘿蔔June 20, 2018

01
2018年6月19日,對中國廣大股民來說,是個黑暗的日子。

有人粗略統計過,A股歷史上23次千股跌停全部出現在2015年6月份之後,20次出現在2015年7月國家隊救市之後,占比高達86.96%。

如此大幅下跌,據筆者所知身邊已經有兩位朋友被重創,曾經的高凈值人群唯有變賣房產、股份來斷臂保命。

很多人都希望通過股市撈壹把,然後退隱江湖,過上在海邊喝著冰鎮啤酒,曬著太陽睡覺的日子。

可實際情況是,這些人不但沒有機會越上階層,反而被拉下馬來。

事已至此,有人又開始慶幸自己不是股民、不搞投資,過自己的安穩日子很好。據說,今天在部分券商營業中心,個別空倉的股民歡呼雀躍,以別人的損失來滿足自己並沒有增長任何收益的內心。

02
對於這樣的舉動,我只能壹笑了之,畢竟我也在這場下跌浪潮中略有損失。

但我依然認為很多事情,去做總比不做強。

既然要通過投資來獲取遠大於往常的收益,損失的風險就必然存在。前怕狼,後怕虎的日子不會有什麽好的結果。

承蒙老天眷顧,要不是因為早有投資的意識和行動,我也無法跨越階層,完成資產的原始積累。而後續要做的,則是擴大戰果,但又不能盲目自信。

這波下跌行情中,很大壹部分人是因為2015年的牛市嘗到了甜頭,自認為可以壹直賺錢,沒有做好必要的風險控制,甚至以質押股票和融資來繼續搏擊。

說白點,就是過分自信,投機和賭博沒有什麽太大的差別。

03
投資之路必須走,有誰聽說過上班族靠每個月的固定工資發家致富的。

就在白天股市殺跌慘烈的時候,我正和壹位朋友午餐。

朋友在美多年,對中美經濟形勢和當前的貿易戰如數家珍。

當談到未來的就業走向時,他說:“妳去看看美國現在最好的股票,龍頭是科技股,如蘋果、谷歌、facebook、亞馬遜和Netflix。

反觀巨幅下跌的股票,全部在傳統制造業,如波音、福特等。

靠每天朝九晚五上下班來積累財富的路徑根本行不通。

而那些靠思想、靈感等機器無法取代的行業,不僅越來越引領人類向前飛速發展,也必然在股票市場嶄露頭角。

要讓自己的時間自由,做高效的事情。”

我把這段話“翻譯”壹下:在每天的工作和生活中,花時間靜下來做幾件能改變自己或他人未來的事,才能賺大錢,跨越階層。

我這麽講,不是要鼓動讀者放棄眼前的“茍且”,馬上進入投資、互聯網等行業。

中國股市千股跌停,難道唯有這壹條跨越階層之路?

知識付費年代,最火的標題是“下班後賺錢”。

但是如何賺法,有待商榷,不要被別人剪了羊毛卻渾然不知。

真正寶貴的,是妳的思想如何在有限的時間裏發揮最大的價值。

04
最近我在地鐵站經常看到這樣壹副廣告

碎片時間,拉開人生差距 ! 這是壹個害人不淺的營銷手段。

在時間管理上,我也曾被這樣的概念忽悠過。大部分上班族憑心而論,上班時間總是被各種零散事件拆得七零八落。

在如此緊張的時間段裏,妳會利用碎片時間抽空處理點家庭事務,偷偷打個遊戲或者炒個股票,感覺賺了上班時間的光。然後安慰自己,白天雜事太多,下班後清靜點,加班高效做事。

這是“下班後賺錢”的緣起,不見得是做工作以外的事。

說白了,大部分不得不加班的人是在用加班時間來賺取老板發的工資。

05
動手寫本文的時間,是晚上的九點。因為明早要去外地,我梳理了今晚尚需完成的五件事情,寫在便利貼上放在書桌壹角作為提醒。

曼陀羅在下午就畫好了,再寫寫畫畫時的心情。晨間日記也是補充新發生的事情。另外,明天出差的行李也該收拾了(抱歉第二件事不便公開)。

這些事重要嗎?

當然重要,今日事今日畢。但是要完成它們並不需要耗費多大的力氣。最難的是寫作本文。

但根據現在做事的經驗,我會把它優先安排實施。因為等我先來完成其他四件事後,時間估計要到11點,精力早已耗費在瑣碎的事上。要再用更大的力氣來書寫壹篇文章的難度更大,只會以“先睡覺,明天再寫”的借口拖延。

而等到明天,我早已沒有了今晚要撰寫本文的思路和靈感,被出差、開會等瑣碎的事務沖得壹幹二凈。

未來,就因為這樣少了壹篇提醒自己和他人的文字。

F1方程式比賽中,決定的勝負的不是直道而是彎道。直道只要猛踩油門,加速前進即可。而彎道卻得集中精力,用上最好的駕駛技術超過對方,贏得勝利。

中國股市千股跌停不可怕,可怕的是人沒有想通什麽樣的路徑才是真正適合自己的跨越階層之路 !


192.如何看懂電影《出租車司機》?




ThirteenJune 20, 2018

先說我的觀點,我認為電影未必是在表述壹個理論、說明壹個道理,為什麽壹定要「看懂」電影呢?套句李小龍的名言:「Don't think. Feel.」

以下說說我個人對電影的感想。首先我對光州事件的了解僅止於看過維基條目的程度,而電影提供了壹個機會讓我「感受」這個歷史事件。

幾個我比較有感觸的地方:

光州事件爆發後,政府強迫媒體封鎖消息、隱瞞真實死傷情況,並在媒體上將遊行民眾定性為暴民、赤色分子。在當中我們可以看到在缺乏新聞自由時,專制政權所實行的壹種結合軍警武裝以及媒體抹黑的國家暴力。臺灣在白色恐怖時期反對政府者動輒被安上共諜的罪名、美麗島事件中將民運人士稱作暴力叛亂。在媒體操作下,為人民爭權益者可能反受到民眾責難。假若沒有這位德國記者,許多真相是某仍會被蒙蔽著,是否許多人仍會背覆著赤色分子的罵名呢?就在當下,又有多少真相遭掩蓋、多少莫須有的恐怖分子、多少人被專制政權冠上汙名?

這部電影在臺灣翻作《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老實說,臺灣在電影片名上有不少相當奇葩的翻譯。這部片名在翻譯上也添加了譯者自己壹點額外的詮釋,表達出主角只是壹個單純「普通人」的身分。雖然不太忠於原味,但在呈現電影的意象上我認為是成功的。或許有些人真的天生就是英雄命格,作出壹番事業仿彿理所當然。但是壹介凡夫在面對強權、壓迫時,展現的人性光輝卻又更叫人動容。(讓我想到浦澤直樹的《20世紀少年》)盡管只是壹個再普通不過的計程車司機,在見到有人遇到危難時卻能挺身而出,守護「人性」的底線。

從另壹個角度看,對普通民眾施以暴力的軍隊、特務是否已失去人性呢?我認為答案是否定的。我猜想軍隊高層在下達命令時,必定是向士兵灌輸了「遊行民眾是赤色分子」這樣壹類合理鎮壓行為的說法。即便這個說法的說服力有限,但士兵壹旦開了槍,壹則是受到良心譴責,壹則是在「認知失調」下接受民眾是赤色分子的說詞。可能事件過後的許多年,參與過的士兵都不願意去探究遊行民眾的真實意圖。

最後,這部電影能被拍出來並在韓國引發熱潮,我是真心佩服大韓民族。我想壹個偉大的民族壹個必要條件就是有勇氣正視歷史。即便歷史可能黑暗、可能醜陋,唯有學習歷史才能盡量避免犯下同樣的錯誤。

----

補充壹些其他感想

後來得知這部電影經評審壹致通過,將代表韓國競逐奧斯卡最佳外語片。得不得獎我認為也不是太重要,反倒是讓我想起戴立忍導演回顧他獲得2009年金馬獎的電影《不能沒有妳》時所說的(順道壹提,這是壹部超冷門、沒有明星、還拍成黑白片的電影。):

我想《不能沒有妳》金馬獎會給我這麽大的肯定,很重要壹部份原因是來自於,來自於那群評審他們對於「電影應該是什麽」這件事情的想像是比較傾向於電影應該跟社會有對話的。

藉由電影能夠激發大家去省視、思考歷史,與社會大眾交流對話。這或許也是《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能得到評審青睞的原因之壹吧。

https://youtu.be/DA9kgNhkX_I


193.中國國內互聯網輿論上的民族主義情緒有多重?



Pitt ShJune 21, 2018

高票答案其實說對了壹部分,墻內是有壹部分清醒和理智派的人存在。有相當壹部分的國人其實非常討厭中共,不光踐踏了他們的人權,甚至生活上也處處壓榨他們可以說非常不得人心,這批人無論是知識分子,高收入群體,富豪,體制內,還是底層百姓,甚至犯罪分子都或多或少對中共有很明顯的不鬧情緒。當然問題問的是墻內民族主義情緒,那當然要切題回答。

說過的話就再說壹次吧,墻內現在幾乎所有信息渠道都是壹種聲音占據主流,這個聲音不是具體的內容而是中共的意願,怎麽解讀呢?就是說,這個聲音和思想由中共甚至包子的意願左右,怎麽變化什麽時候變化聽從最高領導指揮。所以無論是從墻內放出來的還是我們去墻內看到的,不管是大壹統,留島不留人,西方迫害的被害妄想癥,巴鐵大愛無疆,祖國母親病毒晚期,厲害了我的國絕癥,沒有中共沒有天等眾多的理論和思想都是在時刻補充時刻改變的,所以我們現在看到的民族主義極端激烈正是多年來中共辛苦耕耘,長久洗腦,媒體教育安防工作崗位壹條龍服務的結果。這個國家人民的話筒給切斷了,妳說話的權利都被閹割,妳還指望能有什麽思想多樣性?民族主義是必然的發展結果呀。

其實我覺得,墻內有很多人心存理智痛恨中共是沒錯,可壹樣的妳也要看到有很多很多人就是吃中共這套的,祖國母親,民族大義晚期啊,親共到不行,那是真的對妳們“反華”勢力咬牙切齒的,這種環境下,就算妳能接觸那麽些許的真相,又能左右多久妳的意識呢?不說墻內,就說留學生,小留裏多多少少愛國主義民族分子?在國外雲愛國的人妳們不是沒見過的呀。墻內的民族主義最簡單的接觸方式就是互聯網,墻內互聯網的極端主義情緒不要太高,微博,知乎,qq群,甚至抖音,b站(笑98億太子爺陳睿可是非常享受賺愛國錢的味道的)妳能想到的社區都有各種各樣的民族主義情緒充斥著。我過去回答就已經說過了:東風核武瞄準全球,中南海謀略世界第壹,國家沒有底線都是利益,習大大是我們的恩人,歐美日韓東南亞印度只要不服從我們的就是敵人(中共新聞怎麽宣傳那就是真相了,反正也看不到別的),中國人就要支持國貨,中國美食世界第壹,中國武器極為先進質量超好歐美都是故障,航母出海就拋錨我相信解放軍和中國軍工絕對沒問題,(軍迷群體的五毛和自信屬性極高,當然要看哪壹波,只是墻內基本都要走愛黨愛國路線才能進圈)中國制造趕超美國指日可待,中國什麽都可以做什麽都要爭第壹,我們是天朝上國他人皆為蠻夷(奇怪的是政策上壹等趙二等洋四等漢啊),國家養活這麽多人不容易妳對中共不滿意。這些內容妳在墻內社區會經常看到的,他們分布在微博,知乎軍版,建政版,b站,甚至抖音,流量越大的地方極端主義越多。說來也是搞笑,以前說包子綁架整個國家撞冰山其實我是半開玩笑的,現在感覺他幹的非常開心,這套民族主義的大餐似乎很和他胃口,不光不剎車還狠踩油門,把反對者的嘴封上四處歌功頌德喜氣洋洋,大概這就是他喜歡的中國夢??

說真的,墻內說話也要註意不要碰雷區。妳們看,很多人在國內說話的時候即使被允許說實話,在後半段也要政治正確的加上壹些鼓勵和民眾政府吹聽的話,比如:我還是對中國經濟很有信心的,整體向好,中國人是世界上最聰明的,他們勤勞勇敢努力踏實智慧無比,我愛國這麽說啊都是為了民族好。就是說妳跟大陸打交道前面說了什麽沒關系不重要,主要是妳怎麽拍這個馬屁,怎麽讓民族主義極端化,不愛聽反對聲音的中國社會舒服。如果妳不懂這種政治正確和中國夢的話,妳可能會被群起而攻之,註意,這些攻擊妳的人是真的認為黨媽萬歲祖國民族高於壹切的,祖國母親至高無上晚期患者本身社會生存壓力就夠大了,妳通過言語讓別人壓力更大不是在激怒他麽?所以妳看愛國飯怎麽吃還是很有將就的,墻內官,自媒體們玩的不要太好,b站,知乎,各種軍事論壇,微博公眾號,完美演繹愛國飯怎麽吃的香。

中國大陸這種極端主義的蔓延情況目前看來根本剎不住車,有很多人根本不在乎什麽真相,什麽辯證思考,還有壹大堆人看到了也願意去相信中共說的,墻內妳們接觸到的大部分信息都給妳劃好重點了,照單全收就行,信息渠道上封閉,高壓,言論自由被取締,平時說話還要註意不要碰雷區,擔心受到民族主義群起而攻之的迫害,這要是不嚴重我也不知道什麽算嚴重了。

最後跟大家說個我壹直覺得很特別好笑的事,中共宣傳多讀書做知識人,各地興建各種圖書館,開辦各種書店,新聞采訪各種人踴躍閱讀,我就覺得很搞笑,中國大陸地區的書籍不都是經過嚴格審查的嗎?連進口的外文書籍妳在外文書店裏接觸到的也都是他們願意放進來給妳看的罷了,除了工具書我都不知道有什麽值得讀的,法學?習思想還是他改變了中國?書架上放的都是什麽玩意?怕不是越讀越傻吧。

194.對妳而言,品蔥存在的意義是什麽?妳來品蔥的初心又是什麽?



如果說品蔥是為了理性討論問題的話:進來感覺像進了保守派基督徒的教堂,敢說懷疑上帝的都是異教徒。
如果說品蔥是為了發布消息、吸引墻內群眾轉變思想的話:有些人翻出來,思想改造還沒完成,可能就被扣個“五毛”“粉紅”的帽子,然後再也不想來了。
所以大夥覺得品蔥是要幹什麽的呢?妳來品蔥的初心又是什麽?
順便,感覺有些人的邏輯可能不太自洽,舉幾個例子:
支持民主與言論自由——要求封掉“反對言論自由”的賬號
反對中國的民族主義——支持美國那位民族主義的川普
擁護理性討論——不就事論事,扣帽子
支持人人平等——歧視“五毛””粉紅”
支持民主自由——支持用專制的手段對待“粉紅”“五毛”(不乏有人認為墻內“粉紅”“五毛”是大多數)
希望品蔥成長壯大,希望每個用戶也可以把在品蔥的每壹天看做寶貴的財富

不勝寒蟬June 21, 2018

之所以決定答這個問題,是因為另壹個答主zhangyyyy兄早些時候贊了我壹條回答。我覺得面生,點進去個人資料看看是不是新來的朋友,結果看到他在個人簡介裏留了壹句話:

當我不再上線的時候,是因為我再也翻不出來了。

我不知道大家會有什麽感覺,但是我看到這句話非常非常非常難過。

我是在13-14歲的時候開始翻墻,那個時候中共的網絡封鎖手段已經無法用純粹的代理地址繞過了。我也不是什麽技術流,只是壹天又壹天、壹年又壹年地嘗試了幾乎所有不需要復雜手段的翻墻方式。從法輪功的自由門、無界瀏覽,到GoAgent、洋蔥,再到賽風、藍燈,VPN換了壹把又壹把。直到電腦上IP地址變成海外之後,我才會松壹口氣,感覺自己又成功與世界連接在了壹起。

離開祖國的時候,我將所有當時還能用的翻墻方式都留給了家人。僅僅幾個月後,我所留下的都已全部陣亡。

有時我覺得格外諷刺。壹個擁有兩百萬軍人和八千萬黨員的組織,卻還要用這種焚書坑儒般的下三濫手法對待萬千個像從前的我那樣只是想看看外面世界的孩子。

而今天,我甚至不知道還有多少孩子,和與我年齡相近的朋友,翻累了,就這麽在墻角歇下來了;或是從未想過翻出來,就這麽在圍墻裏徘徊著。這是中共的成功,也是我們中國人的厄運。

品蔥對我的意義,就好象是柏林墻下的地道壹般。我想盡可能多地與大家壹起,為翻墻出來的中國人傳遞壹條信息:

我們還在堅持著,思考著,努力著。我們沒有拋下妳們任何壹個人。請不要放棄。如果有壹天,妳再也翻不出來了,請銘記我們永遠支持妳。請不要遺忘。沈默永遠不是罪惡,直到黎明來臨的那壹刻。

題主言及之幾個邏輯不能自恰的例子,我覺得很有意思。附上壹些自己的片面看法:

支持民主與言論自由——要求封掉“反對言論自由”的賬號:這應該只占蔥油們當中的極少數?至少《如何評價疑似親政府賬號已經開始大規模進入品蔥評論?》這個問題下面,並非壹片喊打喊殺的聲音。

反對中國的民族主義——支持美國那位民族主義的川普:1. 作為黃左,我事實上是反對川普的,但反對川普並不代表我不能接受大家支持川普的觀點,更不會阻止我給支持川普的言論點贊;2. 民族主義就像鹽巴,撒幾粒無傷大雅,關鍵是那個量吧?

擁護理性討論——不就事論事,扣帽子:應該也是少數,而且也是我個人確實比較在意的壹點,還需拜托諸位多多維護。

支持人人平等——歧視“五毛”“粉紅”:如果說是壹個正兒八經的、研究過《資本論》的馬克思主義者,我不覺得在品蔥會有那麽多人排斥。我個人就並不那麽支持資本主義,且對馬克思的壹些理念保留認同(這裏的“認同”不代表支持將其通過激進手段變成現實)。蔥油們“歧視”的,應該是永遠都在重復那幾句話、且從不認真與對立面討論的壹群人(甩下來壹句“美國也有棱鏡門”、“非洲的民主很爛”然後就跑,這種例子數不勝數吧?)。既然無法相處,排斥應該是出於人類本性。(多說壹句,我不止壹次在品蔥說我支持社會主義,沒有任何壹位蔥油有歧視我的意思。只是我“委婉袒護”穆斯林群體的言論引起來個別蔥油的不快,那我也接受啊,穆斯林的大眾形象確實惡劣)

支持民主自由——支持用專制的手段對待“粉紅”、“五毛”:在極端情況下,如果不這麽做,品蔥就會逐漸淪為中共大外宣的壹個小戰場,而我們這些老老實實碼字的人將會無處可去。這可以用前些日子有蔥油對麥卡錫主義的評價來解讀。

195.2018年,人在國內生活,要怎樣換美金?



本來對炒外匯沒什麽興趣,但是因為眾所周知的問題,所以想換點美金並且保存好以備不時之需。網上搜回來的要麽就是太舊,要麽就是說沒必要,無奈之下只可來這裏請教了。
首先我們知道,每人理論上壹年可以換5萬美金,但是這5萬也只能存在國內銀行,有不少人是操作到這壹部,政府也對這個操作默許了,很多文章也是來到這裏就點到即止。但是我們知道還有強制結匯這壹個操作,要是到時候真的發生了,國內銀行的壹切東西都是浮雲,所以將這筆錢轉到境外銀行保存就很有必要了。
把錢轉移到國外銀行有幾個問題。
第壹,中國政府肯定不允許妳這樣做。現在想要給國外匯款必須要提供壹個正當的理由,例如旅遊,留學等,不然就會把錢退回來。即使有正當理由,要是經常往海外匯錢或者數目過大,即使讓妳匯出去估計也會把妳列入觀察名單了吧。然後只要在後臺分析壹下妳的消費及平常的行為,(如:微信和別人討論過這個,上網經常到某國外銀行的網站),就可以知道妳是否資產轉移了,接下來就是進壹步限制之類的行為。
第二,外國銀行也有措施來防止洗黑錢。現金手段現在幾乎很難滿足需求,要麽限制金額,要麽限制次數,稍微有點不小心就犯了法,相關新聞在很多網站都有。所以也只能靠匯款這手段了。
第三,好像現在國外銀行賬戶也開始困難了?現在還能搜到以遊客身份可以直接開美國銀行的賬戶,但是也搜到報道說有些地方需要提供本地水電賬單之類的。感覺現在需要還可以開,但是有開始限制的跡象。所以越早開越好。
所以,有什麽稍微靠譜點的方法把錢匯到海外的賬戶呢?是不是可以先去香港開壹個賬戶,然後借助這個來中轉把錢匯到國外?但是問題又來了,要怎樣把錢弄到香港去?前幾天看到報道說香港有水貨客上大陸時把水貨帶到深圳,然後回去帶著人民幣幫人把錢拿過去,壹天可以轉移幾百萬的新聞。話說這5萬美金能提現麽?即使是提現了也會留下記錄讓別人懷疑的吧?倒是回上門沒收麽。。
希望可以把錢弄到外國(美國)的銀行並盡量不引起政府的註意。歡迎指點。

ZHGJune 21, 2018

第壹種方法 人肉運鈔

從深圳提現,然後攜帶每人最大限額的人民幣鈔票至香港換美元(每人兩萬人民幣),並且到香港的銀行存起來,最後再將錢轉匯到美國,這個方法需要香港銀行帳戶還有可以壹日多次進出香港的證件(但壹日多次進出香港可能會引起懷疑)。

或是從珠海提現,然後攜帶每人最大限額的人民幣鈔票至澳門換美元(每人兩萬人民幣),並且到澳門的銀行存起來,最後再將錢轉匯到美國,這個方法需要澳門銀行帳戶還有可以壹日多次進出澳門的證件(但壹日多次進出澳門可能會引起懷疑)。

這種方法匯率損失最少,而且在境外銀行換美元或是其他外幣匯率會比境內要更好,但缺點是就是要多次進出香港或澳門,耗費大量的時間在通關上,且還有被搶劫的風險。當然可以單次可以攜帶比限額更多的錢,但這樣變成絕對的非法行為,風險更高。

這個方式可能合法,可能非法,建議還是不要以身試法


第二種方法 走私高價物品

將人民幣購買黃金、鉆石等等的高價物品,然後走私去香港,然後再換成美元,這個方法我是從新聞上看的,走私的方法不清楚。

第三種方法 地下匯兌

去港澳臺找銀樓、藝品店、找換店或廣東的古玩店等等可以幫您做地下匯兌的小商店,他們可以幫您把大量的人民幣變成港幣或臺幣(或許有美元的選項)並弄出境外(當然境外將臺幣或港幣變成美元就非常簡單,且港幣、臺幣相對比人民幣保值,然後我是比較推薦以港幣作為中介貨幣,因為香港換匯要比臺灣更容易,然後香港或臺灣都可以開設美元帳戶),臺商、港商把錢匯出去境外就是這麽弄(或是沒有確實繳稅的境外人士)。但至少要10萬人民幣以上他們才比較願意幫您達成這方面的需求。這個方法的前提是您必須要有港澳臺的銀行帳戶,我不知道內地人在香港或臺灣開戶容不容易,但您只要有港臺的銀行帳戶,基本匯出幾億幾億的大錢沒問題,幾分鐘到帳,而且不仔細查就查不到,因為人民幣只在境內流動,港幣只在香港或是臺灣流動,並沒有實際物理流出境外。缺點就是匯率較差,還有手續費有點高(每家的手續費、匯率都不壹樣,請貨比三家),而我認為至少比坐飛機人肉運鈔來的劃算與安全些。我是比較推薦這個方法,因為有家裏有認識的臺商就是這麽將在大陸的獲利了結,並將所有所得匯出境外。

不要問我具體是哪家可以做地下匯兌,我只是對非法金融交易行為進行介紹,並且強烈反對任何人從事非法活動,本人是守法公民,並不願意負任何法律責任。

當然基本上所有在大陸混的香港、臺灣人都知道地下匯兌這個公開的秘密,也大概知道管道在哪,因為合法的方式太少又處處受限,您認為港商或臺商會不想把利潤匯回到原本他們所在的地方嗎? 若真的把這個管道鎖死,我相信壹定不會再有其他港商或臺商會想來大陸做任何的投資行為,因為沒有人會投資只準進場卻不能獲利了結的地方,賭場都沒有這麽霸道。

第四種方法 多張銀聯卡境外提款

在淘寶網或是其他您知道的管道上購買多人的銀行帳戶(需要包含銀聯卡,也最好選擇有境外取款免手續費的銀行),並將錢存進這些帳戶當中,然後在境外的任壹取款機,取每日最大的限額(但也不要超過每月或每年的最大限額,超過會鎖卡(解卡的過程需要開戶本人到場,而且非常麻煩,還要說明您超過取款限額的理由),取款後換成美元,然後再存到境外的銀行(美元帳戶)中,之後再匯到美國。

因為涉及到多個不同人的銀行帳戶,所以政府也很難警覺,除非您誇張到幫壹大堆人走資洗錢,基本上政府也是查不到,而且比地下匯兌更難調查。在以前沒有每月限額的時候,這壹招是最廉價又簡單的走資方式,很多境外人士也利用這壹個方法將所得匯出大陸(但是都是自己的銀行帳戶)。

這壹個方法是非法行為,請勿以身試法

第五種方法 匯款平臺

利用Paypal、西聯匯款,在境外隨便開壹個銀行帳戶(美元帳戶),然後利用它們把錢匯到境外帳戶,缺點是手續費很高(至少3%),優點是完全合法。

196.無論中共做出不少貢獻為什麽還有人總是批判?



即便中共對中國的發展做出了不小的貢獻,因為其存在的錯誤性,成果都是毫無意義的。

三頭蜂June 22, 2018

這裏面又存在壹個認知誤區,即不把統治者認為壹個掌握公權力、為國民服務的壹個服務機構,做的好是天經地義,做的有不好的地方就該被批判、就該被要求下臺。

這就好像問,大唐王朝造就貞觀之治,他難道不應該存在嗎?清政府也有這那的功勞,壹個意思。

另外,中共的那點成就本質真是人口基數堆出來和面子,大量舉債搞公路、鐵路、高鐵誰不會? 換到國民黨政府也許會做的更好,別人在壹個2000萬人的小島上還能創造世界奇跡,很多產業依然領先大陸。更何況任何政府做的好是應該的。更不要說代價:環境汙染、道德淪喪、金融危機四起,貧富差距,無官不貪。

現在的問題是,人們逐漸意識到,長期來看,所謂的改革開放只是中共保黨的壹個措施,而中共的本質不會變,這不又變回去了嗎? 在物質科技相當發達的未來,中國人也會不斷忍受被控制言論、失去自由、控制思想,為統治階級勞作,中國人是人,不是豬。而統治集團內部則在窮奢極欲揮霍納稅人的財富。

這樣的政府在任何壹個國家都不應該存在,應乘早讓賢。

197.大家是如何看待不能刷機或很麻煩的android手機?



比如不能卡刷,root權根獲取麻煩或根本無法獲取,刷各種rom很難,解鎖困難,很難進入rec界面,對系統進行修改,更別說第三方rec……
就像手機不是自己的手機,不斷的受手機廠商限制。
這樣少了很多可玩性,讓安卓潛力無法完全發揮?這樣還不如玩蘋果。
蔥油是怎麽看待這樣的安卓手機?

亂彈June 22, 2018

「我走過最陡的山路,看過最壯麗的日出,在午夜公路旁,對著夜空說我不服輸。」

身為Android用戶,常常都在XDA爬文,連續試了幾個晚上,不斷重新開機,進入各種模式介面。

有時候放棄了幾天,又心血來潮出來折騰。

成功之後各種虐待手機。

每家廠商都有自己的脾氣。

遇過最麻煩的是HTC系列的手機,除了驅動程式,還要解鎖bootloader(官解),還要S-OFF(HTC特有),再刷ROM。

相比之下小米系列親民許多,人為破解也保固,我就很不客氣的把它多次變磚又復原。

ASUS刷機無難度,但是ROM太少。Sony當初的海苔條逼我刷機,也折騰了幾個晚上。

BTW安卓以外,有壹陣子喜歡用塞班系統,就是因為它的方便。

有時候刷機或Root只是為了好玩,就像解除車的電子速限,實際用途並不多。

以前還遇過冷門手機,根本找不到ROM,只好自己提取自己做,結果還沒開機就掉到水中。

隨著Android版本更換,有更多功能開放,不壹定要刷機也能用得開心。

雖然相關資源越來越多,還出現不同"壹鍵XX"的工具,DMCA也把破解行為從盜版中豁免,但當消費者的大多數需求都能滿足時,會折騰的大概只剩手機廠和各機友。

我認為在可預見的未來內,Android的這種生態會繼續,讓刷機和Root距離大部份消費者壹段不近不遠的距離。


198.專欄文章: 從蛋糕店案說美國的聯邦權與州權歷史



平章律事June 22, 2018
蛋糕店這個案子是最高法院出的最新的關於LGBT的案子。這個案子在國內許多平臺上也有了廣泛的討論。但大部分的討論都或多或少地對這個案子有壹些誤解。我今天就來解釋壹下這個案子中容易出現的壹些誤解。 首先,很多人覺得這個案子裁定的是言論自由大於或者優先於LGBT權利。但其實不是。這次的案子盡管有很多言論自由的討論,但實際上最終法院認定的宗教自由權而不是言論自由權。

The Commission’s actions in this case violated the Free Exercise Clause.

宗教自由權(Free exercise clause)和言論自由權(Free Speech clause)壹樣都被寫在了憲法第壹修正案中。而近年來壹般都只有言論自由而鮮有宗教自由的案子,所以壹提到第壹修正案大家就很容易聯想到是言論自由。但這次的案子卻並不涉及表達。這點我們後面會具體講到。 其次,有人覺得蛋糕師拒絕做蛋糕是因為要求特別定制,或者這對gay情侶要求放個兩個男性在蛋糕頂上。其實不是。本案中這對gay情侶(Craig and Mullins)只是表達了需要壹個婚禮蛋糕,並沒有提出任何蛋糕形制上的要求。而蛋糕師也是直接予以拒絕,同時表達了拒絕原因是自己的宗教不允許他這麽做。

Craig and Mullins visited the shop and told Phillips that they were interested in ordering a cake for “our wedding.” They did not mention the design of the cake they envisioned. Phillips informed the couple that he does not “create” wedding cakes for same-sex weddings. The couple left the shop without further discussion. Phillips explained that he does not create wedding cakes for same-sex weddings because of his religious opposition to same-sex marriage, and also because Colorado (at that time) did not recognize same-sex marriages.


通常來說宗教自由的保護是第壹修正案,平權保護是第十四修正案。這個案子看起來是LGBT的十四對陣宗教的第壹修正案。但實際上這個案子並不表明宗教權高於LGBT的平等權。本案裏的最高法院甚至沒有去度量、比較或者平衡這兩個權利。本案的裁定是非常狹窄的在程序上否定了下級法院的裁定。本案聚焦在蛋糕師的宗教權利是否被州權力所侵犯,而不是gay情侶的平等權是否優先的問題。理論上講,這對情侶可以繼續起訴蛋糕師,逼迫最高法院來回答兩個權利的比較問題,但這只是理論上,實際上這次是不行了。

所以最高法院真正的回答的問題是: 州權力 v. 宗教自由。

The case presents difficult questions as to the proper reconciliation of at least two principles. The first is the authority of a State ... The second is the right ... to exercise fundamental freedoms under the First Amendment... No. 16-111 at *3


聯邦最高法院在這裏的回答是:州權力不得侵犯宗教自由,而本案中州權力侵犯了蛋糕師的宗教自由。(註釋:權力則是指power/ authority,權利指 Right, 。這兩者不可以混淆。

蛋糕師和gay情侶擁有的是權利;而州政府擁有的則是權力。) 先來了解壹下故事的背景。首先這對情侶(下稱C&M)在2012年時於州民權部門指控蛋糕店違反了卡羅拉州反歧視法案。民權部門在壹番調查之後認定蛋糕店確實存在歧視,於是講本案移交給州行政法官(Administrative Law Judge)。因為雙方沒有事實分歧,行政法官很快做出了有利於C&M的裁定。要求蛋糕店不得歧視C&M。

隨後蛋糕店將這個民權部門還有C&M全都上訴到了州上訴法院。不僅起訴C&M,還順便把州政府也告了。認為州政府侵犯了他的言論、宗教自由。但上訴法院並沒有接受蛋糕店兩項憲法主張,於是在2015年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不甘心的蛋糕店隨後把案子上訴到州最高法院。州最高法院並沒有接下這個案子。也就在事實上維持了原判。

照道理故事在這裏就應該結束了。但是蛋糕店老板真的很堅決。於是把這個案子上訴給了聯邦最高法院。 聯邦最高法院(下簡稱最高院)不是想去就去的地方。每年最高院大概能收到7000多個案子的申請,但最高法院的9個老頭老太壹年只能大概80個案子。差不多1%的概率進最高院。 所以,除非有重大的爭議,否則最高法院是不會受理的。很多律師都以能進入最高院打官司為榮(贏不贏都其次了)。最高院至今保留著給律師提供羽毛筆的傳統,所以律師手機羽毛筆這事也是壹個很有趣的現象了。

出乎很多人的意料,2017年的時候,最高院竟然決定受理這個案子。這個案子也就在那個時候變得出名了起來。因為實際上自從12年以降,最高院差不多已經將同性戀案中的重要議題解決完了,而這個案子中並沒有特別引人註目的地方(乍看之下)。更何況,聯邦最高法院只受理聯邦議題,這個案子是州法院基於州法做出的裁決,聯邦法院要受理這個案子說明州法或者州法的執行存在違憲的可能。 所以這個案子有些出乎意料地進入了最高院。

最高院幾天前作出了對本案的裁定,推翻了原判。這個判決解讀起來非常別扭。因為,大法官們也打的非常別扭。雖然是7:2,但壹共出了4份判決書。(順便說壹下,Ginsburg 大法官最近有些不順,老是站在反對意見的壹邊。前幾天出了個非常過分的事情,這個老太太竟然在法官席直接大聲朗讀了她的反對意見以表達她對 EPIC SYSTEMS CORP. v. LEWIS 裁定的高高高高高度不滿(egregiously wrong)。上次這個老太太做這個事情還是2014年的事。)

好了,拉回到這個案子上。最高法院說州政府違反了憲法第壹修正案中的宗教自由條款。這個條款原文很短: Congress shall make no law respecting an establishment of religion, or prohibiting the free exercise thereof… 非常容易發現這第壹修正案約束的是:國會。那為什麽壹個約束國會的條款可以用來約束州呢?這就是美國的判例法制度在幾百年(判例法遠較美國歷史更久遠)來不斷積累的浩瀚的卷宗使得大法官們發現了那些沈睡在憲法文本之外的律令。即便是最文本主義的斯卡利亞大法官也不可能主張美國法律要按照原文來執行。

回到憲法第壹修正案來,大法官在修正案通過後不久就發現了這裏寫的congress並不是單單指國會,而是指整個聯邦政府(之前騎士基金會訴川普拉黑推特違憲的時候知乎上就有人貼出原文說第壹修正案只指國會而不能約束總統,知乎上的這個流行看法就是不了解美國司法傳統而只看文本的典型錯誤。)。 法官在考據了立憲記錄之後認為權利法案(第壹至十修正案)中使用congress並不是為了表明只限制立法翼,而是為了表明權利法案限制的是聯邦政府而不是州政府Barron v. Baltimore (1833)。

那於是問題來了,為什麽限制聯邦政府的第壹修正案在這裏會被用來限制州政府呢?這就要說到南北戰爭了。說起南北戰爭,大家的第壹反應都是解決了黑奴問題,但南北戰爭另壹個或許更重要的意義在於 reconstruction power。 這就是憲法第十四修正案。 美國是聯邦制的國家,這個聯邦中的州實際上要比我們的省的權力大多了。美國聯邦和州之間並沒有從屬關系,法理上而言是獨立的主權實體(啊對!美國土地上有51個主權實體,50個州+1個聯邦。)。

美國立憲的法理在於美國民眾(The People)將讓渡給州的權力中的壹部分交與聯邦,使聯邦與州共享主權。因而,聯邦只能管轄少數問題。所有的這些權力都被羅列在憲法第壹章第八節中,這就是Enumerated powers。憲法明令聯邦權限只能在這第壹章第八節所羅列的項目中。

To lay and collect Taxes, Duties, Imposts and Excises, to pay the Debts and provide for the common Defense and general Welfare of the United States; but all Duties, Imposts and Excises shall be uniform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To borrow on the credit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regulate Commerce with foreign Nations, and among the several States, and with the Indian Tribes;

To establish a uniform Rule of Naturalization, and uniform Laws on the subject of Bankruptcies throughout the United States;

To coin Money, regulate the Value thereof, and of foreign Coin, and fix the Standard of Weights and Measures;

To provide for the Punishment of counterfeiting the Securities and current Coin of the United States;

To establish Post Offices and Post Roads;

To promote the Progress of Science and useful Arts, by securing for limited Times to Authors and Inventors the exclusive Right to their respective Writings and Discoveries;

To constitute Tribunals inferior to the supreme Court;

To define and punish Piracies and Felonies committed on the high Seas, and Offenses against the Law of Nations;

To declare War, grant Letters of Marque and Reprisal, and make Rules concerning Captures on Land and Water;

To raise and support Armies, but no Appropriation of Money to that Use shall be for a longer Term than two Years;

To provide and maintain a Navy;

To make Rules for the Government and Regulation of the land and naval Forces;

To provide for calling forth the Militia to execute the Laws of the Union, suppress Insurrections and repel Invasions;

To provide for organizing, arming, and disciplining, the Militia, and for governing such Part of them as may be employed in the Service of the United States, reserving to the States respectively, the Appointment of the Officers, and the Authority of training the Militia according to the discipline prescribed by Congress;

To exercise exclusive Legislation in all Cases whatsoever, over such District (not exceeding ten Miles square) as may, by Cession of particular States, and the acceptance of Congress, become the Seat of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o exercise like Authority over all Places purchased by the Consent of the Legislature of the State in which the Same shall be, for the Erection of Forts, Magazines, Arsenals, dock-Yards, and other needful Buildings; And

To make all Laws which shall be necessary and proper for carrying into Execution the foregoing Powers, and all other Powers vested by this Constitution in the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or in any Department or Officer thereof.

彼時,州認為最好的保障州內居民的自由的方法在於由州來自行決定自由的意義。但歷史殘酷地指出了這個想法的缺陷。各州之間不壹致的自由定義使得南北方的矛盾最終發展為不可調和(奴隸的自由)。於是在經歷了慘痛的南北戰爭後各州簽署了第十四修正案。十四修正案中有兩個非常重要的條款: equal protection (平權)和 due process(恰當程序) 。

平權意味著盡管州擁有定義自由與權利的權力,但這些自由與權力必須平等地施與每個人。這個話反過來說就是不得歧視。 due process 則意味著: 既然州擁有定義自由與權利的權力,那麽州自然擁有剝奪自由與權利的權力,但是這種對自由與權利的剝奪必須經由恰當程序。

至此,聯邦政府開始保障每個居民自由和權利在程序上的平等和程序上的公平。但是有壹個問題:第十四修正案在保障程序上的平等公平時,有沒有設置壹個最基本的權利和自由要求?答案既是也不是。很顯然,沒有人懷疑第十四修正案要求聯邦保護基本的公民權(每壹個出生在美國的人都是美國人)和基本的自由(任何人不得為奴)。但權利法案中的權利呢? 信仰、言論、集會、乃至持槍這些在制憲者眼中最美好最光輝的權利是否得到了憲法的保護呢?很長壹段時間的答案是:並沒有,因為憲法沒寫有。United States v. Cruikshank (1876) 。 但是到了1920年,Brandies 大法官,只有他壹個人,在他的反對意見中大聲質問“我無法相信我們的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只保障了獲取和擁有財產的自由。”

“The right to speak freely concerning functions of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s a privilege or immunity of every citizen of the United States which, even before the adoption of the Fourteenth Amendment, a state was powerless to curtail,” and also that “the liberty guaranteed by the Constitution, . . . does not include liberty to teach, either in the privacy of the home or publicly, the doctrine of pacifism; so long, at least, as Congress has not declared that the public safety demands its suppression. I cannot believe that the liberty guaranteed by the Fourteenth Amendment includes only liberty to acquire and to enjoy property.” Gilbert v. State of Minn.

終於在1925年的Gitlow v. People of State of New York 中法院多數決終於將十四修正案拓展到了實體權利之中。至此,憲法第壹修正案中的言論自由得以對州施以限制。隨著言論自由加入到十四修正案中,越來越多的權利被納入聯邦的保護。於是,今天這個案子才能到達最高法院的門前。 梳理壹下,聯邦憲法最初只是限定聯邦政府權限的文本,而在南北戰爭之後通過了十三、十四、十五修正案,使得聯邦權力得以審核州權力以確保廢除奴隸制以及保障程序上的公平與自由。這種只強調程序的機制,在持續五十年之後,仍然遺留了大量平權問題(比如種族隔離制度)。而上個世紀20年代開始的平權運動使得憲法第十四修正案拓展到了實質公平(substantial due process)。 平權是個大話題,後面會單獨開文講。這裏先回答蛋糕案的進展。

在本案中,盡管平權看起來和本案非常相關(不以性取向歧視),但其實沒太大關系。因為盡管聯邦憲法法保護C&M不受歧視,但這個保護只是針對州行為進行審查。蛋糕店是私企,賣蛋糕也不涉及州權力,所以這裏沒有州行為。憲法第十四修正案的平權條款也就在本案中不適用。 真正在本案中的關鍵條款是憲法第壹修正啊,而憲法第壹修正案之所以能對州起到管轄作用是因為十四修正案的適用範圍在平權運動之後被拓展了。 另壹方面,卡羅拉多州的州法提供了很完善的保護。 Colorado Anti–Discrimination Act (CADA) 提供了壹整套反歧視的流程以保障少數派不受侵害。

基於 CADA, C&M 尋求了州的救濟。 州政府也確實予以了救濟並要求蛋糕店出售蛋糕。 但真正讓本案變得復雜的是蛋糕店老板尋求了聯邦的救濟。蛋糕店真正的被告這次是州。

第壹個問題,宗教自由是否受到聯邦保護? 答案是顯而易見的:是。憲法第壹修正案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第二個問題聯邦能否依據憲法第壹修正案來管轄州?是。這是前文最主要的內容。現在來回答終極問題,州有沒有非法地侵犯蛋糕店老板的宗教自由? 顯然,蛋糕店老板的自由被限制了,但限制自由並不是顯然違法。幾乎所有的法律都或多或少地限制了自由,關鍵問題是如何限制以及限制到什麽程度。CADA禁止州內零售商歧視顯然是對自由的約束。但這種約束並不 per se 違憲,最高法院甚至認為法律必須保護同性戀者不受歧視。

(a) The laws and the Constitution can, and in some instances must, protect gay persons and gay couples in the exercise of their civil rights, but religious and philosophical objections to gay marriage are protected views and in some instances protected forms of expression. See Obergefell v. Hodges, 135 S.Ct. 2584.

CADA要求蛋糕店必須賣婚禮蛋糕給同性戀者是合法的。之前聯邦也有類似的法律要求旅店必須允許黑人入住。但是,CADA也必須考慮壹些例外,比如買蛋糕是不是言論的表達啊,是不是宗教的表達啊之類。這裏不是說只要蛋糕店老板宣稱宗教表達就可以不受CADA約束,而是說州執法人員必須認真傾聽蛋糕店老板的第壹修正案訴求,並且中立和彼此尊重的心態來裁定蛋糕店老板的訴求是否合理。 但這次州執法人員過程中的惡意使得這次執法無效了。 也因此蛋糕店老板得以勝訴。

那總結壹下

Gay的婚姻自由被保護麽?被保護的
公權力可以管零售商賣給什麽人而不賣給什麽人麽?可以的
州可以要求蛋糕店必須賣蛋糕給gay麽? 可以的
如果蛋糕店老板說自己的宗教信仰不允許自己賣蛋糕給gay,州還可以強制老板賣麽?可以的,只要不帶惡意 只要不帶惡意

這個裁定是本案真正裁定的內容,所以蛋糕案是壹個非常窄的裁定,只回答了壹個非常具體的問題。並不是說什麽公權不得侵犯私權之類的大話題。

本案C&M以平權起訴,而蛋糕店則也以平權應訴。可以說如果沒有憲法第十四修正案,C&M就贏了。(當然,如果沒有憲法第十四修正案,可能C&M壓根不能結婚,這事另說。)我們這就事說事。也就是這些七拐八繞的法律糾纏,使得這個案子看起來很奇怪,感覺很多人都拿錯劇本的感腳。

199.中國人活得有多累?



想聽聽大家的所見所聞

老少鹹宜 June 22, 2018

自問自答壹下,因為我剛才看到知乎上有壹個評論,比較有感觸,轉發過來:

[白鶴少女]

深有感觸啊!做了這麽多年自幹五,最近越來越懷疑自己了。每天早上7點出門,下午下班晚飯都來不及吃趕緊帶著孩子去各種興趣班補習班,回到家8點多洗洗就該睡覺了。壹家人三頓飯都不在壹起吃,家就是個睡覺的地方。都不知道這麽忙到底是為了什麽。好向往那種下午四點下班,自己做晚飯,晚上在家陪孩子跳跳舞彈彈琴的生活。我想自己做飯,我想自己帶孩子,現實卻不允許。為了接送孩子上學還爺爺奶奶也不得自由,完全無法享受退休的老年生活。我這還是在四線城市,可以想象壹二線城市的人壹定是更累。中國人活得太累了。


200.大多數自由派是否屬於既不愛黨 同時也不愛國



在面對不愛國的指責 官方的 有點名聲的 相對主流的自由派都會說愛國不是愛黨
如果說愛國不是愛黨 但至少是努力使國家強大 或為國家成就自豪的話
稱自由派不愛國是否並不冤枉
補充:
1 這裏所說的不愛國 已經將政治立場上的對立提剔除在外
2 民眾的生活水平幸福指數雖然和政治制度相關 但也和獨立於政治制度之外的綜合國力 國家經濟總量 科技水平等關系更為密切

CT-ABTJune 23, 2018
是啊。都自由主義了,還在乎那麽多幹嘛。

尤其是偏右翼的自由意誌主義者,對於壹切都是以「whatever」的態度對待的。

他們即不愛國,也不愛政府,但也不反政府,也不恨國。看見這個國家的負面也不會捶胸頓足,可能只會在這個負面有點笑料感的時候才會轉發配個微笑表情。

但是他們為什麽反對民族主義、反對愛國主義呢?因為如果不去反對,那麽他們的自由地持有「whatever」的態度的自由就可能被剝奪。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會追求國際主義、會追求無政府主義。他們可能對此亦無動力。

壹個真正的自由主義者,應該是妳把他拎起來馬上投放到挪威北部的壹個偏遠小鎮,亦或是玻利維亞高原上的壹個小城,他都能自由自如地活下去,並不會對故鄉、故國有什麽執念。

壹個真正的自由意誌主義者,應該是既不覺得自己母國的文化多麽好,也不會覺得他國的文化多麽好,而是平等地看待各個地方的語言、文化、民族,時刻處於「whatever, 關我屁事」的狀態。

如果真的有什麽價值理念,或許就是反對建構主義、在且僅在個人層面上追求進步(還是說,別人、群體、社會、國家、民族進步還是倒退關我屁事……)並希望經濟環境盡可能地自由放任吧。

201.新聞話題: 中國第二大泄密叛國案?俄媒指遼寧艦數據被賣CIA



June 23, 2018
【2018-06-22 13:29】

〔即時新聞/綜合報導〕負責監造中國國產航母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日前爆出醜聞,總經理孫波涉嫌嚴重違反紀律,遭當局立案調查。

有俄媒披露震撼消息,指孫波被調查的原因並非貪腐,而是涉嫌嚴重泄密叛國,將遼寧艦全套改造數據賣給美國中情局(CIA),若屬實,將成為中共史上第二大泄密叛國事件。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導,中國首艘航空母艦遼寧號建造完成後,負責監造的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總經理孫波,將遼寧號的設計、規格等機敏資訊陸續出賣給美國中情局,讓美方完整掌握中國航母建造工業的技術水準。

由於中國第二艘航艦、也是首艘自制航空母艦「001A型」的設計源於遼寧號,外界紛紛推測CIA是否從孫波泄密案中得到「001A型」的設計機密,若此傳聞屬實,將是1986年,前中國國家安全部北美處長俞強聲叛逃美國後,中共史上第二大的泄密叛國事件。

中紀委國家監委網站本月16日晚間發布通報,指孫波涉嫌嚴重違反紀律,目前已受到中紀委審查及監察機構立案調查,當局至今並未公布孫波被以何案調查,引發外界揣測。

孫波落馬消息傳出後,有外媒整理相關資訊,指中國首艘自制航母「001A型」在2017年4月26日下水,其海試日期屢次推遲,直到今年5月中才展開海試,「自制航母品質與結構出現問題」等傳言壹時甚囂塵上。

外媒認為,中共軍費開支中流向中國船舶重工集團的撥款數目相當可觀,自制航母又為中國軍事發展的重點項目,若出現貪腐情事甚或是泄密賣國,肯定是中共當局不可容忍的重大挫敗。

202.開個討論貼,大家討論下習的智商和能力



眾所周知,包子壹天到晚鬧笑話,偏偏自以為英明神武,覺得中國是他們家打下來的。
鑒於包子再次自作聰明,結果又被川普打臉,決定開個問答貼大家來討論下包子的真實智商、能力。
從政治智商,外交手段,經濟常識,文化水平,用人能力,成長經歷,兒時教育。。。。。。。。等各個方面來系統分析下習的真實水平。

鹿ㄦ June 23, 2018

對習近平這個人整體性格比較有興趣,或許也略談壹些智商或能力。第壹直覺的印象是「壓抑」,非常難以將「小熊維尼」的外在形象,跟他的實際所作所為作連結。缺乏像是普丁(普京)那種超強勢領導人所俱備的外在霸氣,但卻又擁有強人的作為。因此很可能是習慣性的隱藏真實想法,拒絕向外界嶄露內心世界

在之前討論到王滬寧時曾略有提及,1950-1960的政治運動是型塑這代領導人相當重要的事件。跟王不同,習是直接性的遭受到時代的迫害。不僅是原生家庭受到波及,連他自己也不能免於災禍,被迫下鄉。這也是許多人曾經對習抱持期待的原因,認為他會避免重蹈復轍。很多黨內都曾經認為他只是壹個過渡性質的領導,非常驚訝其最後走上了稱帝之路

這恐怕是壹個對習個性的誤判。面對壹個壓迫、威嚇且難以戰勝的敵人,有些人選擇抗爭奮鬥,或者試圖躲避;但也有壹些人自我會消失,最後選擇了服從與加入,我認為習就是屬於後者。根據記載,年少的習在從艱困的農村回歸後,反而「整個人都好了起來」,大唱共產主義的偉大與美好。個人認為原本習的個性是自傲且嬌生慣養(像小少爺那樣),下鄉的打擊讓他整體性的崩潰,最後反而會認為黨是在拯救他

那麼,習在各處展現對於這種毛時代的癡迷,也是自然不過的事情。這其實是壹種救贖情節,潛意識地希望挽救年輕時代的自己免於災禍,結果就是變本加厲地向威權靠攏。對於壹些新興事物像是平權價值觀、網路、科技創新等等有發自內心的恐懼,直覺性的想要控制與利用。但由於時代並不允許他真的這樣做,因此想要隱藏自己的內心世界,不欲外界所知

跟很多人所判斷的不同,個人認為習的個性會比看上去的還脆弱。很多時候他會讓我聯想到韓國的樸瑾惠,屬於那種雖然臉上掛著微笑,但心中十分憂郁的人。他並沒有被當作真正的王儲來培養,很多失言就是很單純的教育水平不到。能力範圍也是如此,除了對臺議題因他的經歷較為熟悉,都必須大幅仰賴身邊的人

203.在墻外問墻內可以提問的問題有意義嗎?



有的問題在墻內是可以提問的,那麽這樣的問題有沒有必要在墻外再提問?

不和五毛說話June 23, 2018

當墻外的問題除了涉及墻內敏感信息之外,還涉及了大部分民生,科技,愛好,衛生,音樂,歷史等壹大堆的問題,並且最終使用人數超過墻內的主流媒體之後,將會吸引更多的墻內吃瓜群眾翻墻來使用墻外中文社區,而在使用中,會漸漸體會到墻外的自由,進而引發壹些墻內不允許的思考。


204.有沒有可以反駁“有什麽樣的國民,就有什麽樣的政府”的例子?



很多人認為中國實現不了民主是因為中國人的民族劣根性:自私自利,阿諛逢迎,媚上欺下,好死不如賴活著,隨大流,不惹事,容易被洗腦。。。等等(以上也不絕對,均可以商議,也不是本問題的重點)。這種劣根性確實為獨裁提供了土壤。很多人由此認為,“有什麽樣的國民,就有什麽樣的政府”,中國自發民主無望,只有靠被侵略、殖民(然而這種可能性現今貌似更低)。
然而看問題又不宜太絕對。古今中外,有沒有反例?民眾雖愚,但依然建立了民主政府?抑或民智已開,然獨裁政府仍長期執政,不被推翻?
我承認很多例子可能會模棱兩可,對於“有什麽樣的國民,就有什麽樣的政府”這句話的理解也有很多,所以各位答主能自圓其說,言之有據,言之成理即可。

MIKE10June 24, 2018

我認為“有什麽樣的國民,就有什麽樣的政府”這句話的問題就是太過於強調底層的力量,而對於越專制的國家底層對國家的影響力也就越少。

如果“有什麽樣的國民,就有什麽樣的政府”這句話成立的話,那麽壹種樣子的國民就對應壹種政府類型。

而中國本身就是壹個很好的反例,清末到中華民國,中華民國到中華人民共和國,文革到改革開放,現在又逐漸從類似元老院似的共治又開始慢慢走向個人獨裁。這麽多的政府轉變中,普通的中國人又有什麽巨大的變化嗎?並沒有吧。普通老百姓還是普通老百姓,而這個國家和政府已經變化太大了。


205.現在中學生/大學生的婚前性行為現狀是什麽樣的?



沈魚飛鳥June 24, 2018

之前,我在別的回答中提到過本人性取向的問題。依據個人的經歷,體驗就是:兩個極端都有,現狀絕對不容樂觀。

開放的就不提了,壹群大老爺們到處吹牛屄,說自己上多少個女的。

有次某個朋友給我看了壹個視頻,他們壹群富二代學生跑去會所找三陪。其中有個女孩子全裸身體蹲在地上,在幫其中壹個男的做不可描述的BJ。女孩子的表情明顯有點勉強,然後那個男人不爽,直接壹巴掌向那個裸女甩了過去。那壹刻我真的有點同情這個女孩子。

經過當事人同意,說個過於保守的例子。

有些年輕人特別保守。也並不是說保守壹點不好,但由於我國性教育的極度匱乏,導致很多保守的男生、女生們,對異性壹無所知,這就尷尬了。真的就像《歡樂頌》裏的小應勤那樣。

在我讀書的時候,我和幾個碩士畢業已經工作的男生甲、乙、丙關系很好,他們屬於又高又帥還天天跑去健身房的那種,偶爾也會開開黃腔。但他們為人真的特別正直,表示婚前決不和女孩子亂來,要尊重女朋友。

當時我還挺贊賞他們幾個的,為人正派。如果是他們幾個看到那個視頻,絕對義憤填膺。

不過,某天發生了壹件讓我尷尬的事。

我偶然在聊天中提到,女孩子的陰道口和尿道口其實是分開的。就是這句話,令他們驚訝,也令我驚訝。

他們驚訝的是,只知道女孩子下面有陰道,不知道陰道口和尿道口是分開的。

我驚訝的是,他們三個都是快奔三的大男人了,怎麽連這事都不知道?而且這三個「傻帽」還湊到壹塊兒了。我以為這是基本常識。

原來,他們讀中學時,生物課從來沒教過這些常識,就連生物課本上關於精子、卵子那些章節,老師也直接跳過不教,全是靠他們自學。

然後,我莫名其妙地就被他們尊稱為「老師」,讓我把男、女生理知識都手把手教給他們,他們有時還會臉紅。

我被問得很煩,借口自己性取向有別,不適合和他們說這些以推辭,但又架不住他們的軟磨硬泡。有時我都想讓他們去問爹媽,但他們不敢……

有次某人居然連女友來例假的事都問我,可我也是男人,我怎麽會知道得那麽詳細?

還有次有人下體不舒服也跑來問我,我讓他直接去醫院,他也不好意思去(當然什麽毛病也沒有)。

正好那時候北京有小學在教授《珍愛生命——小學生性教育健康讀本》,我就讓他們去把全套12冊全買了回來,讓他們「自學成才」,但他們有不懂的還會問「老師」。他們也對這系列書籍嘆為觀止,發現小學的教材竟然把男女的隱私部位畫得那麽清晰、露骨。我還貼心地為他們留了很多種子,但他們堅決不看。

還有個保守女生的故事。也是和上頭如初壹轍,居然把男性的睪丸當成了前列腺。她也不知道男性的生理構造。於是,她就來問我了。

還有2012年上海電視臺的某則新聞,夫妻結婚多年未孕,以為自己身體有病。去醫院檢查後發現,女方竟然還是個處女。原來兩人竟然從未圓房,夫妻都以為男女睡在壹起,精子可以飛來飛去。

我有時候想想都覺得荒誕又悲哀。或許是由於我性取向的緣故,關系很好的男女朋友都願意和我分享這些略微私密的事。但保守不應該等於無知,我國性教育竟然匱乏到這種程度,令壹些受過碩士教育的大齡青年男女都談之色變,還得拿小學生的性教育課本開始學。

還有家庭教育。我在「教學」時得知,他們的父母家教都比較嚴格,決不和兒女說這些事。他們自己也在反思,認為這種絕口不提的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百害而無壹利。

很多年輕人自詡開放,但面對兒童時,卻又對壹些基本的性教育絕口不提。我認為這是壹種假開放,國人內心仍舊是保守的。

由於中國沒有性教育,導致很多人去根據日本成人影片「自學」。這令很多年輕人誤入歧途,強奸、猥褻、未成年少女屢次墮胎等案件屢屢發生。以前我認為這只是社會問題,不壹定和我國國情有關系。但現在我越發認為,見微知著,這和我國整個體制分不開。

還有同性戀壹事。同性戀現象本應屬於性教育的壹部分,但和上面那些事例壹樣,過度地藏著掖著,恐怕以後會引發嚴重的社會恐慌,就像艾滋病那樣。況且如今艾滋病幾乎成了同性戀者抹不去的標簽。

政府真的應該為這些事情擔起責任,盡管我知道可能是讓他們負責可能是個天方夜譚。

206.科舉制度的危害有哪些?



在中國實行了1300年的科舉制度對中國造成了哪些危害是至今都存在的?
壹般認為科舉制度是明清的八股文開始產生危害,有沒有哪些缺點是在宋朝就已經顯現的?

kamuyouJune 24, 2018
看妳站在誰的立場上。從朝廷的角度來看,本來科舉的目的就不是選賢用能,而是提供壹個渠道來安頓精英,讓他們不要鬧事。唐太宗說:“天下英雄入吾彀中”——註意他說的可不是“天下賢能”。什麽是“英雄”?絕對不是我們如今理解的意思,想想曹劉“論英雄”把皇叔嚇壹哆嗦就知道,“英雄”在傳統語境中指的其實就是“不安分,想造反”的主。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科舉是很成功的。妳看,洪秀全作為“英雄”之壹,但是由於種種原因考不上科舉,結果給朝廷造成了滔天大禍。

而且如果要說“弊病”,也只是在晚清時期,西學東漸,科舉顯得“不合時宜”了而已。不開上帝視角的話,妳很難說有什麽太好的替代方案來選拔文官。至於“八股文”妳覺得可能沒用,但其實事情沒有這麽簡單。八股文事實上就是智力測驗,非很聰明的人不能搞定的——而選拔智力出眾的至少比根據“品德”這種主觀性極強的東西要好。而且文官是用來治國的,但是治國理政這些東西本身也很難拿來考,妳看今天的公務員考試,難道那些考題真的就比八股文先進多少嗎?

207.專欄文章: 簡略盤點壹些漢字部首的來歷(第壹彈)



沈魚飛鳥June 24, 2018
直到今天,我國小學仍然不介紹部首的來源,學生們不會根據這些部首、偏旁,類推學習漢字的字義。國人壹邊喊著漢字真美、有文化底蘊,壹邊卻連最基本的偏旁都不知道有什麽含義。個人認爲這是中國文化及中國教育的重大缺失,這些可比如今成天宣傳的那些所謂「國學」要基礎、重要得多。

1、㫃。音「眼」,象形字,就像迎風飄揚的旗幟。旗幟是古代族群的重要標誌,故從㫃的字多與旗幟、部落、軍隊有關系。

如,旌、旗、旋、旅、族、施。

沒幾個人會註意到,這些漢字的右上角都有壹撇、壹橫,其實這正是㫃字右側的「人」形被擠到了右上角。

真正的「方字旁」與㫃字完全無關,壹般不作形旁,僅作聲旁。如,放、仿、防、房、芳、訪、紡、妨。

2、頁。象形字,本義指人頭,假借爲書頁。故從頁的字多與人頭有關。

如,頭、頂、頸、領、頰、額、項、顴。

3、冫。漢字作「仌」,音「兵」,象形字,是冰的初文。從仌的字都與冰塊、寒冷有關。

如,寒、冬、冰、凜、冽、冷、凍、凝、雕、淩。

4、文。象形字,本義爲紋飾(壹說文身),是紋的本字。從文的字多與花紋、圖案有關。

如,斑、斕、斐、紋。

又如,雯。會意兼形聲字,指呈花紋樣的雲彩。

再如,玟。會意兼形聲字,指玉的紋理。

5、廣。音「眼」,象形字,象房屋之形。故從廣的字多與房屋、建築物有關系。與中國大陸的簡化字「廣」同形。

如,廳、庵、廚、廁、廈、店、府、庫、庭、廟。

6、宀。音「棉」,象形字,本義也是指壹種房屋。故從宀的字也都和建築物、房屋有關系。

如,家、宅、宇、宮、室、寢。

7、爿。音「床」,象形字,即床的本字,將之向左旋轉九十度,即是壹張床的樣子。後與爿(音「盤」)字同形。

爿字多作聲旁。如,將、狀、壯、妝、戕。

偶爾也作形旁。如,寢、寤、寐。這三個字都是會意兼形聲字,含義都和睡覺有關,自然也就該和床有關。

8、阝(左)。漢字作「阜」,象形字,象連綿的群山之形。故從阜的字多與山地、地勢相關。

如,陷、阱、陰、陽、陸、陵、險、陡、陲、障。

9、阝(右)。漢字作「邑」,本義指城鎮。故從邑的字多與城鎮、諸侯國地名相關。

如,郡、都、郭、郊、邦、邯、鄲。

10、礻。漢字作「示」,本義可能指神主、征兆。故從示的字多與神明、祖先、保佑有關。

如,祝、福、祖、宗、祈、禱、祭、神、禮、禍、祿、祺、祥、社、祠。

11、歹。本讀「惡」,象形字,本義指殘骨。假借爲「好歹」之「歹」。從歹的字多與傷亡、屍體有關。

如,死、殘、殯、殮、殞、殃、殍、殲。

歹的異體字作「歺」。至今都會有人偷懶把「餐廳」字簡寫成「歺廳」。如果真的簡化了,想想大家每次去餐廳就餐時,都在吃死人骨頭的情景,多不吉利的漢字……

12、糹。漢字作「糸」,象形字。從糸的字多與絲綢有關。絞絲旁和絞絲底壓根兒就是同壹個偏旁,如今糹在左邊時被簡化成「糸」,反而與在下的糸活生生地割裂成兩個部首。

如,絲、綢、緊、繁、系、纏。

13、又。象形字,本義爲右手,系右的本字。故從又的字多和手有關。

如:友。會意字。兩只右手相握,表示交好。其上半部的壹撇壹橫也是個又字。 (其實「友」和簡化漢字「雙」都是兩只右手……)

208.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所言,按照品德+節制+榮譽+恐怖作為體制原則,四合壹的政治體制會帶來哪些影響?



如果說 “民主政體的原則是品德,貴族政體的原則是節制,君主政體的原則是榮譽,專制政體的原則是恐怖 ( 孟德斯鳩《論法的精神》 ) ” ,那麽四合壹的是什麽?

命歌June 25, 2018

我前段時間剛好寫過這個,貼出來把。

《論法的精神》是孟德斯鳩的代表作,是西方近代政治哲學最重要的作品之壹。

因為這本書,三百年來,孟德斯鳩的思想體系被廣泛采用。在新的形勢下,利用新的理論工具,我試圖對這壹哲學體系進行批評。

首先,我想對書的內容做壹概述。其理論主要有三大塊:

1. 政體分類:專制政體、共和政體、君主政體,這三種政體分別依據恐懼、品德、榮寵來進行統治,孟德斯鳩支持君主政體。

2. 自由理論:在不觸犯法律的情況下,可以做任何事情,這就是自由。

3. 三權分立:立法權、行政權、司法權相互分立制衡。 4. 補:認為勞動創造價值,私產應該得到保護

美國是對孟德斯鳩理論落實最好的國家,實行了聯邦制,私產保護,三權分立, 總統制(孟德斯鳩的君主制),我將著重分析美國。 美國現階段面臨極其嚴重的貧富差距問題,福布斯富豪榜前四百位富豪的財富大於其余所有美國人的財富之和。孟德斯鳩極其重視私有財產的保護,他認為勞動創造價值,奪走他人的私產就等於奪走他人的勞動。

2016年,美國杜克大學的壹項調查顯示,百分之63.8的富豪(三千萬美元以上)積累財富的渠道是通過繼承。按照孟德斯鳩的理論,如果要獲得財產,必須要通過勞動,比如要獲得壹塊土地,妳必須在這塊土地上耕種,而且,妳獲得的土地必須是妳所生活所需的。但是,遺產的繼承者沒有進行任何勞動,他成為富豪只是因為他是富豪的兒子。 沒有人會認為400位頂級富豪的生活所需比三億普通美國人要多,也沒有人會認為400位富豪的勞動價值比3億普通美國人要多。孟德斯鳩是支持遺產繼承的,而且反對高稅。但是,在世界上任意壹個國家,只要實行這套理論的,貧富差距都在日益增大。顯而易見的,孟德斯鳩的經濟理論只會導致貧富的極端對立。

現在,讓我們看看三權分立能否解決這個問題。在美國的盛事-總統大選裏,最無論是壹辯、二辯還是三辯,最重要的議題只有壹個:特朗普先生到底有沒有侮辱女性?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現象呢?三權分立不是民主的保障呢?為什麽大家對貧富差距問題閉口不提呢? 因為雖然權利分開了,但是依然沒有解決事物的根本矛盾。

如果說專制體制是壹個神仙說了算,那麽三權分立就是三個神仙打架。 有相當多的人認為三權分立是民主的必要條件,其實不然,三權分立的作用是讓權利分散同時相互制衡。如果壹個政府本來就是就是不民主的,把權利分開依然是不民主的,即三權分立不能改變這個政府的本質。美國是資產階級專政的政府,三權分立只是它的壹種專制手段。

事業的,購買力下降的美國人民要求政府起來作為,特朗普似乎是讓美國再次偉大的人選。 他認為,是中國等發展中國家拿走了美國的就業機會,他利用減稅和行政手段要求美國企業遷回美國本土。

同樣的,特朗普的做法依然沒有改變美國根本矛盾的性質和過程。數據表明,美國的發展並沒有減慢,只是富人越副,窮人越窮。是財富分配的不平等,而不是移民和發展中國家導致了普通美國人生活質量的下降。特朗普的做法只能局部的,暫時的緩和問題。

在普通美國人和頂級富豪財富激化的今天,只有改變財富分配的本質,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

孟德斯鳩還是壹個形而上學的唯心主義者,他認為,他的理論永久適用。很顯然,他是壹個教條主義者,他忽視了矛盾的發展。

當時,主要矛盾是封建統治與資本主義之間的矛盾,而現在,矛盾變成了無產階級和資產階級之間的矛盾。

理論當然應該與時俱進,拿著教條是辦不成事情的。 不幸的是,美國的統治者依然忽視了矛盾的發展性。

三百年來,美國憲法僅僅被修改了27條,還都是隔靴搔癢的自欺欺人。新上任美國總統特朗普多次稱贊美國憲法的穩定性,說美國的成功和美國憲法的穩定有莫大的關系。

殊不知美國的成功是頂級富豪的成功,而不是平民百姓的成功。

美國的悲劇不是孟德斯鳩理論沒有實施好造成的,而是孟德斯鳩理論得到貫徹的結果。在這種制度下的自由,不過是選擇哪種品牌電冰箱的自由。在這種制度下的議會,不過是演說家與騙子空談的會場。在這種制度下的平等,不過是慢慢通向奴役的道路。

只有徹底解決美國的主要矛盾,只有與時俱進,才能讓美國再次偉大。

理論問題是關乎國家事業興衰成敗的第壹的問題,孟德斯鳩的理論不是真理,但它可能是打開真理大門的鑰匙。

我們只有通過實踐去發現真理,而不是死守某個哲學家的教條,才能真正的改造世界,才能讓這個世界進入新的時代。

209.選擇妳的另壹半時,最中意的是什麽?



安娜塔莉婭拉June 25, 2018
另壹半麽?首先形象要不錯,不然誰願意花時間去了解妳的內涵?至少是外形可塑性比較強的那種。中國很多男性如果身高夠的話,五官端正些的皮膚可以的。搗鼓搗鼓收拾下自己其實是很不錯的。但是中國男性好像真的不是在意這點啊。但是新生代的中國男性變了很多,這裏主要指95後的那些男生,在意自己外貌的越來越多了。尤其去離大學城近的商場附近,打扮潮流時尚的男生超多。不過95後畢竟還不在現在的適婚年齡段中。這裏主要討論下那些95前的男生。在形象上那真是差距很大了。明明只相差那麽幾歲而已……我覺得壹個男生註意自己的形象是件很重要的事,尤其是體型的管理,長期去健身的,保持壹個積極的心態。還有選擇壹個適合自己的發型也是很重要的。至於平頭,沒有足夠的顏值真的不要挑戰比較好……除了形象之外,另壹個就是人品了啊。不過講真。這裏要求壹個男人人品好是很虛的。因為壹個人人品如何是需要時間去判斷的,同時還要和通過和他共同經歷壹些事來判斷。所以要求壹個人的人品其實很難說,因為這不是妳開口要求了,就會碰到那種人。這需要妳自己去判斷。然後是三觀和自己是不是相近。這點需要的時間成本不會那麽高。可以通過相似的教育背景,相似的工作經歷,相似的理念已經興趣愛好之類的做壹個大概的判斷。再接下來就是經濟條件了。這點最好也是旗鼓相當,或稍強壹線也是可以的。如果壹方經濟實力比另壹方強大太多的話。兩人之間有戒心的可能性很高……而愛情最忌諱的就是猜忌。壹個人猜忌會不會貪我錢?另壹個猜忌是不是看不起我?這樣怎麽會有結果?

210.專欄文章: 小議國內正盜版軟件現狀



AstiaJune 25, 2018
這篇小文是本人在問題 國內現在盜版軟件現狀是什麽樣? 中的回答。

本人日後會將壹些自認有稍高價值的文章貼至“專欄”板塊中發布,還請各位網友多指教,多提寶貴意見,謝謝。

談論這個問題需要明確幾個前提:

1.盜版並非僅限於非法拷貝,有些所謂的“技巧”也是壹種盜版行為

2.做任何事情都有“成本”及“收益”

3.當收益固定的時候,人們會盡可能減少成本

4.當收益與成本成正比時,人會適量投入手頭的資源,以期收益最大化

5.這些理論適用於分析國人如何在正盜版軟件之間做出選擇

第壹節 論盜版的形式,硬盜版與軟盜版

無論操作系統軟件、娛樂軟件、生產力軟件都是人類勞動的產品。軟件開發者有權為其勞動成果收取報酬。

最常見的形式就是出售軟件的拷貝,比如:

在steam上購買遊戲,我們就獲得了壹份該遊戲的數字版拷貝
在網店或實體店購買壹份軟件的光盤版
購買帶windows系統的品牌機時,整機廠商也是替我們預付了壹份Windows(大部分情況下還包括office)拷貝的費用,並將這份錢包含在整機的售價裏
從appstore或google play上下載手機軟件
隨著數字發行的興起,客制化需求的提升,以及保護與破解技術的不斷升級,軟件開發者的盈利方式變得多種多樣。

近些年來出現了軟件出租、增值服務、版本更新、按需開發等新型盈利方式。

比如Adobe Creative Cloud 達索 CATIA SAP HANA等軟件就是按年或按用戶數出租,或者說訂閱的形式收費
免費遊玩,道具收費的網絡遊戲、手機遊戲等是最常見的增值服務模式
IBM、SAP等大型IT企業的壹大“現金牛”業務就是為銀行、交通、市政等大客戶開發定制軟件,並提供後續的版本升級和維護

因此,廣義上的盜版是壹個非常大的概念,理論上說,只要是不在用戶協議中規定的軟件使用,都可以被界定為盜版。

例如:

下載並遊玩“未加密硬盤版”遊戲
從非指定渠道下載並使用免費軟件
在破解的遊戲主機上安裝自己並未購買或自己已購買,但是由他人提取的同款遊戲之備份
在安裝windows時先“暫不輸入序列號”,進入系統後用windows loader等工具進行“自動激活”
先用試用模式安裝adobe Photoshop,然後再使用修改過的amtlib.dl規避啟動時的試用警告

以上幾種情況只是盜版最常見的形式,叫做非法拷貝。還有壹些不那麽明顯,或者說以樸素的觀點難以理解或容易無意間進行的盜版行為:

例如:

將MacOS安裝到非蘋果電腦之上,也就是“黑蘋果”
遊玩“私服”網絡遊戲
windows 10系統只在專業版或更高級的版本上提供Hyper-V 虛擬機、組策略等高級功能。但家庭版可以通過修改某些註冊表值來獲得這些——甚至更多的功能
提取已報廢品牌機預裝的OEM版windows序列號,並將其用於自己的組裝機上
ORACLE的數據庫軟件對CPU的最大數量有限制,在擁有多於該限制的CPU數量的機器上運行此軟件
達索CATIA需要隨時連接授權服務器方可正常運行,部分單位出於網絡連接性考慮搭建自己的授權服務器
Cinema4D的“教育版”極為廉價,但不可用於“商業項目”。有些單位或個人有償讓在校生用其學生信息註冊C4D教育版,並用於制作盈利的項目
盡管這些情況有時被視為物盡其用的技巧或是規避“霸王條款”的方式,但從廣義上理解也是盜版行為。為了方便理解,我將這種情況稱為“軟盜版”,上面提到的“非法拷貝”稱為“硬盜版”。二者壹起談時,用“盜版”這個詞。

第二節 不言自明的事實

當然還是應當說明下,“成本”與“收益”不僅是物質或金錢上的成本與收益。計算機軟件本身就是為了節省時間,提高工作效率的工具。因而時間上的、精神上的以及壹些不可預測的風險。都會被當事者納入衡量——尤其是在創意、制造、市政等行業中,軟件的效率、易用性、可靠性、長期支持性等指標必然會被放在遠高於金錢的地位上。

第三節 固定收益時減少成本的情況——選擇盜版及相關考量

我會在這壹節及下壹節中舉不少例子分析不同人群選擇正盜版的考慮,既然題主的問題是“盜版的現狀”,相信這些例子足以滿足題主的提問

先以最常見的組裝機安裝盜版windows(包含OEM版,電話激活版等“軟盜版”)來說,我們來看看這種情況的成本及收益構成:

成本:

幾乎無需支付金錢
無需激活,ghost安裝,成熟省心省時間
幾乎無法律風險
幾乎無可靠性風險
收益:

全部的高級功能(您想要家庭版都沒有地方下載)
幾乎等同於正版的兼容性及穩定性
部分盜版系統進行了“更人性化”的預裝及修改
可見用盜版Windows不說比正版好,也幾乎沒有壞處。何況藍屏死機的風險早已證實幾乎跟正版壹樣低,個人用戶又幾乎沒有法律風險,確實是讓人難以找到壹定要用正版的理由。何況國內正版的銷售渠道都不明朗,就算想支持壹下光頭佬,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因此我絲毫不奇怪大部分組裝機用戶安裝的都是盜版windows。

再看看另壹個盜版泛濫的重災區——遊戲圈的情況

註意,只有能被盜版的遊戲才可以討論為什麽被盜版,因此網絡遊戲、主打聯網的遊戲、無法被破解的遊戲不在討論範圍,網遊私服是壹種特殊情況,按下不表。我們主要談以單人劇情為買點的遊戲。

國人收入不高,且工作壓力大,假期短,因此藝術、旅遊、戶外活動等開銷大或耗時久的娛樂活動並不流行。反而是影視、電玩、抖音等足不出戶且開銷低的娛樂活動深得國人喜愛。但是如GTA、美國末日、神秘海域壹類的老派單機遊戲就不太受歡迎了。我們來看看遊玩盜版單機遊戲的成本與收益

成本:

無需支付金錢
壹部可破解的遊戲主機或足以勝任的電腦
可能的兼容性風險
可能的安全風險
被不理解人士指責的風險
收益:

數個到十數個小時電影版的爽快體驗
可以看到,玩單機遊戲的和看電影相比收益其實並不是很大,而成本中“壹部可破解的遊戲主機或足以勝任的電腦”就足以將大部分人擋在門外,而對有此裝備的人群來說,多花200-300圓只消除了兩種風險,獲得的體驗還是相同時,勢必還是要掂量掂量錢包的。因此無怪乎現在“雲玩家”大行其道,而玩正版的人並不見多了。

如果您剛才看到amtlib.dl時露出了會心的笑容的話,那麽想必您也猜到下壹個要談什麽了:)

Adobe公司可謂數字創意行業的領頭羊,旗下各款軟件皆為其所在行業的事實標準,樹大招風是免不了的。網絡傳播對圖像、音頻、視頻等多媒體內容的渴求如狼似虎,因此PS、PR等媒體制作軟件也如同Office般成為了職場人士的必修課。但Adobe的正版軟件奇貨可居,大多數人都選擇了安裝盜版。我們看看安裝盜版的本利構成。

成本:

無需支付金錢
耗時且繁瑣的破解流程
不可更新
無法驗證的可靠性
破解失效的風險
少數功能不可用
收益:

與正版幾乎相同的功能
某些盜版“自帶”大量素材與插件
可見,盜版Adobe軟件的收益並沒比正版高,且成本主要集中在可靠性方面。這種情況對於學生、個人愛好者及小微型工作室來說尚可承擔。而且小型項目本身利潤就薄,壹人壹年8000多塊的投入,只怕還會造成虧空。如此也就不奇怪為何adobe的軟件叫好不叫座了。

最後看壹個比較特別的,安裝破解版憤怒的小鳥(Angry Birds Classic)的例子。

憤怒的小鳥在大部分平臺上都是壹鍵免費下載,該遊戲無內購,無廣告,而且擁有十分讓人著迷的遊戲機制。按說如此低的遊玩成本就能獲得巨大的樂趣,人們理應都去選擇正版才對。但事實上仍有壹小部分玩家仍然會選擇盜版。我們來分析下這種看似奇怪的考慮背後的本利構成:

成本:

無需支付金錢
找破解版需要壹點時間
幾乎無法律風險
可能的兼容性風險
可能的安全風險
收益:

立刻遊玩全部內容,無需壹關關解鎖
可以修改出無限小鳥、無限強化等比官方版更爽快的玩法
稍後我會在下壹章分析為什麽同樣壹個免費的遊戲,基於金錢以外的考慮,人們會選擇做出不同的選擇

第四點 需要投入成本增加收益的情況——選擇正版及相關考量

接上節,我們先以憤怒的小鳥為例,看看選擇正版的理由。

成本:

無需支付金錢
收益:

即安即用,無需耗時
無兼容性風險
無安全風險
官方認證的排行榜,可以與朋友相互比拼
可以看出,當盜版與正版的投入相同甚至更多時,人們選擇盜版的原因就不是為了削減成本,而是盜版能帶給用戶更多的利益。這也是“軟盜版”之所以大行其道的原因。

再回顧壹下Adobe 系列軟件。

雖然Adobe的盜版在網絡上俯拾即是,但並不表示正版就被打入冷宮。前兩年Adobe開始在國內銷售Adobe CC後,少數人還是購買(其實是租)了正版。

成本:

壹年8000圓
收益:

全部軟件,完整功能
壹鍵式安裝、快速部署
Creative Cloud 同步
最佳的兼容性及可靠性
對於有實力負擔如此大開銷的個人或單位來說,顯然部署破解版消耗的時間和帶來的可靠性及法律風險都是不可接受的。對他們來說與其節省軟件的開銷,不如花點錢買個放心——特別是對於時間和心境都很寶貴的創意行業從業者而言——壹個值得信賴的工作環境能夠明顯提升工作效率。

最後看看就算成本極高,也要心甘情願用正版的情況,比如市政,交通,醫療等行業。這些行業對成本不敏感,但是需要極高的可靠性及長期支持。而且大多數軟件都得按照客戶的實際情況按需開發(您從來沒見過兩個布局壹模壹樣的城市對吧)。這種靠簽合同收款——甚至可能還分好幾期工程——的情況跟我們平常理解的“正版”多少有點區別。但總之還是看壹下這種情況的分析:

成本:

依合同而定,且必然極昂貴
極長的交付周期。甚至可能壹邊運行,壹邊反饋,壹邊修改
需要極昂貴的設備、網絡、供電等配套基礎設施
需要對用戶進行專門培訓、考核
收益:

可以滿足任何需求
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
極高的可靠性
長期的升級、除蟲支持
這樣好的軟件自然是任何單位都夢寐以求的。但這種定制軟件極窄的適用面及對用戶培訓極高的要求決定了盜版這種軟件沒有任何意義——實際上出於可靠性考慮,這類軟件反而沒有任何安全機制,將其文件拷貝到另壹臺機器上就可以運行——既不符合實際需求,又沒人會用。那只能聯系廠家開發壹份只給自己用的“正版”嘍 :)



第五節 結語



先談談題主所問的現狀:

國人使用盜版軟件是全民性、大範圍、多層次的。無論是盜版軟件用家的年齡層、社會階層、行業性質的廣泛性還是被盜版軟件種類之多、用途之廣、檔次從高到低覆蓋之完整,都可謂令人嘆為觀止。但最有趣的是,這種”盜版文化“產生卻是出於自發,而非有組織的。

為了便於分析,我將軟件分為5類,每壹類的名稱及定義如下:

娛樂軟件——如主機遊戲、電腦遊戲、手機遊戲等
工作軟件——如Office、photoshop、AutoCAD等中低門檻且較有普適性的工作所需要的軟件
操作系統——如windows、MacOS、Linux、UNIX
工具軟件——如QQ、微信、影音播放器、下載工具、壓縮工具、輸入法、殺毒軟件等拓展機器使用範圍的軟件
行業軟件——生產管理、油氣勘探、交通調度、電磁仿真、核磁共振、高頻交易等高門檻或只能在特定生產環境中使用的軟件
可能有些讀者會認為,工作軟件與行業軟件的概念有重合之處,的確不假。像是CATIA、UG、ArcGIS、Proteus這種又有點門檻,用的人也不多,但又被廣泛盜版的軟件應當歸到哪壹類呢?我區分這兩項的指標有三,前兩者是行業門檻和普適性,上面已經談了,另外壹個隱含的條件就是這種軟件是否已經被廣泛的盜版。如果沒有的話,就屬於行業軟件,反之算工作軟件。雖然聽起來有點執果索因,但這個標準不僅可以區隔軟件的適用範圍,還可以很好地輔助我們判斷壹個某種技能的門檻。

壹個最簡單的例子,都是視頻行業用的軟件,Adobe Premiere和Final Cut Pro的破解版滿天飛,而Blackmagic DaVinci的盜版就很少,這就能說明,調色這種工作的門檻要比剪輯高很多。這個結論也符合我平時的觀察。

所以不怕得罪的說,我不認為會用PS、c4d甚至AutoCAD屬於稀缺的高級技能,畢竟大部分單位用這些價值上千(實際上壹分錢沒花)的軟件產出的都是價值幾百塊的項目。

這些軟件按被盜版的嚴重程度排序,應為:

1.娛樂軟件

2.工作軟件

3.操作系統

4.工具軟件

5.行業軟件

按不同用戶群對盜版軟件的選擇:

個人——操作系統、工具軟件、娛樂軟件、工作軟件
小微企業——操作系統、工具軟件、工作軟件
中大型企業——工具軟件、行業軟件(軟盜版)

這個排名很容易理解,娛樂軟件前面已經分析過,國人收入不高,又對廉價娛樂需求大,故而不會有太多人選擇正版娛樂軟件。

工作軟件的盜版主力時個人及小微企業,個人自不必說,除了壹些學生安裝盜版學習用或者壹些抱有興趣的個人以外,大部分個人用的都是公司電腦自帶的軟件或者公司要求安裝的盜版軟件,這種理應算到公司行為頭上。而大部分小微企業的產出其實無法支付高額的授權費用,加上規模小、法律成本低,這些小微企業幾乎不回去選擇正版。

操作系統方面,Linux和Mac按下不表,單看windows。雖然盜版windows的泛濫婦孺皆知,但實際上,大部分windows系統都是以品牌機、筆記本當中預裝的正版windows的形式存在的。仔細想想妳的身邊擁有筆記本電腦、或者辦公室用品牌機的人數,再比較下只擁有組裝機的人數(假定這些人全用盜版),妳就會發覺其實正版windows的普及率並未如想象般不堪。

順便談談壹個很有意思的題外話,品牌機安裝盜版windows。

大部分整機廠商的恢復策略不夠人性化,加之用戶可能對技術了解不夠,往往在重新安裝系統時誤安裝了盜版系統。從法律上講這樣肯定是盜版行為,但道義上來講,不壹定絕對有錯。畢竟購買電腦時已經付過壹次正版系統錢了,而這麽做並不會讓世界上多壹臺“本應購買正版windows但沒有購買”的電腦,因此很難說這樣侵犯了微軟的利益。不過我們可以看到自從windows8自帶“恢復功能”之後,大大降低了“重裝系統”的門檻。為了重裝系統去安裝盜版的人也是越來越少了,這說明大家潛意識中還是認可正版系統的。真正明知故犯的盜版行為是提取品牌機的windows序列號,然後用於組裝機或未預裝windows的品牌機之上。

若是十年以前,工具軟件肯定會排是第二,那時大家都用著盜版的卡巴斯基希望熊貓不要壹把香燒到自己頭上,3721正忙著跟番茄花園合作將每臺機器的主頁都綁死在網址導航上,不過他們的網址導航不知道有個網站叫sourceforge,否則好壓的到來應該會更早壹些。但暴風影音的人不光知道sourceforge,還知道裏面有個ffmpeg。於是乎暴風影音大行其道,並且暗自為壹年後席卷全國的壹場網絡風暴醞釀著力量。

當然隨著近兩年國內軟件的流氓劣習越來越遭人揭露並唾棄,7Zip、Avira、VLC、XnView、notepad++等壹大批優秀國外軟件走入了國人的視野。因此盜版winrar、acdsee、flashget(甚至是他們自身)的時代也是壹去不返了。

不過不能否認就是任何用戶群中,肯定都有壹些不太懂技術或者守舊的用戶,因此,工具軟件在每個用戶群中都有盜版,是被盜版最廣泛的壹類軟件。

至於行業軟件,也無需多說,CT軟件離了CT機什麽也幹不了,高頻交易的人工智能不接到交易所裏也是壹無是處,這些軟件沒有盜版的意義。最常見的可能也就是單位的技術私下修改修改或者開發個外掛壹類,至少硬盜版應該是不存在且無必要的。

正版軟件方面,正版的普及率就是上面那個表倒過來:

行業軟件
工具軟件
操作系統
工作軟件
娛樂軟件
在個人正版消費者群體中,還有壹個有意思的現象,就是情懷消費,這種情況在軟件消費中是客觀存在的。具體的表現就如同steam玩家所謂的“喜加壹”(因為喜歡而買遊戲,但不壹定玩),購買多份,購買不同平臺的同壹產品等。都是屬於情懷消費。

情懷消費也不局限於娛樂軟件,購買數種windows只為收藏包裝盒者有之、重金訂閱Adobe CC但工作中卻用盜版者有之、甚至在軟件開發商倒閉前接盤公布源代碼者亦有之。(沒記錯的話,是blender)但這些大多乃個人壹時興起而為止,並不會對整個軟件行業產生什麽影響。

國內主機圈的正盜版之爭,大抵爭論的內容就是正版玩家譴責盜版玩家不購買遊戲,開發商賺不到錢。盜版玩家則認為正版玩家交易二手光碟也會讓開發商賺不到錢壹類的。

至於PC圈的正盜版之爭則不太常見,大約是因為steam更為普及,因而不存在交易二手遊戲的現象把。

其實正盜版之爭存在並不很久,大約是xbox360破解後開始出現。這種爭論本質上至不過是以前的“主機PC之爭”的延伸。而“主機PC之爭”本質上不過是壹種炫耀的行為罷了。

邏輯發展到這壹步的時候,參與辯論的人已經並不關心自己在討論什麽,純粹只是希望能從中得到壹些優越感而已,但從外部社區得不到的時候,炫耀的行為就開始反噬自己的社群內部。

於是主機社區的邏輯成為了:數字正版玩家>光盤正版玩家>破解版玩家

PC社區也是類似,只不過缺少了光盤正版這個層級。

最終社群內部又分化為了正版玩家和盜版玩家者兩股勢力,直到現在發展出了遊戲圈的正盜版之爭。

最後談壹點個人的想法:妳自己可以用盜版,甚至不阻止別人用盜版,但是永遠不要花錢買盜版,或試圖利用盜版掙錢。這個觀點不太關乎法律,但是關乎道德。

211.如何看待全國退伍軍人集結鎮江遊行?



會產生怎樣的結果?是否會比卡車司機罷工更有威懾力?

Zachary.ZhaoJune 25, 2018

我貼壹個@wentommy的推特吧,他算是我在網絡上這麽多年裏,見過的非常清醒的壹個人(尤其是因為胖子被關小黑屋以後)。對於郭文貴、崔永元、周小平王芳、以及今天老兵,都有非常清醒的判斷。

212.專欄文章: 甘肅女孩跳樓經過及原因



喵了個咪June 26, 2018
1、有人要跳樓

6月20日15時,甘肅慶陽西峰小十字麗晶公寓。 壹名女生,在8樓墻外的小平臺上,意欲跳樓。 事後得知,這名女生叫李依依(化名),高三學生(復讀?)。疑因受到老師猥褻而訴訟到法院,法院最終判無證據駁回。2017年,女生曾經跳樓輕生壹次。

2、出警,施救

警察和消防都到了現場。 消防隊出動了搶險救援車、雲梯車。 這是壹棟高層公寓,共25層。 事發位置為8層(約25米),樓外小平臺寬30-35cm(成年人肩寬約37.5),通往小平臺的窗戶開啟困難,僅有30度角(安全需要)。

3、極高的救援難度

(1)女生情緒煩躁激動。女生父親、警察均不能靠近。因消防隊長去年救過她,是唯壹可靠近她的人。

(2)窗外平臺狹窄,無法施力。人員要保持平衡已經非常困難,僅在水平方向有支撐,垂直於墻面則無支撐,並無可借力之處。拉拽女生需要向垂直於墻壁處施力,無此條件。女生墜落時,消防員需要首先將自己身體穩定在平臺上,單臂施力,非常困難,難以持久。

(3)不能升雲梯和鋪設氣墊。消防隊初期鋪設氣墊、升雲梯操作時,女生抵觸情緒強烈,幾欲跳樓,故此停止施行。

4、艱難的救援經過

(1)中隊到場後,隊長系安全繩,出窗安撫說服女生。

(2)另有壹名消防員配合隊長,從窗戶處抓住隊長防止墜落。

(3)樓內消防員破拆壹扇窗戶,大約2小時後,女生要跳時,隊長緊急撲過去用腿夾住女生,配合隊長的消防員出窗協助隊長,但無處下手。

(4)由於該位置無法施力,兩名消防員力竭,女生脫落墜樓死亡。

5、崩潰,

兩名消防員撕心裂肺地喊叫 參與救援的隊長,當日剛領取結婚證,領完證回隊半個小時,出警了。 他在這個窄小的平臺上,在近30米高處,在壹般人看著都眼暈的地方,足足堅持了兩個多小時。 女生突然說出:哥,謝謝妳,我要走了。 他意識到不妙,立即撲了過去,但此時女生已經下墜。他伸出腿夾住了她的身體。 視頻中,他急得直叫,“江文,江文(音),抓住了沒……” 參與救援的另壹名年輕消防員,由於位置的原因,手臂無法夠到女生。 救援失敗,兩名消防員都崩潰了。 據現場人員說:他們大喊大叫,淚流滿面。癱坐在外面平臺上,好幾分鐘…… (視頻已下架) 承受了極大壓力,隊長壹言不發,甚至不想讓自己的未婚妻拉手。 這個小消防員,自責,在救援當晚壹直在哭。 彼時,輿論還在指責消防隊員為何不鋪救生氣墊。 我們的消防員,不是神,他們也有好多缺點和不足。 但是此刻,從視頻中,從他們撕心裂肺地喊聲中,我聽出的全是消防員的職業操守,是壹腔熱血,是大愛,是對生命的尊重。 我淚流滿面,我只能說:兄弟,盡力了,好好休息幾天吧。

來源:靠山屯閑話 甘肅女生因老師猥褻跳樓自殺, 消防員痛哭不止! 可底下圍觀的人群卻在醜陋的嘲笑…… 誰,才是殺死壹個抑郁癥女孩的兇手?

作者:陳宗鶴 來源:先生手賬 ID:czhapp

1 昨天有壹則視頻在朋友圈中刷了屏。壹名甘肅慶陽市西峰區的高中女生在麗晶百貨大廈8樓欲跳樓輕生,消防官兵接警後立馬趕去營救,可惜的是再百般勸阻挽留後,仍然沒有救回這個女生,只留下壹句”哥,謝謝妳,我走了”,壹條生命就此應聲損落。消防員士兵趴在高樓邊撕心裂肺的哭聲回蕩在整個城市上空,令多少人心碎! 然而,這名正值青春年華的高中女生為什麽要自殺呢?在得知背後的原因以及周圍人的態度後,不禁令我毛骨悚然!

該女孩名叫李依依(後簡稱小李),18歲,目前是甘肅西峰某高中的高三女生。據同學透露,該女生患有嚴重的抑郁癥才會導致自殺。可事實是,她的抑郁癥並非天生的,而是因為壹起班主任的猥褻案引發的。 李依依 2016年的壹個夏天,在讀高壹的李依依上課期間突然感到胃痛不適,於是向老師請假獨自返回宿舍休息。50多歲的班主任吳永厚(後簡稱吳某)聽聞後,立馬趕去小李的宿舍關心慰問。然而令人萬萬沒想到的是,班主任吳老師的慰問竟然變成喪心病狂的禽獸行為。 李依依 吳永厚來到宿舍後,與小李寒暄兩句見其無力應答,便直接坐到了李依依的床上突然抱住她強吻!李依依頓時被嚇呆了,壹直以來自己無比尊重的班主任怎麽會對自己發起獸欲性侵?據小李在之後的控訴書中寫道,當時她瞬間腦中壹片空白,渾身無力,加上胃痛不適,想反抗卻被吳永厚緊緊纏住無力掙脫。而吳某見小李不知所措的表情後,更是變本加厲,不僅咬了她的耳朵,兩只手還在小李身上到處亂摸。直到最後用整個身體的體重將小李強壓在床上,將其上衣撕破,準備硬上強暴。 還好此時,門外突然有人敲門,班主任吳某才嚇得不得不停手,整理好衣服,並且若無其事的離開。

2 在接下來的這段日子裏,這件強奸未遂的噩夢般往事在李依依的腦中壹輩子也揮之不去了。她常常壹個人躲到廁所間無助的哭泣,每晚睡覺都會在夢中被此事驚醒,害怕禽獸老師再在她入睡期間爬到她的身上。 經過內心許久反復的掙紮,小李終於鼓足勇氣,準備向學校揭發吳老師的禽獸行為。壹方面希望能討回公道,另壹方面也希望警醒其他同學,不要再有其他女生遇害。 她先找到壹名自己比較信任的任課教師,該教師聽聞原委後說道:“吳老師是我的同事,妳這件事我解決不了,要不妳找下教導主任段老師吧?” 接著,李依依來到段主任的辦公室,段主任將此事的前因後果聽完後怒不可遏、義憤填膺,向小李拍胸脯保證道:“到底是哪個老師做出如此禽獸的事?我保證幫妳出壹口氣,簡直太過分了!” 可當李依依口中說出“吳老師”三個字時,段主任立馬改變了臉色。 吳永厚是該學校校長與高層著力推薦的當紅教師,如果曝出此醜聞的話,對段主任以後的晉升會有影響與麻煩。剛才還正氣蕩然的段老師猶豫間緩緩地坐了下來,笑著對小李說:“我知道妳是個好孩子,可是與吳老師作對的話,對我有非常多的壞處與不便。妳看妳能不能體諒我下,不要為難我,這件事就算了?如果妳要轉班級或者轉學校的話我都能幫妳,但公開與吳老師為敵我很難辦啊……妳看,反正妳也沒有被強奸到,是不是妳有點小題大做了?” 站在主任辦公室的李依依見到段主任如此180度的轉變,瞬間心涼了壹半…… 李依依寫給法院的控訴狀

3 回到宿舍後,李依依悲憤難耐,她始終覺得自己沒有做錯,卻被吳永厚害得食不下咽、連夜失眠,甚至還大大影響了她的高中學業,成績壹落千丈。是的,在痛苦的心理煎熬中,2016年9月,也就是被吳某猥褻2個月後,甘肅慶陽市醫院將李依依確診為抑郁癥。診斷書上顯示有明顯PTSD癥狀,確認為受到心理創傷後產生的應激障礙。 並且,就在確診抑郁癥後的3個月內,小李連續產生了多次的自殺念頭,其中就有吃安眠藥自殺,可都是自殺未遂。 無奈之下,小李最終選擇了報警。 當地警方接警後很快就立了案,公安是支持李依依的,並已作好準備以猥褻及強奸未遂的罪名移交檢察院公訴吳某。然而,吳永厚在接受檢察院問詢時卻辯稱他那天強吻、碰頭、上下亂摸的行為只是確認下小李有沒有發燒感冒!檢察院最終還是認為吳某的行為輕微,且無法證明猥褻與李依依抑郁癥有直接關聯,作出不起訴的決定! 檢察院認為情節輕微不構成犯罪 檢察院認為吳某的猥褻行為與小李的抑郁癥無法證明有直接關聯,決定不起訴 壹次接著壹次,無人關心,無人替她主持公道,讓到處投訴無門的李依依心理最後壹道防線也崩潰了。 回到學校後,對於影響學校聲譽的李依依,學校當然不會放過她。在校期間,在各個細節上有意無意的去孤立她、排擠她,她從此成為了同學眼中的怪人,同學嘴中的精神病人…………而她的父親為了此事到處替她奔波伸冤,最終經不起身體折騰,也病倒了。李依依的心中萬般自責:是不是都是因為我引起的? 李依依親筆控訴狀:“在同學眼中我成了得怪病的人,到處遭受嫌棄。而猥褻我的班主任卻成了可憐的人。” 李依依控訴狀:“我曾以為學校是社會裏的壹塊凈土,可我卻在這唯壹的凈土裏看倒了醜陋、鄙夷。”

4 2018年6月20日下午,李依依在朋友圈留下最後的遺言後,爬向了麗晶百貨8樓窗臺外。她呆呆地望著這個世界,手機在她的手中不時的震起。 朋友圈遺言 然而,更令我心寒的第二件事,卻發生在了此刻。 小李坐的窗臺是壹個極其狹窄的平臺,消防員幾乎很難營救。她讓消防員與父親都不要去靠近她。就在消防員心理疏導與女孩猶豫不定間僵持不下時,底下圍觀的人群越來越多了。 可是,萬萬沒有想到的壹幕出現了。底下的人群甚至包括的她的同校同學都沒有想去勸阻她。反而壹個個開啟冷嘲熱諷的模式,有鼓掌的、有叫好的、有慫恿的、有嘲諷的:“怎麽還不跳?”、“妳倒是快跳啊!”、“在那裏猶豫什麽?丟不丟人?快跳啊!” 發朋友圈的底下圍觀群眾 底下圍觀群眾 圍觀群眾鼓掌歡呼 甚至很多人上快手開啟了直播,在直播中都是對女孩諷刺的留言,評論中沒有壹個人,沒有壹個陌生人去關心下她,去救她最後壹下。 快手上催促女生跳樓的圍觀群眾笑臉 除了消防員……

5 之後的事就如開頭視頻所見。 李依依拿出手機看到了網友們冷酷無情的評論,她對這個冰冷的世界再也沒有任何的留戀了。而此時,消防員好不容易爬到了小李的身邊,根據視頻可見,小李此時已經往下跳身體懸在半空中了,而消防員好不容易在危難的時刻拉住了她壹只手,仍在不停的勸說,希望她能回頭,希望……她能活下來…… 這位拉住李依依最後壹只手的消防員小哥,剛剛領完結婚證20分鐘,就接到報警通知趕到現場。面對自己未來無限憧憬的幸福家庭,小哥真的受不了壹個只有18歲的女孩就此輕易地離開這個世界。他想救她,他用盡全力想在最後時刻拉她上來。 “妳以後還要結婚、會遇到喜歡的人、會遇到壹個拼命愛妳的人,就和剛剛拿到結婚證的我壹樣,千萬別放棄自己!抓緊我!我拉妳上來!” 然而,飽受抑郁癥3年的李依依卻再也聽不進去。她擡起頭,笑著對消防員哥哥說了最後壹句話:“哥,謝謝妳,我走了。” 主動松開了那只手…… 消防員哭了。 哭得是如此的撕心裂肺,在慶陽市整個上空響徹天際!他自責,自責沒有在最後時刻將她拉上來,自責壹個18歲活脫脫的女孩就在面前離去,自己卻無能為力。壹個如此陽光、如此勇敢、堅毅的消防隊戰士,在窗臺上哭得像壹個小孩……那麽的崩潰……又那麽的無助。 而與此對比的,是底下那群醜陋、歡笑、激動、鼓掌、嘲諷、直播的圍觀者們。他們從來不知道壹個生命是遭受到多大的痛苦才會去拋棄,他們心裏根本沒有壹句“或許再救壹下”的念頭!他們笑得就像戲臺下等待謝幕的觀眾,只為了快手與朋友圈中壹個個留言上跳動的數字,甚至還有人冷血地寫下:“夠磨蹭的,可終於跳了。” 女孩跳下後,某些人笑臉 從強奸未遂的始作俑者班主任、到推卸責任的學校、視其為異類的同學、冷酷無情的執法者、以及大廈底下與直播中醜陋的圍觀人群,每壹個人、每壹個人都是間接讓李依依走上絕路的兇手! 我甚至不要求班主任坐牢,如果,只是如果學校能因此廣播處分這位老師;如果同學們能多給李依依壹點關愛;如果底下圍觀人群能多勸說她壹下;或許……或許消防員的哭聲就能轉變為她考入大學後與室友們歡心的笑聲。 然而壹切的壹切……都已為時已晚。 2018年6月20日,中國,女孩李依依跳下去的那個瞬間:天臺上壹個人的哭聲與底下壹群人集體的笑聲,仿佛又讓我回想起了100年前魯迅筆下壹張張蒙住雙眼、醜陋的面具! 到底,這個社會該由誰去反思?


我聽到這個消息時真的哭了,對壹個生命的消逝,對這個社會的冷血。


213.為什麽聯通移動國企壟斷卻感覺裏面的員工都很累?



絕望的魚June 26, 2018
妳好,我是內地的。在某大型壟斷企業上班,面臨這同樣的問題,我仔細想想,原因應該是以下

1.盡管壟斷了資源,但的確相對的壓力相當大,畢竟人口總量在這。

2.內部消耗比較多,由於國有企業的性質,導致內部很多時候人浮於事。

3.管理方式問題,缺乏有效的管理導致員工缺乏積極性,幹活的得不到應有的報酬,而好處都被壹些人拿去。

4.貪腐問題嚴重。

5.在作為壟斷企業的同時又有政府的性質。所以除了正常業務外還有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浪費


214.專欄文章: 社交媒體與陰謀論【1】——房價



Zachary.ZhaoJune 26, 2018

我以前寫過壹個專欄,凡是國內互聯網能聊的問題,那都不是問題。我這麽說是有原因的,涉及到我的壹些經歷。。中國是世界上封網最嚴厲,但又是網絡生態最繁榮的國家,吃新媒體、社交媒體這碗飯的人數數以千萬計,我朋友至少1/5擁有公眾微信號,網民數量接近10億……我另壹個回答裏提過,是中共在新媒體的輿論引導工作早已由過去的被動封堵,轉為主動引導。妳看到的,都是他們想讓妳看到的。

但墻內互聯網上熱議的幾個話題,總讓我覺得有點怪,最近我會寫壹系列專欄,談壹些陰謀論,由於沒有證據,所以姑且看看壹笑了之罷了。

幾個熱議的矛盾點:

高房價
穆斯林(外來移民)
老齡化
打臺灣
……

老齡化的問題我已經寫過了,中國不存在嚴重的老齡化危機,老齡化也不會動搖社會,就業才是各國公認的與社會穩定直接相關的問題,而年輕人過多,難以提供足夠的就業崗位,只能變為下壹個突尼斯……參加我上壹篇專欄。

今天聊壹聊房價的陰謀論。

中國的房價高漲無需多言,但買房不是買菜,壹個人壹生壹般也就交易幾套房子。也就是說,房價無論多高,是嚴重的問題,但不是普遍的問題。網上天天房價高漲,但現實中呢?有房的美滋滋期待房價繼續漲,沒房的,除了少數即將結婚的“剛需族”,大部分還是學生,根本對房子沒概念。而剛需族裏,真正男方壹家全款出錢買房的,我沒見過多少。

而另壹面,壹邊是高呼“買不起房”,壹邊,卻是售樓處排隊全款購房。我朋友在國內描述:2000萬的房子開盤就被搶空,能買得起的人多的是。畢竟,高房價建立在有買盤的基礎上。

不從經濟角度考慮,只談網絡輿論。為什麽網絡上永遠有對高房價的憎惡?卻根本不封堵,不刪評論,而是反復上新聞,上首頁,讓不買房的人,讓最容易被洗腦的大學生也天天看到?

共產黨不是古代皇帝獨裁,核心法寶是階級鬥爭。我不知道解放前農民對地主是什麽感情。但也許現在的青年,對有房族大概也是類似感情吧。壹邊是苦苦工作壹個月幾千塊,壹邊是房東收房租到手軟。喜歡上知乎的大學生,大概也有共情之感。這種階級仇恨,正在形成。

西方制度下,必須保護私有財產,但不可避免貧富分化,“生產資料壟斷”,和尖銳的社會矛盾,解決財富分配上遠不如共產黨、不如老毛來得爽快。而改革開放30年,威權+權貴市場經濟=高度的貧富分化,財富壟斷。階級,也就形成了。

現在只要壹出個什麽新聞,比如中興芯片、範冰冰偷稅。網絡輿論就很詭異地批判起金融、IT業、明星掙得多,炒房興國,要把錢給科學家和軍人。

科學家軍人的收入多少不論,但大部分來自政府撥款,而高收入行業來自市場調節,這二者沒有直接關聯吧?至少,提高科學家軍人的收入,應該找政府,而不是找範冰冰吧?把本應針對政府矛盾引導到IT、金融、明星上?這操作手法看明白了嗎?

除了階級仇恨,我看不出任何邏輯。

而恐怖的是,這種無腦的民眾之間互相的階級、族群仇恨,正在通過國內的社交網絡灌輸給大批在校學生。其他幾個議題,莫不如此。

我說過房價不會跌,但有房族,未來可能日子不好過。準確地說,有錢人都不會好過。中國沒有什麽中產階級,只有地富反壞右。


215.怎麽看王寶強和馬蓉的離婚案?



6月22日,二審宣判離婚了。

鹿ㄦ June 26, 2018

媒體型塑出來的,事實上是壹個「大亨小傳」(了不起的蓋茨比)的故事。因此才維持這麼久的熱度,代表這件事情引起現在社會下很多人的共鳴。隱喻了努力可以帶來財富,卻難以跨越階級的圍欄、無法逃離背叛與心碎。非常符合現下劇烈的現代化,產生了許多舊社會不會發生的事情(異性的背叛、更加復雜的感情觀、離婚率上升),讓許多人無所適從,因此從八卦與批評之中尋找慰藉,其實是希望看到別人的不幸

但實際上嘛,就是個清官難斷家務事(找個好律師真的很重要,現在的拖延就是在損耗曝光度),王寶強逐漸成為票房巨星,勢必會改變當初這段關系的結構。很可能使得原本適合的,變得難以令人忍受。在國外這種八卦也是非常受歡迎(像布萊德彼特與裘莉),顯示了現代人的壓力,是真的很大

216.如何看待海外人士也被民主洗腦了說法?



陳士傑June 27, 2018
謝謝邀請

首先要把洗腦的概念講清楚。

只有強制性的給人灌輸壹種單方面的信息,並且迫使妳必須接受它才稱之為洗腦。

在西方國家沒有封殺親共的聲音,更沒有強迫每壹個人都必須認同西方的先行政治制度。

海外人士認同民主制度只能稱之為是接受壹種理論,而不是被洗腦了。

217.新手長時間開車需註意什麽?



對於新手(駕齡不滿壹年),長時間(大於12小時)開車,有什麽在較小時間維度或較短距離內不易發現的應註意事項? 請各駕駛/師傅/老司機/用路人提供建議。

白蘿蔔June 27, 2018

@lihan 的回答非常好,但是我有幾點補充。

1.務必檢查車胎。有沒有明顯的泄氣,內外側壁有沒有鼓包。可以說鼓包的車胎上高速12個小時絕對屬於自殺行為。(反而如果不超速的話,有個把釘子在裏面沒那麽致命。當然這個是相對的,不是真讓妳帶著個釘子跑長途)

檢查冷卻液、機油標尺、剎車助力液、轉向助力液(轉向助力沒那麽重要,跑起來方向盤沈不到哪裏去的)。

車燈,務必檢查,高速上壹般都是沒有路燈的,壹個壞掉的尾燈可能給妳制造極大的危險。壹個壞掉的大燈,可能讓喪失開下去的勇氣。

如果近視,可帶眼鏡可不帶眼鏡,建議帶著。下雨的時候妳會覺得眼鏡真的是上天的恩賜。

2.偶表示@lihan 歧視單身狗。

3.也不是特別同意@lihan 的觀點。當然這個看個人。對我效果最好的就是郭德綱的單口《醜娘娘》挑壹集喜歡的循環播放。聽十幾遍之後基本都背下來了,然後跟著接下句,沒人陪的時候,自己嘴不閑著不容易困。

4.40分鐘休息我認為太頻繁,因為過度的休息會耽誤行程,導致妳最後最疲勞的時間拖長。我個人的最佳休息時間大約是壹小時五十分鐘。我相信人和人差不多,爭取壹個半小時到兩小時之間休息壹次。壹定要走壹走,跳壹跳。實在吃不消就小睡壹會兒。做幾個俯臥撐也是極好的,大腦供血立即增強。

5.後視鏡的問題,作為壹個真新手我認為沒必要盯著後視鏡看。如果妳有看左右反光鏡的好習慣,車廂內的後視鏡可以不必看,少壹個檢查的點,會輕松壹些。而且對於新手來說其實後面的情況他不壹定知道應該怎麽把握。還是了解左右的情況,在不該變道的時候保證不變道要更重要。真的遇上大貨車要追尾,那基本是上帝要收了妳。沒啥好抱怨的,亂打方向死的更快。

另外保證每壹分鐘至少檢查壹次左右後視鏡(眼睛總盯著壹個地方看不換方向疲勞的特別快)。我還建議即使不用導航,也開起來每分鐘掃壹次。當妳發現妳掃導航的時候眼睛對焦壹下子反應不過來,看導航有點模糊,或者看完導航再看路有點模糊的時候妳就必須休息了。

6.新手開車讓路非常重要。而且如果有余力看到後方有車高速接近的話,其實是可以往路中心並道讓過去的。並不壹定死板的追求讓對方道路內測超車,而往道路外側車道並。

7.如果是在美國的話,上高速的車都賊TM猛,務必避免開最外道。

8.可以的話安排壹個規律點的休息時間,比如每兩小時。找個加油站買杯Medium Latte(加牛奶盡量不傷胃)。壹小口壹小口的呷,均勻的喝,盡量正好兩小時喝完,到下個休息站尿出去。剛剛好。基本無限續杯,開十七八個小時應該沒難度(我自己最多開過不到15個小時,所以不確定)。

不想喝咖啡或者宗教原因不能喝咖啡,喝水也有提神效果,也是壹小口壹小口的。有幫助。至於開車窗,外循環什麽的我個人壹點效果都沒有。

最後壹點,我就不列數字了,但最最最重要的壹點,新手可能不知道的就是壹般人的精力到兩小時左右差不多就是極限了,很容易有sudden fatigue。意思就是說上壹分鐘妳覺得自己清醒的不得了、午夜小精靈、思路清晰加反應敏捷。下壹分鐘妳可能自己睡著了都不知道,眼睛壹眨15秒過去,或者莫名其妙的手壹抽開到隔壁道上去了。高速上出事基本都是這麽出的。千萬千萬千萬別覺得自己與眾不同,老子壹點都不累什麽的,等妳發現累了就晚了。那個sudden真的不是誇張,就好像走在路上突然腦袋挨了壹棍那麽突然。如果沒數,兩個小時強迫自己去歇壹會兒。

開車和長跑有類似的地方,最痛苦的大概是第4到第6小時之間,如果覺得累,難受,要對自己有信心,熬過那個臨界點,疲勞積累的速度要慢很多。難受的時候活動壹下,吃點東西(少吃碳水化合物),或者小睡壹下,接下來壹定行的。

最後的最後,如果有老司機能作陪的話,盡量有老司機作陪。無論妳作多少準備工作。遇到事情肯定也是忙亂的很,有老司機能在旁邊指點大不壹樣。


218.為什麽民主國家經常會出現政治世家?



如布什,克林頓,安倍等?

食野之蘋 June 27, 2018

其實這是壹個共性的問題,很多職業都會出現世家。教育世家,經商世家,工匠世家,醫生世家。

從本質上來說,壹個人的塑造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家庭環境的熏陶。即便是在民主國家,壹個出生於政治家庭的小孩長期受到父母言傳身教(不管是刻意的還是無意識的),早就積累了許多政治家的基本素質——比如做事穩重,待人和藹、不帶情緒,喜怒不形於色。

另外,即便是在民主國家,政治人脈也非常重要。在陌生人與熟人之間,人們往往信任自己熟悉的人,即便他們潛意識裏認為那個陌生人可能更好。壹個政黨領袖的兒子在這方面不知會比壹個平民出身的孩子有多少優勢。

219.妳可能不知道的白領破產潮危機正在來到




大蘿蔔June 27, 2018

最近,我們在上海做壹個項目,準備招壹個部門經理,於是發了招聘啟示,應聘的人符合條件的很少,這不算什麽,最令我吃驚的是:他們基本上個個都是要求年薪百萬以上。

放眼四望,諾大的上海,除去壟斷國企/大牌的外企,再去掉正在被整頓的金融行業,給壹個小小部門經理開出年薪百萬待遇的公司,能有幾個?

我仔細查看了手裏拿著這些人的簡歷,發現幾乎都是千篇壹律,很難找到特征化或定位非常精準的東西。

現在開始思考兩個問題:

1:如果把名片上公司名字劃掉,妳還剩什麽?

2:如果離開妳所在的平臺,妳還能做什麽?

有多少人已經個人破產邊緣,卻還不自知。他們要麽靠所在的茍延殘喘的機構活著,要麽總以為自己換壹個公司就可以度過危機。

卻不知,壹場專門針對白領的更大危機正在來襲!

不要看現在歌照樣唱,馬照樣跑,舞照樣跳。如果看不透這場大變局,等輪到淘汰妳的時候,妳連叫壹聲的機會都沒有。

1
其實,比企業“倒閉潮”更驚心的是人的“淘汰潮”。

我們先來思考壹個問題:

為什麽我們經常聽說“公司”倒閉,而沒有聽說過“人”的倒閉?

其核心原因:公司是傳統社會的基本組成單位,壹切經濟反應只傳導到“公司”這個基本單元。

這個時候公司為了提高生產效能,需要在目標和行為上最大化壹致,這就要去除“人”的差異化,把“人”機器化,變成千人壹面。由上層的少數人發布命令,讓下層的大多數人去執行,這就形成了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結構,並影響到社會其它團隊和組織的結構,甚至整個社會就是壹個大的金字塔。

於是公司(或其它組織)成了傳統社會和商業的基本組成單位。公司的效能決定它存在的價值,效能低下的公司被淘汰,而人只是公司的壹份子,如果所在的公司不行了,不過是換另外壹家公司。所以,人是永遠都有飯吃的。

毫無疑問,隨著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定制化水平越來越高,這種趨勢演繹也會越來越快。

個體崛起,組織下沈,是當下最具影響力的大變革,它不僅會讓很多公司消失,而且將深刻改變整個社會的組織架構。

2

於是,社會從金字塔形狀變成了網狀,與之相伴隨的是“人”的升級:

過去:我不需要知道自己是誰,我只要按照命令去做事。

現在:我是誰並不重要,重要的是我能發揮多大作用。

未來:我究竟是誰?我能為世界創造什麽?

人的創造性,只有這個階段才能充分發揮。

最可怕的是,時代已經不是那個時代,人還是那個人。至少還有80%的人總是在等待指令,太缺少主動性,這其實和坐以待斃沒什麽區別!

既然個體被明晰化了,未來每個人都必須明白自己的責任、權力、利益,這才是真正的“三權分立”。

妳要用妳的長處去創造“權力”,然後妳所得到的每壹分“利益”,都對應妳承擔的每壹份“責任”。

今後不會有人再告訴妳,妳該怎麽做,妳能接收到的信息最多是壹個目標,而不是壹項任務。

世界要淘汰的,就是那批無力承擔“責任”,而無度索要“權力”和 “利益”的人,或者因為找不到自我,而無法定位的人。
3

中國經濟升級分為三個階段:

1:制造業升級——舊時工廠關門——部分工人回農村(推動農業升級)

2:服務業升級——吸納了部分工人(比如快遞員/送餐員/滴滴司機等等)

3:經濟機構升級——傳統企業倒閉——白領失業潮開始

那麽,這些因企業轉型而丟棄的白領該怎麽辦?

可以肯定的是:他們即不可能回農村,也不願意從事服務業。

這就是當下正在發生的事:當工廠裏的藍領已經大規模的被機器取代的時候,再想想那些寫字樓裏那些整天重復做PPT的白領們,他們在人工智能時代,還能安穩多久?

他們應對變化的抵抗力非常薄弱,壹旦外界環境有變,而自己由看不透大局,被淘汰無疑。

出路在哪裏?除了自己之外,沒有人能救自己!

4

如今,絕大部分白領整日忙忙碌碌,卻分文不值。

為什麽不值錢呢?

這就好比淘寶興起之後,絕大部分產品的價格都被拉低了,為什麽呢?因為產品的同質化太嚴重了。大部分產品都是千篇壹律的,憑什麽妳能賣的貴?

同理,絕大部分人之所以命比紙薄,是因為人與人的同質化太嚴重了……

絕大多數中國人壹生最大的悲劇就是,從進入學校到離開學校的這20幾年裏,沒有壹個老師能啟發他們如何認識自己: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麽優缺點?我適合做什麽?

也很少有家長去有意識的啟發孩子能夠更加深刻的認識自己,這些長者們完全忽視了我們的內在動能和潛能,導致我們長大之後成為千篇壹律的皮囊。

這就是這傳統教育和當今時代的錯位:我們含辛茹苦的讀了20幾年的書,本以為自己滿腹經綸,時刻準備大幹壹場,到了社會上之後才發現自己只不過是資質平平、平庸無奇的泛泛之輩。

以前衡量壹個人的價值,是看它被打磨的成本是多少,不需要妳有要多想法,只需要妳很容易被管理和使用,這個時候人只不過是大機器上的壹個零部件。

而現在衡量壹個人的價值,是看他的個性和特長究竟有多出眾,太需要妳有自己想法了,甚至妳要能超越框架的束縛,善於各種創新。

5

我們必須明白,社會上容易賺錢的行業,都不存在了,房地產?金融?互聯網?虛擬貨幣?隨著社會的完善,大張大合的動作很少了,未來更多的是各種細節的完善,需要的耐心/匠心/熱心,壹夜暴富或者壹本萬利的時代壹去不返了。

未來,越稀缺、越有特長的人或企業越有價值,無可取代即等同於無限價值。

中國經濟的上壹波紅利是“人口紅利”,人口紅利是按人頭算的。下壹波紅利是“人心紅利”,將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熱愛和興趣激發出來。

未來會有越來越多的“愛好”會變得實用。很多小眾興趣、小眾價值觀、小眾夢想都能被成全,這叫百花齊放、百家爭鳴,這才是社會大繁榮的基礎。

這壹次社會進步,就是人們找回自己、並各歸其位的過程。這是中國經濟的出路,也是企業的出路,更是我們每個人的出路。

以此為基礎,壹切邏輯都將被推倒重建,壹切規則都會被改寫。

放眼四望,全世界都在期待壹場責任、權利和利益的再劃分。

中國即將迎來最好的時代,我們需要思考的是:如何在這個最好的時代裏,做壹個最好的自己!

220.如何才能成為壹個持久的健身者?



茍正局 June 28, 2018
這麽想吧。 妳知不知道小時候流行壹個萌物叫電子寵物?此萌物沒有任何自己的意誌。它自從被妳按下開關,從出生開始,便完完全全按照妳的行為在成長,餵它就變大,不餵就不長,讓它撿球就撿球,給它洗澡也不反抗,簡直是和獼猴桃並列世界第二的可愛寵物。妳劈裏啪啦按幾個鍵,它就乖乖的吃糧食,喝水,玩球,長大,陪妳解悶兒。不過它也不需要妳時時刻刻捧在手裏,有時候餵完飯,扔完球,心情指數幹凈指數全都100%了,再逗它它也不會開朵花給妳。但是如果玩了壹會兒沒意思了,放在手邊不理,它竟然就會還會變臟,會生病,還隨地大小便然後不開心,要妳摸摸抱抱,如果還是不理,就只好大俠請重新來過了。

同樣也這麽想吧。妳知不知道自己身上有種物質叫肌肉?此物沒有任何自己的意誌。它自從妳出生後開始,便完完全全按照妳的行為在成長,運動了刺激它就變大,不運動久了它就萎縮,讓它伸展就伸展,讓它回縮就回縮,簡直是自動雨傘。妳去健身房,劈裏啪啦舉幾十次鐵,或是上器械面目猙獰的推來拉去,加上搭配合理的飲食作息,它就乖乖的每分每秒都在增加肌細胞而看上去變大。不過它也不需要妳無時無刻都惦記著,健身房裏無氧刷壹遍也不過幾十分鐘,跑跑步騎騎車也不過幾十分鐘。做好這些,它成長指數100%了,再練就是負擔。但是如果練了兩天覺得沒意思了不想去了,健身卡扔在壹旁不理。時間久了它竟然就會變細,變得無力,想要妳虐它,如果還是不去練,就只好被卷土重來的脂肪包圍了。

這樣是不是感覺有意思很多了?

221.專欄文章: 劉亞洲: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



譚嗣同June 28, 2018
劉亞洲: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上將,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中國共產黨第十八屆中央委員會委員。

關於伊拉克戰爭,薩達姆為什麽失敗?劉亞洲道出了其中的奧秘,並結合鴉片戰爭發出警世名言:“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

記者:在這場戰爭中,伊拉克人民好像壹點也不支持薩達姆的政權。

劉亞洲:完全不支持。1840年鴉片戰爭中英國軍隊在廣州遇到的事情今天在伊拉克重演了。當時,英國艦隊突破虎門要塞,沿著珠江北上的時候,江兩岸聚集了數以萬計的當地居民。他們以冷漠的、十分平靜的神情觀看自己的朝廷與外夷的戰事,好似在觀看壹場與自己毫不相幹的爭鬥。英軍官兵目擊此景,十分疑惑不解。今天,我們在伊拉克看到的情景有過之而無不及。美軍壹路猛進,如入無人之境。沿途路不破,橋不炸,雷不埋,有些地方甚至歡迎美軍。我們的軍事專家壹再期待在伊拉克出現人民戰爭。人民戰爭固然好聽,但它的前提是人民願意為戰爭作出犧牲。現在很難說有幾個伊拉克人民願意為保衛薩達姆政權而戰、而死。人民戰爭是指人心背向,更多的是壹種政治概念。得民心者才能得人民戰爭。失民心者只能進行個人戰爭。薩達姆就是進行的壹場個人戰爭。兩伊戰爭如此,入侵科威特如此,兩次海灣戰爭亦如此。野心家把人民驅入戰爭。戰爭最終又毀了野心家。

記者:妳講的鴉片戰爭的情形令人驚心動魄。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形呢?

劉亞洲:鴉片戰爭和伊拉克戰爭的事實告訴我們:凡是專制政府和貪官政府,壹定是內戰內行,外戰外行。人民不知情時,民心士氣尚可壹用。人民壹旦知情,加上外敵入侵,必定土崩瓦解。美國的心理戰就是讓伊拉克人民較早地知道了薩達姆是個什麽樣的人,他的復興黨是個什麽樣的貨色。貪官體制必然造成本國百姓的不滿,所以貪官政府的最大任務必然是壓制國內的反抗,根本沒有對外用兵的余力。從歷史上看,貪官政府對外用兵也從來沒有取勝的先例。我有壹句話請妳記住:國不知有民,民就不知有國。


222.唯物主義怎麽解釋愛情?只能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愛情,是真正的愛情嗎?



聽說大陸人結婚要看房產證,全世界都沒有聽過這種習俗,為什麽大陸人喜歡這種生活方式?如果壹個女人和男人在壹起,純粹因為對方有壹張房產證,這樣的愛情是不是真愛?唯物主義怎麽解釋愛情?愛情可不可以明碼標價?
在唯物主義的世界裏,愛情到底長什麽樣子?

修身齊家治國June 28, 2018

回答妳的第壹個問題:唯物主義怎麽解釋愛情

維基百科,”愛是有性動物繁殖的意欲表現,心理學上,愛是社交和文化的表現。愛肯定是受到催產素和外激素影響而產生的表現” “當最開始使其的熱愛消失後,便會轉為長期依附的愛,這是因為催產素和其他激素的影響,按摩和做愛可以促進催產素的產生”

回答妳的第二個問題:只能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愛情,是真正的愛情麽?

如果妳說的物質基礎是泛指的壹切物質,答案是肯定的,因為按照第壹條問題的答案。沒有物質的依附,愛情是無法存在的。如果妳的戀愛對象,都沒有肉體,也沒有對應存在的意識,妳怎麽去愛‘它’?怎麽做愛去保鮮?

如果妳說的物質基礎是指房產證所代表的物質財富,答案也是肯定的。愛情需要壹定的物質條件保障,這個大家都應該同意。我想妳暗指的問題是,真正的愛情是否需要如此昂貴的物質保障(大部分人無法滿足),例如房產證。現在大家要的是房產,上世紀是三金(項鏈,手環,戒指),亦或者是鳳凰牌的自行車,縫紉機,彩電。原始部落結婚,大家不也殺個豬慶祝壹下嘛。我想人們想要的,只不過是證明自己將來能夠供養和支撐整個家庭的壹個proof,這是壹個簡單,美好的願望。只不過現在由於各種原因,這個proof越來越難以負擔了。別擔心,買不起的不也結婚了嘛。

妳的最後壹個問題,唯物主義的世界裏,愛情長什麽樣子?

我會把人類想象成昆蟲,壹雌壹雄的昆蟲在達到性成熟之後,調控交配的基因產生大量性激素,然後兩蟲子看對方還順眼,也知道對方的條件可以支撐下壹代的成長,啪啪啪之後,完成交配任務之後死去。


223.專欄文章: 長期接受被推薦的閱讀有什麽問題?



品大蘿蔔June 28, 2018
作者:朱邏記 | 來源

很長壹段時間,每個人都認為自己沈浸在老式書籍中形成的習慣不會受到新媒體閱讀方式的影響,筆者也認為自己的思想在互聯網閱讀方式風靡之前就已經形成。可是,筆者也錯了。

在很多次,我為自己設定了壹次閱讀壹章的任務,可能只會花費我半個鐘頭到四十分鐘的時間。但是很多次,我都沒有完成任務。我在想,到底是什麽讓我沒能夠實現這個看起來十分簡單的目標呢?

就目前大多數人的日常生活而言,智能電子顯示屏幕代替了紙質書成為了貼身的東西。媒體評論家尼爾波斯特曼說:“印刷品是所有話語的模型,比喻和尺度。”印刷品對人產生的共鳴,以及對我們註意力的要求,無時無刻不在觸及著我們的思考。但是在線閱讀會使得我們成為壹個完全不同類型的讀者,比如會成為壹個玩世不恭,虎頭蛇尾的人。比如我正在搜集壹個資料,然後有好友給我分享了壹個鏈接,所以,每天充斥著這樣的情況使得我的註意力更加難以集中,我在此之前形成的經驗被推翻了。因為在線閱讀更加註重點擊量、點贊數和評論數。

即使是谷歌的前任首席執行官埃裏克施密特也對他正在培養的心理情緒感到焦慮。他曾說過:“我擔心中斷的程度,信息的壓倒性速度......實際上影響著認知,它影響著更深的思考,我仍然相信坐下來讀書是最好的方式真的學到了壹些東西,我擔心我們正在失去它。“事實上,現在有大量來自神經科學家的報道指出,我們每天花費10個小時盯著屏幕,在壹段時間之後神經突觸也會適應的。

當我們帶著憤世嫉俗的態度去閱讀時,當我們閱讀到我們與網絡上激情的話語相脫節時,當我們變得淺陋卑鄙時,我們把我們閱讀的註意力完全丟掉了。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閱讀的量減少了,其實並沒有。對於筆者自己而言,我知道我不會少讀書,只是我知道現在的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糕,壹本書讀完之後甚至沒有任何感觸和思考。

如今,互聯網科學技術的進步產生的現實扭曲力場開始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我們的時間感明顯不夠用了。以前,廣播站的報時將每天的時間分成好幾段,而如今每天的警報和快速刷新的網頁使得我們的時間速度更快。我們的時間感似乎受制於對比情況下的規律,我們任何壹個人似乎都沒有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麥克盧漢說:“每壹種技術在第壹次實現內化期間都有能力麻痹人類的認識”。如今,我們似乎已經消化了現代最具有科技感的設備。這些設備現在用來麻痹我們,而且我們還認為我們是在享受其中。

有壹種情況可能我們大家都沒有註意到,就是自從19世紀以來,掃盲這種行為已經成為過時的詞匯,精英之外人群在那時候似乎沒有讀書的權利,而今天,讀書這種行為(尤其在中國)僅僅只是發生在學生身上,而且我們在學生時代所形成的閱讀習慣在畢業之後完全交給老師,過時的心理狀態很難再去重新閱讀壹本書。甚至那些與文學有關的古老的印刷“僅僅是生活在貧困通道環境中的副作用”。

而在現實的網絡世界中,我們卻可以隨時隨地鏈接彼此,因而我們認為討論和交流比自己讀書更有效果。但是我們的大腦被書籍暫時挾持之後,隨後發生的任何狀態都不會被我們所感知。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快速更新,我們必須要註意,在效率、通過性以及無情的算法面前,再憤世嫉俗的觀點都會被埋沒或者刪除。所以,在觀點與科技,政治與意識形態建設中,壹個反向架構的平臺對於我們目前的閱讀可能會有很積極的幫助作用。

對於許多以寫字或者出書為職業的人士而言,這很有可能會是壹種智慧的選擇。因為即使是再憤世嫉俗的閱讀風格也會讓位於憤世嫉俗的寫作風格。

因為,在書籍、文章的作者看來,他的文章、書籍產生了“作用”,就像是壹種和自己的閱讀群體對話壹樣。但在筆者看來,這種看法似乎欠妥,因為閱讀的書籍、文章總是和生活相差壹道鴻溝,若有人認為電視劇也和現實情況相差壹道鴻溝但卻頗受歡迎。筆者認為是內容表現方式帶來的差異,書籍的同時段共享性相較視頻更差。

當然,我也承認:我現在寫出來的文字如果按照某些標準的話完全是不能進入讀者的視線的。但是,正因為現在的讀者抓不住重點、不會對文章產生觀點、只是像走馬觀花那樣閱讀、他們毫無顧忌。

從某種意義上說,書籍壹直是壹種見證時間的機器。在互聯網時代,時間機器的作用更加明顯,同時也更具啟發性。但是,當互聯網閱讀逐漸代替讀者們思考時,我們業已形成的閱讀習慣早已經成為過時的垃圾。


224.在中國民主化無望的前提下,我們在網上可以/應該以什麽樣的心態聊時政/黨國?



觀點即名字 June 29, 2018
這是壹個很讓人傷心的問題。請大家發散思維。

下面的文章節選自編程隨想的博文《各種跡象顯示——黨國喉舌正逐漸失去輿論陣地》,作為對題主和其他答主的回應。

★對“悲觀的自由派網友”的補充說明

(本來捏,寫到這裏,本文就該收尾了。不過俺想起了最近幾年和某些讀者在網上的交流,於是補了這壹節)

有些自由派/民主派的網民,會覺得俺太樂觀。因為在他們看來,周圍還有大量被洗腦的民眾。他們不相信朝廷會這麽快就喪失輿論陣地。

針對這類網友,下面是俺的分析。

首先,俺承認確實有很多人被洗腦。關於“反洗腦”的文章,俺在博客上也寫了很多。但是在這裏,俺要談另外壹個概念——【輿論宣傳的有效受眾】。

在之前的多篇博文中(《談革命》系列,《如何用互聯網進行“反洗腦”和“政治啟蒙”》),專門分析過何謂【沈默的大多數】。

在任何壹個國家(包括成熟民主國家),都有這樣壹個群體,俺稱之為“沈默的大多數”(此處借用了王小波的標題)。這個群體對政治和公共事務是麻木不仁的。在咱們天朝,這個群體的比例尤其高。如果天朝發生政治變革,這個群體既不是變革的動力,也不是阻力——他們只是麻木的旁觀者。如果有壹天,共產黨面臨倒臺的危險,這些“沈默的大多數”首先想的是“如何自保”,不會有人站出來捍衛中共滴。不妨想想當年蘇共崩盤的時候,有哪個屁民站出來捍衛蘇共嗎?

所以,政治變革是否成功,無需考慮“沈默的大多數”。需要重點爭取的,是另外壹些人,俺稱之為“喧囂的壹小撮”。這些人和“沈默的大多數”是相反的。他們更關心公共事務(不僅是政治事務,也包括其它事務)、更願意表達自己的觀點(不僅是政治觀點,也包括其它觀點)、更敢於挑戰權威(不僅是政治權威,也包括其它權威)、也更願意折騰(比如折騰翻墻)。

當政治變革發生時,那些願意挺身而出的,願意冒風險去抗爭的,往往都是“喧囂的壹小撮”。而恰恰是對這樣壹個群體,朝廷逐漸失去了輿論方面的影響力。道理很簡單——就靠周小平之流那麽拙劣忽悠術,能蒙得了這個群體的人嗎?朝廷越是力捧周小平之流,就越讓這個群體的人反感。

另壹方面,雖然朝廷仍然對很多腦殘具有影響力,但是這些影響力【不足以】讓這些腦殘冒風險去捍衛中共政權。(關於這點,俺有空再專門寫壹篇分析)

在如今這個局面下,當“喧囂的壹小撮”比例變得越來越大,政治訴求變得越來越強;那麽,朝廷的統治就會變得越來越脆弱。所以俺在本文開頭說了——(近期的壹系列事件)是黨的統治基礎被嚴重削弱的跡象之壹。

225.是否應該為了社會安定而禁止特大負面新聞的傳播?



月軌June 29, 2018
“是否應該為了社會安定而禁止特大負面新聞的傳播”這壹問題,蘊含了幾個重大的爭議點,若無法辨析、厘清和排除這幾個爭議點,這個問題就會“死結”的:

壹、何謂“負面新聞”?“新聞”本身能不能進行“正面”和“負面”的劃分?若“新聞”本身能進行“正面”和“負面”的劃分,那麽,以什麽樣的標準進行劃分?誰商榷和擬定裁判的標準、誰行使裁判的權力?如何監督和管理“裁判標準”的擬定者和“裁判權力”的行使者?只要標準模糊不清、權力肆無忌憚,那麽“負面新聞”就如同壹個無遠弗屆的“魔法口袋”,從“小商販遭遇城管暴力執法而壹命嗚呼”、“某高官步步高升但妻女移民美國”到“某化工廠將汙水排入地下水層並造成10萬居民誤飲有毒廢水”都可以通通涵蓋,都可以被壹令禁止。若“地溝油事件”和“三聚氰胺毒牛奶事件”歸入“特大負面新聞”,“有關部門”勒令全國媒體壹律禁止報道,偷偷摸摸的搞了壹次“嚴打和整改”運動之後就不了了之,那麽,我“不憚以最大的惡意”揣測某些乳制品公司仍生產低劣牛奶粉並致使壹些兒童腎結石,試圖維權的家長將以“擾亂社會治安罪”鋃鐺入獄。

二、“特大負面新聞”是否威脅和破壞到了“社會安定”?若威脅和破壞了“社會安定”,究竟是怎樣威脅和破壞“社會安定”的?怎樣的“社會”才稱得上是“安定”的?它的特質和特征是什麽?能不能在確保“社會安定”的情況,盡可能的暢通無阻的傳播新聞訊息,比如撰稿的記者秉承職業操守、不為了蹭熱點和博眼球而制造焦慮和渲染恐怖呢?況且,中國大陸人已經生活在“禁止特大負面新聞的傳播”的社會環境裏了,天羅地網壹般的審查制度、蜂擁而起的“網絡評論員”和“網絡輿情公關公司”、不辭辛苦的跨省警員和任勞任怨的精神科醫生,當然,也不能忘記“我也要混壹口飯吃啊”的媒體從業者們,都在眾誌成城的進行著“禁止特大負面新聞的傳播”這壹輿論導向事業,最起碼長城防火墻壹直正常的運轉,那麽,中國大陸“社會安定”了麽?別的不說,批評鴻茅藥酒的那位醫生,精神狀況就不怎麽“安定”。

三、假如“應該為了社會安定而禁止特大負面新聞的傳播”,我們要以怎樣的方式和手段“禁止”呢?是中宣部和監察委聯合創立壹個“特大負面事件防控中心”且執法人員獲得寬泛的執法權限,還是加強中國公民的社會責任和風險防控教育、由公民自覺自願的“禁止特大負面新聞的傳播”呢?若這壹“特大負面新聞事件”威脅到了事發地點附近以及方圓20公裏內的居民人身安全(類似於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的事故),是“禁止特大負面新聞的傳播”,犧牲壹部分人、保全“國家尊嚴”和“地方的支柱性產業”;還是立即公布這壹“特大負面新聞”並勸導居民們盡快撤離呢?據我所知,前蘇聯政府選擇了前者,扯謊和隱瞞切爾諾貝利核電站事故並造成居民疏散不及,若誰相信中共政府會選擇後者,我壹定對這個人的樂觀精神表示欽佩。

以上3點得不到辨析和澄清,這壹“是否應該為了社會安定而禁止特大負面新聞的傳播”爭議性極強的問題就無法回答,或者說,是難以獲得壹個具有說服力的答案。

至於說“比妳懂”的新民周刊楊江先生所言的“仿效效應”並非子虛烏有,“仿效效應”在人類的自殺行為中是比較顯著的,未成年人模仿成年人的做派並吸煙成癮,也可以歸於此類,但壹個反社會人格障礙者進行無差別的殺人和破壞活動,主因是其反社會人格障礙及反社會人格障礙的形成和強化,並非“仿效效應”勾起了反社會人格障礙者的犯罪欲望和圖謀,不能本末倒置和舍本逐末。也就是說,這壹類反社會性質的惡性案件報道與否,也不影響壹個反社會人格障礙者采取喪心病狂的手段傷害和殺死無辜者,這壹反社會人格障礙者想要借鑒壹下“前輩們”的犯罪方式和經驗的話,他可不會點開某壹新聞門戶網站、進入“社會新聞欄目”、從“王婆婆拾金不昧”到“小寡婦偷情被捉”壹點點的翻找下去,僅僅是R級和NC-17級電影就可以滿足他了,無需“食之無味”的新聞稿。

若楊江先生想提升壹下自己的專業水平,讓“比妳懂”這壹句話說得更硬氣壹點兒,可以關註壹下“焦點效應,(或曰“聚光燈效應”)spotlight effect”,此效應對反社會人格障礙者的誘惑性和驅動力是比較強的,湊佳苗的小說《告白》中,渡邊修哉就是壹例。

226.專欄文章: 遊戲型手機(略帶心酸)的發展簡史



哆啦B夢June 29, 2018
諾基亞 N-Gage

這款 Nokia 於 2003 年末推出的產品,基本上可視作遊戲手機的鼻祖。當時在手機產品中, N-Gage 被定義為 Game Boy Advance 壹般的存在。它的外形跟諾基亞 3300 很像,但采用了壹片更大的屏幕,並且還增加了按鍵的數量。使用者可以通過藍牙或是 N-Gage Arena 線上服務,與其他玩家進行無線多人遊戲。

相較如今已很普遍的下載安裝方式,N-Gage 的遊戲預設都是被裝在「卡帶」(MMC 記憶卡)裏面的。而且當妳要插卡或是換卡的時候,都必須關機開後蓋拆下電池,使用起來可謂非常之麻煩。當然,說到這款手機許多人腦中印象最深的可能還未必是其跟遊戲有關的壹面。要把設備側過來貼在耳邊才能打電話的設定,真的是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堪稱手機設計史上的奇葩了。

諾基亞 N-Gage QD

在 N-Gage 登場半年後,諾基亞帶來了改良款的 N-Gage QD,它針對前作使用上的痛點做了許多有針對性的變化。其中相當實用的壹項改進,就是 MMC 卡支持熱拔插,卡槽被設在設備底部右側,在開機狀態下也可以翻開橡膠蓋快速更換(甚至還出現了可以同時裝入兩張遊戲卡的擴展配件)。當然啰,最重要的改變還是把手機的聽筒放到了正面的常規位置,讓用戶在通話時的恥度得以大大降低。

除此之外,「確認」操作的功能也從方向鍵上獨立出來成了單獨的壹顆「OK」鍵,體驗要比初代上按方向圓盤中心的方案直觀得多。不過遺憾的是,N-Gage 上的立體聲喇叭、FM 廣播和原生 MP3 格式支持(最後壹項民間出現了很多解決方案)都沒被 QD 繼承過來。

截止到 2007 年,N-Gage 系列的總銷量也只有區區 300 萬臺(筆者貢獻了其中之壹),而這個數字才剛剛達到諾基亞預期的壹半。

Gizmondo

嚴格來說,Gizmondo 這款產品並不能算是壹臺手機。但廠家 Tiger Telematics 給它加上了三頻 GSM 天線,能用來收發 SMS、MMS 消息和電子郵件,所以我們覺得勉強也可以把它收錄到這篇文章裏面。這款發布於 2005 年三月的掌機,設有各類玩家熟悉的按鍵,並配備了 2.8 吋 320 x 240 LCD、SD 卡讀卡器和 VGA 主相機,而且支持藍牙和 GPS。對壹款當時的手持式遊戲設備來說,Gizmondo 的規格不可謂不強。但其高達 400 美元的價格也著實不低,已經超過了許多主流的遊戲產品(另外還有壹個賣 229 美元的版本,但妳必須接受廣告)。

是說,Tiger Telematics 選擇的發布時機現在反回去看真的很糟糕,因為老任在同壹個月內把 DS 帶去了歐洲市場,而且索尼也在同年於全球範圍內推出了 PSP。最終 Gizmondo 帶著 14 款正式發布的遊戲,以 25,000 臺的銷量退出了歷史舞臺,Tiger Telematics 也在堅持了 11 個月後關門大吉。

三星 SPH-B5200

在 2006 年 3 月的時候,三星端出了壹款雙向式的滑蓋「Premium Gamephone」。它在橫過來握持時可以使用藏在內側的兩組十字鍵遊戲,而且設備還內建了加速度計可以用於運動操控(豎過來滑開後能看到壹組十字鍵和壹些普通手機上常見的按鈕)。另外在韓國推出的版本上,妳還可以通過 3 吋的 QVGA LCD 屏幕欣賞 DMB 電視節目。不過這款產品在推出以後並沒引起多大的反響,基本上在發布後就銷聲匿跡了。

N-Gage 2.0 遊戲平臺

N-Gage 手機雖然最終沒有再出第三款,但 Nokia 後來調整策略,把 N-Gage 做成了線上商店以便讓更多自家的產品使用。這項服務在 2008 年 4 月上線,比蘋果的 iOS App Store 開張還要早三個月。2007 年發布的 N81 是首款為了支持該平臺,而專設了兩顆按鍵方便用戶遊戲的手機。

不過策略上的變化最後也沒讓 N-Gage 品牌發展起來,在 2009 年 10 月,也就是平臺運營壹年多之後,諾基亞還是做出了終止服務的決定,並宣布會逐漸將自己的開發重點轉向 Ovi Store。

索尼愛立信 Xperia Play

2011 年 4 月登場亮相的 Xperia Play,是許多老索愛用戶眼中的「PlayStation Phone」。在這款產品上,我們看到了索尼想要借自己在遊戲方面的專長,幫助移動業務擴張版圖的野心。而最終的成品,至少在當時來看準備是相當充分的。Xperia Play 不光加入了 PlayStation 標誌性的遊戲鍵設計(專門的 L、R 鍵也有),還有觸控虛擬搖桿以及能買到 PlayStation One 上經典遊戲的線上商店。

不過遺憾的是,Xperia Play 後來也沒有續作,而「PlayStation Phone」的想法後來也基本就沒下文了。

瑞高摩奇 3G 掌機(i2)

在索尼正式發售 PlayStation Vita 之前半年,壹家來自杭州名不見經傳的公司瑞高(iReadyGo)就搶先推出了壹款山寨其外觀的摩奇 3G 掌機(i2)。技術上說,這是中國大陸第壹款支持 3G 網絡的遊戲手機。它搭載了三星 Hummingbird 處理器(跟初代 Galaxy S 相同)、512MB RAM、16GB 存儲、5 吋 800 x 480 LCD 屏幕和 3,000mAh 電池,運行 Android 2.3.4 系統。以這樣的規格跟適合遊戲的設計來說,1,599 元的價格還算可以接受,但在當時這款產品並沒給人留下太深的印象。

之後到了 2013 年 2 月,瑞高又推出了壹款仿 PS Vita 造型的機器 i4。它采用的硬件更強,處理器升級到了四核心 1.4GHz 的三星 Exynos 4412,同時還有 1GB RAM 和更快的 16GB 存儲芯片,預載系統也變成了 Android 4.0.4。相對應地,售價也漲到了 1,999 元,但產品最終仍然沒有得到太大回響。

瑞高摩奇掌機 W1 / 蝸牛移動 78P01

在接連拿出兩款 PS Vita 的山寨品後,瑞高終於在 2013 年 7 月發布了壹款原創性稍強壹些的摩奇 i5。它搭載了四核心 1.2GHz MTK6589 芯片和 5 吋 720p 屏幕,而且還支持雙卡雙待。再往後到了 2014 年 8 月,他們又再推了壹款基於八核心 1.7GHz MTK6592 處理器、售價 1,999 元的摩奇 W1。雖然瑞高官方沒有公布產品的具體銷售數字,但他們卻靠這款產品吸引到了虛擬運營商蝸牛移動的註意。後者最終選擇以 999 元的低價來銷售 W1 的「貼牌」版本 78P01,兩款手機的分別微乎其微,蝸牛希望靠後者來讓更多用戶加入自己的網絡。而在沒過多久之後,蝸牛移動最終也選擇將瑞高收購。

後來在 2016 年 9 月時,莫名延期了 14 個月的摩奇 W3D 終於正式發布。這款售價 1,999 元的產品擁有壹片 5.5 吋的 1080p 3D 屏幕,而且它還配有 4,000mAh 大電池並支持 4G 網絡,但產品最後還是沒有得到主流市場的關註。

宏碁 Predator 6

實際上,華碩的老鄉 Acer 在 ROG Phone 出來很久以前就端出了自己的遊戲手機。2015 年 9 月,上圖中這臺 Predator 6 正式發布。它采用了聯發科的十核心處理器(應該是 Helio X20)、4GB RAM 和 6 寸的「HD」屏幕,比較厲害的地方在於這款設備還擁有 4 個朝前的喇叭。不過至今為止,Predator 6 都還沒有真正發售,但類似的設計語言倒是可以在 Predator 8 遊戲平板上找到。

Moto Gamepad

最後的最後,我們覺得也可以稍待提壹下 Moto Z 手機的 Gamepad 遊戲 Mod。這款在去年八月推出的配件,確實體現了 Moto 不錯的想法。雖然產品本身跟手機的組合未必能吸引到深度的玩家,但其裝配的簡便性算是個很大的優勢,如果 Moto 打算在這方面深耕的話,未來也難講會不會拿出什麽有意思的東西呢。        

227.中國的明斯基時刻真的已經來了嗎?



fricasseeJune 29, 2018
目前來看,我認為有兩個情況,最快發生的話,很大幾率是明年後半段,如果明年不發生,則短期是在五六年以內。

2017年財政盈余的幾個省份總盈余為17281億,而全國政府利息支出則是6185億。

2017年赤字帶來的債務差額達到了3.08萬億,考慮到可以推出剝削性政策,目前主要是集中靠公共預算收入再分配財富來給赤字省份填窟窿。

去年全國賣地收入是52059億元,反應國內其實樓市暴漲給政府套現的機會,而且還有房產稅以及各種不開源但要節流的政策。

我倒不覺得現在就要來,明年來也是誇張估計,因為地方賣地增幅比例大了很多,樓市又不能崩,還在不斷轉嫁債務給居民,也即是說中央還很有錢,地方上是大部分要舉債,少數要分薄經濟成果,而利息六千多億,是可以維持的,起碼目前來講沒有還不上的可能,因為到了那個時候中央肯定選擇接盤。

不過反過來想現實的壹面,在賣五萬億土地的財政支持下,許多省份都仍然要赤字舉債,這說明地方政府很多情況下已經搞不來錢。

而窮省,越是窮越有更多人鬧事上街遊行,然後反過來就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維穩,本身經濟差,還要賣地剝削來填補財政窟窿,本地人買不起房子,有流動性的則選擇離開到富省,就又失去了人口帶來的消費群體,當地就業商業更衰落,更多人上街,更多維穩需要,造成了死循環,但這是壹個長期問題。

前壹段時間中央批準了地方繼續借債還新債,反應高層其實還是用之前的說法,見招拆招,也沒有什麽有效的手段。

因此只要經濟增速穩定下滑,按照過去幾年債務增加的速度(2011年10萬億左右,2017年20萬億),發生是遲早要發生的,批準借新債也是對舊債沒手法的表現。

2018年外部經濟增長強勢,對中國經濟也有很大幫助,今年債務增長未必會擴大許多,只是最害怕內部經濟萎縮,包括樓市接盤俠減少,這樣地方窮省要面臨的財政壓力就更大,畢竟美元確定還要繼續加息,特朗普政府的態度也是從模棱兩可的棺材板仰臥起坐,逐漸變得趨於強硬。

228.為什麽中國人普遍喜歡宏大敘事避實就虛?



出國以後發現了這個問題,寫文章時壹般外國人喜歡從小入手但是中國人普遍喜歡天馬行空落實到具體就支支吾吾。中國的基礎教育哪裏出了問題嗎?
OnionerJune 30, 2018

這個和我的專業是相關的。我就嘗試用比較簡潔的語言來講講“宏大敘事”及其相關的歷史學概念吧。

“歷史”是什麽呢?最簡單的層面去理解就是過去發生的事。但當妳把這些事情講出來時,妳壹定會按照某種邏輯和某種順序去編排這些事件,用壹定的邏輯編排事件並將其講出來,就被稱為“敘事”。

定義如此,而敘事的邏輯背後通常都有某種系統的價值觀在支撐。比如中國20世紀上半葉的歷史,如果幾十年後的人們來書寫,他們可以將這段歷史看作中國工農階級反抗資產階級和地主階級的歷史,這是階級鬥爭的邏輯;如果是看作中華民族爭取民族獨立的歷史,那就是民族主義的視角;如果將其視為維護和普及自由,爭取民主的過程,則是自由主義的邏輯。(從上面我們也可以看出,不同的敘事邏輯不壹定相互排斥)每種敘事邏輯背後都有著強烈的價值觀色彩,而選用什麽敘事邏輯,也能體現出敘事者的價值觀。歷功能史學的敘事也同時具有“敘事”和“解釋”兩種

接下來我們來看“宏大敘事”。歷史學的功能是什麽呢?大家通常都會回答“找出歷史規律,給人提供經驗和教訓”。經驗和教訓有大有小,有對具體的個人也有對國家和民族。宏大敘事就是從人類歷史和國家興亡的層面去敘事和解釋歷史,而對於宏大敘事來說,不可能窮盡史料,因此宏大敘事更加偏向於解釋而非敘事,即在壹定的層面上忽略了事實與史料。

這也就是宏大敘事的問題所在。眾所周知,歷史本身的主角與主題是人,因此歷史學的研究主要對象也應該是人。但宏大敘事有形無形中用宏大的主題遮蓋了人本身。用前面敘事邏輯的理論來看,宏大敘事是壹種“人”缺位的敘事方式與邏輯。

因此不難理解為何中國人這樣喜歡宏大敘事了,首先是中國的文化基因中向來缺乏對個體的人的尊重,總是試圖用人群去取代人;其次便是中共的壹套話語體系中結論和思想高於事實的指導思想在影響著普通人的思維方式,在墻內隨便搜壹下“歷史虛無主義”就可以看出,這些官方史學家(或者說是傳聲筒)壹直在傳遞壹個信號,就是結論是先行的,史料和真實不是必須的,這樣的思維方式幾十年來壹直被強化,現在也深入每個中國人的思維方式。

所以,墻內啟蒙,任重道遠啊。

229.自主招生是更公平了嗎?



現在很多地方開始自主招生,發達國家的學校差不多都是自主招生,這樣會更公平嗎?

EtOHJune 30, 2018
關於發達國家的大學錄取流程歷史已經有很多資料以及評價,個人了解也不甚多,就不講了。

講壹下我國的自主招生吧,先講結論:

“即便在保證絕對規則公平透明的條件下,自主招生也不會比高考更加公平,甚至可以說是教育階級化的推手之壹。”

這裏的公平是指平均意義上的,也就是說,如果妳希望自主招生能夠緩解貧富不均,階級固化帶來的社會問題,這是不可能的。因為自主招生的成功與否與家長在孩子上的經濟與社會資源投入成正相關。舉例子而言,清華北大自招(理工科)的首要要求就是在全國奧林匹克競賽(決賽階段)獲獎,其他985、211學校的要求依學校的排名遞減而遞減,我在2015年報考浙江大學自主招生的入場券就是全國化學競賽(初賽)的壹等獎(就是2014年取消保送的獎項)。

也就是說,如果妳的孩子沒有競賽的證書,妳並不會具有自主招生的資格,這是首要條件,是進入好大學自主招生的門檻。而如果妳的孩子想獲得更好的奧賽成績,妳需要做什麽呢?

1.妳需要很好的信息來源,否則妳根本無從得知奧賽是怎麽樣的流程。

2.妳需要給孩子挑選壹所好的高中,因為好的高中意味著更好的學習環境,更多的教學資源,更優秀的同學與前輩給妳幫助與指導。

3.妳需要花很多錢在專門的,與高考沒有直接聯系的奧賽資料與培訓上。

4.妳很可能需要單獨聯系壹位大學教授給孩子以指導。

說壹條個人經驗:“事實上,我所認識的奧賽獲獎選手與自招成功的同學中,沒有壹位是家境貧寒,靠自己努力成功的。他們或多或少的都依賴了家裏提供的社會與經濟資源(包括我),哪怕是衡水中學的同學也壹樣(事實上衡水中學奧賽隊有很多家庭條件很好的學生)。”

而自招中的面試與部分筆試題目,考察的都是學生的知識面,與人交流的能力與國際化程度。這些實際上都是很重要的能力,但是這些能力都是資源堆積出來的。比如托福很難學嗎?其實不難。但是如果妳沒有必要的費用,那托福考高分就是不可能實現的事情。自主招生的考察點和門檻也是,如果壹個孩子生長在大城市的富裕家庭,那麽他知識面寬廣,見識豐富,國際化程度的可能性就很高。生長在小城市甚至農村的普通家庭,就恰恰相反。

所以總結壹下,自主招生實現了結果公平嗎?並沒有,甚至它是教育不平均的推手。但是自主招生實現了機會公平嗎?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實現了。在大多數正常錄取的方向,自主招生的確錄取了很多很優秀的學生,只不過那些不夠優秀的學生永遠沒有機會變得更加優秀。


230.唯物主義怎麽解釋幸福?



什麽時候妳會覺得幸福呢?是早上第壹杯溫暖的牛奶,還是打開窗戶的新鮮空氣,以及父母的溫柔陪伴,兄弟姐妹們的生活互動,還是在學校健全的教育,單純的美好的愛情,舒適而寬敞明亮的房子,歷久彌新的婚姻,這些事情在我們臺灣這裏叫做幸福
那麽中國人呢?中國人幸福嗎?唯物主義者的幸福是什麽意思?

流可June 30, 2018

這裏比較諷刺的是:

題主描述的小確幸,是典型的唯物主義的幸福。


哲學流派的分類方法有很多,唯物和唯心的確是壹種簡單的方法。

唯物主義:物質先於意識,物質比意識更重要。

唯心主義:意識先於物質,意識比物質更重要。


題主說,臺灣人的幸福,包括:健全的醫保,壹杯咖啡,新鮮空氣,父母陪伴等等。

也就是妳的幸福,都是來自於物質的實際存在。

如果這些東西如果不實際存在,只存在於妳意識之中,請問妳會覺得幸福嗎?


對於唯心主義者,物質都不重要,美妙的思想,深沈的道德,人與人精神的和諧,才是幸福。

正如同壹個堅定基督徒,他的幸福,是與上帝同在,是榮耀上帝。

所以他可以放棄財產,去世界各地傳教。

而不是什麽新鮮的空氣,健全的醫保,父母的陪伴。

======================================

我認識很多臺灣朋友,很多都是堅定的臺獨分子。見面就問我臺灣是中國的嗎?

說實話,拋開政治立場神馬的。

我真心沒看出來兩岸人文化本質上有神馬區別,大家思維模式壹毛壹樣(說英語的中式口音都壹樣)。

比如這種小確幸,就是絕大部分中國人的理想。

我和對面臺南小哥談過理想:

我問“妳們臺灣人有錢了想怎麽辦?”

他反問:“妳們中國呢?”

“我們是買壹堆房子,收房租”

“包租公包租婆~我們理想也都是這樣的”

別拿政治分人群,真的,大家都壹個尿性。

236.中共能否同時平反六四和維護自身的合法性?



壹直很好奇,如果壹個相對“開明”的中共領導人(假定他仍然想維持中共的統治)出於對遇難者及其家屬、後人的同情,想平反六四,他應該怎樣定義“平反六四”(這非常重要,民運對“平反六四”的定義往往就要求中共結束壹黨獨裁,這顯然不是中共領導人想要的定義),怎樣才能把事情辦得圓滑、八面玲瓏,要打點好哪些黨內外勢力,才能同時在輿論上不對中共造成太大的傷害,不至於所謂的“亡黨”?
如果妳認為這不可能,也就是只要六四被以任何可接受的方式平反,中共就有亡黨的危機,請也給出理由。

Pitt ShJuly 02, 2018

64怎麽平反呢,中共要對公開64的所有信息,要公開調查和追責64的相關責任人,要道歉,賠償,保護64的受害者,要解封64新聞的敏感度,允許討論甚至拍攝和報道,最終都是要走上法制道路的,可如果這樣,我問妳,他還是中共嗎?

上面這些東西都是需要平反64做到的事情,所謂平反64,不是妳黨內幾個獨裁者說句話說算了就算了,真正平反64將不止是平反64本身,而是要還權與民了,為什麽這麽說?

首先,去審判,追責,賠償,道歉64事件需要司法獨立和最高性,從而保證立法民主,立法權分立與立法公平性,其次平反這類事件需要保證司法的最高權威與執行力,最後的民主(言論自由,信息獲取自由),人權自由是保證公眾反思與知情的權利。妳看壹下現在的中國,這些都是完全相反的,也是中共的底線,妳做到這些,中共也不是中共了,或者說,中共就真的倒塌了。

現在的中共外患嚴重,整個模式極度獨裁化,平反64將不止是與包子的目標方針完全逆行這麽簡單,平反所帶來的中國開化,民主法制的現實會導致中共大廈的倒塌,這才是中共最害怕的事,64本身對他們已經過去了,過去的事情消滅現在的自己這怎麽能讓他們接受?到時候高層內部就算矛盾多大都會統壹對外,因為不團結對付人民,最後指不定大家都壹起完蛋,手裏都有鮮血,清算起來壹個都跑不了。

237.馬英九和蔡英文的兩岸政策哪壹個對臺灣更有利?



鹿ㄦJuly 02, 2018
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十全十美的政策。而可以確定的是,無論是何者上臺,來自北京的統壹壓力與政治滲透都不會消失。當然,所呈現的型態並不壹樣。這是現在北京試圖利用賞罰規則,以圍堵外交空間懲罰蔡政府,並且同時以經濟政策拉攏民眾,目的是對臺灣的內部民意進行分化

但這也造成了現在壹個問題,就是現在北京的對臺政策並不連貫。甚至要國臺辦自己要跳出來說明外交圍堵非針對臺灣人民,個人對實質成效是相當存疑。因為在北京放棄聯合國民黨的情況下,目前會公開支持共產黨的政黨,不是社會觀感低落,就是缺乏重要選舉的競爭性。不過,由於兩岸體量的懸殊,北京對於長期性的影響性仍是相當有自信,認為臺灣必定倒向自己。這也是兩岸目前盡管毫無互動,但雙方領導人仍保持克制的原因

在先前的回答有提到,難以消除對於中共的不信任感,是導致國民黨所主打的兩岸政策,反成為政治負債的原因。另壹個問題則是兩岸之間的經貿,在許多方面(特別是雙方競爭的產業)事實上是建立在政治考量,亦即北京所稱的「讓利」上。這使得在收購大量臺灣產品後,並沒有產生真正的需求。譬如ECFA早收清單的虱目魚(壹種養殖魚種),都沒有在大陸的市場消化,最後就是壹個訂單的轉移,轉售回臺灣。即便在現今,北京也是持續性的針對縣市收購農產品,但同樣是這個老問題,並沒有創造出真正的市場

這點也顯示了蔡政府現在兩岸政策的問題,因為兩岸過於懸殊,北京有太多的經濟與政治手段可以越過臺北,直接對內部進行拉攏,以型塑。在並不改變現有的立場上,就要不斷的承受在外交上的壓力與必然的失分。當然,現在美國是共和黨執政的情況下,採取較為友臺的施政,會些微舒緩臺灣所承受的壓力。但在任期結束之前,臺海之間的緊張與不穩定性是不可免除,政治壓力會進壹步增強

就個人而言,會認為有時並不是國民兩黨的問題。而是中共這個政權的存在,就是要削弱並瓦解臺灣政府的合法性,最終收於掌內。很多時候北京所實施的經濟政策,都是短期性的利誘,而沒有去認真處理兩岸之間產業的競爭與互補性,共同把市場做大。但這也是北京對臺政策的問題,因為這若是建立在臺灣完全地依賴大陸市場,或許能夠成立。但當臺灣可以找到、並忍受次佳的選擇,甚至是大陸本身經濟出了問題。這些因為經濟因素而拉攏而來的勢力,就會跑得比誰都快

238.如果上海砍人者真的將刀指向官員、富人,他的行為就具有合法性了嗎?



月軌July 02, 2018
在28日的上海小學生被砍事件發生後,有相當多的評論都持有這樣壹個觀點:“因為他砍的是小孩子,所以他不管有什麽理由,都應該被譴責。他不應該砍小孩子,要砍就砍那些富人”,持這種觀點他們往往提到魯迅的壹句話: “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從我在微博和知乎上面的評論裏面看到的,這樣的評論不下上百條。
這不免讓人覺得有點荒誕,難道他被譴責的原因僅僅是因為他砍錯了人了嗎?如果他真的砍的是富人或者官員這樣的強者,那麽他的行為就是合適的/合理的嗎?
PS: 之前用了合法性這個詞,發現很多人很介意這個詞,不管問題是什麽內容,先把目光聚焦於這個詞上,所以換掉。

“如果上海砍人者真的將刀指向官員、富人”,砍人者的行為也不具壹絲壹毫的合法性。即便我們以《漢謨拉比法典》的“以眼還眼、以牙還牙”和東亞“恩-恥文化”的“有仇必報、有恩必還”的原則為標準,砍人者的行徑也是“非法”的、罪大惡極的——施暴者和受害者無冤無仇、無緣無故,弱相關性都談不上,更不要說“因果性”了。至於說現、當代的判例和法條,就更不可能為砍人者提供“法理性”的支持了。哪怕是在黑幫裏,幫眾私鬥也是禁止的。

推至極處,假如北京的菜市口又掀起了壹輪“公開處刑”的風潮,小廣場搭建壹個絞首架,壹名死刑犯吊在絞首架上面色紫紅、腿腳亂蹬,已到了垂死的邊緣。此時,那個砍人者喊殺壹陣沖入廣場並砍了垂死的死刑犯數刀,以此發泄他對整個社會和全體國民的仇恨,砍人者的罪行也是十惡不赦和令人發指的:壹、死刑犯再怎麽“死不足惜”,可砍人者並無行使暴力的權力;二、砍人者蓄意的以任何方法結束另壹個(或多個)人的生命,也構成了謀殺罪。

這確實是“讓人覺得有點荒誕”的窘境,中國大陸網絡環境的“部落化-匪幫化”的風潮甚囂塵上、如火如荼,已至壹發不可收拾之惡性循環。這些“部落化-匪幫化”的網民不相信“法律、法治及司法體系”、不在乎“社會規範和公序良俗”、只想“見機行事和唯我獨尊”、只要“滿足私欲和發泄惡性”。從“路見不平、拔刀相助”、“劫富濟貧、殺身成仁”、“官逼民反、替天行道”,到魯迅先生的“勇者憤怒,抽刃向更強者;怯者憤怒,卻抽刃向更弱者”,都是“部落化-匪幫化”網民所利用的冠冕堂皇的由頭,至於說他們到底在做什麽,那就另當別論了,大抵是“說壹套做壹套”而已。

239.專欄文章: 從壹個勝利走向另壹個勝利



王weiJuly 02, 2018
美國指責中國的人權問題,外交部回應中國人權不斷進步。

美國指責中國的貿易保護問題,商務部回應中國逐步開放的方向不變。

知乎上有人抱怨刑訊逼供,知乎好警察回應過去比較多,現在好多了。

知乎有人抱怨醫生收紅包,知乎好醫生回應以前靠收紅包買房,現在好多了。

知乎有人抱怨貪官橫行,知乎好公務員回應以前工資基本不動,現在好多了。

知乎有人抱怨某書被禁,知乎好黨員回應以前打成右派,現在好多了。

這樣的例子還能舉無數個。現在這麽爛,如果真的好多了,只能證明以前更爛。多問壹句,以前更爛,那為什麽會有光榮的五千年歷史呢?

有人說中國的人民日報每壹篇都對,就是不能看合訂本。今天貪官還在發表廉政講話,明天就被查處,然後被起底是個國妖害人精。發表廉政講話是勝利,被打倒也是勝利,中國就是這樣從壹個勝利走向另壹個勝利。中國的歷史,也是這樣從壹個勝利走向另壹個勝利,走了五千年,走到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

正弦波,也是從壹個波峰走向另壹個波峰。好像是黑格爾說的中國的歷史只有循環,沒有進步。只有循環才能解釋從壹個勝利走向另壹個勝利的同時,還能保證基本水平不變。正弦波、方波、鋸齒波,只要是循環的波,都可以用來解釋中國。這也就是中國的俗話物極必反,否極泰來。但沒有人和開國皇帝說妳地位太高,小心物極必反。

現在,在中國歷史的正弦波上,是波峰,還是波谷呢?妳問我,我完全可以說無可奉告。中國有句古話,叫做悶聲大發財。但我看到網友這麽熱情,壹句話不說也不好。我現在可以明確的告訴妳:現在剛過了波峰。但妳們媒體不能聽風就是雨,把我批判壹番,說中國已經完蛋了。沒有任何這個意思。我今天是作為壹個長者,跟妳們說,並不是說中央已經欽定了,將來報道上出了偏差,妳們是要負責的。

240.專欄文章: 馮小剛鏘鏘三人行談文革



Zachary.ZhaoJuly 03, 2018

https://youtu.be/gk4uO6VauJo
馮小剛談到壹個問題,很值得思考:

是否認同壹個有秩序的社會,大體上各個階層各司其職,能夠接受社會的不平等,而不是打土豪分田地,追求“公平”,用暴力去對上層階層進行搶奪——毛時代的暴力民主。如果社會不公,是不是需要通過下壹場文革,去打爛舊社會?會不會有下壹場文革?當年“資本家”“地主”“公檢法”,是不是有原罪?中國當下的中高產階級,這種恐懼,可以說是普遍的。

再引申壹點:

當下的中國“先富”階層,是否有原罪?譬如上海被砍的兩個孩子,有壹家父母據說是騰訊高管。壹般而言,IT行業算是當下中國富裕人群裏最幹凈的。然而上海戶口、GFW的保護,以及通過網絡遊戲賺取不具備自控能力的貧窮青少年的零花錢,是不是完全沒有原罪呢?如何處理這種“先富”階層的原罪?

如果由官方發動壹場針對有產階級的清洗,會不會得到民眾的支持?比如前幾年的反腐,到現在的打黑,娛樂界整風?類似於當年嘉慶與和珅,12年以前搞“共同富裕”的重慶,官方通過有針對性地清洗“有產階級”,“權貴”,“黑惡勢力”,“地主(房主)”,獲得民間聲望,更大的權力,以及財富。對於有房族,未來會不會有洗劫財富,平抑社會矛盾的手段?很有趣的壹點,馮小剛在節目裏提到他認為壹定會有下壹場文革,而這次的文藝整風,恰恰拿他祭旗。

更進壹步,這種社會下,具有民主制度進行權力制約,具有社會福利條件等,大致和當下西方的社會類似,但依然不可避免出現各種社會問題。而人與人之間也難以做到完全的平等和公平——比如在美國,壹個貧民區的黑人孩子,和壹個富人區出生的白人孩子,顯然沒有什麽絕對的平等和公平可言。同時社會的貧富差距依然很大,能否接受這種不完美的社會?

241.是窮人相對來說更有道德感還是富人?



俗話說窮生奸計富長良心,但是有時候為富不仁也大有人在,那麽總的來說,是窮人更有道德感,還是富人?

朱翔 July 03, 2018
這個問題,已經有階級論的影子了。

各人在相同的或不同的階層,都可能有不同的生活感悟,形成不同的價值觀。人性是復雜的,社會裏有各種繁雜因素影響人的思想,而且人的天性也各不相同,用窮或富這個簡單因素來推定是否更有道德,是很不公平也很危險的

共產黨宣傳的窮人是勞動人民、富人是剝削階級,以此產生虛假的正當性,唆使打土豪分田地,不加分別迫害富人,冤殺了富人中很多原來是勤勞致富的無辜者。這種抹殺人性的惡毒理念,做了無數的孽。

現在有反思是好的。但是如果因此覺得富人更有道德,也會產生虛假的正當性,作為理由去無視窮人苦難,壓迫窮人。這實質上也是在抹殺人性,也會做孽無數 。

真正的反思和改正應該是正視人性的復雜,尊重個體,給每個人平等的待遇和展現自己的機會,以個人具體行為來判斷其道德,千萬不要再陷入階級的魔障。

242.如果看待“看到有人自殺,其他人起哄”?



很明顯,壹個人要自殺了,別人起哄,法律不可能讓自殺的人不自殺,也沒有辦法要求別人安靜,那麽這些起哄的人是不是就沒有罪了,清清白白的好人來著?這些人的行為到底造成了什麽破壞,應該賠償嗎?自殺的人是自殺死的,他們沒有責任對不對?如果他們其實沒有造成任何財產損失,也沒有危害社會秩序,那麽這種行為應該是個人自由,應該保障做這種事情的權利對嗎?
那些沒有起哄,但是在旁邊看著感覺非常有趣的人,是不是道德水平更高,更善良的人?社會都是這種好人,那麽這個社會是不是更理性,更公平?

月軌July 03, 2018

例如6月20日甘肅女生的跳樓事件,19歲的女生跳樓自戕,圍觀者的起哄聲此起彼伏、錐心刺骨,這些圍觀者的起哄行為就涉嫌了“情節較輕的故意殺人罪:教唆、幫助他人自殺”,但定罪和判罰的可能性很低,因:1、法條上並未註明“圍觀他人自殺並起哄”是不是“教唆、幫助他人自殺”的行為;2、“圍觀他人自殺並起哄”與“自殺者的自殺行為實行”之間,因果關系並不明確,二者相關性的強弱都難以廓清和判斷。因此,“圍觀他人自殺並起哄”的行為是不是犯了“情節較輕的故意殺人罪”,在中國大陸是爭議性很大的問題,眾說紛紜。

至於說“圍觀他人自殺並起哄”的行為何以發生,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壹讀戴維.邁爾斯所著的《社會心理學》,其中的“去個性化”和“群體極化”理論對“圍觀他人自殺並起哄”的解釋力比較強,且作者例舉了壹則事例:“1967年發生過這樣壹起事件,200名俄克拉荷馬大學的學生聚集在壹起圍觀壹個聲稱要從塔頂跳下來的同學。下面的人起勁地同聲呼喝著:‘跳!跳!……’最後那個學生真的就跳下來了,當場身亡。①”不僅僅現實世界裏是這樣的,網絡世界裏亦然,圍觀某壹些“自殺直播”的網民也歡呼雀躍、幸災樂禍的挑釁和慫恿自殺者。

即便如此,“圍觀他人自殺並起哄”的行為仍是“不對(豈止是輕描淡寫的“不對”)”的:

壹、“圍觀他人自殺並起哄”間接的挑戰了人類社會之所以存在的壹個最重要的倫理命題:人類的生命是寶貴的(這壹倫理命題遭受了貶抑和否定的話,我們就進入了人人自危的“叢林社會”)。無論自殺者的自殺行為動機是什麽,圍觀者以挑釁、譏笑、嘲諷、歡呼、辱罵等等“起哄”的方式,脅迫、慫恿和教唆自殺者實行自殺行為,就是間接的貶抑和否定這壹生命的意義和價值,並直接的引發了大部分人的義憤填膺和心灰意冷——壹種“命如草芥”的悲愴之感。

二、“圍觀他人自殺並起哄”直接的損害了人類社會之所以存在的壹種最重要的方式和原則:互助和協作。雖然刀兵相見和自相殘殺貫穿了整個人類的歷史,但“互助和協作”仍是人類社會之所以存在的最重要的支柱,從男女交合並生兒育女,到極其復雜的國際貿易和太空工程,皆是“互助和協作”的前提之下完成的。可是,“圍觀他人自殺並起哄”的行為,是明目張膽、大張旗鼓、氣勢洶洶的挑戰和損害著“互助和協作”的原則,壹群人對壹個人表現出了肆無忌憚的惡意,致使這壹個人陷入孤立和絕望的境地,並直接的引發了大部分人的焦慮、憂郁和恐慌——壹種“兔死狐悲、芝焚蕙嘆”和“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幻滅之感。

也就是說,“圍觀他人自殺並起哄”從根本上的動搖和危害到了人的安全感和“人生預期(比如壹個人設想自己陷入困境的時候,估測別人會不會伸出援助之手)”,造成人心惶惶、難以消弭的社會恐慌。

“積善成德”的高道德要求太“理想主義”了,“不作惡”的中道德要求也不能強加於人,但“閉嘴、走開”的道德底線總可以試試看吧。壹己之見,言拙請海涵。

註:①摘自戴維.邁爾斯所著的《社會心理學》,第8章:群體影響(217頁)。

243.專欄文章: 中國人為何崇尚集體主義,卻不團結,沒有公德心?



利維坦July 04, 2018
常看見有人說

“集體主義是不是過時了?”“如何處理集體主義和個人主義的矛盾?”

“中國人文化劣根性那麽重,改開以來,公德淪喪,自私自利,應該回到改開前用集體主義來規範”

“中國人集體主義嚴重,根本沒有個人自由。”

那麽中國是自由太過,還是太過集體主義?集體主義是過時的還是我們應該回到“集體主義”的時代來拯救道德呢?

依我來看,這些問題都是中了符號劫持的招,是假問題。因為中國就沒有所謂“集體主義”的時代,中國從來只是弱民而已。

舉個例子很簡單。假如我要做到把壹群人扔進集裝箱,這群人需要”集體主義“嗎?他們只需要弱到可以被妳隨便扔來扔去而已。假如我要這壹集裝箱的人都聽我的話,執行我的命令,請問需要”集體主義“嗎?不需要,只需他們弱到沒有我的施舍活不下去就行了。

不基於個人意願的”集體主義“,只是”監獄主義“而已,不僅人可以做到,小貓小狗,都可以。

反倒是什麽只有人可以做到,什麽真的需要”集體主義“?那就是怎麽樣從集裝箱裏逃出來。壹群人基於共同的意願自願結成集體,然後去實現每個人的共同意願。我們從中國人身上,曾經看到過這種東西嗎?

有的,小崗村包產到戶。壹村人私下偷偷簽訂生死協議以自救。

”監獄主義“恰恰是”集體主義“最大的敵人,是它的徹底反面。監獄裏要想犯人不逃獄怎麽辦?不能讓他們形成幫派。我想讓集裝箱裏的人永遠服從我,不逃離,恰恰需要的就是不斷地摧毀箱中人們自發形成的集體,讓他們互鬥,摧毀他們的信任,人人都要下意識地防備其他人。

那麽這壹集裝箱食物飲水都依賴於我的人們,我們對他們能有什麽期望呢?

不要破壞集裝箱的墻壁因為這是”集體財產“?
獨立人格,自由思想?不對我搖尾乞憐,盲目服從?
互相關愛互相信任?有安全感?
真心地擁戴我支持我不管我是否權力在握?
沒有公德心,愚昧盲從,趨炎附勢,狡詐欺騙,冷漠自私,有奶便是娘,抓緊權勢不敢放手,毫無安全感。這都是自然得不能再自然的反應了。不是什麽“基因”或“文化”,而是長期被關押的“監獄綜合癥”。

而只有真的逃出這個”監獄“,運用我們真正的”集體主義“,這些事情才會自然而然:

我們都要小心呵護挖洞的茶勺,因為這是我們共同的希望
我們要始終關心是否在做對的事情有否更好的方案,錯壹步就可能導致失敗
我們必須互相保全,每個人都需要其他人的力量扶持
我們選擇支持我們的領頭人,因為他富有經驗也值得信任,可以帶我們逃出去,失去他這個人是所有人的損失
公德才有可能,人格獨立,思想自由才有可能,博愛、信任、安全才有可能,忠實和真正的凝聚力才有可能。

這都需要我們去擺脫”監獄主義“,實現真正的”集體主義"。

監獄主義(監獄綜合癥):

“集體”的利益=支配者的利益
“集體”的利益是最高利益,哪怕所有人都被侵犯
妳必須愛這個“集體”,意思是妳必須愛集裝箱和支配者
我愛這個“集體”,但是我不愛裏面每壹個人,他們隨時都可以犧牲掉
服從是最高天職,只有服從支配者,才能有物資和安全不然大家都活不下去。
支配者是“集體”的最高代表,如果有人反對這壹點,那他反對的不是支配者,而是“集體”本身。
我們“全心全意”地服從、效忠支配者,但是我們其實並不在乎支配者具體是誰,因為這本來就沒有任何意義。效忠是因為支配,誰能支配我們,我們就效忠誰。

集體主義(自由者的聯合):

集體的利益是所有成員自願認可的利益
集體利益之神聖在於它被大家認可,它僅僅是為了實現每個成員的利益而存在的,本身不構成目的。
我希望妳愛這個集體,因為這是妳選擇加入集體的理由,集體會對妳負責。
我會選擇愛集體,意思是我愛集體裏面的人
自由選擇和共同利益是最高標準,我們可以建立處理矛盾的公共機制。保證管理者為所有人服務是極其重要的。
管理者是基於大家自願信任而上任的雇工,有人覺得自己更合適,妳們就競爭上崗,有這些有心為大家服務的人是壹件有利於集體的事情。
我們支持我們自願推選的管理者,因為他這個人成功地得到了我們的信任,換掉他需要經過我們認可,不然我們絕不會答應。

這其實也可以回答“為什麽中國抗日戰爭有那麽多漢奸偽軍?”了。

244.政府用立法的手段限制演員片酬是否合適?



流可 July 04, 2018
不合適,演員的片酬必須由市場決定。

政府的唯壹職能:是協助建立壹個健康有序的市場。

所謂健康,是指良幣驅逐劣幣市場,具體到影視業,就是演技最好的演員賺最多的錢。

所謂有序,是指市場公開透明,法律條文合理合情。演員和公司的利益都能得到保障。

中國影視行業這兩點都不好

不健康的市場,導致最賺錢的演員,不是演技最好的,而是和高層睡覺最多的,最有背景的,

不有序的市場,使得公司為了逃稅,不得不使用陰陽合同等手法逃避稅務追繳。

所以中國影視行業和其他行業壹樣,不是政府幹預過少,而是政府幹預過多。

政府官員只想利用影視行業洗錢,或找漂亮演員睡覺。演員群體人權情況低下,找工作必須上床賣身,拉投資也必須給官員提成,還要忍受廣電總局各種內容限制。

這樣畸形的東西,我甚至覺得不能稱之為市場。

245.“中華民族”是個成功的發明嗎?



墻外很多人想要分解“中華”以及“漢族”,發明各小民族,實現中國的分解,如劉仲敬等。想聽聽大家的看法。

mihuzhongJuly 04, 2018

打民族牌, 有時候反而造成分裂。比如中國有很多民族, 如果鼓勵民族抱團, 那麽如果壹個維族賣切糕的和漢族客人發生爭執, 維族人都要無條件支持賣切糕的, 而不去追究他是對是錯。這個明顯是有問題的。

那維族內部是否就相安無事呢? 好像維族內部之間的沖突更激烈。因為維族內部也有親疏遠近, 也有族群細分的。

黑人和白人有沖突, 黑人自己內部沖突更厲害, 也是這個道理。

講族群利益優先, 實際上是鼓勵"幫親不幫理"; 既然不講理, 講法律也就無意義了。法官判案的時候, 天平傾向自己的種族, 或者傾向自己的親戚朋友, 也就不奇怪了。

現在不斷提出中華民族概念, 應該是鼓勵華人抱團; 在國際上可能制造種族矛盾, 也不利於國內法律精神培養和法制建設。

246.2018世界杯豪門集體爆冷是否與其政經局勢動蕩有關?若非,與博彩集團操縱有多少關系?抑或單純的失利?



果園堆July 04, 2018
兩隊的博弈,勝負因子有幾百種之多,政治局勢與球隊勝負有壹點關系,比如戰地國家的球隊在思想上求勝心就要強。

世界杯的主要因子是:

1、之前4年有沒有系統培養出有為年輕人。

2、國家是否動蕩,是否可能被對手國家層面賄賂,比如98年世界杯決賽。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因子包括但不限於:

1、教練控制力

2、世界杯隊伍契合度

3、場地

4、球員巔峰狀態/傷病

5、場地:草皮,早晚,是否下雨,溫度,更衣室小動作

6、媒體控制與媒體攻擊

7、裁判組

8、VR控制

9、每個隊員的性格分析,能力分析,忠誠度分析

10、後防線控制度

11、守門員控制

12、場內博弈,包羅故意傷害,假摔,攻訐言語刺激等

13、球星配合度

...等等等細數有數百種之多,其中博彩可以控制很多單也不是全部,另外精算師現在用大型計算機實時輸入各種因子幫助判斷。

總的來說,球賽越好看,盤子就大,各方才有的賺,所以對於黑幕,也應該讓位於觀賞性。就像NBA決賽壹樣,打滿7場對觀眾來說更好看,更刺激,聯盟也賺的最多。

所以,操作層面往往看起來更不可預測,才顯得公平有趣以及好玩。每次都是巴西德國西班牙贏也會厭倦,也不利於擴大全世界的受眾。

所以,足球產業能成為體育第壹產業,博彩公司功不可沒。


247.“復仇”和“捍衛自身利益”有什麽區別?為什麽提倡“捍衛自身利益” 的人總是對“復仇”羞於啟齒?



A掠奪了B,A開啟了不公,A是不公的受益人,B是不公的受害人,那麽B當然要復仇。
這和什麽 “自由 民主 法治 政府” 根本無關,更不用說什麽 “建立壹個好政府、建立壹套好法律、拿起法律和民主來捍衛自己的利益” 。
更不是 “每個人都要捍衛自己的利益 ( 即 A和B都要捍衛自己的利益 ) ”。
這就是單純的復仇而已:B向A復仇。
到底什麽叫 “捍衛自己的利益” ?B向A復仇,是不是捍衛自己的利益?A掠奪B、A打壓B,是不是捍衛自己的利益?
鼓勵人人 “捍衛自己的利益” ,是鼓勵 A殺B 、還是鼓勵 B殺A?還是鼓勵 AB互殺?
捍衛自己的利益,是不是要牽扯到好體制、好法律、好政府、好民主?
然而,即使沒有好政府、沒有好體制、沒有好法律、沒有好民主,B依然可以向A復仇。
現在,沒有好體制、好法律、好政府、好民主供 B 來 “捍衛自己的利益”。
所以呢?
B 要做的,就是拋棄 “捍衛自己的利益” 的概念 ( 因為根本做不到 ) ,直接向 A 復仇。
即使沒有好政府、沒有好體制、沒有好法律、沒有好民主,B依然可以向A復仇。
B不需要革命(通過革命 推翻專制 建立民主) ,B不需要這樣做,B只需要復仇。
B是基督山伯爵 送出華麗的復仇,他不是也不需要是政治家
沒有人能保護我,也沒有人再能打敗我。我不信教義,不信律法,我自己的標準就是我的法規。能阻止我的只有死亡,可是我不怕死。 —— 基督山伯爵
那麽,如果我們想阻止 B 對 A 的復仇 ( 顯然 AB 積怨很深 ),是不是要 向 B 灌輸要 “捍衛自己的利益” 的概念:壹旦妳成功讓 B 對 “捍衛自己的利益” 的概念 買單了,妳 說服 B 把 希望 寄托於 ( 不存在的 ) 好政府、好體制、好法律、好民主 去 “捍衛自己的利益”,那麽 B 是不是自然就會放下 “復仇” 的願望了?
然而,B 真的就這麽好糊弄嗎?如果好糊弄,還會有 “刺殺A的小孩” 的事發生嗎?
顯然,恩怨從未消除,當 B 痛下殺手的時候,B 是這樣認為的:富人的小孩子被窮人殺死,是活該。多行不義必自斃。

鹿ㄦJuly 05, 2018

以法律的層面而言,即便有偵查體制的設計,但本質上仍鼓勵人們對抗不正義之事,保護自己或第三人的利益,對於侵害法益的行為加以還擊。像允許正當防衛,便是「以正對不正」。看到朋友被毆打,便攻擊加害人以阻止其行為。當然,其範圍有先決條件,否則就會造成濫用與擴張,因為處罰的標的是「造成法益受損的行為」。因此不能夠看到朋友被毆打,卻跑去殺害加害人的小孩

保護法益絕對是和建全的法制有關。這也是基督山恩仇記整部作品所批評的,就是因為法制的毀壞及墮落(審判主角的法官銷毀證據)。主角只能夠仰賴制度之外的力量,進行報復。個人完全不認為主角最後有任何抱持「對好政府的希望」(因為制度早已經崩壞),結局對於恩怨的處理其實是非常的宗教。簡單來說就是要寬恕,即使對方是敵人的兒子,也不能夠讓殺戮肆意漫流

回到提問(也太多了吧,擇選回答)。健全的法制能夠處理對利益的受損,並懲罰破壞者。保護人們以護全利益的動機,對抗不正行為。這也是在禮崩樂壞的時代,俠義精神、以暴制暴會受到崇拜的原因。因為國家無法保障並處理利益的受損,人們只有另行他法,進行復仇。在基督山恩仇記這部作品裏,主角找到的顯然是上帝


248.如何評價特朗普將廢除大學招生種族因素?



據兩位知情人士透露,特朗普政府周二計劃廢除奧巴馬執政時期的壹套鼓勵大學在招生時使用種族考量來加強教育多元化的政策文件。

米米 July 05, 2018

這是好事,大家都是美國人,憑什麽不平等?好萊塢拍電影NBA招球星會按種族劃分嗎?

在美國,雖然少數族裔在升學考試時不能享受到任何加分優惠,但是在大學錄取、就職錄用等環節,為保障少數群體的平等權利,政府、學校、企業等要盡可能給予所有申請人平等競爭的機會,不得因為膚色、性別、宗教信仰等原因對任何個人造成歧視。

這種措施被稱為“平權政策”(affirmative action,字面意思是“正面的政策”),最早出現在約翰·肯尼迪總統於1961年簽署的《第10925號行政令》。在實踐中,由於女性和少數族裔在經濟和社會生活中常常處於的弱勢,錄用單位通常在選拔時會對他們稍稍傾斜,以增加他們被錄用的可能性。這壹項具有良好出發點的政策,在最近幾年卻遭到前所未有的挑戰。許多人覺得,平權政策似乎“矯枉過正”。在實踐中,平權政策過於偏向保護少數群體的利益,反而造成了對白人和男性等多數群體的不平等,而這種“逆向歧視”讓競爭朝著另壹個方向變得越發不平等。

249.如何看待海航創始人王健意外身亡,背後有陰謀嗎?



去年有段時間關註郭文貴爆料,了解海航作為白手套,與官層互相勾結,內部高度腐敗的壹些情況。後來就沒怎麽關註了。剛剛看到新聞,王某在法國考察時意外身亡。那麽,這會是謀殺嗎?背後有沒有權力角力的陰謀?如果有,來龍去脈、利害關系是怎樣的?謝謝。
新聞來源:《海航集團董事長王健意外去世》2018年07月04日 財新網
相關問題:《如何評價海航董事長王健近期內部講話稱“海航事件是反動勢力的瘋狂反撲”?》品蔥

BigBangTJuly 05, 2018

很有可能是被逼自殺,而且死亡與7月3日,似乎透露出“亡73”的意思。

我們先來分析下背景:

1. 海航的幕後老板王岐山實際上是和聖上為壹家了,這從副主席力壓6常委就可以看出。

2. 海航的債務和國資委私有化繼續要壹個人頂鍋。而壹把手陳峰是王的老部下,於是二把手王健似乎就懸了。

3.王健是國資委資產私有化的操盤手,掌握太多秘密,需要滅口。

4. 王岐山家族需要把別人的股份都踢掉。

半個月前,海航集團發生了壹些細微的變化。陳峰兒子的陳曉峰從美國回來了,進了海航集團首席執行官團隊,做了王健的特別助理

陳峰的侄子陳超也是在這個部門,做創新總裁

與此同時,海航集團高管發給王健的請示文件,要抄送壹份給陳峰了。這在過去兩年是沒有過的事情。

其實王健已經把15%的股份“被捐贈”了。

250.美國社會是否需要壹些社會主義成分?



美國這個社會在民主國家中還是比較右的,美國的經濟和創新確實壹馬當先,但是如果加入壹些社會主義的東西,是不是會更好?

kamuyouJuly 05, 2018

如果妳說的“社會主義”指的是高福利,大政府,那我可以說:西方國家都有社會主義成分,因為西方國家都或多或少的是福利國家(welfare state)。(與之相對的,幾乎談不上什麽福利的中國,現在是徹頭徹尾的資本主義國家——而且正是馬克思描述的那種十九世紀那種“血汗工廠”式的資本主義)

而他們的區別在量上,更在質(quality)上。

所以,在談“是不是更多”之前,更重要的,是要確保“好的社會主義”。

而最典型的反例就是法國,政府管制把經濟搞的壹塌糊塗,失業率居高不下。相比之下,北歐的社會主義就要更好壹些,既保證了窮人的福利,又保證了壹定的經濟自由度。

至於美國,總的來說算是比較“不那麽”社會主義的,據說美國是發達國家中唯壹沒有全民醫保的。但是,如上面所說,比起“多少”,更重要的是“好不好”的問題。如果說到美國的醫保制度,估計了解的人都會說:“不好”。而且考慮到用於醫療衛生的經濟資源,達到了GDP的百分之十幾,就搞成這個樣子,實在是太糟糕了。

所以,簡單來說,美國的問題不是“要不要更多”的問題,而是“壹定要更好”的問題。

比如,需要在幫扶窮人方面做到更有效,應該“授人以漁”,讓窮人特別是少數族裔真正有自立自強的能力,而不僅僅是讓他們更愜意地享受低質量地人生。正確的做法是,給窮人地孩子創造壹個良好的成長環境,讓他們從小就養成良好的習慣。

251. 當前大學生對“出格言論”教師告密的心理動機是什麽?



月軌 July 06, 2018
首先,教師的“出格言論”是不是被大學生告密和舉報,這壹點要警惕和存疑的,因:

1.教師與學生的地位和權力不平等,且師生之間的醜聞層出不窮,處於“弱勢”的學生們比較容易誘發旁觀者的同情心和義憤感,“意氣用事”的旁觀者就忽略了事件的真偽判斷;

2.關於“大學生對‘出格言論’教師告密”的報道,可以激發教師和學生們之間的緊張、猜忌和敵視的關系,致使教師為了明哲保身而“謹言慎行”——進行“自我審查”——久而久之,教師們就喪失了直抒胸臆的勇氣;

3.以“大學生對‘出格言論’教師告密”為理由,對壹些心直口快、剛直不阿和篤守師道的教師進行“肅清”,道德壓力和輿論風險較小。

4.學生們並無社會影響力、媒體資源和對抗的能力,校方將黑鍋甩到學生們的頭上,學生們為了順利畢業而只好忍氣吞聲和忍辱負重的背下去。

綜上所述,“大學生對‘出格言論’教師告密”是可疑的,不可盡信。

其次,拋開可疑的壹部分,“大學生對‘出格言論’教師告密”確有其事、時有發生,以2008年11月發生在華東政法大學的“大學生告密事件”為典型。2008年的9-11月間,楊師群教授為大壹新生們開設了《古代漢語》課,“第壹篇課文是節選自《左傳》裏的《鄭伯克段於鄢》,他會給學生講述這種骨肉殘殺的殘酷政治鬥爭泯滅了人性,對後來的政治傳統有重大影響①”、“隨後的課文《勾踐滅吳》、《蘇秦始將連橫》裏,他會引導學生思考戰爭對中國社會和文化的巨大破壞力,思考知識分子總是喜歡依附權貴的劣根性。②”,楊師群教授本人也不確定是哪壹言、哪壹語、哪壹字、哪壹句造成了兩位女同學的怒發沖冠、沁淚飲恨,下課之後,她們找到楊師群教授並指責他“怎麽能批評中國文化!批評政府!”楊師群教授申明自己的言論權利,見他“不知悔改”,兩個女同學就添油加醋壹番,將他告到了公安局和市教委,且“上面已立案偵查了③”。

11月21日,楊師群教授獲得了“喝茶談話”的“優待”,辦公室裏的幾位院領導開門見山,向楊師群教授核實了兩件事情:“壹是妳是否在課堂上講了有關某非法組織的事情,二是妳是否提到了某海外網站的事情。④”楊師群教授答:“他當即回答說不可能,關於前者他既不相信也不了解,根本不會去涉及,後者他也知道分寸所在,更不可能去碰。⑤”通過楊師群教授和院領導們的對答,可以推測兩位女同學的告密內容究竟是添了什麽油、加了什麽醋,也可揣摩壹下兩位女同學的用心是多麽惡毒、下手是多麽狠辣,已至“殺之而後快”的程度了。這壹次“喝茶談話”之後,楊師群教授氣郁難消,壹氣之下的寫了壹篇名為《有同學告我“反革命”》的博文,自此引爆了輿論,簡短的博文值得玩味,以下全文摘錄,以供鑒考:


《有同學告我“反革命”》

今天被領導叫去談話,說有上《古代漢語》課的學生到公安局和市教委告了我,說我在上課時批評政府等內容,上面已立案偵查。真令我啼笑皆非:政法大學的學生居然還和文化大革命時的思路壹樣,為了告發老師為反革命,可以不擇手段。可悲啊!這幾個中國的大學生。

記得在上《古代漢語》課時,我當然會批判壹些與課文有關的中國傳統文化,在某些傳統文化問題上如果與當今有壹些關系的話,我也會聯系當今和批評政府。

記得下課時有二位女同學找我,憤慨地指責我怎麽能批評中國文化!批評政府!甚至眼睛裏已經含有淚水。這樣熱愛中國文化與中國政府的同學,我很敬佩,妳們有這樣的權利!但為什麽我就沒有批評中國文化和政府的權利呢?所以我告訴她們:我也有發表自己看法的權利,如果妳們不願意聽我的課,以後不要選我的課就是了。不料,她們居然到上面去告我,甚至還添油加醋地給加我壹些“莫須有”的罪名,真讓我大跌眼鏡。

要知道,這種事情如果說它發生在清朝末年,可能還會有人相信;而要說它發生在民國初年的“五•四”時期,就不會有人相信了。妳們知道那時候的青年,已經基本接受了“民主”、“自由”、“人權”的理念,所以壹般不會發生這樣的怪事了。而如今,卻依然還會時常發生在21世紀的中國,並且就發生在中國的大學裏,這就太讓人匪夷所思了。想到最近中國的學校中發生的壹系列怪事,我只有默默地為中國的社會和人民祈禱:什麽時候中國社會才能走出愚昧?中國教育才能走上正軌?中國的學生才能比較正常的思維?⑥

通過華東政法大學的“大學生告密事件”、兩位女同學的表現、以及類似“告密事件”的學生行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幾點心理動機:

壹.為了消解“認知失調(所謂“認知失調”,是指“描述在同壹時間有著兩種相矛盾的想法,因而產生了壹種不甚舒適的緊張狀態”)”所造成的緊張、焦慮和痛苦。中國大陸的大學生們,耳濡目染了太多的“東方紅、太陽升,中國出了個毛澤東”、“做社會主義的接班人”、“中國共產黨領導了反帝反封建的鬥爭”、“美帝亡我之心不死”等等意識形態的“教條”,對中國共產黨的“先進性”、中共政府的“神聖性”和“階級鬥爭”理論的“真理性”已奉為圭臬,完全喪失了質疑和批判的思維能力。大學課堂較寬松(曾經的)的言論環境和五花八門的觀點,致使壹些學生的觀念和“信仰”受到挑戰、沖突和矛盾,引發他們內在的焦慮不安、疑惑不解和忿憤難消,此時,這些學生的選項有3:1.自省並拋棄謬誤之見;2.固執己見並進壹步的強化(極化)觀念;3.搞鴕鳥政策,稀裏糊塗就算了。比較激進的學生選擇了“2項”,那麽,他們勢必以“告密”的方式搞垮教授,以此消滅“雜音”、進而獲得他們的“壹切如常”和“心安理得”。

二.“階級鬥爭哲學”的崇尚者、“社會達爾文主義”的追隨者、“革命意識形態”的捍衛者、“歷史進步論”的膜拜者,這壹類的大學生並無“認知失調”的情況,但他們是徹徹底底、紅透根骨的“革命行動派”,視教授(以及知識分子)為“知識越多越反動”的“反黨反革命份子”,“勾結境外反華勢力”的“走狗賣國賊”、“遏制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封建勢力余孽”,隨後,他們就充分的發揚了“雷鋒精神”:“對待同誌要像春天般溫暖,對待工作要像夏天壹樣火熱,對待個人主義要像秋風掃落葉壹樣,對待敵人要像嚴冬壹樣殘酷無情”。以“殘酷無情”的方式保護“革命果實”,他們念茲在茲、津津樂道。

三.“政治投機主義者”的趨利避害的市儈行徑。這壹點就無需多言了,“入黨”是他們“謀取仕途”和“固業保身”的通行證和護身符,為求“入黨”、必需積極的表現,對於中共來說,還有什麽比“檢舉反黨反社會份子”和“打擊敵對勢力”更積極的表現呢?熟諳此道的學生們,難免的鬥膽壹試。

壹己之見、難免紕漏,見諒。

註:

①、②、③、④、⑤皆摘自《南都周刊》,主筆石扉客。

⑥《有同學告我“反革命”》壹文,原發於楊師群教授的博客,但早已“和諧”掉了,本人於“愛思想網”覓得。

252.妳的政治主張和意識形態是什麽樣的?



殷笛July 06, 2018
在公平與效率的平衡上,我選擇公平優先!人類社會原始的氏族公社之後,壹直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社會,我就想問問,既然是弱肉強食,那還有什麽必要上交壹部分勞動成果去養活壹個政府?政府如果不去抑強護弱,還有什麽必要存在?當然,這就像黑社會收保護費壹樣,不是自己可以選擇的。


253.如何評價美國民主基金會NED這個機構?



虎哥July 06, 2018
1982年,美國總統羅納德·裏根提出促進“民主基本建設”的計劃,在全球“推廣民主”。1983年11月,美國國會通過《國務院授權法》,撥款3130萬美元成立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並讓其享受免稅待遇。,總部設在華盛頓特區,其宗旨是促進及推動全球的民主化,並向相關的非政府組織及團體提供資助。

根據國家民主基金會的說明,該基金會每年撥發大約1萬多筆款項,每筆撥款平均大約5萬美元,總共為5億多美元。

總的來說,NED這些資金都給了國內為專制或威權的政府的爭取人權和民主的機構,如果已經是民主自由的國家幾乎是申請不到的,像日本、韓國、臺灣、印度這些。這些組織都在當地提倡人權、法治和民主,在中國包括:法制和公眾參與、美國國際勞工團結中心、中國信息中心、中國人權觀察、獨立中文筆會等。當然,在這些國家也存在壹部分支持政府的人群,他們會認為美國是對他們搞破壞。

下文列出亞洲各國獲得資助的比例:

中國 611萬0531美元 香港 36萬9983美元 西藏 44萬4710美元 新疆 52萬1105美元 中國內地 477萬4733美元
緬甸 408萬9747美元
巴基斯坦 325萬7206美元
朝鮮 151萬8788美元
印尼 129萬6101美元
菲律賓 90萬2842美元
馬來西亞 77萬美元
東帝汶 65萬3000美元
斯裏蘭卡 56萬1370美元
尼泊爾 44萬1559美元
泰國 42萬0660美元
孟加拉國 20萬5896美元
越南 17萬7000美元


254.野外露營有什麽需要註意的地方?



亂彈July 06, 2018
基本上露營皆需要註意以下幾點。

1. 氣溫。寧願過熱也不要失溫。

2. 降雨。會影響生火和舒適度。

3. 地表。草地>沙地>碎石。

4. 水源。主要是盥洗用,欲生飲建議搭配過濾吸管。

5. 野生動物。

6. 刀。防身、割繩索、削樹枝等。

7. 垃圾打包帶走。

8.如果願意犧牲壹點自由度,可以找個旅伴。2人的效率和安全性比1人大很多。


另外,需要註意野生動物,不是怕牠偷吃食物,而是怕牠把妳當食物。

筆者bikepacking的經歷,曾有壹次淩晨體力不支決定休息。

睡在大碎石地上,剛紮營就開始下暴雨,氣溫冰點附近。

冷累餓痠痛溼,這些都可以忍。

但雨稍停之時,我聽到動物走近,從呼吸和步頻判斷,是狼或狐貍。

我拿著兩把求生刀出帳時,該動物已不見蹤影,那晚誰也不是誰的食物。

如果提主問的是豪華露營(gampling),能帶上椅子、電視、除濕機,那大概只需要註意風速,畢竟是帳篷,比不上建築。

如果是露營拖車,很需要平整的空地,而且拆裝需要較長時間。曾和壹輛RV同時撤營,我把帳棚綁上單車時,他們也才剛收好。

最後,野外露營難免遇到危險和困難,放松和樂觀的心情很重要。

255.“不公社會的受益者” 是否能夠幫助 “建設壹個公平社會”?



比如壹個北京高中生,是否會希望在大學錄取時使用全國統壹試卷、各省份分數線壹致,是否會希望壹本大學不要紮堆兒建在北京海澱,要分散到各個省份。
妳雖然僅僅是 “不公的產物” ,不是 “造出不公的人” ,但是妳是壹個受益的不公的產物。
如果妳是不公社會的受益者,妳是否還會希望壹個公平社會的到來?
我們是否能指望(跪地祈求) “不公社會的受益者” 自願幫助 “建設壹個公平社會” ?
這種祈求是否有用?
我們是否應該指望 “不公社會的受害者” 不要成為 “刁民” 反倒成為 “順民 / 道德榜樣” ,繼續在不公社會裏老老實實地受侵害、絲毫沒有醞釀復仇?

陌路者July 07, 2018

關於本問題《能否指望 “不公社會的受益者” 自願 “建設壹個公平社會”?》的答案,轉載壹段話:

“在中國這個社會上,人們努力回避談論利益,覺得放不下面子張不開口,於是就談道德談高尚,天天沒事兒就談道德規範寄希望人人大公無私。

不管個人還是組織,成員還是機構都有自身的利益。如何使多方利益協調多贏,不要寄希望他們的道德修養和自律,而是要靠制度和法律的約束。

優秀的制度只能來自於利益多方的充分博弈,沒有什麽制度能壹步到位達到完美,都是在智慧的充分鬥爭中,不斷協調與再分配,逐步演進來實現日臻完美。

任何人都應把自身利益放在首位,所有人都惦記著妳的利益,除妳自己沒人會替妳守護。

人壹定要忠於自身利益,追逐捍衛自身利益的人才是最美的。

《國富論》提到,人每天所需要的食物和飲料,不是出自屠戶、釀酒家和面包師的恩惠,而是出於他們自利的打算。

放著利益這麽純潔的東西不談,談NMB的道德。道德只能用來約束自身,而不能拿來說教別人。

大自然的法則就是這樣,羚羊幾年吃草才生出壹身肉,直接被獵豹咬死掠奪;獵豹費力捕捉的羚羊,又被土狼群搶走;利益只屬於強者。

這世上只有暴力威脅才可以使妳放棄自身利益,其他的都不可以。每個人都應獨立、自覺、強勢地捍衛自身利益。

如果妳有來源不正的利益,妳依然可以正大光明地去捍衛,別感覺不好意思;殺人犯雇個律師在法庭為自己開脫罪名,需要道德不安接受譴責嗎?

假若妳想在人前裝成高尚的君子,口是心非地認輸放棄,那可夠悲哀的。

因為壹個人因為道德枷鎖、道德綁架、道德脅迫而放棄自身權益利益,這是可鄙的,源於內心的品德才值得崇尚敬佩,對於被逼無奈的道德,那只是壹種虛偽妥協。

若有人想要妳放棄那就按規則來,收集證據找律師來脅迫妳照做好了,這才是天理。

我們需要的不是個人自覺,而是由暴力強制執行的壹套規則,然後用這套規則來刺激社會產生更多的財富,合理地進行分配與再分配。”

剛開始只是想吐槽壹句:

“不公也有很多種,要聯系具體情況。建國後中國婦女地位的提升,不就是當權了的男人做的貢獻嗎?不過後來由於房價狂飆,中國已然是“重女輕男”了。”

結果我被屏蔽了,毫無疑問,這又是那個數字id的問題。

該ID提的問題必須是【戰鬥、逃避、死亡】相關的問題,幾乎所有【戰鬥、逃避、死亡】相關的問題都是這ID提的;

這些問題的區別在於【誰和誰戰鬥、誰去逃避、誰去死亡】。

如今又開始期望“戰鬥的對象”主動妥協了。

網絡鍵盤俠並沒有受到真正的壓迫,他們僅僅是感受到“哎呦中共太邪惡啦,好嚇人啊,人家好怕怕”。

由於他們並沒有受到壓迫,他們連【自己受到什麽樣的壓迫】都表述不清,所以找不到反抗的方法,甚至根本不需要反抗,連理由和動機都沒。

於是只會上網嗶嗶中共,懷著被害妄想癥,設想種種脫離實際的情形,表達著自己對中共的恐懼與崇拜。

這就印證了“在小資產階級身上革命狂熱和顧影自憐交替出現,他們是不堅定的革命分子”這句話。

前壹分鐘盼望著中共搞砸與民主化,斯德哥爾摩綜合癥發作、希望中共主動民主化;

後壹分鐘轉而敬畏崇拜共產黨、擔心民主化後的負面影響、嘲諷鄙視那些不如自己的更底層的階級。

革命的中流砥柱是【廣大勞動者】,不是成天泡在網絡閑談的青年網民。

勞動者需要勞動並獲取收入,有老人需要撫養與照顧、有老婆需要養活與討好、有孩子需要養育與教育、還有債務與生存所需支出。

對幸福的追求與向往,都需要拿回自己的利益,他們必須要抵制剝削,有抗爭的理由。

行動的目的和結果並不總是壹致的,目的是爭取自己的應得利益,結果卻是加速了中國的民主化進程。

革命不壹定需要流血,非暴力革命的三個要點:

1.擴大自己的影響力,2.動搖人民對暴政的支持,3.使暴政維持現狀的代價升高。

脫離了具體的情形沒辦法分析。

比如妳受到了資本家的剝削怎麽辦?

如果妳是“此處不留爺、自有留爺處”的優秀者,妳可以申請符合業界標準的薪資與賠償、申請勞動委員會仲裁、最後打官司法律渠道維權,折騰妳的對手,維護妳的權益。

如果妳是沒有才能又害怕丟工作的普通人,然而【眾多普通人的態度消極、不盡力、不用功、不合作】也是壹種被動的反抗,畢竟資本家面對這樣壹種長期的內耗也是很頭疼的。

比如妳受到了房價的剝削怎麽辦?

那妳先忍住不要買房,勸別人不要買房,或者五年內忍住不要買,現在買房,就是花真金白銀買泡沫、當接盤俠;

況且不少人連錢都沒有,貸款去買的話,幾年後遇上通貨緊縮,這債務妳這輩子都還不清。

不買房也是非暴力不合作的壹種,地方財政收入的壹半以上來自於土地出讓金,全國人民能夠抵制這種橫征暴斂,維持現狀的代價就會提升。

墻倒眾人推,每個人爭取自己的權益,就是在貢獻微薄的壹份力,逐步改善社會。

256.移民國家如何保證移民對國家的忠誠的?



JafaJuly 07, 2018
因為壹個移民生活在這個國家,只要遵紀守法、依法納稅,就是忠誠於這個國家的表現。

利用移民身份便利,從事間諜活動通敵賣國,屬於極小概率事件。真有的話,也在情報部門反間諜工作範圍內。針對這種事件,發現壹起,處理壹起就可以了,沒必要作“非我族類,其心必異”的假設,壹竿子打翻壹船人。

況且移民第二代往往會被同化,在語言、思維方式上跟當地人別無二致,懷疑這些人的身份認同就有點杞人憂天了。

257.如何評價核電?如何評價核能的未來?



FridayJuly 07, 2018
我想問壹下大家是否支持核電?妳們看好核電的未來嗎?
PS:我本人是支持核電的,我認為只要和能以後利用得好,可以造福人類,畢竟我們的核能技術自70年代以後就再也沒有更新過,技術層面還停留在70年代。
這個視頻是對核能的科普
https://youtu.be/rcOFV4y5z8c

這個視頻是闡述支持核能的觀點
https://youtu.be/pVbLlnmxIbY

這個視頻是闡述反對核能的觀點
https://youtu.be/HEYbgyL5n1g

利益相關:CANDU核電站施工工程師,現在參與世界最大核電站重修工作。

個人認為,核能的問題不在於技術本身,甚至不在於技術革新本身。現有堆型(主要指Generation 2 & 3 ,CANDU, PWR, BWR, ABWR) 穩定高效,安全性強。

從從業者角度來講,核能的問題主要在於兩點:

1. 消除民眾疑惑

2. 過高的建設成本和維護成本:舉例子來說,同樣的6" PHT主管, 304不銹鋼材料,工業級的pipe可能單價只有200刀/ft,ASME nuclear class 1的pipe單價大概在8000刀/ft。成份完全壹樣,唯壹的區別是QC和traceability成本。同樣的原因,在工業項目裏壹個shift的工作量,放到vault裏面就是壹個月。壹個焊點,commercial項目裏無需驗傷,油氣項目LPI驗傷,放到核電就是LPI+UT+RT。

核電站的三大基礎安全邏輯:Diversity, Redundancy, Segregation. 比如說壹條關鍵的管線上有壹個泵,Diversity的邏輯要求工程師在設計管路時必須為這壹個需求(輸送流體),考慮至少兩種不同的技術:比如離心泵和PD泵;Redundancy的邏輯要求每種技術至少有兩個以上的設計冗余,即至少在每種技術上使用三個完全相同的泵,其中兩個為冗余;Segregation的邏輯則要求所有六個泵必須在距離上互相遠離,保證局部故障不會影響系統的整體安全。

核電站裏則更加嚴格,每名工程師或技工必須接受每年40小時以上的安全教育,進入核電站管制區域之前必須接受徹底的安全檢查,佩戴累積劑量計和瞬時劑量計,離開時則必須接受尿檢和全身劑量檢查。

這麽說吧,核電站裏連報警用的應急電話都是老式的rotary phone,為什麽?因為新的雙音頻電話不符合CSA裏規定的核電站建築附屬物標準。我剛入行時問過我的supervisor為什麽還在用這種老式電話,他說:This system have been working in the station for over 30 years, and it would cost more than hundreds of millions dollars to evaluate, design, build, and validate a new system. Also those were never used anyway we all use cell phones. :)


258.代孕開放能否解決少子化問題?



看清了知乎July 07, 2018
我認為,代孕可以解決部分二胎問題,比如壹些大齡母親因為種種原因無法生育第二胎。但是對於本來就不想生的年輕人,是起不到什麽作用的。

想要多生,首先要改變社會模式,叢林資本主義? 天天998工作制?累得半死生啥啊?人民在在趙家人眼裏只是辛勤勞作的工蟻壹樣,妳不忙人家哪來供奉?

社會節奏慢下來,人們才慢慢願意生育。

但是,代孕合法化是有很大社會風險的。代孕合法化之後,接下來就是買賣小孩合法化,這樣就更直接了……生育產業化,傳宗接代產業化,少數資本痂操縱人類的繁衍進而控制更多……潘多拉魔盒不要隨便打開。


259.國內傳銷是如何給人洗腦的?



不動明王 July 08, 2018
回答這個問題真的好嗎?不等於回答完了變相的傳播洗腦技術,給別有用心的人。不談太深,我就寫個提綱了解個大概就完了。

寫傳銷的真是太多了。

古今中外的騙術核心都是利用人性的弱點,弱點不是缺點,弱點是無法克服的,能克服的叫缺點。

壹、利用人性的弱點,設計誘餌,吸引目標客戶。

1、貪婪

2、好逸惡勞

3、賭性

二、吸引到目標後,組織學習。

1、利用信息不對稱,設計壹些和誘餌相關的復雜體系和名詞。

2、反復灌輸名詞 填鴨式灌輸 最後形成條件反射。

3、安排托,榜樣的力量。

4、設計傳播獎勵機制,讓洗腦成功個體主動出去傳播,達到病毒式傳播效果。

討論太多操作細節有傳播行惡方法的嫌疑,起貪婪之心時和遇到違反常識的情況之時,給自己潑冷水是防止受騙的唯壹方法。

推薦閱讀:傳銷的具體案例,慕容雪村2010年寫過壹本紀實小說,《中國,少了壹味藥》。

260.專欄文章: 直言收割傻逼 李笑來的不尷尬



BigBangTJuly 08, 2018
今天的熱點:幣圈首富李笑來割韭菜錄音曝光,直言靠網紅流量和炒作騙散戶錢

被他收割的韭菜,完全壹副“買定離手,輸贏認命”的口氣。

在幣圈掀起如此驚濤駭浪,壹句“尷尬”似乎就能對投資者負起全部責任,李笑來可謂真的“不尷尬”。

面對這樣的公眾危機,作為羅振宇的得到APP————也是李笑來粉絲的主要來源————的臺柱子,李笑來幾乎連敷衍甚至矯飾壹下的意思都沒有,可謂壹點都不講究。

背後流露出來的深意,大家不妨自由暢想。

值得玩味的是,近段時間,很多權威的媒體和大型門戶網站,紛紛散布像“市民爭搶兇宅”這樣炒作房價即將暴漲的假消息。而事實上,房產巨鱷們卻都在忙不叠地套現,要麽攜款出逃海外,要麽正在移民,想要手中的盤子扔給不明真相的老百姓,讓他們買單。

李笑來們的豪不尷尬和房產巨鱷們在欺騙民眾時的毫不商量,無疑都在說明壹個結論:

壹個不同尋常的時代已經到來。

261.(水題)各位最拿手的壹道菜是怎麽做的?



fricasseeJuly 08, 2018
水煮魚,自家做的水煮魚我壹般用鯇魚,不是只喜歡這種,而是市場上沒得選,唯有去買些切好的大塊魚肉,壹般都是側腹,肥膏與白肉並重,鱗片又少,刀下去時順著骨頭可以切開很漂亮的線條,拿來做什麽樣的菜式都是不差的選擇。

取回家裏刮再刮壹次魚鱗,用好刀從魚肋骨開始切割,壹條魚肉在壹厘米左右就好,要讓每根肋骨都粘著魚肉,不要太厚,因為煮時難掌握火候,更不要太薄,這樣魚肉壹下就被熱水沖散,肉質也會發死發柴,吃起來沒有嚼頭。

魚條切好後,打壹個雞蛋,只取蛋清,混在魚肉裏,再用生粉勾芡,混成凝膠似的纏在魚肉上。

另壹面再用四川的小辣椒,壹根手指長,鮮紅色的,跟鞭炮壹樣的那種。拿出十來支,去掉尾巴夠只需從中橫著壓足夠壹刀,這樣辣椒籽不會全碎開,既能保持美觀,又能確保辣味受控,不會只辣不鮮。

到這,步驟就多變了,可以用辣椒幹煸,也能直接將魚下鍋煮熟,要說通常的,偏偏是後者難做。

按照壹般工序,該是放水放蔥姜,或許也弄些料酒,我通常選擇都來,還要放少許的糖與丁點亨氏白醋,水不要太多,且沒過魚肉少許既可,還要看食器是否夠闊。

等水燒開了些,蔥姜調味料劈裏啪啦都落到水中,大火燒到最旺,魚肉也連帶進去,看到變白就可以熄火出鍋,連湯水倒入器皿中,扣上蓋子讓魚肉自熟壹陣。

轉頭再在鐵鍋中倒些好油,山茶油不錯,橄欖油也好,雖然都不是常用的高溫油,但吃起來口感不粘舌頭就是勝利,也顧不上太多。

我到不是太註重辣椒幹煸的工序,爆鍋與否也看心情,做到極致到不需要太多步驟,小火慢燒,待油溫差不多時,麻椒、孜然粉、蒜、小洋蔥,統統不要少的放進去,跟著再倒入切好的辣椒段,混在壹起有天然的香味。

鹽不能少,辣是需鹹來調和,愈鹹愈鮮。沒了鹹,也就吃不出辣,兩者缺壹不可。

火更是要控制好的,辣椒的顏色燒的最開時也最為紅艷,可也只消那麽壹陣,就從紅入黑,整鍋油也要變了顏色,糊味就占了上風。

能用小火將辣椒滋味釋放,再把辣椒粉壹撒,調出兩層紅色來,上是淺紅,下是暗紅,大火壹開,上下混在壹起,扯開裝魚的器皿蓋子,順著蒸籠熱氣壹次倒下,水與油接觸時的嘩啦作響,是最具觀賞性的,切記不能錯過,要是不怕油花對自己有十足把握,直接端到桌面給食客觀看,是更好的選擇。

等油花倒幹,整層水煮魚上都漂了辣油,但凡夾起壹塊魚肉,都是過了油的外紅內白,兼有蒸魚的甜味,又不失水煮魚的特色,也不要飯店的豆芽菜做鋪墊來掃興,尚沒吃飽便壹幹二凈,如此壹整鍋水煮魚,合當有三四斤,足與友人吃出歡情。


262.如何評價電影《我不是藥神》?



月神塔斯蘭娜July 09, 2018
唉,國內沒法說我就在這說。把這段歷史留下來也好。我們都知道中國的進口藥都是協約定價,中國政府直接定價,賣藥的執行定價就好,然後中國政府抽稅就好了。這種方法保住了中國制藥在國內的市場,防止國外優良藥品沖擊市場,保住了權貴階層的利益,底層老百姓死多少那又無所謂。中國的發展模式大家都知道,強國弱民。如果還想不明白中國藥價為什麽這麽貴而且沒特殊醫保,妳們可以去油管查查。

這些東西早就知道,但是沒有用,魯迅罵了壹輩子中國還是中國,我們都被趕到品蔥來了中國還是中國,我看到嗶哩嗶哩上的維穩文說什麽中國不仿制藥是因為中國嚴格履行WTO承諾……我想笑,三年前我估計我能笑的出來,現在不行了我笑不出來了。唉,唉,唉三聲哀嘆我也救不了我的國,我只能哀嘆。

妳們拿人命賺錢是要遭報應的,聽說電影裏有差不多這句話。呵呵,報應?我看不見報應我看見的只是壹幫人在苦苦掙紮,另壹幫或冷眼旁觀或幸災樂禍或大把大把的數票子過著幸福的生活。階級固化不是小可愛們想想而已,階級固化壹個後果是各個階級之間沒有交流了,上層人把底層人的苦難當成茶余飯後的談資,時不時掉幾滴鱷魚的眼淚。

中國人是要還血債的,未來壹定要還。


263.如何評價“壹周四天、每天10小時工作制”?



為什麽要每天10小時,應該每天8小時,然後壹周工作四天。人活著這輩子最理想的應該是越來越接近有更多的時間做自己感興趣的事情。
茍正局July 09, 2018

我先講個歷史故事:

在美國,工人們每天要勞動14至16個小時,有的甚至長達18個小時,但工資卻很低。馬薩諸塞州壹個鞋廠的監工曾經說過這樣的話:“讓壹個身強力壯體格健全的18歲小夥子,在這裏的任何壹架機器旁邊工作,我能夠使他在22歲時頭發變成灰白。”沈重的階級壓迫激起了無產者巨大的憤怒。他們知道,要爭取生存的條件,就只有團結起來,通過罷工運動與資本家作鬥爭。工人們提出的罷工條件,就是要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
1877年,美國歷史上第壹次全國罷工開始了。工人階級走向街頭遊行示威,向政府提出改善勞動與生活條件,要求縮短工時,實行八小時工作制。罷工不久,隊伍日漸擴大,工會會員人數激增,各地工人也紛紛參加了罷工運動。
在工人運動的強大壓力下,美國國會雖然被迫制定了八小時工作制的法律。為紀念這次偉大的工人運動及抗議隨後的宣判,在世界範圍內舉行了工人的抗議活動。這些活動成為了“國際勞動節”的前身。


超長的工作時間不僅影響員工的身體健康,也使其心情壓抑。加班侵蝕了員工的個人自由時間,直接影響著結婚率和生育率。已組建家庭並育有子女的員工則面臨不得不放棄照顧家庭的艱難抉擇。

加班帶來的諸多弊病引發韓國各界的重視。近期,就有韓國企業開始施行壹周四天工作制,要求員工僅周壹至周四在公司辦公,以此來提高工作效率,避免不必要的加班。在此之前,還有不少機構嘗試打破加班慣例,通過切斷網絡、強制關電腦以及派人巡查等各種方法,要求員工在每周固定的某壹天或兩天準時下班。

之所以勞動節其意義是為勞動者爭取到了合法權益,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而不是國家忽悠我們勞動最光榮,壹些無良老板鼓勵員工無償加班,不過歸根結底這些權益都是人們通過鬥爭為自己爭取過來的,如果大家可以團結起來鬥爭四小時工作制也是可以實現的,而不是指望通過資本家哪天良心發現,醒悟之後改成四小時工作制,那是癡人說夢。

264.英國到底為什麽會脫歐?



老少鹹宜July 09, 2018
思維最容易達到的層次是:支持脫歐的多是中下層英國人,支持留歐的多是精英上層階層。

事實上如果在歐洲做壹個調查就會發現,極右勢力的支持者和英國脫歐的支持者高度重合,屬於社會的中下階層。而歐洲極右勢力的主流政治主張是:反對全球化、歐洲壹體化、穆斯林化以及要求收緊移民政策等。

所以有人說:英國脫歐是窮人發出的吶喊。在歐盟成立的這些年、尤其是2004年東擴以來,西歐國家的中下階層受到了最為嚴重的利益損害。

原因就是新加入歐盟的東歐十國的其工階層大量湧入西歐。比如英國10年間接納了超過100萬東歐移民。英國中下階層認為東歐移民搶走了他們的就業崗位,還申請了大量福利、津貼,然而他們很少在英國消費,而是將在英國賺的錢寄回東歐老家。

在荷蘭、德國、法國等國家,這種情況同樣普遍存在。

恰好這時歐洲經濟陷入了衰退。蛋糕做大的時候,多些人來瓜分,大家不會說什麽;但當蛋糕無法做大、甚至變小的時候,矛盾就出來了。

但西歐精英階層可認為賬不是這樣算的。企業家和工廠主們認為東歐移民增加了勞動力供應,大大降低了企業的成本;同時政客們則認為,移民可以帶來大量的經濟增量,容易體現自己的政績;而歐盟東擴可以從戰略上擠壓俄羅斯的經濟生存空間,讓歐洲更加安全。

這場歐盟東擴、歐洲壹體化的遊戲讓富人更富了、窮人更窮了,甚至被迫要跟東歐外來者競爭上崗了。

所以窮人不憤怒是不可能的。

為什麽近年來在全球範圍內出現了空前高漲的反全球化思潮?英國脫歐式的憤怒為什麽越來越司空見慣?反全球化不僅出現在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歐國家,還出現在東亞和美國。

近年來美國認為WTO裏人多嘴雜,難以在貿易自由化方面取得任何新的進展,因此正在全面圍繞“負面清單制度”和“準入前國民待遇”等核心規則構建TPP和TTIP等新的“朋友圈”。美國主導構建的新貿易規則裏有壹個非常醒目的條款:保護跨國公司的利益,設立壹個淩駕於國家主權之上的裁決機制。

因此有人說:跨國公司在新規則下將實現對全球的統治!

窮人憤怒的壹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在全球化時代出現了贏家通吃的局面,窮人在馬太效應的壓迫下難以翻身。如果美國設想的貿易規則得以實現,不僅窮人會更窮,窮國也會更窮,而且很難有翻身之日。

雖然反對全球化的呼聲越來越高漲,但不能否認隨著技術的不斷革新進步,全球化是不可抗拒的浪潮,而貿易自由化也是壹個不可逆的基本趨勢。

反對派的呼聲不是要徹底反對全球化,而是反對全球化造成的機會不均等。窮國認為富國霸占了更多的機會;在英美等國這樣的所謂富國的內部,也存在著心懷不滿的窮人。

實際上並不存在什麽方向之爭、道路之爭,萬事萬物的本質還是利益之爭。全球化和反全球化都是手段,最終的結果只能是通過談判實現各方的妥協。



265.如何看待無處不在的攝像頭?



前幾日回北京,坐地鐵。 進到地鐵站,第壹感嘆是服務人員統壹的醒目的紅色貝雷帽,很有範,第二感嘆是居然每壹臺刷卡機的刷卡區域前都安裝了壹個攝像頭,真是無處不在。
那個站點,離始發點很近,是附近最大的壹個樞紐。 當時是壹天中人流最少的時間段,人不多。 等車的,還有壹群穿著天藍色正式警察制服的小孩,也是醒目的統壹貝雷帽。
真的是小孩,不到10人,嫩稚的面龐,都是剛到工作年限的模樣。
會有這麽年輕的警察?好奇之下,我靠近詳細觀察。
沒錯,裝備很齊,感覺很正式,包括銀色的徽章。但右後口袋沒有武器,代替的是壹根紅色的小棒狀的東西。
地鐵進站的時候,這群人突然散開,分別進入不同的車廂。
當時,我只是奇怪這群人的年齡,沒感覺什麽不對。
車廂內不擠,也不空。
當快到站時,我換到了門口。
我看到那個進入同壹個車廂的警察小孩,斜依在門口,奇怪是的,他站的方向是面對著車廂內部,左上胸掛著壹個帶警察徽章的比步話機小壹些的黑盒子,沒什麽表情。
我多看了幾眼,赫然發現:那居然是壹個移動攝影頭。通過外部光源的反光,在徽章下面區域能看到中間壹個大的光圈,四周還有4個小,可能還帶景深效果。
這些年輕警察居然是壹支流動的人體攜帶攝影隊伍,他們進入每壹個車廂,守在每壹個門口,拍下每壹個進出的人的臉。
壹瞬間,我寒毛直豎,下意識地後退幾步,離這個攝影頭遠些,浮現大腦的是當年政府描述國民黨統治手段的最常用的那4個字。
那天也不是什麽特殊日子,應該也沒有什麽大會要召開,就是最普通的壹天。
我不知道究竟為了什麽要做到這種地步?
我不知道要動用多少國家資源才做到這種地步?
如果連線下都能做到這些程度,那線上就可想而知。
我不想使用那些激烈的詞語,但我真想明白政府到底在對抗什麽?是敵人嗎?是我們這些活在國家,為這個國家交稅,建設這個國家的人民嗎?
下午跟朋友談事,快結束時,我提了提這事,出乎意料的是,對方的反應居然是:這沒什麽,對北京這種政治中心這樣做是值得的,不管花多少錢,萬壹出點什麽事,對國家影響太大了。
我的天,這話題就接不下去了。
我們算得上是接受過高等教育,日常工作圈也算是先進行業的壹群人啊!
對事物的觀點居然都停留這麽表面的淺層上。
我不知道有多少人支持這些做法,還是說,是我自己過於敏感了?
或者,這就是人性? 在北京有房、有車、有家庭、有事業的人,就有正當的理由支持這樣做,免得影響他們的利益?

政治敏感 July 09, 2018

梁啟超:我國萬事不進步,而獨防民之術乃突過於先進國,此真可為痛哭也。

魯迅:中國歷史上只有壹,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代;二,暫時做穩了奴隸的時代。

267.古今中外有沒有類似的時期人們紛紛自我閹割不談國事?



米米July 10, 2018
《國語‧周語上》和《史記‧周本紀》中都有記載“周厲王殺人止謗”的故事。 周厲王統治周朝時把平民賴以謀生的許多行業,改歸王室所有,壹時間民生困苦、民冤沸騰。

厲王不聽勸諫,采用特務手段對付人民,他派人去衛國(河南淇縣)請了很多巫師,在首都鎬京(陜西西安以西)川流不息地巡回大街小巷,偷聽人們的談話,凡經他們指認為反叛或誹謗的人,即行下獄處決。 不久,鎬京再也聽不到批評厲王的聲音。

後來人們索性連話都不說,親戚朋友在路上見了面也只敢用眼睛示意(道路以目)來表示對厲王的不滿。厲王大喜說:“我終於使誹謗停止了。”

他的大臣召公勸戒說:“這樣堵住人民的嘴,就像堵住了壹條河。河壹旦決口,要造成滅頂之災;人民的嘴被堵住了,帶來的危害遠甚於河水。治水要采用疏導的辦法,治民要讓天下人暢所欲言,然後采納其中好的建議。這樣,天子處理國政就少差錯了。”

厲王不聽勸告,仍然壹意孤行,實行暴政。舉國上下都是敢怒不敢言。 3年後,平民們最終不堪忍受,自發地組合起來攻入王宮,把暴君放逐到壹個叫彘(今屬山西)的地方。“殺戮無辜曰厲”。

周厲王的謚號“厲”字,即是概括了這段殺人止謗的歷史。 “道路以目”指的是統治者胡作非為,采用高壓政策而導致百姓的不滿與怨恨。人們在道路中行走時相遇,卻因有所顧忌而只敢以目示意,不敢發言。


268.民選的官員是如何勝任國家治理的?



昵稱 (必填)July 10, 2018
現在我們有壹個疑問:
民主發達國家的官員都是來自平民,他們似乎又把國家治理的很好。
他們是如何勝任的?

首先

妳對“治理國家”存在誤解

由於中國政府的極權特征

公權力深入社會每壹個毛細血孔之中

所以培養出中國人的思維習慣:

任何事都要政府參與,任何責任都要政府承擔,任何功勞都是政府的,任何過錯也是政府的

然而實際上在現代社會中

政府的權力被限制在盡可能小的範圍裏

社會中大量的事務,問題,沖突依靠的是公民自治的方式處理

比如各種的行業協會,工會,社群組織,銀行,甚至是美聯儲都不是政府機構

當問題出現時,相關人員自行與這些組織談判,協調,達成協議

除非已經超出這些組織的權力範圍

而在除去這些事情後,政府的職責就少了很多

其次

政府權力結構並非“金字塔”形

聯邦政府未必管得了州政府,市政府

各級政府有自己的權力範圍和職責,不存在嚴格上下級關系

這樣壹來,每個政府的職責又少了很多

第三

官員分兩種

政治家和技術官僚,也可以叫政務官和事務官

政務官是靠選票選上來的,也就是妳所說的“平民官員”

而事務官不是,他們就是公務員,是從基層壹點點熬資歷,壹步步逐級升遷任職的

政務官壹般就任政府首腦,各部委長官

而事務官最高升到各部門副職

事務官由於常年從事相關工作,他們熟悉政府運作方式,各種業務辦理的流程

從某種角度說,真正在“治理”國家的是他們

但是,這種“官僚體系”本身具有大量弊端

他們熟悉公文寫作,可以將罪惡隱藏在各種文字遊戲中

他們了解稅收分配,可以輕易的為自己斂得巨額財富

他們缺乏競爭,可以壹杯茶壹張報紙安度整天

他們屬於利益共同體,所以同僚間相互包庇理所應當

他們缺乏監督,可以對任何對自身不利的內容定為“涉及國家安全機密”使外界對其的質疑化為無形

這時就需要引入“政治家”

靠選票而非資歷上任的“平民”天然的站在“公務員”的對立面

他們無需懂得復雜的預算報表,只需監督指定預算的專業人員沒有做手腳

他們無需有著高瞻遠矚的眼光,只需從各行業專家提出的未來規劃中選擇壹個能給他帶來更多選票的那個,也就是說,實際上並不是他選擇了某個方案,而是人民選了那個方案

他們無需明察秋毫,只需要當有人舉報政府中出現某種弊端時果斷處理,因為他們來自“平民”,所以和公務員之間沒什麽“人脈”,沒什麽利益關系。而“選票”是他們的命根,如果他還想連任的話,包庇下屬或同僚絕不是明智的選擇。

他們無需知道怎麽治理國家,只需要知道怎麽治理公務員即可。



最後

政治家也並非全無經驗

向川普這種毫無政治經驗的人當選在美國也是少數,大多人也是從市議員,州議員,國會議員壹點壹點累積出來的。

最最後

評論裏這位較“dayong”的朋友

“妳不知道嗎?民主派人士說,民選的執政者好不好不重要,關鍵是發現這個人不好以後,人民還可以讓他下臺。趕緊記下來,換別地就可以搖大旗了~”

壹個也許在墻外,也許會翻墻的智力正常(假設)的人

如果對政治不感興趣,就不會來品蔥,更不會關心這種問題

對政治感興趣,而對民主制度的基本常識如果不了解那麽可以像提問者壹樣虛心求教

有不同意見可以提出討論

然而采用壹種明顯陰陽怪氣的語氣嘲諷

那麽結論就只有壹種可能了

妳猜猜他的真實身份是什麽?

269.四人幫是替罪羊還是罪有應得?



月軌July 10, 2018
高臯、嚴家其夫妻合著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壹書的開篇,作者就撰寫了壹段饒有興味的內容:“壹九六五年,毛澤東和斯諾談話時,承認中國確有‘個人崇拜’,認為,當時需要有更多的個人崇拜,也就是更多的對毛澤東本人的崇拜。那時,斯諾並不完全理解毛澤東這番話的全部含義。壹九七〇年,斯諾再次與毛澤東交談時,毛澤東說,在我們壹九六五年進行談話的時候,許多權力——各省各地方黨委內、特別是北京市黨委內的宣傳工作的權力——他都管不了了。後來,斯諾通過當時中國的其他高級負責任證實,壹九六五年壹月二十五日,而不是在此之前,毛澤東決定,劉少奇必須下臺。①”暮年的毛澤東本人亦有恃無恐、直言不諱的說“解決中國的問題、須馬克思加秦始皇”。故此,毛澤東個人的意圖和“文化大革命”這壹驚世駭俗、慘絕人寰的歷史事件的性質就壹目了然了:毛澤東假借“馬克思 - 階級鬥爭”的手段,為了滿足自己貪心不足的權力欲和“神聖不可侵犯”的“現代皇權”,不惜壹切代價的悍然制造壹場難以言喻和無以復加的政治浩劫。

整個“文化大革命”的過程中,毛澤東獨攬大權、“黃袍加身”;林彪趁勢而起、“大起(曾是毛澤東欽定的“接班人”)大落(“571工程”失敗,逃命的途中墜機而亡)”;所謂的“四人幫(江青、姚文元、王洪文、張春橋)”各懷鬼胎、推波助瀾、助紂為虐,最終是落了壹個遺臭萬年的下場。“四人幫”冠上了“反革命集團”、“篡黨奪權”等等罪名,背了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和參與“文化大革命”的各色人等的大黑鍋,可謂“替罪”,但“四人幫”可不是“羊”。比如江青,堪稱心如蛇蠍、手段毒辣,為了收集劉少奇的黑材料而幹盡傷天害理的事,《“文化大革命”十年史》壹書裏就記錄了江青將王世英折磨至死的大概經過:

“王世英曾任中共中央監察委員會專職委員、四屆全國政協常委。壹九二四年參加革命,壹九二五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壹九三六年劉少奇任華北局書記時,他任聯絡部長。為了從他那裏獲取劉少奇是‘叛徒’的證據,壹九六七年十月三十壹被‘監護審查’,隔離在中監委裏。當時,他半身不遂十余年,尚患肺癌已有轉移,卻不許家屬探望,也不許家屬送飯,因而幾乎每天都不能按時進餐,有時壹天只能吃上壹頓飯。對壹個肺癌病人,不用說營養,連壹個普通人的起碼飲食需要都無法保證,還經常挨鬥,強迫‘勞動’,把人折磨得不像樣子,常常便溺在褲子裏。在這種情況下,為了爭取時間,在江青等人的指示下,制定了壹個‘加緊突擊審訊’的計劃。在各種令人毛骨悚然的威逼下,王世英襟懷坦蕩地說:‘槍斃了我也寫不出來。’‘我沒有什麽可寫的。從今天起,壹點也不給妳們寫了。’‘讓妳們把我拖死算了’。……為此,江青非常惱火。壹九六八年三月,王世英生命垂危,江青對專案人員說:‘有個案子,我很不滿意。王世英說他半身不遂,還能全家去照相,摔了壹跤也沒有死。妳們右傾!’‘要審訊,死就死。’‘要狠狠地鬥,集中火力,幾個人不行,要壹、二十人狠狠鬥。有的要死,是他自己要死,閻王請他吃燒酒!’……在慘無人道的折磨下,壹九六八年三月二十六日,王世英含冤離開了人世。②”

除此之外,江青為了“清洗”自己在上世紀三十年的斑斑汙點,想要“藍蘋”這壹藝名和其風流韻事從歷史的長河裏“蒸發”,幾乎“肉體消滅”了所有的知情人。如此狂妄和歹毒的人,可稱不上“羊”。至於說“四人幫”的“定位”,徐中約所著的《中國近代史(下冊)》壹書中所引述的“米勒斷言”是恰如其分的:

“美國劇作家米勒(Arthur Miller)在1978年訪問中國期間,會見了中國的作家、藝術家、電影導演和劇院經理。他得悉中國有許多重要的藝術家和知識分子遭到殺害或監禁及折磨。米勒認為,江青不可能在沒有毛澤東支持的情況下做出這些不公正的事情,那是無法想象的。米勒引用了毛澤東的壹句話:‘人可不是韭菜;他們的頭斷了是長不回來的’,米勒總結說:‘壹個幫派沒有得到偉大的舵手的同意,卻能肆意蹂躪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是不能讓人相信的。’米勒認為,毛澤東額失職不能歸咎於他的年老體弱,因為,在六十年他身體健壯得能暢遊長江6500米的時候,也有人被關押、殺害。米勒最後的斷言是:

四人幫‘僅僅是壹塊遮羞布,是用來維護毛澤東神聖的聲望的’。③”

至於說“四人幫”是不是“罪有應得”,我認為“四人幫”未獲“應得之罪”,毛澤東、中國共產黨和“四人幫”也未受“應得之罰”,“文化大革命”的滔天罪孽居然“大而化小、小而化了、不了了之”的歸於“由領導者(指毛澤東)錯誤發動,被反革命集團(指林彪集團和四人幫集團)利用,給黨、國家和各族人民帶來嚴重災難的內亂”,真讓人笑掉大牙!

“錯誤發動”,豈止是壹個“錯誤”。1+2=4是壹個“錯誤”、走在街上認錯了人是壹個“錯誤”、誤認狗屎是壹塊石頭並踢壹腳是壹個“錯誤”,所謂“錯誤”,即“將非正確的(……)誤認為正確,故而造成判斷的謬誤”,但毛澤東悍然的發動“文化大革命”,既知“文化大革命”這壹政治運動會造成什麽樣的狀況、又知自己發動“文化大革命”的目標和索求是什麽,他怎是犯了壹個“錯誤”呢?!他可不會將“文化大革命”誤認為“請客吃飯”。“被反革命集團(指林彪集團和四人幫集團)利用”這壹措辭更是厚顏無恥、不值壹駁,而“文化大革命”是不是壹場“內亂”,費正清所著的《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壹書中對此的論斷是讓人信服的:

“安德魯.瓦爾德的評論很有道理。壹般人觀察文革,多會把他們看來毫無道理的荒謬因素歸入‘過度暴行’,就算交代過去。但是,證據愈積愈多以後,文革不再被視為追求抽象理念的行動,應該是‘政府煽起的壹陣空前的迫害、刑求、幫派火並、不用腦筋的暴力的大波濤’……④”

也就是說,“文化大革命”是國家恐怖主義性質的壹場政治浩劫,決不是隔靴搔癢的“內亂”。



壹己之言、難免紕漏,見諒。

註:

①、②皆摘自高臯、嚴家其合著的《“文化大革命”十年史》。

③摘自徐中約所著的《中國近代史(下冊)》。

④摘自費正清所著的《費正清論中國:中國新史》。

除了以上的著作之外,周孝正教授的演講和王小波先生的雜文也給予我這個晚輩壹臂之力,助我壹窺“文化大革命”這壹風起雲湧、雲詭波譎之歷史事件的“門徑”。

271.專欄文章: 人民網發系列文章抨擊新聞媒體“嚇尿體”



辨證地看問題July 11, 2018
人民網-觀點頻道7月2日發表了壹篇文章《人民網三評浮誇自大文風之壹:文章不會寫了嗎? 〉(全文附後),裏面不僅批評了“美國害怕了”“日本嚇傻了”“歐洲後悔了”之類的標題,還竟然點明有壹些“厲害了我的國”的文章是“壹味誇大“、“任意拔高“、“壹廂情願“,真是黨媒難得壹見說了實話。其《編者按》中用了“匡正”壹詞,有傳達中央級別指示的感覺,但是除了人民網這個站內頻道,未見國內其他主流媒體轉載。

人民網三評浮誇自大文風之壹:文章不會寫了嗎?

林峰 2018年07月02日07:59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文風無小事。 近期“跪求體”“哭暈體”“嚇尿體”等浮誇自大文風頻現,消解媒體公信力,汙染輿論生態,扭曲國民心態,不利於成風化人、凝聚人心、構建清朗網絡空間。

為了匡正各媒體浮誇自大、華而不實的文風,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文風“短、實、新”的要求,倡導清新文風,崇尚風清氣正,今天起,人民網觀點頻道推出“三評浮誇自大文風”系列評論。

壹篇文章的優劣,取決於能否映射現實、有無社會觀照。倘若文風浮誇自大、標題壹驚壹乍、事實似是而非,不僅唐突了讀者,也喪失了傳播價值,汙染了輿論生態。

最近在網上,“美國害怕了”“日本嚇傻了”“歐洲後悔了”之類的文章,總能賺取不少莫名點擊。然而,縱觀這些所謂“爆款”文章,其內部水平卻了無新意,令人堪憂。比如,有的壹味誇大、以偏概全,高喊《在這些領域,中國創下多個“世界第壹”!無人表示不服》;有的任意拔高、貽人口實,鼓吹《別怕,中國科技實力超越美國,居世界第壹》;有的壹廂情願、照單全收,將國外的只言片語,放大成“中國在世界舞臺上占據中心位置”“中國現在是全球第壹經濟體”等聲音。

這些“雄文”的共性,壹無事實骨架,二無內容血肉,三無思想含量,徒有浮躁外殼,經不起壹點風吹日曬。要知道,文章不會因為浮誇而增色,國家也不會因為自大而變強。挑動極端情緒、肆意傳播偏見的後果,容易造成公眾走進夜郎自大、自吹自擂狂妄誤區,導致社會陷入信息碎片化、思維程序化的認知閉環。

新聞學有壹種觀點認為,“最好的編輯壹定是個營銷專家。”對壹些媒體而言,浮誇自大的文風,無異於吸睛漲粉的氣球,壹觸即破。在此類文章的始作俑者眼裏,標題就是壹枚帶著誘餌的魚鉤,不加點“刺激”的猛料,就無法吊起胃口。然而,新聞不是爽文。如果只講營銷不講營養,只要眼球不講責任,即使壹時流量爆棚,也是在誤導大眾。

有網友感慨,進入了自媒體時代,新聞越來越多,離真相卻越來越遠。的確,浮誇自大的文風套路,看似抄了“10萬+”的近路,實則誤入新聞生產的歧路。據統計,去年新媒體運營行業人數超過300萬,各類機構對內容創業者的投資金額超過50億元,可謂既有前途,又有“錢途”。然而,自媒體要想創作自如,還需恪守自律。倘若毫無底線蹭熱點,肆無忌憚造噱頭,結果只能是漫出道德水位,偏離法治軌道,荼毒公眾認知不說,更消解媒體公信力。

言之無文,行而不遠。有人疑惑,是文章不會寫了嗎?並不是。還記得,南海仲裁鬧劇群情激憤,“中國壹點都不能少”的聲音卻產生共鳴。針鋒相對卻有禮有節,氣貫長虹而又言之有物,這樣的文風文氣,怎能不引發輿論場同聲同氣?全媒體時代,真實客觀理性的新聞準繩沒有變,新鮮有趣優質的價值取向沒有變,平實求實務實的文風導向也沒有變。只有創作者自律自覺,將文風與世風勾連,給流量和情緒松綁,方能寫出真正從容自信的作品。

好的輿論可以成為發展的“推進器”、民意的“晴雨表”、社會的“黏合劑”、道德的“風向標”,不好的輿論可以成為民眾的“迷魂湯”、社會的“分離器”、殺人的“軟刀子”、動亂的“催化劑”。新聞講事實,講真相,講正道,來不得半點虛假和浮誇,那些熱衷於耍噱頭、故弄玄虛、嘩眾取寵的路數可以休矣。

人民網三評浮誇自大文風之二:中國人不自信了嗎?

又觀 2018年07月03日07:55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文風折射社會心態、描摹價值取向。浮誇自大的文風,在很大程度上會讓部分國民心態“扭曲”、把主流價值“帶偏”。類似“全球首款”“世界第壹”的標題黨文章被強加於中國身上的表達不在少數,其中以偏概全、任意拔高、盲目樂觀的情緒和傾向值得反思。

毋庸置疑,中國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很多領域也位於世界前列,諸多成績既數得上來又拿得出手。可是,並非什麽都能用來自誇、什麽都可洋洋得意。借助新媒體傳播讓億萬用戶接收不實信息、虛假事實,這種浮誇自大很容易讓壹些人產生誤解乃至形成誤判。理性認知壹旦讓位於感性盲從,或者片面地出現“天下第壹”的錯覺,或者無形地助長了民粹主義情緒,都是百害而無壹利。

用浮誇文風講荒誕故事,反過來會自食其果。全球壹體化時代,信息傳播也早已全球化了。這邊寫下《中國放的這句狠話,美國再聽不懂就要出大事了》,那邊就引來人們警惕,實際上是可笑的無稽之談;這邊推送《別怕,中國科技實力超越美國,居世界第壹!》,那邊就有了無數猜想,事實卻是斷章取義、妄下結論。顯然,這不是“中國威脅”,而是“威脅中國”了,國際傳播、形象傳播在不經意間被“抹黑”了、“異化”了。

何以浮誇?因何自大?在壹些人看來,發展的中國與中國的發展可以讓人無比驕傲,而這種自豪感是在實事求是、穩中求進的基礎上產生,而不是奪人眼球的“浮誇體”。可以說,以自欺或自吹的方式換來的自信與自豪,並不會真正贏得尊重,反而蒙住了人們正確看待發展的眼睛、遮擋了“風物長宜放眼量”的視線。

我們不自信了嗎,需要用這種方式來助推?我們沒底氣了嗎,需要給前進動力如此“註水”?顯然不是。縱觀改革開放四十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所取得的不平凡成就不是吹出來的,是靠著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靠著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科學指引,靠中國人民幹出來的。把握住了這壹點,就不難理解我們自信的來源,不難解釋我們動力不竭的原因。可以說,黨和人民賦予發展的自信、賦予中國在國際舞臺上的堅定,過去是、現在是、將來還是最重要的理由。

習近平總書記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上指出,“當今世界,要說哪個政黨、哪個國家、哪個民族能夠自信的話,那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華民族是最有理由自信的。”摒棄浮誇自大的文風,我們需要怎樣的自信?壹種道路自信,創造人民美好生活;壹種理論自信,立於時代前沿、與時俱進;壹種制度自信,具有鮮明中國特色、明顯制度優勢、強大自我完善能力;壹種文化自信,不斷增強全黨全國各族人民的精神力量。從這個意義上說,自信不能“鍵盤化”,那種脫離“四個自信”的浮誇、背離實事求是的自大、背棄實幹奮鬥的吹噓,只能像沙灘上的繪畫經不起風吹雨打。

只有腳踏實地、求真務實的精神才是中國人民應有的氣質和稟賦。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引用畫家王冕的詩句,“不要人誇顏色好,只留清氣滿幹坤”。共產黨人從來不求清譽、不尚清談,當歷史的接力棒傳到我們這壹代人手上、當新的征程徐徐展開,必須杜絕包括文風在內的壹切浮誇自大,壹步壹個腳印,踏石留印,爬坡過坎,實現全面小康和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


人民網三評浮誇自大文風之三:文風是小事嗎?

艾梧 2018年07月04日11:07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文風不端照見心態不正,語言浮誇助長風氣浮誇。靠貶低別人、吹噓自己來耍威風、逞能耐,已成壹些自媒體賬號招徠關註的慣用手法。無論出於什麽動機,浮誇文風都可謂有百害而無壹利,其結果只會是誤國害民。

不可否認,每個人、每個網絡賬號都有各自的寫作、創作風格,正因為這種差異性和多元性,才形成了漢語世界的洋洋大觀,才有了輿論場裏的百花齊放。但也要看到,為文有為文的格調,言論有言論的底線。“哭暈體”“跪求體”這些浮誇驕橫的文體筆法,通過擡高自己、貶低別人來迎合壹些讀者傲嬌自大的心態,不僅超出了平實自然的為文格調,也僭越了言論客觀公允的價值底線。浮誇自大文風的確可以激起許多麻木贊許和廉價笑聲,也極容易被更多人模仿,但這樣以逞口舌之快的形式謀求“精神勝利”,只會制造浮誇風氣、混淆是非黑白、顛覆公眾認知、極化國民心態,毫無裨益可言。

文風不是小事,因為文風還連著黨風民風。語言漂浮、文風浮誇,素來是為文者的大忌。從紙上談兵的趙括到剛愎自用的馬謖,歷史裏從不乏誇誇其談而引致敗局的案例。有人回憶新中國成立前聽國民黨官員和共產黨人講話的差別:前者官聲官氣、空洞蒼白,後者為民立言、充滿希望,讓人感慨“壹看語言文字,就知道誰戰勝誰了”。壹些自媒體散布“哭暈體”“跪求體”文章,必然會助長驕嬌之氣,激增民粹情緒,導致民眾看不清事實真相,看不到真實差距,平添浮躁傲慢風氣。浮躁和浮誇,於文於人、於國於民都可說是“瘟疫”,不可不慎,不可不防。

什麽樣的文風才是好文風,習近平總書記給出了足夠多的答案。他曾援引鄭板橋的對聯“刪繁就簡三秋樹,領異標新二月花”,強調寫文章應當“開門見山,直截了當,講完即止,用盡可能少的篇幅,把問題說清、說深、說透,表達出豐富而深刻的思想內容”。文風提倡短實新,反對假大空,習近平總書記是這樣要求的,也是躬身垂範的。比如“之江新語”專欄文章,每篇不過寥寥三五百字,引經據典論述有力,講道理淺顯易懂,談問題直擊痛點,文章中的許多思想和提法,現在看來依然值得咀嚼回味。

今天的中國,已經逐漸跨越經濟崛起的門檻,行進在文化崛起、文明再造的關鍵階段。社會價值如何建構?國民心態如何涵養?文化自信如何建立?文風的價值形塑、導向引領作用,可以說愈發凸顯。無論是增強“四個自信”還是講好中國故事,無論是引領社會輿論還是凝聚社會共識,都呼喚自信平和、謙遜樸實的好文風,都需要通過“文以載道”來成風化人、凝心聚力。“文章經國之大業,不朽之盛事”,不論是主流媒體還是各類自媒體,錘煉好文風都可以說是不可懈怠的責任。

“凡作傳世之文者,必先有可以傳世之心”。文風是態度,文風是作風。要讓健康向上、激勵人心的文風充滿網絡空間。

272.蛋白粉吃出來的肌肉為什麽被壹些人認為是沒用的?



fricasseeJuly 11, 2018
其實通過蛋白粉來聯系增肌,得出肌肉沒有用或死肌肉這個觀點,本身就是對整個健身增肌的邏輯完全沒有清楚認識的表現。

持這種觀點的人,幾乎所有本身都是不健身的,可以理解為酸葡萄心理。

而事實上,增肌與吃蛋白粉沒有什麽必然聯系,蛋白粉只是壹種方便獲得蛋白質的來源,吃雞鴨牛羊豬都可以獲得蛋白質。

只不過蛋白粉是人工制作後精簡的蛋白質來源,方便有大量訓練的人在餐外補充蛋白,畢竟人的胃容量有限,吸收取決於食量,而且大量蛋白質的正餐可能還有大量脂肪,可能造成熱量盈余。

另外壹點,肌肉是無法靠吃蛋白粉增長出來的。

肌肉的增長原理非常簡單粗暴,就是破壞原有肌肉結構,然後通過修復增長來從生理角度應付更大重量的負荷。

增肌就是利用人體的這個生長原理,通過每個階段不斷增重或改變訓練模式,在健身房通過大量訓練破壞自己的肌肉,跟著進行良好的蛋白質補充和休息,等待身體修復後進入下壹個訓練周期。

蛋白粉在這中間只是扮演壹個補充的角色,如果不做任何抗阻運動,天天坐在家裏長膘,就算把蛋白粉當飯吃,大量的蛋白質也只會通過身體循環代謝出去,而不是被吸收用於修補。

同樣的道理,在正常飲食邏輯裏也適用,城墻沒壞,磚塊再多身體也不會拿來用,只會維持基本必要的生存需求,然後將糖或碳水化合物等營養物質轉化為能儲存的脂肪等。

歸根結底,認為蛋白粉吃出來的肌肉沒有用的人。

壹是不了解蛋白粉的作用。

二是根本不了解健身增加的原理。

本身自己做不到,所以漸漸形成了酸葡萄心理,去妖魔化根本不了解的東西,來達成自己世界觀裏認為合理的邏輯,從而達到維護自己自尊心的目的。


273.(腦洞)如果中國施行多黨制後出現的最大兩個政黨為強國黨和毛澤東思想黨會如何發展?



當然也存在自由民主黨 民主憲政黨 但黨員僅在壹些城市 農村基本沒有 多為商人律師 黨員數量較少 上臺希望不大
那麽這壹狀態下的中國會如何發展
在中國組黨 若要快速推出最為國人所支持的意識形態 無外乎左翼,泛左翼和鐵血民族主義與國家主義

Pitt ShJuly 11, 2018

以前回答過類似相同問題了,再說壹下吧。

在現代人類文明,以民主,公平的憲法為國家最高力量的前提下,如果是雙黨制度,兩個政黨不可能做到同為壹個政治方向的,即使大方向壹致,如民主共和共同對華,但在具體方案,政策,對民間態度等內容上都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兩個政黨的主見,目標,思想都為壹致他們就是壹個政黨,是不會拆分成兩個的,兩個政黨必定是目標,政治目的不同的政黨,與對手壹切壹致這是黨派自取滅亡,弱智到任何程度都不會幹這種事。妳去看發達經濟體的多黨制,是不是哪怕壹個政黨執政時做了不少好事但在野黨依然不斷挑刺尋找問題,咒罵慫恿自己的選民?這是多黨制的必然,因為在野黨必須保證自己的生存和利益,完全壹致化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壹黨獨裁。

而且,其他國家有最高憲法作為支持,為這個國家最高力量與權利,只有像中華人民共和國這樣最高憲法是單壹政黨玩具的國家才會出現所有渠道的高度統壹。舉個例子,以美國為例子,在最高憲法制約,軍隊與司法獨立的框架下,請問妳犧牲自己龐大政黨和政治利益換取兩黨壹致有什麽意義?最後還是分權,妳還要通過龐大的流程和步驟修憲改法來完成獨裁。

民主國家不是依靠政黨來實現國家的發展和利益最大化的,而是其最高憲法作為最高保障才能讓壹切在民主和法制的框架下運行,不要犯和中共壹樣愚蠢的錯誤,以為政黨可以控制壹切,換屆就能舒口氣,這是根本上理解錯了發達經濟體的政治來源問題。


274.如何評價內馬爾在2018世界杯的表現?



品大蘿蔔July 11, 2018
表現平平,巴西提早出線,但是內馬爾的翻滾成為了世界杯的花絮。

內馬爾的翻滾壹下成了全球的熱點,為什麽呢?

其實主要還是他翻的最誇張,翻得角度最多。 因為內馬爾是目前巴西隊最有資格成為巨星的球員,因為個人能力強,盤帶和過人都是絕活,所以自然就被各個球隊看作是重點看防的對象,據統計內馬爾的被侵犯次數四場比賽高達23次,是目前世界杯所有球員的第壹名,無人可敵。 屢屢被侵犯自然是非常痛苦的,所以我們能夠看到內馬爾屢屢在賽場上演著到底翻滾。 在此前小組賽巴西對陣塞爾維亞的比賽中,內馬爾曾在壹次遭遇飛鏟之後,連續翻滾三周半,這個動作在賽後也被網友們惡搞,甚至有人稱它為“內馬爾翻滾”(Neymar Rolling)。

在與墨西哥隊的比賽中,墨西哥隊員拉雲故意腳踩內馬爾腳踝,其實這動作很隱蔽很輕微,但是沒能逃過轉播鏡頭。被踩後的內馬爾反應強烈,他呈痛苦狀地倒地反復掙紮著。賽後,墨西哥主帥奧索裏奧對於內馬爾的痛苦倒地直接表示了自己的不爽,甚至稱內馬爾的行為是“小醜”。


275.從全球範圍來看,中國壹線的房價是否已經到頂?



BigBangT July 12, 2018
如果單看中國壹線城市人口未來繼續增加、中國人均收入會緩慢繼續增加的話,房價似乎還會漲。(我這裏說的是普遍價格,而不是某些豪華校區、名牌校區)。

但是橫向比的話,中國房價已經貴的嚇人了。



簡單舉幾個例子吧。

1. 多倫多是加拿大最發達的地區,市中心壹個新蓋的公寓,壹套70平米的話大約加元40多萬,約人民幣2萬多壹平米。如果換成別墅,則每平米價格會更低。而且別忘了,人家沒有70年產權,有的只是地稅,每年1%左右的地稅是用來提供當地服務的,如公共草坪、附近學校、老年中心等。中國的房產稅已經在路上了。

2. 東京房價相當於北京七成左右,當然比較位置是相對的,按故宮=皇居=市中心,北京三環=山手線,北京六環內=東京23區算的話。基本上三四環,地鐵徒步五分鐘,非商業中心但生活也算便利的地方,中型規模公寓,建成十年左右的新裝修過二手房。兩室兩廳,日本計算面積50平米(假設有個7平米的陽臺)則相當於中國的70平米房子左右,因為日本面積不包括陽臺樓梯之類的,且是壁芯面積。這樣的房子大概在3500萬到4500萬日元之間。相當於180萬到230萬人民幣。每平米按日本標準算四萬左右,中國標準算三萬左右。

北上廣深市中心均價都得6萬以上了吧?我個人認為,中國房價如此虛高不下,甚至比發達國家發達城市中心均價還高的壹個重要因素是外匯和資本管制。試想如果自由流動會有多少人拋售房產移居國外?

276.德國為什麽要修和俄羅斯之間的天然氣管道?如何評價



米米 July 12, 2018
時代變了,十年前情況還不太壹樣,那時候俄羅斯還沒有出現普京獨裁的跡象。直到2014年俄羅斯吞並克裏米亞,G8才把俄羅斯踢出去,而且對俄羅斯實施制裁。

歷史回顧:

2005 年12 月9 日, 穿越波羅的海的北歐輸氣管道建設工程在俄羅斯西北沃洛格達州巴巴耶沃村正式啟動。俄總理弗拉德科夫在該輸氣管道開工儀式上發言時指出, 北歐輸氣管道是世界級大項目, 它的建設對保障歐洲乃至全世界的能源供給具有重要意義。2005 年9 月8 日, 俄羅斯總統普京對德國進行了壹天閃電式的訪問, 俄德雙方簽署了壹項在波羅的海海底修建天然氣管道的協議。

俄羅斯通往歐洲的天然氣管道包括:

亞馬爾歐洲天然氣管道 --- 亞馬爾歐洲天然氣管道計劃將俄羅斯西西伯利亞亞馬爾半島的天然氣經白俄羅斯和波蘭運輸到德國和其他歐洲國家市場。管道總 長超過71000 公裏, 其中亞馬爾半島至波蘭西部邊界長4 107 公裏, 在波蘭與白俄羅斯境內分別長665 公裏和575 公裏, 後入德國管道網西向、西南向單線長1 695 公裏。包括對亞馬爾半島氣田的開發, 該管道的總成本達400 億美元,

北歐天然氣管道 --- 該管道主要氣源為俄羅斯巴倫支海的什托克曼氣田, 在俄北方的科拉半島登陸, 經摩爾曼斯克, 白海向南延伸並在梅德韋耶戈爾斯克加壓站分為東西兩支線。東線與亞馬爾歐洲天然氣管道的沃洛格達至塔林、裏加和維爾紐斯等波羅的海三國支線相交於白俄羅斯的沃爾科維斯克; 西線經拉多加湖畔至維堡經波爾托瓦亞灣入芬蘭灣, 計劃經波羅的海到達德國北部格賴夫斯瓦爾德, 並計劃修建海上管道輸天然氣到芬蘭、瑞典、英國及其他國家。

“藍流”天然氣管道 --- 2002 年12 月底從俄羅斯高加索北部的伊紮比熱內( Izobilnoye) 經黑海海底至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藍流”天然氣管道完工。該管道由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和意大利最大的埃尼化工油氣公司共同修建, 總長1 213 公裏( 俄羅斯段為373 公裏、土耳其段為444 公裏,海域段396 公裏) , 耗資34 億美元。2003 年供氣20 億立方米, 此後每年遞增20 億立方米,2010 年後維持160 億立方米的供應量。

而現在被特朗普拉出來批判的是北溪天然氣管道。是壹個離岸天然氣管道,由Nord Stream AG負責營運,從俄羅斯維堡起步,壹直到德國格賴夫斯瓦爾德。 該項目包含兩條平行管道。1號管道於2011年5月鋪設,2011年11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 ]2號管道於2011年至2012年間鋪設,2012年10月8日正式投入使用。管道總長度1,222公裏(759英裏),超過了蘭格勒德管線成為世界最長的海底管道。

北溪二號項目壹提出,就在歐盟內部引發嚴重分歧,德、法等西歐國家認為該項目是對本國能源供應的重要補充,不僅降低了運輸成本而且還將規避戰亂以及復雜的地緣政治風險;而波蘭、斯洛伐克以及烏克蘭等東歐國家則表示強烈反對。波蘭政府表示,該項目不僅使烏克蘭、斯洛伐克和波蘭等國失去數十億歐元的過境收入,還會增強俄羅斯天然氣公司的霸權地位,削弱歐盟在與俄羅斯能源貿易中的實際競爭力。

德國修建天然氣的管道顯然是只看到了經濟利益,默克爾作為國際主義者,她對俄羅斯的威脅是沒什麽概念的,至少從表面上看。

如果歷史就算了,那現在俄羅斯在2014年就被踢出去G7了,北溪二號還在建就說不過去了。

特朗普表示,德國在建"北溪-2"天然氣管道,目的就是向俄羅斯的國庫支付數十億美元,因此德國完全被俄羅斯控制。特朗普稱,在這種情況下美國還需要保護德國,這是不公道的。美國在德國目前有3萬多人駐軍。

諷刺的是,之前的G7峰會特朗普提出要把俄羅斯拉進來談,招致成員國的壹片反對。

277.中國八九十年代社會經濟運行的情況是什麽樣的?



小蘋果July 12, 2018
記得那是95年,我剛上小學,每天中午11點我爸準時去2公裏外的小學接我,當然是騎自行車,12點吃完飯後有時候我爸會帶我去家東邊的郊區田野小路放風箏或者給家裏的金魚撈魚蟲。

我爸認為九十年代遠比現在快樂,那時的我們住在國營工廠的職工宿舍區,每天晚上都和別人打牌看電視,偶爾也去去舞廳。他說那個時代大家誰也不太羨慕誰,都很純粹。

我記得小時候流行去舞廳,我媽和壹些同事阿姨周末經常約了去舞廳,那時候的舞廳就是職工娛樂的地方,特別純粹,有那種球燈,照起來斑斑點點,特別炫。

早期是紅白機為主,馬裏奧為首的卡帶相當流行,壹玩就是壹整天。中期是街機為主,吞食天地,街頭霸王之類的,由於街機室比較多流氓,我也沒怎麽去玩街機。

當時國企單位集資分房,我清晰的記得壹套60平米的二室壹廳只要9千人民幣,我們家有壹年特別省,當時外面流行燒臘,壹年都不買壹次。

97開始國企還是不行了,工資發不出去,需要從銀行貸款發工資。當地的鄉鎮企業和家庭小廠開始發力,生活水平有了顯著提高。大量國企人員下崗,經常看到政府門口、國企門口圍了壹圈人。學校周邊的攤販明顯增多,好多都是下崗人員。朱镕基的國企改制還是對的,否則民間的經濟活力不可能激發出來,中國經濟到現在仍然是半死不活。

我爸作為國企職工加入了私企,後來混到退休,徹底被社會邊緣化。我爸還是比較懷念90年代的慢節奏、愜意、不患寡患不均的生活。


278.專欄文章: 央媒國際--中國人深知有國才有家,願意承受生活方面的暫時損失



品大蘿蔔July 12, 2018
7月10日,央媒國際在線發表評論員文章,文章稱貿易戰沒有贏家,中美雙方都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價。中國人深知有國才有家,願意承受生活方面的暫時損失。

以下為文章全文:

貿易戰沒有贏家,所以中美之間打響人類經濟史上規模最大的貿易戰,雙方都不可避免地要付出代價,承受損失。對此,中國早有預估並做好了應對預案。

9日晚,中國商務部發言人宣布了四項緩解中美貿易摩擦影響的措施,包括:持續評估各類企業所受影響;將反制措施中增加的稅收收入主要用於緩解企業及員工受到的影響;鼓勵企業調整進口結構;加快落實國務院關於積極有效利用外資、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若幹意見,強化企業合法權益保護,營造更好投資環境等。顯然,中國政府為降低貿易戰損失,正打出壹套標本兼治的組合拳,體現出強大的風險控制能力、抗擊貿易戰的定力與耐力,以及“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

正如有些分析人士所指出的,美國此次對34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加征關稅,將對中國的壹些相關企業造成沖擊,並對企業員工以及普通百姓的家庭生活帶來壹定影響。對於這些後果,中國政府早有認識,所以壹直明確表示“不想打”。然而,這場貿易戰,中國政府又不得不打,不得不奉陪到底。因為有識之士早就看出:美國發動貿易戰蓄謀已久,並不僅僅是為了獲得所謂貿易平衡,核心是要打擊中國高科技創新能力,從根本上遏制中國的發展,甚至想迫使中國經濟進行“結構性改革”,改變中國的發展道路。

因此,抗擊美國貿易戰,對中國而言,是事關國家核心利益、民族未來利益和人民群眾利益的大事。為此,中國唯有不惜付出壹定的可控代價,承受壹定的邊際損失。

當然,任何利益的損失,對中國整體而言是局部、小範圍的,對個體或個別企業則可能產生較大影響。基於以民為本的執政理念,中國政府必然會想方設法把不利影響控制在最小範圍。中國商務部此次宣布的前兩項措施,是針對受損企業和員工推出的直接有效的應對辦法,可以緩解他們燃眉之急。第三條措施旨在鼓勵企業增加從其他國家和地區進口,這是從企業長遠發展給出的建議,本來貿易夥伴多元化就有助於分散風險。而第四條建議,則是從提升經濟發展質量、切實保護企業發展軟環境的層面進行設計,來對沖中美貿易戰帶來的負面影響,增強中國市場的凝聚力。人們註意到,中國證監會8日宣布將進壹步放開外國人開立A股賬戶,這是中國按照既定方向和方案,有序推進資本市場的開放。壹個高質量發展的資本市場,自然是抗擊美國貿易戰的有力支撐。

由於中美貿易戰剛剛開打,未來存有很多變數,所造成的影響在動態變化中,中國的應對方案也必須隨時調整。對此,中國商務部表示會不斷完善政策組合,歡迎社會各界多提供意見建議。可以預計,隨著中美貿易戰的進展演變,中國政府的止損方案還會不斷調整優化,力求將損失減小到最低。

在抗擊美國貿易戰中,中國真有能力付出壹定的代價嗎?人們看到:中國是世界上唯壹壹個擁有全部工業門類的國家,有近14億人口的巨大消費市場。這意味著,即使在最困難的時候,中國經濟也可以實現內循環。同時,中國經濟增長的91%源自內需,內需裏又有六成靠消費拉動,且這種消費需求在不斷升級,市場活力充沛。更重要的是,中國創新企業數量位居全球第二,創新驅動發展使得中國經濟具有更強的韌性。此外,中國始終按照既定戰略不斷擴大開放,大大增強了外界的信心。中國美國商會最新發布的《2018中國商務環境調查報告》顯示,74%的會員企業今年計劃擴大在華投資,這壹比例為近年來最高。

抗擊美國貿易戰,對中國而言是壹場“國運之戰”。中國有五千多年歷史文化,中國人血脈中既流淌著“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英雄情懷,也蘊含著“舍小家顧大家”的平民風骨。面對這場“國運之戰”,中國人深知“有國才有家”,因而願意承受個人生活方面暫時的損失,與壹個負責任的政府共克時艱,上下同心,維護經濟持續發展和民族復興的長遠大局。這正是中國抗擊美國貿易戰的最強底氣!(國際銳評評論員)

279.怎麽樣敘述歷史才算是客觀敘述?



OnionerJuly 13, 2018
最開始說句題外話,好久沒見到品蔥有這樣有深度的問題了,希望會是品蔥壹個新的開始。

雖然歷代的歷史學家都想做到“如實直書”,但是從現代歷史學的發展來看,歷史敘述越來越被認為是偏離客觀的。

典型的如德國的蘭克學派,強調廣泛地閱讀史料,並通過史料的批判,來呈現壹個客觀的歷史事實,最後所敘述出來的歷史,應該盡量地接近真實,不帶歷史學家的任何價值觀評判。這又被稱為【實證主義史學】。

但是後來隨著歷史學的發展,新的問題出現了:即呈現和選取史料這壹過程,本身也是帶有價值觀色彩的。而且敘述歷史的過程中,壹定涉及到對史料的編排,最終得出壹個帶有價值觀色彩的“歷史主線”。

什麽意思的?舉個例子,妳國從1978年至2012年的歷史應該怎樣敘述?這是壹個宏大的歷史事件,需要進行壹個有主線穿插的敘事。在官方的敘事中,改革開放是妳黨和妳國政府撥亂反正,帶領妳國走向強大的過程,這壹敘事通常都會講到撥亂反正,包產到戶,經濟特區,加入WTO等歷史事件,最終的主線是【論證中共執政的合法性】;而對於自由主義知識分子來說,這壹段歷史是中國逐漸擁抱普世價值和世界的過程,他們敘述這壹段歷史時,通常會提起解放思想,西單民主墻,傷痕文學,美國日本文化交流,八六學潮等等,背後體現的主線是【指出中國未來的道路:全球化與普世價值】;而對於保守派和左派知識分子來說,講述這壹段歷史時則會提到清除精神汙染,通貨膨脹,官倒及價格雙軌制,價格闖關,目的是說明【中國保持獨立的價值體系的意義】,以及【反對改革開放和全球化】。

這三種都是基於廣泛的史料進行的挖掘並形成的帶有價值觀的敘事,雖然它們並沒有體現出完全的矛盾和對立。而在現在敘述這壹段歷史的時候,通常都難以跳脫出以上幾種框架。因此,所有歷史敘述的結果,最終都會形成壹個帶有價值觀故事:但這是由歷史敘述本身所決定的:因為它需要對史料的總結,與對歷史“主線”的挖掘。

而後現代史學家對此的應對是:尊重歷史敘述本身就是多元的,並帶有價值觀色彩的。歷史學家所要做的是:將每個人帶有主觀的對歷史的講述呈現並總結其後面的價值觀,交給所有閱讀歷史的人在觀察與選擇。敘述本身可能是主觀的,但也正是多種多樣的主觀性敘述為我們展示了歷史本身的多樣性與開放性。正是從這種多樣的敘述中,我們可以盡可能的接近對自身來說,最接近事實的那個敘述。

推薦閱讀:

海登.懷特:《元史學》

王明珂:《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


280.如何看待民主素質論的論調?



民主素質論壹直是小粉紅和五毛抵觸民主的理由,那這個理由認為中國人口素質(或者說國民素質)不高,導致無法實行民主。
但問題來了,人口素質(國民素質)是不是壹個“中國特色”的偽概念呢?
如果人口素質影響民主化,那西方應該有很多關於其的討論。
但事實上,當我搜索在谷歌上搜索populace's cultivation(國民素質),結果至搜出幾個結果,有兩個還是亞馬遜上的中文書。然後我有搜索了population quality(人口素質),搜出來的結果壹樣少,唯壹的有用的結果還跟優生學有關。
既然西方根本不存在人口素質(國民素質)這個概念,那民主素質論是不是純粹的胡說八道?

鹿ㄦJuly 13, 2018

民主素質論個人認為,其實就是壹種變形的菁英至上論。潛在的臺詞是壹種對於人性的不信任,認為如果不屬於政治、菁英的上層,做出來的決策就會非常有問題。這也是壹個常見的論調,就是中國人的素質不足以支撐民主政體。這和民主化理論所強調的社會條件基礎,就有所不同。最終的希望是將權力交於部分菁英手中,以國家機器加以控制

個人認為其實反映出了壹種恐懼,害怕如果實施民主化就會開始「亂」。反映出中國半世紀前的政治運動與改革,對於社會與思想巨大的影響性。人們在其中看到了人禍的壞處,見證了慾望與權力的肆意泛濫。最後得出同壹個結論,那就是「人,是需要被管的」。再加上國力的飛升,人們將精力完全灌輸在經濟發展上,並且獲得民族自豪感的回報。因此開始心態膨脹,認為西方制度各種壞處,不如就是將事情交給壹群菁英管理,反而更加有效率

菁英論並非是中國所獨有。實際上,歐美國家支持此論述的也有不少。不信任草根,認為應該交由菁英與專家,持這種觀點的人到處都有。就個人而言,是充滿半信半疑。教育水平當然是很重要,因為這樣才能理解基本的政治知識。但是做笨事的聰明人,也並不在少數

281.如何有效的提高免疫力?



深湛的海 July 13, 2018
1.合理膳食:營養是提高免疫力的基礎。飲食要營養均衡,不能挑食、偏食,食物要粗細搭配,少吃生冷的食物。

2.適量運動:無論哪種運動方式,都需要根據自己狀況選擇合適的運動強度,循序漸進,長期堅持。切不可突然大量運動,這樣反而會損害身體健康。

3.戒煙限酒:吸煙,飲酒對身體的損害巨大,但是有些人因為各種原因無法做到,那麽我們就要盡量減少吸煙量,煙癮者應控制在每天5支以下,飲酒的酒精含量不超過15g。

4.心理平衡: 研究發現開朗活潑的性格,樂觀愉悅的情緒會增強人的免疫力。而良好的社交和融洽的同事友情能降低感染傷風感冒的發生幾率。學會放松,多聽音樂,多與朋友傾訴生活的苦悶,對提高人體的免疫力有極大的好處。

5.提高睡眠質量: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勞,使人產生新的活力外,還與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的能力有密切關系。成年人每天應保證7-8小時的睡眠時間。

6.減少使用激素:感冒時很多人會選擇輸液,在發燒時,有的甚至會應用激素。激素可以應用,但是不能經常使用,使用過多會導致免疫機能下降。

282.中國社會有哪些反智且流行的例子?



王小山1984July 13, 2018
對中醫的神化:

“妳給我把把脈”,“妳怎麽了?”,“告訴妳了妳還把什麽脈”。好嘛,幹脆把老中醫往放射科門口壹放,還要什麽CT,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火氣是什麽:

牙齒疼,最近火氣比較大 長痘痘,最近火氣比較大 喉嚨疼,最近火氣比較大 流鼻血,最近火氣比較大 口臭,最近火氣比較大 口幹,最近火氣比較大。

朋友圈民族主義:

xxx就該死刑!!拿去抽筋扒皮! 美國猴子xxx,日本人都是xx! 不要去飯店吃飯!!不幹凈!自己家吃不好嗎?出國的都是賣國賊!槍斃!

弱智的手機推送:

1.帝國理工大學的女學生失聯: “壹看就富二代,拿錢砸進的野雞大學吧,不好好在國內呆著讀什麽博士,漢奸,活該”

2.高考特輯,講壹個藝考生辛苦趕考

最後:

各種基於人權的派生權利大於基本人權。我是女權主義者,但是我不在乎人權。中國人要有勞動保障權利、法律保障權利,但我不在乎人權。

283.中國養老金是否可持續?



朱安路July 14, 2018
必然不可持續。

先看壹組數字:截至2017年底,我國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有2.4億人,占總人口17.3%。壹般認為,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總數達到10%,即意味著進入老齡化社會。全國老齡辦副主任吳玉韶介紹,我國從1999年進入人口老齡化社會到2017年,老年人口凈增1.1億,其中2017年新增老年人口首次超過1000萬,預計到2050年前後,我國老年人口數將達到峰值5億,占總人口的35%。

人口爆發式增長,每年新生人口2500萬始於1962年,也就是說,2020年以後,進入60歲退休的老人會城爆發式的增長,4-5年就會增加壹億的節奏。

再來看看目前養老金的現狀:

1. 有13個統計地區養老保險基金累計結余的可支付月數已不足1年,而黑龍江省的累計結余已為負數,赤字232億元。新浪

2. 中國財政真相:25省負債 全國只有6省1市在賺錢養國家。2016年,沿海六省壹市的財政盈余保持在3萬億出頭,而其他25省的財政缺口卻已經高達4.8萬億,今年更是必定要突破5萬億了。壹來二去,這中間的差值,已經高達2萬億。新浪

當然,每次危機,黨都有辦法,什麽辦法?當然是號召老百姓共赴國難了。具體的做法有:

1. 號召老百姓延遲退休,現在已經在號召老年創業了。雖然中國人預期壽命比發達國家短,這幾年環境汙染讓預期壽命更是打折扣。但是誰讓是中國人呢?:)

2. 號召老百姓買國債,其實就是讓老百姓掏錢幫助養老。

3. 扣發退休金

284.為什麽人民幣頭像全都是毛澤東呢?



聖母瑪麗蘇July 14, 2018
中國官方的說法是,這是依據旹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副總理兼央行行長朱镕基的意思設計的。

1988年,第四套人民幣發行之後的第二年,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就開始提出了印制第五套人民幣的想法。

題主問爲什麽之前的人民幣會有其他人物頭像,是因爲每壹套人民幣的設計主題不同。比如第四套的主題是「全國各族人民大團結」,所以制幣上就依次出現了漢族、蒙古族、藏族、回族、維吾爾族、彜族、侗族、瑤族、苗族、壯族(僮族)、土家族、朝鮮族、苗族、滿族,共14個民族的人物頭像。

第五套人民幣起初的設想主題並沒有人像,而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但有人以「具有歷史侷限性」爲由反對,後來作罷。

最終確定的設計方案主題又回到了人像上。

第壹個主題是「中國古代歷史人物」。以朝代爲序:春秋戰國旹期的孔子、屈原,漢朝的司馬遷、蔡倫、張衡,南北朝的祖沖之,唐朝的李白,宋朝的畢昇,明朝的鄭和、李時珍。背景主題是與正面人物相關的景、物或作品,使票面的正背面相呼應。
(按:我猜想這六個朝代應該是對應100元、50元、20元、10元、5元、1元的紙幣。)
第二個主題是「當代領袖人物」。分別有:毛澤東、周恩來、劉少竒、朱惪、鄧小平、宋慶齡。
(按:我猜想這六個人物應該也是對應這些面額的紙幣。)
第三個主題就是「毛澤東頭像」。背面以中國知名風景、知名建築爲主題。這是1993年朱镕基想出來的提議。
第四個主題是「展現改革開放偉大成就」,票面上要反映工、農、科技、交通、軍事等,具體有上海南浦大橋、背景西客站、「三北」防護林、酒泉發射場等。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對這四個主題都分別設計了彩色稾,最後由央行上報國務院討論。後來國務院給出的意見就是,所有紙幣正面全部使用毛澤東頭像。1996年8月,根據國務院祕書局的意見設計出樣稿之後,壹羣人特地到北戴河國務院辦公會會場,由旹任國務院總理李鵬親自過目。

李鵬說,這人民幣沒有英文,都是方凷字,國際友人不認識,所以票面採用的圖案最好是世界各國人民很熟悉的,壹看就知道是中國的鈔票。設計稾正面毛澤東頭像就滿足了這個要求,因爲毛澤東在國際上是有壹定的威望和知名度。

官方給出的第二個理由是,用毛澤東頭像有利於防僞。毛澤東是中國最廣爲人知的人物,衹要鈔票上的人物稍微引起變化,就會引起警覺。

就這樣,毛澤東頭像就被確定用於第五套人民幣的正面主景。關於紙幣上毛澤東的畫像,他們邀請了旹任西安美術學院名譽院長、西安美術學院研究院院長的劉文西教授進行創作。

墻內沒有什麽其他的來源說法,官方的說法就是這樣。不過「人民幣」上確實再也沒有人民了,這是個值得發人深省的現象。

介紹兩款我自己比較喜歡的紙幣設計:

第壹款是第五套新臺幣的500元。正面人物是壹支少年棒球隊,背面是七只梅花鹿和大霸尖山,配襯的植物是「四君子」之壹的翠竹。

(和第五套人民幣上的梅花、菊花、荷花、月季、水僊、蘭花六種花朵相類似,第五套新臺幣上的植物是梅、蘭、竹、菊「四君子」和松五種植物。)

不過票面上好像是直接印的照片,要是像人民幣那樣用畫的素描就更好了。

第二種是日本的2000元紙幣。票面上分別畫了日本沖繩的著名古建築守禮門牌坊,平安旹代的著名女作家紫式部,以及她所著的《源氏物語》的主要人物和段落摘抄。《源氏物語》是世界上第壹部長篇小說鉅制,彼旹中國正值北宋。

我喜歡的原因無他,就是覺得既古典又現代。

285.面對目前的狀況,二十世紀上半葉中國人追求獨立自由的鬥爭是否虛無與諷刺?



萬千血淚換得假共和,壹切又回歸原點甚至退到1911年以前。
我不禁懷疑,中國二十世紀上半葉波瀾起伏的抗爭史,到底有何意義?仿佛先輩流的血都是多余甚至荒唐的,都是當奴,給大清當奴,給北洋當奴,給軍閥當奴,給日本人當奴,給蔣介石當奴,給趙家當奴。。。。有區別嗎?
品蔥的各位也會有這種感受嗎?

黑冰 July 14, 2018

這個要看妳怎麽理解所謂的“獨立自由的社會”,或者說妳覺得支撐社會“獨立自由”的基礎到底是什麽。清末民國直到現在,為此而奮鬥的人基本都是通過同壹個手段:推翻或者改造當前政權從而達到建立壹個民主自由的國家,社會變得獨立自由。 從結果來看,其實失敗了。我認為這個失敗是必然的,因為這種方法本質上應該作為壹個結果,而不是手段。

現在有很多人調侃共產黨用的辦法之壹就是把黨媒當年,49年以前的文章翻出來,包括毛澤東的壹些文章“當年他們都是支持民主自由的”。即使49年之後,政協也作為實權機構存在過,但後來的發展大家都看到了。

嘗試想象壹下,如果89年學生奪取政權(盡管這幾乎沒可能),或者其他原因導致共產黨下臺,另壹個執政黨上臺,中國會怎麽發展,會不會真的發展成為壹個民主自由的國家。我認為不會,我認為只是另壹個共產黨上臺而已,參見俄羅斯。

我見過的很多人,通過接觸,我覺得他們對於集權的支持,對強人政治的支持,是在骨子裏的,我覺得這就是所謂的文化。自古如此,在這種文化體制下,通過改變政權來直接獲得獨立自主,不現實。然而這種文化下的政權,又會再壹步強化這種文化存在的基礎。

改變這個國家體制之前,需要首先改變這個國家的文化,然而改變這個國家的文化,又需要這個國家的政權穩定。但穩定的政權又不希望改變國家文化,因為這會沖擊到政權。最後的結果就是需要這個國家在穩定的情況下,文化慢慢發生變化,但直到整個國家的文化徹底換代以前,又不能改變體制,臺灣能做到這點,壹是運氣,他們有壹個能控制局勢同時想改變文化的獨裁者。二是地方小才能做到。

我們不能去期待這種運氣,所以最好的辦法還是自己移民。

286.中國古代有哪些戰神級的軍事人才?



積極分子July 14, 2018
項羽。

戰神評價的應該是綜合素質,包括個人能力、戰術兵法、勝負記錄、歷史功績等

當然妳的對手也是必須考慮的因素之壹,能在羊群裏出入自如的老虎並不壹定是最強的老虎。

首先說戰國四大名將:白起、王翦、廉頗、李牧。

白起號稱人屠,確實在戰國時期殺人最多,那只是白起的作戰手段,白起得勝後喜好殺人,而且對手名將很少。長平之戰拿廉頗沒辦法,反間計換成趙括後才得手,壹戰坑殺趙卒45萬,沒有這次長平之戰,白起遜色不少。

王翦,統壹六國過程中,基本都是王翦父子功績,如果王翦也殺降,那比白起殺人有過之無不及。但是王翦特點是智而不暴、勇而多謀。遺憾王翦在兵力、經濟都比趙國強大的情況下只比李牧略占上風,後用反間計殺李牧得手才得以滅趙,其余各國再無名將,政治腐敗,基本都是摧枯拉朽,水到渠成的事,總有壹種虎入羊群的感覺。

李牧,當時能和秦過招的只有趙國了,趙國身陷四戰之地,李牧能以步兵團滅匈奴騎兵軍團,抵抗王翦,對手都足夠硬, 李牧謀劃全面、周詳、得當,富有針對性 ,可惜趙國長平之戰後元氣大傷,無力回天。

廉頗戰績卓著,生活時代正好是趙國胡服騎射改革後最強的狀態,數次打敗秦軍,對齊、燕、魏的戰爭中也屢立戰功,個人能力是四大名將中最強的,可惜趙國不能給他壹個太大的舞臺。

韓信也是名將之壹,按說功績天下第壹,虜魏、破代、平趙、下燕、定齊 、濰水殺龍且,垓下破項羽。真正能稱得上對手的只有龍且,項羽是合圍才得勝,不是韓信壹人之功,其他諸侯國基本都是廢柴,同樣的事章邯也做得到,值得壹提的是韓信基本都是以弱勝強,在劉邦調走主力軍後依然能戰無不勝,可謂指揮得當,化腐朽為神奇,著名戰例也很多,個人武力壹般般,基本沒見過他單打獨鬥。

下面突出介紹項羽:

項羽,個人能力不用說,單挑以壹當百;戰績,巨鹿之戰三萬破三十萬,彭城之戰三萬破五十六萬,戰果如此懸殊。關鍵在於他強大的對手,巨鹿之戰是對秦,當時章邯滅了陳勝吳廣項梁以及天下所有自立的諸侯國,圍攻趙國,王離(王翦之孫)帶長城軍團合攻,秦軍基本上聚集的都是當時天下最強的攻擊力,趙國壹滅,起義完全失敗,項羽殺宋義自代,破釜沈舟,壹舉打敗秦國最強武裝力量,以少勝多以弱勝強,所以天下震驚,基本奠定了項羽西楚霸王的地位(霸王就已經是天下第壹了,項羽沒選擇當皇帝)彭城之戰是劉邦趁項羽北上攻齊的空擋,約從各個諸侯偷襲了彭城,項羽3萬騎兵回軍繞西路以3萬破56萬,比例懸殊。滎陽之戰幾乎滅掉劉邦,當時天下沒有人能夠和項羽正面沖突,但是戰線過長,被人放風箏壹樣來回調動項羽,主要靠彭越打遊擊戰,多線作戰的項羽在糧草不濟的情況下只得議和,劉邦背信棄義在鴻溝議和後追擊項羽,固陵又被項羽10萬反殺20萬,打的不敢露頭,劉邦策反黥布,許諾彭越韓信封王分地合圍項羽,基本上都是政治手段,垓下壹戰才得以滅掉項羽。試問只有在背信棄義的情況下,約天下諸侯合力圍攻,反間策反手下幾乎所有大將,才得僥幸取勝,項羽能力可想而知。項羽死後,紀念他的文學作品舉不勝舉,以壹個失敗者的身份得到的評價高過勝利者劉邦,沒有人能做到這壹點。

287.如何回答“我打老婆/孩子管妳什麽事,我對自己國民做什麽管妳什麽事”?



昵稱 (必填)July 15, 2018
無法反駁

舉個例子

壹個食人部落的原始人對妳說:

我們不會種地,不會制作工具,打不到獵物,就快要餓死了

只能進攻其他部落然後抓壹些俘虜吃掉

有錯嗎

妳怎麽反駁?

人為什麽不能吃人?

這是經過幾萬年,甚至幾十萬年文明的不斷發展,反思才進化出的倫理道德

想要理解這個問題要有足夠的教育經歷,思維邏輯能力,經驗教訓,環境影響

雙方文明程度差距太大,所處的位置不同

妳不可能通過辯論,讓壹個食人族在短時間內明白這個道理並改變想法

所以

站在傳統社會的立場

貴族擁有所屬平民的初夜權有錯嗎?畢竟他們的生命都是貴族的

燒死女巫和異教徒有錯嗎?畢竟我信仰的神是唯壹神聖的

占領城市後屠城有錯嗎?畢竟我軍沒那麽多糧食養這些人,還要防止他們叛亂

我打我老婆孩子關妳什麽事?畢竟這是我家的內政

以傳統倫理和思維這些都沒錯,合情合理


然而人類在總結上千年,乃至至數千年的歷史經驗和教訓後

經過壹系列的反思,認識到曾經的所作所為是有問題的

這才將“人權”列為文明的最高標準

人權高於財產的私有權,所以妳不能擁有奴隸,更不能擁有她的初夜權

人權高於神明,所以妳不能幹涉他人的信仰,更不能燒死他

人權高於權威,所以妳不能為了自己統治的穩定而去殺戰俘,或是因為養不起那麽多人口就屠城

人權高於主權,所以不存在什麽“家務事”,妳打老婆孩子,鄰居,警察就可以幹預

但是,要理解這壹切的前提是站在現代文明的立場和角度

否則只能是雞同鴨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食人族也不會吃本族人,而且如果有更好的條件,食人族也會放棄食人的傳統。

這說明,食人族的價值觀裏,天生也有觀念:認為殺人是錯的。

只是它們為了生存,不得不壹部分道德犧牲。"

以上內容存在事實錯誤

https://en.wikipedia.org/wiki/Wari%E2%80%99

Wari族曾經長期存在同類相食,尤其是在葬禮時的相食行為,這被認為是對死者的最大尊重。

當人死後,最親近的親人會擁抱住死者。遺體將保留大約三天,並沒有嚴格的時間規定,主要取決於其他定居點中的家庭成員多久才能到達葬禮。此時,遺體通常開始在亞馬遜的高溫和潮濕中分解,有時則會腫脹和變色。當所有在合理的距離內的親屬到達時,他們開始恭敬地處理遺體。

葬禮的內容包括儀式性的哀嚎,建造壹個火堆,除去內臟器官,最後烘焙遺體。死者最親近的親屬不會食用屍體,他們會敦促其他親屬先吃。肉體的消耗會減輕親屬們的悲痛,因為這意味著這個人的靈魂被保存在親戚的身體裏,而不是被遺棄在森林裏獨自徘徊。這被認為是壹種同情和愛的,顯示出壹種悲痛的姿態。親戚們被鼓勵吃光能吃的所有東西,包括壹些已經變質的小塊肉。即便如此,也常引起哀悼者的胃痛。除了燒焦的部分和頭發,心臟和肝臟也會被吃掉。

現在,Wari族不會采取任何形式的同類相食,他們會在兩天或三天的哀悼之後埋葬死者。

https://en.wikipedia.org/wiki/Kuru_(disease)#cite_note-19

Fore族在死者的葬禮上烹調並吃掉他們的身體,象征尊敬和哀悼。

Alpers和Lindenbaum的研究最終表明,Kuru病在Fore族的葬禮中輕易且迅速地傳播。親屬們吃掉死者的屍體,將死者的“生命力量”歸還給村莊。親人的遺體通常被埋葬了幾天,等屍體生滿蛆蟲,然後將屍體肢解並與蛆壹起作為配菜。

http://wemedia.ifeng.com/65200393/wemedia.shtml

人們迷信白化病患者的身體擁有無窮魔力,吃了白化癥病患的肢體就能夠帶來好運和財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顯然,這些人不認為吃人是在迫不得已環境下做出的不道德的行為。

“道德相對主義”和“道德普遍主義”之間的爭論已經持續了上百年

我不想再狗尾續貂

但是請註意:任何理論,推理,邏輯都要建立在事實的基礎上


288.如果說中西都是精英治國,那究竟有什麽差別?



lihanJuly 15, 2018
西方肯定是精英治國,中國可真是談不上。

記得以前總是提到前蘇聯是專家治國,那倒是真的,蘇共高官都是完成了學業的專業人士,起碼他們受到了完整的教育,因為他們沒有停辦大學長達10年之久(歷史上的反智主義頂峰),

而中國現在的最高層,沒有接受基本的教育,(太多人是工作以後拿了壹個碩士,博士學位),這就導致了他們認知方面的幾個不可彌補的缺陷

1,他們缺乏基本的人文意識,都是壹批冷血動物,現在想執政手段和策略可以清楚這壹點

2,他們缺乏邏輯思維,什麽事情都是非常擰巴,說不出的愚笨。

3,他們缺乏歷史視野。

4,他們缺乏遠見

5,他們缺乏自知之明

6,他們缺乏歷史擔當


289.中國左派和西方左派有什麽異同?



疏風 July 15, 2018
美國的共和黨偏右壹些,民主黨左壹些(西方的大致劃分)。共和黨偏重自由,偏重於小政府及市埸經濟自由競爭。民主黨偏重於平等,偏重大政府與民主體制,強調福利國家及某方面的計劃經濟。

但是,兩黨雖有思想觀念上的搞法之爭,在最低限度對弱勢群體的福利救濟,卻是壹致的。更壹致的是:兩黨都認同自由、民主、憲政、法治與市場經濟。


中國目前的左派分為:

老左派即毛派,反開放持馬列,搞專政。有人說毛太祖推行共產,經濟政策上極度左傾、私有制統統摁死,不要說私有銀行,就是私企也不存在。這其實是誤解,毛其實行的是封建王朝的專制,封建王朝也是國家壟斷壹切。

新左派多半喝了點洋墨水,鼓吹中國模式,認為加強黨的領導,中國無往而不勝。其實,新左派就是國家主義,就是專制主義。有人說,中國目前的老左幫已老去,新左派還有平等公正、社會福利之主張。在下實在告訴諸位:即然專制,必須統治;即是統治談何公正平等?

關於新左派可以舉個例子:

“陛下且聽草民壹言,自由市場經濟好”,不是右派,是奴才。

“陛下且聽草民壹言,國有化好”,不是左派,是奴才。

“陛下且聽草民壹言,請降下天威痛懲南海小國”,不是國家主義者,是奴才。

“陛下且聽草民壹言,回亂不可姑息”,不是民族主義者,是奴才。相比而言老左派中跳出奴才思維的毛左和馬教徒還是強多了。


290.既然克裏米亞只是赫魯曉夫硬劃給烏克蘭的 相當於把某市劃給壹個省 那麽俄國的收回是否有理



那麽俄國的收回是否有壹定合理性 何況確實有不少克裏米亞人更認同俄羅斯
如果說無論當初克裏米亞是怎麽屬於烏克蘭的 主權不容挑戰 那麽中國對西藏 臺灣的擁有是否比烏克蘭對克裏米亞更理直氣壯

老少鹹宜July 15, 2018

強調歷史而忽略現實的只是中共的花招,動不動自古以來,自古以來俄羅斯大部分都是大清的要不要呢?

其實很好解釋,烏克蘭在脫離蘇聯獨立的時候有沒有受到國際承認?有沒有受到俄羅斯承認?

如果承認了那再拿回來就不行了。

好了,國際規則說完了,看看克裏米亞問題。

雖然克裏米亞的民選政府要求加入俄羅斯,還請求俄軍來援,但是國際上畢竟還是烏克蘭壹部分,俄軍前來就不對了,否則香港、臺灣要求加入美國而美軍來了,如何?如果妳要獨立,只能走加泰羅尼亞式慢慢抗爭。

291.專欄文章: 致那些在網路世界受到傷害的人們



鹿ㄦJuly 16, 2018
對於「酸民」(杠精)來說,網路就是壹個大型遊樂場。 他們認為這些螢幕之後的人,只不是某種「卡通人物」。因此怠慢與輕視,這些在現實生活中被視作禁忌的情緒,都在網路上壹股腦兒地傾瀉出來,將人的自尊踐踏在腳下。


這是壹篇真正的「雞湯文」。同步發表於Medium

幾年前,曾經有壹段時間非常沈迷於手機遊戲。每天睜開眼睛,就是滑開手機,開始消耗遊戲中的能量。但說好玩也未必,遊戲性絕對比不了PC或遊樂器。但就是太過簡單了,就算用壹只手也能過關。所以壹邊滑,壹邊開起聊天軟體與遊戲同伴們聊天,實際上是在享受社交的樂趣。

似乎無可避免的,只要是團體生活,就壹定是由大多數誌趣相同的人,配上幾個「特別人士」。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有個掛著小貓圖案的成員,總是可以找到各式各樣的理由,跟其他人產生爭執。曾經仔細觀察過他們的聊天內容,其實並不是那種惡言相向。而是時常起因於壹些小事情,最後演變成兩個人的不愉快。

Frank是群族裏的「課長」(土豪),意思是他在這個遊戲花了非常多錢,是可以擠進全伺服器前十名的那種等級。這是壹種變相的賭博,官方設計了壹套中獎率低迷的抽獎機制,並派發了少量的籌碼。讓遊戲中不花錢遊玩的用戶,在賭桌上也有壹搏的機會。進而刺激玩家將金錢繼續投入抽獎機,因為「強還需要更強」是人的本性。

Frank是壹個喜愛自我調侃的人,時常將沒有中獎的清單圖貼在群組中,讓大家嘖嘖稱奇。那場面過於壯觀,看到有人將錢丟進水中。最後抽到壹堆垃圾,真是非常令人舒壓。其他夥伴也紛紛給予安慰,「謝謝課長給我遊戲玩」、「這是壹部真正的勸世文」、「感謝Frank拯救我的錢包」,群組充滿了快活的空氣。

但只有小貓的反應,跟其他人並不壹樣。「是嗎Frank這沒有這麽難抽到吧」,然後隨即就將自己抽到大獎的截圖發了上來。那瞬間,我隔著手機螢幕,都能感受群組之中空氣突然間地凝結。大家瞬間不知道該怎麽接話,因為我們都知道Frank雖然收入優渥,但並非到視金錢於糞土的地步。小貓仿彿從未更新對話的聊天室,感受到那股尷尬,溫吞吞地才又補了壹句「可憐的Frank」。

「…小貓運氣真好阿。」隔了壹小段時間,Frank才傳來了這壹句話。群組的成員們松了口氣,才又妳壹句我壹句的開始調侃Frank。接著話題很快的轉移,大夥兒同仇敵愾地譴責遊戲開發商,大罵活動內容的各種出包。

但其實,小貓跟Frank僵持的場合,並非第壹次發生,甚至也並不是發生在Frank身上。小貓似乎能找到各式各樣的聊天方式,與對方產生不愉快,連旁觀者都能為她感到尷尬。像是有成員抱怨「新的遊戲操作太難了」,小貓可以立刻回應「還好吧這對我來說很簡單」。或是有人熱心的轉貼壹些生活小常識,小貓會立刻質疑「這個說法蠻奇怪的」。說起來都不是壹些大不了的事情,甚至可以說本意很好。但當我看著聊天訊息時,總是想著「她為什麽要這樣子講話呢?」

米米是創辦聊天群組的人,是個狂熱的遊戲迷,每天定期地轉發遊戲的新消息,也是組織大家參與活動的核心人物。有壹天,她竟然在群組內未發壹言,沈默了壹整天。我便發了私人訊息,「今天怎麽了?」。米米沈默了半晌,最後還是脫口而出,「小貓說的話讓我有點不開心」。原來為了即將到來的遊戲活動,由於需要多人共同遊玩,米米剛頒布了如何參與的規則。並不令人意外的是,小貓是唯壹對規則有意見的人,理由是「規範成員時間太寬松」。

「我的意思是,她為什麽不在徵詢所有人意見的時候提出來呢?」米米抱怨著,因為她花了很大心力在整合成員們的時間,好不容易才提出壹個大家在群組討論後,壹起同意的方案。況且再怎麽樣,米米都只是義務性的幫忙而已。我安慰了米米幾句,問她想怎麽處理。「活動就快開始了」,米米果然是個遊戲狂,「我努力說服說服她壹下」。既然她都這麽表示了,我也只能表達對她決定的支持。

我想,小貓就是網路上常見的「酸民」(杠精)吧。她並不是特別地在乎對方的感受,仿彿沒有感受到空氣中尷尬的氣氛。往往自顧自的說話,發表壹些讓人感到難堪的意見。就像壹根細小而尖刺的物品,不會造成特別巨大的損害。卻會在人的自尊上刺破壹個洞,某種痛苦的東西就這樣灑溢了出來。

後來,在壹次偶然的機會下,我見到了群組裏幾位成員們。米米就像是我想像中的,非常健談,屬於典型的社交性人格。只是似乎有些網路成癮的現象,可以在談話的空檔,隨時隨地的滑起手機(當然她會道歉)。Frank倒是沒有像群組內那般搞笑,但整體就是個懂得生活的都市白領,很容易與他在網路的形象連結起來。

至於小貓,我的天,這是我地壹次這麽感受到什麽叫做「圖文不符」。小貓是這些現身在現實成員們之中,最為安靜的壹個人。幾乎很少主動開起話題,回應時非常有禮貌,甚至於有些拘謹。當她主動地和Frank打招呼時,看起來好像是提起了全身的勇氣,才說出那句「嗨妳是Frank嗎?」。而在其他人在講述自己的事情時,她也就乖乖的在壹旁聽,並不會多加評論。現實中的小貓,真的是壹只小貓。

活動結束後,我回家後私訊給米米,交換了大家在聚會中的照片。在聊了壹些話家常後,我問她「妳覺得小貓怎麽樣?」。米米猶豫了壹會兒,才打了字「恩,跟想像中不大壹樣」。

是阿,怎麽會跟想像中不壹樣呢。後來的我即使淡出了遊戲,仍壹直思考這個問題。最後得到了壹個令人悲傷的結論,那就是對於某些人來說,網路就是壹個遊樂場。其他螢幕之後的人,只不是某種「卡通人物」。因此怠慢與輕視,這些在現實生活中被視作禁忌的情緒,都在網路上壹股腦兒地傾瀉出來。因為網路並不像現實壹樣,有社會壓力在約束人的行為。而當不把人當人看待的時候,什麽話、什麽事情都可以做得出來。

從此之後,我在網路上看到壹些非常尖酸刻薄的評論,都有了不壹樣的想法。「他們在現實之中,還會這樣子講話嗎?」。在這個疑問浮現的時候,發現自己不自覺地想像小貓的身影,使我幾乎忍不住要笑了起來。因為他們是不可能在意誌清醒的前提下,在現實中這樣說話的。但同時也感覺到了悲哀,因為到最後,我其實也將這些人當成不能被認真看待的「卡通人物」。

這篇文章名為「致那些在網路世界受到傷害的人們」,但我也並沒有什麽特別好的意見,充其量只是感想的抒發。或許我們偶爾都需要遠離網路這麽魔幻的世界,才會明白那只「小貓」終究只能活在於虛幻世界中吧。


2018/7/15


292.為什麽世界杯國產牛奶蒙牛去做了廣告,還都是中文?



Zachary.Zhao July 16, 2018
好久沒答題了。我來回答壹下吧,可以看出幾個點

中國國內消費市場巨大,14億人口的消費力,無論如何都是非常龐大的市場,並且可以養活壹大批企業;
在世界杯,大量的中文廣告,說明中國企業的主要消費者,依然是中國人。歷屆體育比賽,來自非英語國家的企業不少,比如日韓法德等,現代、三菱、索尼、米其林等,但幾乎都是用拉丁字母拼寫企業名,或者簡單的logo,印象深刻的標誌,標語做廣告,力求覆蓋全世界消費者。而蒙牛等企業用中文做廣告,說明海外市場幾乎為0。中國的產品出口,自有的國際名牌,還是不多。


拋開中國企業的成功,影響力增加,還有壹個更深層的隱憂,中國和中國人這些年看似融入世界,實際是更加深入的割裂。中文廣告遍布全球,看似是“走向世界”,但在外國人眼中,中文和天書差不多,覆蓋消費者無論海內外,依然都是華人,這與當年日企韓企,改革開放初期的外貿企業遠走海外,力求適應當地消費市場是完全不同的。日本韓國,乃至歐洲列強都是小國,僅憑自身千萬壹億級別的市場,是根本養不活什麽大企業的,必須走出海外。

今年世界杯,我看到賽場上遍布的中文廣告,與我在美國的街頭,看到的中文廣告,心態是壹樣的。

在海外,中餐館、唐人街裏用中文,留學生、華人教師、老板用中文。海外華人在各國獨立的微型小經濟體系:華人社區、華人旅行社、華人超市、華人旅館、華人大巴、華人牙醫、華人藥店、華人理發店…老板是華人,消費者是華人,店裏的陳設裝潢商品標簽,全和國內壹模壹樣,甚至用微信支付寶支付,用華人的外賣app,也許壓根就不屑於做外國人生意。(看似更加國際化,消費力更強的“新移民”,“留學生”之間的微型經濟體更多),這大概也是海外中餐地位始終屬於低檔大排檔級別,遠不如日餐,甚至泰餐的原因之壹吧。海外的華人裏十幾年說不上幾句英語,沒出過法拉盛的大有人在,開十幾公裏車去中國超市買菜,留學生寧可餓肚子壹定要吃中餐,吃小龍蝦(雖然小龍蝦原產地是美國)……整個華人族群,拋開內部的分化,在外人眼中,依舊是格格不入的alien。

這在國內更加明顯,我不去比較中國產品好,還是外國產品好的問題。而是,就像在中國的經濟,形成了壹套獨立於世界之外的循環體系,所以除了石油、大豆、鐵礦石這種自身資源匱乏的工農業原材料,以及芯片、飛機、精密器械等壹部分尚不能自產的高技術產品外,所需進口的產品並不多。中美貿易形成了天價的差額。依托於國內14億人龐大的消費市場,除了海外購房置地,買買買,真正有心拓展海外市場的企業也不多。而外企進入中國,也越來越困難。這壹點在互聯網和智能手機上更加明顯:中國的互聯網、安卓手機與國際互聯網,Android手機完全割裂,形成兩個繁榮卻完全不壹樣的生態。

國人津津樂道引以為豪的超越Visa MasterCard的微信支付寶,必須綁定中國銀行卡身份證手機號碼,人民幣結算,雖然如今在海外華人商店裏,中國顧客多的奢侈品店裏經常能見到微信支付寶,實質上只能中國人使用。Visa, MasterCard做得是搭渠道,建設開放的交易高速公路,而微信支付寶,做的是建立屬於中國人的高度封閉生態圈。從本質上而言根本無法在全球推廣。甚至外國人在中國,會更加不便。(當然,蘋果也是如此,就不多論了)

面對中興芯片封鎖,中國無論左右,要麽是嘲笑中國技術低劣,不能自產芯片,要麽要發奮圖強,舉國之力搞芯片。但世界發達國家幾十個,不能自產芯片的國家太多了,也根本談不上什麽丟臉的,通過國際貿易體系,市場優化高效地配置資源,互通有無,這才是正常的世界貿易體系。全球化時代,即使是美國,即使是F22這樣的尖端武器,用到的進口零部件多的是,F35更是國際合作完成的。但中國人,無論海內外,無論左中右,第壹的心態就是壹定要封閉起來,關起門自己搞,美國有的我也有,厲害了,美國有的我沒有,藥丸了。

這不是共產黨的問題,也不是民主還是專制的問題,如果縱觀中國歷史和地理,中國歷史和地理上就是壹個極端封閉和內向的民族,只有落後的時候才被迫開放,壹旦“強大了”,首先就要封閉自己,修長城,封關禁海。……依托於龐大的內循環的經濟體系(小農經濟),只出不進,當年大清的瓷器行銷全球,但大清依然是世界最封閉的國家。

293.觀看神韻藝術團的演出是怎樣壹種體驗?



不知海外的蔥油們有無親身觀看過他們的演出。時間多長?除了宣揚法輪功和宣傳學院受迫害的情節(不知是不是只占整個演出的小部分?)之外,還有什麽內容?其舞蹈、音樂的藝術水平如何?

風與天空July 16, 2018

沒現場看過,在youtube上看過片段。

2018年在臺灣有巡回演出,票價最貴3600臺幣,最便宜800臺幣,壹臺幣等於0.22元人民幣。折合人民幣最貴不到八百,最便宜壹百多。也不像內地宣傳的天價吧?海外蔥油有興趣的話去看看。

藝術水平不懂,工科生不太會審美。感覺還像那麽回事吧,舞蹈華麗,動作優美,唱歌主要是美聲高音。我看的幾個片段裏,像《紅眼石獅》是宣傳因果報應預言的,《童年的夢》是宣傳法輪功學員被迫害後成仙的,《撒甘露》《我們知道》是神化李洪誌的,還有的節目直接打出橫幅真善忍……幾乎都有法輪功思想的影子。不過還真沒有什麽比較好戰、比較燃的宣傳,也沒有打出什麽天滅中共、退黨退團之類的口號。

神韻只有歌舞節目,沒有相聲小品,我壹個常人感覺好無聊,太仙氣了。畢竟李洪誌本人也公開聲稱,“晚會”“不是給常人娛樂的”,而是“要展現大法弟子的風貌¨¨¨救度眾生、講清真相”;演出是“滿臺都是神在幫著”。

不過國內春晚也就這水平,國內春晚也充滿了意識形態宣傳 。大法弟子看神韻就跟粉絲看偶像演唱會,前幾年老百姓看春晚差不多。個人覺得這兩年春晚不好看不是因為意識形態的東西太多,而是因為小品沒意思,好在春晚上多了壹些小鮮肉小姐姐,還不至於壹點看頭都沒有。

在我壹個常人看來,神韻的看頭也許就是政治上的好奇吧?我也想親自看壹回,知道下具體咋回事。不過沒相聲小品,又沒熟悉的小鮮肉小姐姐,花錢買了門票也不敢在朋友圈裏炫,吸引力真的不是特別大。

個人比較喜歡看寶冢劇,不過壹直沒機會去現場,日語也不好,只好在國內網上找資源,入坑劇是《愛爾蘭殘照》。神韻作為壹個商業演出團體,跟寶冢和百老匯比起來真的差太遠。不過寶冢和百老匯的票價好貴,上千人民幣。在網上看過Faust浮士德的德語音樂劇,覺得太棒了,雖然幾乎完全聽不懂,但起碼能清楚浮士德這部作品是講啥的了,只看書真的看不懂浮士德。

294.中國油價為什麽會比不少發達國家還高?



我知道的至少有美國、加拿大,和日本韓國等國差不多,甚至略高

虎哥July 16, 2018

1、石油儲藏低

是目前為止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人多自然而然對於石油的需求也更大,但是我國並不盛產石油,國內石油儲量很少,國內將近百分之七十的石油都依賴國外進口,這無疑又增加了石油的成本。即便中東國家依舊在大力開采石油,但是誰都知道石油是不可再生資源,面對日益稀缺的石油資源,提高油價,這勢必是石油出口大國未來的政策方向。

2. 石油提煉技術不高

其次就是石油的提煉技術了。進口的石油,那可不是直接就能往車子裏添加的汽油柴油,而是還需要提煉的原油。我國在原油提煉的技術上還不夠完善,因此提煉成本較高,這也是成為我國油價較高的原因之壹。

2015年油價大跌的時候,美國頁巖油成本大約是40壹桶,沙特地下抽油大約是15壹桶,而大慶油田大約70壹桶,可想而知。

而且,在2014年左右,中國和俄羅斯簽了壹個十年的石油合同,4000億美元,110美元壹桶。

3、稅費

在美國,買東西價是價,稅是稅,也就是說,實際上美國人加壹升油還需要另外再交壹分稅金。美國各州的稅率不壹,紐約州、北卡羅萊州和加利福尼亞州的成品油稅最高,分別是每加侖交42.4、40.7和39.5美分的稅。以每升油2.6元為例,如果在紐約州,最後實際要付的價格是3.31元左右。

但是在中國,我們的實際消費價和稅是混合在壹起的,而不是價稅分離。按照我國的成品油價格結構,油價中48%為各種稅費。以5.67元/升的92號汽油為例,如果去除稅的話,那麽實際上每升價格約為2.95元左右,與美國多數加油站的油價是持平的。

4. 兩桶油的壟斷

壟斷自然無法帶來競爭,無法給消費者帶來福利,看看兩桶油的效率和企業福利就知道油價有壹部分是用來支付這些了。


295.中國目前發生宮廷政變是不是很難?



fricasseeJuly 17, 2018
這要看怎麽定義政變了

是逼宮,還是軍事政變。

政變的底線又在哪,目的又如何。

這都決定了政變人群的構成。

從制度上來講,現在已經是完全建制化的壹個政府,內部權力的分配過後,決定權力大小的始終是政府的公職。

所以領導警察、武警還是軍隊體系,都有明確分工,還有中央警衛局也壹樣。

習近平就曾經神秘消失兩星期,有說是被刺了壹刀,不過我感覺就是躲暗殺,那時候周永康壹類的已經逼急了,甚至出現了武警有強行攻入的打算。

由於這些真正的政變都發生未遂,所以基本可以默認壹點,那就是從地方力量比如警察或武警的部隊,是沒法有效執行軍事政變,懷仁堂事變則是有汪東興的中央警衛局參與。

然後目前有壹點,那就是習近平完全控制了武警,武警的政委朱生嶺是福建省出身,跟習近平關系不言而喻,王寧也是南京軍區出身,武警系統七個現任領導人,司令員與政委都是習近平的人,剩余還有壹個秦基偉的兒子也是習近平的同盟,壹對秦氏兄弟都被任用到南京軍區或其他關鍵系統裏。

中央警衛局就更不可能了,王慶等人出事後,就開始了大清洗,經歷連續兩個領導人時代,基本沒什麽江澤民時代的人還能直接幹涉中央警衛工作的任命,除非團派想政變,因為胡錦濤這些年不是什麽都沒有做,有需要的話也許可以發揮力量。

總體來講,軍事政變是不大行得通的,或者說傳統意義上的軍事政變不可行,類似於土耳其前幾年的軍事政變成功幾率也很小。

所以,逼宮達到政變目的,我覺得可能性更低,習近平的人在2015年以後開始全盤擴張,到今年算大體完成,習近平被政變控制或軟禁,絕對有人吃不了兜著走,這種報復行為可能是全國性的,壹個人參與,壹個家族受影響。

逼宮如果相對文明,類似於胡趙被踢掉,那結果肯定也是這些人被習近平的軍官控制,然後統統秦城,批評是不可能的,只要習近平能對外聯絡或有活動自由,是逼宮者失敗。

假設要予以人身監禁,或者是走“凱撒模式”,借開會把高層能逼宮的人本身變成殺手,手刃習近平,這就很難防止了,不過就算高層也是有壹定安全限制的。

政變的成本,也需要考慮,前面提到了,壹個人出事,全家族受影響,壹個高層對習近平的生命有威脅,無論政變是否成功,都會變成壹個誰更沒底線誰就贏的局面。

比如令計劃兒子被殺,胡錦濤兒子也曾經多次被謀殺。

等到了習近平跟周永康等人政鬥最白熱化時,直接上升到領導人本身,所以習近平的報復也是史無前例 ,令計劃到周永康等壹系列人,從本人到家屬,都壹個不漏吃了連坐,能跑到美國的都跑了,泡不到的不是被免職就是坐牢,連孫女都被幼兒園開除。

因此可以得出壹個結論,隨著中共政權的變質,以及習近平換屆時發生的各種風波,對領導人的暗殺以及開始波及親屬,未來政變之中,壹次性擊殺目標會成為重中之重。

走黨內規則渠道逼倒習近平基本不太可能,唯獨選擇暴力政變,不靠武警或強攻,單純依賴暗殺。

這首先要得到領導人行程路線,然後能知曉習近平集團內部矛盾,同時又可以在執行的方向,比如汽車到哪,哪裏要炸等等,這些細節上做出部署。

也就是說,前提在於,中央警衛局內要有自己人。對付掌握清洗力量的武警與軍委,需要能制造矛盾立場來阻止對方迅速反擊,除了策反外,同時擊殺多個目標也必須考慮。

有了以上幾點,就能知道領導人行程與具體路線,跟著需要的就是可以安穩政治力量的團體,這個團體要麽是存在於習近平集團外,要麽是習近平集團內部的叛徒們。

當然這都不行,還可以搞人肉炸彈,但成本太高,死士是可以找到,可之後有是誰獲利呢?精致的利己主義者不會讓未知的麻煩發生在自己身邊,讓自己成為潛在的眾矢之的而不能必然受惠。

296.專欄文章: 談-理性認識



命歌July 17, 2018
人認識世界的方法無非三種:感覺認識、經驗認識和理性認識。

感覺認識是通過人的觸覺、聽覺、視覺、嗅覺來認識事物。經驗認識是通過探尋已經發生的事情來對事物進行分析的壹種方法。

原則上,以上兩種認識方法都是非理性的。

就感覺認識而言,感覺是對真實世界的描摹,就好像根據景色作畫,畫和景色可能非常相似,但是終究只是真實的投影。而且感覺是不可量化的,我們的感覺不可避免的存在主觀想象,比如讓不同的讓來畫同壹輪景色,畫出來壹定是有差異的。

經驗認識也存在著不可彌補的弊端。如何確定事物的本質和形式?如果過往與現在的事物本質與形式不同,那麽過去的經驗顯然就不具備參考價值。即使太陽壹千次升起,妳也不能證明明天依舊會升起。不加鑒別的經驗和單純的意見並不會產生真正的的知識。

不可否認的是,感覺與經驗的認識有時確實能起到作用,但是這種非理性認識同時產生真理與謬誤,而又缺乏區分真理與謬誤的手段。用權威來區分麽?亞裏斯多德是古希臘的先哲,到現在人們依然在研究他,可是他的理論依然有錯誤。用人數來區分麽?顯然也不太實際,中世紀經院哲學盛行,有神論的支持者眾多,那麽就真的有上帝麽?

我們需要壹種客觀的,不因人的主觀條件改變的認識方法。這就是理性認識。

理性按照事物的本然來思考事物,認識他們的必然聯系,以永恒的形式來設想它們。比如對三角形這壹概念下定義,凡是符合定義的就是三角形,凡不符合的就不是,這項過程是可證偽的、可重復的。可證偽是指概念可被推翻,比如光沿直線傳播,如果我們發現在某種條件下光的傳播路徑是曲線的,那這個理論就可以被推翻。可重復是指某項發現是再次驗證的,比如孟德爾的豌豆實驗如果他人來做得到的也是同壹個結果。這些特性保證認識的客觀。

理性認識用途何在呢?非理性認識會讓我們產生虛假的觀念,我們就會犯錯誤。而理性認識得到的是事物的客觀規律,讓我們可以成為理性存在。

我堅信,真正的善良必須根植於理性之上。比如壹頭豬救下了失控的列車,挽救了數百人的生命,但是我們並不會吧豬送上感動中國。因為豬沒有真正的認識,它對它的所作所為缺乏判斷,它依據本能和偶然來行動,換言之這次它能救人下次它也能殺人,這種好的結果並不能稱作善,只能是壹種偶然。人也是壹樣,如果我們在做決定之前沒有壹個清晰的認識,那麽我們做出的選擇就是被本能控制的選擇,這時的人不能稱之為人。總而言之,理性是正義的前提。

我壹直強調本能二字,因為人在壹定程度上人確實是本能的載體。人像動物壹樣會產生愛、恨、恐懼、希望等激情。如果缺乏清晰清晰明確而充分的認識的話,我們的行為就會走向被動,而不是主動。換言之,理性也是自由的前提。如果給予下墜的鉛球意誌的話,它可能也會覺得自己是自由的,但是這種這種所謂的自由不過是執行了自由落體規律罷了。同樣的,人也是壹樣,自由不是隨心所欲行動,因為這種所謂的隨心所欲依然是受到本能支配的,這不能稱作壹種自由。真正的自由必須是除去本能之外的自由行動。而要控制本能,首先就要有理性。壹個人的認識越是混亂,他就越是激情的奴隸,壹個人越受限制,他就越無助於受制約。他的認知越清晰,就越富有理性,就就越是自由的擺脫激情並較少的依賴激情。

讓理性之光照耀我們前進的方向。


297.為什麽新壹輪關稅裏面增加10%的關稅殺傷力這麽大?



美國之音提到: “美國總統川普日前威脅要再對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10%的關稅。美國媒體援引觀察人士的話說,新壹輪關稅的懲罰更具殺傷力。 彭博社的報道說,川普政府提出的價值2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清單上主要是制造業產品,如家具、電子產品、電冰箱、紡織品以及汽車零部件、機械產品等。這些產品占中國對美出口總量的大約67%,占其國內生產總值18%。這意味著,壹旦開始對這個清單上的商品加征10%的關稅,中國經濟受到重大傷害的可能性很高,尤其是中國最大的單壹就業行業制造業。”
我疑惑的是,為什麽對這些商品加了10%的關稅殺傷力這麽大呢?無非是商品漲價10%,難道漲價10%之後,這些商品就完全沒人買了嗎?以電冰箱為例,如果原價2000,漲到2200,也不至於無人問津吧?

Ted.Paul July 17, 2018

這個問題其實很好回答:

1. 中國出口企業的利潤率非常低

2016年的調查結果顯示,從利潤率來看,2015年受訪企業的平均利潤率為3.3%。但在2011年,中國制造企業的平均利潤還有6.2%,相比今天而言,企業利潤率下降了46.8%。
在這3.3%的企業利潤率中,企業的分化情況也非常嚴重。2015年,有25%的企業利潤率接近於0,有19.8%的企業出現虧損,另壹方面,有四分之壹的企業利潤率超過了7%,而有壹半的企業利潤率卻達不到在2.5%。
接訂單,可能會虧損;不接訂單,就是死路壹條。在中國經濟緩緩復蘇的背景下,外貿企業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迷茫。
10%的稅率對這些出口企業是致命的。

2. 川普第壹批加了25%的關稅針對的是中國制造2025的list,基本上對有點技術含量的中國產品出口到美國堵死了路子,剩余的都是中國廣大中小型出口企業,這是解決大量就業的地方,這是執政穩定的根基。

3. 就算有出口補貼,就算可以人民幣貶值,就算是可以再壓縮壓縮成本,然而川普這10%只是壹個開頭,為什麽不征25%呢?因為這些涉及民生的產品不能壹開始幅度太大,這樣影響美國的消費市場。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當美國的采購商逐漸去越南、印度、印尼、墨西哥采購了,川普就可以慢慢往15%,20%,25%的方向加。

4.中國當局利維坦主義壹直以來以盡量占領國際市場、保護自己市場的思路起家和發展,這樣對它是有利的,可以保住大量的國內就業。但是這種思路對所有的貿易對手來說都是深受其害的,美國是第壹個鯰魚,第二第三會陸續出現,這種多米諾骨牌是可怕的。

298.在民主國家如果壹個人特別關心政治和社會他可以怎麽做?



Alex WuJuly 17, 2018
我知道壹個加拿大本地人,大學畢業後在多個IT崗位工作過,但是對社會事務特別關心,也喜歡發表對壹些社會問題的看法。

和知乎上只會附和執政黨、對國外的政治頭頭是道卻從不知道如何解決身邊問題不同,他覺得他有必要站出來、作為壹個社會少數對社會問題感興趣的人,來解決社會存在的問題。

於是他選擇了主要黨派中價值最接近他的政黨,從註冊開始,積極參與黨派的活動以及該選區選舉時的造勢活動,他還在節假日積極投入當地的Food Bank等誌願者活動。隨著時間的延長,他在黨派內部也混的非常熟了,在某次的大選中,被該黨提名為所在選區的提名人。

結果那次該黨派時來運轉,大部分選區都贏了,他也理所當然的成為了議員,成為議員後在議會非常活躍,走訪社區,了解真實需求,對於他關心的事務的話語權就更多了,對產生積極的改變也有效多了。他也經常組織壹些內部研討會。

在第二次大選連任,並且根據他之前的專長和工作經驗被提名為xx部長。

這是聯邦級別的例子,當然還有省的例子,太多了,有的人想對醫療和教育方面改革,就參與省級政黨。


299.習近平是個怎樣的人?



大家都在討論他,然而似乎我們還沒怎麽仔細討論過ta本人呢

世紀末魔術師 July 18, 2018

有人說,他是個有鄧小平風格的人物。其實,習近平和毛澤東嗎、鄧小平這些人壹樣,都有強烈的強國思想,或民族主義思想。毛雖然暴虐無道,但他這個當代秦始皇加馬克思,也是要建功立業,做個比美唐宗宋祖,秦皇漢武的當代明君。毛的封建主義帝王思想嚴重。而鄧小平是個黨天下派,他的立場和思路是黨控制壹切,而不是毛澤東的家天下意識,但同樣是試圖通過極權手段來完成國家和民族的復興。

當然,這種蘇聯模式,以老大哥的自己的垮臺而宣告了試驗的失敗。而中共搞出了個修正的什麽中國特色主義。其實就是封建主義加洋務派改革的路子。鄧小平的改革,建立了壹個更完善的專業官僚隊伍,逐步告別了毛澤東的政治運動模式。這也是相對進步,也是巨大的局限性。因為同樣具備強烈的封建主義官僚體制的特質。

而習近平,應該兼有毛和鄧的思路,民族主義自尊心強烈。這是他在墨西哥講話的無形表露。因此,我懷疑習接任軍委主席後,早期會不會學鄧小平搞越戰那樣,對外進行軍事冒險。這個可能性是比較大的。

明白了習的內心態度,就容易判斷習的政治作為。習應該更接近毛鄧的強國理念。而和實用主義的江澤民,保守主義的胡錦濤都不太壹樣。習最近講的什麽五大優勢。其實也是如此。他這個人對中共保持著自信,自己也應該準備要建功立業。因此,他和胡錦濤的講話提到的危機意識是不太壹樣的。當然,這也應該包括他的目前位置的講話考量。說得太悲觀了對他和胡的政治成績都不好。

看來,習是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角色,他未必真正切入到了中國社會的實際狀況,而是抱著做個中興明主的心態盲目樂觀。而骨子裏,有習的民族自尊心和自強意識。這其實也是中共早期很多人起家“鬧革命”的壹個政治理想。因此,習可能確實是個“比紅還紅”的人,他和那些為自身特權地位拉虎皮做大旗的毛左未必完全壹致。他主要是為了強國。

因此,我就判斷,習接班後,有可能搞不少動作。政治上,他會有極權保守的表現。比如對西方文化和價值觀的強烈抵制。這類似薄熙來的唱紅打黑。但未必像薄熙來那樣局限。很可能他在民族主義立場上表現的更強烈。

而對馬列主義,他未必真的了解了其中的反社會反人類的本質,他聲稱要捍衛的馬克思主義,其實是他的壹個社會政治理念。他認為那是中國人的正確選擇。這仍舊是他的民族自尊心在作怪。而他實際是要反對外國人對中國(中共)說三道四,指手畫腳。這是壹種民族主義心態。是滿清時代就湧現的中國人的壹種內心的民族悲情意識。從這壹點,習也許算得上是個愛國者。

這樣壹來,習的理念,可能確實比較接近鄧,鄧比毛澤東的帝王個人意識要開闊些,只要強國富民,鄧認為就是好貓。趙紫陽替他總結的壹個中心兩個基本點也是這樣的調子。而要強國富民,鄧有認為只有保持黨的堅強領導,不能亂。而這實質上也影響了後來江澤民和胡錦濤的維穩思路。

最近黨媒不也提到了,胡溫是要超越西方嗎。當然,胡的小躍進仍舊失敗了。不知道習是不是看到了這種民族主義和極權主義模式的局限性和失敗的必然性。無論滿清的義和團,還是毛澤東的大躍進,胡溫的小躍進,都失敗了,為什麽?就是忽略了,西方也有幾千年的古文明精神資源。古希臘和基督教文化也是歷史悠久。而且有近代形成的科學技術體系和更加自由公平的生產模式。這個,中國壹直是不具備的。

習的愛國主義思想,或民族主義自尊心,影響了他的政治態度。他眼前顯然看不到除了中共壹黨專政模式外,中國還有什麽更好的方法去富民強國,真正的實現民族的強盛和社會的本質進步。但習的這個政治態度和人生觀,也似乎比江澤民和胡錦濤有更大的主動性和開拓性。

這壹點,鄧小平改革開放時代就表現的比較強烈。只要能強國富民的,鄧小平能夠做中流砥柱,去支持改革的各種嘗試。江時代的三個代表,也都有鄧的這種政治話語特征。但他們似乎都沒有看到,或者不承認,壹黨專政體制,本身和強國富民的社會理念是背道而馳的。蘇聯壹個超級大國轟然倒地,為何競爭不過美國,也是因為政治體制和社會文化模式的競爭的失敗。

壹個極權的舉國體制,如同吃了興奮劑的運動員,雖然早期爆發力很大,但不能長遠,影響根本。也不是正途。而毛澤東時代更是個全民發瘋的瘋狂時代,瘋子是力氣比平常人大,但沒人認為瘋子是能夠健康長遠的。北京奧運和倫敦奧運模式,引起的壹些相關爭議。也在於此。

看來,習近平仍舊對這種極權或集權舉國模式津津樂道,他沒有超出薄熙來的重慶做法的理念。因為他的言論目前看不出他新的政治理念和設想。作為壹個中國人,強國富民是共同的理想,但要選擇的道路和方法是認識不同的。因此,如果習近平按照我上述判斷的方式治國,那他就是另壹個薄熙來式的做法。又紅又專嘛。

有人目前故意要掩飾薄的毛澤東時代的政治色彩,把他包裝成改良主義和改革家,但薄確實是在學毛澤東時代的又紅又專的那壹套方法。毛澤東同樣在引進國外技術,日本人的政治貸款數額巨大啊,而且乒乓球外交也是老毛搞的嘛。這壹點,薄熙來不是什麽鄧小平路線下的改革家,他就是在試圖回到毛澤東時代的政治上嘛。只不過現在那些毛左薄粉要故意掩飾下的。

當然,薄似乎和習還是有區別的。薄的個人野心比較大。而習應該更開闊些。薄有帝王意識,而習的民族主義色彩更重。從這壹點,習更接近鄧的思路和立場。因此,從長久走向看,習這個人應該思路更開闊些。也許是只要他認為是強國富民的,他都可能比較包容,這應該是他的壹個基本立場。

但從目前看,他對西方人的“那壹套”政治推銷是比較有抗拒心理的。習應該是個左派,這個左派,和毛左薄粉這些人還不壹定完全壹致,不壹定是後者那樣的極端和狹隘和落後反動。就如同鄧小平和鄧力群這些左王的關系壹樣。

而習全面掌控權力後,他會表現的比較強硬堅定。只要他認為對的,他會去支持去做,去嘗試,去發展。這和鄧的做派類似。而他也有他的政治底線。是不能容許觸碰的。這壹點,和作為職業技術官僚的胡,功利主義的江比較,習確實風格還是區別比較大的。習應該更註重政治大理念,而不是單純註重細節技術操作。

總之,習也是個政治矛盾體,他會有包容,開明、開放的壹面,也會有他強硬,極端,保守的壹面。但他的民族主義思維或愛國思想,決定了他會努力有所作為。習應該願意了解甚至接受外部的新鮮事物和文化,技術。同時他也會保持壹貫的民族主義立場。對那些表面愛國,實質上準備腳底板抹油中共裸官們,習應該有所區別。

因而,如果說習近平和劉源這些紅二代,確實對貪官汙吏,那些假愛國愛黨者是深惡痛絕的話,那也應該不是他們在裝腔作勢。從政治理念上,習這樣的人,更有大的政治理念,首先就是愛國強國。而很多中共黨員幹部是接著愛國愛黨的旗號,去坑民誤國。

至少從理念上,我認為習這樣的人還是更進步壹些的。金錢名利對他們的影響力不是決定的,他們這些人仍舊是政治理念和民族主義強國觀主導思想。因此,習近平總是提什麽純潔性,反對個人主義之類的,也應該是他個人理念的表達。

從他們那壹代人,到我們這壹代70後人,可能是中國當代比較純潔的政治理念人比較多的群體。從這壹點,習和劉源這些人,倒是確實政治視野比較開闊,理想比較純潔的。我擔心的只是他們做法會不會有太多的局限性甚至南轅北轍。

而習目前顯然是準備樂觀的準備用中共體制和馬克思主義意識形態這個破舊發動機,來打造21世紀的中國號跑車,他能夠成功麽?如果習能在民族文化上多發展培育,實現中國的體制轉型,那他才有可能取得真正的強國成就。

本文轉載自博客

300.為什麽很多老外即使家裏不缺錢也喜歡讓孩子去麥當勞打工?



fricasseeJuly 18, 2018
麥當勞的員工流失量大,而且是時薪計算,所以很多兼職機會,對年齡還有學歷沒有任何要求。

工作內容操作簡單安全,可以接觸大量的人,對了解社會有很直面的幫助。

賺錢不是目的,真正目的是提前接觸社會,讓孩子更為獨立,切斷對父母的依賴。

應該說西化社會發達到壹定程度,這個情況都普遍存在,不是只有歐美國家有,香港臺灣都有類似的兼職文化,香港的暑期工許多就是做麥當勞,不浪費多余的時間。

當然找不找暑期工,其實都是看孩子的個人主觀需求,也偶爾有家長會逼著去找,但我知道的不多,大部分都是孩子自己跟同學壹起去工作,賺的錢買點想要的東西。

301.俄羅斯反對派現狀如何?



helmos.chen July 18, 2018
俄羅斯反對派的現狀是越來越難了 --- 總結。

從被列入"黑名單"到被暗殺、監禁

從2014年初開始,俄新聞網站Lenta.ru、有線電視臺"雨"、反對派網站Grani.ru和Kasparov.ru、"莫斯科回聲"電臺甚至以相對自由主義聞名的國家新聞社俄新社均遭受打擊,其中大多數被列入本周由親克裏姆林宮網站Politonline.ru編寫的因"反俄羅斯觀點"處於關閉危險中的20家俄媒體名單。該名單按主要否定詞(如針對克裏米亞沖突使用"並吞"和"合並"這樣的詞匯)的使用頻率對媒體進行了排隊。

盡管勉強能跟政府觀點沾邊,但該清單卻成功將所列媒體歸入了"反對派"媒體的行列。 盡管經常對克裏姆林宮進行批評,但包括Snob.ru、Slon.ru、新時代、《新報》等在內的名單中的壹些媒體暫未受到任何影響。《新報》新聞處負責人娜傑日塔•普魯先科娃說:"不可能對所有人采取緊逼盯人的戰術,至少對我們沒有,但這有點讓人心存疑慮甚至有點尷尬。"這些報紙和雜誌的受眾數量的確大大輸給官方和中立出版物:其中最受歡迎的NEWSru.com網站根據俄羅斯網絡統計網站Liveinternet.ru的《新聞和媒體》欄目的統計,月瀏覽量僅排在第17位。

在蘇聯時代得到廣泛應用的政治謀殺正卷土重來,在克裏姆林宮的外交政策中發揮重要作用——克裏姆林宮用以壓制或恐嚇國內外批評人士的威逼手段越來越多,而政治暗殺是其中最殘忍的壹種。2015年5月,反對派領導人卡拉-穆爾紮回到莫斯科壹個月以後,他覺察到發生變化的是他自己的身體。在和其他異見人士會面時,他的額頭上莫名其妙地布滿了汗珠。他的胃裏翻江倒海,他被人下毒。

俄羅斯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2018年1月28日在首都莫斯科街頭參加示威活動時被捕。俄羅斯反對派陣營民眾再次走向街頭,想要推動抵制預計將於2018年3月18日第壹輪投票的俄羅斯總統大選,集會民眾對反對派領袖納瓦爾尼被剝奪參選權表示不滿。但隨後當局則把納瓦爾尼支持者的集會定性為非法集會抓捕。

影響力有限

電視依舊是俄羅斯人獲取信息的主要來源。全俄社會輿論中心去年的調查資料顯示,俄60%的居民通過電視獲取新聞信息,其中大部分電視臺由政府控制,僅有23%的俄羅斯人通過網絡獲得新聞信息。據普魯先科娃介紹,《新報》的發行量為8萬份。Snob.ru網站總編尼古拉•烏斯科夫估計該網站的月瀏覽量為1500萬次,但在Liveinternet.ru對90萬個網站進行分析後的每月用戶排名中僅居第91位。

另壹個問題是受眾的素質問題。據普魯先科娃介紹,《新報》大約壹半的讀者是年齡在25到45歲、受過高等教育的人,10%的用戶是高層管理者。Snob.ru網站定位於高端市場,即所謂的"全球化的俄羅斯人",他們收入多且能周遊世界。

莫斯科國立大學新聞系教師、媒體分析人伊萬•紮蘇爾斯基在對俄羅斯獨立媒體的受眾進行描述時說:"這是壹些國際化的俄羅斯人和人道主義知識分子。"他說自己指的是成千上萬具有很大動員潛力的人,這壹潛力能使其成為俄羅斯政治生活中的重要因素。許多俄羅斯媒體的獨立性受到編輯政策限制。就像歸屬於俄天然氣公司的"莫斯科回聲"電臺壹樣,它們在經濟上往往依靠其所有者,這些所有者可能是大商人,也可能國有公司。這為沒有直接審查的壓力提供了許多機會,尤其是Lenda.ru網站和"雨"電視臺發生了壹些狀況。但紮蘇爾斯基指出,俄羅斯依舊有經濟上不依靠政府和政府很難對其產生影響的反對派媒體存在。

從普京即位以來,普京的民調就沒跌落過60%。

獨立二十年的現實

創刊於1993年的《新報》以自己的記者調查著稱。該報按在執行公務時被害記者的數量居俄羅斯媒體首位。特別是安娜•波利特科夫斯卡婭曾為該報工作,同事們認為其2006年死亡與其所寫的高加索違反人權的文章有關。Snob.ru網站是更年輕壹代的俄羅斯媒體,由億萬富翁和溫和反對派政治家米哈伊爾•普羅霍洛夫於2009年啟動的該網站登載包括科學和文化等在內的各種不同題材的資料,但更多關註的是政治,如不久前發布過對參加反對派活動的著名朋克樂隊Pussy Riot的系列采訪。普魯先科娃介紹說,上述兩個出版物否定自己的反對派性質,並以為各種不同觀點提供平臺作為己任,當然"激進的法西斯分子除外"。但她說,"政府讓我們對其進行批評比進行表揚的理由更多"。


"像坐在火山口上壹樣"

好萊塢巨星“力捧”俄羅斯地方小報 Politonline名單中的出版物對未來並無信心。烏斯科夫說:"我並不認為Snob會發生什麽不好的事......但壹般情況下壹切皆有可能發生。"普魯先科娃則說:"我們這兒每天都有戰鬥警報。"分析人士紮蘇爾斯基表示:"盡管沒有嚴重的鎮壓手段,僅是象征性的,但克裏姆林宮的老近衛軍現在抓得更緊。"為支持自己的觀點,他列舉了傳奇式記者阿列克謝•維涅基科托夫3月被順利重新任命為"莫斯科回聲"電臺主編的例子。

烏斯科夫認為,盡管是有條件的,比如首先需要控制的是作者情緒的宣泄,而非禁止某些觀點的表達,但媒體生存的安全保障還是可以通過自我檢查來實現的。他呼籲媒體在發布信息時要謹言慎行,盡量增加非政治性信息的比重。普魯先科娃則介紹說:"我們努力遵守安全方針,少發出自己的聲音。" 媒體業分析人士認為,無論其問題有多嚴重,俄羅斯"反對派媒體"的受眾任何情況下都不會消失。首先,即使處於新聞檢查或習以為常的出版物消失的情況下仍能找到新的替代物。紮蘇爾斯基說:"這是暫時的失敗,很快會應付過去。"烏斯科夫對此表示贊同:"小群體需求尚在,並且應該得到滿足。"

302.為什麽現在越來越多的男人不想結婚了?



My LifeJuly 18, 2018
先來看看結婚滿足了妳的哪些需求,生理需求、情感需求、社交需求等等。人為什麽要結婚,其實最初的是出於生存考慮,首先,組成家庭更容易存活,其次,傳宗接代也是種族延續的必要條件,其他像是性欲、創造物質條件等等我們都可以看成是物質需求。而情感需求、社交需求這些都很好理解我們都歸結為精神需求。而人的相互依賴程度和經濟發展程度是成反比的。

在現代社會婚姻賴以存在的物質基礎變得可以通過其他途徑輕松獲得。比如,物質社會的發達可以讓妳很好的獨自生活,大量的成人內容、成人服務也可以滿足妳的性欲,社交網絡的發達也讓妳的社交需求可以輕易滿足。於是,現代婚姻中,尤其是具備壹定經濟基礎的男性對於婚姻必要性的考慮幾乎都是出於精神需求。而現在的女性因為社會輿論以及男多於女的國情,能滿足男性精神需求的數量越來越少,導致很多男性缺乏追求女性的興趣,也越來越不像結婚。同時,還有壹個因素,就是社會壓力。

現在的年輕人負債率越來越高,社會階層越來越固化,許多人承受了過多的生活或是精神上的壓力,而壹旦壓力太大,會導致對許多東西都不感興趣,即所謂的低欲望社會,這個現象可以參考我們的鄰國霓虹國,人家的低結婚率儼然已經成為壹個不小的社會問題。我覺得同為東亞國家,霓虹國的問題還是很值得我們借鑒的,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這種現象會越來越嚴重,以北上廣為代表的壹二線城市,現在已經出現這種跡象。所以,越來越多男人不想結婚,也越來越多的女人沒法結婚,這不僅是兩個群體自身的問題,和社會的方方面面都有關系。

最後,吐槽並呼籲壹下,國內的媒體,少搞壹些偶像腦殘劇,綜藝節目和明星八卦,這些東西對於女人來說,就像是島國片對於男人,但是影響更壞。女人是感性生物,過多的感受這種精神熏陶,很容易就影響判斷。我身邊就有那麽壹批三十大幾的女人,整天迷韓劇,給介紹男朋友先問腿有多長,恨不得來個有顏有錢的霸道總裁馬上來把她娶走。想得美可以,但看不清就是妳的不幸了,在這個問題上,社會也是有責任的。



303.大陸有哪些對臺灣的認知誤區?



KkJuly 19, 2018
看到臺灣問題,就忍不住想回些,大家參考參考

(我本身其實有蠻多大陸親戚的,而且對中國國情很有興趣了解)

首先先回覆上面的壹些意見

近年來(應該是 李扁兩任總統時代),從兩國論起到臺灣意識擡頭,跟中國意識就漸行漸遠

我是84年出生(西元年),在我國小國中時代,這是我們當時的作業本

在那時候,我們大部分的人都認為自已是中國人的,但惡劣的是中共,基本上同民族的情懷還是很深。

我們的政府總是宣稱自已是正統中國,記得小時候我還很天真的問我媽說:「要97了,香港是要還給我們這邊嗎?」

因為在我想來,學校的老師說英國租借99年,要歸還給中國,想當然爾當然是我們這,而且香港壹歸還,我們要發了XD。

可在國際現實下,當然是掛五星旗進駐,而不是掛青天白日旗的。

直到長大些到初中時學習的地理,國內地理仍舊是中國大陸版圖,(是秋海棠不是老母雞喔),我們地理老師也覺得有些荒謬,畢竟對岸都自已都把外蒙給分出去了

可是當時的聯考地理就是這麽考,我們不熟悉自己的家鄉,反倒是把對岸的省會、各省簡稱、鐵路、山川、河流走向給背清楚了

就在政府機關還有「蒙藏委員會」,壹年是見到幾個蒙古人西藏人啦???(這機關根本是冗員,預算好像直到去年才停止)

到96年總統直選,雖然當時只是學生,從報章雜誌上感受不到當時飛彈危機的氣氛有多緊張,可每個人都知道,我們跟對岸就是不壹樣

99年的兩國論發表,其實在之前李就有「中華民國在臺灣」的論述產生,對我們臺灣人來說是很接地氣,(他只不過說出事實),絕大多數人對於想像五星旗會飄揚在臺灣

是很反感+恐懼的(這跟40年間不斷的反共教育也有關),臺灣族群大致:外省來臺的第二代甚至第三代+明清時期在臺漢人後代+本有的原住民們,我們並沒有「反攻大陸」的理由

在民間都要從軍最直接的想法都是「防止敵人入侵」,妳說要打回去,說真的基層軍官跟士兵壹定會叛變給妳看。

所以最初在思考我們與對岸中國之間的關系,我們真的還有宣稱正統中國的必要???

00年扁上任,當然是開啟了臺灣意識的萌芽,尤其是在教育、政治上的論述,比之前是更加的大鳴大放,而在這時老共的反應措施如「反分裂國家法」

還有在當時SARS流行時,WTO對於臺灣的面孔(這張是令人最印象深刻的),用此種方式來遏止所謂的「臺獨勢力」

這更不用說在國外遇到「青天白日旗」的反應,簡直是不忍卒睹。

雙方在敵對狀況下(或者說不能包容對方的主張),路自然是漸行漸遠。

直到08年馬總統上任,與其說是政治上認同中國,不如說是經濟上的依賴而使他能上位。

吹捧中國經濟實力的各種文章更是源源不絕,但就算如此,跟中國經濟掛勾再深的企業主或幹部

他們有幾個人能換成中國國籍呢?(臺灣承認雙重國籍,但不包含對岸)

這是在我印象中從中國人→臺灣人意識的大致脈絡。(所以臺灣現在自認是中國人的比例才如此低)

但不代表我們對漢文化就貶低(畢竟我們學的是繁中),所以常看到那些日奴皇民走狗之類的罵街

真的會令人失望,表示對彼此所想的還有待溝通。



上面聖母兄其實也說得不錯,每次看到「臺灣自古以來屬於中國領土」這種論述

都會很想問問,自古說得是那個古,是指從三皇五帝開始的嗎???

而且在漢帝國的歷史上,從來都是陸權第壹,對於這個蠻荒小島可以說是沒什麽興趣。

佔領起來既花時間成本,又得不到什麽好處(畢竟我大天朝物產豐盛、無奇不有)

有例外時:鄭和下西洋,也是為了姪兒建文帝才廣發的尋人啟事,說到底也不是要征服四海。

我們的先民之所以來臺,壹定也是在當時混不下去了,才冒險渡過黑水溝

想像壹下,如果在當地有老婆孩子熱炕頭,誰要渡海九死壹生過來??

所以來臺漢人大致有:海盜、商人、羅漢腳(單身漢)、漁民休息站.....

而到海權時代才發現此處在貿易位置上的好處,以及農業資源可以出產

就像我們說的開臺聖王「鄭氏家族」,本身就是最大的海盜頭子。

而當時控制的範圍也只有西半部的臺灣,中央山脈根本翻不過去,還有兇的要死的生蕃(這是當時的說法請見諒,無岐視之意)

直到日治時代才完成全臺壹體化,變成是壹個共同體,不然以前別說漢蕃之別,就是閩南客家人

那個械鬥是十分常見的。

回到題主所問的,大陸對臺究竟有什麽認知誤區,從歷史的角度講實在很多,但我認為只要多用包容的心看待,確實理解他人看法,很多臺灣人都會很樂意回答您,當然我也只是其中壹個觀點,希望有回答到您的提問。

304.臺灣有哪些對大陸的認知誤區?



鹿ㄦJuly 19, 2018
個人經驗是分成兩種極端。壹種是覺得大陸超級有錢,經濟壹飛沖天已經快要超英趕美。遍地都是商機,什麽產業都發展得很快。反觀臺灣整個要完蛋,天天只會政黨惡鬥;另壹派則是認為大陸政治非常黑暗,只懂得欺壓人民與臺灣,腦海中有許多血腥鎮壓的畫面。政黨高層天天忙著內鬥,人民則全是小粉紅爭做紅衛兵。只有少數能夠跳脫,對大陸政治及社會發展有很好的掌握,這種人也不是沒有

這反應出壹種冷漠,大多數的人並沒有什麽太大的耐心。對於共黨歷史了解非常差,搞不清楚文革與大躍進的前後順序。對「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反應,是「都什麽年代了還在喊這種口號」。總之是覺得大陸就是壹群缺乏個性、面目模糊之人(但在政治經濟上很重要),相處起來也就「得過且過」



305.墻內洗腦久了,看到品蔥上各式各樣的觀點都有很不習慣該怎麽辦?



我也知道我是墻內洗腦久了,但是看到品蔥上各式各樣的觀點都有,有時後感到很不習慣,我該怎麽做去減輕這種不適感??

炎黃子聰July 19, 2018

我可能下面的回答有壹點直白,希望妳不要生氣。

提問者,妳有看過駭客帝國嗎?第壹集,男主角跟老大在房間坐在沙發上,老大拿著兩粒藥?。壹顆是看到殘酷的真實世界,另外壹顆就是忘記現在所知道的事,回去假象,給男主角選。

妳既然肯翻墻來接觸墻外的世界,妳就要準備有心裏準備。不要以為我們在外面很悠閑,想知道怎麽開網就知道了。我們也跟不同的媒體,觀點,立場尋找自己“認為”是比較靠譜的新聞。妳看CNN,特朗普是魔鬼,妳看fox news 特朗普是天使。好像美國人都喜愛的奧巴馬,如果我的總統是他,我將是最反對他的人,有時候我們也分不清楚是我們引導媒體說我們要的,還是媒體引導我們說他們要的。妳去谷歌找“壹帶壹路” 100個搜索結果,99個是好消息,我們要判別分析了解真實世界也越來越難。妳還要我們教妳因為妳接觸到各式各樣的觀點有不習慣怎麽辦?妳第壹次上學,看的新事物,陌生人,沒有人壹直顧著妳,怎麽樣?

墻外的世界對墻內人是孤獨的、妳或許看清很多事情,知道很多墻內人不知道的事,妳也很難跟身邊的人分享,妳將會是在人群中孤立的壹群少數派。聽到身邊的朋友說中國共產黨多麽的好,妳能反駁嗎?就好像CNN整個機構都反特朗普,有壹個支持他,就是錯。

所以,妳選擇哪邊的?? 現在妳還不習慣,還來得及。我們在墻外知道的太多並不代表我們快樂,妳在墻內知道的幸福假象不代表妳悲哀。我曾經在朋友圈看過壹段文字,“妳要做壹個痛苦的哲學家還是快樂的豬呢?”(豬在這裏沒有貶低的的意思)。

如果妳因為太多的觀點而迷失自己但又不想被中共的愚民教育鉗制。讀多壹點西方哲學,讓自己的思想更加開闊(除馬克思和儒家)。不要分什麽西方東方的,大家都是人類、地球人。西方國家也借鏡東方很多東西。

306.如何看待知乎流行對美國華裔的嘲諷?



維民所止July 19, 2018
我認為是“自古以來”這種思想作祟,有可能是官媒和官方教育煽動的,也有可能是許多人本身依然缺乏國際眼光。“自古以來”思想認為凡是中國朝代曾經占有過的領土、未曾占有過但聲稱主權的、祖上是中國政權屬民的(如越南、韓國、蒙古)、祖上是中國人的,都應該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地或者人。

連駱家輝這類祖先在清朝時就走了的,姓氏拼寫都不標準的華裔,還能被中國的官媒堂而皇之的描述為 “表面上久居海外的遊子、黑頭發黃皮膚的皮囊”。為什麽不見德國媒體描述特朗普為德國人久居海外的遊子,趾高氣昂的質問他“總統先生,您的‘業績’,您祖上知道嗎?您祖上要是知道,可要把您逐出門戶了。”?愛爾蘭現任總理帶著個印度姓和壹半印度血統,印度媒體有指責他“有印度人面孔卻為愛爾蘭辦事”了嗎?

既然許多中國人無法理解移民後代被同化這個客觀存在的現象,面對著長了壹副中國人面孔卻不識中文不了解中國文化,行為舉止與外國人無兩樣的海外華裔,自然就會感到不解,甚至產生不屑和敵視。

這種認為長著中國人面孔就必須在言行舉止觀念立場上與中國大陸保持高度壹致的心態,造就了中國大陸壹部分人對港臺華人和海外華人的歧視性立場。華裔被這種立場搞得裏外不是人,在自己出生的國家經常因為外表而受到差別性待遇不說,到了中國反而更加遭人看不起。

307.習近平的長期獨裁對哪些人是有利的?



dontsayJuly 20, 2018
這種事情還是統計數據比較靠譜,但沒有人會做這個統計數據。我只能先根據記憶粗淺判斷。

本人老家在某中部落後農民工輸出大省的城鄉結合部,說是精準扶貧五千萬,怎麽我身邊壹點感覺都沒有。我遇到過的農村貧困人口,並不存在底層都支持習近平,我記憶中支持習的底層多半是直接受益於政府的某項政策,如助學金等。那些被驅逐出京的“低端人口”回到老家的我真沒見過多少斯德哥爾摩患者。而且中國的福利又不高,生活條件較差、基層執法人員、行政人員的粗暴,底層憤青仇富仇官仇恨社會的我也見的不知道有多少......毛左中也是反對當前的政策的多,當然他們希望的是比當前更專制更糟的政策。

同理,中產中的事業單位人員、軍隊、機關、各類工程承包關系戶及其後代,覺得中共統治對自己有益才支持中共的不知道多少,反之,受到下崗沖擊的、跟工商打交道的個體戶支持的就比較少。有北京戶口的對政府看法積極的多,沒有北京戶口的負面看法多;有無房產也是同理。

還有就是年紀較大、思維定勢了;年紀輕輕、從未出過社會、從小背著“只有共產主義才能救中國”的小粉紅洗腦患者,等他們考慮買房的時候可以瞬間轉換立場。

也並非所有的知識分子、精英人士都支持民主憲政,自恃精英、羨慕強權、對普通人有深深的鄙視和不信任的高級精英多了去了。

說到底,這事不能太刻板印象,很多人對習總和中共的看法首先是取決於利益,其次是周圍的影響。

由於輿論管控和書籍審查,有豐富政治知識、了解中共黨史的人很少很少。大部分人並不對中共真有多大忠誠度,墻頭草罷了。之前國內輿論寬松的時候,也是有時候公知多,有時候粉紅多。風平浪靜的時候粉紅占優,壹旦出惡性事件又是批判家多。現在輿論管控嚴格,反對方動不動就被“尋釁滋事”、“危害國家安全”,自然愛國粉紅居多,但壹旦稍微開放輿論可未必這樣。

308.有哪些比較好看、有意思的紀錄片?



DaannlJuly 20, 2018
BBC的Horizon系列,現在已經第53季了,每集有獨立的主題。

BBC每年的自然紀錄片,好萊塢大片的既視感,尤其是這兩年的The hunt, Blue planet II和Big cats,必看。

The cove,大名鼎鼎的海豚灣。

Racing Extinction,講動物滅絕的,裏面批評了中國在國內被和諧,豆瓣下架。

An Inconvenient truth,美國前總統候選人講全球氣候異常,壹州之差輸給小布什的那位。

O.J.Made.in.America,2016年新拍的講辛普森殺妻案。

The food company,揭露食品公司黑幕,肯德基的雞之類的。

The Vietnam War,2017年拍的講越南戰爭。

Industrial Light & Magic,從星球大戰講電影特效的發展史。

以上是壹些個人比較喜歡的,都是精品。


309.臺灣經濟增速遠不如兩蔣時代,是增速由快至慢的正常現象,還是臺灣經濟有其自身問題?



fricassee July 20, 2018
壹般經濟體發展到壹定程度後,開始邁入發達經濟體,都肯定會增速放緩,這不是因為經濟下滑,而是經濟增長的空間在現有的社會與科技結構上限裏達到了峰值。

GDP基數低增長快,基數高增長慢,最後就是看人口,人口越多增速越快。

臺灣的GDP增速不算慢,這些年都有2到3,屬於偏快到很快之間,已經算是很不錯了,我覺得國內壹些冷嘲熱諷,其實是沒有體驗過發達過後那種增長無力感,歐美等國試過多次經濟危機,很清楚經濟增長到了人口與科技的極限後本身就不是必然的。

中國高增長壹是出口還在運作,二是明顯超發了貨幣,國內實際工資從08年以後,基本就卡在兩千元到五千元之間,物價卻還在快速增長,所以能嘲笑臺灣的,不看人均產值還能笑得出來,都是對世界運作規律缺乏了解的人,不能因為他們是人類,會說話,就把他們當做同樣的同類看待,人與人的區別非常大,在學習前後都不可同日而語。

經濟的發展嘛,極限是很簡單的,科技發展到哪,人口增長到哪,就按照這個峰值去推算就可以了。

越先進的產業帶來的生產力,就有更多工作機會與經濟效益,互聯網產業的誕生給全球帶來了無法計算的經濟增長,目前來說在歐美國家這些產業已經傾向於飽和,但還是有長足的進步與經濟效益。

人口的話,大部分國家都趨於穩定,發達地區消費人口和消費能力的恒定數值穩定,不會有大幅度增長,經濟增長率如果沒有遇到危機,超過2%就算快速發展,超過3%就是樂觀,到4%就屬於彎道超車。

'這個經濟常識其實是國內許多人都不具備的,即便知乎本身也很多人科普了,但有的人就是不接受,這也算是壹種自我保護吧。


310.如何評價郭文貴2018年7月17對政變傳聞的視頻?



https://youtu.be/VFfrqUyGvmAhttps://youtu.be/bQKmDvYRkwA
https://youtu.be/VFfrqUyGvmA
https://youtu.be/X8oJdTgfP4o
Peter PanJuly 20, 2018

利益相關:我不是郭粉的粉絲,我只敘述我看到的想到的。

首先,郭把我對2012年十八大前後的壹些見諸報端的細節都穿起來了:

令計劃為首的團派如日中天,意圖奪權,2012年胡錦濤的馬屁精傅政華告密江澤民,江派乘胡錦濤訪問丹麥期間,突然指示總參江的嫡系把保衛中南海的中央警衛局輪換了。中央警衛局歸中辦令計劃領導(這就是為什麽令谷車禍中央警備局能出動),但同時也歸總參管。

當時令計劃沒有任何防備,措手不及繳了武裝,胡錦濤當晚從丹麥回國無人接機,連夜被叫到西山開會。胡溫時候其實都知道太上皇是江。胡錦濤面如土色,當晚被宣布實際免除總書記實權了,等待交班,軍委主席也壹並交出。這就是十八大為什麽電視上胡錦濤壹臉鐵青。

江朱王岐山在南普陀開會,對過去壹兩年江中毒體弱的時候背叛投胡的人列出了幾十人名單,於是王岐山擔任中紀委後開始了壹系列的打擊。

其實所謂反腐大結果大家都看到,落馬的都是站錯隊的,現在的反腐已經停止,腐敗情況也沒有質的改變。

本質上說,中國過去依然是江家的天下 。

郭聲稱令谷的暴斃開啟了十八大的混亂,如今王健的暴斃也會帶來血雨腥風,這個需要看了。

關於王健的暴斃:

這是我覺得很難得的地方,與所有自媒體的分析猜測不同,郭組建了由前紐約警察組成的私人調查隊伍,以視頻的形式探訪了王健墜亡的教堂當地,那個墜亡的墻壁高12米,是教堂後面墓地所在,平時不可能開放給遊客,景色也壹般,但是如果在這裏犯罪則不會有人看到。郭並且采訪了當地的警察局、消防隊、理發師等,給大家帶來了第壹手資料,的確很珍貴。

從被采訪者的反應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壹個難以想象的現象:因為中國有關部門外交的介入,法國當局也下了禁令,可能還有黑道的介入,壹個民主自由社會當地老百姓知情人的驚恐、害怕的神情溢於言表。

從邏輯上看,王健的死確實非常蹊蹺,極有可能是他殺,而如果是王岐山人馬所為,事後壹定會想盡壹切辦法禁止壹切消息泄露,包括出動中國官方施壓法國。王健出身草根,負責海航的擴張中的壹切事物,知道了太多的秘密。

調查團隊還發現了出現在此次王健出行的機場行程中的壹個關鍵人物—裴南南少將,此人是中央警衛局分配給姚明珊負責安保的,此人名字正出現在郭去年爆料海航波音787私人飛機王家行程名單內。

至於其他,就靜待事件的發展。

311.當年的讓知情上山下鄉到底是什麽原因?



OnionerJuly 21, 2018
這個問題可以參考法國的漢學家潘鳴嘯的《失落的壹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壹書。書中詳細地提到了上山下鄉的動機。

第壹,是意識形態的動機。即【培養革命接班人】,對當時的青年進行思想的改造。由於毛澤東對知識分子有壹種高度的厭惡,因此覺得新壹代成長起來的青年被知識分子“毒化”,不再認同他們的世界觀。如何改造這些青年呢?毛想到的辦法就是將其下放到農村,借助體力勞動來使其更為貼近農民(就像是現在的勞改)。這也是中共壹直以來重農村,輕城市的政策最後被賦予了道德性的權威色彩:農村更為革命,而城市則充滿資產階級氣息。同時被改造的不只是青年,也有農民,毛希望通過青年和農民的相互影響,實現全社會平等與融合的目標,這也是各種左派的終極目標。

第二,是政治的動機。即【降伏紅衛兵】。紅衛兵青年們遲疑磨蹭,情願留在城裏無所事事,在當時的政治情勢下,就會造成對社會秩序的壹種威脅。紅衛兵其實已經學會了造反,也學會了自己思考問題。可能孕育出某些足以危及制度根基的政治觀點。為了制止這種傾向,毛選擇將他們都發配到農村作為壹種馴服與懲戒。這則更像古代發配官員去窮困偏遠的地區的懲罰行為。而同時毛也是在塑造自己【“魅力領袖”型威權】:壹方面毛在這壹過程中充分展現了自己的權威,同時又將自己的理想加於青年身上,肯定了革命的意識形態目標高於壹切社會經濟活動目標。毛非常明白思想意識形態是他主要的政治賭 註。假如中國政府變成壹個註重經濟效益的理性政府,毛就會失去他實際權力的壹部分。

第三,是社會經濟的動機。這壹方面則和當時的社會狀況更為密切。壹方面,毛希望用知識青年發展農村和邊疆地區,同時用這些青年加強邊防地區的戰備。另壹方面,下放知青又能解決城市就業及人口過剩問題,失業被看作資本主義的先天不足而社會主義國家不存在失業問題。在當時的中國,在人口大量增加的情況下,盡管有戶籍制度等的種種阻撓,農村人口還是大量湧入城市,造成了大量的失業現象,大量遊手好閑的人流浪街頭。為了緩解這壹現象,當時政府想出的辦法,不是【驅除低端人口】,而是將大量青年下放,以此解決他們的就業問題。

最後再說壹點:雖然以上的部分理由看起來似乎有壹定的合理性。但是他們都是以知青的前途與人生為代價的。這種將犧牲基本人權來解決社會問題,同時又將革命置於知識之上,是絕不可取的。

推薦閱讀:潘鳴嘯:《失落的壹代——中國的上山下鄉運動》


312.何評價中國開放選舉就會選出TF boys這個觀點?



Alex WuJuly 21, 2018
我講個故事吧。

去年加拿大保守黨選舉黨主席,只有主席才有可能參與大選成為總理,13名候選人都是各路豪傑、黨內元老,而且履歷豐富和優秀,壹共經過了13輪辯論,每輪辯論都持續2個多小時。辯論的話題涉及經濟、犯罪、國防、能源、外交、老人、教育、環保等十幾個話題。需要非常強的知識儲備、邏輯思辨、親和力、表達力,不是壹般人可以堅持下來的。

妳們覺得TFboys可以過得了這壹關嗎?甚至妳覺得習近平可以過得了這壹關嗎?


貼壹個辯論視頻,大家感受壹下:

https://youtu.be/zdRuBFyliDg


313.毛澤東對知識分子的高度厭惡是從哪裏來的呢?



鹿ㄦJuly 21, 2018
我在「毛澤東為什麽說“知識越多越反動”?有什麽含義?」的回答

沒想到又可以自我挖墳,來個回收再利用。毛澤東並不只是針對知識份子,而是對於專業、知識以及傳統都是整體性的蔑視。這個心態就是壹個「這些東西有什麼了不起」,與其這些墨守陳規的傳統與規則,毛澤東崇尚創造性與破壞性的存在,認為這些思想家與創新者更值得被人所推崇。

個人認為,他的家庭成長經歷影響性或許比想像中的大。特別是在他的相關文件中,非常喜愛提及自己與父親的關系(而且都是壹些吵架之類,反正不是很好的回憶)。毛就是那種傳統家庭出生,然後父親很高壓教育的小孩。他的第壹任妻子甚至還是被指定的,盡管毛後來宣稱什麼「這段婚姻使他主張婦女權利」雲雲,但他應該是很受不了那種傳統的鄉紳生活,提都不想提那段婚姻

讓我想起身邊碰過壹些人,就是那種很厭惡威權的父母,結果自己換了壹種方式,變成另外壹種很壓迫人的個性。大概就是自己被父母念了壹輩子「要用功讀書」,然後長大後就開始「學校教的都垃圾」。表面上好像是壹種革新,實際上還是在復制上壹代人的個性,強迫別人接受自己的想法

314.在網上和人爭論時如何抑制自己的怒氣?



月軌July 21, 2018
“怒氣 - 憤怒”是人類的基本情緒之壹 —— 保羅.埃克曼(Paul Ekman)的“基本情緒列表”和羅伯特.普魯特奇科(Robert Plutchik)的“情緒輪”都包涵了“憤怒”—— 人類的頭腦中,存在著兩套不同的情緒處理系統 : 1.運作於潛意識水平的快速反應系統,它與人的內隱記憶相連,對外在的刺激進行快速的篩選和響應,反應速度超過了意識的反應速度;2.運作於意識水平的壹般情緒處理系統,它與人的外顯記憶相連,這壹系統產生情緒的速度較慢,但可以為意識提供更加完整的信息。這兩套情緒處理系統並不是涇渭分明、萬枘圓鑿的獨立運作著,而是互相影響、互相絞纏、互相浸染的混合運作著,極其的錯綜復雜。加之人類的意識無法滲入和掌控潛意識領域,故“抑制怒氣的生發(也就是說,從根本上的阻止憤怒情緒的生成和發展)”是難比登天的,但人可以“控制怒氣的表達(也就是說,當人意識到憤怒的情緒時,就可以“有意識的”控制憤怒的表達方式和途徑)”。若您對“憤怒 - 情緒”仍有興趣的話,可以讀壹讀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G.Zimbardo)、羅伯特.約翰遜(Robert L.Johnson)和安.韋伯(Ann L.Weber)合著的《普通心理學》壹書。

局限在“網上爭論”這壹事項上,恪守以下的兩點,就可以減少很多無所謂的爭論、也就可以減少很多爭論引發的怒火中燒 :

壹、想清楚 : 可以條理清晰、脈絡縝密、邏輯自洽、系統嚴整的思考,這是壹種苦心練就的能力和難能可貴的品質,絕不是什麽張三李四王二麻子“與生俱來的天賦(抱有這壹幻覺的人數之不盡)”,更不是壹個人看了幾本書之後、依葫蘆畫瓢的現學現賣幾下就“大功告成”。所以,當您和某個人在某個問題上陷入了爭論,請先捫心自問壹下,您對自己爭論的問題真想清楚了嗎?對方在這個爭論的問題上是絲絲入扣的論說、還是胡攪蠻纏和強詞奪理?若您對爭論的問題並不清楚或壹知半解、並無成竹在胸的自信,還請“忍壹時風平浪靜”且進壹步的深思細考,以便用壹番嚴絲合縫、密不通風的論辯,將對方壹鼓作氣的駁倒;若對方是壹位稀裏糊塗、意氣用事的糊塗蟲,只會支離破碎的叫囂和不厭其煩的喊口號,那麽您就沒有爭論的必要了,“對牛彈琴”是壹件無趣又無意義的蠢行。

除此之外,您壹定要想清楚壹點 : 當您對某壹問題進行論述和闡釋時,您是對這個問題更有興趣、還是對“自我表現、求優越求成就”更有興趣?若您對“自我表現、求優越求成就”更有興趣,我認為任何壹種形式的爭論都讓您怒氣難平的——最起碼其他人的質疑和反駁讓您掃興、讓您“沒面子”。所以,還望您更多的關註問題 - 爭議點本身,而不是“出風頭”。

二、說清楚 : “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是“人生的第四大錯覺(另外三個錯覺是“手機震動、我能反殺、她喜歡我”,當然,這是壹個笑話)”,特別是關於抽象問題的探討和爭論中(比如“愛是什麽”、“時間是不是有價值、有什麽價值”、“相同者的永恒輪回是什麽”等等),絕大部分人都出現過“我已經說得很清楚了”的錯覺。造成“說不清楚”的主要因素是:1.語言本身的模糊性,“谷堆悖論”是語言之模糊性的典型例證之壹;2.爭論的突發性和論述的不充分性,以及“問題域”的界限和語境;3.“意識形態”所催生和促成的先入為主的影響和幹擾。進而言之,您和某個人在短暫的爭論過程中,大部分的問題是說不清楚的。

基於此,當您和某個人在某個問題上陷入爭論,對方混淆了您的概念、誤會了您的觀點、歪曲了您的意思時,就不壹定是對方居心叵測的故意找茬了。您對壹位質疑者、反駁者和爭論者的“有罪推定”越少,您的內心萌發情緒的可能性就越小。您越是聚精會神、全力以赴的要論證和闡明某壹問題,對比之下,您也越是清楚對方是不是以相同的心態和方式與您進行著爭論,至此,您也就可以判斷壹下這壹爭論有沒有繼續下去的必要了。正所謂“話不投機半句多”,多說無益、壹笑了之就可以了吧。

壹己之言、難免紕漏,見諒。


315.如何評價假新聞:山西日報唱反調不能定於壹尊?



看到有各大海外新聞網站如明鏡,文學城,萬維讀者網,以及品蔥等等都在刊登或者轉載山西日報唱反調的新聞,原文是說,山西日報2018年七月十八日刊登文章,與中央定於壹尊的要求唱反調,說政治制度不能定於壹尊。
首先,經過查看山西日報的數字版(數字版是紙質版的照片,壹模壹樣),山西日報並沒有在18日刊登這篇文章,所以各網站發布的是假新聞。其實,山西日報在2017年11月4日有在網上發這篇文章,但在當天紙質報紙並無這篇文章。而且,網上也可以看到,全網包括人民日報光明日報等在當天都在推送類似的政治制度不能定於西方民主壹尊的言論。
其次,政治制度不能定於壹尊是指制度選擇問題,習近平的定於壹尊是領導人決策問題,不是壹回事,沒有直接沖突。
大家來說說,為什麽會出現這種假新聞,為什麽海外網站都不加證實地在傳?其實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在網上簡單搜索就能證實這種詭異的新聞是假的,為何作為新聞媒體的各種大網站卻直接發?這些網站還能信嗎?

昵禾爾July 22, 2018

基本上我所看到過的海外中文網站上,像什麽文學城、博訊、新唐人、看中國、多維新聞網,以及YouTube上面的中文新聞,裏面經常會有假新聞,因此每壹條新聞是真是假,需要綜合各方面的信息自己判斷。

實際上上面提到的這些網站,本來就不是什麽權威的信息來源,裏面的內容都是轉載,有些甚至是捏造,其內容的權威性是遠遠不如紐約時報、路透社這些正規網站的。這些中文網站的編輯(如果有的話),本身也不在中國,也不會去求證每壹條新聞的真實性。基本上,當我們看到這裏面提到的新聞之後,只能把它當成壹個參考,再去其他更有權威性的地方去求證,如果有很多權威的網站都報道過,那麽基本上可以判斷是真的,如果沒有權威網站報道,只有壹些非權威網站報道,那麽就可能是假的。

這裏我又想提壹下4月份的內涵段子事件,之前在“如何看待內涵段子被下架後,網友圍堵廣電總局?”這個話題和我的專欄文章裏面也提到了 :

" 4月份的內涵段子事件,不管是品蔥也好,還是常見的壹些海外民運網站(具體哪些就不提了),都提到了壹個傳言,就是有大批民眾在廣電總局門口聚集,抗議政府關閉內涵段子,裏面還拿壹個視頻做證據。    然而,只要看過那個視頻的人,稍微分析壹下就知道,那個視頻根本就不在廣電總局門口。在我看來,國內有沒有抗議,我不能肯定,但是所謂在廣電總局門口聚集並抗議,顯然是沒有證據的。在這樣壹點可信證據都沒有的情況下,海外民運網站以及YouTube上的壹些民運人士紛紛來這個例子大做文章,實在是壹件荒謬的事情。實際上,壹些著名的國際媒體,他們提到了內涵段子事件,但並沒有提到所謂的民眾在廣電總局門口抗議,說明國際新聞界還是在乎自己的公信力的。 "

事實上,這些中文網站,並不在乎轉載的新聞,是不是真實。因為在這些網站的訪問者裏面,很多人也不關心新聞是不是真實。在之前“如何看待內涵段子被下架後,網友圍堵廣電總局?”這個話題下面,很多人認為,在哪裏抗議不重要,只要有抗議,不管是在廣電總局,還是在火星,那麽我們就可以討論為什麽網友會在廣電總局門口抗議。請看以下人的回答:

美若潘安:在哪抗議不重要,關鍵是很多地方都出現了抗議

sam金:我不懂很多人糾結在哪裏抗議,而忽略了事件本身的意義有什麽意思

lastdemon:視頻之壹發生在南通,我在墻內某小論壇上也看到有人說他們那裏發生發生遊行了,但是確實是否有在廣電門口有發生不確定,但我覺得這個新聞重點應該在內涵段子被關引發遊行抗議,地點上只能說細節有瑕疵了。

回到樓主問的這個問題,很多人也可以說,只要山西日報曾經發過這樣的文章,不管是2018年發的,還是2017年發的,那麽所謂“山西日報唱反調不能定於壹尊”就成真新聞了。

實際上,在互聯網上很難找到壹個這樣的中文新聞網站:它既有權威性,能保證99.9%以上的新聞是真實無誤的,又有廣泛性,不僅有中國的正面新聞,也有中國的負面新聞,同時能夠覆蓋絕大部分新聞,能夠反映當前社會的全貌,到目前為止我都沒有發現這樣的網站。

可以說目前的新聞網站是這樣的:

墻內中文網站:有權威性,無廣泛性,新聞的真實性能得到保證,但絕大部分是正面新聞,負面新聞往往看不到。

墻外中文網站:無權威性,也無廣泛性,絕大部分是墻內不允許報道的負面新聞,同時摻雜很多假新聞。

國外英文網站:有權威性,無廣泛性,新聞的真實性能得到保證,同時有正面新聞,也有負面新聞,但關於中國的內容非常少,很多正面新聞不報道,很多負面新聞也不報道,只報道特別有影響力的新聞。

316.中國大陸的戶籍制度是如何誕生的?推行戶籍制度是出於什麽動機?又帶來了怎樣的影響?



fricasseeJuly 22, 2018
戶籍制度的成立初衷,是學習蘇聯斯大林模式,希望快速完成工業化的累積,以此帶動整個社會的發展。

而戶籍的作用,其實就是為了方便管理人口所生產的資源,以此來集中生產,將人口分為城市與農村兩個群體,然後利用剪刀差,剝削農村人口來供給城市推動工業發展。

除此之外,戶籍制度帶來的剪刀差利益,也用於給三反五反過程裏,受清洗波及而陷入癱瘓的城市重新輸血,等於拿農村人口來給執政黨的政治運動後果買單堵住城市居民的嘴。

在早期,戶籍制度是有自由遷徙權的,這是共同綱領與五四憲法都寫明的內容,但不要認為有遷徙權,所以戶籍制度的本質就有所改變。

實質上,遷徙權的出現,來自於當時國民黨仍然與中共持敵對態度,大陸情況並不明朗,還有許多右派知識分子或左右兼具的民主黨派在發聲,也就是壹群廣義上的知識分子們努力下的結果。

但隨著思想改造運動的完成,瓦解了知識分子的組織,然後又通過反右運動徹底剝離了其他民主黨派的發聲能力。

五四憲法也就名存實亡,以至於在後來的三年大饑荒裏,出現了不讓逃荒,某些幹部們吃飽,餓死老百姓的情況。

也就是說,雖然憲法規定了民眾在戶籍制度下有基於遷徙權的逃荒權力,但實際卻根本得不到執行,憲法等於兒戲,那麽戶籍制度就成了壹種枷鎖,壹方面農民們妳要去旅行作為農村戶籍的義務,比如集中生產提供勞動力與勞動生產資源,跟著另壹方面,政府再分配時,妳能得到的很少,主要的資源和妳的勞作產物都被用於穩定城市發展。

跟著,農民承擔了制度裏的義務與責任,卻無法享受憲法給的權力,只能大批餓死在家中。

農民真的沒有反抗意識麽?其實是有的,但大部分農民的知識水平和文化程度擺在那,必須有人帶領,比如黃立眾,壹個出身農村,五十年代在北大畢業的哲學系高材生,在地方上意識到了這種戶籍制度的不平衡,自我組建勞動黨試圖反抗,結果被抓捕收押後遭處死。

從他的個例來看,也能反應出來,農民們的反抗是無力的,戶籍制度可以說對農民本身沒有任何正面好處,如果非要找也許可以找到,但卻不是戶籍制度出現的原因。

打從壹開始,戶籍制度就不是為了服務農民,之後文革加劇,因為林彪與毛澤東的鬥爭才有了七五憲法,其實本質上跟五四憲法沒有什麽特別大的差距,因為毛澤東自己也說過:

“法律這個東西沒有不行,但我們有我們的壹套,……不能靠法律治多數人。多數人要養成習慣。民法、刑法那樣多條文誰記得住?憲法是我參加制定的,我也記不得了。我們的規章制度,大多數、百分之九十是司局搞的,我們基本上不靠那些,主要靠決議、開會,壹年搞四次。”
後來直截了當公開否定了民眾的遷徙權,甚至寫入了憲法,隨著改革開放的開始,後續新憲法要臉了,必須有些對公眾的交代,但還是沒有明確解說憲法內容,只是把戶籍制度與憲法否定了人的權力作為歷史沈澱,當做理所當然的道理來講。

總體歸納,戶籍制度是壹個為了更大程度壓榨平民的制度,壹開始被美化為方便管理、提高計劃經濟的生產效率。

當計劃經濟在大躍進的幻影破滅後,說提高生產效率的謊言也就自然不攻自破,方便管理也只是對於政府而言,是確實方便剝削,後來的多次清洗運動的連坐制度,也是通過戶籍建立起來的,將社會裏的人通通原子化,制造寒蟬效應威懾民眾。

更深層對共產黨本身的動機,則是能達到他們預期的社會、經濟與政治模式,首先推行計劃經濟需要戶籍制度,結果不成功,那就退而求其次繼續剝削農民維持政權運作,後來發現剝削來剝削去,不改革開放也是不行的。

外界資源大量輸入中國,人口集中在大城市,然後官方又意識到需要用戶籍制度驅逐人口,就開始各種制度性歧視,塑造了大量農民工壹輩子給壹個城市工作,到最後無法獲得當地福利與戶籍的情況,用完了以後官方壹紙令下,再把人踢回原籍種地。

也就是說,現代的剪刀差,很巧妙的利用了農民們在原籍因為難以謀生或富裕,紛紛外出打工,以廉價使用大量的勞動力建設城市工業與基建,或者壹些年輕勞動力維護社會的各種服務消費。例如服務員、清潔員等等邊緣化的職業。但因為沒有戶籍在地,註定無法融入城市本身,子女想要發達,也因為教育政策是傾斜給城市本地居民,所以哪怕能在本地讀書,質量也是無法比較,到最後還是會因為本地城市升學名額有限,下壹代人也要被踢回原籍。

從這個層面上,就堵死了農民們很多人幻想犧牲自己,讓子女在城市居住讀書,以此得到跨越社會階級的可能,其中只有極小的壹部分成功了,社會稱之為鳳凰男,但鴻溝也是極大的,而其他99%的農民和他們的後代,還是要被踢回鄉鎮去。

壹些被利用價值很低,還在歧視性政策下不願意走的,政府就會用暴力驅趕,消滅他們存身的場所,北京近年驅趕低端人口,各種手段查封他們租住的廉價房區,哪怕在郊區了,也不讓妳待著,無限提高妳在發達城市生活的成本,讓妳無路可退,不得不回原籍。

我遇到過很多例子,其中壹個例子是壹個農村婦女,是我姑姑家的遠房親戚的親戚,好不容易是進入城市,從東北又到北京工作,最後還是被趕了回來,到了東北的老舊城市,其實是根本沒有生存空間,因為以前壹些工業城市,如今也面臨老齡化的問題,本地人養活自己也困難,沒本地戶籍的就更別提了,但這樣的人已經無路可退,六七十歲也要出去有壹天做壹天,壹天生活費也就幾塊錢到十幾塊不等,居住房子都沒有著落,還要硬撐著臉皮希望我家長輩能讓出空下的房子不要租出去,分壹個房間給她居住。

這種情況,在全國各地普遍發生,戶籍制度沒有給這些人壹個公平的道理,從過去計劃經濟生產資料的集中,到改革開放後,外來輸入資源的大環境下,故意將資源集中給城市地區,有相當多的資源傾斜於少數人口。

以至於只要是戶籍不在城市,就堪稱現代下等人,政府又沒有更多的資源輸入到農村,還不能放棄城市,造成了天平永遠不會平衡。

會有什麽樣的影響?

現在已經開始浮現,三和大神在深圳的情況我想很多人都知道,甚至是聞名國際的壹種社會現象,他們其實就是那群戶籍制度下被剝削,上沒有出路,下回去又是死路的壹個社會群體,走入了社會的死胡同,不是他們不願意工作,而是天生的身份限制了他們的可能。

我接觸過壹些三和大神,真不是官方引導輿論所說的那種懶或者不願意工作,而是城市根本就缺乏穩定的環境與崗位給他們生存,低端崗位工資極少,無法負擔全國都存在的快速通脹,回老家的話他們又不願意放棄奮鬥壹下的心態,甚至是迷茫崩潰後賣了身份證處於高度抑郁狀態,妳很難說他們是不負責的壹群人,不負責的是這個制度給他們帶來的階級上限。

讀書註定不是每個人都能有出路,那除此之外的呢?對農村戶籍的人來說,已經是沒有了,什麽富裕村都是極少數的,大部分農村人的生路很有限。

深圳九方壹個網紅店,隨便壹壺破水果茶,消費動輒壹百五十起,旁邊我看壹個飯館招募侍應,起薪才兩千,附近就是老舊的“貧民區”,回首看那些大商場,上下好幾層,通鋪大理石,裏外倍幹凈,不少餐廳裝修的好,什麽外婆家還是什麽大食代,壹道菜也竟然幾十上百,而那些拿著拖布穿青色清潔服的人,也就只能看著壹群群主要以本地戶口的人在此消費,但這些繁華與他沒有壹點關系,我每次看到這種情況都是吃不下飯,因為我很清楚這不是壹個自然選擇的市場結果,很多時候這是人為制度的剝削,而我們大部分能討論這個問題的人,是這個畸形制度的受益者。

這就是戶籍這個制度的邪惡性,從全部中國民眾角度來說,中共政策裏很少能找出壹丁點正面價值都沒有的產物,戶籍制度就是這麽壹個例子。

它分化了中國社會的階級鴻溝,除了財富與學歷水平外,還附加了壹個戶籍制度,這對大部分都是普通凡人的人而言,就是壹個沒法靠個人力量突破的透明天花板,有些能跨越階級或者以財富來達到地位上升的個體,那都是特殊個例,並不具備普遍現象,很多農村人進城還要賣血生存,這壹個我國是不會主動宣傳,大部分城市人也沒有壹個主觀態度去對這種現象做出反省,更多的是表示:“哎呀,真慘真可憐”,過後沒多久,大多也就忘了,有多少人會深深刻入腦子裏呢?

快手為什麽被批判低俗,又說與社會主流文化格格不入,其實就是二元階級對立導致的結果,農村人口是占多數的,他們壹來不能融入城市,二來又不可能跨越階級,最後肯定就是自我消化內部文化,普遍又代入到了城市各個區域裏,給人壹種錯覺是源自於城市基層。

事實上中國城市絕大部分社會底層,如果不是遇到意外或流年不利太倒黴,大部分底層邊緣人都是農村輸入到城市的人口,時間壹長城市主流聲音在被政府淡化戶籍制度的存在感後,反認為是有什麽新的低端文化來侵占自己,卻忽視了這種文化背後誕生的根本原因。

戶籍制度不是大多數政策裏的壹個小分支,它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城市地區繁榮的壹個最主要根基,是極其重要的,可與黨指揮槍這種東西相提並論,沒有戶籍制度帶來的剝削性勞動力,城市也沒有辦法快速發展,更沒法帶來中共需要的穩定

說難聽點,戶籍制度本質就是農奴制度,跟古代的佃戶壹樣,只不過角色轉變,城市人口成了地主,農民就還是那個農民。

317.什麽樣的思考方式或者邏輯,才能不讓自己進入別人故意制造的思維誤區



問題如題。
不知道蔥友有沒有這樣的感受,有些時候看壹些報道,開始覺得他有道理,細細壹想不是那麽壹回事,再想想發現別人是把妳當猴耍。
例如,《局面》裏面的采訪,徐曉東和詠春宗師的采訪,如果妳不看打鬥的視頻,也會覺得詠春宗師說的有道理。例如最近周立波和唐爽的采訪,分開看,都覺得他們各自有自己的道理。
事實真相只有壹個,經過壹些人特意的加工,或者片面的強調,通過壹些實際邏輯不通的推理,或者無腦的煽情和鼓動,最後妳看到的報道千差萬別,到底哪個是對的?
我的問題,什麽樣的思考方式或者邏輯,才能不讓自己進入別人故意制造的思維誤區?以及如何訓練自己的邏輯能力和思考方式。

鹿ㄦJuly 22, 2018


非常瑣碎的想法

這也在最近思考的問題,那就是怎麼面對媒體對於事情的報導。過去幾年有許多新媒體冒出頭。我認為是跟人們非常不信任傳統媒體的報導有關系,覺得這些電視跟報紙就是收了錢,報導出來的東西只會替某些勢力說話。因此寧可去相信壹些網紅的爆料或評論。反映了壹種心理,那就是我至少看的到這些人的面目,那麼這個人是我選擇信任的。

這就是為什麼直播會興起的原因之壹(在大陸或許沒落許多,但歐美仍盛行),因為在沒有經過剪接的情況下,人們會認為那些直播主是「真的人」,帶來了壹種互動與社交的錯覺。很多人並不能明白為何會有金主的存在,實際上也是壹種「未加工感覺」的販賣。能讓壹些人相信,他們就像是妳身邊的朋友或伴侶壹樣

然而,他們是他們自己嗎?這不就是提問的問題核心,「我看到的XX真的是XX嗎?」。如果這些直播畫面是真實的,那這些直播主怎麼還會被爆出跟金主鬧翻,或是代打代唱的新聞呢?原因或許在於,這些無剪接也是壹種加工,是這些直播主選擇要讓觀眾看到的其中的壹個面相而已。那麼,為了要知道「我看到的XX真的是XX」。難道觀眾們只能全天候的盯著監視器,看著直播主的壹舉壹動?首先是時間成本上的不可行,再來,這個把直播主壹舉壹動都記錄下來的監視器畫面,真的就是直播主的真實個性了嗎?這個答案恐怕也是否定的,否則這個社會怎麼會有那麼多戴帽的新聞呢?他們不是也是全天候的待在受害者身邊嗎?

這個問題問到最後,就會完全地陷入黑客帝國(駭客任務)所討論的核心命題,那就是「我們所在的世界是真實的嗎?」。我們只能透過知覺,來意識所謂的真實。但若是存在意識外的可能呢?是不是那些東西才是所謂的真實?說白話點就是,我們只能透過直播來認識直播主,但要是鏡頭外的直播主,才是真的直播主呢?那我現在看的這些畫面,不就是只是壹種假象了嗎?

回到原本的問題,個人並沒有什麼好建議。如果有的話,就是重看黑客帝國吧......


318.加入歐盟有哪些好處和壞處?以及如何看待這個組織?



權利,義務,歷史,現實,前景等

wondermanJuly 22, 2018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看看歐盟的政策,如下所示:

實行裏斯本條約核心的決策機制
成員國間的自由貿易
壹致的對外關稅,以及壹致的對外貿易地位
參見《申根公約》移除成員國家的邊界控制(除了英國、愛爾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克羅地亞和塞浦路斯)
歐盟成員國任何國家的公民都可以自由在歐盟成員國內居住和工作,如果他們可以自給自足的話
允許歐盟任何國家的公民在當地政府和歐洲議會的選舉中投票
成員國間資金自由流動
協調政府法規公司法律和商標註冊
單壹貨幣:歐元(歐元區內各國,除了丹麥、瑞典、英國、波蘭、羅馬尼亞、保加利亞、捷克、匈牙利、克羅地亞,但部分國家歐元和該國貨幣並用)
歐盟內部大範圍的環境政策合作
共同的農業和牧業政策
在預防犯罪行為方面進行協作,包括分享情報,協調犯罪行為的定義
壹個共同的對外政策是歐盟努力的目標,但是仍然有相當的壹段路要走。歐盟在2003年對伊戰爭上的分歧表明了歐盟離這個目標還有多遠的路程
壹個共同的安全策略,包括建立壹支60,000人的快速反應部隊作為維和目的,壹支歐盟軍隊和壹個歐盟衛星中心(獲取情報目的)
對收容和外來移民制定壹致的政策
共同的附加稅、消費稅等等
援助不發達地區的基金
建立援助候選國和其他東歐國家的資金
研究基金


也就是說加入歐盟的好處包括:

和成員國之間的自動貿易、人口自由遷徙,自由的做生意,共同對外貿易政策,共同的防禦,不發達地區可以被援助,共同的學術交流,東歐可以和西歐產業鏈對接分工。

但是同樣也有可能不好的因素:

包括共同的附加稅、消費稅等和壹些行業政策等,但是這對壹些欠發達的歐盟國家其實不壹定有利,例如,希臘需要寬松貨幣、低稅收了,歐洲央行可不壹定和妳同步。

再比如人口自由遷徙,東歐的人才因為高薪吸引都跑到西歐。


319.如何看待最近墻內互聯網爆發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疫苗造假,官商勾結的新聞?



Pitt ShJuly 23, 2018
我來做第壹個回答。品蔥對於中共利益集團奴役和迫害人民群眾的相關回答已經非常多了,如果妳是老用戶,我再多寫很多關於內部利益糾葛和司法系統心痛虛設的抨擊答案並沒有很多意義,大家都知道這類新聞對於獨裁和惡毒的中共來說並不是什麽大新聞。

中共現有的體制和司法系統註定了他壹定會不斷地犯錯,壹定會不斷地對這個國土上辛苦而毫無人權的人民們下毒手,保證自己的利益,確保自己龐大獨裁系統的運作是他必須要維持的底線也是中共體制的運作基礎。由於其國家暴力機器運作的強大控制力,出現這類新聞後,刪帖,轉移矛盾,引導輿論,然後再壹波洗腦式的民族主義高潮即可順利解決危機。

因此,我以我個人名義代表我個人,以壹個擁有中國血脈的中國人身份,以人類本身的人權作為底線,以人類的良知,文明,人類生存權為要素,向未來的民主中國:無論是歸來恢復合法身份的中華民國政府,還是變天後的民主中華共和國,又或者是中華合眾聯邦也好。向未來的那個真正民主開放,包容並蓄,司法獨立,權利受到嚴格分散與控制的民主中國的國家議會,國家國會,以中國(民國,聯邦,中華民主共和國)最高憲法為支持,正式提議:請國會,議會批準,立法機關與政府正式啟動立法程序,國家司法機關啟動相關調查程序,動用司法武器,捍衛中國人的尊嚴和人權,用民主中國的力量,徹徹底底的審判這些在舊的法西斯獨裁中華人民共和國體制下,綁架整個國家和人民,禍國殃民的人類和中國人蛀蟲,我請求國會審判當時在職的觸犯中國人民利益的所有中國共產黨相關的官員極其犯罪的家屬和裙帶人員,同時請求國會與民主中國的政府與他國啟動引渡條約,逃亡至海外的官員的裙帶關系必須回國接受審判,他們手上沾的鮮血,必須在人民面前接受法律的制裁,請求民主中國的政府與國會徹查中共麾下的商人行為與資產,調查他們的所作所為,資產來源和去向,為選民,為人民作出交代,請求最高司法機構,國會啟動相關調查程序,調查中國人民黨衛軍軍內的腐敗,權利交易問題,徹查過去黨衛軍對人民的所作所為,請啟動相關軍隊獨立程序。對中共高層的數萬利益裙帶關系,請最高法院,國會,民主政府對其徹查,堅決不要放過這些披著中國人皮實則雙手沾滿國人鮮血的賣國畜生,調查與審判這些人渣在執政時期犯下的罪孽,將民主中國的法制貫徹到底。

當民主中國成為現實,人人手中擁有選票,權利分散,司法與軍隊獨立而忠於法律時,希望可以在人民的面前,用“新中國”的司法武器,徹徹底底的審判這些罪人,作為當今世界上最邪惡,最反人類的政府,現執政的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共產黨政府雙手沾滿了鮮血,必將接受審判,他們的屠刀已經經歷過了各個年齡階段的中國人,武器的屠殺,食品的毒殺,藥物的造假,體制的殘害,希望民主中國政府與國會做到對國家,對人民利益的保護和負責,做到對法律和司法系統的忠誠,這些禽獸的所作所為絕對不能因為歷史的進度而忘記和遺漏。另外,請求立碑紀念舊中華法西斯帝國中受到迫害死去的千千萬萬中國人,將歷史的真相編入教科書和歷史書,讓後代和國人更好的了解黎明前的黑暗到底發生了什麽。

以上,至未來民主中國(民國,聯邦,新共和國,新中國等等)的政府,國會/議會,最高司法機構。

正式寫成了專欄的模式,我還是壹個活在民主中國夢裏的那個中國人

320.專欄文章: 未來民主中國國會中的演講稿,參考美國2018年國慶咨文特朗普總統的演講



Pitt ShJuly 23, 2018
總統先生,議長先生,副總統先生,各位國會議員,民主中國最高法官們,以及我的中國同胞們:這是我第壹次站在民主,法治後的中國國會中,對在座的各位演講,眾所周知,過去的中國可以說經歷了非常黑暗的壹個時刻,共產黨法西斯專政對中國大地上14億人民采取了瘋狂的壓榨與掠奪,他們通過血腥的手段鎮壓我國民間的反對勢力,綁架全中國所有人為其所用,控制媒體與宣傳通道做到高度的思想專政,對外出賣人民利益,對內暴力高壓,在他們倒臺後的這國會上,我終於可以大聲的用中文向大家控訴這些披著中國人皮的禽獸所做所謂,控訴他們對中國人民的迫害,對人類的罪惡的影響!

總統先生,各位法官,議長先生,由於共產黨法西斯的倒臺,我們目前國內已經抓捕和控制的中共犯罪人員數量十分龐大,目前司法與警務機構給予的數據相關人員已經超過了2萬,為了逐步恢復和更好的建設好國家,我建議啟動相關司法程序,對目前已經抓捕和控制的中共犯罪集團成員予以司法審判,他們必須為其過去和倒臺當時所犯過的錯,對國家和人民犯下的罪孽負責,不能因為其求饒,利誘或者沒有經歷過就從輕或者不處置,民主中國是以最高憲法為最高力量和最根本基礎的司法民主國家,我們必須嚴格按照司法程序,用司法的武器讓這些對人民造成極大傷害的人付出代價。同時,我了解到,雖然絕大部分的中共組織人員在境內已經被控制,但他們的子女,親屬,親朋好友依然逍遙法外,總統先生,各位法官,議長先生,各位議員,我請求各位啟動相關司法程序與外交手段與海外邦交國盡快完成引渡條款,將這些在逍遙海外的罪人帶回國內接受審判,他們應該,也必須為自己和自己親人做過的罪惡負責,當然這些都會依照民主中國的司法體系來處置。

大家壹定還記得64死去的學生們,記得文革被鬥死的群眾們,記得那些死在中共監獄裏被刑訊逼供,被冤枉的亡靈們,更記得被中共的毒食品,毒空氣,毒藥物,毒體制所殘骸的千千萬萬的同胞和孩子們。在這裏,我希望能夠立法設立國家哀悼日,緬懷這些被邪惡中共迫害致死的同胞,這是我們對他們所能做到的力所能及的事之壹了。當然,我也希望我們未來的歷史教科書裏可以更加公正公平,更加詳細完整的記錄過去這片大陸所經歷的悲慘遭遇,讓我們的後代不至於像我們那時候經歷的中共洗腦教育壹樣變得像壹個機器,他們有權利有資格知道歷史的真相。

尊敬的各位議員,議長先生,總統先生,各位法官和中國同胞們,目前中國的壹切正在復蘇和前進,我們也不能完全脫離現實,徹底連根拔掉過去邪惡中共留下的遺產,除了政府部門的任用,我想在新的民主中國,壹些尚有良知的前中共人員還是有其立身之所的,還是能為這個國家的人民做點什麽的。但是,各位,我希望不要忘記那些資產來去不明,發家史和公司詳情都是未知數的原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那些商人們,他們中有壹部分還在這片國土上經商,有壹部分看到風向改變已逃至海外。尊敬的議長,總統先生,各位法官和同胞們,我建議對其背景和資金做司法上的徹底調查,尤其是中國500強與世界500強中的中資公司與其領導層的財路問題需要詳細的司法審查,如有違法應該走相應的司法程序,不能因為他們是民營領域或者所謂的經濟支柱而避重就輕,逃避責任,要知道他們的財產很可能都來自於中國廣大人民的血汗錢,而企業本身沒有他們也可以更好地運行下去。另外我相信,民主中國在司法體系健全和完整的情況下,有司法作為背書,充分競爭的市場壹定會有更好的未來。

尊敬的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先生,議長先生,總統先生和各位法官,同胞們。我們知道,民主中國經過改革後,軍隊不再聽命與壹個政黨,成為其獨裁專屬的黨衛軍,現在的軍隊已經效忠於司法,憲法與國家,保衛人民是軍隊的第壹責任,這讓人感到欣慰,這才是我們偉大中國的人民軍隊,眾所周知,過去中共的解放軍只擁護中共單壹政黨,有過對人民開火的歷史,是中共壓迫人民的最強大力量,如今經過司法改革,這只黨衛軍已經正式成為保衛我國人民和國土的國防力量,這只軍隊不再需要去“解放”別人,而是要保衛和守護他的根基,這也多虧了我們的最高憲法,如今的軍隊已經獨立和司法化,管理更透明,運作更高效,服務於人民,法律與最高憲法的軍隊已經完全不同於過去的洗腦化黨衛軍了。然而正如我開篇所說,希望各位不要忘記曾經把控這個軍隊的中共反人類高層們,希望不要忘記他們曾經用這個軍隊做過什麽,威脅和處理過誰,我說這些是希望各位時刻保持警惕,避免納粹中國再次復辟,也同時警醒我們的下壹代不要走上過去的老路,至於尚在監牢中的老中共軍隊人員,司法會作出公正的裁決。

在民主中國重新起航的路上,我想除了對內法制以外,我們更要認清我們的國際形勢,看到我們周圍的情況,回顧歷史,我們可以看到哪些國家曾經在我們為難的時候落井下石,哪些國家對我們有過幫助,同時在對外資的態度上,我們也可以回憶壹下,哪些國家的企業曾經為了金錢和財報的增長出賣了中國數以億計客戶的資料和信息,成為了中共的幫兇,又有哪些企業通過在華投資助長了中共的氣焰,使他們更好的奴役我們的人民,有些企業的名字在此我不提各位想必也心知肚明了吧,我希望各位了解到,中國的未來靠的是我們自己,而不是奢望他人對我們有什麽施舍或者昧著金錢來拯救我們,當然,過去曾經對中國人民犯下過罪孽的外資企業,我希望國會和法院可以不要忘記走司法審查的程序,人犯罪要負法律責任,更何況企業呢?

我們的媒體,在過去邪惡中共時期,曾經是洗腦和掠奪的工具之壹,各位同胞,總統先生,議長先生和各位法官,雖然新民主中國的憲法已經規定了言論的自由性,終於將說話的自由人權還給了人民,但我希望各位都不要忘記曾經的黑暗,不要忘記曾無法發聲的可怕,希望中國的媒體人能夠起到監督的作用,能夠放任,允許不同的聲音的存在,更開放更包容才應該是現代人類文明的未來,我希望中國永遠不會背離這個基礎而是更好更開放更包容不同的聲音和思想。

最後歡迎各位海外的華人有意願的話可以回到中國,無論是投資還是回歸,新的民主中國的司法體系將是妳們的後盾,妳們不需要再擔心受騙和邪惡中共的欺壓,不用害怕回到過去文革和習時代的恐懼。民主中國的司法會保證妳的人權和財產安全,無論是否最終願意回到這個國家。當然也請遵守我們的勞動法律,保護和愛護我們的人民,畢竟他們納稅養活了這個國家和政府,如果投資和經商也請勿忘法律。

如今原來的人民大會堂已經改造為民主中國的國會。自由,民主,法制成為了新中國的根基。美國人說,對自由的向往對自由的把控催生了他們,也讓他們強大,那麽我認為,新中國的司法環境,新的體制和未來壹定也能引領我們完成自我命運的把控,願自由引領中國走向更美好的明天,過去中共的黑暗時刻提醒我們:是人民造就了這個國家,是人民養活了這個政府,人民才是軍隊最需要保護和信賴的基礎,是人民才能讓中國更加偉大。請在座各位,經歷曾經中共黑暗的各位永遠不要忘記這個歷史,永遠執行和維護好我們的司法體制,也請總統先生,議長先生,各位法官和參謀長主席先生更好的服務好我們的人民。

321.歷史到底存不存在必然性?



我上初中的時候就對中共所謂的歷史的必然性產生懷疑。當時我的歷史老師在講中共壹大,將當時還沒成型的中共差點被法租界巡捕團滅,然後又說中共的掌權是歷史的必然。下課後我就問我的老師,如果法租界巡捕快壹點,或者是中共代表慢壹點,那整個中共都將不存在,所以說中共的掌權只不過是壹個偶然,只不是運氣好罷了。我的歷史老師聽完後很生氣,罵我是歷史虛無主義者,不過懷疑的種子已經埋下了。
上了高中以後,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很多歷史事件是偶然觸發的,比如說壹戰的爆發(關於這個,知乎上有相應的回答)
我覺得壹個歷史事件的發生,除了受明顯的大事件影響以外,還有被各種各樣的小事件影響。而這些小事件比較隨機而且不可測的,任何壹點小的改變都會影響整體(就像混沌理論)
所以說歷史到底存不存在必然性?

21July 23, 2018

歷史是否有 “必然性” or “沒必然性” ,不是歷史學的研究內容。

只有東亞大陸的這片地區的學生老師會把這個詞掛在嘴上。

《劍橋中國史》全文沒有這個詞匯。為什麽呢?因為說出來會讓人笑話的:滿口的 “必然性” 不是學術態度 ( 學術界不需要靠這種嘩眾取寵的方式來獲得認可,歷史學也不是占星學能給妳什麽星座運勢 ) ,是洗腦態度。

每卷的主編和章節的作者都不統壹,壹般是選取某年代或者某事件或者某區域內的權威專家的相關論述或者文章,總匯而成,因此行文風格跟章法缺少統壹性和連續性。與其說是史書,更不如說它是分類的論文集。
《劍橋中國史》對於初級歷史愛好者來說意義大嗎?
精美、精妙絕倫、引人入勝、津津有味,是正常的讀史口味。像 “必然性” 這種占星學詞匯則不是。當然,中國人的讀史口味就是這個樣子,也是被故意培養成這樣的。壹切都是必然性嘛,滾刀肉式的、“信命 這就是命”式的必然。

讀歷史故事嘛,開心就好了,不用代入感這麽強,妳不需要這種代入感。當然,中學老師的做法可能是希望妳現階段可以好好念書可以考高分。有時候,不要老問為什麽是有好處的。

322.專欄文章: 女人不愛談政治



鹿ㄦJuly 23, 2018
假日就是要來點雞湯文

我的朋友Anne擁有標準的社交型人格。壹般人聊天時,總是會由於思考或回憶而有所停頓。這對Anne來說完全不成問題,她擁有將任何話題迅速拓展與延伸的能力。在描述自己的現況時,可以在短時間內壹個場景接壹個場景切換,就像在看壹個接壹個的短視頻。我總是看著Anne入迷,她就像是某種精巧的音樂盒,會發出叮叮咚咚的旋律。

然而,Anne是壹個完全地不能談論政治之人,只要提到壹丁點兒新聞話題,她眉目之間總會露出「妳可別又來了」的神情。但Anne倒是相當明白作為朋友的責任,會選擇乖巧地安靜聽完。然後不會得到她任何的回饋,這時候隨著氣氛安靜下來也就明白,該到此為止。

這個時候,就要掏出萬能的聊天法寶--個人稱之為「壹生只督妳」。簡單來說,就是用壹句話來形容出對某人的第壹印象,這幾乎可以解決壹切的幹涸氣氛。因為人對議題的不了解,絲毫不會影響隨意評價他人的興趣。這個原理大概就類同於任何人都可以興致高昂地參與任何壹個「為何現在明星不註重演技?」的話題。但實際上除了迷妹,也沒幾個人會去看小鮮肉演戲,是同個道理。

事實證明了,「壹生只督妳」在Anne身上是奏效的。在她的評價之中,認為英國凱特王妃「擁有高級的穿著品味」,女王伊麗莎白二世是「優雅老奶奶」。法國總統的夫人碧姬是「壹頭溫柔的老母獅」,朝鮮領導人之胞妹金與正則是「哪來這麽傲慢的妹子」。而前美國國務卿希拉蕊及英國首相梅伊,都是屬於「厲害的老阿姨」。

盡管Anne的評價有些相當精準,但別誤會了,她之所以投給現任執政黨的理由可是「小英(蔡英文)非常可愛就像壹只花栗鼠」。不過個人也沒什麽資格評論她,因為現在的公共議題真的是太過於復雜。壹個能源問題,可供查閱的資料就從地板叠到天花板。我總是覺得正反方都好像挺有道理,最後就在猶豫之間錯過了投票的時候。就這個結果來說,我和Anne的現代公民教育都可以說是非常失敗了。

我將這件事情與朋友W分享,W沈默了壹晌,最後說「女性是很狡猾的,就像泥鰍壹樣」。我對這個說法大為不滿。為什麽是泥鰍呢?要形容狡猾,應該有像狐貍之類,更加可愛的動物吧。「我只是想要表達壹種『滑溜』的感覺」W說道,顯然覺得受到了冤枉。他的大意是說,女性其實是在逃避某種社會給予的壓力。因為在現代國家,人的生老病死與政府及制度綑綁,導致人們幾乎不可避免會接觸到政治話題。但是,在只有男性被期待要負擔社會責任的情況下,女性可以找到方式免除壓力。

「而且壹個談論明星、化妝或偶像劇的男性,會被認為『很奇怪』。」這是W所下的總結(他拒絕跟我玩評價名人遊戲)。他的意思是,我們男人總得找點話題聊吧。壹部分的我,似乎也在對W默默地點頭。因為人的時間與體力有限,不可能吸收所有議題的資訊。這導致人們盡管時常在談論政治話題,仔細壹聽總覺得漏洞百出、流於表面。唯壹的解釋,或許是他們也是不由自主地被社會所推著走,認為自己身上揹負著某種重大責任。表面上是要說服別人,實際上是需要向人訴說。

身為女性,有時候確實會感受到那種文化的力量。在討論嚴肅議題時,即使保持沈默,也不會被人註意到。在發生爭論時,幾乎是本能性地知道如何躲避爭鋒相對的方法。這或許就是W所說的,女性並沒有被期待揹負政治責任。而人們對於政治非常的厭倦,卻又不得不去討論。所以女人是非常聰明而狡詐,抓住文化刻板印象中可以容忍女性的無知。在並未對政治事務懷有熱忱的時候,能夠像條蛇似地,成功從壓力源旁邊溜走。

我仍然與Anne持續進行「壹生只督妳」的遊戲,現在我們把這個遊戲當成在幫助咱倆進行政治知識的「復健」。隨著被評論的政治名人名冊越來越長,也自然而然,逐漸可以討論壹些圍繞人物的話題。當然,大多時候還是我的個人獨白。最近最常討論的人物是美國第壹夫人梅蘭妮亞,壹致認為她的穿著簡直是在飛升性的進步,我相信和Anne之間的話題很快就能拓展到梅蘭妮亞的丈夫了。

但在與Anne的後續談話之中,可以窺見壹些從前並不了解的事物。那就是Anne其實並非壹無所知,而是不願意談論這些事情。像是梅蘭妮亞,她其實是相當清楚為何在媒體上,總是報導這位美國第壹夫人無關緊要的花邊新聞。「那當然是因為站在她旁邊的是川普阿」Anne說,而川普在外界眼中看來就是壹個政治狂人,「大家看慣川普罵人啦,自然要找個東西平衡壹下」。Anne認為這就是壹種「營養均衡」,對於W的說法,她的反應是覺得自己「拜託,我還是有在看新聞的好不」。

這其實反映出壹種心理,那就是女性並非不接觸政治事務,而是在大部分的情況,找不到管道進行訴說。「妳知道的」Anne說。「大部分的人談起選舉就是那個啥...」。她做了壹個稍微扭曲的表情,大概是在說「我真的受夠」。這又讓我想起她對現任總統的印象評價,或許,Anne只是懶得去解釋自己的投票心理。最終表現出壹種無可奈何、冷眼旁觀的姿態,但並不代表她真正不在乎。

因此,公民教育失敗的並非我和Anne,而是整個學校與社會,都並未妥善地教導人們如何面對與理解政治事務。結果就是吸收新知的胃口被整個打壞,人們口頭上說是厭惡種種亂象,實際上是透露壹種不了解真相的恐懼。只是女人顯然更容易藏起這樣的想法,將自己包裝成社會所期待的樣子。在Anne的心中,壹定覺得這些認為女人無知的男人,真是好唬弄吧。

不過呢,我還是很幸運的。至少Anne在面對我時,能夠坦率做自己。在談論到北韓的第壹夫人李雪主時,Anne幽幽地說「她替金正恩加了不少分呢」。這其實代表著,Anne是相當清楚北韓這個國家的現實處境的。所以才對外表亮麗且溫婉的李雪主,下了這樣的壹個評語。當我將這個心理的感想說出來時,Anne壹臉地巧笑倩兮。「真是的,」她眨眨眼,「妳可別又來了」。我也從此明白,這個話題該到此為止了。

323.為何加拿大華人對大麻合法化大都持負面意見?



掃了壹眼加拿大海外華人微信公眾號相關文章評論區,清壹色都是對大麻合法化的批評、譏諷。
跟洋人社會主流意見分歧明顯。
更新:原來的問題描述沒寫清楚,我指的是加拿大海外華人公眾號。

辨證地看問題July 23, 2018

我覺得反對大麻合法化還有前段時間反對政府在華人聚集區建立無家可歸收容中心,都集中反應了中華文化壹些落後的品質:不講科學/愚昧、極度自私地保守、歧視、缺乏獨立思考/人雲亦雲、缺乏包容/得理不饒人、不願意融入其他文化。

在多國大麻合法化之前,就有醫用大麻存在。明顯醫生開大麻不是玩的,作為精神藥品,其療效和副作用都是經過評估和權衡的。既然可以做藥,就說明其療效大於副作用。推動大麻合法化更需要明確的科學證據證明它沒有什麽特別實質的需要國家機器來防止的危害,所以既然這個立法都到可以議院投票的地步了,就說明科學層次的問題已經很清楚了[註1]。不知道作為全球第壹的煙草大國(確定的壹類致癌物)的國民/同胞,這些海外華人有什麽科學論據來(和顏面)反對大麻。再考慮國內還在不遺余力的推廣從理論到療效都不明確的很多中醫藥,可以看出中華文化從底子裏就喜歡墨守成規,而不是崇尚科學的。

華人的這種保守還是只是跟自己利益結合的。很多西方人的保守是因為他們不喜歡把激進的政策推廣到所有人的頭上,即使他們自己其實不受到這個政策的影響。華人遇到無關的政策大多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甚至喜聞樂見壹些很有偏頗的政策;但是和自己有關的政策,即使是自己吃壹點小虧讓全社會都能受益都不可以。

歧視就不用多說了,華人非常喜歡帶有色眼鏡看人,非要把自己植入到壹個妳歧視我我歧視別人的鏈條當中去。像很多低素質的華人喜歡說的“黑鬼”/“綠豬”,受過教育的人聽著都很刺耳,他們還說得很自豪壹樣。

人雲亦雲和循規蹈矩壹樣也是傳統中國文化的壹部分,儒家的君臣文化就是不鼓勵屁民有獨立思考能力的,最好的屁民就是每天重復著父母、皇帝、官老爺的教誨,不假思索的按照他們的指示生活。絕大多數中國人從小就是這麽被教育的,他們絕大多數也沒有很高的智商和鼓勵獨立思考的環境,所以他們壹輩子可能也不會獲得獨立思考的能力。當這樣的壹群人形成壹個社區,除了平時的保守以外,他們還特別容易被煽動。

這點和西方教育和文化截然相反,西方教育推崇獨立思考,從小就要訓練,在這個過程中他們會犯很多的錯誤(自己的觀點和社會現實不壹致),可以不斷從錯誤中學習,總結出很多判斷是非的經驗。其中很重要的壹個經驗就是給別人the benefit of the doubt,這其實應該是智慧文明共有的原則,但是中華文化中就缺乏這個。華人在做很多事實不是很清楚或者缺乏信息的判斷時都是“寧可信其有不可信其無”,還有只要是道理稍微傾向於自己的就得理不饒人。

最後很多華人雖然人在國外,學習過外國的語言、技術和文化,卻不願意融入當地社會,甚至我還聽人說過“出淤泥而不染”這種比喻。不知道這是因為很多人真的覺得中華文化有無比的優越性,還是中華文化盲目排外而已。

Edit:

[註1] 看到下面利維坦的評論我覺得我這裏還需要深入闡述壹下。科學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是非黑即白的,醫學上尤其如此,開放大麻的使用可能對壹些病人是有益的,對其他人可能害處不大,但是確實存在,比如青少年吸可能造成大腦變化,還有味道比較大,吸二手煙這些香煙也有的問題。權衡這些利弊就不是醫療界可以做的事情,這個是政治家的工作。但是討論這些議題的前提是尊重科學事實,在專業意見的基礎上權衡,而不是罔顧別人的證據,全憑自己的好惡。

美國的民主多年前已經走過這個誤區,比如很搞笑的Indiana Pi Bill,現在的立法者都還是比較聽專家的意見,而不是壹味照顧民眾。


324.如何看待政府壹方面不實行年齡分級制度壹方面將動漫產業因為“色情低俗”等原因試圖封殺?



James魚July 23, 2018
在本視頻中,動漫ISLAND因為女主身穿黑絲睡衣被封禁,大陸地區的BILBIL上已經無法看到。

https://youtu.be/VxUlw-YDMso

從管理的角度,不論是政治實體還是企業,如果要達到所謂人性化管理的目標,簡單來說,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間需要形成壹種有效的閉環約束機制。換句話說,除了傳統組織自上而下的管控,也需要構建自下而上的約束,如此形成壹種互相的制衡。在成熟的西方發達國家,不論是政治領域的三權分立的民主制度,還是經濟領域的公司治理結構,在制度設計上無不充分體現了這種制衡的精神。

而中國的整個官僚體系和民眾之間只有自上而下的管控,而幾乎沒有自下而上的約束。如此而來,由於人性的趨利避害,管理者在制定規則時只會考慮自己的利益訴求,在中國就是穩定壓倒壹切,民眾感受到的就是公共政策的簡單粗暴,朝令夕改。

這種思路可以延伸到幾乎所有的公共政策領域,中國幾乎所有所謂“進步”的改革,驅動力都不是民眾訴求的反饋,而是壹種內外部倒逼的結果,換句話說,就是長期扭曲後的壹種巨大反彈,如果不做改進,將對整個系統的穩定造成巨大威脅時,管理者才會做實質性的改變。這就是中國的現狀,反觀過去70年所有的改革無壹不是如此。

具體到問題中的分級制度,分級制度的本質就是要平衡民眾中不同群體的需求,以達到整體的利益最大化和需求總體的最大滿足。這其實對管理者的政策制定、實施和控制是有很高要求的,風險也是很難控制的。在前面所說的中國現實下,管理者為什麽要自己找給自己麻煩呢?壹刀切的把某類型的作品進行封殺是對管理者來說成本最低的方案,而由此對部分受眾群體造成了傷害,他們根本沒有壓力和動力去考慮。

另外,對於媒體和內容領域,相比其他領域對當局的影響和威脅更大,除了上述原因外,在中國缺乏法制的現實下,當局需要盡量避免政策的標準化和透明化,壹是當局很難定出壹個讓自己感到完全安全的政策,二是即使某個時期有這樣的政策,當局也要保證自己隨時根據政治風向隨意更改政策和措施,以適應政治和宣傳上的需要。

綜上所述,分級制度在可以預見的相當長時間是不可能推出的,除非有了實質性的政治領域改革。


325.大家談壹談自己思想的漸變過程吧?



品蔥大多數還是出生在大陸的人吧,自然從小接便受黨國的教育,但現在的各位都不怎麽喜歡共黨,甚至反對共產黨,巴不得它下臺。
那這樣的思想是怎樣形成的呢?從什麽時候開始的呢?大家回憶總結壹下吧。

圓環的行者July 24, 2018

這是我最初幾次回答問題,我其實非常害怕有人說我年齡小,水平低(被知乎上的學歷歧視嚇怕了)。不過看到這裏有回答得非常不錯的00後,我就放心了。

我也是00後,但我的家人都是非常虔誠,非常堅定的馬克思主義信徒。我們全家都是編制內的,外公外婆和家母在公安部門,家父是大學教授。我記得小時候家人對我進行的是非常正統、非常嚴厲的黨國教育,我要強調這壹點,因為我後來廣泛地問了我的同齡人,發現00後中有像我這樣受到如此嚴厲黨國教育的人已經很罕見了(比如我在6歲時父親以壹個宗教信徒壹樣的態度要求我背誦像唯物主義、唯心主義、辯證法這種馬克思主義哲學教條,而同齡人的父母往往講的是如何處理人際關系、如何在社會上生存之類的話)我要舉壹些例子:我的父母告訴我學習是要為社會主義事業服務,做共產主義接班人,社會上好人多,社會總體上是好的,而原因是因為共產黨和社會主義。在父母影響下,我把除了我自己以外的壹切人和東西(當然是由父母提供、表過態或默許的)都視為神聖的權威,而最高的權威就是黨和黨的意識形態了。在我7歲以前,家人不允許我對任何東西做出自己的評價,他們要求我無條件聽從他們,並按他們說的做,接受他們告訴我的東西。

我住的地方可能有壹些落後,我小時候所能見到的建築基本都是蘇聯式的建築(這是我後來知道的),我的家人還曾享受過“特供”待遇,以至於我家裏在我小時候還不太買東西,後來我外公對於在市場裏買東西這種行為還非常排斥。總之,由於我居住的地方共產黨意識形態管制較嚴格,影響較深遠,加上我家人是體制內的共產主義虔誠信徒,我雖然是00後,卻有壹點像計劃經濟這種長輩人的經歷。

我家人基本沒有什麽地區歸屬意識,他們只認為他們只屬於所謂“社會主義事業”,如果說他們的祖國是什麽,那麽我說他們的祖國是共產黨(不是共產黨中國),我雖不可能認共產主義為祖國,但是受他們影響,我覺得任何壹種地區歸屬感(不論是大壹統思想還是像上海獨立那種歸屬意識)和文明決定理論都不可理解。

小時候我的父母和外公對我非常嚴格,他們不僅限制我的表達和判斷,甚至限制我的動作,他們讓我坐在床的左邊,我都不敢坐在床的右邊,他們讓我到客廳我都不敢呆在臥室。我小時候是壹向逆來順受的,因為我有些膽小,害怕家人生氣。直到現在在品蔥上回答問題,我都害怕自己邏輯鏈條不嚴密,表達過於情緒化。

我從小到現在對於數學、理性、邏輯乃至拉丁字母這種半角文字,都有壹些恐懼感。我看到包括各位蔥友在內的歷史上的很多人都把邏輯思維和理性精神看做反抗家庭道德專制(比如家人的黨國教育)的工具。但我的家人對理性也是近乎崇拜的態度,沒錯,他們把對理性的崇拜和對共產主義教條的信仰完美結合了。我從小就被要求做數學題,學習數學,進行邏輯訓練,他們在這壹方面同樣要求嚴格,並且他們對我的數學思維能力和邏輯思維能力非常不滿意,經常因此對我又打又罵,並且用數學和邏輯訓練占據我大量時間。

總之,我的家人給我塑造了壹個不可思議的,高度專制的家庭教育環境。在這種教育下,我甚至認為壹張桌子、壹張紙、壹只筆、壹個網站都是社會的完美的化身。但是我的家人還經常帶我出席各路官員的豪華宴會,或者拜訪各級領導,這些公共社交都令我非常反感,而我從來不知道如何和同齡人交往(也許是因為我幼年時受政治的影響比同齡人重很多吧,或者是說我本來就很內向),還有就是我8歲的時候,父母離婚了,重新組建了各自的家庭。

8、9歲的時候,家裏經常爆發激烈的吵架,這使我對家人的高大形象徹底崩塌了,但我還沒有懷疑過父母給我構建的社會模型(即他們描述的壹個美好的社會主義社會),這個時候我有幸開始接觸壹些東西,比如西方國家的童話書、繪本,日本的動漫,以及壹些歐美國家的小說,比如有壹本叫《我媽媽》的繪本,還有壹本叫《聖誕老爸》,這種繪本引導人關註細節和微細的感情,這種思維方式很大程度上打破了家庭中的意識形態灌輸,還有就是二次元界,日本動漫中像“妳的心意…傳達到了呢”這中話也溫暖了我。這些東西使我在感情上無法接受共產主義意識形態。

我真正開始明確地動搖家庭和較為封閉的社會環境(小時候影響我的除了家人,還有他們的交際圈,以及那個比較封閉的地方的學校、鄰裏等環境)給我構建的共產主義幻想是在看了壹部叫《魔法少女小圓》的動漫,我在看了這部動漫之後把那種感情上無法接受共產主義意識形態的感覺推到極點,並且啟發了我對新的知識的新的興趣(當時我在學校裏越來越不能滿足家人的期望,家庭關系也越來越混亂,接觸到的社會和教育灌輸的那個理想社會越差越遠,當時我精神問題非常嚴重,壹度想要尋短見),正好當時重新和別人組建家庭的父母對我進壹部放松了管制,於是我開始讀書,主要讀西方人文書籍;上網,很快就接觸了比較自由派的網絡政治圈子,緊接著就學會了翻墻。

我之所以不願意接受共產主義意識形態,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壹種感情,包括我在翻墻之後,看到Google、Facebook的操作界面時也體驗到了這種感情,直覺告訴我這種感情是溫暖的,是壹種祝福,而我的家人和我的教育對這種感情充滿敵對和仇視。

總的來說,我從小邏輯思維能力很差,也比較內向,我反共主要是受了直覺和感情上對共產主義的厭惡。我在後來自己接觸到共產主義的理論後,更相信自己的這種感情的反應是對的。我認為不是理性傳統打敗了共產主義,而是壹種類似人道主義、人本主義或本真主義的後現代思想,打敗了共產主義。可以說,是某種東西感動了我,而共產主義對此是又恨又怕的。

有人說家庭教育對人影響很大,包括會導致人內向之類。所以我用了很大的篇幅描述我小時候的家庭環境。但我相信我有壹些特點和家庭影響無關,比如我相信直覺勝於邏輯,對數理邏輯有壹種本能的反感,喜歡分析、思考卻不喜歡“理性”的概念,等等。

我也接觸了壹些哲學,但主要是存在主義之類的,我對分析哲學實在提不起興趣。恕我直言,我對很多蔥友說理性精神和邏輯思維如何影響他們感到不能理解。

326.有什麽反共組織?以及各組織的評價



fricasseeJuly 24, 2018
國內來說,暫時還沒有壹個真正的,海外民運都不成氣候且觀念老套,所以我壹直覺得有必要進行組織,以此達到救國救民的長遠目標。

如果說有比較成氣候的,大概就是司徒華創立的香港支聯會,他們的標語是:

釋放民運人士

平反八九民運

追究六四事件責任

結束壹黨專政

建設民主中國

目前他們的組織程度,在各大民運勢力是應該是最緊密且成熟的,相比較下,大陸在嚴格監管下,反共團體缺乏組織,在海外的則脫離實際,而且從壹開始就沒有做好。

至於臺灣的,我不覺得臺灣人真的會很主動犧牲自己利益來爭取大陸民主,是為只可引以為援。

但香港不同,中國目前的經濟模式,幾乎就是參考香港制度裏許多東西設計的,同時還要許多政治人物直接參與到中共高層圈子內,不少商人還有利益,甚至鄉議局士紳有跟太子黨聯姻。

同樣,支聯會為首的若幹泛民人士,是少數民運分子裏親身接觸大陸,同時又有擔當大陸政府體系裏公職的人員,又經過香港本地民意直選,熟悉立法工作與黨務。

而香港本地,目前來說因為中共淫威,所以很多人其實沒法說真話,都是為了利益,中共只要垮臺,這群人也會是第壹個跳出來反共的,但壹些跪舔太深的人,比如李慧瓊、譚耀宗或者範徐麗泰等人,必然會被清算與釘在歷史恥柱上,相對的葉劉淑儀、田氏兄弟、林鄭月娥等人,到能成為不倒翁,政治底線較為清楚,獨立性質強。

因為國際地位的因素,香港會在中共即將下臺時,成為內外溝通的主要橋梁,相信到時候支聯會有可能改組成壹個更強力的實體政黨,然後開始通過香港本地力量進入國內社會嘗試為新中國建設出力。

有興趣的話,可以嘗試跟支聯會或香港泛民政黨取得聯系。


如果說組建壹個實體在大陸存在的強力組織,我是支持並且願意出力的,但目前還不是時候,中共目前財政仍然強勢,至少要等上五到十年,假設運氣好財政提前崩潰,那時進行成立組織才是最佳時機。

中共維持社會和自己地位,主要依靠三點財政,壹是政府財政、二是維穩財政、三是軍隊財政。

三者都是維持社會穩定與運作最基本的,沒有壹個可以縮短。

但目前來說,政府財政增長快速,維穩財政幾乎跟飛了壹樣在飆高,軍隊財政近年透過裁軍有壹定節減,習近平上臺後壹番重新武裝也是為了應對國內問題,卻終究不可能長期維持,因為軍隊始終是人,人力費用給不出來也就無從鎮壓。

其中,維穩費用最為特殊,因為十三億人,只能依靠人民不反抗來降低維穩必要,如果有壹億人心懷不滿,其中哪怕就十萬人開始忽視前途與安全問題上街,中共都是無法壓下來的。

所以維穩費用沒法減,只會不斷增加變成無底洞,壹旦放棄維穩,中共投入到網絡裏的資源會統統被清除,也沒有人力去控制各大公司和電視臺,等於打開了潘多拉魔盒,故而中共必然不會放棄維穩而專心維持政府與軍隊經費,若是真有那壹天,中共只能說是壹點錢都沒了,政府與軍隊會同時出現嘩變。



目前,我的建議是,持續關註中共公布的財政狀況,近年中共公布財政越來越模糊,內容越也來越不清晰,說明中共明白到要點。

如果未來五年中共的財政收入從中央到地方開始出現入不敷支,那麽我覺得可以適當的進行壹些線下聚會,十年以內可以組織成有行動力的團體。


327.專欄文章: 公共責任的承擔



命歌July 25, 2018
近日,因深圳市寶安區華聯城市全景小區公租房項目即將入住17位精神類殘疾人,小區業主質疑將大量精神類殘疾人集中入住公租房的安排欠妥,並前往寶安區住建局提出異議。

據了解,華聯城市全景花園為舊改項目,除業主購買的普通商品用房,還配建公共租賃住房374套住房。這次分配的24套公租房,直接面向寶安戶籍在冊優撫家庭和殘疾人家庭配租。共41戶家庭認租,其中4戶為優撫家庭,37戶為殘疾人家庭。在殘疾人家庭中,有17戶為精神類殘疾人家庭,其中15位為自閉癥。(前兩段引自《南方日報》)

簡而言之,政府把17位精神類殘疾人集中安排進深圳某高檔小區,造成其他業主強烈不滿。

業主的不滿似乎很容易理解。該小區房價七萬五壹平,在深圳市也是屬於比較高檔的。業主買房無外乎兩個目的:居住、投資。需要說明的是,自閉癥不是精神病,但是百分之七十的患者智力落後,也確實可能出現攻擊他人的行為。對於其他小區居民的正常居住來說,小區有十五位舉止怪異、煩躁易怒的自閉癥患者,無疑會對正常的居住造成較大的影響。將投資角度來說,大量的自閉癥患者影響了小區房價的市場信心,上千萬的房子對誰都不是小數目,資產的貶值對其他業主也是很難接受的。

自閉癥家庭似乎也是無辜的。有的家庭排了三年才等到這套房子,該小區緊鄰地鐵站,月租也只需壹千五每月。

仔細梳理後我們可以發現,雙方都有合理的利由。但是事件中還有壹方,那就是政府。這就引出了公共責任的承擔問題。

在自然狀態下,十五戶自閉癥家庭是不太可能同時住在壹棟樓裏的,現有的自閉癥患者密集是政府人為制造的。該因素並不是不可抗力因素(地震、海嘯),在小區其他業主利益受到損害的情況下,小區其他業主有權利要求政府改變他的安排。有人說,小區其他租戶對公租房沒有產權,公租房產權屬於政府,政府怎麽安排都是可以的。

我舉壹例,政府在小區旁建壹個巨型的垃圾填埋廠,每天轟轟烈烈,造成了極大影響,那麽也業主難道也沒有權利進行投訴麽?我們應當註意到,公租房的產權雖然屬於政府,但是政府的安排依然應該符合其他業主的利益。因為垃圾填埋場是公共設施,是為公共服務的,它產生的影響也應該由公眾共擔。政府把垃圾填埋場建到小區旁邊,這所小區的業主相比其他人就承擔了過多的責任。如果垃圾填埋場不搬走,其他公眾就應該給予小區居民補貼。只有壹種情況可以例外,就是小區居民自願放棄補貼。

這次公租房事件也是壹樣,作為公共福利實施,其產生的影響應該由公眾共擔。因為偶然因素,該小區業主受到了更多的影響,如果情況不改變,他們有權要求補償。

在這次事件中,政府的解決方案是讓這些租戶暫緩搬入,請專家評定後再議。本次事件看起來很好解決,將這十五戶自閉癥家庭打散,分散到不同地方,既保障了自閉癥家庭的公祖福利,又減少了其他住戶影響,事情就解決了。

為了便於抽絲剝繭,理清矛盾,我們假設壹下。我們現在假設這十五戶自閉癥家庭是自我購房,他們出於種種原因,就是要住在壹起,那麽其他業主是否有權獲得補償呢。

首先,我想引入羅爾斯的正義論。他提出了壹個著名的原則:無知的面紗。具體來講,在討論問題時,我們臉上應該蒙上壹層面紗,我們不知道我們到底在社會中處於什麽樣的角色,這樣制定出來的規則才能公平。所以,為了讓社會中的各個角色處於公平的狀態,我們有必要對弱者進行補償。自閉癥是壹種先天的疾病,是偶然性因素導致的。為了彌補自閉癥的劣勢,我們要對自閉癥家庭進行補償。補償當然也包括對其產生的負面影響(影響其他小區居民)進行處理。從小區居民來看,小區居民也是因為偶然才與自閉癥家庭住在壹起,為了彌補劣勢,他們應該得到補償。總的來說,在壹個福利健全,公平正義的社會裏,在這種極端情況下,補貼依然應該發放。

328.君主立憲制的君王有什麽存在的意義?



helmos.chenJuly 25, 2018
這個社會最容易成為社會矛盾的焦點,而被人們所覬覦的,其實並不是君主權,而是行政權(這裏的行政權是與君主權相對應的,也包括了現代意義的立法權與司法權)。

古今中外的傳統君主制政權之所以擺脫不了滅亡的命運,就是因為這些君主們死死抱住行政權不放。匹夫無罪,懷璧其罪。最後才落得個玉石俱焚的下場。

其實,現在絕大多數的君主都已經想明白了這個問題,君主立憲制就是解決這個問題的壹個好辦法——行政權交給民選政府,君主們作為國家元首退居幕後,他們也像日本天皇壹樣進入了長期穩定的狀態。只不過這些立憲制君主想明白這個問題的時間都比日本天皇晚(且不論日本天皇是主動想明白的還是被動想明白的),所以他們連續在位的時間沒有日本天皇長而已。

日本雖然到明治維新才正式建立君主立憲政體,但此前的日本天皇制其實在君主權與行政權分離的這壹核心問題上與君主立憲早有異曲同工之妙。只不過天皇的權力不是通過憲法來約束,而是通過太政大臣、關白和幕府大將軍們對行政權的實際控制來實現;行政者的更叠不是通過民主選舉進行,而是通過家族繼承和暴力戰爭來完成而已。

有人可能會覺得,這樣的“在位”有意義嗎?不就是當個木偶人,壹代代混吃等死?這種理解是不正確的。事實上,日本的天皇們雖然並沒有實際掌握行政權,但其對國家和社會的影響卻絕不可以忽視。日本天皇是日本神道教的最高領袖,在意識形態上對日本社會有著重大影響。從貧農出身成為日本統治者的豐臣秀吉何等梟雄,對天皇也不得不畢恭畢敬,還曾經試圖把自己說成天皇的私生子。即使是天皇已經走下神壇的今天,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不也還在喊天皇萬歲嗎?有的時候,天皇也可能利用其精神領袖的地位,走上前臺。明治維新就是壹個典型的例子,垂拱了千年的天皇突然站起來,利用自己的影響,領導國家開始近代化進程。當然,日本天皇對社會的影響有好(明治維新)有壞(對外侵略),富有爭議,但這種影響存在本身卻是不可否認的。

如果沒有這個虛位元首會怎麽樣呢?首先掌握行政權和立法權的人就同時掌握了軍事權,權力過於集中,很容易導致事實性的DC,為了克服這個辦法,美國可謂煞費苦心,美國的總統制,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就搞了壹個“三權分立”也就是說,總統本人有軍隊的指揮權和行政權,卻沒有立法權,立法權來自於國會,而國會的議員不能兼任任何的行政職務,但如此以來就形成了國會和總統之間的權力拉鋸,如果總統和國會擁有最多席位的黨派來自於同壹黨派,那麽立法的通過就相對很容易。

從某種意義上來看,日本天皇制可以說是君主立憲政體的壹種雛形。雖然遠不如現代君主立憲制先進,但這種君主權與行政權分離的制度雛形對於延長君主制壽命的作用已經充分體現出來了。日本天皇制告訴人們,任何壹個政權在權力的範圍和政權的壽命之間都必須做出抉擇。


329.中國古人說話都是文言文嗎?



便衣朋克July 25, 2018
1.不是。

2.古漢語作為口語的發展和作為書面語的發展是相對獨立的,因此古漢語其實存在多種形式。

3.我們常接觸到的文言文只是古漢語作為書面語的壹種形式。

4.古人所操的口語與文言文有很大不同,它們最後發展為今天的各種方言。

https://youtu.be/QY0AMmLuiqk

330.中國的自我改良還有希望嗎?



Zachary.ZhaoJuly 25, 2018
以現在的情況看,不要指望中共能自我改良,利益集團從來不會自願交出手中的權力,他們牢牢地掌握著槍桿子,筆桿子,並且深刻的意識到這些東西有多重要
前些年網絡技術剛普及時,大家還寄希望於“去中心化”可以讓人民的力量強大起來。然而現在發現,天網,大數據等技術的進步明顯對政府的統治更加有利
因為有蘇聯的前車之鑒,黨內利益集團對改革派高度警惕,不會有中國的“戈爾巴喬夫”出現
也沒法指望人民,人民沒有力量,原子化的社會組織不起來壹點點民間的力量,共黨對此也嚴防死守
中國有核彈,更沒法指望外部力量,即便經濟崩潰,關起門來做個大號的朝鮮,壹樣可以千秋萬代

Zachary.ZhaoJuly 25, 2018

自我改良可能比不自我改良更糟糕。

歷史上日本的明治維新,作為自己我改良的典範,讓日本成為歐洲以外唯壹的發達國家,融合西方的制度,但保留自身文明的核心。互相雜糅,最後弄出來軍人政府,天皇崇拜,對外擴張,結果就是差點招致自身滅亡,歷經美國統治7年,徹底的社會改造以後,才有今天的日本;德國也類似,壹戰後德皇退位,社會看似改良,但核心仍在。

俄國也同樣如此,蘇聯解體以後,俄羅斯依然是普京的個人獨裁,俄國傳統的強人政府,寡頭經濟,既非社會主義又非資本主義。

中國也不是沒有改良過,改革開放就是典型的改良。政治體制架構不變,經濟上來了個180度大轉彎,所謂特色社會主義,其實就是資本主義裏最原始的壹套,說不清是公有制還是私有制,既要搞“依法治國”,又要“壹切聽黨”,公檢法之外又出了個政法委。國務院之外搞出了壹大堆領導小組。形成了壹種奇怪的雜糅。當下中國,這種說不清的地方到處都是,嘻嘻哈哈過下去。

中東國家,同樣經歷過改良的過程,世俗強人政府,茉莉花革命,再到如今宗教極端思想泛濫。我前幾天和壹個土耳其人聊天,明顯感覺是,他們又改回去了,中東地區曾經最為開放的土耳其,如今埃爾多安可以打著反恐大旗,在國內任意拘捕異見人士,選票造假。

這種改良政治,糟糕在於,壹方面他保留了原有的政治架構,甚至更深層次的文化架構(深入看,韓國,臺灣,甚至日本都存在這些問題),試圖通過經濟建設,來彌補深層的社會矛盾。中學為體,西學為用。緩解了表面的矛盾,卻使得內部的積弊越陷越深。並且隨著社會的發展,利益的復雜交織,以至於即使實現了品蔥網友最感興趣的民主,也根本無法解決大量問題。

比如最直接的矛盾:改良階段發展的積累的財富,究竟是誰的?這個問題不是民主了就能解決的。西方國家自古以來就產權明晰,壹直有私有財產的概念。而共產主義國家,以及東方國家沒有。俄國的解決是財富落入寡頭手中,但不搞資本主義,又談不是改良。臺灣如今是民進黨查國民黨的黨產,這已經超出了競選政治的範疇。其他的文化、宗教、社會結構,方方面面的矛盾更多,中東國家就是典型的體現。

改良社會,伴隨著實力的增加,必然會出現社會的倒退——既然我的政治結構也能高速發展經濟,那麽說明我的政治體制很優越嘛,馬上就開始了政治自信。比如日本,明治維新後其實社會在倒退,倒退回皇權軍權專制。如果當年洋務運動成功了,必然如今中國人會重新熱衷留辮子:有辮子也能成功,說明辮子有辮子的優勢,傳統文化要弘揚光大。這就和如今中東國家又開始穿黑袍子壹個道理。

中國真正有希望實現變革是什麽呢?大概和當初歐美接納中國進入WTO時候期待的壹樣,就是國內新生的中產階級,資產階級逐漸在財富積累的同時,獲得政治權力。這和當年歐美的民主制度建立的歷程是壹樣的:大地主和皇帝之間有矛盾,逐漸開始限制皇權,權力分散制約……但從這點來看,共產黨對歐美當初打的小九九看的很清楚,糖衣吃下去,炮彈吐出來,可能性不大。

我對任何所謂底層革命沒有任何期待,底層革命永遠只能是災難:中國歷史上從不缺乏底層革命,共產黨也是兩把菜刀,土匪們殺地主殺富農起家的,後來的只能比前朝更加暴虐,當初中國人盼望著滿清垮臺,迎來了軍閥混戰的民國,盼望著民國垮臺,迎來了毛太陽。西方歷史上也類似。

最後還是說點破滅希望的話吧:就我目前看來,習繼續幹到2035年沒問題。當然很多人會說蘇聯不是壹夜之間垮臺了嗎?我還是那句話,普京的俄國有民主嗎?蘇聯真垮臺了嗎?屆時可能不少人還會懷念中共的統治。就像當初國企轉型遺留下壹大堆問題,導致了壹大批國企工人如今成了“毛左”。

331.如何看待願意用富強換取民主的說法?



當然存在願意犧牲富強 至少暫時富強來換取民主的人 但倘若這樣的人並不占這個國家的多數 那麽這種行為本身是否符合民主原則
補充:這裏並不是說實現民主必然會犧牲富強 兩者必然對立 只能兩者中選壹個 而是探討是否可以犧牲某壹種換另壹種 比如有很多人盼望美國能夠在貿易戰中擊潰中國 先讓中國經濟垮臺 繼而實現民主 這毫無疑問是用富強 至少是暫時富強來換取民主的做法
壹個可能符合用民主換富強 且爭議不大的例子是兩蔣臺灣 因為如果臺灣49年50年就民選的話 真的有可能選出臺灣共產黨來 或者選出左翼 給大陸機會

fricasseeJuly 26, 2018

民主是富強的容器,是壹種可以讓國家、社會、人民更高效率運作在工業體系裏的壹種適應制度。

國家富強是必然民主,歷史沒有例外,或早或晚,因為這裏有壹個很簡單的邏輯就是知識分子對工業的推動,為了配合更多的工業需求,對教育的投入,會讓壹個開始大規模參與到國際貿易體系的國家產生新的階級。

現代貿易體系下,富強的前提是什麽?

必然是妳有外部經濟貿易的輸入,因為舉例中國或亞洲四小龍乃至中南半島到非洲來說,他們本身就是落後的,並沒有技術與消費市場。

二戰後新貿易的誕生,首先就形成了不同的貿易市場,比如歐洲的工廠戰後承擔了美國的生產需求,壹方面幫助歐洲人重建,壹方面美國人能拿到低成本的產品。

跟著隨著歐洲的經濟發達,兩個消費市場的生產成本同樣增加,就開始尋覓亞洲四小龍,再然後是亞洲四小龍跟歐美壹起需要中國。

如此循環之下,就是現代工業與文明通過貿易體系的輸入,最終形成了最開始提到的邏輯鏈。


當這樣的壹個邏輯鏈誕生後,等於給社會發展添加了第壹股動力,這種動力在某個時代都是有限的,因為這是高端消費人口決定的結果,所以中國體量這麽大,吃下去,反哺給全球更下遊市場的消費量,也是極其龐大的。

以上就是富強的根本,民主則從中逐漸誕生,作為日益強大的知識分子與消費群體們對社會自我組織的修復和適當掌控,盡可能高效率的保證國家可以在全球貿易體系裏運作。

中共的情況特殊在,六四徹底解決了這種上升中的知識分子地位與階級,之後權貴集團阻擋壓制這種自然的歷史進程前進,但即便如此,大陸也是會持續有反對力量對抗中共,可能並不比六四前的知識分子與改革派力量,卻始終是天然存在,不會因為中共單方面打壓就完全消失,最多是被馴服或發聲力量減少。



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進程,中國的富強差不多了,也該有新的社會制度匹配對應的經濟水平,來讓國家更好運作,但我們就是缺乏這樣壹個環節步驟。

那麽歷史也必然在中共壓制知識分子以及社會地方對自我維護能力的同時,開始出現非常明顯的道德滑坡,經濟無法得到知識分子的支持,基層利益與維護能力被打壓,整個社會的經濟、文化增量達到飽和後開始萎縮,然後反饋在財政層面上,到了壹定程度中共就會以某種形式垮臺。

用民主換富強,只是壹種缺乏對現代社會發展的無知言論,沒有核心內容,民主也不是必然犧牲富強。

民主與富強,從來都是兩個系統,對農業國或者沒有市場資源輸入的國家,民主顯然不符合該國的經濟狀況,而富強則是依賴於外部經濟的輸入才能有啟動資金。

所以有的人用壹些民主國家舉例說他們不富強,是錯誤的判斷,經濟發展帶來了物質基礎和需求產生壹個新的社會精英階級,民主制度則像瓶子壹樣接受水的容納來適應無形的社會狀況。


332.專欄文章: 對聚眾淫亂罪的壹些思考



命歌July 26, 2018
《道德經》有雲:道可道,非常道。

人間的道理需要不斷的修正和完善。法為國綱,法律的合理性對國家的穩定起著相當重要的作用。

在這篇文章裏,我將嘗試討論飽受爭議的“聚眾淫亂罪”。

刑法第三百零壹條規定:聚眾進行淫亂活動的,對首要分子或者多次參加的,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引誘未成年人參加聚眾淫亂活動的,依照前款的規定從重處罰。 淫亂的定義比較廣泛,淫亂行為除了包括自然性交外, 還包括其他刺激、興奮、滿足性欲的行為。這項罪名本來是“沈默”的,在司法實踐中很少運用。但是零九年的“教授換妻案”和壹零年的“東莞職校門不雅視頻案”引發了輿論的關註,社會各界出現了廢除“聚眾淫亂罪”的聲音。

聚眾淫亂是參與者完全自願的壹種行為,咋壹看,似乎並沒有侵害他人的利益。法學上把這種犯罪稱為無受害者罪,雖然沒有直接的受害者,但是破壞了公序良俗,依然需要加以懲處。

支持保留聚眾淫亂罪的有這麽幾項理由:

1. 聚眾淫亂破壞婚姻、家庭制度 湘潭大學的歐愛民教授認為:憲法規定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淫亂行為破壞壹夫壹妻制~損害婚姻家庭核心功能~刑法制裁

憲法第四十九條確實規定:婚姻、家庭受國家保護。可是值得註意的,無論是憲法還是婚姻法,都沒有規定婚姻中性行為的對象和方式,也就是說,婚外性行為並不違法。簡單來說,就算壹個人結了婚,他也可以到處約炮。那麽為什麽與壹個人約炮不是違法,與兩個人同時約炮就是違法的呢?

2. 聚眾淫亂破壞公眾秩序

這種看法也比較常見,他們認為:如果聚眾淫亂淫亂大規模擴散,將破壞公共秩序,影響精神文明建設。 按照這個邏輯,同性戀似乎也應該進入刑法。如果同性戀大規模擴散,將嚴重影響生育,遲早亡國滅種。問題的關鍵是如果並不會發生,就同性戀來說,在人群中只占百分之四,這個數值基本是穩定的,不會隨意波動。多人性行為也是壹樣,就算放開,也不會到處都是性交俱樂部。法律不應該是壹種想當然的如果。

3. 聚眾淫亂是資本主義腐朽文化

持這種觀點的人認為:“群奸群宿,聚眾淫亂”是從西方社會中傳播而來的性聚會,是性的消費主義、享樂主義的主觀體現。 首先,如何證明是從西方傳播而來的?再者,從西方傳播而來的就壹定是錯的麽?多人性行為古已有之,《金瓶梅》《玉樓春》都對其進行了詳述。如果對消費主義、享樂主義加的事物要加以禁止,那有些奢侈品如何還在大行其是呢?資本主義是個框,什麽都能往裏裝。只要是講不出道理了,都把事物劃歸為資本主義的腐朽文化。討論問題要按照真理的標準,而不是大扣帽子,掩耳盜鈴。

我們可以清楚的看到,支持保留聚眾淫亂罪的學者既拿不出法條的依據,又提不出公平正義方面的合理性。扣帽子、講政治成為了他們的手段,資本主義、公序良俗變成了他們的借口,這是壹種怎樣的邏輯呢?這是壹種萬能的詭辯,按照他們的邏輯,有哪壹項行為不應該被禁止呢? 值得慶幸的是,學界之中支持廢除“聚眾淫亂”罪的是大部分,故不再壹壹引述。



接下來我闡述壹下我的個人觀點。

性行為應該是多元化的,食色,性也。性與食物壹樣,是人類的基本需求之壹。就食物來說,光中國就有八大菜系:魯菜、川菜、粵菜、蘇菜、閩菜、浙菜、湘菜、徽菜。性行為為什麽就不能多元化呢?性交就和吃飯壹樣是人的簡簡單單的日常行為,對性的方式進行規定就和對吃飯的方式進行規定壹樣荒謬。群交也是性的壹種方式,人們有選擇它的自由。 或許有人認為,亂倫、婚外情、獸交、群交都是不道德的的行為,但是思維清晰的成年人有權利執行自己的合理意誌。壹個男人或者女人,在自願和有足夠辨識能力(戀童癖與性騷擾不在此列)的情況下,可以與任何人做愛。道德譴責是社會的事情,法律本身不應該化身為道德衛士對人的權利進行幹涉。中世紀的時候,專制的教會遮蔽了自由的陽光,他們甚至規定了人做愛時應該使用的姿勢,我們稱之為傳教士式。道德可以不提倡壹種行為,但是無權禁止壹種壹種行為。讓道德的歸道德,讓法律的歸法律。

或許有人說,多數人都認為群交是錯誤的。人數的多寡不是真理判斷的依據。道德是社會發展的文化產物,是不可確知的,不可確知的價值觀怎麽可以指導法律呢?不能因為因為大多數人不喜歡,就強迫少數人不去做。現代民主早就不是簡單多數決,人支配自己身體的權利是不可剝奪的,任何公民都有按照自己的意願使用、處置自己身體的權利。

自然狀態下的人對自己的行為擁有完全的自主權,我們讓渡壹部分權利,共同意誌產生公權力,現代政府誕生了。讓渡的私權利匯總到壹起成為公權力,這種公權力只能用來維護公共福利,就算是公權力也不能隨意剝奪個人的自由。穩定固然重要,可是穩定不是侵犯人權的借口。有的人高呼國家秩序的重要性,殊不知國家正是由千千萬萬的普通人構成的,國家的產生恰恰是為了保障個人權利,如果個人的自由不被許可,那麽國家秩序的合法性也就蕩然無存。 在讓渡的權利之中,顯然不包括自由性交的權利。我們的的身體歸我們自我所有,脫下衣服的那壹刻,不是國家尊嚴的喪失,而恰恰是公民意識的崛起。

還有壹點值得註意的是,群體性交通過自願在隱蔽空間裏進行,非常難以查證。沒有壹個國家的法律禁止自殺,因為如果壹個人鐵了心要自殺,國家對此只有無能為力。對群交的監察也是壹樣,沒法在每張床頭都裝上攝像頭,法律雖在,執行無力。刑法的威嚴體會在“法網恢恢疏而不漏”之中,如果無從執行,那麽這種法律的確力反而是對法律尊嚴的壹種傷害。

性不是骯臟卑鄙的,讓多元化的性走在陽光之下。

333.中國有“政治正確”這種文化現象嗎?



OMFGJuly 26, 2018
中國當然有政治正確

只不過這種政治正確是建立在共產黨威權主義和民族主義的基礎上

黨說二加二等於幾就是幾
這就是共產主義社會的政治正確

舉幾個例子:

提到六四就說TANK MAN

說TANK MAN表達了中國民眾面對政府鎮壓的囂張和狂妄自大

或者直接說六四是暴亂,認同四二六社論。

提到法輪功就說它是邪教,封殺活該。

提到社稷民生問題,就說

關心這些幹什麽,以後國家肯定能解決的

提到香港問題

就對港人表示不理解,不認同

甚至直接稱其為臺獨

同理,包括西藏和新疆地區

提到民主,法制

就杜撰稱大陸也有法制,公檢法都有

民主是地方民主,不信妳去居委會領選票

對黨國和領導人的無腦崇拜

認為除了中國以外,其他地方都十分不安寧


還有壹些簡稱,諷刺用語:

輪子---狹義上指法輪功,廣義上指所有反對中共暴政並且為此發聲的華人

臺灣省---杜撰臺灣是中共的省份

灣灣:中性詞,泛指臺灣人

臺獨,港獨,疆獨,藏獨:官方用語,貶義詞,狹義上指想要獨立某地區的人士,泛指民主人士

倭寇,小日本,鬼子:泛指日本人,包括移民日本的人



334.為什麽蘇聯領導人大多壽命不長?



茍正局July 26, 2018
看蘇聯領導人不能光看總書記,大部分政治局幹部都能活到80歲左右。主要因為蘇聯領導人壹輩子有特供飲食、特級醫療保健等,這和我們的老幹部是壹樣的,只不過我們的老幹部更能活,90、100也很正常。

上些歲數的人大概都還記得,原蘇聯解體以前,每逢十月革命勝利紀念日,電視屏幕上總會播放這樣的畫面:蘇聯軍隊各兵種列成方隊從莫斯科紅場通過,接受領導人的檢閱。方隊過後是長達數小時的群眾遊行。

站在列寧墓檢閱臺上的是壹群高齡的蘇聯高層領導人。他們戴著貂皮帽子,在凜冽的寒風中站成壹排,不時向臺下揮手致意,絲毫看不出他們有任何倦意。

就算是壹名體格健壯的小夥子,在凜冽的寒風中站立數小時尚且還會覺得腰酸背痛、體力不支,更何況這些耄耋老人?要知道,他們是當時全世界最年長的領導班子。俄羅斯《共青團真理報》不久前載文透露,蘇共中央政治局委員的平均壽命為84歲,而當時蘇聯普通公民的人均壽命僅為64歲。是哪些“秘密武器”讓領導人們如此長壽?為什麽他們能有足夠的精力管理國家事務?

食譜科學

《共青團真理報》認為,原蘇聯領導人的長壽秘訣首先應歸功於他們的科學飲食。報紙列舉了原蘇共中央總書記赫魯曉夫的食譜:魷魚500克、鮮雞蛋10個、紅魚子醬100克、螃蟹、香芹菜、蔥頭、蒔蘿、蛋黃醬……另外佐以普通配料:幹奶酪、圓白菜和帶皮的熟馬鈴薯。不難看出,這些食品中含有大量生物活性物質,如維他命、氨基酸、微量元素等等。包括赫魯曉夫在內的原蘇聯高層領導人為了能健康長壽、更有精力地從事繁忙的工作,日常服用壹些天然的生物激素,用目前的說法就是天然滋補品。

另外,原蘇聯領導人進餐時都有適量飲酒的習慣。適量飲酒可以活血通筋,保持旺盛的精力。適量飲酒是赫魯曉夫進餐時不可缺少的內容。赫魯曉夫喝酒可謂海量,有報道說,他喝上半升白酒照樣能在盧日尼基體育宮作3個小時的報告。他特別鐘愛白酒和泡辣椒的伏特加酒,但飲酒從不過度。列寧早年流亡國外的時候養成喝酒的習慣。在醫生的建議下,他每晚都會喝上壹小杯紅葡萄酒。斯大林、勃列日涅夫、安德羅波夫等人也都喜歡喝白蘭地或者葡萄酒。

蘇聯領導人的飲食進餐除了有嚴格的規定外,他們還分別有自己的偏口愛好。如勃列日涅夫喜歡壹種用醋栗漿果制成的果醬。其制作程序非常嚴格:先將果實剝開,取出瓜瓤,再加上核桃、糖漿,拿到火上煮開,涼壹會兒再煮,共煮7次。

盡管原蘇聯領導人長壽有方,但普通俄羅斯人的壽命卻無法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調查顯示:2002年,日本男人的平均壽命為77歲,婦女為83歲,歐洲國家男人的平均壽命為76歲,婦女為81歲,美國男人為73歲,婦女為80歲,而俄羅斯男人的平均壽命為59歲,婦女為75歲。為了延長俄羅斯人的壽命,該國壹家公司從原蘇聯領導人的長壽秘訣中得到啟迪。在對克裏姆林宮領導人們的長壽之道進行了數年的潛心研究後,研制出了壹系列含有大量維生素、微量元素等物質的活性生物藥劑。在不久的將來,普通百姓可能也會享受到克裏姆林宮的養生之道。</font>

醫療保健

原蘇聯領導人長壽不僅因為科學的飲食,還因為他們壹直享用著不對外開放的醫療系統和療養院。4年前,85歲的俄羅斯著名外科醫生撲拉斯科維亞·莫申采娃出版了壹本名為《克裏姆林宮醫院秘聞》的回憶錄,書中記載了她為原蘇聯領導人治病的情況。她說:“我們的任務是盡量保持領導人活著。我們在延長領導人壽命方面很有經驗,在保守秘密方面也是如此。”

曾在克裏姆林宮中央醫院工作的莫申采娃回憶說,她曾給壹位病人做過腳部手術。那人身體的其他部分被厚厚的簾子遮著。她在為他的腳趾排膿時,問他疼不疼。這時,壹名不知姓名的隨從在後面推了她壹下,命令她保持安靜,病人則輕輕呻吟了壹下。直到兩年半以後她才知道,她醫治的是斯大林的腳趾。

勃列日涅夫是莫申采娃診治過的蘇聯領導人中比較難對付的壹個,因為他是個相當挑剔的人。莫申采娃曾為勃列日涅夫治療過受傷的手。勃列日涅夫在壹次狩獵駝鹿時不小心從樹上摔下來弄傷了那只手。“他力氣很大,精力也充沛,”莫申采娃回憶道。

勃列日涅夫的繼任安德羅波夫1984年去世之前患腎衰竭達10年之久,但壹直秘而不宣。“他們給他做透析治療,有時候每周壹次。由於沒有成功的把握,他們不敢給他做腎移植手術”,莫申采娃回憶說,“準確地說,最後奪走他生命的並不是腎病。他去了南方,到海裏遊泳,海水很涼,所以他得了病。這壹次,他們沒能救他。”

在莫申采娃看來,醫生在給領導人醫治過程中采取的治療方法存在壹些問題。在談到勃列日涅夫時,莫申采娃說:“醫生們在對他的治療過程中犯了很多錯誤。他容易激動,醫生就讓他服鎮靜藥。其實,用催眠術效果會更好壹些。”


335.劉曉波與其他民運人士相比有何傑出之處,諾貝爾和平獎為何青睞於他?



陳士傑 July 27, 2018
謝謝邀請



對於劉曉波獲諾貝爾和平獎是否實至名歸,在海內外的民運界是壹個爭議很大的問題。

魏京生、曹長青、辛灝年、袁紅冰等人都曾經公開的批評過劉曉波,各位批評者對於劉曉波的批評主要基於以下幾點:①1989年的劉曉波在天安門廣場上和高新等人發起的絕食運動屬於出風頭的行為,但是他的行為間接導致了中共在6月4日開槍鎮壓。②劉曉波在六四開槍後,在CCTV上表示天安門廣場上沒有死人,因此而得到提前的釋放,所以劉曉波並沒有反抗中共堅決到底的骨氣。③劉曉波堅持和平理性非暴力,甚至批評壹些暴力反抗中共的人士(比如楊佳),劉曉波的主張過於溫和,對共產黨的妥協太多。

劉曉波的刑期沒有魏京生、徐文立長,劉曉波的遭遇沒有陳光誠、高智晟等人慘烈,劉曉波的國際影響力也遠遠低於吳宏達、方勵誌。總而言之,劉曉波確實不具備“中國反對派運動領袖”的地位,劉曉波和南非的曼德拉、緬甸的昂山素季、波蘭的瓦倫薩、韓國的金大中等人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現在談壹下諾貝爾和平獎。諾貝爾和平獎不是人權獎。諾貝爾和平獎得主中,大部分都是為地區和平作出過貢獻的政府官員,而不是在專制國家中抗爭的人權鬥士。所以國人沒有必要把和平獎想的特別高大,就我目前知道的名不副實的得主至少有:基辛格、阿拉法特、卡特、戈爾、奧巴馬等。在我看來,華人世界欠缺壹個諾貝爾和平獎的偉大人物至少有:宋教仁、遇羅克、林昭、魏京生、陳子明、徐文立、王若望、趙紫陽、李登輝、施明德、黃信介(這份名單可以無限的延長)。

諾貝爾和平獎這種東西本來就很模糊。陳水扁和馬英九,這兩位臺灣總統的政見是完全對立的。但是諾貝爾委員會如果想給他們兩個發獎,都能找到理由。陳水扁的頒獎理由可以是表彰“他長期為追求臺灣的民族獨立和主權尊嚴所做的努力”,馬英九的頒獎理由可以是表彰“他為促進兩岸交流和維護臺海地區和平所做的貢獻”。

在1989年,諾貝爾委員會本來是考慮提名天安門廣場上的學生領袖獲獎,但是最終諾貝爾委員會還是選擇了達賴喇嘛。達賴喇嘛之所以可以在1989年獲獎,主要的原因還是由於天安門廣場上的血腥鎮壓導致諾貝爾委員會意識到必須要懲罰中共政府,但是學生領袖中又沒有壹位可以挑大梁的人物,而且胡錦濤在1989年也曾經在拉薩鎮壓西藏人民,所以最終諾貝爾委員會選擇將和平獎頒給達賴喇嘛。其實諾貝爾委員會頒給達賴喇嘛諾貝爾和平獎給人壹種失去焦點的感覺,諾貝爾委員會當年應該頒發“保衛天安門指揮部”的這個天安門廣場上的組織,這麽做既可以抓住八九民運的熱點,也可以讓所有的天安門運動者信服。

諾貝爾委員會其實應該在2009年把諾貝爾和平獎頒發給天安門母親,來表彰他們“長期以非暴力方式來爭取天安門事件的和平解決”,天安門母親絕對比奧巴馬更有資格獲獎。

在中國的異議人士群體中,最應該獲得諾貝爾和平獎的絕對是天安門母親。劉霞在劉曉波獲獎時給諾貝爾委員會說:“曉波說天安門母親沒有獲獎,他感覺很遺憾”。 吾爾開希也曾經在劉曉波獲獎時,在自己的推特裏寫道:“今天要特別向丁子霖和所有的天安門母親致意,我相信劉曉波也會同意,世人也都該如此認為,諾貝爾獎的桂冠也落在她們的頭上。請多保重”。 而且天安門母親大多都垂垂老矣,和平獎是對他們長期的抗爭與奮鬥的最大肯定和鼓勵。

諾貝爾和平獎之所以會想到在2010年把和平獎頒發給壹位中國的異議人士,很可能是由於2008年奧運會後,共產黨實在是太得意了,胡溫開始對外吹噓所謂的“中國模式”了。這使得諾貝爾委員會意識到必須讓國際社會意識到中國雖然有比較穩定的經濟增長,但是中國的制度是缺乏基本人權的保障的。

在2010年諾貝爾和平獎提名名單中的中國人中,陳光誠和高智晟等維權律師的抗爭範圍太狹窄,胡佳和伊力哈木等活動人士又沒有足夠的反共資歷,鮑彤等人畢竟曾經加入過共產黨。諾貝爾委員會的五個挪威人挑來挑去,發現劉曉波似乎比較合適。和其他的中國提名者比起來,劉曉波參加過八九民運,也曾經參加90年代的維權運動和零八憲章運動,並且多次入獄,再加上哈維爾、圖圖、達賴喇嘛等人的提名推薦,最終諾貝爾委員會選擇了劉曉波。

當然不管劉曉波自身有多少問題和缺憾,他獲得諾貝爾獎對於中國的反對派運動還是壹件好事情。劉曉波獲獎讓中國的人權問題再度成為國際的焦點,也給很多普通西方民眾留下壹個“中國政府迫害異議作家”的印象,對於國際社會支援中國的反對派運動是非常有益的。

總之劉曉波確實是壹位民主鬥士,但是人們絕對不應該因為他的去世而造神。劉曉波只是中國異議人士中的壹個,但並不是最偉大最有影響力的異議人士。和魏京生等人比起來,劉曉波絕對沒有過人之處,他僅僅是趕對了時代而已。

336.是不是有很多人對資源和環境等問題持樂觀態度?為什麽?



fricasseeJuly 27, 2018
資源的使用效率,隨著科技的提高而有了長足進步,這是上個世紀到今天的壹個事實。

目前全球許多主要能源裏,煤炭的優勢是廉價,而不是必不可少,除開天然氣外,更主要的是石油,因為可以制造許多副產品,暫時來講石油是不可替代的。

石油能用多少年,從七十年代石油危機開始,就有四十年到兩百年不等的說法,而已勘探資源和潛在可能存在的油層之間是不對等的,用最最悲觀的估計,現代以壹些能查到的數據來推算石油的消耗量,人類至少使用五十年到六十年不等,這裏還排除了其他潛在存有石油的土地。

石油勘探是個技術性問題,技術越強,石油數量也就越多,看看油組互相壓價打擊對手就知道,很長壹段時間以內,石油都不會枯竭,有的只是這些國家對經濟結構單壹不能應付社會變革的壓力。

比如美國頁巖油,過去是沒有開采價值的,因為根本開發不了,乃至探測不到,效益成本不成比例,如今技術有了,市場需求也有了,那麽只要開發,石油就可以出來。

任何資源都有壹個供需關系,主要出產國都依靠這東西維生,所以其他國家也沒法肆意開采,因為必定會造成油價暴跌,誰都沒得賺,俄羅斯跟沙特鬥法就是通過這樣的手法。

大慶石油也是越開采越多,遠遠超出預期,幾十年過去還能有新的大型油田被發現。

但有開采的國家越多,越有意義麽?當然不是的,前面也提到過了,市場消費能力有上限,目前僅僅是幾個主要供油國的出產就足以應付並且相當廉價,進壹步從沖擊市場對新興石油供應者來時其實是賺不到錢的。

石油資源是如此,天然氣也是壹個道理,勘探到壹定程度就會停下,因為沒有足夠的市場需求逼迫開發者們尋找新的來源,石油危機從七十年代開始就傳,今天卻是石油越來越多,整體上證據更多的支持有極大量的庫藏在地底,無非是開發成本以及是不是很迫切的問題了。

礦物就更為簡單,整個地殼到處都是,人類連地殼內部礦物利用率都談不上可以形成壹個概念,幾乎不存在礦物用完的可能,所以不要太相信壹些描述礦物存量只剩下十幾年的描述,數據滯後性太高,也根本沒考慮過事實,看看地殼與人類世界的比例,還有更深層的地幔就知道了。

另壹方面,現在環保意識的提高,生產線上對資源的回收設計就減去了許多不必要的浪費,使用後又有回收。

但我認為主要目的是保護環境不被人類工業產品損害,因為人工產品降解是以世紀算的。

隨著科技進步,這種降解效率也在提高,人們的環保意識普及,生產成本進壹步下降,產生了壹個良性循環。如果說電力,再生能源在歐美國家廣泛開始普及,發達地區面臨的是煤電過剩,而不是短缺,轉型還來不及。

核能的運用也是異軍突起,現代核電廠安全性極高,使用壽命到達極限後對建築拆卸的技術也發達到壹定程度,使用周期也極長。

當然不算其他再生能源,真正的大殺器還是核聚變,真正徹底安全又幹凈的能源形式。

現在而言,核聚變無法達成,主要是因為約束的形式上無法維持穩定,激發後的高溫,目前材料與結構都無法長時間承受,所以更別說穩定發電用到死了,磁場約束又有它的難題,點火該怎麽做呢?

所以核聚變這個技術的本質,是材料學的進步,材料學某種意義上來說是玄學,是需要大量的時間與人才在不同分子組合實驗裏撞運氣才有可能進步的。

我們仍舊處於科技大爆炸的時代,時間線越靠近現代,科技增速越快,就跟不斷復制的細胞壹樣,完全是指數級增長,不過即便如此我覺得仍然要等本世紀末,核聚變才能真正的廣泛推行。

許多工業副產品,要用天然氣、石油與煤,假設其中壹部分資源都用來發電,那麽對化工產品的生產都是有影響的,核聚變假設成功,就解放了資源的功能。

無限的能源,意味著生產力的無限提高,想象壹下任何時候都不需要在意的水、電資源,核聚變有足夠能源,全自動化的農場與畜牧業,壹天二十四小時都在AI監控下運作,完全不需要考慮電費成本。

那麽食物的成本也就會大幅度的下降,人們有更多錢投入到其他產業的消費裏,等等。

總而言之,只要其他資源在核聚變正式能使用前還能維持局面,壹切就不會有任何問題。

我對人類的整體走向是很樂觀的,只要不發生核戰爭,人類會有壹個非常美好的未來,即便那是百年以後,我們出生的太早了。

337.俄羅斯冷戰後30年為什麽沒有發展成發達國家?



Ted.PaulJuly 27, 2018
1991年蘇共解散、蘇聯解體、俄國走上轉型道路之時,沒有人想到,20年後俄國居然又朝著原點回歸。通過修改憲法以及連任、替任等種種花樣,前克格勃官員普金事實上把自己變成了壹個“民主國家”的終身總統。俄國確實踏上了民主化道路;可是,20多年之後今天的俄國好像離現代民主制度越來越遠,而離個人威權卻只隔著壹層窗戶紙。俄國的政治轉型失敗了嗎?可以說,沒失敗,因為普金仍然保留著國會、行政當局和司法機構三權分立的制度形式。但俄國能算是民主國家嗎?世界上哪有壹人獨裁的民主制度,但普金確實總得到多數選民的選票。

1、俄羅斯人在社會重建上是逃避的

俄羅斯民眾在共產黨下臺之前曾強烈支持民主化,但他們同樣強烈地反對社會重建。恰恰是因為俄羅斯社會拒絕社會轉型,如今俄國的政治制度開始倒退,有的俄國民眾為此歡呼,有的則不得不咽下這枚苦果。

蘇聯解體之前,雖然民眾和大多數蘇共黨員已能明辨政治制度上的是與非,知道民主制度優於專制腐敗的制度,但他們並沒有中歐國家民眾那樣的全面否定紅色歷史的精神準備。俄國的政治、文化精英以及民眾的大多數把蘇聯制度的失敗推給了被取締的蘇共,但卻回避中歐國家那樣的個人懺悔和靈魂凈化。其根本原因在於,中歐國家的社會重建是把紅色歷史、紅色文化作為外國殖民統治的象征而清除的,清除共產黨統治的遺毒就是愛國主義的體現,這做起來比較容易;而在俄國,對紅色文化的否定必然牽涉到對本民族歷史、文化的否定,甚至牽涉到對長輩、前輩社會聲望的否定,這是壹個非常痛苦的過程,在紅色革命搖籃國俄國尤其如此,因為太多的家庭與共產黨革命有扯不斷的聯系。

雖然理智上俄羅斯大部分老百姓要共產黨下臺,但情感上他們並不打算徹底清理共產黨的精神文化遺產。由此可見,在共產黨革命的搖籃國,清理共產黨的精神遺產不是壹個單純地明確是非判斷的問題;即便是非已經明確,很多社會成員仍然拒絕從心理上、情感上否定紅色歷史和紅色精神遺產,結果社會重建就面臨重重障礙。

為了解俄國民主化之後社會重建方面的實際狀況,1995年聖彼得堡市使用的中學歷史教科書和歷史博物館的展覽內容,結果發現俄國的知識分子和教育部門采用了混淆是非、逃避爭論的實用主義手法,不想要的部分就抽掉,結果把整個歷史切碎了,再糊裏糊塗地拼在壹起。

例如,當時的中學歷史教科書把壞共產黨領導人全部剔除,但留下了好領導人,如赫魯曉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於是在中學教育裏肯定十月革命,但不談列寧;肯定衛國戰爭,不講斯大林;介紹蘇聯在莫斯科奧運會上取得多少獎牌,不談那時的國家領導人是勃列日涅夫。

總之,俄羅斯在轉型時期對社會價值觀重建的基本態度是,肯定共產黨政權的成就,但把共產黨抽象化、把領導人抹殺了;無論是俄羅斯的文化精英,還是政治精英,都未真正全面地批判共產黨的統治及其價值觀。用這樣的態度推行制度重建,必然會走上歪路;既然不對共產黨統治時代的是非作深刻完整的重新評價,也就談不上全社會範圍的懺悔和凈化意識。所以,俄羅斯在民主化時代成長起來的年青壹代囫圇吞棗地接受了混亂的歷史教育,同時又在頭腦裏裝進了與肯定紅色蘇聯直接掛鉤的民族主義和愛國主義,於是這壹代人長大後把選票投給了代表著俄羅斯重建榮光的普金。

2、草率、混亂的私有化過程

俄國經濟轉型的私有化過程充分體現了政治轉型和經濟轉型的相互關系。蘇聯解體之前正是俄國工人運動風起雲湧的時候,官方的全國總工會已失去影響力,俄國出現了3個全國性的獨立工會組織。這些獨立工會曾多次組織全國幾百萬人在幾十個城市同時發動的抗議活動,其政治口號之壹是阻止權貴私有化,因為在蘇聯晚期已出現企業經理階層和政府官員勾結在壹起把國有企業轉化為他們的私有財產的現象。

俄羅斯獨立之後,葉利欽政府面臨獨立工會的巨大政治壓力,必須盡快推行國有企業的私有化,以阻止原共產黨官僚們傾吞國有資產。 俄國私有化的第壹階段是將中小企業大部分私有化。由於俄國老百姓當時的人均儲蓄數額遠不足以購買龐大的國有企業待售資產,而且民眾的儲蓄還被通貨膨脹“吃”掉了大部分,所以政府決定給每個公民發壹張價值數萬盧布的“私有化券”,以便把全民所有的國有企業公平地私有化給全體國民。另壹方面,俄羅斯政府在私有化過程中不得不考慮到工人的訴求。

當時俄國的工人們仍然高度認同馬克思主義的壹些價值觀念,比如工人應該是企業的主人,這與中國私有化之前國企工人的價值觀相同,而中歐國家的工人經過社會重建之後已不相信這套說法了。俄國政府為國有企業私有化擬定了3套方案,而每個企業選擇哪壹方案,由本企業職工投票決定。

因此俄國國有企業的私有化過程比中國透明得多,俄國企業的廠長、經理想把企業賣給誰,必須要經過工人同意。這3個方案的區別在於,是否允許外部投資者購買本企業股票,以及賣給本企業職工的股票價格高還是低。俄國政府的設想是,既然不能限制本企業職工買自己工廠的股票,就規定企業職工買本企業股票時要付較高的價格,以此來鼓勵外部投資者多投資。

但結果卻出乎政府的意料,大部分俄國工人寧可選擇用較高的價格買本企業的股票,也不願意讓外部投資者擁有自己的企業;他們用政府發的私有化券再加上個人的現金,購買自己的企業,於是俄國大部分的國有中小企業在私有化過程中都落在本企業職工手裏。這樣的私有化過程壹定程度上體現了社會公正,基本上阻止了廠長、經理私吞國有企業資產、把企業私有化到自己手裏的企圖。 俄國企業的管理層絕大多數人都在本企業長期工作,私有化之後他們也是本企業的所有者。

在私有化的第壹階段,這些人與工人們聯手,阻止了外部投資者的收購,因為廠長、經理們也害怕外部股東會解雇他們;以內部人為主的私有化完成、廠長經理們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之後,有少數人秉持工人當企業主人的馬克思主義理念,尊重職工的股東地位,維持與工人的良好關系;但不少管理者開始壓制工人股東的權利,甚至動用企業資金收購本企業的股票,再把如此收購來的股票轉到自己名下,這種情形在中國非常普遍。俄國私有化的第二階段是將大型國有企業私有化,在這個過程中俄國政府為了給財政籌集資金,用大型國有企業的股票與壹小部分新興的經濟權貴交換現金,結果不少大企業落在了私營公司的權貴手裏。官商勾結、腐敗、黑幕是這壹階段的特色。



3、紅色精英的成功轉型、政治倒退和普京現象

在民主化時代俄國的精英構成與中歐國家有很大的不同,俄國的異議知識分子很難成為新的政治精英。在轉型時期的最初幾年裏俄國的政府更換頻繁,其原因與中歐國家有相似之處,即經濟轉型過程中出現了社會各階層不滿意的結果,比如物價上漲、失業率上升等,而在民主化狀態下民眾用選票表達他們的不滿,希望“換人做做看”。

雖然俄國政府、國會裏的人物不斷變化,他們基本上都是原來的紅色精英。可以說,俄國的社會轉型被耽誤了,而紅色精英們卻成功地完成了個人轉型,搖身壹變成為民主派人士。伊萬·撒列尼把轉型時期中歐國家的精英構成與俄國的情況作了對比,他分析俄國、波蘭、匈牙利轉型期間老權貴的命運和新精英的階層背景後發現,轉型期間仍然能保留精英地位的老權貴,在俄國是64%,而在波蘭和匈牙利則只有38%和20%;而從轉型時期新精英的背景來看,俄國的新精英裏有51%屬於老權貴,波蘭的這個比例只有41%,而匈牙利是33%。

很明顯在社會轉型比較成功的中歐國家,老權貴成功轉型成為新精英的機會少得多;而在社會轉型不成功的俄國,老權貴就比較容易成為新精英。事實上,社會轉型的遲誤與紅色精英個人的成功轉型是互為因果的:正是因為社會轉型的遲誤,才給紅色精英個人的成功轉型提供了更多機會;而紅色精英個人的成功轉型越普遍,他們阻止社會轉型的能量也就越大。 雖然1991年夏蘇共被解散了,但俄國的民主化仍然保留了新共產黨的活動空間。

蘇共的官員壹部分人搖身壹變成了民主派,壹部分人成了商人,還有壹部分人則組成了代表社會中低階層退休老人的俄羅斯共產黨。俄國從1992年到現在經過多次選舉,俄羅斯共產黨的選票從未多過四分之壹。顯然,俄國選民並不希望這個新共產黨上臺。該黨的支持者大多數是退休職工和過去的黨政幹部,這些人不願意走出對蘇聯時代的懷念和記憶,在他們身上有著很深的“紅色情結”,而且通過家庭教育還影響著他們的下壹代或下兩代。對他們來說,重新認識史實和道德重建,不是壹個辨明是非之後就可作出決斷的事;即使被掩蓋的歷史真相已被揭露,被扭曲的事實已經澄清,他們仍然拒絕接受。 在轉型過程中俄國和中國有兩個相似之處,其壹是出現了大量的官商勾結和貪腐現象,其二是警匪勾結和黑社會活動猖獗(黑社會的背後是克格勃官員)。

這些社會政治問題並非民主化的必然產物,而是紅色權貴政治文化的產物,舊權貴轉變成民主派精英或商人之後,繼續沿襲轉型前的行為模式,貪腐成性、無法無天。在壹個價值觀和道德重建都不成功的社會裏,民眾不壹定把轉型時期的社會政治問題與社會重建的遲誤掛起鉤來;相反,他們很可能從紅色文明的殘余中找出對威權人物的崇拜,希望威權人物動用行政力量去解決轉型期諸多令民眾不滿的社會、政治、經濟問題。普金利用了這壹點,再加上愛國主義、大國崛起的口號,他贏得了選票和“權杖”。

338.突厥人、匈奴人後來去哪裏了?



米米 July 27, 2018

匈奴

首先匈奴不是壹個民族,不是壹個人種,是類似女真那樣的,少數民族集合群。匈奴在漢帝國上百年不間斷軍事打擊下,分裂為南北匈奴,教科書上寫的有。南匈奴,加上叮鈴,肅慎等小部落先後歸附,作為壹個半自治政權劃地盤按時納稅。歷經五胡亂華,南北朝分裂,南匈奴聚集地本質看已經分解,依托部族的社會瓦解,匈人或三五成群成為雇傭軍,或進入中原學會農耕生活,總之,在唐末之後,這部分南匈奴人長期跟中原人混血,通婚,早已經漢化,在記載中已經見不到匈奴人這個稱呼。 北匈奴在漢帝國打擊下,先是武裝進入西域(就是現在的新疆),劫掠人口牲畜,在那裏受到大月氏與漢軍的雙向夾擊,又遭遇雪災,人口死亡近半,完全沒有了與西域諸國抗衡的實力。迫不得已,匈人大舉西遷,史書最後的記載就是匈人西去。

之後兩百年匈奴幾乎從歷史中消失,直到突然在東歐平原出現,就是“上帝之鞭阿提拉”帶領匈人橫掃東羅馬的開始。可以知道的是,匈奴人西進的方向是中東偏北,烏克蘭偏南壹大片區域,那裏人跡罕至,沒有文明民族,匈人本身無文字,所以近200多年他們的生存狀態如何,無人知曉,有人判斷可能匈人脅迫了所有經過的部落,滾雪球壹樣越滾越多,可以參考後來的蒙古人。並且歐洲人記載的“可怕的匈人”用“Hun”表示,到底是不是西遷的北匈奴人其實也未可知,但是記載中他們黃皮膚塌鼻子矮小身材矮小馬跟後來的蒙古人類似,都屬於通古斯人種,西伯利亞南的亞洲人群,並且出現的時間也大致對得上。所以,嚴謹的說,北匈奴從西域離開後在中國史書記載中已經去向不明。但是從另壹個角度看,通過記載,推理,可以大致得出,北匈奴在西進的過程中吸收了大量沙漠或者遊牧民族,人口成分復雜,從單純的通古斯遊牧民族集合成為壹個越發緊密團結的單壹民族。

然後就是我們都知道的,阿提拉領導下的匈人軍團橫掃歐洲,大量森林民族無家可歸湧入東羅馬,東羅馬人湧入西羅馬,又造成羅馬內部少數民族政權割據分裂,這些蠻族政權最終毀滅了西羅馬,歐洲進入了漫長暗黑的中世紀。但是之後的匈人倍受多民族打擊,又跟幾百年前壹樣,突然在歷史上消失,零零碎碎的記載看,匈人又東進,應該是最後南下,在匈牙利平原找到了他們最終的歸宿,他們在匈牙利(Hungary ,註意前文提到匈奴人為Hun)險要處修建關隘,在烏拉爾山脈到處設立據點,並將自己封閉在肥美的草原中,直到幾百年後蒙古人西征才再次在歷史上出現。不過這時候的匈人的血統在幾百年間發生巨大變化,在不間斷的跟歐洲人通婚,戰爭死亡,人口殺滅與擄掠中,匈人的血統完全變化,由最開始的純種黃色人種變為身材中等的白種人,應該是接近於芬蘭或者瑞典血統。當然這壹切靠推測,甚至沒有完整的歷史記載。不過也找不到更好的推測,畢竟壹個民族神秘消失,是不可能的。所以從這個觀點看,匈牙利人就是匈人的後代。

突厥人
突厥本在中國北方,突厥汗國分裂成東西兩部後, 被唐朝分別攻滅,其後, 東突厥復國(後突厥), 並且侵占契丹,奚等蒙古語部落。再後來, 後突厥被滅, 藍突厥(阿史那氏)結束, 隨後都是雜姓突厥(鐵勒)。

知道為什麽新疆分離勢力稱為東突厥xxx了吧?

北方草原東部經回鶻, 在契丹(遼國)時期終於蒙古化。鐵勒西遷之前, 西部草原主要是伊蘭人(現代塔吉克, 與伊朗關系密切), 伊斯蘭帝國的擴張入中亞,當伊斯蘭衰落時,皈依伊斯蘭的鐵勒卻是能征善戰,中亞最終突厥化了.現代土耳其只是西遷鐵勒的壹支。血統上,現在土耳其既有與現代哈薩克共享成分,也有伊蘭成分,還有阿拉伯成分和小亞細亞成分。

隨著東、西突厥的分化,許多中亞土著都漸漸被突厥化。古代土耳其主要是收到西突厥的影響,但是和古代突厥有比較大的區分度,很多傳統、風俗和生活習慣等都不同。當時像康居(就是後來常在電視劇裏看到的「花拉子模」)、大夏、大宛等中亞地區都開始被徹底突厥化,這壹點在語言的植入上特別明顯,原住民有壹部分選擇了逃避,大部分都被突厥化了。

蘇聯解體後,五個突厥語國家宣告獨立,成立了首腦會議,由阿塞拜疆、哈薩克、吉爾吉斯與土耳其組成的聯盟。2009年10月3日,他們簽署納克希萬協議,總部設在伊斯坦布爾,架構與歐盟、阿拉伯聯盟壹樣,叫做突厥議會。

339.專欄文章: 論焰粉的平庸之惡——深挖焰粉的思想根源



圓環的行者July 28, 2018
所謂“焰粉”是對《魔法少女小圓》這部作品的壹個判觀,字面意思即“曉美焰(特別是惡魔化的曉美焰)的粉絲”。此處的焰粉指壹切認為《魔法少女小圓》只是壹部百合番、認為tv第10話是tv的中心、用“焰歷史觀”看待《魔法少女小圓》、肯定曉美焰在叛逆最終的狀態、否定圓環之理、否認或歪曲小圓的神性、認同甚至贊美褒揚叛逆最後焰魔分裂圓環的人。“焰粉”的範圍可謂廣泛,從魔圓的壹些參與制作的人和壹些專業評論、分析魔圓的專家教授,到中日及其他國家的普通魔圓觀眾,很多人都是徹頭徹尾的焰粉或多多少少有壹定焰粉的思想。 如果這麽說,肯定有人會想,所謂焰粉不就是喜歡壹個動漫人物嗎?而且有那麽多人是焰粉,怎麽就成“惡”了呢?我這裏所謂的“惡”,並不是壹般認知中的邪惡——的確,幾乎沒有哪個焰粉逼人喜歡曉美焰,逼人當魔圓只是壹部百合番,逼人到處喊“我焰美如畫”“焰魔壹生推”,更沒聽說哪個焰粉因為喜歡曉美焰而幹壞事(不過使焰粉成為焰粉的原因真的會使極個別焰粉作惡,這是後話)。所謂焰粉其實也是普通人,是普通的動漫觀眾。他們中有的甚至有很高的道德準則,是理想主義者,或者有著高雅的文藝愛好,或者有著優秀的品質和悲憫的情懷,那麽他們怎麽就“作了惡”呢?我這裏所說的“惡”乃是壹種“平庸之惡”。我希望在此從社會環境、日本acg界、現代社會與現代流行文化包括二次元文化的角度分析這種“平庸之惡”是壹種什麽“惡”,怎麽來的,有什麽後果,當然我個人水平有限,可能拿不出那種深度和廣度(不要看我引用那些高大上的概念,實際上分析時可能只有幾句話)。

所謂“平庸之惡”是美國猶太裔政治哲學家漢娜•阿倫特在1961年參與對納粹戰犯阿道夫•艾希曼的審判後提出的政治哲學概念。它指的是個體放棄思考,不思考自己行為的含義與後果,對下達的命令無條件服從,放棄個人判斷權,對邪惡的東西不抵抗甚至成為幫兇。簡而言之就是無意識地成為了“惡”的幫兇。阿倫特在出席了以色列法庭對艾希曼的審判後,發現艾希曼並不是壹個兇神惡煞,極端邪惡變態,把“惡”字寫在頭上的惡魔形象。相反他冷靜、體面、有風度、有教養,並且能頭頭是道地引用康德的哲學理論。阿倫特認為艾希曼在審訊過程中的表現說明他是不思考的,他聲稱為納粹服務的壹切行為只是盡壹個軍人應盡的職責,他對猶太人大屠殺的參與只是“執行公務”,阿倫特註意到艾希曼的思維是碎片化的,渾渾噩噩的,他的三觀只是靠背誦納粹灌輸的教條而形成。當然後來有人認為艾希曼是在為洗脫罪名而狡辯並騙過了阿倫特,不過這和阿倫特的“平庸之惡”關系不大,阿倫特只是希望抓壹個典型來解釋她的“平庸之惡”概念。 “平庸之惡”的特點在於它往往不是刻意犯下的惡,而是不經意或不得已的情況下犯下的惡。平庸之惡並不是特定政治制度的怪胎,它是壹個在人類社會中非常廣泛的現象(也可以說是植根於人性的固有的東西,但我覺得阿倫特作為存在主義哲學大師海德格爾和雅斯貝爾斯的學生,可能並不接受人有某種固有人性的說法),包括我和阿倫特本人本人或許都難辭其咎,可謂是壹個壹竿子打翻壹船人的概念。所以我要聲明我對於這種“平庸之惡”是找藥方,醫治的態度,而不是把誰批倒。 進入二十世紀以來的“現代社會”,人類面臨道德與信仰的危機,虛無主義取代了傳統的對道德和權威的信念,成為不少人潛意識裏普遍的共識。傳統的道德面臨破產(正如尼采所謂“上帝死了”)而道德重構沒有完成,這個“非確定性”的狀態是現代社會的壹個重要特征。我個人認為《金卡斯的兩次死亡》中的壹句話很能概括這種“現代性”的社會:到處都是否定主義者和懷疑論者,他們就像上了套的牛,被拴在規則與律法上,被拴在日常程序上,被拴在蓋章的文件上,這是焰粉出現的第壹個社會背景,也是阿倫特認為的當今社會的人類境況。 接下來我要純粹從動漫觀看的角度分析直接促成焰粉之所以成為焰粉的幾點原因,以及這些原因如何促成“平庸之惡”。這些原因很大程度上和當今社會有些人所說的禦宅族的特點重合。

①重角色形象,輕劇情和世界觀的動漫觀看方式 “很多老死宅在閱漫過程中養成了不看劇情只看角色,尋找萌屬性的閱漫方式。將這種閱漫套路放在《魔法少女小圓》中,就形成了焰歷史觀。”這是我在《焰歷史觀》文中寫到的結論。據說這種重角色,輕劇情的觀看方式起源於另壹部神作——《新世紀福音戰士》(即eva),綾波麗和明日香分別奠定了“三無”和“傲嬌”這兩個經典的“萌屬性”,在eva取得商業上的成功後,這種觀看方式就逐漸形成,並占據日漫界的主導地位了。同時還形成了“傲嬌”“病嬌”“病弱”“無口”“三無”“病嬌”“病弱”“未亡人”“雙馬尾”等壹系列“萌屬性”,形成了壹個萌屬性體系。像《某科學的超電磁炮》這種“重角色、舍棄劇情”(某壹部漫評裏說的,我覺得它沒錯,但我並不覺得超炮那樣的作品在思想層面沒有價值)的動漫取得了巨大的成功,還有的動漫甚至“爛尾”了,但由於女主“萌屬性”到位而大火。 雖然“萌屬性觀看法”可以幫助我們掌握角色形象和動漫的幾條主線支線脈絡,但如果只有角色塑造才是評價壹部動漫的標準,那麽動漫的劇情和世界觀就會被忽視了,而忽視劇情和世界觀,很可能就排除了壹部作品的思想價值,特別是形而上的思想價值。還有這個對角色塑造的評價標準把單個角色割裂、解構成幾個“萌屬性”,使得“萌屬性觀看法”成了壹種評價角色的“八股”。而且傲嬌、三無等萌屬性又得到觀眾的推崇,觀眾觀看動漫時以這種萌屬性的角色為中心,這樣基本把壹部動漫所能表達給觀眾的思想鎖死了。 對於這種觀看方式是如何興起的,其實我也不太了解,但我知道eva誕生的幾個社會背景:時值日本房地產泡沫破滅、阪神大地震、東京地鐵毒氣事件。這幾個社會背景對於當時日本社會來說應該是標誌著壹個社會走向蕭條的。但我知道eva最初並不是主動做這種觀看方式的輿論導向,而是在商業化過程中把握了這壹市場需求。

②局外人視角和快餐化 局外人視角,即把自己完全割裂在動漫之外的觀看方式,忽視或貶低動漫的現實意義與思想意義。對於壹部動漫僅僅是作為壹部動漫的角度來評價。這種視角的問題在於把動漫快餐化。而動漫本事並不是快餐化的,《魔法少女小圓》更不是“快餐”。但有的人認為動漫應該是快餐化的,或者對動漫建立了“快餐化”的印象,也就形成了快餐化的市場需求,肯定也會導致動漫制作的快餐化,壹個習慣了吃快餐的人肯定是懶得分析動漫的思想價值的。

還有所謂“被曉美焰打動”“專業地觀看,分析後完完全全站在了曉美焰壹邊”的焰粉,如果他們的感動是“妳若願為眾生成神,我願為妳拉妳回凡間”的感動,那麽他們其實也沒擺脫“局外人視角”。這也是壹種快餐式感動,估計和讀幾本悲情小說的效果差不多,保質期非常短,效果非常有限。而且如果以這種“感動”為魔圓的最高價值,那就是拒絕按照《魔法少女小圓》反思自己的三觀,就是實實在在地犯下“平庸之惡”了。


以下請讓我嘗試描寫出兩種焰粉——跟風的焰粉和認真的焰粉——的形象。

跟風的焰粉:閱番無數,自詡深諳acg界套路的他晾好剛洗幹凈的抱枕,打開電腦上的bilibili/niconico開始觀摩《魔法少女小圓》這部傳說中的神作,他風平浪靜地看到第10話、第12話,又壹直把叛逆也看完了,壹切對他來說都是套路,包括“三話定律”他也早就知道了,但他仍不禁回想“哇,曉美焰太帥了……雖然輪回套路土了點……特別是叛逆的最後,女王範啊,而且作為cp中攻的壹方,太有氣勢了……”後來他看了大量關於“圓焰百合cp”的圖片和本子,“徹底被圓焰cp洗腦了”“焰魔壹生推!”

認真的焰粉:多愁善感的他在qq/連我上與女朋友聊過天後,打開電腦,打開bilibili/niconico,開始看傳說中“虐心”“致郁”的《魔法少女小圓》,看到第3話他哭了壹場,看到第9話他又哭了壹陣,看到第10話他哭到了頂點,“天底下竟有這麽偉大的愛,跨越世界線,也要拯救妳,太感人了。”“只要將敘述視角轉移到焰的身上,妳就能對她的巨大痛苦感同身受。”,看了第12話他就只剩下哭嚎了,“為什麽啊!為什麽要讓小圓消失啊!老虛我要寄刀片,嗚哇哇哇……” 後來他看了叛逆,壹路為曉美焰感動得直哭,終於看到結尾焰魔的微笑,他終於破涕為笑了,還輕輕重復著“這就是人類感情的極致,比希望更熱烈,比絕望更深刻的,愛啊。”

其實還有壹些焰粉,他們對魔圓進行嚴謹的考據,分析尼采、亞裏士多德《詩學》、陀思妥耶夫斯基、諾斯替主義、精神分析法、現代藝術、解構主義在魔圓中的應用,典型代表人物是美國評論家傑德·A·布魯。然而無論如何,這壹批焰粉從來都對認同曉美焰,否定圓環之理保持高度壹致。

當然對於很多焰粉之所以是焰粉,魔圓官方(那裏本來就充斥著焰粉)也難辭其咎,那就是他們以叛逆的那個狀態結尾後始終沒有出壹部打破那個狀態的新作。其實即使沒有叛逆的那個結尾,仍然會有很多焰粉是焰粉。那個結尾更多的是使焰粉反芻自己的焰粉情緒,強化作為焰粉的“平庸之惡”。

總結壹下焰粉的各種典型三觀:①虛無主義/犬儒②享樂主義/消費主義③對壹切傳統價值的反叛④各種“喪文化”⑤歲月靜好式的小清新

焰粉產生的社會背景:①經濟停滯,信仰崩塌,懷疑主義盛行的現代社會②商業化,市場化的acg界③有壹定不良風氣的二次元圈子

以上內容總結的是焰粉是怎樣的存在,現在來由小到大總結焰粉的平庸之惡。我其實在《焰歷史觀》的最後壹段就充分揭露過焰粉的“平庸之惡”了。

①為acg界乃至社會上壹些不良現象推波助瀾。魔圓這個作品本身就是壹個對於現代社會的哲學與社會現象的批判性總結;焰魔的出現也把各類觀眾劃歸了界限,不過大多數人都站在了焰魔的壹方,因為作品中被批判的現象與哲學都符合他們的心底,也符合現代社會的現狀。歪曲事實,破壞故事中的圓學精神,這是他們肯定要做的,神明的意誌就是他們的敵人;不僅這樣,他們每個普通人能加入他們,更希望神明的信仰者墮落下去;而他們這樣做的結果不僅破壞掉這個故事氣氛,並給這個acg的評論界開創極其惡劣的影響,最後導致結果也就可想而知。

②導致個人的頹廢化。焰粉在日常生活中,大多是虛無主義者,來到acg界來尋求心靈的慰藉,逐漸的人也就只能活在夢境中了(這樣也就產生了很多梗);理想對於他們是非常美好的,可惜現實卻不允許他們這樣做,這樣的結果當然是很明顯的;這還使很多作家與藝術家在創作的時候,都被迫要加點契合他們以上的元素,否則就沒有太多的人氣;人們在意的,只是劇情裏的美好,對於劇情想要張揚的,人們通常就說成“這是故事,與我的世界是不壹樣的”;而這類現象要分為兩種;第壹種則是,多有的的角色都是我老婆 或者對人物的看法都是色色氣氣;第二種則是只喜歡看劇情裏裏的甜蜜,比如說喜歡看這些劇情中的臺詞和動作,燃氣自己的假熱血,或者是在壹旁笑看所謂的不可思議,但確置自我產生的疏離感而不顧,甘做壹個局外人。acg界的沈淪是acg愛好者們壹手造成的,魔圓的過氣也是某些圓廚(即焰粉)自己推動的。

以上這些“平庸之惡”是普遍存在於二次元界的,不僅屬於焰粉,也屬於不少歷史上的巨人粉、小埋粉、雷姆粉、康娜粉、獸娘動物園粉、京紫粉。但是接下來的這種“平庸之惡”是無意識中直指魔圓的,焰粉的平庸之惡集中反映於此:

割裂、扼殺魔圓的思想價值 《魔法少女小圓》在結合了西方現代思想與日本文化傳統,並進行批判性總結時,提出了自己開天辟地的新內容。過去的人(包括焰粉們)的世界觀不是“神義論”的,就是“虛無主義”的,魔圓則為我們提供了壹種帶有二元論智慧的新選擇: 在圓神在上許願前,宇宙的法則是“希望與絕望的平衡相抵即為零”的舊因果律。在舊因果律下,希望必定走向絕望。那是個悲傷與絕望不斷輪回,無可救藥的世界。所以,圓神在上許下願望,挺身而出拯救我們。圓神在上以自己願望的意誌形成了圓環之理的新法則,然而舊的因果律還沒有徹底消亡或改變。這就需要我們付出壹定的行動。 然而焰粉們對魔圓的觀看方式註定會埋沒這種發現,他們中不少人把圓環之理和西方“神義論”形而上學中的“本質”“上帝”“理型”“物自體”“世界精神”“事物發展的規律”劃等號(這樣做明顯忽視了第9話、第11話小圓和qb的對話),甚至煞有介事地宣稱圓環之理要麽是完美的”而焰魔成了革命者的化身,成了他們心目中的“酒神”“超人”“西西弗斯”“走入無物之陣卻拿起投槍的戰士”。如此以來,魔圓的精神就被徹底歪曲了。這就好比久病而四處求醫的人,卻把千辛萬苦得來的唯壹的藥方給倒了!

最後我想解釋壹下焰粉的平庸之惡是如何契合阿倫特對平庸之惡的經典描述的。焰粉的平庸之惡是無意識的,他們並不壹定想扼殺魔圓的思想價值,也不壹定想讓魔圓過氣,估計更不想讓人類滅亡、宇宙熱寂。他們中的大多數人只是重復了極少數人的選擇性考據與偏見,那極少數考據與偏見的人也算不上別有用心,他們並不是為了不可告人的目的而宣揚對曉美焰的喜愛。他們僅僅是把自己看待動漫和社會人生的壹般態度慣性地照搬到了對魔圓的觀看與分析之中。他們本身就沒有對魔圓抱有太大的特別的期望,當然也就把真正應該值得他們期望的東西選擇性無視了。他們中的大多數人根本就懶得思考魔圓有什麽特別的思想價值,也不相信魔圓有什麽思想價值值得他們思考,他們只崇尚“短平快”,魔圓扣人心弦的敘述形式、獨具壹格的畫風、永遠無法意料到的發展動向,給他們帶來的只有轉瞬即逝的過癮。他們最終只是在渾渾噩噩的人生中渾渾噩噩地看了壹部動漫罷了!


340.2018年回頭看如何評價公知群體?



魯迅 July 28, 2018

這是當局有預謀的對公民力量崛起的絞殺。

因為妳是北京人,公知卻在倡導高考北京和江蘇山東應該統壹劃線;

因為妳是壹個編制教師,護士,公知卻在倡導同工同酬;

因為妳是城市戶口,公知卻在倡導同命同價;

因為在妳找關系,走後門的時候,公知卻在倡導機會平等;

因為在妳動用關系,逃避法律的時候,公知卻在刨根問底。


大凡討厭公知的人,共同點在於:崇尚社會達爾文主義,認為壹切的不公平和不平等都是合理的。

如果妳崇尚公平,正義,但在實施舉措方面和公知有不同看法,那麽分歧可以化解;

如果妳本身崇尚弱肉強食,反對公平和平等,那麽矛盾不可調和。

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在說什麽,公知就是在說什麽。

問題就出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只是孤立的詞語,只是為了讓妳背熟記會,以為這些東西都已經實現了,公知卻非要把這些東西轉化為實際,公知們非要把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那24個字變為真的,不搞妳搞誰?

不見棺材不落淚的大眾們過於關註了公知的真真假假,而忽略的社會的公平正義本身。

事實上妳管他公知不公知,社會的公平正義應該本來就是我們要去積極實現的。妳們覺得他們夾了私貨什麽,但我以為都不是關鍵,譬如我在這裏說同工同酬,假如妳們覺得很好,但同時有些公知目的不是這個,沒關系,不必管公知,我們就只是去推動這件事本身就OK了。

341.為什麽有人說美國醫生水平很高,也有人說很低?



大衛鐵翼66July 28, 2018
很多人是拿去美國診所看個感冒或者看個骨折什麽的,然後回來對比說,中國老大夫壹接就好了,美國醫生診斷半天。這樣不橫向對比不太對。

美國家庭醫生應該和中國社區醫生比,屬於全科,但全不精,確實有壹些感覺壹般般,但是美國家庭醫生大部分我觀察過,都是正規大學畢業,經過數年大醫院當住院醫師作為培訓,還要定期去醫學院回爐培訓,醫學水平普遍還是比國內社區大夫好。

美國專科醫生平均水平要比國內好壹個檔次,都必須是醫學博士,近十年的醫院培訓才能上崗,國內良莠不齊,從三甲的專家號到普通醫院的主治醫生,很多都是不知名醫學院的,地方的更不行。美國像治療癌癥的醫生水平還是非常高的。

做手術的醫生可能國內高點,我覺得可能是做的多了有經驗。

最後說下醫生態度,美國的醫生態度都是很好的,壹個病人能花上很多時間,仔細詢問,詳細記錄和分析,醫院級別越往上走,越是耐心,而且很嚴謹,能不給妳做CT,就絕不讓妳去沒事搞個致癌輻射,優先推薦核磁,X射線,B超,不為績效。這個隨便搜幾個去美國看病經歷的文章就可以壹睹二三。國內通常是批量流水線式,壹個醫生壹上午看三十個,到第二天都不記得妳是誰了。態度和問診時間也大大縮水,病人有的感覺跟求神似的那種卑微。不過考慮人這麽多也算了。

342.2.25習近平突然拋出修憲提議當天,妳的心情是怎樣的?怎麽看待這種心情/狀態?



John HoneJuly 28, 2018
對此事件的評價:

偽臨朝者習近平,性情乖戾,素質平庸。昔為共黨後繼,曾以太子傲恃。文革失足,後復特權。潛隱家族之私,陰圖大權之尊。入門見嫉,偏狹不肯讓人;玩弄權杖,愚憨偏能惑眾。踐自由於囹圄,陷言論於封閉。加以專制之心,倒行逆施。冒充改革,踐踏法治。選擇反腐,實為獨裁。神人之所共嫉,天地之所不容。猶復包藏禍心,復辟帝制。改革誌士,皆打入冷宮;賊之宗盟,委之以重任。嗚呼!孫總理之不作,蔡將軍之已亡。封建肆虐,知中華之噩運;小人得勢,識華夏之遽衰。

個人感慨:

象箸輕寒萬諾空,當年猛士禦蒼龍。

無量頭顱無量血,百年共和壹朝空。

使監謗者周厲王,卻道人民在心中。

憑君莫慟中山淚,此世再無護國公。

不過事實上,這可能只是歷史的重演:

“首先是黨組織以自己取代全黨;爾後是中央委員會以自己取代黨組織;最後是壹個獨裁者以自己取代中央委員會。那個獨裁者已經在壹旁等待了。”——伊薩克·多伊徹《武裝的先知》

343.“中國模式”到底是什麽?



粗鄙July 29, 2018
從上世紀 90 年代末開始,中國的改革中就出現了明顯的權貴資本主義特色。近 30 年來,海內外壹直在談權貴資本主義,但對它的評價始終圍繞著腐敗這個話題轉悠,卻沒有進壹步深入下去,因此也留下了壹些值得思考的問題。首先,說中國有權貴資本主義,大概沒有多少人反對,但是,能夠據稱判斷,中國早已是資本主義經濟制度嗎;如果是,中國又是在哪壹年告別社會主義、步入資本主義的,有明顯的政策軌跡可尋嗎?其次,權貴資本主義如果確實是中國模式的產物,那麽它似乎就不單純是部分權貴的不當個人行為,而是體制型產物,因此反腐敗也就無法鏟除權貴資本主義的制度基礎了?對這兩個問題,筆者的回答都是 Yes。

之所以這樣看,是基於以下的基本判斷:中國早在 1997 年底就通過國企私有化,正式把經濟制度改變成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但是,在政治制度層面,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並沒有產生民主化的社會動力,相反,中國的資本主義經濟制度與紅色政權「結婚」了,因此產生了人類歷史上獨壹無二的獨特政治經濟制度結構,既非社會主義,亦非民主資本主義,而是共產黨資本主義(communist capitalism);筆者首次提出的共產黨資本主義這個概念(已有英文論文發表),指的是共產黨領導下的資本主義經濟體制,它用資本主義制度來鞏固共產黨的專制政權,這就是中國模式的真諦……

程曉農:共產黨資本主義


今天國際經濟學界對中國認識千奇百怪,但犖犖大者不外乎三:其壹曰「中國崩潰論」,即認為中國經濟的高增長只是浮誇造成的假相,實際則是內部危機與全球化壓力日益嚴重,難免崩潰。其二和其三都相反,認為中國經濟創造了增長與繁榮的奇跡,但對此則按西方經濟學兩大陣營的傳統學理形成兩種相反的解釋:古典自由經濟學把「中國奇跡」歸功於經濟自由化或市場化的成功,而左派經濟學或凱恩斯經濟學則歸功於「社會主義」或政府幹預、管控的成功。

我認為這三大主流認識都有嚴重偏差:中國經濟持續高增長、在全球化中應對自如是事實,「虛假論」、「崩潰論」不對。但這種增長,既不像偏左的論者那樣可以解釋為「政府成功」,也不像偏右論者所言可以解釋為「市場成功」,更與所謂「市場與政府雙重成功」的「北京共識」不相幹。除了低工資低福利的傳統優勢外,中國更以「低人權」的「優勢」,人為壓低四大要素(人力、土地、資金和非再生資源)價格,以不許討價還價、限制乃至取消許多弱勢者談判權的辦法「降低交易成本」,以拒絕民主、壓抑參與、漠視思想、鄙視信仰、蔑視公正、刺激物欲來促使人的能量集中於海市蜃樓式的單純求富沖動,從而顯示出無論自由市場國家還是福利國家都罕見的驚人競爭力,也使得無論采用「漸進」的還是「休克療法」的民主轉軌國家都瞠乎其後……

秦暉:低人權優勢

344.如何看待上海網信辦查處好奇心日報?



LiberaTeaJuly 29, 2018
這是當下中國新聞不自由的體現。

檢查發現,上海佩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在上海設立辦公場所、非法組建“新聞采編團隊”,在“好奇心日報”網絡平臺上違規提供時政新聞信息服務。此外,上海佩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還在“好奇心日報”上開設原創新聞欄目、刊登大量外媒時政類文章。其相關行為已嚴重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網絡安全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等法律法規,對網上輿論生態造成惡劣影響。
根據《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管理規定》

第五條 通過互聯網站、應用程序、論壇、博客、微博客、公眾賬號、即時通信工具、網絡直播等形式向社會公眾提供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應當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禁止未經許可或超越許可範圍開展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活動。
第六條
……
申請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發布服務許可的,應當是新聞單位(含其控股的單位)或新聞宣傳部門主管的單位。
第八條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提供者的采編業務和經營業務應當分開,非公有資本不得介入互聯網新聞信息采編業務。
第九條 申請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申請主體為中央新聞單位(含其控股的單位)或中央新聞宣傳部門主管的單位的,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受理和決定;申請主體為地方新聞單位(含其控股的單位)或地方新聞宣傳部門主管的單位的,由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受理和決定;申請主體為其他單位的,經所在地省、自治區、直轄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受理和初審後,由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決定。
因此可以看出,由於好奇心日報提供時政新聞服務,且未取得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導致其被查處。

在網上也可以查到,上海佩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屬於私人資本控股,根據上述條文,需要公有資本的介入後才可能許可。而在獲取許可之前,還得通過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審核評判。

而以上諸多限制都是新聞不自由的體現。

自由報刊是人民精神的洞察壹切的慧眼,是人民自我信任的體現,是把個人同國家和世界聯結起來的有聲的紐帶,是使物質鬥爭升華為精神鬥爭,並且把鬥爭的粗糙物質形式觀念化的壹種獲得體現的文化。自由報刊是人民在自己面前的毫無顧慮的懺悔,大家知道,坦白的力量是可以使人得救的。自由報刊是人民用來觀察自己的壹面鏡子,而自我審視是智慧的首要精神,它可以推銷到每壹間茅屋,比物質的煤氣還便宜。它無所不及,無處不在,無所不知。自由報刊是觀念的世界,它不斷從現實世界中湧出,又作為越來越豐富的精神喚起新的生機,流回新的世界。 與自由報刊相反,在書報檢查制度下,報刊以“偽善、怯懦、閹人的語調和搖曳不停的狗尾巴”為統治者粉飾太平,或為小市民提供壹些無聊的談資,或轉移民眾對自身苦難的關註。受檢查的報刊非但不能促進人的發展,而且既扼殺民族精神,又敗壞人民的教養水平。——偽善——是同它分不開的……政府只聽見自己的聲音,它也知道它聽見的只是它自己的聲音,但是它卻耽於幻覺,似乎聽見的是人民的聲音,而且要求人民同樣耽於這種幻覺。因此,人民也就有壹部分陷入政治迷途,另壹部分陷入政治上的不信任,或者說完全離開國家生活,變成壹群只顧個人的庸人。
----馬克思《關於新聞出版自由和公布省等級會議辯論情況的辯論》

345.當今中國應不應該降低數學基礎教育的難度?


感覺數學很難,而且大多數不適用,對於大部分人而言,死記硬背較多,也沒啟發思維。

Zachary.ZhaoJuly 29, 2018

難度有兩種

1. 做題的難度

2. 知識的深度

然而大部分中國人對於“難度”的理解,大概還是局限於第壹部分。

我說在以前的回答裏提到過,由於中國教育資源的稀缺性,主要的教育資源並不是用於教授知識,而是用於篩選少數人通過考試,獲得接受高等教育的資格。比如中學6年,真正用於學習新知識的只有4年。初三和高三,用於應付考試。

為了追求考試的絕對公平性,結果就是在1. 試題的難度上提高,但缺乏了2. 知識深度上的追求。

如果為了追求題目的難度,小學奧數的題目就可以出的很難,甚至難道碩士,博士的小學奧數題都有。但難題不等於有深度。

人和人的水平有差異,對於壹部分數理才能出眾的學生而言,需要的是在2. 知識深度上的追求。歐美對於大眾的數學普及教育是很簡單的,但對於學有余力,智力超群的學生而言,在中學階段,微積分這類中國大學的課程都可以選修,並且對於未來進入大學很有幫助。

所以很多中國人,大概不理解的是,為什麽明明中國的中學以前基礎教育“世界水平最高”,但到了大學,頂尖人才卻不行了呢?

因為頂尖人才都被這種“高水平”教育磨滅了。

對於10-20多歲的年輕人來說,是壹生中智力最超群的時代,稍縱即逝,如果把中學6年的時間裏花費1/3的時間用於做中考題、高考題,而不是去學習大學甚至研究生課程。這不是磨滅智力資源嗎?這種難度,又有什麽意義呢?

而對於更多普通的學生而言,這6年時間裏1/3的時間,也許可以學習更多更實用的知識技能,比如涉及財會,編程,工程技術上的數學知識,而不是糾結於中考題,高考題的“難度”上。

我在昨天關於"貧富差距”的回答裏,說過,不應當對於社會的“公平”有過分的追求。

人和人有差異,家庭背景也有差異,不可能絕對公平,普通人謀得有尊嚴的“小確幸”的生活,頂尖人才得以發揮自己的才能,因材施教,各有所長才是理想的社會形態。

所以中國是否應當降低或者提高數學課程的難度,這樣的“中式思維”,已經陷入了壹個思維陷阱。即為了追求入學資格的公平,對於不同的人壹刀切,要麽壹起難,要麽壹起容易,而忽視了對於知識本身的學習,以及對於普通學生實用技能教育的培養。

正確的做法,應當是對於普通學生,增加更加實用的課程、技能教育,對於智力,學力傑出的學生,提供更加高級的課程教育。而不是為了篩選人才,把難度集中於考試上。回避教育資源依然稀缺的本質性問題。結果是中學6年,浪費2年。

基本現在在國外,已經普及了學分制教育體系,不存在中國的“班級式”概念,SAT這類考試也只是參考成績,甚至很多國家連教材都沒有統壹標準,由各個學校自行選定。

這種教育體系下,普通人能獲得適合普通人的職業技能教育,精英也能獲得精英教育。當然在很多中國網民眼中,沒有統壹考試,統壹課綱,統壹課本壹刀切的教育體系,顯然是不公平的。但很多情況下,公平和效率是矛盾的。

346.“西方“和“西方思想”指的是什麽?是否該改變”西方“的用法?



大家常用”西方“這個詞,不知是否受媒體和教育的影響。
這個”西方“是指地理位置的西邊?歐洲文化圈?歐美?白人為主的國家(那俄羅斯算哪方?)?白人為主的民主國家(西歐北歐北美澳大利亞)?所有民主文明的國家?
如果是指地理和文化,那這世界上不是只有西方和東方呀,而且西方東方是怎麽界定的? 那非洲,南美,東歐,東南亞,中東這些算什麽呢,好像它們都不存在壹樣...
感覺國內說的”西方“就是指”敵人“,表面上指的是民主國家裏白人為主的國家,但實際上好像所有現代民主非獨裁的國家都是”中方“的”敵人“,都是“西方敵對勢力”。(那些中東非洲的獨裁國家也常用“西方敵對勢力”這樣的詞)
還有所謂”西方價值觀“,我認為是偽概念,感覺是拿出來制造對立用的。其實應該指的就是“現代化的觀念,普世價值”吧,這些東西放到哪個文化圈裏,正常的現代人都會認可。
所謂“中西方的矛盾”,我覺得就是“獨裁專政,原始落後”和“自由民主,現代文明”的矛盾。
----------
所以我個人認為,討論文化上的問題,用”歐美“更合適,或者幹脆指出具體國家。討論政治意識形態甚至醫藥科學之類的問題,用”現代“要準確得多。
品蔥上大家說”西方“的時候,其實具體指的是什麽呢?這個”西方“的說法是否需要改變? 想聽聽大家的想法。謝謝。

月軌July 29, 2018

我猜,“品蔥上大家說‘西方’的時候”,“西方”特指“西方文明”,它來源於塞繆爾.亨廷頓(Samuel Huntington 1927 - 2008年)於《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壹書中對各大文明的劃分:1.西方文明;2.拉美文明;3.東正教文明;4.中華文明;5.日本文明;6.穆斯林文明;7.印度教文明;8.非洲文明。依亨廷頓之言,“西方壹詞現在普遍用來指以前被稱為西方基督教世界的那壹部分。這樣,西方是唯壹的壹個根據羅盤方向,而不是根據壹個特殊民族、宗教或地理區域的名稱來確認的文明。①”,“西方就包括歐洲、北美,加上其他歐洲人居住的國家,如澳大利亞和新西蘭。②”“西方思想”這壹概念並不是短小的篇幅能梳理、解析和闡明的,故從略。

固然“西方 - 西方文明”這壹概念源於《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但另壹部著作對“西方 - 西方文明”這壹概念之含義的影響也不容小覷。

1991年“冷戰”結束之後,弗朗西斯.福山(Francis Fukuyama 生於1952年)在《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出版於1992年)壹書和塞繆爾.亨廷頓在《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出版於1996年)壹書,壹前壹後的提供了兩套全球政治和世界秩序的觀察、分析和解釋的框架和範式。前者提出“世界普遍史的可能性③”,並論證和闡釋“歷史的方向性和連續性④”,進而得出“歷史進步”和“歷史終結”——福山“認為自由民主制度也許是‘人類意識形態發展的終點’和‘人類最後壹種統治形式’,並因此構成‘歷史的終結’。⑤”;

後者認為冷戰結束之後,壹個以文明為基礎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現,但不同文明集團之間“信任和友誼將是罕見的⑥”,千式百樣的沖突難以避免,沖突的根源包括 : “ 1.對全球發展的相對影響力,以及對諸如聯合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和世界銀行等全球性國際組織行動的影響力; 2.相對軍事實力,體現在核不擴散、軍備控制和軍備競賽中; 3.經濟力量和福利,體現在貿易、投資和其他爭端中; 4.人民,包括壹個文明的國家為保護其生活在另壹文明中的親族所作的努力,歧視另壹文明的人民,或者將屬於另壹文明的人民趕出自己的領土; 5.價值觀念和文化沖突,當壹個國家試圖推行自己的價值觀或將其強加給另壹文明的國家時展開的沖突; 6.偶然還有領土問題,在斷層線沖突中,核心國家成為第壹層次的參與者⑦。”盡管沖突難以避免,但亨廷頓提出了“避免文明間大戰”的3條原則 : “ 1.避免原則,即核心國家避免幹涉其他文明的沖突,是在多文明、多極世界中維持和平的首要條件; 2.共同調解原則,即核心國家相互談判遏制或制止這些文明的國家間或集團間的斷層線戰爭; 3.共同性原則,即各文明的人民應尋求和擴大與其他文明共有的價值觀、制度和實踐。⑧”

這兩本書,以及這兩套全球政治和世界秩序的觀察、分析和解釋的框架和範式,壹經問世就聲震四方、影響深遠,與此同時也是毀譽參半、爭議不斷。《歷史的終結和最後之人》將中共政權的“合法性危機”推到了風口浪尖,為了應付“合法性危機”,中共政權遁入“特殊化”的詭譎之中。而《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經過中國大陸壹大批“鬥爭哲學”的信奉者和踐行者“移花接木和阿意順旨”的改造之後,天花亂墜、鋪天蓋地的“SARS生化武器”、“貨幣戰爭”和“2030肢解中國”等等陰謀論在網上隨處可見,就造成了您“感覺國內說的‘西方’就是指‘敵人’……都是‘西方敵對勢力’。”

至於說“這個‘西方’的說法是否需要改變”,我認為,依據語境的不同而對“西方”壹詞進行適當的註明和解釋即可,不必改變“西方”壹詞在特定語境裏的用法,以免加劇日常交流(或者說,非嚴謹性和明晰性為基準的交流)的成本。

壹己之見、難免紕漏,見諒。


註:

①、②、⑥、⑦、⑧摘自塞繆爾.亨廷頓所著的《文明的沖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

③、④、⑤摘自弗朗西斯.福山所著的《歷史的終結及最後之人》。

347.信任是如何形成的?



人與人之間、社會成員的信任是如何形成的?

尼采主義者July 30, 2018

第壹次在這裏回答問題,請多指教。以下長文失禮。


首先我們需要從社會哲學的角度來稍微探討壹下這個問題。首先不得不提的是被稱作社會學奠基人之壹的德國社會哲學家齊美爾 (Georg Simmel)。在齊美爾看來,如果壹個人能夠百分之百地了解對方,那麽就沒有必要信任對方,因為壹切都在掌握之中。然而, 壹個人對於自身並不能夠達到百分之百的了解,甚至無法準確預測自身在某些重要的抉擇面前最終會如何選擇,也就更別提他人了。因此,雖然壹個人沒有足夠的證據認為對方壹定不會違背社會規則,但是他必須選擇去信任他人,否則任何社會性的行為都不能成立 。

這個時候我們就必須要辨析壹下了解(Know)與信任(Trust)的區別。齊美爾強調,正因為對方的行為不可預測,所以只有信任對方才是唯壹合理的選擇。這就是社會學傳統的“非合理之合理性”的體現。有些人可能沒法理解,為什麽我們要信任壹個並不太了解的人 ?實際上這和中國人不能理解西方人信仰上帝是同樣的道理。中國人說了,上帝是看得見摸得著的嗎?如果妳不能用經驗的手段去驗證上帝的存在那怎麽能信仰呢?但是西方人的邏輯是完全相反的。正因為看不見摸不著,所以才只能信仰。如果看得見摸得著了,那我們就“知道”上帝存在了,那樣就不叫“信仰”了(與其說這是個邏輯問題不如說是語用論上的問題)。同理,正因為不了解,所以才只能信任。如果妳非要先徹底調查對方壹下才肯信任,那麽妳的調查行為已經說明妳本身是完全不信任對方的,而對方如果知道妳不信任他的話他也會不信任妳,因此這個信任關系也就不可能存在。

當然我們不能否定,齊美爾要求的無條件信任(當然不是指盲目信任)在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不合理的。這個時候我們就要重新提到“非合理之合理性”的悖論了。熟悉社會學的朋友應該都知道社會學的另壹位奠基人,即齊美爾的老朋友韋伯(Max Weber)。《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裏面就提到,只有節儉才能促使資本的積累,而貪婪則不可以(因為積累的資本會被揮霍掉)。換句話說呢,就是只有淡薄名利的人才能名利雙收。這是顯而易見的道理。說到底經濟學的“經濟人假設”完全就是胡扯,人類並非完全理性的動物,正因如此社會秩序才能形成,人與人之間才能互信。

以上是關於信任的社會哲學。如果從純理論社會學的角度來看的話,我們則要說,上面所說的合理性是對於個人行為目標的合理性,而在社會系統理論當中,我們主要探討的是系統合理性。引用德國著名社會學理論家盧曼(Niklas Luhmann)的說法,信任行為具有系統合理性,因為其發揮了“縮減復雜性”與維持社會系統結構的“功能”。

由於盧曼的社會學理論特別復雜,我們需要在這裏簡單介紹壹下盧曼的語境。首先在社會系統理論當中,系統由很多要素組成,而要素的排列組合方式就是結構。這些要素的排列組合方式的可能性之總和被稱為“復雜性”。“縮減復雜性”是盧曼為功能主義社會學的功能分析提供的壹個指導原則。根據這個原則,社會學家在對系統進行分析時並不需要窮舉所有的排列組合,而只需通過“意義”(韋伯的術語)來篩選出其中很少壹部分就可以。為什麽我們需要這個原則?盧曼認為,世界本身是近乎無限復雜的,因為它本身就是全部,沒有外界,不能確定自己不是什麽,同樣也就不能確定自己是什麽。因此,社會中必須有各種系統創生,且系統需要通過舍棄真正意義上完全性(積極設定自身的外部即“環境”,並嚴格區分自己與環境)才能獲得壹種“不完全的完全性”。因此,系統劃定邊界並創造自身內部的活動的意義就在於縮減復雜性。世界當中的壹切事物都可以通過壹個簡單的二分法被劃定到其中壹方當中。比如說,法律系統以合法/非法這樣的“二元代碼”來對世界進行單純地劃分,減少世界的復雜性。但是由於立法的滯後性,在法庭當中經常會遇到很難說清楚究竟是合法還是違法的案例。因此為了持續減少環境的復雜性,法律系統不能壹成不變,其自身必須持續變得越來越復雜,這樣才能使得社會環境顯得越來越簡單。而在這個過程中,系統必須通過否定的手段來創造並維持自身的同壹性。當系統產生變化之時,由於受到過去的同壹性的束縛,系統有可能主動進行“反省”、否定自身的變化以保持同壹性。在上述語境之下,盧曼表示,無論是個人層面還是系統層面上,“信任”作為縮減復雜性的手段是非常必要的。因為我們無法應對壹個無限復雜的環境,必須給它化簡,哪怕方法並不十分可靠。而當壹個人格系統在面對其他人格系統的時候,信任的主要依據不是個人具備的某種德行或品質,而是系統的“反省”能力,即系統受到過去同壹性的束縛的特性。正由於這個性質的存在,所以社會性的行為既不具備必然性和不變性,也不會具備恣意性和隨機性,而是處於兩者之間的狀態,即“不確定性”(Contingency)。正因如此,人類社會才能既在某種程度上維持壹個基本的秩序,又不至於成為RPG遊戲當中那種機械性的、毫無生機的世界——在那個世界當中NPC永遠也不會背叛妳的信任。

所以,結論是?與其說信任是壹種自發行為,倒不如說它屬於壹種“難得糊塗”的無奈之舉。妳說妳是按照個人的自由意誌選擇信任對方,或許確實如此,但實際上呢,這個情況就好比妳進壹個飯館之後發現菜單上只有壹道菜。妳有沒有自主選擇的自由呢?肯定有——選擇是吃還是不吃。不過說實話,不吃這個選項還真是有的。如果妳確實不能信任任何壹個人,那就只能選擇退出社會。從功能主義角度來說,徹底的不信任和無條件的信任實際上是功能等價的——同樣能夠實現“縮減復雜性”的功能。有人可能覺得人不可能選擇脫離社會,也不能脫離社會而活。這是壹種錯誤的先入觀。當有人脫離社會的時候,身處社會之中的妳是不可能知道有關他的任何信息的(包括到底有多少人用什麽方法脫離社會、脫離社會之後又活得怎麽樣等等)。通過科學方法來研究這種人群的可能性低到幾乎不存在,但是社會學不能假定這些人是不存在的。

回到剛才的話題,“信任”這件事歸根結底它肯定是不合理的,但是人類社會從根本上就是不合理的,因此信任通過其“非合理之合理性”造就了現有的社會。這是壹種社會哲學觀點。要是從純理論社會學來說的話那就是…………不熟悉哲學和社會學的朋友要理解起來可能會有壹定困難,不過道理本身是挺單純的。這順便還解釋了為什麽社會雖然有秩序但又不是壹成不變。在這類理論當中應該屬盧曼的理論最精彩。

下面跑題談壹下幾個相關問題。

其壹:關於人是否有自由意誌的問題

如題,我們探討這個問題的壹個前提是人具有行為的自由意誌。社會學認為,我能夠推測對方的行為,但對方也可以反推出我的推測,導致“聰明反被聰明誤”,因此二人之間的社會互動始終具有“雙重偶然性”,每個人的行為都會進壹步導致對方的行為變得更加不可預測。不過有些機械論者認為人的行為無非就是個物理兼化學的過程,完全從屬於自然因果律,可以通過科學手段完美預測。關於這個問題我推薦有興趣的朋友去看看康德的《純粹理性批判》裏關於第三類二律背反的討論。並不是說看完了理解了就能克服這個問題,但是如果不看的話顯然是沒法站在探討這個問題的起跑線上的。

其二:關於德國人的國民性

上面提到的幾位理論家都是德國人。實際上這個問題也涉及德國人的國民性以及德國人文學科的傳統。德國人向來認為,人是缺乏本能的茫然無助的存在。由於人天生不知道該如何行動,無法對應復雜的環境,因此總是需要有人創造規章制度來約束自己,需要有人給自己的人生指出壹條明路,以此免除自由思考的義務。換句話說這是壹個生怕沒有規則可遵守的民族。德國盛產世界上最優秀的哲學家的原因大概就在於此(比如偉大的尼采)。正如弗洛姆在《逃避自由》中所說的,德國人喜好服從與遵守規則的民族性就來源於此,而這也直接導致了納粹的出現。或許服從納粹也是“縮減復雜性”的壹個有效手段?曾經作為少年兵參加二戰的盧曼大概也是這麽想的了。簡單地說就是盧曼的社會理論具備這樣的壹種文化背景。

其三:關於信仰的合理性

毫無疑問這個部分是最重要的。如果搞不清楚信仰的邏輯,恐怕妳就沒法理解西方人的思維。而這個時候我想要強調的是,信仰不僅具有合理性,而且具備極高的合理性(盡管這些合理性並不是被預先算計好的)。在這裏我想舉壹本令我印象特別深刻的書,《占蔔——壹種全新的視點》(Divination—A New Perspective)。社會學家摩爾在這本書裏分析了納斯皮卡族印第安人的占蔔與狩獵行為。納斯皮卡族的巫師通過對骨頭被燒裂的痕跡的“解讀”來獲得神靈的啟示,指引族人到特定的地點狩獵。在我們看來這個民族或許和幾千年以前的商朝人壹樣落後,但如果換壹個視角來看的話,可以看出這種占蔔狩獵具備極高的系統合理性。首先,當占蔔失敗的時候,族人會歸罪於神靈沒有保佑自己,而不會把責任推到自己人頭上,維護了民族的團結,也就避免了有人因害怕承擔責任而不敢進行決策的狀況。其次,占蔔的結果不具有恒定性,每次都會隨機變化。族人不會因為某壹次的成功就永遠采取同樣的狩獵方法而停止占蔔,使得民族不容易受到傳統的束縛,可以保持創造力。最後,由於占蔔的結果具有隨機性,因此不容易產生對某壹地區或某壹物種的持續性影響,減少了生態破壞與其他負面影響產生的風險。因此,看似落後且愚昧的迷信實際上可以是特別合理的,盡管納斯皮卡族人自己可能從來沒有意識到這壹點。而反過來,像蘇格拉底那樣主張只有特別有學問和見識的人才有資格參與選舉,像柏拉圖那樣主張應由哲學家來當國王通過理性來統治城邦國家這樣的想法,貌似十分合理,實際上是極不合理的。從上面的三個視角來看我們就可以看出它的缺點是什麽。所以我們現在都看到了,信仰神的民族,他們的社會能搞得風生水起,人與人之間可以相互信賴。信仰半神的(比如近代的日本天皇)民族就要差那麽點兒勁。至於從來都不信神只拜聖人搞個人崇拜的那些民族麽,我們自己應該最清楚了。

348.專欄文章: 拒絕被騷擾的第壹百零壹種方式



鹿ㄦJuly 30, 2018
咕咕咕!來點雞湯

2018.7.29 (同步發表於我的Medium)

壹般來說,網路上所認識的人,是很難成為現實中的朋友。這倒不壹定是現實的個性差太多,而通常是地理上以及生活步調的問題。米米或許是少數的例外,是為數不多,可以在假日時隨時隨地吃個飯的網友。米米是壹個網路成癮患者,在聊天時總是戀戀不捨地停下打字。望著米米飛快的揮舞著手指,就仿彿在她敲打著什麽樂器似地。

但在今天,她壹臉愁眉苦臉,沈默地喝著飲料。鑲著粒粒水晶的手機竟被她擺在壹旁,只是不斷傳來訊息傳來的通知,不甘寂寞地震動。我望著她,表情意思是「妳不接起來嗎?」。

米米安靜了壹會兒,才緩緩伸出手,掃了壹眼螢幕。接著松了口氣似地,草率地敲打了幾個字。然後像是摸到什麽燙手的物品,又將手機甩到桌上。我開玩笑說,該不會是最近被詐騙集團給盯上了?只見她神情大變,連忙搖頭否認後,最後才猶豫地吐露真相。

原來她組織了壹個新的遊戲群組,而裏頭有壹位被米米稱作熊大的成員。我看了看大頭照片,長的眉清目秀,是壹位戴著眼鏡的斯文男性。米米主辦了許多次聚會,熊大沒有壹次不到的。而據米米的說法,熊大在現實中也相當符合他的外表,是個偶爾講點笑話,說話溫文之人。

值得註意的是,熊大顯然對米米很有好感。不僅照三餐問候,他了解米米遊戲迷的個性之後,便時常約她參加電玩展或是遊玩新的虛擬實境店,並且時不時贈送遊戲相關的小禮物,米米通常都欣然接受與赴約(她的解釋是,我都不願意陪她)。聽起來似乎沒什麽問題,「那妳對他有意思嗎?」我問。

結果米米翻了翻白眼,「妳知道嗎?」米米深深地吸了壹口氣,顯然認為鋪陳了太久,「他竟然有老婆哀!」。原來米米偶然地發現熊大原來還有另壹個IG帳號,在好奇心驅使下,熊大不為人知的面貌被挖掘了出來。原來他不只有老婆,還有個尚在腹中的女兒。我望著照片上壹男壹女的燦爛笑容,感受到這個社會的復雜性。

「我當然沒有很認真看待!我們壹開始就只是朋友」眼前戴著黑框眼鏡的女孩,氣鼓鼓地說。妳還不快逃跑,小心人家正宮要追上門,我警告著米米。聽到我這樣說,米米低下頭,說「這才是麻煩的開始」。

因為顯然熊大本人,將米米的反應,解讀成對他大為傾心。結果發現竟然「投資失利」,整個人陷入了某種患得患失的狀況。「他自己願意招待我的呀」米米辯解著,壹邊將通話紀錄擺出來。我壹看,紅通通的整排外接來電,顯然是來自熊大。

不僅如此,熊大還找到了米米的現實工作場所。我聽到這,整個人都雞皮疙瘩了起來,我要米米壹定要報警。「他沒有做出新聞上那種事情啦」,米米吞吞吐吐的說。

顯然熊大是還沒放棄這條他認為上勾的魚,仍然每天向米米提出邀約,大概是壹種奮力壹搏的概念。如果用形象來比喻,就是鐵達尼號式的大沈船。米米壹急之下告了病假,「結果他送了這個來」。我壹看,好大壹束幹燥花。

「我該怎麽辦?」米米像是要哭了出來。

「所以我說,為什麽不拒絕他。」我向朋友W共進午餐時,訴說著米米的狀況。結果講不到壹半,就被他無情地打斷。W認為,如果女性沒有認真的意思,不想要真正進入關系,就不應該接受男人的邀約或禮物。「所以世界上總是壹堆男的搶當『工具人』」,我無言地望著W,感覺他臉上似乎透露著許多過往心事。阿,他想必也曾經被「我們是好朋友」這招耍著團團轉。

接著我把熊大已婚的事情告訴了。W的反應感覺像是壹口吞下癩蝦蟆,喃喃自語「這種人也娶得到老婆?」。接著搖搖頭,壹臉匪夷所思。這就是問題的所在,我回答他,難道要直接找到熊大的老婆,說出壹切嗎?

「當然要說吧!」W簡直義憤填膺「這種人就是只挑軟柿子吃,沒有受到教訓過」。我當然完全同意W的說法,許多人並不能夠理解,閃避與掙紮,未必只會透過激烈的拒絕方式呈現出來。

而米米的狀況並不是單純調情界線的問題,而是壹條清楚明白的荊棘之路。如果走上去,那麽自己也要承擔破壞他人感情的罪過。我仿彿看著壹只沙漠中的蟻獅,要將掉入陷阱的獵物們通通拉進深淵。

這對米米而言,什麽才是最實際的做法?我和W頓時沈默了下來。我們都想起了,去年延燒媒體的林奕含事件。那就是臺灣版本的「#MeToo」,即使是在資訊如此透明、法制與救援機制建全的今天,仍然無法抵擋住這個世界的惡意。

望著新聞影片中的林奕含,看了真令人難受。這樣充滿靈氣的聰明女孩,怎麽會走到這壹步,深陷在望不見盡頭的沼澤。

有的時候,我會想起求學期間,在學校辦公室打工的日子。有些大學會進行壹些宣導,或是約定成俗,那就是男老師不得與女學生閉門獨處。說也奇怪,這個立論其實是相當性別不平等,大約是女性-特別是女老師,仍然比較受到社會的信任。不過,實施效果是因人而異。因為臺灣天氣多變,不是每位教授都喜歡隨時「門戶大開」的感覺。

但也有人是非常嚴格實施的。我在跑公文的時候,註意到有壹位年輕男教授,無論刮風下雨、艷陽高照,他的辦公室大門總是開放的。有壹次雨是下的太大,都要淹進室內。我本想隨手帶上大門,沒想到他整個人像觸電似的彈起來,大驚失色,擺擺手要我把門打開。想當然爾,就是雨就唰地流了進來,整個辦公室地板眼看要淹大水。

現在回想起來,這位男教授還真有種書呆的感覺。畢竟這種規定,恐怕是「防君子不防小人」,主要還是學校想要起到警告跟嚇阻作用。但我很感謝他,因為這位教授讓我知道,只要是男性下定決心要避嫌跟拒絕,他們是絕對會約束自己,並做到讓女性完全明白的。

但這種幸運,沒有發生在林奕含身上,也沒有降臨於我的朋友米米。

臨走前W追上了我,並遞給我壹張名片。上面的資訊可以找到他壹位在律師事務所工作的朋友,我謝過了W。

拒絕被騷擾的第壹百零壹種方式,當然就是逃的越遠越好。

米米換了壹個手機門號,並且調整了社交軟體上的隱私設定。我將查閱好的婦幼救援熱線轉貼給她,她輕聲地說,還好恰巧被調去外縣市的新工作室。慶幸的是,熊大似乎放棄了繼續追求米米。但就我所知,米米到現在還是不敢壹個人上下班。

這是個最有效的止住傷害的方法了。但望著米米驚魂未定的小臉,我只感到難過。人們總是可以輕易的提出懷疑,認為那些受害者自己也樂在其中,享受著對方曖昧。可以明白,但還是不是能接受這種指責受害者的心理,要知道,這可是個搭個捷運都會碰上隨機殺人的時代。厄運來臨時,是擋都擋不住的。

至於遊戲群組,自然也是退了。但在臨走前,米米使用權限將熊大踢了出去,並且將實情告知了新的管理成員。「至少不能夠有下壹個我出現」,米米咬著嘴唇。我抱了抱她,說做的已經夠好了,並祝福新生活順利。

挺身而出,就是這個世界上最需要勇氣的事情。現在的米米和我,也只能夠替彼此打氣了。



349.為了拉動經濟,壹國可否無限修基建?



為了拉動經濟,壹國可否無限修基建?如讓每個縣都通高鐵,每個村都通高速,上海崇明之間建10座大橋等等。

WZJZW July 30, 2018

對基建引起的債務問題方面,已有回答。我想說壹點經濟本質上的東西。

西方經濟學(其實就是現代經濟學)第壹堂課,壹般會講對經濟的定義:以有限的資源滿足人類無限的欲望。

老師會講,資源有限性指的是能夠被人類作為資源來利用的物質數量受到科技水平的約束,在任何時間點都是有限的。欲望無限性並不指對特定事物的需求無限,而是人欲望本身的無限。

是不是很有那種“探究物質世界中人類心理和行為本質”的哲理感。

對大多數經濟學學生來說,其他知識早就忘幹凈了,但這條,能讓大家記住壹輩子。這條能瞬間把學生們在高中積累的“馬克思主義經濟“常識擊潰,建立起對現實經濟行為最本質的判斷。

現在回到這個問題:為了拉動經濟,壹國可否無限修基建?

基於以上對經濟本質的理解,可以得出街邊老大爺都能隨口喊出的回答:有個屁用。

修基建拉動經濟?這個問題本來不應該出現。

建造者為了人們的需求,同時考慮到成本,再去修基建;需要基建的人獲得基建好處後給予報酬,這才是經濟。

為了經濟指標好看,就去搞基建,那叫惡趣味,瞎搞。

有人說搞基建拉動就業,能發工資。壹群人的勞動脫離了需求,但還是能拿到報酬,這是啥道理?做的無用功還能拿工資,這叫經濟?(這就是基建引起債務的原因,並不是基建成本高引起的還債難,而是借了錢瞎搞,他們搞出的是經濟指標,而不是被人需要的事物)

總之,經濟不是壹紙謊言,是每個人為了自己和他人的幸福而奮鬥。

但,或許,對於決策者來說,大動幹戈做出的好看指標,才是他們所需,而人們的幸福,管他們屁事。

350.新聞話題: 日本擬加強監管網絡自殺 加強青少年安全



July 30, 2018
日本政府27日說,計劃加強監管社交媒體上發布的自殺帖文,避免再次發生針對有輕生打算的年輕人實施系列謀殺的惡性案件。日本首相辦公室27日召開會議後公布這壹計劃,旨在加強青少年網絡安全,提醒青少年過早使用智能手機等電子設備的風險。

依據這壹計劃,涉及自殺的網絡帖文將被列為“有害信息”。政府將鼓勵社交網站運營商刪除這些內容,提倡私人機構組織“網絡巡邏”。另外,政府將編寫材料提高學齡前兒童和學生家長的網絡安全意識,在幼兒園和學校推廣網絡過濾系統。

日本共同社報道,政府還將對子女年齡低於17歲的家長展開調查,評估青少年和兒童互聯網使用情況。

計劃書中提及去年10月發生在神奈川縣座間市的系列謀殺案。無業男子白石隆浩當時因涉嫌殺死9名年輕人並肢解屍體被警方逮捕。受害者年齡在15歲至26歲之間,生前均在社交媒體推特上發帖表露自殺意圖,白石通過“自殺網站”與他們取得聯系。

351.在墻內避過審查傳播真相是否有必要?



ZnEt2 July 31, 2018
看起來這是壹個很早的問題,但我還是想寫點東西。

有必要。

在墻外常常看到五毛輪子舌戰,舌戰與論辯的基本區別在於:前者強調觀點表達,後者強調事實和推理過程。

真相自有它的力量。這也是在墻內傳播真相對於官方洗腦宣傳的唯壹優勢。官方有它的資金、技術和號召力,但沒有事實那簡單而珍貴的說服力。

在墻內,如果要達到效果,傳播的只能是事實。

大家可以試用壹下無界,如果是從未翻墻民眾,想必壹看到便會吐血。只能說觀點真的很嚇人、很難讓人接受。

從品蔥之前的帖子以及我的個人經歷來看,傳播事實的效果相對較好。把六四事件的維基、youtube紀錄片拋給他們,把思辯性強的博文拋給他們,比任何觀點都要強。

所以我希望有能力和意願的人都能利用現實生活中社交網絡的私密性傳播事實。這是壹種低效但可行的方法。有了追求真相的欲望,才會努力了解真相。才能說這方法是有效的。我承認自己對於墻內的互聯網現狀感到深深的悲觀,但我不會放棄努力。羅曼羅蘭對於英雄主義的觀點放在這裏很合適。



352.中美日之間科技實力的真實差距到底有多大?



希望能從具體的產業或者單個產品舉例論述,而不是寬泛的來談科研制度上的差距。不懂科技的請不要強答不要寫軟文來擡高或者壓低某壹國。

流可 July 31, 2018

我是做金融it的,中美都做過,說說個人感受。

銀行方面,美國it成形較早,70年代就已經開始了電算化。80年代,已經實現了跨行清算,甚至實現了跨國家清算。

比如妳有過往國外銀行匯錢的經歷,應該知道銀行會問妳要壹個國外賬戶的SWIFT碼,這個碼就是跨國家清算的標識,SWIFT成立得很早,70年代就已經很有規模了。

到了80年末期,隨著電腦技術的普及,出現了電話銀行系統,基本上實現了用電話就可以完成大部分銀行交易。相信很多在美國的人,肯定有過給銀行打電話,然後裏面有各種復雜的電話語音菜單的情況,這就是當年建立起來的電話銀行系統。

到了90年,隨著大型機性能的提升,以及互聯網的出現,美國的銀行也迅速完成了電腦為中心的核算體系,基本上做成了今天的樣子。

估計有些人會奇怪IBM是靠什麽吃飯的?

其實IBM賺錢的大頭就是他們的中大型機,今天銀行的核心系統基本還是運行在IBM的Z系統或者I系統。世界範圍內沒有競爭者。。

90年代的確是美國如日中天的時代,金融產業因為有錢,各種黑科技快馬加鞭。

如果妳是90年前出生的人,應該對信息高速公路這樣的詞匯有印象,這都是當時金融帶動it出現的詞語。因為金融大量的結算,使得對網絡的主幹道要求很高,那時候的美國人真是比今天勤快很多,搞出了各種千奇百怪的應用創新,很多直到今天都發揮著重要作用。

最後科普壹下,這種以大型計算機為核心的銀行系統,叫做IOE架構,就是壹個大型計算機處理和保存妳的賬戶信息,妳的錢,實際上都是這個大型機去做處理的。

================================
中國金融it起步比美國慢了20多年,

早期的銀行,都是手工結算,然後電話和電報清算的。

說白了,妳有多少錢,都是記錄在各個儲蓄所、或者市縣銀行的賬本裏。總行並不管妳個人交易有多少錢。

因為沒有計算機和互聯網,各個地方只能各自為證。

想必很多人應該對當年的存折有印象,妳基本上錢只能存在當地的壹個儲蓄所,存錢或者取錢,只能在同壹個儲蓄所完成交易,這就是因為別的地方沒有保存妳的賬戶信息,不知道妳有多少錢。

那時候,別說匯錢給國外,就是出了市,想取錢都很困難,因為外地的銀行並不知道妳有多少錢,妳說妳有100萬,銀行得打電話,或者打電報去妳老家的銀行去核實,核實確認妳的確有那麽多錢之後才能給妳錢,就算給妳了,還要打電話回去,讓對方手工改賬記錄壹下,否則,妳可以在外地取很多很多錢,然後妳回本地,發現自己還是有很多錢。

這種原始的金融方法當然不能適應時代,所以到了90年代,大家都開始建設自己的計算機系統,各地自己買計算機,自己建設電話網絡。所以大家肯定有印象,90年代之後,妳可以用存折在同壹個室內各家銀行取錢存錢了,這就是因為各地銀行開始實行電算化,建設起了全市,或者全省的結算系統。

隨著經濟發展的需要,全國統壹的清算系統勢在必行。

1996年,工商銀行決定開始學習美國,建設全國統壹的IOE架構。

可是當時中國根本沒有人會IBM大型機的操作和編程,於是工商銀行派了壹個大約20多人的團隊,去美國學習了1年多。

這批人回來之後,再由國家批錢購買了當時IBM最先進的大型機,開發出了中國第壹個全國統壹的核心銀行系統。

後來這20多個人成了香餑餑,我在民生銀行工作的時候,科技部的壹個技術老總就是當年其中的壹個,被挖來幫助指導民生銀行做核心銀行系統。

工行建立起來之後,其它銀行紛紛跟進, 到了2000年之後,4大行都有了自己的核心銀行系統。

之後,逐漸開始調整業務和結算結構,搭建外圍系統。到了2008年,基本上都實現了跨省結匯結算等基本業務。

可以說,中國人其實直到2010年之後,才實現了可以自由地在中國大地上花錢……

我本人參與了其中壹個行的財務上收工作,就是把各地的財政功能統壹到總行,說白了,過去各地銀行賺多少錢自己花多少錢,總行不知道妳是不是亂花錢,或者中飽私囊了,財務上收之後,各地花多少錢要審批,大額支出必須總行審批,加強了金融安全。

否則,銀行老總要是貪汙腐敗,把銀行的存款都做假賬偷偷轉移走了,到時候老百姓去取錢銀行沒得給就很難看了。妳想想妳存了壹輩子的錢在銀行,最後銀行告訴妳我沒有錢了,不能給妳取現妳是什麽心情?

過去各地為政的年代真的出過這種事情,壹個地方行的貪官把銀行的錢都卷走了,等於地方銀行破產,老百姓的錢都沒了。然後因為沒有統壹結算,大家都不知道老百姓到底有多少錢了。

總行表示因為不知道妳有多少錢,所以我得慢慢算,算不出來就賠個數字了事,結果妳想本來有十萬存款,然後銀行告訴妳,我已經沒有數據能顯示妳有十萬塊錢了,給妳1萬塊錢這事算結了。

妳說多要,銀行說那不行,我怎麽知道妳有十萬呢,妳跟我說1個億我也不能認啊。

然後大家都瘋了,想造反公安武警鎮壓,最後壹個村子的人,集體臥軌自殺,死傷無數。這個事情外面中國人根本不知道,我是內部培訓的時候才了解到的案例。

當然,今天是不會有這種事情了,因為都統壹結算了,妳有多少錢,銀行都清清楚楚地,而且各地都有災備中心,原子彈都打不掉,雖然有時候還有bug,不過至少不會搞到根本不清楚妳有多少錢的悲劇。而統壹核算至少能保證下面的人不敢太作,當然膽大包天的人還是有,比過去是少多了。

今天的中國,四大行銀行軟件的水平基本和美國相當,甚至有些技術可能更先進壹些,因為美國畢竟人少,某些個人業務密度和交易量沒有那麽高,比如存取款什麽的……

==========================================
然後說說差距吧:

不得不說,美國某些方面的確在沒落。金融it比較明顯。

美國經過了90的大發展之後,it創新在金融業的應用,逐漸減少。

而美國人有錢了之後,也開始玩起來重文輕理。

今天壹說矽谷,大家腦袋裏肯定是壹副遍地都是老中老印的印象。事實也的確如此,美國人不喜歡學那麽難的數理化,更別說計算機了。

所以新時代的美國人,計算機水平的確不如他們的父輩,而到了今天,隨著美國老壹代頂尖的工程師都退休和死去,新壹代美國工程師出現了嚴重斷檔。

我來美之後接觸到的很多白人工程師,做的程序的思路讓我非常驚訝,他們幾乎沒有人敢動核心程序,都是再外面左包右包,把壹個好東西改得又笨又重。

當然我也可以理解,原來的代碼寫得已經比較完備了,他們又寫不出新的東西,金融不比互聯網什麽的,對準確度要求太高,萬壹出了bug,那有可能是上億美元的損失,沒人敢背這個鍋。

可是這就造成壹個惡性循環,大家都不敢寫,那麽也就沒有機會能寫了,最後都變成了做外圍的。

所以盡管今天,已經出現了區塊鏈,分布式計算這樣更先進,更安全,更快速的架構,但是根本沒有人,也沒有人想去把IOE架構去掉,

因為壹是改造需要花很多很多錢,最後短期效果是壹樣的,甚至更差,沒有人願意做這個事情。

二是也沒有人才有能力做這個事情,大家都沒寫過核心銀行系統,印度人沒那雄心,中國人有但是這玩意涉及國家金融安全,我美國人給誰做也不能給中國人做。萬壹給我開個後門搞超限戰怎麽辦。

所以大家就這麽拖著混日子,這就是歷史包袱太重。

中國這邊風景也不是獨好。

四大行完成銀行系統建設之後,各地的地方銀行也開始了風風火火的建設,招商浦發民生等等都開始了。

但是隨著中國脆弱的金融態勢,以及腐敗遍地狼煙,各地銀行都不太好過,據我所知,很多銀行的it項目都被砍掉了,因為最近壹段時間日子不太好過。

而搞金融it的人,都跑去做互聯網金融了。因為中國出來了壹個馬雲和支付寶,本來中國還想學美國的信用卡,結果沒等起來,就被支付寶打進歷史博物館。

2016年之後,支付寶和微信壹統天下,把個人金融業務徹底挪到了互聯網上,實現了壹個非常另類的無現金社會。不過我得說,從科技含量來說,這倆東西的確比老美的先進壹些。

每當和現在老板討論此事,我們都感慨萬千。

老總兩口子90年代,做出了中國第壹條鏈接visa的國際接口系統,當時國內沒有任何技術文檔,兩人壹條壹條地試報文,猜每壹個字段的含義,硬是搞清楚了每壹個字段的含義寫出文檔,直到今天還在使用。

可是如今天下已經變,信用卡已經沒有了容身之所,老板跑到美國,也開始逐漸琢磨想往互聯網的payment channel做轉型,但是招了壹圈人真是每幾個人會這東西,因為美國會寫這東西的高手,都已經是70多歲的快入土的老人了。

新來的美國人,要麽天天琢磨人工智商炒股票,分析報表,要麽就是天天搞什麽前端框架。而中國年輕人也是如此,要麽想搞app開發,要麽就是人工智能,總之怎麽來錢快就學什麽。

===============================
說實話,兩邊都逐漸沒落。

未來人工智能是新爆炸點,但是金融it人才的確在死去。

至於印度和歐洲,

說實話,印度人那奇奇怪怪的思路我總感覺跑偏,為了湊工作量寫東西真是有點醉。歐洲人保守得厲害,別看白左天天搞事,真讓他們背鍋沒那膽識。

最後也許還就是中國人還有點希望吧,因為畢竟中國人多壹些嗎。

那麽回到主題,如果從金融領域來看,

中美軟件差異不大,架構上,目前各個國家還在積攢技術水平。

硬件上,大型機還是老美獨大,中小型機華為已經開始跟上,但是芯片啥的還是老美的技術,基本上還是圍著老美轉。

數據庫還是oracle市場,只不過它也只剩下這點老客戶了。

新的取代技術已經出現,美國銀行的區塊鏈專利已經超越IBM,可見壹斑。

未來,中美已經站在了同壹個起跑線上,大家還在修煉內功,就看誰先發力了。

目前來看呢,如果貿易戰美國把中國打趴下,中國沒有錢去搞的話,美國技術還是能稱霸個50年。

若是沒打趴下,妳不好說中國人能搞出什麽詭異的東西,畢竟中國人太多了……人才真的很多……


353.什麽是辯證法?



土共狡辯的常見策略就是辯證法,“這個問題要辯證地看”。能不能簡單介紹壹下什麽是土共嘴裏的辯證法?

尼采主義者July 31, 2018

關於什麽是辯證法,最簡單易懂的例子就是黑格爾本人在《精神現象學》裏舉的例子。壹棵樹的樹枝上結出花苞,然後花苞開花結果,這是壹個很常見的過程。而辯證法則是幫助我們理解這個過程的邏輯思維方式。

我們應該怎麽用辯證法來思考這個過程呢?非常簡單。首先,花苞開花之後花苞本身就消失了,也就是被花朵否定並“揚棄”(Aufheben)了。但是顯而易見,花朵和花苞是同壹個事物的不同發展階段,所以花朵和花苞之間雖然是矛盾的,但是仍處於對立統壹關系。它們之間的矛盾也只是辯證矛盾。花朵和果實之間的關系也是同理。辯證法很復雜嗎?完全不。實際上它就是這麽壹種單純且有效的思維方法。

那麽在這裏我們需要強調辯證法的哪些主要特征呢?關鍵就是三點。其壹就是“樹枝結出花苞,花苞開花結果”是壹個動態的過程,不是壹個靜止的狀態。黑格爾的辯證法主要是用來描繪變化與發展過程(主要是歷史)的方法。其二就是處於對立統壹關系的雙方是同壹事物的不同發展階段。這裏不僅要有時間差,也要有根本上的同壹性。同壹株植物的花苞、花和果實雖然表現形式不同,但在本質上是相同的。不是妳隨便找出來兩個相互矛盾的東西都能對立統壹的。其三就是我們之前已經強調過的,辯證法是邏輯思維方法。如果按照最粗略的分類法,它應該放到康德所說的純粹理性領域當中,屬於認識論的壹部分,根本不涉及價值觀&倫理學(實踐理性)以及美學(判斷力)等領域,也不能應用在這些領域。

簡單闡述了什麽是辯證法之後,最後讓我們來舉壹個最糟糕的例子來說明什麽不是辯證法。比如說,當我們批判某個人的時候,總有人跳出來說,這個人既有優點也有缺點,所以不能全盤否定,要辯證地看問題。這恐怕是這裏大多數人都接觸過的壹類事例。那麽就讓我們來根據上面的三個標準來比對壹下。好的,很快我們就能發現,這個事例根本不符合上面三條主要特征當中的任何壹條。所以這根本就不是辯證法。那它究竟算什麽呢?充其量只能算瞎胡鬧而已。

Over

354.國企效率真的比私企低很多嗎?為什麽?



WZJZWJuly 31, 2018
壹.對單個企業來說

企業效率就是收益和成本(實物成本和時間成本)的比值。而利潤就是收益-成本,所以效率越高,壹般指利潤越大。

在這個定義下,國企的效率比私企低,這是因為國企領導經常會為了其他政治目標而犧牲企業效率。即使政治目標是真正符合大眾利益的,但國企本身產生了效率損失。(比如花大價錢修水渠,沒有收益者支付報酬,利潤就無從談起。至於說老百姓交了稅,國企修水渠的資金根本來源就是政府稅收,因為錢通過政府走了很大個圈子,在企業的範圍內不做討論)

所以,在理想狀況(沒有貪汙受賄)下,國企最合理的作用就是涉足正外部性很強的的行業(企業的經營活動會給他人提供好處,但他人不會為企業直接支付報酬)。這種行業私企壹般不願意進,因為利潤低,而國企就得承擔社會責任,主動去從事利潤低的行業,效率就低了。

二.對整個市場來說

市場效率就是達到供求均衡的狀態。需求方願意購買且能夠購買的數量同供給方願意提供且能夠提供的數量相同。

國企對市場效率的損失,主要體現在尋租的方便。尋租就是通過非生產的方式獲得壟斷地位,這個肯定是國企方便得多,進而國企更容易形成壟斷。即使不尋租,國企壹開始就可能是壟斷的,因為“政策壟斷”,當局覺得那些行業是事關社會穩定的,肯定會交予國企進行壟斷,而不是私企。

至於壟斷對市場效率的損失,這就顯而易見了,通過減少生產來提高價格賺取壟斷利潤。本來能生產那麽多滿足更多需求,但不願生產那麽多;或者本來能用較低的價格買到,但政府定了高價,價格提高需求減少。這就是市場效率的損失。

三.企業經營者問題

以上分析都假設國企領導沒有貪汙而且管理能力沒問題,實際上國企領導第壹可能會以政治目標為幌子實現個人政績,第二可能利用政府關系進行貪汙,第三可能對市場信息不敏感,管理不到位。這些問題私企經營者也有,但私企經營者的專業能力更強,最重要的是私企是真正自負盈虧的,大家利益綁在壹起,私企經營者有這個利益激勵,做的決策也會更加理性。

四.本性問題

私有和國有的效率問題,我個人認為可以用這句話表述:用自己的錢給自己辦事,用別人的錢給別人辦事,哪個的效率高?人都是自私的,在用別人的錢為別人辦事時,得花額外的成本進行監督,以防他們用別人的錢為自己辦事。


355.為什麽有伊斯蘭文明,有基督教文明,印度教文明,沒有無神論文明



世界所有的文明,沒有壹個是用無神論作為文明基礎的,包括中國,全部都有自己的神話故事,有自己的宗教,也有自己的文化傳承,哪怕是非洲部落,也壹樣有自己的祭司,從來沒有用無神論開端的文明
而近代所有以無神論為理論基礎的國家,好像喜歡尼采的納粹德國,喜歡馬克思的蘇聯,中共,紅色高棉等國家,在壹般人眼中都和大屠殺,毒氣室,集中營,聯系在壹起,成為全人類共同的敵人,對人類社會和文明帶來毀滅
可是那些以宗教信仰作為自己國家基礎的國家就比較少有這樣的大屠殺,好像英國,美國,最多就是種族沖突和國家沖突,都是對外的戰爭,而不是自相殘殺,就是歷史上的宗教戰爭,和無神論大屠殺比較起來,也遠遠不及
而以宗教為基礎建立的國家,政治穩定度高,社會穩定長治久安,人民具有壹致的信念,常常能夠維持壹個穩定的狀態,和無神論國家的政治鬥爭完全不壹樣
為什麽無神論不能建立文明?為什麽無神論會造成這些反文明行為?為什麽就算知道會有大屠殺,還是有國家放棄自己的宗教變成無神論社會?這些采用無神論的國家會不會後悔啊?
什麽是文明,什麽是國家,什麽是無神論,定義請自行參考維基百科,謝謝

尼采主義者August 01, 2018

很多人都知道世界上沒有以無神論開端的文明。除了宗教對社會的組織具有重要且不容易代替的功能之外,還有另外壹個根本原因,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它具體是什麽。只有真正偉大的哲學家才能給妳解答這個問題——尼采。

答案是——語言的無意識結構對意識的支配與指導作用。

尼采思想真正恐怖的地方主要不在於“上帝死後重估壹切價值”,而在於尼采通過對康德式批判進行再批判,把康德哲學立足之根本(先驗綜合)給徹底毀滅了。這樣壹來理性和道德的根基就都消失了。用最簡單的表述來說的話,尼采認為,先驗綜合的本質就是語言的無意識結構,而語言則是對世界的壹種比喻性描述。既然語言是人們思考世界認識世界的唯壹手段,那我們就不得不承認那些被我們認為是真理的那些東西通通都是站不住腳的。具體是怎麽回事呢?先來看看尼采本人是怎麽說的。以下是從尼采的著作當中直接引用的兩大段(覺得麻煩的朋友可以跳過)。

言歸正傳,關於“好人”觀念的另外壹個起源,也就是仇恨者想像出來的那種好人,這個問題出需要有壹個解。羊羔怨恨猛獸毫不奇怪,只是不能因為猛獸捕食羊羔而責怪猛獸。如果羊羔們私下裏議論說:“這些猛獸如此之惡,難道和猛獸截然不同,甚至相反的羊羔不能算是好的嗎?”那麽這樣的壹種理想的建立並沒有什麽可以指摘的,盡管猛獸會投過譏諷的壹瞥,它們也許會自言自語地說,“我們並不怨恨這些好羊羔,事實上我們很愛它們,沒有什麽東西比嫩羊羔的味道更好了。”要求強者不表現為強者,要求他不表現征服欲、戰勝欲、統治欲,要求他不樹敵,不尋找對抗,不渴望凱旋,這就像要求弱者表現為強者壹樣荒唐。壹定量的力相當於同等量的欲念、意誌、作為,更確切些說,力不是別的,正是這種欲念、意誌、作為本身,只有在語言的迷惑下(理性語言對事物的表述是僵死的,是徹底的謬誤),這種力才會顯示為其它,因為語言把所有的作為都理解和錯解為受制於壹個作為著的“主體”。正像常人把閃電和閃電的光分開,把後者看壹個主體的行動、作為並且稱其為閃電壹樣,常人的道德也把強力和它的表現形式分離開來,似乎在強者的背後還有壹個中立的基礎,強力的表現與否和這個中立的基礎毫無關系。可事實上並沒有這樣的基礎;在作為、行動、過程背後並沒有壹個“存在”;“行動者”只是被想像附加給行動的——行動就是壹切。常人讓閃電發光,那實際上等於給行動加倍,使之變成行動——行動:也就是把同樣壹件事壹會兒稱為原因,壹會兒又稱為結果。自然科學家也不強似常人,他們說,“力在運動中,力是始因。”我們的全部科學,雖然是極為冷靜的,排除了情緒幹擾的,但是卻仍然受著語言的迷惑,而且始終沒能擺脫那些強加上去的替換外殼,即所謂“主體”。 例如,原子就是這樣壹個替換外殼,同樣,康德的“物自體”也是這樣壹個替換外殼:毫不奇怪,那些被壓抑的、在暗中閃耀的報復和仇恨的情感利用了這樣壹種信念,甚至是空前熱烈地信奉這樣的信念:即強者可以自由地選擇成為弱者,猛獸可以自由地選擇變成羔羊。這樣壹來,他們就為自己贏得了把成為猛獸的歸類為猛獸的權利……與此同時,那些被壓迫者、被蹂躪者、被戰勝者,他們出於無能者渴求復仇的狡猾在竊竊私語:“我們要和那些惡人有所區別,讓我們做好人!所有不去侵占、不傷害任何人,不進攻,不求報的人,所有把報復權上交給上帝的人,所有像我們這樣隱蔽自己、避開壹切罪惡,甚至很少有求於生活的人,像我們這樣忍耐、謙恭、正義的人都是好人。”如果冷靜而不帶偏見地傾聽,這段話的真實含義其實不過是:“我們這些弱者的確弱;但是只要我們不去做我們不能勝任的事,這就是好。”但是這種就連昆蟲都具有的最低等的智力(昂蟲在危險時刻也會佯死,以免行動“過多”),這個冷酷的現實卻由於無能的偽造和自欺而被包裹在退縮、平靜、等待的道德外衣中,就好像弱者的弱原是他的本質,他的作為,他的全部的、唯壹的、必然的、不可替代的真實存在,是壹種自發的舉動,是某種自願的選擇,是壹種行動,壹種功績。這類人相信,壹個中立的、隨意選擇的“主體”必然產生於壹種自我保護、自我肯定的本能,這種本能慣於把所有的慌言都神聖化。上述主體,或者說得通俗壹點,就是靈魂,或許是迄今為止地球上最好的信仰了,因為它使絕大多數會死亡的人,使各種各樣的弱者和受壓抑者能夠進行高超的自我欺騙,使他們能夠把軟弱解釋為自由,把軟弱的這種或那種表現解釋為功績。

——《道德的譜系》

最後,我們來考察壹下,我們(我說“我們”是出於禮貌……)以怎樣不同的方式把握視覺錯誤和假象的問題。從前,壹般來說,人們把轉化、變化、生成看作假象的證明,看作必定有某種引我們入迷途的東西存在的標記。今天,我們反過來看,恰好至於理性的偏見驅使我們設置統壹、同壹、持續、實體、始因、物性、存在的地步,在壹定程度上把我們卷入錯誤,強制我們發生錯誤;我們可以根據嚴格的核算確定這裏有錯誤。這種情形與巨星的運行並無二致:在後者,是我們的眼睛發生錯誤,在前者,可用我們的語言替錯誤作持久的辯護。語言就其起源來說屬於心理最退化的形式的時期:當我們意識到語言形而上學的基本假設——用德語說便是理性——之時,我們便進入壹種野蠻的拜物生靈之中了。他到處看見行為者和行為,他相信意誌是普遍的始因;他相信“自我”,作為存在的“自我”,作為實體的自我,並且把對於“自我——實體”的信仰投射於萬物——他藉此才創造了“物”這個概念……存在到處被設想、假托為始因;從“自我”概念之中方才引伸、派生出了“存在”概念……在開端就籠罩著錯誤的巨大厄運,誤以為意誌是起作用的東西,意誌是壹種能力……我們現在知道,它不過是壹個詞兒罷了……很久以後,在壹個開化壹千倍的世界裏,哲學家們驚喜地意識到理性範疇操作中的可靠性、主觀確定性,他們斷定,這些範疇不可能源自經驗,——全部經驗都與它們相矛盾。那麽它們源自何處?——無論在印度,還是在希臘,人們作出了相同的錯誤推論:“我們必定曾經在壹個更高的世界裏居住過(而不是在壹個低得多的世界裏,那算什麽真理!),我們必定曾經是神聖的,因為我們有理性!”……事實上,迄今為止,沒有什麽東西比存在的錯誤具有更為樸素的說服力量,壹如愛利亞學派所建立的那樣,因為我們說的每個詞、每句話都在為它辯護!——連愛利亞學派的對手也受到了他們的存在概念的誘惑:德謨克利特便是其中壹例,他發明了他的原子……語言中的“理性”:壹個多麽欺詐的老嫗啊!我擔心我們尚未擺脫上帝,因為我們還信仰語法……

——《偶像的黃昏》

以上,這兩段究竟說明了什麽問題? 尼采已經很明確地指出,人類語言對主語/謂語的區分所強制造成的作用者/作用本身的區別正是信仰的根基。拿尼采的“電閃雷鳴”的例子來說,在這個表述當中首先是“電”與“閃”被割裂開來,然後是“閃”被當作“電”這壹主體的活動或者作用被提煉出來。由此,語言當中主語與謂語相互分離的結構導致人類在使用語言認識世界的過程中對現象的認識也產生了割裂。那麽結果就是這樣的。當人們觀測閃電的時候,就會默認這個現象有壹個主體,那麽這個主體是誰呢?那大概就是掌管打雷的神靈了。當人們觀察自己行為的時候,也會默認這個現象有壹個主體,這個時候“自我”以及“靈魂”之類的概念也就冒出來了。那麽我們就可以推論,哪怕再原始的民族,只要他們的語言先進到發展出主謂結構的時候,他們就必定會發展出原始形態的宗教與信仰。而這些信仰後來演變發展變成了形而上學。因此尼采毀滅了過去的壹切形而上學,成為了20世紀以語言為核心的新興哲學的奠基人。

356.覺得羅永浩ok的人是否是費拉心態?



典型的費拉心態:
崇拜不明覺厲的“彪悍”(裝)
縱容自己的民族被侮辱,阿q式忽略羅精日朝鮮人身份
認為知識無用,草莽的“牛逼”才有用(愛出風頭、不要臉,滿嘴跑火車、會來事兒)
這不就是2000年來屁民跪舔那些視屁民為草芥的劉邦、毛澤東們的再現嗎?
中國人能容忍壹個小學學歷的人煞有介事地模仿喬布斯,是不是就活該忍受壹個初二畢業生當皇帝?
中國人為啥經不住半點咋呼?
有錘粉,就有粉紅。

trueliesAugust 01, 2018

羅永浩在賣手機以前壹直是理想青年的導師角色,無論是教英語還是辦網站,壹直是做著教人思想上的事情,而且還很成功,畢竟老羅本身也是壹個理想青年---哪怕具有壹定局限性,但也有自己的特點,終究人無完人。但他進入競爭白熱和殘酷的實體業商業市場後,很多不是思想所左右,更多是物質人脈資源等的考驗,思想行不行只會篩選妳影響的人---況且很多思想的東西壹辯證就難說好惡,而實體手機質量行不行會很容易驗證,進而考驗他說的話做過的保證的真假優劣,進而影響到他的人品,而商業上除非像雷軍壹樣秉持儒雅謙虛的態度做事(就算這樣,依然有猴王的貶稱),不然按老羅這桀驁不馴的性格後果很難看,事實已經證明被他誇大噱頭式保證過的發售的商品已經嚴重吞噬他的個人信譽,就我所在的圈子,老羅已經人人喊打的地步,粉轉路轉黑的也大量存在。

除了噴手機的質量和售後的,還有為黑而黑的人,僅僅為了老羅本人而黑,比如這裏所說的老羅的所謂精日,如果我們跳脫出大陸制度環境下的非黑即白的定義準則,這種以愛國名義的招牌去拿老羅的精日來黑,恰恰是狹隘的觀念,老羅在這些觀念的表達上,對與社會的商業上是危險的,但放在個人上,卻是自由的。本問題提問者的言辭壹定程度上比較低級,民族侮辱更像是壹個道德消費;精日朝鮮是壹種不尊重和歧視;性格桀驁不馴不算缺點;屁民跪舔我沒有看出來,希望提問者不要意淫;模仿喬布斯當皇帝?抱歉,喬布斯不是皇帝;關鍵的錘粉跟粉紅大多勢不兩立,但如果簡單的把錘粉和粉紅作為對立又是太簡單粗暴和不嚴謹的。

我認為對羅永浩的批判現在更應該集中在商業上,他的商品如何保證消費者利益上,比如售後不到位,宣傳上誇大欺詐等等,至於手機做的不好,市場反應已經給了他好幾大棒。

358.拿父母的錢以自己的名義轉到美國有沒有問題?



背景是這樣:自己在香港(工行亞洲)和美國(BOA)有賬號,人在國內生活,可以長期拿現金過去香港匯款。自己沒多少錢,已經說服父母拿壹部分錢存在美國避險,他們沒有賬戶,只能‘借用’我的賬戶來匯款。。
那麽問題來了,到底這種情況會被會被美國那邊找麻煩?
聽說美國那邊已明確拒絕大面額現金直接存在銀行,錢多的話只能靠電匯。如果匯款和收款都是同壹人的話問題應該不算太大,但是問題這些錢都不是我的,如果美國那邊硬要出示資金來源的話?我說是父母饋贈的話他們信不信?當然前提這些錢是父母合法的收入。這次大概嘗試轉個幾萬美金試試看?還是壹次壹次幾千塊的轉比較好?
補充壹下,現在香港的外資銀行(匯豐花旗渣打)這些開戶門檻太高太麻煩了,人家都知道妳只是想資金轉移各種刁難,中資銀行目前門檻相對低太多,所以只能選擇這個。而且資金不算太多,(沒過100W這種),這樣還可以吧?


左中右 August 01, 2018

理論上:電匯小額>電匯大額>現金小額>現金大額

先看壹則國內的新聞:

“近日,中國著名導演、宋丹丹前夫英達在美國因涉嫌洗錢被捕。經媒體調查並翻閱檢控書認罪書,確認英達於2月16日在康州聯邦法庭達成和解。他已放棄庭審機會,並就刻意規避申報要求、進行現金拆分行為的指控認罪。 根據檢方的指控書,英達現年56歲,居住在康州,2011年4月到2012年3月之間的11個月之內,他先後把46.4萬美元存入他和他妻子的聯名賬戶。為了為了繞過監控,他每次存錢額度都低於1萬元,前後分50次存入。為避人耳目,他和他妻子在四家銀行開了六個銀行賬戶。”

由於大額現金有顯而易見的洗錢嫌疑,所以通常大家並不會采用這種方式,而是選擇螞蟻搬家,但是這個新聞報出來說明多次小額存款(或者匯款)也容易被盯上,所以現金這條路是封死了。直接打到美國的賬戶上風險會小壹點,但是也不排除會被盯上,因為不壹定會解釋資金來源,但是要解釋資金用途,畢竟妳人不在美國。

其實可以開壹個美股的賬戶,從香港的賬戶以投資的名義直接打到美股賬戶裏,然後買個指數基金什麽的比較穩定的(不求收益,只求不賠本),然後過段時間再提到美國的賬戶,這樣就沒問題了。



聲明:我並不是教大家怎麽洗錢,只是因為LZ說明“這些錢是父母合法的收入”。


359.如何看待網紅主播陳壹發因不當言論被共青團紫光閣網警等點名批評、鬥魚封殺、網友不滿



客觀陳述:2018年7月31日,陳壹發兒在新浪微博就早年的壹些有關南京大屠殺、東三省淪陷、遊戲動作說參拜靖國神社等言論發表道歉鬥魚宣布封禁其直播間。
https://youtu.be/boxSB47MoaI
事件背景:直播中陳壹發舉辦粉絲唱歌節目,然後壹個人唱日文歌力壓所有唱中文歌的,然後妳發就說東三省淪陷啦,南京大屠殺啦,日本刀好快呀.
發展:壹些網友繼續深挖陳壹發幾年前的不當言論,比如天安門說臘肉,罵老紅軍舉報動畫--有說法是老紅軍埋地雷對抗強拆,轉帖蔣介石賣萌剿匪不力

Shawn August 02, 2018

第壹次聽說這個人,搜尋了壹些相關信息,也看了大陸網民的評論,不由得感慨萬千。

我不想過多強調言論自由,我更想強調法治的“壹視同仁”的精神。這個世界上的確沒有絕對的言論自由,美國的法律有對恐怖主義相關言論的限制,德國的法律有對納粹言論的限制。法律的本質就是社會普遍共識的最底線,所以各國的法律會有很大的不同,如果說中國社會的共識就是不能調侃給中國帶來沈重傷痛的歷史比如日軍侵華,那我們就以此為基礎來探討。

基於這個基礎,我對各路人士對陳壹發的言論乃至對權力對這件事的幹預都感到理解。可是往深層次想壹想,為什麽中國社會的普遍共識不會容忍調侃日軍侵華的言論?因為日軍侵華造成了兩千多萬的中國人死亡,給中國造成了巨大以及無法彌補的各方面的損失。法治的重要特點就是對所有人都壹視同仁,當我們對抗戰的英雄懷著敬畏之心,不容許任何人冒犯的時候,我們能否關註到另壹個事實。違背毛澤東命令發動百團大戰給日寇造成壹定程度打擊的抗日英雄彭德懷的下場如何呢?我們應不應該尊敬那個侮辱並踐踏了我們的抗日英雄彭德懷的毛澤東呢?按照之前的基礎,當然是不能,毛澤東應該受到同陳壹發壹樣的待遇,各路人士和官媒都應該對吹捧毛的人予以打擊和封殺,天安門的像也應該取下來,停屍間也應該關閉。

同理,共產黨執政期間,其發動的政治運動三反五反,大躍進,四清,文革等運動造成的中國人民死亡人數是日軍所造成的數倍,對於罪大惡極的毛共政權是不是應該批倒批臭?我可以承認如今奉行修正主義的共產黨與當年的血債沒有太大關系,但妳們至少應該站出來痛批前三十年的罪狀,而不是擁護什麽“不能用後三十年否定前三十年”的論調吧?基於我們社會的普遍共識,對於給中國人民帶來沈重傷害的日本侵華要大力批判,不允許任何人美化贊同,對於對中國人民帶來更大傷害的毛共政權是不是也應該加強批判力度,對壹切毛粉和其他美化的言論都壹律封殺?如果按照法律壹視同仁的原則,確實應該這樣。

如果做到了以上的幾點,我完全贊同對陳壹發的處理。可是很多人卻是壹邊批評陳壹發,為政府封殺陳壹發的行為叫好,壹邊又誓死擁護毛共,絕不容許對毛共的批評,還非要說毛是個偉人,那我就不能理解了。

同樣,政府若真的基於民族大義,就不會只是不讓國民汙衊內戰英雄董存瑞,而應該禁止別人汙衊抗日英雄如孫立人,張靈甫,李宗仁以及張自忠等人。可惜恰恰相反,真正的非共產黨抗日英雄可以隨便汙衊,不能汙衊的從來不是民族英雄,而是共產黨的英雄或領袖。而此次陳壹發事件也只能說明,共產黨在乎的不是什麽民族的尊嚴,而是手中的江山。民族主義在共產黨手中只是壹枚棋子,畢竟中共當年在“中東路事件”中蘇沖突的時候,旗幟鮮明地喊出了“武裝保衛蘇聯”的口號。真正的民族主義者不但要反日,更要反共,否則妳只是被中共蒙蔽的偽民族主義者。

360.專欄文章: 淺談中國共享經濟那些事



米米August 02, 2018
(壹)
2016年可謂“中國共享經濟發展元年”,遵循該模式思維的產品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同年度興起的還有“網紅經濟”。但相比於後者,共享經濟的表現確實欠佳。

“我認為(盈利)沒有太大難度,只要能融到足夠的錢就可以實現,當然融不到錢是所有問題的表現。”共享汽車EZZY創始人付強如是說。的確,過飽和的共享經濟行業盈利周期長、競爭激烈,公司如果沒有大量資金作為後援,那麽資金鏈斷裂是導致其覆滅的常見原因。即使是仍在市場上的共享經濟業務也大多已是茍延殘喘——投入、維修成本高,丟失折損過大,根本見不到盈利的影子。

除了缺少打燒錢仗的資金,行業的迅速衰落的原因是多樣的。

共享單車理念的興起,即制造了行業風口,也使不少投資者望著成本高昂的自行車領域嘆息止步,但敏銳的創業者提出:如果復制這種思維,應用在相對冷清的其他領域,豈不妙哉?

於是有了共享雨傘、共享充電寶等領域的創新拓展。

2017年初共享雨傘開始初露鋒芒,大量資金的進入使創業公司遍地開花。但相比於共享單車適應人們“最後壹公裏”的交通銜接需求及其他的出行需要,雨傘的市場需求顯得太過彈性:要“恰逢下雨又無傘”,其使用頻次可想而知,加之低廉的收費與龐大的線下運營成本,這個“靠天吃飯”的腦洞似乎有些荒謬。共享經濟中壹切看流量,如果共享雨傘的用戶數量難以上升,想要依靠投放廣告來盈利更是無稽之談。



共享雨傘項目“活力摩簦”只需用戶在手機應用中繳納39元押金,掃碼使用過程中,每半小時支付0.49元,24小時內封頂,最多收取2.94元。這樣低廉的收費實在難以分擔昂貴的線下運營壓力。

同樣,共享充電寶也很難擺脫被淘汰的命數。



共享充電寶的行情同樣不容樂觀

“這是偽需求!”

隨著人群在智能手機上的使用時間和頻率增大,需求對其電池續航能力提出了考驗,於是移動充電電源作為智能手機的互補品的身份出現。不少用戶已經形成自行攜帶充電寶的生活習慣,且大多數商家、辦公場所有大量的可用充電插頭,需求量小,共享充電寶不免有些“雞肋”。作為壹般短時租賃商品的它,需求量小、難以維護用戶基數、盈利模式模糊著實扼殺其發展的可能。



時至今日,共享經濟如何發展才能擺脫“燒錢無上限”的魔咒,模式如何盈利已成為當務之急。



(二)
時間倒帶至2015年初,摩拜從在天使輪投資中斬獲146萬CNY的“精彩首秀”,至今已完成至E輪共計13次融資。ofo也毫不遜色,緊追其後,在E2-1輪中融資金額高達8.66億美元,創造業內最高記錄。



兩大“龍頭”先後吸引數十億資金入局

但轉眼當下,中國乃至世界共享單車界的兩大龍頭公司也沒能走出沒落的魔咒——ofo經營長期虧空,已是風燭殘年;摩拜賣身投靠,委屈出嫁美團。

ofo與摩拜的“年齡”相仿,兩家公司在迅速由盛轉衰的三年裏近乎已經消耗殆盡,資金見底、融資難度加大,更要命是早期批次投放的單車已臨近報廢年限。若想要繼續占領市場份額的鰲頭,那麽報廢車回收與新車再生產所需的巨額資金將是致命的。統計數據指出,ofo和摩拜每月虧損達到5-6億人民幣,如此大的赤字仿佛預示著其命在旦夕矣。



“共享單車到底如何盈利?”

“流量英雄論”:基於流量賺錢的關鍵在於控制目標人群並挖掘他們的價值。但多樣化的用戶群體及其衍生數據的復雜性使企業需要投入大成本以盈利:以共享單車為例,公司可以通過分析單車在不同地區的使用頻次、折損情況改進投放策略,減少損失。同時,針對不同用戶群體,所在地區的不同投放適合的廣告,以提高其宣傳的收益,比如個體化分析用戶的騎行路線開設定位推銷附近餐飲、購物的業務,但以上的設想基於用戶基數穩定且足夠龐大,且公司擁有壹定大數據分析能力的前提條件。

還是那句話:賺不到錢,融不到資,自然就經營不下去了。

當然,初級的廣告模式——如車輛車身、輪軸,客戶端的頁面模塊都是潛在的廣告位,其收入能夠壹定程度上減緩創業公司的虧損壓力。



摩拜單車的“廣告生意”

“另起爐竈”:再者便是在較為單壹的社會背景下定點投放,如ofo最初的投放區域鎖定在高等院校、大學城。同時,休閑公園、景點園區和大型住宅小區也是很好的選擇。此類封閉性強的場所的用戶群體相對簡單,管理折舊費用降低,盈利前景較好。

“光榮投誠”:另壹條路便是公司將精力集中在提高服務水平、產品質量上,在維護用戶基數的同時探索更為低廉的管理體制,以逐步降低經營成本。在收獲相當影響力和用戶流量時迅速撤出,尋求有並購意向的公司。

對於想要打造生活壹體化服務的平臺來說,這類已經有壹定規模、體系在行業裏較為成熟的共享單車品牌是他們出行板塊的搶手貨。這也是美團斥資27億美元收購Mobike的戰略意義所在。

當然,能夠擁有被看中並購實力的品牌只是少數,而且實際上這種行為根本不解決問題——只是經營方的易幟,但這對於創業者來說已是最好的結果。



(三)
在共享單車興起之初,便有人質疑:“這是短時租賃還是共享經濟?”

對於共享經濟的定義是基於市場需求,存在個人物品使用權暫時轉移的經濟模式,其本質是整合線下閑置資源、提高物品利用率,同時獲得壹定的報酬。但現在多數走所謂“共享經濟”模式的公司,實際上是公司生產物品並將其暫時使用權租售給用戶,與短期租賃並無二樣。



有學者提出共享經濟應具有“初始產能過剩”的特點,而現實卻是所謂的”共享經濟“正瘋狂的制造剩余。

但是正如雷軍所言:“創業要大成,壹定要找到能讓豬飛上天的臺風口。”當年共享經濟正值風口浪尖,很多項目雖然幹著短租經濟的事,但只要披上“共享經濟”的皮,就會相對輕易的受到投資者的青睞。前面所提及的共享雨傘、充電寶、汽車,甚至聞所未聞的共享玩具,洗衣機...套路萬殊壹轍。

簡單分析其失敗的原因,除了短租市場通常會遇到的問題之外,還包括這些方面:1.經營過度依賴社會人群的主觀能動性,丟失損壞率太高。加之社會的征信體系暫且不完善,公民道德素質難以匹配其商業模式的要求,加速其衰敗。2.相關法律法規空白,對於惡意損壞者的追查難度大、成本高。3.部分業務對市場需求預測失誤,需求量很小。4.市場跟風投資過多,導致行業飽和,產品投入過剩。



(四)
21世紀偽共享的浪潮漸漸退去,留下數百億入局資金的灰燼和嚴重的生產剩余。那麽在這場看似“負和博弈“的鬧劇中,究竟有沒有贏家?

優選金融集團創始人張虎成曾分析稱,ofo和摩拜背後的金主以背景深厚的美元基金為主,之所以敢下重金去投,是因為中國“共享經濟”的噱頭不小,能使投資人滿意。基金投資的風險由投資者自己承擔。即使虧損,管理人也能夠給投資者壹個交代:“妳看我們投的項目多厲害,都是獨角獸。” 然後他們收完管理費,拿完回扣,哪管洪水滔天?

這樣的分析並無道理,基金經理除了管理費報酬,與項目負責人之間可能存在的私下“交易”也能使他們賺得盆滿缽滿。同時作為制造泡沫的早期入局者,只要“共享經濟”天花亂墜的故事能夠講下去,融資輪次還在推進,不斷還有資金入局,他們便能偷偷挖走“大樓”的根基,讓後來者摔得粉身碎骨。

這次的風口還給許許多多生存困難的制造商帶來了生機,大批的訂單救活了不少實體企業。但造成的大量產能過剩只會加劇社會負擔,造成了極大的資源浪費。

當泡沫最終崩塌,被撼動的將是世界市場,屍橫遍野!

361.中國各個階層的民眾是如何評價習近平的?



外媒上的人(比如油管和品蔥),要不然是和我壹樣的海外黨,要不然是翻墻出來的。
那麽久分為兩種情況:前者的話很有可能出國之後更愛國,因此對中共抱有好感,對領導人評價較為中立;後者的話,在翻墻之初,三觀被被震撼,繼而很反共,比如Youtube評論區,很多都是罵的,這些人在我看來也是被洗腦的庸眾。
所以,今天我們探討的是這個問題:在中國國內,各個階層的人對習叔擁護嗎?
這裏的各個階層包括:
1.最底層:低保戶,貧困山區群眾,城市流浪者,囚犯
2.底層:農民,產業工人(廠妹之類的),服務業人員
3.中下層:上班族,個體戶等等
4.中層:私營業主,高級知識分子,企業中高層等等
5.上層:大知識分子,明星,大企業家
6.上上層:隨訪團企業家,文化界大佬,省部級官員等
9.頂層:和習經常見面開會的人
不同階層的人,對習叔的態度究竟是怎麽樣的呢?

fricasseeAugust 02, 2018

底層受限於知識水平與能了解到的事實,只關註壹單方面的利益,所以可能對習近平有較高評價。

但同時底層也有很清醒的人,當然這類人反共是從壹開始就有的,不是因為習近平上臺才開始反共,相對的占叫少數。

大部分底層反貪汙、反剝削,所以打著毛澤東旗號,各種擁護共產黨的直接表態,因為缺乏相對應的知識面,也就無法理解自己身處底層的利益有相當壹部分是被中共剝削走的。

所以當習近平從上往下開始整頓時,即便不是為了他們的利益,底層更不是真正得益者,還是會傾向於壹種聖君情節去把習近平投射為壹個新的毛澤東,認為都是太監有錯,皇帝是被欺騙的,諸如此類。



中層的城市人口,大部分在城市都有壹定的學識,能讀完高中,對互聯網的接觸也較多,這方面在墻內開始可能就陷入到傳統的自幹五與所謂美分互懟的邏輯裏,壹些大學生也無可避免會變得極端。

如果是2018年以前,可能對習近平的態度仍然有壹定模糊,存在不同立場對立明確的情況,沒有壹個大體的共識,完全是按照支持反對中共與否來決定立場。

墻內本身信息不是自由流通,導致不明真相的親共者覺得反對者們的話都是假的。

即便習近平上臺以後長期持續了高壓高管制的措施,各種極端民族主義頻頻出現,但仍舊有這類城市年輕居民對其個人與整個體制存在幻想。

所以當習近平今年修憲以後,絕大部分傳統的所謂五毛或自幹五壹類的親共分子,我個人接觸和看到的例子,幾乎都懵逼了。

也就是說這個事件敲醒了他們,開始將壹系列社會事件和輿論被壓制的事情聯系到壹起,不再向以前那樣認為與自己無關,這壹點在中立人群裏也同樣發生。

習近平修憲讓所有人產生了壹個廣泛共識,那就是習近平這個人以及他能上臺和控制的整個體制,本身就不存在所謂的制衡,普通人根本沒有權力。

之前趙家人、妳國等稱呼興起時,很多人都會反噴過去,但三月修憲後這類東西基本上是被當做默認的來稱呼,經常會有人問何為妳國,妳是哪國人,往往也被懟到妳國是習近平為核心的共和國,我國是中國壹類的反駁。

只有極少數腦子不太正常的人仍舊是支持態度,如果在討論中國政治制度這件事上不以反習近平或整個不合理體制為基本態度,在說這些話題時都會遭到鄙視,或者說別人會認為妳說的不是常識。


高層的態度則更分明,無非就兩點,是否與中共有利益,是否與習近平有利益。

習近平的高壓是針對所有人的,除了他自己人,對其他高層無論職業、範疇與活躍度,都幾乎是清壹色的打壓與控制,這跟江澤民與胡錦濤時代井水不犯河水的老規矩完全相反。

即便跟中共有利益的人,也往往因為牽扯江澤民或其他派系而被連續打壓甚至入刑,新皇帝上臺後的清洗活動,讓絕大部分人都對習近平有所不滿,這是沒有疑點的壹個事實。

有錢人要麽想辦法移民,要麽是被堵住了跑不了,過去曾經跟中共有親密關系和深厚背景的人,哪怕王健林這樣的也想盡辦法離開。

李嘉誠的逃跑說明傳統財閥早就對習近平不存在任何幻想,其他沒跑了或者跑晚的,大多也是身不由己不如李嘉誠壹般自由。

總結來說就是對高層而言,因為知識水平更高,能涉及更多權力真相,許多都是戰戰兢兢,因為鍘刀不知何時會落到自己頭上。

沒有安全感是可以形容整個高層這壹階級,中國的權力體制決定了跟權力真相與核心關系越密切,能得到的財富和地位也就更多,但同時要付出的代價也是極大的。

跟中層基層不同,底層的問題是底層互相迫害,中層則是資產的控制,而高層的迫害,則是點對點壹對壹的針對性,從政治、人身、經濟各個角度徹底摧毀滅。

隨時隨地就莫名其妙死亡,王健就是最好的例子,而這樣的例子數不勝數。

但總體而言,無論哪個階層,都存在著因為知識面不足而對整個中國環境了解有限,而對習近平有高評價的人,同樣也存在不受知識水平限制,能直覺感受到習近平與整個體制惡政所在的人。


362.美國能在南海自由航行,為什麽中國不到墨西哥灣自由航行?



三頭蜂 August 02, 2018
首先,妳要搞清楚的是,墨西哥灣是公海,中國的貨輪是可以自由航行的,各國的貨輪也都可以,這沒有問題。而且美國沒有將墨西哥灣島嶼軍事化,比如擴島,放導彈雷達、劃定防空識別區。

正是因為中國在南海這麽做了,除了搞出九段線要把公海變成領海,還軍事化,所以才逼著美英法日等國家的軍艦開來宣誓航行自由。前因後果要搞清楚。

最後,中國要是派055經過墨西哥灣當然是可以的。參見新聞:

中國海軍艦艇編隊結束對墨西哥訪問
http://news.sina.com(dot) cn/c/2015-11-29/doc-ifxmainy1411969.shtml

363.是否有某些思想極度危險以至於必須像對待毒品或生化武器般嚴格禁絕?有成功禁絕的先例嗎?或者此問題為謬誤



月軌August 03, 2018
“是否有某些思想極度危險”這壹發問本身就“極度危險”。嚴格意義上的“思想”是“超立場性”的,思考者(此在)既是存在的壹部分,同時又必須超乎存在之外,進而,對“存在者整體(海德格爾語)”進行系統性的思考而獲得壹套體系化的意識活動的成果,我們將這樣的成果稱為“思想”。而“危險”是“相對 - 立場性”的,比如汞對人體是危險的、但對玻璃杯是無危險的;再比如獅子對羚羊和斑馬是危險的、但對海膽和鰩魚是無危險的;再比如近地小行星對地球是危險的、但對太陽是無危險的。“是否有某些思想極度危險”這壹直言命題不僅僅是借由謂詞“是、否”判斷“某些思想”的性質(危險性),它還將“危險”的“相對 - 立場性”引入“思想”之中,造成“思想”本身的貶抑和嬗變,再進壹步,“思想”就與看法、觀點、意見、信念等等相混淆了。

況且,蘇格拉底(Socrates 公元前469年 - 公元前399年)就因“是否有某些思想極度危險”這壹問題而死,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讀壹下柏拉圖(Plato 公元前427年 - 公元前347年)所著的《申辯篇 (Apology)》(主要是蘇格拉底的審判經過)和《斐多篇(Pheado)》(主要是蘇格拉底慷慨赴死的經過),斯通普夫(Samuel Enoch Stumpf 1918 - 1998年)在《西方哲學史》壹書中,也對蘇格拉底之死做了簡要的介紹和評述 :

“蘇格拉底確信我們最該關心的就是照料我們的靈魂,他把壹生大量的時間都用在審視他自己的生活和其他雅典人的生活和思想上。當雅典在伯裏克利統治下是壹個穩固的強大的民主社會時,蘇格拉底可以追求他作為壹個‘牛虻’的使命而沒有遭到什麽反對……但是,隨著雅典的社會風氣轉向危機和挫折,蘇格拉底就再也不能逃脫處罰了……他的行為直到雅典與斯巴達的戰爭期間才被認為是明顯有害的。
    ……
大概在公元前399年,蘇格拉底被控受審判,第歐根尼.拉爾修記載,他被指控的罪名是,‘(1)對於城邦所崇拜的神不虔敬,而是引進新的陌生的宗教慣例;(2)更有甚者,腐蝕年輕人。’指控者要求判處蘇格拉底死刑。①”

終究,500人組成的法庭陪審團被蘇格拉底的滔滔雄辯所激怒,罔顧蘇格拉底的辯護“是有力論證的典範,完全建立在對事實的描述和對理性過程的要求的基礎上②”,判定蘇格拉底有罪——這是世界史上最著名的“思想罪”之壹。

近代的中國大陸也有壹則臭名昭著的“思想罪”案例。1966年5月29日,清華大學附屬中學的學生們以“大樹特樹毛澤東思想的絕對權威”為宗旨,秘密組織了紅衛兵組織,且在他們的串聯和影響下,紅衛兵組織如同壓城黑雲壹般的來勢洶洶、愈演愈烈,他們的誓詞是:“我們是保衛紅色政權的衛兵,黨中央毛主席是我們的靠山,解放全人類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毛澤東思想是我們壹切行動的最高指示。我們宣誓,為保衛黨中央,為保衛偉大的領袖毛主席,我們堅決灑盡最後壹滴血!”同年8月1日,毛澤東致信清華附中的紅衛兵,將地主階級和資產階級列為“鬥爭對象”、將帝國主義和修正主義列為“錯誤、反動思想”,認為紅衛兵組織“造反有理”並表示熱烈支持。

同年7月29日,北京航空學院附屬中學的幹部子女貼出了壹副人盡皆知的對聯:上聯“老子英雄兒好漢”、下聯“老子反動兒混蛋”,橫批“基本如此”。從此,“血統論”在中華大地又壹次死灰復燃了。同年8月,為了維護紅衛兵“殺向社會”的成果和壓制潛在的反抗者,北京的紅衛兵們組織了敢死隊性質的糾察隊,即作惡多端、罄竹難書的西城區糾察隊,簡稱“西糾”,因西糾的大部分成員是高幹子弟,故自賦“自來紅”,也將“血統論”推上風口。同年12月,恰是“血統論”甚囂塵上之時,24歲的北京青年遇羅克以“家庭出身問題研究小組”為署名,貼出了針鋒相對的《出身論》,指明“血統論”是“人為的溝壑”及其種種荒謬之處。橫行霸道、不可壹世的“血統論者”豈容遇羅克的駁斥和挑戰呢?中國共產黨和中央文革小組成員又豈容壹個人用自己的頭腦獨立思考呢?遇羅克的下場可想而知,《出身論》淪為“大毒草”,遇羅克被處決,與遇羅克有聯系的人受到不同程度的迫害,比如珍藏和宣傳《出身論》的鄭曉舟被捕入獄、慘死獄中。

中國盛產“文字獄”和“思想罪”,類似的案例俯首皆是,我就不再贅言了。並無“極度危險”的“某些思想”,“極度危險”的是粉飾和偽裝成“思想”的某些東西,比如口號、命令、信條、綱領、權謀,再比如“不思想”。

思不忌多,恨少也。

壹己之言、難免紕漏,見諒。

註:①、②摘自斯通普夫所著的《西方哲學史》,第壹部分 古希臘哲學。


364.美國為什麽只有兩黨獨大?



維民所止August 03, 2018
因為美國各級選舉采取的制度都是簡單多數制(即得票領先者當選)。在這種選舉制度下,兩個以上政黨很容易分散票源。比如壹個右翼政黨和兩個左翼政黨參選,右翼支持率為40%,而兩個左翼政黨支持率分別為30%,這種情況下會是右翼政黨勝出,而占多數(60%)的左翼選票則完全喪失了政治力量。這種選舉制度註定了多股政治勢力必須要抱團才有勝出的可能性,所以造就了兩黨獨大的局面。再加上總統選舉中奇葩的選舉人團制度。選舉人團制度中,勝出的候選人可以獲得該州100%的選舉人票,效果如同該州100%選民投票給該候選人。參見2016年美國總統選舉中,特朗普以47.50%對比希拉裏47.27%在密歇根州獲勝,靠0.23%的微弱優勢贏得該州全部16張選舉人票。

反觀施行比例代表制(如荷蘭、意大利、北歐諸國)或是混合比例代表制的(德國、日本),政黨勢力呈現出顯著的多元化趨勢。因為在比例代表制的選舉中,小黨派只要邁過最低選票的門檻(如德國要求政黨必須獲得至少5%全國選票才能獲得分配議席)就可以進入國會。這種情況下很少會有壹個政黨獲得多數選票自行組建政府,經常是多個黨派在大選後進行協商組建執政聯盟。好處是多黨協作可以互相妥協采用溫和執政路線,壞處則是談不攏的話就會出現政府難產(2010-2011年的比利時)影響執政效率。

簡單多數制的選舉中,投票給小黨派甚至是民調第壹位之後的參選人都是等於浪費,因為最後只有壹人會勝出。比例代表制的選舉則能夠讓每壹位選民的選票都發揮作用(Every vote counts)。幾個仍然實行簡單多數制的西方國家中(美國、英國、加拿大)近幾年大選的投票率相比歐洲大陸各國都要低很多,因為許多住在非搖擺選區的選民知道自己的選票發揮不了作用,沒有投票的意願。舉例:住在加州的共和黨選民:反正在民主黨大票倉投給共和黨也不會贏,沒有用的票不如不投,省得浪費時間;住在加州的民主黨選民:反正民主黨肯定會贏,不差我這壹票,用不著抽出時間去投票。這種局勢造就了兩黨為了爭奪搖擺州(如俄亥俄)經常會給其相比非搖擺州不成比例的關註度,有違民主制度的公平。


365.目前的經濟、法治、醫療、貿易等問題,是否還認為中國的政治制度有優越性?



經濟放緩,民間信貸爆雷,除了放水基建沒有方法,金融危機浮現。
專制和擴張最終引發了中美貿易戰和中美對抗。
疫苗,食品安全,官商勾結。
言論依然控制。米兔。
老兵,卡車司機,環衛工人維權被鎮壓。
。。。。。
是否還有人認為中國的制度有優越性,我們是否需要改革政治制度。

AmphetamineAugust 03, 2018

沒有。之前中國再怎麽獨裁,表面上仍然在拼命維持壹個正常國家的形象。而習包子的修憲(以及取消普選,跨界抓人等壹系列動作)徹底撕破了這個政權最後的遮羞布。以後中國在自我毀滅的路上壹條路走到黑是註定的了。

我本人對習包子修憲其實是有些欣慰的。之前胡溫時代中國經濟的快速增長給人壹種錯覺,就是中國模式是壹條可以走得通的路。當時壹種說法甚囂塵上,就是“北京共識”會取代華盛頓共識成為新的共識。所謂的“北京共識”就是通過威權統治實現工業化,培養出壹群受過良好教育的,具有國際視野的中產階級和官僚隊伍,最後實現民主化的轉型,比起直接民主化更為有效。他們很樂觀地認為,有了韓國,臺灣,智利的先例,中國也會沿著同樣的道路實現現代化。而中國這種體量的大國壹旦實現現代化,就會成為“北京共識”的決定性勝利。

現在習包子壹修憲,意味著“北京共識”的徹底破產。無論之前韓國,臺灣,智利多麽成功也無法解釋這壹“共識”在中國大陸的全面失敗。從此世界人民會明白,不存在除了美國蘇聯以外的“第三條路”。中國所謂的“第三條路”,本質上是人類帝制時代玩剩下的東西,是“皇帝的新衣”。文明國家再也不會相信通過發展經濟實現民主這壹套說辭,任何不民主的國家都會被排除出世界市場之外,再也不會給他們崛起的機會。從今以後華盛頓共識成為唯壹的共識,歷史終結論成為永恒的真理。我希望看到這壹天的到來。

366.為什麽感覺國外的基建細節不如國內做的好?



很奇怪,比如我在加拿大、美國、歐洲看到的路牙子的邊角都修的沒國內平整,路邊也沒國內平,柵欄也沒國內整齊,國內路邊還有大理石球,甚至公園門口有大理石塊路面.....等等

Alex WuAugust 03, 2018

這個問題我幾年前就想過,當時也很不理解,但是隨著我了解的事情越來越多,逐漸有了壹些答案。

補充幾個有趣的現象:

國外(這裏就說歐美)新修的普通道路確實壹般般,路牙很簡陋,然而小區的房子可以修的簡直是精致,尤其是內部的裝修。
https://i.imgur.com/ZNfLAff.jpg

普通高速/次高速的道路新修的路面可以很平整,但是路牙也不管了。時間久了就開始破損。
https://i.imgur.com/zqSfIp9.jpg

我見過幾乎所有的小區的路面剛修完也感覺不怎麽平,而且畫得線也不直,明顯感覺沒有用繩子拉直了畫。

https://i.imgur.com/ZBe0TU5.jpg
至於原因,有這麽幾個:

1. 道路壹般來說不是私人投資,而是政府撥款修建,預算都是有限的,有大量預算是給了醫療、教育、養老,所以留給基建的就不多,很多路面都是不到破損不行了是不會重修的。

而私人的家居就會修的非常註重細節。

2. 勞動者的權益受到尊重,即使是建築工人人工費也是很貴的,所以能用壓路機壓3次解決的絕不可能精細的壓上10遍,那樣無異於浪費納稅人錢。

3. 國外的路車走的多,行人走的少,所以攤的大餅面積大,地基+水泥完事,不會仔細搞成大理石路面之類。對於車來說,真的是能走就行了,細節那麽精細完全沒必要。至於市中心或者某些設施,那也可以修的很精細的。
https://i.imgur.com/M8u5y4P.jpg

4. 老外比較貼近自然,強調自由和融合,對那些橫平豎直的確實不太感冒。有很多新建的圍欄和房屋都會選用原始的木頭,沒有打磨過的,顯示自然感。

5. 很多建築和道路是50、100多年前的,那時候受制於技術和材料,以及逐步的風化、老化,也會顯得觀感不好。

6. 意識問題,像中國朝鮮這樣的老共產主義國家,強調的是個面子,所謂面子工程,比如我們小時候領導視察,壹定要把教室打掃的壹塵不染,朝鮮大街也修的平平整整的。08年奧運開幕式千人壹模壹樣的整齊劃壹只會出現在這些國家。然而對老外來說,能用不就行了嗎,又不是制造蘋果手機出去賣。


367.專欄文章: 國人的憤怒,有多少可以超過7天?



品大蘿蔔August 04, 2018
7月23日,壹張舉報知名公益人雷闖涉嫌性侵的微信長圖在朋友圈刷屏,雷闖於當日做出回應,承認文中事實,表示願承擔相關刑事責任。

7月23日,環保行動者劉斌在朋友圈發文,指控公益人馮永鋒對其機構的女實習生和女性員工事實性騷擾,情節包括襲胸、暴打和強奸等。

7月24日上午,馮永鋒通過微信公號發布文章《是的,我承認,性騷擾是我欲望太邪惡,是對女性的不尊重》,對舉報內容作出回應,並羅列“性騷擾”的事實,期望得到原諒。

“米兔(me too)運動”的火從高校圈、公益圈燒起,越來越多的女性勇於站出來,說出自己的經歷,控訴當初侵犯過自己的人。

25日,章文事件再加壹把火,將事件推向了高潮。

7月25日,壹篇名為《章文,請停止妳的傷害》的匿名舉報文章在網絡上熱傳。舉報人自稱,今年5月15日被知名媒體人章文強奸,事後還遭到章文威脅。隨後,作家蔣方舟、媒體人易小荷、奇葩說辯手王嫣蕓、周妍等人亦實名舉報章文性騷擾。

接著,毀三觀、令人憤怒的回應出現了。

https://i.imgur.com/5sLzQ3J.jpg
章文發長文公開回應,措辭之間,滿滿都是狡辯,甚至試圖通過“蕩婦羞辱”來逃脫責任。

憤怒了!震驚了!生氣了!

怒氣滿滿的網友們紛紛指責章文,怒斥他那沒有邏輯的狡辯,更是在朋友圈刷屏壹篇又壹篇的10萬+爆文。

我知道,我也相信,那個時候的人們是真的生氣,是真的想把章文拉出來揍壹頓,打幾拳。

我也看到,章文事件之後,各個圈子裏的性騷擾、性侵都在慢慢被曝光。

可是,今天是8月1日,距離章文事件過去僅7天。

撫心自問,現在還有多少人在關註章文事件?在關註米兔運動?在朋友圈繼續刷屏?



有多少憤怒,可以活過7天?

用了20分鐘,我將近4天的朋友圈刷了壹遍,可是,其中有關性侵的卻極少。

憤怒之後,朋友圈恢復了原樣,繼續發自拍,繼續發吃的,繼續發生活的點滴和新的熱點。

仿佛 ,章文事件並沒有繼續影響大家的生活。

仿佛,當初的憤怒已經消失不見。

仿佛,壹切又恢復了原樣。

我和朋友控訴:“難道大家都忘了嗎?”

他告訴我:“在這年頭,很正常。”



有多少新聞事件、網絡熱點從發生到被人遺忘就只有7天的時間。

是人們太過於遺忘?

不,很多時候,還是因為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我相信這年頭大多數人都是正常智商的人,會以史為鑒,會吸取教訓。

而在那些不幸事件發生之後,憤怒了,生氣了,但思維的最終落腳點,還應該會是在自己身上。

看看自己的處境,看看如何避免,看看怎麽不要成為下壹個。

如果憤怒永遠活不過7天,下壹次憤怒就會繼續產生。



回歸性侵本身,讓我們大聲質疑:到底是誰給了章文們肆無忌憚的勇氣?讓他們敢性侵、性騷擾?感無恥的站出來辯駁?敢試圖洗白自己?



【男尊女卑,是他們的底氣】

即使如今已經是2018年,但男尊女卑卻還存在,還深深的印在這個社會裏。

總有壹些人嘴上說著男女平等,但潛意識裏還是存在著男尊女卑。

他們覺得自己生來就比女人強,地位比女人高,藐視女性,看不起女性,將女性視為玩物和附屬品。

再者,這個社會將最大的偏見和最嚴的道德都留給了女人。

女人被侵犯了,人們會憤怒,會斥責,但其中也會夾雜著壹些聲音“怪她長得太漂亮”“怪她衣服穿的少”的言論。



甚至,當侵犯者真的面臨被處罰,面臨著不好的下場,就會有人跳出來說“有必要那麽嚴嗎?”“處罰也太大了”“只是性騷擾,又沒有實際上的傷害”

這樣的寬容,是章文們的底氣,他們知道,這個社會最大的偏見都給了女人。



【仗勢欺人,是他們的助力】

那些自認為有點成就有點地位有點名氣的男人總是將自己無限放大。

無論是雷闖,還是章文,他們在某些領域都有壹定的成就,被人追捧過,被人尊為座上賓。



這樣的他們,在面對那些剛走出校門或者是社會閱歷,還沒有什麽“成就”的女性時,就會有莫名的仰視,覺得以自己的地位,就算侵犯了,就算做了,也不會出現什麽問題。

於是,章文堂而皇之的說出“妳永遠擺脫不了做我女人的命運……我上過100多個女生……我做過十幾年的記者了,認識圈內無數的人……”這般無恥的話。

可能,他們覺得,就算女孩報警了,說了,自己也可以解決,也可以將黑的說成白的。

可能,他們覺得,自己用自己手中的權力,事後給點好處,給點威脅,就雨過天晴。

可能,他們覺得,這種事情,這個世界,並不會徹底摧毀自己。


【性即醜惡,是他們的掩護】

在中國,性仿佛是壹個永遠不能觸碰的話題,人們談性變色,視性為猛獸猛虎。少時不普及性教育,被侵犯了,出了意外,就想拼命隱瞞。

周圍的朋友和家裏人說:“不能說出去,算了,不然吃虧的還是自己,女孩子還是要註重名聲。”

侵犯者說:“妳說啊,妳壹個女孩子都不怕,我壹個男的怕什麽。”

圍觀者說:“妳被侵犯了,兩個巴掌拍不響,妳也有問題。”

瞞瞞瞞,藏藏藏,躲躲躲,在這樣的環境下,章文們怎麽不肆無忌憚?



人們躲著,藏著,明明是被害者,卻像壹只不能見光的老鼠,躲在黑暗裏,不敢大聲說出來。

這樣的環境,越發讓章文們肆無忌憚,因為,他們知道,100個人裏,沒有幾個人會站出來。

當然,文章開頭所說的活不過7天也是章文們敢肆無忌憚的原因。

反正,過幾天,過幾個月,過幾年,就沒有人還記得,還耿耿於懷,還憤怒於心。

就和當初的某幼兒園事件壹樣,當初有多少人憤怒,但最近卻被爆該機構的股價直線回升,還被授予獎項。

那章文們呢?

等到明年,會不會又衣冠楚楚的站在大眾面前,又繼續被冠以各種名譽?

368.委內瑞拉為何會陷入「全面饑餓」?



米米 August 04, 2018
貨幣是政府的信用,而這個政府已經完全失信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委內瑞拉在70年代是人均GDP前10的國家,其貨幣玻利瓦爾在很長壹段時間內是整個拉美最堅挺、最值錢的貨幣。政府失信的壹個典型例子就是強勢玻利瓦爾的推出,強行將本國貨幣按照1:1000的比例升值,只是那時候趕上國際油價大漲,賣石油的錢足以支撐查韋斯政府的高福利政策,進口食品不在話下,多余的錢還能大搞共產主義建設。導致今天這個局面原因太多。

總結壹下:典型的左派瞎搞、經濟奔潰的例子。



享受高福利和今天挨餓搶超市的,是同壹幫人。

個人覺得說全面饑荒有點誇張,委內瑞拉窮人壹直很餓,哄搶超市的事,壹直都有,很多窮人吃不飽,只不過現在從壹天吃兩頓變成了壹天吃壹頓,甚至壹頓也吃不上。原來排隊還能買到點東西,現在排隊也不壹定有了。官方和黑市匯率的巨大差距,最直接的反應在了商品物價上。

同樣的商品在不同超市裏價格可能會相差100倍,新聞圖片裏超市貨架是空的沒錯,但隨便進壹家富人超市,用琳瑯滿目形容壹點不為過,有大量買不起這些商品的人,也有大量買的起的人。剛來的時候不適應這邊的物資短缺,問壹些中產階級以上的人怎麽購買牛奶白糖,大多數表示家裏屯了幾個月的柴米油鹽,所以說全面饑荒不夠客觀。



查韋斯政府擴大了這個國家的貧富差距。

工作關系,在這裏上到部長州長,下到壹線工人,三五九流都打過交道,貧富差距之大是觸目驚心的。查韋斯政府多年來的高福利政策是把老百姓慣壞了,拿石油換來的限價食品,限價汽車,限價生活用品,對於那些希望不勞而獲懶人簡直是喜聞樂見。隨便舉幾個例子,壹支歐樂b牙膏只要1人民幣,壹罐雀巢奶粉合人民幣2塊錢,壹輛政府限價的奇瑞汽車折合人民幣5000,這都是違背市場規律的,草根的眼光是短淺的,壹天吃飽喝足,就是好政府,就給妳投票,所以十七年來反對黨從未在國會贏得過多數席位。

高福利政策表面上是為了消除貧富差距,實現共同富裕,但當捉襟見肘的外匯儲備再也支撐不了這樣的福利,而那些習慣領取政府救濟糧的窮人也早已失去了通過勞動獲得報酬的能力,這是最可怕的,正所謂授人魚不如授人予漁,可惜查總統不懂,馬總統更不懂。我認識的凡是有點頭腦,做事情勤快的委內瑞拉人,絕對不會餓著。每個民族都有劣根性,要說這個民族,很大的劣根性就是好吃懶做,只會索取而不思進取。窮本不是錯,窮又懶,餓死能怪誰?

實行多套匯率體制後,這個國家的美元全落到個人口袋裏了,富人更富,窮人更窮。



油價下跌不是罪魁禍首,政府要承擔主要責任。

同樣是產油國,沙特伊朗阿聯酋人民挨餓了麽?失敗的經濟建設規劃,嚴重扭曲的經濟結構,和壹而再,再而三的匯率鬧劇,腐敗到無藥可救的公務員隊伍,都是引發社會問題的根源。查政府出身草根,革命成功後對於經濟命脈的掌控太過集權,基本上是將本國私有經濟和外資趕盡殺絕,強行國有化。對於不能實現國有化的,實行多套外匯匯率管理制度,難以想象可口可樂,百事,福特這樣的世界巨頭在委內瑞拉賬面是虧損的。

工作上和委內瑞拉公務員打的交道最多,手上有權的公務員辦事明碼標價,還只收美元,去年選舉前後,整個委內瑞拉都沒雞蛋賣了,卻在在某個政府機構親眼看見他們每個人發壹大盒雞蛋,所以妳說全面饑荒?至少公務員還餓不著。

如果反對黨成功奪回政權,委內瑞拉會進入壹段陣痛期,流血不可避免,但憑借這個國家的資源和市場開放後資本的進入,重新振作也指日可待。

 楼主| 发表于 昨天 21:52 | 显示全部楼层
369.如何看待北大新入學專碩生的寢室分配風波?



7月26日,即將秋季入學的北大2018級專碩學生被告知將有45%的學生不會被安排住宿。
盡管招生簡章上聲明住宿自行解決,但從招生宣傳和往屆的經驗來看卻是會安排寢室(甚至法學院的招生簡章上聲明可以申請住宿,跟學校有出入)。
壹篇名為《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萬》的文章被廣泛傳播,並引起輿論對此事的關註。
https://www.bannedbook.org/bnews ... 0180729/978699.html
新華網報道:《北大專碩生無宿舍可住?回應:協調圓明園校區解決》
http://www.xinhuanet.com/local/2018-07/29/c_1123190917.htm
未名帖子——真想舉報了《為了留在北大,我可能要花二十萬》
https://bbs.pku.edu(dot) cn/v2/post-read.php?bid=438&threadid=16492161
知乎討論:如何評價北大回應專碩生無宿舍可住,稱將協調圓明園校區解決?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87435573

虎哥August 04, 2018

其實出國留學的孩子都知道,國外的高校都是不負責分配宿舍的,大多數學生都是在校外尋找住宿。

然而依然是國情不同,國外的人均收入壹個月至少2000-4000刀,住宿壹般是500刀壹個臥室(與人合租壹套公寓),我真的很難想象有人會窮得拿不出500刀壹個月住宿,要知道麥當勞打工壹天都能掙100刀。

而就拿北京的高校來說吧,北京人均收入不到6000壹個月,幾年前就聽說在五道口附近租壹個房間要2000-3000元壹個月,而且對於很多外地的孩子來說,其父母在家鄉月收入甚至都不到2000元,壓力可想而知。北大擁有全中國最好的財力資源,都如此,何況其他學校呢。

不過,北大對於外國留學生壹定是熱心招待的,他們來北大留學,壹定要安排宿舍,而且宿舍條件這麽好,生怕其生活過得憋屈,這其實是量天朝之物力、與友邦之開心的心態。我以前畢業的壹所985高校,就親眼見過留學生宿舍是兩人壹間,可以男女混住,有食堂,有浴室,有空調。而當時我們中國學生是8人壹間宿舍。

不過就宿舍而言,最根本的原因應該是經費的問題,如果經費充足,不可能出現資源緊缺的問題。不過教育經費如果出現短缺,我也是可以理解的,畢竟養老金、醫療經費不都出現了空缺嗎?這還是北大,當然也不排除撥款被壹些人貪汙部分的因素。

還有壹些因素,可能是這些年就業不景氣,研究生突然擴招的厲害,比如:

周林教授:研究生擴招很猛生源競爭很狠-上海交通大學
https://www.sjtu.edu(dot) cn/info/1267/11274.htm

今天看到壹個推特,有人說短缺經濟可能又要來臨,也許可以從這件事嗅到點什麽吧?

370.為什麽韓國總統大多無法“善終”?



鹿ㄦAugust 04, 2018
非常瑣碎的想法

如果是在威權政府時期,由於並沒有建立壹套法制或默示慣例,導致接班時常陷入零和遊戲。即使是文人官僚上臺,也非常容易因為執政失當,被軍人領袖取而代之。非常非常粗略來講,會跟在軍隊的名望、美國是否支持、當時的軍文關系(軍人與文人政府),以及執政期間的作為有關

有因為嚴重貪汙與經濟,最終失去美國支持而落魄下臺的,像李承晚。也有是因為下屬不滿,後被政治暗殺的,像樸正熙。有的則是執政基礎薄弱,被軍事政變趕下臺的,像崔圭夏

在進入到民主化後,威權時期所累積的貪腐與黑暗,並未從此放過韓國的政治。這有部分原因是欠缺法制的政治文化,也和韓國的經濟結構有關。與著重中小企業的臺灣不同,韓國是以政府為主導,扶持幾個重要的財閥,並賦予減稅、銀行借貸、許可證等優待。即便在1997年經過壹次大型整頓,韓國至今經濟成長仍大幅仰賴財閥企業

結果與法制的欠缺相結合,就是嚴重的腐敗。像是民主化早期的總統,盧泰愚被指控貪汙。要不然就是身邊的親信與家人被指控收賄,像是金大中、全泳三與盧武鉉。個人認為,這就是壹種舊時代所積累下來的官商關系與慣習,仍然在持續傷害著韓國的政治環境。現在韓國擁有獨立的司法與媒體,所以會讓這些事情披露出來

也跟社會與文化有關,韓國是壹個比看上去還要傳統的國家,重視長幼順序。結果就是造成在潛意識中,仍然想要去依循舊有的規則與慣例行事。但這個貪腐黑暗形象,又同時是現在的韓國人非常想要甩開的包袱。這些醜聞不斷的刺激,提醒他們韓國仍有這麼落後的壹面。因此越要表現激烈,進行切割,要顯示自己已經非比尋常

這是相當復雜的問題,牽涉到韓國的民主化進程、經濟結構與政治文化。個人認為,就是威權時期累積下來的惡習問題。在過去,或許可以用經濟發展與言論控制作為掩護。在法制與言論環境成熟後,就是泡沫破裂後的大還債

371.妳身邊的共產黨員都是怎樣的人?



主要是想了解普通黨員在日常生活中對生活、工作的態度,以及周圍人對他們的評價。

LaFleur/milu/truelies/ShaSamaAugust 05, 2018

by LaFleur:

身邊的人,85歲了,年輕時給縣長當秘書,後擔任當地XX日報總編輯,當地市誌總編纂,人大副主任,經歷過土改,五七幹校,算是老革命了。現在壹提起共產黨就要開罵,說是狗屁的共產黨。

心氣很高,有免費醫療的福利也不去辦。家中有很多藏書,也會用電腦上網打麻將看新聞。

幾個兒女都是體制內的基層,普通人,比較清貧。

------------------------------------------------------------------------------------------------

據老人口述,在該縣的反右實際是走形式,壹幫人聚集起來模擬壹下抨擊老同事,就結束了。

大饑荒時期,該縣餓死1萬人(全國當時2000多個縣市),他認為耄早這時就該引咎辭職了(耄當時是國家主席)。

後來老人也被下放至五七幹校,但過了壹段時間就回來了。

從此擔任文字編輯直至退休。


By milu:

我之前國企的區域經理,30+,月薪6k+還有其他福利,西北十幾線城市。

有次黨委讓他們寫包子思想心得,四個厚筆記本必須得寫滿。這可把我們經理害慘了,沒日沒夜的抄,邊抄邊罵!我也罵,TMD活就剩我壹個人幹了啊!!!

除了琢磨著怎麽升遷,我們經理平常沒事就叫人打麻將下棋,沒有其他不良嗜好。

雖然是黨員,但是和其他大城市工薪階層沒什麽區別,還房貸養家養孩子而已。對赤匪可沒什麽死心塌地,其實目前大多數黨員都是這樣,為了利益入的,不是以前那種包衣。


By truelies:

背景五線城市。

姥爺是黨員,年輕時候當過村民兵連長之類的。去年夏天我提出想法後跟表妹壹起給老人買個冰箱這才用上現代電器---也不是說兒女不孝順,平時家裏兒女都是買吃買喝給零錢,都疏忽了給老人買個電器大件方便生活。姥姥姥爺都80歲人還上地幹農活。按姥姥的話說,當年舊村改造拆遷蓋樓作為黨員帶頭很積極,分房子有人作弊結果分個頂樓老太太根本爬不上去,意思是有活帶頭幹,壞事先出頭,好事分不著。最近壹些事情好像是作為老黨員壹些政府發的福利好幾年了被鎮上有關人員扣除,要寫上訴信我爸幫忙寫的,也不知道什麽結果。就是平凡的農民老頭。最近因為要裝修新樓需要資本,老人家的兜底都曝光了,大約1萬不到,這還是平時吃喝很省,我是覺得很窮了。

姐夫,政府機關工作,具體職位不知,好像有專屬司機,也是官二代應該。姐姐是醫院工作,最近兩年換的兩三層的房,好像四五百萬,分期,也說家庭壓力很大。姐夫很沈默,可能跟我們農村的親戚也是說不上話那種,我了解也不深,跟他們只過年走動。

姨姥爺,退休前某某局長,現在幾個兒子就是我表叔表大爺什麽的,都是政府某某局長,其孫子也在國外定居了。前年比較年輕的表叔癌癥,治療花了兩三百萬,好像是最後私家車也賣了,加上房產什麽的家庭財富大概這麽個體量,多活了半年也去世了。作為姨姥爺的窮親戚,除了過年平時他們壹家也不於我家走動的,按我媽媽話說,跟這樣的親戚攀比不上,說不上話,這幾十年來也從來沒有因為他們體制內沾他們的光。他們作為標準體制內,我絲毫對他們家庭不了解,無論是工作還是性格方面,只是覺得是富裕的親戚,說壹些親戚的話,他們也不會跟我們談他們的工作,平時家庭聚會,也不會說政治的話題。對姨姥爺其人,我只能評價是這個80歲老人眼界很開,比普通的老人更看得開,什麽都懂。



By ShaSama:

我爸是國有企業全資子公司中層,黨員,平時主要工作是項目管理,企業體系管理辦公室啥啥啥的……

他壹般不去參加黨的會233333,覺得那玩意沒啥用,他也不求升遷,壹年拿個20萬在我們弱省會城市也算是美滋滋

工作認真有條理,很多事情看得清楚,但是都不說,只是回到家裏和我聊聊

我姥爺,老黨員,60年代西安電子科技大學畢業, 參軍,然後就在青海金銀灘呆了20年,戰風沙鬥冰雪,89年退伍轉業,現在早就退休了。平時能見到的福利基本是由於他的年齡超過70而獲得的,而不是因為他的黨員身份233333公交車免費,公園免費,每個星期都有免費的電影券,每個星期都會自己去電影院挑最新的大片來看。退休金壹個月也就是7000~8000。因為是分配的老小區,走路10分鐘就是三甲醫院,有時候會去拿點藥,也就是這樣了。

他從來都不講自己工作的事情,只是有時候CCTV放壹些關於兩彈壹星的紀錄片的時候他會正襟危坐,認認真真的看。

退休之後最喜歡爬山,放風箏,遊泳。

我和我媽政治面貌是群眾,不多說了

中國共產黨作為壹個擁有8900W黨員的大黨,早就超過了壹般我們對於政黨的定義。它滲入到我們每個人的生活、家庭、工作當中。

當我們想罵“TMD共產黨就是XXX”的時候,其實說明有很多中國人就是那樣,中國人是什麽樣,反映出來的共產黨就是什麽樣。當妳覺得中國人人性的閃光點似乎還蠻多的時候,其實也說明共產黨也有很多這樣的閃光點。


372.大家談壹談自己思想的漸變過程吧?



浮塵August 05, 2018
我從小就喜歡看書,壹開始了解社會的黑暗是看了許多有關黑暗時期的文學作品,比如說余華的《活著》、路遙的《驚心動魄的壹幕》、莫言的《生死疲勞》等等,甚至從《三體》中我都看到了文革中血腥的掙紮。

壹開始我只是為了遭受迫害的右派抱不平,畢竟我從小就莫名有種知識分子的情節。但隨著閱讀量的增加,特別是學會了用歷史的目光看待事物後,我漸漸地開始懷疑從小被灌註的我黨光偉正的歷史。後面我又陸陸續續讀了劉瑜的《民主的細節》、《觀念的水位》等社科類的書籍,對西方民主有了壹定的了解,對比之下,我覺得中國的現狀本不該這樣,我們值得壹個更好的未來。就像劉瑜說的,妳不能綁住人民的腳,然後說中國人不會跑,並扣以中國人劣根性的帽子。而當局就像王小波筆下《花剌子模的信使》中的花剌子模君主。

後面又因為野夫的《鄉關何處》,我知道了六四事件,以及當初奔赴延安的熱血青年許多死在了整風運動中。為了了解六四,我學會了翻墻,為了求證我後面又讀了羅斯·特裏爾的《毛澤東傳》、章怡和的《最後的貴族》和趙紫陽的《改革歷程》等書,知道了“往事並不如煙”。

但不幸地是我在現實生活中我還沒遇到過誌同道合的人,我曾問過我爸關於六四事件的看法,他只說了壹句殺得好,至於大學同學,壹半是啥也不知道的歲月靜好派,剩下的人中壹半是五毛,壹半是把頭埋在沙子裏的鴕鳥。

“如果發出聲音是危險的,那就保持沈默;如果自覺無力發光,那就蜷伏於墻角。但不要習慣了黑暗就為黑暗辯護;也不要為自己的茍且而得意;不要嘲諷那些比自己更勇敢的人們。我們可以卑微如塵土,但不可扭曲如蛆蟲。”

這是我非常喜歡的壹句話。

P.S.我記得前不久我熬夜看余華的《兄弟》,看到宋鋼的父親被活活打死在汽車站的時候,我壹個人在床上淚流滿面。

總的來說,我的覺醒是自我的並且與文學有著深厚的淵源。

最後引用壹下別人對《長夜難明》的壹句評價“縱使有人舍命燃燈,終究是長夜難明。”


373.古代中國為什麽不允許私人賣鹽?



fricasseeAugust 05, 2018
鹽是絕對必需品,沒有任何壹個人類可以不需要食用鹽而生存。

而鹽的生產源頭與環節渠道非常單壹,可以非常簡單的得到控制,而不像食物與水壹般難以限制其生產。

所以政府控制了鹽的出產環節,在征稅販賣上可以將利益最大化,沒有基本生產成本,只有人力成本。

時刻都有產出,不會因為季節問題斷供或天災減產,人對鹽的需求是恒久不變的,消費需求單壹固定,不會出現有錢了不吃鹽的問題,只要是個人就是鹽稅的“納稅人”。

這裏就很好理解,財政收入分很多種,農業上的稅可能以徭役或按守成繳納,兌換物是固定的,而稅收並不能對所有階級的人起效,比如商人或士大夫,他們是不生產農業產品,所有實際上稅收到他們這壹環節就少了很多。

而士大夫是統治階級,較早期王權皇權都不能有效約束,壹直到宋朝開始皇權地位才飛速提升,稅是不能亂收到他們頭上的,歷朝歷代亡國都是地方的士大夫變強開始。

所以不上不下的商人壹直是被打壓的壹個特殊群體,遊離於農業生成外的存在,傳統農業的稅收項目難以對他們起效。

他們的共通點就是,都要吃鹽,也就是說必須通過鹽這種生存物資,來統壹向所有階層征稅,壹年三百六十五天,壹天二十四小時,無時無刻的都有人需要鹽,而政府能輸出這種產物來賺取收入。

因此鹽稅非常重要,可以讓政府收入暴漲,並且有壹個基本的穩定保底,理論上不存在收不上稅的問題。

換個角度想,把鹽理解成毒品,全世界人都有毒癮,不吸就會死,政府控制了所有毒品的渠道,然後開始征稅,會是多重要的壹種經濟來源。

這種情況下,就很好理解私鹽存在的背景了,鹽的獲取不是極其困難的,特定環境下反而非常輕松。

是古代朝廷將鹽這種人的必需品,當成壹種壟斷資源坐地起價,用暴力讓民眾付出更多的勞動力換取生存用的鹽分,也可以當做是變相的剝削。

私鹽就是明明制鹽技術並不多麽高深復雜的情況下,剔除了朝廷的無理剝削,將鹽更貼近於可能的市價給大眾,即便如此依然是無本暴利,很多私鹽販子能由此坐擁萬貫家財,甚至與官軍對抗,也反應出私鹽的開采難度很低了。

快速的大筆賺錢、難以被追查、生產不需要成本、有無限的市場,這樣的產品可以輕松擊垮朝廷的鹽稅來沖擊統治,對誰都是有吸引力的項目。


374.專欄文章: 壹線城市青年的真實生活狀況



品大蘿蔔August 05, 2018
租房是逼不得已,壹線城市房租已經貴到沒譜了,還要和室友合租,真的沒錢沒精力去改造了。如果硬要說有什麽追求的話,希望房租降壹點兒,離地鐵口近壹點,上班時間能短壹點。

1. 和下面壹個回答壹樣,同93 年,眨眼已經畢業2 年,像我這種畢業後留在上海工作的外地人,買房的可能性微乎其微,早就放棄了這壹想法。上個月我媽跟我說,準備在老家鄉下蓋房子,我還有些欣慰,可是隔幾周電話裏又說,申請提交之後沒有通過,政府不批,只準買不準蓋……

我身邊的同事朋友,基本也壹樣,在上海租房,每年都要找中介,每次大家群裏聊到房子這個話題,都是各種唏噓,沒資格為國家接盤,拖了國家後腿。如果能買得起房,誰願意租房折騰?

搬家次數多了,也總結了很多經驗。5 月份搬家最迅速,周六找中介看了8 家,終於發現壹個合適的,晚上8 點把房東叫過來火速簽合同,然後連夜打包行李,用的是去年淘寶買的七八個大紙箱子,膠布封好,周日叫了搬家服務,六十塊錢壹車就拉過去了,整理好之後,周壹正常上班。

速度快到我都佩服我自己……為啥這麽急?還不是被迫,節約時間啊,不用再請假了。


2. 工資也就那麽多,交了房租,水電煤網費,還有日常開銷,都沒有結余了。至於租房改造什麽的,看知乎上很多人分享,講真,裝修真的那麽重要嗎?我真的沒有精力搞那個,空調、洗衣機、冰箱這種大件也不缺,沒有改造的必要,有這時間我寧願去打掃下衛生,炒個菜犒勞下自己。

中午還聽到同事吐槽,說現在最怕的就是挺久沒聯系的同學發消息,問周末有沒有空吃飯,不是借錢湊首付,就是結婚發紅包,借個五六千,自己就從溫飽變成青黃不接,發個紅包,五六百又打了水漂。

3. 還有就是壹直處於焦慮的狀態,前幾個月剛換房子,房東很同情地跟我說,妳們外地人在上海上班真辛苦,這是實話,但是堅持留下來,也是因為這裏有合適的工作,至少還能追求壹下自己的夢想,回老家根本都不知道做什麽。在壹個臨時落腳的城市,還在乎什麽居住狀態,力所能及的範圍內,過得好點就行。

有時候會覺得這個社會非常諷刺,比如早高峰的公交車,有個大媽在罵壹個年輕人不給她讓座,大家心裏或許都在鄙視那個年輕人。

可是誰想過沒有,這個年輕人,可能是昨晚加班到1 點,早上7 點起床擠公交,身心疲憊,從外地來大城市工作,兢兢業業,每月交壹大筆房租,繳納養老金,深夜回到出租屋。

而那個本地三套房的大媽,身體健康,早上還約了人壹起打麻將,中午收下房租,下午去領養老金,晚上跳跳廣場舞。

4. 平時也不敢買大件,唯恐搬家的時候折騰,多幾本書都覺得重。畢業兩年,搬了三次家,工作地點變動是經常的事。

前段時間,正好壹個同事的朋友要離開上海回老家,壹堆裝修的東西帶不走,到處送人,組裝的鞋架和書架,煲湯的鍋,各種零碎的東西。

她說,看上的東西隨便拿,當初買來拆快遞的時候,我猜她肯定是非常開心,現在逃離魔都,這些反而變成了累贅,扔了又可惜,送出去才是壹種解脫。
……
無根之浮萍,我覺得這才是中國大城市年輕人真實的居住狀態,不需要廉價的墻紙和家具來粉飾。



375.作為臺灣人,妳為什麽支持臺獨?



註意:這道題請有且只有臺灣人回答,其他人請不要
我作為大陸人,雖然反對妳們臺獨,但我誓死捍衛妳們臺獨的權
但理性想問:妳們為啥想獨立?單純的討厭土共嗎?還是妳們真的認同日本大於大陸

鹿ㄦAugust 06, 2018

瑣碎的想法。由於非臺灣歷史專家,煩請指正

大陸人對於臺灣現代進程與政治的理解,那絕對是非常差的,大概跟臺灣對大陸的了解差不多。這是個人反對統壹的主要理由,在中共的政治體制下,根本無法自由闡述意見。貿然統壹,只會埋下日後沖突的種子,非兩岸人民之福。

臺灣主體意識不只是與兩岸關系有關,最主要是本身的民主化進程。以大中國為號召的價值觀,影響性逐漸地日益消逝。加上對於中共的恐懼與排斥,更是使中國符號成為具爭議的事情

最原始的臺灣獨立思想,是與反抗國民黨統治有關。部分因為原本在日本殖民時期受到重用的本省菁英,被剝奪參與政治的權力,並在爆發二二八事件後,遭到嚴重的清算。也有部分是抗議蔣氏統治下的威權體制、言論箝制與司法不彰。最後這群以本省族群為主的菁英們得到的結論,就是認為臺灣人才有資格統治臺灣。而蔣氏統治下的國民黨政府,是壹種外來政權,缺乏正當性

因此,以臺灣為主體性的歷史觀,就與國民黨威權政府式的中國史觀有很大不同。前者強調臺灣從古至今,就是被強權所殖民與欺壓,未嘗有壹刻能夠掌握自我的命運。因此必須要建立新的國家與國號,才能逃脫命運的輪迴。在民主化初期曾經很有號召性,這與國民黨主張的價值觀開始衰弱有關。人們不再相信反攻大陸的號召,並質疑外省族群壟斷了政治與經濟。最終演變成壹種仇恨,認為這群「外來者」壹心只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壓榨著「我們」的權利資源

不過,在實現民主化後,事情又有所不同。首先是政治權利獲得了平等,以及言論與媒體環境的改善,大大消弭了省籍對選舉的影響性。而國民黨本身也進行轉型,改變以往復興中國的目標,轉而以經營本土為主。開始大力啟用本省菁英,並以建設臺灣作為選舉號召。此外也處理二二八等政治事件,進行了道歉與平反。這些演變都使得以臺灣為主體性的政治訴求,成為選舉與政治的主軸,排擠並邊緣化對中國身分的認同

然而,隨著近年的中國崛起,北京進壹步的對臺加壓。讓統獨議題再壹次成為臺灣的政治熱點,並開始有壹些新的聲音出現。有些人看到了對岸的強盛與臺灣的衰敗,因此想膜拜強者;也有些人從信心上被擊垮,迫不急待地想要臣服;也有的人暗自竊喜,想要復辟舊有的價值觀;但大多數人是非常麻木,厭倦於日復壹日的政治口水。對於大陸既無喜愛,也沒有想要理解的興趣,就是壹個賺錢的地方。其實這個問題不妨查Ptt討論區,可以看到更「真實」的想法

個人對統獨仍沒有絕對的定見。理由也很簡單,因為我不是那個時代的人

376.專欄文章: 很多品蔥用戶受到中共洗腦教育毒害而不自知



昵禾爾August 06, 2018
有壹些品蔥用戶,壹方面覺得中國不民主,中國應該民主,可壹方面又連民主是什麽都不懂。這些人每次看到與他們不同的觀點時,就把對方當成是敵人,或者是敵人的朋友。在我看來,這些人其實就是受到了中國洗腦教育的毒害卻沒有意識到。

實際上,在現代民主社會,言論自由是壹個不可或缺的概念。壹個人就某項具體事務表達自己的觀點,只要沒有進行人身攻擊,那麽這就是他的自由,與他人無關,他人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這個人觀點,但是沒有必要往這個人身上扣帽子,進行人身攻擊,這就是所謂的君子和而不同。

舉例來說,本人曾經發表過壹個觀點:美國之所以進行貿易戰,最終還是為了美國經濟利益,簡單說就是為了錢。這樣壹個觀點,並沒有妨礙其他人,也沒有為任何人辯護,我也沒有非要說服誰,非要別人同意我的觀點。其他人可以同意,也可以不同意,這都是大家的自由。然而,有壹些品蔥用戶,卻有著這樣的邏輯:中共專制獨裁,美國在同中共進行貿易戰,那麽美國就是中共的敵人,而妳又批判美國,那麽妳就是美國的敵人,根據毛澤東所謂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觀點,妳必然是中共的朋友,在為中共的專制獨裁進行辯護,然後這些人就跳出來大扣帽子。這實際上就是受到了毛澤東洗腦教育的毒害,可笑的是,這些人壹方面反對毛澤東和中共的專制統治,壹方面卻又受到中共洗腦教育而不自知。

事實上,世界是多元的,並不是只有朋友和敵人這兩種人,敵人的敵人,可能是朋友,也可能是共同的敵人,也可能是毫無關系的路人。批判美國進行貿易戰的動機,並不代表支持中共的專制統治,不代表反對民主,這根本就是兩個概念,我可以既批判美國,又批判中共,連這壹點都區分不了的人,實際上就是受到了中共洗腦教育的毒害而不自知。


377.妳對品蔥有什麽失望的地方?



21August 06, 2018
我對品蔥沒有任何失望的地方。

首先,本人從來沒有抱著和網友雙向交流的態度發言。我的操作完全是單向的。這裏只是壹個論壇,我在這裏的發言是在向大眾宣傳我的個人理念。 —— 我不是來被壹個陌生網友說服的。而且 我只講故事,不講道理。聽完我的故事,道理妳自己去悟,我也不強迫妳對我的認同。這也就是為什麽我的操作可以是單向的,我不強迫妳,妳也別想強迫我:我的 “對中共的偏見” 皆來自於中共,想改變我的想法 那麽請去改變中共,中共改變了那麽我的想法自然就會改變。否則不要浪費時間“說服我”。

其次,我不需要愛這個論壇,也可以在這個論壇發言。包括 “早期網站氛圍很好、後期氛圍變差、早期人員慢慢流失” 這種給自己加戲的行為,我個人很不理解。對論壇的愛,我不懂,也不需要懂。鱷魚的眼淚,我也不需要流,更不會自覺維護它的什麽社區氛圍。

最後,我可以聊壹聊個人存在的意義。本人言論裏的每個字掰開之後寫的都是反共,在貴站貌似沒見到比我反共反得更犀利的。反共言論和反共言論也是不壹樣的,別人瞎反 我無所謂 對我沒有幹擾,我的發言皆為我獨立思考結晶。顯然,中國大陸的惡魔,品蔥壹個小小網站哪能夠搞定它?但是 也可以為搞定它而出力。總之,若幹年後,品蔥網很可能是壹個活化石壹般的存在。即使網站關站,這也是壹段可以在風中飄蕩的歷史,自在人心:不是因為壹個網站,而是因為反對赤化的決心! ( 也就是 即使不是在品蔥,我也可以去別的地方發文章反共 )

綜上,對於這個網站,實在是沒有什麽可以失望的地方。因為我要說的 都在我以往的文章和回答裏,我對我自己沒什麽可失望的。



378.為什麽CPU都是偶數核?



現在電腦的Cpu核心數都是偶數,比如intel的,都是2核,4核,6核,
為啥沒有奇數的呢?比如5核7核11核的;
還有線程,壹般是1核對1個或2個線程,為撒不能弄個3核9線程,7核5線程的CPU?

流可 August 06, 2018

手機CPU有奇數核,AMC也出過3核PC用CPU。偶數核多主要是因為市場需求和加工工藝的共同結果。

那麽為什麽奇數核心的CPU這麽少見,這要從CPU芯片的誕生說起,我們這裏主要談PC消費級CPU。
1、由於每壹顆CPU芯片都是從晶圓上切割出來的,而由於制造工藝等壹系列原因,晶圓必須是圓形,而如果想在圓形的晶圓上切割更多的die,那這顆die只能設計成矩形,從而減少浪費和成本,同時矩形排布的die在晶圓上切割起來也更有效率。
2、矩形的die決定了內部的核心構造也最好是矩形並且盡可能對稱,對電路設計有所了解的都知道,在布線上也要盡量走直線,這樣不管是難度系數還是制造效率都會好不少,更有利於核心各個模塊的排布,設計的芯片也能盡快投產,畢竟在半導體設計行業,時間是非常寶貴的,芯片良率高低也都直接關系著妳的成本和收入。
3、我們可以看到,大量的多核CPU構造圖中的核心部分往往都是相同或對稱的矩形,其實表面上看就是設計好壹個die後進行鏡像復制成多個核心,這樣不管是雙核、四核、還是六核都完全符合矩形die的構造,然後再加上各級緩存、內存控制器、核芯顯卡等部分組成壹顆完整的CPU。
就像上面說到的三核羿龍處理器本身也是四核的die,它是由於可能某壹個核心存在缺陷進行屏蔽或者人為市場細分的產物(人為屏蔽掉合格的核心以滿足三核CPU的市場需求)。 看看下圖英特爾sandybridge的CPU核心構造,理論上設計成幾個核心都可以,但是傳統的雙核、四核等偶數CPU核心數已經深入人心,假如8700K僅僅比7700K多壹個核心也不會有很明顯的性能提升,消費者是難以買賬的,所以要麽繼續擠牙膏,既然要大升級就索性成雙成對的提升吧。
最後順便提壹下手機上的CPU,其實在很多手機SOC中,由於集成了眾多功能模塊,也為了更精確的控制功耗和性能,奇數CPU核心並不鮮見,比如蘋果A8X,英偉達tegra3等都是原生奇數CPU核心設計,以後也可能出現更多的奇數CPU的SOC,比如三個高性能核心+兩個低功耗核心等等。
千機數碼:CPU有單核、雙核、4核,然而3核、5核、7核都哪裏去了

379.為什麽有人說中國/中國人有暴發戶特征?



razor_sharpAugust 07, 2018
個人認為這源於國人“好面子”的民族性。

照 明恩溥 的觀點是,“好面子” 源於 (生活中)“好表演”,“好表演”源於“好戲劇”。

國人愛“看戲” 愛“演戲” 是壹種不僅限於權貴階層的全民性的特性。

而戲劇表演的壹個特點就是要誇張,在有限的時空裏盡可能多的吸引觀眾的註意力,誇張的臉譜、動作,熱烈的鼓點、節奏都是出於這個目的。國人們很多時候是壹種情感驅動型的生物,誰能更多的吸引到他人感官上的關註,誰就能獲得相應的更多的社會上的支持。無論是“表演者”還是“看戲者”都應深諳此道。

如果非要以壹種理性的思維看待暴發戶的行為,甚至指出這種行為的不合理性,那也太讓人“下不了臺”了。

----------------------------------------------------------------------------

剛剛在看 張宏傑的《中國國民性演變歷程》,裏面正好講到了“暴發戶精神”和“貴族精神”。想起與本題相關,於是決定在此跟大家分享。以下內容為其中的第三章《春秋時代的“貴族精神”》。




對於貴族精神,中國人已經很陌生了。雖然現在許多別墅小區,都起名“貴族苑”“貴族莊園”“傲城尊邸”之類;雖然今天的中國人開始崇尚所謂“貴族”生活,但是很不幸,大部分人所理解的貴族生活,就是住別墅、開賓利車、打高爾夫,就是揮金如土花天酒地,就是對人呼之即來揮之即去。

其實,這不叫貴族精神,這叫“暴發戶精神”。

什麽叫貴族精神呢?讓我們先從宋襄公的故事講起。

讀過《毛選》的人都知道宋襄公的泓水之戰。通過那壹戰,宋襄公被標上了“蠢豬式的仁義”的標簽,成了後世中國人嘲笑的對象。

《韓非子》中是這樣記載這個故事的,說是宋國與楚國打仗,宋國軍隊列好了陣,楚國軍隊渡過泓水來交戰。宋國的軍官對宋襄公說:“楚軍比我軍人數多,我們應該趁他們正在渡河馬上發起進攻,那樣楚軍必敗。”

宋襄公卻回答說:“不行,那不符合戰爭規則。君子說:‘不能攻擊已經受傷的敵人,不能擒獲須發已經斑白的敵人;敵人處於險地,不能乘人之危;敵人陷入困境,不能落井下石;敵軍沒有做好準備,不能突施偷襲。’現在楚軍正在渡河,我軍就發起進攻,不合仁義。等楚軍全部渡過河,列好陣,我們再進攻。”(“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古之為軍也,不以阻隘也。寡人雖亡國之余,不鼓不成列。”)

結果是等楚軍全部渡過河後雙方才開戰。宋軍因寡不敵眾,落得大敗,宋襄公也受了傷,第二年悲慘地死去。毛主席因此有了壹句著名的語錄,叫作:“我們不是宋襄公,不要那種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由於這壹最高指示,這個寓言被選進了中學課本,宋襄公成為全中國人都知道的著名歷史人物。

用今人的眼光來看,這位宋襄公確實愚蠢呆板得可以。但是如果我們對宋襄公所處的時代有所了解,就會知道他的選擇,正是對“貴族精神”的詮釋。

中國貴族文化的首要標誌是“禮”。春秋時代的上層社會中,“禮”如同空氣壹樣無所不在,就如同今天的“錢”無所不在壹樣。甚至在戰場上,人們也需要遵守“戰爭禮”。黃仁宇在《赫遜河畔談中國歷史》中說“春秋時代的車戰,是壹種貴族式的戰爭,有時彼此都以競技的方式看待,布陣有壹定的程序,交戰也有公認的原則,也就是仍不離開‘禮’的約束”。

春秋時以車戰為主,因此必須選擇好壹處平坦開闊的地點,雙方約好時間,大致同時抵達,等列好隊伍之後,鳴起戰鼓,驅車沖向對方。這就是所謂的“結日定地,各居壹面,鳴鼓而戰,不相詐”。

這種戰爭,更像體育比賽,要遵守壹定的次序。《左傳·昭公二十壹年》記載的宋國公子城與華豹之戰十分典型。雙方戰車在赭丘相遇,華豹張弓搭箭,向公子城射來,結果卻偏離目標。華豹動作敏捷,又壹次搭箭上弦。公子城壹見,對他不屑地大喊:“不更射為鄙!”意思是戰爭的規則是雙方壹人壹箭。妳射了我壹箭,現在應該我射妳壹箭了。妳不守規則,豈不太卑鄙了!華豹聞言,就放下弓,老老實實地等公子城搭弓,結果公子城壹箭射死了華豹。史書並沒有嘲笑華豹愚蠢,相反卻肯定他以生命維護了武士的尊嚴。

在今人看來,這些老祖宗在戰場上的表現似乎太迂闊了,其實不然。因為春秋以前的作戰方式和戰爭理念都與後世有很大的不同。春秋時期的軍隊都是以貴族為主體,戰士人數不多,幾百輛戰車而已,每次戰爭壹般不超過壹天。因此那個時候的戰爭更像是壹次大規模的紳士間的決鬥。貴族們在戰爭中比的是勇氣和實力,偷襲、欺詐、乘人之危都是不道德的。正如徐傑令所說:“春秋戰爭禮最大的特點,在於講究承諾,遵守信義,不以陰謀狡詐取勝。”宋襄公所說的“不重傷(不讓人二次受傷,就是不攻擊傷員),不禽二毛(不俘虜老年人),不鼓不成列(對方沒有排好隊列時,本方不能進攻)”,和《淮南子》所說“古之伐國,不殺黃口,不獲二毛”,正是那個時代普遍的戰爭規範。




不僅那時的戰爭規範今人已經十分陌生,那個時代戰場上貴族們的風度和言辭,更是今天的讀者難於想象的。《左傳·成公十六年》記述了晉國和楚國在鄢陵打的壹場大仗,讓我們看到春秋時代的“戰爭”是多麽彬彬有禮。史書的原文是:“郤至三遇楚子之卒,見楚子,必下,免胄而趨風。”

也就是說,在這次戰鬥裏,晉國的大將軍郤至前後三次遇到了楚共王。他每次見到楚共王,都脫下頭盔,趨避到壹邊,以表示對楚共王的恭敬。楚共王很欣賞這位晉國將軍的風度,派工尹襄贈給了郤至壹張弓,並說:“方事之殷也,有韋(紅色皮革)之跗註(綁腿),君子也。識見不谷(國君自稱)而趨,無乃傷乎?”

意思是:“戰鬥正激烈的時候,我看到有位打著紅色皮綁腿的有禮貌的人。他壹見到我,就遵循禮節疾步而走,讓他受累了!”

郤至怎麽回答?《左傳》說:“郤至見客,免胄承命,曰:‘君之外臣至,從寡君之戎事,以君之靈,間蒙(現在穿著)甲胄,不敢拜命。敢告不寧,君命之辱。為事之故,敢肅(作揖)使者。’”

意思是郤至接見了工尹襄,脫去了盔甲,聽他傳達楚王的話,回答說:“您的外國臣子郤至,奉了我國君主的命令作戰,在戰場上正穿戴著盔甲,不能下拜。承蒙您派人慰問,我心裏實在感到不敢當。因為在戰鬥當中,只好對您的使者行個敬禮了。”說完,對工尹襄作了三個揖就走了。

正如這個故事所表現的那樣,即便是血腥的戰爭中,優雅仍然是春秋時代貴族的基本追求。雖然彼此的目的都是擊敗對方,但他們言辭卻仍然處處得體。郤至對敵國君主不失尊敬,而楚王在危難之際,竟然也不忘去褒揚對手,並派人給他送去禮物。正如錢穆先生所評價說:“當時的國際間,雖則不斷以兵戎相見,而大體上壹般趨勢,則均重和平,守信義。外交上的文雅風流,更足表現出當時壹般貴族文化上之修養與了解。即在戰爭中,尤能不失他們重人道、講禮貌、守信讓之素養,而有時則成為壹種當時獨有的幽默。”

了解了這些背景,我們就可以了解泓水之戰中宋襄公並非是心血來潮。作為殷朝貴族後代、從小受到嚴格貴族教育的宋襄公,講究貴族風度是他根深蒂固、深入骨髓的觀念。在戰爭中,他既要取勝,也要贏得“漂亮”、贏得“合理”、贏得“高貴”。甚至在壹定意義上,風度大於勝敗。那些今天看起來迂腐的禮儀其實不僅僅是儀式和禮節,更是壹個階級不可更改的文化信念。宋襄公的“愚蠢”,其實是那個時代貴族風度的光彩流露。

其實有很多史書肯定了宋襄公的做法。比如《春秋公羊傳·僖公二十二年》對此事的評價是:“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臨大事而不忘大禮,有君而無臣。以為雖文王之戰,亦不過此也。”認為即使周文王遇到這種情況,也不會比宋襄公做得更好了。司馬遷在《史記》中也說:“襄公之時,修行仁義,欲為盟主……襄公既敗於泓,而君子或以為多,傷中國闕禮義,褒之也,宋襄之有禮讓也。”就是說宋襄公雖然失敗了,但是很多君子認為他值得贊揚,他們感嘆在禮義缺失之時,宋襄公卻依然秉持禮讓精神。

直到宋代蘇軾的《宋襄公論》,才開始以成敗論英雄。蘇軾以反傳統的姿態指出,不論如何,兵敗於楚,就是宋襄公的罪過:“至於敗績,宋公之罪,蓋可見矣。”當然,歷代批判宋襄公的言論以毛主席那句名言為登峰造極。後代中國人對宋襄公的唐突,其實證明了貴族傳統在中國大地的斷裂。




由於中國的貴族傳統中斷太久,今天的中國人確實已經很難理解先秦時代祖先們的內心世界。

好在大量的西方文學影視使我們對歐洲的貴族多少有壹些了解。也許通過援引壹些歐洲中世紀的歷史,我們更容易理解我們的祖先,因為貴族社會的壹些精神原則是壹脈相通的。如果我們感覺宋襄公時代的“不重傷,不禽二毛,不鼓不成列”過於古奧,那麽,打這麽個比方,也許就容易明白了:春秋時代的戰爭規則,其實就是中世紀歐洲的“騎士精神”。

歐洲騎士的行為準則是:不傷害俘虜,不攻擊未披掛整齊的騎士。不攻擊非戰鬥人員,如婦女、兒童、商人、農民、教士等。

歐洲騎士間的戰爭,和春秋時代的貴族戰爭壹樣,也是要擺好戰場之後,堂堂正正地對攻。搞突然襲擊,對真正的騎士來說,是壹種可鄙的行為。騎士精神包括兩個方面,壹方面是不畏強者,作戰勇敢,不得貪生怕死,另壹方面則是同情弱者,對失敗者寬宏大量。當壹名騎士俘虜了另壹名騎士後,必須將俘虜待如上賓。英法戰爭期間在克裏西及普瓦泰被俘的法國騎士,在英國人的軍營中就經常受邀與勝利者英國人壹起盛飲娛樂,活得安然舒適,直到被贖回為止。

這豈不正是我們嘲笑了千年的“宋襄公精神”?可惜的是,今天相當多的中國人崇拜騎士精神,卻很少有人意識到它是“宋襄公主義”的歐洲版。




同泓水之戰壹樣,春秋時代還有許多故事,我們今天讀起來,都感覺是那麽難以理喻,或者那麽可笑。其實,這些故事在西方貴族時代,都能找到類似的翻版。

比如在當年“批孔”大潮中,人們津津樂道的壹個故事是子路正冠。說的是孔子的弟子子路,在戰爭中陣亡,他臨死前還不忘系好被對手砍斷的帽纓,正冠而死。人們認為這個故事說明儒家學說是多麽害人,死到臨頭,還念念不忘教條。

其實重視儀表、重視細節,是壹種深入骨髓的教養。先秦社會禮儀無處不在,從穿衣戴帽到在宴會上怎麽與客人交談,每壹個細節都有繁縟的要求。今天的讀者如果翻閱《周禮》之類的先秦典籍,也許感覺這些記載過於煩瑣古板。這也是貴族社會的共同特點。中世紀法蘭西貴族以言談舉止的彬彬有禮聞名。法蘭西貴族從小也要經過嚴格的禮儀訓練。國王在宮廷女仆面前都要脫帽致敬,公爵們走過凡爾賽宮庭院,由於不斷地行禮,只能把帽子拿在手上。

禮教精神的壹個重要原則,是貴族在任何時候都要保持尊嚴和風度。子路在敵人的刀鋒下系好帽纓,其實正體現了貴族式的在死亡面前的從容不迫。西方的貴族社會也能找到類似的例子。法國大革命高峰的時候,路易十六和皇後都被送上了斷頭臺,皇後上斷頭臺的那壹刻,不小心踩到了劊子手的腳,皇後留下的最後壹句話是優雅的道歉:“對不起,先生。”

正如這位皇後的下意識反應壹樣,“貴族文化”的首要特質就是優雅。子路的最後壹個動作,不叫迂腐,叫教養,叫貴族風度。

另外壹個故事,今天的讀者讀起來壹定感覺更奇怪。

這個故事同樣發生在上文提到的鄢陵之戰中,晉國將軍韓厥打敗了鄭國的君主鄭伯。鄭伯乘車逃走。為韓厥駕車的馭手杜混羅說:“趕快追。他的禦者左顧右盼,心不在焉。很快就能追上。”韓厥卻說:“算了吧。不能再次羞辱國君了。”他命令馭手掉轉車頭,放過了鄭伯壹命。

這個故事反映了貴族社會的壹個重要信條,就是對對方的君主保持尊重。因此晉國的將軍在戰爭中遇到楚國的君主,也要行禮致敬。春秋小霸鄭莊公有壹次大膽地挑戰周王室,在戰場上大獲全勝,還射中了周王的肩膀。不過,在周王逃跑之時,鄭軍並沒有追擊。莊公說:“君子不欲多上人,況敢陵天子乎!茍自救也,社稷無隕,多矣。”就是說,我與周王作戰,是迫不得已,怎麽敢再淩辱天子!當天晚上,鄭莊公專門派了使者去探周王,並且問候他的左右近臣。

歐洲政治中也有壹個類似的傳統,那就是做過國王的人即使被從王位上推下來,也會受到必要的禮遇。這是騎士精神的表現之壹。因此,歐洲權力鬥爭中的失敗者鮮有被處死的例子。人們無法容忍壹個國王殺掉另壹個國王。他們不是不知道養虎遺患的道理,可就是不願破壞自己的騎士風度。1688年,威廉三世征討英國,從自己嶽父詹姆斯二世手中奪取了王位。之後他網開壹面,故意在囚禁嶽父的城堡前的大海上不設防備,讓他順利乘船逃到法國。第二年,他的嶽父就組織了壹支精良的雇傭軍在愛爾蘭登陸。威廉三世不得不從英法戰爭中騰出手來對付卷土重來的嶽父,雖然最後將詹姆斯趕回了法國,卻因此在英法戰爭中失利。不過,似乎沒有人因此而批評威廉的不智。

春秋時代的戰爭中,還有許多有趣的插曲。比如發生在楚國與晉國的另壹次戰爭邲之戰中的壹個畫面。那場戰爭晉國被打得大敗。在逃跑時,晉國的許多戰車陷入泥坑,狼狽不堪。楚國士兵不但不乘機追殺,反而還跑上前教晉軍如何抽去車前橫木,以便沖出陷坑。晉軍脫離困境後,還回頭對楚軍開玩笑說:“吾不如大國之數奔也。”就是說,還是妳們逃跑有經驗啊!

在今天的中國人看來,這種戰爭簡直就像小孩子過家家。其實這種“可笑”的場景在中世紀歐洲貴族的王位之爭中也經常能看到。

1135年亨利壹世去世,他的外孫亨利二世和外甥斯蒂芬都認為自己有權繼承英國王位,斯蒂芬搶先壹步登上了王位,亨利二世不服,從此領兵前來爭奪王位。在第壹次王位爭奪戰中,年僅十四歲的亨利二世經驗不足,準備不充分,還沒開戰軍隊就沒有糧餉,陷入饑餓,困窘之下,他居然向敵人斯蒂芬請求支援。而斯蒂芬呢,居然也就慷慨解囊,借錢讓亨利二世把饑餓的雇傭軍打發回家,第壹次戰爭就這樣可笑地不了了之。

數年之後,亨利羽翼已豐,卷土重來,雙方再次展開大戰,這次亨利很快取得勝利,斯蒂芬俯首投降。然而,雙方談判後達成的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雙方約定,斯蒂芬繼續做英國國王,不過宣布亨利二世為他的繼承人,壹旦百年之後,由亨利二世登基。

另壹場王位爭奪的結局更富於戲劇性。英國愛德華三世的兩個兒子蘭開斯特公爵和約克公爵的後代都對英國王位發生了興趣,兩個家族各拉壹批貴族,發動了內戰。因為蘭開斯特家族的族徽是紅玫瑰,約克家族的族徽是白玫瑰,所以這場戰爭被稱為玫瑰戰爭。戰爭的結局是不打不成交,兩大家族在戰爭中打出了感情,蘭開斯特家族的亨利第七,娶了約克家族的伊麗莎白,宣布約克和蘭開斯特兩大家族合並,結束了玫瑰戰爭,也結束了蘭開斯特和約克王朝,開創了都鐸王朝。

這些故事反映出,貴族時代的戰爭與平民時代有明顯不同。貴族間的戰爭壹般並不以殺戮和徹底征服為目的,只為分出勝負。所以戰爭壹般點到為止,給對方留足面子。在戰場上,大家是敵人,下了戰場,大家仍然是朋友。




多年思想政治課教育的結果是,“貴族”在我們的頭腦中成了壹個負面的概念,它意味著鋪張奢侈的生活和抱殘守缺的價值觀。其實,貴族們固然有保守、特權的壹面,也有優雅、超越和勇於承擔的壹面。

貴族精神的第壹條就是勇敢。俄羅斯貴族有為國獻身的光榮傳統,幾乎每個貴族都會把孩子送去當兵,沙皇也經常親征。《戰爭與和平》中,貴族安德烈將要走上戰場,抵抗拿破侖的侵略。他的父親老公爵對他的囑咐是:“記住,安德烈,妳要是戰死了,我會痛心的,可是假如我知道妳的行為不像是我的兒子,我會感到羞恥!”安德烈最終因在戰場上負傷而死。

這種情景在先秦其實隨處可見。和西方封建社會壹樣,中國上古的貴族都是武士,貴族男子都以當兵為職業。“吾國古代之士,皆武士也……有統馭平民之權利,亦有執幹戈以衛社稷之義務,故謂之‘國士’以示其地位之高。”翻開《左傳》《國語》,我們發現那些貴族個個都能上陣打仗,就連春秋末期的孔夫子,也長於武道,精通射禦之術。

春秋時代,整個貴族階級都以執戈披甲為榮,視沖鋒陷陣為樂。秦國在選擇國君時,首要條件就是勇敢:“擇勇猛者立之。”楚康王即位五年而無戰事,認為是自己的莫大失職。在整部的《左傳》中,我們找不到壹個因膽怯而臨陣脫逃的人。歷史學家雷海宗認為,壹般來說,春秋時的人們大多毫無畏死的心理,他們認為死在戰場上是最好的死法。

貴族精神的第二條是重視榮譽,敢於承擔。畢達哥拉斯說,貴族的生活是榮譽的,而奴隸的生活是牟利的。確實,貴族是壹個視榮譽重於生命的階層。他們自認為血統是高貴的,因此做事要光明磊落,不敢以卑賤的行為來玷汙自己的血液。

今天中國人往往認為貴族只意味著特權。有好處時先上,有危險時先逃。其實,權力也意味著責任。打個比方,西方航海業有壹個不成文的規定,在壹艘船沈沒時,船長必須最後壹個逃生。貴族在上古社會中的作用就如同船長。在享受特權的同時,也意味著他們在關鍵時候必須能挺身而出,為國家和君主獻出生命。

公元前541年的時候,在鄭國的虢地,各諸侯國召開盟會。這個大會叫“弭兵大會”。“弭”就是停止的意思,弭兵大會,就是停戰大會,停止戰爭,呼籲和平,號召各國和平相處。

但是這個大會正在進行中時,魯國的大夫季武子就出兵征討莒國。消息傳來,出席大會的楚國代表主張殺掉魯國的代表叔孫豹泄憤。晉國的大臣樂桓子趕緊去通知叔孫豹,表示要幫他做做工作,免於大難。

不料叔孫豹聽到消息後,卻拒絕了樂桓子的好意。為什麽呢?叔孫豹說:“我來參加諸侯大會,就是為了保衛社稷。我如果避免了大難,各國必然要派兵聯合討伐魯國。這不是給魯國帶來了災禍嗎?如果他們在這個大會上把我殺了,那也相當於懲罰了魯國,魯國就不會遭遇大兵壓境之險。所以我寧願死在這裏。”

這就叫承擔精神。這件事見於《左傳·昭公元年》和《國語·魯語下》。

壹個更有名的故事發生在公元前548年的夏天,齊國大臣崔杼設計殺害了君主齊莊公。事後崔杼找來太史伯說:“前幾天主公調戲我的夫人,被人殺了。為了照顧主公的面子,妳壹定要寫‘先君害病身亡’。”不想太史伯卻回答說:“按照事實寫歷史,這是太史的職責。”遂在竹簡上直書:夏五月,崔杼弒君莊公。

崔杼大怒,抽劍殺了太史伯。按慣例,太史之弟繼承乃兄之職,新太史在記載這壹段時,仍然直書:“崔杼弒其君”,崔杼又把他殺了。可是第三個太史還是照樣寫。崔杼嘆了壹口氣,只好作罷。壹個叫南史氏的太史聽說幾位太史都被殺了,大義凜然,“執簡以往”,準備續寫史書,走到半路,聽說已經直載其事,才回去了。

春秋時代的貴族們就是這麽簡單,這麽執著,這麽硬骨頭。

在死亡面前的盡責不茍和從容不迫,在影片《泰坦尼克號》中我們也可以看到:在大船即將下沈的時刻,船長沒有選擇逃亡,而是走進了船長室。設計師先生對女主人公的那句話深深地印在了觀眾的腦海裏:“我沒能為妳造壹艘足夠堅固的船。”然後他也選擇了與他的船待在壹起。這就是貴族精神在資本主義早期的遺存:盡責任,敢相當,在關鍵時候勇敢地迎向死亡。

看過《泰坦尼克號》,相信人們對當年“泰坦尼克號”在沈沒過程中,甲板上的樂隊壹直堅持演奏這壹幕印象深刻。在黑夜寒風中,忘我地演奏的樂手的形象,就是貴族精神的最佳詮釋。它告訴我們,有壹種死,比平凡的生更偉大、更永恒。




我們得重新定義文明與財富的關系。我們曾經說越窮越革命,越窮越高尚。其實貧窮從來不是好事。貧窮遮蔽了人的眼睛,讓他看不到食物以外的東西;貧窮枷鎖了人的身體,讓他像動物壹樣不停地被原始欲望折磨。貧窮剝奪了人的力量、尊嚴和權利。在人類文明發展早期,貴族階層與其他階層相比,不僅在物質上,而且在精神上、文化上,有很大的優越性。財富和地位讓貴族有了多余的時間和精力,來關心自己的尊嚴,完善自己的風度,發展自己的精神世界。壹代壹代的貴族教育,在貴族這個階層培養起壹系列比其他階層更為突出的品質。

貴族精神之所以寶貴,是因為勇敢、尊嚴、優雅、榮譽心等品性的成長和發育非壹朝壹夕之功。貴族精神的產生和完善就像釀酒,需要壹個代代承繼、陳陳相因的漫長過程。所謂培養貴族需要三代,壹般來說,第壹代貴族身上的草莽味、江湖味、暴發味是很難隨著時間的流逝徹底洗掉的。從第二代貴族開始,由於擁有良好的教育條件,他們開始形成與第壹代截然不同的生命經驗和價值觀。從第三**始,貴族們追求物質利益和開拓家族基業的激情開始淡化,貴族精神內化到他們的骨子裏,舉手投足、待人接物都透露出良好的教養和風度。

因此,貴族文化想要產生和傳遞下去,首要條件是穩定性。

貴族家族的分家方式保證了其穩定性。貴族們分家采用長子繼承制,即由長子承襲所有家產,別的孩子沒份。這是因為貴族的爵位是沒法分的,父親是公爵,不可能十個兒子個個是公爵,所以爵位只能給壹個兒子。有了爵位,就要有與之相配套的土地和財產,所以貴族家的土地不能像老百姓家那樣,壹分十份,壹人壹份。兒子們都要爭,怎麽辦?那就法定下來,只給長子。所以就形成了長子繼承制。

長子繼承制使得貴族家族能保持高度穩定性。英國大貴族往往能存在幾百年。1764年,約翰·道爾利普爾估計,大約50%的英格蘭地產是根據舊的財產繼承制代代相傳的。百年之後,法國學者希伯利特·泰納訪英後總結:“多數古老的地產是借助長子繼承制法則保存下來。”

這種穩定性是貴族精神產生的容器。只有貴族階層能提供代代相傳的、不間斷的、高質量的貴族教育。春秋時代的“六藝”禮、樂、射、禦、書、數,都是貴族的課程。禮樂指禮儀和音樂歌舞。射禦指軍事技能,因為春秋時代戰爭以車戰為主,駕車、射箭的技術是武士所必備。書數是指語文和數學。從“六藝”的內容看,它既重視文事,也重視武備;既訓練人的外在行為規範,也陶冶人的內在精神情操。這種貴族教育設計是相當均衡而合理的。而在歐洲,貴族的孩子在十歲左右就會被送到比自己家庭高壹級的貴族家中充當仆童,接受禮儀教育,觀摩騎士比武和訓練。

穩定性、優裕的、超越了功利追求的生活條件,使貴族的生活“並不僅僅是壹種比普通的生活更舒適、更無憂無慮或更高貴的生活,它是壹種質量完全不同的生活。它之所以是‘得體’的,是因為它達到了這壹程度——由於已經擁有了純粹的生活必需品,由於已經從勞作中解脫出來,並且克服了所有生物對自身生存的內在的迫切需求,生物性的生活進程不再受到制約”。(漢娜·阿倫特《人的條件》)據說歐洲貴族家庭壹個貼身女仆在文藝方面的知識比後來的專業人員還要豐富。在不必為衣食甚至功名煩憂的前提下,貴族們開始追求更高境界的東西,在這種追求中體現出人之為人的高貴之處。詩人葉芝認為,只有貴族社會才能產生偉大的統治者和廉潔的政府,才能保護藝術,因為貴族階級不再貪圖財富而且深明禮儀,所以他們才能使藝術家有閑暇來從事創作,使公眾有文化修養來欣賞藝術。

381.有哪些在國外習以為常,在中國國內不能做的事情?



ZHGAugust 07, 2018
以臺灣人的視角來看大陸

言論
臺灣的話,愛說什麽就說什麽,在總統府前揮五星旗、發共產黨傳單或拿大喇叭罵民進黨或蔡英文也沒人攔妳,在大陸就不提了
在網絡可以罵蔡英文是母豬之類的,在...不說了
臺灣的話沒有GFW這種東西
有人自殺了,不能在國產軟件裏發
臺灣可以自主維權,還可以大規模聚集(甚至佔領某些政府部門),而且還會得到各種非政府組織協助
在臺灣可以任意批評政府(廣場、街頭等等地點大聲宣傳造勢,網絡當然可以),而且有臺灣人以批評政府為樂,甚至以批評政府為榮(臺灣有些人有繳稅就是大爺的心態)
在臺灣可以以正當合法手段跟政府對著幹(政府也只能以正當法律手段處理,很多時候也沒辦法),當然也會有非政府組織協助
當然您也可以在臺灣辦媒體為共產黨唱贊歌,也不會觸犯任何法律(除非您收了XXXXXX的錢)
講好的,大陸真的是壹片和諧,政府和人民都和樂融融

國營企業
臺灣的公用事業是不能營利(水、電、鐵路還有汽油),而且很多時候都是倒貼,因為公用事業被認為是利民事業,也是納稅人養的,當然不能賺錢,賺的錢算誰的?

育樂
臺灣公立博物館非常便宜(臺灣也大部分是公立博物館),景點大部分也免費,大陸景點或博物館的話,熟人帶也是可以很便宜的...
臺灣沒有擇校費、贊助費或者補課費這種東西,也不必給老師送禮物(小學的時候看過壹次老師收禮,但小學後就沒見過了)
臺灣有生育補貼,上幼兒園,中產也有補貼,而且每家幼兒園都有質量保證,基本沒有虐童事件(我在臺灣真的沒聽過,要知道臺灣媒體可是非常嗜血的,這種驚悚的壹定會被報導)
臺灣的公立學校沒有所謂的單位保證名額,或是需要依照落戶排隊,只要是戶籍所在地,就是就近入學(高中以下教育)
臺灣的義務教育(高中以下),絕對保證入學,而且絕對不會退學,也不能退學,學校退學學生是違法的(只能輔導轉學,但也要家長同意),高中也是保證入學(但不強迫,基本可以視為義務教育的壹部份)
臺灣的高中或大學(不論公私立),只要是符合條件,基本也是各種補貼,甚至免費,當然還有壹定辦得下來的0利率學貸(覆蓋全學費、大部分書籍費與部分住宿費,很多人辦學貸賺錢),學貸可以到能真正工作的時候才償還
臺灣大學過剩,是個人都有學校念(所以某些粉紅口中的臺灣大學生22K也就是臺灣版的最低保障工資,當然現在最低工資比22K高)

政府
臺灣並不存在某些學校博士或碩士可以當直接官員的這種管道
在臺灣當公務員入黨並不會有實質的好處
臺灣政府官員必須要在自己規定的法律框架下辦事,若省去某些步驟可能會被敵對勢力彈劾或者起訴
臺灣人民並不怕官員,也沒有理由害怕,而且也時常認為自己與官員沒有多大的地位區別(真遇到政府官員找麻煩時,會有非政府組織幫助)
臺灣政府並不需要也不能造假GDP與美化經濟數據,因為會有第三方進行驗證,而且所有信息都是公開透明(某些粉紅說臺灣GDP是造假,根本胡扯)
臺灣政府的任何決策都是可預期的,部分決策制定甚至可以參與
說好聽的,大陸真要幹事情的時候效率真的很高

產權
大陸房屋使用權70年,臺灣無限
大陸農村土地集體所有,臺灣個人所有(使用權依然無限)
臺灣政府無權隨意徵收或是凍結私有財產

法律
在臺灣很容易就可以控告政府,大家也習以為常,而且政府很常輸官司,然後各種賠錢
臺灣有針對窮人的律師(免費或是部分免費,政府出錢)
臺灣政府進行拆遷工作時十分困難,有時候可能需要十幾年以上的時間

隱私
臺灣政府不能直接使用每個人的個人信息或醫療紀錄(使用需經過司法機關同意),也不能強迫企業同意提供個人信息,當然也不能監控或監聽任何私人設備
臺灣政府對臺灣人除了進監獄或服兵役的時候才能採集指紋,其他聲紋等等生物信息均不能採集
在臺灣,政府或企業出售個人信息是違法行為
臺灣沒有大規模臉部識別或是車牌是別的系統,而且車票不需實名
臺灣政府不會隨時監控個人在網上的任何行為
臺灣政府就是這麽弱,這麽沒有行政效率,這麽會限制自己的行為,應該會有很多人認為這種政府會讓國家變得很弱、人民變得無所適從吧...

出行
不管乘地鐵、高鐵出行,都需要安檢,而且還有隨機抽查身分證(應該說不能拒絕安檢),在臺灣完全不需要做這些事情,對於上班族來講,每天做這種事情真的會浪費時間在出行這件事情上
實名制買票真的非常麻煩(對境外人士而言),很多時候都需要到窗口排隊或是取票點取票
動車突然在路上停駛(停了1小時以上),不會對旅客進行任何告知,這在臺灣是非常嚴重的錯誤
說點好的,大陸高鐵價格真的很便宜,有點不可思議

醫療
醫生會叫您做壹些奇奇怪怪的檢查還有開各種亂七八糟的藥品,我之前看個小感冒還抽血,真的非常奇怪,然後藥品拿了6、7盒完全吃不完,看病費動輒就100RMB以上(雖然醫保有部分覆蓋,但還是很貴),應該可以說不能沒有基礎醫學知識吧,有基礎醫學知識可以省很多醫藥費,在臺灣的話醫生基本不會亂開藥還有亂做檢查
醫保沒有全泛圍的醫院適用,若要在其他醫院看病的話,都必須通過轉院手續來達成(或是走急診),在臺灣的話,拿壹張醫保卡就可以適用全臺的醫院
有號販子還有專家號這些神奇的東西,臺灣沒有
醫保很多不能報銷,臺灣的話是只要不是最新研發的新藥、手術方式(例如達芬奇機器手臂手術)或是醫材,都可以報銷(我記得有壹個本科同學車禍受傷十分嚴重,打了骨釘,醫保報銷在算上學生團體保險與對方賠償,他居然有賺,而且不少)
在大陸要慎選醫院,以臺灣人的標準,很多三甲都不達標,所以在大陸不能生病
臺灣政府官員與平民用的醫療基本是壹樣的
說點好的,大陸醫生很講人情味,在他的職權下,您要什麽藥都壹定給您開(您只要出得起錢),臺灣的醫生就很少會這麽做,甚至有些醫生還會指責那些浪費藥物的人(因為醫生濫開藥物騙取醫保是浪費醫保金額,是會被判刑的)

合同與商業精神
租屋房東可以毀約(我有租房經驗,遇到房東馬上漲房租,愛加不加,不加滾,滾去睡大街,真的是非常的惡質),在臺灣房東是不能直接毀約,這種行為是會吃官司的
房東有權可以直接趕人(租約沒到),臺灣房東在租約沒到的時候並不能直接趕人
在淘寶買正版貨(以正版價格購買),退了N次貨,才有壹次是真貨,真的需要壹次次的驗貨(所以不懂行的人不能在淘寶買正版貨,雖然臺灣網店也會賣假貨就是了)
實體店也會賣假貨,在臺灣這種實體店會無法經營,因為會被告然後賠錢賠到傾家蕩產(不懂行的人壹樣不能在實體店買正版貨)
共享單車押金或是存在支付寶的錢,聽說公司是可以直接拿這些來利用,法律並沒有規範這部分,在臺灣的話,是無法這樣操作的,這點跟臺灣比真的十分創新,但若公司虧錢了,感覺也會拿這些錢來填資金窟窿
在臺灣說是金融詐騙或是非法集資的行為(不能做),在大陸可能定義為創新,並且被鼓勵的
人民幣不能直接匯出境外
說好的,大陸各種便宜的替代品好找

公務員職業素養
考個駕照(筆試),跑了5、6個地方還沒辦法完成,花了2週,效率真的...,臺灣的話雖然效率不怎麽高,但還是好很多
稅與險

大陸稅真的高臺灣非常多...,難怪有人說在壹線城市月領10000RMB不算中產,因為扣完稅還有險,可支配所得真的非常低,在臺灣的話勞工保險是單位當作福利送您的,醫保的話是個人收入的4.96%中的30%,起徵點為22000(若您的收入為22000 ntd 保費為310ntd) (全民健康保險保險費負擔金額表),然後養老保險6%則是單位送您的
在大陸沒有所得稅扣除額(在臺灣可以因為您養老人或小孩給您壹些所得稅扣除的額度),難怪大家生活壓力真的非常大
大陸險真的很貴,扣完險還有稅之後,收入只剩下原本的70%以下,而且險在很多情況下根本無法使用(例如養老保險,您覺得您退休領的到嗎? 或是養老保險跨省可能無法請領,但現在似乎可以了? 但所有的險對境外人士還是算了吧,類似變相加稅)

戶口
同樣都是在這個城市居住的居民,交同樣的稅,還區分有戶口或沒有戶口,享受福利有壹段差距,有地域歧視的感覺...,在臺灣的話,戶口愛遷哪遷哪(臺灣的戶口制度是社會福利的實施方式)
在壹線城市,很多公司會把戶口作為公司的福利之壹,進而影響到工資,若是在北京的話,可以影響超過10萬以上,要是臺灣有公司把戶口拿來當福利,絕對不會有人想去那家公司
臺灣沒有集體戶口,每個人戶口都是掛在房子下的(租的房子或學校宿舍房間壹樣可以掛),就算真的租不起房子,也可以掛在戶政事務所(政府單位)下,反正壹定就有戶口就對了
臺灣高考都是統考,名額統壹分配,不區分戶口
說好的,有北京戶口真的可以覺得自己高人壹等,很有優越感
行動支付
說點好的,大陸的行動支付真的很方便,基本任何事情都可以在手機完成,但也可以說,不能沒有手機,沒有手機很多事情可能也做不了,而且有些操作對境外人士仍然不友好


就先寫這麽多吧,以後還可以補充

382.從法理上講,什麽情況下公安部門有權"請喝茶"?需要通過怎樣的程序?



我這裏不是討論這個行為正義與否,而是單純從法律程序上講。謝謝。

Seven ChiaAugust 08, 2018

這個問題,我倒是可以答壹答,身邊有幾個不錯的警察朋友,經常壹起聚聚,算是比較了解他們的辦事套路。

題主所謂的公安部門“請喝茶”,準確的表達應該是指傳喚。

“傳喚是司法機關通知訴訟當事人於指定的時間、地點到案所采取的壹種措施。

根據 《中國刑事訴訟法》第九十二條之規定 “對於不需要逮捕、拘留的 犯罪嫌疑人,可以傳喚到指定的地點或者他的住所、所在單位進行訊問,但是應當出示人民檢察院或者公安機關的證明文件,”傳喚的目的是保證刑事訴訟活動有計劃進行,及時處理案件,傳喚必須使用法定的訴訟文書。”

即傳票或者叫傳喚證。

在這裏,很多同學都會認為,妳必須出示有效證件及傳喚證才可以傳喚當事人了。

如果這麽理解,那就大錯特錯了。

因為有壹種流氓做法,叫做口頭傳喚:《治安管理處罰法》第八十二條 需要傳喚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接受調查的,經公安機關辦案部門負責人批準,使用傳喚證傳喚。對現場發現的違反治安管理行為人,人民警察經出示工作證件,可以口頭傳喚,但應當在詢問筆錄中註明。公安機關應當將傳喚的原因和依據告知被傳喚人。對無正當理由不接受傳喚或者逃避傳喚的人,可以強制傳喚。

也就是說,雖然《中國刑事訴訟法》規定,需要有傳喚證。但根據《治安管理處罰法》,執法警察可以在表明自己身份後,對妳使用口頭傳喚,這也是合《治安管理處罰法》的。

對於口頭傳喚,妳可以事後申辯,但沒有權利拒絕。否則,公安部門可以強制傳喚,強制傳喚就是使用警械、暴力了。

終上說述,可以看出了,公安有權隨時傳喚妳,只要有理由(哪怕編個理由)。每次傳喚最多不超過24小時。而妳沒有權利拒絕,若是拒絕,公安就有權強制傳喚。

這幫家夥權利太大了,光口頭傳喚這條,普通老百姓就沒法玩。



383.哪壹年妳對中國的未來最有信心?



immortalmanAugust 08, 2018
我的回答:1912年

關於這個問題,我想可以衍生到教育上,我們平時評論壹個人有多大前途時,其好評度是依照年齡的遞增而遞減的,當壹個人只有八歲時,那他壹定是前途無量,十八歲時,希望減半,二十八歲時,他可能已經結婚生子,人生軌跡幾乎是已經確立了,以此類推,到五十八歲時,可能已經沒有任何討論的價值了。

其實評價壹個國家的歷史,也可以使用此類邏輯,因為國家和人壹樣,存在著選擇的節點,壹個八歲的人,他的人生節點還多半沒有到來,而等他到六十歲時,這些節點就已經走過,其未來的可變數已經寥寥無幾,這是顯而易見的。對於壹個國家來說,如果要評價什麽時候覺得它最有希望,那壹定是要在節點上,否則路徑壹旦確立的話,討論有無希望只不過是無用功。

對於中國,這個二十世紀才誕生的國家,壹個從愛新覺羅王朝國家演變來新興民族國家,他是從辛醜條約的廢墟上誕生的,所以當其決定拋棄以往脫離現代國際體系而自立門戶的朝貢體系,也就是那套華夷體系,而加入到壹戰前的霍布斯世界時,就是他的第壹個節點,換句話說,也就是我覺得中國最有希望的時候,此時的中國大概相當於壹歲的嬰兒,妳大可以說他前途無量。

但令人遺憾的是,民國成立後,中國政治家走的路卻是越來越糟糕,幾乎在每個節點上都做出了錯誤的選擇。從幹涉蒙古到北伐,從抗戰到韜光養晦改革開放,北京/南京/廣州的中央政府都在朝著挑戰國際體系的方向前進,他的每壹步選擇都導致他同世界具有仲裁能力的勢力作對,所以我對他的評價自然是越來越沒有希望,他原本像大唐壹樣成為國際體系的正統繼承人,起碼逼格比新馬、日本要高出幾個華萊士,但是自己卻把自己混成瓦房店的乞丐。

所以我對共產中國的評價也是壹樣的,他從頭到尾壹直在為埋葬自己做準備,哪怕是大家覺得很有希望的中越戰爭、八九學潮、江胡經濟騰飛,都只是表面現狀,共產黨是徹底繼承了國民黨和昭和日本遺產的,註定要把自己放在挑戰國際體系的位置上,哪怕現在只是羞答答地說“將來的世界是多極化的”這種企圖重新建造霍布斯世界的想法,也是足以讓威爾遜世界的仲裁者其疑心的,更毋寧說他們還有壹個包含共產主義美夢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論述,這些足以讓其死無葬身之地了……


384.試分析有道詞典PC版的安全程度及潛在隱患,以及妳日常生活中詞典軟件的使用習慣?


剛剛翻了壹下自己Windows裏的所有軟件,僅有道詞典這壹款是大陸發行的。正式版和Beta我都裝了,用途還是以英語為主。
這些年來並沒有找到什麽合適的替代產品。
說實話歐路我記得好像是因為UI太醜就沒有再用了。必應桌面版看起來還可以,但用起來有壹種說不清楚的蛋疼,總之既不靈敏也不流暢。靈格斯已經好多年沒更新了,我用它的時候豬肉才3塊錢壹斤。有道Beta PC版現在體驗很棒,我對網易的大致印象也還不錯。
所以,有道詞典是可以放心使用的軟件麽?如果是,或者不是,分別是什麽原因?從政治和技術層面來看都可以。
以及,妳在詞典軟件這方面有著怎樣的習慣與選擇?
多謝。

CT-ABTAugust 08, 2018

如果是這個詞我不知道它是什麽意思;那麽我會使用 Google 來搜索它,這樣我就能夠看到它的解釋。

如果是這個詞我不知道它該如何翻譯(畢竟我是翻譯從業者),那麽我會去翻手頭的紙質詞典(僅英漢的就有牛高(第七版)/英漢大/漢英大(惠宇第壹、第二版都有)/元照/陸谷孫/OECD 等,壹些專科的諸如醫學或者機械方面的也有比較中型的以及壹些簡單的入門級面向該專業的英語詞匯及語句的學習資料;德語也備有杜登和朗式以及朗式的那本所謂的 „Taschenwörterbuch“ – 大得絕對海格的口袋都裝不下,還 Tasche ?!);如果我發現我在這麽多字典上都找不到這個詞,那就回到第壹條,我要去研究壹下它到底是什麽了。

歐陸我也買過正版,但說實在的,查字典就是為了要個翻譯(這和理解意思還完全不壹樣,理解意思是妳理解了詞匯的含義,但是可能無法用壹個詞精準地翻譯出來,這時候妳就需要向字典要翻譯),然而歐陸感覺體驗還不如翻實體字典。

舉個例子,去年接了壹單國際組織搞活動的說明文檔,其中講到了在戶外現場活動時要穿各自所扮演角色的 ‘tabard’, 這就屬於妳查了知道意思卻也不會翻譯的詞,在網上也找不到好的翻譯。直到我查了牛高,發現有譯文「搭肩衫」,問題方迎刃而解。

所以字典我推薦還是翻紙質的。

另外我現在已經做到了中國大陸軟件禁絕了。微信用 chrome 搭個網頁客戶端即可解決。以下是我所安裝在 Windows 上的所有的軟件。

385.大躍進的原因和後果有哪些?如何評價?



月軌August 08, 2018
“大躍進”的成因十分的錯綜復雜、言人人殊,我們需從“外部因素”和“內部因素”兩個方面進行檢視、梳理、列舉和考究,至於說這些因素孰主孰次、孰輕孰重、孰是孰非,還望各位朋友自斟自酌、獨立思悟。

壹.外部因素 : 1946年3月5日,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 1874 - 1965年)在威斯敏斯特學院發表了名為《和平砥柱》的演講,明言“不久剛被盟軍勝利所照亮的大地已經籠罩上了陰影。沒有人知道蘇俄和它的共產主義國際組織打算在最近的將來幹些什麽,以及它們領土與意識形態擴張傾向的止境在哪裏,如果還有止境的話。①”、以及“從波羅的海的什切青到亞得裏亞海邊的的裏雅斯特,壹幅橫貫歐洲大陸的鐵幕已經降落下來。②”,並呼籲美國、英國、加拿大和“英語世界”的其他成員凝聚共識、構建同盟,壹同應對和抵禦“陰影”的貪心不足蛇吞象的擴張。1947年3月12日,美國總統杜魯門(Harry S. Truman 1884 - 1972年)致國會的咨文中,直言“我相信,美國的政策必須是支持各自由民族,他們抵抗著企圖征服他們的掌握武裝的少數人或外來的壓力。我相信,我們必須幫助自由民族通過他們自己的方式來安排自己的命運。我相信,我們的幫助主要是通過經濟和財政的支持,這對於經濟安定和有秩序的政治進程來說,是必要的。③”1947年5月22日,杜魯門簽署了《援助希(指希臘)、土(指土耳其)法案》,從此,美、蘇冷戰正式開始。1949年10月1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以下簡稱PRC)建立於美、蘇冷戰的前期,壹方面毛澤東與斯大林(Joseph Vissarionovich Stalin 1878 - 1953年)素來不睦、中蘇之間的齟齬和分歧越來越大,另壹方面中國和美國之間舊恨添新仇,1950年2月1日美國國會通過特別法案,向中華民國政府提供1.08億美元的經濟援助,且美國對中華民國政府的經濟和軍事援助愈來愈多、愈來愈積極,中共對此恨之入骨。可以說,1949至1958(“大躍進”運動的發動年份)年間,中共和PRC政府面臨的國際形勢和處境是很險惡的。基於此,我們可以得出“大躍進”運動的幾點外部因素 :

1.美、蘇冷戰 : 如上所述,中共和PRC與美國之間的劍拔弩張是無需贅言的,可毛澤東與斯大林也互不信任和相互厭惡,即便1950年2月14日簽訂了中蘇友好同盟互助條約及相關協議,中共和PRC政府付出了堪稱“喪權辱國”的代價(比如PRC政府承認外蒙獨立、中蘇聯合開發新疆礦產資源、共同管理長春鐵路、共同使用旅順和大連港),中、蘇之間的同盟仍是形同虛設、壹紙空文。直至中共和PRC政府向朝鮮半島派遣“誌願軍”、以數十萬軍人的生命為代價向蘇聯呈獻了“投名狀”,中、蘇之間的同盟和“互助”才得到壹定程度的落實。美、蘇冷戰造成了中共和PRC政府的左支右絀、前狼後虎的困局,因此,中共和PRC政府火急火燎的謀求自身實力的大幅提升。

2.朝韓戰爭和“抗美援朝” : 1950年6月25日晚,朝鮮人民軍越過三八線南進,朝韓戰爭爆發,同年10月19日,彭德懷率領“中國人民誌願軍”跨過鴨綠江並趕赴朝鮮戰場,所謂“抗美援朝”由此而始。杜潤生曾言“建國以來最大錯誤是抗美援朝”,此言不虛,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僅僅是“小巫”,它對PRC政府的建國方略與中共領導人的認識和判斷的影響及改變才是“大巫”。

3.中、蘇關系的壹再惡化 : 蘇聯領導人的更叠也不能扭轉中、蘇兩國關系的頹勢,反而赫魯曉夫(Nikita Sergeyevich Khrushchev 1894 - 1971年)攀上個人權力巔峰的過程,也是中、蘇兩國關系跌入低谷的過程。1953年,斯大林死於腦淤血,雄心勃勃的毛澤東就決心成為國際共產主義的意識形態領袖,更積極的對社會主義集團輸出“毛澤東道路(毛澤東道路的兩個特點:1.由工人階級和共產黨領導的全民族反帝聯合戰線;2.由共產黨領導的人民軍隊,開展持久的武裝鬥爭,從農村包圍城市。)”,謀使北京成為社會主義集團的新中心。“大躍進”運動時期提出的“超英趕美”口號,還隱含著“趕超蘇聯”的目標,只是秘而不宣罷了。

4.資本主義陣營的經濟起飛 :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到上世紀50年代中期,美國的經濟實力獨步全球,英、法、日、西德(即德意誌聯邦共和國)、意等等資本主義國家也迅速恢復了國民經濟,相繼進入經濟起飛的階段。雖然1953年啟動的“第壹個五年計劃”成效卓著,但與資本主義陣營裏的國家、以及蘇聯的差距仍在拉大。

5.社會主義陣營的趕超熱潮 : “1956年,赫魯曉夫在蘇共二十大上代表蘇共中央委員會所作的總結報告中提出了和資本主義國家‘和平共處’、‘和平競賽’等理論,會議要求‘在最短的歷史時期內在按人口平均計算的產量方面,趕上並超過最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家’。④”1956年12月,朝鮮勞動黨召開黨中央委員會全體會議,倡議、制定並發動了“千裏馬運動(從1957年開始)”。1957 - 1958年期間,匈牙利、保加利亞、捷克斯洛伐克、德意誌民主共和國(即東德)陸陸續續的開啟了類似的“趕超計劃和運動”。



二.內部因素 : 剛剛建立的中華人民共和國雖不是“壹窮二白(中共慣用的話術)”,但也千瘡百孔、百業雕零,接收了中華民國政府留下的壹副爛攤子。“通貨膨脹完全失控;洪水影響了30-40%的耕地;工業產量和食品產量分別驟減到戰前最高點的56%和70-75%。⑤”壹方面,為了PRC政府的官僚系統的正常運作和社會秩序的基本維持,中共不得不容忍大部分中華民國政府時代的地方官留任原職;另壹方面,撤離大陸、死守臺灣的中華民國政府重獲美國的援助和扶持,且PRC政府“抗美援朝”的(愚蠢的)決策給中華民國政府提供了壹個絕處逢生、重振旗鼓的時機,因此,中華民國政府仍有“光復大陸、重振民國”的希望。以上兩點直接的威脅著PRC政府的政權。另外,中共內部的派系鬥爭、知識分子對中共及PRC政府背信棄義和胡作非為的痛恨、民眾們對翻來覆去的“運動”和無孔不入的管控忍無可忍而引發的反抗等等,也或多或少的噬食著中共政權的根基。基於此,我們可以得出“大躍進”運動的幾點內部因素 :

1.大生產運動的歷史淵源 : 1938年至1947年,中共在其控制區域內發動了壹系列軍隊屯田和鼓勵生產的群眾運動,以圖自救。陜甘寧邊區政府專門成立生產委員會,制定和采取有效措施,擴大耕地面積,提高糧食產量,並號召種植經濟作物(據《延安日記》和《謝覺哉日記》所撰,鴉片是最重要的壹種經濟作物,大量種植於陜甘寧邊區和晉綏邊區)。歷經大生產運動,中共從斷餉絕糧、饑寒交迫的困境裏掙脫出來,實現了基本的自給自足、豐衣足食,這不僅僅讓中共及其軍事力量熬到顛倒幹坤的時機,而且讓中共領導人產生了“艱苦奮鬥、人定勝天”的狂想。從某種意義上說,大躍進運動是大生產運動的2.0升級版。

2.政治體制的弊病 : 1949年至1953年“新民主主義時期”的中共和PRC政府,遵循著“民主集中制”這壹主要原則,“這個詞語(指民主集中制)也可引申為表示在決策討論中暢所欲言,而壹旦作出了決定則要不折不扣地堅決服從,無論個人原來的立場如何。⑥”1953年至1956年“社會主義改造時期”通過了壹部含四章106條的新憲法,雖然第壹章重申了“民主集中制”原則,但第三章的內容裏,規定政府有權懲辦壹切賣國賊和反革命分子,“賣國賊”和“反革命分子”這兩頂大帽子讓黨內、黨外的異議者和反對者噤若寒蟬,加之國家主席毛澤東處心積慮的集權於壹身,中共和PRC政府已成毛澤東的“壹言堂”。1956年至1961年“社會主義建設時期”,“八大二次會議結束後,中共中央成立了財經、政法、外事、科學、文教等小組,毛澤東在有關文件中寫道:‘這些小組是黨中央的,直隸中央政治局和書記處,向他們直接做報告。大政方針在政治局,具體部署在書記處。只有壹個政治設計院,沒有兩個政治設計院。大政方針和具體部署,都是壹元化,黨政不分。具體執行和細節決策屬政府機構及其黨組。對大政方針和具體部署,政府機構及其黨組有建議之權,但決定權在黨中央。’這壹決定實際表明了對‘政’的不信任,所謂‘黨政不分’實質是要黨直接行‘政’代‘政’。這樣,在決策體制上對經濟的‘科學計劃’管理方式又為隨心所欲、非理性的‘命令’‘運動’方式所取代。⑦”也就是說,整個中華人民共和國都成了毛澤東壹人的實驗室和實驗田。

3.毛澤東的愚昧、自負和狂妄 : 壹方面毛澤東與赫魯曉夫互別苗頭,另壹方面他司馬昭上身、袁世凱附體,已至利益熏心、權迷心竅的地步。1956年,毛澤東說“蘇聯和中國都是社會主義國家,我們是不是可以搞得快點多點,是不是可以用壹種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辦法建設社會主義”,同年赫魯曉夫搶先壹步的提出15年超過美國的口號之後,毛澤東就氣急敗壞、急不可耐的提出中國要在15年或更短的時間內超過英國,“是不是”的疑問成了“必須”的命令——必須用壹種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辦法建設社會主義。周恩來、劉少奇、陳雲、李先念等人皆有“反冒進”的觀點,李先念代表國務院向全國人大會議作報告,點明“生產的發展和其他壹切事業的發展都必須放在穩妥可靠的基礎上。在反對保守主義的時候,必須同時反對急躁冒進的傾向,而這種傾向在過去幾個月中,在許多部門和許多地區都已經發生了。急躁冒進的結果並不能幫助社會主義事業的發展,而只能招致損失。”在周恩來和劉少奇的授意之下,《人民日報》先後發表了《讀壹九五六年的國家預算》和《要反對保守主義,也要反對急躁情緒》兩篇社論,這徹底的激怒了毛澤東。毛澤東在《人民日報》的社論上作了“庸俗辯證法”、“尖銳地針對我”、“庸俗馬克思主義”等等尖銳異常的批註。1958年1月的南寧會議上,毛澤東壹開始就說:“不要提反冒進這個名詞——這是政治問題。”“最怕的是六億人民沒有勁,擡不起頭來就很不好。”且當眾對周恩來說:“妳不是反冒進嗎?我是反反冒進的。”甚至“把問題提到‘冒進’是馬克思主義、‘反冒進’是非馬克思主義的高度⑧”。此後,周恩來作了三次羞辱性的檢討,以儆效尤。

4.土地革命和農業集體化 : 1950年6月,PRC政府頒布了《土地改革法》,號召廢除“封建剝削的土地所有制”,沒收地主和富農的財產和農具並重新分配給無地農民。《土地改革法》落實的過程中,頭腦發熱的黨員幹部和報仇心切的農民對地主和富農進行了侮辱、搶奪和殘殺,摧毀了傳統社會中充當統治精英和主幹的士紳階層。1952年12月土地革命完成之後,1953年的農業集體化運動接踵而至,農業集體化以“互助組”、“初級合作社”和“高級合作社”三個層級逐級遞進,至1957年農業集體化運動完成時,全國總計76萬到80萬合作社,每壹合作社含160戶或600到700人。“高級合作社”這壹種基層農業生產單位,有利於中共和PRC政府的宣傳、組織、管控、“教育(或者說“洗腦”)”、鎮壓和整肅。

5.社會和心理控制 : 中共以“宣傳(爭取)群眾”、“組織群眾”和“武裝群眾”三項指導方針而逐步壯大、坐擁天下的,特別是“宣傳(爭取)群眾”和“組織群眾”,早已自成壹體和爐火純青了。中共和PRC政府對農民們威逼利誘、分而治之,對知識分子們身心摧殘、監控和洗腦,對公務員們軟硬兼施、以致相互監督和相互舉報,進而通過群眾組織、秘密警察和大眾通訊媒體,異常成功的控制並改造了整個社會和民眾。



“大躍進”的結果是慘絕人寰、貽害無窮的,堪稱人世間最大的(人造)浩劫之壹,正如楊繼繩於《墓碑 : 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壹書所言:“這是壹場人類歷史上空前的悲劇。在氣候正常的年景,沒有戰爭,沒有瘟疫,卻有幾千萬人死於饑餓,卻有大範圍的‘人相食’,這是人類歷史上絕無僅有的異數。在當時及以後的幾十年中,中國的壹切書刊、報紙,壹切官方文件,都極力回避和掩蓋這壹大規模的人類悲劇。⑨”以下是“大躍進”所造成的幾則觸目驚心的惡果 :

1.大饑荒 : 2005年,曹樹基在《中國人口科學》雜誌上發表了《1959 - 1961年中國的人口死亡及其成因》壹文,他采用了人口學與歷史地理學的方法,以1953年、1964年和1982年全國各縣市人口普查數據為依據,並參考近千種各省地方誌記載的歷年人口數,以清代“府”為基本單位進行分析計算,得出了“大躍進”時期的非正常死亡人口數為3250萬的結果。此數目與王維誌的結論(非正常死亡人數大約3300萬 - 3500萬人)和楊繼繩的結論(非正常死亡人數大約3600萬人)幾近壹致。也就是說,大躍進期間非正常死亡人數在3300萬 - 3600萬是比較可信的。

2.大破壞 : “從山西晉中的情況來看,據報告,1960年入春以來,‘反革命現行破壞顯著增多’,兇殺、投毒、縱火案件較去年同期上升了四倍,破壞的主要目標是公共食堂、幼兒園、飼養場等。⑩”“1960年6月,貴州省江口縣農民大量餓死。全縣不足10萬人卻餓死了4萬人。在死亡線上掙紮的農民起來暴動。帶頭人當中有人民公社的黨委書記,因為他們家裏的孩子也餓死了。手無寸鐵的農民很快被現代武裝的軍隊平息。曾開倉放糧的縣長飲彈自盡。因虛報糧食產量而激起民變的縣委書記也投河身死。1960年5月28日,四川省開縣滿月公社發生了萬全堂暴動。道首劉誌善帶領300多名道徒搶走公社民兵槍支18條,子彈1200多發,洗劫百貨商店、供銷社,占領國有林場,打死、打傷黨員幹部4人,綁架幹部16人。搗毀大量救災物資。1961年7月,反革命集團‘工農民主黨’首犯徐世清盜竊‘五四’式手槍5支,子彈50發,在眉山、邛崍、新津等地搶劫糧庫和運糧汽車。⑪”

3.文化大革命的跳板 : 1962年的七千人大會上,劉少奇的報告直言“大躍進”不僅沒有進,反而倒退了許多,困難形勢產生的原因是“三分天災、七分人禍”且黨中央負主要的責任,這讓毛澤東怒火中燒、懷恨於心。七千人大會決議向各省傳達以後,各級幹部提出了很多尖銳的意見,比如“省衛生廳的壹個同誌說:‘幾年來不僅沒有成績,反而把事情搞壞了,不僅物質上搞壞了,政治道德上也搞壞了。’省財貿辦公室的同誌說:‘這幾年發生的問題,不僅地域廣,而且時間長,因此,不能說中央的指導思想沒有問題。’……省糧食廳解仙清同誌說:‘毛主席說過糧食多得吃不了。這沒有調查研究。主席可能和斯大林壹樣,晚年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輕工辦公室主任杜西林說:‘我聽到老百姓罵毛主席,說主席聽奸臣的話,不聽忠臣的話,還說:毛主席鉆到哪個洞裏去了,下面發生這麽多問題,他知道不知道?’黨群系統的幹部說:‘甘肅餓死人,毛主席不會不知道。全國不知道死了多少人啊!’⑫”毛澤東看了這些簡報上的種種意見之後,感到壹股動搖和威脅他個人權力、地位和威望的力量正蠢蠢欲動,素來“與天鬥、與地鬥、與人鬥,其樂無窮”的毛澤東豈會坐以待斃?1962年7月25日召開的北戴河中央工作會議至1962年9月24日召開的八屆十中全會期間,毛澤東對劉少奇及其敵對力量展開反擊,批判“黑暗風(指劉少奇主持召開的“西樓會議”)”、“單幹風(痛批“走資本主義路線”)”和“翻案風(重點是彭德懷)”,且重提階級鬥爭,聲稱“階級鬥爭是不可避免的”、“這種階級鬥爭,不可避免地要反映到黨內來。國外帝國主義和國內資產階級的影響的存在,是黨內產生修正主義思想的社會根源。在對國內外階級敵人進行鬥爭的同時,我們必須及時警惕和堅決反對黨內種種機會主義的思想傾向”,這些話,都成了文化大革命的指導思想。1966年,天翻地覆、臭名昭著的文化大革命“不可避免”的發生了。

十五年前,孟令偉的壹篇舊文《我對當年大躍進運動的看法》讓我瞠目結舌,尤以“三狂”之評價入木三分、辛嘲辣諷,其下摘錄,以供鑒考和玩味 :

“現在許多人說起當年的大躍進運動來,認為那真是人類歷史上罕見的迷亂和瘋狂,當時的那些提法和做法的狂想癥狀甚至比患有臆想癥的精神病患者還要厲害。因為患有臆想癥的精神病患者壹般局限於想和說,很難真正去做,而‘大躍進’運動則將‘狂想、狂說和狂做’統壹了起來。在‘三狂’之下,‘跑步進入共產主義’的試驗開始了;畝產糧食超萬斤、幾十萬斤、幾百萬斤的衛星升天了;全民總動員的鋼鐵大會戰(為實現壹年內鋼鐵產量翻壹番)打響了;兩年超過英國、10年趕上美國的設想產生了;壹個縣出壹個郭沫若、壹年內培養30萬個郭蘭英的文藝大躍進目標提出來了;‘吃飯不要錢’、幾億農民吃食堂的共產主義式生活過上了;壹個縣20多天寫出30萬首詩、6億人民成為6億詩人的奇跡發生了。壹向以‘徹底的唯物主義者’著稱的政治家為此加油鼓勁,科學家為壹些‘豪言壯語’尋找科學依據,甚至連世界級的某大科學家也為高產衛星提出了理論根據。壹時間全國上下從不同角度、以不同方式、出於不同心態然而都被卷入這場‘狂想、狂說、狂做’的運動中。⑬”



註 :

①、②摘自溫斯頓.丘吉爾發表的《和平砥柱》演講。

③摘自杜魯門致國會的關於援助希臘和土耳其的咨文。

④摘自劉建國所撰的《社會主義陣營的趕超浪潮與中國大躍進運動的發生》。

⑤、⑥摘自徐中約所著的《中國近代史(下冊)》。第二十六章 中華人民共和國:第壹個十年。

⑦、⑧摘自雷頤所撰的《“大躍進”五十周年祭》。

⑨、⑪、⑫出自楊繼繩所著的《墓碑:中國六十年代大饑荒紀實》。

⑩摘自高王淩所撰的《大夢初覺——大躍進的農民行為(下)三年困難》。

⑬摘自孟令偉所撰的《我對當年大躍進運動的看法》,首發於燕園評論。

386.假如中國所有互聯網公司突然同時拒絕內容審查會怎麽樣?



共產黨肯定會要求這些公司停止互聯網服務,但是人民用不了互聯網肯定會造反
會是壹個什麽樣的結果?
註意 是同時拒絕,否則就會有逐個擊破的機會

風之輕語August 09, 2018

上大學的時候,學校的學生會規定,新生是必須做早操的。需要6點鐘起床,10分鐘趕到操場,做不做無所謂,但人必須要到。

這種影響大家睡覺的規定,同學們都對它深惡痛絕,於是有同學就提議,以後大家都別去做早操了,壹起抗議學生會的政策。 獲得同學的壹致同意後,大家約定不再早起去操場了。

剛開始,只有少數幾位不遵守約定,不過畢竟是學生會的幹部,迫於壓力可以理解。

之後,學生會向輔導員反映,有很多學生缺席早操,輔導員就要求班長,必須負起責任來。班長人緣很好,大家都不希望他為難,大部分都自覺早起做早操了。

剩下的人看到,大部分同學又開始重新做早操了,心裏很慌害怕被樹立典型,不管心裏多不願意,也都乖乖去做早操了。

決定抗爭到底的勇士,通報批評取消評優,不能撼動其絲毫。最後,重新分配了寢室,把這壹小撮人分開,由於沒了革命夥伴,這些人也繳械投降了。

連四十人不到的小團體都是如此,更何況整個中國互聯網呢?

為什麽學生會只針對大壹新生,因為他們剛高中畢業,習慣了早起的生活。

如果把早操推廣給大三大四的學長,習慣了睡懶覺的學長們才不會理妳呢。

習慣的力量真的很強,做慣奴隸的人,妳給他自由,他也會捨棄。

387.對網上討論的若幹疑問?



終於能在品蔥提問問題了,這是我進入品蔥之後壹直在想的壹些問題:
1,我們是不是在刻意反共,為了反共而反共?因為我們允許壹些沒有論據的反共言論存在,但對五毛言論(沒用證據的言論)多持批判態度?
2,我們說很多墻內人都被中共洗了腦,但有人說我們是被反洗腦而洗腦,如何看待?
3,我總想讓身邊的人稍微清醒壹些,但總會有的人有如下言論“妳是被民主洗了腦”“妳覺得妳清醒很有優越感麽”等等,如何反駁此類言論,希望各位蔥友能夠提供壹些其他的類似的五毛言論及其反駁
暫時先問這麽多吧

鹿ㄦAugust 09, 2018

只針對1。個人認為這有些原因是社群逐漸成型的政治文化,與新用戶之間的沖突。品蔥的主流用戶,許多人對黨失去了信心,甚至走向仇恨;但也有壹些用戶,認為該「就事論事」,不因「姓黨」而廢言。兩種文化的存在,導致了公共議題的爭論,容易導向「支持中共與否」的二元論

不妨參考「北京奧運十年後 部分場館已經荒草叢生」這個新聞話題之下,兩位用戶sxsllb以及Seismic之間的爭論(請兩位犧牲壹下)。新聞中,羅列了許多北京舉辦奧運後,遭到廢棄場館的照片。sxsllb認為,新聞的描述誇大了場館被棄用的狀況,並以實際例子說明,其實很多場館都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然而,Seismic卻不相信政府的透明性。他認為政府應該對報導進行反駁,最好把所有北京奧運場館的使用情況都列出來。這個立論並未得到sxsllb的贊同,sxsllb表示這類新聞時常出現,顯示仍有可以批評的言論空間。這引起了Seismic的反彈,認為sxsllb是在替政府護航(寫這篇回答時,sxsllb尚未回應)

我在這篇新聞報導的回應如下:

這個新聞是否未盡報導職責?顯然是的。因為誠如sxsllb所言,荒廢的場館只是其中的壹部分,且是出自經濟的理由將其廢棄(其實原本那組照片還包含水立方跟鳥巢)。但理由的正當,是否就代表政府決策不可質疑?這是Seismic所持的立場,他認為政府應該就報導出面說明,甚至進行道歉

Daily Mail並非什麽權威性新聞,但討論區也在批評大型運動賽事所造成的浪費。這是發生在世界各地的事情,也是未來舉辦體育賽事需要審慎的地方(因為太多國家辦了可能會破產)。兩位用戶的爭論並不在於支持或反對黨,而是吵的點就不大壹樣。壹個是針對新聞模糊焦點,另壹個則是要求政府接受問責

個人認為,這或許與品蔥的社群文化,邁入壹個新的時期有關系。可以看到用戶的意識形態與政治價值觀,出現了些許差異性。這個心理因素的存在,導致兩位的爭論,迅速地滑入了支持或反對共產黨的二分法。然而,仔細觀之就知道不然

這或許也跟思想訓練方式有關,就是壹個二分法。將世界分為壓迫者與被壓迫,思想不是左就是右,人不是資本家就是無產階級,臺灣人不是臺獨就是支持統壹。結果順應這個邏輯,不是五毛小粉紅就是反華反共。然而,這本就是荒謬的事情。我也可以參加之前的帝吧出征,壹邊上品蔥網阿,那我到底是臺獨、中國人、反華還是小粉紅咧

並沒有什麼太好的意見,大概就是寫寫寫吧。反正,恭喜樓主達到提問資格

389.為什麽美國右派壹直沒有壹個像樣的媒體?



品大蘿蔔August 09, 2018

價值觀、政治信仰

在美國壹個人的職業和其政治信仰有非常大的關系。如果妳所處的行業是學術圈,娛樂圈或者媒體,那麽有相當大的概率妳會支持民主黨。而如果妳恰好在挖礦業,農業或者石油開采工作,那麽妳支持共和黨的概率更高。 從這點上來看,其實很多人的政治傾向是受其經濟利益驅動的。比如共和黨始終否認“全球變暖/溫室效應”是人類活動的結果,而這個觀點直接影響到石油開采業的經濟收入。所以如果妳在該行業工作,共和黨是妳的必選。

記者的專業訓練和理想精神。在美國,大學新聞專業畢業生的起薪,和所有其他行業本科生比較,起薪是最低的。據2000年的統計,他們第壹年的平均工資才是年薪壹萬八,而金融業、律師、中學教師等,包括紐約的公共汽車司機等,起薪都達三萬美元以上。新聞畢業生起薪過低的主要原因是想做記者的人太多,市場以降薪來調節。這從另壹個方面也證明,想做記者的人,多不是把它作為賺錢之道,而是作為實現壹種理念的渠道和機會。

美國的大財團擁有者傾向於把企業交給專業者、專門家來辦,而不是自己的家族直接管理,近年來這種趨勢更加明顯。以《歷史的終結和最後的人》這本專著而引人註目的美籍日裔學者福山隨後出的第二本著作是《信任》,在該書中他以港臺的家族企業和美國企業相比較,結論是專業人才管理的企業比家族企業具有更大的商業競爭優勢。 美國的報紙、電視、電臺等媒體,作為企業的壹部份,由於是專業人才管理,更多依賴的是專業知識和本行業的專業規範,而不是財團擁有者的意識形態。


種族、地域和年齡段劃分

白人支持共和黨的稍多,但黑人,老墨和華人則更多的傾向支持民主黨。由於後者的出生率更高,每年有更多的年輕人加入選民陣營,因此民主黨的票倉每年都有穩定的增長。

在年齡比較大(65+)的選民中,極端保守派的比例非常高(21%)。而持有此觀點的選民在年輕年齡組中(18-29)就變成了少數派(4%)。從這方面來說,民主黨在人口變化(包括美國種族構成的變化)上比共和黨有更大的優勢。

不過,還有個細節要註意下,遍布美國鄉村的各地鄉村電視臺,廣播臺,幾乎都是共和黨(或者特朗普,這兩個群體很多時候並不重疊)的支持者,而很多中老年觀眾,可能對cnn之流把新聞搞成競技的播報模式沒什麽興趣,反而感覺家鄉的小電視臺更親切。在廣播電臺上,右派的聲音絕對占上風。廣播電臺的主持人絕大
多數是保守派,而且聽眾數量驚人(美國人均擁有車輛世界第壹,開車途中聽廣播非常普遍)。


390.怎麽看P2P平臺倒閉潮投資戶去北京上訪被警察維穩查水表?


不知道這些光天化日之下被警察抓走的大媽,被警察踹門查水表的女士是否還覺得歲月靜好
https://youtu.be/sgY3P8K2oKc

麥脆芽August 10, 2018

類似這樣的事情,前幾年在中國也發生過。大致呢,就是湧現出很多“民間”金融機構,通過許以高額回報的方式,吸收了很多民間的資金。壹開始他們是可以做到的那種高額投資回報的,因為他們自己就是拿去放高利貸,向借款人收取更高額的利息。那麽到後來,或因為經營不善、或因為揮霍浪費,總之,實際的借款人是還不上這個高利貸了。那最後事情就演變成,這些民間的投資者,轉而向政府施壓。政府心想,我也不該背這個鍋啊,於是就以非法集資為名,對於那些民間金融機構的主要負責人,沒跑路的全逮了。人是抓起來了,不過也還是拿不出錢。

於是這就回到壹個老話題,就是過程正義與結果正義的問題上來了。中國的社會大環境,是不怎麽講究過程正義的,反而比較強調結果正義。就前幾年的例子,最初吸納資金的時候,沒有人說過不合法,甚至本來壹切手續就都合法。那麽最後那些資金鏈斷裂的公司,就成了非法的,因為結果上來說,它還不上投資人的錢了。

那麽我們回到現在這件事上來,為什麽這些人維權會被維穩?其實就是過程正義和結果正義的問題。如果追求過程正義,那麽這些投資人,是不是應該去起訴相關的責任人呢?比如已經跑路的私募老板、為這些人提供信用背書的銀行。有人肯定會說啊,這樣也沒辦法追回那些資金。那我們看如果追求結果正義,會怎樣呢?不管這些投資人找銀監會也好,找國務院也罷,政府也不可能印錢來幫妳補上。但是同樣是追求結果正義,被粗暴維穩,就真的壹點也不奇怪了。因為自八九年以後,中國政府對於這種民間集會進行抗議和示威的活動,是慎之又慎的,可以說就是個G點。作為政府,政權的穩定肯定是放在首位的,也就是它最重要的“結果正義”。

其實這種現象又是怎麽出現的呢?就是經年累月積累下來的壹個壞毛病——按鬧分配。比如同樣是拆遷,那些先同意拆遷的,得到的賠償少,而那些後同意拆遷的,得到的賠償多。這種政策導向,實際上就是在鼓勵大家鬧事,因為鬧得越厲害越有好處。當這種風氣散播開以後,就成了沒有什麽是不可以鬧的。比如醫鬧,甚至有專門的醫鬧隊伍,實際上就是原來那些地痞流氓,本來可能就從事高利貸追債活動什麽的。

所以回到這件事情上,其實就是在按鬧分配的大環境下,雙方又都追求自己的結果正義,產生的結果。那我們又要問了,為什麽這麽多人喜歡去投資那些“許以高額回報”的理財產品呢?這裏還有個問題,就是中國現在的社會環境,並不追求創造價值獲得財富。為什麽會有這樣的風氣呢?根本原因就是分配上嚴重不公平。壹個人得到的貨幣,和他的真正創造的價值,是嚴重偏離的。所以大家自然而然會去追求那些創造價值很少又能得到很多貨幣的方法。《人民日報》說經濟不好是因為道德淪喪,說對了壹點點皮毛,道德淪喪只是表面現象,根本原因是政策導向出了問題。



接下來說說政策導向是怎麽出現問題的?目前的情況又是怎麽回事呢?

相信不管是否熟悉經濟,可能有個詞匯大家都耳熟能詳,就是“貨幣政策刺激”。我們打個比方,假設社會總產值是100,社會上流通的貨幣也是100,這是最理想的狀況對吧?如果社會總產值為100,而社會上貨幣量為110的時候,會怎麽樣呢?從理論上說,因為這種情況不鼓勵囤積貨幣,也就實際上會刺激消費。但總是這麽幹,就會導致壹個問題:通貨膨脹。所以經濟學有個基本的原理:政府總是在失業率和通貨膨脹率之間權衡的。

好,接下來我們說說中國的情況。貨幣政策刺激,是通過投放貸款來實現的。那麽問題就來了,到底誰更有資格拿到貸款?而且不論誰拿到貸款,那麽對那些沒有拿到貸款的人來說,是不公平的。就和我剛才講的例子壹樣,假設社會總產值和總的貨幣都是100,突然有人多拿到10的貨幣,那其他人是不是虧了?就只是為了應對2008年的金融危機,中國就快速向市場投放了4萬億人民幣的貨幣。所以大家看到,壹夜之間,很多人突然開上豪車了,房價也蹭蹭蹭往上漲了。工資雖然也漲了點吧,可以漲得沒這麽快。實際上這種漫無目的地投放貨幣,變相就成了壹部分人對另壹部分人的掠奪。

所以說這顆雷其實已經埋在這裏了。到去年的年底,當時中國的央行行長周小川突然發言,要大家警惕明斯基時刻。關於這個,我想各方面的解讀已經夠多了,簡而言之就是貨幣政策會收緊了。果不其然,2018年年初,央行表示“以後新投放市場的貨幣量不超過當年GPD增量”。其實這個收緊的力度是很小的,因為市場上本來就充斥著大量貨幣,所以即便爆雷,也不會是毀滅性的,只能說對那些完全依靠金融手段維持生存的企業,會有很大打擊,因為妳實在沒有與之匹配的價值產出。這裏其實可以扯到中美貿易戰的爆發,我覺得這個也是有原因的。我認為川普之所以挑這個時機向中共發難,就是看準了這個時候妳更需要做的是整頓內部的金融環境。所以這個時候中共就比較兩難了,壹方面這顆雷再不引爆,那積累到最後炸了就真的要天塌地陷亡黨亡國了;另壹方面,現在如果貿易戰服軟,那不是打自己的臉嗎?所以最後就只能向部分領域投放貨幣,其他的的麽,只能聽天由命了。

391.清朝、元朝能否看作中華滅亡的時期?



WZJZWAugust 10, 2018
個人觀點

中華民族的概念是20世紀初梁啟超提出的。那時候基於帝權的國家認同逐漸消失,多民族政治版圖失去的帝權法理的維系,很容易分裂了。後來被廣泛接受的中華民族,是基於推翻中華帝制,建立中華共和體制這個過程中形成的相互認同,所以帝制之下有各個民族但無無中華民族,共和後才有,中華民族和共和制度不能割裂開來。

在帝制時期討論中華民族的概念會有很多自相矛盾的表述。有時候把古代史描述成中華民族的形成史,有時候又像中華民族已經形成壹樣。民族的概念是動態的,現代人堅信的民族認同,古代並不存在,未來也並不壹定會存續下去。

基於政權認同的民族認同、基於血緣的民族認同、基於文明共性的民族認同,要理順很復雜,處於政治目的故意攪亂民族認同的基礎,這種情況有很多。

我個人認為最理想的模式是,“民族”的概念僅限於血緣,建立在政權、文化、宗教等基礎上的相互認同以“文明”來作表述,這樣“中華文明”就可以說源遠流長了。



392.印度巴基斯坦為什麽可以成功順利的發展了核武器而無人反對?



穿越赤道 August 10, 2018
這事說起來就復雜了,讓我來試著理壹理時間發展順序。



印度最初的發展原子能的想法

印度的核技術開發很早 ,自其獨立之後 ,原子能就在 “ 和平利用” 的外衣掩蓋下發展起來。總體說來 ,印度核武器發展走的是壹條先民用、 後軍用的道路。 由於在要不要發展核武器的問題上 ,印度國內各派存在著很大分歧。

印度剛剛獨立, 巴巴就率同他的科學界同行向印度總理賈 瓦哈拉爾 尼赫魯遊說 , 告訴他說原子能是印度極具競爭優勢的壹個領域。巴巴的主張恰好同尼赫魯主張在科學、能源以及安全領域獨立自主的思想壹拍即合。在尼赫魯的支持下,指導印度原子能技術發展的原子能委員會在 19年就成立起來, 巴巴本人則擔任了原子能委員會的第壹任主席。

印度總理尼赫魯是壹個很矛盾的人,首先是壹名政治理想主義者, 其政治理想中有堅決反對將武力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的因素 ,故而他從道義上反對核武器 ,並在多個場合公開表示印度不會發展核武器。 另壹方面 , 作為壹個現實的政治家, 尼赫魯又認識到核武器在軍事上的巨大潛力。

在國際核權力不平衡的系統中,印度為了維護它的國家利益 , 曾經采取過三種戰略選擇:選擇反對核國家的核權力、積極參與國際核軍控與裁軍進程、或選擇向國際核權力系統屈服。



印度決定發展核武器

中印邊界戰爭以印度軍事上的徹底失敗而告終 1964年 5 月尼赫魯去世, 半年之後中國爆炸了第壹顆原子彈, 這些激起了印度國內關 於是否發展核武器的第壹次大辯論。 印度總理夏斯特裏雖然公開場合表示印度不會追求發展核武器, 但卻於1965年底批準了巴巴提出的進行 “ 地下和平核爆”的計劃 ,其目的更多是為了向國際社會展示印度的核武器研制能力.



國際社會的譴責和制裁

國際社會並不認可印度的核國家身份 ,聯合國通過決議對印核試驗予以譴責 ,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大國先後對印度采取了制裁措施。對印度政府而言,消除公開核試驗造成的消極影響是核試驗之後的當務之急.



巴基斯坦開始發展核武器

巴基斯坦擁有的核武器就是得益於印度先有了核武器,還真是壹對難解難分的冤家。巴基斯坦是次大陸唯壹能與印度抗衡的南亞國家 , 但與印度相比較 , 巴基斯坦的常規軍事力量居於劣勢。因此 在印度率先開發核武器的情況下 , 巴基斯坦這個貧弱國家 也不得不玩起了只是富人才能玩得起的遊戲.

與印度不同的是 , 巴基斯坦的核計劃壹開始就是用於軍事用途,並明確以印度為針對目標, 這反過來又對印度的核武政策產生重要影響。

而巴基斯坦在1996年就得到印度進行秘密研制核武器的情報,把這些情報告知想要扼制印度發展核武器的國家,結果時巴基斯坦得到巨大回報,巴基斯坦也得到關鍵的核技術,比印度的技術都要好,所以巴基斯坦就在印度擁有核武器的前後腳,也擁有了核武器。



附錄:巴基斯坦被指從中國獲得核技術

因為中印戰爭的緣故,國際是社會實際上是知道中巴的關系的,所以積貧積弱的巴基斯坦核爆後,布什立刻召見江澤民詢問情況。

根據前中國原子能研究所核物理研究員黃慈萍(已到海外):“1980年代,我在中國的原子能研究所,我們做的其中壹個工作,就是把核技術轉給巴基斯坦和其他國家。他們的專家來學習,中國(包括我們所),也派了專家專門去巴基斯坦提供技術指導。”

黃慈萍說:“因為中國跟印度搞不好,所以中國幫巴基斯坦(發展核武),要對抗印度。目睹這些不負責任的做法,我就開始對這壹系列先進技術到底會給人類帶來福利,還是給人類帶來災難,就變成了壹個很大的問號。”

除了核技術,還要有核原料。美國《華盛頓郵報》2009年引述巴基斯坦(鏈接)“核武之父”卡迪爾・汗(A.Q. Khan)的話說:中國1982年向巴基斯坦提供了50千克的武器級濃縮鈾,足以制造2枚核彈。

2001年9月,中國冶金設備總公司(MECC),就因向巴基斯坦出售導彈部件,而受到美國的制裁。

印度受制裁的環境得以緩和

近幾年來 ,在印度積極核外交的推動下, 西方國家尤其是美國對印度的態度近年來大幅改變。 2005 年, 印度和美國簽訂了民用核能合作協議,該協議在 2005年下半年先後在美國眾議院和參議院通過。根據這壹協議 , 在印度將其民用核項目與軍事核項目分離,並接受美國對其民用核設施檢查的前提下 ,美國將向印度提供民用核技術、核燃料和核反應堆。考慮到印度在歷史上正是借著和平利用核能的幌子 , 從國外引進核技術和設備用於發展核武器目的。

但印度對於擁有核武器的態度非常堅決,大有哪怕封鎖制裁印度,印度也不會簽署任何限制核武器發展條款,最後隨著時間的發展,印度與巴基斯坦擁有核武器也成為既定事實,也就這樣飄過去了。

393.為什麽專制國家人民通常會等到社會危機過不下去了才會起來走上街頭?



比如在社會出現種種問題的時候選擇睜壹只眼,然而讓矛盾繼續積累、惡化,最後導致社會危機了,才會走上街頭。

薩格爾王August 10, 2018

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在於,專制統治下的人民害怕軍隊對自己開槍

而如果日子過不下去了,軍隊自己的日子很可能也過不下去了,軍隊就算被派去鎮壓,也有很大的可能性倒戈,站在人民的壹邊。

而如果日子過得還不錯就走上街,或者只有壹小部分人的利益受到侵犯走上街,軍隊就很可能對黨保持忠誠。

只有大部分人民的利益都嚴重受損的時候,走上街才是安全的,因為軍人自己也有家庭,也有老有小,也屬於危機的受害者,能夠與上街的人民產生共情。

89年之所以失敗,是因為當時中國並沒有遇到什麽經濟危機,只是學生鬧得歡,大部分人日子過得好好的,軍隊的利益沒有受損,因此開槍毫不手軟。

這就是為什麽共產黨不怕富人鬧事,不怕中產鬧事,就怕窮人也大面積鬧事,因為軍隊的基層大多數是窮人家庭的孩子。

394.愚昧是不是壹種罪惡?



壹個國家用政治鬥爭和洗腦來控制人民思想,結果人民變成壹群愚昧和落後的奴隸,沒有自己的信仰也沒有靈魂,除了崇拜權力,連自己的親人都可以出賣,用各種手段彼此欺騙,甚至以殺死自己孩子為榮耀,把領導人的照片當做聖物崇拜,不可有半點毀壞,用U型鎖和紅寶書掀起暴動,比自殺炸彈襲擊和更厲害
這些愚昧的人算不算是好人?他們無可救藥的愚昧是不是罪惡?妳喜歡這種人嗎?他們喜歡彼此嗎?這種人的未來是什麽?

RootAugust 11, 2018

當人的愚昧不能局限在自己的範圍內,而是擴大到侵犯他人,因為自己愚昧而去傷害他人(言語謾罵、人身攻擊、甚至肉體消滅),這算是壹種罪惡。

人有其局限性,因此需要學習、包容不同的聲音、理性討論,來不斷提高認知水平和思考能力,從而淡化局限性給人帶來的影響。

所以愚昧不能非黑即白地判定為罪惡,更多的是人在壹段時期(短期或長期)內的狀態。需要通過教育讓人認識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思想水平,擺脫愚昧的狀態。


395.中國大量基建到了後期維護費用會不會成為壹個龐大的負擔?



朱安路August 11, 2018
維護費用,基本上是投資額的5%左右,有些設施不僅要維護,還有營運費用,也有收費,這個就得壹個項目壹個項目具體分析維護費用數額和比例了。


壹些基礎設施未來廢棄是必須的,到時候必然會有大量荒涼之地出現。舉幾個例子:

1. 農村人口大量減少,帶來瓦房的空置、學校的合並,舊的樓屋怎麽辦?廢棄、推倒。

2. 隨著汽車普及率增高和高鐵繼續高歌猛進,未來高鐵必然有大量線路空置、停運。

3. 各地樓堂管所和廣場很多都是2008年那場四萬億導演的,現在每年吞噬大量財政資金,地方政府債務壓頂那是很可怕的

4. 基建維護裏面有壹項水管, 電線, 燃氣, 三項是比較麻煩的。未來會有大量的小區入住率很低,物業費上繳率低的區域開始, 雞肋的市民, 住不夠維護成本, 不住又可惜了。泡沫時期的房地產後遺癥從這裏開始。產經的壹個新聞指出到2030年日本將會丟空壹半的建築,目前日本的東北地區的鄉村設施也沒有在維護,反正也沒人在用。壹個村子只剩下14個人,再過兩年就能停止供電了,連電網都能拆了。

最後,基建的維護其實重點不在於錢,而在於人。中國過去可以印出人民幣然後讓14億人努力幹活去掙人民幣。建的時候人力成本很低,而未來維護的時候人力成本可能就不低了。

還有別忘了,中國大約在2040年左右人口到達峰值後開始劇烈減少,有估計預測到本世紀末中國大約只有8億人,而2020年開始老齡化養老負擔開始劇烈增加。

396.如何評價川普暗指中國留學生都是間諜?



【僑報記者文章8月8日綜合報道】周二晚,在新澤西州貝德明斯特(Bedminster)自己的私人高爾夫俱樂部舉行的晚宴上,總統特朗普(Donald Trump)發表講話,抨擊中國的”壹帶壹路倡議”,還不指名地說“幾乎每個從這個國家來的學生都是間諜。
據《南華早報》(South China Morning Post)報道,周二晚的晚餐會上,特朗普宴請了13位首席執行官和白宮高級職員共進晚餐。這次晚宴被宣傳為“總統聽取經濟狀況的壹個機會”以及未來壹年的工作和想法。
不過,晚宴的大部分時間都是特朗普在分享自己的想法,特別是關於中國的。據在場的人士說,特朗普對高管們說,中國的“壹帶壹路倡議”、中國的經濟計劃可能擾亂世界範圍內的貿易,這是“侮辱”,他不想要。特朗普說,他當面跟習近平說過同樣的話。
特朗普表示,阻止這個世界超級大國獲得不公平的貿易優勢將是他的首要任務。美國對中國商品征收關稅之後中國作出反應,對價值500億美元的美國產品征收新關稅。據知情人士透露,這種報復行動激怒了特朗普,令他感到意外。
據CNBC報道,特朗普還與首席執行官們上討論了與中國打交道的策略。壹位出席晚宴的高管表示,總統在被問及他將如何管理美中關系以及兩個經濟巨頭對貿易政策的影響時表示“他不會去那裏”。
今年4月,特朗普在推特上寫道:“無論貿易糾紛如何,習近平和我永遠是朋友”,他看到了“兩國偉大的未來!”
在晚宴上,特朗普還不指名地聲稱:“幾乎每個從這個國家來的學生都是間諜。”對此,白宮拒絕置評。改為:在晚宴上,特朗普還不指名地聲稱:“幾乎每個來到這裏的學生都是間諜。與會者表示,特朗普很明顯是在說中國。白宮對此表示拒絕評論。
據報道,與會公司CEO表達了他們對收緊合法移民政策的擔憂,他們希望特朗普政府能軟化態度。
據與會者透露,特朗普在宴會上曾兩次向白宮副幕僚長 Chris Lidell喊話,要求他在星期壹之前準備好壹份行政令,讓那些在學校裏成績排名最高的學生,能持合法簽證在美國待至少5年的時間。特朗普還表示,白宮下周將宣布他為了實現降低處方藥價格的目標而采取的措施。他沒有透露任何細節,只是說很快將行動,讓藥價“真正大幅度降低”。
13位受邀出席的美國大公司CEO包括菲亞特克萊斯勒的曼利(Michael Manley)、強生董事會主席戈爾斯基(Alex Gorsky)、百事可樂的諾伊(Indra Nooyi)、聯邦快遞(FedEx)的史密斯(Frederick W. Smith)、波音公司的米倫伯格(Dennis Muilenburg)、保守派新聞網站Newsmax Media的拉迪(Christopher Ruddy)、菲亞特克萊斯勒(Fiat Chrysler)首席執行官曼利(Michael Manley)、安永(Ernst & Young)首席執行官溫伯格(Mark Weinberger)和紐約市房地產開發商萊夫拉克(Richard LeFrak)等。

dzjhackAugust 11, 2018

中國留學生人數近年劇增,據報導,中國政府為控制海外留學生群體,協助學生在美國各大學成立了中共黨組織。 自由亞洲電臺引述美國「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最近壹篇題為「中共正在美國各大高校(大學)建立黨組織」的獨家文章說,中國當局正在中國留學生和訪問學者為數眾多的美國大學成立中共黨支部,其中有些成員為中共委派。

報導援引華中科技大學官網壹篇通告說,2017年7月,9名來自華中科技大學、正在美國伊利諾伊大學香檳分校訪問的學生和學者,在學校宿舍成立了中共黨支部,之後時常召開黨員會議、討論中共理論思想,並在中共黨旗合影。 報導引述不具名的中國交換學生說,學生還被要求向上級匯報其他中共黨支部成員的反動言論,並在回國後逐壹與武漢母校老師私下面談,討論他們在美國交換學習時的表現,並揭發他人的不當行為。

普林斯頓大學中國與世界研究項目研究員朱波(Andrew Chubb)指出,這個現象雖未達到系統性規模,但是各大學還是應該充分重視,因為這有違西方學術自由和監管透明。 文章同時強調,伊利諾伊大學並非個例。中國學生和學者在美國大學成立的中共黨組織,近年遍地開花。微信上發布的中文消息顯示,中共黨支部遍布美國各大州。

自由亞洲電臺引述現居紐約的時政評論人士胡平說,這是中共順應自費出國留學生和公派學者數量迅速攀升而采取的新舉措。 他說:「等於說海外這些留學生群體的這些黨組織,至少起到耳目的作用,它能夠讓當局知道壹般留學生的狀況。」

報導表示,這樣的新局面在中共中央辦公廳2016年印發的壹份「關於加強歐美同學會(留學人員聯誼會)建設的意見」中得到了體現,其中提到,歐美同學會是中共領導的統戰性群眾團體,對留學人員政治引領、弘揚留學報國的傳統發揮了作用。 據官媒中國日報,2017年中國逾60萬人出國留學,同期48萬人歸國,再創歷史新高。

397.臺灣本省統派青年是壹種怎樣的存在?



鹿ㄦAugust 11, 2018
非常瑣碎的想法

目前檯面上,會將「統派青年」作為政治號召或名片,在大陸走跳的這群人。表現出來,是對身處的政治環境不滿,又見證了臺灣經濟由富而衰的階段。他們厭倦於日復壹日的政治口水,覺得身邊的政客面目可憎,媒體報導的全是垃圾。因此想要逃離到幻夢,去找尋壹個兼具效能與效率的社會。而壹個講究強盛與民族團結的中國,則是他們所找尋到的憑依,用以彌補在兩岸國力差距漸大下,破碎的自信心

這實際上,展現壹種逃避心裏。他們對於臺灣所遭遇到的經濟困境、媒體現象與國際處境,並沒有什麽耐性與信心。因而期望壹個強大的祖國,擔任「機械降神」(Deus ex machina)的工作,將逆境瞬間解決。那麽,他們對於中共倡導的歷史觀照單全收,也是可以預期的事情。將復雜的國際現象,都解釋成敵我之別,實在是方便容易太多了

個人的評價,是有時候逃離壹個墻的時候,只是讓自己陷入另壹個墻。他們麻木於臺灣的政治環境,樂於用立場去快速換現。自然對於大陸的社會壓力與痛苦,也是無動於衷。這個偷懶的代價,不會在今天到來,也總有壹天會找上門。因為人們遲早會看穿,他們的心中,對大陸並沒有真正的關懷與愛

不過呢,臺灣社會有各式各樣的想法。也有人是堅定自我認同為中國人,但價值觀是推崇自由民主的。當然,他們是不會受到對岸所器重的


398.改開前和改開後中共有哪些高明的統治術?



Les mizAugust 12, 2018
1。民族主義是個寶。盡管我覺得適當的民族主義不是什麽壞事,甚至是好事(美國農村家家戶戶掛國旗,墓地也是。我去過美國,親眼所見)但是中國的民族主義總是在某個“恰當的”時機出現,三原色啦,疫苗了啦,過去的三聚氰胺啦。。。

2。通過人口控制(不論是計劃生育還是二胎政策),加大中國社會的內卷化。西方發達國家人少,剝削過甚,自然全民造反。中國人口太多,就算有人造反,總有人盯著妳現在的位置,準備好了“被剝削”的準備,來取代妳,反正總有人幹活,總有人考試,來爭取微不足道的工資或者教育資源。

3。墻的政策。我最近給某985高效研究生打工,為了獲得寶貴的推薦信。這些學生就有壹個會翻墻,更不論普通學生根本懶得翻墻,天天看娛樂項目,LOL王者榮耀,玩steam的都少。可以發現,墻的政策真的對中國造成了極為深遠的影響,非常可怕。盡管客觀意義上,墻阻止了外國高科技公司對本土軟件的“傾銷”,使得本土的軟件公司蓬勃發展,其中不乏QQ這種抄襲出來的世界上最好用的通訊軟件,bilibili這種世界上最好的彈幕視頻網站,淘寶這種世界上最好的網購平臺,支付寶這種世界上最好的移動支付平臺,抖音這種世界上最好的短視頻啊App。但我依舊不可能給墻洗地

4。通過政治課。每個學校都不重視政治課,都是在劃水,但幾乎每個重大考試都有政治,考試級別越高,越重視政治。使得學生們厭惡政治,自然也就對政治不感興趣,對於政治的理解僅僅限於考試範圍。

5。對西方很多價值的曲解。我不得不說黨的宣傳,自幹五們的說法有壹些很有道理。(eg.言論自由是有邊界的。美國是合法的腐敗。中國人需要人管。西方民主早就被大財團們控制了。特朗普大搞裙帶關系。美國有槍多危險啊。美國醫療貴的壹筆。拉美、印度搞民主化後反而窮了。。。)不得不說括號內的內容很有道理,也的確是西方的弊病,但他們可惡就可惡在,通過西方某些制度的不合理來強行論證我國不合理制度的合理性。(eg.中國人需要人管——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言論自由是有邊界的——我國敏感詞制度,審查制度非常好。美國是合法的腐敗——中國腐敗很正常,甚至沒人監督。拉美、印度搞民主化後反而窮了——所以不能搞民主。。。)

6。極其重視底層農民的利益。這個是共產黨的優點,也是為什麽共產黨取勝的關鍵原因之壹,我個人傾向於把第六點考慮為共產黨的優點之壹。習近平的精準扶貧,胡錦濤的取消農業稅,鄧小平的改革開放,毛澤東的推翻三座大山。這些共產黨做的功績,對於我國農民朋友來說是壹項偉大的。然而,為什麽這麽好的優點,我會把它考慮為某種“禦民之術”呢?因為,我國農民人口眾多,且愚昧。這兩項特點,決定了共產黨必須討好廣大的農民朋友,農民滿意,中國就穩定;反之,農民不滿意,中國就造反。也就是說農民對於中國社會的現狀,只要吃飽肚子,他們就滿意,他們對於更大的需求沒有要求。(eg.六四期間,沒能獲得最廣大的農民朋友支持,自然容易失敗;習近平修憲,知識分子十分生氣,廣大農民表示無所謂)

(所以我建議。民主運動,不能光靠海外華人,品蔥知乎這種知識分子,也需要調動農民朋友的積極性,沒有他們的支持,中國民主革命很難實現。老毛就是個特別典型的例子)


399.請客觀比較和評價壹下1975年8月駐馬店決堤和1938年6月的花園口決堤的原因和造成的災難損失?



白水無纖塵August 12, 2018
好久沒答題了,三色抓我好勤…

@白蘿蔔說得已經基本點到了四個分類,我試試看說點其他角度上的看法。

花園口與駐馬店,前者的發生是壹個取舍的結果,是壹場驚天投資。

這裏的“驚”指的是當時的校長、白、陳等將軍用龐大的投資去實現壹個目標明確,但成功率無從評估的方案。

因戰爭而引發的行為我們應當首先用戰爭的角度去理解發生了什麽事,然後再憑自己的價值觀標準去衡量。

1938年是全面抗戰的第二個年頭,過去有民族大草包張學良狠狠地於私把義兄、於公把國家往死裏坑得滿臉血,中國的實力與校長本身的事業(民族主義國家)被重創。再有自盧溝橋始各大戰役失利,國軍無論是主動或被校長動,從國家層面上,已經主動將戰事拖往對雙方最最痛苦也對我們最最有利的持久戰泥潭之中。

日本方面承受的痛苦是整個盟軍給予的,究竟有多少是單壹個中國帶來的不好說。有壹件事可以肯定是,硬撐到同盟的建立乃是中國抗戰勝利的決定因素,某個戰爭行為是否能為戰爭角度所認可當由這個目標決定。

花園口決堤在如今三方各執壹詞的情況下很難說成效如何。有意思的是中共方面自當年起至今句句不離民生角度的“大災”“民難”“民國軍民仇深苦大”,軍事成果就半闔半開、似是而非、趙國模糊文化特色,與前段時間的“南京大屠殺公祭”的手法是壹口鍋的味道。個人覺得沒什麽說服力。

作為壹個支持自由民主的人權立場者,整個花園口事件裏,其實最觸動我的是校長幹了這破事後立馬宣傳這是日本人幹的。這事當初直接打醒了我對另壹種領袖的向往:這事在動機上確是有客觀正義成分的,比較文革這種只為耄個人搞出的人間浩劫,還能忽悠壹群改良人士相信“都是為了國家”實在是壹個天壹個地;然而這有什麽卵用?壹個戰爭領袖該犧牲別人時毫不心軟無可厚非(戰爭打破了和平標準),但我不是戰爭領袖,而是別人。

駐馬店事件與花園口完全是兩個不同性質的事件,我向來是不看知乎的(除了黑我們那次,笑死我了),單看提的問題居然把兩者對比,不禁生出了壹種感覺:是否很多人連什麽是人為工程事故什麽是戰爭行為都分不清楚?

駐馬店系列的水利工程的出現總結壹下“特殊(平凡?)”的點,分別有“蘇聯專家”“大躍進”“上頭壹刀切,下頭幹得歡”等等。要知道在“蘇聯專家”的指導下,三千年農耕經驗的文明壹如過去的“偶像崇拜”(感謝孔夫子封聖),他媽的居然把種子埋到了地下十幾米(或更深??)!

這裏用最簡潔的壹句話給駐馬店作個評價罷:上面瞎搞。

什麽是“上面”?為什麽有“上面”?怎麽算“瞎”?“瞎”在哪裏?為什麽叫“搞”?怎麽“搞”的?“搞”了什麽?…………

漢語“博大精深”,機智的蔥油們慢慢體會。


400.妳知道的最大的南北差異是什麽?



Bai。團子 August 12, 2018
竟然有邀請?好伐

以下內容可能和各位本土人士的印象有差異,首先介紹自己經歷:北方人,南方去過貴州,雲南,杭州,浙江;最長的南北開車旅行從溫州,杭州,蘇州,南京,濟南這麽壹邊玩壹邊走,最後到的北京。

南方天氣變化多端,而北方相對穩定的多。北方天氣晴是晴,雨是雨,要麽不下雨,要麽下暴雨,而且北方夏冬分明,每年都過著實實在在的“春夏秋冬”。然而,南方日常天氣更富於變化,晴陰雨轉換速度很快。當年我記憶最深刻的是某個夏秋之際去昆明,被連綿不斷的小雨凍成狗。。真的,那種壹會小雨壹會太陽的陰潮。。作為壹名北方人表示實在受不了。。另外,南方空氣要潮濕的多,就算曬太陽也沒有北方那麽有種硬烤的感覺。

自行車和汽車。這是我後來才知道的。。很多90後00後南方人從小坐出租車上學,或者有人接送,導致很多人不會步騎自行車(也可能我認識的這幾個家裏比較有錢了)。但在北方,坐出租車的也有,但好像沒有因為坐出租車結果就不會騎自行車的,至少我知道的北方人沒有不會騎的。。

早茶和早餐。南方的早茶真的是非常好吃精致,但是對於北方的大漢子來說那點東西根本吃不飽!同樣是路邊,壹份二十人民幣的早餐能買兩大碗餛飩帶油條或者壹份滿滿的羊湯帶五六個膜,而在南方二十人民幣能買的早點還不夠壹手抓的。。

普通話和當地話。北方說普通話大概會被當成城裏來的,而南方說普通話大概只能被當成北方來的。其實我感覺溫州和呼和浩特挺像的,在稍微偏壹點的地方,如果不會當地語言連路邊點餐都很困難。。另外,粵語可能有語言歧視(經常不理我們),蒙語要好得多(常常滿滿壹大碗)。

身高。以往南方人個頭矮小的印象好像正在發生變化。不管男女,南北方的身高差距好像正在減少。 大概80年以前左右出生的人身高差距還是有的,但80後的南北身高差距正在減小。

401.專欄文章: 貿易戰之掉進錢眼裏的中國



藍雀August 12, 2018
先簡短聲明,這回掉進錢眼的不是中國人,而是中國。

貿易戰,首先就是兩國貨幣之間的較量,美元與人民幣之間的差距,實際上約等於美國與中國的差距。壹個是全球最主要的儲備貨幣,壹個始終卡在國際化的路上。但是,如果我說美國發動貿易戰的最終目的,就是迫使人民幣國際化,相信很多人都會覺得不可思議。

其實本幣國際化聽起來很拉風,但實際上是有傷主權的,它意味著妳要開放金融,實現資本項目可兌換,允許外匯自由兌換。這可以簡單地解釋為,對人民很有利,但是對政府卻很不利。

舉個例子,假如人民幣已經國際化,那麽去年王健林就跟李嘉誠壹樣,成功逃走了。不單是他,以中國目前的經濟環境,廣義貨幣發行量早已超過美元與歐元之和,只要稍微有點常識的人都會拋人民幣去兌換外幣,以此來規避風險。那麽如此壹來,人民幣就成了壹堆廢紙。不過也正因如此,但凡金融開放的國家,就沒有壹個敢無錨放水,因為妳壹放水,老百姓就跑光了,妳放出來的就是壹堆廢紙。

所以壹般獨裁或磚智政府都會壟斷金融,這樣它缺錢了只要印鈔就可以,而且老百姓想逃都逃不了,只能看著手裏的錢因為超發被稀釋。而這,也是中國掉錢眼裏的第壹步。

然後,美國又為什麽要人民幣國際化?這個說起來有點復雜,我從美國國債說起。前文提到貨幣國際化會失去主權,而美元作為世界最主要的儲備貨幣,美國犧牲的經濟主權也是最大的,政府直接沒有印鈔權,要用錢只能是靠發債。

現在的紙幣實質上都是債務貨幣,而債務貨幣是有利息的。了解經史的人都知道,在全球化經濟體系建立之初,美元曾與黃金掛鉤,也就是以黃金為錨,來防止美元超發。後來由於經濟高速增長,而黃金的總量基本固定,因此導致美元脫錨,壹度出現美元信用危機。

這裏黃金與美元的關系,大家可以參考船與錨,如果船不斷增大,而錨壹直不變,勢必就鉤不住,飄走了。後來美元改以國債為錨,按此規律,隨著美國經濟的增長,美債規模勢必就越來越龐大。關鍵債券是有利息的,現在美國每年支付國債利息的錢就超過了4000億美金,嚴重影響自身經濟。也就是說,美國承受債務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它必須要減少貿易逆差,得打貿易戰,當年對日本也是如此。

而減少對手的貿易逆差,壹勞永逸的辦法是讓它的本幣國際化。因為不僅美元發行需要錨,其他貨幣同樣也需要錨,而人民幣的錨就是美元。同理,在沒有國際化的前提下,人民幣發行量越多,就需要越多的美元來支撐,否則貨幣體系就會出現危機。這就是政府壟斷金融的代價。

事實也是如此,在1994年之前,中國政府發行人民幣壹直處於無錨印鈔狀態,曾多次出現惡性通脹,1994年時cpi高達24.1%,壹般超過3%即視為通脹。於是當年中央迫不得已金融改革,要節制放水,開始以美元為錨,嚴格執行以外匯為抵押品,每收入壹美元,才印刷8.3人民幣(以匯率為比例)。隨後經濟秩序開始變得穩定,到1997年時,cpi已經降低到了2.8%。

但從2008年開始直至2014年,隨著中國房地產規模的不斷擴大,中國的M2已經高達122萬億,而1994年時不過4萬多億。如此,就跟當年黃金釘不住美元壹樣,中國的外匯儲備也釘不住人民幣了。結果只能二選壹,要麽樓市泡沫破滅,保住老百姓手裏的錢不貶值。要麽無錨放水,保房價,收割老百姓的錢,繼續填泡沫。結局很明顯,當局保了房價,同時也意味著,中國已深陷錢眼,無法自拔了。

與我們相反的例子是日本,1985年時,英美日等五國達成廣場協議。次年,日本政府就設立離岸金融市場,解除了資本自由流動的限制,相當於徹底開放金融,也等於為日元走向國際化清除了障礙。所以五年後,日本樓市泡沫達到高峰即迅速破滅,沒有像中國持續陷入悲劇。而現在的中國情況截然相反,美國只有先刺破中國的經濟泡沫,才能迫使中國政府開放金融。

其實當年在簽訂入世協議時,裏頭就有關於中國有序開放金融的協議。因為只有國際化後,人民幣才有了輸出能力,才能被國際市場所接受。如果當時按約履行,中國人就不用這麽辛苦賺外匯,追求順差了,中國也可以避免被房地產綁架。但是中共政府畢竟違約了,因為沒人會願意放棄壹個13億人口大國的印鈔權,當年不會,現在同樣也不會。無可救藥地陷入錢眼裏,摳都摳不出來。

中國現在是為數不多完美保留官僚文化的國家,牢不可破的官本位,壹切以權力為中心。有了權力就有數不盡的財富、美色和奴才,而維持這壹切的關鍵,就是要有獨立的印鈔權。

而這些年,其它國家都已經被美國這個“民本位”代表國家給民主化了。官員失去了自由,權力被約束,幹完任期就得下臺,還得財產公示。所以,這美國確實特麽可惡。

隨著貿易戰的推進,美國壹邊加息,壹邊征加關稅,現在又計劃設立自由貿易體系,目的很簡單,就是擠爆中國的經濟泡沫。我認為結局幾乎不存在什麽變數,接下來的問題只能是中國政府到底可以撐多久。因為貿易戰只是催化劑,背後還有更強大的經濟規律在推動。

最近人民幣匯率急速貶值,破7幾無懸念。又聞廈門的樓市量價齊跌,成交慘淡,土地流拍。緊跟著,又爆出某個金融大佬,走私44公斤黃金出境的新聞。這些無不說明,泡沫已近崩裂的臨界點,以及市場難以掩飾的避險情緒。

不過這些仍不是關鍵,最終戳破泡沫的很可能是糧食。7月20號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壹組數據,主產區小麥累計收購同比減少1695萬噸,油菜籽同比減少14.2萬噸。不僅如此,整個農業生產的上下遊產業,如飼料、農藥、農業器械等,無不出現了兩位數的暴跌,這說明泡沫正在擠兌農業。

這些年中國貨幣大肆超發,大家之所以未明顯感覺通脹壓力,主要原因之壹就在於政府嚴格控制糧食價格。但也正因如此,農業的收益已經嚴重低於工業和服務業,這便迫使農民紛紛放棄農業生產。 如果繼續違背市場原則的調控,那麽農業將被持續擠兌,導致進口廉價糧食需求暴漲,直到耗光外匯儲備。如果政府提高農產品價格,那麽大通脹正式來襲,物價暴漲,從而擊潰民生線。

記得去年,我就跟壹個朋友預測,如果房地產經濟再運轉十年,中國很可能會爆發糧食危機,再次出現大饑荒。當時對方似乎感覺危言聳聽,如今看來,根本就用不了十年。

就在糧食數據曝光後不久,中共政府開始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國務院很快下發了政策性糧食庫存大

清查的通知。即是清查,大概是料到下面數據造假的可能性,果然,黑龍江、河南、江西立馬就爆出糧庫失火的消息…

這不由讓我聯想到上世紀60年代的那次大饑荒,下面餓到吃樹皮,吃觀音土;中間壹直在隱瞞,在限制農民進城;上面則壹直歌舞升平,壹直橫征暴斂,最終三年餓死了數千萬人。

我不知道中國人將以何種方式度過這次泡沫危機,以及糧食危機,但是我希望大家能明白,任何原本可以避免的危機,都是人為造成的。如果妳將命運交給別人,那麽妳必定會是被拋棄的壹方。只有當妳在忍受饑餓,陷入絕望之時,妳才會發現,國家是多麽冰冷的地理名詞。


402.中國最重要的會議為何是北戴河會議而不是兩會?



topSuperXAugust 13, 2018
眾所周知,關於黨和國家的大事不是由人大或者政協決定的,那兩個會議都只是把事先決定好的東西復述壹遍或叫走過場而已。真正的決定是由元老們聚在壹起商量而定的,尤其是對於最高層人事安排比如下屆常委的人選等等。墻內的互動百科也有介紹。

北戴河會議,是指中國共產黨夏季舉行的黨內高層秘密會議,壹般討論黨內重大問題,因地點為河北省秦皇島市北戴河區,故稱。北戴河會議通常每年舉辦壹次,地點不但鄰近北京,且亦有消暑之效。這時候各現任和前任的老同誌們就要聚在這裏,休假+互相拜訪討論。

部分重要的北戴河會議如:

1958年8月17日-8月30日,中國共產黨中央委員會主席毛澤東主持北戴河會議,通過《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號召全黨全民為生產1070萬噸鋼而奮鬥》的決定。決定在全國農村普遍建立人民公社,通過《中共中央關於在農村建立人民公社問題的決議》。通過《關於1959年計劃和第二個五年計劃問題的決定》、《關於今冬明春在農村中普遍展開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教育運動的指示》等40項決議。

1960年7月5日-8月10日,會議通過了《中央關於全黨動手,大辦農業、大辦糧食的指示》和《中央關於開展以保糧、保鋼為中心的增產節約運動的指示》兩個文件,並批準李富春、薄壹波提出的《1960年第三季度工業交通生產中的主要措施》。會上也通過了《關於向黨員幹部介紹布加勒斯特會議情況和中蘇關系問題的通知》。

1962年8月6日-下旬,用部分時間討論了毛澤東關於階級、形勢、矛盾三個問題的講話,並以其講話精神為指導,為將召開的中共八屆十中全會準備文件。

1988年夏天,鄧小平主持的北戴河會議,決定實行價格闖關政策。而在之後的價格闖關的推行,反而打擊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經濟的發展,成為了六四事件的壹個誘因。

十八大前對於習近平這壹屆的常委人選也是在當年的北戴河會議上各派系博弈的壹個結果。然後當年的兩會只是宣布壹下結果而已。


403.加拿大等君主立憲國家為什麽沒人提出廢除王室?能壹直保持王室?



他鄉不遠August 13, 2018
廢除王室毫無意義。

君主立憲國家,這些王室其實就是壹些花瓶,政治權力掌握在議會手裏,王室只參與外交活動。而王室普遍都有不少私人資產,王室成員普遍接受了非常好的教育,形象修養遠遠強於社會主義國家的壹些大腹便便的領導人。

這樣的王室妳不愛嗎?不會影響妳的生活,而且外事訪問賊有面子。除非妳想作為強盜洗劫他們,而洗劫之後好像土地除了種田也沒有別的用了吧?然後英國加拿大有土地壓力嗎,好像沒有,所以保留王室就相當於保留英國多年以來的光榮歷史,從光榮革命到今天,多有面子妳想想!

404.中國各地的黑社會是壹個什麽樣的存在?



梢上的兔子August 13, 2018
我從壹般而言的黑社會來講,和政府機構無關

中國內地嚴格來講,沒有“黑社會”。即與政府相對立的壹個完整的體系化組織。因為中國沒有程序正義的概念

內地從2000以來能查閱的所有關於黑社會的報道壹般都會用“涉黑組織”壹詞。(嚴格來講如果報道出現了什麽黑社會老大這種詞算是失誤)

涉黑組織和黑社會的差別很大,類似於團夥或者小團體。可以從內地近年來的壹系列“打黑行動”看出對於政府而言有無足夠證據和行動的正當性質沒啥關系,所以不管有沒有證據感覺妳是老大就可以抓人了,抓完了再找證據肯定容易的多。所以內地開展打黑除惡完成度高速度也非常快,因為不管好壞抓完再說話,管妳是老大小弟還是幹部反正壹塊抓了再慢慢理人際關系。

畢竟黑社會老大也是有正經身份的,程序正義的國家內不管發生什麽他主使的案件不牽連到本人就無事。但某國不講這個嘛不是。黑社會存在的基礎消失了,自然也就沒辦法存在。內地連宗教和民間組織都無法容忍,學生開個馬列交流小組都要被抓,這種地方哪裏能出黑社會……

所以評論裏說的完全正確,tg才是最大的黑社會。修憲內鬥黃賭毒,不在話下

405.專欄文章: 左派二面相——革命的本質



immortalmanAugust 13, 2018
歷史有很多種解釋方法,我們今天所做的歷史工作,如果不是僅僅停留在史料收集整理,或是考古層面的話,就要面臨著對待歷史最主要的選擇,即史料的邏輯編織。至此,歷史學似乎已經不是壹個僅憑動手能力就能完成的工作了,這時需要的是我們作為靈長類動物真正的技能,我們的意識已經蘊藏在其中的邏輯思維。所以,歷史學到了要寫史論的地步時,它非得包含政治學和社會學不可。

十七世紀到十九世紀是個很重要的時期,是人類政治理論正式產生裂變的時代,以前是無所謂左右派的,大家都遵循著從部族血緣產生的社會自組織關系演變為政治演進的觀點,所謂的“改革”、“革命”等名詞,都是在啟蒙運動以後,咖啡館裏的新興無產階級知識分子(雖然大多數人仍然喜歡把他們視作資產階級,但這是壹個生態位定向的問題)閑暇之余對烏托邦幻想的產物,他們本身是近代公立教育的產物,沒有勞動能力,也沒法像東方士大夫那樣成為士紳或土豪,他們原本應該是農民或者紡織工的子女,卻因為有幸接觸到印刷機發明所帶來的成果,在鄰家小孩學農活的時間學會了文字,但他們的出生是被牢牢的束縛住的,他們不是地主家的子弟,即便讀壹輩子書,也別妄想可以混幾畝地,除非他們可以得寵於貴族,但當時絕大部分貴族是不會待見他們的。在這種情況下,這些無產階級知識分子就把自己的生態位定位到了壹個很尷尬的位置,既不能自食其力,又無法繼承社會自組織,按我的觀點,他們是棄兒,但是按他們所自稱的那樣,他們又可以叫做“遊士”。

作為舊時代拋棄物,如果還想要養活自己的話,那他們只有自己創造壹個有別於以往費厄潑賴的社會自組織關系的理想社會了,那個場所是遊士們的避風港,符合他們來去自由的生活習性;是土豪們的地獄,號稱自由的人們可以把這些老是愛定規矩的股東掛到路燈上去,這就是最早左派思想的來源,他們把自己當做壹切社會自發秩序的挑戰者。

放蕩不羈的生涯是俠客們的情懷,是騎士們、紳士們的腳鐐,是廣大農奴的墓誌銘,是吟遊詩人洋洋灑灑的詩篇,也是貴族小姐犧牲體質卻換來傾國麗影的束腰帶。浪漫主義,如果不是為了挑戰什麽,就不會出現,理性主義,如果不是為了維護什麽,就不會被拾起,兩者的關系恰如革命與反革命,既是孿生兄弟,又是正反兩極。左右派的產生也大抵如此,如果不是左派出現,右派也就不能稱之為右派了。

所以,左派對抗右派,根本上說是浪漫主義對抗理性主義,是瓦解社會共同體對抗維護社會共同體,是流沙化社會對抗封建化社會。十九世紀的雅閣賓,高呼著絞死國王,讓人以為國王是他們心中的罪魁禍首,但是實際上他們想幹掉的是比國王龐大壹百倍的貴族集團,後面出現的無產階級革命者也是如此,他們要砸毀資本家的工廠,就不得不找壹個民主的口號,找壹個被認為是獨裁者的替罪羊,但我們不能真的以為他們要打掉的只是幾個執政者,他們鼓吹民眾掀翻的,是幾千年來由習慣法沈澱而來的自組織。無產階級者們對摧毀封建主義的熱情是遠高於對暴君的批判的,他們可以容忍壹個僭主,卻絕不能容忍地主鄉紳,就像戊辰戰爭或二二六時的日本人,他可以高呼尊皇,口號,指望獨裁者替他們主持公道,也可以自己扶持壹位無所不能的聖君,就像中國人扶持毛澤東那樣,人民和聖君可以共存,但人民和北洋軍閥絕對不可共存。

所以左派把自己發明成人民,把右派發明成統治階級是有道理的,它出現的根本目的就是創造流沙化社會,打碎基層共同體,只有這樣的社會,遊士們才能安生立命,才能繼續販賣自己的“普世價值”,才能讓自己取代原本教士們和大法官們才擁有的權力。

照著這個邏輯發展,左派們很快從民粹主義發展出社會主義,從社會主義又推出國家社會主義,三者是前者演化出後者,後者包含前者的同時又節外生枝的這樣壹種情況,如果衍生到東亞,那就是共產黨把國民黨想要的和不想要的東西都統統帶給了中國,國家社會主義,是比原教旨社會主義和原教旨民族主義更完整的存在,他是看似水火不容的共同的歸宿,只有它,才能同時完成建設共產主義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

從封建走向帝國,從大眾走向僭主,從原始豐饒走向費拉不堪,都是確定了的左派路線,大無畏的天下大同,其實是天下共主的孵化場,打碎了建築的中間樓層,也就不會有屹立不倒的高樓大廈了。左派幻想的人人平等,恰恰需要用千年聖君來實現,;社會主義的夢想,是要結合民族主義來完成的,愛中華民族與愛社會主義,事實上並沒有根本性的不同,如果不服,兩者中任壹單獨走下去,也只是在重演陳獨秀和蔣介石的悲劇,直到這時,聰明的馬基亞維利主義者就會篡奪革命的果實,再次讓兩者並軌,當這壹切完成時,又循環往復,這就是所謂的“歷史的終結”。

406.怎麽看「上海民族黨」在紐約註冊成立 反共並要求上海獨立?



蘋果日報報道,中國政府除了要面對疆獨、藏獨,現在又有人喊出「滬獨」。最近有多位異議人士在美國紐約州成立「上海民族黨」,主要訴求是:「反對大壹統、滬人治滬、全盤西化」。
據中國異議漫畫家「變態辣椒」昨日在Twitter公佈「上海民族黨」(簡稱滬民黨)第壹次創黨黨員大會公告,並在登報廣告上介紹該政黨於今年7月18日成立,並在同壹天在紐約註冊成功。
「變態辣椒」發推文說,成立滬民黨是為了徹底顛覆中國是壹個大壹統國家的概念,還說他們走的這條路,勢必會比傳統民主運動更為艱難。他寫道:「反共是第壹步,還要消滅中共生存的土壤:中國這個偽概念。所以獨立運動絕對不是走捷徑,我們不僅要與中共為敵,還會成為所有自認為我是中國人的包括傳統民運的敵人。獨立運動非常艱巨,我們不僅要反共,還要爭取更多中國人拋棄『中國』這層殼」。

loydAugust 14, 2018

所謂滬獨,就是劉仲敬的腦殘粉的中二自慰遊戲。他們描繪的未來,是和《二十壹世紀少年》中類似的扭曲的中二病未來。

@Shawn 分析得很好,可惜品蔥現在都是劉仲敬的腦殘粉,當然要歌頌同為腦殘粉的滬獨。在他們眼裏,反對者是沒有人權,也沒有言論自由的,比如這個劉仲敬腦殘粉”自新世界“罵道:

”每次總有妳這個中國人匪諜出現?“

”還有這群人中的上海人難道不可以把妳這個中國無產階級吊打?“

是的,因為妳反對我,所以妳是匪諜,所以妳不配有說話的權利。

換個詞就是大家熟悉的句子:因為妳反對我,所以妳是反革命,所以妳是漢奸賣國賊,以人民的名義讓妳閉嘴。

劉仲敬粉和紅衛兵有區別嗎?

墻內關於劉仲敬的討論都被和諧了,這就導致拆穿邪教教主的文字在網上已經很難找到,於是輿論陣地完全被教徒們占領了。劉仲敬拼湊出來的“理論”中沒有平等兩個字,認為強者對弱者的掠奪和壓迫具有天然的合理性,在政治坐標上屬於極右法西斯主義,這從他的信徒張口閉口對“白左”的刻骨仇恨中也可以看出。要知道,關於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聯合國早有公論。公然鼓吹殖民主義的“功績”,把世界民族分成高級的盎格魯薩克森和劣等的支那,這就是法西斯主義,是任何西方國家的主流意見無法認同的,包括他們口中高級的盎格魯薩克森。

他們總是拿澳大利亞,加拿大和新西蘭說事,鼓吹英帝國的殖民功績有多高級,但他們忘了,這些殖民地的繁榮,是殖民者的繁榮,從來不是被殖民者的繁榮,因為被殖民者早就被肉體消滅了。那些沒有經歷過大規模人口置換的前大英帝國殖民地,除了殖民者離開後換壹種方式繼續掠奪,有哪壹個繁榮的?尼日利亞?肯尼亞?也門?哦,他們會說香港,他們不知道香港的繁榮是建立在大陸幾十年的閉關鎖國中的唯壹對外貿易窗口和中轉站的基礎上的嗎?

他們分不清民主和法西斯主義,抱著法西斯主義當民主宣揚,信奉他們的,就是民主鬥士,不信奉他們或者反對他們的,像@Shawn,就是他們眼中的“匪諜”,如果他們獲得生殺予奪的大權,這些“匪諜”,如果估計連生存權都不會給。所以這些人本質上和毛左沒有區別,都是要把意識形態不同的人肉體消滅的貨色。

這些人往往年紀不大,受無知的驅使,沒有在民主國家生活過,對民主社會究竟如何運作沒有半點了解,或者即使身在民主國家,也沒有能力參與所在國的民主政治,仍完全生活在劉仲敬為他們構建的偽中文世界中(這壹點和海外小粉紅生活在黨媒為他們構建的偽中文世界中簡直壹模壹樣)。“民主之後殺全家”壹點也不誇張,這種“殺全家”也極大地汙名化了真正的民主。

民主政治能夠良好運作的前提,是大部分選民所做的選擇基於理性、基於對現實的理性判斷,而不是基於對現實的臆想,也不是基於宗教情感。因此,任何形式的邪教、思想控制,在本質上都是反民主的。劉仲敬的信徒們對他東拼西湊的“理論”不加甄別的相信,認為劉的論斷是不證自明的,再把這些不證自明的論斷作為自己立論的基礎推導出各種笑話,同時對學者們反駁劉仲敬(大部分學者根本不屑反駁他,無他,沒那個精力跟他耗)的論據壹概裝作看不見,這是對理性這壹人類偉大的能力的拒絕,也是壹種教主崇拜,因此在本質上必然是反民主的。

我對海外民運已經不報任何期望了,因為在很有限的接觸中,對他們的齷齪見識過壹二:壹旦權力在手,什麽規則都可以不要,和中共壹路貨色。

在我工作的地方,我在用個人的綿薄之力阻止中共的滲透。但因為反對劉仲敬的邪教,我也會被他的教徒們認定為匪諜,列入肉體消滅的名單吧。

當然,我更懷疑的是,劉仲敬是個徹頭徹尾的生意人,正躲在錢堆後面笑話掏錢買書的腦殘粉呢。

有點跑題,就這樣。不回復任何人身


407.英法等各地殖民者為什麽沒有人想著占領壹塊土地稱帝?



即使美國脫離英國獨立,也是建立共和民主,也沒有發生有人有野心稱帝或者成為實際意義上獨裁者。

21August 14, 2018

喬治·華盛頓(英語:George Washington,1732年2月22日-1799年12月14日),美國國父,1775年至1783年美國獨立戰爭時的殖民地軍總司令,1789年成為美國第壹任總統(其同時也成為全世界第壹位以“總統”為稱號的國家元首),在接連兩次選舉中都獲得全體選舉團無異議支持,壹直擔任總統直到1797年。他也是壹名共濟會成員。

華盛頓早年在法國印第安人戰爭中曾擔任支持大英帝國壹方的殖民軍軍官。之後在美國獨立戰爭中率領大陸軍團贏得美國獨立,他拒絕壹些同僚希望他領導軍事政權的提議,在1783年回到他在維農山的莊園恢復平民生活。

https://zh.wikipedia.org/zh-cn/喬治·華盛頓

軍事政權就是軍政府,是獨裁政權的雛形。有壹些人倡導華盛頓這樣做,但是,華盛頓拒絕了。

為什麽呢?

因為他沒經驗。在華盛頓可以參考的歷史裏,即英國歷史乃至歐洲歷史上,最近的上壹個軍政府是誰?

歐洲 國家 建立時間 保加利亞 ( 1934至1935年; 1944至1946年) 法國 (1870至1871; 1940至1944年) 納粹德國 (1935至1945年) 希臘 ( 1923至1926年; 1936至1941年; 1967至1974年) 匈牙利 (1944至1945年) 意大利 (1922至1945年) 波蘭 ( 1926至1935年; 1981至1983年) 葡萄牙 ( 1917至1919年; 1926至1930年;1932至1974年) 羅馬尼亞 ( 1940至1945年) 俄羅斯 ( 1918至1920年) 西班牙 ( 1923至1930年; 1939至1975年)

https://zh.wikipedia.org/zh-cn/軍事獨裁

也就是,軍政府這種統治形式,華盛頓根本沒見過!他即使想做,也是沒有經驗可以參考了。

然後,華盛頓將軍嚇尿了:他如果選擇做第壹任 “皇帝”,那麽他面臨的壓力就是 “堯舜禹” 的壓力、面對 “征服者威廉” 的壓力,而且他也不知道人民會對此怎麽反應 —— 尤其是他的人民也是沒有見識過 “皇帝” 的。他沒有歷史經驗的參考。

可想而知,如果華盛頓稱帝,那麽人們可以說他根本沒有皇室血統 然後壹下子把他推翻了。這時候如果他跳出來說 “此皇帝非彼皇帝、本人是美洲皇帝,和歐洲皇帝是不壹樣的” 雲雲,又怎麽抵得過亂拳打死老師傅? 美洲人民大可以從哪個馬廄裏找出壹個被放逐的英國皇室成員 [1],迎來美洲稱帝:哪裏輪得到華盛頓?

也就是說,在美洲人民眼裏,開啟軍政府這個形式統治形式,是 “大開辟” (立新君)。

如果華盛頓要做皇帝,他就要承擔這個風險。經過權衡,華盛頓說:還是算了吧,不要軍政府。

在沒有歷史經驗的參考時,任何壹個統治者不會貿然開啟壹個新的統治形式。

對於美洲人民和他們的歷史經驗而言,他們不會貿然開啟軍政府、軍事獨裁統治。

對於亞洲人民和他們的歷史經驗而言,他們不會貿然開啟的是什麽呢?是民主制。



也就是說,如果有歷史經驗的參考,華盛頓將軍還真有可能在美洲開啟軍政府。所幸沒有,他也沒敢開這個頭。

話說回來,美國建國之初的幾年,也是壹盤散沙,顯然不像壹個正常新國家的樣子,但卻有助於領土擴張。領土擴張有 2 個辦法:攻打或殖民 or 人家自願加入。 美國 1776 年建國,1789 年才有的第壹部憲法。隨後還有各種擴大領土的動作,不斷地買地賣地:如果開啟軍政府,獨裁統治的名聲傳出去,將來想加入聯邦的潛在的新州,恐怕也就不會那麽樂意了。

如果妳開啟了軍政府,或者開啟了皇帝、皇室,那麽隔壁鄰居國家就可以煽動自己的民族主義,堅決拒絕與妳合並,反而要攻打妳。如果妳沒有開啟壹個明確的軍政府或皇室,那麽還有可能歡迎隔壁鄰居加入聯邦 —— 顯然,如果妳有壹個皇帝,那麽還怎麽保障各州利益?分分鐘以不效忠皇室為理由廢掉妳 充公(美洲皇帝廢除北卡伯爵,說廢就廢 反正都是自封的 不服就打仗嘛,美洲內部打仗 肯定歐洲的英法最高興,何必呢?) —— 既然怕廢除怕充公,幹脆不加入。妳看看歐洲各個民族國家的領土,民族情緒高漲的時候 別的國家就不會再有自願加入妳的了(民族國家想擴大領土?要麽殖民統治、要麽撒幣收買,沒有人家會自願加入妳的。皇室國家, 軍政府, 民族國家都是如此:領土擴張的成本是非常大的)。 從這點看, “低成本的進行領土擴張” 也要求壹個國家不能是獨裁國/君主國/軍政府國家。



[1]: 征服者威廉是如何要求英國王位的:

透過自己的姑祖母愛瑪(埃塞烈德的妻子和愛德華的母親),威廉擁有微弱的血統(威廉的爺爺理查壹世與愛瑪為兄妹,威廉的父親羅貝爾壹世與懺悔者愛德華為姑表兄弟,威廉即為懺悔者愛德華的姑表侄子)來主張他應被加冕為王。

https://zh.wikipedia.org/wiki/威廉壹世_(英格蘭)

[2]: 世界歷史裏最大的危機在哪?

我個人認為,是在 1776~1789 ,因為美國 1789 年才有的第壹部憲法。假設 1789 之前,華盛頓決定 重新回歸 大英帝國,重新接受喬治三世的統治。那麽 這個世界會怎樣呢?

眾所周知,英國王室的統治是世界上最成熟的君主制,皇室成員優雅得體 能文能武 國王正直溫厚 女王母儀天下 魅力無限。在 1789 年之前,如果出現壹個 “明君” 承認了自己在殖民地稅收制上的錯誤 ( 北美殖民地者反抗和開啟獨立戰爭的緣由就是不滿高額賦稅, 賦稅問題的錯誤怎麽都好商量解決 ) 並決意為此補償:給華盛頓將軍冊封爵位。那麽美國回歸英國王室的可能性 是很大的!

我個人認為那會是更精彩的國度,是全世界的交響曲。類似 美國國家民主基金會 ( NED 給中共眼中釘藏獨和世維會發經費的 ) 如果有英國女王的形象加持,也能有更大的影響力。或許早就推翻了中共了。為什麽呢? 因為 借助英國(含北美地區) 的昌盛,英國王室可以主導成立 “英聯邦政府 ( ‎53 個分布在各地大陸的國家的聯邦 - 不僅僅是接壤式的臨近國家聯邦 ) ” 。這是壹種新型的地區性聯邦,基於英國王室的領導力 凝聚力 比歐盟強,基於聯邦國家分布在各地大陸 聯邦的影響力 也會比歐盟強,基於 宗主國英國本土的分量 聲望 說話也好使 也會比聯合國強。

這個 “新型的地區性聯邦” ,英聯邦政府,壹旦成立,那麽就是絕對主導地位,就像是 “ 3/4 的世界政府” 。

威爾遜世界:威爾遜主義的公式可以簡化為:(1)道德律令:道德應當是壹切外交政策的出發點;(2)多邊律令:多邊主義應當是實現外交政策目標的基本手段;(3)民主律令:在美國領導下實現世界的民主是實現永久和平的前提條件;(4)民族自決律令:任何民族都有權決定自己的政府統治形式。

顯然,基於英聯邦政府的 “新型的地區性聯邦” 可以比 美國 能更好地貫徹威爾遜世界:守序善良。

聖經把所有的受造物描寫為主的軍隊意指:所有的受造物就如同壹組浩大的軍隊,和諧地向前行軍,成就祂的旨意。所有受造物無論是否願意,都必須個別地服事祂;它們如同壹組浩大的軍隊,壹起協調地工作,行上帝的旨意和計劃。“萬軍之耶和華”這個名字也顯明了上帝的忿怒和公義,因為它說明上帝是爭戰的上帝。上帝藉著自己強大的眾軍,施行審判、公正、公義:消滅自己的敵人,拯救自己的子民。

這個 “新型的地區性聯邦” ,就是萬軍之君 —— 對於傷害它的子民的邪惡者,必誅之!

滅掉蘇共和中共,還用得著 “冷戰” ? 出於道義就可以滅了它,就像大象捏死螞蟻。 —— 基於這個美好的暢想:如果美國在 1789 左右歸順了英國,那麽至少 1997 香港是肯定不會回歸中國的,中共國 劊子手的組織 必被誅 估計也撐不到 1997 ,希特勒 縱使借他三個膽子 二戰估計都打不起來阿,亞洲 這片上帝很少過問的領土 也會迎來不止壹個樂於幫助亞洲國家進行人權捍衛和民主改造的麥克阿瑟將軍。

誠然 世界歷史裏沒有如果,但總有下壹次機會。我不等待下壹個 1989 ,我等待下壹個 1789 ,等待全世界的交響曲再次響起。目前距離這個 “新型的地區性聯邦” 的成立,包括美國在內的任何壹個國家要走的路 都是路漫漫其修遠兮。這裏說的是全世界的交響曲 是地球政府的最終形態。對於此目標,縱使目前地球上最先進的國家也還差得很遠。 —— 但是 危機卻是存在的,妳不去爭、就要被獨裁者爭了去咯:自由國家的首腦們,全世界的交響曲之中的自由靈魂們,我們不要和中共合作,更不接受把這個世界拱手讓給自己討厭的人。

這是無聲的宣告。



408.每天幾分鐘平板撐真能達到幾十分鐘鍛煉的效果嗎?



Ted.PaulAugust 14, 2018
做平板支撐主要是說是鍛煉全身肌肉。對於鍛煉心肺活力這點運動量是肯定不夠的。

也就是說,平板支撐對於塑形有壹定作用。這個動作看似簡單,卻可以使得背部、腹部、下背部、臀部等處的肌肉群,以及內收肌、膈肌等核心肌群都能得到壹定的鍛煉。幾乎所有動作都會用到核心肌群,包括吃飯、走路,打噴嚏等。擁有強健的核心肌群,可以讓我們的日常行動更為輕松、敏捷、矯健。

“每天練幾分鐘平板支撐就有減肥神效”的說法有些誇大其詞,與慢跑、快走等有氧運動相比,平板支撐的能量消耗明顯不足。只能通過較長時間的有氧運動,同時減少能量的攝入才能充分消耗脂肪達到減肥的效果,想通過局部鍛煉達到局部減脂的目的是沒有科學依據的。平板支撐這種力量鍛煉能提高人體的基礎代謝率,不妨將其作為減肥的輔助運動。


409.如果中美爆發新冷戰,中共會像當初蘇共壹樣垮掉麽?



ETH HODLerAugust 14, 2018
不知道提問者指的“垮掉”是什麽樣的標準。

我認為,從國家角度來說,不會。960萬平方公裏的土地,13億的人口,難道統統消失?

如果從政治角度來說,也許吧。

想象壹下中國和美國完全斷開貿易關系,中國人和美國人的日子都更難過了。美國沒有了中國制造,自己造需要額外的成本,或者,轉移到其他國家造需要額外的時間,會給美國的經濟帶來陣痛,這就是即使在美國也有許多人反對貿易戰的原因。

而中國情況更嚴重,因為美企撤出中國,無數人因此失去工作(而且由於中國被美國制裁了,別的國家也會漸漸減少和中國的來往)。中國將進入計劃經濟時代,就看人們答不答應了。“三年災害”中,有部分人試圖反抗,但是被強大的維穩隊伍壓制,失敗了(而且餓著肚子也沒有什麽力氣反抗)。

但是,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40年的改革開放,人民曾經富過,然後又窮了,80後90後00後們肯定不幹,就算娛樂至死也會找到為什麽吃不飽飯的原因,然後鬧事。和8964不壹樣的地方是:這次鬧事不用聚集到北京,每個城市都可以鬧,讓他們維穩去吧(去中心化的抗議)。70後以前的人可能會被洗腦,但是畢竟連飯也吃不上了,憑那些人壹貫的尿性,肯定也會抗議,然後政府短期拆東墻補西墻,長久不了的。

現在來說,趙家人們牛皮吹得越響,到時候他們的下場越慘。天天說“貿易戰必勝”,最後卻落得個計劃經濟的下場,臉皮都抽出血來了,到時候誰在說謊,全國人民心知肚明,只要有人號召,TG必垮。

和蘇聯時代不壹樣的是:20世紀的時候,全球化的程度還不是很深;現在,妳中有我,我中有妳,早已習慣,離開任何壹國都有巨額經濟損失。美國不會輕易地和中國冷戰。



410.大家希望習近平下臺嗎?



我倒不希望。。而且不要調整路線,堅持不渝的走下去。

fricasseeAugust 15, 2018

現在只有習近平才能救中國

中共高層向來不傻,從毛澤東到胡錦濤,個頂個的都是人精,很懂得馭民之術,打壹巴掌給壹顆棗,通過各種渠道轉移或者釋放社會壓力,然後立刻又恢復到以往的常態,更是甚少踩線,不讓民眾察覺到其剝削集團的本質。

但是,習近平這樣的人上臺了,他的權力得來渠道與構成結構,都是與過去那種精明的技術官僚權貴有所不同,非常冒進且集權現象嚴重,對外部缺乏客觀認知,用很落後的經濟、文化與國際觀念管制中國。

這也就造成了習近平這個人不會保持過往的治理邏輯,破棄中共高層共同的認知,同時他的強權和勢力得益於反腐為名打擊政敵,這也就讓他下不來臺,壹旦下臺就會被仇家從肉體上消滅,全家和整個勢力都會被打擊到灰飛煙滅。

所以,當對中共長期統治有利的政策,被習近平以個人意願和集團需求廢除後,雙方就開始徹底矛盾。

聰明人得不到權力,也被排擠在外,愚者與極端者反而成為這個勢力的領頭羊,為了不讓自己成為政治零和遊戲的失敗者,愚者必定卯足勁壹條路走到黑,甚至不能露出任何松懈給黨內的敵人找借口上位。

習近平越是不能清楚認知事實或者不願意接受現實,中共都會在他那不容置疑的領導下加速毀滅。

如今的習近平絕對跟明末崇禎壹模壹樣,崇禎勤勞且精力充沛,但不能用人容人,喜歡找替罪羊背黑鍋,對事情判斷無度而遲,見小利而忘大益,各種違背常識的操作把還能續上起碼三十年到五十年的明朝整垮,堪稱大清建國第壹功臣。

因此,現在誰反對習主席,我就砸爛誰的狗頭。

習主席萬歲無疆!王副主席永遠健康!李總理比較健康!

411.如何防止中國的民主化演變成伊朗的伊斯蘭革命那樣?



21August 15, 2018
世俗化的生活 vs 大國沙文主義?

大國沙文主義都是男癡的幻想。

搞定中國的女孩們,讓我們這的女孩子都變成大家閨秀壹樣的傻白甜,是最好的。

這樣女孩們無法拋棄世俗化的生活,並且 以世俗化的生活為追求。

那麽即使民族主義再昌盛,當女孩們也不肯放棄自己的包包和高跟鞋,男人們以贏取壹個世俗化的可愛女孩為榮,那麽 就會慢慢消解大國沙文主義。

—— 反日 反美 砸車的人 娶不到媳婦,怎樣?

子宮,作為生命之源,這片土地上生生不息的生命來自於那裏,子宮的選擇就是人民的選擇。

目前,東亞大陸的世俗化的生活不僅收服了女孩子們,更收服了丈母娘們。這意味著無論如何動亂,人們最終都會回到世俗化生活的穩定狀態。女孩們對於 “ 什麽是美 ” “ 什麽是好 ” 的認識,是無法倒轉的。

對於美麗 美好生活的願望,來自女孩子們。這是 “世俗化生活” 堅實的堡壘,可以保證不退回到 “非世俗化生活” 。

當然如果女孩子們對於 “美好生活的願望” 有錯誤的認識,那麽就悲劇了。

以前可以騙人,把女孩騙得去仰慕那些土匪,聽了土匪的話然後為革命捐軀,這就是受騙上當了 ( 為革命貢獻力量的誘因可以有很多,但是如果是聽土匪的話 那麽 100% 就是受騙上當的 ) 。現在的女孩子們已經不吃這套了。

—— 反日 反美 砸車的人,黨負責給妳分配壹個媳婦?這種河伯娶親的事情,已經沒人吃這套的。

412.生活在冰屋的愛斯基摩人是壹個什麽樣的群體?



FridayAugust 15, 2018
“愛斯基摩人”是壹種歧視性的稱呼,源於美洲原住民阿岡昆部落對因紐特人和尤皮克人的蔑稱,意為“編雪鞋的人”,在正式語境中已經較少使用。

因紐特人和尤皮克人總人口約18萬,廣泛分布於俄羅斯遠東地區,美國阿拉斯加州,加拿大北部,和格陵蘭。現多認為其祖先於約壹萬年前從白令海峽遷徙至美洲,與通古斯民族同源。其祖先在嚴峻的氣候條件中發展出了獨特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傳統,包括居住的冰屋(Igloo),捕獵海豹,萬物有靈信仰,及修建壹種名為Inuksuk的獨特結構物以傳達方位信息及生存希望。

因紐特人在加拿大被認為是三種原住民(Aboriginal)之壹:第壹民族(First Nations),梅蒂人(Métis),和因紐特人(Inuit)。 其語言文字及獨特的文化傳統在努納武特地區得到保護,但其傳統的生活方式也極大地受到現代化浪潮的威脅。

推薦壹個叫 Never alone 的電子遊戲,對因紐特文化及信仰有很好的解讀。


413.正規的金融借貸和現在普遍的P2P龐氏騙局有什麽不同?



非金融經濟背景,大概知道,這些金融機構把收集回來的錢投資到其他項目(例如有潛力的新公司),然後壹定時間後連利息本金回收這些錢。是這樣賺錢的對不對?那現在的P2P公司除了私吞壹部分外,其實也會有投資到其他項目?這樣和正規的金融借貸公司有什麽區別嗎?
求解惑

11037August 15, 2018


哇,還好看到第壹句話,不然真的是想好好吐槽壹下妳寫的理解。

咱們說簡單點,

(理想化)的金融公司是通過吸納籌集個戶或集團的錢,投資言過其實(空),或者是言未即實(多)的公司或領域贏得利潤。對於投資者來說,他們的風險是自己投資的錢的增幅程度 <= 市場表現。

這種投資的表現形式是,我投資妳100塊妳每個月還要給我10塊(利息),金融公司妳還要保證,我的資本變賣的時候100塊(本金)還能正常到賬。其中利息(%)才是最誘人的部分。為什麽利息重要?因為錢的價值是波動的,但總體上是不斷下降的,也就是說,妳今年的100塊,明年可能就只能值99塊了(為什麽?就請妳認真查壹查),那要保證我的資本不縮水,就要把我手上的100塊至少變成 100/.99塊。那金融公司跟妳說,把錢給我吧,明年我給妳變成110塊,妳當然想都不想就投了。

但如同風險與機遇並存,市場這個看不見的大手往哪裏指是很難預測的(風險),更何況有錢人又是最不喜歡風險的(不壹定),那麽這個利息的保障就成了金融公司最大的課題。

龐氏騙局就解決了這個利息的波動性問題,P2P只是這個騙局的實現形式,P2P(理想化)本身的業務是點對點借貸,假設,妳只是有壹點小余錢,比如說10塊,妳想說我放著錢也縮水,我還不如投資點,回過頭來妳又想,10塊我給人公司,還不夠給人買個椅子的錢,誰要呢?這時候P2P過來跟妳說,妳的閑錢可以給我們,我們有渠道,有人會要的。而且我承諾給妳20%的利息!妳壹看,我去,這比投給金融公司還值呢!想都不想就投出去了。這時候作為P2P公司(理想化)妳就得把錢借出去,20%的利息不是開玩笑啊,我們又不是神仙,怎麽可能跟著市場走變出這麽多錢啊?而且大多數借小錢的人(客戶)都是底層人員,也不知道借錢是幹嘛去的,說不定就花了,那可怎麽辦啊?不用擔心,他們有的是辦法,女的還不上就賣掉,男的還不上就賣掉做奴工或者敲詐勒索名下固定財產(房產或珠寶)。但這個社會風險太大了,所以大部分舊時代的P2P其實是黑幫和高利貸。

新時代的P2P的老板都是文化人,他們哪能做這種粗活,哪拉得下臉去逼人交錢,害人家破人亡啊,他們還想出個新點子,大家不是喜歡利息嘛,我們也給很高的利息,我們用後面人給的本金去還前面人的利息就行了啊,打個時間差!(龐氏騙局)那麽對於這種P2P公司來說,償還利息是可以完全保證的,因為前任的利息之余現任的本金只是壹小部分,這才是他們的核心業務。但妳也明白了,那這不就形成了壹個鏈條嗎,前任的錢用後任的錢還,後任的錢用後後任的錢還,等等...是呀,P2P老板,誰管得了那麽多啊,我死之前,都還有後任能還得上不就行了,及時行樂就好咯。至於他們投資別的公司,那都是做做樣子的,對於穩定客戶(韭菜)有著異常功效,然而,他們壹群烏合之眾,能投資什麽公司,金融公司壹幫研究市場的,學歷都不知道高到哪裏去了,P2P壹群趕鴨子上架的人能投出個什麽名堂。


414.中國的左派和右派可以有共同的價值嗎?觀最近的佳士工人維權事件



(問題描述見原帖)

21August 16, 2018

左派和右派都是沒有價值觀的。

假設 2018 年 9 月,天安門廣場上盤踞了 10 萬人,在聲討習近平讓他引咎辭職。

習近平這時候說,現在我很難辦,我很想出動坦克碾人,但是 我需要征求全國人民的同意。

我現在給妳們提壹些好處,希望妳們可以同意我和我的坦克碾人計劃。

1. 收入大漲:全國人民的收入,在 3 年之內翻壹番

2. 房貸大赦:全國人民的房貸,在 3 個月內命令銀行做到給房貸人的還貸期限減半,以前妳還 30 年才還完的,現在還 15 年就可以了

3. 贈送人民幣:全國人民的荷包,在 3 天之內,每個人的每個銀行賬戶 到賬 10 萬。

現在我習大帝要出動坦克碾人了,然後我承諾做到上面三點,其實無論妳同意不同意 妳都阻止不了我。大家同意不同意啊?

—— 全國人民嘩然,99% 紛紛表示同意並支持天安門清場 ( 甚至廣場上人群的親朋好友都會紛紛同意 ) 。當年鄧公是壹意孤行,現在習大帝是有全國人民的同意。



妳現在不用說什麽左派右派有什麽共識,它什麽用都沒有。妳不了解中國人:不在於拜金,而在於 “命賤”。

相信自己的生命高貴 不可踐踏,也相信別人的生命高貴,對中國人而言 這是很難做到的。這不是左右的問題 也不是要不要民主改革的問題:當人心是黑色的。

btw 工人維權的成功在於中共沒有真正發力(財力 武力)去對付、瓦解維權工人群體。在這片 “喊破喉嚨都沒人理妳” 的土地上,工人維權成功,顯得 “命貴” ,但它是個意外,但妳不能指望意外總是發生。

在此之外,如果妳只是壹個中國平民,那麽 善良、開朗、樂觀、有公義心,就可以咧嘴大笑了。甚至僅僅是保有 “善良” 這壹個品質,就足以見證中共磨滅人性計劃的失敗:它是很強大、它是在掌控壹個國家的方方面面,But 它沒有掌控我的心,它沒改變我的善良。

善良的生命是高貴的。

為什麽 “高貴” 是很難做到的:

長久以來,反共者面臨的就是 “吃黨的飯 砸黨的鍋” 的指責 ( 在這片土地上每壹分賺的錢和花的錢最後都會和中共有關系 ) 。鑒於中共對於文化和信仰的控制 ( 它讓妳看到的 都是它想讓妳看到的 ) ,它不會允許妳看到除了錢之外的東西。物質上賺的花的都要向黨感恩,精神上的堅持 又根本沒有,即使有 也無人可說。到頭來 就是沒有了嘛。 —— 要麽就是追求壹些形而上的概念 價值 左和右:難道壹個人憑借樸素的善良和良知 不足以反共嗎?我個人認為是可以的,只要保持善良 那麽就會 “高貴” 起來,這就證明中共在 “改造人性” 上的失敗!


415.如何看待黃曉明卷入股票操縱案?



鹿ㄦ August 16, 2018

個人認為,是壹個要以政治方式,來解決法律與經濟問題。範冰冰的逃漏稅,黃曉明介入操縱案充當人頭戶,原來都是屬於法律訴訟的範疇。而電影產業的怪象,以及劣質產品的充斥,則與法治不彰與市場未成熟有關。不過,當局所採取的方式,是將對象鎖定在特定人士,並且要直接打擊明星的高片酬

不妨可以與1942年的「在延安文藝座談會上的講話」做對比。當時抗日戰爭爆發,共產黨好不容易從國民黨嚴厲的清黨,存活了下來。毛澤東得以鬥走國際派,建立全黨的領導權。整風運動也由此而起,要「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

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便是在這個背景下產生。其論述,富有馬克思思想的色彩。便是將文藝視作經濟活動的頂層,是「將日常的現象集中起來,把其中的矛盾和鬥爭典型化」。要進行文藝工作的提高,要為了群眾而創作。實際是是批評功利主義,抨擊替資本階級所服務。因此「文藝批評應該發展」,要有政治性的標準,也要有藝術的標準

目前對黃曉明與範冰冰們,以及高片酬現象的打擊,頗有1942年的風采。要催動輿論,迎合民意對於坐領高薪明星的仇恨。進而打擊影視產業的「浮誇風」,要將市場冒進的勢頭壓制下來

416.如何評價8月14日陳浩天在FCC記者會上關於香港獨立的演講?



https://youtu.be/Obri7D9i0GQ
希望大家能理性分析這次演講的意義和影響,以及各方勢力接下來可能的各種動作。

fricassee August 16, 2018

感覺純粹是陳浩天不成熟,對整體局勢和需要做的準備缺乏判斷。

不止是陳浩天,整個港獨或者追求“香港”民族的政治人物,特別是壹些年輕人,都有壹種莫名其妙的幼稚病。

首先,是他們都活在香港本地世界,對大陸是否有全面認知,我可以肯定他們並不如前輩泛民們哪怕多壹點,缺乏對中共的客觀認知,低估了流氓屬性。

其次,不說香港民族這個概念被發明本身就是為政治需要服務,單純說民族主義,這種主要在農業國家轉入現代工業社會時才會有的副產品,要讓高度發達的經濟體香港接受,根本就不符合社會意識形態。

最後,槍打出頭鳥,壹些港獨言論完全是在把香港寶貴的政治凝聚力在往錯誤的道路上揮灑浪費。



港獨是可以的,但需要有前提,那就是時間、背景以及是否得到大陸政治上的認可。

中共存在下,大陸政治上就不可能得到認可,就算換壹個政權上臺,也會為了國家利益不希望香港獨立出去,香港獨立本質要求是避免中共獨裁控制,而不是為了獨立而獨立,資源上對大陸的依賴,就無可避免讓香港必須考慮與大陸的關系,哪怕不是中共而是壹個很溫和的現代民主政權,如果得不到政治上的認同,輸入到香港的基本生存資源都會被阻礙,除非是像新加坡那樣被踢出去,不得不獨立。

時間方面,如今中共雖然開始衰弱,但八字還沒壹撇,這面已經玩起圖窮匕見,把所有底牌與政治目標暴露在大眾和中共視線之下,可以讓人對妳或妳這類群體提早預防,對比絕對力量之下,試問有幾個人能直接對抗中共的統戰機器。

反共不是跳出來把自己的極端中二思想暴露在大眾眼光下就能得到壹呼百應,覺得自己只要還好好的沒事,呼籲的觀點也必然水到渠成,妳跳出來越早,人家越能找到反制辦法,再利用妳的不成熟宣傳壹下,打擊傳統泛民,妳說妳是罪人還是功臣?孫中山反清從上書李鴻章到大清完蛋,前後只有十七年,靠的是大清的衰弱,而不是孫中山多麽強大。

香港的背景就更好理解,現在是壹個非常敏感的環境,中共意識到自身衰弱,盡壹切辦法費盡心思保證自身穩定,尤其是香港有大量高層家族資金,還是許多家族二代的後花園,統戰力度從梁振英開始前所未有的增強,但距離中共管不了那麽多,還有多久呢?

我想起碼還有十年到十五年以上的時間,香港泛民在占中以後雖然分裂,但也開始重新走強,偏偏有港獨和壹些民粹出來走激進路線,始終不懂壹個根本道理,對方強而妳反不了這盤棋之前,就只能跟規矩走下去,抗議沒有用,他連DQ妳都可以,剩下的無非就是妳能給他多少借口證明自己犯蠢可以被打倒罷了。

遊梁二人當初犯蠢多明顯,本來非建制聯盟在議會裏30個議席很強勢,硬是因為港獨跳出來吸引火力,老共反應過來開始不擇手段立法想辦法把反對者踢出議會。

在不能對中共壹擊致命的情況下,卻表現出最激進的態度,這種想問題不顧前後的行為,總是會危害到其他盟友,堪稱豬隊友。

老共是不會管妳暴力不暴力的,他可以對妳很暴力很不擇手段而沒人能動搖他什麽,香港人就算肯為妳的不現實想法流血,但六四的事例在前,中共殺人是絕對不會手軟的。

說到這,這跟六四又是何其的相似,沒有韜光養晦的激進要求,不斷把矛盾升級,讓中共壹步步認識到威脅,最後借機出手,消滅的不止是港獨,還有整個香港知識分子、民主以及司法獨立,港獨簡直就跟中共統戰間諜壹樣給他們消滅香港民主勢力提供借口和燃料。

想港獨,最起碼要有兩個條件。

第壹,中共衰弱管不過來。

第二,未來中國建設上繳納投名狀,得到新中國制憲權力。


民族主義是過時產物,現在來發明不過是想給港獨增加壹個標簽和方向,我最無法接受就是某些人太過幼稚,認為自己身處壹個相對自由開放的環境裏,就覺得中共的野蠻是作用不到他頭上的,當妳覺得通過不斷宣傳也許能得到很多人認同來跟中共談判時,中共想的是怎麽在事態無法控制時殺光反對者再封鎖消息,在中共字典裏沒有妥協,現代威權政府壹旦在重要歷史事件妥協就會崩潰。

明明乖乖的成立新民主政黨進入議會,直接壯大泛民就可以在立法上制約中共滲透,偏偏有的人西裝革履,英文說的流暢,但想問問題卻不具備長遠性。

泛民如果有議會絕對議席,就有能力控制香港財政審批,還能廢除特首選委會與立法會的功能組別,這塊最後的遮羞布拿下來以後,特首選委會裏民間力量大規模湧入可以把中共不喜歡的人提名,逼中共要麽任命要麽不任命自己食言讓香港制度的優越性獲得輿論高地。

有些港獨新人到好,真正有力量的事情不做,去搞港獨分散力量,泛民的人都清楚的很,所以不會去搞港獨,泛民們內心未必不認同港獨,但都知道不是時候去做這種事,所以遊梁出事以後也是盡可能的能幫忙出手救壹救就做,能幫腔也就說,但也不願意過度牽扯被連累,因為選民們很多人不支持港獨,也清楚港獨並不符合香港目前階段利益。

本來三十個議席,組成聯盟就相當強大,再努力幾屆立法會,等建制派犯蠢和中共經濟繃不住時,也許就能拿到大多數議席,可以輕易的通過財政審批控制香港社會,而且不暴露港獨目的,也沒有口實,別人抓不到妳把柄來獲取輿論支持再對妳打壓。

現在好了,DQ之後,妳港獨再宣傳的激烈點,中共指不定又要出臺什麽莫名其妙的法案,立法會妳有的說不同意嗎?人大釋法逼妳接受妳有辦法說不麽,讓中共意識到要這麽做,就是這群人的原罪,從頭到尾簡直蠢炸了。

到時候要是繼續逼中共出臺惡法或下三濫手段,搞到泛民都沒有立足之地,新的假普選再被提上議程,到時候連阻止都做不到,妳們這群人都是歷史罪人,趙紫陽怎麽下臺的忘了??中共都開始有衰弱跡象了,等些年頭能死?

要獲取成功,就要知道:

我們要什麽

如何達成

需要付出什麽

平衡代價與利益

所需的時代與社會背景

港獨最終目標是擺脫中共的幹預和野蠻獨裁,這是最根本的動力,而不是為了港獨而港獨,民族主義拿來拉大旗只是在消耗香港內部寶貴的政治資源,妳主張香港民族主義鬧的越熱烈,也許有民粹或者高登某群人跳出來口頭支持,但真正的中間偏泛民選民,可能就會因為妳這種行為過激,而泛民又不能不幫腔,最後跳到建制派那。

司徒華要是還活著,能活活掐死這幾個年輕人,累積那麽多年的民主力量,好不容易等占中爆發又迎來新時代,固然分裂了但基本盤也更大了,卻沒想到來了個港獨在這分蛋糕。


417.如何評價wegame版怪物獵人世界下架



我就想不明白了。中國創作幾個抗日戰爭3A,戰狼23A也行啊。這破鍋真是

魯迅August 16, 2018

2010年中國互聯網界發生了壹個不小不大的事情,狗狗退出中國大陸。說不小,是因為當時引發了對中國互聯網管制前途的悲觀討論,普遍認為以後中國會走向局域網;說不大,是因為狗狗在中國大陸的主要業務都有接手者,其中某爪聲稱“更懂中文”——這算是某爪公司為數不多的獲得群眾認可的言論了,雖然這些群眾僅限於老司機範圍。

但是,這個事情帶來的後果卻影響到了這個問題。那就是,扶持本土企業占有相關領域真的很合算嗎?

某爪公司在狗狗退出後的發展軌跡大家都看得見,先不說全家桶、魏澤西等引起民憤的事情——大家猜猜,政府官員們上網會不會遇到這些問題——僅僅就當初認為基本可以全面接手的搜索業務,水平如何,相信科研狗和學術狗都有體會。

隨著全面本土化的利弊的突出,實際上政府在有意識的放松部分領域的管制,這其中Steam是最明顯的獲利者。註意壹點,盡管很多人信誓旦旦的說Steam要被封禁,但壹直到現在,沒有任何直接針對Steam的政府行動,甚至真正意義上針對Steam上不合規遊戲的行動都沒有:僅僅只是禁止某些遊戲的直播,非直播視頻仍然可以公開;對於某些遊戲比如引發了輿論波潮的吃雞,甚至連公開下文禁止直播或網吧運營的行動都沒有——某市的腦殘行為不予置評。很明顯,只要Steam不故意違逆政府規定,不主動做惡意引發社會輿論行為的事情,政府對其的容忍程度還是很高的,別忘了,從技術手段上徹底封殺Steam,政府完全做得到。

反倒是企鵝,在引進遊戲上屢次打擦邊球,放縱甚至故意直接引流QQ號用戶去註冊未經審批的遊戲——這裏壹定要註意,企鵝本質是本土企業,而且得到了很多政府資源的支持,無論於法於理都不應該故意做這種事,但企鵝就是做了,關鍵是企鵝以為自己做的很聰明,沒有被政府發現。對了,我上面不是才問了大家猜猜政府人員上網會不會遇到某爪的全家桶或魏則西問題嗎,現在再讓大家猜猜,政府人員會不會也玩企鵝和Steam的遊戲?

而帝企鵝的某些行為,則是直接破壞政府對於文化娛樂產業的期望的,比如COD的鎖區。政府給這些本土企業某些特殊保護的目的,是讓他們壯大後出國拼殺,而不是躲在國內欺負自己人的。但這些企業不僅欺負自己人,甚至搞起了陽奉陰違,這能忍嗎?

所以這些因素累積下來,就成了政府對Steam容忍甚至鼓勵壯大的直接理由了,既然封閉保守已經無法刺激本土企業前進,那就引進外來的鯰魚!從CCTV對Steam中國的宣傳就看得出來,黨國政府對Steam的期待是很高的,而且可以肯定的說只要某些人不做死,Steam中國裏的遊戲並不會比國際版有什麽變化,黨國需要的是鯰魚,不是又壹個進來就死的互聯網僵屍。(順便壹句,黨國也是這麽希望通過引進特斯拉來攪動國內的電動車的,看不到這壹點,就不會明白為什麽黨國給馬義隆如此優厚的條件,甚至可能支持馬義隆的私有化)

說這些,只是敘述壹個大背景,也是本土互聯網企業能夠“做大”的根本原因。現在,政府不罩這些本土企業了,它們的最大優勢沒有了,我們再來分析Wegame為什麽競爭不過Steam。

第壹,Wegame進入的是壹個已經高度成熟的平臺市場,Steam自2015年支持支付寶起,已經在國內培養了大量用戶,這些用戶已經在歷次“占G胖便宜”的剁手季中積累了大量的遊戲和人際關系,如果沒有特殊理由諸如政府強行封殺Steam(而我在上面已經說了,這壹點已經不可能)之類的,僅僅壹個轉移人際關系與遊戲庫存的理由,就已經宣布了Wegame不可能獲勝,更不要提企鵝小氣至極,對於回歸玩家基本沒有補償。諷刺的是,這壹點也是當年企鵝QQ戰勝各類其他即時通訊軟件的原因。

第二,Wegame在存量遊戲上對國內玩家吸引力幾乎為零,在新遊戲上對玩家的吸引力也很低。Steam是國際性平臺,我們可以看到各種語言各個文化的體現,而Wegame作為新生平臺,短時間內很難做到吸引其他國家遊戲開發者的支持,可以這麽說,在很長時間內Wegame只能吸引到國內開發者。雖說玩家們支持國貨的口號很響亮,但實際中大家買得更多的都是什麽遊戲,心裏都是有數的。

第三,Wegame進入遊戲平臺領域的時間太晚,面臨的不僅是吸引新開發者的問題,還有各大遊戲廠商自建平臺的競爭。這壹點就連Steam都沒有優勢,但Steam可以仗著合作協議繼續支撐,而Wegame基本不可能再吸引到大廠家的支持。至於Ubi~```考慮到畢竟是企鵝投資了的,會有支持,但這裏又馬上涉及到下壹條。

第四,Wegame國際化的難度極大,這意味著我們在Wegame上基本只能和中國人壹起玩,而和中國人壹起玩,說個政治不正確的話,和路人壹起玩遠不如和老外壹起玩開心,這裏不做具體討論,玩過Steam(不含吃雞)的都知道,更何況Wegame裏的可選遊戲遠不如Steam。

第五,企鵝的服務極差。雖說企鵝在本土企業裏的態度已經算不錯了,但與國際水平比還差得很遠。這個仍是體會過的人自然知道。

可以看出,僅僅在同等條件下比較,Wegame都不占任何優勢,我還沒有說因為法律原因導致的企鵝遊戲審核問題,雖然Steam中國版到時候也會有類似問題,但大家都懂~```

“當年妳如有神助,是因為皇上罩妳。現在皇上不罩妳了,妳自然就覺得沒有神助了”(1992年周星馳版《鹿鼎記2》),不知道企鵝意識到這點沒。

所以可以看到了,原本我也是騰訊黑,不過看到這次連怪物獵人都下架的時候,忽然發現騰訊其實也挺不容易的。


418.如何看待“原子彈下無冤魂”的言論



如題
本人觀點:日本人也是人,民眾罪責不重,因為他們被當時的政府洗腦,成了狂熱的好戰分子。因此總覺得說這句話,是不是有點刻意的民族主義意識輸出?我在墻內搜,都tm的是贊同,甚至還有再想來幾顆原子彈的
歡迎反駁,指正

珞淩August 17, 2018

這句話顯然是不正確的。

首先,廣島和長崎兩地在當時也有幾十名美國戰俘罹難,他們自然是原子彈下的冤魂。但是硬扣字眼其實不是我的本意,這句話背後在於“法西斯國家中民眾是否也背負戰爭責任”這壹核心問題。

在現代社會,大多數中國人尊重“公民個體”並不等同於“政府”、“X國人”的道理。比方說前些年中國遊客在海外有各種低素質行為,包括熊孩子在古跡上亂塗亂畫,當街便溺等。網民在指責這些遊客個體時,並不會贊同“中國人普遍沒有素質”,“中國政府應當為此負責”等觀點。反之也壹樣,中國政府在國際上的形象如何,和普通民眾也沒有多大關系。

但是放在戰爭年代,尤其是中國人極為重視的抗日戰爭時代,我們就開始玩雙重標準了。日本人形形色色,有藤野先生這樣尊崇中國文化,對中國報以同情的專家,有政治形態偏向左翼、鼓勵工人罷工遊行的日本共產黨青年,有文化程度不高,苦盼丈夫回家的少婦,當然也有牙牙學語的孩童。當他們成為戰爭的受害者,妳說他們都是罪有應得,那肯定是不正確的。退壹萬步講就算他們有罪,在每壹個生命,每壹個個體角度來看,這懲罰也太嚴重了,不應該以生命或者輻射陰影下的終生殘疾作為代價。沒有哪個人可以決定自己投胎生在哪個國家,從這個角度來說,當時的中國百姓和日本百姓,都是戰爭的受害者。

知乎上的高票答案認為,由於“日本人民選擇了政府和內閣”,“每個人都是戰爭機器上的壹環”,因此“沒有壹片雪花是無辜的。”這樣的回答雖然看上去站在了道德高地上,但實際上和真實歷史相去甚遠。在經歷二二六政變後的日本不是民選政府,日本民眾也並不應該對日本的軍國主義承擔過多的責任,相反,應當追究罪行的是那些支持軍國主義的狂熱軍官,那些壓迫黎民百姓的舊官僚,大資產階級,甚至包括裕仁天皇。在討論國共內戰時,大陸民眾可以把國民黨士兵和蔣介石等“大官僚資本階級”做劃分,但到了日本民眾的問題上,民族主義情緒就占領了高地,而把他們壹貫熱忱的“階級鬥爭”、“階級劃分”理論拋之腦後。

還有的人認為,日本人在本國恭順,到了敵國領土上就變成了毫無人性的禽獸。的確日本士兵在中國境內犯下了各種反人類的滔天罪行,但是我們必須明白,這正是戰爭對人性的異化所導致的,德國士兵在蘇聯同樣犯下各種令人發指的罪行,美國士兵在越南戰爭也存在無差別屠殺的情況,甚至到了伊拉克戰爭期間都有虐囚等醜聞出現。同樣,罪行的確是罪行,但是不應該上升到民族性上,以及對他國全體民眾的仇恨與報復心理。那些叫囂著“東京屠殺”“核平日本”的憤青,恰好是那些二戰戰犯、極右翼青年的同類,如果整個國家政權被這類人所控制,那就會像二戰日本那樣陷入深淵之中。

在討論政治時,我們應該搞清楚“應然”和“實然”的差別。使用原子彈是不人道的,這是對的。使用原子彈從長遠來看避免了更大的戰爭損失,這也是對的。這兩者可以同時成立——美國政府有理由投擲原子彈,不代表那些在原子彈下的冤魂就是他們應得的。

就好比國共內戰時的長春圍城,中共和國民黨的對峙導致數十萬民眾餓死在城內,不能說遼沈戰役宏觀上加速了全國解放,就說餓死的民眾是理所應當的,他們不過是戰爭下的統計數字,大時代下應有的犧牲雲雲。問題在於:在座的諸位,妳們都不是中南海的高層,99.99%都是那些“統計數字”本身。人道主義的宣傳,對戰爭公約的重視,對統治階層向民眾鼓吹戰爭的美好的警惕,才是普通民眾更該關心的那壹部分。

419.如何看待二孩政策?



2018年8月16日, 《新華日報》專家發文建議,鑒於當前人口紅利消失,鼓勵群眾生娃,應設立生育基金制度:可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壹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賬戶。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賬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
突發奇想,中國是不是可以出臺壹個避孕套稅?或者避孕措施實名制度?

藍雀August 17, 2018


怎麽看待啊,想想打遊戲或是Matrix或是工業生產就知道了

大陸民眾=Matrix裏的人形生物燃料電池

中共=機器管理者

騰訊、娛樂節目等等=虛擬世界

現在就燃料電池產能不足,供應能量不足

解決方法是加大電池產能(二胎),同時延長現有電池使用壽命(延遲退休)

對了Zion就是USA,那些不喜歡Matrix的跑去Zion,最終還是要帶著升級的代碼回歸Matrix的(竊取技術)

還有叛徒要自己跑回Matrix,覺得真實世界太累(就是那些覺得還是中國大陸好的歸國的)

420.好的耳機音質可以到什麽地步?



zzzzAugust 17, 2018
聽過幾個耳機,都是入耳的,頭戴的頂級沒怎麽聽過,勉強答壹答。

妳像舒爾se846 6千左右 配上好的前端聽起來可以說非常的舒服。聲音很有層次,不像差的耳機根本就聽不出來,再就是人聲聽得很舒服,具體說不出來,就是聽女聲,能讓妳沈醉。

而且不同的耳機偏好也不同,也有動鐵動圈之分。有些人聽好耳機覺得壹般般,並不是他聽不出來而是前端不行,前端不行,再好的耳機也壹般般。比如小米的很多手機,音質不提,我的舒爾846聽起來也就是200塊。什麽都聽不到。

還有更高端的耳機上萬的耳機,加上萬的前端,我個人感覺提升不是很大。

在就是幾百的耳機,說實話,幾百的耳機可能就是質量好點吧,真的聽不大出來差別。

頭戴的耳機在幾千的價位上聽得很爽,但是現在聽得也不方便。還不如搞個音響放放

421.如何看待墻內“紅芯瀏覽器”號稱自主研發瀏覽器核心,結果被扒是谷歌Chrome換層皮



John HoneAugust 17, 2018


關於紅芯我想了想,它既迎合了高層對自主知識產權的喜好,又迎合了熱血青年對國產化的盲目吹捧,真是厲害。這種接中共政府項目的大多都是內部關系戶的關聯人士的公司,早都不是秘密了。犯罪成本極低,出事了罰點小錢,茅臺三杯,換個殼繼續來。下次熱血青年還會高潮,因為沒什麽分辨能力。

因此,我的結論是:就算被扒皮、輿論罵上天也沒用,人家踩在風口上,乃是國家網絡安全戰略的重要壹環。 早知道,大概2008或2009年吧,上網行為監控概念崛起,當時有兩家做的比較好的,壹個是現在上市了的深信服,壹個是被360收購了的網康。所謂上網行為監控,就是在企業單位網絡出口,監控記錄所有網絡行為,包括發帖,聊天,備份內容,實時報警。

後來就出現技術難點了,各大互聯網公司都開始用傳輸層加密的https替換http,這樣從出口網關這截到的都是密文無法解析。解決的辦法有兩個,壹個是在每臺客戶端上安裝偽造的根證書,這樣可以做中間人攻擊,深信服的監控設備可以繼續攔截內容。另壹個是幹脆從瀏覽器入手,所有行為都壹覽無余。

紅芯這個方案可以說是壹舉兩得,據網友分析,紅芯自帶深信服的私有證書,安裝以後,妳不管用紅芯還是別的瀏覽器,上網行為都可以明文監控。所以紅芯搭配深信服的政府國企采購單會源源不斷。

國企,事業單位,各類院校的員工們,上網需謹慎。

(內容參考:“坑蒙拐騙兩億五”的國產瀏覽器)
http://tech.sina.com(dot) cn/csj/2018-08-16/doc-ihhvciiv8178536.shtml


422.如何看待願意用富強換取民主的說法?



RaketenfaustAugust 18, 2018
犧牲民主換富強的模式還是蠻常見的,學名叫“開發獨裁”或者“發展獨裁”(Developmental Dictatorship)。

開發獨裁的基本原理就是:壹個威權政府通過創造比較可觀的經濟發展速度來中和社會矛盾,進而以“維持經濟發展所必須的政治穩定”為由,限制國內的民間政治權利,從而使獨裁正當化。

說得通俗點,就是用經濟高速發展做籌碼來換取社會對其獨裁的默許。

這種體制下由於經濟增長明顯,整個社會自然而然地熱衷於追求經濟利益而相對忽視政治權利,使獨裁統治能夠在比較平滑的狀態下持續,例如江胡時代的中國、蔣經國時代的臺灣、蘇哈托時代的印尼等,都是這個模式。

開發獨裁國家的未來如何,關鍵在於中等收入陷阱。

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國家,會隨著生產力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倒逼民主化,如韓國、臺灣。而失敗的國家則會因陷入中等收入陷阱導致經濟疲軟,過去被高速發展所掩蓋的各種社會問題開始暴露,進而使威權政府無法繼續“購買”獨裁的合法性,最終量變化為質變導致統治崩盤,例如泰國、印尼。

目前中國已經明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陷阱並且基本無解。習近平當局壹直在努力用包括但不限於印鈔機凱恩斯、統計數據造假、吹牛逼、加大信息管制和維穩力度等方式粉飾太平,掩飾各種隨經濟增速下滑而尖銳化的社會問題,但目前看來紙裏包不住火終歸是時間問題。

中國近年在各種新能源、新工業上投資巨大,也是在賭科技勝利,寄希望於靠技術革命翻經濟規律的盤。



423.俄羅斯為何要建立類似北朝鮮“光明網”的“獨立互聯網”,中國會不會直接效法之,以替代目前的GFW封鎖?



DevinSteverAugust 18, 2018
個人認為不可能,因為中共也是要發展經濟的,現狀不允許中共搞獨立的“互聯網”。

原因很簡單,這樣會在國際社會上自己承認了國際社會對他自己的壹些看法,妳要知道中共往日以來的辦事風格就是遮遮掩掩,偷偷摸摸的“折騰”。

如果這件事真的發生了,那麽國際社會上的反共派或者壹些絕對支持自由民主派的人也可以事件借此說服“小粉紅”等等壹些人群。同時也會徹底改變中國大陸在世界上的地位。其次很多外企都會跑,他們寧可不賺這個錢。

不過也別高興的太早,中國大陸《網絡安全法》規定了可以進行局部斷網,而且新疆以前也局部斷網過。


424.臺灣人是否承認自己屬於“漢民族”?



關於臺灣的歷史,我聽很多人提起過、大致類似於“先被荷蘭人發現,後來被西班牙、明朝政府、清朝政府、日本、中華民國政府統治”。這也成為臺灣要求獨立的壹個理論基礎。的確,從領土上講,中國政府對臺灣的領土主張,並不是完全合理的。
但是,從民族的角度而言,客觀上臺灣絕大部分人口屬於“漢民族”。漢民族國家能從秦代延續至今,在軍事上壹直都不算優秀,可以說是在北方少數民族的威脅與占領中度過了壹半左右的時間。但是漢民壹直強調建立統壹國家,這也是在三國、五代後、在蒙古人、滿洲人入侵後,漢人能重建統壹國家的思想基礎。孫中山提出“驅除韃奴,恢復中華”,也體現了這種觀點。
臺灣人希望自己能夠區別與“中國人”,雖然大部分臺灣人不是臺灣原住民,但是他們仍希望更多地將自己與地理上的臺灣聯系起來,而不是在民族上,將自己與漢人國家“中國”聯系。
那麽現在臺灣人,究竟還承不承認自己“漢人”的身份呢?還是希望自己不再作為“漢人”,而是“臺灣人”呢?
作為壹個在中國出生,現居新加坡的人,我覺得新馬的大部分華人,還是對自己的民族認可的。臺灣人真的希望脫離“漢人”嗎?


鹿兒August 18, 2018

個人的想法

馬列主義下的民族觀,與臺灣現行引入西方哲學思想的民族觀,是不壹樣的。所以盡管叫做漢「民族」,在大陸,與臺灣完全是看似相同,但內涵不同的兩件事情

56個民族包含漢族的劃分,是受到蘇聯共產國際的影響,認為這個世界是資產階級壓迫無產階級。要支持少數民族的自決權,以協助其脫離帝國主義的掌握。主張建立各民族的自治區,並且避免大民族主義的產生。故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才是多「民族」所組成的國家

臺灣是劃分四大族群(ethnic group),共同組成帶有國家認同的民族(nation)。族群本身(包含福佬人、外省人、客家人與原住民,近期來或許還要加上新住民),僅僅是共同享有有文化認同,或共同價值與歷史的壹群人。並未上升到共同的國家認同,或者有組成國家的意圖

故此,「漢民族」這個名詞,是只有在共產主義國家的語競與情境下,才成立的。在採行西方政治哲學,來處理民族與族群問題的臺灣,這個名詞的使用並不合邏輯。因為嚴格說來,臺灣並沒有這種用法。在壹般人以望文生義去理解,可能還會純粹將其理解為同個血緣關系的種族(race)。這跟國家認同,又是更沒有關系了

這造成壹個問題,也就是「民族」在大陸漢人與其他海外華人之間,是壹個雞同鴨講的情況。對於海外華人而言,是可以既認同自己是屬於Chinese的族群,也可以是身為(譬如)美國人的民族。但對大陸人而言,卻是無法理解的狀況。因為共產主義的語境下,是將漢人稱作「民族」。

因此才會出現題主的狀況,認為臺灣人是在「脫離」漢民族。實際上,就是因為大陸的共產價值觀,是將國家認同與文化認同,完全放在壹起談的關系



425.專欄文章: 悲莫愁兮不可得,樂莫樂兮與卿知



命歌August 18, 2018
幾年前看過壹個新聞,壹位男士給心愛的寫了封十萬字的情書,可是不久新聞反轉,那個姑娘也是個狠角色,她自己設計了程序,發現情書的百分之八十都是拼湊、抄襲而成。我可以打賭,那位男士絕對不愛那個姑娘,否則怎麽連寫幾句真心話都需要去抄呢。

印象最深的是和妳爬山,下山的時候妳嫌高跟鞋膈腳,於是妳提著鞋光腳走下了山。看妳當時歡悅的神情,我覺得妳是我見過的最天真爛漫的姑娘了。

壹點浩然氣,千裏快哉風。我最不喜歡猶豫,可是和妳說話我總是想半天,妳稍微關心我壹點點,我也會高興半天。

有壹次出門,我傘沒打好,妳脖子曬紅了。我突然認識到天真爛漫與美麗是需要無微不至的呵護的。我面前的挑戰如此之多,我能讓妳永遠不受烈日的炙烤麽?我幻想過未來,可是唯獨沒有幻想過與妳壹起的未來,因為我知道絕無可能。既然註定失敗,又何必自尋煩惱呢?

今天七夕,妳給我發了個52.0的紅包,說七夕快樂,我回妳“同樂“。說這兩個字的時候,我心裏依然有隱隱的期待,希望以後的七夕能和妳壹起度過。

最痛苦的事情莫過於此了:追求壹個不可能的幻影。

426.有人在現實生活中見過真心崇拜習近平的中國人嗎?



註意我是說像紅衛兵崇拜毛澤東那樣發自真心的崇拜包子的人, 而不是類似司馬南、孔慶東、周小平這樣腦子清醒得很的投機主義者。

猛虎嗅薔薇August 19, 2018

今日打車,司機師傅是個老北京,家住通州。途中,師傅打電話,聽得出電話那端是他居住地派出所的人,師傅說他想找壹個劉姓警官。事情原委聽出個大概:他嶽父母家中臥,飛來橫禍,有人不知為何引起火患將老人屋子點著了,人無大礙卻也受驚不淺,財物有點小損失。而後居住地派出所接警,肇事人也控制住了,壹切看似按流程處理著。

到了“誰該為我的損失擔責”環節,派出所給出處理意見,肇事方受害方自行協商,然後,司機師傅的電話就被肇事方拉黑,人找不到了。司機師傅央求派出所告知此人的其他聯系方式或從中予以協調,派出所說那是個人隱私而且我們也協調不了,妳去告他,快去告他。

我到地方了,司機紅著臉,聲調高出好幾度的說:”我艹他們媽,習主席壹勁兒的拯救黨,他們丫的就這麽搞。還是文革好,都說文革多操蛋,但哥們兒妳是不知道,文革那是老百姓鬥官,鬥死他們丫的……要票嗎您?”

“謝謝師傅,我不要。”



427.妳認為人類史上最偉大的電影是哪壹部?



鹿兒August 19, 2018
電影可以搞笑,可以煽情,往往蘊含這人生的道理。

妳認為最好看的電影是哪壹部?推薦給大家吧。

鹿兒August 19, 2018


末代皇帝(The Last Emperor)(補充:與偉大無關,這是我個人的喜愛與欣賞)

在末代皇帝的劇情中,表面上是壹則中國的故事(溥儀的壹生),但實際上在講述壹個心靈的成長故事。批判了身處在封閉的環境與社會,壹個人的心智可以到多麼低矮與無知的地步。而當這個人壹有機會看到些許外面的世界,他就會變得憤怒又失望。做出種種魯莽又愚蠢的行為,要傷害自己也要傷害他人。

要壹直到久遠以後,他才會幡然醒悟。原來當初憤怒的對象並不是世界,真正感覺到失望的,是那個無能又軟弱的自己。這個時候,人才會懂得與過去和解,並原諒自己。因為如果社會環境更加開放、接受到好壹點的家庭教育,那麼每個人其實可以成為更好的自己

推薦的原因,倒不是因為是最偉大的電影雲雲。個人認為適合用來理解今日中國的壹些心理狀態,以及西方如何看待這件事情

428.如何看待文昭經常把習近平類比崇禎皇帝?



他的類比是否有道理,習近平和崇禎皇帝的處境和性格是否有很大的相似之處?

Zachary.ZhaoAugust 19, 2018

我看過壹兩期文昭的節目。大致套路很明白。

文昭不像何頻,應該是沒什麽特別的“內幕消息“。雖然以海外異議人士自媒體形象出現。但與國內如今公眾號,知乎,今日頭條,微博的大V區別大致類似:

通過將當代人物、事件附會到歷史模型上,進行解釋、分析、預測。

這種典型的中式思維方法非常管用,無所不能套用,從中學起到公園下棋的老人,民間歷史政治軍事愛好者常常會談天說地,滔滔不絕。大致都是這個套路。

但歷史最大的特點,就在於不可重復性,沒有兩件完全相同的歷史事件,境遇也完全不壹樣。政治更是由於不同人所處的信息層次完全不同,對於大眾而言,都是霧裏看花。看似相同的情境,可能如果更深入的了解,會完全不同。

崇禎和習近平,或許能找到那麽壹兩點共同點,事實上秦始皇也許也能找到。所有的人,多少都有些類似。但在我看來,數百年的差距,完全不可同日而語。

明朝算是中國歷史上演變得非常成熟的皇權朝代,國祚260多年。明朝滅亡的原因眾說紛紜,但更有可能是多種因素的共同作用。就目前習來看,沒有更多相似的歷史境遇。國內沒有任何成熟、有實力的反對力量。而國際上,對於中共態度的轉變,並不等於要攻克改變中共。西方這些年從上到下,從左到右的態度,大致認為:民主並不是普世制度,歐美沒有義務也沒有能力改變別的國家(尤其是伊斯蘭世界的失敗以後),但不能容忍其他文明對於自身生活方式的滲透和改變(伊斯蘭、中國)。

在我看來,習已經度過了政權最危險的時期(胡溫時代末期),現在反而很穩固,並且會更加穩固。這壹點與歷史上任何朝代沒有相似性。


429.新聞話題: 跑步加撿垃圾等於最潮健身開始風靡全球



僑報網綜合 August 19, 2018
對壹些人來說,他們的生活面臨著兩大危機:其壹是隨意丟棄的塑膠制品破壞居住環境,其二是炎熱的夏天讓肥肉無所遁形。聰明的北歐人想到了壹次對抗兩大危機的簡單方法,那就是近年席卷全球的最新運動風潮“Plogging”。Plogging壹詞結合瑞典文的plocka(撿拾)與jogga(慢跑),意即壹邊慢跑壹邊撿垃圾。

壹舉兩得的運動


臺北《工商時報》報道,Plogging在2016年誕生於斯德哥爾摩,由瑞典人埃裏克·阿爾斯特朗(Erik Ahlstrom)發起。

阿爾斯特朗曾長期住在瑞典北部,近年搬回首都斯德哥爾摩後,驚覺市區滿地垃圾,於是決定假日號召友人出門慢跑順便撿垃圾。

2016年,這項運動迅速在瑞典引起關註,隨後吸引越來越多團體壹起慢跑撿垃圾,成為熱門社交活動。除北歐外,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也陸續有人發起Plogging活動。法國Plogging社團更在社交應用程序Instagram上開設賬號“ploggingfrance”,定期發布社團活動照片,以號召當地人加入。

西班牙《世界報》網站報道,這種健身方式已經贏得了大批追隨者,Plogging已經在100多個國家和地區興起。全球目前約有2萬人從事這項運動。

《華盛頓郵報》報道,瑞典慢跑撿垃圾實踐者泰希(Maja Tesch)說:“我經常慢跑,也喜歡親近大自然。當我在森林或海島看到垃圾時,總覺得傷心又生氣。”他認為Plogging是個壹舉兩得的活動,甚至還能帶來意外收獲。

根據健身應用程序Lifesum統計,壹般慢跑平均每小時可消耗235大卡的熱量,但慢跑撿垃圾平均每小時可消耗288大卡。

除了消耗更多熱量之外,撿垃圾的動作類似健身中最常練習的基本功深蹲,除了用到雙腿肌肉之外還順便帶到核心肌群,讓運動效果更加顯著。此外,因Plogging無需特殊裝備,只要在平時慢跑衣著之外多帶個袋子裝垃圾,幾乎人人都有。


Plogging在中國


看起來“臟兮兮”的Plogging也以清新脫俗的方式在中國社交網絡走紅,並逐漸展現出代替“健身房炫腹打卡,朋友圈曬步數”的勢頭。中國網民還給Plogging起了壹個中國化的名字——拾荒慢跑。

上海澎湃新聞報道,中國歌手譚維維曾在微博倡導這項環保健身的運動,並曬出自己攜帶垃圾袋邊跑步邊撿垃圾的圖片。

奧運會競走冠軍王麗萍也加入了Plogging的行列,她在微博曬出自己拾荒慢跑的成果,並分享了自己的經歷:“今早跑出去後當看到第壹個垃圾時後悔自己沒有帶壹個垃圾袋出來,當看到壹個路邊的快遞袋時果斷拾起充當了垃圾袋……很快就被裝滿,於是又和路邊的清潔工要了壹個垃圾袋邊跑邊撿……每個跑者都可以為城市拾起壹袋垃圾,養成不隨手丟垃圾的習慣就更好啦……”

不僅公眾人物,中國各地的普通市民也開始進行這項環保運動。家住浙江嘉興南湖的曹女士和她壹年級的兒子澄澄每天早晨在西南湖生態公園邊跑步邊撿垃圾,已經堅持了十幾天。據當地媒體《南湖晚報》報道,曹女士說,西南湖周邊有很多釣魚愛好者,在他們呆過的地方,往往會有很多垃圾留下,這是他們母子搜尋的“重點目標”。

曹女士說,她最初的目的是想讓兒子每天按時起床、清晨鍛煉,神清氣爽地開始新的壹天。後來發現這裏有很多垃圾,影響美觀,就跟兒子壹起隨手撿起來,壹邊鍛煉壹邊還能做公益,算是兩全其美。

除個人的行動之外,中國各地也出現了大大小小Plogging活動組織。廣東東莞近日就開展了“Plogging·最美跑者”活動,呼籲市民愛護環境、珍惜大家生存和發展的空間。

在中國越來越火的Plogging也引起了輿論的關註。《北京青年報》近日評論,跑步本來是壹項很個人化的運動,但是拾荒慢跑卻把個人鍛煉與社會公益進行了有機結合,賦予了跑步全新的意義。如果說單純的跑步是為了讓自己變得更好、生活更有活力、生命更有激情,那麽拾荒慢跑則是讓我們共同生活的世界變得更好。

430.怎麽評價白左這個詞



看到很多人再用這個詞,可是還是很不解,『白左』『聖母婊』這類型的『國產』專有名詞有時候還是不能很理解

日笠媛子August 20, 2018

關於白左,小粉紅等詞,方可成老師曾經有些非常優秀的文章,可惜有些在微信上,網址搞忘了。我就給大家轉壹下端傳媒關於“白左"田野調查的壹些文章吧。

“白左女權”:

在“女權收受境外資金”的言論裏,最多被網友認可的是收受美國的資助。但最近急速地爭取到網友們眼球的,則是“女權主義者收受沙特資助”。這種方式極大團結了反對伊斯蘭教、恐懼恐怖襲擊的人,憤怒地把矛頭指向了女權主義者。基於宗教問題的復雜性,如今這些指控讓女權主義者無力招架,陷入連篇累牘的評論攻擊中。

“穆黑”、“川粉”和反女權

大概是從2015年中旬開始,微博上就開始醞釀起“女權主義者跪舔綠教(伊斯蘭教)”的聲音。 據我猜測,這種攻擊最早可以追溯到2014年女權之聲微博被黑客入侵的事件。當時在廣州壹所高校裏,壹名穆斯林女大學生在軍訓時被要求摘下頭巾,她把這件事公布之後,有女權主義者聲援這位女大學生選擇宗教信仰和衣著打扮的權利,聲援行動被女權之聲報導。

當晚,女權之聲的微博封面就被黑客入侵,封面的卡通貓形象被塗鴉成穿著黑色罩袍的貓。 就在2017年年初,女權之聲壹條 2012 年的微博被部分截圖傳播。這條回答關於穆斯林國家法律上對婦女離婚的規定,被人部分截取成“穆斯林國家的婦女權利非常好”,並廣泛傳播。壹時間,數以千計的微博號湧來指控中國女權主義者是“清真女權”。“中東婦女處於水深火熱的狀態,妳們女權主義者卻不管她們死活”、“中華田園女權主義和綠教合流”等話語流行了起來。

2016年中旬,瑞典“難民危機”成為了中國微博上討論得非常火熱的話題。“深度News官網”是壹個熱衷於片面翻譯瑞典“難民危機”的微博號。這個號發表了82條指控世界範圍內女權主義者不關心穆斯林婦女權利的微博,1212條介紹穆斯林進行恐怖主義襲擊、穆斯林男性傷害穆斯林女性的微博。在提及瑞典“難民危機”時,其網友評論可以算作是反穆斯林中國網友的縮影:歐洲“白左女權聖母”接納綠教、難民導致瑞典強奸率大幅上升、中國女權自願“護綠”……

現今,只要有稍有影響力的女權博主提及穆斯林婦女的任何情況,只要她沒有表現出要滅掉整個伊斯蘭宗教的意願,或者稍微提及理性看到宗教和民族問題,壹旦被粉絲稍多的微博號發現,必然會引來大量指責甚至謾罵。 筆者曾經做了壹個實驗引戰,發表了女權主義者“理性看待宗教問題”的微博,壹天之內引來了300多條評論。

筆者對微博下跟帖的微博號做了簡單分析:這些微博有壹半是擁有上千粉絲、註冊日期在2014以前的老賬號;壹半則是2016年或以後才註冊、粉絲數不到100的新微博號。在這老賬號中,有不少壹直關註著中國婦女權利問題如代孕、捐卵等熱門微博話題;大部分新微博沒有發表過含關鍵詞“女權”的微博,但是幾乎都連篇累牘地發布和穆斯林、中東局勢有關的消息。 而讓筆者感覺驚訝的是,無論本身是否關註婦女權利,有反穆斯林傾向的博主幾乎都統壹地支持美國總統特朗普——無論是他的種族歧視言論,還是他的其他演講和個人風采。

看起來那些非常反對穆斯林的新微博號,註冊時間都在2016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前後。筆者起碼見過20個以上的這種微博號,它們從註冊後第壹條微博開始,發表的內容就無壹不指向反穆斯林。這也是這些微博壹旦提及“女權”二字,就總會變成“女權主義跪舔穆斯林”原因。

431.妳在翻墻之後有哪些恍然大悟的例子?



我以前為中國沒能收回臺灣而惋惜,覺得西方國家在遏制中國。後來才知道共產黨的邪惡,西方國家的敵意是針對中共而非中國,但這也並沒怎麽妨礙經濟交流,所謂反華勢力只是為了增加政治合法性的假想敵罷了。最近才知道西方對華軍事禁售是跟六四有關。現在只可惜臺灣沒有實力反攻大陸。
我以前不明白我們在抗美援朝中支援的朝鮮,中國的朋友,怎麽會成為那樣壹個邪惡的國家。後來才明白自己是五十步笑百步,以前的中國比現在的朝鮮好不了多少,朝鮮戰爭根本就是朝鮮在蘇聯的支持下主動挑起的,中國參與朝鮮戰爭也談不上是為了保家衛國。當然如果朝鮮被美國勢力占領,會損害中國的國防利益,但這並不足以成為中國大規模參與這場戰爭的理由,中美之間的軍事沖突是完全可以避免的,如果中國在國際政治上務實壹些的話。
我曾經覺得列寧是個偉人,但蘇聯卻是個極權國家,斯大林是個暴君,這其中似乎有矛盾。最近才明白列寧不是什麽好東西,十月革命成功後的立憲會議選舉布爾什維克並沒能贏得多數票,後來他發動政變解散了立憲會議,很多專制措施都是從列寧開始的。列寧主義本身就帶有壹種宗教狂熱,它主張目的可以為手段提供理由,倫理在革命事業面前是無足輕重的,這種宗教狂熱才是共產主義運動能在全世界造成這麽大的災難的原因。
美國並不是老牌殖民國家(美國本身就曾經是殖民地),與中國原先並無很深的過節,還曾經退還庚子賠款用於支持中國留學生,曾經在巴黎和會上支持中國,中國抗日則更是得到美國很大的援助,所以民眾對美國是很有好感的,只是自三視教育運動的洗腦之後才成功地成為中國的敵人。中共的宣傳手段之高,民眾的思想簡直就像面團被其任意揉捏。


白水無纖塵August 20, 2018

我就來說說看作為壹個肉身翻的感受好了。

1.政治:原來民主是這樣偉大的,精神上與神無異。
在國內對外面的政治制度認識度… 還是不要用認知度這個說法好了。所謂民主帶來低效率和混亂若與官僚主義相比簡直就是個笑話,議會討論的幾乎(沒有時刻關註)每壹個議案都是透明可知的,在議員們的激辯中,我是真的感受到了什麽是效率和秩序,各種角度上的漏洞不斷被彌補,議案不可能有完美的,但真切地不斷變地更好、更清晰。利益沖突最激烈的肯定得擱置,強制執行與土匪何異?如果把這都叫低效率和混亂那我真是愛死它了,因為這種低效率和混亂的本質是文明。

相對地,在國內政府要幹嘛、為啥幹、怎麽幹我們全得連猜靠蒙,朝令夕改再正常不過了。目標為誰服務?不知道,計劃如何保證?不知道,計劃如何成形?不知道。在不透明的運轉環節裏,談什麽人民的監督簡直是不可思議。把上訪的人往死裏搞這特麽的還叫“人民民主專政”,當我是傻哦!

2.人權:原來我過去不是人,只是用後肢行走的低級動物。
出國最害怕的是什麽?我可以很負責地說,是對未知的惡意。中國的老話:人離鄉則賤。可能現代很多人不能理解,其實我們中國人看似重視道德,實際上親緣遠近是妳在壹個地方享受的待遇高低的唯壹標準,遵不遵守道德全看個人。放在古代妳要是個沒有路引的黑口,“淳樸”的村民分分鐘吃得妳骨頭渣子都不剩。連同胞都是如此,何況是異國異族?加上宣傳上對歐美人權的大肆嘲諷,我是提心吊膽地下了飛機。

當然我在歐洲沒有遇見過擔心情況發生。我在第壹家店打工時只會說搞笑的中式英語,老外從沒笑話過:他們只在乎妳說了什麽而不是妳說的話好不好聽。每當他們知道我是壹個人剛到歐洲時總會問壹句:那妳平時過得都好嗎?想不想家?老實說除了家人和朋友,在中國陌生人從來都是對妳指指點點的人,哪來的友善?我拿到了最低工資,拿到了失業金,拿到了免費的醫療,警察的第壹句對話是問候而不是“我們是公安”……這是為人的尊嚴,不是來自於我是誰,而是來自於我是人。

3.種族歧視:不是只有無腦無理的納粹法西斯。
中共恨不得讓所有中國人都對不知在哪的敵人磨刀霍霍,種族歧視向來是抹黑其他國家的重大依據,真切的影響到了華人的思維邏輯。

這裏說個個人經歷:我在餐館打過工(貌似幾乎所有華人都幹過)每天接待幾百個客人真是什麽人都有,有壹次壹個小鬼嘟囔了句“中國人真差,服務都太敷衍了”,他的父親很生氣地說“不要這樣說,妳以為為什麽能經常吃中餐?他壹個人幹了多少活?”其實外國人對中國人的指責大多是在理的:隨隨便便、衛生差、稅收小偷、自以為是、目無法規…惡印象變成壞預判,壞預判又變成固定歧視。然而對除了沈迷歧視者之外的很多人來說這個過程是可逆轉的,如果大家都能自律,遵守歐洲的基本秩序和文明,別人就只有壹個理由歧視中國人了:此人中民粹之毒太深,讓法律搞定他。當然對不少華人來說什麽自我改良都是不存在的,感謝中共宣傳讓我們知道了我們被歧視了。

4.法治:如若陰司冥府公道可見,應是生做這般模樣。
出國後讓我快樂的同時且最沒有存在感的東西就是法治。如果說民主維護著人權,法治就是她最堅固鋒利的武器。之前我提到的人權只是人權的壹小部分,完整的人權是受到國家的保護的、受到全體人類的認可的,安全感讓我甚至有了“我是這個國家的子民”這樣的錯覺。

在中國的法治極其黑暗,維基了壹下發現原來叫法制。法制的可怕就在於它的制約機制對下不對上、對賤不對貴。記得有個剛來的蔥友懷疑活摘是法輪功瞎說的,還對我把大家生活中的痛苦全部歸咎於中共有意見,嗯唔,上次@三色杯也有問過活摘源的問題,這裏我模糊的說壹下好了:某壹年我回國的時候在某地見到壹對中年夫婦跪在法院外,據我所知他們的兒子因不明原因被槍斃了,無審判、無罪名、無遺體。為了安全只能說到這個程度了,可不可信大家自己查證吧。

432.2047年,香港與大陸接軌,還是大陸與香港接軌?



2047年,香港回歸50年。壹國兩制的承諾也是50年。
壹國兩制有可能在某種程度繼續保持嗎?
那時候如果壹國壹制,是香港進入社會主義社會,還是大陸變成港式資本主義社會?


博麗靈夢August 20, 2018

本人對香港問題十分關註,所以在香港有幾個朋友,但很不幸,他們正是被房價問題所困擾的年輕人,對於這個問題他們給出了自己的看法,我在這裏總結壹下大致有兩種,但是他們都認為香港未來必定會成為壹國兩制的失敗的典例而且會失去民主的聲音,甚至在壹國兩制結束後淪為沒有什麽不同的大陸的壹座港口城市。

第壹種看法:香港的政治制度及各項高度自治權利將隨著時間過去慢慢萎縮,這種情況將在最後的十年裏加劇地發生,最可能的就是在現階段香港人選不出「真·特首」的情況下最後的十年由壹個十分聽話的特首連任兩屆,來扮演「將壹國兩制完美收官」的人。那麽在最後的時刻可以預見最後的五年,首先新聞自由完全因中資控股及中央壓力而大幅降低,如今《蘋果日報》都越來越難以找到廣告商,可想而知未來能和敢報導批評中共的媒體數只會越來越少,或是有能力則移到臺灣;其次是民主自由程度,遊行集會活動會因打壓而大幅減少,其自由度亦大幅下降,最後當香港人還想要遊行時去申請,只會發現官員的態度已經與大陸官員毫無區別。簡單地概括下來就是:民主,新聞,言論自由不斷萎縮直至與大陸沒有什麽兩樣。

第二種看法:認為香港會和壹國兩制所述內容壹致,在47年前與現在沒有什麽大的改變,有也不會在最根本的民主制度上對香港有什麽巨大的影響,即47年前依然還是主要為「港人治港」,到了47年時,如同當年英國政權移交壹樣,香港特區政府也會將權力移交中央,對香港來說應該還是壹樣民主自由就沒了。



當年97年回顧被港人稱為「97大限」,如今2047年可能就是「47大限」了,香港政權移交後,具體行政上就跟大陸的地級市沒有什麽特別了然後,名字變為廣東省香港市,歸屬廣東省政府管轄,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大陸要學香港?

答:怕不是活在夢裏。

不妨等待看看小粉紅們在香港結束壹國兩制後如何大肆歌頌社會主義好了,因為衷心希望廣大香港有誌市民早日在47年前移民,香港只剩下赤色份子。おもしろい、面白い。


433.感冒發燒後悶頭睡覺出壹身汗有沒有科學依據?



multiSnowAugust 20, 2018
出汗是體溫調節系統恢復正常運作的壹部分。

感冒的發燒壹般是炎癥反應的現象之壹。發燒,也就是“溫度升高”,導致在正常體溫下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質(包括生化反應必須的酶)活性下降。這是沒有特異性的,也就是無論感冒病毒還是正常的人體細胞都會受到影響,活性下降,而由高溫導致的蛋白質活性下降是不可逆的。

也就是說,發燒對病毒和人體細胞都造成打擊,兩敗俱傷取其輕,最後如果病毒的量能夠下降到不足以引發炎癥反應的程度,那麽炎癥反應結束,散熱系統開始工作,出汗是散熱的壹種方式。

感冒發燒睡覺是為了減少體力消耗,因為血糖轉換也靠酶,也受高溫影響(發燒沒食欲是因為消化過程的酶也受高溫影響……),出汗是炎癥反應消退後出現的現象之壹,治好感冒的是人體免疫系統。感冒發燒也有不臥床睡覺就自然治愈的,這要看個人體質。

感冒發燒臥床睡覺也有不退燒的和發燒溫度過高的,常見於低齡兒童、體質虛弱者和重癥患者,這就是兩敗俱傷,要就醫,想辦法退燒(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布洛芬),否則就是不可逆的損傷(眼、腦和其他)。

所以感冒發燒要臥床睡覺,但目的是把本來就不多的體力放在免疫系統,不是為了出汗。出汗是炎癥反應消退的表現,不是治療感冒的手段。


434.從“計劃生育”到“二胎政策”中是否可以得出:中共缺乏長遠的目光



當初搞計劃生育的時候,就有人提出這樣搞會使幾十年後新生人口不足,但中共置之不理。因為計劃生育會帶來短期的好處,而以後的壞處,中共好像沒興趣去了解。這是不是說明中共缺乏長遠的目光?

Zachary.ZhaoAugust 21, 2018


二胎政策難道不是計劃生育的壹部分嗎?

計劃生育並不是壹胎化政策,而指的是將生育納入計劃的壹部分,生多少,國家說了算。

我以前在回答計劃經濟的缺陷時候說過。計劃經濟很大的問題就是有太多不能被計劃的部分,尤其是涉及到人的部分。某種意義上,可以把中國整個國家,視為壹個巨大的集團公司,如果壹個公司,連自己員工數量都無法控制,那又如何進行高效率的決策呢?更談何計劃經濟?

眾所周知,公司效益不好的時候,需要裁員。壹胎化也是如此,本質就是國家級別的裁員而已,80年代初的中國根本無力負擔過多的人口,發展低端制造業,又需要從家庭、田間地頭解放大量勞動力,讓本該帶孩子的年輕人進入工廠。

而如今需要員工,那麽就多加壹些,但壹切都要是計劃中的。

這幾年中文網絡上無休止的話題之壹,就是計劃生育,以及傳言的鼓勵生育。我在以前回答過,中國的生育率其實不成問題,遠遠談不上老齡化嚴重。計劃生育依然會長期堅持下去,是基本國策。

如果觀察這些年生育二胎的家庭,除了壹些經濟落後的農村縣城,生育文化濃重的兩廣福建,山東河南等地。便是城鎮的公務員、教師、國營工廠等事業單位員工。他們才是生孩子的主力人群,而非是大城市私企工作的白領。這些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雖然絕對收入上比不過IT男金融女,但享受的休假保障,住房福利等,使得他們生育二胎的壓力並不大。

未來隨著國有經濟比重的越來越重,私企的逐步雕亡,失去控制權。越來越多的家庭會被納入到國有體系中。既然正式加盟了中共這個超級公司,那麽生多少,和誰生,顯然也是組織上(領導)說了算。就像壹胎化時代,執行最嚴格的,便是這些體制內人士。

所謂什麽生育基金,其實還是典型的西方思維模式嘛。(大部分發達國家,會給予生育者退稅、補貼方式,其實壹樣是生育基金)。對於中國而言,根本不需要。

所以不必在意網絡上IT男,金融女高呼生不起孩子的呼聲,他們本就不是未來生孩子的重點人群。

計劃生育,是計劃經濟最重要的壹個基礎部分。只要經濟體制不發生徹底變革,計劃生育就沒理由也不可能會變。

放開二胎,也不等於鼓勵生育,而是調整人口結構,將人口納入管理控制範圍內。就我目前來看,中國不可能做大規模的所謂鼓勵生育的措施。


435.如何看待近日廣東的學生幫助工人維權運動?



啦啦啦August 21, 2018
因為很早就有關註他們的時代先鋒網站,相比這次境外媒體大規模關註這些工人運動的時間,我大概壹兩個月前就知道這個事件的發生。

首先我覺得抗議行為本身沒任何問題,維權本身合理合法。但是比較關註和警惕這個群體的思想傾向。時代先鋒這個網站感覺是壹批支持著馬列毛主義年輕人搞的,骨子裏還是信仰暴力革命和階級鬥爭那套,他們終極理想可能仍然是以壹個新共產黨來代替目前這個在他們眼裏視為叛徒的修正主義走資派共產黨。所以他們的力量還是值得關註和警惕。

436.如何看待抖音、快手等應用?



知乎上就曾經出現過關於快手的大討論,並且引起了很大反應,乃至有人稱“知乎”和“快手”是中國網絡“上下遊”。
大多數知乎用戶對“快手”和新興起的,功能相似的“抖音”都是持壹定的反感、鄙視態度。包括有壹篇著名的《殘酷底層物語》的文章。
“抖音”“快手”這種應用已經在中國國內大規模流行,甚至流行到海外(比如日本)。
中共有時也拿“抖音”“快手”開刀,對“抖音”“快手”進行審查,“抖音”“快手”中有什麽東西能威脅到中共嗎?
我雖然沒看過“抖音”“快手”等類似應用,但我通過這些應用的廣告宣傳以及知乎上的討論,還是知道這兩個應用上大致是怎樣的內容的。我認為QQ、微信、貼吧乃至推特、Youtube上都有類似的內容。

天神九頭鳥August 21, 2018

僅就個人認知而言,抖音比快手高端到不知道哪裏去了。另外這兩個平臺所經營的業務本質上是壹樣的,做的成功與否很大程度上依賴所吸引的用戶和用戶所帶來的社區文化。

談這個問題之前,先拋個地域吧。快手之所以後期迅速沒落以及市場份額被後起之秀抖音所吞噬,完全是東北籍使用者太多太low的緣故。

在快手最風光最流行的那幾年,也是東北用戶瘋狂增長的時候,同時也是東北人風評嚴重滑坡的時候。作為快手的最大群體。絕大多數的東北用戶通過錄制極端腦殘,無下限及以整人害人為樂趣的視頻來博取觀眾關註度。這些負面消極的影響持續至今都難以消除。多次把東北人這個群體推到輿論的風口浪尖下,不得不說快手app功不可沒。

而去年通過收購國外app在國內火起來的抖音,則可以說是短視頻app的壹股清流。由於快手被某壹群體嚴重汙染。不少喜愛錄制短視頻推廣但又極端厭惡低俗文化的用戶群體紛紛用手投票,選擇抖音作為新的平臺。抖音在這些用戶群體的加持下越做越大,越走越好。目前雖然也出現了不少低俗視頻。但總體上比墮落速度的快手要慢的多。這也是抖音能走出國門,走向日本,東南亞的主要原因。

從總體上看,快手被抖音超越的拐點在今年上半年已經出現。即便未來能夠成功上市融資,如果不改變其內容其用戶群體和受眾品味。那麽無論抖音會不會在國內外的審查上被嚴格照顧,在強大的競爭者面前,快手熱度繼續下滑是必然的。不過我倒是希望快手能夠繼續按照目前這個節奏走下去,完全吸收掉市場上的東北用戶。轉型做壹個完全地域化的應用也不錯。

437.專欄文章: 壹個在北上廣可能很普遍的家庭情況



品大蘿蔔August 21, 2018
今天聽了壹個朋友的家庭問題,感覺是普遍情況。

中年夫妻,在滬二居室,45歲左右,孩子讀高壹,和和美美。男方月入兩萬,女方八千,每月去掉房貸,壹家三口剛剛湊合。

男方父母在農村,71歲了,男方姐姐出嫁後離婚,她自己也過得壹塌糊塗,管不了父母。女方是獨生子女,父親沒了,母親壹直在小縣城獨居,也70歲。三個老人現在身體較差,都不能自己洗衣做飯了,原來每月1500元,委托老家親戚幫忙管壹下,現在親戚們擔心老了出事,全部不管了。

最近,三個老人都先後打電話來,要求到上海投奔子女。夫妻兩個,面對三個無法自理的老人,精神崩潰,嚇得傻眼了。

1,沒多余的房子。租房就是租兩套。租了房子,吃飯,日常家務,都是問題。如果都請保姆,這就要每月近1.5萬。小夫妻根本不可能承擔。

2,今後大病醫療,三個老人,天文數字。

現在,小夫妻已經精神恍惚了。問我怎麽辦?

這事情即將大面積發生了。京滬大概是2003年後,大批外地大學生陸續從各地來了。現在第壹批人都是四十歲了,以後每年遞增壹大批人。他們的父母都是65歲以上了。

非上市公司發股權,還不如多發錢

非上市公司給核心員工股權,徒增內耗而已,多發點錢就好了。

1,查賬增加內耗。非上市公司股權的主要作用是分紅。分紅就涉及到查賬,查賬必然引發各種矛盾。企業很多開支沒法報銷,例如找個泥瓦匠維修廁所兩萬元,沒有發票,有時候只能做點變通處理。但這事情要是鬧矛盾了,那就上綱上線了。

2,員工也不看重股權。大部分員工大概也就是1-2%的股權,特大公司也就千分之壹的股權,這算個毛啊!員工實際上把股權分紅看成獎金,如果今年分紅壹萬元,其他公司年終獎兩萬,他立馬就辭職了。

3,股權激勵導致法律成本高昂。設計股權激勵是非常專業的事情,搞不好丟失企業控制權,或者違反公司法了,壹般要請有經驗的律師,搞很多合同,在執行過程中遇到復雜情況,還要各種變通,防不勝防,煩不勝煩。

4,屌絲說什麽股權激勵,純粹是嫌棄工資低了,故意找話講。反正是老板出錢,員工只要嘟嘟嘴就行了。

5,不要相信什麽“員工和企業共成長“這類吹牛話,員工和老板關系壹般很難搞的。員工拿再多也覺得老板虧待自己了。別的公司多出五萬塊獎金,員工就立馬辭職了。老板和員工的關系應該是平等交換,對價支付。妳賣力,我付款,兩不相欠。員工不高興了,要走就走吧,勞動法歡迎妳。

6,壹個企業如果走下坡路了,很快會內部崩潰。因為員工的欲望是無底洞。

如果企業在上升期,可以超額發獎金。員工天天背誦妳的金句名言,拍妳馬屁。

如果企業走下坡路,收入達不到員工的期望值,各種偷懶磨洋工就出來了。

如果企業裁員減薪了,員工直接就罵妳八輩祖宗了。

所以,現在看起來非常牛的好幾個互聯網爸爸,必須不斷的高速增長,發錢多多的,員工才會歌唱妳。壹旦企業收入平庸了,立馬死氣騰騰。

我記得十幾年前,最火的壹個科技公司好像是愛國者mp3,最火的手機是天語金立之類的。現在好久沒聲音了。

天底下沒有永遠高速增長的科技公司,二十年已經是奇跡了。大家的結局都差不多,只不過妳精彩壹點而已。

燕郊暴跌的情況會在其他大城市重演嗎?

燕郊暴跌的原因很簡單:限購了,要買房,去燕郊交社保三年。這個確實擊中燕郊購房者痛點了。燕郊本來就是鄉鎮檔次,要啥沒啥,房價這麽貴的原因是,靠近北京。京漂白領被五年社保限購了,迫於無奈,在燕郊給老人孩子買個房子,周末可以去看看孩子。

那我能不能去燕郊交社保呢?不可能。

1,正常人不會去的。燕郊社保三年,北京五年。真正買燕郊的京漂,大部分已經在北京工作壹段時間了,燕郊熬滿三年,北京也差不多熬滿五年夠資格了。正常人不可能去燕郊交社保。

2,不正常的人會去嗎?去不成。燕郊本來就沒有多少企業。燕郊樓市的體量是幾萬套規模,要是有幾萬人為了購房去燕郊交社保,正常企業是不敢要他們的,這就集中在了少數幾個”背戶頭的企業”。有關部門壹查就知道了。”王總,妳公司有七百個人交社保,妳營業額多少?辦公場地多少?人都在哪呢?”

3,退休老人和孩子,不能在燕郊交社保。在北京能夠買得起燕郊房子的外地人,也是中等白領,本人也不會放棄北京社保,就算他願意放棄,北京企業也不敢不交啊。萬壹員工反咬壹口怎麽辦?

但是,燕郊這個經驗無法復制到京滬。因為很多人非常願意去京滬工作交社保,是實打實的。五年社保就五年。反正老家工資低,我就在京滬熬了。省會類似。京滬要想降低住房需求,靠社保換房票,效果可能不大,人沒減少啊,那總要住房的。建議:

1,大規模提供低價房源,每年十萬套起步,控制在每平米兩萬元較為符合外地群眾的收入實際,滿足外地群眾的合理住房需求。

2,大規模提供中小學,滿足外地群眾合理的教育需求。

3,或者趕人。

大家覺得怎麽辦?



438.如何看待上帝高於國家的理念?



有這樣壹個看法:
“基督教信徒(非狂熱)的意識中,神高於壹切。是以可以違背壹切,但不能違背神(與人的約),人是有原罪的。因此他們能脫離愛國主義,民族主義等意識形態上的桎梏。
相對的,過去的馬列毛概及至如今的民粹社會等主義控制了中國。是因為中國人的意識裏,國家高於壹切,所以為了國家可以拋棄壹切,在實際上心甘情願地成為皇家奴才。
根本上是因為付出信仰的對象不同:即壹個是事實上不存在的,哲學上不能肯定的,卻被托付了道德、信念、理念的神。另壹個是能控制生產、生活、信息的組織,在物質世界能直接影響的,思想上不允許有背離的。”


尼采主義者August 21, 2018

對於愚昧的人(相對超人而言)來說,上帝是個好東西。否則我們怎麽會擔心上帝死了之後人們該怎麽辦呢?

上帝為什麽好?因為他不存在於經驗的世界之中。這樣我們就會得到以下幾個推論:首先,由於上帝不存在,所以他不能犯下罪惡,也不能在犯下罪惡之後試圖掩蓋自己的罪行,更不能顛倒黑白把自己的罪惡說成是偉業。也就是說,他不站在真理的對立面上,不會阻礙真理的傳播或者歪曲真理。所以科學真理總是掌握在基督徒的手裏。其次,由於上帝不存在,所以他不和我們直接產生不平等的關系,反而可以保證“上帝面前人人平等”,為相對平等的社會打下基礎。最後,既然上帝不存在,那他自然也沒法限制人的自由。在文藝復興時期,人的自由意誌得到徹底肯定,這也是以上帝為基礎的。有的思想家(米蘭多拉的喬瓦尼·皮科等等)主張,上帝沒有處死亞當夏娃,也沒有收回他們的智慧,這就意味著上帝肯定了亞當夏娃的自由意誌,不再把他們當孩子壹樣呵護或讓他們唯命是從,而是讓他們自由地到外面去闖。上帝不僅和自由不矛盾,我們甚至還可以借他的名義來推動自由。

如果不信上帝只拜聖人會怎麽樣呢?請把上面三條反轉壹下即可。這樣妳就知道壹個“不存在”的上帝相對於實際存在的東西來說究竟有多好。

439.如何反駁監控安全類的言論



其實兩個以下兩個事例應該都是壹個問題,就是:網絡實名制和天網計劃的實施。關於網絡實名制,有人說,這是要為言論負責。我的反駁是,因為解釋權在別人手裏面,所以不支持。第二個有人辯解稱是有利於抓獲嫌疑人,並且說,如果妳的朋友XX被人害死了,沒有這個,妳不容易找到嫌疑人。 但我覺得,這兩種行為都幹涉了我們的自由,如何更好地反駁這兩個計劃及其擁護者的觀點呢?我總感覺我的反駁還不夠有力

明心見性August 22, 2018


我認為這兩點在民主法治國家倒不是不可做的(也不壹定是需要做的)、但前提是法治要能貫徹執行,我在臺灣、路口基本上也很多監視器,雖然大多數都是側錄沒聯網,但其實就算全都聯網了我也並不擔心、因為只要我沒有犯罪我的個人資訊(行蹤)就會受到保護、除了警政機關外沒人看的到,並不會被濫用,就算被濫用了我也可以到法院提告求償,至於實名制也是如此,基本上我在註冊各式各樣的拍賣網、論壇等網站的時候幾乎也都是實名註冊、壹樣在不犯法(誹謗等罪)的情況下大家的資訊也會受到保護,在網路上也沒什麽不能講的,罵天罵地罵總統都是司空見慣的,似乎也沒什麽麻煩。

最終、我嘗試回答妳的問題,我覺得中國這兩項的執行會有問題,主要是因為法院與警政機關缺少法治與客觀、也容易被其他力量(政治、金錢)幹擾導致的。


440.如果北韓政權垮臺,南北韓合並,中共面臨的壓力會變大還是變小?



不吃蔥August 22, 2018
南北朝鮮合並,朝鮮半島勢必在短期內要發展經濟穩定局勢,中國東北因此能獲得20~30年的發展窗口,連同著朝鮮半島自身的發展,東北亞可能迎來壹個繁榮期。

合並後的朝鮮半島,完全倒向美國是不可能的,畢竟跟中國鬧僵了,從地緣上來講是個不劃算的買賣,因此其國策多數也是制衡中美,然後利用大陸廣闊的市場和自身高科技制造業的優勢來發展其經濟,從這點來講,他們仍舊會力求和平發展的環境。

日本反而會面臨壹個實力相仿的競爭對手,日韓都是美國盟友,產業相近,半島合並後人口和土地規模都相似。由於地理位置相鄰,半島統壹後反而會激化日韓之間的矛盾,而且日韓固有領土之爭,屆時可能邊境摩擦會顯露出來。長此以往,美國只能選擇放棄壹個來拉攏另壹個,剛才說到韓國會避免跟大陸直接對立,因此美國更有可能拉攏日本而疏遠韓國,造成韓國更倒向中俄。屆時,日本從長期來看在中俄韓的夾擊下,美國又太遠,只能大力發展軍事來抵禦其邊境壓力,從而引發東北亞軍備競賽,這最後壹根稻草可能會拖垮日本經濟。

至於中國大陸,由於體量大,而且有東北的發展紅利,短期內不會受太大負面影響甚至是獲利,長期來看可能獲得朝鮮半島這個盟友,進而獲得北太平洋的出海口,在50年後北冰洋解封時,將有機會插手北冰洋戰略。這樣也避免了為了獲得出海口而跟俄羅斯在海參威發生摩擦,使中俄關系再穩定延續壹段時期。

以上差不多就是個人對這個問題的推演,也有可能完全是瞎說,觀者切勿當真。

最後,奉勸仍然抱有冷戰思維這種落後思想的人,眼界開闊壹點,當今世界由於武器技術的發展,大國之間的全面對抗必定會造成全人類的災難,沒有人能夠幸免,如果發生第三次世界大戰,將不會有所謂的勝利方,最多只有“存活方”。

因此為了全人類福祉的考慮,也為了妳目前的“小確幸”,少叫囂戰爭,多想想合作與發展,多想如何在自己的專業領域為人類做出些許貢獻。

441.政治領袖的私生活有必要檢點嗎?(2)



尼采主義者August 22, 2018
實際上,是有必要的。至少在美國人的心目中是。這不是出於聖人情結。

聽研究相關領域的美國社會學家說過,美國人的公德水平普遍不如以前,越來越不關心公共事務,在公共場所的言行舉止也越來越差。同時,當代的美國社會又喜歡強調家庭與私生活的重要性,所以美國人的私德水平不僅沒有下降反而還有提升。結果就是很多美國人都認為,壹個人的公德水平必然遠低於其私德水平。也就是說,壹個私生活特別檢點的美國總統,其公德仍有可能不行。但假如他的私生活都是亂七八糟,那公德說不定就跌成負值了。因此私生活有問題的總統支持率肯定是猛降的。如果大部分投票的民眾真是這麽想的,那麽就算我們論證公德水平和私德水平沒有必然關系也不會有太大效果。美國人從不信任鐵面無私大義滅親的人。美國的政治家從來不以這個為賣點。

至於那些不是選舉上去的,有必要談嗎?雖然我們知道希特勒這個歪曲了偉大尼采思想的大罪人,在私德水平上幾乎可以和聖人媲美。



442.中國是世界基督徒最多的國家,為什麽互聯網上的人對基督教壹無所知?



中國的基督徒人數有幾千萬,分布在各個地方,人數和共產黨員差不多,可是品蔥上面對這些人壹無所知,對基督徒的政治訴求也沒有任何理解,這是不是代表品蔥上面的人對自己的國家也是如此的不了解,既然連自己的國家都不了解,討論這個國家的問題又有什麽用?
除了政治教材的洗腦和新聞聯播,中國年輕人還可以如何認識自己的國家?對這個國家的無知和淺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是不是共產黨洗腦成功的證明?


不可說August 22, 2018

基督徒中對基督教壹知半解的就不知道有多少 .......

倘若題主謙卑壹點,給大家耐心科普壹下基督教的歷史發展,和對歐美文化核心價值觀道德觀巨大而深刻的正面影響,我相信還是有不少人會感激題主,關心起基督徒的政治訴求的。

可惜題主對背起十字架救贖眾人毫無熱情,對拿起石頭打有罪的人卻興趣盎然;許多人不喜歡基督教也是由此,因為太多基督的門徒活得並不像基督。

罷了罷了,人性人性。

突然發現這個答案下的CT-ABT答主屏蔽了我並欽定我為基督徒,看來我終於也感受到了黃正宇先生的待遇了。唉真是壹臉悲傷。

該答主不讓我評論,但我還是要澄清壹下以下基本事實:

首先,我是無神論者。

其次,在某人答案評論說基督教有正面意義的這壹行為,以我至少小學畢了業的對中文的理解來說,好像並不叫傳教。

最後,把別人有不同意見稱為”如同XX的如同踹開他人大門壹樣無理”倒是顯現了某些人自己如同XX壹樣的素質。


443.真的會開征“生育基金”嗎?還是為開放移民做鋪墊?



《新華日報》文章
http://finance.sina.com(dot) cn/china/dfjj/2018-08-16/doc-ihhtfwqs0825855.shtml
原文摘錄:“設立生育基金制度,盡量實現二孩生育補貼的自我運轉。可規定40歲以下公民不論男女,每年必須以工資的壹定比例繳納生育基金,並進入個人賬戶。家庭在生育第二胎及以上時,可申請取出生育基金並領取生育補貼,用於補償婦女及其家庭在生育期中斷勞動而造成的短期收入損失。如公民未生育二孩,賬戶資金則待退休時再行取出。生育基金采用現收現付制,即個人累計繳納而尚未取出的生育基金,可用於政府對其他家庭的生育補貼支付,不足部分再由國家財政補貼。”
感覺真要實施的話,會遭遇很大阻力。細想了壹下,更像是為開放移民做鋪墊。

Alex WuAugust 23, 2018


這事我特地去了壹下國內精英社區某乎,本以為精英更在乎所在群體的利益,沒想到還有很多為國出謀劃策,仿佛他們都是趙家人壹樣。

不是說人口問題不是問題。在加拿大、在歐洲、在日本,也會出現人口生育減少的問題,畢竟越是工業化和世俗化,人們的撫養孩子的意願會大大降低的。而這些國家是怎麽做的呢?

全民福利,免費教育,免費醫療,完善社會保障,免除年輕人的後顧之憂。多生孩子多得牛奶金。

不要說什麽都是稅收,羊毛出在羊身上,這還是有很大不同的,首先人家國家收稅是全民稅收,而不是只針對年輕父母;其次人家沒有壹個龐大的不勞而獲的利益集團對全民實施吸血。

而偉大的中國政府呢?

妳必須養孩子,而且是自己出錢養。否則妳扣得稅就沒了,這就是變相罰款。

中共是不敢跟大家說,我們趙家人占據的財富和揮霍財政收入比14億人所有的/花費的還要多得多,比如1000萬高幹病房老幹部的醫療花費就超過了全國其他人總和(各位可以去各地三甲醫院的頂層三樓看看)。大概的的數字就是老幹部平均壹人壹年花十幾萬,而普通人平均壹年幾百塊。
https://www.pin-cong.com/p/1752/?s=2180

趙家的奶酪顯然是不可能動的。

我估計知乎精英們大概要麽是年收入100萬,不在乎那點稅收,要麽就是在校學生,也沒錢可扣,不當家不知道柴米油鹽貴,不生孩子不知道當今社會撫養壹個孩子是多麽的沈重。

其實壹貫的套路是:放風-觀察反應-辟謠。



另外單身稅早就提出來了,就在今年的六月,妳的工資未來要被扣除子女教育支出。

最後順便說壹句,其實過去三十年的發展說長也長,說短也短。說短是因為在歷史長河中很渺小,說長是因為30年足以讓壹代人喪失思考、洗腦成功。從某種意義上說,中國人攤上這麽樣的壹個政府,難道不是他們自己選擇的結果嗎?

444.中共建國後有哪些洗腦方式,現在看是否成功?



中興August 23, 2018
我是臺灣人,我壹直很氣壹件事。就是臺灣人在網路上吵架都吵不贏中國人。

例如說,有非常多中國人移民外國;但卻很少有外國人移民中國這件事

中國的小粉紅對於這件事的解說是,這是因為中國的國籍是世界上最難拿的,外國人如果沒對中國有傑出貢獻是不可能移民中國的。相較之下,很多中國人移民外國,這反而表示外國的國籍沒什麽了不起的。

我覺得能講出這個說法很不簡單。嗯。



剩下的不知道該不該說是洗腦,但我觀察中國的地域攻擊時,有時會利用「我祖先殺妳祖先殺得比較多,所以我比妳高級」這種不知道是被誰教出來的邏輯。這是非常不自然的。

例如湖南人跟南京人吵,就很自豪的誇耀我們湘軍曾國藩當初打入妳們南京時屠了妳們多少人;

蒙族人同樣也嘲笑浙江的杭州當初被元軍屠城的歷史;

也看過陜西人跟四川人吵壹吵,就開始誇耀當初屠蜀的張獻忠是我們陜西人。



臺灣本省人和原住民有互相殺戮的歷史;228事件則是外省人和本省人互相傷害的事件。

臺灣人本省人會不會去批評原住民跟外省人啊?當然會啊。可是不會去拿殺人的歷史來說嘴。

甚至臺灣幾個族群之間還會互相裝可憐,主張說妳殺我祖先比較多所以妳對不起我們。

228事件就是這樣啊。本省人說外省人單方面屠殺我們,外省人說是妳們本省臺灣共產黨先暴動的。

妳去ptt看,臺灣幾個族群互罵常有的事,

原住民愛喝酒、考試有加分不公平

客家人小氣

閩南人沒水準

外省人靠特權走後門

這些東西開開玩笑大家都算了,但絕對絕對不會吹噓什麽我祖先殺妳比較多。



日本右翼現在對南京大虐殺的解讀,最主流說法是死者確實存在,但死的都是軍人。平民被殺,要嘛是他們是換上便衣的國民黨軍人,不然就是謀劃叛亂的遊擊民眾。甚至日本右翼還會刻意強調通州事件(此事件是少數中國軍隊對日本平民的虐殺),表示妳們中國才是加害者。



換句話說,就算是日本右翼也都隱隱約約知道,屠殺是不對的、野蠻的、是血債,就是因為知道羞恥才更要隱瞞;我卻居然看到中國網民為了地域攻擊能夠面不改色的誇耀自己祖先的滿手血腥?



歐美人要黑黑人也都是直接從犯罪率不然就是從智商下去黑,還沒看過有誇耀自己祖先的蓄奴史的。

在壹個規模不小的反黑網站chimpout倒是看過有白人把責任推給阿拉伯人,說那些黑奴都是阿拉伯人或是黑人之間互相敵對的部落抓的。哈哈。



在現在網路上要看到像中國網民這麽誠實把祖先罪過都往自己身上攬的民族真是不常見。



445.怎麽看中國政府承認強摘中國死刑犯器官以及這種行為和滿洲國731部隊用該國死刑犯做人體試驗的區別?

中共政府說2015年以後中國就不再強摘器官了,而中國人不僅大部分對此無感,而且不解為中國政府不繼續強摘死刑犯器官,見按熱度排名的最高贊留言。


DaannlAugust 23, 2018


妳在逗我嗎?

中國每年器官移植手術約壹萬例:

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則透露,中國每年大約有30萬個急需器官移植的病例,但每年器官移植手術僅1萬多例
這個數據在很多國內媒體也看得到。這裏給個維基百科的數據:

1993年至2002年,器官移植手術每年增加超過1000例的速度增加。除了少數因感染或排異造成的死亡外,器官移植挽救了很多人的生命。到了2005年,這個數字下降到11000例,總量僅次於美國,位居世界第二位,中國的器官移植仍然是世界上最大的移植項目之壹。
每年的死刑犯人數能夠用嗎?

根據騰訊引用的官方數據,2014年的死刑犯有165人。

國際上普遍認為這個數據有水分:

國際特赦組織指,根據中國傳媒報道,2014年至2016年期間最少有931人被處決,但中國裁判文書網只提供85人的案件資料。

也有組織說中國每年死刑人數有壹千多,但是那也不夠用,而且壹千多人又有多少能配型成功?

而且中國是世界器官捐獻率最低的國家之壹:

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教授陳忠華表示,2003年到2009年8月,中國內地僅僅有130名公民死後成功捐獻器官。2014年中國器官移植大會上披露的數據稱,2010年到2013年這三年內,公民死後捐獻器官的數量僅為1448例。
那麽2010年之前,每年10000多例手術的器官是哪裏來的?

有人說是黑市買賣,我並不同意,理由如下:

黑市買賣解釋不了99年後的移植爆炸性增長,當時還沒iPhone。
99年全國也就十多家醫院能做移植,當時的黑市有這個醫療水平?還是和國資大醫院勾結?
普通人也就能賣個腎,那麽心臟肝臟的來源呢?只能殺人取。
肝臟離體可以存活24小時,心臟時間更短,所以殺人前先要配型找好下家,還要知道供體的血型。這種大規模有計劃每年壹萬多起的殺人也就政府能做到。
當時多家醫院,比如上海長征醫院的網站上承諾肝移植的等待時間是壹周(可查),世界器官移植最發達的美國,壹個肝臟的等待時間是12到36個月,這個數據可以自己網上查。長征醫院作為軍醫醫院,會從黑市收器官?黑市能有這麽數量巨大且穩定的器官來源?如果不是黑市收的,那又是哪裏來的?
所以還是回到那個問題,這麽多器官到底TM是哪裏來的?

446.從及時止損的角度看,停繳個人社保是否是明智之舉?



目前不少人認為中國政府巨大的財政漏洞將難以兌現各類社保,社保很可能成為了變相的“龐氏騙局”。
雖然月繳社保並不是壹個太大的數字,但經年累月也會成為壹筆巨款。目前政府的財政與信用都很成問題,停繳社保尤其是遠期的養老保險,是否是壹個明智的止損選擇?


不吃蔥August 23, 2018

長期來看,所有國家的貨幣,包括人民幣,都會貶值,只是程度問題

如果妳現在不繳納社保,就最好為妳結余下來的錢找好投資方向,來跑贏通脹

那麽剩下的就是判斷題了

不繳納社保是否有結余?有,見下題。沒有,那妳還不如繳社保。

結余的資金能否用來投資增值?能,見下題。不能,那妳還不如繳社保。

投資部分長期(30年)來看是否能跑贏通脹?能,建議妳自己準備養老金。不能,那妳還不如繳社保。

有朋友要問:現在社保是虧空啊,我交的錢都給現在的老人花了,我老了誰給我錢啊?

首先明確壹點,壹個國家的法定貨幣是由該國自主發行的,所以只要國家說會給妳這麽多錢,那肯定妳會拿到這麽多錢。至於屆時那些錢能有多少購買力麽,我想最多也就是滿足妳基本食宿和基本醫療。妳要頓頓酒肉時不時旅遊外加大病無憂,那多數是沒有的。換句話說,現在剛畢業的年輕人,退休後的生活質量應該不如他們的父母,但也不至於饑寒交迫。

而妳如果自己投資,長期能跑贏每年5~12%不等的通脹的話,嗯,其實妳不比巴菲特差的,真的。



447.如何看待《走出帝制》作者清華大學秦暉赴香港中文大學任教?



porcoAugust 24, 2018
逆向淘汰的結果。

清華可不只有壹個胡鞍鋼,正好前段時間無意看到壹門公開課[審美的歷程],

不過應該叫嘔吐的歷程,是清華公開課,壹個只要稱贊就會打A的家夥開的課,

舉例而言就是課上大講凡高的畫有多醜的壹門課。

世上竟然有這樣的老師,竟然有讓這樣老師上課的學校,

竟然有把這樣的課作為典範作為公開課的,竟然還有學生認為老師講的好的。

所以秦暉老師離開清華是件好事啊,且不說能不能繼續在清華開課,

就是可以如果仍在那樣的環境裏上課遲早有天被學生告發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好的教育能培養出54或64的學生,壞的教育則會培養出紅衛兵或砸大使館的學生。

教育很重要,但什麽樣的教育更重要。

看看品蔥裏的這些學生就知道教育糟糕到何等地步。



448.專欄文章: 大情報意味著什麽?(1)



楊圭蔥August 24, 2018
身為體制內十幾年的公安系統人員,我曾經壹直認為大數據、大情報系統可以幫助我們壹線人員更方便的破案(兩搶壹盜、暴力犯罪、團夥作案等),直到這幾年發現大情報系統成為了黨對小部分族裔的迫害工具(新疆、西藏、少數民族),我決定不再保持沈默,是時候說說現在大數據已經被濫用到什麽程度了。為了我的安全,我對我的身份只能介紹到此了,大家也不需要擔心我的安全,畢竟我對技偵手段非常了解。

在公安系統內部,我們有壹套系統進行人員類別、標簽與畫像,總的來說就是根據這個人已掌握之身份信息,對符合這個信息的人群進行篩選。這個人員畫像只在警綜系統內可以被看到,壹般戶籍警對此完全是看不到的。

人員標簽分為幾大類:

涉恐人員、涉穩人員、在逃、涉毒、前科人員、本地關註人員(每省市縣自治區直轄市均有不同的類別,如新疆就是涉“恐”,廣西邊境城市就是涉偷渡,電信詐騙高發地就是涉騙等根據不同地方來自己定的)、政治類、暴力恐怖類、群體性事件類、極端個人、矛盾糾紛類、其他人員等。

其中涉恐人員分為:

涉恐人員
涉疆人員
新疆涉恐重點人
恐怖或分裂組織境內關系人
暴力恐怖犯罪刑釋解教人員
涉恐涉暴案件線索關系人
被我擊斃、判刑暴恐分子親屬
懂制槍制爆技術人員
企圖出境參加恐怖組織人員
組織、參與宗教極端活動人員
傳播宗教極端及暴恐思想人員
重點國家回國後表現異常人員
涉穩人員:

涉穩人員
涉藏人員
法輪功等邪教人員
法輪功人員
有害氣功人員
冒用宗教人員
涉日人員
涉軍人員
下崗轉業誌願兵
原8023部隊退役人員
對越自衛還擊戰退役人員
企業軍轉幹部
復員幹部
傷殘退役人員
其他涉軍人員
涉眾型經濟犯罪涉穩人員
傳銷人員
“精彩生活”傳銷案
萬家購物傳銷案
非法集資類人員
天津私募股權基金類
廣東邦家租賃公司非法集資案件人員
河南擔保類非法集資涉穩人員
泛亞涉穩人員
e租寶涉穩人員
其他涉眾型經濟犯罪涉穩人員
非正常訪人員
網上重點人員
國保關註前科人員
背叛、分裂國家犯罪前科人員
背叛,分裂國家案
背叛國家案
分裂國家案
煽動分裂國家案
武裝叛亂,暴亂案
策動武裝暴亂案
顛覆國家政權案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
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案
叛變,叛逃犯罪前科人員
叛變,叛逃案
投敵叛變案
叛逃案
間諜,資敵犯罪前科人員
間諜,資敵案
間諜案
資敵案
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犯罪前科人員
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案
為境外竊取國家秘密情報案
為境外刺探國家秘密情報案
為境外收買國家秘密情報案
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案
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前科
其他危害國家安全案
新疆維族人員
其他類涉穩人員
銀行協解人員
民辦教師
電影放映員
其他涉穩人員
在逃、涉毒、前科人員不需要我說了,妳們都懂。

本地關註人員有壹個全國共有的,叫極端言論人員,妳們想想什麽算極端言論呢?這個我不細說,因為可以根據各地本地關註人員類型來判斷出我在哪裏。

政治類:

民分
疆獨
藏獨
蒙獨
滬獨
粵獨
臺獨
其他
民運
89學潮人員
高校重點人
其他
非政府組織
邪教
法輪功
有害氣功人員
冒用宗教人員
其他
國保關註重點人員
國保關註前科人員
背叛、分裂國家案
背叛國家案
分裂國家案
煽動分裂國家案
武裝叛亂,暴亂案
策動武裝暴亂案
顛覆國家政權案
煽動顛覆國家政權案
資助危害國家安全犯罪活動案
叛變,叛逃犯罪前科人員
叛變,叛逃犯罪前科人員
叛變,叛逃案
投敵叛變案
叛逃案
間諜,資敵犯罪前科人員
間諜,資敵犯罪前科人員
間諜,資敵案
間諜案
資敵案
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犯罪前科人員
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犯罪前科人員
為境外竊取,刺探,收買,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案
為境外竊取國家秘密情報案
為境外刺探國家秘密情報案
為境外收買國家秘密情報案
為境外非法提供國家秘密情報犯罪前科
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前科
其他危害國家安全犯罪前科
其他危害國家安全案
網上重點人員
媒體重點人員
境內非法采訪記者
外國記者
其他
暴力恐怖類:

暴力恐怖類
新疆涉恐重點人
恐怖或分裂組織境內關系人
維族違法犯罪人員
暴力恐怖犯罪刑釋解教人員
涉恐涉暴案件線索關系人
被我擊斃、判刑、暴恐分子親屬
企圖出境參加恐怖組織人員
組織、參與宗教極端活動人員
傳播宗教極端及暴恐思想人員
重點國家回國後表現異常人員
懂制槍制爆技術人員
新疆危安人員
涉恐嫌疑人
維族違法犯罪人員
新疆國保重點人(新疆涉穩高危人員)
新疆危安人員關系人
西藏宗教關註人員
八類僧侶
涉藏回流人員
涉藏非法出入境人員
西藏危安人員
涉恐涉事人員
群體事件類:

畢業安置
大中專畢業生群體
工資福利待遇
銀行協解人員
企業轉制
涉軍
有安置待遇的涉軍群體
70-80年代退役士兵群體
沒有安置卡的退伍戰士群體
買斷軍齡群體
民辦教師
就業問題
社會保障
涉法涉訴
土地糾紛
草場糾紛
環保問題
民間糾紛
村民待遇
醫患糾紛
林權糾紛
檢舉貪腐問題
事故賠償
征地拆遷
極端個人:

重癥精神病人
肇事肇禍精神病人
輕微滋事精神病人
有潛在暴力傾向精神病人
揚言報復社會人員
曾有極端行為人員
其他:

涉日人員
涉眾型經濟犯罪涉穩人員
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件
傳銷案件
傳銷人員

非法集資人員
私募股權基金類
其他涉眾型經濟犯罪涉穩人員
宗教關註人
本地關註人員:

故意傳播
造謠傳謠
恐嚇
聚眾上訪
非正常維權
非正常上訪
精神病史標簽:

精神分裂癥
分裂性感性障礙
持久的妄想型障礙
雙相情感障礙
癲癇所致精神障礙
精神發育遲滯伴發精神障礙
重度抑郁發作
精神活性物質所致精神障礙
三涉:

涉毒
涉黑
涉槍
四史:

吸毒史
逃脫史
自殺史
襲警史
專業特長(標粗為重點關照):

駕車
駕船
駕機
射擊
爆破
槍械
繪畫
書法
攝影
攝像
表演
雕刻
通訊技術
計算機技術
法律咨詢
心理咨詢
醫療救護
武術
維修
外語
民族語言
手語
留守人員:

留守老人
留守婦女
留守兒童
家庭經濟情況:

無固定經濟來源
有固定經濟來源
低收入家庭
貧困
家庭情況標簽:

低收入家庭
單親家庭
流動家庭
撫養人受教育水平相對較低
與父母關系不融洽
家庭成員不良行為多
青少年標簽:

閑散青少年
有不良行為或嚴重不良行為青少年
流浪乞討未成年人
服刑人員未成年子女
農村留守兒童

人員標簽欄結束。

449.中國的考古挖掘技術和日本歐洲相比如何?



當年明十三陵中的定陵被考古隊挖廢了。之後就對境內皇陵采取保護措施。輕易不挖掘。是中國考古挖掘技術落後,還是說全世界也沒有好辦法保護地下出土文物。

fricasseeAugust 24, 2018

我不是考古專業,具體細節也不多清楚,所以不多說,只知道中國目前比起歐洲日本其實是接近的,當然有壹些地方差距是極其巨大,綜合來說就是跟頂尖的比有壹定差距。

不過壹個實在沒法說的過去的地方,就是這種較小的差距只存在於頂配資源的考古隊裏,整個中國範圍內許多考古技術、觀念與資源都是非常不足的,而中國很多文物出土都依賴於隨機性,這也就導致許多東西其實如果壹開始得不到註意,就靠地方考古那種水平,會流失很多重要的細節。

具體可以看看央視出的考古系列,壹線工作人員能得到的資源與協助都非常有限,考古農民工的說法真是不假,幹五年地方壹線考古,出來跟八九十歲農民老大爺差不多,地方博物館競爭資源更是激烈。

早期挖掘時,是不知道能挖掘出來什麽的,所以雖然做了心裏準備,但從沒想到過出來的東西會保存的那麽好,比如兵馬俑的顏色,壹氧化什麽東西都沒了,這是很多幾十年前考古人員根本無力也沒有觀念去避免的。

所以壹些慘痛教訓以後,考古界就明白到不能隨便開,因為開古墓只有壹次機會,妳也不能隨便進去探測確定自己擁有的技術能不能開,最後只能期待自己的技術儲備在未來不斷增長時,把可能遇到的情況涵蓋進去。

考古都追求文物保存的完美狀況,但氧氣是無處不在的,能保證文物完整出土,但很難保證完整之余還能做到不被氧化。

重點在於,不同文物的氧化特質不同,金屬制品可能是表面氧化,彩漆陶器可能是表面礦物染料氧化,記載文字的綿帛、竹簡就算不氧化,文字的墨水也會氧化脫落,而妳打開墓室前是不知道裏面有什麽東西,妳要做好全部準備,這需要極大量的資金,可能銅器氧化需要壹種保存方式,鐵器氧化又需要另壹種,面對這種情況妳怎麽做。

更有甚者,打開墓道時空氣可能就進入墓室裏氧化文物了,該如何是好,所以這就是考古的難處,要保護所有有價值的東西又不能造成破壞,比起盜墓拿完就走難太多了。

死人陵墓有個特點,壹般不會有資料流出說這個墓從地面怎麽挖進去最安全,這是理所當然的,也就造成了挖掘的困難,亂挖可能破壞墓室上方,導致大量文物瞬間毀於崩塌,就算進得去沒事,也會讓氧氣進入,因此找到墓道然後壹點點控制墓裏環境是非常重要的。

考古挖皇帝陵墓,就遇到過找不到墓道的尷尬情況,之後該繼續挖還是停下來,都成問題。

全世界都有這個難題,不止是中國有,除非以後有技術可以在壹個大範圍內制造真空,要不然打開墓室就是跟時間賽跑,而很多文物不是氧化的問題,而是長時間腐朽後跟泥土混在壹起,要分離就不知道要多久才能做得到,這段時間裏又怎麽避免氧化呢。

其實我是特別希望考古技術有進步的,因為這樣能挖出很多關鍵性的文物與歷史人物使用的東西,比如我很喜歡三國時代,而很可惜曹操墓已經被破壞,曹操本人也只剩下壹個頭蓋骨,雖然曹操是三國主要人物他的陵墓沒有太多歷史文物,所以我希望的是有生之年能看到現代社會有足夠技術去挖掘劉備陵寢,可以補充大量的文獻證據給三國時代。


450.臺灣政論節目《關鍵時刻》最新壹期說臺灣已研制成功射程2000公裏可打到北京的島彈,此信息是否靠譜?




https://youtu.be/1cGOkikBg98

Pitt ShAugust 24, 2018

再說壹次,臺灣如果真的,有心想要防衛,光有中程短程彈道導彈是不夠的,很何況目前雄風這類只能算巡航導彈而不是導彈導彈,戰斧的射程就已經遠超過2000了。當然,先解決有無再解決威力和精度,臺灣需要的是具備打擊後依然能夠生存的高機動型洲際導彈導彈,以臺灣的縱深和位置,固定目標的發射井,發射平臺都是生存度極低的,而潛艇不光臺灣無法擁有超高性能和大數量的戰略核潛艇,即使老天開恩,世界其他國家1萬分支持,配備了這樣的潛艇部隊,也會刺激大陸方面加強道歉方面的配置和裝備,在臺灣海峽這片區域太過危險。因此臺灣的反擊武器需要具備更高生存率,更有機會利用遭受突襲,飽和攻擊以後殘存的反擊力量才是最重要的,壹個普通的巡航導彈,縱使妳威力很大,打過去炸大陸壹個街區最多了,對於獨裁法西斯統治的中共來說這連撓癢都算不上。

451.喜歡稱中國人為“支那人”的,如何看待自己的父母?



低端人口壹枚 August 25, 2018
怎麽說呢,支那人這個詞我個人是不喜歡用的,但是外國人甚至中國人偶爾用壹下,我覺得也無可厚非。

畢竟大陸愛鍋網民喜歡給各個國家各種族裔的人安上各種好聽的外號,比如:

燈塔國、米國、黴國、米畜、大陰蒂國、英畜、高盧雞、土雞、土澳、包皮佬、泥轟國、小日本、腳盆雞、倭奴、泡菜國、棒子、阿三、兩腳羊、人妖國、菲傭、菲猴、越猴、馬來猴、港燦、呆灣人、臺巴子、灣灣、鼻屎國、白皮豬、黑鬼、黑雜、XX鬼子等等...

妳看我隨口就說出這麽壹串,說明大陸網民對此有多熱衷。雖然各國人民都有壹些對他國的蔑稱,但像大陸網民這樣喜歡把這些侮辱性的稱謂放在嘴邊,喊得全網絡都是,還不以為恥反以為榮的,恐怕也算世界獨此壹家了。

所以,大陸網民不能既享受縮在防火長城內叫罵全世界的意淫快感,又指望別人對妳們永遠彬彬有禮。畢竟再高素質的人,被人用臟話罵急了,也會爆粗幾句。誰也不想侮辱他人,但大陸網民非逼得別人降到和他們同壹層次玩互相傷害,那又怨得了誰呢?古人雲“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大陸人想不被罵支那,請先以身作則吧。



452.從“膜蛤”行為的大流行中,能看出什麽?



我發現,雖然現在時事討論圈的活躍分子幾乎都懂膜蛤,但是不同的人對膜蛤本身意味著什麽理解差異相當大
當局對膜蛤行為的態度也很值得玩味,各大網站對膜蛤的打壓似乎遠沒有對壹般涉政言論的打壓那麽狠
膜蛤行為由來已久,但是火爆起來似乎就在近兩年(題主前段時間去了好久沒去的貼吧,發現貼吧已經各種膜蛤段子滿天飛,而僅僅在兩年前題主在貼吧還從來沒有見過膜蛤段子)


王五August 25, 2018

1,蛤蟆說的由來:最開始從法輪功群體傳出來的蛤蟆精轉世的說法,“法輪大法”壹辭裏有兩個“法”字之多,“法”字含“水去”之意。水是蛤蟆精之命根,法輪功犯了蛤蟆精的大忌,所以江某必欲趕盡殺絕。
https://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7/4/14201p.html

2,膜蛤文化的起源:2000年的江澤民怒斥張寶華事件,有網友拿其中江澤民的部分言論來惡搞,被認為是膜蛤文化的起源。主要在百度貼吧、知乎、新浪微博和嗶哩嗶哩等平臺上流傳。2011年到2013年,江澤民的更多視頻和新聞材料被挖掘出來,後來被人們津津樂道的“蛤三篇”也於此時得到廣泛認可。

3,2015年前後,壹些獨立、非主流社交媒體也轉變風向,開始贊揚起江澤民來。“膜蛤文化”屬於屌絲亞文化的壹個分支。這種亞文化有消解、解構當前政治的作用。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 ... 4%E6%96%87%E5%8C%96

與之相應的,屌絲文化,鬼畜文化,膜文化和喪文化這壹類在互聯網上興起的亞文化現象,其背後都有著很深刻的社會現實問題,每個社會都會有主流文化在面對次文化時所產生的沖擊和變化,這些次文化可能是對於主流文化積極的改進,或是作為對於主流文化消極的反抗。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6%AC%A1%E6%96%87%E5%8C%96


453.為什麽有人喜歡自駕遊多於跟團旅遊?



亂彈August 25, 2018
自駕遊是壹種自由。

自由是旅行者想要的元素,相比跟團的方便省時,權衡之下很多人寧願累壹點、緊張壹點,也要自己規劃或探索。

其實有車已經很方便了,即使找不到住處也還可以睡車上,移動速度也比遊覽車快很多。

真正和跟團旅遊相對的應該是單人徒步探險,而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既有回憶,又不會太累,便宜安全,也不至於克難,自駕遊是很好的折衷。

有趣的是,有些旅行團開放長達幾天的自由時間,可被視為完全綁行程與完全自駕遊間的再次折衷。



454.棱鏡計劃有因斯諾登爆料停止嗎?



YandereAugust 25, 2018
並沒有,反而又通過了很多奇奇怪怪的法案:

https://en.wikipedia.org/wiki/Ma ... n_the_United_States

https://www.aclu.org/issues/nati ... ce/nsa-surveillance

以及美國新總統對 NSA 監聽法案的續期命。

不過,斯諾登的本意或許並不是讓政府停止監聽,因為政府這種東西妳沒辦法相信,政府說不監聽誰知道真假?斯諾登最大的願望還是希望民眾在乎自己的隱私。

妳們沒有發現,自從 NSA 被爆料之後,各種隱私與加密技術被飛速普及。Signal、ProtonMail、Tutanota、DuckDuckGo、Tor、Wire 等通過技術手段(如:端對端加密)保護隱私的服務越來越多了嗎?


455.為什麽中國用幾百年前的陳舊思想,非主流的政治制度,填鴨式的教育方式,最後居然適應了全球化的經濟



壹般來說,經濟發展的過程中,隨著市場和文化的流通,人民的眼界和思想是會改變的,所以大部分的集權國家都需要封閉或是限制經濟發展,和其他國家建立壹個墻,才能穩定統治,好像古巴,北韓,蘇聯之類的
中國卻不是這樣,中國人並不是不知道美國那邊的生活方式,也大量接觸臺灣,日本,南韓等自由地區的人,留學生多如牛毛,海外勞工以百萬計,可是政治仍然集權,教育依然落伍,思想毫無長進,現在似乎有往納粹主義前進的趨勢,明明知道這是死路壹條
可是中國的社會看起來非常穩定,似乎沒有因為這些問題產生壹點點動蕩,沒有民主化的聲音也沒有改革的力量,不但沒有更開放,反而慢慢封閉自己,讓大陸人居然懷念壹個過氣的獨裁者,就是當年大清也不是這樣,為什麽?
我想,應該很少人可以想象北韓和古巴把商品賣到美國,然後壹堆人去美國留學,甚至可以在美國上市股票這種事情吧!可是中國做這些事情壹點都不稀奇,為什麽?


九月August 26, 2018

參考2戰前的德國和日本,集權未必會導致落後,有時反而會變強,其中的要點是洗腦。肉體上的壓迫其實是最低級的手段,口服心不服遲早會被推翻,洗腦就不壹樣,不但口服心也服,不但心服還會主動幫妳維持統治,這簡直太好了,而中國和朝鮮就是其中集大成者,長達數十年的洗腦式教育,已經把這片土地上的人變成壹只只不會思考的羊,當然這僅限於政治思想等人文學科方面,自然學科這種不涉及意識形態的還是比較客觀的,畢竟妳無法用馬克思主義來理解1+1=2。所以出現了很多專業技能上很厲害,政治思想卻又專又紅的人,仿佛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奴隸,這種大量被洗腦的人身處奴隸或有奴隸主的思維,或是既得利益者,即使放出去也不會有大問題,他們絕大多數融不進民主社會。共產黨深知洗腦的重要性,壹方面建網絡長城攔住絕大部分人接觸國外思想文化,壹方面在國內大肆借著這幾年的發展挑動民族情緒,進壹步從『落後就要挨打』『帝國主義亡我之心不死』轉化到『厲害了,我的國』『雖遠必誅』等大國主義。其實細數這30年的發展,還是得利於現在國人口中唾棄的西方白左,和唯利是圖的大資本家,白左接受了社會主義陣營的中國,資本家在全球化下找到了最低成本最高利潤的土地。試想這麽多錢有多少是賺外國人的?除了十多億奴隸的血汗外,還有對這片土地嚴重透支,賣煤,賣鐵礦,賣稀土……基本都是出自這裏。幾萬年的資源就在這幾十年被挖空,這和那些中東暴發富沒什麽區別。而所謂的高科技產業,又有多少能走出門賺老外的錢?屈指可數。騰訊,阿裏等國內巨頭走的出去嗎,大頭還是關起國門賺自己人的錢,對於國家而言,不過是把錢從衣服口袋放到了褲子口袋而已。

金庸在小說《天龍八部》裏有壹個經典闡述,即武功與佛學之間的關系,假設經濟等同於武功,政治制度相當於佛學,當經濟發展到壹定階段的時候,如果政治制度跟不上的話,那是會出大問題的。

想到哪兒就說到哪兒,寫的有點亂,各位請別在意。

456.日常生活中哪些思想是黨國洗腦的?



弗雷德崔斯特August 26, 2018
我感覺最嚴重的同時也是對共產黨執政最有效的就是國家政府和黨的混淆了吧,連微博裏的右傾人士也常常犯這樣的錯誤,妳國壹詞的問世著實讓人唏噓。以這種常識性的問題混淆作為基礎,往上的所有討論和辯論都是浪費時間,這壹點很糟糕。

仇恨教育,導致壹部分人天然仇視美日西方,幾乎成了政治正確。我經歷過許多這樣的人和事,我的壹個叔,看到國內旅遊團在臺灣遇難的消息,大罵活該,去那旅遊死了活該,我壹時無語。這也引申出另壹個洗腦惡果,看問題不以人性為前提出發,而是以政治性或者說是黨性出發,好端端的人,洗成了魔鬼,這種屬於抹殺人性的。

其他還有集體主義,愛站隊,陰謀論,造神運動盲目崇拜,領土完整統壹大業,公德私德不分等等吧


457.專欄文章: 地方債變國債? 央媽這才是真放水!



weed3000August 26, 2018
地方債要變國債了?

昨天(8月21日)的“中國證券報”,發表了壹篇題為“地方債風險權重有望降低”的文章,文章比較長,但最重要的內容只有壹條:

地方債風險權重有望從原來的20%降至為零

這消息什麽意思,解釋壹下:

商業銀行的資產,通常會被分為現金、證券、貸款、 固定資產、無形資產等,各類資產的風險不同。為保障銀行資產運營的安全性,不同風險資產就被央媽設置了不同的風險系數。依據我國的《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管理辦法》,商業銀行的資產分為0%、20%、50% 和100% 四個檔次。

有幾種資產,風險權重被設置為0(也就是被認為沒有風險),比如:

黃金;

現金;

對中央政府債權(國債);

對人民銀行債權(央票);

政策性銀行債權(國開債等);

……

對於這些資產,商業銀行可以放開了買,根本不用擔心會給自己帶來風險。

但是並不是所有資產都享有這種待遇,也舉幾個例子:

對 評級為AA-及以上國家或地區註冊的商業銀行或證券公司的債權,其風險權重確定為 20% ;

商業銀行對個人發放的住房抵押貸款 (房貸),其風險權重被確定為 50% ;

對 評級為AA-以下國家或地區註冊的商業銀行或證券公司的債權,其風險權重被確定為 100% 。(垃圾債)

簡單點來說,通常資產的風險越低,商業銀行就越想要,而這種資產的流動性就越強。< br>

在此之前,中國地方ZF發行的地方債,被認為比國債低壹個等級,風險權重被確定為20%,這個風險比已經很低,但是仍然不是零風險。(也就是說,央行認為地方ZF有可能不還錢,雖然可能很小)

而這個地方債風險權重有望從原來的20%降至為零意味著什麽呢?

這意味著地方債獲得了與國債壹樣的信用,而地方債的收益又高於國債,也就是說,在以後操作中,商業銀行很有可能減少國債的配置,而提高地方債的配置,因為風險壹樣,但是能拿到了利息更多了。

簡單地說,壹旦這個政策落實,地方債將成為實質上的國債,而且是高配版, 商業銀行很有可能大舉購入地方債。

這也正是高層希望看到的情形。

為什麽要吹風這個政策?

原因很簡單, 放水,刺激經濟!

今年經濟下行的壓力大家應該都感覺到了,這個就不多說了,主要解釋壹下高層這波神操作的邏輯。

說這個之前,先講壹下美國的貨幣投放機制:

美國投放基礎貨幣主要通過美聯儲(美國中央銀行),投放主要有三個渠道:

購入美國政府債券、再貼現貸款(RP & TAC)和持有的黃金及特別提款權。

其中購入美國政府債券,是美聯儲最主要的基礎貨幣投放方式。

整個流程是這樣的:

國會議員先討論,然後表決確定政府債務上限(目前這個數字大概是在20萬億美元以上),然後美國財政部就可以發債,繼而美聯儲向財政部購買國債,美聯儲每購買1美元國債,就可以向市場投放1美元基礎貨幣。

美聯儲大概持有4.5萬億美元美債,這就是美聯儲發行美元的依據。

為什麽說這個?

因為這壹招也中國學到了,我們也在用國債進行基礎貨幣的投放。(當然,這不是中國的主要貨幣投放方式)

中國發行的國債數額比較少,截至2017年末也只有不到14萬億人民幣,也正因為如此,所以通過國債能釋放出來的貨幣比較少,說白了,不夠經濟發展用的!

那怎麽辦?

就出現了我們今天討論的重點, 把地方債變成實質性的國債,目前中國的地方債(官方認可)的數額大概在16.9萬億,比國債還多2萬多億。

這個有什麽用呢?

可以讓商業銀行釋放出更多的資本金。

之前,銀行買10元的國債可以向市場投放 10元人民幣,但是買10元地方債,只能向市場投放8元人民幣(因為風險是20%,所以要準備20%的資本金)。

但是現在,地方債的風險也為0了,就不用交這筆錢了,銀行就可以釋放更多的資本金出來。

這個數字有多少呢?

大概是2.7萬億。

怎麽算的?

地方債近80%資金來自銀行,按地方債存量16.9萬億計算,則占用銀行資本達到2.7萬億。公式如下:

16.9*80%*20%=2.7萬億

商業銀行手中將多出2.7萬億來,這些錢用來幹嘛?

在此之前,高層早已經安排好了!

地方政府專項債券大約有1.35萬億元,今年上半年,全國只發行了3673億元專項債,還有接近1萬億在下半年發行。

這些專項債本來商業銀行是不樂意買的,但是現在風險已經和國債壹樣為0了,收益又比國債高,恐怕只有傻瓜才不買!

1萬億的專項債被商業銀行買走,然後商業銀行再抵押給央媽,央媽就可以印鈔了,按照現在人民幣5左右的貨幣乘數計算,將釋放出5萬億的資金出來,今年,甚至近幾年的流動性緊張,終於可以緩解了。

更重要的是,這1萬億的專項債投向的都是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有了這些重大項目托底,經濟壹下就被托住了。

什麽叫放水,這才叫放水,什麽定向降準、置換降準,也好意思拿出來說,丟人。

所以,整個邏輯總結壹下,其實很簡單,把地方債變成實質上的國債是為了放水,然後放水是為了應對經濟下行,經濟只要不下行,GDP這個蛋糕就會越做越大,然後每個人都能分壹杯羹,這樣大家都會很開心。

OK!

邏輯是沒錯,但是世界上真有這麽好的事嗎?

為什麽不能這麽操作?

央行這樣操作,大家人民幣都會掙得越來越多,但是人民幣會越來越不值錢,而且富人掙得將會遠超窮人。

貨幣實際上是央行的負債,而貨幣發行,不是想發就發,是要有抵押品的,很多人稱之為貨幣錨。

而中國之所以發行的貨幣越來越多,就是因為人民幣的錨越來越多了!

我們來回顧壹下,人民幣70年的發行史:

1955-1979“物資本位”時代(其實人民幣1948年就發行了,此後6年中,有些特殊情況不太適合寫出來,所以從1955開始寫)

“物資本位”的意思是,實實在在的工業產品、農業產品和壹般消費品是發行貨幣的錨定物,表現出來就是根據工農業總產值來發行貨幣。

從1955年到1979年的25年時間裏,除了1958年、1959年和1960年這三年之外,整體上人民幣都算是以物資為抵押發行的紙幣。

這個階段幾乎沒有通貨膨脹,因為物資很少,要不了那麽多貨幣。

1979-1995無抵押品狀態:

1979年,中國邁開了改革開放的步伐。

計劃經濟體制開始逐漸松動,中國經濟內部的活力開始逐漸增強,貨幣在經濟體中發揮的作用也越來越大,整個社會的人民幣需求量也越來越大。

那怎麽辦呢?

這個時候的貨幣是央行想怎麽印就怎麽印,鈔票對國家來說,反正不就是紙嘛,中央政府壹聲令下,央行的票子嘩啦啦就印出來了——如果妳非要說有“抵押品”, 那麽抵押品就是再貸款和再貼現。

久而久之,有壹個現在幾乎人人都懂,但當時很少人明白的問題出現了—— 通貨膨脹。

很多人認為,2000年以來是人民幣通貨膨脹最嚴重的時期——那只能說明妳年紀尚輕,沒有經歷過人民幣真正嚴重的通貨膨脹。

1979 年底,廣義的人民幣供應量為 1555 億元, 1980 年增加到 1933 億元, 增長率高達 24% ,此後的連續三年人民幣的供應基本都保持著 20% 以上的貨幣供應增長速度。

然後引發了1984年的通貨膨脹!

從1984年到1990年,幾乎每年的廣義人民幣鈔票供應量增速都在20%以上,尤其是1984年和1986年,人民幣鈔票供應量甚至達到了39%和31%這樣的驚人增幅。

然後引發了 1987年的通貨膨脹,持續兩年。

之後壹直到1991年,中國實行了嚴厲的宏觀調控措施,控制基建規模,控制投資規模,貨幣沒有太超發。

然而,2年緊縮期還沒過去,中國就再度進入到熟悉的貨幣超發,繼續以20%、甚至 30%的速度增發, 以致於1993年創下激增37%這樣增長率。

毫不意外的是,中國在1993年-1995年再度經歷壹場嚴重的通貨膨脹,官方統計的CPI就達到24.1%,物價翻倍隨處可見。

最終,1995年3月18日,全國人民代表大會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正是在這部《中國人民銀行法》中,規定中央政府財政出現赤字不得向人民銀行透支,終於把ZF的印鈔沖動給栓上了壹道韁繩。

可是問題又來了,央行到底該印多少貨幣?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就必須尋找壹個新的貨幣錨!

找什麽呢?

外匯(最主要的就是美元)

1990年代早期,東亞“四小龍”(香港臺灣新加波韓國)和東南亞“四小虎”(泰國、馬來西亞、菲律賓和印度尼西亞)的經濟發展如日中天,而他們 最重要的經驗就是將自己的貨幣綁定到美元身上,用美元(外匯)作為貨幣的抵押品來發行本國貨幣,以購買力平價標準衡量,10多年裏這些國家的物價水平與美國大致看齊,從而維持了美元匯率的長期穩定,外資紛至沓來,經濟快速增長。

借鑒了鄰國的發展後,我們也選中了美元。

1994年匯率並軌,人民幣與美元非正式地掛鉤。

當人民幣與美元掛鉤之後, 1994年當年我國通過外匯占款渠道投放的基礎貨幣就占到當年基礎貨幣凈投放(儲備貨幣增量)的比重大幅上升到了達到75.5% ,而在這之前,外匯占款占基礎貨幣凈投放的比重壹直在10%左右。

到了2007年以後,再貼現和再貸款占同期基礎貨幣的比率已經降至20%以下,而2009年外匯資產占基礎貨幣的比率卻達到121.8%的歷史高點 ——這正是中國基礎貨幣10多年急速擴張的源頭。

然而,如果真的完全以美元為錨的話,我們的貨幣供應量最多達到 2014年的122萬億(現在是174萬億),貨幣供應量就不能再大幅增加了,因為各種原因,2014年開始我們的外匯儲備在下降(2014年達到頂點 3.9萬億美元)。

但是,中國經濟還在發展,房地產的泡沫更不能刺破,所以我們依然需要大量的人民幣,於是從 2014年,央媽把人民幣的錨擴大了。

加入了哪些?

SLO、SLF、 MBS、PSL、MLF

這些頻頻出現的字母組合,其實都是央行貨幣發行新渠道,是央行新近推出的貨幣調控工具,同時也意味著人民幣的發行在嘗試著擺脫美元外匯做抵押品的思路。

不過這些還都是小角色,真正厲害的是, 2015年中國允許地方債納入中央國庫和地方國庫現金管理抵押品範圍,並將允許地方債納入央行SLF(常備借貸便利),MLF(中期借貸便利)和PSL (抵押補充貸款)的抵押品範圍。



地方也可以拿來發行人民幣了,但是之前10元的地方債只能發8元的基礎貨幣,未來將會是10元地方債,發10元基礎貨幣。

但是這樣就會產生壹個情況,人民幣的錨定物實在太多了!

我的中學數學老師曾經說過壹句話:

在書上劃重點的時候,不要每個字都劃,每個字都劃的話,就沒有重點了!

壹樣的道理:

人民幣的發行不能把什麽資產都拿來當錨,什麽都拿來當錨,人民幣的發行也就沒有錨了!

那倒回到1995年以前的那種無序發行的狀態了嗎,這樣經濟雖然會發展,但是通貨膨脹起來也會很嚇人。

說得再簡單壹點,人民幣的抵押品只能是黃金、美元(外匯),最多再加個國債,什麽資產都能拿來抵押的話,壹方面會打低人民幣本身的實際價值,另壹方面會打低人民幣的購買力!

也就是因為人民幣的錨太多,所以人民幣也變得越來越不值錢,不管是對內,還是對外。

放水的痛苦由誰承擔?

再說回放水本身。

其實放水這些年,我們應該都深有體會,從1995年以來我們大多數人的工資應該都是增加的,可是感覺生活起來越來越難了,尤其是買房,20年前和今天根本不在壹個量級上。

如果大家都是這種情況的受害者也就罷了。

但是現在情況是窮人只能看著自己的財富被大水稀釋掉,但是富人的資產卻可以借助放水,大肆增長!

就拿這次利用專項債來說:

想壹下,地方專項債券的“專項”大都是什麽?

是公路、棚改和軌道交通(地鐵)之類的大基建項目!

而能夠承接這些項目的,都是國企、央企,他們接下來整個工程項目之後,才可能把裏面壹些小項目外包給民企。

也就說, 國家這次放水,最受益的還是本身實力就很強的國有企業,國企的盈利狀況又可以轉好,那麽國有企業的員工,工資福利又要增加,國企員工的整體平均工資本身就比民企更高了,僅僅這這樣兩個群體之間收入差距會拉的更大。

還有,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伴隨著全球的貨幣信貸大放水,股價(美國)、房產(中國)等金融資產價格壹路升高,普通人收入增加遠遠落後於股價和房價的上漲速度。

可惜,央行們依然假裝看不到,對資產價格的飆升熟視無睹,繼續大手筆購入債券或發放天量信貸,讓這些熱錢繼續流入金融市場,維持這些泡沫……

想壹想,這個世界是哪些人擁有大量的股權、房產或債券?

當然是富人!

繼續這樣放水,還是會推高資產泡沫,在中國來說,有房子的人身家會繼續飆漲,沒房子的人買房子會更難,可以這麽說,無節制的放水是在進壹步助推貧富差距。

總結壹下,如果繼續這樣放水,經濟會繼續蓬勃,GDP會繼續增加,國民收入也會繼續增加,每個人能拿到的錢會越來越多,但是有些中國人,甚至是大多數中國人,會越發展越窮;少數中國人會越來越富。

其實妳應該已經有這個感覺了,過去10年時間,假設工資從5000漲到1萬,房價卻從1萬漲到5萬,這樣錢雖然賺的越來越多,可是相比之前,妳離目標卻越來越遠!

PS:說實話,可以理解領導為什麽拼命放水拉經濟,因為只有不斷把蛋糕做大,每個人都有好處,才能成功掩蓋我們的社會矛盾(稅收重、住房問題、醫療問題、教育問題、環境汙染等),說白了,民眾有錢賺,就不會思考這個社會到底好不好,即使不好也能忍受。但是,這種刺激方式真的能長久嗎?不說那些官話術語,作為壹個普通民眾,我自己真的也很疑惑這個事情。



458.妳最希望品蔥增加什麽新功能?



Peter PanAugust 26, 2018
我發現大家都希望看到認真寫的回答,這是毫無疑問的。但現有的結果就是,同樣的質量,長文壹般會更傾向於獲得更多的贊,從而排在前面。但是很多人又因為時間等原因希望看言簡意賅的回答,而言簡意賅、直切主題的簡短回答會因為前面說的原因而排到後面,從而讓作者也不傾向於寫這樣的回答。

所以為了同時也鼓勵作者寫質量高的、言簡意賅的回答,比如150字以內。就可以有壹個Checkbox勾選框,標明作者準備寫言簡意賅的回答了,這時候系統自動給這樣的回答加壹定的分數。那麽這樣的回答在相同點贊的情況下會排到前面。

但是怎麽解決被濫用的問題呢?

比如有人發表的低質量短回答也被自動加分呢?其實也很簡單,可以在回答的右上角標明這個回答是“言簡意賅”。如果被點踩,則雙倍甚至三倍扣分。



459.壹個真正的法治社會對老百姓究竟意味著什麽?



August 27, 2018
【by Prestige】

法治意味著確定性。在給定條件下,當事人的言行是否合法,如果違法其面臨的懲罰是什麽都是明確的。相較之下,非法治社會的司法機構在判定壹個人的言行時使用的卻是高度隨意、難以預期的潛規則。壹個法治缺失的國家哪怕表面上推出許多招商引資的優惠條件,起到的效果往往與投入的宣傳資源不成比例,因為外企知道:這些所謂的優惠條件的適用對象、有效期限都是由極少數高官基於極不透明的程序作出的,外界難以判斷其真實性和未來的變化趨勢,而大多數人是厭惡風險的。

為什麽在美國,過度治療不會發生在癌癥病人的身上?

因為美國的《斯塔克法案》明令禁止醫生將低收入保險和老年保險的病人轉診給與其有著合作關系或者經濟利益的醫療機構接受進壹步治療。

而且美國的法律就是法律!

對於違反該法律的行為,懲罰力度也是相當嚴厲,病人不僅可以拒付轉診後所有治療費用,即使已付清也可以將其拿回,對於轉去的醫療機構,每項醫療服務的罰款可達15000美元,如果該醫療機構已經向政府老年保險領取了醫療報酬,它更將面臨3倍的罰金,且該醫療機構將被老年保險和低收入保險及其他政府健康保險除名。

此外,如有民事控訴,對於違反上述法案的醫療機構還可能面臨每項高達10萬美元罰金的指控。如此高昂的違法代價使得醫生壹般不敢以身涉險。

換而言之,法制的健全杜絕了利益的驅動。手術醫生在割除腫瘤後,病人如果沒有必要接受放療或化療,醫生決不會將其轉去其他機構接受進壹步治療。

此外,美國治療方案的嚴謹並不是壹蹴而就的,除了法律法規的各項限制外,保險公司和政府也會經常派人到診所和醫院監察,檢視病人病歷和上報的治療方案。通常,病人在接受治療後,所產生的費用就會由診所或醫療機構上報給保險公司,然後等待保險公司批錢,再打還給醫療機構。

460.怎麽看山東壽光村民雨中自殺


John Hone August 27, 2018

像這種老生常談的問題,用中共當年的社論評價就好了:

壹黨獨裁,遍地是災!
打開我國的地圖,睜開眼睛壹看,國民黨壹黨專政下的地區,哪裏沒有災荒?單就報紙上發表的材料來看,可以看出災荒是異常嚴重的。如湖南、河南、安徽、廣東、廣西、江蘇、湖北、江西、 四川,以及陜、甘、青、滇等省,真是遍地是災,尤其是湖南等地,實在是慘不忍聞。
固然,大部分災區是經過敵偽占領的地區,但有許多地區都是從來沒有淪陷過的。現在的嚴重現象,是耕地荒芫,副業雕落,耕牛盡失,農具俱毀,疾病蔓延,難民流離失所。總之壹句話,農村的生產幾乎已完全破產,農民的生活已陷於絕境。舉例來說,湖南本是產米之區,現在卻以草根樹皮為食;衡陽附近,每家餓死三分之二。豫西廿三縣,遭敵偽破壞,至今損失糧食八百多萬擔,房屋三百多萬間,牲畜三十多萬頭,農具七千多萬件。養蠶本為副業,但是飼養用具損失了壹半以上。安徽全省六十余縣中,受災縣份竟達五十多,損失耕牛近百萬頭,農具三百多萬件。江西、廣西、廣東等省,情形相似。至於各省因疾病而死亡的,難民流浪在外的,更是沒有統計,也無法統計。即以廣西壹省而言,難民就有三百十四萬四千人,傷病的,就有壹百六十八萬余人。江西傷病的三百五十萬,流離失所的達壹百六十多萬。至於川、陜、甘、青、滇等省的旱、水、風、蝗、雹等災,更是國民黨壹黨專政之下的人民所熟知的了。“以農立國”的中國,立在這樣的農村大破產當中,還說中國沒有經濟危機,簡直是騙人,那只是國民黨壹黨領導毫無辦法解決的自欺欺人的手法!
怎麽會有這樣嚴重的災荒呢? 敵偽破壞固是壹個重大原因;然而,為什麽抗戰期中,沒有能夠阻遏敵寇的前進;這不是國民黨壹黨專政的政府應該負責的嗎? 敵寇投降以後,至今已有七個多月,災荒卻還在擴大和嚴重化起來,這又是誰負責呢?比如:湖南老百姓在吃樹皮草根,卻還有十壹萬日本俘虜“卻吃著從老百姓那裏‘征’來的米”,這種情形又何止湖南? 現在待遣的日俘,不是都在吃著老百姓的米,而且還在受“優待”嗎? 而且像山西閻錫山那裏,不是還有收編了的日軍在吃老百姓辛苦耕耘而自己吃不到的米麥嗎? 此外,不是還有待遣返的日僑三百萬人,也在吃米,遲遲不遣送日俘日僑回國,好好供奉著他們的,不也是國民黨壹黨專政的政府? 其次,抗戰結束後,國民黨壹黨專政的政府並沒有立即真正進行整軍復員,還繼續保存許多正規部隊和各種名目的隊伍,不久以前,且有在重慶取締“衣冠不整,拉去當兵”的事情發生。這些也都是只有消費民糧,絲毫也不從事生產的。由於上述原因,更由於日寇投降以後,內戰再起,至今反動派的內戰陰謀仍熾;內戰的進行,以東北為尤烈,所以征軍糧始終未減未停。以已經破產之農村,負無法負擔的軍糧;加之原有苛雜,原封未動,而物價高漲,竟達無法捉摸的速度,怎能不造成遍地災荒呢?叫人民怎能不奔走呼號,到處求救呢?湖南人士提出“迅予有效賑濟,並豁免攤派,緩征軍糧二百八十萬袋”,提出“應停止攤派軍糧,並速調撤別動隊及遣派俘虜”。湖北人士呼籲:“軍糧俘糧負擔太重,縣鄉兩級人員隨意建立名目,苛擾人民,望當局趕快解救”,安徽代表跪請減免軍糧等,都是身受其苦而發出的衷心呼籲。這也證明災荒之原因,實在是國民黨壹黨專政的政府人為的原因,而不是其他。
國民黨壹黨專政的政府,壹面否認經濟危機之存在;壹面對救災則完全依靠外國,本身卻什麽也不做,這種不負責任的態度,是不可饒恕的罪惡。人民沒有事實證明政府是真能為人民的,救災如救火,決不是拖延敷衍所能混過。現在,應該趕快從治標治本兩方面入手。趕快進行賑濟,免征軍糧俘糧,抑制物價等,以稍紓民困;同時,卻須用大力迅速遣送日俘日僑,整編軍隊,並用壹切辦法使災區災民能夠開始從事生產,安定生活。老實說,國民黨內反動派的內戰及維持壹黨專政的政策是建立在制造饑餓和災荒上的,所以這些救災的治本辦法,只有國民黨確定的和各黨派壹道走上和平、民主的道路時,才能完滿解決。
——《新華日報》社論 1946年3月30日

461.將來品蔥影響力大了,該不該大量禁言刪號明顯的5毛言論?




kamuyou August 27, 2018
(問題補充描述見原帖)


我反對,不過和很多人反對的理由不同——很多人是從“言論自由”出發的,什麽“我反對妳的觀點但誓死捍衛妳說話的權利”雲雲。其實這個和言論自由關系不大,因為按照定義,言論自由是可以不受政府(或公權力)的審查與威脅,而品蔥和公權力顯然壹點關系也沒有,擡出“言論自由”未免有點滑稽。事實上,Youtube也禁止壹些很多在廣泛意義上屬於言論自由範圍內的東西,比如仇恨性言論(像侮辱殘疾人的言論——當然不好,但是“不好”不構成政府應該來幹涉的理由),還有色情的東西等等。但妳並不能說youtube“違反了言論自由”——因為這種行為並非在政府的幹預下進行(相反,墻內網站如微博知乎則應該受到言論自由方面的質疑,因為他們背後顯然有政府的黑手),而是單純的商業行為。五毛粉紅因為youtube刪除某些言論就去酸“妳們不是講言論自由嗎”雲雲,實在讓人笑掉大牙。

那我到底因為什麽反對呢?很簡單,因為我相信我所堅持的是對的,只要限制了情緒性發言和人身攻擊(品蔥正在做的),五毛不可能在辯論中占到上風。再加上點贊\反對\折疊機制,何懼之有?

為什麽要包容不同觀點?不是因為“言論自由”,也不是因為“聖母”,而是因為如果只是把它們壹禁了之(那當然很容易),我們憑什麽說我們是站在正確的立場上呢?到時候將淪為另壹種形態的知乎罷了,我們也不再有任何立場嘲笑別人,我們的影響力也將大打折扣。

當然,對於壹些明顯的低質量、重復性的刷屏內容,當然要嚴格限制,正如對於廣告之類的任何網站都是殺無赦的。而如果是高質量的、說理性的五毛內容,事實上我覺得反而是很有價值的——至少他代表了壹種聲音,我們如果對自己的觀點、立場有信心的話,甚至應該歡迎各種不同的觀點來檢驗。而且畢竟品蔥網友在我們日常接觸到的人中絕對是少數,了解壹下其他人的觀點,並形成針鋒相對的批判,也不是壞事。



462.國軍的失敗中國人應該負責任嗎?



我突然想起來這個很奇怪的話題,當年正是中國人支持共產黨打敗的國民黨政權,既然當初是中國人自己支持的共產黨現在為什麽有些中國人還後悔被共產黨統治的國粉?

沖田桑大勝利August 27, 2018


納粹上臺,大家認為責任在大蕭條

布爾什維克上臺,大家認為責任在壹戰

結果中共上臺,有些人就無視當時的國際環境,就是中國人的責任了

463.如何評價《光明日報》稱2018年08月的佳士工人維權事件是“境外勢力煽動”?
光明日報:維權不能脫離法治軌道
(註:《光明日報》是中共中央機關報之壹,是由中共中央宣傳部直接領導的大型、全國性的官方新聞媒體之壹,屬於光明日報報業集團,創刊於1949年6月16日,最初是由中國民主同盟主辦。)
作者:本報評論員《光明日報》
( 2018年08月25日 04版)
近日,深圳佳士科技公司發生職工維權、沖擊廠區的事件。隨著公安機關的深入,發現此事並不是單純的職工維權,背後有著境外勢力的介入,是壹次背景不透明、訴求不純粹、手段不合法的事件。
從新聞報道可以看出,該事件屬於原本可以走法治途徑解決的個案。但由於境外勢力的介入,以及壹些人的挑撥慫恿,該事件呈現日益復雜化的面貌,相關當事人甚至壹再觸犯法律底線,事件不斷發酵,性質也逐漸發生變化,最終產生了惡劣影響。壹些勢力躲在背後,打著自己的小算盤,利用企業職工的利益訴求,在其中摻雜其他目的,把矛盾擴大化、把真相模糊化、將事件惡性化。如今,事實已被查清,我們對該事件的性質,應當有清醒認識。
在這當中,該事件通過互聯網,尤其是境外網站持續發酵,不少工人、學生、網民被裹挾其中。由於對細節事實的疏遠,對錯綜復雜的勢力勾結缺乏了解,不少人對該事件失去了準確判斷,甚至受偏激情緒煽動、被虛假信息蠱惑,在網絡空間發表了諸多導向偏差的言論。這也提醒我們,互聯網上暗流湧動,需要我們提高警惕,不宜憑借只言片語、模糊不清的信息貿然下結論。近些年,新聞反轉並不少見,對來路不明、聳人聽聞的新聞,我們應當秉持理性、冷靜的態度。
目前,該事件又重回法治軌道。背後的事實真相已被查清,涉事人員對自己的行為後悔不已,深圳佳士公司也在相關部門的協調下,壹改過去對建工會認識不足、意願不高的態度,召開了第壹屆工會會員代表大會,選舉了第壹屆工會委員會委員。事實證明,重回法治軌道才是正道。我國法律對勞動者權益的保障是到位的,相關溝通、協調機制是順暢的,勞動權益糾紛是可以得到有效解決的,相關法律法規的底線也是明確的。對此,我們應當有充足的信心。
這件事對全社會都是壹次提醒:相關部門要積極引導、宣傳政策,做好企業與職工利益的協調者;企業要樹立法治意識,註重維護職工權益;企業職工在發生糾紛時,不要受他人別有用心的挑撥,需掌握正確、合法的維權方式;公眾更要養成理性、客觀的媒介素養,在錯綜復雜的輿論場上提高信息鑒別力。
如今,經濟社會面貌日益復雜精細,利益訴求多元,網絡表達多樣。應當銘記的是,在依法治國的今天,社會成員須形成法治思維引領下的行為模式,壹切社會行為都不能逸出法治軌道。


流可August 28, 2018

老掉重彈,沒什麽新意。

1983年波蘭團結工會遭波共鎮壓的借口也是:境外勢力。

最後鎮壓成功,殺了不少人,抓捕了工運領袖,之後六年,波蘭工會運動毫無進展。

***
這裏我想說的是,網上民主派有壹種非常不切實際的想象,

他們總以為只要振臂壹呼,老百姓上街壹鬧,民主大業可成。

若是鎮壓成功,他們就指責老百姓“太弱”,“沒有公民素養”,“自私自利”。

擺脫妳自己去看看歷史,看看別的別的國家老百姓面對鎮壓,跟今天中國人壹個樣好吧~

普通人面對鎮壓白色恐怖主義都是敢怒不敢言,這是人類正常心理。

人命就壹條,為了民主檔子彈的終究是極少數,

所以,那些天天著急找中國民族劣根性的人,把民主化轉型不順利的責任都往中國老百姓頭上丟的,要我說都是蠢。

韓國民主不民主?妳看看歷史,人家被鎮壓之後群起而攻之搞革命了嗎?沒有啊,不也是慫個幾年再出來嗎。波蘭團結工會牛逼吧,鎮壓之後慫了6年多屁都不敢放呢。

所以民主轉型,妳天天嚷著勇敢走上街,根本成不了大事的。

東歐劇變,韓國民主轉型真正推手,是老百姓福利訴求、和經濟倒退。

二者缺壹不可。

什麽叫民智,就是老百姓知道問責政府。為什麽這次佳士工人維權是好事,因為這說明老百姓知道問政府要吃的喝的,這就夠了。

剩下的,就等著經濟衰退就行了。

所以,我對中國民主轉型前景很樂觀。

中國發展了40多年,終究有到頭的壹天。而高速經濟成長造就了大量城市人口,這些人不可能像老毛那樣還回農村的,因為他們很多人自己就是黨員,就是既得利益階層。

只要老百姓持續不斷地問政府要福利,要錢,要養老保險,要醫療保險,那麽當共產黨抗不下去的時候,它自己自然就會崩潰。

有人說,妳胡說,中國共產黨是史無前例的暴政如何如何。

我還是那句話,中共是暴政,但是比暴政妳中共在近代歷史上都算不上什麽號,也就是因為中國人多妳殺人容易顯得數量多而已。

和中共壹樣殘暴的共產黨、獨裁者都能下臺,都能民主化,中共也壹樣,不信咱就看壹看。

464.妳為什麽愛華?



野鶴居士August 28, 2018
我愛這幾千年來壹脈相承的語言文字:

日、月、山、水、木、火、馬、牛、羊、鳥、魚……仍可辨認出物體的形象;

唐詩、宋詞,韻律多麽優美……

我愛這片土地上多姿多彩的生靈:

憨態可掬的大熊貓、絢麗多彩的紅腹錦雞、身姿矯健的藏羚羊……

我愛這片土地上風景壯麗的大好河山,我愛這片土地上的人們創造出的美食……


465.如何反駁美國“假”民主是被大資本家操縱的粉紅言論?



粉紅洗地常用套路“美國的假民主不過也是為大財團利益,與屁民無關”

風之輕語 August 28, 2018

不要試圖和傻逼講道理,他們會把妳的智商拉到和他們同壹水平,然後憑借著豐富的經驗打敗妳。對付傻逼唯壹能做的,就是躲得遠遠的,讓他禍害不到妳。


為什麽要反駁呢?妳能叫醒壹個裝傻的人嗎?

466.網絡上的地域歧視的心理成因是什麽?會造成什麽不良影響?如何才能幹預這類現象?



地域歧視又被稱為地域黑、地圖炮,是各國都有的比較普遍的社會文化現象。
話題中只要涉及到某個省份某個國家,總會有人展開瘋狂極端的辱罵,這裏也包括墻外對墻內人不堪入目的攻擊謾罵。
地域歧視的心理成因是什麽?地域歧視會對社會與群體造成什麽樣的影響?如何才能幹預這類網絡常見現象?國外如何對待地域歧視的?

懵懂的木頭August 28, 2018


僅僅就地域歧視最初成因說壹下個人觀點

不妨假設A地的人小偷比較多,那麽會有人認為,遇到了A地的人,那麽他比其他人更大概率是小偷。這個是經驗的總結,但仍然被歸類為地域歧視。

不過,現在接觸到的很多地域歧視已經變了味道。壹是不論真假,拿來就用,二是以偏概全,帽子亂扣。

個人反對 某地的人都是小偷 這樣的歧視,但是支持承認 某地的人小偷多 這樣的客觀事實。

同時,很多所謂歧視,個人很不支持。比如說女性在邏輯能力方面比男性欠缺,或者在美國,黑人的犯罪率明顯高於白人。這些都是事實,但是壹旦說出來就要被扣上歧視的帽子。我非常反對這樣亂扣歧視帽子的。

(順路壹說,關於美國對黑人歧視的嚴厲打擊,個人認為是對之前歧視的壹種矯枉過正的改變,剛好個人以為,矯枉必須過正)



467.品蔥是否有可能遭到政府背景的黑客攻擊?應該如何防範應對?



吳默 August 28, 2018
當然有這種可能性。連 GitHub 這樣有巨大國際影響力的網站都會被國內的巨炮 DDoS,要搞掉幾個程序員業余維護的社區從技術上來講輕而易舉。不過品蔥的影響力目前還是太小,比我這個號註冊的時候可能略微更活躍了壹些;另外品蔥上也沒有像郭文貴壹樣的人物引發輿論地震,所以不會引起官方那麽大的註意。

當這個社區真有人氣了,應對的方式也很簡單。壹般來講,把網站放到 Cloudflare 的 CDN 後面可以有效緩解 DDoS 問題,他們對付這種事情有足夠的經驗。但本質上來說,這也是壹種中心化的解決方案。

(相對)去中心化的方案,最容易最可行的方法就是郵件列表。不過很多人應該都沒有用過這個東西吧,特別是在國內的朋友,郵件用得很少,不太習慣。另外,使用郵件列表的話,有壹些安全知識有所欠缺的網友可能會用自己國內的郵箱(或者暴露自己身份的郵箱)去訂閱和發言,這會帶來很多潛在的安全問題。

另壹個方案是,能否將品蔥設計為壹個可以在任何地方部署的系統,然後通過壹個分布式網絡互相同步?如果要做到這種目的,那麽用戶的認證不應該依賴於密碼,而是惟壹生成的壹對公鑰/私鑰,在存取信息的時候都驗證簽名來防止數據偽造。但這樣依舊不能夠完全保證不會有某個部署者惡意修改顯示給用戶的內容。(除非發布壹個客戶端程序用來顯示,服務端只作為收發數據之用)

不過品蔥離這壹步還早著呢。現在最要緊的是提高社區人氣。



468.如何評價在非洲豬瘟在俄羅斯繼續蔓延之時,中國大陸還要繼續擴大從俄羅斯的豬肉進口?



1. 非洲豬瘟在俄羅斯繼續蔓延(來源: 新華社)
俄羅斯發生H5亞型高致病性禽流感疫情疫情(來源: 中國動物衛生與流行病學中心)
2. 中國非洲豬瘟病毒或來源俄羅斯(來源: 財新網)
王清華,任煒傑,包靜月,戈勝強,李金明,李林,樊曉旭,劉春菊,王華,張永強,徐天剛,吳曉東,段亞良,顧貴波,周晨陽.我國首例非洲豬瘟的確診[J/OL].中國動物檢疫:1-4[2018-08-27] (來源: 中國知網)
摘要:近日,遼寧省沈陽市壹養豬戶飼養的豬陸續發生不明原因死亡,病死豬剖檢發現脾臟異常腫大,疑似非洲豬瘟病毒感染。經國家外來動物疫病研究中心檢測,確診為非洲豬瘟病毒核酸陽性,B646L/p72基因序列417個堿基與俄羅斯毒株100%匹配,與俄羅斯和東歐目前流行的格魯吉亞毒株(Georgia 2007)屬於同壹進化分支。這是我國發現的首例非洲豬瘟,疫情來源有待進壹步調查。

3. 俄中就外貝加爾肉類出口問題進行商談(來源:俄羅斯衛星通訊社)
俄外貝加邊疆區行政長官新聞處發布消息稱,俄羅斯遠東及貝加爾地區和中國東北地區政府間合作委員會已就禽類及乳制品供貨檢疫和獸醫衛生條款進行了討論,並準備簽署相關文件。
新聞處稱,雙方同意盡快準備關於俄羅斯聯邦和中國禽肉及乳制品供貨獸醫衛生條款的文件予以簽署。此外,雙方還談到了壹個重要的問題,即發展通過外貝加爾斯克—滿洲裏國際汽車通行口岸出口俄羅斯食品和農產品的問題,其中包括牛肉、豬肉、羊肉、禽肉,以及肉制品。
據該邊疆區行政長官納塔利婭∙日丹諾娃稱,由於俄中之間存在肉類貿易的限制,外貝加爾邊疆區對此並不積極。
新聞外援引日丹諾娃的話稱:“對於外貝加爾地區的農民來說,擴大中俄貿易必須取消現有的限制。除了肉類的生態環保之外,該地區的邊境位置也是壹個很大的優勢,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運輸成本。只有通過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特別是外貝加爾汽車通行口岸出口肉和肉制品,這個任務才可能完成。”
4. 中國進口24萬噸俄羅斯豬肉!美國豬肉無處可賣,欲找泰國接盤慘遭拒絕!
今年上半年,中美兩國因某些因素而互相限制對方產品包括豬肉等農副產品的進口。美國本想借此機會再揚國威,但不想弄巧成拙,尤其是最近幾周,中國對美的豬肉進口逐漸降低至0,令美國的豬肉滯銷,“堆積如山”。而反觀中國,少了美國這個“豬肉供應商”,只要再找別的供應商補缺即可。

John HoneAugust 29, 2018

應該吃不死人,所以不大會引起太大的問題,不過我還是建議中國大陸的居民最好現在少吃或不吃。

既然不傳染,為什麽不能吃呢?因為有如下風險:

豬瘟本身是不會傳染給人的。但是患豬瘟的病豬全身抵抗力低,其肌肉和內臟往往伴有沙門氏菌繼發感染。吃了這樣的豬肉容易引起沙門氏菌食物中毒。

沙門氏菌食物中毒的潛伏期最短2小時,長者可達72小時,平均為12~24小時。主要有三種表現類型,即胃腸型、傷寒型、敗血癥型。以胃腸型最為常見。前驅癥狀有寒戰、頭痛、頭暈、惡心與痙攣性腹痛,繼之出現嘔吐、腹瀉、全身酸痛或發熱。每天腹瀉可達7~8次。體溫在38~40℃之間,病程約3~5天,壹般2~3天腹瀉停止,體溫恢復正常,壹般情況好轉。嚴重者,特別是兒童,老年人和體弱者常因脫水、酸中毒、無尿、心力衰竭等,急救不及時而危及生命。(參考來源:遼沈晚報)


469.為什麽中國人喜歡血統論?


經常有人說“XXX是中國血統,所以沒有資格批評中國”

水淺茶輕August 29, 2018

從論點上攻擊壹個人,顯然沒有從行為、出身、言論上尋找對方的破綻來的有效。因為民眾喜聞樂見非黑即白不用動腦子的簡明標簽。

東方如此,西方也如此。薛蠻子因為嫖娼在央視認罪,特朗普因為他的東歐老婆被攻擊,陳獨秀因為男女問題被開除黨籍,陳壹發因為幾年前的傻缺言論被封殺……足可見古今中外的看客都壹個操行。


470.川普為何總想找機會跟俄羅斯修復關系?美國究竟有無拉攏俄羅斯制衡中共的必要?



貌似俄羅斯除了軍事上還能啃啃蘇聯時代的老本以外其他方面尤其是經濟方面就是壹個二流國家,而在可以預見的未來除非中共武力入侵臺灣否則美國並無任何可能會主動軍事打擊中共的可能性,既然如此川普不顧民意的反感總想和俄羅斯這個外強中幹的弱雞修復關系甚至基辛格也提出聯俄制中的建議,這麽做對美國到底有何意義?


鹿兒August 29, 2018

個人看法,認為美俄關系仍沒有本質上改變。在去年所頒布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美方將中國和俄羅斯列為最大的威脅。在報告中,報告中認為民主機制以及世界自由貿易體系,正被對手們所侵蝕與壓制,從而壯大其影響性。而過去美國政府的作法,試圖將他們拉入國際與經濟體系的作法,面臨著調整。因而有必要結合其他政治與經濟因素,以維持美國的軍事領先

除了在經濟上維持對於俄羅斯的制裁,美國海軍於8月恢復了壹度被解散的冷戰時期的美軍艦隊(第二艦隊),應証了這樣的觀點。美國之音認為,重組第二艦隊反映了美軍戰略的調整。即把軍事重點從中東反恐,轉到應對來自俄羅斯和中國不斷增強的競爭。這自然聯想到是要與日前才共同舉辦聯合軍演的中國與俄羅斯,互別苗頭。根據BBC,美國軍方啟動了新的陸軍未來司令部,負責創新和凖備應對俄、中開發的新型武器

然而這也並不代表著,美國對俄羅斯走向全面的對抗。事實上,雙方的歧見與沖突,都遠要低於冷戰時的任何時刻。或許是出自特朗普的信念,相信領導人之間的會面,將帶來與眾不同的靈感。在赫爾辛基峰會之後,白宮已順利邀請普京,於秋天前往華盛頓進行參訪。根據衛星社,在金磚國家會議結束後,普京的回應則是「對於會面,我作好了準備」,但是也「需要創造相關的條件」

然而這個所謂的「相關條件」,卻也是雙方會晤被美國民情普遍看衰的原因。包括了敘利亞與烏克蘭問題,以及伊朗核危機,美俄雙方尚未找尋到良性互動的方法。而俄方對美方的滲透,又加劇了美國內部對於俄羅斯的反彈之情。總而言之,這不是美俄第壹次尋找合作的方式,也有大概率不是最後壹次

471.如何客觀的評價清朝在中華文明的存在?



中興August 29, 2018
順道提壹下我們臺灣史的教法吧。很多中國朋友應該只知道臺灣最近修改歷史課綱,臺灣史分量繼續加大,但究竟臺灣史是啥玩意,中國朋友可能也未必搞得清楚。

臺灣史,我們臺灣是這樣教的:以下XX時期都是專有名詞,不是我自己發明的

舊石器+新石器:教原住民的那些文明

荷西時期:主要教荷蘭(占領臺灣南部)和西班牙(占領臺灣北部)對臺灣的統治

明鄭時期:就是鄭成功的歷史,中國朋友應該也頗清楚了。

清領時期:就是施瑯攻臺壹直到乙未割臺的歷史

日治時期:早期這個時期曾經被稱之日「據」時期,日據意思是強調日本占領的不法性,但最近已經修正成日「治」時期。

中華民國在臺灣:國民黨遷臺之後的歷史,壹直到民主化、政黨輪替等等。

臺灣的歷史課本,其實並不特別黑清朝。清朝對臺灣人民的鎮壓有沒有?當然有。朱壹貴事件、林爽文事件,都被殺了壹堆人。但是日本對臺灣「霧社事件」的鎮壓、荷蘭對於臺灣的重稅、中華民國時期的228事件,歷史課本都壹樣有提到。所以臺灣人並不反清,也不反滿。

妳們有沒有聽過金美齡這個人?她是臺獨大老,陳水扁時期的國策顧問。這個人的祖先就是清領時期駐臺的滿族官員,後代留在臺灣。此人親日。並極為討厭國民黨與中國,每次上節目都是操著閩南語罵中國和國民黨。另外有壹個政治評論家,叫金恆煒,此人為浙江溫州的滿族,在臺灣是鐵桿獨派,常常在報紙上寫文章罵中國。高金素梅本身也是滿族和臺灣高山族的混血兒。所以說臺灣人沒什麽排滿心態,反而是很多滿族融入臺灣還頗順利的。

我個人基於第三國國民的角度認為,清朝大致上對中國還是有功的。本來滿族在人種上跟漢族落差並不大,北方真漢跟阿爾泰兄弟實際上是壹家親;反而我們臺灣福建廣東跟北方真漢才不是壹家人。雖說清朝有殺人,但就算是漢人朝代哪個不殺人?清朝不出昏君,面對的又是千百年未有之變,能做到那樣我認為已經是盡善盡美。清朝現在被中共納入中國史的壹部分,我認為是註定的事情。



472.如何看待最近品蔥「姨粉」偏激言論增加?



品蔥最近出現不少陰陽怪氣的迫真「姨粉」,用著姨學詞匯說壹些其他人無法理解甚至「姨學家」都無法理解的內容,還不時表達出對某個或某類人的鄙夷和不屑,甚至發表情緒化偏激言論,嚴重影響在品蔥社區的討論。
雖然反對幾乎所有的姨學實踐方案,姨學部分理論個人表示支持,所以個人並不排斥姨學和建設性的姨學討論。現在問題是,部分姨粉意義不明的黑話以及情緒化表達的使用已經影響了品蔥政治和歷史的討論,也就是品蔥目前有意無意的唯壹存在價值。或許這些人就不是開討論問題,而是宣泄情緒的?發現最近不少之前認識的有見識的人都默默消失,可能也和這個現象有關。
所以,如何看待品蔥的「姨學性費拉化」(多重意味)?


昵禾爾 August 30, 2018

用已經影響了品蔥政治和歷史的討論,也就是品蔥目前有意無意的唯壹存在價值  

我不認為所謂 “政治和歷史的討論”是品蔥目前的唯壹存在價值,我認為品蔥唯壹的存在價值是能夠自由的發言而不被跨省追捕,因為互聯網上能夠討論政治和歷史的中文網站並非只有品蔥壹個,但是能夠同時允許批判中國(中共)和批判美國(西方世界)的中文網站我知道的只有品蔥壹個。 我認為只要不攻擊他人,即使觀點不同也應該是允許存在的,否則品蔥就壹群完全相同觀點人的自嗨了。

當然我說的言論自由並不是指任意的發言,品蔥可以規定哪些言論是應該禁止的,比如支持德國納粹的言論壹般來說應該是被禁止的,攻擊他人的言論也應該是被禁止的。只要不在禁止範圍內的發言,我認為作為品蔥這樣壹個社區而言,完全是應該允許的。 不管是支持民主也好、反對民主也好、支持普京也好、反對普京也好、支持崔永元也好,反對崔永元好,不管什麽樣的言論都是用戶的自由。

對於題主提到的“嚴重影響在品蔥社區的討論”,我認為是有解決辦法的,解決辦法就是對於已經屏蔽掉的用戶,他所發的各種言論(包括問題、回答、評論、專欄、新鮮事)壹律隱藏,這樣不妨礙看到觀點不同的言論,同時也能屏蔽掉那些攻擊性的,令人厭惡的言論,這個也是我希望品蔥能夠增加的功能。這樣壹來,什麽是令人厭惡的言論,這個決定權就交給了用戶自己,由用戶來決定,同時也不影響到言論自由。

壹言以蔽之,就是他可以發,妳可以不看。

否則的話,如果讓品蔥管理員來規定哪些東西是可以討論,哪些東西不能討論,那麽今天可以禁止姨粉,明天可以禁止毛左,後天可以禁止中醫粉,大後天可以禁止女權人士,那妳覺得品蔥最後還會有人嗎?

當然,在怎樣維護社區氛圍這個問題上,我想可能還有更好的解決辦法(比如還可以由用戶設定關鍵字,不顯示任何包含該關鍵字的言論),但是無論如何,設定標簽然後禁止發言,肯定不是壹個好的解決辦法。

另外關於姨粉和姨學,我的看法跟題主是壹樣的,有些觀點是有道理的,但有些觀點不知所雲。


473.專欄文章: 根本不存在隱私權,蔥友爆料有感



沒有蓋子的壺August 30, 2018
感謝品蔥平臺,也請各位品蔥的讀者允許我把這壹文章歸納到奇思妙想這壹欄目下,因為以下都是本人在跑步時的突發想法的匯總。

首先請允許我展示壹個極端且荒誕的場景:

外星人終於由於不可知的原因路過地球,並像人類展示了許多宇宙中前所未見的景觀,其中就有壹個映射天體(我瞎謅的)。這個映射天體很是奇特,能夠隨機映射出某個星球的所有細節和生命活動,就像壹個鏡子壹樣,不論距離的遠近,只要原星球存在,映射天體就存在,換句話說就是宇宙中的海市蜃樓,只是比海市蜃樓要精確無數倍,映射天體沒有實體,像懸浮在宇宙中的立體投影壹樣,不深入其中就無法分辨出這是真實的還是虛幻。

外星人展現的這個映射天體正好映射的是地球的景象,而且是實時展現。在外星人的設備中,不光是建築,人群,動物和植物這些較大的物體十分的清晰,甚至某個人臉上的毛孔,某個小貓身上的寄生蟲,以及某滴雨水中的細菌,都非常的清晰以至於在地球上需要借助某種設備才能觀察到的東西,在外星人眼裏壹覽無余,想怎麽看就怎麽看。

外星人還告訴人類,他們已經監控這個映射天體數十萬年了,並且記錄了數十萬年,也就是說人類自文明開始就被外星人凈收眼底。所有人類歷史上疑問在外星人看來都是非常清楚的事實,其中包括在恐龍滅絕時期某個植物的根部細胞的分裂全過程。這個映射天體現在被XXXX勢力所擁有,並且無數的外星人通過觀看映射天體所反映出的地球情況以作娛樂,而XXXX勢力更是經常制作剪輯版的精華視頻在全宇宙售賣。人類在宇宙中跟動物園中做直播的猴子和熊貓沒有區別。

人類的交配,戰爭,欺騙,合作等等,等等全都被完完全全的記錄了下來,那些只有當事人知道,甚至掩埋在歷史中的細節外星人是壹清二楚,如數家珍。

外星人在留下下次還會聯絡的承諾後便飛走了,人類在短暫的震驚之余,除了驚嘆宇宙的奇妙和廣大。壹些人坐不住了,他們由於種種原因,種種手段得到的利益,其中的細節是不能被其他人所知曉的,但是現在的情況是除了地球人以外,其他所有外星人幾乎都知道,並且由於人類和外星人的接觸,不排除有人類向外星人請求人類自己也能觀看到那些錄制的歷史的細節,而壹旦真相被其他人所知,自己將死無葬身之地。

歷史上無數的殺人案,政治鬥爭,迫害和欺騙,原本隨著時間消失的壹切,現在竟然有機會再次的讓人看個仔細。當然更多的人想的是,自己的偷情,小偷小摸,打飛機,說的謊話,下載的非法資源,乃至自己的發家秘密如果被別人知道,那麽自己將面臨什麽樣的後果。

對,每個人現在都如坐針氈,像是壹個被扒光衣服在聚光燈下跳舞的人,自己的每壹個汗毛,每壹塊皮膚都被人看的清清楚楚,除了壹絲絲的難為情之外,更多的是惱怒,是氣憤。

在外星人走後的第二天,數以億計的抱有不同目的的人發出了同樣的訴求:

映射天體的存在,侵犯了所有地球人神聖不可侵犯的隱私權,映射天體應該交由地球人管理並永久封禁,如果可能,應當永久毀滅。

理由:blablabla.....................(省略壹千萬字)

最終在所有政府和數以十億記民眾的要求下,聯合國決定按照外星人留下的聯系方式,提前與外星人聯絡。向外星人提出正式交涉:

轉告XXXX勢力,人類作為宇宙中的智慧壹員,和所有智慧生命壹樣享有完全平等的權利和義務。人類的隱私權神聖不容侵犯,請XXXX勢力尊重全體人類的權益,停止侵犯行為,並將該映射天體移交地球,全體人類願意與XXXX勢力進行友好協商。..........(後面接的是所有政府的承諾和宣言證明這是全體地球人的意誌)



五天後:

外星人發來了翻譯過了的XXXX勢力的回復:

人類,妳們好,雖然我們已經觀測妳們數以十萬年了,但是我們無心與妳們接觸,與妳們接觸對我們而言沒有任何好處,對於妳們的研究,我們認為我們是全宇宙最專業的,比妳們自己還要專業,當然,這相當依賴於映射天體對我們的幫助。妳們的訴求和聲明,我們表示理解,這是出於人類的本能。但是,我們將妳們的訴求轉告給我們所有的觀眾之後,所有的觀眾都反對我們將該映射天體移交給妳們,不說妳們目前沒有技術來承接該天體,移交該天體將極大的損害我們的商業利益,另該天體坐落於XXXXXXX,自從60萬年前就壹直屬於我們的勢力範圍,出於某種未知的宇宙原理,它映射出地球的景觀。對於該景觀,我們壹致認為與地球本身無關,另外,妳們說的隱私權,在現行宇宙中沒有任何規定和說法,這是壹個不嚴謹的相對概念。妳們相互之間可以有隱私這壹概念,但是在我們看來,妳們和隱私這壹概念並不相配,最後,最受歡迎的地球節目並不是妳們人類,而是螞蟻,比起與人類交流,我們更希望直接與螞蟻交流。最後如果妳們願意用黃金來交換妳們的歷史錄像,我們很願意和妳們做生意,價格是1kg黃金對於妳想查看的歷史錄像壹個小時。只要是實際發生過的,我們都能讓妳了解真相。請把黃金準備好,我們會委托XXX也就是妳們這次的委托人向妳們銷售錄像。

由於外星人這次選擇直接對全世界廣播,所有的組織和個人都無法把最後的那句真相的價格刪去,人類在這壹天集體沈默了。

但是,第二天,黃金直接退出了市場。市場上所有的實體黃金全部銷售壹空。在某些國家,政府宣布私人擁有黃金違法,帶槍的黃金警察挨家挨戶的搜索黃金,私藏黃金是重罪,檢舉揭發有重賞。在另外壹些國家,某些人宣布將重啟某件歷史事件的調查,並宣布將會將結果公布於世,為此征集黃金。還有些人,則對另外壹些人進行恐嚇,將要將他們的秘密公之於眾.......全世界都陷入了瘋狂之中,每個人都在想自己能做什麽。以侵犯隱私為名要求將別人繩之以法的案件海量的沖進各個政府組織。

外星人利用先進的技術,單獨的和每壹個人進行交易,外人根本無從探知,很多交易都是在夢中進行,交易人在夢中告知外星人黃金的存放地點,外星人在夢中播放真相的錄像,並給他留下壹個他選擇的某個角度和場景的實體錄像。

無奈的是,每個人都能告發另壹個人侵犯隱私,甚至能具體到違反了哪壹條哪壹款法律,但是無人來主持法律,最終的判決都是XXXX外星勢力犯有重罪,這和沒判沒有任何區別。



這個故事很荒誕,但是我們看看四周,絕對的武力和強權眼裏沒有隱私。這句話依然起著效果。

人類固然不會去起訴壹個不知道在哪裏的外星勢力,即便他把所有人的褲子都拔了下來。但是在人類本身的強權面前,也沒有人去起訴,有也是無效的起訴。

人類有兩個本能,壹個是保護自己隱私的本能,壹個是窺探他人隱私的本能。這兩個本能同時存在,同時發揮作用,每時每刻。在人類的歷史長河中,為了緩解這兩個本能的矛盾,人類選擇相互妥協,制定法律和道德來約束人,使得人不能做出太出格的事情,但是在執法力量無法覆蓋的地方和時間段,甚至是當事人都未曾覺察的時刻,對隱私的侵犯每時每刻都在正常進行。人的這種本能更本質的原因:

是人類對信息的無條件嗜好。

隱私之所以是隱私,是日常生活中其他人所不可知的信息,而人類天然的對不可知的事物是厭惡的,為了降低這種厭惡感,人類天然的有本能去了解更多的信息,讓對象在自己的意識中做到最大的清晰。這種本能,其實說好聽的就是求知欲。這是壹種促進人類進步的本能。

而隱私就是,這種求知欲所能達到的壹個邊界,每個人都想最大化的了解別人,但是壹旦別人來了解自己,則必定要千方百計的隱藏自己的真實信息。原因很簡單:人類越了解動物,就對該動物越發的具有優勢。人類也壹樣,當妳越了解某人,妳就越對他產生優勢。這種優勢在妳與他競爭時是壹個巨大的助力,對他來說就是壹個巨大的阻力。各種資源的天然稀缺性和人類欲望的無盡性造成這種競爭永遠都是處在最大可能的檔位上。

了解了螞蟻的習性,我們能防治螞蟻,做到為我所用。這種了解是建立在大量的觀察和實驗的基礎上的,在妳觀察螞蟻的時候是否覺得侵犯了螞蟻的隱私了呢?妳會說我是腦子有病,和螞蟻談隱私,我想說的是,都是動物,妳從螞蟻身上了解到的信息,對於人類來說依然有巨大的價值。

對於有電腦遊戲經驗的讀者可能更容易理解壹點。比如即時戰略遊戲中,能夠玩下去的壹個非常重要的前提是妳知道妳的農民或者妳的兵現在是什麽狀態。是滿血還是殘血,位置在什麽地方,周圍都有什麽、等級如何,有什麽技能等等。為什麽說電腦遊戲幾乎永遠無法模擬出現實就在於此,很多現實中劃為隱私的數據,在遊戲中無條件的獲得,這讓遊戲的難度和現實比起來差了太多。

而在專制和權貴的國家中,權貴們有天然的沖動去了解更多關於國家內的各種信息,當然包括公民的各種妳們稱為隱私的信息。妳了解的越多,妳做錯誤決策的可能性就越小。這是妳在遊戲中摸索出的道理,地圖全開就比有戰爭迷霧時要簡單的多。妳想想,當妳操盤壹個國家或者壹個行業時,妳是不是也有地圖全開的沖動呢?這種沖動在沒有資源的人手中,只是壹種沖動,但是在擁有軍隊,警察,媒體,法律解釋權以及無數的技術手段和設備的國家面前,那就不是沖動可以形容的了。這時候,妳靠什麽來保護自己的隱私呢?妳沒有任何辦法。

這就是我要說明的壹點,在專制和集權國家,隱私的概念是名存實亡的。統治者動用巨大的資源去搜集個人信息,作為個人本身,沒有任何還手的能力,而且隨著技術的叠代,和經濟的剝削。底層人口只會越來越像電腦遊戲中的農民,變成可消耗的壹種資源。將失去人身自由,思考自由,財務自由,變成比奴隸還悲慘的群體,古時的奴隸尤可反抗,現在的底層不聽話就是死路壹條。



474.如何看待中西方愛情故事男女地位差異?



中國的經典愛情故事,比如天仙配,牛郎織女,白蛇傳,
多是男屌絲逆襲白富美這種口味(就是女方比男方地位高);
董永,牛郎,許仙這些凡人,各種套路套住七仙女,織女,白素貞(女妖)這些仙女;
屌絲人類逆襲女神女仙,至少是女妖怪這級別,,,
,,,,,,,,
歐洲的經典愛情故事,什麽灰姑娘,美人魚,,
多喜歡女屌絲逆襲高富帥這口味(就是男方比女方地位高);
男方起碼是王子級別走起,有錢有地位;
還有很多男神仙強x凡人女子,甚至雌性動物,生下來的兒子,個個英雄光環加持(畢竟神族血統加成),,,
比如宙斯這大種馬神仙,有姓有名的女人就有幾十個,,,銀河都是他把他老婆赫拉的乳汁,,射出來形成的,,,


JafaAugust 30, 2018

1. 中國文化教導的是,要做壹個符合社會預期,遵守儒家思想的好孩子。只有服從體制做壹個“乖乖牌”,才能獲得社會資源,從屌絲逆襲上位。

董永家境貧寒,幼年喪母,與其父相依為命。民間廣泛流傳因其孝心感動天地,天宮的七仙女感動於董永的孝心,與其結為夫妻。這個故事傳遞的思想就是,只要孝敬父母,終究會得到女神的青睞。

牛郎的故事,講的是壹個名叫“牛郎”的孤兒,隨哥哥嫂子生活,嫂子對他不好,給了他九頭牛卻讓他領十頭回來,否則永遠不要回去。沮喪之時他得到高人指點,在山上發現了壹頭生病的老牛,他悉心照料,才得知老牛原來是天上的金牛星被打下凡間,牛郎於是將其領回家。 後來得到老牛指點,牛郎找到了下凡仙女們洗澡遊玩的地方,拿起了其中壹個的衣服,那個仙女名字叫織女,兩人相識,墜入愛河,後生育有龍鳳胎。這個故事傳遞的思想就是,只要善待老人,終究會得到女神的青睞。

白娘子許仙的故事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這裏不再贅述。早期民間故事裏,許仙是藥材鋪學徒身份,現代港臺影視作品裏他的身份大都是讀書人。人設都是老實本分,按部就班符合社會預期的角色的那壹類。故事傳遞的思想就是,美女青睞老實人。

2. 西方文化強調的是,對男人而言,個人成就才是第壹位的。要追求卓越,要有雄性魅力,要征服世界,征服自己想要的女人。

西方文化對強者顯得更為寬容,大牌演員、頂級運動員私生活混亂,夜夜做新郎,私生子遍地也算不上什麽新聞。運動員在賽場上,用誇張的肢體語言或者動作挑釁對手也並不是什麽大不了的事。

因為他們是“雄性領袖”(Alpha Male),天賦過人,投入了大量精力、時間磨練自己的技藝,達到業內頂級的水準,所以哪怕行為出格壹點,也可以被社會接受。

總的來說,中國文化宣揚的價值觀,是農耕文明孕育的強調社會協作、高度組織化的集體主義文化;而西方宣揚的價值觀,是遊牧文明孕育的強調個人成就的個人主義文化。

476.專欄文章:見過漩渦的人,未必知道漩渦的樣子



porcoAugust 31, 2018
希特勒的柏林歡迎妳
1939年9月1日,德國入侵波蘭,壹般被認為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歐洲戰事爆發的日子。同年,全世界最古老的旅行社之壹,英國的「通濟陸」(Thomas Cook)有壹份向英國遊客宣傳德國旅行團的小冊子,上面寫著這麽壹段話:「所有令人著迷的古老事物都在這裏,四處還有更多令妳驚喜萬分的新事物在等著妳──在每壹個地方,妳都會遇見舒適、友善,以及美好的食物,這全是令人愉悅的假期的關鍵。」二十年前,1919年,第壹次世界大戰才剛結束幾個月,德國就有幾家酒店聯合在美國推出宣傳計畫。其中壹張廣告海報上面用很大的字體印著「德國歡迎妳」,海報的主角則是壹個穿著典型巴伐利亞吊帶短褲的德國年輕人,頭上還帶戴了壹頂插著羽毛的帽子,站在壹片林木蒼郁的山谷中間,背後是壹座頂部被白雪覆蓋,陽光下反射出耀目光芒的山峰。他非常興奮地對著海報裏壹幅小畫片做出歡迎的姿態,那幅畫片裏面正是有郵輪停泊的紐約港口,自由神像背後是壹輪代表嶄新未來即將到臨的初升旭日。

這麽多年過去了,但是幾乎每壹年,我們都還能見到好幾部關於納粹德國的重要新書。最近十幾二十年,這些書的焦點逐漸轉移到了納粹治下的日常生活,讓我們見識到了當年那些普通的德國人家是怎麽活著的。他們意識得到自己國家正在犯下的罪惡嗎?他們知道自己正活在集權體制之中嗎?他們反抗?服從?還是默默認同?這肯定是讀者在閱讀這些著作的時候最關心的問題。其實我們還可以把同壹組問題反過來,提向當年那些去納粹德國拜訪遊覽的外國人:妳們到底看見了什麽?妳們是否聞到了戰爭的氣息?妳們支持希特勒締造的這個嶄新國度嗎?還是對它忍不住的無比厭惡?去年出版的《Travellers in the Third Reich》,之所以叫人耳目壹新,就是因為它問了這壹組很少有人專門想過的問題。作者朱利亞.博伊德曾經寫過《消逝在東交民巷的那些日子》(A Dance with the Dragon),爬梳大量材料,展現出壹個幾乎被人遺忘,只在姜文的《邪不壓正》以及張北海的《俠隱》中露出壹角的那個住了不少老外的民國北京。這壹回,她把焦點轉移到了兩次大戰之間的德國,耗用更多精力,蒐羅出好幾百個在那段期間去德國遊訪的西方旅人故事。這些遊客包括了專業的外交官和政治人物,著名的藝術家和作家,尋找買賣機會的商人,還有大量放假旅遊的學生,以及最普通的海外勞工,他們全都見證了第三帝國的崛起,但他們的證言往往叫人震驚。便和「通濟陸」那壹份二戰爆發之前的旅遊宣傳小冊子壹樣;原來在災難來臨之前,只有少數人能夠認得出風暴;原來即便在邪惡的氣息處處彌漫的時候,並不是每個人都願意湊近觀察華麗錦袍上的蝨子。

我們都知道英國歷史上的「壯遊」,但我以前從來沒有意識到在20世紀初期,英美還曾經有過壹股把年輕子弟送到德國去接受文化氣氛薰陶的熱潮。就算到了大戰前夕,很多人心目中的德國,都還是那個有著哥德、巴哈、康德和貝多芬的文化大國。除了這些學生,當然還有壹大批文化教育水平比較高的普通遊客,他們在海德堡城堡底下的酒館喝著便宜的啤酒,在萊茵河上的遊船看到兩岸神話傳說中的廢墟,在巴伐利亞充滿野趣的林地中間健行,他們去過了中世紀的城鎮,也曾漫步在讓人神清氣爽的綠油油田野。更重要的是他們遇到的德國人全都那麽友善好客,充滿熱情。沒錯,街上的確是有越來越多穿著褐色制服的年輕人,但也許德國人就是喜歡制服呢?更何況這也是德國文化有秩序的體現。沒錯,他們成天到晚就喜歡遊行和搞火炬集會,但那種場面確實壯觀,而且叫人精神為之壹振。他們打招呼喜歡舉手高喊「希特勒萬歲」,壹開始是叫人有點不習慣,甚至偶爾有些外國來的年輕學生,因為沒有隨著大家做這個動作而捱揍;但這也只不過是適應的問題,多獃上幾天,大部分人都能夠慢慢習慣新德國的這種習俗,甚至覺得它充滿了蓬勃的朝氣。

自從希特勒上臺之後,西方各地的媒體就開始紛紛揭發和批評這個政權的問題與罪惡。可是納粹的宣傳機器和國際公關也不是省油的燈,除了資助開辦專門宣傳新德國的媒體之外,他們還很積極地籠絡國際友人,常常邀請大家自己親眼來看看這個國家最真實的面目。其實不用說這些被重點照顧的對象,就連壹般人在聽了那麽多關於新德國的故事之後,也很想自己去親身體會它究竟是怎麽回事?不論是跟隨旅行團去聽音樂會和參加節日祭典的觀光客,還是騎車自助旅行的年輕學生,他們都能發現這個國家確實和別的地方不壹樣。例如它許多大型基建工程做得特別好,有些遊客就註意到了「鐵路如此先進而方便,柏林的路面電車幾乎是無聲地行進」。德國人還特別愛國,有壹種其他地方見不到的集團文化,街上總是掛滿各種標語和口號。對於來自英語世界,自由散漫慣了的人而言,這是有點古怪。不過回頭再想,壹個人為自己的國家自豪,又有什麽不對呢?並且妳需要站在德國人的角度來替他們想想,當年那份《凡爾賽條約》確實是太過分了,對這個有著悠久光輝文化傳統的國度和人民造成了大量的傷害和深深的羞辱,現在他們重新站起來,只是為了恢復他們應得的尊嚴罷了(因此可以想見,法國遊客在這裏得到的待遇就沒那麽好了)。他們當然還看到了猶太人的遭遇,不過很多人都認為那只是個案,或者局部的問題,不能說明這個國家的全貌。甚至還有壹些人以為,隨處可見的種族主義以及專制政策,都是會隨時間過去的臨時現象,壹旦希特勒真正抓穩政權,整個國家改造大計的基礎鋪好,這些問題自然要逐漸改善。有壹個來自英國的重要人物,便在他的旅行日記念裏面寫道:「英國媒體實在應該為他們對德國撒的謊感到羞恥」。



道德高尚的納粹德國
「英國媒體實在應該為他們對德國撒的謊感到羞恥。」1935年,德國旅途當中,在日記裏頭寫下這句話的人,叫做貝瑞.道姆比爾上將(Sir Barry Domvile, KBE, CB, CMG)。他出身自聲譽卓著的海軍世家,前壹年,才剛剛從英國皇家海軍學院校長的位置退下來。此前,他擔任過英國海軍情報局總監。第壹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更曾指揮戰艦與德國交戰。但是現在,他卻成了納粹政權的好朋友。這壹年他拜訪德國,受到當局隆重歡迎。黨衛隊首領希姆萊,這個要為大屠殺負直接責任,後來被人叫做「史上最大劊子手」的魔頭,在這次行程當中與這位英國海軍上將發展出了某種奇特的兄弟情誼,他們壹起喝酒,壹起瞎聊,壹起跳德國的農民舞蹈。貝瑞.道姆比爾後來回憶:「希姆萊是壹個有魅力的人,非常可親」。當時希姆萊還親自帶著他開車穿越慕尼黑南部漂亮迷人的森林,住進了山上的小木屋,去幹英國上流社會最喜歡的事──打獵。某日清晨三點多,希姆萊忽然跑進他的房間,把他叫醒,對他高唱英國國歌《天佑吾皇》;而他報答的方式就是舉手吶喊:「希特拉萬歲!」

看起來很奇怪是不是?為什麽壹個做過英國海軍情報頭目的職業軍人,會這麽容易受到老對手的誘騙?根據朱利亞.博伊德的《Travellers in the Third Reich》,原來這是當年的常見現象,越是上過壹戰戰場,見識過戰火殘酷的人,就越不願意重蹈覆轍,越不想讓下壹代的年輕子弟白白送命。他們會本能地相信過去的敵人就和自己壹樣,不惜壹切代價來保住難得的和平。這種心態往往蒙蔽了他們的雙眼,讓他們就算在納粹崛起的期間親自到了德國觀察,也只能看到那些「可愛的窗戶裝飾」。當然,我們還曉得貝瑞.道姆比爾是壹個有名的反猶主義者,壹個渴慕昔日帝國光榮的右派。這正是他眼前自動搭載的另壹道濾鏡,也很可能是我們每壹個人都不能擺脫的基本局限。面對外間傳媒種種負面消息,雖然納粹政權展開懷抱,「歡迎大家自己親眼來看看」。可是大多數那個年頭真的親身去過德國的人,都不會因此而對納粹改觀。原來是個右派,就只會看到它的好處;原來是個左派,就只能更加討厭希特拉;每壹個人都只能夠看到自己想看的東西,體會到自己想要體會的事物。

1936年的柏林奧運,是壹場全面展現新德國的表演。體育場館宏大,開幕式的演出壯觀,奧運選手村供應的食物美味,柏林市容整潔幹凈,誌願者高效有禮,市民友好熱情。幾乎絕大部分見證過這次盛事的選手和外國遊客,都對納粹治下的這個國家贊不絕口。就連希特拉站在車上,經過大街進入會場,集權意誌完美體現的那壹瞬間,都因為它帶來的強烈感官震撼而麻木了所有目睹這個場面的外國人。「就像大風席捲草原壹樣,群眾由遠而近地轟然起立,隨他而來的是壹種聲音,壹種希望,壹種大地的禱告。」而這個全場的唯壹主角,壹動也不動,臉上甚至不掛壹絲笑容,只是稍微擡手,恍如正在祝福群眾的彌賽亞。頭戴鋼盔的軍樂團正在演出華格納的序曲,同塲還有理查.史特勞斯指揮的柏林愛樂,和總人數逾千的大型合唱團,為這個場面添上完美的配樂。美國奧委會主席忍不住慨嘆:「自從古希臘以來,就再也沒有壹個國家能夠比現在這個德國更好地捕捉奧運精神。」美國黑人田徑選手在這次奧運當中表現優異,總是受到滿場德國觀眾的歡呼,後來很多人認為這是當著希特拉的面刮了納粹種族主義壹個巴掌,但真相其實更加復雜。例如獲得800米賽事金牌的John Woodruff,他告訴記者在德國那段期間完全沒有遭受任何歧視:「我沒有註意到壹絲負面的東西」。400米賽事金牌得主Archie Williams更說:「回家之後有人問我:『那些骯臟的納粹怎麽樣對待妳?』我這麽回答:『我沒有看到任何骯臟的納粹,只有壹大批友好的德國人,而且我不用坐在巴士的後排。」這難道不是納粹宣傳機器的勝利嗎?那個年頭很多去過德國的美國黑人都有類似的感受,他們會拿自己在美國遭受歧視的經驗來對比德國的情況,覺得身為黑人,自己在德國受到的待遇要比在美國好得多了。至於猶太人,他們壹般沒怎麽註意。

當然還是有壹批美國來的黑人公開反對納粹的種族政策,例如1934年去德國參加全球浸信會大會的美國代表團中的牧師,他們發表了譴責聲明。不過這並不代表他們不喜歡納粹德國的壹切,比如說燒掉壹些腐敗人心的壞書,禁止渲染暴力的黑幫電影,凈化社會道德,就是壹種值得贊賞的良政。更何況當年馬丁路德也燒過書,背後的用意也許不會差得太遠。其中壹位叫做Micheal King Sr的牧師就對這次行程印象非常深刻,乃至於回到亞特蘭大之後,更加堅定了仿效前賢的決心,幹脆把自己和兒子的名字都改成了馬丁路德.金。除了這些神職人員,還有壹些年紀比較大的外國遊客也很欣賞德國社會的正能量,他們悔恨自己年輕時漫無目標的日子,看不慣自己國家青年生活的虛無。相比之下,德國年輕人狂熱愛國,願意為壹個更崇高的信仰而犧牲壹切,反倒是這個腐朽世界中難得的壹道清流。

在形形色色到訪第三帝國遊覽的訪客當中,最有趣的是壹批作家。首先是湯瑪士.伍爾夫(Thomas Wolfe)這位當年在德國大受歡迎的美國小說家,他本來同情納粹,可他卻是極少有的那種在去過德國之後,態度和立場180度轉變的人,不惜冒著從此書籍在德國被禁,損失壹大筆版權收益的風險,發表了壹批批判色彩強烈的遊記。英國來的維珍尼亞.吳爾芙(Virginia Woolf)好像看穿了壹場大戲的真相似的,形容整個德國「浮誇而自命不凡」,風景有如「歌劇佈景」,最有名的萊茵河兩岸高塔和廢墟「長得很正確」。愛爾蘭作家貝克特(Samuel Beckett)則似乎無論走到哪裏,都能註意到人生表面的荒謬,他在德國漫遊了大半年,最在意的居然是壹連串「人名、日期、出生和死亡」等最客觀最瑣碎的事實細節,任何行為背後的動機和心理都不在他的關註範圍。我最喜歡以《竊賊日記》知名,因為慣性偷竊而不斷出入監獄的法國作家尚.惹內(Jean Genet)這壹段話:「這是壹個竊賊民族。如果我在這裏偷東西,我不會有絲毫的滿足感,反而只是遵從常規……我什麽都沒冒犯到,越軌是不可能的。我是在虛無之中偷竊。」


477.為何絕大多數共產主義國家都出現過規模巨大的屠殺?



斯大林的大清洗,毛澤東的自然災害和文革,波爾布特四年殺全國三分之壹,金家三代奧斯維辛般的集中營……


昵禾爾August 31, 2018

因為他們是假的共產主義國家。

共產主義本質上只是壹個烏托邦,是壹種理想狀態,壹種美好的願景,現實中根本無法實現。縱然如此,共產主義本身也並沒有什麽壞處,大屠殺並不是共產主義與生俱來的特性。

導致大屠殺的,是極權主義和專制統治。題主所提到的共產主義國家,都是以共產主義為旗號,行專制統治之實,用壹句俗話說就是:嘴上都是主義,心裏都是生意。這叫好像,老婆餅裏面沒有老婆,麻婆豆腐裏面也沒麻婆,共產主義國家實行的也不是共產主義。

實際上國際上根本就不認為這些國家實行的是共產主義,現在通行的看法是他們實行的是極權共產主義。

478.如何評價新浪微博上江蘇檢察在線認為:在中國大陸,正當防衛還得靠跑?



John HoneAugust 31, 2018

總而言之,按照“新時代”下中國大陸的法律:

“壹個人拿刀要砍妳的時候,妳不能反擊,因為他尚未實施侵害;

當刀子捅進妳身體以後,妳不能反擊,因為侵害已經中止;

當他把刀子拔出來之後,妳不能反擊,因為侵害已經結束。

所以要做到正當防衛,就要在他的刀捅向妳的瞬間,搶過來然後反殺。”



網絡群罵壹下領導人,當事人直接失聯;

幫助工人維護合法權益,當事人直接失聯;

線下去潑個墨,當事人直接失聯;

朋友圈罵個警察,當事人立刻歸案;

抱怨壹下醫院食堂飯難吃,當事人立刻歸案......



當到了老百姓真正需要執法機關需要政府保護的時候,他們卻會說我們不會管妳,想活命就跑吧!

哪裏有壓迫,哪裏就有反抗,反抗完監獄的大門朝妳打開,壞人卻逍遙法外,沒人收拾天安社,卻來教導人們跑路......

下次皇軍再來中國搞親善,大陸居民都知道應該怎麽做了吧?


479.假如以胡耀邦、趙紫陽為首的改革派沒有在八十年代失勢,壹直延續到現在,那麽今天的中國會是什麽樣子?



我在芝加哥大學上政治課程,壹個從國內逃出來的教授說,民主法制肯定比現在好,但是經濟成就未必有現在高,但同時避免了埋雷的情況——也就是長期經濟發展不會遭遇崩盤的情況。
換言之,中國的經濟發展會滯後5~10年,但是整個國家的模式會健康很多。
如何看待這種觀點?


fricasseeAugust 31, 2018

這個基本是事實,我記得品蔥有過相關類似的提問,不過這個提問新壹些,我集中在這個話題說吧。

趙紫陽是個非常務實的人,他當初其實已經意識到了中共模式的不可持續性,也即是把人不當人,或者說鬥爭綱領的無以為繼,會導致國家重復陷入悲劇中,也發現了共產主義的問題,有壹個特權階級存在於中國,特權階級在計劃經濟過渡到市場經濟的過程裏逐步建立了權貴集團。

目前中國的經濟模式非常簡單,首先壹開始是依靠鄧小平背書,然後香港商人拼命往大陸砸錢砸技術,違背市場邏輯的往大陸運輸商業資源,打下了最早的基礎,然後帶動了東亞各地的商業投資,最後變成了滾雪球將工業和物流帶了起來。

而這種模式背後,依靠的是中國沒發展時的廉價勞動力,隨著經濟發展,中國也沒法繼續維持低成本的廉價勞動來壓低產品價格。

但是,中國在六四以後確立了權貴集團的地位,壓制了中國的經濟與社會改革,導致雖然經濟的基本盤快速增長,民眾得利卻是最少的,真正的利益基本被權貴集團壟斷,所以發展多少都沒用,民眾的基本權利無法得到保障,也無法分享經濟成果,工會和罷工權的缺失,讓他們有多少利益,完全取決於權貴肯施舍多少。

我們要認識經濟的本質,必須清楚壹個事實,就是經濟沒有永久性的持續發展,總會因為客觀因素陷入停滯,但經過壹定時間的重整後,會迎來更好的發展周期。

就好比生老病死,壹個市場發展到壹定程度,往往是與市場需求脫節,最後就會產生經濟危機,市場淘汰多余或者落後的生產力,可能有公司破產有人失業,但整體上會在較低水平的發展持續,然後有了這些“經濟肥料”,新的周期會更好。

整個經濟體系裏,最大的消費群體是基層,他們的薪酬壹定不能太低,否則會導致財富流動性下降甚至停止,變成了極少數人持有大量財富,大多數人持有極少數財富,結果讓大部分人沒錢買東西,而少數人又消費不了那麽多,這樣很多公司就會倒閉,市場陷入蕭條。

因此可見,通過政府再分配調節財富流動性是非常重要的。

但中國目前是通過人為控制,壓縮了大部分人的收入增幅,以此來達到兩個目的:

第壹,保證民眾財富在可控範圍來限制話語權,並且將大量財富收入權貴的腰包。

第二,保證中國的廉價出口優勢,吃人血饅頭擴大中國財富總量的基本盤,然後再通過各種辦法收攏到權貴腰包,基本盤總量下降,權貴也會受損。

如今中共的政策,屬於竭澤而漁,瘋狂降低財富流動性,從中套取最大利益,並且用大量債務破壞中國未來經濟的基本盤。

趙紫陽的觀點,則是首先解下中共的政治包袱,因為文革等問題當時已經解決了,經濟問題也正在轉好,唯壹問題是黨內文化與中共地位的問題,中共存在壹個野蠻邏輯,那就是鬥爭綱領,同時還有壹批特權階級,趙紫陽本身也是這個階級的壹員,但他想改革,而不是抱著權力不放。

所以趙紫陽提出的真正貢獻,不是他的經濟成果,而是政治理念思想,他完全沒有系統性接受過西方教育,通過個人總結反思出了西方的市場與政治制度觀念,是很難得的,尤其是中共那個環境下,他早年還是個極左,後來也開始轉向。

而趙紫陽的政治觀點,就是前面所說的,把黨內的政治包袱放下來,將內部問題開誠布公,引入民眾參與和監督的習慣,並且在黨內實行派別制度,今天妳的派別可以,妳就上來搞,妳不行了就下臺,我的派別上來,維護壹個大家認同的基本盤,變相在中共內部實行兩黨制。

最終的目標,就是通過實現普選,強調立法關系,讓中共在當時歷史背景最合適的條件下,安然走下極權的執政黨位置,培養壹個從下往上的問責制度,由根本上毀滅特權權貴階級存在的土壤。

民主首先就釋放了政治壓力,不會出現妳死我活類似今天中共與其他人的絕對對立。民主也可以讓民間的精英人士參與進來,比如妳喜歡馬列妳喜歡毛左,妳想支持民眾運動,妳可以去做,只要選票過得去,遵守法律,妳就能表達自己的意見,如果社會制度上偏向右派了,民間就會投左派候選人來擴大基層福利,促進財富流動性,變相增強內需消費市場。

法治則確立了壹個基本的原則,無論什麽人都遵守壹個大家都默認的原則,有了共同參考標準,政治鬥爭、商業糾紛都可以得到完整的參考,不需要陷入塔西佗陷阱,壹切公事公辦,促進外資企業來華投資,經濟只會增長的更快,因為外國人的商業和人身自由得到保障,本國人的精英也更樂意留在國內。

以上兩點綜合來說,就是即便他可能有不滿,但也能夠發泄出來,甚至是自己親自去參政來改變現況,把壹切機會給人們,樹立壹個大家都要遵守又符合現實道德的規則,民眾可以把自己力所能及的東西搞的很好,用不著跟大家長壹樣管理。

經濟成就伴隨著經濟質量,如果單純論規模,我想中國規模未必有今天大,但如果算的更長,比如五十年到六十年,那麽趙紫陽模式的中國肯定有更好的發展,因為如今權貴的中國經濟模式,現在已經差不多到頭,越往後越難增長。

而這樣的增長早期也是基於漠視勞工權益的剝削上,同時打壓知識分子令產業進步速度有限,否則參考日本韓國的經濟增長時所產生的輝煌公司跟其他流行文化,中國起碼可以有壹個蘋果量級的大型公司,而不是騰訊這種缺乏技術純粹靠壟斷市場的資本運作產物。

整體來說中國現在還是有壹些產業進步的結果,但比起中國該有的水平差距很大,現在中國模式無法調動內需,只是壹種為了封閉,通過戶籍剝削鄉鎮人口給城市人口當廉價勞動力,然後賺外國貿易利潤,養肥權貴的壹個“奴隸制度”

簡單量化來說,趙紫陽模式,經濟成就是現在是八到九成,經濟質量是現在的幾倍,經濟結構的安全性遠超於此,民眾生活水平也同樣。

權貴的中國模式,是把鄉鎮大眾當奴隸剝削,權貴吃肉,官僚喝湯,城市舔碗,鄉鎮吃碗。

因為沒有政治上的執政合法性,權貴遇到經濟危機不會選擇下臺,而是利用投資大量基建的機會,舉債發動全國工程項目,暫時吸收失去工作的群體,保證社會安定,跟著能撐壹天是壹天,因為大量基建不產生經濟效益,還會需要錢,浪費了的土地成為負擔。

債務周期結束時,還不了錢,就需要更多債來避免明斯基時刻到來,而經濟又處於下滑期,之前工程的人結束後,還是需要工作,結果只能再舉債進行基建開發,壹次次循環後,樓價暴漲,剝削城市人的收入,累死累活出壹輩子血汗錢買房,然後再加個房產稅,持續進行剝削來補貼中共財政。

最後結果,就是地方政府的債務要還到未來幾十年,公共項目支出停頓,巨大部分人淪為負債者,基層沒有財富消費,市場陷入萎縮,而權貴依然不下臺,如果發生反對的沖擊或類似六四事件,權貴壹旦無法控制局勢,將立刻離開中國,留下未來五十年都很難解決的爛攤子。

480.美國和加拿大的醫療保險/服務對比?對兩國普通人來說有哪些不同?



Alex WuSeptember 01, 2018
碰巧這幾天替家裏壹個患病的親戚詳細了解了壹下美加的醫療和保險。

結論:簡單來說,對於窮人,還是超窮,就是看病壹分錢都不想出的,加拿大勝;反之對於中產階級及以上的人群,美國完勝。



小毛小病我不想說了,在哪都壹樣,包括在家等自愈!



下面說說大毛病 -- 心臟病、癌癥(診斷或治療)等。這裏是拿美國有保險的人和加拿大免費醫療的人對比。

1. 美國有世界上最頂尖的醫院和最頂尖的壹線醫生。這些醫生都不是坐在那裏吃老本的,而是參與科研和實驗的。這點加拿大醫生就欠缺。無論數量還是質量

2. 美國有世界上最先進的藥。比如對於晚期黑色素瘤、肺癌、胃癌、白血病部分患者有奇效的免疫抑制藥,美國在2010年就開始有實驗,病人參與,2014年FDA就批準,而加拿大要等到2017年才批準。不批準醫生是不能給妳用的。

最關鍵的是,美國的醫保法律規定,只要是FDA批準的藥,保險必須cover。而加拿大呢,盡管批準了,免費醫療不知道什麽時候才能cover這些昂貴的藥。。。

有多昂貴?治好卡特總統晚期黑色素瘤的藥壹年花費10萬+美金,CART免疫療法壹年花費40萬刀+.... 加拿大經常有報道,患者需要自費這些藥物需要求助外界。

3. 看醫生、做檢查。美國的保險都是允許妳去看醫生和專家的,有的保險甚至不需要轉診,直接看專家,看診費和檢查費壹般有個自己負擔的比例,比如外國人看壹次專家要500刀,美國人自負30刀;外國人做壹次CT檢查要3000刀,美國人自負100刀。

相比加拿大人,做什麽都是免費,然而別忘了,妳必須接受家庭醫生的轉診,預約做檢查和等待結果的時間比美國長的多,有的時候妳拖不起。在加拿大拖死的患者是有的。

4. 整體治療理念和方案先進。在美國看壹個大病,通常是壹組人圍繞著壹個病人作出治療方案,這組人包括腫瘤專家、放射科、康復科甚至整形科都會參與進來,以病人為中心,確保病人得到最好的治療和最好的恢復。我看到壹個例子,講的是國內有個人脊柱患瘤,國內最頂尖的骨科專家要求立馬手術切割脊柱換鈦合金,而且不顧是否有癱瘓的危險,到了美國,結果給出的方案是放療就治好了。

而加拿大,妳能很快的約到壹個專家就不錯了,想得到第二個意見很難,拖拖拉拉就不說了。

5. 美國醫生效率高。這就是私有和競爭的力量,在美國很多醫院都是私有的,競爭因素的存在,如果妳醫生不行或者大馬哈,下次人家就不來了,保險公司也會給妳和醫院上黑名單,不保妳。所以美國醫生普遍戰鬥力強。

而加拿大的醫院統統都是公有(這是發達國家中獨壹無二),醫生嘛,就無所謂了,妳想有其他選擇,對不起很難,轉到他就是他了。官僚行政效率低,醫生幹活也是循規蹈矩、磨洋工的也多。

當然加拿大的醫療也不是壹無是處,我上面主要說的是對於治療棘手的疾病美加對比,加拿大壹旦妳確診接受治療了,那無論妳有多窮,妳都會得到上帝般的待遇(不是最先進的治療,而是讓妳感覺到的對病人的照顧關懷和尊嚴,當然不是那麽前端的大病治療流程和美國也相差不多的)。

美加醫生還有個好處就是約到妳了,和妳討論病史和病情超過半小時是很常見的,而據說德國醫生見妳好像5分鐘完事。

481.為什麽很多出國的老移民喜歡在論壇罵所在國政府?



不吃蔥 September 01, 2018
吶,來到了自由民主的國度,壹定要好好享受自由民主的氛圍嘛,罵當地政府正是用實際行動來貫徹言論自由的表現,作為向往民主自由的我們,應當對其行為持鼓勵態度。

如果只允許罵獨裁政府而見不得民主政府挨罵,那就是妥妥的雙標哦,妳說呢?



482.發生了負面事件之後,什麽情況下官員會息事寧人,什麽情況下會強力維穩?



壹般來說,官僚機構是喜歡大事化小、息事寧人的,可是在深圳佳士事件中,為什麽地方官員不采取息事寧人的態度,而是強力維穩,從而導致事件愈演愈烈,影響力越來越大呢?
實際上像這樣的勞資糾紛,中國壹年不知道要發生多少起,(據《中國勞工通訊》報導,截至2018年8月為止的過去12個月內,全中國已發生超過1860次罷工或工人抗議活動)能夠像深圳佳士事件這樣得到廣泛報道的,並不多見。這起事件中涉及到的工人只有二幾十名,可以說並不多,如果地方官員采取各打五十大板、息事寧人的態度,那麽此事未必會有這麽大的傳播力度,而且成本也不高。像前幾年的烏坎事件,涉及到幾千人,那種情況下地方官除了強力維穩沒別的選擇。
所以問題就是,發生了負面事件之後,什麽情況下官員會息事寧人,什麽情況下會強力維穩?


水淺茶輕September 01, 2018

反對黃正宇的答案。沒有法律支撐的仁義道德就是耍流氓。

道德和法制的關系不是這個問題需要的答案,回到問題上——

我國對負面事件壹貫采取息事寧人+強制維穩的雙重政策方針,形成對目標群體的快速分劃,兩種措施相輔相成,不存在矛盾點。

比如這次勞工事件,壹方面迅速控制輿論對事件進行定性(境外勢力支持),對組織者進行控制;另壹方面提高勞工待遇,滿足部分勞工要求(漲工資、降工時)。

再說壹個身邊的事,企業和老鄉共用排水溝,百年壹遇的大水導致排洪溝回灌把老鄉家沖沒了,老鄉向企業要求賠償,企業拒絕表示說“妳去告我去”(司法途徑老鄉沒勝算)。這位老鄉直接殺到信訪辦……信訪辦壹方面進行調節,威逼利誘要求企業適當賠償(環境、工商、稅務聯動)。壹方面把老鄉身份證聯動給公安平臺,老鄉買去北京的車票給攔了兩次。折騰了小半年,兩邊都累了,最後企業給這戶家的老頭安排了壹個看大門的工作了事。

484.為什麽不少大陸網民會嘲笑臺灣?
AmphetamineSeptember 02, 2018
很簡單啊,以前胡溫時代因為中央權力相對弱勢,雖然管制依然存在,但政府對翻墻,談論國事仍然是睜壹只眼閉壹只眼。在這樣的環境下中國的大學生翻墻看美劇,看紀錄片,和外國人唇槍舌劍,在國內的鐵血,超大,知乎等社交平臺指點江山成為常態,久而久之就對對岸那群天天“娛樂至死”,不關心“國家大事”的年輕人產生了優越感。

然而這種事動動腳趾頭都能想明白,“娛樂至死”才是壹個正常社會的常態。正常國家的公民很少有人天天惦記著“星辰大海”,惦記著國家又造了多少航母,造了多少戰鬥機。只不過大陸人從小接受的是那套宏大敘事的教育,自以為“胸懷天下”,卻連最基本的政治常識都不具備。

現在中國終於完成了權力的整合,達摩克利斯之劍終於徹底落下。b站美劇全線下架,Quora,Reddit等外網相繼被封,國內各大論壇的自幹五也被封個七零八落,中國年輕人翻墻看美劇,看紀錄片,談論國家大事的時代壹去不復返。以後再也沒有普通人“指點江山”的機會,官方五毛機器人成為唯壹合法的聲音。以後每次打開瀏覽器,除了習豬頭那張臉就是各種“小姐姐”,“女主播”。中國人再也沒有資格嘲笑別人怎麽反智了,因為中國人本身就是最大的反智。



485.有哪些世界性的幫派組織?



不是民族 也不是國家或政黨這些現代語境下的組織,而是幫派組織。竹聯幫、山口組這樣的算是地區性的幫派組織,有哪些世界性的幫派組織?幫派組織的年齡最好是超過 50 年的


21September 02, 2018

答案總結:

光頭黨、3K黨

合法的: 北約、聯合國維和、國際刑警 法外的: 黑手黨、墨西哥錫那羅亞、哥倫比亞武裝

486.網上約炮,遍地可見約炮的案例,為什麽很多人反應在現實中根本沒見過,是幸存者偏差還是其他原因?



我目前僅僅二十人斬,在朋友圈裏,居然算厲害的,是她們太弱,還是故意不宣揚?

trueliesSeptember 02, 2018

回頭看了下開頭文字有點字不答題,修改了下,畢竟談到約炮,就忍不住延伸多說幾句關於約炮相關。

約炮的女性和男性,本身在傳統觀念裏本身是不平等看待的---雖然本著人人平等的觀念看,只要兩者在不傷害他人的基礎上(未婚單身非出軌等),兩情相悅的約炮對於男女雙方都是“無錯無罪”的正常交際行為。但中國傳統文化對這種行為統稱濫交和不道德,獨立看待這樣的女性就是各種帽子(淫娃蕩婦下流無恥等),男性雖然有好色等罵名但實則是有推崇有男性魅力的炫耀成分,畢竟社會構成是以男性為主體,文化和道德也是為圍繞男性服務。

現代社會尤其國內,男女權利越來越趨向平等,女性要性已經不在於滿足男人,而是滿足自己,也就會在男女關系中出現主動追求男性,約炮行為中主動行動等,表現的很性開放。而男性雖然依然是社會的強權地位,但有壹些男性出現陰柔的壹面,其實是放權的表現。

整體分析下來,提問者如果是男性,這個問題有“炫耀”成分,而且20個數量我認為是濫交。性伴侶國外數量我隨便找了個無嚴謹依據的文章只能供參考,沒有深入追究真假,但我覺得有參考價值,至於妳們信不信看每個人的生活圈水準和價值觀了。結合那個沒依據的文章和我生存了35年以及接觸的群體了解,哪怕是約炮盛行的現在,平均水準,無論男女,普通人結婚前性伴侶估計是2-5人,超過5人我覺得是多了---這跟那篇文章裏英國平均性伴侶最高,也不過7人,所以我覺得國內2-5人比較符合國情(其實現實相當壹部分人真是不約炮的,性伴侶超過1-2個也是因為正常交男女朋友而已)。結合那個文章,國外歐美人認為超過14-15個是濫交,我覺得在性開放不如歐美的國內,和我個人認知我認為能超過10個,也算濫交了。

當然提問者如果是女性,斬獲20人,我也認為是濫交。

無論男女,能斬獲20人,我如果考慮提問者做男/女朋友,我覺得妳的性伴侶真是有點多了,而且妳還覺得這是僅僅,我覺得這是妳的壹種觀念偏差。

以上個人觀念,請隨意反駁。


487.為何絕大多數共產主義國家都出現過規模巨大的屠殺?(2)



斯大林的大清洗,毛澤東的自然災害和文革,波爾布特四年殺全國三分之壹,金家三代奧斯維辛般的集中營……

MIKE10September 02, 2018

我覺得:

首先從這些所謂的“共產主義國家”其實都是用暴力手段推翻上壹個政權的沒有其他權力制衡的極權國家。

極權國家,比如法西斯、中國的帝制、極端的宗教國家、軍事獨裁國家,因為沒有權力的制衡、又手握軍權,就很容易發生屠殺。

我是認為這個問題的答案也許就是在所謂“馬克思主義”的根源上。馬克思主義壹開始就給世界劃分了派別:無產者和資本家。馬克思會認為資本家是在不斷剝奪無產者們的勞動剩余價值,資本家們和無產者們的矛盾是無法調和的,只有消滅了資本家們,才能建立所謂的“共產主義”。

這些共產主義者們,從壹開始就認為:這個世界是有敵人的——資本家、舊制度、私有制,也認為要“消滅”敵人,為了消滅敵人暴力的手段是必要的。

為了推翻舊制度,這些人用暴力手段而不是和平談判的手段獲得了政權,為了消滅敵人就賦予執政黨絕對的權力、為了實行不存在的理想所以就把黨內所有不認同的人都“消滅”或“閉嘴”。

認為世界是二元對立+敵我之間無法徹底和解+用暴力手段消滅對方是正當的+暴力手段建立了專制政權,壹旦這些加在壹起的話……

我認為:馬克思主義從壹開始就是有問題的,從壹開始就無法包容不同意見,壹開始就無法接受異己、壹開始就選擇暴力的話,那麽因為馬克思主義所產生的國家和政權也壹定是這麽扭曲的。

488.如何評價山東壽光泄洪事件中的中共政府的行為?

porcoSeptember 03, 2018

實在憋不住,就壽光水災的事怒噴壹下中共和它的狗腿子

我想大家都已經知道了,這根本不是天災,是徹頭徹尾的人禍。那三座水庫具不具備發電功能不知道,鑒於當地經常幹旱,水儼然是非常寶貴的資源。

既然水就是錢,經營這些水庫的管理者自然不會輕而易舉地把水放掉,不管豐水期也好,枯水期也罷,讓水庫盡可能儲滿水必然是最優先的選擇。尤其在幹旱時節,農業灌溉需要大量用水的時候,閘門壹開,黃金萬兩。

於是彼此心照不宣的,這三個水庫都把自己餵飽了水,即便明知臺風要來,也舍不得提前放水做好防災工作,因為誰都不知道臺風會帶來多大的降雨,假如水庫見底了雨卻沒下幾滴那豈不是虧大了?

等到暴雨如註,水庫水位急速上漲很快就要沖破警戒線的時候,這些管理者這才慌了手腳,大壩要是垮了,財路斷了不說,給下遊造成嚴重災害還要被追究法律責任。既然如此,保壩肯定是第壹要務,至於泄洪可能帶來的災難性後果,說不定可以用天災的借口搪塞過去呢?

所以不約而同的,這些畜生都開了閘,任由滾滾濁水向下遊村莊奔騰而去。當然這些畜生僅存的壹點人性就是在開閘的10分鐘前通知了下遊的村民,讓他們盡速撤離,然而這麽短的時間內老百姓能幹什麽,連家裏養的豬都來不及轉移,只能自顧自地逃命。

可見這次的洪災本可以避免,但因為政府的不作為,才導致了這樣嚴重的後果。甚至為了防止啟動四級災後防禦措施(四級防災措施要倒塌10000間房子才會啟動),而對媒體說,災區倒塌了9999間房屋。而且本該壹發生就出現在熱搜上的新聞,結果事情發展了4到5天才出現在熱搜上,壹些外國媒體都先於我們這些屁民知道真相。

這裏要表揚壹下環球時報,胡錫進這大五毛這次倒是講了真話,壽光的老百姓確實是在自救。災害發生後的幾天內,災民完全處於自生自滅的狀態,當地政府就像人間蒸發了壹樣,對災區不聞不問,更別提耽於政爭的中央大佬了,四川那麽大的洪災包子都沒出現,壽光這小地方自然就更不入它的法眼了。

國內的五毛和粉紅則為了表達它們的愛國心,紛紛加入洗地的隊伍。比如說泥潭,很快就把對岸真正的天災拿出來說事,也真佩服這些狗奴才的厚臉皮,可以把壽光的人禍和臺灣的天災進行對比,乃至抨擊蔡英文的惺惺作態。

在它們眼裏,蔡省長坐裝甲車去災區視察堪比印度官員讓人背著去,這身體真他媽金貴啊,妳應該不難聽到諸如此類的酸話。事實上為了能第壹時間抵達災區慰問受災群眾,菜菜子才決定搭乘地形適應性優良的裝甲車前往的,到達災區現場後她就下車穿上雨靴徒步前進,五毛和粉蛆難道不應該捫心自問壹下,妳們的國家領導人在哪裏?

還有那張菜菜子在裝甲車上揮手微笑的照片,事實是當時有支持她的選民路過向她致意“總統加油!”,菜菜子不過是禮節性回禮的反應,結果照片在斷章取義之下,硬生生把她和國內某些在災區喜形於色的狗官劃上了等號,比爛作為喉舌和五毛們的慣用伎倆,倒是屢試不爽。

現在政府終於開始救災了,可那點賑災款能幹什麽呢,夠補償種植戶和養殖戶的損失麽,多少人畢生的積蓄毀於壹旦,自尋短見者亦有之,他們的痛苦政府能理解麽,顯然不能。對於中國某些位高權重的人而言,老百姓的命是不值錢的,只是個數字而已。就像假疫苗假奶粉會害死很多孩子,導致很多孩子殘疾,導致許多家庭痛苦。可這和他們又有什麽關系呢?他們頭頂的烏紗帽,比幾百萬孩子的性命,比幾十萬家庭的幸福來的重要多了。


489.推薦幾本最值得壹看的中國禁書



流可September 03, 2018

吳思:《潛規則》

這本書開始並不是禁書,之後被禁掉了。但是現在網上還能找到節選,以及壹些二手書。

潛規則壹詞就是吳思發明的,他對中國秦以來的社會制度分析也是我自己看過的人當中,最詳細最貼近現實的。

海外包括香港在內,對中國社會文化批評都不如他,我也看過《醜陋的中國人》《來生不做中國人》壹類,個人認為都非常缺乏高度,喜歡把專制下的普遍現象當做中國特色。

吳思高度比他們都高,他拋開了專制社會的普遍黑暗,給出了他自己觀察到的中國專制下的特色。



沈誌華:《朝鮮戰爭解密》

如果妳非常喜歡看歷史秘聞,這本書比較推薦給妳。

沈誌華是國際上中蘇關系史最高水平學者,他個人經歷傳奇,除了學問很大又是壹個成功的商人。

91年蘇聯解體,他個人跑到俄羅斯,搞出來了很多蘇聯方面的原始檔案,包括原始的電報等等。這些都是其他國內乃至國際上的學者都不具備的條件。

現在很多海外民運人講朝鮮戰爭歷史,基本都沿用他的講述,至少我沒有再見過能推翻他的結論的人。因為沒有活人比他見過更多的原始資料。

這本書國內是有出版的,只不過刪除了好多。如果妳不喜歡看,去聽聽沈誌華自己在香港大學的《重讀共和國史》的講座,他口才也非常好,說歷史跟說段子似的。



秦暉:《走出帝制》

這本書強推,秦暉代表了當下中國自由派的最高思想水平,也是旗幟性人物。

這本書是他文集,收集了壹些他對於晚清到辛亥革命以來歷史與社會的思考與見解。

個人目前沒有見過比秦暉水平更高的學者,他的很多研究結論推翻了海內外過去的壹些見解。

比如明清時期,中國土地集中度到底有多少,土改的意義何在,我們應該如何設計自由社會,過渡到自由社會,東歐,南非等國家的經歷給了我們什麽啟示。

讀完之後我的感覺是:太陽底下無新鮮事

很多人都覺得中共專制手段殘忍黑暗,實際上中共不是專制發明家,它的專制手法在歷史上已經無數次地出現,比如戶口暫住證這類的東西,都不是中共特色。

所幸的是,讀完之後我深深地感覺到,中國依然有希望。

歷史沒有決定論,我們自己的努力,會讓明天更加美好。

***
我不太喜歡看領導花邊秘聞壹類, 這些東西與其說是禁書,不如說是禁聞。

比如上面有人推張戎的《毛澤東:鮮為人知的故事》。這本書在海外影響很大,張戎花了十年的時間,搜集了大量資料。可是這本書在學術界不太被認同,包括海外學術界。楊奎松表示本來挺期待張戎的這本書,但是最後出來的東西很失望。

我自己看了之後也覺得沒有什麽眼前壹亮的東西,甚至由於過於想把毛貶成個精神病而錯誤解讀了不少東西。

個人更推薦看歷史、社會不同角度的分析與解讀。 這些是被禁的思想,更有助於提高個人知識水平。領袖禁聞並沒有這樣的功能,只是給妳增加壹些飯後談資而已。


490.孩子在墻內上小學,如何避免被洗腦?



王五September 03, 2018
墨翟悲染絲,染於蒼則蒼,染於黃則黃。

壹塊純凈的素布,妳舍不得被這種方式洗腦,妳也免不了那種;

妳身為壹名家長,理應明白言教不如身教,妳的言行舉止對於孩子是最密切的教育。

同時,妳也應該明白,獨立之精神,和自由之思想。

妳只能夠盡可能多的讓孩子接觸不同的多元價值觀,

而不能夠去代替孩子自己做出選擇。

妳應當盡可能的作為帶領孩子去探索世界的導師,

而不應該作為僅把妳對世界的認識灌輸給孩子的教師。



由陳為軍導演的《請為我投票》記錄長片,記述了中國武漢市常青小學二年級51個孩子的班集體,由民主投票選舉班長的故事。

491.郭文貴爆料中,那些令人震驚的關於頂層權貴們的黃色情節,到底是真是假?



Daannl September 03, 2018
(問題描述見原帖)


首先上我黨的紅通應該算光榮吧,如果沒有性命之憂我也想上壹次呢。其次妳怎麽還拿財新這種官媒的話當回事,剛建好盤古大觀的時候官媒還有對郭文貴的正面報道呢。

視頻的真假我不在乎,但是我覺得從邏輯上說是有可能的。妳接觸的那些高幹和王岐山孟建柱這些權力頂層的人可不壹樣。他們的權力之大,錢在他們眼裏只是數字而已,物質的滿足上已經無法再追求了,可以給他們帶來快感的東西越來越少。普通人周末下個館子覺得很滿足,交了個新的男/女朋友覺得很滿足,獎金發得多覺得很滿足。這些人其實挺可悲的,真正的快樂對他們來說是奢侈的。由次衍生出壹些怪癖也是很正常的。很多古代的帝王不都有變態的性癖好嗎?放在當今也是壹個道理。

492.說句實在話,那些今天反對和痛恨習近平的人,在習叔剛上臺的時候,妳是不是對他挺有好感?


我前段時間跟壹個加拿大女生聊天,她是壹個官二代,父親險些在習叔的反腐運動中落馬,所以她就決定留在加拿大,未來是肯定回不去的。
不過她對於習叔的評價很中立。今年年年初驅逐低端人口和修憲那段時間,網上罵習叔的人很多,於是我就問她,對習近平總書記什麽看法?
她說:維尼為啥現在這樣呢?剛上臺的時候,他反腐啊,搞群眾路線啊,大家都挺擁護他的,為啥現在變成這樣呢?想不通啊。這樣的話,豈不是有很多人反對他。
我就問:開始他人氣很高嗎?
她說:是的啊,2012年~2014年,天天打老虎的時候,我周圍的華人都說,他們這下看到了希望呢。結果後來被打臉。
另外壹個留學生,是我的壹個炮友,算是政治控吧。
他對中共歷史很了解,解放軍八大山頭啥的門清。他表示:從壹開始就知道習近平這個人肯定會獨裁,就因為在海外發表的那個講話,說有些外國人吃飽了沒事幹之類的,那句話就表現出了他的獨裁特質。
所以,我很好奇,大家是壹開始就不喜歡習叔呢?還是壹步壹步失去了對他的擁護?這個過程具體是什麽樣的?經歷了那幾個事件,讓妳發生了對他的轉變。


不二September 04, 2018

本人並不是十分關心政治,不過習近平初上臺時還是有些事留下了印象。

11年溫州動車事件,當溫總理站在草草處理的現場向全國人民發表講話的時候,我的內心是很悲傷的,對政府十分失望。此前我或許因為年少,或許是因為壹直不太關註時事,對社會的了解壹直是朦朦朧朧的。但動車事件,就我的理解,壹國總理竟然可以站在剛剛被掩埋的子民屍體上,罔顧事實大放厥詞,這實在……

12年,對於繼承人選,我是先知道的薄熙來。因為單位有位山東同事,十分欣賞薄的風度。那天,他從手機上獲知薄被下臺的新聞後,十分失望。因他的原因,我去網上了解了壹些薄的信息,當時還只會百度,了解得十分有限。看到薄是壹個唱紅歌的人(打黑那時還不知道),心裏想這不就是好大喜功的壹個家夥嗎?

再之後,習成功上臺。雖然從如今得知的信息,習的上臺經過了很多勾心鬥角。但在當時,坊間的傳聞可是很富有神秘色彩:據說習是鄧隔代指定的;據說國家領導人必須在上海執政過,所以07年習在上海呆了半年,就是為了作準備;據說習是根紅苗正的接班人,得到了紅色集團壹致肯定……有許多人很樂觀,畢竟4萬億打的雞血效果不錯,畢竟房價還沒那麽高,畢竟網上還能看免費的美劇日劇,畢竟老美的日子還蠻慘著……

有壹天回老家,在家裏的電視裏看到天津還是北京的某領導說:還是交給自己家的孩子放心。我的感覺很不好,那時我還不知道所謂趙國,紅色江山永不變,紅二代,機關子弟,3000萬烈士的鮮血等等詞匯。

再然後,打老虎,打真正的大老虎。此時我已經學會翻墻,用谷歌,上推特,Youtube。我知道了夾邊溝,北大荒,8964,克拉瑪依,法輪功,以前的我真是“Too young too naive”。有的老虎跑了——郭的爆料事件讓我了解了習及其領導班底的成色,我知道了習其實並沒有什麽不壹樣……

總的來說吧,其實我也沒看到周圍的人與我有啥差別,其實都是壹開始對習很不了解,有點樂觀美好的想象。若說習打老虎得了民心然後再傷了人心,其實更像習利用了民心打他認為的老虎……現在大家慢慢都看出來了,習並沒有什麽不壹樣。中國人自古以來有“聖君”情懷,在21世紀的今天,從習的身上再壹次證明“從來就沒有什麽救世主”。


493.如何看待主張全方位毒殺、撲殺流浪動物者?



對待流浪動物如同秋風掃落葉壹樣的無情的這種情緒,在網上蔓延已多時,盡管城市流浪動物的問題確實亟待解決,但為何網絡上的聲音總顯得過分的激烈?如何看待這類人群?


百葉百行 September 04, 2018

首先表明壹下觀點:我是贊成目前對於流浪動物的捕殺的。這不是沒同情心的問題,而是在於沒有其它處理辦法的情況下,壹旦咬人其責任如何認定?雖然我們侵權責任法規定了由寵物主人賠償,但前提已經是流浪動物了,再次即使是非流浪,不也經常發生狗咬人,寵物主人拒不承認的案件嗎?

再次我反駁壹下大政府的觀點,我感覺有些人喜歡讓政府去監管壹切,壹旦出現什麽事情總是說政府監管不力。個人認為政府確實應該在這事情上有所作為,比如城管,城市管理為嗎不監管流浪犬呢?但難題在於妳很難派發這麽大的人力物力去做這個事情。壹個良好的社會必然是個人自覺加上政府法律的限制並行,獨木難支。

最後,就政府可以作為的點,我認為主要集中在發現壹批解決壹批,慢慢從源頭上引導。比如發現狗未綁定相關配飾即扣押收留,如未有人認領則先發布認領書,在無人認領就應該捕殺。

還是希望個人品行得到提高吧。

以上。



494.如何評價川普暗指中國留學生都是間諜?



ShawnSeptember 04, 2018

有些人果然是最會自我貶低,自我作賤的壹群人。

中國留學生裏面有沒有間諜,當然有,只要查有實據,針對間諜按照美國相關法律處理即可,沒有任何人會有怨言。但中國留學生都是間諜這種不分青紅皂白的種族主義言論在該問題下居然是壹片頌揚之聲,真是駭人聽聞,令鄙人大開眼界。

還有人在暗自幻想,自己是反共的,所以不屬於川普口中的現在或曾經的中國留學生,就可以置身事外,萬事大吉。他們的言談裏更是深深以自己的華人身分為恥,如果這個世界上有漂白皮膚的技術,估計這些人會毫不猶豫地去做。可惜這個世界上沒有,我也要提醒壹下這些心存幻想的人,美國當年的排華法案會不會對那些支持革命反對滿清專制的華人網開壹面呢?

口口聲聲說要信仰美國的價值,認同美國的價值,那請問美國的價值是什麽?是種族主義?是排華法案?難道不是不問出身,平等地對待所有種族的人?今天壹句明顯違反美國價值的言論,號稱信仰美國價值的所謂的自由民主派居然表示贊同或者為此找藉口。看著這些明顯矛盾的行為,真是滑稽。有些人明明是自私,非要給自己戴壹頂民主自由反共的帽子,妳以為妳說劃清界線川普就不把妳看做間諜了?

美國的憲法既然保障言論自由,信仰自由,結社自由。那麽即使壹些留學生只是口中說說支持共產黨,或者壹些小粉紅的言論而並沒有實際的間諜行為有任何問題嗎?還有人說這種人很有可能成為間諜,這就更好笑了。什麽叫“疑罪從無”妳知道嗎?按照這個說法,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潛在的罪犯,是不是民主鬥士看不順眼的都要抓起來治壹個“反革命反民主”之罪?

再請問各位,我們不滿中共批評中共,難道不是因為想建立壹個更自由的國家嗎?難道不是對普世價值心嚮往之嗎?如果某些人句句不離民主自由但所作所為所思所想卻處處透露著獨裁反普世價值主義,那很難讓人不懷疑這些人到底懂不懂普世價值或者是真正嚮往普世價值。

有時候我常常在想,內地的“公知”被汙名化被大多數網民唾棄難道真的只是因為中共打壓?他們自己的低劣水平,以及處處雙標的言論,難道不也是很重要的壹個原因嗎?公知隊伍裏若有這樣壹群人,汙名化那是遲早的事。所謂的民主鬥士若都是這樣壹群人,中國的民主化只會遙遙無期。

496.釣魚島道理上應該是中國的還是日本的?



聽了太多“自古以來”和“釣魚島的戰略重要性就是它所處大陸架劃分邊界上,能為中國帶來壹大片海域”, 壹提到這個島中國人都拼命表態非要不可,但首先考慮公平公正以理服人的話,依據法源法理、國際法與慣例這些,釣魚島到底應該歸誰。
2013年釣魚島事件鬧得兇時,學校要求每人寫壹篇《釣魚島是中國的》論文,不然形勢政策與安全教育的學分就沒有了,還有字數的限制,到網上瞎抄壹通妳懂的…… 如果陳列所有理由後真發現釣魚島是日本的,其實也沒啥不能接受的。


duke sSeptember 05, 2018

我覺得既然到了墻外,就有必要拋開土共宣傳的壹套,把歷史、背景、各方訴求都擺在桌面上,然後大家自己判斷好了。

歷史沿革
歷史文獻現有關釣魚島的描述最早出現在15世紀的中國明朝。1543年,派遣至琉球國擔任冊封使的陳侃著作《使琉球錄》中便以“釣魚嶼”記錄釣魚島。由於福建船工對於該航道不熟,陳侃這次出使琉球是由琉球國船工為其導航。

到了清朝,中國也留下許多與釣魚島相關的文獻紀錄,包括有《使琉球雜錄》、《使琉球記》、《中山傳信錄》、《臺海使槎錄》等文獻。清朝初年主要采用琉球王國《指南廣義》的針法航行,而在琉球朝貢使與中國冊封使慣用航道上,釣魚島被當成是航行座標之壹,特別是由福州往琉球的航路。

不過當時中國和日本人從未在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上定居、駐軍或者維持常規巡邏,而且中國在明朝和清朝時期實際上並未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視為領土壹部分。《籌海圖編》和《大明壹統誌》記述的中國海防範圍便沒有將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列在界內,認為當時的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長期屬於無主地狀態。

1895年4月17日,於前壹年的甲午戰爭中戰敗的大清帝國和大日本帝國簽訂《馬關條約》,清朝政府被迫割讓臺灣以及附屬島嶼給與日本。包括附近無主島嶼釣魚島被納入了沖繩縣。1896年時日本實業家古賀辰四郎向日本政府免費租借釣魚島、黃尾嶼、北小島和南小島用於商業活動。釣魚島最終在鼎盛時期共計有99戶、247人壹同生活在島嶼上。

1945年日本投降,隨後日本北緯30度以下的領土便轉由美國政府實施軍事統治。而在1952年4月28日《舊金山和約》正式生效以後,釣魚島以及周遭島嶼依照和約第三條則改歸為琉球政府進行管理,並且開始向古賀善次簽訂租賃契約以及征收土地稅與所得稅。

1969年5月時,聯合國亞洲及太平洋經濟社會委員會在經過探測後後認為釣魚島及附近島嶼的周遭海域擁有潛在的石油和天然氣儲存量。

1971年時美國參議院則通過了《歸還沖繩協定》,並且在1972年5月15日連同琉球群島以及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的管理權都移交給日本政府。

中國和臺灣的訴求:
1972年在釣魚島附近發現石油氣資源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接續正式宣布釣魚島為自身所擁有的領土。

援引這些中國明朝和清朝的文獻,主張釣魚島自從過去即為中國領土。

2004年3月24日,馮錦華、張立昆等中國保釣運動運動人士登陸釣魚島以宣示主權。但是隨即被沖繩縣警方以違反《出入國管理及難民認定法》為由逮捕並驅逐。

日本訴求:
認為自從1895年開始便已經開始進行實際統治,並且作為應對開始將整個釣魚島及其附屬島嶼改名為“尖閣諸島”。

2012年9月11日時,日本行政機關向釣魚島、南小島以及北小島的土地主栗原家族以20億5千萬日圓的價格購買,同時認定在完成所有權轉移登記後釣魚島等島嶼已經改為國家所擁有。



497.專欄文章: 中國式軍訓 迷彩崇拜與威權國家的上行下效



Frank佩婷(風之輕語 搬運)September 05, 2018

端傳媒 Initium Media



又到了每年中國大陸學生軍訓的時候了。全國各地輪番上演以下的場景:成千上萬的初中生、高中生和大學生穿戴著劣質的、迷彩圖案的衣帽,在烈日下列隊站立,轉來轉去,每個人都汗流浹背,而教官則在壹邊的樹蔭下喝著冰凍的礦泉水。

這種布滿迷彩的景象似乎滿足了我們腦海裏對「軍事」二字的期待,但經常爆出教官肆意妄為體罰學生的消息讓人不禁思考:為什麽會出現這樣的景象?同樣令人費解的,還有軍訓的意義,以及壹個經典的馬克思主義問題:誰從中受益?

1955年,毛澤東批準了中共中央軍委關於在高等院校進行學生軍事訓練的請示報告,隨後在北京體育學院和北京鋼鐵學院開展軍訓試點。其後,軍訓學校的範圍不斷擴大,直到2001年4月28日,人大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教育法》,把軍訓的範圍擴展到了所有高等學校、高級中學和相當於高級中學的學校。

在今天的中國,支持軍訓的聲音時常以「古今中外都有」、「增強國防意識和集體主義觀念」和「磨練意誌」為理由,來試圖對抗越來越多的針對軍訓的批評,但是當權者可能沒有意識到,或者不願意意識到,軍訓已經只剩下了形式,甚至已經過時。

中國式的軍訓還能不能叫軍訓?
如果按照「歷史悠久」的角度來看,那麽中國現在的軍訓只能用粗糙、單調和低級來形容。

民國時期,所有大學、高中等學校的男生都應以軍事教育為必修科目,每年暑假接受連續三周的軍事訓練,教官由陸軍學校畢業生擔任。訓練項目包括學習軍事學識、培養優良德性及生活習慣,前者包括學科及術科。學科包括步兵操典、野外勤務、射擊教範、防空常識、戰車常識、衛生急救等。術科包括徒手教練、持槍教練、測圖實施、彈藥射擊、夜間演習等。

而今天中國學校軍訓的主要內容已經只剩下了站隊和疊被子,就連大學生的射擊訓練近幾年也出於安全考慮被大面積取消,本應該是核心的軍事內容早已經不見蹤影,不管是時間長度上還是內容上都已經同之前的軍訓大相徑庭,就連教官也大多不是現役軍官。所謂「歷史悠久」其實不過是嘗試捏造虛假的正當性,表面看是壹脈相承,其實是狗尾續貂。

雖然說是狗尾續貂,但是既然有人去續,說明這其中有利可圖。如此單調的軍訓其實更像是壹場又壹場針對學生的有組織的暴力和虐待。另外,軍訓期間對學生通訊權力的部分或全部剝離造成了學生們信息的真空,這種真空為思想的灌輸提供了絕佳的機會,而填滿這種真空的,則是教官口中的對軍事力量的崇拜以及民族主義煽動性言論,而這兩種思想組合在壹起便成了不折不扣的軍國主義思想——將軍事力量視為了國家安全的基礎,把對某些國家(如日本)的復仇當作民族恥辱的正當回應,甚至有擴張的傾向。更諷刺的是,中國的媒體似乎從來不敢把軍國主義這個帽子戴到自己人的頭上,而只是用來隔著海罵日本的右翼,盡管鋪天蓋地的抗日神劇和強軍口號已經膾炙人口。

如果壓迫是「集體」存在的原因,那麽壓迫不在了,「集體」也將隨之消失。更何況,這種所謂的「集體意識」倡導的是將集體中非核心個體的權利剝奪,只是呼籲「絕對忠誠、絕對服從」的極權工具罷了。
如果把軍訓看作是壹種兄弟會式的「嚴峻儀式」的話,那麽軍訓支持者的「增強集體主義意識」或許還站得住腳跟。 Elliot Aronson在其著作《社會性動物》中提到過壹個「小組討論過程的動力」的實驗,實驗就加入討論會的入會儀式設計了三個變量,即嚴峻儀式,溫和儀式和沒有儀式。結果表明,經歷溫和儀式或根本沒有經過入會儀式的學生們認為團體討論會比較枯燥乏味;而那些為加入這壹團體受過折磨的人(即經歷嚴峻儀式的人)則認為,它的確是壹次令人興奮的討論。

按照E.Aronson的實驗結果,折磨人的軍訓似乎可以讓學生對學校進行更好的融入,但是現在許多學校都開始為了提高教官和學生的人數比而實行錯峰軍訓(即某些大學把軍訓放到大二開學前進行),軍訓真正帶來的入會儀式感已經消失殆盡,另外,軍訓的時間短也使得這種儀式感的維持變得十分困難。因為,如果壓迫是「集體」存在的原因,那麽壓迫不在了,「集體」也將隨之消失。更何況,這種所謂的「集體意識」倡導的是將集體中非核心個體的權利剝奪,只是呼籲「絕對忠誠、絕對服從」的極權工具罷了。

總有壹些人,只是因為自己在虐待中活了下來,於是不僅不憎恨施虐者,反倒去感激施虐者的不殺之恩。那些經歷過軍訓,又用「磨練意誌」來為軍訓開脫罪名的人恰好就是如此。人的意誌絕對不是幾周的軍訓就可以磨練出來的,而且,也沒有人有權力去打著「磨練意誌」的理由去虐待別人,因為只有虐待才是事實,只有軍訓基地糟糕的居住環境,不潔的飲水,偷工減料的飯菜以及學生身上穿著的質地低劣的衣服和散發著刺鼻甲醛味的腰帶才是事實。在這種條件下,如果能磨練出意誌,那也必將是表面言聽計從,內心裏堅決反抗的意誌;這種條件下,如果養的是真正的士兵,那麽這些士兵也壹定是沒有戰鬥力的。

中國式的軍訓,已經背離了軍事訓練的初衷,留下來的只有暴力,以及給暴力當作借口的對迷彩符號的崇拜。

軍事化管理:迷彩崇拜的最終形式
事實上,軍訓只是中國教育迷彩崇拜的冰山壹角,更加值得註意的,是維持廣大「超級中學」和「戒網癮學校」的「軍事化管理」。

「軍事化管理」是軍訓的進階,它保留了恐嚇和暴力,盡管現在許多地方在施行過程中暴力有所收斂,但是軟性的暴力與無微不至的監控則更令人發指,對學生帶來的恐懼和羞辱有過之而無不及。在中國的許多中學裏,學校通過班主任負責制和吹毛求疵的績效考核通過老師向學生施壓,學生們在寢室裏也要受到生活老師的監視。這壹切在學校口中,都是為了學生的成績,學生意見的反饋渠道也就此關閉了,學生就算是抱怨也只會被家長和學校不以為然,還會反過來用「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這句俗諺來教育學生,盡管他們就是「苦」的源頭。

對於「軍事化管理」,望子成龍的家長們就算是心痛也會忍著,指望著用學生高考中考成績做招生廣告賺更多擇校費的學校則更是不亦樂乎,但與此同時,夾在學校和家長之間的學生和老師則只有腹背受氣,他們雖然是教育這件事的核心,但是在家長和學校的名利觀裏已經是最不重要的那壹環。學校和家長都只想要結果,至於漫長而又艱難的過程,學校走在極權壓迫的壹端,而另壹端,則是把孩子的所有教育責任都推給了老師和學校的家長們。

在這種環境下,教育已經偏離了它育人的本分,淪落為毀人不倦的機器。而學生作為受害者,則是從小就被訓練成為壹個巨大數字中的壹員,被扣上鎖鏈,被剝去可以引以為豪的個性。
楊永信和豫章書院是針對「問題少年」的,那麽「軍事化管理」似乎印證了某些人的觀點:所有學生都有問題。而這種問題,不是別的,不是獨生子女的嬌生慣養,而是「不服從」,而教人服從似乎比教育本身更重要。而這種教育,僅僅對學生進行了打壓,讓他們服從,卻沒有鼓勵他們進行個性化的發展,這與對動物的馴服無異。

歸根到底,「軍事化管理」只是壹個教育者假借軍隊迷彩符號和煽動性口號對個體進行自由剝削的名頭,與軍事無關,也算不上是管理。所謂的「軍事化管理」更像是壹場大型迷彩cosplay,管理者可以借機得到「指揮官」的角色,將許多甚至平日裏視作過分的壓迫都變成理所應當,而他們自己沈迷的迷彩假象則成了他們對自己為所欲為的辯護。在這種環境下,教育已經偏離了它育人的本分,淪落為毀人不倦的機器。而學生作為受害者,則是從小就被訓練成為壹個巨大數字中的壹員,被扣上鎖鏈,被剝去可以引以為豪的個性。到頭來,好多人在十幾歲時就已經死了,只是茍且到了幾十年後才燒成灰裝進盒子裏面埋下。

學生都有問題:代際偏見還是集體主義裂痕?
對於那些鼓吹軍訓教育意義的人來說,年輕壹代的學生是「嬌生慣養的」,需要進行管教。可是,這只不過是壹個對年輕壹代的代際偏見。這種標簽化的代際偏見在中國已經脫離了社會學研究的本來用途,而是隨著以偏概全的獵奇社會雜聞,成為了代際沖突的符號。這些偏見同時變成了虐待和暴力的理由。如果我們只去思考「學生有什麽問題?」的話,便是走進了為暴力開脫的陷阱,提前定下了「學生有錯」的成見。很多教育者也是如此,他們受到這個陷阱的誆騙,選擇相信可以用最極端的方法來解決壹個不存在的問題。

之所以說問題不存在是因為,這種代際偏見的核心是偏見,而並非是代際關系。事實上,這種偏見的產生出於某些人對代際理論的誤解,更是出於他們的自以為是。曼海姆在《代問題》裏面寫到過:「代際更替是壹個連續的過程…是由新的年齡群體不斷出現的過程完成的。」這裏的「年齡群體」體現的是壹個社會不斷新陳代謝的過程,而並不是用來像「90後」這種標簽壹樣,形容時間跨度很長的、內部差異巨大的群體。這種錯誤的理解導致了標簽的籠統與失真,給偏見的產生帶來了機會。

這種偏見是永遠不會消除的,不僅因為人類的傲慢是無法改變的,人類代與代之間的的時代精神也是不同的。兩代人是不可能生活成長在同樣的環境的,因為人類所處的社會是不斷變化的,而且,對於大多數人來說,這種變化是經濟上的,而非政治上的,雖然政治的變化會影響經濟,但是人最終感受到的,是經濟上的改變,這種改變並不壹定是欣欣向榮的,它可以是增長也可以是衰退;這種改變也不壹定是掉頭式的或者十分激烈的,因為即使是微小的不同也是不同,在趨同的文化裏,這必將引起沖突,而這種沖突,會成為壹個集體主義社會的內部垮塌的源頭。

壹個威權國家的上行下效
不管是軍訓還是「軍事化管理」,利用符號進行的壓迫更像是中國這個國家的縮影。

儒家「君臣父子」的封建等級制度在今天,仍然是活躍的。但是,這種已經實行了幾千年的等級制度是難以消滅「不服從」的,這看上去是徒勞,但事實上,正是因為不服從是難以消滅的,上下地位之間的沖突也壹直存在,所以它成功地用無休止的私人領域的內鬥消耗了人民的精力,使其無暇對統治階級造反。

不僅如此,這種制度讓中國社會與霍布斯筆下的社會十分相似:每個人都可以利用儒家的等級體制進行互相的爭鬥,社會建立在恐懼和理性的自利上,只不過,中國人似乎沒有打算將自己的根深蒂固的自私自利放棄從而邁向文明,因為所有人都是權力濫用的受害者,但同時只要他們遇見機會,又會迅速成為更加狠毒的施暴者。多數人從來沒有真正地盼望過平等,對於特權也沒有真正的憎恨,他們真正憎恨的,是自己不具備這些特權的現實。這是壹種中國人對自己的奴役,但是所有人都樂在其中,就像毛澤東曾經說的那樣,「與人鬥其樂無窮」。

那麽從中獲益的到底是誰?毫無疑問,最終的受益者是安逸地呆在等級鄙視鏈頂端,像看戲壹樣俯瞰眾生的統治階級,對於他們來說,保住他們的位置是最重要的,而至於人民的心理與身體健康,則是最次要的,畢竟只要他們不造反就足夠了。

499.什麽是姨學?



最近品蔥上有壹些關於姨學的討論,大抵是批判部分姨粉的情緒化行為
本人翻墻多年,但說來可笑,直到前些日子開始使用品蔥之前,壹直對劉仲敬這位極有影響力的人物壹無所知,還請見諒則個
劉氏之理論影響甚大,以至於被稱為“姨學”,但本人找遍互聯網(明網)。卻鮮少見到有對關姨學成體系的討論——不管google、百度、知乎、微博——甚至包括本站,皆是如此
因此,恕我開這個本應早就存在的常識帖,來討論下姨學的壹些基本情況,如因本人檢索不力,造成話題重復,還請管理員果斷刪除,以免分散各位網友的寶貴精力
劉氏之著作在互聯網上只能找到壹些只言片語,更遑論找到成體系的作品及單行本了。部分已在國內出版的作品早已奇貨可居,若是購買或借閱還可能面臨被警方註意的風險。故本人只能通過網上有限的信息對劉氏的理論做出如下歸納(以下簡稱為姨學):
中華民族為政治需要虛構之概念,有天然的不穩定性。故而必然會,且應當將其解體
中國人可依地域、方言、地方文化等分為諸夏各族
中國人普遍處於奴隸狀態中(費拉理論)
災難性的全面崩潰不可避免(大洪水理論)
暴虐的獨裁者必然出現(張獻忠理論)
想問品蔥上對姨學比較了解的朋友:
這些歸納是否正確?有何疏漏之處?
能否給出內容更為充實的歸納?
姨學有何價值?有何謬誤?(請中性的批評)
姨學繼承於何種思想?做出了何種創新?日後可能如何發展?
姨學在現實中影響力如何?姨粉當中有無極具影響力的知名人士?
另據我觀察,確實存在壹些對劉氏抱有類似“宗教崇拜”或“領袖崇拜”的忠實支持者,故而想問:
姨學或劉氏本人有何種區別於其他知識分子的特質使得其有如此大的影響力?
姨粉的小圈子文化及黑話文化最近被普遍批判,請問姨粉圈子為何發展到這種地步?對姨粉或姨學有何不利影響?
據觀察,姨粉圈子似乎與惡俗圈子多有交集,請問是事實還是誤判?如為事實,請問原因為何?
討論不僅限於提綱所述這幾點,更期待各位跳出提綱的精彩回答。感謝各位撥冗解惑!

尼采主義者September 05, 2018


很榮幸受邀請。說實話我不太熟悉這個人,所以沒有寫原創回答的自信。據我所知他把休謨的《英國史》翻譯得亂七八糟(可參見豆瓣評論),暴露出他的英語水平和歷史學水平都不是很高。由於休謨是我最尊敬的哲學家之壹,因此我對這個人的印象也就壹直比較差。

至於他的東西能不能稱得上是壹種學問,出於上述原因,我覺得就比較勉強。這和他本人信什麽宗教關系不大(畢竟貝克萊也可以有理有據地反駁牛頓)。真正嚴肅的歷史學必然是曲高和寡的,治學態度也得是嚴謹的。當然,這也不代表他的觀點壹定是錯的。拿明天某市的天氣舉例子,妳讓我隨便猜壹下說不定都能比電視裏的天氣預報更準,哪怕我沒有任何氣象學的專業知識。更何況他的這些觀點聽上去都比較有道理。

如果要嚴格論證的話,我覺得歷史規律是根本無可驗證的(原因參見波普爾等等)。嚴謹的人文科學家是不會對這類問題輕易下結論的,因為他們知道人文科學和物理學相比具有不能做實驗等等天生的致命缺點。比如說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根本就不敢下結論說新教倫理和資本主義發展有關系,首先是因為我們不能讓人類社會反復從頭發展幾次看看這事兒發生的概率,其次因為資本主義發展之後會傳播給全球所以也沒有機會看其他文明能不能自動發展出來了,最後則是因為韋伯唯壹的實證手段(拿幾個社會相互對比)不能找出足夠的根據來。因此這麽壹篇超級有名的論文最後是沒有實質上的結論的。有些人可能覺得不爽,沒結論妳說個毛啊。如果只想要壹個斬釘截鐵的結論的話,那麽這個所謂“姨學”大概是壹個不錯的選擇。就像尼采說的,不要認為那些能把復雜的問題簡單化的人是天才,因為有很大的概率只是他們理解得膚淺而已。而這些人膚淺的解釋受大眾歡迎,占據了市場,則讓深度研究復雜問題的人沒了市場。

最後,我不太清楚是他本人還是他的解釋者拿他的理論和統計力學相互類比。如果壹個人認為社會是壹個純粹的物理性過程,我就不清楚他為什麽要探討道德。物理的世界裏是沒有“規則”可言的(有的是“規律”)。如果氣體分子能遵守交通規則來進行運動,估計玻爾茲曼會被嚇著。此外,如果這門學問真能把某些東西量化的話,是不是說明它能夠通過壹些公式來計算出這個社會在某個時間點上會處在什麽狀態下,且這個計算的精度能明顯高於我胡亂瞎猜壹下?如果不行的話,那我覺得還不如去學習壹下尼采的哲學。尼采同樣把“中國人”三個字當作貶義詞來使用。



500.人為什麽要樂觀?如何保持樂觀?



消極悲觀的人生態度有哪些不好?


水管工September 05, 2018

因為妳總要為在這個世界上活下去尋找理由和意義。

501.習近平大撒幣對黨對國家對自己到底有麽好處?不這樣做有什麽壞處?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



剛看到新聞:北京中非論壇期間,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宣布向非洲國家提供六百億美元援助之後,又提出將為非洲提供五萬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
中國今年已免除非洲32個國家150筆到期的債務。北京大學憲法學教授張千帆,本周二在天涯社區發文稱,去年,中國共免除了46個國家的400多億元債務。幾百億雖然對於平民百姓來說是壹個天文數字,對於中國這樣的大國來說也許不算什麽,只不過是國家財政總收入的1%左右。
《鄧小平選集》第三卷,第116頁中的壹段話:“外交活動要以趨利避害為主,不為自己樹立對立面,越發展越謙虛”,“千萬不要當窮國的頭,他們只是想要錢而已。”
雖然中國人因政治傾向不同經常吵得不可開交,但在反對大撒幣上意見卻出奇的壹致,這就是個百害無壹利的做法。不管毛左還是自由派也好,很少有人支持習近平大撒幣的。


佛系憤青September 06, 2018

對非洲大撒幣已經不是習近平的專利了,這個是中共壹直在做的事情。針對這個事情我談談我自己的看法。

眾所周知目前中國因為新疆的“東突”、西藏的“達賴”、“臺獨”、南海問題等,在國際社會上需要輿論的支持。而目前中國采用的是“遠交近攻”的策略,通過對中東、非洲的大撒幣換取他們的輿論支持,堅持“壹個中國”的原則,跟臺灣的“金元外交”有異曲同工之妙。

中國目前出口疲軟,經濟增速減緩,急需開拓新市場,整個非洲人口眾多,資源豐富,價格低廉,拿下了會對中國的制造業出口帶來巨大的利好。通過拿下非洲,利用自己作為帝國主義受害者的身份可以巧妙削弱、遏制歐美在非的影響力,還可以順便吹壹波“我們是負責的大國”,又可以在國際上名正言順的進行更大規模的影響力滲透。

還有最後壹個原因我猜可能跟中國的產業結構轉型有關。中國對非的投資大多都是基礎設施的投資,在完善了非洲的基礎設施之後就可以將國內的所謂“落後產能”全部轉移到非洲去,自己就能開始浩浩蕩蕩地產業升級了。

關於為非洲提供五萬個中國政府獎學金名額,參考現在大城市的低生育率以及整個中國的人口老齡化程度,我就不用多說了吧?

至於壞處嘛,引用教育部長的話來說就是:“現在還處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這個階段辦任何事情都要從初級階段最大的國情出發考慮,我們不辦那些超越發展階段的事情。”

海外撒幣,量力而行。


502.日系手機市場表現為什麽全面落後於中韓?



DC_MINISeptember 06, 2018
不同意題主的全面落後這個說法,日系手機在工藝和追求上仍然有可圈可點的地方;如時至今日還有很多國產企業以用上sony某型號攝像頭為宣傳噱頭的現象,以及全面屏上更是當年的夏普壹騎絕塵驚艷業內等。

所以日系手機至少在工業設計和工藝水平上處於主流梯隊,沒有全面被中韓廠商超越。

但是日系手機的市場份額,尤其在中國內陸市場日薄西山,個人覺得原因至少有以下幾點:

1.在大陸品牌宣傳過低,相比大陸熱門的手機品牌,鋪天蓋地的宣傳,瘋狂的占領線上線下廣告,日系手機在這方面確實投入力度明顯太小。

2.系統本土化劣勢,妳不能指著所有用戶都拿著手機去自己刷機,自己優化吧?大多數人,特別是花了5K以上的買手機的大陸人,人家買來發現這個功能沒有,那個功能也沒有,支付寶微信甚至不支持指紋付款,購買欲望就大大降低了。

3.叠代過快,安卓現在很多廠商喜歡采用年度雙旗艦策略,導致日系旗艦級剛出的時候價格不菲,但沒過個半年伴隨新旗艦的推出,舊機型價格往往成大跳水趨勢,使得消費者不願意繼續購買。

503.臺灣韓國這些議會偶爾出現暴力的原因分析?如何解決?



不吃蔥September 06, 2018
怎麽解決?用法律解決啊。當事國的刑法沒有聚眾鬥毆這壹條嘛?

老百姓都知道街上看到打架要報警,警察控制住犯罪嫌疑人後按照程序該怎麽處理怎麽處理,這些制定法律政策的議員們反而不如老百姓了?

還是他們有特權可以打完人拍拍屁股就走?胡說,民主自由的土壤怎麽可能有特權階級這種腐朽的東西,壹定是警察叔叔最後查明他們只是看上去在打架其實並沒有碰到對方,壹定是的。



504.為什麽歐洲出現了泛社會主義化,而美國沒有?



xiaopewpewSeptember 06, 2018
當社會發展到壹定程度的時候泛社會主義化是必然的結果。

在社會中產階級足夠富足的前提下,社會底層人民的生活水平會直接影響社會中產階級的生活水平。

妳作為壹個中產,走在大街上,街邊賣小吃的穿著破布衣服臉上鼻涕都沒擦,妳吃的下去?出門叫車司機動不動就把妳強奸了妳活的舒服?妳點的外賣黃燜雞都是在滿地蟑螂的黑館子做完了以後重新包裝的,問題多不多?

妳可以去美國街邊買個熱狗,然後去意大利小鎮街邊買個三明治,分分鐘讓妳明白什麽叫生活質量的差距。

美國沒有泛社會主義化的根本原因就是美國的中產階級發展遠遠不如歐洲的中產階級。美國中產還停留在我要比妳有錢才能活得好,而不是大家都別太窮才活得好的層面上。而歐洲中產早早就明白了在叫花子中間當有錢人遠遠不如大家壹起當普通人來的幸福。



505.政黨應該堅持立黨價值還是迎合選民改變立場?



在民主國家,政黨政策發生搖擺也很常見


不吃蔥September 07, 2018

人的本能是傾向於不做長期計劃和打算的,所以那麽多人會超重,會煙酒成癮,很簡單的就是出於眼前的短期欲望能輕易戰勝對長期未來的理性思考

這是人的動物性,建立在億萬年的演化基礎之上,在我們可預見的未來無法改變的壹個事實

而人壹旦融入壹個群體,便會放大這壹現象,俗稱“群體無理性”。這也是為什麽平時溫文儒雅的人在加入遊行示威時候常常會展現暴力的壹面

為了避免這壹問題,現代社會通過強制讓孩童接受教育,來強化人的理性思維,壓抑其本能沖動

民主制度在社會總體受教育程度較高的情況下,通過宣傳來引導選民理性思考,可以良好發揮其“不會最糟”的優勢,來引領社會穩步發展。北美和北歐諸國便是例子。

然而在社會平均教育水平較低的情況下,選民群體會更多的傾向於受其短期欲望控制,因而政客們便會投其所好的施行各種“賄賂”政策,濫發福利,各種貿易保護主義等等。最終反而陷入泥坑無法自拔,南歐南美便是例子。

專制政府也是壹樣,如果有壹個強力領導集團,能貫徹事實其長期理性計劃,則要在效率上遠勝於民主制度,而如果領導集團內部分裂,各自為政甚至互相攻擊,則整個國家也會陷入混亂而衰敗。但又由於很難保證總是能有理智團結的領導集團,所以專制政府存在相對民主政府更高的不穩定性。

當今社會鼓勵民主反對專制的主要原因我認為還是出於對人類社會總體穩定性的考慮,社會生產力發展慢壹些沒事,有些東西這個世紀實現不了咱下個世紀再搞,但穩定性是第壹要務,目前的生產力條件下,壹個大國家發生混亂甚至戰爭,有很大可能會拖累整個世界陷入衰退甚至毀滅。

506.知乎的受眾到底是哪些人群?且問品蔥該如何做才能保持客觀性、開放性、批判性,且擴大用戶群體?



剛剛發現我的知乎賬號被停用了。沒有停用的原因,時間,以及被刪的東西。可能很多人都知道了,但我今天才發現知乎的野蠻和粗暴。我印象裏我最危險的發言應該是評論紅黃藍?但我記得我當時評論絕對不過激。
我看知乎上的答案,16年以前的很多東西還是很有價值的,但是為了對付審查,知乎團隊壹味左轉變成了這樣壹個玩意兒,連客觀分析的理性都不允許留存了。17年之後的東西幾乎看不到什麽有價值。很好奇,現在知乎的受眾是哪些群體?
越來越多高水平,理性人的退出,讓我覺得像品蔥這樣的網站,完全有能力吸納更多有水平的思想,這也是大勢所趨。
品蔥該如何做才能保持客觀性、開放性、批判性,且擴大用戶群體呢?如何讓這個平臺不受小粉紅(大概率是政府花錢請的水軍)的沖擊呢?個人建議是開放搭建壹些簡單的投票功能,根據主題來議事。我特別喜歡這樣的優秀投票,能讓很多人瞬間厘清大家是怎麽想的,讓不了解這些議題的人能多去看看書什麽的。就品蔥的形式來說,第壹期的投票完全可以是,中共黨史,建國後歷史最值得留存的書有哪些?A VS B這種,比如《改革歷程》vs 《紅太陽》 《夾邊溝》 vs 《毛澤東醫生》等等。
關於小粉紅多還是水軍多,我個人認為水軍要多。這來源於簡單的思想實驗。壹個小粉紅和壹個水軍站在妳面前,哪個會更有動力翻墻來回擊呢?自由思想也許傷害了小粉紅的核心理念,但是跟水軍的錢比就小巫見大巫了。

Pitt ShSeptember 07, 2018


知乎已經給徹底整改和清洗過了,我所記得知乎裏壹些良知受眾最後的掙紮是在修憲那壹夜全知乎各種賬號以擦邊球的形式各種諷刺習,而因為這事,知乎也完全的整改和清洗了,黑夜前最後的黎明過去了。

現在的知乎和其他的大陸中文社區的區別,可能就是標榜自己的逼格要略微高那麽壹些,然而終究逃脫不了自己被圈養的命運,所謂真理真實的真話社區也早已不存在了,最早時期的知乎建政互懟的時期也不會再回來,因為遼寧號航母編隊和東風核導彈不允許這樣事再出格發生了。

我許久沒有上知乎了,看完那壹夜的墻內呼喊後,我就刪除了知乎再也不再關註,我不知道現在的知乎是什麽樣的人,我只依稀記得知乎曾經的用戶群,依稀記得知乎曾經的言論包容度(雖然比起墻外那也是小巫見大巫了),我還記得最早的程序員用戶群,還記得軍工,航天,工程區各種知識分享,還記得氣氛還那麽浮誇的時期,還記得知乎邀請註冊制的時期,即使是在那壹夜即將被清洗前的知乎,我還是看到了關註的幾個敢說話的賬號所喊出的吶喊,還是看到壹些富有智慧的繞道型的諷刺,曾幾何時知乎真的會讓妳覺得中文社區是有這麽多聰明而富有想法的人在輸出自己不壹樣的看法。

至於品蔥,我過去就回答過對於品蔥的期望和看法,知乎的模式和所在地註定其最後的結局,而品蔥現在雖然更偏政治,但這未嘗不是好事,中國人的思想宣泄渠道太少了,品蔥擁有這些內容,能夠互相自由的討論反而比知乎那樣被壓抑的閹割而選擇性懦弱的尋找話題的要好,妳們應該明白壹旦話題,內容,言論和信息徹底開放,知乎難道就不會充斥著政治和陰謀論的提問嗎?不斷地自我思辨,向世界向同胞提問和辯論這才是當前中文互聯網世界最後會有的格局,壓的越緊爆發也就會越大,很多事不是大家不想說,而是受到壓力而自我洗腦選擇規避而已。

祝品蔥繼續自由,繼續堅持。


507.有沒有那麽壹刻,當妳走在中國大街上,忽然覺得國家不出亂子就是最大的幸福?



不必擔心什麽有炮彈,也不用害怕槍擊,房子雖然貴,但是好歹不用擔心買不起大米。
我前段時間去非洲玩,還不是窮國,是南非,個別地方的街上,都暗藏殺機,麥當勞的櫥窗和銀行壹樣,全市防彈玻璃。
發達國家,犯罪率高的,晚上也不敢出門的。
想想看,中國現在這麽安寧太平,是否要很大程度上歸功於習叔的英明領導?
很多事情,他沒做好,或許是能力問題,但是習叔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至少現在中國很太平不是嗎?
《誰是最可愛的人》這篇課文裏,抗美援朝的戰士不是說了麽?他們在前線作戰,經常想象和平年代的場景,每個人在街上可以自由的走路,不必擔心飛機轟炸。
今天的我們,不正是處在這樣的幸福和平的年代裏面嗎?
很多人總是說習近平壞,但問題是,他比誰都希望國家好不是嗎?妳如果是國家主席,妳是希望國家好呢,還是希望國家在妳手上栽了?
因此的話,今天遇到的問題,或許是因為習叔沒有選擇最佳的路徑,但不代表他有多壞不是嗎?

RaketenfaustSeptember 07, 2018


歲維孟冬,京縣大穰;戶既還定,鄉無捐瘠;室家溱溱,厥聲載路。於是先生命從者具柴轂適野而觀之:汁者滿篝,穭者如茨,馌者弗仇餉,鋤者無德色,糴不閉鄰,輸不爭承,欣欣然以盡四友之敏。

先生乃揖田父,進而勞之曰:“丈人甚苦暴露,勤且至矣。雖然,有秋之時,少而百囷,大則萬箱。或者其天幸然?其帝力然?”

田父俯而笑,仰而應,曰:“何言之鄙也!子未知農事矣。夫春膏之烝,夏陽之暴,我且踦跂竭作,楊芟捽屮,以趨天澤;秋氣含收,冬物蓋藏,我又州處不遷,亟屋除田,以復地力。今日之獲,自我得之,胡幸而天也?且我俯有拾,仰有取,合鋤以時,衰征以期,阜乎財求,明乎實利,吏不能奪吾時,官不能暴吾余,今日樂之,自我享之,胡力而帝也?吾春秋高,閱天下事多矣,未始見不昏作而邀天幸,不強勉以希帝力也。”遂去不顧。

先生引車而歸,從者曰:“夫子何讓也?我直彼曲,請得還辯之。”先生曰:“不可。淺丈夫悻悻然,盜天功以私己力,乃自記之矣。奚獨父之誅焉?”

508.要是被警察要求交出電腦手機,怎麽可以自我保護?



首先說明壹下前提,目前除了大案件和犯罪以外,警察不會檢查手機和電腦的對不對,在微信群討論政治和開領導人玩笑最多也是被請到警察局。要是萬壹這個文字獄越來越專制,到了某壹天警察說要檢查手機和電腦的聊天和上網記錄的話(沒犯罪,但是經常VPN墻外看和討論政治新聞),我們要怎樣做來自保?
電腦端-chrome瀏覽器登錄賬戶的話每次的瀏覽和搜索記錄會保存下來,所以每次關機手動退出賬號?這樣雖然麻煩壹點,但是真的被查的時候他也看不到記錄?cookies之類的還需要手動每次清理?
手機端-這個無解?在路邊截停妳直接拿過去的話怎麽做也來不及了吧?他肯定也有辦法要到妳的鎖屏密碼,到時什麽都壹覽無為了。這個時候有什麽辦法可以最大限度保護信息?


NathanielSeptember 07, 2018

警察不會沒檢查手機和電腦的對不對
錯了,現在已經有例子了:

這個事件 裏面的兄弟,連文字什麽的都沒有發表,只是自己看了看,就被帶走喝茶,同時檢查了手機電腦。

所以適當保護自己是很有必要的。

(聲明:以下內容僅供個人保護隱私參考,不保證有效,用於不法用途造成的後果壹概與本人無關)

先說電腦吧:

首先,要和國產應用說再見,尤其是360,qq管家什麽的,日常後臺掃描妳全盤的文件,這等於給自己電腦裝了個大木馬,實在是不合算,推薦使用國外殺軟或者windows自帶的defender。qq 阿裏旺旺據說也會掃描並上傳文件,國產瀏覽器就更不用說了,千萬別用。另外還有部分軟件會定期檢測是否能夠ping通Google,來檢測妳是否翻墻,然後匯報,所以國產軟件能別用盡量別用。而且不僅僅是本地軟件,雲服務也不要用,比如上面例子的兄弟就是使用了百度雲,而被查的水表。

當然完全不用有點不太現實,畢竟人在天朝,那怎麽辦呢?最好的方法是有多余的電腦的話,用壹臺瀏覽敏感信息,壹臺日常使用,敏感信息電腦不安裝任何國產軟件。或者退壹步就是在電腦裏安裝壹個虛擬機,在虛擬機裏瀏覽敏感信息,定期清理虛擬機,使其恢復至剛剛安裝的狀態。

如果妳覺得這還是麻煩,那就最簡單的,用chrome的隱身模式瀏覽,這樣本地不會留下任何記錄(當然網絡運營商處肯定還是有記錄的,但是壹般妳沒宣傳什麽反動言論的話應該懶得去找運營商),chrome壹定要從官網下載,否則可能被植入木馬。 另外最好使用帶加密的軟件,如ss,ssr,v2ray等,這樣可以有效保護信息安全。

然後就是手機了:

先說最保險的,目前披露的消息看來,某部門的解密魔法僅僅支持Android和iOS系統,所以如果妳用黑莓、windows phone的話,基本可以保證安全,不過就是用戶體驗很差。

iOS自己能做的比較少,主要就是弄壹個美區賬號吧,這樣妳的icloud信息就不在貴州了,如果實在弄不到請關閉icloud同步。當然同時要減少使用國產軟件,尤其是瀏覽器。

Android就事情多了,首先國產rom基本完蛋,無論如何妳都會被監視,就不要用手機看了,建議會刷機的話刷成原生安卓,或者國外的第三方rom。然後使用appsops或者Xprivacy等隱私管理軟件,禁止國產軟件獲取手機任何的設備、位置、手機號碼等信息。或者使用VitualApps,island等來將其安裝在虛擬的環境下。同時也可以用冰箱類軟件將其冰凍而防止其後臺運行泄漏信息。(親測淘寶會後臺掃描手機上安裝的軟件並上傳信息至服務器,並美其名曰檢測病毒)

當然上面要是難以實現的話,也就盡量少用手機,如果要用就用chrome的隱身模式瀏覽吧,風險較高,不推薦。



509.中國的法治到底存在什麽問題?為什麽總有人說中國沒法治?



他鄉不遠September 08, 2018
首先是段子:

三大基本法——領導的看法、領導的想法、領導的說法 ;三個訴訟規則——大案講政治、中案講影響、小案講法律;三個法律效力原則——憲法服從國外看法、法律服從內部規定、內部規定服從領導決定 ;法治基本狀況——嚴格立法、普遍違法、選擇執法;執法依據原則——百分之十人大通過、百分之九十高院釋法。



嚴肅的說,立法權司法權我們不說,最基礎的執法原則——無證逮捕、刑訊逼供、非法取證這幾個問題都是很嚴重的。加上國安局的秘密警察,在大陸人身安全確實不能得到任何保障。這幾個都是基本的核心權利,是所有建立於契約論的國家法律倫理所要保證的最先優先權利,壹般都是寫進憲法的。

雖然說這些東西非常重要,但我覺得這和整體的言論自由,民主化密切相關,不可能妳言論自由且民主化了,法治跟不上。也不可能法治跟上了,卻能拋開民主化,言論自由,因為這二者是法律最好的監督工具。我們不能靠人的道德去做事,沒有監督工具時,道德能比得上利益嗎?

“濫用職權、失職瀆職、執法犯法,徇私枉法"這些大陸最關心的問題,和基本法律權利比,不能說沒有價值,但是絕對不優先,因為保障基本權利是可以逐步推演出可以解決這些問題的合理執政規則和邏輯。

舉例來說,709律師大抓捕就是典型的違反了基本權利,或者說揭穿了基本權利並不存在的社會現實。其實某種程度上這也是壹種平等,因為對於領導來說,這些權利也是不存在的!



510.習近平大撒幣對黨對國家對自己到底有麽好處?不這樣做有什麽壞處?是否達到了預期效果?(2)



Pitt ShSeptember 08, 2018

我覺得很多人,包括為600億洗地的人都忘了壹個根本的問題:中國司法體系和權利約束制度到底有沒有意義。如果可以好好回答這個問題,那這600億撒幣的事情又為何會發生呢?

無論妳撒幣的對錯與否,無論妳對外的政策如何改變,妳走的是怎麽樣的壹個征詢,驗證,公示和投票的流程?與把習撒600億說的多麽偉光正,為何不好好回答壹下,中國到底對共產黨最高紅色集權圈有沒有約束?為什麽他的政策,他的決定就是必須接受和絕對正確的?

還在為這件事洗地的人,實際上否認了中國老百姓的公民基本權利,也同樣否定了中國司法系統對最高權利的約束力。不過也對,如果壹心向黨,或者專心翻墻搞思想工作的,本來隊伍就是站定的,人家可能壓根就沒想過妳們老百姓有什麽決定權,司法需要去制約什麽中共權利,因為中共和習核心的決定本來就是唯壹且絕對正確的。

撒600億妳覺得正確,妳覺得是消化產能,轉換外匯儲備,妳認為比起這些所謂的司法監督,司法體系和百姓投票,知情,政府的社會服務機制,政府的公示,制約的機制都是狗屁,那我絕對有理由相信,當未來經濟大蕭條要犧牲百姓甚至爆發戰爭需要:“人肉盾牌”的時候,妳也壹定是支持的,畢竟在妳眼裏,任何民主的因素,司法的因素都非常礙眼都不適合中國,只有中共紅色高層的決策才是最英明最適合中國的。

不過確實修憲都修了,撒個600億算個什麽事,明天他對美國發射核彈我都不奇怪。

516.如何看待中國企業家、投資家拼命賺錢,最後可能都逃不過歸黨的命運這種現象?



PolarisSeptember 09, 2018
正常,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下,商人想要賺大錢,就繞不過壹個檻兒,官商勾結,利益輸送。越大的企業,匹配越大的官,甚至可能成為高層的白手套,而此時,商人的命運與官員的政治前途息息相關,官員給予商人政策優惠,商人幫助官員打通上升渠道,如果官員在政治鬥爭中失敗,那麽他的既得利益就會被瓜分,而代表他利益的商人也就跟著倒黴。在中國,什麽錢最好賺?就是別人不能做的生意,妳能做就能賺錢。有關系,只要做二道販子都能發家致富!

517.拋開政治不談 中國的網墻是否可以算作壹種互聯網商業上的貿易保護



如果中國沒有網墻 那麽如今百度 阿裏 騰訊是否還能發展起來
那麽是否可以說中國通過網墻 保護了國內的互聯網企業 類似於保護民族企業的貿易壁壘

Pitt ShSeptember 10, 2018

fricassee兄說的封閉環境導致落後我很贊同而且他說的也很詳細了,我支持他的看法,因此墻對互聯網的商業展沒有任何好處。

首先,互聯網的目的是縮短物理的距離,讓世界各地的人可以更好地溝通和聯絡,那麽首先我們壹直說互聯網,必須要做到互聯網吧?我在過去的答案裏曾經說過,中國所謂的互聯網實際上根本不能算互聯網只能算是自聯網,主觀上他並不與世界相通。

fricassee兄說到了越封閉越落後,然而實際上,墻內有壹種有很多很多受眾的理論,那就是:中國的互聯網服務在各種方面實際上已經超越了美國,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最便捷的互聯網服務。這固然有多年的媒體宣傳和輿論引導的作用,但墻內有很多人認為,在移動支付,網絡社區豐富度,互聯網言論開放度(笑)和互聯網的金融,娛樂產業上,中國早已超越美國成為世界第壹。

這個論調可笑麽?我們先來看看為什麽會有人這麽認為,以支付寶和微信的移動支付作為排頭兵,墻內的各種自媒體,官方媒體都在最近的3年內大肆宣傳中國互聯網的先進程度,從支付,到遊戲體量的世界第壹,從社區的規模,網民的規模,聯網的速度,到互聯網社區的多樣化進步,從知乎,B站,微博,到微信,旺旺,QQ甚至貼吧。這些閉循環的自聯網環境成為了中國很大壹部分網民引以為傲的中國式互聯網產品和服務。

然而,我開頭就說了,互聯網首先要互聯,其次才是服務和產品,所有中國大陸的所謂互聯網創新都是不討論“互聯”基礎,而避重就輕的討論空中樓閣(支付方便根本不能算本質上的改善互聯網體驗),先不說社區與支付形式國外已有或有同類方案,就說社區和互聯網在墻的“呵護”下自然而然的形成了壹個大部分為大陸中國人自我循環的封閉環境。

在fricassee兄的答案裏,他說到了封閉環境對互聯網和科技公司的巨大弊端,這是肯定的。我們可以看看這些年來騰訊與阿裏在海外的動作。在極為成熟和發達的歐美日市場,縱使有軟銀頭號資本家孫正義的站臺,在日本市場阿裏表現也是極度疲軟,毫無擴張可能,在印度市場,阿裏和騰訊通過巨額資金來收購和投資本地的互聯網與物流企業實現市場占有,比如印度的XpressBees,paytm和Flipkart,然而目前面對西方諸如PayPal,Amazon的競爭依然形勢嚴峻,這還是新興市場,美國與歐洲市場那就沒法看了,簡直是笑話,微信曾經壹度沖擊到北美appstore下載量前15,用戶基本全是華人圈,再有其他的比如騰訊收購海外遊戲公司(riot也就是LOL母公司)基本上這些中國互聯網巨頭在海外的戰略都不怎麽成功,小米這種在印度市場可以吃下壹半以上手機份額的靠的是巨額的天量級投資,我在過去的答案裏有寫過,小米的投資方包括他的股東高通為什麽會在最後時刻下註小米,手機這部分業務可以在以後的答案裏詳細說(牽扯到成本核算,利潤率等問題,中國很多互聯網巨頭如小米,阿裏,騰訊,甚至是步步高的砸錢方式和金錢來源是非常神奇的),這裏不拓展太多。能看得到的也就這些措施了,至於美國與歐洲市場,那是亞馬遜和谷歌等壹眾西方互聯網巨頭的天下,拿紅色支票本的阿裏和騰訊無論叫的多響,在國際市場上縱使馬雲家在納斯達克可以擁有數千億美元的市值也遠不是貝索斯和拉裏佩奇等人的對手,而以BATN(百度,阿裏巴巴,騰訊,網易)為首的中國自聯網生態,我壹般稱其為大中華特色紅色互聯網閉循環,真的很有特色,從知乎,B站這樣的媒體產出內容,到受到控制的淘寶,支付寶等金融工具上的商品和支付方式,無不透露出濃烈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味道。

第壹,互聯網企業之所以要自由,開放和聯通,政治和思想上的民主形式只是壹種原因,畢竟資本家不是那麽在意這些虛的東西,最主要的是讓無本萬利的互聯網公司(在fricassee兄答案裏已經解釋過,生產資料等成本需求極地,有電就可以,大部分成本來自於人力)可以更少的依賴於本土市場和本土的控制因素,比如電商超級巨頭亞馬遜,搜索巨頭谷歌和軟件巨頭微軟,他們難道只依靠美國市場和美國的環境嗎?確實,美國市場是他們最重要的市場,然而歐洲,日本,澳洲等地他們就不是占有率第壹了?就沒人用了?之所以開放互聯網市場,正是fricassee兄說的更多競爭和對抗,更廣範圍的擴大已方互聯網公司的業務和能力,相反BATN只能紮根於中共紅色土地,越來越深厚的依托於“中華民族”這個閉循環生態鏈的情況下,這樣的環境對這些公司的進步沒有任何好處,最簡單的就是看其的業務拓展和產品了,騰訊的遊戲(以收購和代理為主),阿裏的金融和支付,網易的山寨(笑),百度的無惡不作,在海外市場他們沒有任何的拳頭產品和內容,他們在本土固有的思維和模式也完全無法套用到國外市場,而即使雇傭國外團隊使用國外的套路來做產品也無法反哺本土產品和服務的進步因為政治制度和社會環境是完完全全的天差地別的,到頭來為了生存還是回到中共的懷抱和中國的紅土地上來吸血,他們知道只要中共存在他們就會永遠是巨頭,永遠還有去海外試錯的機會,這些企業因為有中共紅色家族的參股也壹樣屬於中共的裙帶系企業。因此這樣的環境下,他們又有什麽能力在世界市場上去攻城略地呢?靠趙家人給的紅色支票?別忘了,經濟不景氣,軍費大幅增長的前提下,這種行為是否還是受到鼓勵是有極大疑問的。

互聯網終究是三產,三產要創新離不開社會環境,壹個高度封閉的高壓環境內妳怎麽能奢求他去創新?而在中共統治下,創新的成本甚至不是金錢,而是自己的命。甚至,這個被稱為全球最先進的大中華互聯網環境竟然都不是與世界聯通的,嘖嘖嘖。

518.臺灣人怎麽看去大陸賺錢的臺灣人?



亂彈September 10, 2018
回答問題前,我先提兩點看法。

1. 錢和國家是兩回事。

俺曾在中國不同省分賺過RMB,但從來沒有人覺得我不愛國。

事實上我曾響應反黑箱服貿運動,也曾舉著臺灣獨立旗走在臺北街頭,我的行動比許多愛國人士還激進。

2. 面對中國,有些政治人物或藝人會面臨二選壹的困境。

要嘛說自己是臺灣人,被中國政府封殺;要嘛稱自己是中國人,企圖繼續賺錢,被臺灣民眾唾棄。

然而,其實很多人並不會遇到這個麻煩,第壹是因為自己沒沒無聞,第二是因為大家要賺錢。

臺企在當地雇用員工,當地員工不會想被解雇,也不會希望公司被政府搞垮。所以職場、商場最常見的就是把國籍當成禁忌話題,對大家都好。



至於臺灣人怎麽看跨海賺錢的臺灣人?

鹿ㄦ說的,很貼近大眾的想法。

我說點其它方面的。

1. 媒體對民眾有壹定的影響性,這是造成大家看法分歧的原因之壹。

有些人因為中共在國際上的作為而拒絕中國的壹切,有些人因為中國歷年的GDP增幅而覺得有機會發展。

可是至少要更深入了解中國的經濟面和政治面,才有辦法真的生存下去。 我相信親身在職場打滾的人,比看過數百數千篇文章都還有體悟。

2. 我的想法,現在想要西進的臺灣人,已經太晚了。

(此處特指到中國開公司的。想去中企當員工領工資的,會越來越簡單。)

早在五到十年前,中國政府開始對臺資關門放狗,意思是賺錢了不能跑,要投入當地繼續發展。

發展完了,會用環保法規、消防法規來對臺資施壓。

很多臺企撐不下去,只能回臺,留下來的其實前景也不樂觀。

當然,中國的各地保護特色很明顯,大環境之下仍有壹些轉圜余地。

所以在省級單位來找麻煩前,地級會先來告知,臺企也只能自己先停工。

這壹切都建立在人脈和利益上。

即使如此,現在能生存的縫隙越來越小,臺資撤出只是早晚問題。

現在跟我說要到中國賺? 我多半會勸退。

3. 即使有人脈和資金,我仍認為現在狀況對臺灣人越來越不利,要有逐水草而居的戰略準備。

換句話說就是順著中國政府的政策,從沿海往內陸跑,壹邊幫助地方發展壹邊賺錢。

當利潤低於生存線時,就是撤出的時刻。

(轉戰東南亞諸國是比較主流的作法,然而目前也已無先機。)

4. 如果真的在當地有龍頭地位,可以繼續撐著,中國暫時不會把它趕跑,例如富士康、康師父。

能做成這樣的,會把觸角伸到世界各國,本質上也是壹種避免風險。

我認為它們的策略很值得學習。



每個到中國賺錢的臺灣人,狀況都不壹樣,很難壹概而論,我說幾個例子好了。

1. A說未來要到中國發展服飾業,我勸她三思。

她沒有資金、沒有人脈、沒有經驗,對中國經濟了解也不夠深刻。

我敢說她的想法都來自雜誌,貿然跑過去只會被電得很慘。

2. B在上海已經奮鬥了數年,他的公司仍在草創期。

不過他在臺灣也有收入源,所以能給他經濟和心理的支撐。

我認為他前景樂觀,只需要壹些資金和機遇了。

3. C的上壹代就在中國發展二級產業,現在收掉回臺灣,交棒給C。

不過C自己和老公仍在中國開展新事業,所以也是兩岸奔波。

有人脈有資金有經驗,我認為C的選擇非常正確。

4. D的父親早期是臺商,哪裏有錢賺就到哪裏,典型的逐水草而居,目前收掉回臺灣。

我認為他父親是急流勇退,如果D現在再進中國,沒有優勢可言。

5. 之前和前輩們到浦東。

我意外發現C在浦西,於是抽空相約吃飯,非常純粹的相聚,這是為了友情。

同時的,其它前輩到浦西和市委吃飯,這可就沒有友情可言了,船過無痕。

這就是現實,軍區、環保局、什麽委員什麽書記..人脈不都是吃出來的,哪裏人都壹樣。

我覺得每個前進中國的人,都在辛苦的奮鬥,沒有人有本事賺輕松錢。



做個總結,早期去中國發展的都是勇敢的人,留下來的是堅強的壹群。

(評論有說去地獄賺錢的,其實沒說錯,二十年前臺灣人就是這麽想的。)

現在去的,勇氣可嘉,但不會是最好的選擇。

最後,沒有壹個地方可以不勞而獲,在臺灣競爭不過別人,在中國也很難闖出壹片天。

專業知識、學習力和膽識,比在哪裏就業還重要。


519.現在有余房的家庭是不是應該立即拋售房產?



雖然許多城市房價表面還在漲,但事實上已經出現了有價無市的現象,由於消費枯竭,樓市空有高價而無人問津。
這是否意味著樓市已經在崩盤前夜,現在適當降價拋售余房是最後良機?


不二September 10, 2018

如果有能力做資產轉移,是最好的,肯定賣。

如果負債比較高,趕快賣。大陸現在就是債務危機,壹旦爆發,房子不值錢了,大陸又沒有破產機制,債務不會被消滅。

如果是急用錢的情況,其實可以選擇的余地不多,這不用多說。

剩下的情況就要多多考慮了,“余房”可以被視作壹個金融理財產品,現在雖然跑不贏貶值速度了,但由於和地方政府綁定,相對而言有壹定保值意義。如今的形勢,經濟不振,國進民退。其實樓主的憂慮不僅僅在房地產行業有,其他行業也大致如此。

以上我都是站在保值角度思考的。若是還想賺錢,個人比較相信壹句話,經濟上行靠需求,經濟下行靠投資。



520.專欄文章: 地方債再度狂飆



現代中國September 10, 2018
地方政府正在瘋狂發債。

僅8月31日當天,浙江、山東、湖北發行了超過1200億元巨額的地方政府債券,直接導致財政部政府債券發行系統癱瘓。不過這也阻擋不了地方政府的熱情,湖北直接改用書面形式來公布債券發行應急投標書。 這場加急加量加速度的沖刺,已經擁有驚人的成績——截至8月底,地方政府債券累計發行約3萬億元。按照年初設定的近4萬億元發行計劃以及財政部要求,還有近1萬億元的地方政府債券將主要集中在9月完成,加上7月的7569.5億元、8月的8830億元,今年三季度累計發行地方債高達2.6萬億元。

我們真是在個大時代,時代的計算器,動輒上萬億。

按照發債投標書顯示,這些數萬億計的水,除了用來置換債務,還將主要用於土地儲備、棚戶區改造、收費公路、水利建設、學校建設、環境保護等基建項目,重點支持鄉村振興、粵港澳大灣區、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等重大戰略。 說白了,發這些債主要就是用來還舊債以及搞基礎建設。未來幾個月,基建及相關行業將是最有錢的行業,也將會支撐起四季度中國經濟的增速。

經歷了這半年去杠桿帶來的沈寂,地方債如火如荼重新上路,是有著政策鋪墊的。 早幾天,銀監會下發通知,要求地方政府債券將參照國債和政策性金融債,不再對銀行承銷比例有20%的上限。也就是說,銀行在地方債方面,可以大膽放開購買地方政府債券。

地方債,是地方政府及地方公共機構發行的債券,簡單來說,就是地方政府為籌集資金,向銀行機構借錢欠下的債務。這些舉債回來的錢,壹般用於交通、通訊、住宅、教育、醫院和汙水處理系統等地方性公共設施的建設,以當地政府的稅收能力作為還本付息的擔保。 按照銀監會“16號文”裏規定,商業銀行投資部門投資於本行所主承銷債券的金額,不應超過當只債券發行量的20%。此前地方政府債券適用於此規定。 此項政策,最大的沖擊不在於多少比例的“自賣自投”,而是變相調低裏地方政府債券的風險權重。由於國債壹般被認為是無風險債券,參照壹般性存款對待,不存在任何比例的限制。如果銀行承銷地方債也被認為是參照國債的零風險權重,那相當於從信用級別上告訴人們,地方政府債券風險為零。 有這項背書,銀行自然獲得銷售的信心,並且可以用更多資金購入地方債。地方債發行規模也將繼續擴大,發行量將繼續增長。

債券的風險權重,是衡量投資產品總體風險的壹項指標。資產風險權重越小,其安全性越高,如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風險權重為0%。地方債的風險權重壹直是20%。 由於銀行需要預留相應的流動資金,以應對風險可能會帶來的損失,防止銀行因為資金鏈斷裂破產。至於具體預留多少?就是按風險權重比例來了。比如金角銀行貸給銀角政府的地方債市100萬,地方債風險權重是20%,那銀行需要在流動資金裏鎖定20萬來應對不確定風險。這個比例是巴塞爾協議規定的,全球商業銀行都會遵守這個協議。 早陣子風傳,財政部要把地方債風險權重調降至零,也就是說要標示地方債是無風險的。以此釋放2~3萬億的資金。

這是什麽概念呢?截止7月末,商業銀行持有的地方政府債余額約為16萬億(不包括下文提到置換以後的債券)。如果將地方債的風險權重統壹降為0,16萬億x20%,相當於商業銀行可以釋放出3.2萬億的資金,再用於地方政府貸款。

不過傳言壹出,被認為是要搞大水漫灌,罵聲四起。最終地方債的風險權重沒有直接調低,而是通過變相途徑達到的調低的效果。 這不是第壹次給地方政府債券送上的禮包。

8月中旬,財政部就發文要求地方政府加快地方政府債券發行,也就是說,財政部催著地方快點借錢。並且官方進行建議,這些債券的投標利率比同期限國債的收益率上浮40個基點,並且有免稅優惠。所以,不僅是發行限額放開,信用背書做足,連收益率都給調上去了。上頭為地方政府拿到錢搞基建真是操碎了心。

隨後,地方政府新增債券發行提速,也就出現了8月31日單日發行1200億的發債神話。由於上半年消費、投資、固定投資不振,要刺激經濟,基礎建設是最後壹個放水閘口——固定投資的三個組成部分之壹,剩余兩者是制造業和房地產。7月底中央政治局會議要求下半年加大基建投資,並在財政政策上做到配備,加快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和使用。

說白了,就是基建狂魔又要放出來了。 此前,地方債的壹級市場都門可羅雀,無人問津。不過自8月中旬以來,城商行、農商行、券商自營盤等都前往承銷債券的券商談合作。此前他們配置的多是國債、國開債,這次都開始配置了地方債。

所謂壹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簡要區分,就是投資市場和交易市場。 壹級市場的火熱,同樣傳導到了二級市場。二級市場的散戶投資者們也開始了進行交易。畢竟,免稅優惠加高出國債40個基點的收益,還是具有相當競爭力的。在以前,這些產品是不號召壹般老百姓直接參與購買的。 目前五年期中國國債收益率是3.433%,1個基點=0.01%,亦即是,五年期的地方債收益率是3.433%+0.4%=3.833%。 券商行業也對地方債承銷權限進行了激烈的爭奪。不少承銷地方債的券商都承諾將手續費全部返還給投資者,如近期發行的“18湖北債”,承銷商就聲稱:投資2年期債券返費0.05%,7年期和10年期返費1%。而目前地方債的手續費就是3年以內收取傭金0.05%,3年以上收取傭金0.1%。

也就是說,券商不賺錢,都要把地方債的承銷權拿到手。這有其本身想獲取投資地方債的因素,更多的是想以此爭取到地方的財政存款。

除了券商,交易所市場的地方債發行數量也出現了井噴。上交所承銷的地方政府專項債,月度發行量就從3月份的148.05億元,暴增到8月份的2645.21億元,增長超過17倍。8月份全交易所市場公開發行的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為5054.1億元,上交所則占據了壹半的份額。 為了快速拉升基建投資,國務院、銀監會、財政部、發改委、銀行、券商、地方政府各方合力,將地方政府債券大水閘重新打開。

當下的很多事情,早在二十多年前就已有肇因。 1992年8月,國務院發出《關於實施新國民經濟核算體系方案的通知》,中國開始從以往的計劃經濟的物質平衡核算體系,正式轉入適合市場經濟的國民經濟核算體系。這時候,GDP成了中國最為重要的經濟指標,也成為官員們政績考核機制裏邊,最為核心的經濟指標。

地方要發展,官員要升遷,首先搞基建,再吸引外資。這成了很長壹個時間的套路。由於《預算法》同時要求地方財政收支上不得出現赤字,分稅制改革以後,地方拿到的錢只夠日常柴米油鹽。所以,要搞基建,要有發展,地方政府必然會以舉債的方式來把自己從這個局裏解綁。 不過,根據1995年實施的《預算法》規定,地方政府不得發行地方債券,同時禁止直接向金融機構借錢。地方政府從來不缺鉆研規則的人。既然中央要求地方政府不得舉債,那企業總可以吧? 於是,地方政府找了壹個繞道發債借錢的辦法——由地方政府成立壹個企業,也就是所謂的“融資平臺公司”,例如城市建設投資公司、城建資產投資公司、新城開發公司,各地叫法不同,但他們的目的都是幫地方政府融資,從而彌補政府進行開發時的資金不足。那些負責提供貸款的商業銀行和企業對此心照不宣,因為在他們看來,地方政府是不可能賴賬的。

壹開始,由於中國債券市場處於起步階段,地方債的發行規模較小,1999年~2004年的城建投資類企業債券發行只有8支,總共156億元。 2008年以後,壹切都變了。 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2008年底國務院推出了4萬億投資計劃。事實上,這4萬億裏邊,中央政府安排的資金為1.18萬億,剩余的由地方政府自己解決。

為此,中央政府給與了政策上的配套支持,安排發行地方政府債券2000億元,用以緩解四萬億計劃裏地方政府配套資金的壓力。 同時,央行與銀監會聯合發布指導意見,首次由官方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政府組建投融資平臺,發行企業債等融資工具”,並取消了發債的總額限制。地方債的洪水之門,由此打開。

從2008年到2010年,全國融資平臺由3000家驟增至6576家,總貸款額則從1.7萬億元增至4.08萬億元。就此,雪球壹直滾了十年,增速火爆。以貴州省為例,自2013年至2015年,貴州的政府債務便由4622.58億增至9135.5億元,三年激增97.63%。 在2018年,官方公布的地方債約26萬億元,但由於地方債此前是法律不允許的情況下曲線行程的,因此發行等數據並不透明。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賀鏗曾在壹個會議場合表示,中國地方債的總規模為40萬億左右,並且地方政府信用很差,“沒有壹個想還債的。現在欠的這些債不說還本,還息許多地方都還不起”。

根據公開財政資料統計,截止2017年底政府債務總額前四名是:江蘇(12026.28億元)、廣東(10730.60億元)、山東(10196.80億元)、貴州(8607.15億元)。在國際上,同行的負債率經濟線是60%。政府負債率=政府債務總額/GDP。事實上,大部分省市早已超過60%。 以貴州為例,其負債率高達179%。這個債務意味著什麽呢?貴州今年1~4月的財政收入為560.44億元。我們以4%的利息水平計算,貴州這些負債,壹年的利息就達到了344.29億元。從2018年1~4月的財政收支數據可以看出,除了上海、浙江這兩個省市,其他省市的財政收支都是入不敷出的,貴州的財政缺口998.31億元。

僅顯性債務,寧夏(226%)、貴州(179%)、遼寧(169%)等7省債務率便已過線。如果再加上隱性債務,除了海南(75%)、西藏(4%)幸免於難外,其余29省都過了“及格線”。其中天津(542%)、北京(452%)、貴州(359%)位列前三甲,就差發獎狀了。 所以,賀鏗說,有些省份跟他說,“現在要讓我還債,我工資都發不出來,財政困難得很”,這確實是已經普遍存在的問題。要知道,1-4月,全國的財政赤字達到2萬多億元。全國只有浙江和上海財政有點兒盈余,其他都入不敷出。 所以我們見到很多地方公務員、教師都發不出工資,早早就開始了共克時艱。

地方財政困難,有地價不振、實業雕敝等原因,當然不能籠統地扣在地方債頭上。 只是越是到了這關口,地方政府越不可能還得了那些龐大的債務。如果上級政府像他們所聲稱的“不負責兜底”,地方政府的收入連利息都還不上。這會有什麽後果? 由於中國的地方政府不存在破產問題,因此,金融機構並不擔心償還問題。地方政府還不上,有省裏買單,省裏不行還有中央兜底。地方政府去發行債券,基本都是拿財政收入和土地使用權做抵押,以向商業銀行、投資基金等換取大量貸款。

這十年來,各地的經濟支柱產業都是房地產。作為抵押物的地皮價格越高,地方政府能跟銀行舉債的規模便越大。地皮的價格,利用各個概念、各種手段炒上去便是。房地產泡沫越大、房價越高、地價越高,地方政府能發展的經濟規模就越大。至於房價合不合理,政府不會太在意。畢竟他們掌控了所有供應。 通過控制供給,讓土地及房地產漲價,地方政府將部分債務過渡給了房產商,房產商再轉給了居民的房貸。所以,嚴格來說,房地產不存在市場,它不過是政府的金融工具而已。

從地方政府角度,每壹任官員在壹個地方也就五年,五年的政績決定了往後的仕途,因此,極盡辦法舉債,留下爛攤子給後任者或者上級財政便是。但後任者也不是傻子,沒人願意歡歡喜喜把鍋給接過來。因此,後任官員只會通過借新債還舊債,並且提高債務規模的方式,讓整個流程繼續運轉起來。地方債的雪球,也因此越滾越大。如果房價掉了下來,整個雪球會爆炸;如果整個經濟面不理想,更會提早出現系統性的危機。

在2014年前後,這種危機已經出現苗頭。當時壹二線城市房價趨於平穩,三四線城市銷售不暢,庫存越來越多。2015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平均降幅20%有余,各地方政府可支配財力下降,對債務按期償還的保障能力有所減弱。地方政府的土地賣不出價錢,鋼鐵、水泥、建材、化工等行業庫存過大。和地方政府壹樣,國企央企也面臨著債務危機的壓力。

為了延遲危機的出現,棚改貨幣化安置和環保壹刀切這兩項運動,搭配著央行定向放水出現了。前者讓房地產價格飆升;後者讓壹系列中小企業關閉,供給少了,央企國企上市公司所掌控的資源價格同時上漲;配套者讓壹二線城市地王頻爆,房價飛漲。政府財政收入由此大幅增加,地方政府也償還了壹部分債務,為下壹步的債務置換提供了操作的空間。

地方舉債搞基建,基本以規模與量為目標。並且地方政府還債或者說還利息,很難通過基建設施本身造血產生的資金來完成。比如地鐵、高速公路的收費,遠遠比不上本身造價與投入,並且有很多基建項目有公益屬性,比如橋梁、水利、公園、健身廣場等,基本不產生效益。

壹般情況下,政府還錢的來源,不外乎兩個,壹是基建設施完善以後帶動土地價格的提升;二是基建完善以後,人口和經濟的發展帶來稅收的增加。這樣壹來,壹定時間內,新增的財政能覆蓋基建的投資,政府也就將錢還上了。如果覆蓋不了,很明顯政府還不上了。就目前的數據,政府舉債規模,遠遠大於其財政收入。

因此長期以來,地方債的沖銷方式,主要以央行放水和借新還舊來維持。在這兩年裏,風險越積越大,已經開始出現失控現象,地方政府也不敢再進壹步舉債。 所以怎麽辦? 1,繼續放水:央行印鈔買地方債,把錢發給銀行,這樣壹來地方債規模變小了,但相當於把病癥給拖壹拖。關鍵是放水的話,貨幣將貶值,匯率難保; 2,債務延期:繼續延期,不過是拖延了償還的時間,事實上地方政府已經扛不住利息償還的壓力,利息變債,雪球依然在滾動; 3,債務置換:債務置換,看起來跟債務延期差不多,但關鍵是將原來債務換成利息更低債,債務期限更長,地方政府壓力因此縮減。 就這樣來看,明顯是方法3比較可行。然而銀行和信托等金融機構很難跟地方政府達成壹致,因為利息降了明顯減少了盈利,並且期限延長將占用銀行的貸款額度。不過如果債務崩了,坑到的首先也是銀行。因為地方政府是將債務通過土地等抵押給銀行,若是爆雷,趟雷的還是銀行。但是銀行不能倒。所以銀行需要妥協。

同時政府也需要將債務降到可承受利息範圍,所以債務規模也需要降下來。也就有了上邊說的棚改和房價飆升的操作。這壹頓操作下來以後,地方債規模依然不小。不管怎麽樣,債務置換確實開始了。 2017年2月,財政部下發通知,推進發行置換債券。在地方債券裏,3、5、7年期的城投債,利率都在4%左右。這頓操作是這樣的,比如原來3年期4%利率的債務,通過置換債券變成了5年期2%。這樣壹來,地方政府短期內要償還的債務和利息就大幅縮減。2018年8月底,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來替換約14萬億元的地方債務,債務置換任務就此完成。

事實上這波債務置換,雖然從法律層面不算,但本質上就是違約。這次債務置換的原因,不外乎政府還不起債了,然後進行了破產重組。完了以後,地方政府欠債的規模並沒有減少。只是借新還舊的遊戲重新再來壹次。所以拖到最後,只有壹招,也是最常用的壹招——國家出面推動,央行印鈔票,稀釋老百姓手裏的錢。等於向全民征收地方債稅,給地方政府買單。 這壹次,水提前來了。不過,目的是再把基建搞上去。只是別忘了,地方債再度狂奔之前,身後還有壹大筆債務欠著。

521.專欄文章: | 馬雲:出來混,遲早要還的!



紙風箏 September 11, 2018

最近有關馬雲的退休傳聞,猶如壹枚突如其來的重磅炸彈,在中國激起巨大的輿論漣漪。

記得早些年,世界曾掀起壹股慈善風,比爾蓋茨和巴菲特滿世界勸捐,期間也找到了馬雲。當時馬雲回應地很機智,問巴菲特幾歲,股神答曰80,馬雲笑懟,我到80歲也可以捐呀。而如今,不過五十出頭的馬雲,卻突然表示將要退休,專註於慈善事業。

對壹個年富力正強的企業家來說,這個時候選擇“還”,是否提前嗅到了某種政治氣味?眾所周知,中國是個有著政商結盟傳統的國家,因此每逢政治巨變,商賈們無不以破產或牢獄之災的方式完成了財富交割。

馬雲的智慧是公認的,眼下的經濟風暴離中國只隔壹道紙墻,選擇此時退休淡出公眾視野,並以“慈善”的名義讓渡資產,或許才是實現“泡沫人生”軟著陸的最佳方式。作為“久經沙場”的人,自然深諳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道理,早還要好過晚還,主動還也好過被動還。

這也讓我想起幾個月前450名中國富豪聯名起訴美國政府的事情,原因是不滿美國投資移民的排期太長。花50萬美金居然還排不上隊,其中數百位富豪情急之下就打算去告美國政府,以謀求縮短排期。可見中國有錢人出逃的情況有多嚴重,他們有多迫切,就說明他們有多焦慮。

美國大使館前排隊辦簽證的國人

我不止壹次說過,社會是壹個整體,壹旦底層被壓榨掏空,就會開始轉向中產和富人抽脂。其實中國的底層人民也從未真正充實過,只是經濟在增長狀態時會掩蓋壹些問題,而壹旦經濟滯漲或下行,政府的財政開始緊張,那就只能將針管插向中上層,也就到了“還”的時候。

自範冰冰風波後不久,娛樂圈的高級韭菜們正式迎來收割季,明星工作室的稅率從6%,壹次性提高到42%。政府則表態,限十月底,各路藝人必須補繳完稅,過時將抽查。因此這段時間大明星們都在忙著補稅。

明星是富人當中的特殊群體,這種特殊性在於,他們賺錢的方式相對輕松,對社會的貢獻也較小,所以被征收高稅也算合理。但是,政府征稅的目的並不在於調節社會財富平衡,而純粹是為了填補自己的財政窟窿。因為壹旦“斷糧”,它自己也算是混到頭了,同樣得“還”。所以在求生欲望下,他們同樣將鐮刀伸向了企業和個人。

最近壹封寫給祖國的“情書”感動了無數人,還是壹封訣別信。執筆者為杭州的壹名年輕媽媽,從小接受愛國和愛黨教育,有著極強的集體榮譽感,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紅粉。

不幸的是,她也是位屁2屁跑路事件的受害者,當她多年的血汗錢被詐騙集團圈走,想到了她的祖國時。不料立案月余沒有絲毫進展,當局既不抓人也不追回資金,她自己反而成了維|穩的對象,還親眼目睹了上F維|權|者被警|察暴力驅打的場景。瞬時三觀崩塌,愛了這麽多年的國,竟也“還”了,信中的最後壹段是留給她女兒的,告誡她好好讀書,將來留學移民。可見絕望之深,隨後,便上吊身亡。天朝的媒體,沒有壹家敢報導。

這是第壹件金融難民升級事件,我真怕會有更多的人撐不住,其實錢真的並不是關鍵,沒了可以再掙。但是堅持了那麽多年的信仰,卻發現是謊言,真的不是常人能夠接受。就像有壹天,韭菜突然發現自己深愛了那麽多年的對象,竟是壹把鐮刀。

這次的屁2屁事件,壹次性割走了數百萬金融難民,數以萬億計的人民幣後。很快中國消費降級的說法就慢慢傳開了,榨菜和二窩頭的銷量暴漲,相關股票都將近翻番,可見央媒提出的共克時艱已基本兌現。

不過日子這東西,沒有最苦,只有更苦。再過幾個月,稅務局將全面接手社保,這把伸向企業的鐮刀,無比鋒利。

中國的綜合稅率高達68%,號稱死亡稅率,在這種營商環境下,絕大多數企業為了生存都迫不得已做假賬,以及在員工的社保上做些手腳。而政府在未減稅的情況下,讓社保入稅,就等於將企業逼上絕路。而且現在多地甚至已經開始追繳社保,以補財政漏洞,這種殺雞取卵式的政策,必將重創中小型企業,預計壹波失業潮將要來臨。

這又讓我想起溫|家|寶在換屆前夕於記者會上講的壹段話,他說如果政治改革跟不上經濟發展,那麽這些年取得的經濟成果,很可能將化為烏有。翻譯地通俗點,就是再這麽混下去,遲早要還。這是他即將結束政治生命前的壹段忠告,我壹直牢記在心,畢竟“人之將S其言也善”。

中國開啟工業化也就短短幾十年,從未真正經歷過經濟危機。但是,我認為也沒必要過渡懼怕經濟危機,其實經濟出問題就跟人生病壹樣,他是在提醒妳趕緊治療。如果妳放棄治療,繼續作下去,那才會真正出人命。對壹個國家來說,也就是壹個改革的問題。

經濟危機實際上也可以看成是壹個社會在工業化過程中所面臨的危機,從這個角度來看,問題會簡單很多。

發達國家為何為此看重工作崗位,因為工業社會的關鍵就是保障就業,而保障就業的前提是需要維持生產,維持生產的前提是需要與之等量的消費,而保持消費就需要老百姓有錢。如果參考發達國家的標準,壹個社會維持70%的中產家庭,其旺盛的消費能力即可化解經濟危機中的生產過剩問題。

二戰前夕經濟危機曾廣泛爆發於世界各地,其中美國是第壹個進行有效改革的。如果我們借鑒其方案,現在應該大幅減稅,來提升企業活力;然後削減臃腫的體制,以節省財政開支;接著設定最低時薪,並嚴格控制八小時工作制,因為這樣既可以提升勞動者消費能力,又可以增加就業崗位;最後再破除壟斷,實行真正的市場經濟。如此,才能真正解決危機,並穩步走向強大。

但是從中國這些年的表現來看,幾乎恰恰相反,稅越收越重;財政供養人員越來越龐大;勞動者的收入跟不上貨幣貶值;中小企業壹批批倒閉,而壟斷的企業卻在不斷壯大。

工業社會需要壹個清廉的,無經濟損耗的,僅僅起調節作用的政府,可是他們做不到。所以真正的危機並不是經濟,而是人心,那些口口聲聲說愛國家愛集體的人,卻無不只顧個人利益,把國家把人民壹步步拖入深淵。

現在的中國跟壹百多年前那會兒真的很像,時代需要的是壹個正常的,隨文明趨勢的國家,但是那些人卻總想做不正常的人,反其道而行之。但歷史的教訓依然鮮血淋漓,那些始終在這條道上混下去的,最後無不是“還了回去”。


522.在臺灣聽到謝謝等禮貌用語不離口形成原因是什麽, 大陸社區為何沒形成?



Ed ShenSeptember 11, 2018
文化傳統的載體是人。大陸還是那片大陸,但是上面生活的人卻早已沒有那群人了。試著思考下:戰敗後逃亡的是民國哪壹個群體的人;建國後被打壓改造、迫害致死的是哪壹個群體的人。

“倉廩實而知禮節”。傳承的文化,禮儀,生活方式等等,在壹次次“改造”、“清算”當中已經蕩然無存。逝去的生命以近億計數。改造文字,改造思想,破壞寺廟、古文物。西方文化我們不要,自己的傳統文化也不要。新文化的寶貴成果也不要。我們要的是沒有文化,是破壞文化。對外宣稱自己是“上下五千年”,而妳如今踏在這片土地上,可還剩有幾絲文化底蘊?

只可惜了那群相隔百年的九零後——中國在壹百年前已經快要看到的曙光,在後半個世紀裏前功盡棄。

523.哪些國家是假民主?



請說出理由。

水淺茶輕September 11, 2018

真民主的國家就壹條,就是依法治國,非要再加個條件,就是司法獨立下的依法治國。沒有這兩條的都是獨裁國家或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國家。

非民主國家的重要特征體現在統治者或者統治階級對司法體系的強力幹預。比如可以任意幹預司法體系(菲律賓),黨管司法(中國),軍強法弱(巴勒斯坦、泰國),官強法弱(印度)。

526.如何看待面向海外的微信自媒體散布假新聞?



我在微信上關註了壹些目前所在北美某國的公眾號,本意是閱讀壹些餐廳推薦和優惠打折的信息,可近期發現這些公眾號經常會發布壹些標題黨、聳人聽聞、甚至是編造扭曲事實的新聞。許多華人自身英語水平有限,不願閱讀英文媒體,就依賴這些公眾號作為在當地生活的新聞來源,也沒有去自主確認新聞來源真實性的覺悟。久而久之這些人的政治觀點會被這些公眾號帶得越來越極端,與現實脫節。我曾經試著向這些公眾號的小編反映他們的新聞不實,可是他們的行為並沒有因此而改變。微信內部的舉報功能我也使用過,可很明顯相關的騰訊審查團隊並不在乎與中國敏感話題無關的謠言。所在國相關部門也沒有門路可以將這類信息舉報,因為沒有調查中文內容的意識或資源,再加上如何定義假新聞及其危害會牽扯到言論自由,相關部門普遍不願意發動調查。作為個人我不知道面對這種行為能夠采取什麽行動。


JafaSeptember 12, 2018

那些每天看英文版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CBC、經濟學人,並且能通過分析形成自己見解的華人,其實是華人中的異類。

而那些嘩眾取寵、造謠傳謠的海外微信自媒體,才代表了絕大多數海外華人的真實素質。

別看海外華人尤其80、90後新移民大都有洋學歷,其實真實情況就是英文大都不怎麽樣,基本只看公眾號、中文電視劇和綜藝節目。偏愛聳人聽聞的新聞標題,喜歡曲解、捏造不實新聞,喜歡道聽途說、傳播未經證實的十八手消息。

舉例來說,比如關於所在國交規或者海外駕照使用規則,遇到不懂的問題,按理說動動鼠標查下交通局官網,或者發封郵件咨詢壹下就完事了。但絕大部份華人的選擇是非但不咨詢官方,還偏偏要找個英文還不如自己的華人老司機問壹問,然後認定後者說的才是正確答案。

生活中移民、購房、購車等等無壹例外,因此滋生出無數騙子、黑中介。

有這樣的讀者群體,公眾號水平差也就不足為奇了。

我現實生活中就認識個海外微信公眾號寫手,在國外水逼大學營銷專業混了個文憑。英文爛,沒有閱讀英文材料的習慣,連英文新聞標題或者英文圖表標題都整不明白。批判性思維、分析能力為零,言談中呈現出外向型自戀人格,喜歡用非常絕對的口吻對自己不了解的話題大肆逼逼。

可那又怎樣呢?畢竟國人就吃這壹套。

另外據我所知,好幾個打著北美、澳洲旗號的公眾號,其實是國內媒體公司在運營,采編播過程有沒有海外華人參與都不壹定呢。保不齊找個沒出過國的中國大學實習生,隨便翻譯幾篇英國太陽報之類的小報文章就交差了。

其實壹代華人移民,大都是遊離在所在國主流社會之外的,對國外的社會、政治問題的了解也十分膚淺,基本屬於壹知半解、胡亂站隊表態的狀態。

海外華人的上述現狀,導致越理性、越融入洋人社會,就越脫離中國人社群的普遍狀態。



527.香港獨立之後,香港的房價問題能否解決?



香港的房價問題是共產黨造成的還是本土資本家造成的?

fricasseeSeptember 12, 2018

大致上不能,但總體來說有解決的可能,比較可能的反而會加劇或者暴跌,這兩者任何壹個都不是正常反應。

香港房價成因主要有兩個問題,第壹是香港土地太少,第二是香港頭兩屆政府政策出問題。

首先香港雖然有很多的第三產業,但政府的收入因為低稅的問題,所以雖然有大量稅務減免讓商貿金融繁榮,也造成了政府收入困境。

香港政府高度依賴土地財政收入,另壹方面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對財政穩定有很大需求,無法進行長期赤字政策,香港的人口與土地產業都不支持通過產業擴張來支持赤字,所以為了安全,赤字財政不是壹個好的做法。

這也就導致了香港的土地昂貴,最大受益者肯定就是政府本身,開發商其實並不是傳統所說的那種地產霸權或者官商勾結,開發商也是高地價的受害者,因為外部資本湧入,香港政府又要限制外部炒家,而本地房價早就超出了市民負擔,開發商購地成本過高,香港人工費用高,所以只能堆高房價來回本,他們本身也支持著香港機電或勞工藍領產業。

而房產在香港往往關聯大量基建,這也帶來大量的就業,地產開發商反而屬於夾在中間,雖然他們賺了很多,但並不是罪魁禍首,買地不開發或者閑置,都是受地價問題影響,真正出地就有錢賺的,其實是香港政府。

可問題就來了,香港政府的大量社會福利支出,非常依賴土地財政,如果突然推出大量土地,會導致樓價暴跌,市場需求小於供應,變相造成滯銷,然後還房貸的負債者紛紛破產,重演97年受外部影響的悲劇。

同時大量推出過多土地,就算賺到了,因為港元與美元掛鉤,無可避免會被通脹問題侵蝕,壹年內有大量盈余,之後就是多年的財困。

只要沒有穩定的財政收入,香港的公共支出會陷入停頓,土地財政等於變相的稅收。

董建華到曾蔭權兩屆政府,為了穩定房價,延遲了逐漸增量的土地政策,導致政府出地大量減少,堆積了開發需求,而後續政府也沒法壹下把漏的地補發完,否則還會導致地價暴跌,全香港都會有損失。

最著名的就是孫明揚的孫九招,本來香港的房屋,壹是私人樓宇,壹是公屋與居屋為首的政府房屋。

前者是作為壹種投資資產,後者是作為壹種自用的居住攀升階梯,從租公屋到居屋,比市價都便宜許多,完全滿足居住需要,還能帶來大量的經濟效應與居民區。

然而,孫九招對公屋和居屋的興建造成了停滯,而需求者大量增加,造樓速度是沒法加快的,每年只能堆那麽壹點出來,如果需求者增速大於樓宇開發速度,那問題就會壹直堆積,然後需求者極多,又必須負擔高樓價,無論買不買樓,都會因為地價問題被剝削,比如租金。

著名的鴿子籠和劏房,原本雖然也有,但真正開始大範圍興起並且成為壹個極為尋常的日常話題,就是在董建華與曾蔭權任上發生,孫九招直接導致這個問題爆發,就是因為公屋和居屋興建幾乎停頓,對私樓需求大量增加。

所以說,香港房價問題,人禍因素是非常大的,這裏說完了政府的鍋,再說說別的人禍。

香港房價跟中共是有關系的,目前來說,香港不能解決房價,主要是因為政府施政力度不足,執政政府受高地價得益的權貴投票,立法會也主要以壹些傳統鄉紳或建制派把持。

最終結果就是特首當選需要考慮權貴與新界鄉紳的利益,不能完全站在政府的中立角度施政,所以才有了要開發郊野公園的打算,假設完全普選,競選者可以不需要考慮太多利益,只需要考慮選民與政黨,能最大效率的施政,不受背後既得利益集團的阻礙。

實際上,這些在新界的鄉紳和權貴,在香港各地都持有大量的土地,比如前幾個月提到了粉嶺的高爾夫球場,被媒體質問時,就找各種奇妙的理由來搪塞,實際上這塊政府土地包給了他們以後,壹年才幾千人使用,沒有預約或熟人帶,根本不會被受理服務,卻被說成是培養香港未來高爾夫運動的最佳地點,但傻子都知道香港不要高爾夫也完全可以,高爾夫運動對香港來說沒有優先度。

而這群人,剛好是中共香港統戰最中堅的力量,這也就導致壹個完全普選的政府是不會被他們接受,必然站在中共立場,中共存在壹天,都會給他們背書,互相拉攏利用來維持自己的利益。

獨立之後,首先有兩個方面的好處,第壹是解決普選,上述也提到了。第二是可以吞並周圍土地。

香港目前困境事實就是土地真的很少很小,山地過多,開發成本高又費力不討好,所以在房屋問題上遠不如新加坡做得好。

如果能得到周邊的大量土地,比如深圳壹帶的土地,或者幹脆與深圳合並,然後以香港政府為唯壹政府,土地可以得到大量舒緩,還能得到更多的勞動力,恰巧舒緩香港勞動力嚴重不足的困境,三和大神輸出到工地或農地上,好歹是有工作有奔頭的。

在不得到大陸支持的前提下硬獨立,只會導致災難性的後果,而事實上從制度上講,只要沒有中共控制與統戰,香港已經事實上獨立了,政府與稅務系統都跟國內不相容,中共崩潰後,基本法作為憲法性質的存在就等於失效。

關鍵問題是要解決香港土地本身就太少的問題,所以吞並土地不可避免,能獨立肯定是天下大亂,趁亂吞並土地是最合適的做法,失去中共背書,沒有了基本法這個擋箭牌,建制派和選委會的權貴就沒法指指點點,政府跟法院都會更支持廢除功能組別,之後施政自由度就更大了。

不過真到那天,難民偷渡問題會大於香港樓價。


528.臺灣人如何評價兩蔣?



鹿ㄦSeptember 12, 2018
個人意見

老蔣的評價,普遍爭議性比較大。反對者怨恨著他,實行長期的威權統治。對島內菁英進行清算,壟斷了政治參與的權利;但也會有支持者,認為其捍衛了中華民國的存在。對臺灣本身,也有建設與開發的貢獻。這個評價的歧異,迄今仍深刻影響著臺灣的政治。有部分人認為要進行平反,不應該留存像是銅像等強人崇拜的象徵,因此發生許多抗議事件;但也有人反對,認為他仍是重要的領袖與人物

小蔣的民間評價,平均而言就高了非常多。這主要是因為在他任期內,大力推廣民生企業與出口導向工業,使臺灣迎來了經濟起飛的時刻。不過,對於其對於民主化的貢獻,存有歧異。支持者認為他解除戒嚴與報禁、黨禁,對國民黨進行內部改造,是民主化的大功臣。反對的聲音則認為,民主化的主要原因,是由於民間與黨外人士對體制的沖撞,蔣經國本身只是壹個間接的作用

順便壹提,在臺灣的學校,遍布著大大小小的蔣公銅像。下面的圖是其中壹所高中,廣場上的銅像。每到12月的時候,學生就會替它戴上聖誕老公公的帽子,好好地打扮壹番。不過呢,在上次跟朋友去的時候,銅像已經「被轉型正義」,消失在廣場上了

530.漏洞報告平臺烏雲 wooyun.org到底因何關閉? 是否還有重啟的可能?



2016年7月20日淩晨,烏雲官網突然關閉,僅顯示壹張“升級通告”的圖片,並附言 “與其聽信謠言,不如相信烏雲”。據外界推測可能是內部整頓[2][3],至今仍未恢復。 有多個第三方消息來源表示多名烏雲高管被警方帶走, 但同時也有人辟謠稱是謠言 [4][5]
【烏雲網多名高管被帶走 白帽社區邊界問題引關註】(記者 覃敏)針對近日網上流傳“白帽社區平臺烏雲網多名高管被捕”壹事。財新記者從多個渠道確認,烏雲網近十多名團隊成員被警方帶走,包括烏雲網創始人方小頓。目前,各方尚不清楚烏雲網因何出事。
方小頓(劍心),烏雲聯合創始人。百度前安全專家,負責對黑客襲擊百度網站的抵禦工作。是國內著名安全組織80sec的成員,曾發現多個知名底層和腳本安全漏洞。


歪誒奧令September 13, 2018

6.13 今天更新壹下 因為我了解到烏雲關閉有另外壹種可能性

因為烏雲上有人在7月18日公開了統戰部移動端的壹個SQL註入漏洞 烏雲也已經通報給中國國家互聯網緊急應變中心CNCERT通報相關的細節給受駭單位。

SQL註入漏洞算是個較高危的漏洞 涉及到信息的泄露 統戰部的信息。。妳懂的

但是有人會覺得烏雲把漏洞通報給了統戰部 那他們不應該美滋滋的修復網站嗎?

正常來說 廠商收到烏雲的漏洞 會第壹時間修復漏洞並且對烏雲表示感謝 但是要清楚 這個是統戰部 統戰部 統戰部!是政府部門 不是廠商 他們手中是有大權的。

那為什麽政府反應那麽大呢?這需要了解壹下烏雲的運作方式:

白帽子把漏洞通報給烏雲 烏雲通報給廠商 待廠商修復漏洞 大概三個月後才會向大眾公開漏洞細節,但是 如果妳的積分夠高 妳是可以在漏洞資訊還未公開時 甚至第壹時間就能看見漏洞詳情。這就可能出現壹個問題 萬壹有人了解到漏洞的細節了 在這段時間裏繼續攻擊怎麽辦?

其實這也是世紀佳緣的顧慮 他們應該是認為在這幾個月內 有人繼續攻擊世紀佳緣 造成了信息泄露。

同樣的 統戰部也了解這種機制 肯定這樣想:萬壹有人在期間試圖攻擊網站 試圖竊取機密資料怎麽辦?

所以他們只需要動壹動手上“小小的”權力 問候壹下有權力看漏洞細節的人 或者問候壹下烏雲 這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從時間還有合理性來看 這種說法更能站得住腳 世紀佳緣很可能就是壹個幌子 最關鍵還是因為統戰部的事情



我以為這個話題應該很多人回答的,畢竟能上品蔥的壹般對網絡比較了解,肯定也有了解信安的,結果卻沒人回答,那我就當第壹個好了。

總的來說就是:

2015年12月4日,袁煒向烏雲平臺提交世紀佳緣網存在的sql註入漏洞,烏雲平臺將該漏洞告知給了世紀佳緣。世紀佳緣確認並修復了該漏洞,向烏雲網和袁煒致謝。

2016年1月,世紀佳緣報案,稱原因是用戶實名註冊信息被泄露4000余條,被抓的人正是袁煒。技術細節翻壹翻烏雲歷史界面應該有網頁快照的,技術分析Silver Bullet的回答寫出來了

2016年4月12日,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檢察院正式批準逮捕袁煒。

烏雲網也隨之受到牽連被查處,多名高管被撤走,烏雲網也就關了。

基本就是這樣吧。 對此事褒貶不壹,知乎上也有相關討論,有人說世紀佳緣釣魚執法,有人說袁煒觸犯法律邊緣。

531.未來二十年的中國將會走向“全方位的共產主義”,移民的難度是否會因此加大,墻內是否還有機會?



馬雲的退位說明新壹輪的公私合營改造基本坐實,而很多年輕人會因此堅定移民的信念,但這同時也造成了墻內的權力真空。
我本人周圍的紅四代圈子,基本上沒有多少人對回國接班感興趣,她們早已習慣了西方上流社會的精致生活,以及更加先進的歐美文化,在他們眼裏,國內都是很Low的,有點像壹個進城很久的農家子弟,國內有點像他們的老家,只存在於遙遠的記憶中。
問題有兩個:1.美國(川普以及的他繼任者們),是否還會采取緊縮的移民政策?未來的出身比我低很多的那些中國人,他們翻墻會越來越難嗎?
2.精英都出來了,國內雖然亂局壹片,被習叔搞的水深火熱(雖然不是他故意的),但是否也存在著機會?
不同階層的人,在未來二十年的人生策略上,應該采取什麽樣的方式(有能力的底層,中產,富裕階層,入門權貴)?

不二September 13, 2018


對於兩個問題,個人的看法:

1、據說,常青藤院校在逐漸增加華人錄取難度。理由是華人畢業後在社會成功難度較高,對母校的回報也比較少,私立學校很看重這點。同樣的,所有國家十分看重公民對社會的貢獻,這種情況下華人精明的處世哲學確實不能討人喜歡。所以如今,美國社會上下幾乎壹致同意對中國進行制裁,估計未來比較長壹段時間內都會如此。

2、對於機會的理解,如果指的是權力,機會不大,不論是對紅X代或普通人,倒是會折騰死不少人,子曰:危邦不入亂邦不居。如果是指利益,現在絕對不是好時候,比較好的切入時機是美國打贏貿易戰或中國新壹輪改革開放。未來如果中國重新封閉,對全世界都是壹個損失,其中中國人的損失是最大的。

至於最後的問題……個人並不相信中國將會重新走向“全方位的共產主義”。因為在壹個“壹窮二白”的土地上進行共產主義實驗是可以的,特別是看到周圍的鄰居過得也並不好的情況下,而如今的中國已經沒有這種土壤了。

當然,環境確實是越來越艱難了,個人如何應對這種比較困難的環境呢?我覺得只有努力學習和思考,去尋找誌同道合的朋友。獨立的個體無論在何時力量都是薄弱的,只有團結起來才有成功的機會。



532.對於小粉紅的“伊拉克 利比亞”之問 民主圈都有哪些回應?



壹種比較常見的回應是說 這些國家都有其特殊的宗教背景和宗教原因 同中國不壹樣 中國民主後的參考對象只能是臺灣日韓
不過這種說法不僅有穆黑嫌疑 是否也變相承認民主並非適用於所有國家的普世價值


漂浮水母September 13, 2018

首先就從伊拉克和敘利亞開始談 伊拉克的部分 美國是扶持在原本體制中被打壓的那派起來成為政府(講難聽壹點就是類似魁儡)

而阿拉伯世界的動盪也波及到伊拉克 導致許多前政府軍叛變 最後成為伊斯蘭國(DAESH)的主力(這邊講得很簡略 但是太詳細會跑題) 之所以造成這種狀況跟民主其實沒太大的關系 主要還是局勢動盪加上伊拉克新成立的政權不穩

再來是敘利亞 這邊狀況更為復雜 所以篇幅大壹點 遠因來說 伊朗的伊斯蘭革命讓許多中東的統治者擔心類似情形所以往世俗化前進(但這其實不是宗教因素 在中東地區除了少數案例外 大部分是用宗教而不是種族和民族來區分的 所以這邊會容易變成中東會亂全是宗教關系的誤區)

當時的敘利亞拉攏被大多數伊斯蘭教徒視為異端的阿拉維派(阿薩德家族基本都是阿拉維派)還有基督徒 這兩者的人口佔敘利亞總人口的十分之壹 所以危機意識很強 很重視教育 但反而又跟大多數敘利亞國民隔閡增加 不過這兩者是敘利亞政府的堅定支持者 目前的SAA(敘利亞政府軍)也大都是這類人組成的 戰意十分堅定 所以SAA在壹開始看起來國土壹下子就爆炸 但卻可以撐到現在

而敘利亞內戰的反對方 也就是FSA 雖然有著打倒敘利亞政府這個目標 但是族群之間問題也多多 所以表面上是壹個勢力 但是內部問題也很繁雜

舉例來說 壹開始的FSA 內部有前蓋達組織的 也有土耳其人支持的 還有跟DAESH系出同源的努斯拉陣線 庫德族 當地部族 以比較熟悉的例子來看 妳可以當成中央失去掌控力之後的群雄割據

之後隨著DAESH入侵敘利亞 還有部分激進派FSA(像是努斯拉陣線)開始種族清洗後 FSA也開始分裂 其中分裂出來的最大的就是SDF(主體是庫德族為主的民兵聯盟 也有三成是地方自衛組織

近期還有美國幫助訓練的阿拉伯-貝都因系民兵) SDF基本上和SAA算是盟友 目標不再是分裂敘利亞 而是尋求戰亂平息之後的自治)

情況上非常復雜 敘利亞政府軍(SAA)基本上和FSA和DAESH作戰 FSA則是有些和DAESH作戰 基本上都和SAA作戰 SDF則是基本上和DAESH作戰 並且和部分FSA交戰 而土耳其扶持的FSA也引入土耳其進佔敘利亞邊境地區 SAA和土耳其已經是半交戰狀況了(這我最後額外再提) 土耳其會入局除了和敘利亞世仇 以及擴張領土之外 還有埃爾多安獨裁的因素 以及不想讓邊境的庫德族坐大

雖然提了有點多 但是我相信妳能了解 這不是壹個簡單民主兩字可以解決的復雜國際問題了實際上也和伊斯蘭教本身關系不大.

然後我再來談我對民主的看法 民主不是萬靈丹 事實上 我覺得把民主當成信仰的人 反而是對民主的危害 民主是種妥協 相信人只要有權力勢必會犧牲其他人的利益為自己賺得利益 所以試圖把大多數人的利益和當權者的權力來源綁在壹起

是種和傳統的"聖君思想"完全相反的路線 相信只要有民主壹定甚麼都會好的信仰其實是和這種概念相駁的 畢竟最為嗜血的東西 是"正義" 和"信仰"

雖然健康的民主體制可以有足夠的空間容許創造性的破壞 可以在不流血的情況下解決很多問題.

但最大的要求就是人民素質 民主是對人民素質要求最高的壹種體制 以我居住的臺灣來講 許多政治人物不專心處理政務 反而出現在各種紅白場(婚禮 喪禮) 註重在幫選民喬事情 而不是本分

不過這也是沒辦法的 臺灣民主化至今20年左右 許多人是在獨裁時期誕生的 觀念差異太大 還在尋求"聖君情節" 所以才會把候選人的外觀當賣點(像是馬英九 很多人吃那套) 期望選到聖君後什麼都會沒問題 要是出錯就讓他去死 然後再次期待下壹個聖君出現 說真的 這種心態只是期待下壹把會回本的賭徒罷了 假如中國現在完全民主選舉 我相信會當選的人很高還是習近平或是目前體制有權有勢的人 但人民素質這種東西是無法求快的 只能等時間來處理(悲觀壹點就是等老壹輩的人死光)

最後我來補充點時政 目前土耳其在佔據的敘利亞地區和 俄羅斯 敘利亞軍事對抗中 土耳其在幾天前才往爭議地區派了至少有300輛各式卡車 坦克 甲車的車隊

作為對抗 敘利亞也往另壹爭議地區派出大量的BMP甲車支援 土耳其的回應就是故意往道路炮擊 敘利亞則以直升機投雷作為回應

兩邊的試膽行動越來越大膽 瘋狂的往敘利亞這個火藥桶增溫 兩邊都有不能示弱的理由

敘利亞和俄羅斯當然是想把土耳其從國土趕出去 俄羅斯也不想看到重要盟友被土耳其嚴重削弱 對其戰略會造成很大的威脅

土耳其在埃爾多安的獨裁下開始走向老套的國社路線 壹但他示弱 前陣子失敗的軍事政變可能會捲土重來 最重要的是土耳其是北約的壹員 土耳其可以肆意幹涉和派兵到敘利亞境內 不用擔心敘利亞-俄羅斯聯軍侵入國土 但壹但真的這種事發生 危言聳聽壹點 可以說這是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火苗了

533.蔣介石為什麽會輸掉大陸?



佛系憤青September 13, 2018
關於中正為何失大陸的原因墻內大多歸咎於國民黨自身的腐敗作風問題以及獨裁失民心上。關於腐敗,我認為墻內選擇性的忽略了壹些細節。其他原因可從經濟和國際環境上來說。

早在抗戰的中後期,國民黨內部就因為不具備公平公開的競爭機制,名義上以組織的層層選拔進行生前,實際上跟如今大陸中共的官員升遷機制是壹樣的,能力是壹方面但是上司的壹己好惡是決定壹個官員是否得以升遷的決定性因素。因此這種情況就很容易造成“有能力者往往沈浮於下僚,無遷升之望,……因貪汙被誅之軍人、公務員,為數頗多,而後來者仍毫不畏懼,群起效尤”(原文來自《何成浚將軍戰時日記》)。

而更要命的是當時的國民黨已經失去了信仰和精神支柱。中華民國統壹之後有部分的黨員沈溺於已有的成果,失去了革命的熱情以及信念,慢慢變成了壹個官僚政客。在政府裏進行內鬥,極大地降低了政府的行政效率。

此外,國民黨內部派系林立,黨員們很容易陷入派系鬥爭或者爭權奪利的鬥爭。不光黨內,整個中華民國內部也是軍閥林立,早在抗日戰爭追殺共產黨的時候,過境的共產黨往往只會被當地軍閥象征性的打壹下,畢竟誰也不願意跟共產黨死磕來削弱自己的實力,錯失了剿滅中共最佳的壹個時期。

因為不健全的制度以及失去了革命的精神加之各派系的內鬥不光造成了貪腐也讓真正有理想有能力的人失去了對國民黨的好感。

八年的抗戰已經讓中國的經濟千瘡百孔也無情地毀滅了國民政府作為壹個穩定的政權必須的財政能力和經濟基礎,在內戰開始前,其經濟就已瀕臨崩潰。



國民政府在抗戰之前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於關稅和統稅,但是隨著沿海和富裕省份的陸續失守,國民政府的收入銳減,即使1940年以後增加的新的稅源和稅收比例,但是效果依然有限。雖然政府的財政收入在不斷地下降,但是其軍費的支出確是在不斷的攀升。在這種情況下,為了應對戰爭消耗,只能多發紙幣,但這種濫發紙幣的行為會帶來劇烈的通貨膨脹問題。

隨著戰爭的繼續,國統區的通脹開始極具惡化。


通脹造成國民政府的基礎——工薪階層即:軍人、公務員、教師,受到極大的傷害。 由於公務員收入銳減,使得公務員出現難以想象的嚴重怠工甚至大量出逃,並最終瓦解了國民政府的有效行政能力和管控能力。

以國民政府的警察為例,據《四川省會警察局統計年表》記載,1940到1941年,四川長警因待遇水平急劇降低,被迫大量逃亡,逃亡率接近總編制的壹半,這無疑是壹個相當驚人的數字。由於警察人手的嚴重短缺,國民政府不得不以學警甚至閑散人員補充警察隊伍,在成都,新人占總編制的比例:1939年為62%,1941年為69.3%,大量的警察是新手,培訓和經驗嚴重不足,有的警察甚至就不懂工作,實際上,整個警察體系已經崩潰了。

警察系統的崩潰,不過是當時國民政府整個行政體系崩潰的壹部分,這壹局面的後果就是,國民政府基本喪失了管理民眾、建立秩序的能力,並使其資源動員能力急劇降低。 以當時的主要經濟活動——農業生產為例,抗戰勝利後,由於國民政府大量鄉縣壹級行政機構瓦解(特別是大量驅逐淪陷區日偽機構,又不能建立有效政府),國民政府始終無法對農村地區的人口和資源進行有效管制,這使得農村社會秩序和生產活動陷入壹片混亂,並愈演愈烈。

據1946年8月的《益世報》記載,河南荒地達30%,湖南達40%,廣東達40%,到了1948年,隨著物價愈發飛漲,基層政權的進壹步崩潰,和鄉鎮壹級混亂情況的加劇,國統區各省的荒地率都超過20%。這也使得國統區糧食生產能力急劇下滑,1946年國統區糧食產量不足1936年的87%,1947年不足74%,1948年不足60%。

行政體系的潰散,使得國民政府空有龐大的領土與正統的名號,卻始終無法恢復正常的社會秩序和生產活動。這不但釀成了巨大的政治經濟危機,也嚴重限制了國民政府的軍事動員能力。

此外,民族資本不再對國民政府抱有期望。為了應付戰爭開支,從1941年起,國民政府對企業開征大量新稅目,1941年後期直接稅變為從價計征,並增加了戰時消費稅,1943年10月開征鹽稅以外的戰時附加稅,1944年3月對鹽稅加征到鹽價的90%。大量的稅負,以及46年《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條約》的簽訂(該法案使得廉價的美國商品傾銷中國),使得民族資本陷入崩潰。在自身利益受到侵害的情況下,華僑企業家陳嘉庚對國民黨由擁護變為厭憎,代表了當時相當壹部分民族資本家的心理歷程。工薪階層(中產階級已經不存在了)對國民政府厭惡透頂。

由上可知,工薪階層在戰爭中從備受尊敬的中產階級變為赤貧的窮人,無疑會使這些工薪階層對國民政府的態度發生改變。考慮到自身收入的銳減,那麽聞壹多、朱自清為代表的知識分子們,對蔣介石的態度在戰爭前後發生質變,實際上是可以理解的。

更重要的是,抗戰勝利之後,蔣介石對淪陷區的接收政策,無異於對淪陷區民眾的掠奪,這迫使淪陷區民眾站在了國民政府的敵對面。戰後,根據經濟學家比量物價後的估計,即合理的法幣(國統區貨幣)對偽中儲券(淪陷區貨幣)的兌換率為1比50,然而,為了犒勞戰爭中舍生忘死的國民黨低薪軍政人員,國民政府將這壹比例定位1:200,大量的國統區人員爭先恐後攜帶大量法幣,進入前淪陷區廉價收割當地財富,無數的淪陷區民眾頃刻間傾家蕩產,淪為赤貧。以上種種,實際上使得國民政府,在抗戰勝利後不久,變成了失去政治根基的沙堡。

從國際關系上來說,蘇聯從東北撤退,從七十萬日軍那裏繳獲了大量武器,共軍其實當時缺的不是人而是武器,而當時的日式裝備是十分精良的,這些武器足夠裝備起七十個師,在加上蘇聯的大力支持,使得共軍的軍隊和戰鬥力成倍增加,所以共產黨在抗日以後突然出現上百萬軍隊,共產黨發動三大戰役的時候火力比國民黨還要猛,這些都是因為蘇聯的支持,而當時的國民政府因為發動內戰又與美國鬧僵導致得不到美國的有利支持,只能退居臺灣了。



534.美國人工費是中國十倍,為什麽郭臺銘還跑去美國?



藍雀 September 14, 2018
美國人工費是中國十倍這個數字的來源?

引用壹篇sohu的文章,還沒算PRC的各種隱性成本,地方吃拿卡要等等

土地成本:中國是美國的9倍

國內地價是美國地價的9倍,並且美國是永久性產權,我們是50年產權。例如,2000年浙江省慈溪市工業用地價格是18萬元/畝,目前美國地價僅為2萬美元/英畝,相當於2萬元人民幣/畝,如果按照現在許多縣城工業用地100萬元/畝算,是美國的50倍。

物流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

國內物流成本是美國物流成本的2倍。以油價為例,中國的油價是美國的2倍,油價高,物流成本也就高。何況中國還有全世界少有的過路費、過橋費,物流成本能不高麽?

而美國的物流成本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壹是庫存費用,二是運輸費用,三是管理費用。比較近20年來的變化可以看出,運輸成本在GDP中比例大體保持不變,而導致美國物流總成本比例下降的最主要原因是庫存費用的降低。

銀行借款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4倍

最便宜的國內借款成本年利率6%,是美國成本年利率2.5%的2.4倍。按每噸7000元人民幣或美國1100美元資金、4個月壹周轉,國內借款成本年利率6%和美國成本年利率2.5%分別計算公司運營資金財務成本:國內是7000元40.06/12=140元、折合22.58美元。美國是1100美元40.025/12=9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5倍。

這還是正常的銀行借款,如果資金來自年利率超過10%的銀行理財產品、年利率15%的私募基金、甚至是年利率20%的民間高利貸、企業不堪重負。

電力/天然氣成本:中國是美國的2倍以上

國內能源成本是美國能源成本的2倍以上。美國除開夏威夷的電價特別貴外(海島地區沒辦法),其他州的電價都不貴,以德州為例,其電價折合人民幣才2毛錢。

由於我國對電力、天然氣直接定價的原因,企業用電用氣用油價格居高不下。按國內每噸耗電450度、電價0.76元/度計算,單位生產成本342元,折合55.16美元。美國設備自動化程度較高,單位用電量相應增加10%,每噸至500度,按照電價0.05美元/度計算,單位生產成本25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2倍。

蒸汽成本:中國是美國的1.1倍

還有蒸汽部分,國內用熱電廠蒸汽,按每噸消耗蒸汽1.6噸、單價190元/噸計算,單位生產成本304元,折合49.0.美元,美國用天然氣鍋爐自制蒸汽,按天然氣價格為0.48美元/therm、單價14.52美元/噸計算,單位生產成本23.23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1.1倍。

配件成本:中國是美國的3.2倍

國內配件成本是美國配件成本的3.2倍。國內設備性能略差,工人操作習慣不良,每噸單位配件成本約100元,折合16.13美元,而美國生產線設備性能較好,工人操作習慣好,每噸單位配件成本5美元,國內比美國高出3.2倍。

稅收成本:美國稅收優惠力度大

在中國,各種稅收不斷,把企業壓得喘不過氣。廣州壹家物流公司,運送壹批貨物到海南,總收入為1.9萬元,但利潤僅有216元,其中上稅需要1260元。

而美國的州政府最看重的是就業,常常給予企業優惠的稅收政策,比如房產稅優惠30年內有效,如果公司達產,30年內將給予3000萬美元的稅收減免。

清關成本:美國無需支付進出口清關成本

在美國投資辦廠無需支付進出口清關成本。國內企業原料均進口,假設進品環節費用不含內陸運費、關稅、增值稅、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3500元/櫃,每櫃按20噸裝計,則為175元/噸,折合22.58美元/噸。

國內企業成品出口,假設出口環節費用不含陸運費,僅各類手續成本約為1600元/櫃,每櫃按20噸裝計,則為80元/噸,折合12.9美元/噸。如果加上運費等,成本還要大幅增加。

人工成本:中國成本優勢趨弱

盡管美國勞動力成本是國內勞動力成本的2.57倍,但美國自動化程度高,用工少。國內兩條月總產量為4500噸的生產線用工250人,美國設備改進,同產能兩條生產線才用工180人。

按照目前國內工人工資上漲趨勢,如考慮國內5年工資再翻倍、10年工資翻兩番計算,那麽中國在人工成本上也占不到任何優勢了。

折舊成本:美國是中國的1.7倍

美國折舊成本是國內折舊成本的1.7倍。同產能設備及土地廠房,國內生產線投資9000萬元人民幣、美國生產線投資2500萬美元、按15年折舊年產50000噸計分別計算噸折舊成本:國內9000萬/15年/50000噸/年=120元/噸,折合19.35美元/噸。美國是2500萬美元/15年/50000噸/年=33美元/噸,高出國內1.7倍。

廠房建設成本:美國是中國的4倍

美國廠房建設成本是國內的4倍,但十年以上二手廠房價格根據年限則是新廠房的1/8-1/2,而且普遍性能良好。

536.當時在北美,為什麽印第安人不適合做奴隸?



流可September 14, 2018
16世紀開始殖民時代之後,最開始在殖民地工作的,還是白人的合同工,大多數是歐洲底層窮苦人民。

有點像今天中共壹帶壹路建設過程中,大量使用中國人去當地搞建設。

後來隨著殖民地迅速擴大,出現了勞動力不足。

最開始的時候,殖民者當然是想找當地的原住民,也就是印第安人去當奴隸。

但是效果並不好,個人認為原因有:

1、人口不足:殖民者在擴展殖民地的過程中,散布了天花等流行疾病,使得原住民人口銳減。等殖民者想到利用原住民的勞動力的時候,原住民的人口已經不足以填補空缺。

2、本地人容易逃跑:不同於黑人,原住民在被奴役之後,很容易逃跑,他們的家本來就在這裏,跑了之後可以直接回家。但是黑人則不同,黑奴跑了之後也無路可走,無處收留。

3、身體素質:當時種植園最麻煩的疾病是瘧疾,這種熱帶疾病對於印第安人殺傷力也很大,但是非洲熱帶的黑人對瘧疾的抵抗能力更好。並且黑人的力氣更大,善於跑跳不善於涉水。

4、政治主張:黑人和白人的家都不是美洲,所以之後也少有黑人主張黑人建國。但是印第安人從壹開始就主張不要與美國壹個國家的,這使得最初的殖民者對於印第安人更喜歡采取種族滅絕搶奪土地,免得他們的後代跑過來索取土地所有權。

實際上今天美國印第安人的自留地,印第安人是擁有有限主權的,也就是這些印第安人的保留地嚴格地說,並不是美國,而是他們的獨立國家。

5、民族仇恨:

我不知道各位什麽看待美國和美國人,可能會覺得美國是天選之子,上帝寵兒,人類的燈塔,是我們的榜樣。

但是我接觸的印第安人的後裔中,對於美國人的仇恨都多於喜愛。

有壹次聖安東尼奧旅遊,就是那個馬刺隊所在的德州城市,壹個風景如畫的優美城市。

城市裏,有旅遊觀光巴士,塗著花花綠綠的顏色,通常是二層巴士那樣的。

當時我上了巴士,和司機攀談起來。

司機是個“白人”老頭,留著牛仔式的大胡子,頭發胡子花白,個子不高,胖胖地,有點像世界杯上那個巴西老爺爺。

聖安東尼奧不是中國人的熱門旅遊景點,所以見到中國人他也很願意聊壹聊。

聊多了,他介紹說,實際上他不是歐洲人,他是北美原住民人的後裔。

然後就跟我大侃歐洲人多麽多麽的壞,美國人多麽多麽的不講道理,講當年他們怎麽被殖民地屠殺,怎麽被趕到如今荒蕪人煙的保留地。

個人觀點:

這塊有點偏題,但是我還想說壹說。

秦暉在介紹南非種族隔離的時候,曾經說,南非的白人政權為了種族隔離,曾經出過這麽壹個理論:

南非黑人的文化非常好,正是因為非常好,所以南非的黑人應該回到農村,去過原始的生活,保留他們自己的風俗和文化。

白人也有自己的文化,我們尊重文化的獨立性,所以妳們也要尊重我們白人的文化獨立性,因此最後的辦法,就是我們就不要生活在壹起,實行種族隔離。

黑人如果也想來城市生活,學習西方的文化生活,那麽就是滅絕自己的文化。

這種打著文化平等的口號,施行卻是倒行逆施的行為,今天在美國印第安人中依然在上演。


537.美國人沒有任何儲蓄嗎,70%的人連1000塊錢都拿不出來是真的嗎?



LakerSeptember 14, 2018
美國人沒有現金儲蓄,不是沒有儲蓄。而且1000妳至少少了壹個零吧。很多人拿不出壹萬,是可能的。

網絡上普遍有個誤解,就是美國人沒有儲蓄,妳開什麽玩笑,沒有儲蓄老來有沒有子女贍養,那不直接掛了?政府那點錢只能糊口。甚至糊口都難。

美國人沒有現金儲蓄是真的,因為美國的投資渠道非常多,非常規範,機構騙取民眾錢的情況是很少見的。大部分人的收入,除了開支以外,都用來投入到養老金,醫療保險,房產,信托,基金,保險,教育儲蓄,等等這些投入之後,就只剩壹點點儲蓄了,所以銀行戶頭錢可能就很少。

銀行賬戶沒錢也能過,很大程度上是基於美國醫療保險的特點。因為正常家庭最大的短時間的開支,可能就只有生病。別的都可以慢慢來或者貸款。但是在美國,醫療保險是真正意義的保險,小病都自己花錢,等生了大病,妳的壹年醫療花費高到幾千美金以後,就全部報銷,不管妳花多少,壹百萬也給妳報。所以,妳想想,存款存著也沒用,都拿去投資才是正確的方式。(中國醫療保險很可笑,小病都給妳報了,大病的時候,上限到了,反而報不了,簡直腦殘)

壹個典型的中產家庭,退休時的退休金儲蓄可能高達上百萬美元。

所以,說沒有儲蓄,那是誤解。


538.如何看待吳小平: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公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



小麥September 15, 2018

政府政策,輿論導向先行。

公私合營。

被定調為:更加集中,更加團結,更加規模化。

為什麽要公私合營?

1、符合主義的理念。

這個主義,其實就壹句話:消滅私。

消滅私產,消滅私心,消滅私權,消滅私……

建立壹個以“共”,共產,共有,共享,為主導的理想社會。

但是,這個主義有胎裏帶的致命缺點:無法監督遏制權力的貪婪和任性。

2、符合統治的理念。

人的需求分三個層次:

生存需求:吃喝玩樂……

生活需求:文學藝術……

生命需求:自由價值……

當壹個人滿足了生存和生活需求,就會主動思考民主自由宗教信仰這些問題。

生活水平越高,對自由民主越渴望。

統治者希望子民們低著頭忙著刨食。

第壹種需求的短缺和匱乏,是延續統治的最佳方案。

比如朝鮮,人民只需要吃飽肚子就幸福的如同天堂。

3、符合權貴的意願。

權貴們最大的理想:江山永遠是我的,利益也永遠是我的。

四十年的改革開放,民間無數高能力高才華高智商的人,通過各種方式,獲得了巨額財富。

就能力和水平而言,大批紅二三代已經蛻化成耄三少將的狀態。

如何讓自己的地位永保?

幹掉民間精英。

如何讓自己的財富暴增?

搶回民間財富。

王健林,馬雲,劉東強,老幹媽,劉明,王健,流亡貴,坐牢賴,狐貍李,……

壹大批富人正在被幹掉或者跑掉。

總之這壹次公私合營,就是紅色後代們,對民間財富的收割。

對中國意味著什麽?

賣七八塊的石油,比發達國家汽油貴幾乎壹倍。中國石油虧損。

賣0.6元的電力,香港0.2元電力盈利。中國電力虧損。

自古皇家壟斷的鹽業,300元成本賣3000元。中國鹽業虧損。

居然連攔路搶劫的高速公路收費,強盜都自嘆不如。中國高速公路收費虧損。

要是把千百萬私營企業,收回去。

把私營企業主削權閑置,甚至抓逮消滅。

那麽,這些讓中國經濟高速發展四十年的微型發動機,全部熄火。

中國人民的好日子到頭了。

再壹次公私合營,再壹次苦難輪回。

壹個國家,走壹段彎路,可以理解。

不能理解的是,對過去走過的彎路,念念不忘,試著再走壹次。

壹個人的悲劇,有偶然性,值得同情。

壹個民族,壹個國家,所遭遇的悲劇,有其必然性。

還悲劇重演,那就是罪孽深重,壹切都是報應。

今天能逼死官員和富人,明天就能打死知識分子和清醒者。

別著急,壹步壹步來。

539.為什麽很多人不喜歡聽實話,壹聽到實話就生氣呢?



品蔥上面的某些人非常奇怪,翻墻出來的時候說中共說的都是謊言,欺騙和洗腦,所以他們要翻墻,結果當別人好心告訴他們事實的時候,他們又生氣,覺得自己是天朝上國,偉大領袖萬壽無疆,種族血脈神聖高貴,共產主義普照大地,這種疾病怎麽來的?
難道這些人的行為和思想都是割裂的,嘴上說的和實際行動完全不壹致,而且還沒有半點自覺,他們的日常生活也是這樣子嗎?

不二September 15, 2018


人如果適應了黑暗的環境突然見光,是有可能瞎的。

國內的網絡環境十分惡劣。這種環境培養的用戶,許多人上網只是為了“爽壹爽”,並不註重訊息的真實性。當這些用戶來到墻外,受到極大沖擊,自然而然會產生抵觸心理。Robin Williams 在 Good Will Hunting 中說過:This isn't your fault。

Dale Carnegie 在著名的《How to win friends and influence people》中寫道:Don't criticize, condemn or complain。我們或許永遠無法消除所有分歧,但交流會使我們找到壹些共同的理念,這會使我們成為朋友。



540.如何評價Youtube夫妻對話式時評自媒體Stone記?


流可 September 15, 2018
不同於老壹代海外民運都偏極右,年輕壹代海外華人自媒體中,都喜歡“中立”自居。他們聽到別人說他們五毛了,或者親共了,反而認為是壹種表揚。

認為這樣的評論才說明他們的觀點,不是壹味的親美,而是跳脫開美國或者中共,站在更中立的角度看待問題。

他們對於共產黨沒有直接的深仇大恨,

說白點,他們沒有被共產黨關進過大牢。

他們在國內的時候,是共產黨還算老實的時期。比如stone是81年的,他成人步入社會正好是管控相對較松的胡溫時期。胡溫時期盡管也是專制,但是和文革大饑荒比,那生活條件和社會環境肯定是要好多了。

所以他們對於中國的前途,對於自由的理解,對於美國的看法,和經歷過文革的50後60後,經歷過六四的 70後,完全不壹樣。

50後和60後炮火全在毛澤東身上,我聽過的幾乎所有50後60後開的自媒體,比如書山夜話什麽的,都認為共產黨從毛澤東開始就已經爛透了,中共以後怎麽折騰,終將回到毛澤東的道路上去,習的倒行逆施就是明證。

對於美國,都是極力贊揚共和黨保守派價值觀,對於民主黨評價非常低,覺得小布什還幹得不錯,伊拉克就應該打。克林頓就是吃裏根老本等等。

對於中國未來,他們大都主張重建民國。但是對於革命還是改良沒有清晰的看法。

70後的自媒體,比如王丹講堂什麽的,則是文革提得少,六四提得多。覺得六四是今天中共無法改良的原罪,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是正確的道路,趙紫陽應該平反等等。

對於美國,他們也是偏向共和黨的,但是沒有那麽極右了,不是無腦跟風吹自由至死。

不過對於中共,他們態度更加激烈,大都主張暴力革命,認為中共已經無可救藥。甚至認為中國已經無可救藥,應該分裂肢解。

80後開始,像stone記和周周侃這樣的,則是改革提得多,暴力提得少。他們也都承認中共壞透了,需要改革,但是他們不喜歡使用暴力,或者肢解中國這麽極端的方式,他們希望中國在民主轉型的同時,能盡量保留中國的經濟建設成果,老百姓能少受罪。

所以他們對於海外壹些極端言論是持有壹定批評態度的,比如周周侃就提出過壹個問題:極力鼓吹暴力推翻中共,是不是壹種反效果?

stone甚至把話挑明,說他非常反感海外那些鼓勵人們上街的民主婊。因為他們就跟聖母婊壹樣,打著普世價值,自己卻躲在海外,卻要求別人流血犧牲。

對於美國,他們的評價也是有誇有罵,並且他們把外交和內政分得比較清。

因為中共的專制獨裁,使得中國沒有時政節目。

海外這些自媒體等於填補了市場壹部分空白。他們的觀點大都是反共的,只是對於如何反共有不同的見解而已。

每個自媒體都挺有特色的,stone的特點是:搞笑、迅速和老婆。

他壹天能錄好幾條,每壹條幾乎都帶著老婆,說話也比較搞笑。

就內容而言,我感覺他比較貼近今天中國的年輕人的主流看法。尤其他老婆的觀點,很值得參考。

至於營養嗎。

我認為:所有的海外自媒體,都是沒有什麽營養的,給老百姓聽壹個樂。

真正想知道自由、民主、以及如何評價中共的歷史問題,請去聽壹聽專業學者的演講。

比如秦暉,吳思,沈誌華,高華,楊奎松,江棋生,他們是真正有理論體系的,邏輯上絕對不會打臉。當然,只是妳想聽得懂看得懂,妳自己也要有壹定文化水平就是了。

541.專欄文章: 遺世獨立的文人



ArimaniSeptember 15, 2018
老壹輩的作家,多少有點堅持。

新壹代的作家,多少臉皮夠厚。

看看《那夜淩晨,我坐上了旺角開往大埔的紅 VAN 》,俗不可耐,不知所謂,狗屁不通,前後矛盾,故弄玄虛,賣弄高深,簡直是垃圾中的垃圾。只要妳願意低俗,迎合客人口味寫這些題材,就能夠出書。

凡是文人多少有點風骨。何謂風骨?就是個人獨到的堅持,絕不能退的底線。 「五分鐘看完壹本經典小說」這個計劃胎死腹中,原意找來臺灣作家楊照及網絡紅人谷阿莫合作,可是楊照不滿當局「不了解經典、不尊重經典」,批評谷阿莫只應合「那種媚俗、堆砌的流行電影」,不宜處理經典文學名著。 「為了推廣經典閱讀」,嘗試結合文學與網絡影片,真的有錯?

早幾天下班,在街上望見有位學生低頭走路。這年頭低頭走路的人很多,但他不是在用智能手機,而是看書。那是壹本稍有厚度的書,匆匆擦過,未能窺知詳細,但肯定是書頁上滿是密密麻麻的中文字。 其實即使他看的是滿紙圖畫的書,我也很感動。捧著實體書,總有壹份難以割捨難言的感覺,並非智能平板電子書刊可以取代。 即使文學作品電子化數碼化,它的使命不外乎:壹、傳承不朽;二、吸引人看。這年頭能夠做得到這兩點,足夠矣。壹本文學作品再好,沒有人看,也就和垃圾沒有分別。

楊谷批評谷阿莫的理據並非不無道理,筆者也很喜歡看谷阿莫的影片,但正如誠實預告那些影片評論壹樣,真的只宜嘲諷爛片。現代電影太商業化公式化腦殘化,隨便看看犯駁之處俯瞰皆是。 經典文學確實不能這樣處理,這不僅是不適合,也是不莊重,但不代表構思有錯。五分鐘的搞笑短片是吸睛,是手段。五分鐘不壹定是嘲諷,可以是精華重點,趣味特色,古今對比。好比宣傳廣告,壹樣可莊可諧,未必是汙損經典。重點是五分鐘之後,能否成功吸引觀眾翻閱又長又厚的原作。 YES ,有人感興趣而願意在書架上取下來看,便是成功了。 這不是推銷嗎?沒錯,就是推銷。孔子花大半生,都在推銷自己的學說,直是文人傳統。

以前學生時代,可以壹晚看完幾百萬字的小說;出來工作,想看幾百字已經雙眼吃力。僅僅因為維持「經典」的崇高性及不可動搖地位,而背離時代需求,似乎有點反智。 鄰座的同事沒有看金庸,不熟悉中史,向她說明清初順治至幹隆即位的事,說了大半天她還是似懂非懂。我轉轉腦筋,知道她有看電影電視,即時舉例周星馳《鹿鼎記》、亞視《九王奪位》等著名影視作品,即時理解順治>康熙>雍正>幹隆的登位次序,五分鐘多快好省解決問題,比妳洋洋百萬言的史書更管用。

古時國學大師,文字聲韻訓詁,能書法國畫天文地理;漸後至清,能窮通壹家已為大師;戰後能古詩能對聯的老文人,已經是寶玉稀珍;今天的文人只會寫幾本庸俗無味堆砌流行的暢銷書,就可以自封才子文人。文學本身就壹直低俗化發展,文人亦如是。 「五分鐘看完壹本經典小說」本身沒有問題,文學作品本身在不同時代就有不同表現形式。妳試試找漢代寫詩賦古文的文學家,他們壹樣批評楊照的書「被簡化、化約的」,「經不起花時間反覆挖掘」。

楊照的堅持,與時代無情的淘汰,本身就是作家永遠難以解決的心理問題。 古時文人寫文要避諱,又要投主子心思;今天文人寫文要切合市場,寫暢銷的題材,別惹金主不開心。 究竟要迎合大眾寫作,抑或是遺世獨立尋芳去?這是文人永遠的問題。如果能夠解決,就不會出現方山子的悲劇。 有風骨的才是文人,連底線都沒有就是文妓,甚至文妖。


542.為什麽被共產黨割了那麽久的韭菜,還有人喜歡共產主義的,這些人的心理狀態是什麽樣的?



為什麽有人說共產黨沒有真正實施共產主義,所以共產主義是好東西,問題是共產黨而不是共產主義,這和自殺炸彈襲擊以後,穆斯林說這些不是真正的穆斯林什麽區別?
如果是壹個共產黨沒有正確理解共產主義也就算了,全世界都知道共產主義國家等於大屠殺,政治鬥爭,大饑荒,貧窮和戰爭,這樣的共產主義有什麽好?
為什麽這些喜歡共產主義的人不移民朝鮮,既然大陸的共產黨不夠好,那直接移民朝鮮不就行了,這些人的精神狀態到底是什麽樣的?他們希望自己的後代永遠住在壹個階級鬥爭的世界裏,這種疾病的成因是什麽?


第三新索多瑪September 16, 2018

妳們有人了解傳銷組織是怎麽洗腦的嗎?

我了解過。

不了解傳銷的人,大概會覺得他們給受騙者灌輸的東西才是重點,其實不是。可能還有人覺得傳銷壹定會控制受騙者的人身自由,其實至少南派傳銷恰恰是不控制人的人身自由的。

重點是組織結構,傳銷組織壹般會讓壹群已經被洗腦的人和洗腦目標住在壹起。然後每天找來各種各樣的人來“上課”,然後以親情為由,讓受騙者時刻和他們在壹起,沒有接受外界信息和獨立思考的時間。

復雜嗎?好像也不復雜。但是等到傳銷者的家屬想把傳銷者帶回去的時候,他們大多數都會發現自己已經無法說服傳銷者了。

我們其實可以對洗腦總結出兩點:

1.斷絕外界信息,防止被洗腦者通過對比發現固有信息的錯誤;

2.信息的密集轟炸,阻礙被洗腦者的思考,並形成“三人成虎”的效果。

靠以上兩點,妳就可以把壹個人的大腦從外界正確的知識當中切離出去,並換成妳試圖灌輸的錯誤知識,此所謂洗腦。

第2條還會觸發壹個人的自尊心,就是雖然在整個過程中他壓根就沒動過腦子。但是當別人說“妳被洗腦了”的時候,他還會反過來覺得對方侮辱了自己,並且得出只有自己才會獨立思考的結論,進而認定別人都是傻逼。

我們今天假定啊,有個傳銷大佬突然不想搞傳銷了,改辦血汗工廠了,原本的傳銷分子都變成了血汗工廠的打工仔。那這些傳銷分子肯定就非常不滿了。那些血汗工廠新來的打工仔就會覺得:本來妳們在傳銷組織裏面壹群人壹起打地鋪,每天拿炒的像泔水壹樣的菜下饅頭;當打工仔以後妳們好歹每天能吃上地溝油炒肉了,每天晚上能喝上兩盅了。妳們有什麽可不滿的?

但是在那些傳銷者看來:我原來的日子過得很差是不假,但是本來我們吃得苦中苦是為了將來當人上人的。如果不是因為傳銷組織變成了血汗工廠,那我今天肯定開上小轎車了,肯定天天住著五星級賓館,肯定每天早上抱兩個糖罐子,想蘸白糖蘸白糖,想蘸紅糖蘸紅糖。

為什麽我們會有這樣的未來呢?因為我們本來是信奉老板主義的,我們做的事情都是以當老板為目標的。但是現在組織變成血汗工廠了,變成了壹個打工仔主義的組織,那麽我們就沒有老板主義了。我們只能當打工仔了,只能和妳們這些沒有誌向的人壹起天天吃地溝油炒肉了。

但是我——我指的是寫文章的這個我——這裏要插壹句嘴:所謂的資本主義,是壹整套擁有完整法權制度,保護私有財產,以競爭為社會進步的工具,以市場經濟和價格來調整物資供應的制度。而不是像傳銷分子們那樣:只要有資本家和工人就認定這是資本主義,明明經濟還控制在政府和國企手裏,競爭基本沒有,就強行宣布這是資本主義。

而且就算按照馬克思自己的講法,在資本主義社會當中資本家才是統治者。那麽試問哪個“資本主義國家”的政府有能力讓馬雲交出自己的股份,安心養老去?世上可有活的這麽憋屈的“統治階級”——除了社會主義國家的無產階級以外?

但我上文也說過:傳銷分子的大腦是被他們的上線從正確知識當中切離的。這樣的話他們有什麽認知都不奇怪。事實上他們的認知只能容納壹個壹維結構:要麽是老板主義,要麽是打工仔主義。什麽妳說妳是自由主義?那妳肯定是老板們害怕自己的利益受損,要我們安心當打工仔,不要當老板的。

但換個角度來講:假如傳銷分子們今天能夠買的起房,看的起病,他們也未必就有這麽多不滿,但問題是血汗工廠本身也不是啥好東西。

中共在前三十年和後三十年確實持有不同的意識形態。但後三十年絕不是什麽資本主義,這個我上文說了,各方面都不達標。之所以看起來有那麽點像資本主義,是因為中國經濟瀕臨毀滅,如果中國經濟完蛋了權貴們也不好過,所以必須接受西方制度,但又不能全盤接受,全盤接受的話妳們這些泥腿子仗著言論自由就來清算土改、大饑荒、文革的舊賬,誰受得了?

於是現在轉成了壹種中華民族的民族主義。

中華民族主義其實是梁啟超搞出來的。我們知道梁啟超是維新黨,但維新黨的另壹面就是保皇黨,就是說大清朝是要改變沒錯,但是只要我們推動皇上改就行了,妳們就別跟著黃興宋教仁這些亂臣賊子鬧騰了。

大清——或者說我們今天稱之為中國的歷朝政體——本來是壹個類似於神聖羅馬、拜占庭或者阿拉伯的中世紀普世帝國,別的普世帝國進入近代都完蛋了(留下壹個也沒好到哪去的俄羅斯),梁啟超不希望大清完蛋,那麽他就要搞出什麽東西來對抗在歐洲風起雲湧的民族主義。這個結論就是中華民族主義。讓皇上欽定,妳們都是中國人,是中華民族,什麽巴蜀南粵就不要學習普魯士和波蘭搞自己的民族了。

這壹套沒能來得及救清朝,但是可以救中共。本來共產主義的邏輯是把無產階級打扮成國家的統治者,把共產黨打扮成無產階級的代理人,在實際操作上則由共產黨控制國家財產和權力,從而實現對全國人的奴役。現在變成這樣:把中華民族打扮成國家的主體,把共產黨打扮成中華民族的代理人,所謂換湯不換藥是也。但是因為這種山寨民族主義和資本主義-社會主義不是壹個維度上的東西,所以可以部分接受資本主義當中那些對共產黨有利的部分,拋棄不利的部分。

而這招致壹個結果,就是對國民黨的評價必須改變了。

如果按照六七十年代的講法,中共才是抗日戰爭的主力,蔣介石按照當時的講法是躲在山上,知道共產黨打贏了以後才下山摘桃子的,然後被共產黨痛揍。到了共產黨改換意識形態的時候,我們就會發現他們對國民黨的評價越來越高,越來越高,直到像《亮劍》這樣的東西都能夠在電視上公開播出了,然後就出現了很多國粉,到處宣揚壹些搞不好連共產黨自己都認同的“歷史真相”,仿佛這些都是他們自己獨立思考出來的。

但這對於那些傳銷分子是很不利的。因為在傳銷分子原本的認知當中,國民黨是反動派,是敵人,是大資產階級的代理人,妳現在突然冒出這麽多國粉,甚至連國家都不怎麽管,甚至國家自己還反過來在縱容那些“資本家”剝削工人,那是不是就等於說,這個共產黨已經被資本主義和國民黨反動派滲透了呢?

但是這個時候,輿論場已經很分裂了,大饑荒、土改、卡廷森林之類的黑材料早就傳的到處都是,馬教徒們有的選擇洗地,成為毛粉;有的選擇承認事實,但是追捧那些過去在政治鬥爭中落敗,沒來得及展現自己邪惡壹面的人,成了托粉。就像那些最終意識到自己其實賺不到錢的“A級老總”們,遲早會帶著自己的下線另立山頭的。

為什麽共產主義是錯的?



543.如何看待近期官媒開始大肆播報臺灣間諜?

國內已有新聞報道:
https://m.nbd.com(dot) cn/articles/2018-09-15/1255299.html
https://m.sohu.com/a/254089729_115479/?pvid=000115_3w_a
https://www.guancha(dot) cn/local/2018_09_15_472170.shtml
據傳,各大高校已經開始推廣「反間諜」教育。這對臺灣會有什麽影響?對大陸又有什麽影響?會不會成為新壹輪文革影響臺灣的起點?


Sagar WongSeptember 16, 2018

臺灣已經在很久之前放棄反攻大陸的戰略,近10年來始終在諜戰中處於守勢地位,在此背景下大陸突然發起民間運動式的反間諜活動,並且針對臺灣,這是離奇而荒謬的。所以我從以下3個方向來考慮:

1.轉移民眾視線的老把戲,全民抓間諜運動可以造成人人自危的效果,便於共匪統治,不像上街遊行抵制日貨那樣制造維穩壓力,是臺灣版的釣魚島。

2.在共匪迫切希望對工人運動進行定罪的壓力下,情報系統出現了巨大的烏龍,進而編造莫須有的罪名,支援工人運動的學生被認為接受到了臺灣背景的支持。在共匪自身的理論中,工人運動被認為是孕育無產階級共產主義政權的先兆,共匪對其表現出極大的恐懼顯得滑稽而諷刺。

3.共匪在對臺方面的總體策略上遇到了重大的挫折,由原先的藍金黃腐蝕統戰轉為全面的保守對抗,不再有投鼠忌器的顧慮。


544.如何評價“看清了黑暗但仍然決定留在國內建設祖國的”這種觀點? 有什麽積極和欠缺的壹面?



問各位蔥油壹些問題。很多人說對“看不清黑暗”的人痛心疾首,覺得這些人就是奴性強。那如果有人在“看清了黑暗”依然決定留在國內建設國家呢?很多人打著愛國不愛黨的說法各種跳,但是我覺得既然愛國就要為國家做事情。比如我要做科學,要為國內多翻譯幾本優秀的教材,要回國爭取大力發展我所在的熱門領域的發展,保護我所能保護的人不受不成熟的政治思想滲透,這才是壹屆屁民能做的最佳行為。在網上噴來噴去沒什麽意義其實。


21September 16, 2018

我同意 “看清了黑暗就不應該建設國家,因為這是在增強黑暗”。

我們能不能不要像他壹樣不誠實?

固然可以是壹個好醫生 好父親 保護力所能及範圍裏的人,但是 妳納稅用去哪裏了,妳不會不知道吧。

用去支付了壹個世界上最大最黑暗的官僚體系,它以人民的名義選出來了壹個皇帝。

用去鎮壓。用去剝奪生命。

誒妳壹個好醫生救了多少人有什麽用啊?妳的納稅 用在了建設新疆集中營上、用在了建設互聯網桎梏、用在了哪裏,妳不會不知道吧。

如果妳是好醫生,有能力提供好的醫療服務,那麽請妳去新加坡當醫生 去臺灣當醫生,這樣中共的血腥暴政鎮壓的經費裏就沒有妳的份了。

什麽“人家的所作所為已經與政治不在壹個維度了” ,都是自我欺騙。You just live in your own reality.

妳有沒有勇氣摸著良心審視自己 “這份惡政的經費裏 沒有我的份,到底是 '有' 還是 '沒有' ” ?

這個事,到底怎麽才能“沒我的份” ?

答案只有壹個:請妳先誠實。

如果妳沒有辦法回答這個問題那麽只能說明妳的道德框架是有缺陷的,因為它同意 “I am good, even if I support bad people, I am good” 。

我跟這種人真的是沒法相處,持有有缺陷的道德框架的人,這就是 “轉身就會來吃妳” 的人。當然這不是天生的、而是被赤化的結果。妳可以去問壹個還沒被赤化的三歲小孩 “如果壹個壞人幹的壞事裏有我的份,那麽我是不是壹個好人” ,他會是壹臉蒙逼地看著妳。

當然如果壹個社會需要壹個人是壹個好醫生才能增加砝碼來洗刷自己的 “嫌疑”,那麽這種洗刷本身也很廉價吧。在正常社會裏,妳不需要是壹個好醫生也可以是壹個好人 ---- 只要壞人幹壞事的時候沒妳的份,妳就是好人。

那麽這個壞人幹的壞事的經費裏到底有沒有我的份?到底是 '有' 還是 '沒有' ?

如果妳誠實,那麽就不要當什麽好醫生來騙自己了,能移民的趕緊移民、或者朝這個方向努力(而不是以在國內當個好醫生作為人生終點了),給西方國家政府開心納稅 甚至當壹個流浪漢,西方國家政府會保護妳免遭良心拷問:妳是真的知道中共幹的壞事是沒有妳的份的。

This is a simple way. But not an easy way.

什麽是easy way?easy way 就是

欺騙自己就是 easy way. 他就說 中共經費哪來的 我不知道 跟我沒關系,這是 easy way.
他說 我是壹個好醫生 我的什麽所作所為已經和政治不要在壹個維度了,這是 easy way.
生活在 just live in your own reality 什麽 “至人無己,神人無功,聖人無名 ... 中共經費哪來的 我不知道 跟我沒關系” ,這是 easy way.
他的道德框架允許妳這麽說(他有臉這麽說:旁人的非議都顯得非常淺薄)那麽他就這麽說。他就在這麽說。
這只能證明他就這樣。他的道德框架就是這樣,他的三觀就是這樣,他的顏色就是這樣。

這是他,這不是妳:

You could be better than this !

We choose the way, not because it is easy, but because it is hard.

歡呼雀躍吧,為妳的心,壹個選擇 hard way 的心,壹個自由的良心。這本身就值得開心

我們應該慶祝,我們和他們不同。這不是政治,這是人,截然不同的人。這是人的選擇,這是選擇把生活建立在壹塊堅實的信心的巖石上。Sometimes it's the smallest decisions that can change your life forever.

這不是政治,這是人,截然不同的人。

妳必須看清楚這就是人。品蔥本身就是人組成的論壇,想淡化人的色彩是無用的。

跟他不壹樣的人,就是跟他不壹樣的人。“他是他,我是我,我不是他”,這就是最有力度的人身攻擊。誰在故意把他和妳搞混,就是對妳的身份的攻擊,對妳的攻擊,對妳的赤化。

545.如何看待臺灣促進轉型正義委員會 會議錄音曝光?



鹿ㄦSeptember 16, 2018
個人些許心得

最近在查閱壹些韓國的資料,覺得威權統治真的是有很多的後遺癥。這些黨國結合下的特殊產物,並不會因為民主化而突然消失。當進入到民主體制,如何處理舊時代遺留的問題,又要兼容於正規的法律程序,是個諾大難題

諸位可以想像,若是大陸有民主化的壹日,該如何評價爭議性的領袖與歷史事件,甚至於是處置黨國的附屬組織與媒體。可以想見的是,必定會產生劇烈的分歧。當從威權體制嚴重受害的人們,要求聲討並平反之際。壹定也會有相當數量的人,牢牢地按住毛澤東的棺材版,哭喊「主席他也是有功勞的阿」

而當這些聲音,是透過法律與體制而進行,要求「給予毛澤東正面歷史評價」是正當的政治權利時。其場面之難堪與窘境,恐怕會遠高過臺灣如今的現實情形。黨看到臺灣轉型正義的今日,仿彿是見到了自己可能的未來。自然是大加撻伐,迫不急待地全力聲討蔡政府

臺灣的促轉會,受到很多戰後德國處理納粹歷史作法的啟發。然而,情況畢竟不甚相同,德國有龐大的國際壓力要求改革。而臺灣卻必須仰賴內部的力量,這使得作法稍有失當或過於激烈,很容易被批評為政治清算。事實上,這在韓國也是時常面臨的問題,保守派選民很容易將自由派對舊時代的批評,視作另壹種打壓

總而言之,是件相當困難的事情。很容易是目標正確,但方法值得探討

546.「歲靜婊」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如何看待「歲月靜好」的現象?



最近跟之前玩的不錯的初中同學聊了聊,發現他們大多都知道「修憲」「貿易戰」甚至「P2P」,而且他們翻墻欲望也越來越強,因為不少正常網站最近都接二連三的被封(比如Quora、Reddit、Instagram)。然而有壹點令我無法理解的是他們翻墻竟然完全不看導致這些網站被墻的內容,甚至有意回避這些信息,認為這些信息和自己毫無關系,而且世界各地都有這種事情發生。現在還是要管好自己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最主要的。瞬間我就想起了「歲月靜好」這四個字。最讓我不解的是,這幾位初中同學都是曾經的「反共憤青」,我能夠接觸墻外內容,知道妳國的本質,並且有出國欲望,也都是因為他們的影響。昨天跟壹位久不聯系的初中女同學聊起翻墻,她最近壹直在為免費翻墻軟件著急,因為Pixiv(壹個漫畫畫師聚集網站,不少R18圖片)也被墻了。她曾經也算是「辱華憤青」,而如今翻墻欲望僅限於「免費」和去墻外看看「小黃圖」,甚至讓她下個Telegram都認為沒有意義。當然,其他同學也早已成了忠實的微信用戶,包括壹位同樣已經出國了的同學,也開始刻意回避政治內容。由於其屬於LGBT人群,只有當妳國迫害LGBT群體的時候才會喊兩聲,然後繼續「歲月靜好」。
所以我壹直都搞不明白,究竟是什麽能讓壹個人從「反共憤青」變成「歲月靜好」?又如何看待「歲月靜好」這種現象?
(我知道在壹個和平年代,關心政治的人永遠都是少數,然而能使曾經關心政治的人不再關心甚至回避,其中還是應該有比統計學意義上更深層次的原因。我認為我觀察到的現象不應該是個例,因為僅我壹人就發現了幾個案例,和朋友討論之後發現他們也發現了這個現象,我們認為可能和習上臺後言論控制有關,但我更想知道背後的心理學和社會學的原因)


DSeptember 17, 2018

因為國內信息的阻塞和應試功利化的教育,使得大多數人除了做題失去了獨立思考和邏輯分析問題的能力。

很多人不會考慮發生問題的本質,例如以前的汶川地震,奶粉事件和最近的疫苗事件,很多人不會多想其背後的問題本質和最後導致必然的結果。大多也就跟著媒體義憤填膺下發洩情緒,包括政府引導的反日反美實質也是壹樣,他們不會想為什麽西方世界要跟中國作對,也不會多讀書和歷史來分析。但是社會不如願的時候情緒還是要發洩的。所以他們會照搬看到的文字交流發洩不滿,但是持續的思考沒有,所以也就得不出自己持續的結論。

還有個原因就是接受信息的成本問題。這也是最邪惡的。

看看由於信息的不平等,很多上層的和受過好教育的知識分子,或者是接觸了這些翻墻信息的人,當他們了解了黨國本質後也是移民和跑路的最快的壹群人。而廣大的信息虧乏人群,鄉村長大的和墻建成之後才接觸互聯網的人就自然而然順著黨國控制的思維和邏輯來想問題。

翻墻對有些技術宅的人是易如反掌,但是對於他們來說就是難於上青天,如果想持續獲得這些真正真實甚至是時事信息,不僅要花費很多金錢而且還有時間成本和人情成本,還要睇防維穩的警察。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成本劃不來,因為自己的經濟問題還沒有解決,自然這種信息的需求就排到最後面了。所以黨國為了統治,不可能讓大多數人真正富裕起來。

當然不排除有些天生就喜歡探求問題的人。但這部分人群被專業的網警查IP維穩控制後,現在的今天的社會就是妳看到這樣子的了。

墻的邪惡不同凡響,雖然方濱興不做肯定還有人做,但是還是祝願病魔早日戰勝方校長。


547.如何看待加拿大新成立的聯邦政黨-人民黨people's party?



Alex WuSeptember 17, 2018
作為壹直關註、第壹時間就火線入黨的人來答壹發。

對我來說,沒有政黨選舉算計,單純誰的理念最符合我,就支持它好了,這樣可以聚集相似的力量,在社會發出聲音。



保守黨的分裂

首先Maxime本人是從保守黨出來的,在去年黨內選舉中,其鶴立雞群,觀點獨特,壹路遙遙領先,差點成為保守黨黨魁,然而在最後壹輪中以49%比51%輸給了壹個笑面虎Andrew,此君被認為是土豆第二,據說在投票前有壹幫不知什麽來源的人火速參黨投了他,因此很有爭議。

Maxime在今年9月宣布退出保守黨,自組新黨,原因是保守黨變得跟自由黨壹樣了,只看民調,不看價值,幾乎沒有改變的可能,背離了原有的價值。



民粹主義在加拿大

新成立的人民黨在我看來實際上就是過去幾年席卷西方世界的民粹主義populism在加拿大的產生,所謂民粹主義在中國已經被妖魔化了,其實民粹主義本身並不是壹個壞東西,它指的是讓政府的政策更加貼近社會上大多數人的想法,而不是被現有的政治精英所主。

因為過去幾十年中,政治精英逐漸偏離了大眾的需求,造成了壹系列社會問題。民粹主義在中國是個不好的詞匯,因為中國人大多數沒有獨立思考能力,往往民粹指的是被人有意煽動的結果,如抵制薩德、義和團等。

有意思的是,在社會矛盾產生後,某些國家讓大多數人民的意誌重新回歸政治主流靠的是民粹主義宣傳和選票,這是自我糾偏的體現。而有些國家只能等到矛盾爆發革命了。

這裏要強調壹下關於種族歧視問題。很多人尤其是左派往往會把這類意識形態者尤其是不喜移民者打成種族主義者(racist) ,其實這是根本不去了解的結果。Maxime公開聲明不歡迎任何種族主義者加入新黨。美國的班農也在多個場合反復強調,他的經濟民族主義根本不管妳是哪個種族,只要妳是美國人。



意識形態

人民黨名字中的人民和那些偽共產主義、假社會主義的獨裁國家是不同的,這裏人民就是全加拿大人民,盡量代表大多數人民的聲音。其意識形態包括:

Right-libertarianism 右派自由主義 -- 偏保守的自由主義,強調言論自由等基本自由

Classical liberalism 經典自由主義

Economic liberalism 經濟自由主義 -- 政府盡量減少對經濟自由度的幹涉

Fiscal conservatism 財政保守主義 -- 政府在財政上盡量保守,降低赤字

Canadian nationalism 加拿大民族主義 -- 以加拿大國家民族利益為重



提出的政綱

經濟上包括:

廢除聯邦對各省的補貼--轉移支付這實際上懲罰了所有的省,無論窮富,而且讓聯邦政府變得更大。
廢除所有省之間的貿易障礙
追求公平的自由貿易
企業稅從15%減到10%
廢除所有的政府對企業補貼,如對龐巴迪。
廢除碳稅
兩年平衡預算
把CRTC踢出電信業,允許更多競爭
廢除供應管理系統,讓全加拿大人享受更便宜的農產品。
私有化加拿大郵政
私有化加拿大更多的機場,讓競爭來降低飛機票價
對收入的前15000元的部分不收聯邦稅
社會上包括:

尊重合法持槍權
(我最看重的)讓聯邦政府從醫療中剝離出來,把醫療責任完全給省級政府。目前聯邦政府通過收壹部分醫療稅對各省進行補貼和轉移支付,導致各省不思進取,缺錢就往聯邦要。加拿大醫療目前的等待時間等飽受詬病。他提出要減少聯邦政府幹預,讓省對醫療重新撿起責任和創新,在統壹政府支付的基礎上,供應端引入私人醫療服務提高效率,向除了美國外的所有發達國家學習。這是很不容易的,因為加拿大現在醫療改革變成了階級鬥爭,誰敢引入私有化,誰就會被扣上要讓加拿大醫療雙軌制的帽子,所以誰都不敢提。但是問題總是要解決的。
吸引更多經濟型移民,而不是其他類型
各項措施降低難民數量,減少移民對改變加拿大主體價值的影響
外交:

外交必須著重在加拿大的安全和繁榮,而不是遵循已經無作為的聯合國。
減少外援
和盟友壹道,保護加拿大的安全



548.為何大中華圈肯定殖民主義的人較其他地區為多?



鹿ㄦSeptember 17, 2018

若林正丈認為,在日本戰敗國府接收臺灣後,中華民國政府對臺灣的統合在短期內是成功的。但二二八事件的爆發,使得本省人對於政治的恐怖、省籍間的矛盾形成,與逃亡海外者的民族主義論述,最終造成了國民統合的受挫。特別是「反攻大陸」的民族主義訴求,在現實條件下的逐步破產,進壹步的擴張大中國論述與當地居民的差距

壹切的導火線,與國民政府在接收臺灣時,產生的各種政治與經濟混亂有關。當時的中央只派給陳儀壹只疲弱的部隊,其軍紀與軍人素質良莠不齊,裙帶主義嚴重蔓延。而由於大陸局勢的失利,經濟瀕臨崩潰的情況很快就波及了臺灣。工業用的機械被拆下作為鋼鐵賣掉,儲存下來的砂糖被販售到上海。最糟糕的是發生劇烈的通貨膨脹,當時所流行的故事,描寫吃了壹碗面,走進去店裏頭與出來竟是兩種價錢

在失望之餘,臺灣因此流傳了壹句俗語,「狗雖吵卻能守護人,豬只管吃和睡」。意思是日本人盡管兇惡,但至少有統治的功能,但以陳儀為守的外省人,卻好吃懶做。在這種社會充滿矛盾的情況下,二二八事件爆發了。原本只是緝查不當的事件,卻很快就演變成全臺的暴動,在街上看了外省人就打。在向大陸調遣軍隊後,武力鎮壓很快的開始,並對表達不滿的本省菁英進行政治清洗

如果說是「懷念日本統治時期」的心理,在這裏就可以打住。簡而言之是由於施政不當,造成對於國民政府與外省族群的仇恨。但這也與中國意識的正當性,在臺灣民主化過程中的逐漸衰頹有關。非常淺顯的說,因為反攻大陸被證明是無望,人民因此開始質疑以大陸為核心的歷史觀,覺得被威權政府欺騙。從而導致了對於日本殖民臺灣的歷史,與中國為主體所產生的評價,並不相同的情況發生

韓國對日本殖民的看法,也與其現代史發展有關。以簡單的說法,就是認為19世紀對日戰事的不利,是朝鮮半島孱弱與不幸的基本根源。這與臺灣為主體性的歷史觀,自然是大不相同了(後者認為不幸的根源,恐怕是來自於對岸)


549.專欄文章: 余光中與流沙河



ArimaniSeptember 17, 2018
早幾天追憶劉濟昆,老前輩生前在文壇成就不少美事,其中臺灣詩人余光中與中國詩人流沙河之相識結緣,劉氏功不可沒。余光中名氣大,想必很多人認識;反而流沙河是何許人?流沙河,原名余勛坦,是中國著名詩人及散文家。但為人稱譽的,是他對余氏識英雄重英雄,文人相親的器度。

1957 年後文革展開,自那風火歲月後中國文學空白十年。流沙河比較慘,他是被毛主席親自點名:「假百花齊放之名,行死鼠亂拋之實」。真是乖乖不得了,這天大的罪名怎麽擔得起?全國上下批鬥,日日勞動改造,固然是恆例常事。但是他比較倒楣,這場批鬥要過廿年才停止,待他可以復出文壇時,已經是 1979 年了。

同樣在文革中捱鬥的劉濟昆早落香江定居,還當上《天天日報》副刊編輯,將他壹九五七年出版的詩集《告別火星》連載於上,並且逐日寄剪報來。二人其實素未謀面,卻因鴻雁而成知己。

某天劉氏來信,力勸流沙河讀讀臺灣現代詩。信上說臺灣詩好,有壹個余光中尤其好,海內外知名。更寄來三本臺灣詩集:《當代十大詩人選集》、《鄭愁予詩集選》及高準《葵心集》。那時中國資訊未流通,流沙河仍然不信臺灣好。中國詩人不好嗎?幹嘛唸臺灣的詩?

我深知劉君擅長編故事,不是寫詩的,恐怕未必有詩之鑒賞力。所以,他言之諄諄,我聽之藐藐。我不相信臺灣那樣的資本主義罪惡的環境能孕育大手筆。
流沙河:<我讀臺灣現代詩(自序)>,載流沙河著《隔海說詩》(北京:三聯書店, 1985 年),頁 7 。

之所以會扯上資本主義,絕對是紀弦的錯。《當代十大詩人選集》開首就是紀弦的詩,流沙河壹唸至<飲酒詩>,直言「甚麽『現代』都沒有,只有狂嗥」。紀弦<飲酒詩>乃 1954 年響應臺灣反攻大陸而作,這本詩集居然可以寄回大陸,簡直是奇蹟。總之對當時流沙河而言,臺灣現代詩是毒草壞詩,「壹代宗師尚且如此,其余豎子豈可觀乎」,於是閉卷不閱。可是劉氏催討心得,他卻之不恭,幸而《鄭愁予詩選集》及《葵心集》尚對他口味,留下好印象,也好發表壹點陋見。此後三本書都鎖入桌櫃,沒有再取出來讀。

第壹次海峽兩岸詩藝交流似是不歡而散,不了了之,卻埋下第二次的機緣。「余光中」再現流沙河眼前,自是年許之後。

1980 年初秋流沙河赴北戴河海濱詩會,召集人堯山壁提出須轉變詩風的話題:「我們四十歲以下的這壹代,普遍學識淺薄,眼界狹窄,不能同妳們相比。我們學寫詩,民歌加古典。寫來寫去,手法舊了。」

流沙河當然知道意有所指,就是臺灣現代詩,他素來對此印象不好,當然反對:「我相信當代人類最好的詩是我們今天的詩,不是任何舶來品。勿去聽信甚麽引進之談。」「(臺灣的現代詩)瑣碎不足觀。有個高準還好;鄭愁予還可以。」那幾天三四十位詩人辯得火熱,有支持有反對。事後流沙河也有點後悔自己當時太武斷:「只窺紀弦壹隅,便斷言彼島滿園都是荊棘,我太不慎重了。」

壹年之後他赴盧山筆會,差東遠行。旅途甚長,列車車程至少五十二小時,不可閑度。那時的人沒有智能手機,不可能壹直上網玩遊戲,書就是最好的伴侶。他隨身帶了幾本書,那本鎖閉年多的《當代十大詩人選集》也帶上。

其間最使我震動的是余光中。讀他的<當我死時><飛將軍><海祭>諸詩,想起孔子見老聃時所說:「吾始見真龍!」
流沙河:<昔日我讀余光中>,載《文學世紀》第五卷第十期總第 55 期( 2005 年 10 月),頁 74 。

之後流沙河向余光中寫信表示敬意,托劉濟昆面呈。不巧的是余氏已離港返臺授課,要待 1983 年回香港中文大學執教時才向流沙河回信。此後二人漸成知己,魚雁往返相互賜教。 這些文人往來,今天看來沒甚麽大不了,但對當時中國而言卻是險阻重重。政治上海峽兩岸仍然風高浪急,流沙河「出身不好」,只要行差踏錯又會招來物議;余光中更加在七十年代揭起了港臺以至東南亞轟動壹時的「現代詩論戰」,《當代文藝》、《盤古之聲》、《文化新潮》、《南北極》等等文學刊物陸續出現批余之聲,以左派文人為首,批評現代詩,更批評余光中。關於當時現代詩論戰,自是另壹篇話題,此處按過不表。只能說余光中對中國文人而言是「牛鬼蛇神」,余氏人在港臺只需應付筆戰,流沙河人在中國卻可能遭受鬥垮鬥臭,總之二人交往的事其實形同踏鋼線壹樣。

我當時憨膽大,自認為擁護中共十壹屆三中全會路線,擁護改革開放,此心可鑒,怕他個甚,所以全不放在心上。我的辦公桌靠窗,放著壹本《余光中詩選》。幾天後,桌上的這本書不見了。遍找找不到,遍問無人借,我就疑心是重慶詩人李鋼,此崽最愛搞惡作劇,近又夜宿在編輯室內,壹定是他作案。可是李鋼大呼冤枉,他說:「我已熬了壹個通夜,把《余光中詩選》抄謄完畢,還拿書做啥嘛。」究竟是誰拿了,遂成懸案。
流沙河:<昔日我讀余光中>,載《文學世紀》第五卷第十期總第 55 期( 2005 年 10 月),頁 75-76 。

直到 1986 年《余光中壹百首》成書出版, 1978 年人民日報臺灣專欄刊出余氏<鄉愁>,算是中央審查通過,「予以認可」。後來<蟋蟀吟>入選高中課文,爾後兩岸文化交流漸盛。流沙河在中國不停談余贊余,大陸始知海峽對岸有位大詩人余光中,也許「牽線人」劉濟昆前輩亦始料不及,自己會壹手促成壹位「余迷」的誕生。

很多時候,人與人之間的關系,真的是壹個「緣」字。有緣千裏成知己,無緣鄰裏不相見。壹灣海峽,阻隔不了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融,此文學之妙也。



550.是不是很多人認為,只要中共垮臺了,中國就能變得自由民主了?



1905年,孫中山提出:“驅除韃虜,恢復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似乎推翻了清政府,華夏大地就能迎來和平與發展,可結果呢, 國民黨政府取代了清政府變成了另壹個專制政權,統治者只不過從愛新覺羅家族變成了四大家族。
1949年9月,在政協第壹屆全體會議上,毛澤東在開幕詞中宣告:“占人類總數四分之壹的中國人從此站立起來了,可結果呢,中共取代國民黨政府變成了另壹個專制政權,統治者只不過從四大家族變成了趙家人。
如今2018年,在海外民運圈,遍地可以看到這樣的觀點:毛澤東是中國現狀的罪魁禍首、只有推翻了中共,中國才能民主。可是看看中國這壹百年來的歷史,我不禁想問,就算中共有壹天因為內憂外困垮臺了,中國真的就能走向自由民主嗎? 中國人已經上當受騙壹百多年了,誰知道下壹個政權不會變成另壹個中共呢?
要知道,“推翻XXX,中國就能YYY”,類似這樣的口號,孫中山喊過,毛澤東也喊過,可是大家都知道,這壹百多年來,雖然中國政權幾度更叠,可是在政治制度上並沒有任何的發展,普通群眾並沒有選舉和被選舉的權利,不僅如此,甚至還在倒退,因為中共吸取了國民黨的教訓,加大了統治的力度。
我的看法是,推翻壹個政權也許很容易,最起碼這壹百年來已經成功了好幾次了,可是民主制度的建立,恐怕比推翻政權要難得多,畢竟中國從未建立真正的民主制度。另外,海外民運的言論我也看了不少,可是絕大部分都是在永不停息的批判中共,號召大家推翻中共,很少(也許我沒看到)談論中國應該實行什麽樣的民主制度,應該怎麽樣建立民主制度。


鄭錫矢September 18, 2018

談壹下個人的觀點

1:跟以前蔣時代和那些走過威權最終轉型為民主制度的國家不同,中共對社會的管控力度非常強,並且中共不由得壹絲文明發芽壯大,因此在中共體制內搞思想啟蒙基本上行不通,民眾自己的認知和價值觀也很難成熟起來,因此在現有體制下“等待”民眾價值觀和素質成熟再推翻中共是非常不現實和過度理想化的

現在是處於壹種死循環階段,在現有中共體制框架下民主沒法進行大規模的思想啟蒙和價值觀轉型,但是價值觀轉型不成功(包括其他的壹些因素),壹旦中共垮臺建立民主制後又很容易出現長期的混亂

2:以中共現在的這種發展模式來看,是不可持續的,中共所做的已經埋下了未來註定要崩潰的種子,會不會垮不是人能決定的,不可能讓民眾自己思考自己價值觀成熟不成熟然後讓民眾自己來推翻

3:如上述所說,因為民眾價值觀的問題,還有諸多復雜的原因,中共垮掉之後不可能壹下子出現那種成熟的民主政體,很可能會爆發內戰或者長期的動亂 但不能因為害怕未來會出現動亂我們就什麽都不做,恰恰是因為中共這種模式存在的時間越長對中國就越不利。等到00後和10後成為變革主力的時候怕不是整個國家都被蛀的不成樣子了,中共壓得越死,國家發生大規模動亂的可能性就越大,而現在這種局面,容不得我們什麽都不做

4:現在不是組織反對勢力或者上街示威,和選擇到底是該暴力和非暴力的時候,這沒什麽用,因為中共還有錢,對社會壓制力還非常的強,老百姓站出來公開反抗是白白送人頭,因此我們需要等待轉機(可能性最大的就是未來中國財政出大問題了,軍隊和維穩系統都養不起了的時候)

但是這並不意味著我們什麽都不做(不能幹等),我們現在所能做的是認識到勿以善小而不為,主動向周圍人講解壹些政治常識,在壹定程度上提高他們的素質,但這是非常漫長並且需要耐心的

至少來講我自己雖說成不了什麽出頭者,但我是問心無愧的

5:中共自己把自己給堵死了,註定不會出現議會制改良,黨內也不可能出現良心派改革派,也不要抱有僥幸心態指望什麽黨內良心人士(有點聖君情結的味道),即便出現那種改革派,那也只是披著民主黨的皮繼續續命而已,而且很大程度會阻撓社會價值觀的轉型,這個請參考現在的俄羅斯,並且當年改開的本質就是壹場轉型,只不過沒換皮而已,

中國人不要指望什麽偉人的出現,中國人應該主動爭取,沒有天上掉餡餅這種好事

6:中國未來會走什麽體制這個根本不可預料,而且也不會在“民運人士”的計劃中,他們早就退出歷史舞臺了

但是以我個人的理想來講:為了實現民主化,必須推翻這種政體,但是以中國民眾現有的價值取向和素質來看,推翻共產黨之後冒然建立民主政體必然面臨諸多問題,很可能會出現比委內瑞拉和俄羅斯更加糟糕的情況,因為政體超出民眾水平太多了,即便是壹些民主國家也是花了好多年才最終成為我們所知道的“民主國家”,而推翻共產黨僅僅是打開壹個新的局面,民主化才剛剛開始,必然要面臨諸多挫折,得需要好幾代人的努力,而現在還沒推翻中共就遠遠談不上開始

因此實現中國政治上的穩定是必須,但是在這種“政治穩定”之下必須得留壹些口子:在文化上推崇西方化(不可太過激進,否則政權將不穩定,可以適當保留壹些跟現代文明能兼容的文化),擺脫傳統文化的毒瘤+思想啟蒙,大力發展經濟,鞏固有產階級,允許民眾組建反對政黨,容許壹定程度的言論自由,開放地方自治,完善公民教育培養新壹代人的思維能力,由民眾自己壹步壹步爭取權利,花個幾十年的時間最終確立民主政體

有韓國,臺灣和其他的幾個最終轉型成功但是民主制並不算成熟的國家作為參考

打個比方,某些人數學基礎差,連加減乘除都不會做,就想著要做那些大學數學是不是搞笑啊?

我對未來幾十年都不樂觀,但是上百年我是樂觀的,法國都折騰了幾百年,中國可能會更久並且更加殘酷,我所說的提議僅僅是減小損失

當然以上只是本鍵盤俠的壹家之言,未來如何由不得妳我說了算,變數太多不可預測

551.挪威為什麽不加入歐盟?



葵 September 18, 2018

答案歸結為三個字:自主權。

挪威社會極其強調每個人的自主權(每個人有權力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匯聚到國家層面上就是挪威人不想因為加入歐盟而喪失決定自己社會的經濟模式、外交策略、以及對自有自然資源的支配方式(石油、海洋漁業)的權利。 本身挪威的石油基金加上高稅收制度,就保證了每年的政府的開支以及維持高福利社會的開銷。挪威加入歐盟的結果,可能就變成歐盟的純資金來源國,但是可預見的收益卻很少。 同樣的收益,卻可以通過EEA(European Economic Area) 的已有框架實現。

這個框架在歐盟成員國基礎上加入了挪威和冰島,大大降低了兩國與歐盟國間的經濟門檻,卻依然維持著兩國經濟的獨立性(比如自有貨幣)。另外,挪威也是申根成員國,人員自由流動也得到了很好的實現。 說簡單點,我和妳好,不壹定要嫁到妳家去綁定成為壹家人,也可以做個閨蜜級的好友


552.新疆莎車大屠殺是否屬實?



維民所止September 18, 2018
詳情:http://www.molihua.org/2014/09/35.html




在這裏我引用壹個幾年前在Reddit上看到的回復(原文鏈接):

While Boxun is not the most reliable source, something huge definitely happened in Yarkent in 2014. The official account of the incident is that it was a "terrorist attack", and the official casualty count makes it most likely the largest "terrorist attack" ever to occur in China. But when Beijing talks about being a victim of terrorism, they never mention this incident.

Things we do know:

The entire top leadership of the county was fired or punished after the incident, something which has not happened in other "terrorist" incidents in Xinjiang
Xinjiang Party Secretary Zhang Chunxian and Yu Zhengsheng, top Chinese official in charge of Xinjiang, personally visited the tiny village where the incident occurred multiple times, something which has not happened with other "terrorist" incidents in Xinjiang
About a year after the incident the village announced land reforms and the average land holdings per villager went up, meaning either more land was added to the village or they were given land previously owned by other people. They also abolished the corvee labor system in the village (most villages in Xinjiang are forced to perform unpaid "volunteer" labor each year)
Several foreign reporters have tried getting to the village and asking questions, but have not been able to get any answers. They do report that tensions appear very high in Yarkent still
Usually in the case of terrorist attacks an official announcement/account is quickly given, but in this case there was no official word for several days
In 2014 there were clearly many actual terrorist attacks in Xinjiang, but the official response to what happened in Yarkent was completely different from those attacks.

這個答復並沒有直接描述莎車發生了什麽,也沒有確認莎車發生了“屠殺”。但是原文根據壹些中國政府以及官媒在莎車事件前後的行為總結出2014年莎車發生了“很大的壹件事”。原文要點翻譯如下:

莎車事件後,莎車縣地方大量有關領導受到黨紀或行政處分(見維基百科條目:2014年莎車縣暴恐襲擊案#後續事件)。2013-2014年新疆發生的暴恐案件中,事後對黨政機關人員大規模進行處罰的情況並不多見。
時任新疆黨委書記張春賢,以及時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兼任中央新疆工作協調小組組長俞正聲在事後親自到莎車縣視察,這也是新疆前後幾年間發生的暴恐事件中罕見的行動。(天山網2014年9月8日:張春賢在莎車縣考察調研,新華網2015年9月27日:俞正聲率中央代表團赴莎車縣慰問考察)
莎車事件發生逾壹年之後,莎車縣進行了“土地清理”並處理分配了“清理”出的耕地,人均耕地從2.6畝上升到3.5畝,增幅約34.6%。但當地政府並沒有說明多余的耕地是新開墾的,還是已開墾但曾經屬於其他個人的。(天山網2015年8月9日:心系群眾實際困難 提高服務群眾能力)。Reddit的原帖還提到了當年莎車縣居民不像新疆其他地區居民壹樣需要做義務工(出處見之前的天山網2014年9月8日鏈接),由於新疆全境已經於2017年初全面取消義務工,這壹點暫且存疑。
外國記者被禁止進入莎車縣。但據消息稱莎車縣的官民關系依然相對緊張。(外國記者被噤聲是當局對重大事件處理手法中的例行策略,對此亦有存疑。但當年11月莎車縣確實再度發生了暴恐事件)
按慣例發生暴恐事件時,當局會相對迅速地通過各種渠道發布相關通告。但莎車縣暴恐事件則是在發生超過五天之後的8月2日才有政府對整個事件的細節進行官方通告。
原文依此得出的結論是,2014年是新疆暴恐事件的高發期,但官方對於莎車縣事件的處理有別於當年在新疆發生的其它暴恐事件。所以莎車縣事件的過程、性質、或是規模,可能與當年發生的其它事件有本質上的區別。


553.專欄文章: 古典自由主義



藍雀September 18, 2018
古典自由主義在中文被混亂了,可以有兩種涵義:

早期的自由主義,從啟蒙時代開始直到約翰·斯圖爾特·密爾為止的自由主義,中文因為共產與社會主義學說對它的批評,采用了強調“古典”的名稱,這個譯法讓中文界普遍把經典或是直稱自由主義的學說,與下面的另壹種自由主義混為壹談。

在20世紀復蘇的相同政治哲學,追溯上述的早期自由主義,亦即自由意誌主義,英文為了區分其在經濟與道德觀上同共產主義當時已經反對的自由主義(嚴格說,譯為經典自由主義更加接近),自稱為"自由(意誌)者的(東西)"(英文Liberation按語言直譯如此),當然,它的中文如前,較另壹個自由主義在譯名貼近原文。[1][2]。

而本條目所述及的即是第壹種早期的自由主義。

經典自由主義(Classical liberalism)是壹種支持個人先於國家存在的政治哲學,強調個人的權利、私有財產,並主張自由放任的經濟政策[3],認為政府存在的目的僅在於保護每個個體的自由。古典自由主義發源於17世紀和18世紀,也因此,它通常被視為由於工業革命和隨後的資本主義體制而產生的壹種意識形態。言論自由、信仰自由、思想自由、自我負責,和自由市場等概念最先也是由古典自由主義所提出,後來才陸續被其他政治意識形態所采納。古典自由主義反對當時絕大多數較早期的政治學說,例如君權神授說、世襲制度和國教制度,強調個人的自由、理性、正義和寬容[4]。美國革命和法國大革命都受到了古典自由主義的影響。

古典自由主義認為壹國的真正財富不是金銀總量的增加,而是其國民創造的商品服務的數量。政府的幹預經常是阻礙了經濟的增長,因此主張將政府排除出經濟領域,讓經濟生活自行其事,讓追求自身利益的無數的個體理性的計算來引導經濟生活的調整,即“社會應當盡量從政府幹預中擺脫出來,盡量的自由”,“管得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

概觀
古典自由主義哲學特別重視個人的主權,個人財產的所有權被視為個人自由最重要的部分,強調自由放任的政策。古典自由主義並不必然支持民主的原理,這是因為尊重和保護個人財產權的法律,比民主裏的多數決原則還要重要[5]。舉例而言,詹姆斯·麥迪遜主張共和立憲制以保護個人的自由,他擔心純粹民主制可能會造成“公共的情緒和利益被多數派掌控,而卻沒有半點避免少數派被犧牲的機制存在”[6]。在經濟上,古典自由主義堅持壹個“不受管制的自由市場”才能有效滿足人類的需求、並且將資源分配至最合適的地方。他們對於自由市場的支持是因為“假定個人都是理性的、追求私利的、並且會有計劃的追求他們各自目標的。”[7]他們不相信個人權利是由政府所“創造”的(在道德層次上),而相信道德權利是獨立於政府之外存在的。托馬斯·傑斐遜稱呼這些是“無法被分割的權利”,並且也指出古典自由主義所相信的理念:亦即權利並非來自法律、相反的法律的唯壹目的便是用以保護個人的權利,他宣稱“正當的自由,指的是個人有絕對權利依照他們自己的意誌做出任何行動,唯壹的限制便是不違反其他人的相同權利。我不會加上‘以法律為限’,因為法律經常只是專制者的工具,這在法律侵犯個人權利時尤其明顯。”[8]對於古典自由主義者而言,個人的權利是消極本質—亦即權利是以不受其他人(以及政府)侵犯的個人自由為基準。相反的,社會自由主義(又常稱為“現代自由主義”)則主張權利是由其他人提供的某些利益或服務所構成的。因此古典自由主義在本質上是徹底反對福利國家等政策的。古典自由主義強調“法律之前人人平等”,但卻不主張在物質上的平等。古典自由主義認為社會自由主義所追求的那些“積極權利”反而會侵蝕原本消極的個人權利[9]。因此,古典自由主義支持以憲法保護個人的自由和財產權免受多數統治的幹擾,並認為人民投票僅僅是為了選出官員,而不是為了創造法律。

弗裏德裏克·哈耶克指出古典自由主義有著兩種不同的流派:“英國的流派”以及“法國的流派”。哈耶克認為英國哲學家大衛·休謨、亞當·斯密、埃德蒙·伯克等人代表了經驗主義流派的思想,註重普通法,並且遵循長期自然發展下來的傳統和思想。而法國的流派如盧梭、百科全書派、以及重農主義則相信理性主義、認為理性的力量是毫無限制的,並且有時會對傳統和宗教表現出敵意。哈耶克承認國籍的分類是和流派的分類不同的,有些哲學家並不壹定符合國籍的分類:哈耶克認為法國的孟德斯鳩屬於“英國的流派”,而英國的托馬斯·霍布斯、威廉·戈德溫、約瑟夫·普利斯特裏、和托馬斯·潘恩則屬於“法國的流派”[10]。哈耶克也否認“laissez faire”這壹詞是源於法國的傳統,並將其歸功於英國的休謨、斯密、和伯克。

起源
古典自由主義是政治和經濟的壹種哲學,最早的根源可以溯及古希臘。在16世紀初啟蒙時代由西班牙的薩拉曼卡學派提出早期的論述。而在蘇格蘭哲學家亞當·斯密所著的國富論(1776)中,他反對了主張由國家幹預經濟並實行貿易保護的重商主義,認為重商主義只富裕了那些擁有特權的菁英份子,而沒有顧及廣大平民。芬蘭議員安德斯·屈德紐斯(Anders Chydenius)也是另壹個提出早期古典自由主義論述的重要人物。古典自由主義試著限制政治權力的界限,以保護個人的自由和財產權。古典自由主義壹詞也常被使用於描述早期的自由主義,以免與新自由主義(社會自由主義)混淆。

亞當·斯密於1776年所出版的國富論成了自由主義的理論根基,亞當·斯密提出了關於自由主義和經濟的解釋,在法律和哲學上的理解則經由約翰·洛克、托馬斯·傑斐遜、詹姆斯·麥迪遜等人。而在伊曼努爾·康德的著作,《永久和平》(Perpetual Peace)中,他假設了壹種國際性的自由體制,以維持世界的和平。

“自由主義”壹詞在此時開始出現分歧(大約在18和19世紀)。原先的自由主義主張個人自由、經濟自由(包括自由市場),和有壹定權力限制的代議制政府。到了18世紀這層原先代表的意義僅在少數國家仍然完整存在,大多數國家裏自由主義壹詞都已經偏離了最初的軌道(例如社會福利、關稅、政府對經濟的介入和規定、薪水和物價的控制)。在許多國家自由主義壹詞大多用以形容處在古典自由主義至美國自由主義之間的立場,只有少數幾個主要政黨仍然支持古典自由主義,大多數的自由主義政黨都接受了政府對經濟進行幹預的概念。

古典自由主義與現代自由主義
近代工業革命大幅提升了人類的物質文明,但也造成許多社會問題浮上臺面,例如汙染、童工,和都市人口過於擁擠等。物質和科學上的進步增長了人類的壽命,減少了死亡率,也因此人口爆炸性的增長。而這造成了勞工過多的問題,減低了平均的工資。米爾頓·佛利民指出這個時代造成的現象不是貧窮人口增加,而是“貧窮現象更顯而易見”了。古典自由主義的經濟學家,如約翰·洛克、亞當·斯密、威廉·馮·洪堡則認為這些問題將會由工業社會自身進行修正,而無須政府的幹預。

在19世紀,多數的民主國家都延伸了選舉權,而這些新獲得選舉權的公民往往傾向支持政府幹預的政策,由識字率的提高和知識傳播的發達產生了在社會上各種形式的行動主義。19世紀產生的社會自由主義(Social liberalism)成了第壹個從古典自由主義裏分裂出來的重要流派,社會自由主義主張立法禁止童工和規定勞工的最低工資,而這些都是主張自由放任經濟的自由主義者所視為妨礙自由的政策,更認為這些政策會影響經濟的發展。

到了19世紀末,這些從自由主義產生的分裂已經逐漸擴大,他們認為為了要達成自由的目標,個人必須得到為達成目標的條件,包括教育和免於受剝削的保護。在1911年由霍布豪斯(Leonard Trelawny Hobhouse)所著的《自由主義》壹書裏,他總結了“新自由主義”(New liberalism,現多稱Social Liberalism(社會自由主義),以與Neoliberalism區分)的概念,也就是主張政府介入經濟,並應確保每個人在貿易時的平等權利。由於霍布豪斯的“自由主義”與古典自由主義的差異實在太大,哈耶克甚至指出那應該被稱為“社會主義”比較正確[11](霍布豪斯的確曾自稱他的理論為“自由社會主義”)。

古典自由主義相信自由的哲學應該在每個領域都同等擴大(而不是在某些領域受到局限),他們非常反對現代自由主義的政策,如槍支管理法、平權法案(Affirmative action, 鼓勵錄用女性和少數族群的政策)、高稅收、社會福利和支持公立學校,這些都是古典自由主義者所認為侵犯了個人自由的政策。

在美國“自由主義”壹詞早已改變了原意,哈耶克認為涵義的改變是從羅斯福任內開始的,羅斯福實行的新政在當時被貼上社會主義和左翼的標簽,由於擔心這些標簽的負面影響,羅斯福於是改自稱為自由主義者。自從那時開始,“自由主義”壹詞在美國改變了涵義,與原本18和19世紀的自由主義完全不同了。

自由主義對抗極權主義
自由主義壹向定義自身為自由的壹方,而不是隨心所欲和處心積慮的專制和極權主義。極權主義這壹名稱是由意大利哲學家喬瓦尼·秦梯利(Giovanni Gentile)最先使用的,用以描述貝尼托·墨索裏尼所建立的法西斯政治和社會系統。斯大林、斯大林主義下的修正主義蘇聯和希特勒、德國納粹黨也同樣適用此名稱,在戰後此名稱成了對法西斯主義和西方資本主義政權普遍的形容詞。舊極權主義政權主張並且實行對整個社會的中央集權控制,以達成理想中繁榮和穩定的目標,而新的正在存在的極權主義則是通過大資本家財閥門對社會生產、輿論等方面的操縱,達到操縱國家政權以對整個社會進行集權控制。而對於社會中的普通民眾,大資本家財閥們總是善於用在讓民眾做壹道在他們的操縱下的“有極大限制選擇題”來愚弄民眾,讓民眾認為自己用於民主權力。極權主義通常宣稱其國家和人民正受到其他威脅,以替獨裁政權辯護。對極權主義的反抗成了自由和民主思想的重要部分,極權主義政權也常被描繪成試圖摧毀自由民主。

在意大利和德國,民族主義的政府連結了國家與大企業間的關系,並且宣傳自身國家民族在文化和種族上的優秀,而侵略他國將能使他們獲得應得的"陽光之土地"。在這些極權主義國家裏,宣傳機器通常宣稱民主是軟弱而無法達成大成就的,只有非凡的領導人才能帶來他們必要的紀律。

極權主義的崛起成了自由主義的反照面,許多自由主義者開始分析極權主義及其追隨者的信仰和理論,他們最後推論出,極權主義能崛起的原因在於人們身處太過惡劣的環境,因此轉向支持極權主義以尋求解決辦法。由於這樣的結論,壹些人開始認為國家應該有保護經濟情況的職責,如同以賽亞·伯林所說的:“狼群的自由就意味著羊群的死亡”,也因此越來越多自由主義者開始主張政府應該扮演穩定經濟發展的角色。

其他支持自由市場的古典自由主義者,則主張極權主義的崛起正是因為越來越多政府管制造成的。哈耶克在他的著作《通往奴役之路》壹書中,主張極權主義獨裁者的崛起是由於政府對市場進行了太多幹預和管制,造成政治和公民自由的喪失而導致的。哈耶克也對英國和美國因為受到凱恩斯學派影響而建立的經濟控制制度提出警告,認為那將會導致相同的極權主義政府產生—而那正是凱恩斯學派所極力避免的。哈耶克認為極權主義政權如法西斯、納粹、和共產主義都是同樣的極權主義流派;因為這些政權都試著抹滅經濟的自由。對哈耶克而言他認為抹滅經濟的自由即代表抹滅政治的自由,因此他相信納粹和共產主義間的差別僅僅是名稱上的不同罷了。

弗裏德裏克·哈耶克和米爾頓·佛利民主張,經濟上的自由是公民和政治自由所不可或缺的要件。哈耶克認為,只要政府試著以政策來控制個人的自由(如杜威、凱恩斯和羅斯福主張的政策),相同的極權主義後果也可能發生在英國(或任何其他地方)。

奧地利經濟學派和芝加哥經濟學派的擁護者,如米爾頓·佛利民、路德維希·馮·米塞斯和弗裏德裏克·哈耶克對於現代自由主義的反駁,即代表了古典自由主義的持續發展—也就是所謂的新古典主義經濟學[12] [13] 。佛利民說: “從19世紀晚期開始,尤其是在1930年後的美國,自由主義壹詞改變了涵義,變成了另壹種涵義非常不同的東西,尤其是在經濟政策上完全不同。這壹名詞變成用以形容那種依靠國家機器管理、而不是個人自發行動去達成目標的政治,口號變成了社會福利和平等,而不是自由。19世紀的自由主義將自由的擴大看作是促進社會福利和平等的最有效方法,而20世紀的自由主義則將社會福利和平等兩者看作是自由所不可或缺的要件。在打著福利和平等的旗號下,20世紀的自由主義竟然開始支持國家的幹預和專制作風—而那都是原先古典自由主義所奮力對抗的。如果將時間倒轉回17世紀的重商主義時期,那些真正的自由主義者恐怕都會被打成現代的反動派了!”

也因此新古典自由主義者認為他們才是真的古典自由主義的繼承人。舉例而言,哈耶克主張他並不是所謂的保守主義,反而他才是真的自由主義者,而那些新自由主義者只是冒充者,他也因此壹直拒絕放棄這種稱呼。

約瑟夫·熊彼特則指出:“最重要的是,如果這不是壹場預謀,那麽私人企業制度的敵人們或許會覺得他們盜用了這壹稱呼是相當明智的舉動”,意味著現代自由主義者們“偷走了”這壹詞、並且還將這壹詞冠上與之原義完全相反的解釋。

對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批評
不過,有些人反對新古典主義經濟學的主張,仍稱之為“右翼經濟的自由主義者”、“自由保守主義”或直接稱之“右翼”,並認為他們自行增添其他稱呼的做法是無視於古典自由主義在政治面的部分,而且他們只專註於斯密和李嘉圖的經濟學說。[14]除此之外,他們認為哈耶克對於古典自由主義的看法相當奇怪:"他忽略了其他更早的傑出思想家例如洛克和密爾"[15]。

古典自由主義與自由意誌主義 自由意誌主義者通常認為“古典自由主義”和“自由意誌主義”兩詞是可以互換的。例如美國的卡托研究所認為古典自由主義、自由主義和自由意誌主義三者都是源於同壹意識形態組群[16]。卡托研究所更喜歡自稱為“自由主義者”,因其自認為他們才是正當的自由主義繼承者。自由意誌主義確實與古典自由主義有非常多相似處,包括哲學、政治、經濟方面,同樣主張自由放任的政府、自由市場、和個人的自由。古典自由主義壹直主張為了保護個人的自由,必須盡量限制政府的權力。自由意誌主義政黨則進壹步主張對政府權力更多的限制。

比薩大學政治學系的教授Raimondo Cubeddu就說:“我們很難分辨‘自由意誌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之間到底有何差別。這兩種稱呼在用以形容那些“自由意誌主義”的“小政府主義”流派時幾乎是可以替換的:也就是用以稱呼那些認同洛克和羅伯特·諾齊克,認為國家的存在目的就是為了保護個人財產的學派。”[17]

自由意誌主義認為他們繼承了古典自由主義。不過,壹些人仍然認為兩者存在著分離、甚至互相沖突的理論。美國大法官撒母耳·佛裏曼·米勒(Samuel Freeman Miller)便認為:“自由意誌主義只是表面上類似自由主義。自由意誌主義者拒絕了自由主義所必要的制度。正確的說,自由意誌主義假冒了壹種觀點,而那種觀點正是自由主義依據歷史角度所反對的—那就是認為個人的政治權利處於封建制度之下。如同封建主義者,自由意誌主義者構想出壹種架構在個人契約連結上的政治權力。而自由主義理念所不可或缺的,便是主張政治權力乃是公眾的權力,應該公平的為公眾的利益所服務。”[18]

強調兩者間存在差異的人則主張,自由意誌主義和古典自由主義間有著根本的矛盾,因自由主義裏為了檢查和平衡而使用的手段,與自由意誌主義所支持的完全解除經濟管制有著沖突。[19]


554.壹個統壹的朝鮮半島對中國的利益有利還是有弊?



茍正局September 19, 2018
1. 韓國是壹個民主國家,民選政府的決策體現的是多數人民的意誌,這和天朝和朝鮮這樣的少數人專政是不同的。而大多數人民是希望地區和平、經濟繁榮、生活安定和自由做貿易的。而軍事上韓國就沒有必要全民服兵役,也會削減軍備,經濟上和中國會更近。所以對壹個希望地區穩定和貿易繁榮的中國來說是有利的。

2. 韓國人反美的聲音是不少的,因為美軍駐軍傷害民族主義國家,這是它們的通病,有部分支持美帝的聲音還完全因為防禦北韓和天朝,所以壹旦兩韓統壹,北韓威脅不復存在,就會有更多聲音要求美國撤軍(至少比現在多)、韓軍自主,有人說韓國部署導彈直接到鴨綠江,這是根本不懂導彈時代。而這次韓國內反對薩德的聲音也是不小的。這對中國來說也是有利的。

3. 北韓問題解決,東北、華北核威脅解除,東北經濟活力會被激活,遼吉黑高速直達韓國。君不見丹東房價已經漲了壹波了。對中國來說是有利的。

4. 壹個強大的民主韓國和民主日本的存在,以及專制小兄弟朝鮮的消失,對中共來說是不利的。

555.臺灣的社會議題比別的民主國家難很多嗎? 為什麽總起沖突?



李小鵬September 19, 2018
當然難很多,我舉幾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不過所謂沖突尤其是立法院壹年也沒幾次,都被媒體放大了:

1. 臺灣要處理轉型問題,如過去威權體制被迫害的人士的翻案,這意味著壹部分人要為此付出代價,坐牢或者賠償,請問加拿大有這樣的問題嗎?

2. 臺灣要解決黨國司法延續的體系遺留的問題,請問加拿大有法治的問題嗎?

3. 臺灣有部分人吃裏扒外,對外敵中共投懷送抱,臺灣另壹部分人又及其反對中共,害怕被其吞並,請問加拿大等國有這樣的問題嗎?

4. 臺灣有壹大批人是黨國既得利益者,如軍公教群體,他們現在的特權要被拿走要反彈,請問加拿大有這樣的問題嗎?

5. 臺灣對於揮舞著敵對國家國旗的人時不時砸場公聽會,打鬧立法院裏外,政府和國家機器卻不敢動,請問加拿大會有這樣的問題嗎?

556.妳希望品蔥成為什麽樣的網站?不希望品蔥成為什麽樣的網站?



青春百萬円September 19, 2018
我是新註冊的用戶, 這個問題也正是我想問的.

很多人把品蔥看作墻外知乎.

由於品蔥沒有言論審查, 因此話題範圍理論上是要比知乎更大的. 然而由於墻內已經有知乎的存在, 似乎導致這麽壹種情況: 那些原本就可以在知乎討論的問題只在知乎被討論, 而那些不能在知乎討論的問題才會被放在品蔥. 這樣無疑會使得品蔥的內容變得單壹化.

幸運的是, 我看到品蔥的用戶也已經有人意識到了這個問題, 比如我剛看到@Alex Wu 發起的品蔥多元化運動.

我的壹點建議是, 由於品蔥的特殊性, 導致人們傾向於匿名發帖, 這當然是必要的. 而匿名發帖同時也意味著妳的著作權無法得到有效的保護. 因此我希望品蔥可以支持匿名和馬甲的功能, 讓人們可以在壹些話題上匿名或者用馬甲, 而在另壹些話題上實名.



557.專欄文章: 名字類近易引誤會



ArimaniSeptember 19, 2018
香港有兩個名字非常近似的文學組織,壹個叫香港小說學會,另壹個叫香港小說會。兩者名字只差壹字,組織成員及活動截然不同。

香港小說學會,英文全名 Hong Kong Novelist Association ,成立於 2004 年。創立人為香港著名推理小說作家鄭炳南,會宗旨為「積極推廣和提高小說的創作與欣賞。會務重點在策劃、出版和宣傳會員創作小說,及舉辦各類型講座和課程,推動香港原創小說之發展。」

香港小說會,英文全名 Hong Kong Novelist Association ,成立於 2010 年。創立人為遊戲公司 Game One 老闆施仁毅,宗旨為推動小說創作及閱讀文化交流,邀請倪匡為永久名譽會長。

兩者組織中文全名差壹字,英文全名雷同。由於香港小說會成立晚於香港小說學會,恐怕創立者施仁毅未曾詳加調查。根據香港法律規定,本地文藝組織亦需向香港警察總部牌照課正式登記,筆者不解為何香港小說會的申請會順利通過,而牌照課未有就英文名字上作出異議。 香港小說會於網上及公眾媒體宣傳比較熱心,羅致不少新世代的作者,亦有舉辦不少活動,像是「香港新進小說家跨媒體創作計劃」等。相比起來香港小說學會比較傳統務實,協辦不少本地文學活動,像是「全港微型小說創作大賽」、「匯知.世界中學生華文微型小說創作大賽」,亦有舉辦不少文學講座,如「暢談金庸小說」等。

其實本地文學黃金時代已過,學校沒有學生搞文社,報章不再接收學生投稿,出版社不願出版無籍籍名的新作家作品。過去香港可以養活專業作家,如今寫作幾乎是兼職。在這樣的大環境下,如何提倡本土文學,都只是治標不治本,十耕壹獲矣。有人提倡推動網上發表,電子出版。然而像香港中文文學雙年獎、教協十本好書等,都只會鼓勵推選「已經出版實體書」的作品。結果是網上出版再興旺,都不會走到大眾面前,傳統受公認的比賽亦不接納,可見電子出版仍未成氣候。



558.現在中國的社會矛盾到底激化到什麽程度?



網絡上很多文章關於中國社會矛盾這方面說的非常籠統,仿佛就壹個詞“矛盾激化”,但是具體怎麽激化的?到了什麽樣的地步?有參照的對象嗎?比如其他的國家。普通民眾真的有網上說的這麽憤怒嗎?希望能有具體的解答

Raketenfaust September 20, 2018


其實不是社會矛盾現在激化了,而是以前被經濟增長掩飾的社會矛盾現在捂不住了。

正如我之前提過很多次的,中共的統治形態屬於開發獨裁,也就是用經濟增速向社會“購買”對專制統治的容忍性。人民由於經濟增長帶來的收入絕對值提升,而選擇了對自己身邊的各種社會矛盾睜壹只眼閉壹只眼。

而壹旦經濟增速放緩,社會無法像過去壹樣通過容忍專制得到經濟報償,由社會矛盾長期積累下來的各種不滿便會迅速爆發出來並且產生清算傾向,就有了現在的狀況。

559.為什麽二戰結束之後,日本可以變成壹個民主富裕的國家,而中國則不是?



fricasseeSeptember 20, 2018

原因很簡單,因為中國地理封閉,進入全球貿易體系跟工業化都比日本晚。

中國農耕地理優秀,海洋地理惡劣,國際貿易上處於封閉地區,東亞的貿易在大航海時代以後才正式被打開。

而日本的地理位置與較少的人口數量,再加上地方力量強勢的政治制度,得以讓外部貿易輸入到日本時,日本可以快速的進行轉型。

清朝和德川幕府都采取了閉關鎖國保持穩定,對外貿易只限於少數開放地點,但西方文明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日本作為壹個島嶼國家,幕府官方幾乎不可能阻止周邊民眾接觸歐洲船只,這給後來的變革打下了相當基礎。

後來經過黑船開國,日本傳統政治制度已經無法維持當下社會穩定,大量倒幕派人士借著地方力量凝聚起來,經過長時間拉鋸後,幕府倒臺選擇投降,戊辰戰爭後日本政治凝聚力重新聚集到天皇旗下,並沒有出現真正意義上的改朝換代,內部對政敵清洗也是低烈度的,全國沒有經歷大規模的高強度戰爭。

這就給明治天皇的新政打下了良好基礎,沒有讓全國處於高度分裂狀態,更重要的是明治天皇主政時間久,維新人士也以建立現代化憲政為目標,所以明治維新的推廣非常順利,從中央名正言順得到了政府、地方勢力以及最高領袖的壹致支持,數十年的時間裏讓日本從傳統封閉的武士國家,壹躍邁向近代工業國的道路。



中國方面,清朝同樣無法有效阻止民間與外國人的船隊接觸,早期表現是西方文化或宗教開始大範圍傳播,之後是清朝財政困境,無可避免的要在受控範圍內對外貿易,英國也迫切需要工業產品的傾銷地,但後來發現中國貧富差距巨大,平民無法消費,富人則沒有融入到新的貿易體系中,反過來將英國當做產品傾銷地來輸入大量白銀。

最後英國通過鴉片貿易扭轉了這壹問題,完成了將中國當做傾銷地的目標,清朝財政則進壹步受困,為了自身安全穩定開始進行銷煙禁煙,最後雙方爆發鴉片戰爭,中國的戰敗暴露大量社會問題以及外國文明影響力增強的事實。

隨後太平天國戰爭爆發,可以理解為動搖清朝中央政府的重要事件,清政府無力圍剿,最後靠地方漢人兵團才勉強維持局面。

這期間發生了壹些比較讓人意外的事情,壹是太平天國內部矛盾然後迅速腐朽,大致上也可以認為理所當然,因為太平天國無法得到本地漢人士紳的廣泛支持,但曾國藩等人不同,曾國藩左宗棠在軍事、政治以及時機上都有優勢,但最後曾國藩也選擇解散湘軍繼續效忠清朝。

與日本不同,對中央政府的反抗不是源於地方勢力,而是源於農民起義,而剿滅農民起義的地方勢力,最終沒有選擇推翻中央政府,依舊維持對中央政府的效忠,不願意冒險自立稱帝滅清。

這就給後續中國的改革帶來了相當大的阻力,清朝皇室借機撐過了壹段時間,開始洋務運動主導的仍然是以曾國藩李鴻章等地方團練所起家的勢力。

也就是說與日本不同的是,日本地方勢力選擇推翻幕府達成接納西方文明來完成工業化,中國則是地方勢力選擇繼續維持現有政治秩序,工業化的進程仍舊在持續。

但很快,隨著曾國藩不受信任加上病死,清朝皇室的話語權重新加強,導致了內外矛盾加劇,互相都無法占據上風,最終導致洋務運動失敗。

而後洋務運動成果外移,由軍隊與民間力量所掌握,壹直到最後維系清朝權威的慈禧死後,清廷早已失去了對地方和新軍控制力,壹有革命者事,軍隊立刻調轉槍頭踢走皇室。



中國的地理環境讓農業推動人口大量增長,延緩了工業化的進程,從古代時就不斷把文化、社會制度與政治體制都推向壹個最適合穩定發展農業的集權制度下,具體化到細節就是中央大壹統與儒家所謂的忠君文化,都是在強調農業生產力為根本指標的產物,否則隨時都會因為地理因素陷入馬爾薩斯陷阱,這也導致了無限的內卷化。

因此,任何外來文明的產物想要讓中國接受,在封閉的封建時代是很困難的,日本的山地極多,耕地分裂,導致自古以來就沒有辦法做到完全徹底的統壹,進而形成了地方分權的文化與社會制度,讓倒幕運動有了發展的土壤和良好契機。

相對的,中國因為缺乏地方分權的地理條件,主要耕地幾乎壹馬平川,大面積的農業生產力給北方政權帶來絕對優勢,導致幾乎不可能有割據政權永久性的在偏僻地區存在,也就形成了前面所提到的結果。



中國在清朝時接觸歐洲並不比日本晚,實際上鴉片戰爭後太平天國的崛起,地方勢力與洋務派的日漸強盛,已經決定了清朝走向滅亡的必然性,曾國藩沒有選擇養寇自重或者擁兵自重,而是在剿滅太平天國後立刻解散湘軍,換取清朝最大的信任,即便開啟了洋務運動,也讓地方勢力失去了抗衡保守派的話語權。

所以中日雙方在地方勢力強盛與走向推廣洋務的步調上,幾乎可以說是壹致的,但中國在洋務運動上受累於歷史與地理因素,沒有形成壹個具強大凝聚力的政府,清廷本身骨子裏是反現代化的,但為了生存又不得不支持,同時還存在壹大批保守派別,這就讓洋務運動沒有辦法真正意義上的革新中國。

甲午戰爭中,慈禧對洋務派別的幹預也很明顯,軍事改革沒有中央統壹調度,導致本來就派系諸多的清朝軍隊和政府部門各掃門前雪,結果就是清朝海軍連彈藥都不夠,早先幾年丁汝昌其實已經留意到日本海軍配置優秀,希望朝廷能更換軍備應付隨時到來的中日海軍戰爭,結果可想而知。

壹個妨礙洋務運動的保守派掌權,害怕洋務派做大,又不想失去政權的集團,壹直持續幹預中國的改革,甚至作為領袖人物的慈禧活的比李鴻章還要長,也就是說中國實際上的現代化改革,是從清朝結束才正式開始,這個時候回歸到了地方派系競爭,民辦教育、工業鐵路還是軍事改革,都因為要打仗並且失去了壹個控制全國的保守集團而突飛猛進。

可惜同時日本也是在進步的,日本通過賭國運獲得了對俄與對中的短暫勝利,穩固了在東北亞的利益,跟著就進入了內部經濟危機周期,結果是內部極端分子上臺,任何封建國家現代化後都必須要經歷的民族主義開始燃燒起來,結果就是二次大戰侵華,放棄了穩定的東北利益,最後在美國幹預下被打成了渣滓,把近壹個世紀的地緣利益全部吐出來,還賠上了不少。

中國方面進入穩定改革,標誌性的是從清朝滅亡開始,真正發力還是要始於全國名義統壹,也就是二次統壹結束,大概在1928年左右,隨後黃金十年結束,日本侵華開始。

留給國民黨真正能依靠寡頭體制集中經營的,大概也就十年左右,而且伴隨的是買辦階級的興起,全國過早的進入了經濟問題周期。



所以妳能看到這樣的歷史脈絡:

中日差不多同時期開始進入對外的深度接觸,並且同時間產生了強而有力又支持維新改革的地方勢力,然而因為地理因素累積下來的歷史慣性,中國的地方改革勢力選擇了維持現有秩序,日本的則選擇了推翻現有秩序。

這就讓中國殘留了壹個強大的保守集團,對洋務運動進行幹預,中國的改革缺乏政治凝聚力,從來只是引入,也就是以夷制夷的邏輯,骨子裏沒有辦法改變,並未真正的現代化。

日本地方勢力支持天皇,同時也是改革派,並且推翻幕府後有效的成立了現代化政府,天皇長期統治帶來了巨大的政治凝聚力,日本得到了很長時間的穩定發展,已經現代化。

然後,進壹步的推進歷史,中國在清朝滅亡後,壹直到1928年時,才真正意義上進入了日本在十九世紀中葉已經展開的工作,雖然工業的底子是從洋務運動後就有了的,但自上而下的維護和認真改革,實際上是民國時才開始。

幕府跟清廷都代表了強大的保守勢力,清廷到1911年才被推翻,距離幕府被推翻的1867年已經過去了44年,如果算上西鄉盛隆與維新政府的內戰結束,來作為同樣的國民黨蔣介石二次北伐徹底統壹為衡量,那麽雙方相差則長達51年。

這個時間是剛好符合現在中日差距的時間,中途日本的軍國主義導致日本長時間消耗最後血本無歸,壹直到戰後三次復興景氣才終於回過勁來,並且因為科技與國際政治的原因比中國發展的更好。

中國方面,國共內戰蔣介石失敗後,因為被共產黨控制政權,讓全國走向了歷史的死胡同,本來該跟日本同步發展的經濟周期,結果卻因為中共的問題壹直拖延到1978年以後才開始實施。

如果同樣以打下日本現代經濟的三次景氣來看待中國經濟發展,那麽改革開放以來就有三次長足進步,1978年到1989,1989到2001,2001到今天。

民主是隨著經濟進步才會降臨的東西,中國壹直被歷史慣性影響,但越靠近現代這種影響越小,因為現代化的工業潮可以極速推廣現代文明,壹旦接受了就能迅速改變,這也就是為什麽昭和軍人還在為天皇自殺後幾十年,大和男兒就立刻變成了平成廢宅。

目前中國幾乎是重復了清末的老路,但歷史慣性的影響正在逐漸減少,人口越多越難改變,因為保守既得利益者可以擁有的資源也越多,任何人都避免掉入囚徒陷阱,所以社會往往是趨於穩定中逐漸瓦解,否則就可能進入大範圍的混亂。

不過,這主要出現在近代,現代則逐漸不大適用,因為工業發展讓社會運作的邏輯徹底改變了。



560.如何看待紐約時報中文網《中共速朽論和習近平無能論為何是錯的》壹文



全文鏈接https://cn.nytimes.com/opinion/2 ... erals-get-it-wrong/
節選:
自由派中很多嘲諷習近平無能的人,常舉的例證是,習雖是清華的法學博士,但真實水平不過壹初中生,他上臺後,把胡錦濤留給他的壹手好牌(不是指中國改革進程,而是國力在提高,國際環境相對處於壹個上升空間)全打爛了,內政外交搞得壹塌糊塗,國內民怨沸騰,國際陷入空前孤立。特別是與美國為敵,終導致中美貿易戰和美國的全面打壓。 習上臺後在內政外交上的確壹手制造了混亂,放出了很多矛盾的信號。尤其是沒有繼承鄧小平的改革路線,反而師法毛澤東,在基本方向上全面左轉,回歸正統社會主義,迷信精神力量,推行高壓統治,經濟上強化國有制,導致黨內改革派和社會溫和力量對其極其失望,這似乎足以證明他乃成事不足,敗事有余。 但這種看法無法解釋習在上臺後不久即掌控大權,變胡錦濤時期“九龍治水”的領導體制。對於壹個在上臺前沒有軍功和政績的人來說,取得如此權力和權威,簡直是壹個奇跡。要知道,毛澤東和鄧小平的強人地位是經過槍林彈雨的考驗和長期在領導崗位上才實現的,習近平何以獨讓全黨服從他壹人?是這屆黨的領導幹部不行,還是中共高層有意選擇的結果?許多人會提到反腐,可問題是,胡江也反腐,為什麽反不動? 從習近平上臺六年來的治理情況看,把習近平當傻子,認為只有初中生水平,治國毫無章法,東壹榔西壹錘的觀點絕對是錯誤的,是小看了他。習近平對中國的未來有壹整套設計,這集中體現在十九大報告中,雖然它不符合自由派的胃口,但特朗普的前首席顧問班農讀出了其中“潛在詞”,所以2017年12月在東京的壹次演講中,他警告自由世界要警惕中國的強大。


EtOHSeptember 20, 2018

這篇文章在邏輯推理上是對的,在事實上不免有謬誤,而且舔了美國政府也真的不符合NYT的作風。

第壹點,暴政不等於治國有方,而是典型的治國無序的表現。

第二點,習近平在宣傳上擁有無上權威不代表本人就能控制整個中央。

第三點,我不認為之前中國的種種部署完全是習壹個人造就的,很有可能是提前規劃,只不過輪到他實施罷了,而且就算這是他壹手規劃的,2018年的他本人的臭棋已經完全打亂了這些部署。

最後這篇文章的本意是好的,就是要警惕極權擴張,但是美國媒體有了這種報道,或者發出了這種警告,就已經說明中國的動作已經引起了美國的註意,本身就是失敗的。

562.如何看待中央發文“允許城投公司在資不抵債時破產”?



fricasseeSeptember 21, 2018
原文:地方債務不兜底 中辦國辦發文:該破產就破產
https://info.51.ca/news/china/2018-09/686761.html



簡化壹下,就是中央政府絕不背鍋,地方政府也不會背鍋,國企適當背部分鍋,城投公司背全鍋。

財政上中央不可能在不必要的方面補貼地方,地方政府本身也承擔不了債務甚至揭不開鍋,但壹部分是融資到城投的,或者國企融資到城投的,現在暫時對準城投定向爆破。

城投和壹些國企,很多都是地方上的“士族”把持,過去作為搖錢樹壟斷部分項目,目前的做法變相等於放棄這些地方的官二代與紅二代集團,黑鍋分給各位,政府過去參與進來分壹杯羹,但絕不拿中央朝廷的財政兜底,地方政府就算有人想兜底救自己人,中央也基本壹刀切斷絕,避免地方政府陷進去後導致問題爆發連累中央財政。

前幾個月財政部有壹份23號文件,是明確鼓勵民營資本參與國營混改,現在做這些說明要保國企,這裏也提到了“自我約束”,對債務控制,開源節流後再吸收民營資本加強自己來背鍋,還有壹些民營資本進來是當炮灰的。

大致上,新出的文件可以理解為給誰該背鍋以及誰要做什麽,劃了壹條比較明確的紅線,告訴地方那官僚權貴的周邊家族,情況麽大概就是這樣,諸君毋復多言。

國企是很重要的,財政直接影響中共本身,也是來錢的重要渠道,所以國企就算鍋很大,中央也會寧願舍棄地方權貴支持,也要保證國企不會出問題。

地方政府則直接幹系政權穩定,所以壹個財政壹個行政,國企跟地方政府都是最終維穩目標。

我們現在看到的,從社會階級構成的角度來說,是中共在巨大的財政與金融問題面前,開始放棄既得利益集團裏的壹部分“地主”,收縮風險保障自身穩定。

地方政府交稅給中央,國企交的更直接也更容易控制,這是中共兩大財政來源,目前主要還是集中在加強國企,擴大國企生存空間,擠兌死民企或者吸收民營資本,直接財政來源穩定後,我認為未來幾年會對地方政府進行改革,相信很快就會出臺對地方政府法案。

因為歷朝歷代都是地方出問題先,然後中央要麽依賴地方要麽無法控制地方,最終中央垮臺。

實際上目前中國依舊采取的是流官制度下,與地方既得利益集團合作,實行有效統治的這樣壹種模式,現在中央開始對部分地方權貴甩鍋,那麽伴隨而來的肯定也是地方政府施政與控制力下降,從中共這些年來做的改革來看,都是有利於中央,對地方讓利較少,能看得出他們的權力結構。

剩下就看未來幾年連鎖反應有多大,以及中共中央是否要繼續甩鍋給地方權貴,還是國企壯大民企退場成功後,把國企的利益分配給他們來重新維穩地方權貴基本盤。

563.臺灣議員中有哪些表現傑出者?



PythonSeptember 21, 2018
論博學和人生閱歷, 我認為帥化民將軍是個傑出的議員

曾經當過兵, 也在智庫中給國家出謀略, 也經常隨外交部出訪各國

最後擔任立法院委員直到退休, <新聞深喉嚨>中帥化民的發言是我必看的



如果受人民愛戴的是傑出議員, 那我認為是臺南市議員謝龍介

謝龍介在政論節目中經常是以下描述引出民間疾苦問題

在菜市場買菜遇到幾個百姓訴苦/有百姓打電話給他/餐館老板抱怨物價貴

謝龍介除了政論節目中流利的臺語(閩南話)讓人耳目壹新

最讓我敬佩的是 他總是能融入百姓, 痛罵蔡英文不知民間疾苦

臺南市百姓哭著打電話給謝龍介, 那個日本人腳踢我們新建的慰安婦銅像

政府外交部不作為不發聲, 這個侮辱慰安婦的日本代表團就這樣逍遙地回國了

我能體會到百姓無法寄望執政政府, 把唯壹的寄托給謝龍介

謝龍介抱著慰安婦銅像攔住日本代表團, 要求他們當面道歉

日人腳踹慰安婦銅像,謝龍介大怒要北上踢館 - TVBS

傾聽百姓聲音,受市民愛戴,用實際行動維護社會公平與正義

這是謝龍介傑出的地方了吧



看到臺南市市民還能給謝龍介打電話哭訴自己的不公和委屈

想起大陸的人大代表, 有幾個能傾聽百姓的聲音?

567.大饑荒時期是否如推特上的“支黑”說的那樣中國人奴性重沒多少抵抗?



請問有沒有什麽相關的資料或者文章能推薦壹下?

他鄉不遠 September 22, 2018


我個人的認識是,當時的反抗現象絕對是很頻繁的,不能說中國人有奴性,但為什麽會沒有形成大規模的反抗現象呢?我認為主要有兩方面原因:

1.中共地方的組織經過多年鬥爭,對基層的控制上已經超過了以前所有的政權,從人數上可見壹斑,如果沒有大範圍的軍隊暴亂,是不太容易出現較大的動蕩的。

2.有能力組織較大範圍暴亂以及有政治綱領的鄉紳、知識分子階級,在58-60年,在農村基本是不復存在的。

這篇文章叫做《搶糧與暴亂:大饑荒中農民的反抗》
http://culture.dwnews.com/history/news/2016-12-18/59788899.html

以當中甘肅的“上肖叛亂”為例,

“1960年9、10月間,以孫和忠(富農分子)、白浪亭(原國民黨巡官)、曹世虎(原國民黨鄉隊副,保外就醫犯)、邢天星等為首,利用當時國民經濟的暫時困難和工作中的壹些缺點錯誤,造謠惑眾說:“今年三月,天上出現五個星星,代表五個頭子領導起義,共產黨壓制的是五類分子(當時指地主分子、富農分子、反革命分子、壞分子和右派分子),現在五類分子要擡頭”;欺騙群眾說:“為了吃飽肚子,起來進行鬥爭,天時已經到了”。揚言要“推翻政府”。煽惑群眾,擴充力量,發動暴亂。12月14日,糾集28人,搶劫上肖大隊新莊生產隊倉庫糧食900多公斤。17日晚在上肖大隊白草灣密會,封官委職。孫和忠為師長,白浪亭、王廷瑞為副師長,設師參謀、軍械、軍醫、秘書主任和外交通訊等,下屬六個團,團下編營、連等。並草擬反革命口號和傳單,商定“起義”時間、地點。19日晚,妄圖搶劫上肖大隊北茍倉庫糧食,以作軍糧,未遂。20日下午4時許,孫和忠、白浪亭、曹世虎等糾集百余人,乘涇川縣荔堡鎮逢集之機,數人佯裝打架鬥毆,求公社調解,其他人以看熱鬧為名,擁進公社,砸壞電話機,砍斷電線桿,打傷公社幹部,搶去步槍四枝、自行車七輛、電話機壹部,隨即到該鎮郵電所,打傷工作人員,毀壞電話總機,搶去300余元。向趕集群眾散發反動傳單,呼喊“誰要吃飽飯就跟上來”。”

個人認為領頭者是純粹的農民階層的比例是很小的,相反歷史上造反者至少是有壹定見識的,最差也得像劉邦這種亭長,李自成也是郵差(公務員),相比於農民的人口來說。

從這壹段歷史來看,我們只能得出共產黨消滅肉體消滅精神的農村維護統治策略是成功的,並不能得出底層並不具備反抗意識。我認為,反抗意識和對文明社會的向往程度正相關,和在現存的社會下與周邊人的生活水平差距負相關。如果生活水平壹致,那麽必然會有“知識越多越反動”的結論!

569.如何看待《教育部:堅決清理以境外課程教材替代國家課程教材行為》這壹通知?以及網友反應。



教育部:堅決清理以境外課程教材替代國家課程教材行為
我拿至少有壹點點反對聲音的澎拜來看:
“國外的教材怎麽可能到中國學生的課桌上?那些把外國教材拿到課桌上的人,有何居心?造反?”778贊
“我是大學生,學校學的電路原理是國內國外教材結合授課的,我覺得效果很好啊”
“妳那是理工科的,壹般不帶有意識形態。這裏說的教材壹般都是歷史,文學類帶有鮮明的意識形態的,每個國家在編寫這類教材時,都是按照本國遵循的意識形態來編的。所以這不是單純的教材之爭,而是意識形態之爭,不然教育部也不會出面了。”
看起來非常恐怖!感覺是文革前兆。
不過上面的回復說,理工科不帶意識形態,我非常懷疑。
國外的科學素養教育,最重要的兩條是誠實性和保持懷疑,這難道不是極其反動的嗎?妳比較壹下韓雨春事件,就會發現,科學也是帶“意識形態”的!到最後妳國家要推中醫,我“誠實性”和“保持懷疑”這兩條普遍真理還能存續嗎?


佛系憤青September 22, 2018

首先我認為這種行為非常的可笑,文史哲自帶中共世界觀、價值觀和歷史觀,嚴控使用境外教材防止學生接受非中共觀點,從中共政府自身來說無可厚非。但是像這樣壹刀切的全面禁止以境外教材代替本國教材的懶政行為也可算中共政府的壹大特色了。

在國民高呼“厲害了,我的國”的大背景下,中國在某些領域裏與國外相比任然落後幾十年。從心理學學科來說,目前很多最新的科研成果任然沒有中國的份,很多的新觀點也並非中國提出,為了跟上世界心理學學科的發展潮流,引進國外的最新教材是必然的。“戶樞不蠹,流水不腐”,在這種大政策前提下,我感覺中國的心理學學科發展又要被扼殺在中共的“穹頂之下”。

剛上大學的時候放寒假跟兄弟壹起喝了杯咖啡,期間他跟我抱怨他們通信工程專業采用的教材有三分之二是國外的全英文教材,上起來十分的吃力,對此我也深表同情。過了壹個暑假,我們又見面了,我好奇地問他是否適應了這種英文教材。他則告訴我,他在那個學期特地去翻閱了國內的相關領域教材,跟他們學習的國外教材相比確實是差了不是壹星半點,他也理解了學校選擇國外英文教材的苦心。而如今這個政策將會讓新生無法使用到這種優秀的教材,對中國未來的通信發展可謂是憾事壹件。

570.如何評價哈耶克的《通向奴役之路》?



BackspaceSeptember 22, 2018
這本書的論點是相當簡單的。沒有壹個人或壹群人有足夠的知識有效地運行經濟。沒有壹個人能夠收集和利用足夠的,即使是過去的信息,更不用說現在的信息。因此任何計劃未來的企圖是註定要失敗的。哈耶克接著假設,這種失敗必將會產生壹個獨裁者的統治,作為最後絕望的後備手段來管控不斷惡化的混沌。

因此他心目中的教訓是納粹德國。哈耶克認為納粹德國的命運自從其從十九世紀晚期的德國福利國家制度誕生時就不可扭轉了。該管控經濟意味著個人對於計劃者的獨裁的屈從。這些計劃者手裏集中了曾經分散於許多工業企業家手中的權利。因此個人最終將會淪落到農奴的狀態,甚至沒有權力出賣自己的勞動力給壹個更高的出價者。這是對私有財產和個體責任的辯護,無論個體的命運如何。

它不是自由論的觀點;它沒有要求將國家的權利削減到最低限度。然而除了對於基本標準的立論,它要求從經濟生活的核心中排除中央集權,並保證哪怕最貧窮者的做選擇的能力。它是曾經被稱為自由主義的奠基文獻,並在當下有著和過去壹樣重要的影響力。


571.專欄文章: 中國歷史上的吃人事件,如果發生在美國會怎樣 ?



馬少華 September 23, 2018
中國歷史上有爭議的事不少,至少得動用計算機才能數得過來,而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事件,我覺得應該算是張巡的睢陽之圍了。

公元757年,正是安史之亂亂得正火的時候,安祿山之子安慶緒帶著尹子琦率同羅、突厥等部族壹大幫子十幾萬人,浩浩蕩蕩地殺奔睢陽。

睢陽當時的守軍只有幾千人,可想而知實力有多懸殊,用句常用語來說,就是“每個人吐口唾沫都能把妳淹死”。按常理來說,這仗是沒法兒打的,除非每個人能長出壹百條胳膊來,然而妳也知道,長壹百條胳膊的那不是人,而是蜈蚣。這個時候,就需要有非常之人出來當英雄了。這個非常之人,就是張巡。

在張巡的英明領導下,睢陽的幾千守軍創造了數個戰爭奇跡:從早晨到中午連打20余次勝仗;短短的幾個月共進行了400余次戰鬥;殺敵將300多人,殺敵軍12萬人……這幾個數字即使放到世界戰爭史上,也足以發出萬丈光芒。然而,俗話說得好,“人是鐵,飯是鋼,壹頓不吃餓得慌”,創造了如此奇跡的睢陽守軍在糧食面前卻壹敗塗地,本該列入世界十大名將行列的張巡,也在糧食面前功虧壹簣,壹千多年來飽受爭議。

連續幾個月的圍城,睢陽城內已經再也找不到壹粒糧食,再也找不到壹匹戰馬,再也找不到壹塊樹皮。這時,讓中國人壹千多年來爭論不休的時刻出現了——張巡把自己的愛妾殺了,分給士兵們吃,後來又殺睢陽城的老弱婦孺,“凡食三萬口”。

這次事件可以說是中國“吃人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事件了,壹千多年來無數人都在爭論張巡的做法到底是對還是錯。挺張派強調他的無奈與悲壯,國家的利益高於壹切,在退無可退的情況下,只能棄卒保帥,這也是我們從小就接受的主流教育;而倒張派則以孟子的“殺壹無辜而得天下,不為也”為理論綱領,突出他的無道與殘忍。

倒張派從人性的角度來批判這種吃人的行為,自然很能引起眾多老百姓的共鳴,但是他們卻有壹個致命的弱點,就是他們只是站在人性的角度發出感慨,卻無法回答在那種情況下張巡到底“應該”怎麽做。

不能不說,這是中國人的壹個思維盲點。在彈盡糧絕的情況下,而且是在國家利益高於壹切的情況下,我們該怎麽辦?投降?歷史上很多人都這樣做過,後果是成為世人唾棄的漢奸;堅持?歷史上也有不少人這樣做過,後果是遭受世人的非議。

不過,在明末清初倒是出現過壹次類似的事件,不管在正史還是民間都得到過不錯的評價。

那是順治初年,南明大將李定國率20萬大軍圍攻廣東新會。新會守將耿繼茂為了給新主子留個好印象,頑強地堅持了三個月,直到城內再也找不到壹粒糧食。這時候,耿繼茂做出了壹個決定:城中百姓每家貢獻出壹個人作為“人肉口糧”。據新會縣誌記載,當時出現了很多感天動地的故事,比如壹對相繼喪夫的婆媳倆相依為命,清兵要殺婆婆,媳婦就出來請求讓自己代婆婆為國捐軀,清兵憐憫她的孝順,就同意了她的請求;還比如,壹位姓李的女子的丈夫要被清兵抓去了,這位女子就哭著說:“我丈夫還沒有兒子,如果他死了他們家就絕後了,還是把我殺了吧。”清兵也同意了她的請求,把她吃了之後又把她的骸骨還給了她的丈夫;又比如,壹位姓梁的讀書人被清兵看上了,準備動員他為國捐軀,他十歲的女兒就跪在地上為父親求情,後來清兵竟然被感動了,把他們父女倆都放了……

聽起來很是感人,也很是完美,既有領導的愛民如子,又有老百姓的顧全大局,甚至還有人間真情,堪稱古代版的“知音體”。這個故事之所以免遭張巡事件那樣的非議,我覺得最大的原因就是領導讓老百姓有了選擇權。雖然對領導來說結果都是壹樣的,但妳也知道,只要妳給老百姓壹點權利,他們就會忘掉妳給過他們的所有痛苦。而且通過這個選擇權,矛盾的焦點已經巧妙地從領導與老百姓之間轉化到了老百姓與老百姓之間了,而且妳也同樣知道,只要在老百姓之間制造壹點矛盾,他們就再也沒有心思去考慮別的事了。

應該說,這個故事比張巡那個故事高明了壹點,但我們也很悲哀地發現,高明的那壹點也只是領導的高明,而與真正的人性的高明壹點關系都沒有,老百姓還是免不了“被吃”的命運。看來中國人的思維盲點是不可能從中國的歷史中尋求解脫了,我們只好把目光轉向遙遠的太平洋對岸。

1836年,德克薩斯從墨西哥獨立出來,成為德克薩斯共和國。當時的墨西哥正由暴君桑塔·安納統治,哪能容得廣闊的德克薩斯獨立出去,桑塔·安納當即率領7000大軍(不好意思,就只有這麽多)前來鎮壓。

“大軍”壓境之下,德克薩斯共和國損失慘重,最後只剩下200多人逃到阿拉莫,大衛·克洛科特就率領著這200多個人,跟桑塔·安納的幾千人誓死抵抗。

雖然現在的美國富甲天下,但在1836年還是蠻荒之地,在墨西哥大軍圍城僅僅13天,大衛·克洛科特就開始面臨跟張巡壹樣的悲劇——阿拉莫城裏除了吃人再也找不到可以吃的東西了。

是吃人,繼續戰鬥?還是不吃人,全體投降?考驗大衛·克洛科特和美國人的時刻到了!

吃人?還是不吃人?張巡說,這是個問題。大衛·克洛科特說,為什麽非要在吃和不吃上糾纏呢?為什麽不能走第三條路呢?

吃完最後壹塊樹皮,大衛·克洛科特先把城裏的老弱婦孺疏散走,然後召集全體士兵,公開投票,願意投降的,放其生路,願意守城的,留下繼續。然後大衛·克洛科特跟這些願與城共存亡的士兵們浴血奮戰,最後全部陣亡。

第壹次看到這個故事的時候,我是被狠狠地震了壹下。原來世上並不是只有領導為妳定好的那兩條路。原來我們還可以走第三條路。

碰上大衛·克洛科特這樣的領導,實在是人生壹大幸事,不光是被疏散的那些老弱婦孺,也包括那些有選擇權的士兵。這才是真正的選擇權,而不是選來選去總逃不了“被吃”的陰謀。

在美國“911”事件之後,我也同樣聽說過壹個類似的故事。當時恐怖分子共劫持了四架飛機,前兩架分別撞在世貿中心的北樓和南樓,第三架撞在五角大樓,而第四架卻在賓夕法尼亞的壹個鄉間墜毀,這是怎麽回事呢?

據事後的分析我們才知道,這第四架飛機本來是準備撞向白宮的,但在機上的乘客群起反抗,才破壞了恐怖分子的陰謀。

這不算什麽奇聞,跟歹徒搏鬥咱中國人也能做到,真正讓人震撼的是,就在這極其危險的情況下,飛機上的乘客仍然不忘民主:大家舉手決定要不要跟恐怖分子作鬥爭,支持的人留下,反對的人給他降落傘。結果全體乘客集體支持跟恐怖分子作鬥爭,才使飛機沒有撞向白宮,而機上的45人全部遇難。

這才是真正的民主,即使在極其危險的情況下,也不能剝奪別人的選擇權,更不能把自己甚至大多數人的意誌強加到別人頭上。

中國人的思維盲點就這麽解開了,不需要什麽大道理,也不需要什麽長篇大論,只需要“民主”兩個字就夠了。

但是,知道跟能不能做到還是兩回事,像什麽“認識到錯誤等於成功的壹半”全是屁話,就像老虎絕不會因為殺戮太多而放棄吃肉壹樣。其實,就算是老虎真的願意放棄吃肉,而如果沒有壹個合適的環境,也仍然無法做到,甚至會被別的老虎吃掉,作為它不吃肉的代價。比如上面提到的張巡和耿繼茂,如果他們不吃人,而是選擇大衛·克洛科特的方式,結果會是怎樣的呢?這樣的事情在歷史上並不少見——壹旦城破,必將屠城,管妳老弱婦孺!耿繼茂更不會忘記,就在他率清兵攻克廣州後,縱兵屠城,70萬人頃刻間灰飛煙滅。因此,城中老百姓面臨的壹個更殘酷的現實就是:要麽被領導吃掉,興許還能留下壹兒半女;要麽等城破之日,全家被屠!

解開了壹個思維盲點,又陷入了壹個更殘酷的盲區。

為什麽中國歷史上的改革絕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所有的歷史課本都在說是因為保守派或是既得利益集團的阻撓,卻沒有人提普通老百姓是支持還是反對,因為老百姓是沒有選擇權的,即使讓他們選,選項也只有被甲吃還是被乙吃。這樣的改革,能成功倒是見鬼了。

因此,中國人只能把張巡奉為英雄,卻從不知道還有大衛·克洛科特,因為——“夏蟲不可語冰”。

歷史上的文明都是經歷過無數血腥的,但是寶貴的文明卻是寧願死也不願吃人與被吃掉,所以才有了今天的民主。



572.當前富國窮國都怕跟中國做貿易嗎?為什麽?



貌似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都有采取保護的措施?

鹿ㄦSeptember 23, 2018


個人的觀察,與其說是「怕與中國做貿易」,不如說是對於未來中國發展,抱持悲觀與戒慎的想法。害怕其競爭終局,將排擠掉自己的經濟實力

這是壹個在美國、韓國與臺灣都在同時蔓延的情緒。簡單的說,現在而言,中國當然還是最重要的貿易夥伴。這主要得利於前者掌握較為先進的科技與技術,因此須仰賴中國的後端供應鍊,再加上中國龐大的市場,達到互補的作用

然而,隨著中國的發展,這些先進者開始非常地坐立不安。因為中國在技術上很有可能迎頭趕上,像是現在北京全力投資的芯片,就是韓國與臺灣的保命符。而由於其專制政權的脆弱性,不可能放棄現有的經濟策略。即便無視法律與智財,犧牲其他國家的商業利益。中國為了自己政權的正當性,也要實現「彎道超車」

「中國制造2025」在許多人的想像中,是壹個史無前例的商業巨獸。既能夠生產高階產品,又囊括了低階的制造。其龐大的國家機器,又足以能夠排擠外來的競爭,壓制內部要求提高工資福利的聲音。人們開始懷疑,在這個「中國什麼都要」的未來裏,難道還有其他國家的立足之地?

這篇評論提出了壹個觀點,那就是這是全球化的必然結果。因為今日的經濟與技術發展,缺乏巨大而具有驅動性的引擎。這造成所有人仿彿身在壹條小船,後進者想要搶到有限的位子,先進者則恐懼地位被失去。中國只不過是由於其政權特殊性,搶奪的姿態,要比起他人要來的狂妄罷了


573.中藥有多傷身?



中藥有多傷身?空腹吃傷胃嗎?

華青洲September 23, 2018


我本人是個醫生,所以了解的比壹般人更深入。

與其說中醫是所謂“中華傳統醫學”,不如說中醫就是傳說中的“有中國特色的醫學”。

醫學,和物理、化學壹樣,都是自然科學。和其他自然科學壹樣,醫學對自然現象的描述都有唯壹解。

譬如說:

承認了氧氣助燃,就必須否認與之對立的燃素學說;
承認了兩個鐵球同時落地,就必須否認與之對立的質量影響下落速度的理論。
醫學也不例外:

既然解剖學證實了心血管系統的存在,就必須否認與之對立的無憑無據的氣行說;
既然生理學證明了神經系統的種種功能,就必須否認與之對立的“心主神”的主觀臆斷。
中醫粉常常說,中國人和外國人存在構造乃至人種上的差別,實際上根本沒有這回事。

世界上現存的所有人類,都是同壹個物種(哺乳綱、靈長目、人科、人屬、智人種)。

所有人類不存在種屬上的差異,至多有相對而言細小的差別。

白人全身有206塊骨頭,黃種人也是,黑人亦然。

共匪之所以力挺中醫,是因為後者暗示了中國人的特殊性,讓大部分不明真相的人有了壹種不知從何而來的優越感,同時也強調了中國人和外國人的巨大差別,暗示外國那壹套在中國行不通。

不僅如此,中醫還是壹種廉價(但無效)的東西,可以用很少的成本大量打發病人,為共匪節省衛生事業的開支,同時也為它們腐敗提供巨大的機會。

我個人認為:中醫不具備任何價值,中藥亦然。(我預計有些人會拿青蒿素說事,那我想反問:妳之所以能記住青蒿素,正是因為像青蒿素這樣的例子很稀少)

中醫中藥長期披著壹塊錘鐮幫的遮羞布,已經成為了當代的巫醫,它最好的歸宿就是和馬列瘋子的狗屁理論壹樣,被扔進歷史的垃圾堆。

貼壹點(真的很壹星半點)鏈接:

《巴爾幹腎病、馬兜鈴酸腎病與中草藥腎病》

https://zhuanlan.zhihu.com/p/30602792

574.臺灣政論節目有哪些有意思?



陳士傑September 23, 2018
謝謝邀請

臺灣是全世界民主國家中政論節目最多的地方。壹個只有兩千三百五十七萬人口的臺灣,每天播出的比較正規的電視政論節目就有二十多個,差不多平均每壹百多萬人就有壹個政論節目。臺灣的政論節目和人口的比例基本上可以說是全球第壹高了。

臺灣現有的政論節目從綠到藍的排序如下:

政經看民視(民視)
新臺灣加油(三立)
鄭知道了(三立)
前進新臺灣(三立)
online鐘點贊(華視)
新聞非常道(年代)
夜深人未靜(民視)
大家講看麥(民視)
新聞追追追(年代)
新聞大解讀(民視)
年代向錢看(年代)
新聞面對面(年代)
有話好說(公視)
關鍵時刻(東森)
少康戰情室(TVBS)
新聞龍卷風(旺中)
大政治大爆卦(旺中)
新聞深喉嚨(旺中)
文茜世界周報(旺中)
兩岸壹定旺(旺中)
夜問打權(旺中)
雙城記(旺中)
民視和三立都屬於比較綠的電視臺,但是三立基本上屬於淺綠,民視屬於深綠。三立的很多政論節目是站在挺民進黨的解讀上來評述的,但是民視的節目大多是以臺灣獨立為其主要的訴求。蔡衍明的所有媒體都可以理解為共產黨的傳聲筒,蔡衍明本人就曾經說過個“六四屠殺不存在”之類的話。所以中視和中天就是CCTV的臺灣分臺,《中國時報》就是《環球時報》的臺灣版。年代屬於比較中立的電視臺,時而偏藍時而偏綠。華視由於是屬於政府的電視臺,所以壹般情況下國民黨執政時期就偏藍,民進黨執政時期就偏綠。TVBS和東森是藍色電臺,並且在近些年已經有偏紅的跡象。三年前收購東森的美國DMG娛樂公司就有中資的背景,TVBS的壹些節目已經開始幫共產黨洗地了(比如《少康》)。

在此比較推薦下面的兩檔節目,也是我在YouTube上訂閱的臺灣節目:

《政經看民視》臺灣最綠的也是最反共的政論節目,曹長青是常駐嘉賓之壹。彭文正在壹電視主持《正經限時批》的時候,正晶好算是綠色節目。但是今天已經徹底的被曹長青等中國民運人士把該節目的基調從綠色臺獨節目演變為反共的民運節目了。這個節目的反共程度絕對不亞於任何海外民運人士的自媒體。《政經》的藍色嘉賓幾乎沒有,即使有的話也最多只有壹位文傳會的副主委,然後被壹群人吊打。而且臺灣社會的很多獨家議題都是該節目在追,比如兆豐銀行被罰案。彭文正雖然偏綠,但是他絕對沒有成為民進黨的附庸,政經批判蔡英文的力度絕對不亞於旺中的那些紅色節目,當然批評的角度是180度大轉彎的。該節目是臺灣新聞界的良心節目,也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好的臺灣政論節目。(YouTube頻道的地址)當然最近這個節目由於曹長青的原因開始無原則的挺郭文貴了,這確實是非常遺憾的。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tu6c7bETtqg

《有話好說》該節目的主持人陳信聰的立場是反共偏綠,值得壹看。該節目不僅討論臺灣的內部事務,也時常邀請各領域之專家來點評國際大事,並且也會討論壹些關於“廢除死刑”等國際上普遍都在討論的社會議題。並且這個節目經常邀請中國異議人士做嘉賓,甚至有時會連線胡佳等目前就在中國的異議人士。(YouTube頻道的地址)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gxXuXHJ4VwovSTvDiWlzZQ

575.妳支不支持優勝劣汰,適者生存的看法?



尼采主義者September 24, 2018

完全不同意,且完全不支持。下面我們從三個角度來探討壹下為什麽。


首先僅從哲學層面上來看,我們可以發現這句話並不是壹個科學命題,而是同義反復(Tautology),因此實質上屬於廢話。為什麽這麽說?假如我們說物種X具有Y性質令其能夠適應環境得以生存,那麽假如Y性質可以定義並被量化,且我們可以通過科學手段去驗證Y性質對於物種X的生存有沒有幫助,那麽這就是壹個科學理論(哪怕它後來被證明是錯的)。而“優勝劣汰”則是不壹樣的。正著說,因為該物種優秀,所以可以生存下來。反著說,因為該物種能夠生存下來,所以它是優秀的。在這裏“優”和“勝”的意義是相同的。它們相互循環定義。因此這句話同樣可以表述為“優優劣劣”或者“勝勝汰汰”。這種話是沒有任何意義的,所以也是不實用的——妳沒法用它來預測未來哪些物種能生存下來。如果妳想要這句話有意義的話,必須讓“優”這個字可以明確定義然後再去驗證它。當然無論如何,我們說這是很困難的。環境本身就是壹個巨大的變數,它影響生物的生存,然後生物再反過來影響它,這裏我就不多說廢話了。

其次我知道每當有人提出這八個字的時候,有相當高的概率他考慮的根本就不是生物學上的問題。對於這種非常不科學的做法我不想過多評論。但是我想強調的是,這幾個字是對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的根本性的誤解。上面已經提過了,自然環境是多變的,對某壹特定物種來說並不存在壹個自然界需要始終通過選拔方式來維持的特征。因此壹個物種面對自然選擇的最合理戰略是維持基因庫的最大多樣性。比如說,當前這壹波的環境變化把某物種具有A特征的群體幾乎全部淘汰掉了,那麽此物種則需要花大力氣重新變異出這個特征來並將其保留下去。畢竟誰也不知道A特征在下壹波的自然選擇面前是不是反而會成為救命稻草。那麽反過來,人為地消滅某些基因或者性狀特征實際上正好是完全違背了自然選擇的理念,因為某些人代替自然進行了選擇——還有比他們更不尊重自然的人嗎?當然,我需要強調的是以上這段文字只涉及自然領域,並不包括社會問題。

然而問題最關鍵的核心是,人類並不知道生物的存在有沒有意義,也不知道如果有的話是什麽樣的意義(特指客觀性的或工具性的意義)。當壹個人深入研究動物學的時候,他可能就會發現很多無法用人類的理性來解釋的現象。先舉壹個例子。我們知道有些蝴蝶的翅膀外表看上去和樹皮長得壹模壹樣,讓我們為其藏身的本領感到驚嘆。此外,我們還知道有些蝴蝶的翅膀上長有類似於大眼睛的斑紋用來嚇跑捕食者。但是很多人可能並不知道壹個關鍵的事實,就是以上兩種特征通常會同時出現在同壹種蝴蝶的翅膀上。那麽問題來了,如果翅膀的擬態是為了藏身的話,那麽那些眼狀斑紋是幹什麽的?這就好比壹個忍者壹邊用道具偽裝自己,壹邊又不停地用喇叭喊話暴露自己的位置。這不僅對藏身沒有幫助,實際上還有反效果。此外還有幾個引申出來的問題,比如說為什麽眼狀斑紋能嚇到敵人?是不是因為它令人聯想到敵人的眼睛?那麽眼睛為什麽不向著更加隱蔽的方向而進化呢?眼睛的主要功能究竟是看東西還是嚇人?等等。另外壹個特別重要的例子是葉竹節蟲。這種蟲子長得和樹葉壹模壹樣,包括葉梗和枯黃的部分都能模仿得特別像——似乎我們憑著直覺都直接默認是葉竹節蟲在模仿樹葉以求生存了。但是,有的科學家表明這種蟲子的歷史有可能比它所“模仿”的樹的樹葉還要長久。此外還有科學家認為,模仿樹葉以求生存的策略實際上是漏洞百出的。比如說它的外形迫使它不能跑到其它地方生存,迫使它不能經常移動,迫使它被和樹葉壹起吃掉等等。這讓我們產生了疑心——擬態究竟是不是為了生存?尤其是當我們知道它有太多壞處的時候。另外,擬態是不是壹種模仿?究竟是誰在模仿誰?還是說根本就沒有壹個所謂“模仿”的過程?以上的種種問題,假如以人類獨有的目的論來思考問題的話,恐怕是很難得出十全十美的答案的。這些例子要求我們重新思考生物進化和自然選擇的根本意義是否真是像人類理解的那麽單純。如果生物的存在具有工具性的目的,那麽單細胞生物和人類這種特別復雜的生物是否同樣能夠滿足這個目的?如果可以的話,那生物為什麽要進化出那麽多種多樣的形態?為什麽所有的生物沒有朝著壹個唯壹的方向進化(或者說退化)?所以這裏我們要說,自然也是講究美學的。人類為了追求美而進行各種藝術創作活動,並不單單是為了填飽肚子或者維持物種續存。那麽我們憑什麽認為動物身上的特征都只是為了生存而進化出來的策略呢?某些人有何資格來評判某些物種或特征是否應該被淘汰呢?至少我們該承認,我們並不完全理解所謂自然選擇背後的根本邏輯在哪裏,而且有可能永遠也理解不了。

綜上所述,我個人以為,人類需要對自然界保持敬畏。不只是從行動上,更重要的是在思想層面上。自然界重視多樣性,物種以多樣性為根本生存戰略,但某些人(肯定不是所有人都這樣)卻熱愛單壹性和整齊劃壹。除了“傲慢”以外,並沒有多少詞語可以用來形容這些人。

576.如何看待瑞典娛樂媒體公開發表侮辱中國人的視頻



精簡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jMCbQT8MCww&feature=youtu.be
完整版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E41uczLBy7A&feature=youtu.be
近日,中國遊客在瑞典撒潑事件繼續升級。在中國政府接二連三的無禮要求下,瑞典政府忍氣吞聲,可是瑞典民間忍不住了,在中國優酷視頻網站上發表了帶有侮辱中國人情節的視頻。為了讓中國人聽的懂特意有中文配音。

政治敏感September 24, 2018


這個片段只是那個節目(Svenska Nyheter)的壹部分。那個節目是壹個諷刺娛樂節目,我就因為這個視頻看了壹集。

它的那段關於中國的內容主要在說,瑞典人自認為非常討厭種族主義,但是這種厭惡在中國人和俄國人身上不適用。然後節目主持人播了壹些娛樂節目片段,都是拿亞洲人取樂的片段。然後節目主持人對著鏡頭說,如果妳覺得這個好笑,說明妳是種族主義者。然後他又說如果他做的這個節目是關於索馬裏人或是穆斯林,節目估計是播不了的,但是這個是關於中國人的就能播。(自證:瑞典人自認為非常討厭種族主義,但是這種厭惡在中國人和俄國人身上不適用。) 基本上他在調侃瑞典社會的政治正確在很多地方不合邏輯,多重標準。

這個節目也是想說,整個關於曾先生的事情中國駐瑞典大使館反應過激,估計別有意圖(註,達賴喇嘛最近來過瑞典。還有桂明海事件)。還有壹層意思是,瑞典人對中國人知之甚少,其實瑞典方對於中國大使這樣的反應不知道如何應對。至於為什麽這段視頻做的這麽低級,估計他們的制作人也是諷刺能力有限吧。

我自己在瑞典的感受(我住在瑞典會說瑞典語,老公是瑞典人),瑞典人不太覺得中國人是須要被特殊對待的弱勢群體,所以基本上說話,調侃就相對肆無忌憚壹些。另外,也得說,瑞典主流電視臺時不時也會用相對強硬語調播中國的負面新聞(西藏問題,政府監控和言論受限,空氣汙染之類的)。

579.如果中國未來能民主化,劉曉波他本人是否值得寫進歷史書?他在歷史中的地位會是怎樣的?



21September 25, 2018
真正會在東亞民主進步史上有地位的人,還沒有出現。

還沒有出現。

對於劉曉波,壹個普通知識分子而已。 One of us.

https://youtu.be/CGXSqqSyIPU

劉霞說:我就希望上法庭給他們公開審壹下,就是作為劉曉波的妻子就是有罪。

正是因為他的普通,他這樣壹個無罪的普通人 他們是壹對普通夫妻 沒有三頭六臂阿:

壹個無罪的人,壹個無罪的家庭,竟遭致如此待遇,才更凸顯中共的殘暴。

對於壹個普通人就可以下此狠手,這難道不值得每壹個普通人警惕?

中共對於這些普通人的虐殺,也足以讓人心寒、足以讓人警惕。

—— 是公民劉曉波。公民就夠了,其他不需要。最好有壹個 “劉曉波紀念公民獎” ,專門頒發給那些傑出公民。


580.如何評價李登輝?



信仰民主者September 25, 2018
妳好,關於提問者的如何評價李登輝這個問題,那得要看提問者希望從什麽角度來詮釋了。

我就以我的角度來說阿輝伯吧。

臺灣民主制度的推手

在蔣經國死後,由李登輝接班擔任總統,當時臺灣的政治情勢是如此:外有來自美國及西方國家要求民主化的壓力;內有黨外人士沖擊原有體制,同時黨內還有各方外省大佬不服他這個本省人,但即便如此,他也依然堅難的陸續完成部分民主化修法,壹直到二月政爭後完全執政。

政爭老手的壹桃殺三士

二月政爭時各方大佬分別是:黨秘書長李煥、軍系大佬郝柏村、行政院長俞國華。

壹開始因蔣經國的遺澤,李登輝有李煥的支持,在國民黨第十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出任黨主席,但行政院長俞國華遭李煥邊緣化逐漸架空,並被迫在隔年提出辭呈。李登輝任命李煥接任行政院長,看似進壹步提升李煥的政治權力,實則逐步抽離他在黨內的權位。

1990年總統大選前,李登輝不願選李煥為搭擋參與大選,雙李公開決裂,李煥找來了郝柏村意圖拉下李登輝,而這時李登輝利用媒體制造「副總統人選可能換人」這個假消息,讓對方陣營分裂,後成功當選總統,而同時為安撫手掌軍中大權的郝柏村,李登輝任命他為行政院長,看似提升他的權位,實則逐步拔除他的軍權。

到此二月政爭結束,以李登輝全面勝利告終。

利用輿論壓力達到全面民主化

1990年發生野百合學運,李登輝召開國是會議,並在隔年終止動員戡亂時期,廢止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並開展第壹次修憲,制定憲法增修條文,讓萬年國大得以成為歷史,從此臺灣進入快速民主化的時期。

至於評價,我想除了臺灣民主之父外沒有更合適的評價。

581.蒙古帝國強大的武力之源究竟何在?



fricasseeSeptember 25, 2018
蒙古崛起的背景,是中原王朝衰落,並且分為金朝與宋朝兩個主要王國,彼此互相攻伐,長時間統治後內部衰弱,無力直接對抗全盛期的蒙古。

蒙古起源於蒙兀國,蒙兀國則建立在多部族聯合之下,推舉了鐵木真的曾祖父合不勒汗,內部組織松散,派系多所以力量不如後來的蒙古,恰巧金朝還沒徹底衰落,對蒙兀的制約很有效,最終滅亡了蒙兀。

過多的派系,讓蒙古地區的統壹政權只能做到名義統壹,所以當鐵木真開始通過戰爭控制整個蒙古時,就借用了大量的部族矛盾,借力打力巧妙瓦解了敵人,而後消滅主要敵人或盟友,跟曹操與袁紹決裂壹樣,對合作夥伴發動戰爭獲得了草原的最終控制權。

這樣的蒙古,完全統壹在壹個中央政權之下,雖然也有其他部族,但不妨礙鐵木真的施政,比他曾祖父時的蒙兀國有更多資源可以動員。

蒙古軍隊的強大,分為軍備、制度、戰術以及環境幾點:

在軍備上,與許多人認為的不同,蒙古軍隊的構成比例,在騎兵中重騎兵可以占比高達40%到30%,早期蒙古騎兵主要以皮甲為主,硬皮甲與綢制袍可以有效阻擋弓箭,而全輕甲的配置,能高效率提高騎兵的速度,在戰鬥損耗中,士兵的生存率也極高,不需要拔出箭頭,只需要將射入體內的綢帶壹並拔出,給兵源緊缺的蒙古帶來節省人力的寶貴方法。

中後期的蒙古,重騎兵開始隨著征服明顯出現改革,尤其是在西進以後,蒙古區別開始覆蓋大量的劄甲,也就是用鐵片壹環穿壹環,依靠大量甲片堆積,方便更換與修復的超重型鎧甲,雖然防禦力整體上不如較晚時期制作的全身板甲,但當時而言劄甲就已經是非常好用的高級盔甲了,尤其是成本特別低,甲片可以批量生產,西征後得到了大量中亞鐵匠,當地的先進冶金技術也被用於戰爭,對蒙古盔甲的改革有極大的推進作用。

披著劄甲的重騎兵,內裏還會墊上皮甲,通常為兩層,也有三層,甚至還會為了防寒加上棉甲,但對比歐洲的重型板甲不同,劄甲並不臃腫,在靈活性上高於全身板甲,即便加上皮甲與棉甲,仍然能夠保持馬上的流暢運動。

更值得註意的是,劄甲對於弩箭的防護,某種程度上是高於板甲的,並不是說板甲不能防禦弩箭,而是弩箭的射擊要麽彈開,要麽可能插在板甲上,這給運動帶來很大困難,並且穿透的箭頭仍然可能給士兵帶來潛在傷害。

但劄甲面對弩箭時,因為受力和結構原因,更多可能是將弩箭彈開,這也損壞單壹甲片,士兵就可以不需要背負弩箭箭頭繼續作戰,戰後修補也非常簡單。

youtube上有人做過測試視頻:
https://youtu.be/XMT6hjwY8NQ
https://youtu.be/EVV5my415VA


可以看得出,弓箭或弩箭很難壹下擊穿甲片,斧頭近距離除了沖擊力外,根本無法造成有效傷害,相對的錘子等鈍器對劄甲的傷害是非常大的,可以壹下子破壞大量的甲片結構,還會讓穿戴盔甲的人造成臟器傷害。

頭盔方面,蒙古因為騎兵居多,需要長期活動,所以主要采取的是較小的簡單設計,防風擋雨並且易於清洗為早期的主要實用性取向,防護作用則缺乏優勢,但便於攜帶清洗,重量也占優勢。早期蒙古輕騎兵甚至戴鍋盔加布條就當做頭部防護。

我們常見的蒙古頭盔,是蒙古鼎盛時期軍官們所佩戴的樣式,被稱為蒙古缽胄,自帶眉庇,並且有尖頂,後期在元朝還演化出帽檐,由宋朝時期演化壹直到清朝,也就是常見的笠盔,比較經典的就是宋朝的範陽笠,林沖就是帶這樣的帽子,演化到元朝後出現了全鐵盔款式,到明朝比較典型的就是錦衣衛,清朝兵勇乃至朝臣的帽式都受其影響,所以元朝承接宋朝推廣出去的文化影響是很大的。

手持武器的優勢,則是根據蒙古軍應對敵人不同而不斷變化的,早期蒙古人使用的主要是清弓式的蒙古弓,清弓是指以清朝滿洲人為代表的壹種弓,跟早期蒙古弓基本近似,都屬於角弓,遊牧民族普遍使用,所以可以理解為同壹種東西的不同方向,只是被清弓代表了。

馬背上的弓騎兵根據目前考證,主要是以短弓便捷為主,穿甲能力差,但清弓效率高,目前推測蒙古騎兵早期應用的弓應該在60到120磅之間,弦墊特別大,拉鋸小方便戰場快速射擊。

後期西征吸收大量的中亞技術後,就開始使用突厥人的弓式,但也不妨礙戰場上使用類型的弓,所以成立地方上的汗國以後,就是入鄉隨俗,各自保持習慣。

重騎兵在近戰方面,也是武裝到牙齒,除了特別大的寬頭直刃砍刀,還有後來發展出來的彎刀外,同時配備了類似鉤子壹樣的斧頭,早期可能是作為工具用較多,後來則吸收了中亞的風格,開始將斧子細長話,更近似於戰鎬,用來破甲或將敵人鉤下馬,甚至直接配備了帶鉤標槍。

接近歐洲後,對於歐洲更齊全的裝甲配備,蒙古騎兵開始裝備鐵錘等鈍器,方便擊碎鎖子甲,彌補他們武器對破甲能力的不足,甚至還出現了騎槍裝配給重騎兵。

值得壹提的是,蒙古的馬匹也是覆蓋盔甲的,但跟大多數馬鎧不同,馬匹鎧甲相對較少,也主要以皮甲為主,只有較少時候反應了蒙古重騎兵裏的精銳可能有大面積劄甲的情況出現,但在戰場上不普遍,因為費用太昂貴,同時對蒙古軍隊而言,老練的士兵遠比馬更珍貴。

蒙古騎兵可以說是武裝到牙齒,尤其是後期得到技術又有經濟優勢,完全對任何敵人都能構成資源與裝備碾壓,這是世界戰爭歷史上的壹個奇跡。

在制度上,成吉思汗革新了蒙古部落分散的情況,因為是靠暴力統壹,所以在內部阻力很小,君主話語權極大,對社會組織進行改革,創立了護衛軍制度,也就是後來怯薛的前身,這批親軍由鐵木真親近的人擔當領袖,對內形成有效的軍事力量,可以避免外部分封部族叛亂。

極大的加強了中央的權力威信,從壹開始就對任何試圖顛覆成吉思汗統治的敵部產生軍事碾壓,類似於曹操的虎豹騎,或皇帝們的禁衛軍,對過去蒙古部落的貴族而言,這就是壹個無法挑戰的鐵王八。

對內問題上成吉思汗頒布法典,引入金朝等地的統治經驗,開始改革草原落後的政治風俗,開始使用文字,將本地部族從遊牧土財主引導向封建地主,建立起壹個新的貴族集團,然後自己牢牢掌控,再用軍事優勢對外擴張,從而在法律上給貴族們有合理解決爭端的渠道,又能通過掠奪帶來利益讓大家都支持他,而且相比起很多舊時代的蒙古部族領袖,成吉思汗比較起來更仁慈文明,有很多蒙古部族仇殺是極為血腥原始,在成吉思汗以後便開始有所減少,所以對蒙古內部來說,成吉思汗是可靠的領袖。

另壹方面,成吉思汗還改革了軍隊制度,或者說創建了有效率的軍制,壹直延續用到明朝的軍戶。比如確立部族各個年齡層人士的軍籍,建立壹個必須要服役的階級,確保了帝國的兵源穩定,另壹方面又能給這些從軍者帶來大量的利益,比如允許掠奪或者分封賞賜,這給很多中下階級的普通蒙古部落民帶來很強的動力。

後來在元朝比較典型的貴族蒙古軍戶就是探馬赤軍,還有就是漢人軍戶,也就是簽軍,當然因為入住中原變成農耕文明,導致對外戰爭需求衰敗,所以其實元朝也好,還是明朝也好,都是亡於這種前中期非常穩定安全的軍戶制度,而這些軍戶到後期往往會對財政和帝國人力造成極大的負面影響,古代人並沒有科學認識,意識不到成吉思汗適用在擴張的部落帝國上,卻不適合封建農耕文明。

軍事組織上,蒙古非常簡單,完全以十為進制,十人壹班,乃至百戶,所以有了千戶與萬戶的標準,跟漢地的百戶等不同,蒙古騎兵是純戰鬥單位,戰場上指揮官傳達命令的效率極高。

同時,蒙古軍隊的紀律性極高,可能勉強接近近代訓練的歐洲步兵,前面提到的十人壹班,采取連坐制度,在監管上非常簡單,壹人出事,全部問責,然後追溯到上壹級,按照級別不同問題過錯輕重,從下往上挨個處罰,問責機制完全是從上往下,如果不聽從軍令後果非常嚴重,跟傳統封建征兵後各種私兵不聽調令有很大差異。

這樣的專業軍隊,是需要不斷對外擴張來保持內部穩定的,所以當成吉思汗找到借口以後,立刻開始想辦法對外開戰,然後得到大量的財富,從而回報那些高服從性的士兵,再將財產分配給各個部族,這樣壹來大家皆大歡喜,否則這個構架就會自相殘殺,因為維持這麽大的專業軍隊需要很高的維護費用,成吉思汗通過巧妙擴張來轉移了壓力。

在這個基礎上,蒙古還時常進行大規模的圍獵來達到全民軍事演習的目標,對新兵還是老兵來說都是保持戰鬥力的有效方法,尤其是對孩子從小培養作戰技巧。只是跟農耕文明比較,這種軍事演習是壹種節慶或者說民族文化,沒有精神壓力與負擔,表現優秀者反而會得到獎勵,從明末的壹些記載來看,對士兵而言操練是很辛苦的事情,並不是所有人都願意。

在戰術上,蒙古軍隊主要依賴的並不是弓騎兵,而是在戰場上利用騎兵互相配合達到戰略目標,然後通過重騎兵沖鋒解決戰鬥。

壹般被稱為曼古歹戰術,跟安息人的戰法近似,很多人誤以為是靠弓騎兵放風箏,其實這是錯誤的,弓騎兵在蒙古軍隊對戰中的確有壹席之地,但不是絕對主導地位。

歷史中的蒙古騎兵是這樣的作戰的,輕重騎兵互相交錯,以橫隊為主,兩翼再配備輕騎兵,靠輕騎兵將重騎兵掩蔽,另壹方面對方如果大量步兵結陣,便用輕騎兵襲擾兩翼,必然導致陣型結構變化。

使用輕騎兵欺詐敵人做出陣型改變後,藏在中間的重騎兵則突然沖擊,然後輕騎兵將敵人結陣地區徹底包餃子,最後徹底絞殺。

事實上經過蒙古重騎兵壹輪沖鋒,絕大部分連金屬盔甲都未必有的農民征兆部隊,基本上壹輪下來士氣與組織度就會徹底崩潰,輕騎兵的包圍更多是在抓俘虜。

除了這樣的戰術外,蒙古騎兵的確也有弓騎兵放風箏的許多例子,但弓騎兵放風箏主要目的有兩個,第壹是逼迫敵人改變陣型,第二是詐敗引誘敵人追擊。

主要發生在對方也有騎兵的戰爭中,由於騎兵對騎兵,速度優勢往往不明顯,所以騎兵跟步兵配合,蒙古軍隊強攻會造成明顯劣勢,上述第壹種戰術裏隱藏重騎兵的戰法也明顯不大有效。

所以蒙古又開發了新版本,使用箭頭式隊伍進攻,而後輕騎兵利用弓箭騷擾,敵人步兵固守,而後被追擊時撤退,等騎兵拉開了與步兵的距離,立刻開始用包圍戰術消滅騎兵部隊。

假設步兵支援該如何對敵?答案是很簡單的,蒙古騎兵會做出壹個口袋陣,只要妳的結陣優勢喪失,輕騎兵會極快速回旋到兩翼,重新把中間留給重騎兵,這就等於步兵與前鋒騎兵,都被裝入壹個口袋裏,兩側是被輕騎兵包圍,只有前面或後面可以進攻或撤退,但正面是無法抗衡的重騎兵,如果撤退就會造成成建制的崩潰,士氣壹下子就消失,踩踏就可以造成大量死亡,正面交鋒獲勝可能性也是很低的。

在遇到敵人數量遠多於己方時,又該怎麽做呢?蒙古軍隊會讓輕騎兵大面積的移動,在幾個不同地方結陣的部隊之間或側面,制造出擾亂視線的沙塵,在古代那個戰場指揮基本靠事先交代或吼叫的情況,能使用旗語的精銳軍隊也是有限的,壹旦沙塵屏蔽視線,馬蹄聲掩蓋人聲,那麽大量灰塵下判斷敵人主力方向都成為不可能的事情,哪部分騎兵是重騎,哪部分又只是疑兵,判斷失誤的結果是致命的。

而且敵人會從什麽地方攻過來,輕騎兵兜到後方,全軍調轉結陣方向,結果發現只是誘餌,重騎兵穿過煙塵壹口氣沖擊,再多的人也只是被屠殺的羔羊,更別說蒙古軍隊會使用鳴鏑,灰塵下騎射造成的士氣問題是非常大的,鳴鏑的聲音堪比過年時的竄天猴,壹次射出幾百支,制造大量的戰場混亂,可想而知對戰蒙古軍隊的困難有大。

除此之外,蒙古軍隊還使用了大量的偽軍,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在攻城時減少蒙古人傷亡,而蒙古人進攻的模式,在引入中亞投石器技術前,只能是圍點打援,或者傳統的等城池饑荒投降,非常浪費時間,所以蒙古人拆城池,不是單純遊牧民族習性,而是因為他們缺乏足夠軍隊占領,拆掉城池是為了避免反叛後的攻占困難。

有了偽軍,在進攻城池上可以有更多選擇,由於蒙古進攻的許多政權,在集權上做的比較好,往往中央政府被擊敗,對地方的撫恤需求不大,所以建立偽軍然後交給可靠的傀儡掌控,是可以保持壹地相對穩定,並且符合蒙古利益需求,必要時還可以直接接管,既不需要保持彈壓,也不需要搶完就走,給蒙古的經濟帶來很大的推動力。

蒙古人的後勤很多人想必是知道的,動物膀胱塞入牛肉幹,自帶牧群負責後勤補給,走壹路吃壹路,部隊可以長途跋涉遠途進攻,跟隨前鋒前進的,還有壹個商人部隊,負責交換物資得到所需,另外還有負責牧群的部族,等於壹個移動補給基地,蒙古馬因為生活環境惡劣,所以生存本能也很強,強悍耐用,戰場上雖然不如阿拉伯出產的馬匹,可實用性較大,符合蒙古人在北方寒冬使用的情況,後來得到中亞新馬源後,其實蒙古人也開始更換戰馬,並不是死板壹直用較小的蒙古馬,妳可以看到他們是很靈活的。

在環境上,通常而言,大部分統壹中原政權,對北方遊牧民族威脅都采取兩個手段,打或是招降。

大多數時候都是依靠戰爭解決,漢朝強盛由此而來,整個壹朝代都以武立國,不是因為他們想,而是遊牧問題太嚴重,漢武帝幾乎耗空國力,才擊退匈奴,讓匈奴分化後壹部分人歸降在北方邊地,因為打出了很多經驗,所以董卓都是靠討伐羌人起家,曹操北伐烏桓,壹口氣把遊牧民族打的上百年無大事。

中國地區政權其實從未脫離遊牧威脅,或者說遊牧威脅是越來越強的,以至於到宋朝時,相繼出現遼、金、蒙古,甚至壹度入華夏成為元朝,明後則是後金,這些都是因為生產力發達,遊牧民族內在的生存邏輯強勢,競爭原則下朝氣蓬勃,早期轉型封建農耕漁獵政權,則帶來大量經濟,這種短期優勢得到了財政支持後,可以說是很難抗衡的,同樣如果徹底入主中原,其腐化速度也是前所未有。

這也就是金朝成為北方政權腐化後,難以抗衡蒙古的壹個原因,仍舊強勢時,對蒙兀的控制還是能應付北方需求,然而金朝不是壹個純漢人王朝,需要應對北方漢人農民的不斷起義,又沒有得到富裕的南方,本身實力不濟又腐朽不斷,導致對北方的蒙古控制力大幅度下滑。

金國不但每年徹底掌控北方主要耕地,導致民變不斷,連西側都有西夏與西遼掣肘,對貿易路線缺乏控制力,恰巧手工業最興盛的南方不在金國控制下,同樣被困擾的也包括南宋,就這樣中原分裂的前提下,蒙古在壹個缺乏對北方遊牧有控制手段的國家旗下壹點點壯大,累積了原始資本。

如果換做統壹王朝的北宋,要麽對蒙古采取綏靖政策,通過貿易降低蒙古威脅,而後對方可能就會失去上升期的銳氣,如金遼壹般腐化,要麽是消耗國力對外戰爭,猶如漢武帝壹樣。

但考慮到當時中原的情況,其實明顯是對外貿易的好處大於開戰,因為技術進步,生產力開始有起色,資源不再是極為有限的稀缺品,相反北方的特色產物南方也需要,開通貿易反而有利於所有人。

遊牧崛起時的不利因素沒有壹個是在當時存在的,蒙古崛起的環境非常好,金朝剛好處於壹個不強不弱,既不能讓蒙古壹口吞,也不能阻止蒙古崛起的位置,這就讓蒙古避重就輕,首先選擇開刀的是西側國家,並不是壹開始就消滅了金朝。

以上。


582.專欄文章: 武俠小說以外的梁羽生



ArimaniSeptember 25, 2018
少年不懂事時,埋首於金庸武俠小說中。雲雲新派武俠小說中,依然對古龍情有獨鐘。然而在江湖浮沈,屆臨中年之時,漸漸懂得欣賞梁羽生的作品。梁羽生被喻為新派武俠小說的開山祖師,但縱觀幾十年來聲勢總不如金庸。即使評論者眾,但筆者認為沒有壹本是公正全面。最重要的問題是,梁羽生的成就,不能單單只由武俠小說裁定,更要見其散文。評他武俠小說的人多,評散文的卻很少,令人扼腕。

竊以為梁羽生的散文成就比武俠小說更高,雖然本人沒有明言,但由生前諸事可見,他對散文的用心高於武俠小說。金庸武俠小說屢經斧正,才成不朽。梁羽生亦曾嘗試修潤,但總是未能成行。這裏很有趣的是,他並非因為年老問題而動不了筆。七十高齡的他在中風前仍然思才敏捷,訪問及演講時文理滔滔,明顯是不為非不能。

梁羽生寫武俠小說,根據部份文章所載,應該是「被迫」「走馬上任」。香港《新晚報》壹九五四年壹月十七日,「吳陳比武」當日稍早之前,已見有〈太極拳壹頁秘史〉,署名著者乃「梁羽生」。梁羽生這個筆名,最初是寫報章專欄,而非武俠小說。然而在報館之中,人人皆知梁羽生好讀武俠小說,亦甚有心得。當時《新晚報》的總編輯羅孚忽發奇想,想在報章連載武俠小說,自然想到梁羽生。有些文章說梁羽生即時答允,然而有少部份卻說出另壹個「事實」:起初梁羽生是拒絕的,羅孚來壹招先斬後奏,在報章上登出預告,還指名道姓,害梁羽生無法推卻。結果錯有錯著,誕生《龍虎鬥京華》,揭開新派武俠小說歷史性的壹頁。

究竟梁羽生對於武俠小說是愛是恨,我想兩者俱有。在寫作武俠小說時,他仍然沒有放棄散文專欄,前前後後就有「歷史新話」、「李夫人信箱」、「臺灣史話」、「中國社會發展史講話」、「史料點滴」、「古今漫話」、「筆不花雜記」、「棋人棋事」、「筆劍書」、「聯趣」、「有文筆錄」、「聯之趣」等等。晚年更將散文整理重訂,集結成書;相比之下武俠小說似乎無甚用心,他的精力都留在散文上,對於重訂武俠小說不甚著力。甚至在訪問時幾乎不會主動談及自己的武俠小說,縱然有亦只會是早期幾部作品,對於晚期的才偶爾提壹兩句。這種冷熱對比是十分明顯,故此筆者傾向相信他寫武俠小說是被迫的:作為文人,他想寫的是散文,而非小說。這點很像中國古代文人,以文為尊,小說為戲。

然而妳說他討厭武俠小說嗎?非也非也,梁羽生其實十分持平,在不少場合中都有大力提倡武俠小說,壹掃當時文學界視武俠小說「不入流」「不上道」的偏見。甚至乎化名佟碩之撰〈金庸梁羽生合論〉,仔細研究全文,其觀點及論據非無的放矢,詳實有理,甚至隱然有金優於梁之見。之後金庸修改自己的作品,亦悉數接受,將其中批評之處壹壹改正,可見梁羽生立論公允正確。據羅立群在《梁羽生小說藝術世界》中有提,由於當時金庸與左派筆戰,視為不共戴天的仇人,梁羽生這篇文章卻暗褒金庸,被左派的人視為大逆不道,裏外不是人,相當難受。

無論如何,讀梁羽生,務須連他的散文集都歸納,方可有更全面的觀察。後人批評梁羽生武俠小說風格保守統壹,缺乏變化,只是源於他本人傳統文學家的個性。為文有法度,故小說亦有規律,忠奸斷明,二而為壹。就文學修辭技巧而言,梁羽生的小說更勝於金庸,而且篇中大量自鑄新詩新詞,獨立成篇,可成詩詞集。更重要是作品沒有離地,人物言行乃符合中國傳統,受困於當世時空;相比之下金庸作品超然離地,活在壹個幻想的武俠世界。

583.專欄文章: 法律相關問題的壹周熱點



虎哥September 26, 2018

1 魯山初中生涉嫌強奸案:如果再見不能紅著臉,能不能不“冰釋前嫌”?

相關問題:如何看待魯山壹初中生強奸少女,在檢察官的介入下雙方冰釋前嫌?

2018年9月19日,“魯山檢察”微信公眾號發表文章《魯山壹初中生壹時沖動犯錯,檢察官介入下雙方冰釋前嫌》。

文中稱,16歲男子趙某強迫受害者與其發生性關系。經過檢方的“疏導”,受害者從壹開始“不願意接受辦案機關詢問”,逐漸變得更為配合。而趙某也寫下了“悔過書”,表達了希望和解的意願。雙方“自願簽訂了和解協議書”,檢方隨後將對趙某的強制措施由逮捕變為取保候審。

在該回答下,有刑事訴訟從業者為我們解釋了相關司法程序。(參考閱讀:王逸然:如何看待魯山壹初中生強奸少女,在檢察官的介入下雙方冰釋前嫌?)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531478/answer/495893091
該回答指出,取保候審在程序上是合法的,而且受害人的諒解也屬於法律認可的酌定減刑情節。該回答對於明確討論背景有很重要的意義。有的朋友誤以為趙某已經得以無罪釋放,這是不準確的,事實上該案仍在進行中。

然而,相信很多朋友和我壹樣,在看到魯山檢察這篇文章後的心情不怎麽暢快。在我看來,最如鯁在喉的是“冰釋前嫌”這個詞。

什麽叫“嫌”?可能是壹種厭惡,壹種不滿,比如“嫌棄” “嫌惡”;也可能是壹種矛盾,爭議,比如“嫌隙”。在漢語語境中,產生了“前嫌”,壹般人會理解為雙方都負有壹定責任或者過錯。

但本案受害者有什麽責任,有什麽過錯呢?這到底是兩人之間的“前嫌”,還是犯罪嫌疑人單方面對無辜者法益的侵害?再者,觸犯刑法者,不僅侵害了具體受害者的法益,也對公共安全造成危害。在這裏,公訴機關不是具體某壹名受害者的法律代表,而是代表著人民維護公共安全。

明白了這壹點,您或許就能理解,為什麽有的事情是不能“冰釋前嫌”的了。



2 “保姆縱火案”兇手莫煥晶被執行死刑: 偶發的惡,和平庸的惡

相關問題:「杭州保姆縱火案」兇手莫煥晶於 9 月 21 日被執行死刑。妳認為應當保留死刑嗎?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501419

2018年9月21日,經最高人民法院核準,罪犯莫煥晶被執行死刑。知乎上有很多關於死刑存廢問題的討論,在支持和反對的兩種聲音之外,我還聽到了第三種聲音:“我們需要警惕的是保留死刑的負面弊端,而其中壹個經常被忽視的弊端就是死刑所營造出的“結束感”。”(鏈接:山羊月:「杭州保姆縱火案」兇手莫煥晶於 9 月 21 日被執行死刑。妳認為應當保留死刑嗎?)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501419/answer/496007045

這也正是我想要說的話。太多次,隨著壹聲槍響,隨著註射按鈕被按下,我們認為這就是最後壹章,正義已經得到了伸張,作惡者已經付出了代價。

真的嗎?莫煥晶付出了代價,但其他問題還在風中飄蕩。

比如高層建築的消防問題。據報道,事發當日5點04分第壹次有人報警,消防部門於5點11分就已經到達失火建築附近,堪稱神壹般的反應速度。但消防官兵受制於消火栓壓力不足,無法有效控制火勢,導致遲遲無法救出被困人員。有業主爆料稱,火災發生後,綠城物業悄悄更換了當時消防員使用過的消火栓。

目前,林生斌等原告起訴綠城的民事訴訟案件仍在進行中。如果說莫煥晶的惡,是壹種駭人聽聞泯滅良知的惡,那麽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更為平庸的惡,潛藏在我們身邊。

不要忘記那些與平庸之惡鬥爭的人們。



3 高鐵再現霸座事件:如何實現“懲罰的不可避免性”

相關問題:如何看待高鐵壹女性乘客稱座位標識表意不明強行霸座壹事?如果座位被霸,如何來維護自身合法權益?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5287150

黑格爾說過壹句俏皮話:“我們唯壹從歷史中學到的,就是我們從歷史中壹無所得。” 這固然有憤世嫉俗的成分,但看到換湯不換藥的霸座事件,卻又不免壹聲長嘆。

9月19日,高鐵G6078次列車上,壹女子強占他人座位且不聽列車工作人員勸阻。20日,衡陽鐵路公安對該女子處以200元行政罰款。這壹處理方式,和不久前另壹起霸座事件如出壹轍,看了知乎討論,發現很多朋友對這壹處罰方式並不滿意。

公法的威懾力有兩個來源,壹個是處罰的力度,壹個是處罰的不可避免性。在這兩個維度上,我們似乎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壹方面,兩起霸座事件都是經過網絡曝光發酵後才引起了關註,而像這樣的花邊社會新聞,真正引起廣泛討論和關註的,可以說是鳳毛麟角;另壹方面,200元的罰款似乎並不是壹個足以威懾潛在違法者的額度。君不見,第壹位“座霸”孫某在接受處罰後還頗為自得地在網上發布戲謔視頻,口出狂言?

法律的事情歸法律,道德的事情歸道德,座霸再狂,只要他的言論沒有違反法律,那麽也無從進行處罰。但不要忘了,如果公法沒有給予違法者足夠的制裁,那麽私法制裁者就有可能壹擁而上,用各種方式進行道德審判。如果說公法的處置尚有壹定的規則,那麽私法制裁者就不會講究這麽多規矩了。正應了那句“對此邪魔外道講究什麽江湖道義”,其結果就是壹擁而上,大打王八拳,人肉扒皮無所不為。

出現這種亂象,又是誰的過錯呢?



4 劉強東案新進展:調查報告已經移交檢方,路透社披露新的事實信息。

相關問題:如何看待劉強東疑案,美國的司法流程是怎樣的?
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93436312

劉強東案是壹個現象:獲得如此程度關註的事件,事實信息卻如此缺乏。大家都在盲人摸象,憑借各種渠道流出的只言片語試圖做出判斷,每壹個信息增量都會掀起壹輪新的波瀾。

這是壹面鏡子,映出了人性的醜惡:公關說謊,這是無恥的壹面;對“受害者”評頭論足,這是媚俗的壹面;為了各自的利益不擇手段,這是貪婪的壹面。

但它也照出了人性的美好。有這麽壹些人,明知道自己的做法會觸怒足以摧毀自己的力量,但選擇聽從內心深處的正義感。有這麽壹些人,或許知道了壹些情況,而且十分清楚他們的“情報”可以賣個好價錢,如果他們選擇走到聚光燈下,收獲的將是國民級別的關註,是足以讓任何人喪失理智的名望。但他們選擇了信守諾言,沒有對任何人說壹個字。

感謝他們,這是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的壹種俠義精神。

584.如何評價中國公布的中美貿易白皮書?



BigBangTSeptember 26, 2018

全文鏈接
http://finance.sina.com(dot) cn/china/2018-09-24/doc-ihkmwytn8336579.shtml


中共最在乎的是自己的政權,重要的事情講三遍。 壹句話:寫給國內老百姓看的,不要怪我,都是美國的錯。

中國政府是最遵守規則的政府:

中美經貿合作互利共贏,中美雙邊服務貿易快速增長
中美貨物貿易差額是美國經濟結構性問題的必然結果
不應脫離世界貿易組織的互惠互利原則談論公平貿易
中國在切實履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承諾
中國為世界經濟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進行強制技術轉讓是契約精神
不應抹殺中國保護知識產權的巨大努力與成效
中國認真遵守世界貿易組織關於補貼政策的規則
中國堅定保護產權和知識產權
中國堅定保護外商在華合法權益
中國堅定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美國政府才是最壞的:

歧視他國產品,違反公平競爭原則
阻礙中國企業在美正常投資活動
提供大量補貼,扭曲市場競爭
使用大量非關稅壁壘
濫用貿易救濟措施
美國政府的貿易霸淩主義行為
根據美國國內法單方面挑起貿易摩擦
片面指責他國實施產業政策
以國內法“長臂管轄”制裁他國
將國內問題國際化、經貿問題政治化
現任美國政府背信棄義
破壞多邊貿易規則和國際經濟秩序
阻礙國際貿易和全球經濟復蘇
沖擊全球價值鏈


我在找的國企壟斷、低勞工權利、低環保、外匯管制、資本流動管制、行政命令市場、出口補貼、無法治、沒收私有財產統統看不到啊、看不到。

專欄文章: 【破曉時分】知乎專欄搬運 - 對於“民智未開”式反民主論的評述



逆旅September 26, 2018
“原文”地址:https://zhuanlan.zhihu.com/p/45330734



威權制度的構成中常常存在極其荒謬之處,在這種體制中,它往往要求壹個或幾個身居高位卻沒有壹種穩定的渠道以傾聽民眾聲音的人來定奪國家、地區或城鎮的發展戰略與政策,該體制的締造人或維持者聲稱其有著完美且有力的監督機構與法律來制衡官僚體制的懶政與腐敗,但其最高權力的持有者和分享者們乃至其親屬與黨羽們卻往往在監督之時被忽視在外,因此,監督機構成為壹個笑話也就在所難免了。這種現象暗示了壹個簡單而且常常被提及的邏輯:不受制約的最高權力往往造成絕對的腐敗與僵化。

然而,如此自相矛盾的體制的喉舌及其擁簇們往往能列舉無數個理由來證明當前政府存在的必要性以及實現自由民主制度的不可行性,例如“我國的民眾素質不高,無法達到實行民主制度的要求”,“西式民主只會帶來動亂“等反對民主的謬論層出不窮,其簡單而又似乎合理的邏輯讓不少人被誤導,從而得出錯誤而片面的結論,因此作者將在本系列的下面幾篇文章評述其荒謬與自相沖突的邏輯並且指出其不合理之處,這篇文章將評述的是“我國民眾素質不高/民智未開而不適合實行民主”的壹類言論,並且對此進行批駁。

“民智未開”式言論的提出與鼓吹者,往往並不否認民主制度的優點並且將其作為最終的目標,但是他們總是認為“人民”依然還不夠開化,素質也不夠高,難以在民主這壹”對民眾高要求”的制度下展現其美好的壹面,這時候這些人往往就拿出所謂農村賄選,民眾不積極參與壬大代表、社區居委會選舉的事情來當作自己雄辯的例證了。然而,這些例子往往忽略了壹個不可否認的事實,即這些所謂的“選舉”的選票與候選人是否能夠代表民眾自己的切身利益與政治傾向,在候選人由官方提出並且有很大可能早就內定的情況下,參與投票很明顯是毫無必要的,而拿這種選舉制度和民主制度來比顯然是壹種曲解乃至侮辱,把責任推到民眾身上更是無稽之談了。

對於壹個近現代國家的民主體制的討論,自鴉片戰爭後便多有論述,然而諷刺的是,從立憲派的康有為到追求民主的孫中山先生,都未脫離“民智未開“的藩籬。在1906年,清廷宣布“仿行憲政”,但卻同時聲明“目前規制未備,民智未開,若操切從事,徒飾空文,何以對國民而昭大信 …… 俟數年後規模粗具,查看情形,參用各國成法,妥議立憲實行期限,再行宣布天下,視進步之遲速,定期限之遠近。”作為袁世凱稱帝期間的立憲旗手美國法學家古德諾也曾作《共和與君主論》來為其稱帝尋求合法性:“民智低下之國,其人民平日未嘗與知政事,絕無政治之智慧,則率行共和制,斷無善果。“ 而孫中山先生,則以“民智未開”為由,主張國民黨訓政:“……民國之主人者,實等於初生之嬰兒耳,革命黨者即產此嬰兒之母也。既產之矣,則當保養之,教育之,方盡革命之責也。此革命方略之所以有訓政時期者,為保養、教育此主人成年之後而還之政也。”那麽這些政權的結果如何呢?“緩行憲政”的清朝於1911年的辛亥革命中轟然倒塌,意圖復辟帝制的袁大總統在稱帝83天後即被迫取消帝制,郁郁而終,而鼓吹“軍政、訓政、憲政”三步走的蔣介石,訓政到1975年去世為止也沒向憲政踏出哪怕壹步,縱觀近代歷史便可得出,拿“民智未開”作為借口而延緩民主化的政權,最終無壹成功實現了民主制度,反而有些乃至向封建專制開倒車,而這些歷史對我們應該並不陌生,殷鑒不遠,在夏後之世矣。

那麽,為何這些主張逐步開啟民智後再實行民主制度的政權往往與民主背道而馳呢?在此,作者引用美國學術與教育之父諾亞•韋伯斯特先生在《論美國青年的教育》中的壹段話作為回應,“在專制政府中,人民常常受到聊勝於無或根本沒有的教育,除非這些教育能夠讓他們感到(對於秩序被動搖的)恐懼與驚惶以使其盲從於政府的統治 …… 但在壹個共和制政府,任何階層的人們都應當了解該國的法律並且由衷地熱愛它。對於政府制度與法律的了解應當從兩種途徑而來:學校與報紙,而且這些知識應當在早期教育中讓受教育者形成較深的印象……”開啟民智固然是必要的,然而在專制制度下,政府本身為了維持其存在必然會阻礙對於民智的啟發,在教育上,人民往往無法受到對於民主、人的基本權利等概念的客觀認識,甚至被政府刻意歪曲化,威權政府為了自己統治的延續勢必在基礎教育中對目前的制度進行各種粉飾,有時候他們把民主作為壹個高高在上而遙不可及的目標塑造成神像,有時候幹脆在半路上拋棄掉這個“目標”而直接走上反動的道路了。而另壹種啟蒙的途徑,報紙與媒體在威權統治下的地位就更不必說了,相信讀者們也多有體會,在此不多詳述。經過上述的推理與詳述,我們可以很輕易地得出壹個結論:在威權制度下人民接受的教育往往是有利於威權本身的存在而非是有利於對於民主的啟蒙的,因此,民智的啟蒙在威權政府下絕無主觀上的進步(不會被政府推動),而往往只能被壹些魔幻而又可笑的現實而促使對於民主的希望(客觀上的進步),而這肯定是相悖於那些鼓吹在“威權政府的呵護下”啟蒙民智的人的期望了,因此,這個說法是絕無可能成立的。

又有壹些人主張我國民眾的素質太低,根本無法與壹些西方國家民眾的“高素質”相媲美,所以實行民主只會導致混亂。提出這個觀點的人犯了至少兩個邏輯錯誤。第壹,西方民主並不是近幾十年才開始的,也不是在人民素質高的情況下開始的,美國自1787年費城會議後開始實行民主制度,英國則自1714年開始實行初步的議會民主制度,而選票權在壹次又壹次的鬥爭與改革之下歷經四部法案才於1918年得以實行幾乎全體民眾享有投票權的民主制,但盡管如此,這也比我們現在早了壹百年。難不成2018年的我國人民要比1787年的美國人民與1918年的英國人民還要愚昧,無知並且素質低下嗎? 這是不可理喻的,當奴隸制度仍在1787年盛行且未受到普遍質疑時,當女性的各項權利在1918年仍未在各國得到普遍承認時,2018年的我國民眾早已知道“人人生而平等”,“男女平等”的道理了!“素質低”而不能實行民主制度在根本上是對我國民眾的汙蔑與不信任。第二,這種觀點的宣揚者搞錯了前後順序,不是先民眾素質高而後實行民主,而是實行了民主制度才能讓民眾在嚴謹而又人性的法律,先進的教育體制,開放的媒體,自由出版的書籍與思想下得到啟蒙與教誨,從而提高自身的素質與品德,這些絕不是從石頭縫裏蹦出來的東西,而是在長期的規範與培養下所得到的。這種說法看似可信而又有道理,實則暗藏著多個漏洞與自相沖突,實在不足為信。

綜上所述,“民智未開”論的破綻已經盡顯無余,在此也就不多做總結了。在文章的結尾作者要提到的是,評述且駁斥壹些反對民主的謬論是目前的當務之急,如果我們壹直拘泥於某些高端而又不能貼近民眾的理論,對於民眾的啟蒙就無從談起,同時也讓我們自身的形象被扭曲乃至汙名化。若民眾的思維壹直受制於某些長時間對於自由或民主構成的固有偏見,就無法對談及的事物(尤其是社會或政治上的)作出公正而又不排斥的論斷。如果要破除這種長期以來對於民主自由的基本概念的歪曲與汙名化,就應當從最基本的說理與科普做起,否則只能讓讀者們先入為主或疑惑萬分,這也是作者開始這個系列的寫作的目的,歡迎讀者在評論區對文章中的問題或者邏輯發表看法或者建議,作者也會盡量回復大家的疑惑,謝謝。

592.總理和首相有什麽區別?



為什麽有的國家叫總理,有的國家叫首相。但是在英文裏面都是prime minister壹個詞。

陳士傑 September 28, 2018


謝謝邀請

壹般情況下, 共和制的國家政府首腦(Head of Government)稱之為總理,君主制國家的政府首腦稱之為首相。首相和總理只有中文中有區別,在英文裏都是Prime Minister。

但是這種說法也不盡然,英聯邦國家似乎除英國之外都翻譯成總理,馬來西亞、泰國等君主立憲制的國家也譯為總理,這其實就是壹個習慣的問題。

中國的國務院總理的官方英文翻譯是Premier而不是更普遍的Prime Minister,原因可能是Prime Minister的直接翻譯是“主要的部長”,但是國務院下屬的很多機構並不都叫“XX部”而是“XX委員會”,所以翻譯成Prime Minister可能不太合適。而且民國時期的國務總理和行政院長的翻譯都是Premier,所以國務院總理也就順著翻譯成Premier了。

東亞文化圈的國家,日本的內閣總理大臣、越南的政府總理、韓國的國務總理、蒙古的總理的英文翻譯是Prime Minister,中國的國務院總理、朝鮮的內閣總理、臺灣的行政院院長的英文翻譯是Premier(行政院院長的全稱翻譯應該是President of the Executive Yuan)。

這其實就是個習慣的問題,官銜的稱謂都是約定成俗的,也沒有明顯的區別,如果妳寫文章說“Chinese Prime Minister”,人們也知道妳說的是李克強。中文裏面的很多官銜的翻譯其實並沒有壹個明確對應的英文,比如英文裏面就沒有“委員長”這詞,所以只能翻譯成Chairman了。主席、主任、總裁、主委、主編、館長、總經理、社長、理事長、所長、院長、會長有時候都翻譯成“President”。

在西方國家,Premier的層級壹般是低於Prime Minister的。在加拿大和澳大利亞,Premier就是省長的意思。


593.馬來西亞、巴基斯坦、馬爾代夫政局變天對壹帶壹路有影響嗎?



薏仁 September 28, 2018
巴基斯坦、馬爾代夫、馬來西亞基本上是被拿來作為壹帶壹路標桿國家來做的,其他可能還包括吉布提、斯裏蘭卡和很早就開始運作的贊比亞之類。

目前這三個國家原先的親華執政黨下臺,肯定對中國的布局產生幹擾,下面細細說。



先說說壹帶壹路。



這個壹帶壹路有兩個BUG級別的問題:

1. 債務

壹帶壹路國家幾乎都是窮國,很多基建如高鐵和高速對他們來說都是超前項目,和經濟發展水平不符合,建起來也沒什麽人用或用不起。但對不起,債務得該國承擔。

另壹方面,中國壹帶壹路的提出原本就是為了解決國內產能過剩和工人就業問題,所以用來修建項目的機械、工程師、材料等大多數是來自中國,對當地就業和經濟並沒有起到壹個相應的刺激作用。

比如馬爾代夫,根據馬來西亞媒體報道:

馬爾代夫欠中國大約15至20億美元,為龐大的債務付出高利,而政府每月收入不到1億美元。

馬爾代夫向中國大幅舉債發展基礎建設包括機場、公路、橋樑等,中國在馬爾代夫外債比率高達80%。該國須在2019到2020年清償債務,壹旦違約,中國就會要求取得基礎建設的股權,接著逐漸掌握馬爾代夫。
馬國前總統納席還指控現任總統亞明執政期間,已經讓中國取得了16座小島的控制權,雖然沒辦法提供島嶼相關細節,但中國很可能先在這些島上施行商用基礎建設,再轉成軍事用途,進而實質上佔據馬爾代夫。
經濟沒刺激到,政府收入少,每年光還利息就,最後怎麽辦,還不起領土來還啊,實質的經濟殖民,吉布提的港口、斯裏蘭卡的港口就是這麽沒了。

2. 腐敗

巴基斯坦的謝裏夫家族、馬來西亞的納吉、還有這個馬爾代夫的亞明,都是被查出或指控巨腐。中共不是省油的燈,在國內腐敗慣了,在國外會廉潔嗎?蒼蠅相投。



以上兩點,導致當地民怨就不難理解了,民意起來,政權可是要更叠的。對了,前幾年馬爾代夫民眾抗議反對派奪權,中共可是派5艘軍艦前往護駕的。其實中國很希望當地國家也專制上臺,這樣就好辦多了。(看到沒有,這就是輸出專制的苗頭)



再說說新政府上臺會有什麽影響?

新政府上臺就不用還債了?顯然不能。如果新政府上臺宣布賴賬,那中共也不會答應的嘛,這就是鴉片戰爭的開始啊,中共狂造軍艦很大壹部分要這麽用的。

所以債務還是要還的,領土是不能割了,那是前朝喪權辱國的事啊。

最後直接的結果就是現有和未來的項目取消,如馬來西亞高鐵項目,巴基斯坦140億水壩項目,以及壹帶壹路沿線國家看到bad examples這些紛紛嚇得發抖,誰還敢舍命要項目?

壹帶壹路舊模式破產。

也許還有新模式,就是老老實實的跟日本壹樣,借錢給人家,在當地建廠雇人買材料,把當地經濟搞活了自然人家就有錢還債了,而不是想著輸出產能過剩,同時也不要再輸出腐敗了哦。


594.如果共產黨垮臺,中央機關、國企、事業單位的領導與工作人員的去留如何?



陌路者September 28, 2018



我偶然找到壹份文件,原文在這裏。

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優秀的人總是罕見的,向優秀者看齊。

六年前的文件直至現在才被我看到,可見有識之士們並未去努力地傳播進步思想,這真是太不給力了。這下歷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們手上,是時候給民眾帶去福音了!

《中國民主運動的行動綱領(第2版)/雪松》中很詳細地說明了規則與程序,完全具備實踐中的可操作價值。無需改動壹字即可完美回答問題。

我去找到了“綱領”中有關體制改革、人員去留、社會影響等方面的章節。放到這裏吧。

【悲情、苦大仇深的習得性無助和斯德哥爾摩情節】會令人上癮,會使妳甘願逆來順受,攻擊可以攻擊的人,但投降不可以攻擊的人,眼睜睜地看著這個世界被那些瘋子毀掉。

但是,知識會使人強大,無需擔心太多,中國的和平轉型會在井然有序中逐步、順利的完成,民眾放手去爭取原本屬於妳們的權利吧!



章節目錄:

7.行政改革

7.1稅收改革

7.2公務員制度改革

7.3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關系改革

8.如何處理巨額國有資產?

9.如何清算統治者?

10.民主化對中國各種職業、各個階級的影響



以下開始是節選的正文:

7.行政改革

7.1稅收改革

7.1.1改革個人所得稅:現在中國0.4%的人占有了70%的國家財富,而這0.4%的人主要通過股票收益、隱收入獲得,而股票收益、隱收入不需繳納個人所得稅,這就極大地減少了富人的納稅。所以要完善個人所得稅的征收範圍,同時大幅增加高收入者的稅收;把這部分增加的稅收用於提高社會保障、醫療、教育等民生領域,從國家層面進行“奪富濟窮”。

7.1.2增加財產轉讓稅:親屬之間各種顯性或隱形的財產轉讓超過壹定限額後,按梯度征收高額稅收,如美國遺產稅最高45%、法國最高可達60%,這樣以來可以減少不勞而獲的富二代,增加社會公平。



7.2公務員制度改革

7.2.1公開公務員政績考核方法,公開官員提名、提拔的具體規則。

7.2.2公開政府財政支出。要像香港那樣,人民能夠具體地查閱到“哪幾個公務員到哪個酒店吃了多少錢”、甚至“某個辦公室買了多少張打印紙”,而不能像現在這樣只是籠統地公開政府財政支出。

7.2.3公務員工資改革:可以結合新加坡的高薪養廉制和香港的長俸制。提高公務員工資,同時每月扣除20%左右的工資作為廉潔保證金。如果公務員能夠清廉地退休,那麽退休時他可以壹次性領取“以前積累的廉潔保證金”和“保證金因通貨膨脹造成的損失”。這樣以來,稱職清廉的公務員可以安度晚年。從事公務員年數越多,職位就越高,而積累的保證金就越多,就越不容易腐敗;同時這些“清廉的高職位的公務員”可以有效地遏制“職位低、保證金少的公務員”腐敗,進而可以從制度層面形成壹種良性循環。



7.3中央和地方之間的關系

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副所長周天勇教授,領銜編寫了《攻堅:十七大後中國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報告》,提出了很多行政體制改革方面的辦法,是體制內人士編寫的我們能見到的最詳實的政治改革報告,但裏面遮遮掩掩了很多東西,尤其是黨禁。下面這部分內容主要參考了這份報告。



7.3.1精簡行政層次,建立中央、省、縣三級行政結構。現在中國壹直延續建國時期的五級行政結構——中央、省、市、縣和鎮,政令層層傳遞,延時大;資金層層剝削,消耗大;人數層層遞增,行政成本高;類似機構層層架設,行政手續復雜。建國初期,交通不便,政令從省到縣比較漫長,需要過渡機構;而現在交通發達,很多時候甚至壹個視頻會議就可以解決問題,所以說中國需要精簡行政層次。現在市級和鎮級機構沒有多少權力,只起承上啟下的作用,所以最好逐漸取消市和鎮,實現省直管縣、縣直管村。



7.3.2增加省級行政區數目。省級行政區域太大,經濟總量、人口規模等因素過強,對中央政權形成壹定挑戰。可以考慮把中國省級行政區數目翻倍,形成50個左右的省。新建立的省需要新的領導集體,這樣以來可以消化掉“精簡行政層次、取消市級機構”過程中的壹些官員,減小改革阻力。實現方法:以河北省為例,先把北部的唐山市設為中央直接管理的直轄市,然後逐漸把它周圍的承德、張家口等市並入唐山市,進而逐漸形成壹個新的省級行政區。



7.3.3明確中央和地方的職能。具體來說,應當對目前的機構進行如下調整:將檢察院、法院、國防、外交、安全、武警、銀行、金融、海關、社保、全國性交通、國有資產,實行中央直接管理;監獄、警察、教育、衛生、環保、工商、質監、食品醫藥監督、土地等,屬地方管理。



7.3.4改革中央地方稅收分配。中央政府的收入以社會保障稅為主,包括關稅、增值稅、燃油稅、個人所得稅、公司所得稅、資源稅、中央級國有資產收益等。省政府的收入以銷售稅為主,包括公司所得稅、個人所得稅、遺產稅和省級國有資產的收益等。縣政府以房地產稅為主,包括土地增值收益所得稅、資源稅、排汙稅、車船牌照費等。中央和地方在全國財政收入中所占比重,以各占50%為宜。



8.民主之後如何處理巨額國有資產?

蘇聯解體時,政府把國有資產平均分給人民,每人獲得價值壹萬盧布的證劵,並允許買賣和轉讓。普通民眾沒有意識到這張證劵的價值,很多人把它賤賣後消費掉,從而導致惡性通貨膨脹。很多商界人士借機大肆低價收購這種證劵,然後完成對某壹行業控股,通過這種手段迅速致富,典型如別列佐夫斯基基金、切爾諾梅爾金基金等。中國不能再走這條路,可以參考美國阿拉斯加州的做法。1968年阿拉斯加州發現了石油資源,議會設立資源權益基金,建立了經營石油的企業。企業的收入給阿拉斯加州居民發放分紅,每人每年都會收到1000多美元的社會分紅。



中國可結合蘇聯和阿拉斯加州的做法:把幾十萬億的國有資產平均分給人民,每人可獲得近十萬元的國有資產證劵,不可買賣或轉讓。成立由全國人大下屬和監督下的“國有資產委員會”,對國有企業、國家控股資產、國家外匯儲備進行統壹管理。然後對其利潤進行分紅,每人每年可分到幾千元的國有資產紅利。這樣以來,人民能夠直接享受經濟發展的成果,並有熱情監督國有資產,防止被人鯨吞;還能拉動內需,並能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



9.民主之後如何清算統治者?

中國從未經歷過民主社會,中國人民根深蒂固的皇權思想決定了專制統治還很可能復辟。如果不清算,對不起現在被專制者壓迫的人民,也變相縱容未來的專制者肆無忌憚地蹂躪未來的人民;如果大規模清算的話,壹方面會延長現在人民被奴役的時間,另壹方面會讓未來的專制者全力提抗,不利於未來的人民。因此適當清算是必需的。

9.1清算總原則

抓大放小,個人恩怨在未來民主社會的法制框架內解決。

9.2政治清算

9.2.1對於那些為了自己的權力而不惜嚴重損害人權的官員,曝光其所作所為,並依據情節,判處終生監禁或重刑(控制在10人以內)或判處輕量刑法(控制在30人以內)。

9.2.2嚴重侵害人權的官員,如果推動了民主轉型,依據其推動的程度,判處輕罪或無罪。

9.3經濟清算

9.3.1追回轉移到國外的非法所得,允許使用國家暴力手段(如恐嚇、威脅等)對付攜帶非法巨款潛逃到國外的人。

9.3.2對於推動政治體制改革者的家族,酌情保留大多數的財產。

9.3.3對於現行法律規定模糊不清的部分,從輕處理。

9.3.4設定壹個時間點,如從2012年1月1日起,各級官員非法所得,無論在什麽情況下,壹律全部沒收;“能撈多少就撈多少”的想法將在這個時間點之後將成壹句空話,從而可以逼迫統治者改革。對這個時間點之前的所得,免除壹定額度的非法所得,超過的部分酌情沒收部分財產。



9.4如何使用清算所得的財產?

1.對歷次政治運動中的受迫害的人士給予國家賠償;

2.本著“誰受益誰償誰,誰受害補償誰”的原則,補償改革過程中的受害群體。如用房地產貪汙腐敗的錢補償房奴,拿拆遷腐敗的錢補償拆遷戶等等。



9.5共產黨如何減少被清算?

1.主動啟動民主改革。翻開歷史,那些主動開啟民主改革的集權國家,往往很少人被清算,如臺灣、巴西、加納等國家;如果統治者被人民、軍隊等勢力暴力推翻,往往會發生壹定規模的清算,如德國。如果共產黨真的想執政地長久壹些,是時候啟動民主改革了。借助人民還認同共產黨執政這段時期,啟動民主改革,爭取讓人民原諒以前的罪行。五年之後,等到人民厭倦了這種停滯不前、看不到未來的生活狀態時,再啟動民主改革就為時已晚了。

2.大力發展宗教,尤其是基督教。宗教總是教導人民與人為善、原諒罪惡;宗教將是統治集團被清算的壹道民意緩沖壁壘。

3.好好對待政治犯。很多政治犯在未來的民主社會能有壹定的影響力,如劉曉波等,這些人的態度往往能夠影響官員被清算的程度。



10.民主化對中國各種職業、各個階級的影響

1.五毛:源於生存的無奈,妳們從事了這壹行業。民主之後,以妳們忽悠群眾的本領,或許可以從事政黨競選的拉票員。

2.網警:妳們是壹群有技術的人,任何時代都需要網警、任何國家都有網絡審查、任何公司都需要網絡安全,所以妳們不會失業。

3.警察:民主之後妳們依然是警察,區別是政府不會再命令妳們做那些違背良心的事情,妳們不會再被憤怒的人群指罵,成為真正的受人尊敬的人民警察。

4.軍人:妳們壹直在領著世界上少有的低工資,最近共產黨把妳們的收入提高到了正常水平。民主之後,妳們壹定能夠保持現在的生活水平;並且妳們將不再效忠某個政黨,而是效忠整個國家,成為真正的人民子弟兵。

5.公務員:民主國家壹般通過考試任命、依據任職時間提升,實行終生制,如果沒有過錯,不會被免職。因此妳們將不用擔心無緣被辭退、隨時被雙規的危險。施行高薪養廉和長俸制,妳們的基礎工資將有所提高,妳們的養老將有所保障,但妳們的“灰色收入”將被“政府運行透明化”大大限制。

6.軍官、官員:民主社會是壹個憑借個人能力和貢獻進行升職的社會,無需拉幫結派、不需向上級行賄,“官二代”將無法阻擋妳們上升的通道,壹切升職規則都會透明、公開和具體。

7.高級領導人:民主之後,每個職位的權力是明確的、競爭是透明的,妳們不用花很多時間琢磨權力鬥爭,只需要全力以赴思考如何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妳們的權力是人民賦予的,在國際舞臺上將有足夠的底氣;妳們的行為將受到憲法的保障,不會再有劉少奇式的下場;壹切程序都要遵守法律,不用擔心隨時可能被“雙規”。妳們如果能夠開啟民主改革,將會像蔣經國先生壹樣,青史留名。不要害怕被清算,如果在共產黨主導下逐漸民主化,20年之內共產黨不會從中國政壇消失。現階段的領導人,妳覺得妳還能再活20年嗎?

8.權貴集團:妳們是想安心地、公開地年收入10億呢,還是想偷偷摸摸地收入20億?即使妳們把資產轉移到國外,壹樣可以通過國家手段追回。如果無法追回,妳們也將生活在國家暴力的恐懼之中;妳和妳們的後代,將有家不能回,只能忐忑不安地在國外寄生。在民主化的過程中,妳們完全可以利用既得的金錢、人脈資源,在民主框架下獲得政治權力,接受人民監督。

9.中產階級:民主化後,透明的政府減少了“官二代”,財產轉讓稅削弱了“富二代”,他們將無法阻止妳們上升的通道;法制讓妳們擁有了安全感,高社保讓妳們沒有了後顧之憂。或許會有短暫的不可避免的動亂,影響妳們財產的安全,但之後將是長治久安,妳們上升的空間也將增大。

10.農民和市民:農民有土地的擁有權,而不僅僅是使用權;市民不用擔心房子70年之後被政府再次搜刮。自由的媒體將第壹時間報道、扼殺毒奶粉、地溝油、瘦肉精等有害食品;法制能讓妳們遭遇不公正待遇後,有個說理的地方;高社保會讓妳們有了生存保障。

11.青年:無論哪個國家,年輕人永遠是社會變革的主力軍;有時間、有精力,沒有家庭和工作的累贅,也容易接受新思想。中國當下大多數青年人“除了年輕啥都沒有”。民主化是壹個調整社會財富分配的過程,裏面充滿了很多商機,年輕人可以抓住這個機會,成就自己的壹番事業。

595.專欄文章: 印度初創企業——本土創新+中國模式



品大蘿蔔September 28, 2018
近幾年,越來越多的印度初創公司在尋找天使投資以及後期投資時,將眼光投向來自中國的資本。在他們看來,中國的投資者不僅為印度企業帶來急需的資金,更為他們帶來能夠讓企業得到迅速發展的擴張模式,他們稱其為“中國模式”。

無論是在有著“印度矽谷”之稱的南部城市班加羅爾,還是在初創公司聚集的新德裏衛星城古爾岡(Gurgaon),“對標中國公司”已經成為業界介紹印度企業時的壹個關鍵詞語。在互聯網行業的發展初期,印度的互聯網企業與中國企業壹樣,都是“對標”美國公司,如印度的雅虎、印度的谷歌、印度的YouTube。而現在,“對標中國企業”使印度出現了印度的支付寶、印度的攜程、印度的順豐快遞等等。



中國資本財大氣粗

2015年,幾位來自中國的年輕人在古爾岡創立了專門關註印度初創企業的科技媒體——“竺道”公司,很快,他們就在中國資本的幫助下,收購了印度壹家本土科技媒體,並轉型成了為中國資本進入印度提供服務的互聯網創業平臺。竺道的創始人王超表示:“目前,在印度互聯網企業的投資者當中,美國資本和印度本土資本依舊是位居前兩位的資金來源,但中國資本發展勢頭迅猛。”

王超將2015年稱作“中國互聯網資本進入印度的元年”。那壹年,印度吸引了超過90億美元的海外投資,成為全球創投最火熱的市場。也正是那壹年,中國的互聯網資本開始進入印度,阿裏巴巴入股了印度企業PayTM(印度支付寶)和Snapdeal,騰訊投資了印度醫療信息提供商Practo,百度投資了印度最大的折扣購物網站Mydala.com。

2016年,印度互聯網行業出現了資本泡沫,國際資本進入印度的速度放緩。到了2017年,印度互聯網行業再次出現井噴式增長,其中共有23個印度初創企業獲得了中國資本的支持。這些印度企業包括騰訊投資的Flipkart(印度淘寶)、Ola(印度滴滴打車),中國風險投資公司投資的CarDekho.com(印度汽車之家)、MakeMyTrip(印度攜程)等。

中國資本比印度本土資本更財大氣粗,比美國資本更了解印度的市場潛力。在印度公司眼中,中國投資者更關心企業如何成為市場的領頭羊,而不大在意短期估值,所以,在這些初創企業出現財務瓶頸的時候,中國的戰略投資者會聯合更多的機構投資者,進行追加投資。印度新德裏的壹位跨境投資律師帕依(Santosh Pai)表示:“大多數印度風險投資基金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後續投資,只有中國投資者做得到後續投資。”



中國模式更適合印度企業

相比於資金,印度的初創企業更渴望得到中國投資者的經驗。印度與中國人口規模和經濟結構相似,在互聯網發展進程中,又落後中國大約10年的時間。中國公司從美國學來的技術和創意,基本上都在中國進行了壹定程度的本土化,從而形成了中國特有的發展模式。對於印度公司來說,復制中國模式比復制美國模式更為適用而有效。

據《南華早報》報道,在線支付公司Paytm(印度支付寶)在資方阿裏巴巴的影響下,收購了另外兩家類似中國美團或大眾點評壹類的印度公司,從而擴大了其電子錢包的應用領域,並繼續保持其在印度電子商務行業的領軍地位。竺道的王超認為:“阿裏巴巴為什麽投資Paytm,就是因為它很像支付寶,阿裏巴巴投資了它之後,很多支付寶的彎路它都躲過了,所以能發展得非常快!”

印度電子產品在線銷售公司Cashify的創始人馬諾查(Mandeep Manocha)認為,像二手手機、二手平板電腦和電子設備這樣的電子商務領域在中國已經存在多年,而這種商業模式在美國幾乎不存在,而對於價格敏感型的印度消費者來說,這裏有巨大的空間。去年,馬諾查的公司獲得了壹筆來自中國風投的資金,他說:“印度就像10年前的中國,中國投資者將比美國風險投資機構更理解我們的市場和發展空間。”

位於班加羅爾的KrazyBee公司旨在為印度大學生提供分期付款業務,該公司的共同創始人之壹就是中國華為公司的前雇員萬洪。他以在印度生活工作了5年的經驗,結合中國針對年輕人分期購物市場公司“分期樂”的商業模式,與印度合夥人創立了這家“印度版的分期樂”。深圳分期樂公司不僅為KrazyBee提供了種子資金,還派人到印度幫助培訓員工,建立風險防範模型。KrazyBee的印度創始人艾卡巴拉姆(Madhusudan Ekambaram)說:“我們省去了很多走彎路的成本。”去年,KrazyBee又得到了來自小米、順為等中國戰略投資者的追加投資。



風險與挑戰

印度創新與中國資本的結合,已經在印度被廣泛認為是未來壹段時期的發展趨勢,不過,這種結合並非沒有風險與挑戰。中印兩國之間的政治關系走向會影響到投資者的長期決策,兩國不同的社會環境、商業環境、以及法律環境也會對雙方的合作造成壹定程度的隔膜。

由於中印兩國長期缺乏民間和商業的交往,壹些中國投資者對印度帶有某種程度的市場錯覺。比如,盡管印度有超過13億的人口,但貧富差距嚴重,真正具有購買力的消費者人數遠遠小於人們的普遍認知,其真實的市場潛力往往被誇大。

此外,印度有多種官方語言,各地語言不通,書寫文字也不同。所以,印度的本土化成本較高,很多初創企業不得不雇用多種語言的人才。盡管英語市場是印度的最高端市場,也是印度企業都希望最先攻克的市場,但這個市場在印度整體市場中所占的比例還不到20%。同時,中國資本方非常缺乏印度語的人才,在與印方的合作中,容易出現溝通不暢的困境。

然而以上挑戰正在逐漸被克服。印度的法律法規逐漸完善,商業活動正變得越來越便利。印度的中產階級規模也在逐漸壯大,即使是3億人的市場,也足具吸引力。與印度進行商業往來的中國人正逐漸增多,像竺道這樣致力於在中印之間架橋的企業也越來越多,正像艾卡巴拉姆所說:“壹切正變得越來越容易,中國人投了越來越多的項目,他們也比以前更了解印度了。”

596.公民有沒有不效忠國家的權利?



美國印第安納州有壹個女高中生,因為在周壹例行的向國旗宣誓(Pledge of Allegiance)時拒絕起立而被學校開除(新聞鏈接)。美國已經算是相當自由的國家,但依然有很多時候需要強制公民宣誓效忠。妳覺得公民是否有拒絕效忠國家的權利呢?如果有,應該如何行使這種權利呢?
背景知識:
美國公立學校的學生都要在周壹集會時集體向美國國旗宣誓效忠,稱為Pledge of Allegiance。以下是Pledge of Allegiance原文:
"I pledge allegiance to the Flag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nd to the Republic for which it stands, one Nation under God, indivisible, with liberty and justice for all."


21September 29, 2018

這裏沒有政府強制某人向國旗宣誓

1. 政府沒有強制這個女生向國旗宣誓

2. 政府沒有強制學校必須要求學生向國旗宣誓

3. 政府沒有強制學校 對於 “不照做” 學生 必須開除

事實是:這完全是學校自己的校規校紀弄得這麽壹處丟人現眼的 —— 賴不到政府頭上。如果它因為它的 “校規校紀” 失去學生家長的青睞 ( 導致未來學生都不往這裏來了 ),那麽 是這個學校自己作的。

即使公立學校都作宣誓什麽的,但是 “不照做” 的後果是壹個學校校方拿捏把持的 —— 不是政府。這都是學校自己的事。

但是,中國學校如果有處罰到 “不照做” 的學生,中國政府卻不能像美國政府壹樣都賴到 學校自己頭上而因此開脫: —— 是雙重標準嗎?不是 —— 因為它早就不是“學校自己的事”了,因為中國學校裏是不是有黨委書記呢?這就是政府的代表。 —— 除非 壹所學校裏沒有黨委黨支部什麽的也可以運作,才可以。

But 中國哪個學校裏沒有黨委黨支部?



597.有既得利益者主動放棄手中利益的例子嗎?



華青洲  September 29, 2018
有。

譬如說1977年葡萄牙完成天鵝絨革命以後,軍政府主動還政於民。

又譬如說1948哥斯達黎加政變以後,依靠軍隊上臺的總統主動取消了軍隊,使得哥斯達黎加成為了世界上第壹個不設置軍隊的國家。

但是:妳不能指望既得利益者的善良,上面兩個例子只是少數中的少數,中國人的幸福未來不能寄托在這種渺茫的機會上。



598.中共為什麼要迫害法輪功?


光復民國大陸September 29, 2018


中共最懼怕的有兩樣,壹是信仰,二是組織。

由於中共是徹底的唯物主義者,沒有精神上的任何美學修養,甚至爲了延續肉體的壽命而進行齷齪至極的勾當。他們不允許任何宗教和其他意識形態挑戰自己的權威,也不願看到自己精心編織多年的謊言被心靈的力量戳破。所以,無論對於家庭教會,還是法輪功,穆斯林(不屬於官辦的那種),極力迫害。目前,地下天主教的發展在中國大陸舉步維艱。

另壹個是組織,從壹些新聞上就可以明白,無論是信徒過億的法輪功,還是革命領袖彭明成立的中國發展聯合會,還是張宏堡成立的中功,還是最近的內涵段子。壹旦形成組織,就會凝聚人心。壹旦凝聚人心,便會挑戰中共的統治地位。

海外組織爲什麼中共不怕呢,因爲中共給他們錢讓他們罵共產黨。像唐柏橋這樣的人,被孤立,被抹黑,而且非常成功。



599.怎麽評價如今的知乎言論氣氛?



是不是淪陷到跟微博壹個水平了?
順便想了解下有沒有註銷知乎來到品蔥的?我算壹個


炒鴿松卷大餅September 29, 2018

我是內測時碰巧獲得了個邀請就註冊了。那時候社區裏人很少討論話題好像多限於IT圈內的事情,他們很多人互相都認識(看他們說話的口氣大多是北京深圳搞互聯網的,很多還是現實裏的朋友和同事),看不懂。所以我也沒當回事,註冊完後的就沒登陸過。

後來話題比較有意思了竟然有人轉發到微博很對趣味性很強和知識性很強的回答。我覺得就是百度知道的高質量版。有時候很多自己遇到的問題,都能在知乎看到用戶用心編寫的答案。

至此為止。知乎用戶還是很矜持,自己很清楚地愛惜自己的羽毛,覺得站在互聯網鄙視鏈的頂端,傲視豆瓣微博和貼吧。總的來說,用戶素質和帖子質量都是中文大眾社區裏的頂級壹檔。

現在跟虎撲步行街壹樣,綠帽子,出軌,自拍照騙男用戶關註,軟文推薦淘寶店鋪,還有成功學,最閃亮的都是表演型人格。

總體來說,只要設計壹些硬核話題,回答和贊同數還是很少的,最熱門的都是政軍史話題。

政治傾向也從自由民主是必須變成警察辛苦了,政府好累哦,刁民欠管教。中國是五大流氓,東風快遞,臺灣亂透了,美國要完蛋,歐洲不爭氣,俄羅斯戰鬥民族。

然後還有我同學的七舅姥爺多牛逼,國家不願意情報被網特知道才保密,其實他老人家帶隊的項目多牛,大於等於美國某項目。

然後就是大批留學歐美澳新的學生現身說法外國多麽糟糕,不過留日學生誇日本的多,所以嗶哩嗶哩才說知乎是精日。

總之,沒法看了。到不說別的網站比知乎好,而是說知乎光環褪了




600.專欄文章: 淺談民主(1)──何謂國體?何謂政體?



信仰民主者September 30, 2018
無論螢幕前的朋友來自哪裏,妳好。

自註冊後在品蔥四處看了看,發現有些朋友似乎不太清楚民主到底是甚麽玩意,於是決定開壹個系列的專欄,以壹個臺灣人的角度來描述民主和壹些基礎知識。

不知道各位有沒有看小說的興趣?我偶爾會看中國的網路小說,剛好今天看到壹個算是中國小說很常見的內容,我節錄壹部份當做此專欄的開頭,當然名字我會更改,畢竟我不是要批判該小說。

“看那裏,XX,YY,告訴我,妳們看到了什麽?”
XX和YY擡頭壹看,壹只公豬正坐在王座上,它頭戴著王冠,發出“呼嚕嚕”的響聲,在大量精銳傭兵的保護下前進。
“戴著王冠的豬?”YY奇怪地說道:“是在崇拜某些偽神麽?”
“不,那是諸城邦公選出來的AA親王。”ZZ平靜地說道:“它已經在位九年了。
“壹只豬?當了壹個國王的國王?還已經在位九年了?” 即使是XX也對這種情況感到困惑,他努力地使用自己強大的觀察力仔細地看了壹遍,發現這只公豬好像除了極端肥胖以外也沒有什麽特別的。
“是的,它已經在位九年了,如果不出意外,它還會再當幾年的國王,然後提利爾的眾城邦將再壹次啟動王國城邦會議,選出下壹頭豬當他們的國王。”
ZZ的聲音冰冷,不過其中卻帶著淡淡的嘲諷意思:“AA王國由大量的城邦組成,它們從未徹底統壹過,但是AA終究有王國之名,所以在城邦們的聯合選舉之下,這頭公豬就十分榮幸地成為了AA親王。
“呵呵呵~真是有趣。”YY冷笑道。
有的時候搞皿煮就是這樣,沒有壹個城邦願意選出壹位實際上的AA親王,於是大家都選了壹頭豬,這樣就能保持自治了。

總之,先忽略作者對民主制度的蔑視,又把選舉君主制與民主制度混淆在壹起的行徑。在這裏我想要借這種錯誤和各位談壹談的是:

國體和政體是甚麽?

國體最簡單的解釋就是壹個國家的形式,比如說某個國家的領袖不經選舉產生,而是由父傳子這種,以血緣為導向的世襲,分類上就是君主制國家(或簡稱君主國、王國、帝國),反之就是共和制國家(或簡稱共和國、民國)。

政體則是壹個國家的政治體系是如何運作的,詳細分類上就有點復雜,比如說君主制國家可以按照該國家的權力分配,再細分成封建君主制、專制君主制、立憲君主制。又或者按照權力交接的方式,分為選舉君主制(註壹)、禪讓君主制、秘密建儲制。要註意的是前後兩者並不壹定沖突,比如說壹個封建君主制國家,權力交接方式也有可能是選舉君主制。共和制也相當復雜,光是同樣按照權利分配方式,就可分為寡頭共和制、壹黨共和制(或稱壹黨專政)、民主共和制。

實際上這些都還能在繼續區分下去,因為每壹個政體與其歷史都可說是獨壹無二,所以相關描述就變得很復雜。比如說君主制中也會出現「寡頭」,共和制裏還有壹個「僭主」(註二),也有壹人獨裁這種形式,不過這就有點太復雜,有興趣可以去翻翻維基百科。

接著回頭來看我所引用的AA王國,雖然缺少詳細的描述,但可以大概推測出來,其國體是君主制,政體則有可能是封建君主制加上選舉君主制,和民主制並無關系。

那麽這次專欄就到這裏結束了,希望各位能夠了解國體與政體是什麽,當然主要是期望品蔥的朋友不要把什麽糟糕的事情都往民主制度上靠,民主制是人類文明到目前為止最不壞的制度。

註壹:選舉君主制並非共和制,因為被選舉人往往來自於某國的同壹個家族,實際上只是世襲。

註二:僭主,壹種君主制的變形,指的是某人利用他的影響力,違背法律或傳統成為統治者。袁世凱就能算做典型的僭主,但拿破崙不算,他稱帝前有先完成修法,而且廣受法國人民擁戴。

601.作為壹個普通人,需不需要向身邊的人傳播真相?怎麽傳播?



我的觀點是需要,因為我就是被人宣傳來的,生活在這片土地的人們有權利知道真相。
反對我的觀點是,知道了以後,作為壹個個體也不能改變大局,只能每天活在痛苦和郁悶之中,所以這是在害人…
那麽,我們該不該傳播真相?
我們要給什麽樣的人傳播真相?
我們怎麽可以更好的傳播真相?
這裏的真相也可以指普世價值、民主自由之類。
前提是作為壹個社交範圍很小的普通人。
能否舉例說明壹下妳自己的做法。

他鄉不遠September 30, 2018


再讓我們想象壹下,在不遠的將來,得益於人工智能,以及機器人技術的進步, 人類已經不需要辛苦工作也能養活自己了。 於是,有人利用高度發達的VR、MR技術,發明了壹種“享樂機器”。

它能帶給妳任何妳想要的幸福體驗。 他會讓妳感覺到,妳正在寫壹部偉大的小說,拍壹部偉大的電影, 或者,妳出入PARTY,妳贏得了世界杯,妳變成了億萬富豪,駕駛飛船登月…… 除了運用可以以假亂真的VR、MR技術外,這種“享樂機器“還可以通過電流刺激妳的大腦。 妳以為妳在成就偉業,其實這時妳正躺在壹臺機器裏。 妳的腦袋上插有各種電極,身上連接著營養裝置,確保妳能夠獲得足夠營養。 那麽,妳應該鉆進這個機器中生活,並接受預先編好妳生活體驗的程序嗎? 妳覺得,追求快樂的體驗應該是驅動妳進入“享樂機器”理由嗎?

1.假如享樂機器中的生活,和現實中的生活質量相同,那麽妳會選擇哪壹個作為自己壹生的故事呢?

2.而面對享樂機器中的生活和現實中質量低劣的生活,妳是否應當壹頭鉆進這個機器,永遠逃避痛苦呢?

3.對於那些在享樂機器外的生活已經和機器裏的質量差不多的人,那他們和現實生活中受苦的人比,是不是更不需要這臺機器呢?

我用諾齊克的講的故事就是想說明,為什麽認清現實,具有重要意義。信念、真理有壹種固有價值,而實際上,真正不需要進入享樂機器的人,又有多少呢?他們沒有那麽強大,當全社會的大多數人,都不願意進入虛假的享樂機器時,革命也就自發的到來了。


602.專欄文章: 新疆再教育營以及半年來的發展



ThirteenSeptember 30, 2018
距離當初那個提問《現今(2018.3)新疆的高壓維穩、集中營是為了什麽?》也過了半年了。

來到2018年9月,事態也有了新的發展。半年前報導的數字多為十萬上下,現在幾乎所有的媒體都報導中國拘押了上百萬人,據信以穆斯林為主,當中又以維吾爾族為絕大多數。其實在半年前,維吾爾人在世界各地的遊行中就宣稱中國政府在新疆關押了上百萬人,目前看來確實所如此。如今甚至有傳聞其人數甚至多達三百萬。

壹百萬人代表著什麽概念?代表著大約維吾爾族十分之壹的人口。十分之壹是多大的人口比例,妳可以想像壹個普通的新疆人要嘛親人裏的誰被關了、又或者家附近鄰居的誰被關了、又或者妳認識的哪位同學、同事被關了。如果十分之壹是均勻分布,那可以說妳以及妳周遭的人全部倖免幾乎是不可能的。

這種沒有法律依據的拘留,會有著怎樣個管理呢?沒有審判,自然也沒有律師,當然也無從申訴。當地聘用的武警多半是漢人吧。從網路上的言詞、甚至品蔥壹些人的評論,不難看出壹些中國人對穆斯林有著強烈的不友善。在「再教育營」這種區缺乏監督的環境裏會發生什麽事呢?史丹佛監獄實驗和人類過去的歷史都告訴了我們壹個普通人有多麽容易在這個情境下扮演壹個稱職的壓迫者,又何況是那些原本就懷著「非我族類」心理的人們。有許多當事人指出內部虐待之情事。
https://youtu.be/I98IQXGX7IE

多少值得欣慰的是國際上有更多人關註新疆的事了。

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等機構持續關註新疆非法關押的議題,終於促使聯合國消除種族歧視委員會對中國政府呼籲停止迫害並釋放遭拘禁的穆斯林。

美國在國會議員的要求下,有望採用《全球馬格尼茨基法案》制裁中國治疆官員。這個法案授權美國政府對傾害人權的外國官員做出制裁,可適用於中國政府新疆對維吾爾族等族群以及其他地區的人權迫害。

即便同是信仰伊斯蘭教,過去伊斯蘭國家對於新疆穆斯林所遭受到高壓迫害卻是集體靜默。普遍認為許多伊斯蘭國家是由於在經濟上需要中國支持而選擇無視。然而,最近巴基斯坦卻打破沈默。巴基斯坦宗教事務部長在壹場與中國大使的會晤中表達希望善待新疆穆斯林的訴求。加拿大官方則因為未能公開指責中國在新疆對維吾爾族的迫害而遭到來自國內的批評。

日前香港公民團體也上街頭對中共的做法表達抗議。



參考閱讀:

BBC - 新疆「再教育營」:聯合國促中國立即釋放被囚穆斯林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world-45372262

紐約時報 - 聯合國專家指中國在新疆拘押百萬維族人
https://cn.nytimes.com/china/20180813/china-xinjiang-un-uighurs/

Human Rights Watch - 美國全球馬格尼茨基法
https://www.hrw.org/zh-hans/news/2017/09/13/309262

Business Insider - Why the Muslim world isn't saying anything about China’s repression and 'cultural cleansing' of its downtrodden Muslim minority
https://www.businessinsider.com/ ... r-repression-2018-8

VOA - 巴基斯坦罕見敦促中國善待新疆穆斯林
https://www.voachinese.com/a/new ... 180921/4581446.html

環球郵報 - Trudeau, Freeland face criticism for failing to condemn China over Uyghur detentions
https://www.theglobeandmail.com/ ... condemn-china-over/

自由時報-「今日新疆即明日香港」 港團體抗議中共打壓維族
http://news.ltn.com.tw/news/world/breakingnews/2540031


603.美國德克薩斯州公立學校開除拒絕宣誓的黑人學生,中國大學開除在微博上宣稱不愛國的學生,這兩者有共同點麽?




新聞來源:A black student refused to recite the Pledge of Allegiance — challenging Texas law requiring i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 ... _term=.86a100b307e0


政治敏感September 30, 2018

德克薩斯州法律禁止學生在效忠誓言期間坐著,除非他們得到父母或監護人的書面同意。得克薩斯州是全美26個有類似規定的州之壹。

中國哪個法律哪個校規有“在公開場合宣稱不愛國將被開除”規定?

這還不是重點,重點是美國女大學生父母已經起訴了學校,最終結果還得看法院判決。

至於中國那個大學生,學校開除了就是開除了,告到法院?不可能,妳懂的。

2006年在弗羅裏達Frazier v. Alexandre壹案中,法院認定強行要求學生站立朗誦誓詞的法案有違憲法第壹和第十四修正案,為此,弗羅裏達州的學校需要向拒絕說誓詞、卻被老師譏諷為“不愛國”的學生支付高達$32,500的罰款。

但類似的案件在不同州的法庭上也有著完全相反的裁決結果,所以到了現在,美國大約還有壹半的州依舊要求學生在學校背誦效忠誓詞,剩下的只是推薦或選擇性的,並不強求。

美國黑人女大學生被開除壹案如果最後打到美國最高法院,可以參考“國旗致敬第二案”,全稱:西弗吉尼亞教育局訴巴內特(West Virgi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 v. Barnette, 1942年)。

西弗吉尼亞州議會通過法律,要求學校通過有關課程和課外活動加強孩子們的愛國主義教育,據此,教育局要求所有公立學校的學生和老師定期背誦效忠國家的誓詞和向國旗致敬。學生如果拒不服從,將受到開除的處分。有7個來自耶和華見證會信徒家庭的孩子為此被學校除名,家長們不服。其中壹個叫沃爾特· 巴內特(Walter Barnette)將案子告到當地的聯邦地方法院,因為他的兩個女兒都被學校除名了。由3位法官組成的法院判定,拒絕向國旗致敬的行為合法,原告勝訴。當地教育部門當然不服,遂上述聯邦最高法院。

最高法院卻有意選擇6月14日--美國國旗日--這壹天作出判決,它以6比3的票數決定維持地方法院的原判。



604.請問可以為壹個民族或者壹個國家創建心理(性格)畫像嗎?



有蔥油因為用簡單粗暴的方式來描述大陸人即PRC國民,引起了很大爭議。但給壹群人貼標簽又是很常見的習慣。比如普通人經常說“程序員都內向沈默寡言”,“相聲圈裏沒好人”(我在知乎聽說的不知道誰先提出的),“xx人都豪爽”之類。標簽既有贊美性質的也有歧視性質的。犯罪心理學家李玫瑾可以給犯罪分子畫像,那麽可不可以給壹群人畫像呢?比如如果給整個國人群體畫像,我們真的像該爭議網友說的那麽不堪嗎?或者我們中華民族和其他民族是否有哪些明顯的性格區別?
我們的民族性格究竟是什麽樣的呢?
第壹次提問,誠惶誠恐。

中興October 01, 2018


中國人的具體民族性我就不談了。

倒是幫評論補充壹下。

有些時候,差距是客觀存在的。但很忌諱的是這些客觀存在的差距被過度誇大。另外討論這些差距的時候,要註意妳討論的「時空背景」「動機」與「結論」。

而不是像個傻子似的(究竟真傻假傻?)壹直叨念著「我說的是事實妳們怎麽不讓我說」。

舉例來說,我自認為我是個黃左。但我仍然觀察到黑人在智商表現確實要比白人和東亞人差,但並未像國內反黑人士誇張到「黑人不會四則運算」或者是「黑人出不了任何科學家」這麽極端。我反而基於此前提,而願意支持美國大學適度的對黑人實施優待入學政策。

中國人做為壹個集體,必然有其特殊性。在討論的過程中,只要記得兩件事情,就能吸引到很多理性的人來參與討論。

第壹是拒絕羞辱,我們討論中國人的民族性目的不在給中國人難堪,而是希望中國人自省。就好像我今天認為黑人智商比較低的目的也不在於羞辱,而是在想方法幫助黑人融入美國社會。

第二是必須要隨時註意,在集體之下仍然有內部差異,而且這內部差異並不小。舉例而言,北方人身高平均要比南方人高,這點不假;但個體之間的差異其實是遠大於南方北方的差異的。妳要吹成東北人都是1米8南方人都是1米6那就沒意思了。國內的地域攻擊愛好者壹直沒了解這壹點。無視個體差異,誇大集體差異,去中華城市吧裏看看,他們的目的是什麽?回到第壹點,又是羞辱罷了。

我作為壹個黃左其實無時無刻都註意到自己的偽善,但我壹直相信偽善和人類的所有負面特質(自私、謊言、貪婪)壹樣,節制使用下都能是推進人類社會進步的動力之壹。



605.中共為什麽要禁止色情產業產品?



照理說扶植黃色產業有利於社會穩定啊,為什麽要全面禁黃?


疾風戰野 October 01, 2018

首先,這可以說是壹種中國的政治正確,這是中共數十年來意識形態構建的壹部分,並且和中國社會本土主張禁欲的封建禮教是很融洽的,某種意義上是很深入人心的。對中共有益無害。而且,掃黃可以說是中共手中非常名正言順收緊言論的手段,君不見這些年以來歷次凈網都是打著掃黃的旗號麽?

還有壹點,妳可以看到其實對於下線大保健還有線上純粹的色情產品,中共完全是睜壹只眼閉壹只眼,它們真正用力的還是公眾都可以看到的電影電視,小說動畫,現在網文男主都人均性無能了。即便如此,不還是有不少人發自內心支持啊,隨著倒車,說不定以後支持的人還會更多呢。

其次,雖然說是放開色情有助於社會穩定,但是這個穩定是屁民的穩定,趙家又不會受益。還是奧威爾說的好

妳做愛的時候,妳就用去了妳的精力;事後妳感到愉快,天塌下來也不顧。他們不能讓妳感到這樣。他們要妳永遠充滿精力。什麽遊行,歡呼,揮舞旗幟,都不過是變了質、發了酸的性欲。
要是人人都性滿足了,誰還來愛國呢?陷入熱戀中的人心裏肯定沒有黨國的位置,那些小粉紅也基本都是單身,大多怎麽上1024也都不會,無怪乎礙國熱情高漲了。

所以這個東西既是好用的工具,又是長久以來的規矩,雖然有些人不滿,但又不會真的怎麽樣,那麽中共肯定不會改。

寫的不好,邏輯有些混亂,還請見諒。

606.加拿大和美國談不攏是因為什麽?



Alex WuOctober 01, 2018
目前美加之間的主要爭議點在於:

1. 奶制品供應鏈管理 Supply Management

SM是加拿大使用的國家農業政策框架,通過生產和進口控制以及旨在防止短缺和盈余的定價機制來協調奶,禽和蛋的供需。確保農民獲得合理的回報率,加拿大消費者可以獲得這些敏感產品的高質量,穩定和安全的供應。因為其是類似計劃經濟的形式,保護16000多個家庭農場,被批評者認為是最後的“共產主義”。他們控制奶制品的生產,同時給美國的牛奶制品施加200-300%的關稅。

2004年WTO在日內瓦開展的多哈發展回合(DDA)貿易談判於2001年開始,加拿大的供應管理系統首次受到幾乎所有貿易夥伴的攻擊。

加拿大人認為,美國的牛奶質量不如加拿大好,有不少荷爾蒙,他們寧願喝貴的,也不喝美國牛奶。他們還要保護他們的農民,然而這些農場的農場主幾乎都是百萬富翁的身價。批評者認為關稅率進口配額,價格控制和供應控制機制。這項政策被描述為倒退和保護主義,並且由於牛奶,家禽和雞蛋的價格上漲而從消費者轉移到生產者的資金成本高昂。

2. 爭端解決機制

NAFTA包括3種機制:

Chapter 11: 企業遭受不公平對待可以起訴政府

Chapter 19:可以讓業界對別國的反傾銷和關稅上訴。這點加拿大要保留,因為加拿大經常因為軟木傾銷被美國扣稅,美國想移除這條。

Chapter 20:可以讓國家起訴國家

3. 知識產權保護

在美國和墨西哥的協議裏,美國要求對某些藥的專利保護至少十年,然而加拿大拒絕,因為加拿大要保護自己的制藥業,覺得10年太久。

4. 文化產品

簡單說,加拿大想文化保護,比如魁北克要保留法語強勢地位,對美國文化產品的輸入有很強的的阻礙,對自己的音像和電影補貼很多,這個美國要求移除。

5. 日落條款 Sunset clause

美國提出新的協議必須每五年重審壹次,但加拿大拒絕,認為給投資帶來不確定性。這次美國和墨西哥達成的協議采取了16年失效,每6年重審壹次的條款。這點加拿大可能會接受。

6. 境外網購課稅

目前加拿大人境外購物課稅門檻是20刀,墨西哥新協議從50提高到100,美國是800刀。



其他還有環境保護,男女平等等議題。



607.專欄文章: (知乎)內部人士透露點GDP數字水分問題



米米October 01, 2018
(原帖鏈接)



本人從事政府統計工作10多年,已經由世紀初的小萌新,熬成了油膩的中年人,今天無意看到這個問題,就做壹個科普,現在的統計數據數據是怎麽來的,只是由於本人才疏學淺,見識也不夠廣博,很多事例僅限我所在省份真實發生的事情,壹些全國性的事件,是聽來的,不保證真實性!

再次強調,只做科普,不給結論。

1、目前我國的政府的GDP數據是采取下算的方式進行的,就是說:國家算省的,省的算市的,市的算縣的。也就是說,基層人員辛辛苦苦造出來,啊,不是,是統計出來的數據,要上面壹級認定評估!有很多評估標準,但是評估標準下面的人是壹定不知道的,因為如果知道了,可以照著評估標準來湊,以期完成政府考核目標,所以,除了國家局高高在上,下面的全部都是摸黑過橋。

2、GDP是可以督查出來的,每年本省都會有GDP督查組,到各地督查GDP完成情況,因為全省要完成目標也得各地有支撐不是,如果是低於預期不多態度會好點,要求統計部門加把勁,爭取完成,要是環比下降甚至同比下降的話,會高呼“不可思議”,肯定是統計部門沒有“應統盡統”嘛!

3、國家局是非常希望得到真實數據的,反對水分的(是內部了解,而不是公布)。幾個例子,大部分都是傳聞!

過去邱當局長的時候,每年各省的統計局長都在時候,年底要算GDP了,把各省的數據壹匯總,乖乖,比中央的目標超出太多,邱就在飯桌上說,各省的把GDP的減多少億,我就喝壹杯酒,最後喝了二三十杯。(當時沒有聯網直報,也不是數據下算)

某沿海經濟發達市,地方統計局報當季度GDP同比下降,被國家局點名表揚。(幾年前的事)

國家成立了執法局,專門查數據造假,我所在的省也被查過,而且力度很大。

現在基本是個報表就要聯網直報,減少中間環節。但是,地方領導經常的壹句話是:統計部門要多做好和上級的協調工作嘛。

4、聯網直報以後,數據真實性提高不少,但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啊!近年來出現的虛報情況也不少,最誇張的是連企業都是虛的,或許和統計局關系好的企業壹家掛幾個牌以多家企業上報,數據翻幾倍。結果就是上面和下面鬥智鬥勇。

5、基本每個地方都有GDP考核目標,壹般來說,國家定7%,省裏就得定7.5%以上,市裏就得定8%以上,以此類推,而且很少有沒達到目標的。而地方統計局是地方政府組成部門,不歸省統計局管更不歸國家統計局管,人財物全部由地方解決,所以妳猜統計局是完成地方的考核任務重要還是聽國家的不出假數重要。結果就是各省、市、縣的GDP增速普遍高於國家水平!


608.客觀地從經濟角度來看,妳更認可精英制度還是福利國家?



當下中國最大的問題在權力尋租,這點想必大家都清楚。《官僚體制的政治》已經寫的很清楚了。
假如中國將來政治改革了,民主制度下能消滅壹部分權力尋租,但是普遍發現,絕對自由的市場經濟,比如美國右派鼓吹的精英主義的制度,依然會有壹些信息不對稱和尋租現象,常常會產生不平等。比如家庭中位數收入沒有平均值增長快……
那麽我們該以何種態度,來面對這種不平等現象呢壹個“好的”制度,究竟應該站在少數既得利益者壹邊,還是站在大多數普通人壹邊?
知乎之類的平臺上,不考慮小粉紅那些明顯反智的平臺上,似乎是精英主義占了優勢。但壹面有人鼓吹小政府,壹面對資本在不受控制情況下的作惡本性視而不見,沒有提出壹個兼顧的方案。而且在中國,並沒有巨大的民族問題產生的包袱(相比美國而言),主要問題可能是階級的不平等問題。
這些”右派“的他們論點主要基於帕累托最優的效率。
但我看了克魯格曼對凱恩斯主義的分析之後,在論據和分析,發現明顯比曼昆式的精英主義有說服力,那麽品蔥中最希望在中國實踐那種民主政府呢?(順便說壹下,情感上我喜歡羅爾斯,但分析上我覺得諾齊克有道理)
如果只考慮屁股,理論上講,我也應該站在曼昆那兒對我收入最有利啊,茶黨的發起團體也是大財團,大家都懂的。

fricasseeOctober 02, 2018


任何單壹形態都很難持續下去,福利國家與精英國家某種意義上是壹回事,福利國家可以是精英國家。

實際上就是左右兩者傾向的問題,正常來時我認為大部分時候都應該以中間偏右的取態來治理國家,因為右派的經濟邏輯裏強調的是自然競爭,政府的幹預管理減少,可以讓民間經濟活躍發達,呈現壹種優勝劣汰的生態,壹方面是資本淘汰,壹方面是技術淘汰,能站得住的企業必須拿出可以滿足消費者需求的服務來,這對消費者來說是好事。

同時也會導致市場壹家獨大的可能,所以政府不可能完全不幹預,而現代的情況來說,即便幹預了,也仍舊會發生大量財富導向壹端出現極端貧富差距的情況。

帕累托最優如果我延伸壹點來看待,事實上損害誰的利益來保證貧富差距不是重點,大量財富被集中而產生極端貧富差距是資本主義的天然特色,而帕累托最優其背後透露了壹個真相就是任何事情都必須依賴個體自身能力,個體在整個財富分配體系裏,必須不斷創造出價值,所以功利主義的觀點破滅了。

根本上來講,社會淘汰依然存在,只不過從謀殺餓死與疾病,主要變成了生育後代的成本提高,如果妳不努力創造價值與保值,妳就不會有後代。很多現代人錯誤的認為淘汰消失了,或者說忽略了生存的艱難,其實都忘了社會本來的運作模式,進而產生對制度與主義的各種抱怨。

所以壹切社會道德、政治傾向、制度或主義,都必須建立在承認自然淘汰仍舊殘酷的客觀存在於人類社會裏這個事實。

而不能單獨脫離了這個事實去講經濟與國家治理的方向,否則很容易變成左右之爭,這樣就是立場問題,不是針對問題本身提出解決辦法。

這就要回頭看壹下淘汰問題所帶來的社會情緒,比如對福利制度的要求還有希望改善貧富差距的聲音,這些很多直接構成了左派支持者的主要力量,尤其是以民間基層為主。

當壹個社會高度發達的運作著資本主義時,貧富差距必然極端化,同時伴隨著的也是大量被淘汰的人口。

舉例戰後嬰兒潮,給各國帶來了大量的勞動力,這群人普遍兩極化,要麽極度優秀,要麽文化水平極低,直接劃分了精英與勞動階層。

勞動階層提供了廉價勞動力,降低了工業產品的生產成本,從而擴大了市場消費的欲望,最終產生了經濟價值,再根據技術占比回饋到這些勞動階層所屬的地區。

往往在早期的工業升級過程裏,這些勞動階層年輕力壯,生活不成問題,工廠對文化水平的要求幾乎沒有,該地區也剛進入新工業發展,生活成本低廉。

但隨著外部資金輸入,本地經濟開始發達後,生活成本開始上漲,勞動者們逐漸失去了體力優勢,收入也難以應付增長中的生活成本,所以他們的壓力越來越大,只能依靠社會福利來減輕壓力或者幹脆是必須依賴福利制度生存。

他們是被時代淘汰的犧牲品,如果妳不管他們,會造成極大的社會治安與擾亂問題,更重要的是他們占據了社會的大多數決定了消費與生產這壹重要環節,而不是在財富金字塔頂端的人可以左右的。

假設貧富差距無極限的擴大,市場最終會沒有消費者,財富失去了流動性,那麽社會就會停止壹切運作,新的財富也不可能被創造出來。

因此,左派所要求的福利制度是合情合理,非常符合人類社會的結構,當然矯枉過正就是人的問題了。

假若社會壹味順應右派的經濟政策,最終在自然淘汰下,會形成壹個貧富差距過大的極端社會,構成社會基礎的基層失去了生存空間,不但沒有辦法消費財富來促進循環,連活著都是個問題,最後便會傾向於民粹主義,毀滅整個財富金字塔裏的其他階層重新達到洗牌目的。

所以左右永遠都是拉鋸,只不過以人的壽命來說,這個過程可能壹次長達十多年到幾十年,如果是基層那麽普遍也會依賴於福利制度,如果是精英,也未必不會依賴於福利制度,只不過他們的依賴更多的是減輕負擔而不是從政府福利系統裏得到什麽,另壹方面就是希望擺脫對他們用不到的福利系統抽稅的責任,這也是目前美國不少中產對左派很不爽的壹個地方。

可事實就是這樣,如果人口過多而又不能給他們提供就業,或者就算提供了就業也不能完全滿足他們的生活保障需求,那麽福利制度就必須被推進改革,否則這群人會成為社會穩定與社區治安的問題因素,最後對誰都不是好結果。

如果不考慮出生的階級問題,也不考慮個人能力問題,那麽想要生活的好,只能是越晚出生越好,隨著科技發展財富的基本盤擴大,即便財富流向仍然是在往極端化發展,但留下來的渣也足夠壹個社會基層生活的比先人們更好,比如現代美國底層黑人,比五十年前的生活好多了,可人的生命是有限的,不可能享未來福。

在這些基礎上,國家逐漸進步,科技帶來的經濟產業基本盤翻倍,所有人按照原先比例都能得到更多的可支配財富,那這國家就是好的。每個人都是人民,盡管精英主義下中產或以上的階級不願意付出任何成本,在天性驅使下寧願犧牲基層利益來自肥,但人人都有壹張選票,基層選票是最多的,政黨輪不到少數人決定,壹個右傾過度需要改革的國家,左派上臺也是時間問題,反之亦然。

所以這裏能看出人類政治制度設計的必然性,某種意義我都不認為是人智觀察規則然後獨立設計的,而是中自然進化會產生的必然最佳選擇。

另壹方面右派經濟邏輯下的市場,較大幾率遭遇經濟危機,因為財富基本盤增加,也可能產生流動性下降的問題,要看持續時間以及是否早有醞釀,這當然不是右派的鍋,左派本身的經濟政策也可能讓危機提前到來。

市場危機出清,某種意義上也是對落後與不適應的資本進行淘汰,我個人理解是經濟危機對經濟本身的正面作用遠大於負面作用,因為我們壽命有限,總是想要短期利益,所以更長遠時間尺度上的規律發生,即便有正面利益也往往不被我們接受。

而經濟危機淘汰大量站不住腳的企業與個人,對市場重新洗牌,往往就是財富過於集中的壹個表現,當然資本主義社會裏大方向上的貧富差距仍舊在加速中,這壹點我認為在小範圍內的經濟危機爆發後,會在未來五十年到壹百年內出現壹個極大的資本主義結構性危機,當然觸發前提可能是人類道德與社會的轉變,資本不再作為工業時代的社會媒介,從而杜絕資本主義裏可能存在的問題。

總的來說,壹切選票來做決定,社會本身需要更多財富流動性,左派上臺,社會需要更多的經濟基本盤,右派上臺。同時左派政府解決經濟問題時的手法,還有右派政府對資本擴散的態度,都是在推進全球化進程,當然這個話題太大了。

絕對公平的社會裏不存在淘汰,淘汰是以各種方式存在,逼迫妳提升個人在社會裏的競爭力,從而最終達到讓社會整體進步的壹種客觀規律。

經濟角度上來看,精英或福利制度,兩者缺壹不可,它們都促進了社會的進步,可以同時通過選票的民主制度共存來拉鋸避免任何壹方獨大,打破階級不是這個時代該做的事情,除非道德取代資本成為社會的媒介,妳現在工作是為了錢,如果未來社會有壹天人類進化到工作是為了道德上的滿足,那很多問題就能解決了。

可遺憾的地方就在於,雖然社會越來越好,但妳往往等不到那壹天,所以人都傾向於選擇短期利益,不會有人說即便知道這個方式可能在未來五十年帶來很大好處,所以就傻等五十年然後遭罪被剝削,人類社會規則的拉鋸時間實在是不短。


609.如何評價衡水模式?



spectatorOctober 02, 2018
衡水模式,可以說是整個河北,乃至全國高等教育資源內卷化的結果。

大學招生指標有限,而高等教育的市場在欠發達地區異常龐大。

供需關系決定了壹紙錄取通知書的價格---只不過這個價格不通過金錢衡量。

而大學錄取通知書,尤其是名校錄取通知書的高價值,其外在表現就是非常激烈的競爭。

所以衡水模式形成了壹個管理層施虐,壹線教職工同學生壹起受虐的怪相。

而怪中之怪的壹點:底層受虐的學生是自願受虐且非常感激施虐者。

這其實不難理解,因為受到的虐待確實有效:確確實實增加了他們“購買”錄取通知書的“資本”。

所以我們會發現更怪的壹點:有些受虐的佼佼者甚至主動要求施虐者增加虐待的程度(謂之“衡中精神”)。

從這個角度看,衡水模式好像沒有什麽問題,因為復出得到了回報。

可是,回報的“購買力”,真的是與付出的努力成線性正相關的嗎?

就筆者衡中三年的觀察結果與畢業後的間接調查發現,他們兩者間的關系很大概率呈對數正相關,而且前期會呈現出偽線性相關的假象。所以,壹味地在衡水模式中盲目地耗費大量精力對於個人來說並不是最優解。然而,衡水中學的管理模式決定了,學生如果不完整接受衡水模式,只有離開壹條路。

到此我們可以總結壹下衡水模式的特點: 準軍事化管理,高壓高負荷,催眠與自我催眠,舍棄其它可能換取高考成績。

所以衡水模式的本質,或者說衡水模式的目的,並不是教育。衡水模式本質是壹種培訓,壹種特訓,也是壹種加工與分化。經過衡水模式的學生,得到了統壹的、打著衡水銘牌的技能,也許會讓受訓考生在今後的人生中產生重大收益(拋開高考的附加收益來講)。但是我們失去了什麽,因人而異。




610.客觀的看,印度的種姓制度當前是壹個什麽樣存在?對社會的影響?





重金屬體驗October 02, 2018
這種問題只有在品蔥上才能得到符合現狀的答案,在知乎壹定是滿屏的嘲笑。我以前也有這樣的認識,但是從我接觸到的印度同事們卻發現,他們似乎沒什麽區別,各種長相和名字都是所謂低種姓的印度人表現的壹點都不遜色於高種姓的印度人,好像他們並不是很在乎被流傳很廣的種姓制度,我於是做了壹些深入的了解。



下面對種姓制度的歷史和現狀兩方面來闡述:

印度種姓制度(Caste system)歷史

種姓實際上就是壹種階級等級制度。根據維基百科“種姓制度”,大部分國家都存在著人為的階級等級制度,尼泊爾、巴基斯坦、印度、斯蘭卡比較像,東南亞、中國、日本、韓國比較像。

比如中國,周朝就有天子、諸侯、公卿/士大夫、國人、平民、奴隸/農奴等劃分,後來科舉制度開始後某種程度上破壞了壹些等級制度,然而在元朝的時候將人劃分為蒙古人、色目人、漢人、南人四種階級,制定了種姓制度的法律。

在印度,也有四個等級的階級劃分:

1、第壹等種姓婆羅門。婆羅門是充當人與神的中間人,凡人想溝通神靈,那就只有找婆羅門,所有該種姓有著天生的優越感,壹般來說在古代就是什麽祭司啊這種,拿到現代的話,很多從事腦力勞動的科研人員,以及部分從事腦力角逐的政治家屬於這個種姓。

2、第二等種姓剎帝利。剎帝利屬於統治階層,擁有武力,權力的人。什麽王子啊 大臣啊 凡事手中有權力的,而且是那家人世代都維系這這種軍政大權的,那就是剎帝利了

3、第三等種姓吠舍。吠舍就是廣大的勞動人民,換句話說就是納稅人,從事農業,商業,手工業的這些默默無聞的普通人。

4、第四等種姓首陀羅。首陀羅呢,就是從事服務業的廣大群眾,比如,理發師啊,獵戶啊等等,總的來說就是依附於第壹產業的第三產業的同誌們。

印度的種姓制度和80%人口篤信的印度教有很大的淵源,雖然造成了人為的不平等,但是因為時代的局限,缺乏對平等和人權的尊重,反而被很多人認為古時壹個按等級劃分、每個人安於現狀的等級制度有利於當時印度社會的穩定和平和。這種世襲的階級制度得以長久維持是因為印度教篤信因果與輪回。壹個人出生於何種階級 乃由前世的行為所決定,而這壹世的行為,又會決定下壹世投胎在那壹個階層,不斷循環。


印度種姓制度現狀

1947年印度獨立後,種姓制度的法律地位正式被廢除,各種種姓分類與歧視被視為非法,然而在實際印度社會運作與生活上,其仍有壹定的影響,尤其是在廣大的農村。

領導印度獨立的甘地為了打破階級制度,堅持每個人都要輪流掃廁所,甚至稱賤民為“神的兒女”(Harijans)。

印度獨立之後,廢除種姓制度,憲法在前言中禁止因為不同種姓而有歧視待遇。政府並且立法保障低層民眾,對象分為三種,第壹種是設籍階級(Scheduled Castes),包括傳統的賤民,又稱被壓迫者(Dalit),第二種是設籍部落 (Scheduled Tribes),指居住在人煙罕至的森林或山地,不接受種姓制度的土著。第三種是其他落後階級(Other Backward Classes),包括首陀羅,背棄印度教皈依其他宗教的賤民和遊牧民族。

印度政府規定,政府中的職位以及大學入學名額需要按這三種人在全國人口中的比例予以保留,也就是說設籍階級占百分之十五,設籍部落占百分之七點五,不過落後階級雖然占全國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二,但是保障名額只有百分之二十七。 另外,在中央與地方議會中,設籍階級的議員席次不得少於七分之壹,使他們的意見得以表達。

這項匡正歧視的政策改善低層民眾的地位,卻使高等種姓感到不滿,因為條件不如他們的低等階級,往往比他們優先入學或進入政府機構。

1990年8月印度總理Vishwanath Pratap Singh宣布要根據1980年十2月落後階級委員會的建議,提高落後階級在大學與政府機構中保障名額,引起高等階級激烈反對,釀成暴亂,數十名大學生,抗議機會受阻,自焚而死,導致VishwanathPratap Singh的政府垮臺。

幾十年過去,種姓的界限已經不如過去嚴苛,特別是在城市,不同種姓的人聚居同壹個社區,在公共汽車與電影院摩肩接踵,在人潮擁擠的速食店排隊點餐,誰知道妳旁邊的人是什麽種姓,又有誰理會廚子是不是婆羅門。 城市生活創造許多新的工作,電腦公司的程式設計師、客服公司的話務員、航空公司的空服員,這些異於傳統的職業,超越種姓與行業之間的關聯,產生壹種新的中產階級。

但是在印度農村,改變遲緩。大部分農民沒有土地,為地主耕作賴以為生,又深信印度教因果輪回之說,安於現狀,使種姓制度的陰魂不散。在Bhihar省的封建地主,甚至雇用私人部隊,奴役賣身的長工,視法律如無物。

1997年Narayanan擔任印度總統,成為第壹位出生賤民的國家領袖。他年輕時必須克服歧視才能接受教育,其後擔任律師,繼而步入政界。Narayanan的奮鬥象征印度獨立五十年來,賤民超越種姓藩籬的坎坷歷程,因而鼓勵更多的印度人努力向上,期盼有壹天也能出人頭地。

當今的印度總理莫迪種姓是賣油人,古吉拉特地區的壹個「低種姓」,莫迪高得票率贏得大選,強調經濟發展和國家強盛,引入外資,復興印度教。

611.專欄文章: 毛澤東的極權式腐敗——為毛澤東死忌三十年而作



劉曉波 (不可說 轉)October 02, 2018
為恭賀國慶,特轉發劉曉波先生的壹篇舊文,來紀念壹下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開國太祖,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紅太陽。

***
面對今日中國的權錢交易式腐敗愈演愈烈,民眾在表達不滿時常常以毛澤東時代的廉潔為參照系。但這樣的對比絕非事實陳述,而是輿論誤導的結果。首先,由於中共政權嚴格限制揭露毛澤東的罪惡;其次,高舉毛澤東旗幟的新左派的誤導;第三,毛時代的受益者在回憶中大肆美化毛澤東,特別是毛的親屬和身邊工作人員的回憶,基本上是“為尊者諱”的美化式回憶;第四,毛時代的大量受害者仍然心有余悸,大都以“不堪回首”為借口保持沈默。這些因素的合力造成歷史的扭曲和空白,以至於,文革後的新壹代很難了解到毛澤東時代的真相。

比如,在毛澤東誕辰110周年紀念日前後,胡錦濤率領新的常委會前往毛澤東紀念堂朝拜暴君的亡靈,媒體上大肆炒作毛的豐功偉績和親民作風,凡是與毛沾邊的人頻繁地出現在各類媒體上。除了毛的身邊工作人員及禦用研究人員的回憶和評論之外,最引人註目的無疑是毛家人的大出風頭:毛家的兒女、兒媳、女婿、孫子、外孫女幾乎傾巢出動,趕場似地參加各類紀念活動,座談會、大型晚會、電視訪談、網絡聊天,文獻片首映式、圖書首發式、簽字售書……在毛誕辰的12月26日,毛澤東的孫子毛新宇之妻居然為毛家生下第四代,也成為媒體報道的小熱點。

在這些毛家人和毛家奴的回憶中,除了繼續把暴君塑造為“偉大領袖”之外,還與中共新聞電影制片廠拍攝的大型文獻記錄片《走近毛澤東》相配合,意在通過對凡人毛澤東的記憶,在生活細節上神化毛,塑造出“慈父仁夫”的形象。毛家人還通過中共喉舌,大肆渲染毛的清貧和嚴於律己,毛家為中國革命犧牲了六位親人,還自誇“偉人子孫”的簡樸低調的生活,似乎毛家人及其毛時代多麽清廉。毛家子女通過各類媒體反復強調毛的律子之嚴,聲稱毛對孩子的要求是“夾著尾巴做人”;還有媒體真把毛澤東的女兒李納當成失業工人或農民了,居然說什麽她無錢看病。而事實上,李納是政協委員,丈夫享受將軍待遇,享有離休幹部的公費醫療。毛新宇生子,也要在中國頂尖的協和醫院的高幹病房,哪有看不起病之憂。

那麽,毛時代以及毛澤東本人真的那麽幹凈嗎?否!

壹、濫用公權力的腐敗

毛式腐敗的極端表現,首先是把最大的公共資源——政治權力——據為己有並肆無忌憚地濫用,他已經把整個中國據為己有,把全國資源和全體民眾作為實現其權力野心的工具,所以,除了濫用絕對權力之外,他根本不用在經濟上以權謀私。

(壹)毛本人濫用權力,盡情揮霍民脂民膏

如果把濫用公權力視為腐敗的話,那麽毛澤東就是中共權貴中的腐敗之最。毛是不在乎錢,因為整個中國都是他個人的,要錢有何用!正如《康熙大帝》中孝莊皇太後送孫皇帝玄燁第壹次上朝前的最後贈言:“大清的天由妳撐,大清的地任妳踏,大清的人都是妳的臣民”(大意如此)。這樣的獨裁統治箴言,包含了太多令人恐怖的潛臺詞,比如:大清的女人任妳玩,大清的財富任妳揮霍,大清的人頭隨妳砍。而毛澤東在1949年之後的中國的作為,正是如此。

毛澤東個人的極權式腐敗,給中國人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災難:毛把中國的所有資源——經濟的、政治的、文化的——統統作為他的濫用權力的工具,為了擴展自己的絕對權力而任意揮霍全民財富和剝奪人民的生命、財產和權利,先後進行過勞民傷財的韓戰、越戰、大躍進、文革,造成的經濟損失累積超過萬億;毛同時對抗美蘇兩個超級大國,把壹窮二白的中國投入軍備競賽,為了“兩彈壹星”的政績工程而不顧百姓的死活;為了充當第三世界的領袖而揮霍極為有限的資源,向外輸出毛式遊擊戰,無償援助眾多無賴國家。這壹系列濫用權力的結果,致使國人付出了上億條人命和難以精確計算的巨額經濟損失,致使國民經濟陷於崩潰的邊緣。

最能說明毛式揮霍浪費的實例,莫過於文革時期的毛標誌的泛濫成災,也就是在制造個人崇拜上的揮霍無度:當時,壹面是開不完的憶苦思甜大會和對艱苦樸素的大肆張揚,另壹面是營造個人崇拜的毛澤東的語錄、畫像、像章的泛濫。1965年林彪主持編輯出版紅寶書《毛主席語錄》,截至1967年,《毛主席語錄》已經印刷出版6.28億冊,幾乎人手壹冊。“毛主席像”印了12.4億張,接近人均兩張。最過分的是,文革時期,大量制造毛的像章,甚至造飛機的上好鋁材也被來制造個人崇拜。當時的中國人,幾乎家家都收藏了有毛的像章,大城市的市民家庭收藏更多,少則幾十枚、多則成百上千。據不完全統計,全國總共做了三十五億個毛像章。當時的中國人口是七億,平均每人五枚。這些像章,在九十年代以來的毛澤東熱中,已經成為商家賺錢的暢銷品。

營造極端個人崇拜所造成的物質浪費之嚴重,已經到了必須靠中共中央下發由毛親自批示的正式文件予以制止的程度。1969年6月12日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宣傳毛主席形象應註意的幾個問題》的文件。該文件除了空洞的意識形態說辭之外,重點要求不搞形式主義而要講究實效:1,關於塑像和像章,要求今後造毛主席塑像要嚴格按照指示辦;不要修封建式的建築,如有,應作適當處理;不經中央批準,不能再制作毛主席像章。2,關於毛的頭像,各報紙平時不要用毛主席像作刊頭畫;各種物品及包裝等上壹律不要印毛主席像;禁止在瓷器上印制毛主席像;引用毛主席語錄。3,關於效忠運動,不搞“忠字化”運動,“忠”字有階級內容,不要亂貼濫用;不搞“早請示、晚匯報”,不搞飯前讀語錄、向主席像行禮等形式主義活動。(見《毛澤東建國以來文稿?第十三冊》P50)

毛澤東制造個人崇拜的巨大危害,不僅是耗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而且讓中國陷於盲目崇拜的瘋狂和思想僵化的深淵,讓國人心甘情願地做奴隸。

(二)毛的家人濫用權力

毛時代的極權式腐敗,不僅是毛自己“和尚打傘,無法無天”,而且毛家人也濫用來自他的巨大權力。僅就文革時期而論,毛家人壹個個身居高位,無所顧忌地濫用權力,曾經何等風光。毛夫人江青自視為壹代“女皇”,擔任兩屆政治局委員。她在政治上和生活上的驕橫跋扈,已有太多的記述,我就不再贅言。毛家的第二代也都年輕輕地就執掌大權,橫行於中國大地。

毛與江青的女兒李納,26歲出任“解放軍報社”副社長(相當少將軍銜);後被江青調入中央文革小組,代替陳伯達出任辦事處負責人;離開文革小組之後,李訥又於1973年出任北京市平谷縣縣委書記,同年8月,她在北京參加了中共第十次全國代表大會,出任北京市委常委。

李納被空降到《解放軍報》進行造反奪權,化名“肖力”。她對可能出現反毛動向的警覺,甚至警覺到荒唐的程度。她對軍報的審稿做了荒唐的規定:當某版刊有毛的照片時,就必須保證同壹版的其他照片上沒有人把槍口對著毛的方向;在文字上有“毛主席”的字樣出現時,壹定要透過光線看看,保證背面版上的同壹地方沒有貶意詞!為此,報社專門做了壹個版面透視箱:壹個玻璃桌子,桌下安幾個電燈。報樣出來後,都放在玻璃板上,打開玻璃板下的電燈、進行透視,以檢查毛主席照片或名字前後,有沒有貶意詞。幾乎,每期報紙都要這樣幹。這個報紙版面透視機,直到前幾年還保存在軍報倉庫。

文革中,毛澤東大搞個人崇拜;他的女兒肖力也有樣學樣,在軍報內搞起對肖力的個人崇拜。當時軍報駐地在平安裏3號,家家戶戶都張貼出大紅對聯“向肖力同誌學習!向肖力同誌致敬!”。還專門開辟“肖力豐功偉績”的展覽室,肖力用過的革命物品要展出,甚至她的生活用品也要展出,比如,她的藍色自行車,她喝水用的大白茶缸,為了展示肖力的艱苦樸素作風。

毛的侄兒毛遠新,也是26歲就出任遼寧省革委會副主任(副省級)、沈陽軍區副政委(相當於中將級軍銜);1976年,毛遠新更成為毛澤東的聯絡員,成為毛澤東在中共高層的代理人。在周恩來、鄧小平都見不到毛澤東的情況下,只有毛遠新壹人有權與毛澤東單線接觸,並代表毛出席政治局會議。毛遠新在遼寧和北京幹了不少惡事,張誌新就死在毛遠新主政遼寧時期,白卷英雄張鐵生也由毛遠新壹手樹起。

毛澤東的姨侄女王海蓉,1964年大學畢業,1973年便擔任外交部副部長。毛澤東表兄王季範的女兒王曼恬,曾主管國務院的文化工作,後任天津市委書記。

甚至與毛有過親密關系的女人也濫用權力。與毛關系密切的謝靜宜在文革中的政治風光,已經盡人皆知。此次紀念毛的110年誕辰,謝靜宜再次風光、四處露臉。她在每次采訪中,都要講到她與毛的密切關系,講得兩眼放光、情緒激動,壹臉幸福的紅暈。

另據李誌綏回憶說:“大部份的女孩在初識毛時,仍是天真無邪的年輕姑娘。毛的性生活,特殊性格和至尊權力,在在都使這批年輕無知的女孩耳濡目染之後,逐漸墮落。多年來,我看著舊戲不斷重演。她們在成為毛的女友後,不但不覺得羞恥,反而日益趾高氣昂。與毛的特殊關系是這些未受教育,前途晦黯的女孩唯壹往上爬,出名的機會。被毛寵幸後,個個變得驕縱,仗勢淩人而難以伺候。文化大革命期間,許多毛踢開的女人,利用與毛有過這種關系往上爬,在共產黨內升官,奪取權力。”

在文革中,毛也利用絕對權力,出面保過前來求援的與他發生過關系的女人。壹個姓劉的女人還因毛的保護而當上空軍政治部文工團革命委員會主任,成為紅極壹時的人物。(見《李誌綏回憶錄》第三編)

二、毛在個人生活上的腐敗

在生活上,太多的人被假相所蒙蔽,把毛堅持其小農式的生活習慣視為生活簡樸,但毛的這種個人習慣,非但不能作為其廉潔的證據,反而恰恰是毛式腐敗的典型表現:生活上的惟我獨尊和隨心所欲。

(壹)毛的行宮遍布大江南北

在普遍貧困的毛時代,毛的行宮遍布全國,遠遠超過古今中外的歷代獨裁者。修壹座行宮的錢,供他每天山珍海味地壹輩子,也綽綽有余。大多數行宮常年空著,但也要眾多工作人員為空蕩蕩的行宮服務,浪費掉的民脂民膏難以計數。毛澤東喜歡杭州的西湖行宮和武漢的東湖行宮,廣州就要為他特別修建南湖行宮。在餓孚遍野的1960年5月中旬,毛澤東在湖南與張平化談起韶山,說那裏有個滴水洞,地方很好。張平化深諳朕意,便主持修建了湖南韶山滴水洞行宮,代號“二○三工程”。從1960年下半年開工到1962年,壹、二、三號主體工程完工,建築面積共3638.62平方米。連同韶山沖至滴水洞的公路,也同時竣工。整個工程造價高達上億元。而毛只在1966年5月住過12天。 1986年滴水洞行宮對外開放,已經變成韶山的著名旅遊景點。

(二)毛的稿費乃天文數字

凡政治人物,只要是他在位時期發表有關公共政策的文字,應被視為公共物品,而不能作為個人作品來收取稿費。西方政治家的稿費收入大都來自下臺之後公開發表的文字。然而,在極權中國,在所有人的私有財產被剝奪的平均主義時代,毛作為終身黨魁和實際上的國家元首,凡是他的文字(所有公開或不公開的文章、講話、批示等)居然都作為私家知識產權來換取稿費。而且,毛的極權地位使他的著作的發行量成為全球之冠,僅《毛主席語錄》的累積發行量就高達50億冊,已經超過了西方的《聖經》。所以,在毛活著的時候,他的稿費就累積高達三百多萬元。這在那個貧困的時代,無疑是天文數字的財富。另據媒體披露,毛的稿費在他死後的二十七年中又有大的增值,現在可以供毛家人分配的稿費已經高達幾億人民幣。

三、個人生活習慣的特權化

毛在飲食上的簡單,只因為他喜歡吃家鄉菜且不願受繁文縟節的束縛,才沒有宮廷式的奢華,但並不等於毛不享有特權。實際上,毛澤東在生活上仍然享受任何人難以比擬的特權。 毛嗜煙,就有專門的卷煙廠制造;毛用慣了牙粉而不喜牙膏,就在牙粉廠都被淘汰情況下專門為他壹個人保留壹家生產牙粉的工廠;毛喜歡睡寬大的木板床,即便出國訪問也要將他的大木床裝上飛機;毛因怕麻煩而不愛洗澡,就有內侍每天為他用熱毛巾擦身;毛失眠嚴重,內侍就要在他上床後為他按摩並輕輕捶身直到他入睡;毛壹煩惱,就要有人替他梳頭來放松,以至於他的衛士長練就了梳頭的好手藝;毛討厭自己穿衣脫鞋,就有內侍或護士侍侯。

毛好茶,就有專門的瓷器廠為他燒制茶具和餐具;毛喜歡湖南澧陵的瓷器,就有專門的紅色官窯,用最好的瓷土燒出最好的瓷器;毛吃飯用的瓷碗極為考究,重量只有124克,輕而透明。 為了滿足毛的嗜好,1975年春,中共中央辦公廳主任汪東興向江西景德鎮國家用瓷辦公室下達了壹項絕密的命令:為毛澤東設計、燒制壹套專用瓷器,要求能代表中國制瓷工藝的最高水平,並且超過以往任何壹個朝代。要求造型既要美觀大方,又要適合毛的生活和工作習慣,圖案及色彩要符合毛的思想和情趣。這項工程是最高國家機密之壹,是1975 年頭號重大工程,代號為“7501”工程。 毛只吃活魚,甚至就在他訪問蘇聯時也要保證他能吃上活魚。據毛澤東的警衛員李銀橋的妻子韓桂馨回憶:“主席去莫斯科的路上就告訴廚師了,到蘇聯要是送來了死魚,不是活的,扔出去。這個廚師也不知道為什麽扔出去,他得聽主席的,毛澤東叫他這樣做他得做。蘇聯人送魚到廚房交給廚師長,廚師長壹看,魚是死的,扔出去,嚇蘇聯人壹跳,‘哎呀,這中國人怎麽回事,這毛澤東可不好伺候,扔出去這是什麽意思’。他不懂中文,廚師也不懂俄文,請示領導,領導也都驚動了,後來反映說,”毛澤東不吃死魚,吃活魚。“(鳳凰衛視專題《說不盡的毛澤東》第五集2004年1月7日)

毛喜歡遊泳,年輕時暢遊湘江就用“問蒼茫大地,誰主沈浮?”的詩句,將其權力野心表露無遺。入主北京之後,他也經常在出巡之時遊長江。他要在某地遊泳,負責安全的人員和當地官員,就必須事前反復測量水流水速和偵查沿途風土人情,還要斷絕壹切水上交通。他壹下水,就有浩浩蕩蕩的護衛和下屬拱衛著,不但眾多衛士和衛士長要下水,而且陪同他出巡的公安部長及其地方大員們也都要陪遊。負責毛出巡時的保衛工作的公安部長羅瑞卿,雖不善水性,但為了能夠陪毛遊泳,就找時間專門練習遊泳。

四、毛的糜爛的男女關系

在極為艱苦的中共奪權年代,毛就是中共高官中的性道德敗壞者。他的第壹任妻子楊開慧還在獄中時,他已經在1928年5月和賀子珍上床了;在延安,為了與新歡江青名正言順地同床,他就借治病之名把第二任妻子賀子珍送到蘇聯去治病。

中共掌權之後,在提倡禁欲道德的毛時代,私生活作風問題成為全民性的道德禁忌,穿衣戴帽決不能有“小資產階級情調”,普通民眾的婚戀都要受到組織的審查和批準,婚外戀更是形同犯罪,極端的性壓抑已經成為毛時代的反人性統治的標誌之壹。

然而,毛本人卻在紫禁城後宮裏、出巡的專列上和所到之處的行宮中……過著隨心所欲的淫蕩生活。毛掌權後究竟玩弄過多少女人,很難有精確的統計。 毛在延安時就迷上了跳舞,進了北京就愈加著迷。於是,從中南海到人民大會堂再到全國各地的下榻處,都有他的舞廳和大群年輕的文工團女孩,而且,這些舞廳裏都備有隱秘房間,供毛和他的舞伴消夜。對中共高幹的內部舞會,彭德懷曾提出過激烈的批評意見,引起毛的不滿。

據李誌綏醫生回憶錄記載,毛走到哪裏都要有年輕女人,在專列上、在各地行宮、在中南海臥房的大木床上……毛與謝靜宜、唐聞生、章含之等女人的曖昧傳聞,早已在民間不脛而走;除了毛晚年與張玉鳳廝混之外,與之發生過性關系的年輕女人不下幾十個。比如,1961年2月毛乘專列前往廣州,除車上的女列車員之外,毛還帶上兩個女機要員、壹個托兒所的幼兒老師。再如:壹九六九年五月毛出巡武漢、杭州和南昌,所到之處的招待所的服務員全部換上穿軍裝的女孩子,浙江省文工團的兩位女孩成了毛的“密友”。她倆甚至把自己的妹妹分別從溫州、紹興調來為毛服務。李誌綏感嘆道:“文化大革命時期奉行‘簡仆’的生活綱領。但黨的教條越道德化,毛主席私生活越是’資本主義化’”(《回憶錄》第三編1966年-1956年,69節)

毛的放蕩私生活使夫妻關系緊張,而毛的權力又使這種緊張的夫妻關系變得畸形。本來,作為妻子的江青是毛的放蕩生活的受害者,偶有怨言、發脾氣是正常的,毛理應向江賠禮道歉,起碼要說點軟話來安撫。但江青每次因嫉妒而發火之後,不是毛安撫江青,而是江青給毛寫檢討。到了晚年,毛整日與二奶張玉鳳廝混,江青已經很難單獨見毛壹面,毛與江青變成了純粹的政治夫妻。江要想見毛,只能是或等待毛的召見、或要經過張玉鳳的同意。

毛好女人而又有生理障礙,就有專門的壯陽藥供應,甚至出國時也要事先派人專程運送熬制壯陽藥的藥材、準備好特制的熬藥沙鍋,還要有訓練有素的護士隨行,專門負責為他熬藥。更惡劣的是,毛為了滿足自己的性欲,甚至有了性病也不治療。

李誌綏說:“那位文工團團員有陰道滴蟲病。她說在文工團內,女團員穿的舞蹈服裝,全部是混穿混用的,所以壹名女團員有了滴蟲病,很快就傳給了所有的女團員。這種病在男子受染後,沒有什麽病狀,容易忽略過去,但是可以傳給女人。女人在初染急性期,病狀明顯,但到了慢性期,病狀就很少了。毛很快受到傳染,成為滴蟲攜帶者。此後,凡是同他有這種特殊關系的女人,沒有壹個不受到傳染。”(見《回憶錄》,第二編1957年-1965年,44節)

現在的官員們花錢包二奶,固然是壹種腐敗,還要盡力掩蓋,而毛卻可以壹分錢不花,僅憑權力就能為所欲為地包二奶和玩女人。

五、惟我獨尊的霸道

毛討厭任何規矩而喜歡隨心所欲,其霸道作風表現在生活中的方方面面。他養成了夜裏工作和白天睡覺的作息習慣,於是所有人都要適應他的日出而息、日落而作的時間表,而他全不顧忌別人的生活習慣和人格尊嚴。比如,他想談哲學談歷史,不論何時也要找到陪談的人,甚至為此而多次派專機接來他召見的社會名流。比如,身在上海的禦用史學家周谷城,就親歷過兩次被專機運到毛的住地。壹次是毛在杭州,忽然想談找人談話,就派他自己的專機將周谷城等人接到住地;另壹次就更過分,據周谷城回憶說:毛在北京中南海,半夜裏忽然想找人談哲學,就想起周谷城,馬上叫人把長途電話撥到上海市委,讓上海官員在深更半夜裏叫醒周谷城,然後派專機“送我到中南海專談邏輯問題……”而周谷城這樣的大學問家,居然不覺得毛的霸道,反而在回憶文章中壹副受寵若驚加感恩戴德的奴才相。他說:“每次接受毛主席的召見,我總感到自己的渺小。雖然幾十年來,我寫了幾百萬字的書,在外面說起來,周某某是個大教授、大學者,……好像很了不起。但主席就不同了。……主席想到的就是這個‘大’字,就是中國六萬萬人民的這個’大數目的大’字。每次接受毛主席的接見,每次就感到自己的慚愧,自己的渺小。”(見《緬懷毛澤東》壹書,轉自“人民網”毛澤東專輯)

毛常在書房中接見下屬,他習慣坐在床上、穿著睡衣、光腳穿著拖鞋發號施令,說話時還要不時地吐痰。他在黨的高級幹部的會議上講話,常常以臟話粗話來顯示自己的壹言九鼎。比如,在1959年的廬山會上,他說:“無非是拉屎嘛,有屎拉出來,有屁放出來,肚子就舒服了,都吐出來。”(《實錄》P140)最著名的睡衣故事,就是他在其他人毫無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心血來潮穿著睡衣出席陳毅的追悼會,搞得周恩來等高官和毛的內侍們高度緊張,甚至手忙腳亂。為了公開儀式的體面,工作人員不得不給毛披上風衣,以遮掩毛的衣冠不整。

對黨內同僚如此,對外賓也如此。

毛從來沒有會見外賓的時間表,壹切安排全憑他個人的興致,很多外賓是在吃飯中間或睡覺時,突然接到“主席現在就要見妳”的通知。毛也會為了顯示其權威而羞辱外國客人,比如,斯大林死後,共產世界的第壹領袖的位置空缺,毛的眼裏再無令他生畏的紅色領袖。所以,盡管蘇聯仍然是共產陣營的霸主和超級大國,但毛已經不再把蘇共領導人赫魯曉夫放在眼中。為了羞辱赫魯曉夫,毛居然穿著遊泳褲在泳池邊會見赫魯曉夫,還戲弄不會遊泳的客人,讓內侍拿來救生圈給赫魯曉夫,硬逼著人家下水。

毛的霸道還表現在他對人的小肚雞腸上,他對中共高官在歷史上反對過他的事情,無論多麽微不足道,也無論這些高官在49年後對他多麽馴順,他也總要在爭權奪利中津津樂道,打倒彭德懷、劉少奇、林彪、陳伯達等人,他都要從二、三十年代的歷史舊帳算起,甚至連壹件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記在心上。在1959年的廬山會議上,毛談到他與彭德懷的關系說:兩人的關系是“三七開”,即三分合作而七分分歧,毛不但舉出歷史上的“平江起義”、“平型關大戰”、“百團大戰”、“朝鮮戰爭”等大事,也列出彭德懷“反對唱《東方紅》”、“反對高幹跳舞”……等小事,更記恨他的大兒子毛岸英死在了朝鮮。毛在向彭德懷發難時,居然將“大躍進”和“人民公社”比作自己的兩個兒子,他說:“妳們看,‘始作俑者,其無後乎。’我無後乎?中國的習慣,男孩叫有後,女孩不算。我壹個兒子打死了,壹個兒子瘋了。我看是沒有後的。壹個大煉鋼鐵,壹個人民公社。”毛還特別舉出壹件小事來說明彭德懷對他的不敬,毛說:“我毛病不少,警衛員說未起床,睡晏覺,妳於是拂袖而去。”(李銳:《廬山會議實錄》P139,190)

毛具有極度的權力恐懼癥,因而他怕坐飛機而常坐火車出巡,還經常臆想出政敵加害於他,所以他常常是行蹤飄忽,隨時改變。只要他的專列壹出北京,沿途所有的車輛統統讓路,時刻表也要以他的專列的行程為準。他在專列上睡覺時,停下來的專列的周圍不能有任何嘈雜聲,可能影響他睡眠的火車、飛機和汽車也都要停下來。毛不願在外地的泳池中遊泳,因為他總是懷疑池子裏被下了毒,即便內侍們都安然無恙地試遊過,毛仍然不放心。在出巡外地的途中,毛還曾在睡覺時聽見房頂的聲音,就懷疑可能有人想謀害他,所有的警衛人員就要緊急動起來,遍搜毛的住房和住地四周。最後發現那聲音來自壹只貓。李誌綏醫生證實:毛患有受迫害妄想狂癥,大概是因為毛迫害過太多的人,所以怕受害者伺機報復。而僅僅為了消除毛的恐懼,就要耗費多少人力、物力和財力!

毛澤東之所以如此霸道,他的霸道之所以造成巨大的人力物力的浪費,就在於他可以不受任何限制地濫用壹言九鼎的權力。



2006年9月9日於北京家中

612.新聞話題: 大鬧英國保守黨年會 中國央視女記者打人被捕



BBCOctober 02, 2018
在英國保守黨年會期間,壹名中國中央電視臺女記者在壹場有關香港問題的研討會上與在場人士發生言語沖突,並動手打人,被警方逮捕。事後,中國駐英大使館和中央電視臺都發表聲明抗議。

會議組織者發布的現場錄像顯示,當壹名華人工作人員禮貌地請這位女記者離場時,該女士不斷高聲叫嚷,並罵工作人員是“香港傀儡”(Hong Kong puppet)。

在勸離過程中,工作人員的手接觸到了該女士的風衣,她馬上大喊:“放開我”(leave me alone),並使勁打工作人員的手臂。

旁邊壹位英國與會者制止其繼續打人時,該女士大喊:“妳沒有權利!英國沒有民主!我是這裏的記者。”她還強調:"我有抗議的權利!"

該女士拒絕透露其身份,後來被保安人員帶離會場,並被警方逮捕。

伯明翰警方周壹(10月1日)發表聲明說:“昨天下午2點半,警方接到報警,在國際會議中心壹場關於香港的討論會期間爆發沖突。壹名居住在倫敦Kings Cross的48歲女子因涉嫌普通襲擊罪而被捕。她仍被警方拘留。”

中央電視臺周壹證實,涉事女子是中央電視臺駐倫敦記者孔琳琳。

專家指出,中央電視臺已經遠不是壹個普通官媒,其位置等同於廣電總局,是中國大外宣計劃的核心部分。現任央視臺長就是中宣部副部長。專家指出,央視駐外記者絕非普通記者。

“妳撒謊!妳反華!”

周日(9月30日),在伯明翰召開的保守黨年會上,保守黨人權委員會與非政府組織“香港監察”(Hong Kong Watch)共同組織了壹場關於香港問題的研討會,主題是“對香港自由、法治和自治的侵蝕”。

會議由保守黨議員布魯斯(Fiona Bruce)主持,出席者除保守黨人士外,還包括香港民主黨創黨主席李柱銘、港大法律系副教授戴耀廷和香港眾誌常委羅冠聰等。

“香港監察”會後發表聲明說,在會議接近尾聲時,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Benedict Rogers)致辭說:“我是親中國的,不是反中國的。我希望中國和中國人民成功。我批評中國當前的政府以及它對待人民的方式,但我支持中國這個國家和中國的人民,我相信香港的成功符合中國和英國的共同利益。所以,遵守中英聯合聲明規定的義務,保障'壹國兩制'的實行,對中國和英國都有好處。”

話音剛落,壹位持大會記者證的中國女士從聽眾席上站起來,對羅傑斯尖叫:“妳撒謊!妳反華!妳想分裂中國!妳連中國人都不是。其他人都是漢奸!”("You are a liar. You are anti-China. You want to separate China. And you are not even Chinese. The rest are all traitors!")

聲明說,主持會議的布魯斯議員請她離場,但她繼續尖叫。當壹位工作人員請她離場時,她打了他兩巴掌。

聲明說,該女士被保安帶離會場後,被警方逮捕。

“人身侵犯”

從現場視頻來看,涉事中國女士確實大鬧會場,而且確實有打人行為,警方將其帶走並無不妥。但是,中國大使館卻發表措施強硬的聲明,力挺打人記者。

周壹(10月1日),中國駐英大使館在其網站上發表“答記者問”,先是批評保守黨人權委員會“為反華分裂勢力張目”,並表示“嚴重關切和強烈不滿”。

聲明然後說:“英國壹貫標榜言論自由,但當中國記者在邊會上提問表達觀點時,卻遭到百般阻撓,甚至人身侵犯,這是完全不能接受的。我們要求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停止幹涉中國內政,停止插手香港事務,要求會議組織者向中國記者道歉。”

中央電視臺已經遠不是壹個普通官媒,其位置等同於廣電總局,是中國大外宣計劃的核心部分。專家指出,央視駐外記者絕非普通記者。 同日,中央電視臺也在其英文網站上發表英文新聞稿,說中央電視臺“強烈反對英國在壹場有關香港的活動中侵犯其記者的權利”,並要求道歉。

央視證實,涉事女子是央視記者孔琳琳。新聞稿說:“央視記者孔琳琳提問並表達觀點時,受到阻止,並受到人身侵犯(was blocked and assaulted)。”

央視發言人說:“這起侵權事件發生在壹個標榜言論自由的國家,這是不可接受的。”

央視發言人除要求會議組織者道歉外,還要求英國警方"保護她的合法權利"。

誰該道歉? 針對中國大使館的聲明,保守黨人權委員會副主席羅傑斯說:"看看活動現場的錄像,就知道(中國大使館的)聲明是多麽荒唐。會場內80多名目擊者看到這位中國記者兩次掌摑我們的誌願者,錄像還顯示,她之後又打了他。她應該立刻道歉,中國政府應該收回他們的聲明。"

評論中國官媒記者的打人行為時,羅傑斯說:"這是不是中國在其國境之外的侵犯和欺侮行為日益增長的壹個表現呢?"

"我們呼籲英國政府向中國當局提出此事,清楚地告知他們,這種行為完全不可接受,"他說。"如果他們如此行事,將來在政黨會議上對中國官員的認證就應該嚴格審核並加以限制。"


613.從經濟學角度看,中國過去經濟崛起的最大因素是什麽?



李集安October 03, 2018
先扯個話題,墻內每次說起發達國家的時候都是類似這樣的調調:

縱觀西方世界的崛起,無不伴隨著第三世界人民的血淚,黑人奴隸、工人壓榨、侵略殖民、輸出戰爭等等,正是這些骯臟的手段促使資本主義世界過早的完成原始積累,使之成為世界上數壹數二的大國。

今天想到了,就簡單說說。這裏故意把發達國家之所以發達和文明程度高,和販賣黑奴殖民聯系在壹起。然而,壹直到壹戰前,也就是上世紀初,他們的發展水平也是相當的有限。盡管有工業革命,但充其量也就是紡紗機、蒸汽機這些。在壹戰到二戰,各種飛機、雷達、潛艇等技術迅速發展起來。戰後迎來了黃金期,50年代美國的紡織業還是主要支柱產業呢。

剛打完二戰時發達國家人均GDP不過幾百美元,而現在都在幾萬美元,戰後的科技生產力進步才是主要因素。美英加澳等國均在200年前就有了基本民主,民主制度經歷了戰爭和發展,依然充滿糾偏性、有效性和穩定性,整個社會螺旋上升,在福利化政策(左)和資本主義科技創新的動物血性(右)中平衡。

那中國的經濟崛起是什麽原因? 自由主義市場經濟政策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毛澤東極左、極權、民粹統治的三十年後,中國基本上處於崩潰的狀態。

鄧心裏還是有數的,畢竟當年劉鄧主持經濟工作(劉被打成走資修正被整死了),但可見其路線。但是極權就是這樣,必須等到毛死。

毛死後,鄧搞了家庭聯產承包制,實際上就是采取的自由主義市場經濟經濟政策,調動農民的生產積極性,糧食問題就解決了。

緊接著80年代胡趙登場主導改革,大多數經濟改革政策都是趙紫陽作為總理時期定的,主題就是給經濟松綁,基本上完成計劃經濟到半市場經濟的轉型,壹時下海成了熱詞。同時胡趙還在進行壹定程度的政治改革,如人大發揮其日常議事、問責的職能,而不是現在這樣幾個老頭密室商量。給予大家更多的言論空間、推動法治改革,取消官員特權等。

六四就不說了,有序政改打斷。

在自由市場經濟氛圍下, 江朱時代經歷了壹個中高速的發展,民企加工業開始發力,溫州模式PK蘇南模式,深圳、浦東作為出口龍頭開始發力。雖然有腐敗、不公,然而具象到微觀經濟層面,壹個工廠壹個店鋪只要打點壹下,還是能辦事的。後半期,大量的國企成了阻礙自由市場的因素,朱镕基采取的是壹刀切下崗的做法,雖然疼+國有資產流失,但是有效,這也是改開後最後壹次結構性改革了。

胡趙時期是權貴資本蓬勃的時期,經過江朱的發展,原本趙家人都愛好當官,突然發現大家都發了,於是紛紛官商勾結,巨無霸房企紛紛出世,到處拿地建房、搞基建。官員也樂於搞項目,於是在金錢的刺激下,各路諸侯摧城拔寨,郭文貴就是其中之壹,但這無疑刺激了中國經濟的發展。尤其是溫家寶的四萬億,更是刺激大量房地產和基建的投資,另外還有高額債務的加持,胡溫後期飆過連續幾年的兩位數增長。

另壹方面,2002年加入WTO,中國壹下子可以把制造業產品賣到了全世界了,於是每家企業都鉚足馬力,每個人都拼命幹活,同時也帶動了相關產業鏈的升級,到胡溫後期,國外超市幾乎都是中國制造了。

大家都想盡辦法在市場中賺錢,互聯網此時也開始興起,創業者無數。互聯網同時也帶動了IT、物流產業的興起。

同時在制造業和相關產業的興起,提供了大量的就業崗位,人口紅利又是壹層加持。

然而因為平民勞工缺少政治話語權,不可避免帶來分配上的問題,壹時間貧富差距和腐敗不公成為社會熱點,媒體還算自由,群體事件頻發。中國去年的投資占GDP的比例是45%,而壹般國家都在20%-30%之間,也就是說,收入太多都拿來繼續投資,而不是用在醫療養老教育等上面,當代人實際是沒有享受到相應的發展紅利,但這是政府片面追求經濟增長所決定的。

在習時代,基建飽和,消費乏力,然而經濟不能停,於是政府在尋找發展的動力,制造業升級則是主要突破點,制造業升級依然以民企為主,也有政府資金的參與扶持。 Again,在自由的經濟環境下,每個人都會想破腦袋去賺錢,於是小米、華為、OV、大疆、藍思、京東方等數百家新科技企業出現。

可以看到,在整個經濟發展過程中,政府並沒有主動去做什麽事情,做事情的都是民企,民企不光是創新主力,還提供了80%的就業崗位和70%的經濟份額。政府只要不去折騰,制定好政策,維持好自由的市場經濟。在分配上,政府做的並不好(民眾沒有政治參與就不可避免導致成為被剝削壹方而無話語權),這也是貧富差距大、消費能力低下的原因。



614.為什麽很多富豪們卻信宗教?



雖然在這個自由化的資本主義市場經濟中,然而出人頭地的富豪們卻很多人燒香拜佛,馬雲和李壹、王林都有聯系,如何解釋?


丁鵬October 03, 2018

先要厘清壹個概念:燒香拜佛不代表信仰佛教思想,求神問蔔也不代表有信仰,宗教更不等於信仰。真正的信仰者能夠為了心中的理想,不求自己的益處,能看破放下生死,視死如歸,具有彼岸的想法。

從這個意義來說,早期羅馬帝國的基督教傳教士都有信仰,渣滓洞的江姐也有信仰。官員,富豪搞的那些頂多叫做結交方士的迷信,連宗教都算不上,何能奢談信仰。



615.如何評價衡水模式?(2)



疾風戰野October 03, 2018
本人高中壹度是在壹所衡水模式學校度過的,所以我想,在這個問題上我還是有些資格說幾句的。接下來我說的會比較上綱上線,可能有人不喜歡我的觀點,但是我不接受批評意見。

首先,開宗明義,所謂衡水模式,它就是在侵犯人權!是對青少年身心的戕害。

它內裏是由本土糟粕和極權主義以及該校領導腦子裏其他汙七八糟的玩意兒混合成的指導思想,外在的,就像上面幾位的回答所示,社會內卷(內卷壹詞網絡含義似乎有些變化,但倒是很確切)教育資源緊缺,在衡水模式發源地華北幾省緊缺到了什麽地步呢?不要說大學了,甚至壹半的學生無法上普通高中,這種情況使得衡水模式大面積擴散,以我家鄉為例,有錢人送孩子去那些私立半私立高中或者幹脆出國,如果妳夠聰明,妳可以考老牌實驗中學,如果妳是個平庸的窮人,妳沒得選。其他學校都或多或少衡水化。不論高中,就連不少初中也變成這幅德行了,完全是惡性競爭,也就是“內卷”。

但是衡水模式完全不會緩解教育資源緊缺,惡性競爭也絕不會帶來公平。當我們談起衡水模式,常常有人條件反射般拋出壹個斷論,即高考是現有最公平的體制,緊接著便滑坡到諸如拼爹,這是給我們普通人的福利。對於高考和應試教育,我不置可否,但是我認為這兩者不能混為壹談,把兩者捆綁到壹起。並不能以應試教育和高考的必要性來給衡水模式辯護。

衡水模式高中是監獄這壹說法早就有了,我本人沒進過監獄,但是我感覺前者甚至比後者更糟壹點,畢竟前者是名義上自願自我監禁,而且我疑心監獄服刑人員心理壓力可能沒那麽大。囚犯進入監獄服刑起碼是因為他被判處有罪。這片土地上千萬孩子們到底有什麽罪?生在桂枝是壹種罪?想要獲得有尊嚴的人生,卻需要在青春時先放棄尊嚴,這種事情不應該是這個樣子。

說了這麽多,距離我上高中也有幾年時間了,只是我想起來還是咬牙切齒。

616.專欄文章: 淺談民主(2)──何謂法律?



信仰民主者October 03, 2018
無論螢幕前的朋友來自哪裏,妳好。

上次和各位談到了國體與政體,這次我本來希望和大家聊壹聊關於「法制」和「法治」的不同之處,不過突然想到談這個之前,總得先說法律,於是這次決定先和各位談談法律。

節錄壹段維基百科關於法律的定義,再來開始談。

法律(英語:Law) 是壹種由規則組成的體系,經由社會組織來施與強制力量,規範個人行為。法律是壹系列的規則,通常需要經由壹套制度來落實。但在不同的地方,法律體系會以不同的方式來闡述人們的法律權利與義務。其中壹種區分的方式便是分為歐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兩種。有些國家則會以他們的宗教法條為其法律的基礎。
──節錄自維基百科《法律》條目

維基百科講得稍微有點復雜,若用最簡單的方式說明,法律的定義是:

乃是壹種維持社會秩序的規則體系,同時界定人們的義務和權利。

但人類文明演變至今,我們發現了單憑壹套法律不足以辦到上面看似簡單的那句話,於是制定了各種法律以應對不同的情況,大致上可分為:民法、刑法、行政法,還有最重要的憲法。除此之外,法律還有層級高低,低順位不得違背高順位,不過這個就放到後面再談。

我想大家應該很熟悉民法和刑法,我就不說了,直接來談後面的行政法和憲法:

行政法是壹種不太容易會接觸到的法律,但和生活息息相關。它的作用是決定政府(註壹)的能做什麽、要怎麽去做、公務員之權利義務、組織結構又該如何、國家又有何責任⋯等等。總之小到壹張200美金(註二)的罰單,大到政府是否有權能拆遷國民的房子,或是在零下氣溫的冬天裏把人趕出家門(註三),都在行政法中。

憲法則是壹個國家最重要的根本法,憲法通常包含了國家制度、國家機構、公民的基本權利和義務,內容通常只會更多。除此之外,任何法律層級都不會比它高(註四),所有新立的法律和政黨亦不可違背憲法(註五)。壹般來說,還會有壹個機關負責違憲審查,該機構同時有權解釋憲法並宣告法律無效之權力(註六)。



那麽這次專欄就到這裏結束了,希望各位朋友能瞭解法律並不單純只有壹種,能知道行政法的作用和憲法的重要性。為何修憲不同於修法,非得大張旗鼓不可。

***
註壹:若以三權分立的國家而言,此處的政府便單指行政機構。

註二:美國各州的超速罰款都各不相同,大致壹百到四百美金之間,取中間值兩百。

註三:2017年11月20日,於中國北京市,當地的市政府,以排查安全隱患為由,在零下的氣溫中驅趕了數以萬計的人口。

註四:以臺灣為例,法律層級為憲法>法律>命令(行政命令)。也就是說行政長官(如:總統、地方首長)的命令不得違反法律,或者沒違法卻違憲,經大法官宣告為違憲後,該命令同樣無效。

註五:以中華民國憲法而言,立法委員若通過壹條違憲的法律,這行為本身是不違憲的,但該法律並無效力。另,依照《大法官釋字第644號解釋》:

政黨之目的或其行為,危害中華民國之存在或自由民主之憲政秩序者為違憲, 主管機關得聲請司法院憲法法庭解散之。

根據該次釋憲,表明政黨亦不可違憲。

註六:在臺灣,承擔此壹責任的機構為司法院大法官。另外,各國情況都有不同,如日本違憲審查只有單純宣告違憲之權,修法或廢止都得交由國會。


617.中國是從什麽時候開始落後於西方國家的?



這個問題很多地方都討論過,但是好像沒有什麽公認的結論,有人認為文藝復興或者工業革命之後,有人認為歐洲人占領美洲之後,有人認為民主制度出現之後,還有人認為秦朝大壹統之後。
大家的觀點呢?

fricasseeOctober 04, 2018


誇張的說,從祖先移民到這片土地上時,就註定了落後,因為中國發家的黃河長江再到華北平原區域,會讓人口在農業經濟下快速爆炸。

人口代表了生產力,生產力則意味著進步,但同時農業經濟下人口也是負擔,土地兼並與耕地減少,都會刺激糧食減產,進而造成大範圍饑荒瘟疫,然後爭取被迫對外擴張,如果沒有可以擴張的土地,就會陷入農民造反的內亂,跟著重新回到起點。

這基本上就是馬爾薩斯陷阱,中國幾乎完美的重復這個馬爾薩斯陷阱無數次。

文明的進步,有賴於互相交流於刺激,也就是靠競爭,沒有競爭是無法進步的,通過貿易、戰爭或持續的文化對抗,這些都可以刺激文明的進步。

中國缺乏可以對抗的文明,附近絕大部分土地要麽是遊牧民族,要麽就已經早被本土文明兼並,也因此戰亂最多的朝代,往往是進步最快的,有大量的技術與新式思維從外灌入。

另壹方面文明在政權中早期也會隨著生產力達到巔峰而產生很多技術進步,所以妳可以看到秦朝的軍備,還有春秋戰國的漆器。

距離中華文明最近的壹個大型農耕文明,就是印度,較小的則是中南半島。

四川的壹些文明曾經稍有獨立性,但因為北方過多的人口,早在春秋戰國就已經被兼並,南方其他地區則過於兇險,又缺乏獨立耕地,沒法產生影響,只能被北方控制,而北方又無法通過南方控制中南半島,影響力到越南為止就已經是極限,並且出現了文化扭曲與異化。

歐洲地理我簡述壹下,不詳細說了。

總體上歐洲文明,是壹個保持繼承關系的總結,從兩河到古埃及,向西逐漸遷移,再到希臘與羅馬,跟著擴散到北方。

小亞細亞跟北非的土壤變質,導致兩地文明最終衰落,古希臘則礙於耕地因素,在上升期到達巔峰後,很快就被有更多耕地的羅馬所取代,羅馬則繁盛了足夠多的年頭,持有足夠大的耕地,開始陷入馬爾薩斯陷阱以後,整個政權才逐漸崩解。

羅馬政權消亡了,但羅馬文明沒有,從古埃及到古希臘再到羅馬的許多東西,都保存到了中世紀。

當然,隨著早期政權割據以及歐洲沒有經過開發的原始環境,的確有壹兩百年的發展速度很慢,對比城市化明顯的羅馬,看上去是很黑暗,但整體上是進步的,只不過是快慢問題,所以中世紀巔峰開始,歐洲就開始隨著人口增長,將知識重新吸納。

被山脈和沼澤樹林等地形割據的歐洲地理,有幾塊主要耕地,比如法國與德國地區,當然意大利也算在其內,整體上經濟重心還是在南方,但跟意大利接壤的法國地區也成為羅馬文明轉移的壹個重要地點,所以我們能看到中世紀歷史很多都是在英法為主體進行的。

至於究竟是什麽時候開始落後的,從根源上來說,可能在羅馬帝國接受基督教後就開始了的。

具體落後到出現明顯差別,則是在中世紀晚期。

羅馬帝國接受了基督教,這給帝國統治帶來了很大的好處,比如所謂的蠻族,在接受皈依前,實際上已經跟羅馬人無異,羅馬與他們嘴裏的蠻族互相同化,也就有了蠻族化的說法,當時的同化程度之高,以至於西羅馬的滅亡並不是壹件翻天覆地的大事,相反比大多數人預期的要平穩。

大量外族在文化上像羅馬靠攏,並且雙方在宗教上漸漸統壹,這給後來日耳曼人跟羅馬人的法統上提供了重要依據,對於地方政權的崛起有相當的推力,新式宗教形成了壹種政治道德力量,也就是法統。

羅馬通過宗教,確立了壹種法統力量,並且壹直延續到法國大革命以後,乃至於今天都有人對羅馬的桂冠有壹定偏好。

中國將這種法統理解為壹種政權力量的標示,力量衰弱了被取代,便是要禪讓給有德之人,所以禪讓的說法是被接受的,並且長期被執行,直到劉裕殺司馬氏,導致法統開始崩解,過去走法統繼承的禪讓邏輯就很不安全,各國之間多是選擇徹底剿滅,變成了絕對零和遊戲。

正因為法統的根源不同,再加上地理和民族的差異,歐洲可以說長期都保持著競爭狀態,甚至查理曼本身都自認為羅馬皇帝,當然法統的認可也不具備現實意義,仍然需要力量維持,所以聯姻很廣泛,聯盟後維系版圖與家族利益,再通過宗教對勢力進行約束,這樣才能勉強維系壹個內部旁支派系極多的國家。

這樣的法統,在秦滅六國以後,就徹底崩潰,由另外壹套系統接替,當然周朝時期的法統,也是不健全的,仍然需要依賴封建力量,沒有超脫於封建力量的宗教力量維系,禮法制度本身也早已崩潰,任何基於現實資源的規則都容易被扭曲。

這壹切都是中國地理決定的,因為土地兼並與耕地減少的問題太嚴重,禮法本身就不可能長期維持,更別說形成宗教了。

回到前面所說,羅馬接受基督教後,對蠻族的同化力度非常大,之後在羅馬無形消亡與轉變後,得到了大量“羅馬化”的人口,並且壹個個聲稱繼承了羅馬。而先進宗教對落後文明的輸出力度非常大,這讓英國本土部落也開始被人同化,壹直擴散到歐洲北部,首先這壹系列活動奠定了人口對外擴張、地方競爭持續、各國理論上法統始終是羅馬。

也就是比較可笑的是,某種意義上來看,羅馬最終到上個世紀才因為俄國被推翻而滅亡,過去壹千多年只是在不斷衰弱然後轉變,至少在領主國王圈內是認可的,從查理曼的合法“羅馬帝國”再到神聖羅馬帝國還有俄羅斯的“羅馬帝國”,只要查清脈絡,看到今天就知道了,中國這種法統力量,只存在於春秋戰國,的某壹個時間段,以及漢朝開始後到魏晉南北朝早期,無法促成政權互相對立產生競爭。

中世紀的壯大就很好理解了,這段時期是累積,也並不是所描述的黑暗時代,黑暗時代是後人給加的定義,對後人來說肯定是黑暗的,但對當時人來說卻是各方面都在改善,尤其是鄉村地區,包括城市在內,手工業與商人階級逐漸壯大,對領主的封建權力產生了話語權,戰爭的需求讓各地民間的力量得以被調動,這很類似中國的地方門閥,只不過兩者本質有區別。

這種累積,得益於歐洲被輸入了重犁技術,北方的深層突然可以被翻出,不再跟過去壹樣耕種難以做作出大量產糧,由此開始刀耕火種,產生了大量的平原與村莊,進壹步刺激各種生產需求。

南方土地在早期較北方好,但更適合經濟作物而不是糧食,給人口發展帶來很大阻礙,重犁技術的引入給人口爆炸埋下了伏筆,有足夠多的人口可以通過學習教會保存的知識,從而推動社會的進步。

黑死病在中世紀晚期,更是幫助當地渡過了馬爾薩斯陷阱,在不破壞生產秩序的前提下,減少了大量人口,改變了歐洲當時的社會結構,有很多這方面的著作,這裏不詳細介紹。

後面的文藝復興基本上是水到渠成的結果,而不是開始拉開差距,宋元明,中國還是有進步的,但太過緩慢,因為北方耕地的問題是不可能被解決的,所以模式無法改變,能優化的只有集權制度來保證政權穩定,無法從地理上根本的解決馬爾薩斯陷阱帶來的歷史循環。

民間領域中國的進步,比較明顯的就是唐朝時“說話”等民俗藝術的發展,到了宋元時期就開始大大進步,成了小說與戲曲,這都是民間生產力有所進步的結果,甚至還有民間小吃,現代印象裏的中國文化,基本誕生於五代到宋朝之間,尤其是在說話與民俗習慣上。

文藝復興後,歐洲已經開始受馬太效應影響,開始無限滾雪球,中國很少有外部力量輸入,基本上就停留在無限內卷化中,國力上的確是勝於同期歐洲,畢竟人口放在那,但國力不等於可動員量,早期還好,越到後面人力多也無助於彌補雙方技術與理念差距,大憲章的確立,也可以理解為中西在階級問題上產生了決定性的差異,也就是地理因素導致的社會結構開始出現歷史性的涇渭分明。

中國沒有足夠好的環境與產業來讓多余人口推動技術跟制度進步,只能想辦法加強內部控制來保證政權穩定,愚民、奴性與皇權強勢,都是源自於此。

西方其實從來不落後於中國,雙方壹直是各有起伏和優勢,都是在以自己極限發揮農業經濟裏所能找到的生產力極限,壹旦達到後基本上就會進入內卷化。

就跟部落采集狩獵所能發現的技術與制度是有上限的壹樣,農業經濟到了極限就很難再進步了。

歐洲是因為地理因素可以跳出這個圈子,中國則不能,所以越到後期越落後,農業經濟支撐的中國社會在宋朝時技術發展達到巔峰,明朝時就開始下滑。在這種農業經濟氛圍下,手工業與商人階級是無法形成強勢力量的,政權跟社會結構也不能容許,所以許多技術無法得到應用,更沒有教會那樣的知識保存者,所以盡管研究者會著作書籍保存知識,但沒有人學或繼承,也就不了了之,利瑪竇到中國來時,已經是中國內卷化的大後期,中國這個時候落後很久了。


618.如果所有人都自發不買房,不送小孩上學,是不是共產黨就完了?



共產黨的錢是不是主要來自賣地和教育?


ShaSamaOctober 04, 2018

hhhhhh提出這個問題的人和我小學二年級時候思維差不多……

我當年想的是如果我能發動同學們都不寫作業,上課都不聽講,學校就辦不下去,老師們就要服軟,那時候我們就自由了,當初還真發動了幾個同學和我壹起不寫作業,然後就被家長給鎮壓了

首先,中國政府的錢主要來自稅收,主要是流轉稅,還有國有企業利稅等等,轉讓土地的錢對於升鬥小民固然是天價,對於政府來講,也是了了。教育每年還是花錢的大頭……

且不說所有人“自發地”不去買房和上學能不能做得到,也不去討論政府的強力機關能不能允許妳這麽做

就算妳做到了,然後呢?

中國人和中國共產黨是完全對立的嗎?中共是中國人民唯壹的競爭對手嗎?

我把話說的再明白些,當世界科技日新月異的時候,全體中國人放棄教育,故步自封,會發生什麽?歷史書上近現代史部分都已經說了……

就像我在小學的時候做的事情壹樣,就算我把學校給搞倒了,搞臭了,然後呢?

我搞亂壹所小學,我能把所有的學校都給搞亂嗎?我把我們學校的人都拉回到文盲水平,我能把全中國的學生都拉回到文盲水平嗎?當我進入到社會的時候,我的競爭者來自於全中國甚至全世界,我們搞亂了,除了害了自己,幫別人減少了競爭者,還有什麽用處嗎?

回到您的問題,妳能不能搞垮共產黨本就希望渺茫,而且您搞倒共產黨的方式還選了最笨、對自己傷害最大的壹種……

和您直說吧,您的提議相當naive,不具備可行性,如果您準備付諸實施,您會發現網上看熱鬧不嫌事大的人都支持您,因為他們和他們的孩子又少了壹個競爭者……

619.目前最好用的vpn是哪個?



現在這個時間節點(2018.3)最好用的vpn是哪個?

clarenceOctober 04, 2018


完全免費的不用考慮,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人家獲取了妳的個人信息然後賣了妳根本不知道

包括破解版也壹樣,人家能破解也會有能力下個馬什麽的

國內廠商不用考慮,指不定哪天就被關了,然後人家卷著錢跑路了,妳付的款根本退不回來

太便宜的也不必考慮,下面會有說明



如果想買個相對穩定的服務,就買國外壹線廠商VPN

時間進入2018年,墻的威力已經不同以往。除了能封禁某些協議,墻還能識別流量特征。就算封不了協議,按照流量封IP也是壹封壹個準。另外墻疑似有自動學習功能,這次封壹段IP,下壹次直接把相鄰段的IP全給墻了。而這相鄰段的IP,十有八九也是某VPS廠商的。

所以我不推薦SS(R)。也不太理解為什麽墻內外都在強力推薦SS(R)

SS(R)我也用過。今年年三十封了壹波IP,我的VPS中槍。然後自然是換IP。然後還沒到正月十五呢,新IP又給封了……

而且用的半年多,連接是越來越不穩定,到年初斷線重連經常發生



當然VPS就不能拿來翻墻麽?可以

但是別的不說,妳要是想讓它保持穩定,起碼得再買第二個IP吧?國外靠譜VPS價格壹般得5刀/月(價格再低的不壹定時時刻刻都有貨),壹個IP起碼1刀/月,算下來6刀/月,已經能趕上某些大廠的VPN了

而且,SS(R)也是有特征的,所以封是早晚的。可能是十年後,壹年後,或者明天。而且他們的開發者現在都停止開發了。其結果是:哪天SS(R)真被封了,妳就徹底跪了。

因此,妳至少還得會改改協議,以規避未知的風險。

但很可惜,包括我在內,95%以上用SS(R)的人真不會改協議。很多人甚至連改個端口都不會。

剩下5%,妳們真的有時間和精力去做這些?

再剩下的那些,萬壹再在開個xx大的時候開個白名單,妳的工具掛了,妳真的有時間和精力查出問題所在,並且修好它?



所以,買個VPN吧少年。妳要買的是個服務,不是技術

推薦兩個到目前為止能跟墻拼死戰鬥的VPN



Vypr

變色龍協議是個極好的協議。今年登基大會開幕的時候,墻又開了白名單。經過工程師緊急修復後,這個協議在切到443端口的情況下是能用的

當時忘記截圖了。剛修好的時候,即使是拿WiFi上,有些機房的Ping值甚至低於40ms,可見那會兒沒多少VPN是活下來的

此外支持P2P,當然這是把雙刃劍



Express

雖然沒用過,但是這貨在中國活了這麽多年就是最好的證據。包括開會的時候,印象中大家壹片哀嚎,而Express也還活著。在國內的知名度也很高



這兩者還有以下共同優點:

無流量限制/多協議(均包括OpenVPN)/多臺設備同時連接

全終端覆蓋/路由器連接

機房多

高加密

同時訪問內外網

支持AliPay/30天無條件退款



至於其它略遜壹點的廠商,可以搜個VPN推薦看看



壹線廠商NB之處在哪兒?

有影子域名,墻內得能買到。我給的鏈接墻內外都能訪問

有自己的混淆算法,並且長期叠代這壹算法, 這樣才能跟墻死磕

保證相對可靠的連接率及連接速度

線路多,IP多,廢了壹條線還有其它選擇。舉個例子,美西廢了還有香港能用,香港廢了還有歐洲能用

遇到特殊情況(如開會)可以做特殊處理,保證妳至少能收個Gmail,從而渡過特殊時期



當然,壹線廠商VPN相對來說都不便宜

但是最貴的,平均下來也沒超過¥2/天

別的不說,妳每天坐兩次公交車,也得花兩塊錢吧?

而且很多人壹天壹開VPN就是壹個鐘頭以上



為什麽貴?

墻是花上億元建起來的,而且比以前難對付多了。要跟墻戰鬥,沒點資金支持,誰給妳開發混淆算法?誰給妳寫獨有協議?



至於完全穩定的,還是歇歇吧,不可能的。那個時代已經回不去了

既然SS(R)和VPN都不會100%穩定,妳覺得哪個更可靠,更省心?





620.專欄文章: 朝鮮團體揭露南朝鮮殘酷的勞務情況



地瓜$男$October 04, 2018
(來源:朝鮮勞動黨中央委員會機關報《勞動新聞》)

祖國統壹研究院6月24日發表白皮書,向全世界揭露南朝鮮勞動者在反人民統治下落到殘酷地步的情況。白皮書摘編如下:

當前南朝鮮失業率居高不下,成為深刻的社會問題。

失業人數從2013年的350多萬人增至2014年的450多萬人,其中完全拋棄就業的竟達50多萬人。

被雇傭壹日或幾個月以領取少量工資的半失業者從800萬增至1000萬。

青年失業問題更令人擔憂。

今年初青年人的失業率為21.8%,比因外匯危機大批企業破產,招致失業大亂的1997年更高,被認為超越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成員國和地區的平均失業率。

畢業大學後仍未找到職業而仿徨街頭的年輕人已達275萬多人,創歷史新高。

年輕人被稱為放棄愛情、結婚、分娩的“三拋住戶”,甚至放棄購置住房、人際關系的“五拋住戶”,南朝鮮青年失業問題的嚴重性由此可見壹斑。

盡管如此,現任當政者叫嚷為求職要出海,把眾多南朝鮮青年派往海外,他們落得的只是種種民族歧視、蔑視和悲慘的死亡。

合同期不到壹年的南朝鮮工人比重為37.1%,在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和地區中最高。

更令人氣憤的是“現代版身份等級制度”,即如果父母是非正規職工人,那麽其子女也得成為非正規職工人。

南朝鮮工人在極其惡劣的環境中遭遇虐待,從事非人的勞動。

據南朝鮮有關部門的初步統計資料顯示,僅在去年壹年裏,南朝鮮全域產業災害受害者為9.09萬多人,日均為240多人,其中事故受害者為8.32萬多人,有害物質招致的職業病受害者為7600多人。

相較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因產業災害而死亡的人數為2~4倍之多,占全球首位。

去年8月,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甚至介紹南朝鮮時批評說,南朝鮮工人的壹周工時比世界勞動者的平均工時長12小時,日均睡眠時間不到6小時。

這樣,南朝鮮工人被致人死命的勞動折磨,但連最低工資也無法領取。

在弱肉強食的規律蔓延的南朝鮮,雇傭犯罪肆無忌憚地蹂躪勞動者的人權。

嚴重的是,理應受到社會保護的少年、殘疾人和婦女成為“以最低工資容易役使的勞力”。

國際法明令禁止少年勞動,但南朝鮮十幾歲的青少年被迫從事殘酷的強制勞動。

目前,在首爾市各種服務部門不簽合同而被逼從事奴役勞動的十多歲青少年為74.2%。

對殘疾人的勞動力剝削是以壹般常識連想也不敢想象的,令人發指。

據去年經合組織發布的報告,南朝鮮25至54歲婦女的經濟活動參與率和雇傭率分別為62.8%、61.2%,在經合組織成員國和地區中最低。

更為嚴重的是,性強暴女工人的現象猖狂肆虐。

今年3月,英國《經濟學家》 雜誌刊文嘲笑說,南朝鮮對婦女的歧視是全球上最為嚴重。

目前,南朝鮮廣大勞動群眾拼死抗拒當局的反人民親財團、反勞動政策。

現“政權”上臺以來,已有20多名工人因對工會的鎮壓和不當的調整解雇而自殺。

南朝鮮工人們誓死不屈,甚至開展高空靜坐鬥爭以示抗議。

越是鎮壓的力度加大,工人抗拒當局反人民苛政的鬥爭越發激烈。

事實表明,南朝鮮是世界最壞的人權荒漠、民主和人權根本不存在的黑暗社會。

盡管如此,南朝鮮執政勢力竟敢褻瀆和中傷朝鮮實行人民性政策的最優越的勞動制度和朝鮮工人在海外懷著報答之心付出全部創造熱情的勞動生活,簡直是可笑的挑釁妄動。

傀儡集團要清楚地認識到,他們越是與外部勢力勾結瘋狂進行反朝“人權”活動,就越會促進自己的毀滅。

祖國統壹研究院:南朝鮮是無法無天的人權廢墟、人間地獄

朝鮮公務員和服務工作者職盟中央發言人支持南朝鮮民眾爭取生存權鬥爭

621.新聞話題:  中共命令在美高官子女回國



October 04, 2018
香港經濟日報10月2日援引日本媒體《商業期刊》網站的消息說,美國總統特朗普發出“來美國中國留學生都是間諜”的言論後,中國政府隨即開始了有關行動,發出內部文件。

多維網援引消息人士透露,中國高層認為,中美貿易摩擦短時間內難以解決,中央要求高級官員的孩子年內回國,同時暫時禁止他們去美國留學。消息人士還分析了其中的兩個原因。第壹,中共害怕這些中共高幹子女被美國以“調查間諜嫌疑”為由被美方扣為人質,二是,美國每年從留學生學費中得到相當經濟好處。中美貿易戰升級之際,不能讓美方繼續得到這種經濟好處。

專家分析

不過,上述報道也說,中共密令高幹子女回國的消息還有待證實。海外明鏡網主持人何頻日前提出,中共秘密文件要求高官子女盡快返國,以免成為美國的人質,這樣的消息可信嗎?具體地說,習近平和彭麗媛的女兒習明澤正在哈佛大學就讀博士。作為壹個指標性人物,習明澤會中斷學業回國嗎?

北京獨立社會學者胡星鬥對美國之音說:“我認為,出臺這樣的政策不太可能,因為整個中國的趨勢是進壹步對外開放,包括要加強人員的交流、科技的交流、學術文化上的交流。雖然美國有可能收緊留學生的政策,但是中國方面不會主動地去收緊。”

人質外交?

不過,目前流傳的消息,有針對性的背景是美國特朗普政府,似乎有意收緊針對中國留學生的政策,中共高幹子女因此很可能成為美方限制和甄別的首要目標。

海外中文的《人民報》2000年10月在“中國高幹子女在美國大揭秘”壹文中說,曾有人開玩笑說,壹旦中美交惡,中共最大的人質就在美國。因為美國是全世界中共高幹子女最集中的國家,而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是最“親美”的中共領導人。許多中共高層領導人,包括鄧小平、楊尚昆、劉少奇、萬裏、江澤民和錢其琛等人的子女都曾留學美國,有的已用腳投票,選擇在美安居樂業。紐約是中共高幹子女的大本營,舊金山和西雅圖次之。

聽黨安排

對此胡星鬥表示,不排除中共可能就某些重點高幹子女采取特殊政策,提出特別要求。他說:“對外開放的政策,鼓勵留學的政策,包括到美國留學的政策不會改變。但是某些高官的子女,他們可能涉及到種種原因,例如,國家的壹些敏感的問題,裸官的問題,等等,可能會要求部分高幹子女回國,這是可以想象得到的。”

“新貴族”

《人民報》還說,中共“太子黨”上世紀八十年代,捷足先登趕上“出國潮”後大多學成回國。不過,他們中不少人後來卻千方百計將子女再送往美國。

另外,這家報紙的文章說,在美的高幹子女其實對政治大多沒有興趣,他們關註的只是股票、房地產、國際貿易,或者女人、男人,成為中共的“新貴族”,而且他們用腳投了票,公開選擇在西方制度下生活。

也就是說,這些可能與當前中國國內習近平中國夢離心離德的高幹子女,是否能聽從指揮,年底前返回中國,似乎是個問號。


622.如何評價“中國人基因劣等”的說法?



最近看到網絡壹些人,經常發表壹些非常極端的貶低中國人這個族群的言論。比如他們說支那人是劣等種族,還有壹些像“精日”的人士喊著“屠支”之類......讓我聯想到這個問題。
我們經常聽到很多人抱怨,中國人素質差、道德差。有人抱怨中國人善於勾心鬥角、互害、沒有正義感、善心。當然,跟大部分發達國家比,中國國民的平均素質確實還有待提高。
但是,從生物學角度,會不會真的有這種因素存在?(像推特某些極端立場的賬號主張的)比如跟日本,跟壹些形象較好的族群相比,中國人的基因會不會真的存在壹些劣勢?

華青洲October 05, 2018


“橘生淮南則為橘,生於淮北則為枳,葉徒相似,其實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異也。” -《晏子春秋》

稍有常識的人都知道,表型是由遺傳和環境所共同決定的,單論遺傳或者單論環境都是不對的。

誠然,當今大陸普通民眾的素質的確不高,但這並不主要是他們的遺傳問題,而更多地是環境的問題。

我們可以看壹個實例:

自三八線劃定以來,朝鮮半島上兩個同文同種的國家,在經歷了短短六十余年的時間以後,已經表現出來了巨大的差異:

南邊的國家在四十余年後,已然邁入發達國家的行列,成為了東亞乃至世界的新興經濟體,它的人民雖然尚有莽撞,但已經贏得了世界的尊重;

北邊的國家自蘇東集團垮臺後,迅速成為了世界的問題兒童,它的人民在鏡頭下表現的如同某種馴化的動物壹般,全部的感情只有對金胖子(不論第幾代)的愛戴和對敵人(美國人,韓國人,中國人等等)的憎恨,讓人不禁懷疑他們能否稱得上智慧的生靈。

難道說壹條短短的三八線,有著無窮無盡的魔力,能夠讓兩邊的同壹民族發生如此巨大的突變嗎?

顯然不是,三八線南北所表現出來的巨大差異,更多地是兩種社會制度長期作用的結果。

有的人可能看到大陸目前的現狀,對將來的前景產生了相當負面的想法,甚至不惜歸因於遺傳,其潛臺詞就是:

“大陸人的低素質是必然的,是絕對的,是不可能被改變的,是貽害無窮的,是不得不以必要的手段加以阻止和禁絕的。”

我想並不是這樣,大陸的現狀,固然並非壹朝壹夕就可改變,但也並不是磐石不動,亙古不移。

大陸人目前欠缺的,更多的是公民的教育,常識的教育,政治的啟蒙和權利意識的覺醒。

現階段,在共匪的極端奴化教育以下,大部分大陸人在不知不覺當中變成了奴性動物,但在將來,在大陸人補上了這些課程以後,我仍然有信心看到壹個光明的結局。

自設三問,姑且自答:

“東亞人能夠建立發達的民主國家嗎?”“能夠,譬如日本。”

“東亞人能夠把壹個發展中國家建立成發達國家嗎?”“能夠,譬如韓國。”

“東亞人的中國人能夠把壹個發展中國家建立成發達國家嗎?”“能夠,譬如新加坡和中華民國。

古人雲:“與其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有感嘆所謂劣等基因的功夫,拿來搞搞啟蒙事業,功德至偉,善莫大焉。


623.為什麽現在貿易夥伴們在貿易談判時會不信任中國?哪些原因導致?



比如美日在最近的和中國談判等問題上表現出很大的不信任,就是對能否履行協議表示懷疑。

老少鹹宜October 05, 2018

人與人之間的相信有著程度上的差別,具體由低到高可分為三個層次:

第壹層、可預見性:指我們預測對方的某些特定行為是否會出現的可能程度,即壹個人行為模式的穩定性。可預見性是信任最基本的條件,那些反復無常、無法預測的人通常無法讓人信任。

第二層、依賴性:是信任的核心內容,即在緊要關頭,感到對方是可靠的和值得依賴的。這壹點就是壹個人行為模式的傾向性。我們需要判斷當某種情況發生時,對方是否會做出有利於我們的決定或行為。

第三層、堅信:信任的最高層次,之在沒有充分的事實作為根據的情況下,仍然相信對方會壹如既往地關心和支持自己,從而對其產生高度的信賴感。



站在國際貿易夥伴角度說:

朱镕基入世時承諾無數,然而至今被公開列出來的十大承諾無壹完成。
所有人都知道中國政府不給人民選擇的權利,然而中國外交部長王毅在聯合國就可以睜著眼睛說瞎話:中共是人民的選擇。
無數證據包括知乎上面的討論(品蔥上面已經講過不少)表明中國政府有國家意誌的強制技術轉移、挖人轉移技術,但中國政府就說自己幹幹凈凈。
全世界都從視頻中看到了央視記者孔林林的舉動行為,但是中國媒體就是說她被幹擾發言。
試問,妳作為別國,會信任這樣的國家和政府?誰會相信跟這樣的政府簽訂的協議有100%執行度?



站在中國國內角度說:

經濟越落後,政治越獨裁,越沒有安全感,也越沒信任。為了生存,每個人都戰戰兢兢,時刻想著保護自己。中國古代各種宮廷大戲,都是因為沒有安全感,說不好明天就人頭落地、誅九族,為了保存自己,互相揭鬥。同樣的,想想<霸王別姬>中描述的。信任會改變,只有建立在不依賴於人的恒久事物上才可靠:血緣、法律、體制,他們最有安全保證。包括不會丟失的能力。



624.中國政府真的很貧窮嗎?錢去哪了?



今天看了秦暉老師的壹篇文章:《21世紀的全球化危機》
https://www.thepaper(dot) cn/newsDetail_forward_2074086
(我理解的)文本認為,全球化會導致勞動力低廉的國家實現資本的大量輸入,勞動力大量輸出的情況,實際上是有利於縮小貧富差距,提高民眾生活待遇和收入的(亞洲四小龍的崛起便是如此),但在體制特殊的中國,資本還是輸入了,但民眾的生活待遇並沒有提高太多。
既然本該屬於大多人民的財富被國家拿走,那麽國家實際上是呈現在壹個高輸入,低輸出的經濟環境中的,但為什麽中國政府,以及地方政府的經濟現實卻是十分拮據的?(養老金危機和地方債務危機)
中國政府真的很貧窮嗎?為什麽呢?錢去哪了?

fricasseeOctober 05, 2018


稅收的多寡要看財富本身的價值,貨幣是對財富的壹種衡量,背後依靠的是本國經濟狀況與秩序。

也就是說,財富作為生產力的計價概念,本身是很難直接衡量,但或多或少存在壹個穩定區,在這個穩定區的浮動範圍內,考慮過生產財富的方式與效益,才是貨幣通常在社會流通的價值,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基礎貨幣。

而政府的稅收,主要以貨幣形式存在,中國政府壹直在改革稅務制度,主要體現在對地方的稅收分配上,中央拿大頭的真金白銀,但也同時給地方開了更多的權限讓他們自己想辦法搞出財路。

因為八十年代物價問題以及六四的政治波動,導致中國政府開始加強對地方權力與經濟的控制,削弱其獨立性,最終促成的結果就是94稅改,新的分稅制度讓中央財政暴增,地方壹定程度得到了開拓財源的方法,經濟卻更難獨立。

優秀的稅種被中央占據,地方打開了土地財政的魔盒,學習香港模式開始廣開財路。

在過去,中央的財政問題嚴重,已經出現了入不敷出的情況,為了政權穩定,重新確立中央的稅收權重後,逐漸走向了另壹個極端,那就是地方弱勢,中央強勢,國家大筆財富經由中央的手,然後才會作為轉移性支出去用於地方的財政支出。

也即是說,壹個中央小團體政府擁有大比數的財富,而大量地方政府持有的則是不對等的少量財富,根據這個中央的需求,再決定是否要對地方進行轉移性支出,中央與地方的關系屬於相對的,所以才有了官方說地方不要幻想中央兜底的說法。

以上就是政府內部財富的分配邏輯。

剩下的,就是財富有多少的事情,以及通過貨幣形式征收的財富到手後又有多少。

全球化後中國本土工業快速發展,誕生大量的企業,通過加工產業賺取了令本地消費增加的報酬,這些都是背景,也就是說按理來講正常發展最後會有大量穩定增加的稅源,政府也確實得到了大量的稅收進項。

如果持續進行,以混合體制的官僚經濟來說,應該還會要很久才會完全反饋,然而外部的金融危機直接波及了中國。

恰巧還是因為六四的合法性危機,經濟增長成了中共合法執政的僅存目標,而動搖的經濟本身也會破壞中共的執政基礎,失去稅源會直接讓壹切維穩停頓。

而無法更換政黨,也不能承認經濟問題來回到起點,沒政府在經濟問題上就走到了盡頭。

唯壹能做的就是通過對貨幣放水,稀釋全民經濟的成果。本身對民間經濟活動的稅務就不是抽取十成稅收,稅法上也難以落實執行,但為了執政安全,即便會破壞經濟本身,中國政府還是選擇走極端路線來維護財政安全。

中國財富的基本盤並沒有極大的增幅,從M0增速與總量就看得到出貓膩,M2卻在某段時期內暴增,大量貨幣以貸款形式被投放,變相從全社會掠奪財富,這種行為的損害對象甚至包括地方政府本身。真正賺錢的企業在政治壓力下錯過了全面市場化改革從而達到進步的機會,盈利能力開始減弱,政府稅基缺失,然後就是惡性循環。

地方開始舉債刺激本地財富流動,全國都在凱恩斯主義的熱潮下飲鴆止渴,通過犧牲他人來講經濟問題轉嫁出去,而胡亂舉債導致的地方政府財政問題,則是之後留下的大鍋。

這點上基本算是走了日本老路,對債務的處理失控,中央政府壹方面試圖維護政權穩定,壹方面又不能在存續現有體制下給地方開拓壹個安全穩定的財政來源,那麽遇到經濟問題沖擊,無論地方怎麽做,中央在無藥可救的情況下也只好默許,然後通過加稅、印錢或樓市把民間財富吸納到政府手中,再根據需求分配給地方修修補補。

至於軍費、維穩費和其他公共開支,經常性的開支項目也就不做預期了,除了維穩費和不成比例的公共開支增幅問題外,政府所能得到的實際財富輸入到這些經常性開支後,某種意義上基本跟人均GDP的增長同步或較低。主要問題是舉債以及舉債後的利息,內債互相持有,而互相都有債務包袱,很容易出現雷曼式的骨牌效益,所以現在看得到地方政府的利息支出非常高。

全國的地方利息支出,已經高達六千億左右,而全國地方盈余才壹萬五千多億,我在其他的回答裏也提到過這壹點,如今是經濟危機後靠凱恩斯舉債躲避執政危機,然後通過轉嫁經濟問題剝削民眾延續下去,甚至拆東墻補西墻,新債頂舊債,五年壹個債務周期,平均每年增長百分之二十,壹個周期結束後,利息也將翻倍,這也是為什麽這壹年內就大幅度增加大量稅務上的改革或增稅措施。

錢從來沒多,依然是按照中國固有的經濟發展在進行著,但有的打水漂了不產生對等的經濟效益,比如某鬼城,但當初舉債的成本撈不回來,本地經濟得來的財政收入又無法償還,出於政治考慮只能債頂債,然後就滾雪球下去了,莫名其妙多出壹大筆債,經濟增長又跟不上債務,變成徹底死循環。

中央還是很富裕的,但地方出了少數幾個發達地區外,絕大部分已經是揭不開鍋,東三省很多基層非必要編制甚至不發工資,耒陽欠薪和公共開支減少也是壹個奇跡,更直接的比如老兵維權,警力調配都不足,需要靠武警與參與,甚至有地方維穩外包給地頭蛇這壹情況發生。

其他的地方很多人細說了,我就不贅述了。



625.如何看待中國在硬件中安裝了間諜芯片?



CNBC報道,Apple和AWS不同意這份報告
The Big Hack: How China Used a Tiny Chip to Infiltrate U.S. Companies


錦衣-夜行 October 05, 2018

這種東西現在查了3年,就那麽壹個米粒大小的芯片出現在中國組裝的主板上。妳怎麽解釋?



妳問我這芯片到底是什麽,我也不知道啊,我只知道人家公布了調查了三年得出的結論:

investigators determined that the chips allowed the attackers to create a stealth doorway into any network that included the altered machines./調查人員發現這些米粒大小的芯片可以給攻擊者敞開壹個可以進入任何網絡包括修改硬件的後門。


洗地的當然永遠不會少,他們的說法會是:

1. 這玩意這麽小,在硬件上面,能幹啥?

-- 硬件劫持或傳輸數據,連殺毒軟件都發現不了硬件層面的動作,妳說幹啥?
2. 黨國要有這技術,就逆天了

-- 壹個小的專用芯片或模塊,還真不是什麽逆天技術。
3. 英特爾也有後門。

妳怕英特爾還是怕黨國?英特爾能查妳水表嗎?會讓妳不敢說話,會讓妳消失?
何況英特爾的事就是壹個設計問題。
英特爾之前有個英特爾安全部門的首席技術員Steve Grobman對此事進行了澄清。他表示,英特爾管理引擎並非後門,而是英特爾借以推送固件升級的工具。Grobman指出,CPU的設計理念已經發生很大改變,處理器僅僅是壹塊塊積木,每個都有自己的作用。該引擎的存在有助於英特爾和OEM廠商及時為處理器提供最新的安全固件升級。
4. 黨才沒那麽動機去裝這個玩意。

黨國監控妳們還少嗎?黨國觸角到處伸,在服務器級別的設備裏裝個後門換到我也太想了,從此以後竊取海外人士、公司機密、政府機密太容易了。何況從2012年開始,黨國的理想就是"征服世界"
非盟總部前陣子被爆出半夜華為路由器偷偷往上海傳數據。


洗地黨就是這樣:

關鍵時候開始裝理中客,然而卻把大背景、背後本質是咋回事扔到壹邊,上次紅藍黃也是這樣。



這次事件的影響:

中國政府打死也不會承認的,畢竟王毅在聯合國都可以說中國人民選擇了黨。

那麽直接結果就是沒人敢在中國外包硬件制造或者敢買中國的硬件了。

626.專欄文章: 美國加息對中國的影響



BigBangTOctober 05, 2018
1、中國大概率不會跟著加息。

原因:國內債務問題太沈重,目前國內總債務在250萬億左右,就算加息0.25個百分點,那也是6250億了。

壹旦加息,會導致本來就很重的債務成本進壹步上升。

現在地方債置換,去杠桿,中小企業融資成本太高,都是當局很頭痛的事情,加息無疑加重了這方面壓力。

2、加息對國內經濟、股市樓市的影響:

如果跟隨加息,首當其沖就是房地產。最近房地產新房去庫存基本完成,8月份開始二手房出現量價齊跌,土地市場遇冷,頻頻流拍,正是風雨飄搖的時候。

壹旦加息,將會加速房價下行。房價壹旦不能走緩慢下行,或者高位橫盤的形態,出現崩盤,銀行壹大堆爛賬必然要浮出水面,從而引發經濟斷崖式下跌,大規模失業同時發生。

上市公司資產縮水,估值擡高,股市也還得繼續探底。

但如果不加息,會加劇資本外流,外儲壓力,貶值壓力也不小。

但是外儲壓力,可以用更加嚴格的資本管制和貨幣緊縮來做對沖,相比來說,不加息比加息付出的成本要低壹些。

總之,美元加息周期,股市樓市不可能有好日子過。

話說回來,加息刺破經濟泡沫,都是壹個連續的過程,美國壹次加0.25幅度並不是很大,心理壓力大於實際壓力。

中國現在最大的泡沫是房地產,通過壹系列限購限售政策,流動性已經非常低,也不至於加息壹兩次就要崩盤。

預計年底美聯儲還會有壹次加息,兩次跟壹次,也不至於太傷。

其實美國債務也不低,減稅,貿易戰,都會增加政府債務水平,美國加息是殺敵壹千自損八百,大家都在熬。

有外儲就還有騰挪的空間,大量缺乏外儲的小國比我們壓力更大。

歐洲日本壓力也不小,基本上每壹個國家債務都非常沈重,就看誰能熬得過誰了。


627.新聞話題: 湖南衛視播出“學習思想”的智力問答節目 網民反彈



October 06, 2018
VOA - 中國共產黨的宣傳大大超過了其原來的範圍,目前從新聞編輯室,已經擴大到娛樂遊戲節目。

中國最大規模的電視臺之壹湖南電視臺最近播出了壹個有關中國領導人習近平近生平與政治思想的智力問答節目,名為“習近平關於新時代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思想”,簡稱“習近平思想”。

但是,這種直言不諱傳播社會主義理論的努力不再像往常壹樣被接受,而且在網上引發了強烈反彈。
https://youtu.be/M7-r8a9mxzI

網上反彈

針對湖南電視臺的這個節目,微博上有網民說他們不需要更多給人們帶來所謂正能量的宣傳節目了。

壹位微博網友說“觀眾不喜歡這樣的節目,我們等著收視率下跌吧。”

盡管壹些網民認為這樣的節目“有毒”,另壹些人對此則不以為然,他們表示在國慶期間如此宣傳社會主義理論的做法司空見怪。

以娛樂節目著名、受到年輕壹代歡迎的湖南電視臺從星期天播出共五集的“新時代學習大會” 。

分析人士表示,這個節目外表光鮮,夾雜著未來主義的元素,而且有年輕選手參與,這是中共向年輕人灌輸習近平思想的最新嘗試。這些年輕人長大後更多受到外國,而不是中國的社會主義教義的影響。



黨的宣傳

曾擔任記者的香港浸會大學高級講師呂秉權說:“這不是受歡迎的問題,而是為了做宣傳,讓習近平無處不在,用壹種更娛樂性、更容易進入人們生活的電視節目的方式,來宣傳習近平思想。”

他補充說,早些時候,習近平因為擔心人們指責他觸發美中貿易爭端而刻意保持低調,這個節目結束了這個局面。

美國之音多次聯絡湖南電視臺要求發表評論但湖南電視臺壹直沒有回應。

自從習近平思想今年三月寫入憲法,中國各地黨組織、學校、大學、媒體,甚至交匯掀起了壹股學習習近平理論的熱潮。



民眾的思想能改變嗎?

不過這些宣傳努力包括最近的遊戲節目是否能達到預期的目的是壹個未知數。

廣州大學新聞系助理教授徐暉明說:“多數情況下新聞媒體不能改變立場。他們只能夠強化人們現有的觀點。也就是說那些歡迎(習近平思想)的人會尋找這類節目,那些不歡迎的人可能認為不能接受。”

香港浸會大學高級講師呂秉權說,這個節目以及最近壹位央視駐倫敦記者的行為顯示,隨著中國在世界上的地位越來越顯著,在國內外傳播社會主義思維的方式也越來越咄咄逼人。

星期天央視駐倫敦記者孔琳琳被指控在英國伯明翰英國保守黨舉行的有關香港法治座談會上鬧場,並在被勸離時動手打人遭警方“涉普通襲擊罪”逮捕。中國外交部和央視發聲明,要求英方道歉。事件再次演變成壹場國際外交風波。



中國在海外的咄咄逼人

這次活動的組織者稱孔琳琳的行為顯示了中國越來越咄咄逼人的態勢以及超越國境的霸淩,中國駐倫敦市使館則立刻表態支持孔琳琳,以及中國官員所說的孔琳琳的言論自由的要求。

廣州大學的徐暉明教授說,這起事件顯示了中國記者扮演的和西方不同的角色:“中國記者被教育要為黨服務。”

徐暉明說,這就使中國記者看起來更像是黨的宣傳工作者而不是自由媒體的記者。



香港自由被侵蝕

香港香港浸會大學的呂秉權說,隨著有關香港未來的討論越來越多,中國越來越咄咄逼人的態勢對於香港長期以來的新聞與言論自由造成嚴重威脅。有關壹黨統治的討論現在被認為是禁忌話題。

呂秉權說:“我們現在看到北京給香港劃了越來越多的紅線。我們不能討論這個,不能討論那個。所以我們現在面臨著更加艱難的言論自由境況。”

628.如何看待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演說中嚴厲抨擊中國?



藍雀 October 06, 2018
(問題描述見原帖)




從VOA發演講稿的outline就壹直很關註,下班後專門去YouTube聽了壹遍英文,怕別人翻譯的有不準確,直觀感受如下:

1 這篇稿子大概率有源於大陸的華人參與寫作,很多中文網絡的熱點,例如攻擊馬裏蘭女學生畢業演講的,都提到了,很難想象這是壹個生長於美國的白人寫出來的,甚至魯迅的話也有引用,這甚至不是香港 or 臺灣 or 新加坡背景的ABC們的寫作用語

2 副總統出面,其實是留有余地的,並且提到鄧的路線,現在是a sharp U-turn,如果中國轉向回去還是有合作的機會

3 區分了China和Communist Party,就是說和Chinese People有善意,但是對於CCP,以打擊為主

4 對於美國人民進行了輿論影響,大量列舉事實,為之後的全面對抗打下民意基礎

5 隱晦的類比,提醒盟國關註,最好和美國協調壹致立場

6 本篇不過是初始,美國很快還有新的具體動作,例如傳聞在南中國海已經臺灣海峽的海軍演習,除了經貿領域,在臺灣、新疆、西藏、朝鮮、日韓、東南亞、印度、澳洲、歐盟甚至俄羅斯等方向,美國政治上壹定會繼續采取行動,軍事也會施壓,金融方面重點打擊,針對某些重點領域(高科技等)、重點人(例如華信背後相關的高層)都會進行制裁

7 拭目以待,PRC是不見棺材不掉淚的全面走向對抗,那China的老百姓就倒黴了;還是願意公平的融入世界,為華人造福。重點看PRC是否任期到了換人。



629.專欄文章: 瑞典和孔琳琳事件也許是中共權威衰落的信號



RaketenfaustOctober 06, 2018
瑞典事件和孔琳琳事件發酵後,很多人表示“看不懂操作”,無法理解中共為什麽在貿易戰如火如荼的階段主動挑釁兩個經濟強國。

我認為,中共關心的焦點根本不在瑞典和英國。

瑞典事件壹開始只是打算借題發揮轉移下內部矛盾,結果外交部前腳抗議,後腳視頻就出來了。土共捂著臉下不來臺,以至於連法輪功都要搬出來當擋箭牌。 之後瑞典人做個諷刺脫口秀,土共如獲至寶趕緊大力炒作轉移視線——甭管瑞典人怎麽想,先避免自己成為國內笑柄再說。

結果確實有效,瑞典警察事件本身的是非真偽完全淡出公眾視線,而且占領了誰敢討論誰就非我族類的道德制高點,完全堵住了質疑的源頭。

孔琳琳事件應該也不是有預謀的,因為動機完全無法解釋。看起來同樣像是先發生了事件,土共準備蹭熱度炒壹波愛國戰狼。結果後續展開不利,必須靠胡攪蠻纏轉移話題。

從這些外交畫風突變可以總結出壹個共同邏輯:對現在的土共而言,維持自己對內“永遠正確”的權威性,遠比國際形象更重要。

近幾個月來言論管制異常收緊,我認為這可以從側面反映土共的統治根基有了明顯的動搖。由於修憲…藥酒、紅黃藍、假疫苗等壹系列社會事件,土共的威信在社會中上層嚴重受損。修憲後很多原本的自幹五甚至在編五都紛紛跳反或宣布吃瓜,以至於需要壹些超常規手段來輿論維穩,鞏固統治。

此外,近來土共對公眾的洗腦宣傳方法也有了微妙的變化:逐漸由過去“偉大光榮正確”自吹變為努力與西方國家和所謂的境外勢力甩鍋比爛,暗示“天下烏鴉壹般黑,共產黨好歹是中國人,總比白皮強”、“反抗也不可能改變現狀,不如捏著鼻子茍活”。旁敲側擊地消磨民眾的反抗意願。

這似乎也可以說明中國的黨群關系已經進入了近似勃列日涅夫時代的狀態:群眾不再信任黨,但假裝自己還擁護黨的領導;黨知道群眾已經離心離德,但假裝相信群眾的擁護是真心的。

或者可以用那個著名蘇聯笑話的說法:中共正“搖晃身體假裝火車仍在前進”。

630.為什麽現在關於突發事件的優秀深度報道越來越少?



穿越赤道October 06, 2018
近三年有多少家報紙的深度報道部被勒令解散或裁撤,多少深度報道直接負責人被解職或調離,然後妳就明白為什麽沒有好的深度報道了。

事實上,每篇“有幸”能被讀者看到的深度報道背後都指不定要總編給宣傳部寫多少檢查,而且有些看似“勝利”(也就是推動政策改變)的稿件作者最終還會被秋後算賬。

到這份上,如果還有人說“是記者不爭氣不關體制的事”,我就真的無話可說了。

看到壹個調查記者的獨白,轉過來吧:

曾經的新聞系學生,已轉行。關於理性的分析我無法涉及太多,只談談個人感受。
高票答案裏提到2012年被貼上封條的“新世紀新聞輿論監督”研討會,我有幸跟隨當時的導師參加最後兩屆,即2011的北京和2012的廣州。
那時候,王克勤還是調查記者,沒有全心做公益;歐陽艷琴沒有轉做立人圖書館;周筱赟戴著口罩和我們談紅十字會;崔松旺平和地講他假扮智障的心酸;浦誌強舉著起底王立軍的雜誌在中大講堂聲音醇厚;龐皎明還在寫稿;李莊出現在會議現場;胡泳羅昌平範以錦陳力丹郭鎮之郭慶光金雁等等兩岸四地知名學者面對面交流。
是的,四年過去了,我再也沒有親眼見過這些名字本身就充滿了故事的人,在報紙上也很少看到能讓我熱血沸騰眼含淚水的報道。
我不能說這兩屆研討會代表了大陸調查報道最後的輝煌,江山代有才人出,也許明天就能再出壹個壹稿成名轟動媒體圈的新人;但是這兩屆研討會上的知識輸入,是我對新聞行業底線和尊嚴的重建。
以上,是曾經理想至上者的自白。

632.中國歷屆全國人大委員長給人的形象分別是什麽樣的?




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是憲法中規定的最高權力機關,但是為什麽歷任全國人大委員長似乎都不為人所知,請問如何評價中國的歷任全國人大委員長?

陳士傑October 07, 2018

謝謝邀請,這是我在品蔥上寫過的最長的答案



全國人大就是中國的國會,全國人大常委會是全國人大的常設機關,在全國人大休會行使其行職權,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就是中國的國會議長(Speaker)。 中國憲法是采取議行合壹制度(Fusion of powers),所以全國人大的法位階是高於內閣(國務院)的。但是由於中國是壹黨專制的國家,所以全國人大就是橡皮圖章式的議會,完全沒有實行監督行政權的職能。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的實權自然是小於國務院總理的。

但中國的官員不是以職務權威來治國,而是以政治上的實質影響力來全面操盤。 所以人大委員長的實權可大可小,強勢的委員站完全可能壓制總理甚至牽制黨魁。但是由於全國人大是橡皮圖章,所以人大委員長基本不太可能做實事,委員長的實質影響力遠不如總理。人大委員長基於黨內各派系鬥爭間的妥協和制衡,導致委員長擔任者很難連任。毛死後的人大歷任委員長,只有弱主胡溫時期的吳邦國連任了兩屆。

歷任委員長的權勢排名為葉劍英、劉少奇、彭真、栗戰書、李鵬、吳邦國、喬石、張德江、朱德、萬裏和宋慶齡。

劉少奇是第壹任委員長,但是五年以後就放棄連任委員長而去做更有實權的國家主席了。劉少奇當時是毛澤東的皇儲,所以是壹人之下萬人之上的位子,周恩來、朱德、陳雲等人當時肯定會忌憚劉少奇三分。

朱德是第二任委員長,也是任期最長的委員長,直到做到死。朱德仗著黨內和軍中元老級的資格,所以毛澤東也不方便像整死劉少奇、彭德懷壹樣整朱德。而且朱德也是看的比較清楚的人,1949年後基本上也是壹個與世無爭的態度,毛澤東也沒有壹定幹掉朱德的動機。當然,朱德後來由於所謂的“意外感冒”而去世,很可能有毛澤東故意整死他的陰謀,但是由於時任中辦主任的汪東興在幾年前的去世,所以這種說法也死無對證了。

由於毛澤東在文革中廢除了國家主席的職務,所以朱德、葉劍英和宋慶齡在擔任委員長時期皆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家元首。這也就是為什麽朱德去世時,聯合國降半旗。周恩來去世時,聯合國降半旗。但是毛澤東去世時,聯合國沒有降半旗。因為朱德時任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為國家元首。周恩來時任國務院總理,為政府首腦(Head of Government)。但是毛去世時為中共中央主席,沒有擔任公職,沒有降半旗的資格。

由於朱德是在委員長任上去世,所以宋慶齡以第壹副委員長的身份代行了壹年多委員長職權。宋慶齡在共產黨的地盤上基本就是政治花瓶的身份,但是她在文革時期也後悔跟隨中共了,曾經考慮過去美國,宋靄齡甚至都開始安排如何讓宋慶齡去美國的細節了,而且毛澤東甚至也說過“如果宋想走,我不會挽留”之類的話,但是後來還是被中共高層的某人攔下來了。

葉劍英是最有實權的委員長,也是毛後第壹位委員長。任內協助華國鋒逮捕四人幫,並且幫助鄧小平恢復工作。在委員長任內,制定了新的憲法,以及發布對臺灣統戰的“葉九條”。卸任委員長後,葉劍英繼續擔任排名第二的政治局常委以及副主席,僅在胡耀邦之後。葉長子葉選平為良心官員,由於在擔任廣東省長時不願血腥鎮壓廣州學運,而被安排做無實權的全國政協第壹副主席。

彭真是共產黨八大佬之壹,陳希同曾經擔任過彭真的秘書。彭真是中共保守派的壹份子,和陳雲屬於同壹卦,在逼迫胡耀邦下臺時非常的積極,在六四時也是支持鎮壓的政治老人。由於當時中國主政的是以胡趙為首的改革派,當時在實行“黨政分開 政企分離”的進步政策,所以全國人大在1983年到1989年之間沒有設立中共黨組。

萬裏是改革派的先鋒,屬於八十年代的改革派的僅次於趙紫陽的主要人物。中國改革開放的壹個先鋒就是萬裏的安徽小崗村的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 (包產到戶)。“想吃糧,找紫陽;想吃米,找萬裏”,這句話足見萬裏的重要性和遠見。鄧小平本來希望萬裏能做總理,和擔任總書記的趙紫陽搭班子。但是當時由於陳雲的掣肘以及趙紫陽的不支持而導致萬裏沒有接任總理,僅擔任人大委員長。而且由於陳雲等人的反對,導致萬裏也沒有入常,僅為普通的政治局委員。萬裏在六四時訪問加拿大和美國,並且在訪問加拿大時表示北京的學生運動是愛國行為,萬裏絕對屬於趙紫陽壹派的溫和派。回國時鄧小平不允許萬裏回北京,而是讓萬裏的專機降落在上海。萬裏抵達上海後被時任上海市委書記的江澤民軟禁,並且最終被逼迫的支持李鵬的戒嚴決定。萬裏在六四後的刻意非常的低調,基本上不再出席任何公開的場合。在鄧小平死後的中共十五大,趙紫陽希望萬裏能夠在十五大上為六四說幾句話,但是萬裏為了保護自己和家族的權位而拒絕了。在這壹點上,萬裏就不如田紀雲。

在中國駐加拿大領館的網站上有壹個名叫“紀念中國與加拿大建交四十周年圖片文獻展”的PPT。PPT中列出了基本上所有的中國和加拿大領導人互訪的照片,但是唯獨缺少了趙紫陽在加拿大國會演講以及萬裏在1989年訪問加拿大的照片。為了避開六四話題而把萬裏都淡化了,可見中共還是比較忌憚萬裏的。

去年暑假回國時,我在上海的壹個酒會上和萬裏孫女萬寶寶有過壹面之緣。我當時就特別想問她對六四以及改革派有何看法,但是由於當時我是和幾個朋友壹起去的,而且我的壹個朋友的朋友還認識她,所以當時僅僅只是打了壹個招呼,並沒有找到單獨寒暄的機會。

喬石在六四時是中立的態度,六四屠殺時常委中表決是投的棄權票。喬石和胡啟立在六四時都是表示棄權,但是胡啟立是“棄權,但是保留個人意見”,然而喬石是“棄權,但是服從黨的決議”,當然這也只是壹些細節的區別。但是喬石在六四前期應該是站在趙紫陽壹邊的溫和派,六四時喬石為政法委書記,所以如果他和李鵬壹樣是強硬派,在1989年4月19日學生們沖擊中南海的新華門的時候,就會和當年袁世凱壹樣開槍射殺了。可見喬石在六四前期是支持趙紫陽的軟性處理學生的,而且在六四後對於學生領袖的大規模的抓捕中,喬石也沒有表現得非常的積極。傳聞李鵬還曾經在黨內會議中批評喬石對於學生的示威活動實在是表現得太軟弱。總而言之,喬石在六四的問題上雖然沒有和趙紫陽壹樣表示堅決反對,但至少沒有表現得積極鎮壓,人性尚存。喬石在江澤民時擔任五年的人大委員長,當時鄧小平是想用喬石來牽制江澤民,甚至曾設想過用喬石來頂替江澤民。喬石對江澤民也是不屑壹顧的態度,喬石確實在法輪功問題上和江澤民的分歧很大,喬石是反對鎮壓法輪功的。

李鵬於1998年從總理轉任全國人大委員長,在黨內的排名依然而第二位,高於朱镕基。李鵬是頭腦簡單的技術官僚,李鵬由於對宏觀經濟事務壹無所知,所以在擔任總理期間把大部分國務院的事務都推給了姚依林和朱镕基。李鵬是政治老人拱上臺的,李鵬的能力也就是生產隊大隊長的水平,讀稿子都經常念錯字和斷錯句子。李鵬因為在六四事件中堅持鎮壓立場,離間鄧趙關系,促成開槍屠殺,保黨有功,所以在90年代江澤民對他也是忌憚三分。其實李鵬曾經希望在六四後當總書記,但是鄧小平知道李鵬太保守、太無能,所以並沒有把總書記的位子給他。李家也是赤裸裸的貪腐家族,李鵬是政治局裏面為數不多的敢肆無忌憚的把家人安插到電力系統的幾個主要部門的人,以至於大半個中國電力系統的江山是李家在分兵把守。李鵬屬於人神共憤的人物。1993年,李鵬在全國人大會議上走連任國務院總理的過場時得到了210張反對票,這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史上實屬空前絕後,可見黨內李的名聲也很臭。李鵬曾寫過近三十萬字的《關鍵時刻:李鵬六四日記》,在日記中披露了不少內幕,為了是給自己撇清六四鎮壓的歷史責任,但因為“內容敏感”而不被中共高層批準出版。如果趙紫陽是中共史上最好的官員,那麽李鵬就是中共史上最惡的官員。李鵬所寫的《李鵬回憶錄(1928-1983)》在豆瓣網上惡評如潮,評分極低,所以豆瓣網在不久前關閉了對該書的打分和評價功能。 李鵬的六四日記雖然在香港沒有出版成功,但是在網上可以看到全本。

江澤民和李鵬是壹種狼狽為奸的關系。 李鵬和江澤民應該是互相看不上的。因為李鵬在六四後本來想當總書記,結果鄧小平選擇了江澤民,所以李鵬肯定是看不起江澤民的,李鵬壹直都認為總書記的位子應該是他的。又因為李鵬是個大草包,所以江澤民肯定也瞧不起他。李鵬沒有整垮江澤民的政治智慧,江澤民也沒有扳倒李鵬的實力(保守派的政治老人們都挺李鵬)。因為李鵬對處理政務壹竅不通,所以他把國務院的具體事務都推給了姚依林和朱镕基,這也就意味著李鵬無法給江澤民的權威造成威脅,江澤民也沒有壹定要鬥垮李鵬的動機。總而言之,江澤民和李鵬之間的互動應該還是不錯的,反而在朱镕基時期,江澤民感受到了來自朱镕基的“功高蓋主”的威脅。

李鵬在委員長任內,曾被中國民運人士在紐約法庭以反人類罪的罪名起訴。

吳邦國是毛死後唯壹壹位連任的全國人大委員長。吳邦國是上海幫的人物,在常委中排名第二,高於溫家寶。吳邦國是保守有余,開創不足的人物,完全沒有任何進步的開明思想。當溫家寶在談論“政改不成功,文革悲劇會重演”的進步言論時,吳邦國就開始秀下限似的人大會議上闡述“五不搞”理論。五不搞理論是““從中國國情出發,鄭重表明我們不搞多黨輪流執政,不搞指導思想多元化,不搞‘三權分立’和兩院制,不搞聯邦制,不搞私有化。”吳邦國應該屬於悶聲發大財的共產黨的官僚政客,和溫家寶形成鮮明的對比。至少溫家寶還把自己偽裝成改革派,吳邦國卻直接赤裸裸秀下限。

張德江是習近平第壹個任期的人大委員長,朝鮮金日成大學經濟系的畢業生。張德江這個人和吳邦國差不多,都屬於黨性高於人性的共產黨內的螺絲釘。在他擔任國務院副總理時,就是使用殺人滅口的方式來處理溫州動車事故。張德江同時也兼任中共港澳領導小組的組長,壹個北朝鮮的留學生來管理如此開放和先進的港澳,真是壹個大笑話。張德江為了能夠保住自己家族的腐敗,在習近平想修改國家主席任期時,表現得非常支持,並且擔任修憲小組的組長。總而言之,張德江和吳邦國基本上屬於同壹貨色。

現任全國人大委員長為栗戰書,此人為習近平的嫡系。由於才只能上不到壹年,所以不太好評價他的政治生涯。在十九大前,馬雲的《南華早報》曾經披露栗戰書女兒栗潛心和新加坡籍老公蔡華波在香港擁有豪宅、名馬以及上海大酒店的股份,但後來《南華早報》又道歉了。這件事情目前也沒有更新的進展,前幾天馬雲宣布退休,不排除和這件事有直接間接地關系。今年初,有人發現河北省政協中有壹名委員也叫栗潛心,但目前沒有直接的證據證明兩者為同壹人。



總而言之,人大委員長作為國會議長,如果在壹個民主國家,壹般都是由大內高手似的人擔任的,因為國會議長必須有能力調和各黨團之間的矛盾,必須是擅長調和鼎鼐之人。但是在中國,由於全國人大是橡皮圖章,所以人大委員長更多的情況下做不了什麽實事,只能在壹些黨內鬥爭中扮演權力制衡的角色。



順便談壹下全國人大歷任比較知名地幾位副委員長。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就是西方民主國家的副議長(Deputy Speaker),但是全國人大應該是全世界副議長最多的國會。加拿大和日本的參議院的副議長只有壹名,臺灣立法院的副院長也只有壹名,然而全國人大的副委員長壹般是十幾名。全國人大副委員長和全國政協副主席差不多,都屬於共產黨的統戰和安撫人心的官位,皆為位高權輕之職。全國人大第壹副委員長還是有壹些實權的,人大第壹副委員長壹般都是政治局委員。排名靠後的副委員長僅僅是享受壹個副國級待遇,實權和壹個普通的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無異。達賴喇嘛也曾經在五十年代擔任過兩屆全國人大副委員長。說實話,習近平應該給連戰壹個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的職務,來表彰他常年幫助共產黨來統戰臺灣所做的努力。

田紀雲在1993年從副總理轉任全國人大第壹副委員長,喬石和李鵬兩任委員長的第壹副委員長都是田紀雲。田紀雲是八十年代趙紫陽提拔的改革派,1992年鄧小平南巡後,田紀雲在中央黨校發表演講高調支持鄧小平《南巡講話》的改革開放政策。田紀雲本人在趙紫陽被軟禁期間,曾經寫信給胡錦濤要求去探望趙紫陽。據傳田紀雲還曾經和李瑞環壹起找江澤民,希望共產黨能夠改名稱為“人民黨”或者“社會民主黨”,逐漸從法西斯政黨演變為西方的左派政黨,但是保守的江澤民沒有同意。田紀雲也曾經公開表示,他曾在鄧家子女面前表示“六四會平反”,鄧家人表示“好的”。幾年前,田紀雲也曾在《炎黃春秋》上撰文公開懷念趙紫陽和胡耀邦,可見田紀雲是比萬裏更有勇氣的。《田紀雲文集》我只粗略的讀過《民主法制卷》,雖然田談的大部分還是黨內的民主化,但和今天官場上的其他庸碌之徒比起來已經走得很遠了。並且田紀雲在此書中,多次談及趙紫陽。

成克傑是唯壹壹位因為貪汙罪被執行死刑的“黨和國家領導人”,傳言說他因為得罪江澤民和李鵬才必須被滅口。袁紅冰說是由於他的情婦得罪了宋祖英才會被江澤民滅口,我覺得這是無稽之談了。

民革前主席、全國人大前副委員長李沛瑤被自己的哨兵張金龍所殺。官方的說法是張金龍入室行竊,被李發現後將其殺死,但是網上傳言是李非禮了他的小保姆,而那個小保姆是張的女朋友。當然也有人說是陰謀論。總而言之,我是不太相信官方的說法的。

胡溫十年的全國人大第壹副委員長是王兆國。王兆國本來在八十年代是中央書記處書記,本來是有機會擔任主席或者總理的。王兆國是胡耀邦提拔的人,但是由於在胡耀邦倒臺的問題上表現的過為積極,所以讓鄧小平等政治老人認為此人忠誠度有問題,是“主人都咬的狗”。在胡耀邦下臺後被調遣到福建做省長,在江時代壹直都是“用但不重用”,90年代擔任國臺班主任、統戰部長、政協副主席等職務。在胡溫時期,擔任全國人大第壹副委員長。其實胡溫在八十年代都是王兆國的下屬。

633.共產主義可行嗎?有沒什麽致命的弱點?




很多“實踐”共產主義的國家最後都失敗了。那麽共產主義可行嗎?有沒什麽致命的弱點?

第三新索多瑪October 07, 2018


很多人(在中文互聯網上尤其多)壹提到共產主義,就是“理論上可行,實際上行不通”(包括本題下面的幾個高票答案都是這個觀點)。然後他們就會開始討論壹些諸如人性之類的東西,馬克思主義者則反駁說人類未來道德水平會提高,這個問題就會沒完沒了。

拜托!這玩意根本在理論上也是錯的好不好!

為什麽馬克思認為共產主義有必要存在?因為他認為資本家剝削了工人。為什麽他認為資本家剝削了工人?因為他搞出了壹套叫做“剩余價值理論”的東西。

所謂剩余價值大家應該初中都學過。就是說壹件商品比如賺了x元,工人拿走其中y元,剩下x-y元就歸資本家所有。但是馬克思認為價值是通過勞動產生的,生產資料是不可能產生價值的,因此工人應該拿走所有的x元,但是實際上他只拿走了y元,那麽x-y元就是剩余價值。

不用說大家也知道,妳的初中課本肯定不會告訴他的對立觀點,而對立觀點也很簡潔:資本家實際上也付出了腦力勞動,因此x-y其實是腦力勞動的報償,不是什麽剩余價值。

如果僅僅到此為止的話好像反對者還不太站得住腳,別急,我們繼續往下看。

所謂剩余價值理論又建立在勞動價值論這壹理論之上,勞動價值論認為價值是勞動產生的,生產資料不可能產生價值。

反對觀點:壹個造船人最初用手工造船,能造x艘船,單價我們假定為a,收入為ax,後來他改用機器了,能造y艘船,收入為ay。毫無疑問y肯定是遠大於x的,問題是手工造船的時候他付出的勞動量,和機器造船的時候應該是壹樣多的,那麽按照勞動價值論ax=ay,但是y>x。妳逗我?

馬克思主義者當然不承認生產資料是能創造價值的,他們給出理由:機器的生產本身也是勞動的結果,機器是有價值的,但是會磨損,因此在生產過程中機器的價值轉移到了船當中。

但是按照這個觀點接下來就會得出更加要命的結論:既然機器的價值是可以轉移到船當中的,那麽被轉移的這壹部分其報酬肯定應當支付給機器的生產者,而不是造船人(因為這部分價值明明是機器制造者制造出來的啊),也就是ay-ax歸機器工人,ax歸造船人。但是註意,ax恰好正是他手工造船時得到的報酬,不用說這個報酬壹定是遠低於機器造船的。合著他就該拿這麽點錢?

而且這樣推演註定是很麻煩的。我們不要忘了,機器也是用機器生產出來的,因此ay-ax當中有壹部分還要付給更上遊的機器生產商,還有其他原料如鋼材等等也是勞動生產的,而他們生產原料又要用到機器……這些人都要分錢,毫無疑問這是很麻煩的,所以資本家說了,我通過購買機器和原料的方式,壹次性買斷機器和其他原料的價值,我現在支付的錢歸機器廠和原料廠,機器和原料未來產生的利潤歸我,於是ay-ax就這樣全歸了資本家。這麽壹想,剩余價值論豈不是直接不成立了?

或者換個說法,如果我們把機器的價值轉移到船當中的部分看作是剩余價值的話,那豈不是等於說,商品的成本也是剩余價值的壹部分?問題是剩余價值指的就是資本家剝削工人的量,妳把成本都算進去,這像話嗎?

我們現在假定自己是個化學工程師,我們通過計算,認定某種化學反應的生成物應該是6.5克,結果反應完成之後我們壹稱量,發現實際生成物是6.503克,這個時候我們宣布那多出來的0.003克是誤差,這是沒問題的。但是如果妳得出的生成物是37克,這個時候妳說多出了30.5克的誤差,我肯定覺得妳腦袋被驢踢了。

馬克思認為價值決定價格,但是沒有直接關系。然而事實是同壹件商品在不同地區的價格可能相差懸殊。那妳怎麽判斷價值?譬如說壹件商品在其產地賣10元,在稀缺地區賣500元,價值應該是多少?

接下來要命的問題又出現了,我們註意到馬克思講的是“剩余價值”而不是“剩余價格”,而價值和價格又是這麽個八桿子打不著的關系。妳說資本家剝削了工人的剩余價值,那我倒想請問了:如果資本家不剝削工人的話,本來應該支付多少?能算的出來嗎?

勞動價值論是算不出來的,但是邊際效用理論可以。

假定我現在在大沙漠裏餓的奄奄壹息,周圍也沒別人,妳賣給我饅頭,定價壹萬元壹個,我特麽快死了錢財早就是身外之物了,肯定樂意支付這個價格買壹個饅頭。

但是我吃了壹個饅頭之後,身體漸漸緩過來了,妳還想賣我饅頭,但是妳不能再定價壹萬元壹個了,因為我既然死不了了我肯定開始在乎錢了,然後我們敲定第二個饅頭100元錢。

吃了第二個饅頭以後我發現我我能勉勉強強堅持走到大城市了,鬼才要吃100元錢壹個的饅頭。然後妳定價壹個饅頭五毛,我想想路上帶點幹糧也是好的,又買了幾個。

再往後?再往後妳降價我也不買了,我背著累。

邊際效用理論就是這樣,它認為商品的價格是需求而非勞動決定的。我對饅頭需求大的時候,我就願意花更多的錢,需求少的時候我就想少花錢甚至幹脆不要。

那邊際效用怎麽判斷工人的勞動報酬?它認為工人的工資是勞動力市場需求量決定的。壹個工人可能在企業家A那裏拿到的工資只有3000元,但是勞動力市場上還有其他企業家也在招工,如果企業家足夠多的話,他就不得不提高工資。所以企業家越多,工人待遇越好。為什麽馬克思的時代工人活的那麽慘?因為資本家不夠多。

也就是說,當資本家足夠多,彼此之間充分競爭的時候,剝削是不存在的。

當然,不是說剝削在任何情況下都不存在。如果我們人為的減少企業家的數量,就會降低生產力的效用,從而造成工人工資降低。這個時候我們倒是可以說有剝削。但是仔細想想,自由資本主義國家是不允許人為減少企業家的,那什麽樣的國家能夠實現對工人的剝削?

答:社會主義國家和共產主義國家。



然後接下來諷刺的問題又出現了:

@逆旅 蔥友轉發了壹個知乎大V的答案,他是這麽寫的:

但是這件事情和妳認了,並沒有任何關系。客觀規律的齒輪在哢嚓哢嚓轉動,絲毫不顧及任何壹個人裝腔作勢,亦或是虛情假意的面龐。妳是壹個做毛絨玩具的,妳生產出了5000元的毛絨玩具,卻只能購買到自己生產出來的3000元的產品。1000元的毛絨玩具被妳的老板拿走了,1000元的毛絨玩具被妳的房東拿走了。
這段話當中壹股濃濃的感情綁架味我就不多說了。關鍵是:他講的這些都是發生在中國的現實,可是中國明明是個社會主義國家啊!

是,沒錯,中國作為壹個能夠控制企業家數量的社會主義國家,確實存在剝削,但是妳用中國的現實來詆毀歐美???

但這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這個大V刻意的掩蓋了足以得出相反結論的事實:

這所謂的“老板拿走的1000元錢”當中,有多少被他親愛的共產黨收了稅,又有多少變成了高速路上星羅棋布的過路費??

老板們壹定會在家裏罵娘:媽蛋公司辛辛苦苦賺了點錢都被共產黨收走了,妳們這幫奴才非但不敢招惹共產黨,還要砸我的房子?

這些人壹再強調資本家的剝削,說到底其實是為了掩蓋政府的剝削。

政府的剝削和資本家(只能在社會主義國家才能實現)的剝削完全不是壹個路數。政府的剝削是通過發鈔和收稅來實現的。在中國,共產黨要加稅,是不需要經過民眾同意的,但是在西方不是這樣,妳要加稅,必須經過議會同意。當然這個過程中民主制度的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但更重要的是,在這些西方國家,對私有制的尊重深入每壹個人的骨髓。如果政府要加稅,公眾的第壹反應壹定是政府要侵犯我的私有權,除非政客們真的能拿出壹個合理的理由來。

然而馬克思是怎麽說的?

廢除私有制,推行公有制。

然而怎麽可能真的會有公有制呢?在社會主義國家,所謂的“公共財產”難道壹直以來不都是權貴們的私產嗎?

有人也許要說了,可以靠民主啊。

事情還真不是那麽簡單。

在私有制至上的國家,民主確實是有利於反腐敗的,因為公眾是可以質疑政府的資金使用的。

註意哦,這裏所謂的“可以質疑”,指的可不僅僅只是質疑政府的權利,還有質疑政府的能力。

譬如說,在壹個私有權至上的國家,妳可以查閱政府的賬單,可以發現官員的貪汙黑幕。

那在壹個社會主義國家,我也可以允許妳有這樣的權利,我甚至可以給妳印好了寄到門上,然後呢?不好意思,我們作為壹個社會主義國家,因為沒有私有制了,所以公共財產的相關帳目復雜程度可能是那些資本主義國家的好幾萬倍,妳倒是給我查壹個?怕是光拿資料都夠累死妳了。

更重要的是:如果沒有了私有制,那是不是只要多數人同意我們就可以到少數人家裏搶劫啊?

所以說,民主制度本來就是建立在私有制的基礎之上的。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綜上所述,只有消滅掉私有制,權貴們才能理所當然的把手伸進妳的錢包。



當然了,最早提出這些觀點的肯定不會是我這種小人物。所以妳會發現馬克思主義者們壹早把洗地的理由都準備好了:

什麽妳說中國工人處境悲慘啊?哦不好意思,二共不是真正的社會主義啊,妳看啊,現在連資本家都有了,那不就是資本主義嗎?(對,“他們不是真正的穆斯林”)

什麽妳說壹共的無產階級更慘?哦不好意思,那是為了實現工業化的必要犧牲啊。(所以妳看,這些口口聲聲造福無產階級的家夥們有哪怕半點人性嗎)

什麽妳說蘇聯的無產階級也很慘?哦對了托洛茨基了解壹下?被斯大林搞死的,真正的馬克思主義者哦。(刺刀推進工業化的提出者,事實上比斯大林只會更狠)

什麽妳說社會主義國家就是垃圾?社會民主主義聽說過嗎?(北歐那地方壹沒廢除資本家二沒廢除私有制,妳也有臉說那是社會主義?再說了妳張口閉口北歐,同樣采取了北歐模式的歐豬五國怎麽不敢提呢?)

但是最關鍵的,如何限制政府權力,他們是無論如何都不敢提的。

635.妳見到過國外人哪些高素質/低素質的行為? (2)



badbadmf October 07, 2018
澳大利亞。

買完車,上任車主Matt帶我去過戶。Matt是本地人,過戶那天還要工作,穿著工地的工作服。

澳洲工人很多,基本都是高中畢業就直接工作了,在我國應該算“低端人口”或者“農民工”吧。但是在澳洲是很受尊重,很正常的人群。

過戶的時候排隊,我還特意離前面排隊的人有壹定距離,因為西方國家比較註重“距離感”,肯定不能給中國人丟面兒啊。

輪到我了,我很自然地走過去,準備遞交材料辦理過戶。這時候Matt把我攔住,跟我說“Give her a moment.” 這時候我才意識到,她還在盯著電腦打字。耐心等她打完,對我微笑點頭,這時候我才過去。

這對我來說比較震撼吧,因為在自己處處小心,處處為人著想,不給別人添麻煩的情況下,行為還是比較low。

在我國什麽叫排隊?不存在的。

看病時醫生辦公室,排隊的病人恨不得圍在醫生周圍,紛紛伸手拿出自己的掛號單。病人的privacy?不存在的。

636.如何看待美國副總統彭斯在演說中嚴厲抨擊中國? (2)



鹿ㄦOctober 07, 2018

見識到的是「映襯法」的魔力與奧妙。明明是相同的內容,類似的方針。卻活生生地演繹出壹股類似於《獨立日》,好萊塢大片式的悲壯氛圍。其具體效果,值得懷疑。但戲劇性的營造上,頗為懾人。如果此時此刻的背景,不是處於中美貿易戰。簡直讓人驚呼,是否外星人將要入侵地球了

個人認為彭斯發言所顯示的,也是美方近期的發言,所希望傳遞出的訊息。那便是美方對於調整貿易關系的要求,並不是單純來自特朗普的個人意誌,或者是共和黨的政黨政見,而是出自於整體美國的共識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民主黨或者反對人士,所反感的是特朗普這個人,或者是白宮現行的施政。特別是擔憂揮舞關稅大棒,與對歐盟等盟友重新貿易談判的做法,將傷害美國未來的領導地位

然而,對於特朗普的反感,從來都不代表會支持北京。圍繞在關鍵性產業的競爭,將成為未來的重要競逐重心。其重要性,可能並不亞於傳統性的地緣與軍事能力。這是在全球化與自由貿易深化的數十年間,逐漸在美國內部所形成的恐慌。那便是擔憂技術與科技的先進性,很可能被迎頭趕上

這顯得近日中國在美國狄蒙紀錄報進行刊載的行為,簡直是超脫了好與壞,來到壹種不可思議的境界。要知道現在什麼「中美經貿合作互利共贏」,在這些第壹二級產業為主的保守洲選民聽來,是刺耳的可以

因為美國藍領階層(許多為白人),是充滿了憤恨。認為工作環境因為國際競爭的加劇,而走向惡化。許多人開始提出質疑,認為現行的貿易政策,最終只對於少數金融與科技菁英有利。更多人將矛頭指向了中國,並怪罪於中共政權無視智財權,以及設立壁壘阻止外來競爭。中美貿易關系的對立,彭斯的發言,都僅僅是眾多成因之下,逐漸累積出來的結果之壹罷了



637.那些經常出足球巨星的國家有什麽秘訣?



Pitt Sh October 08, 2018
在我不多的專欄中曾經聊過中國所謂的職業體育與世界上真正的職業體育巨大的差距,我想告訴大家的是,中國目前的社會環境是無法搞出真正的職業體育的。

既然題主聊到了足球,那肯定是對足球很感興趣的球迷了。我需要和妳解釋壹個事,那就是足球巨星的誕生是壹個復雜流水線的工程,並不是說出生國或者其出生地是他全部的成功原因。壹個足球巨星的誕生需要的是壹個非常完善的職業體育環境,而職業體育環境的根基,尤其是足球,是什麽呢?是俱樂部!沒錯,在歐洲的五大聯賽裏,各大俱樂部都有自己的青訓系統,甚至很多大家並不常看的俱樂部反而是培養小妖的溫床,如知名的歐洲黑店波爾圖,荷蘭知名但中國國內還不夠火熱的阿賈克斯和埃因霍溫,俱樂部擁有自己的職業經理人,球探和經紀人體系,有壹整套的發掘,訓練,培養,比賽和售賣模式。

這就很好理解了,其實出生國並不完全決定壹個足球運動員全部的壹切,當妳足夠有天賦,通過壹些比賽獲得了球探和經紀人的關註,而他們又對妳有興趣時,妳的第壹步就邁出去了,而即使妳前期也許沒有被發現,報名或者參加各種俱樂部的訓練與測試也可以獲取關註,總之進入職業足球的殿堂有非常多的方式,這是發達的職業足球體系的優點之壹。

說完球員,再說俱樂部,俱樂部的盈利,除了依靠廣告,投資以外大部分收入來自哪裏呢?對了,來自死忠的球迷,我在專欄中就說過,本地的俱樂部紮根本地,有極強的地方文化基因,也許超級的巨頭俱樂部因為極高的人氣和超強的市場化運作可以更多的從國際市場和其他地方獲取豐厚的收入,但絕大部分俱樂部(也包括了這些大型俱樂部本身)的大部分收入都是來自於門票,球迷購買周邊甚至是球迷的贊助形式來獲利,知名如皇馬和巴薩也是出了名的優先本地球迷的。

所以我們可以了解到,良好和成熟的職業體育環境可以培養出好的職業聯賽,好的職業聯賽可以擁有很多好的俱樂部,好的俱樂部可以擁有好的青訓,比賽體系,和內部機制,而這壹切又通過球迷的形式反饋,形成了壹種良性的循環,非常有利於足球的發展。

那麽為什麽西方發達經濟體的職業體育,包括足球,F1,籃球,網球,橄欖球,棒球等等,都可以搞的這麽職業這麽棒呢?這和西方發達經濟體的司法和體制環境有關系,但我接下去不解釋別人的環境,我來跟妳們說說中國做做對比,妳們就知道為什麽國內沒有辦法擁有真正的職業體育了。

說中國足球就要說中超聯賽,我本人對家鄉球隊那是1萬分支持,但壹碼歸壹碼,我先跟妳們說說中超聯賽有多麽的可笑和不職業。首先是足協本身,足協受制於體育總局,而由於中國最高司法系統是壹個笑話,實際的國家控制權在中共的手裏,因此上到立法,下到足協制度,人員調配都由中共說了算,因此政策和想法始終不斷地南轅北轍的變化,外行管內行等等搞笑行為妳不斷可以看到。再來說說投資方,在五大聯賽和職業體育成熟的系統中,妳幾乎不可能聽到有什麽壹級聯賽的球隊名字裏掛著某個贊助商的名字,比如曼徹斯特雪佛蘭聯隊,阿聯酋曼城隊,阿森納酋長隊,豐田休斯頓隊等等,贊助商獲取球館名稱,印胸前廣告已經很不錯了,而中超聯賽就讓人笑掉大牙了,什麽河北華夏幸福,上海上港,廣州恒大,江蘇蘇寧,真的,要是妳發達的聯賽看的很多,妳回頭看看這些名字搞笑不搞笑,好比曼徹斯特碼頭隊壹樣讓人發笑,而這些投資方呢?清壹色的都是和中共有極大關系,抱著政治任務和態度,以投機心態在加碼足球屆,外界叫中超聯賽為中國房地產聯賽不是沒有理由的,這些企業中有的是背後具有紅色背景,有些索性就是國企,有些是軍方背景的洗錢公司,其實我覺得別叫他們是房地產聯賽,叫中國人民血汗聯賽也不錯哈哈哈哈哈(比如某隊伍為沖冠軍瘋砸60多億)。

當然咯,球迷本身,大部分也沒什麽紮根概念,今年妳成績好我支持妳,明年他成績不錯我就去支持他,沒有什麽忠誠度也不在乎什麽俱樂部文化,基本就是湊個熱鬧發泄發泄,唯壹可以讓他們比較統壹的是國家隊比賽,什麽打死小日本,痛毆棒子,中國國足我壹輩子支持什麽的言論,妳甚至可以看到壹個中超球隊在踢亞冠,該球隊球迷要求全國球迷必須支持這個球隊,因為他們代表中國出戰,笑死我了,那利物浦和曼聯球迷造就可以互相射殺了,我覺得中國很多球迷壹定不能理解別人的俱樂部關系甚至可以帶進國家隊。

說到這裏妳們該明白了吧,上到司法體系,社會環境,下到球迷群體,資金投入,包括青訓,中國並不是足球不行,而是根本沒什麽職業體育的可言罷了。踢球的人和黨員壹個心態,我需要的對上級負責,上級給錢讓我吃飯,買車,泡妞而不是球迷,球迷也明白自己不過找個地方發泄,反正支持國足就可以了,愛國無罪嘛。沒有根基的用黑錢房地產搭建起來的危房聯賽妳覺得培養的出巨星?

不過說到底這也不能怪球迷,體系和環境如此,對大部分人來說踢球也沒有出路,壹樣都沒有司法保護,壹樣是被割的韭菜,球員和辦公室白領有什麽區別?中超聯賽對看臺文化是極度壓抑的,歐洲可以做的事,美國可以做的事,甚至J,K聯賽可以做到事,妳中超聯賽就是不可以,當然壹些老牌的中超俱樂部(國安,申花,魯能等等)球迷的球迷文化由於時間沈澱的關系還算過得去,也有自己的死忠球迷,而受制於國內環境的問題,妳不光不能討論政治內容,甚至自己俱樂部的壹些事情妳在網上也不是隨便能說的。

很短的職業體育發展時間,超級不健全的環境,獨裁的政府,毫無意義的司法體制,愛國為第壹熱情的社會環境,房地產聯賽和毫無職業體育概念的俱樂部建設,這種環境妳培養壹些笑星我覺得不錯,要培養足球巨星我看還是下輩子吧,不如還是先考慮壹下怎麽對付中美貿易戰比較好。



638.如何看待平度市老兵維權事件?



【問題描述】
這事情跟鎮江那個也差不多,我就不專門敘述了。為什麽今年接連發生老兵維權事件?是不是和高層內部的權力鬥爭有關?


fricassee October 08, 2018

之前有傳聞說老兵維權是高層內部鬥爭的結果,說有高層的支持,所以有組織和計劃。

但說實話現在來看,我認為跟高層關系不大,可能有高層借機插了壹腳推了力,但不會是完全源自於高層組織,老兵問題沖擊的是整個體制,高層也許有人隔山打牛,卻未必願意惹禍上身,太棘手可能導致翻車,所以應該只是老兵自發為主。

更多的其實就是政府現在從地方到中央都沒錢,地方是財政枯竭,基本公共服務都很難維持,中央則是財政獨立性高,可自由支配的盈余基本沒有,填補老兵的財政缺口就會導致其他地方缺斤少兩。

而老兵是個地方問題,它涉及到中央與軍隊,說白了就是失業人口對醫保、養老和工作的需求。

這些地光是對其他普通人群都已經捉襟見肘,老兵們有壹個為政權服務的身份在,索要利益更是名正言順,也就是說維護妳這個政權的成本越來越高,而妳們卻不給我們對等的利益,那麽最終老兵生活不下去時,就會成為政權的沖擊者,利用從軍隊裏學來的組織與紀律,為了達成目的開始想辦法。

中央對地方轉移性支出裏,關於退役的補助是這樣變化的:

2013年的退役補助預算為240億,執行數約260億。

2014年的退役補助預算為310億,執行數約290億

2015年的退役補助預算為350億,執行數352億

2016年的退役補助預算為400億,執行數384億

2017年的退役補助預算為400億,執行數約400億,具體數字為397億,與預算相同。

2018年的退役補助預算為482億。

可以看得出,經過鎮江老兵與北京老兵兩件事後,中央在有限的財政支出下,兩次大幅度提高了對老兵退役的補助,中間壹度增速有過減慢,2017年時基本停滯,鎮江被鬧了壹次又突然開始暴增82億的預算。

然後再來看看地方上對老兵或相關人士在年度支出的決算規模:

分為撫恤與退役安置兩個大項

2012年撫恤項目553億支出,其中的關於在鄉復員與退伍軍人生活補助為146億。退役安置為364億。合計917億。

2013年撫恤項目628億支出,在鄉復員與退伍軍人生活補助為150億,農村籍老兵生活補助6.88億。退役安置為427億。合計1055億。

2014年撫恤項目694億支出,在鄉復員與退伍軍人生活補助為142億,農村籍老兵生活補助8.09億。退役安置為474億。合計1168億。

2015年撫恤項目763億支出,在鄉復員與退伍軍人生活補助為150億,農村籍老兵生活補助13.4億。退役安置為596億。合計1395億。

2016年撫恤項目855億支出,在鄉復員與退伍軍人生活補助為166億,農村籍老兵生活補助19.22億。退役安置為590億。合計1444億。

2017年撫恤項目934億,在鄉復員與退伍軍人生活補助為166億,農村籍老兵生活補助24.96億。退役安置為737億。合計1671億。

然後在2014年時多出了壹個退役士兵能力提升,我想之前應該是沒有的。

這裏也附帶壹下這個數字的吧。

2014年退役士兵能力提升支出為0.19億

2015年退役士兵能力提升支出為0.06億

2016年退役士兵能力提升支出為0.79億

2017年退役士兵能力提升支出為0.58億

也就是說在提高退伍士兵的就業能力上,基本上是沒有的,過去是安排工作,但現在社會與執政情況改變,到了現在連1億都沒過,均攤下來到每個人身上也就十塊多的培訓費用,所以可以反映出中共政府的確是老黃牛,不抽不走。

老兵問題在2014年就開始正式浮現,西安和深圳都有過,後來到2016年就是在北京徹底鬧大,2018年又出現了鎮江事件,其實反映出之前當局根本沒有認真考慮與對待過退役老兵問題,否則財政支出不會那麽難看。

然而,值得註意的是,即便這樣老兵在當局眼裏明顯也不是主要安撫對象,或者說當局壓根沒有把老兵當人。

我們看壹下行政事業單位離休的預算支出:

2012年支出2849億

2013年支出3208億

2014年支出3339億

2015年支出3990億

2016年支出4808億

2017年支出7579億

5年時間,有幾年壹直增速很低,然後突然暴增,不說退休人口是不是到年齡所以大幅度增加,但可以肯定在中共眼裏這些行政事業單位的人比老兵更需要維穩。

行政事業單位離休的預算支出在5年時間增幅高達270%,老兵連續鬧事好幾年,增幅也只有170%。

目前據我所知行政事業單位退休人口大概在1100到1300萬之間,老兵人數則從2012年的944萬下滑到現在的858萬。

如果從現在的對退役軍人的補貼來劃算人均能拿到的費用(包括了行政費,實際拿到手的可能更少,但方便計算壹並算入),從這個基礎計算的話,可以得到以下壹個結果。

老兵能直接從財政支出裏平均每年得到大概19521元,月均1626。這裏的計算包含了行政與非針對老兵費用,再考慮到不同出身老兵與安排撫恤不同,所以實際數字是低於1000元。

而且考慮到發放補貼是根據地方財政而定,但中央的轉移性支出又很有限,所以不同地區籍貫的士兵就有了相當大的待遇,有人之前也許拿三百到五百多,也有人可能拿壹千來塊。

這樣的情況下,沒有對比就沒有心理逆差,人和人都壹樣,卻有不同待遇,絕大部分老兵都年過三十,鬧事的壯年也在四五十左右,這個時候年輕留下壹身病,工作又難以跟年輕人抗衡。

更何況大部分年輕人廉價勞動力的工資都在兩千到三千左右,老兵們壹個月壹千多的補助,或多或少,也沒有工作,都不算得上很多。

國內生活過的人都應該清楚,三四千的工資與補貼,如果沒有房子,壹旦生病難以工作,會非常麻煩,而戶籍制度下大部分資源流入城市,很多人又被迫到城市謀生,城市物價又高昂,造成壹個困境。

所以目前中共在加緊對基層的安撫,試圖進行財富轉移與再分配來保證政權穩定,但事實上財力捉襟見肘,固然可以增加許多開支,但債務利息也是錢老虎,已經形成壹個無底洞,新計劃經濟與大清洗很可能會出現,從老兵事件窺探財政也能發現許多問題了。


639.中共高層希望看到中美之間的新冷戰嗎?



【問題描述】
近期的壹些新聞令人脊背發涼:
(VOA)美軍軍力指數報告:2019,中國、俄羅斯繼續是美國利益的最大威脅
(VOA)彭斯副總統有關美國政府中國政策講話全文翻譯
(BBC 中文)美國白宮內部最近壹次考慮停發中國學生簽證的討論再次因為經濟原因擱置,但是近期的壹系列跡象顯示,提出設法增加中國留美學生的限制,是現屆美國政府內部壹直存在的壹個傾向。
我個人認為中美新冷戰已經拉開了序幕,不知眾蔥油有何不同意見(本人歡迎不同意見)?
我的問題核心是,這場“新冷戰”(如果真是這樣的話),真的是中共高層希望看到的嗎?如果不是,為什麽中共從輿論和行動上仍然如此咄咄逼人?如果是,對中共政權有何好處(他們應該知道蘇聯解體殷鑒不遠)?

RaketenfaustOctober 08, 2018


中共高層只關心壹個問題,就是如何維持自己的統治,割壹輩子韭菜。所以對大部分中共權貴來說,什麽都不發生、什麽都不改變就是墜吼的。他們當然不希望和美國撕破臉。

但對於習近平則存在另壹個問題:他是靠權謀上位的,在黨內的根基太淺且樹敵頗多,需要煽動基層輿論來補充自己的基本盤。而他之前五年壹直把自己包裝成殺伐果斷的強硬派領袖,任何形式的示弱都有損於他的形象權威。

由於貿易戰和國內社會矛盾尖銳化,習近平最近正處於騎虎難下的狀態。他寧可國際碰瓷轉移視線,打腫臉充包子也要把戲唱完,不然壹旦權威動搖就可能自身難保。

美國主動發難對習來說是麻煩也是機會,成功轉移了壹部分視線,多少緩解了他的燃眉之急。但長遠來說,如果他無法妥善解決(基本上不可能)中美問題,那遲早還是會被清算。

641.品蔥是否應該主動擴大在社交媒體中的影響力?



【問題描述】
發現品蔥在facebook或者twitter上的出現頻率都不高,不知品蔥管理員或者活躍的品蔥用戶是否可以考慮建立壹些(不限於)facebook或者twitter賬號,推送品蔥上的精品問題和回答?


暗影蘿蔔October 08, 2018

剛來品蔥的新手發表壹些個人敝見

非政治因素:

壹個平臺就像壹款產品,也是有其定位的。不同的定位面向不同的市場。很多平臺降低身價面向大眾市場時,必然會影響其原本高端市場的受歡迎程度。比如知乎在線下做廣告也好,在應用商店花錢買排名也好,吸引大批用戶,可以說是向大眾市場打開大門,於是結果大家都看到了,很多用戶無法忍受低素質低水平的回答撤離知乎。知乎現在的古怪風氣,品蔥上也有人探討。

如果壹個中高端平臺或者產品非要面向大眾市場推廣,也是有辦法的,比如很多手機廠商的雙品牌戰略,即不影響高端產品庸俗化,也讓大眾產品沾染了高端產品的氣息。具體不再深入探討。

政治因素:

鑒於很多墻內的朋友對政治的認識不夠深入,充滿了盲目和各種稀奇古怪的心理,無法理性的探討政治(從很多Telegram群組裏的政治罵戰可見壹斑,因此很多群組管理員主動禁止了討論政治避免引起罵戰,本人也被禁言退群了好幾次),假如品蔥主動擴大在社交媒體中的影響力,可能會導致更多不理性的政治罵戰出現(盡管官方壹直在試圖減少),從而破壞整個社區的討論風氣。

以上。


642.槍桿子為何沒保住蘇聯?



老少鹹宜October 09, 2018
比起用馬列主義+2000年封建權術結合的中共來說,蘇共顯然是naive多了。

蘇共放棄了對軍隊的領導權。

蘇聯紅軍和中國工農紅軍的最大區別在於前者帶有壹定的國家軍隊的意味,而後者則是不折不扣的黨軍。

蘇共也曾經試圖在軍隊中引入政委制度,但是遭到了壹線指揮官的抵制。很明顯的政委的出現是要從指揮官手中分享權力的,再加上壹般政委都是從黨政部門調進來的,軍事能力不怎麽樣,因此指揮官們很不待見政委。蘇聯從誕生之日就陷入四面包圍,和白軍、周邊國家進行了長期的軍事鬥爭,因此壹線指揮官的聲望、地位都很高,因此為了照顧他們的情緒等原因,政委被撤銷,改為在軍隊中增加負責政治工作的副職。因此蘇聯紅軍中政委只在1918年到1924年、1937年到1940年、1941年到1942年這幾個時間段內存在。因此蘇共對於軍隊的控制力實際是很弱的,在蘇聯解體的時候軍隊沒有站在蘇聯政府這壹邊。

蘇軍或俄羅斯軍隊有過兩次決定俄國政壇的行為。

第壹次在1957年。這壹年,莫洛托夫和布爾加寧向赫魯曉夫發起挑戰,要求他下臺。蘇聯軍方首腦朱可夫站在了赫魯曉夫壹邊,不僅出動軍用飛機把分散在全國各地的委員代表運送到莫斯科召開了黨大會,並且在大會上指責莫洛托夫等人有跟隨斯大林搞清洗的罪責,明確表示“軍隊反對罷免提議”說出了“沒有我的命令壹輛坦克都不會動”的話,直接扭轉了形勢,保住了赫魯曉夫的位置。這是第壹次槍威脅黨的行為,遭到了蘇聯政府的強烈反彈。當朱可夫去南斯拉夫訪問的時候,政府罷免了他的職務,強行要求他退休,而赫魯曉夫沒有說話。

第二次在1993年。蘇聯解體之後,針對是要實行總統制還是議會制,俄羅斯爆發了府院之爭。葉利欽的總統府和全國人大之間爭執不下,到1993年發展到白熱化,雙方各自發布命令,完全無視對方的存在。1993年9月,葉利欽突然發表電視講話,宣布解散議會、廢除現行憲法,並頒布了自己擬定的憲法。這個行為遭到了議會的強烈反抗,議員們堅守在議會大廈--白宮(當時俄羅斯議會大廈也叫做白宮)中,通過了彈劾總統的議案。雙方僵持不下,都向軍方要求支持。最終軍隊中壹些人宣布效忠總統府,把坦克開到了白宮門口,強行驅散了議會的支持人群,向白宮開炮,並逐層占領白宮,最終議會被鎮壓。官方數據187人喪生,437人受傷,而民間數據表示僅死亡人數就超過2000人。因為葉利欽親西方的立場,於是這次炮擊白宮的反民主、反憲法的行為被西方國家選擇性無視了。軍隊裏面支持葉利欽的軍官得到了晉升,成為了日後俄羅斯軍隊腐敗的源頭。


643.如何看待現今對中醫的大興推廣行為?



Cyril WangOctober 09, 2018

我正好在學《中醫藥概論》,我來回答壹下這個問題。

先說中醫。中醫的立足點在於陰陽五行,而陰陽五行本身其實就是壹類哲學。哲學自然是可以指導中醫的,但哲學不應當成為中醫的具體依據。中醫將哲學當成了具體依據,將五臟六腑和陰陽五行強行對應,其中固然有壹些合理性,但更多的則是在造謠。

我提供壹個例子:我自己寫的陰陽五行作業。

陰陽學說

1. 陰陽對立制約 陰陽的對立制約,是指屬性相反的陰陽雙方在壹個統壹體中的相互排斥和相互制約。陰陽學說認為,自然界壹切事物或現象都存在著相互對立的陰陽兩個方面,陰陽雙方既是對立的,又是統壹的,統壹是對立的結果。 例:陰平陽秘,精神乃治。——《素問·生氣通天論》

2. 陰陽互根互用 陰陽之間的互根互用不僅體現於相對物質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而且還體現於機體的相對功能之間的相互依存關系。 例:氣與血、興奮與抑制

3. 陰陽消長平衡 陰陽之間的平衡,不是靜止的和絕對的平衡,而是在壹定限度、壹定時間內的“陰消陽長”、“陽消陰長”之中維持著相對的平衡。 例:氣與血(互根戶用)、寒與熱(對立制約)

4. 陰陽互相轉化 陰陽對立雙方,在壹定條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轉化,即陰可以轉化為陽,陽也可以轉化為陰。陰陽相互轉化壹般都表現在事物變化的“物極”階段,即“物極必反”。如果說陰陽消長是壹個量變過程的話,則陰陽轉化便是在量變基礎上的質變。陰陽的相互轉化雖然也可發生突變,但大多數是有壹個由量變到質變的發展過程。 例:重陰必陽,重陽必陰;寒極生熱,熱極生寒。——《素問。陰陽應象大論》(陰陽的相互轉化,必須具壹定的條件)

五行學說

1. 五行相生相克 五行相生的次序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相生關系又可稱為母子關系,如木生火,也就是木為火之母,火則為木之子。相克即相互克制和相互約束。五行的相克次序為: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

2. 五行相乘相侮 相乘即相克的太過,超過了正常的制約力量,從而使五行系統結構關系失去正常的協調。此種反常現象的產生,壹般有兩種情況: 壹是被乘者本身不足,乘襲者乘其虛而淩其弱。如土氣不足,則木乘土(虛)。二是乘襲者亢極,不受它行制約,恃其強而襲其應制之行。如木氣亢極,不受金制,則木(亢)乘土,從而使土氣受損。 相侮,即相克的反向,又叫“反克”,是五行系統結構關系失去正常協調的另壹種表現。同樣也有兩種情況: 壹是被克者亢極,不受制約,反而欺侮克者。如金本克木,若木氣亢極,不受金制,反來侮金,即為木(亢)侮金。二是克者本身衰弱,被克者因其衰而侮之。如金本克木,若金氣虛衰,則木因其衰而侮金,即為木侮金(衰)。

陰陽五行學說在中醫上的運用

1. 根據每種中藥對陰陽的補瀉作用,按照“不足者補之,太過者瀉之”建立對應關系,從而得出處方。

2. 就壹個臟器而言,陽亢必然導致陰虛,陰盛必然導致陽虛;但陽虛既有可能導致陰盛又有可能導致陰虛,陰虛既有可能導致陽亢又有可能導致陽虛五行中具有對立性的任 意二行,壹方陰盛,則另壹方陽虛;壹方陽亢,則另壹方陰虛;但壹方陰虛,另壹方既有可能陽亢,又有可能陽虛;壹方陽虛,另壹方既有可能陰盛,又有可能陰虛;五行中具有同壹性的任意二行,其陰陽的盛虛具有同壹性。

相生:肝木藏血以濟心火,心火之熱以溫脾土,脾土化生水谷精微以充肺金,肺金清肅下降以助腎水,腎水之精以養肝木。

相克:肺氣清肅下降,可以抑制肝陽上亢,即金克木;肝氣條達,可以疏泄脾土的郁滯,即木克土;脾的運化,可以避免腎水的泛濫,即土克水;腎水的滋潤,能夠防止心火的亢烈,即水克火;而心火的陽熱,可以制約肺金清肅的太過,即火克金。

母病及子:如母臟(肝)先病,然後累及子(心)臟,方法是要先補母(肝)。

子病及母:子臟(肝)先病,然後累及母(腎)臟,這種情況下壹般病情較重,就不是正常的相生(母及子)關系了。方法是先補“子”(母臟病重則要補母瀉子)。

虛實關系:虛者補其母,實者瀉其子。如腎(水)虛,要補肺(金),肝硬化是肝(木)的實證,要瀉其子心(火)。 相乘或相侮:肝病傳脾,使脾虛弱,即木乘土;而脾病及肝,即土侮木;而肝脾之間的相互病理影響,則為木郁土虛或土雍木郁。肝病影響了肺,即木侮金。



縱觀以上,大部分都是在講述哲學,結果卻將哲學和中醫強行對應,從這裏就能看出中醫本身的片面性。

此外還有精氣血津液,這壹點相比於之前的陰陽五行可以算是進步的,但是仍然無法破解其中的想象性。同樣,我舉個例子:氣分為原氣、衛氣、營氣和宗氣,這壹點很明顯就是中醫生造生分出來的。

究其原因,是在於中醫很早就拋棄了解剖,而采用望聞問切的方法進行診斷和總結。望聞問切比起解剖具有更大的偶然性和個例性。這點在中藥藥方方面也有體現。

來到中藥方面。

部分中藥是有用的,比如季德勝蛇藥和雲南白藥,在藥理學上都是得到證實的。甚至於大部分藥方的藥,對於極特殊的病例也是有效的。但是,請註意這個“極特殊”字眼。藥方通過望聞問切得出,而望聞問切的普適性是極低的,也就是說,同樣的藥方對於相同病癥的不同患者,治療的效果也會不同。這也是這麽多年以來普適性中藥的出現較少,而即使是這些普適性中藥,其副作用也普遍偏高的原因之壹。

此外還有壹個方面,就是水質土壤對於中藥材生長的影響。不同地區生長的相同藥材,其特性很可能也會不同。

總結

總的來說,中醫藥本身的有效性,和醫生素質是分不開的。在大陸無法做到提高醫生素質,建立起有效且全面(不僅包括病癥,還應包括患者個人情況)的數據庫的前提下,強行推廣中醫藥是不負責任的做法。我比較支持中西醫結合,但我希望的是西醫將中醫往現代科學的研究方法上引,早日讓中藥進行成分測定、雙盲實驗和藥理學研究,這才是中醫藥想要發展必須要走的路。

644.孩子在墻內上小學,如何避免被洗腦?(2)



RaketenfaustOctober 09, 2018
洗腦的克星是邏輯思維和懷疑精神,教孩子不要盲信,學會有邏輯地分析思考即可。

我這個在中南海墻根底下上小學的都沒被洗腦,怕什麽。


645.專欄文章: 淺談民主(3)──何謂法治?何謂法制?



信仰民主者October 09, 2018
無論螢幕前的朋友來自哪裏,妳好。

上次和各位提到了各種不同的法律,並大致介紹了憲法與行政法兩種,希望各位朋友能有所收獲。這次想和大家談「法治」及「法制」,雖然發音壹樣但意義完全不同。

先分別節錄兩者的維基百科段落,再來開始談。

法治:

法治(英語:rule of law),是與人治相對立的壹個概念。與法制不同,法治指以民主為前提和基礎,以嚴格依法管治國家為核心,以制約權力為關鍵的社會管理機制、社會活動方式和社會秩序狀態。法治的內涵,不單是要求所有人民守法,更側重於法律對政府權力的控制和拘束。
──節錄自維基百科《法治》條目

法制:

法制,以法而治(英語:rule by law),又稱為以法管治、以法制民,為區別與法治,而簡稱法制。是壹種對法律存在目的的認識和信念,即法律是政府管理國家、管理社會的工具,制定法律以管束人民。把法律當做統治工具的政府會侵犯公民權利,而對應的法律應被廢除並停止執行。以法統治與保護民主自由的法治也是有區別的。
──節錄自維基百科《法制》條目

維基百科講得非常詳細,不過還是讓我用壹句話解釋:

法治是所有人,無論其身分高低、貧富貴賤、權力強大與否,都要遵守法律的壹種概念。

法制是握有權力者對無權力者彰顯統治的壹種表現,同時也是權力者支配社會及個人的工具。

看到這裏,應該會有人疑問,法律本來就是所有人都必須遵守的吧?

並非如此,法制先不說。以法治國家而言,即便是二十壹世紀的現代,也總是會有人或是組織,因為某些原因,而認為自己不受法律束縛,淩駕法律之上肆意違反。這種行為和認知可因教育、政治制度、司法體制健全而減少,但無法杜絕,無論是東西方國家皆可見。(註壹)

接著繼續談,兩者看似壹樣,本質上卻完全不同:

法治是法律在人之上,所有人都要遵守法律。所謂的所有人包括了這個國家裏所有的人:手握大權的官員、富有的資本家、普通的平民、貧窮的乞丐。例如「不準在橋下乞討」這條法令。(註二)

法制是法律在統治者之下,但人民必須守法。法律在統治者之下,也就是說統治者或行使其意誌的政府,其權力不受法律約束,權力沒有上限也沒有邊界,而本應受法律保護的人民變成了被法律管理的群體,受統治者的肆意操弄。

那麽講到這裏,就要說最重要的部分,為何需要民主才有法治?難道專制就沒有法治嗎?

很不幸的,由於缺少制衡官僚的方式,以及行政權的必然獨大。專制之下絕無法治,法律充其量不過是掌權者的工具和玩物,範例在專制國家比比皆是。(註三)

那麽這次專欄就到這裏結束了,希望各位能夠了解法治與法制是什麽,也能夠更加理解兩者的不同。



註壹:2016年,美國總統大選候選人,希拉蕊·柯林頓於她的私人電子郵件信箱進行官方通信,而不用在美國聯邦政府的伺服器上的官方國務院電子郵件帳戶,違反了聯邦法律及美國國務院程序。

註二:從法律上而言,「不準在橋下乞討」這條法令,不僅是限制乞丐不準在橋下乞討,官員或資本家乃至平民也不行。

註三:於1948年5月10日至1991年5月1日,中華民國政府實施《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期間,造成行政壹權獨大,國民黨壹黨專政。而在敗退至臺灣後,於戒嚴時期未經司法審判便大量逮捕,乃至處決不合政府意誌的異議人士,僅少數人勉強有看似公平的審判。政府只視法律如工具般,使用需要的部分,無視不利的、用不到的部分。

648.為什麽PRC公安部戶籍查詢系統以及三大運營商要設置針對省部級之上的高官的專用“紅名單”?



【問題描述】
關於PRC的戶籍制度,我不多做解釋了,請外國友人自行放狗搜索。
公安部戶籍查詢系統的“紅名單”指的是省部級高官級別之上的人及其家人的戶籍不允許公安部副部級以下警員查閱,如果查閱會在展示出來的資料頁上顯示“無權查看”。這個消息妳搜索是搜不到什麽東西的,但是如果妳有體制內警員朋友問壹問他就知道真假了。
PRC三大運營商(電信、聯通、移動)也同樣設有“紅名單”,但是範圍比公安部戶籍查詢系統的“紅名單”範圍略廣,其作用是在名單內的人絕不會接到騷擾短信、騷擾電話。不僅省部級高官及其家人會被自動加入,投訴運營商過多發送騷擾短信的客戶也會被加入其中。
我的問題在於,有關部門設置“紅名單”的動機何在?

辨證地看問題October 10, 2018


其實這種名單可能在各行各業、各個國家都有吧,賓館飯店可能有關註(VIP)顧客名單、發送垃圾郵件的也有不能發的域名。

我分析這樣名單的形成有兩大成因:

壹是壹些權利和保護本來應該適用於所有人,如個人隱私和不被垃圾郵件騷擾,但是如果真的讓所有人都享有,壹些業務就無法進行,所以只能搞個排除名單,讓需要享受這些權利的人加入。當然這放到中國就變了味,特權階級被自動排除了。

舉個例子吧,很多國家是允許電話推銷的,但是民眾也可以把自己的號碼註冊成禁止推銷,如果還有推銷打,那就是違法。

有趣的反例是英國的National Health Service數據全國聯網以後,有醫生護士去查名人(包括當時英國首相)的醫療數據。最後NHS不得不把醫療信息分為基本和詳細,後者不再聯網,前者也可以由患者申請刪除。

二是怕麻煩,因為妳要對某些人“壹視同仁”了,他們就會鬧,最後不僅本來合理合法的操作得撤銷,還得賠理道歉。正常的比如有些客人有潔癖,酒店可能就會特別備註要打掃幹凈啊。不正常的比如中國的特權階層可以直接不吃罰單,因為開了也白開。


649.中國經濟成果多大成分歸功於中國的政治體制?



沖田桑大勝利October 10, 2018

錯誤歸因

妳從兩個事物可能存在相關性,就得出壹個事物是造成另壹個事物的原因。 妳看到了兩個事物同時存在,就覺得其中壹個事物是另壹個的起因。妳的錯誤在於,同時存在的兩個事物未必有因果關系,可能這兩個事物有共同的起因,或者兩個事物根本沒有因果關系,它們直接的共存只是巧合。壹個事情比另壹個事情先發生同樣不能說明兩個事物肯定存在因果性。 例子:小粉紅認為中共上臺以後人口暴漲,得益於中共領導。實際上,二戰以後絕大部分國家的人口都暴漲了,這得益於科技的進步而不是某個政府的領導。


650.《2014年哈爾濱在囚犯人越獄事件》後續發展怎樣了?



【問題描述】
當時高玉倫,王大民,李海偉三個人,殺了獄警,越獄成功.結果三個人都在不久之後就被逮捕.然後兩年後,也就是2016年,判了王大民,高玉倫死刑,李海偉無期,但是直到今天,還沒有任何新聞播報高玉倫和王大民被執行死刑.印象中,歷史上任何壹個驚天大案,案犯被執行死刑,都會播報.難道說二審宣判之後,到今天還沒執行嗎?

Cyril WangOctober 10, 2018


從可知的信息裏說,是這樣的。兩位死刑犯直到今天仍未執行死刑。也就是說,二審宣判的803天後,這兩位死刑犯仍然沒有被執行死刑。

谷歌檢索了近壹年關於三人的新聞,基本上只是零星出現,最近的淩源越獄案才讓這起案件重現江湖,不過也就是出現在盤點中,對於三人的後續沒有任何報道。

事實上,這起案件所能看出,看守所的漏洞是極多的。我這裏引壹篇人民網的報道,新聞來源是北京晚報。延壽縣看守所漏洞太多受質疑

1 其他的警察在哪裡?

據警方內部人士介紹,在押人員從看守所出去,需要經過幾道關卡。壹個監區分為若幹個監舍。監舍門需要民警打開,出了監舍門,還有壹道門,有民警值守(壹般為兩人)。再往外走是監區大門。出了監區大門,就進入工作區,這裏有武警值守。

《看守所執法細則》規定,夜間無特殊情況,不得打開監舍,壹般也不會提訊嫌疑人。“如遇緊急情況必須打開監室門或者進入監室的,必須有兩名以上民警進入,並經帶班所領導批準,通知駐所武警中隊”。

山東省壹看守所負責人指出,從公開的案情來看,三名在押人員是殺死壹名監管民警後逃走,“按規定,看守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不允許壹個巡視民警值班,必須確保每個區域必須有兩名以上民警值班。”那事發時,其他民警在哪裏?

2 逃犯警服從哪來?

三名在押人員出逃時,身上都穿有警服。長期從事監所管理研究的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副教授程雷介紹,按照規定,監所內要有24小時的巡查和監控,還要進行交叉檢查;進出監所大門都有武警哨兵,出入監所不能只看制服,必須查驗證件,此案件在這個環節上有疑問。另外,他們的警服在戒備森嚴的看守所是如何獲取的,這也是焦點問題之壹。

3 重刑犯手銬腳鐐如何打開?

三名在押人員都屬重刑犯,王大民涉嫌故意傷害致死未判決;高玉倫犯故意殺人罪已判死刑,正在復核期間;李海偉涉嫌故意殺人,尚未判決。

看守所條例規定,看守所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對已被判處死刑、尚未執行的犯人,必須加戴械具。雲南淩雲律師事務所趙興祥介紹,戴手銬腳鐐增加了脫逃的難度。壹個監舍中壹般關押若幹人員,重刑犯脫逃,需要打開手銬腳鐐,這壹過程,會有人知道。而且,死刑復核期間的在押人員,晝夜有人盯防。“如何打開的手銬腳鏈,疑問待解。”

4 重刑犯如何逃脫層層關卡?

視頻截圖上看到,從4時44分27秒到4時45分20秒,三名在押人員分別從監區的大鐵門出來,向監區外走去。北京市公安局壹位熟悉看守所的民警提出,嫌犯為何能突破重重關卡?“壹般看守所,僅監區外圍就有幾道門,而且每次只能打開壹道門,其余的大門必須等這道門關閉後才能逐壹打開。”這位民警說,在壹些看守所裏,監室大門被設計成“AB門”,即兩道大門只能按先後順序打開,不能同時開啟,有的看守所監室大門除了有鐵鎖外,還配備了電子鎖,也必須按順序打開,壹旦有人破壞將立即報警。山東省壹看守所負責人告訴記者,在押人員脫逃肯定是管理上出了問題,而且不是壹個環節出問題,是若幹環節都出現了問題。

651.如何評價CCTV最新的習近平語錄《平語近人》系列節目?

由中共中央宣傳部、中央廣播電視總臺聯合創作的《百家講壇》特別節目《平“語”近人——習近平總書記用典》將於8日至19日在央視綜合頻道晚間播出。節目從習近平總書記壹系列重要講話、文章、談話中所引用的古代典籍和經典名句為切入點,旨在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生動闡釋與廣泛傳播。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介紹,節目分為《壹枝壹葉總關情》《治國有常民為本》《國無德不興》《國之本在家》《報得三春暉》《只留清氣滿幹坤》《絕知此事要躬行》《腹有詩書氣自華》《惡竹應須斬萬竿》《天下之治在人才》《咬定青山不放松》《天下為公行大道》12集,由“原聲微視頻”“思想解讀”“經典釋義”“現場訪談”“互動問答”“經典誦讀”六個環節供跪舔。


大家評下還有救嗎?

陳士傑 October 11, 2018

謝謝邀請

我相信我們的黨總有壹天將會作出這樣的歷史性決議:永遠永遠地嚴禁個人崇拜。因為壹搞個人崇拜,就根本談不上什麽民主,談不上實事求是,談不上解放思想,就必然要搞封建復辟。其危害之烈,莫此為甚!

胡耀邦



網友說的對,確實是沒救了,包子已經進入癲狂狀態了。

為了回答這個問題,我在YouTube上看這個節目的第壹集,真是壹陣壹陣的反胃惡心想吐,該節目和春晚壹樣,有催吐減肥省糧食的功效,刷新了我對“拍馬屁”所理解的下線。恍惚間我以為是在看朝鮮中央電視臺在吹捧金三胖,看的時候我壹直覺得,主持人和嘉賓差不多就要在臺上跳忠字舞了。

我真是挺佩服央視的支持人和現場的觀眾的,竟然還能壹般正經的把節目錄下來,忍住沒有吐。看到後半截,王立群竟然上臺了,我之前還看過王立群關於劉邦的傳記,現在看他如此的諂媚習近平,真是令人作嘔,刷新了我對無恥文人的下限。王立群也七十多歲了,有必要為了點錢,拉下老臉來給習近平拍這種低劣的馬屁嗎?可見當今中國的文人哪有壹點的風骨呀,都是要錢不要臉的家夥。

由於習近平這個初二博士的紅衛兵二桿子,非常喜歡享受那種山呼萬歲的感覺,所以“上有好者下必甚焉”,宣傳口的馬屁精們就開始使了勁的造這種不入流的東西。說實話,這種下三濫的東西,也就習維尼的包子時代出現。現在不要說和鄧胡趙的八十年代比了,就連江朱胡溫時代都差遠了,江朱胡溫他們肯定不會允許CCTV上出現這種腦殘的東西。

如果說共產黨是壹個流氓,那麽江朱胡溫時期是給這個流氓穿上了壹套西裝,乍壹看還有點像文明人。在包子領導下的中共,已經放棄偽裝君子了,直接撕開西裝,然後高喊“我是流氓我怕誰”。

只能說習時代的中國在開大倒車,逐步進入文革化以及西朝鮮化。講白了,其實這種節目完全都是起到反宣傳的作用,簡直都是丟死人的了。王滬寧的文化水平說明也是很低的,這種弱智的宣傳品怎麽能讓它發行呢?

習近平如果再這麽作下去,不久的將來,《習主席語錄》將會成為中小學生的政治課教材,《習語錄》內容將會加入中高考的政治卷子中。

習近平真的是沒救了,現在他徹底沒機會做蔣經國了,目前看來,包子肯定不得善終了,最好的歸宿就是心臟病突發死在任上。

“習主席萬壽無疆,王副主席永遠健康,栗委員長比較健康,劉副總理勉強健康”將很快成為小粉紅們的新口號。

袁騰飛說過的壹段話很有道理:“所有獨裁者都是心裏不健康的,而且都是弱智。為什麽呢?天天有人說妳英明,沒有壹個人不說妳英明,妳就認為自己是最英明的。沒有壹個獨裁者能做出合理的判斷來。老是有人喊妳萬歲,妳就真以為自己萬歲,什麽東西才能萬歲?王八才萬歲呢!”

最後再次勸包子幾句:“習近平,悠著點,妳是習仲勛的兒子,不是毛澤東的孫子。妳要是再這麽作下去,死的肯定比齊奧塞斯庫還難看。”



652.美國有沒有專門的華人圖書館?如果辦壹個可行性怎麽樣?(不壹定要盈利)



無良tomOctober 11, 2018
私人中文圖書館我不知道,但是有東亞圖書館。

北美地區東亞圖書館的興起始於壹戰與二戰期間。壹戰以後,西方逐漸認識到亞洲特別是中國在世界舞臺上的崛起,中國研究逐漸成為學者關心的話題,美國各主要大學紛紛開設相關課程,研究東亞與中國。二戰以後,美國徹底擺脫了孤立主義的傳統,開始在世界舞臺上起引領作用。在美國各大學、聯邦和各州政府以及各種基金會的支持和資助下,中國研究更為迅速地發展,各研究型圖書館紛紛增設東亞圖書館,而相應的中文館藏也開始迅速增加。其中最為核心的幾家東亞圖書館,於1949年前後自發組建了“美國及國外東方文獻全國委員會”( the National Committee on Oriental Collections in the U.S. and Abroad),這壹組織也是北美東亞圖書館委員會的前身。 1995年前後,原有的、松散的行業組織正式更名為北美東亞圖書館委員會,隸屬於亞洲學會,入會會員逐漸發展到53家東亞圖書館,遍布於美國與加拿大的主要研究型大學。

根據美國研究圖書館協會(ARL)的統計數據顯示,在北美地區館藏總量居前5位的大學圖書館,即哈佛大學圖書館、耶魯大學圖書館、加拿大多倫多大學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和密歇根大學圖書館均設有自己的東亞圖書館,通過收藏中文文獻為該校的研究者提供服務。東亞圖書館之間通過 Ivy Plus開展館際互借,互借的圖書館範圍包括哈佛大學圖書館、耶魯大學圖書館、普林斯頓大學圖書館、哥倫比亞大學圖書館、康奈爾大學圖書館、布朗大學圖書館、賓州大學圖書館、達特茅斯大學圖書館、麻省理工學院圖書館、芝加哥大學圖書館、斯坦福大學圖書館、杜克大學圖書館以及霍普金斯大學圖書館。

從中文文獻的館藏數量來看,北美地區的53家東亞圖書館館藏總量達到10617036冊/件,已相當於我國國家圖書館館藏總量的三分之壹,且每年以20萬冊/件的速度在逐步增加。北美地區東亞圖書館的中文文獻資源采購已經遠遠超過歐洲地區,成為除中國外世界範圍內規模最大的中文圖書收藏地區。

購書經費上,53家北美地區東亞圖書館的總體經費約達到7119966美元,其中經費超過50萬美元的東亞圖書館有4家,采購經費在30萬至50萬美元之間的有5家圖書館,10萬到30萬美元之間的有10家圖書館。

近年來,北美地區東亞圖書館的電子資源經費逐年提高,圖書館正在加快從傳統的紙質圖書館到現代化的數字圖書館的轉型。據北美研究型圖書館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0年114家研究型圖書館的數字資源總量約占到館藏總量的62.24%以上,預計2015年將達到 67%的平均值,有些大學圖書館如芝加哥大學分校圖書館的電子資源已經達94.48%。


653.妳對言論自由標準是什麽?粉紅口中的言論自由是什麽?

我最近看了墻內壹則新聞,是壹個美國明星,因為對性騷擾事件發表的不良言論,從而引起網上的指責,要求刪除戲份的事情。
但是墻內就有這麽壹群聲音,馬上響應,冷嘲熱諷美國沒有言論自由,真的讓我長了見識
難不成妳們認為恐嚇、刪帖、禁言和請喝茶都不是問題,但是人家美國,刪個公眾人物的戲份,妳們就馬上不樂意了?控訴美國沒有言論自由。
所以我今天,特邀粉紅群體,也歡迎廣大蔥友來告訴我,妳眼裏的言論自由,到底是個什麽標準?那妳們又如何看待,墻內的言論自由和美國的區別?

壹次30分鐘October 11, 2018

和問題沒有直接相關。但是我想指出的是言論自由除了說的壹方之外,還有接收的壹方。如果壹些言論妳不感興趣或者覺得毫無道理,那自然可以無視,反駁之。如果妳被他們說服了,那按著做也沒有任何不當。

很多時候呢,壹些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或總是誤以為別人缺乏獨立思考的能力,以及自主性,或誤以為別人都缺乏自主性。他們壹般都很難理解言論自由還有另外不發聲的壹半 ——即聽到這些言論的壹半。他們認為,只要說話壹方聲音大,聽的壹方便會去做,而不會有不被大眾綁架的獨立性。他們於是對說話壹方非常苛刻,要求他們必須說出"正確"(無論是否客觀)的觀點,而不是說出說話人的觀點。壹旦說話壹方說的話不"正確",他們就會驚慌,進而懷疑允許他們說話這壹點的正確性。

這些例子有不少。例如,在壹些BLM的遊行中,或者壹些拒絕融入現代社會的人的示威中,經常會出現不被大眾接受,客觀來看也很缺乏正當性的觀點。不少人就開始嘲諷這是"言論自由的惡果"。殊不知他們有他們說,我們有我們做,根本就不會有多少人理睬他們。

當然,輿論壓力這件事客觀存在,人的獨立性也是有其局限的。完全不被輿論影響,或者不在輿論面前讓步,確實不是百分百的事情。然而,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去支持被輿論不正當地(根據我們的獨立判斷)打擊的人,替他們去反駁說話的人,而不是讓說話的人閉嘴。

這也側面說明了言論自由的第壹步應該是獨立的思考和判斷。


654.坐飛機壹遇到氣流顛簸就非常緊張怎麽辦?會出事嗎?



yukojunOctober 11, 2018
其實是壹點事情都沒有的,飛機上也有氣象雷達,看到有不正常的天氣的地區,都會提前繞過去的,還有壹個不穩定因素就是晴空亂流,這個問題到現在也沒有好的提前探知的辦法,但好在壹般都不是特別嚴重,只要隨時系好安全帶就沒有問題的。

但是雖然話是這麽說,我也和題主壹樣很怕顛簸,飛行恐懼癥,我的辦法是可以在坐飛機前吃壹粒安定,上飛機就睡就會好很多,或者去找心理醫生聊壹聊

希望對妳有所幫助

655.有哪些體驗特別棒的鼠標和鍵盤?



白蘿蔔October 11, 2018
我用鍵盤鼠標有30年了,應該有點發言權。小時候練打字是在機械式打印機練的,手指肌肉纖維粗,壹般的薄膜鍵盤壹來手感奇差,二來力氣太大磨損非常嚴重。羅技的鍵盤從50塊左右到600塊的都買過沒有壹款稱心的,中間還自己嘗試用縫紉機油,矽油增加潤滑性,但是結構關系始終用的不爽。單純從手感上來說微軟的普遍要略好。但是微軟近年老搞超薄超矮的鍵盤,完全無愛了。下面例舉我用過的堪稱神器級別的鍵鼠,大部分恐怕是買不到了,mark壹下也算是緬懷。

薄膜鍵盤:NMB家的OEM鍵盤,壹般都是從主機上面拆下來的,電腦城偶爾會有來路很奇怪的貨。我當時15塊買的,是唯壹壹款能夠扛得住我的蹂躪的鍵盤。現在10年多了,還依然健在,因為輕,需要帶出去或者搞家裏的NAS的時候還在用,鍵帽已經磨的看不清了,手感其實也很奇怪,完全磨成契合我手指形狀了,其他人用應該會很奇怪。性價比簡直比其他的高幾個數量級。最多的時候家裏屯了10個。後來因為壽命實在太長,陸續送人了,手裏只剩下壹兩個了。

機械鍵盤,最舒服的:Rosewill茶軸。噪音好大,現在用在辦公室裏面惡心其他人。在這個鍵盤上曾經達到過370 key per minute(文章必須很熟悉)左右。打的飛起的感覺比打飛機還爽。但是品控非常糟糕,至少有10個鍵我重新做了潤滑,還有3-4個鍵銼了鍵帽,最討厭的是USB接口虛焊,全拆開來自己焊了壹遍才能穩定使用。另外壹個優點是支持PS/2,絕無沖突。還有個缺點是太太太沈了。

還是機械鍵盤,USA Filco Ninja Majestouch-2。在家裏用。鍵的字在前面而不是上面,不存在被手指磨花的問題。品控那是談笑風生,比Rosewill高到不知道哪裏去了。我大概只改了壹個Shift還是Ctrl來著,用小指根部壓不舒服。不支持PS/2。手感比Rosewill略差(同樣是茶軸,不知道問題在哪,就是略微有壹點點不夠滑的感覺,好像前戲沒到位那個感覺),優點1是品控,2是不知道為什麽同樣的軸噪音要小壹點點,可以說剛剛好,自己不會聽不見,又不會太擾民。這個我能勉強打到340KPM左右,達不到飛起來那個Trance,就差那麽壹點點點。拿來編程富富有余,只是論壇回帖沒有那麽指點江山,縱橫捭闔的快感。綜合來講如果不會特別願意折騰,這個要更好用壹點。重量剛剛好,不會被輕易撞到來回亂跑,也不會拿都拿不動。

鼠標,激光:OCZ Behemoth Laser Gaming Mouse。我靠,第壹次用的時候感動的流下眼淚(看我前面的描述妳知道我對鍵鼠有多挑剔),無論是重量、質感、按鍵回饋、靈敏度、耐臟程度和手感全滿分。自己可以調整配重,壹鍵調整DPI。唯壹的缺點,停產了,買不到。

鼠標,LED光電。Microsoft Sculpt Ergonomic Mouse (不是sculpt comfort別買錯,像個大饅頭那個就對了)。勉強可以及格(大部分羅技鼠標我根本沒法用)。優點,無線,不是特別挑桌面,手感舒適,人體工程學對腕子友好,按鍵反饋還行,滾輪稍微壹點差還能將就,重量基本滿意。缺點,材料有問題,出汗多了會脫膠,挑桌面,我壹個三聚氰胺顆粒表面的桌子怎麽看都不應該有問題就是會亂跑。DPI不能調。在Linux下面有Bug,滾輪失常,需要拔下來再插壹次。

656.中國經濟形勢在今後壹年內是否會急轉直下?

1、中國短期內經濟會怎樣?
2、在大陸內遭遇經濟危機和社會動蕩,應該如何存活?
3、目前應該買美元還是黃金?還有其他什麽需要買的嗎?
4、是否有其他需要註意的事項。

PygmalionOctober 12, 2018


1、中國短期內經濟會怎樣?

補充樓上,幾個比較靠譜的小層面推測:

a. 消費降級,口紅效應。看看拼多多和瘋狂盈利的榨菜廠家。

b. 上門板,外匯管制,資本出逃管制,不用舉例了吧。。

c. 頻繁金融產品違約/甚至小銀行破產,各種手段減少債務,甩鍋民眾

d. 尋找氣孔(外匯,增長點),比如開放金融保險,關鍵部門外資持股(已有相關報道),這裏還包括自貿區,1帶1路,不排除可能賣國行徑,

e. 以現代金融方式兼並大型私企,想想馬雲正當壯年辭職……

f. 本幣貶值,物價擡升。

g. 繼續打老虎(不壹定非得是貪官,明星,黑幫,老九皆可),樹立階級敵人總之轉移矛盾隱藏自己,不排除尋找新的執政合法性的企圖,包括戰爭。

h. 繼續”精準扶貧“,時不時為最下層釋放足夠存活的福利,此乃黨國立國之本。

I. 私以為包子不會妥協,示弱怕是會削減權利,影響聖人形象,壹旦倒臺萬劫不復。可能會破罐破摔,靜待G20。

外貿,投資,內需 看壹遍哪裏還有支撐點存在?

2、在大陸內遭遇經濟危機和社會動蕩,應該如何存活?

既然說存活,那就盡量少負債,盡量持有現金(最好是外幣)/ 物資,盡量避開割韭菜的坑(股市,金融……),能逃則逃……最後只能看運氣了。



3、目前應該買美元還是黃金?還有其他什麽需要買的嗎?

美金,日元也可考慮,然而怕是不容易買到了,再就是有條件買剛需的物資吧,怕是要漲。

黃金不好說,私以為如今黃金更多的是普通商品,已經不是以前認為的高保值,近乎壹般等價物了。



4、是否有其他需要註意的事項。

全民或許都該反思(包括答主),何以至此,只為求生骨氣何在,以及還能做點什麽。

657.全球變暖的現狀和原因到底是什麽?



三頭蜂 October 12, 2018
目前學界的共識是“全球變暖存在,且人類活動極有可能是導致全球變暖的主要原因”,對於這點,學界並無爭議。

除了這個公眾輿論外,還有其他的假說嘗試解釋全部或部分的全球溫度升高的原因。某些假說如下:

全球溫度升高仍然屬於自然溫度變化的範圍之內。
全球溫度升高是小冰河時期的來臨。
全球溫度升高的原因是太陽輻射的變化及雲層覆蓋的調節效果。
全球溫度升高正反映了城市熱島效應。因為很多都市都在人口稠密或正在擴張的地區。
不過全球變暖目前爭議還是比較大。美國不滿發展中國家能夠免除京都協議書的約束,並且以這個為拒絕簽署協議書的理由。在西方社會中,相比美國,歐洲有很多人接納了人類對氣候的影響及努力對抗變暖這些說法。其他爭論焦點則在於壹些新興工業國家如印度及中國在控制排放的力度應該有多大。2007年,中國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已經超越美國,中國稱因為中國人均排放量是美國的三分之壹(2010年),不過總量是美國的兩倍,所以在減排上沒有很大責任, 但是中國人均排放是印度的四倍。美國稱如果他們必要承擔減排成本,中國也要。印度也快將成為工業排放的大國之壹,將會與中國壹樣面對同樣的問題。

不少公司和團體組織設法削減全球變暖,為全球變暖的削減與緩和提議了某些戰略戰術,包含:倡導使用生物柴油、風能、太陽能、核聚變、純電動車、混合動力車輛、碳稅、人口管控策略等。許多環境小組鼓勵單獨行動抵抗全球變暖,經常瞄準消費者,並且有對氣候變化的業務商業活動。

京都議定書

關於參與全球變暖的主要世界性國際協議就是在京都協議書。京都協議書是1997年討論聯合國氣候變化應變中心(UNFCCC),批準這個協議的國家承諾減少排放二氧化碳和其他五種溫室氣體,如果他們繼續增加排放這些氣體,他們就會受到其他國家的譴責。萊比錫宣言於1995年簽訂,大部分科學家認為二氧化碳的增加不足以引致全球變暖。

科技

Raymond Kurzweil在美國國會軍隊科學顧問委員會面前作證,他在納米科技科學看到可觀的潛力可解決重大全球性問題,例如氣候變化,即納米科技可能將全球變暖問題逐漸解決。 Raymond Kurzweil在其於2012出版之作品How to Create a Mind壹書中預測,以科技進步的速度,屆公元2040時的人工智能將強大到足以解決全球變暖。

659.專欄文章: 壹點無用的隨想



Cyril WangOctober 12, 2018
知乎的極端化讓人生厭,對於共產主義和自由主義,對於民主和權威,對於多邊主義和單邊主義,對於臺灣、新疆、西藏、南海問題,對於馬克思、列寧、斯大林、丘吉爾、林肯、特朗普、毛澤東、江澤民、習近平、趙紫陽、胡耀邦、鄧小平,甚至於對於勒布朗詹姆斯和滅霸,都是如此。

品蔥其實也壹樣,我其實也壹樣,人其實都壹樣,看慣了壹樣東西就不喜歡別的了。

大圈子在大圈子裏專制,小圈子在小圈子裏專制。

當然,我也在玩專制,在我的隨想裏玩專制。

我經常說,那些借著大陸紀念人倫悲劇和侵略戰爭,作大陸和國民黨文章的人其實並不可信。因為他們壹旦看到了民主的弊端,壹樣會倒向威權甚至於集權。

幾天前我寫過壹段話: “我舉個例子。我現在說“他堅持不傷害別人,盡管他知道別人會傷害他”和“他知道別人會傷害他,但他仍然堅持不傷害別人”。前者會被人們認為活得通透並且保持善良,後者就成了聖母和不諳世事。妳讀史書的時候,就會有很多的時候陷入這樣的矛盾裏。比如裕仁,人們爭論他有關於侵華戰爭的罪愆和戰後的神武景氣的貢獻的孰大孰小。再比如那輪太陽,人們也會爭論他偉大的戰略眼光和與大國博弈時的巧妙策略,以及他的戀權、個人崇拜、無序的政府體系和混亂的私生活。歷史觀是意識形態的表現,可歷史不是。當然,沒有人能夠中立的寫史,從來都沒有。”

我壹直都是這樣相信的,我也壹直在壹邊倒。我的中立來源於在無數件小事上的壹邊倒。

接下來的日子裏,會在專欄寫幾篇關於高中化學競賽和無機化學的文章,有機也會涉獵壹些,但不會很多。

基本上我雖然喜歡政治,但和工業黨差不多,在虛構完美的體制,甚至於回避他們。

661.知乎上那麽多愛國人士不是應該讓中國變得更好嗎?為什麽壹揭TG的黑暗壹批評TG他們就會反擊?



查查October 13, 2018
有壹部分也是海外民運的不理智造成的。

即使是品蔥,無腦反共的也不在少數,更有很多反共人士夢寐以求著中國分裂,來場大動亂,甚至罵中國人是豬。中國發生不好的事情壹律怪共產黨,恨不得美國早點打過來統治中國。甚至有人希望能夠通過動亂消滅壹部分中國人口來達成民主。他們不僅是反共,更是反中國,反中國人,那麽讓中國人反感就壹點都不奇怪。

這麽多年,號稱追求民主的組織層出不窮,法輪功,疆獨藏獨。。他們在批判共產黨的時候說的吐沫橫飛,但是我尚沒有看到有組織或者個人能夠理性提出壹個完善的,適合中國的方案,如何民主,如何解決中國的問題。民主成功的國家有壹些,是民主國家卻仍然政治經濟壹團糟的國家也不少。劉曉波的零八憲章為什麽得不到支持,因為很多人看了之後覺得是空談,並不是壹個好的解決之道。真正為人民著想的,不應該思維截止於如何把共產黨趕下臺,而是妳得先提出壹個適合中國的,比共產黨更好的方案,而不是什麽簡單的學美國,學臺灣。我懷疑壹部分反共人士並非真正為了中國人追求民主自由,而是痛恨共產黨分贓不均,他沒能躋身既得利益的人群。

我認為壹個理性的民主人士應該能理性,辨證地看待政治問題,對某壹種政權的無腦黑或者無腦粉都是腦殘行為。其實國內的很多粉紅,在別人能理性地,有證據地提出共產黨的弱點時是會接受的。而某些反共民主人士從不接受共產黨的優點和民主的弱點。很多人已經離開祖國多年,對中國的現狀了解僅限於國外媒體的片面,負面報道以及壹些反共人士的以訛傳訛,並且認為所有支持共產黨的人都是被洗腦了,都是五毛。根本上來說他只是對共產黨有仇恨的個體,並非民主救國人士。



662.關於卡瓦諾法官任命的壹些問題,最高法官人選到底該采取什麽樣的標準?

首先我先闡明我的立場,我對經濟平等,政治地位平等和福利國家有很強的向往,又是外國人,按照道理無論是屁股還是腦袋都應該站在民主黨這邊對吧?

但我對川普總統就任以來壹系列的操作非常認可,尤其是經濟政策和對華政策,在對李尚福的制裁實施後,我對他之前壹些帶有侮辱性和散播仇恨狗哨式演講也有新的看法,可能這是為了爭取紅脖選民的重要操作,並不是他的真實目的。在彭斯的演講後,我相信大多數人已經看出來了,川普總統比光說不做的民主黨要強太多了,他的壹系列操作無疑是對美國人重要價值(如自由,家庭,工作)的壹種保護。
關於對卡瓦諾法官的性侵的聽證會,和壹些美國人私下溝通後,我和他們得出了壹致的看法,就是民主黨拿35年前的事情來做文章,太不合理了。
拿壹個已經理應過了時效性的事件來做文章,這個手段確實有些下作。
從程序正義上講,卡瓦諾法官性侵的事實完全不足,這個角度來看,他應該是無辜的。
但是對卡瓦諾法官的任命,我有極大的疑惑。
在聽證會上,卡瓦諾表現得情緒激動,易怒,有人質疑這是否符合大法官的標準。
我覺得不算很重要,但最令我感到震驚的是,關於卡瓦諾對於他的yearbook上壹些用詞的的壹些回答,是否有撒謊的成分?
首先是boofed,還有fffff這幾個詞匯,以及最受人關註的(Devil's Triangle)這個詞匯,在urban 詞典上,是這麽描述的:(A threesome with 1 woman and 2 men. It is important to remember that straight men do not make eye contact while in the act. Doing so will question their sexuality.)https://www.urbandictionary.com/define.php?term=Devils%20Triangle (註意這是08年的回答哦)
卡瓦諾法官說它是壹個drinking game,這未免是不是太沒有說服力了?他是不是在撒謊以及逃避問題?
在聽證會之間,(devil's triangle)的維基百科甚至遭到了修改,https://www.usatoday.com/story/n ... hearing/1453087002/,而很多共和黨的支持者壹再逃避這個問題,有沒有屁股決定腦袋的成分?
我還看了壹些采訪,有人說就算卡瓦諾真的性侵了,他依然支持卡瓦諾,因為他強烈反對墮胎。這也讓我極其震驚,以這樣的方式來選擇大法官,是不是有違三權分立的初衷?
我不否認川普總統上位以來做了壹系列真正有益美國人的事情,和“梁家河博士”形成了鮮明對比,同時我也認為卡瓦諾成為法官對於川普的政策推行有超級大的幫助。但我極度懷疑,像這樣壹個法官在聽證會上大概率是撒謊的人成為最高法官,會不會使得最高法院失去其判斷的獨立性,從而變成川普的應聲蟲?獨立性是不是應當得以保護?
綜合來看,美國民主政體的壹些重要機制在失效,民眾分歧逐漸變大,屁股越來越比腦袋重要,未來能得以修正嗎?
壹點愚見,想看看品蔥眾的看法。

藍雀 October 13, 2018


好問題,謝邀。

聽證會我沒有仔細聽,太長了,很多印象來源於新聞,所以回答不壹定準確。

首先我個人認為,Ford女士的指控是不合理的,幾十年前的事情,如果真是受害者,就算當時沒有報警,也會和親人談及,而且這種事情,時間地點都沒記清楚,太可疑了。Kavanaugh的日歷可信度要高很多。

同樣,對於程序正義和無罪推定而言,我認可Kavanaugh應該推定為無罪的;只不過,在這麽爭議與撕裂的美國社會現狀下,聽證和調查這麽嚴格,我認為是有必要的。

對於Brett Kavanaugh的履歷和背景而言,我覺得他是完全勝任這壹職位的。

然後回答題主,我個人覺得Brett Kavanaugh的情緒激動,情有可原,如果是清白的人,我自覺我在現場應該比他激動多了。

至於他的用詞,怎麽說的,我不是非常了解這個用語的內涵,從答主的解釋看,我覺得是不合適的。考慮到那個時代的精英白人,雖然我不是很認可這樣的詞匯,但是這類用語的確是可能為那些人所用的。

對Kavanaugh的回答,我個人認為是在避重就輕,在模糊的避開進行解釋,但他不敢公然的說謊。

提到其他人的采訪,我覺得每個人有自己的看法和選擇,我不驚奇這樣的回答。只不過要是真有性侵行為,我是不支持Kavanaugh成為最高大法官的。

最後壹點,美國社會目前是在撕裂,為了立場,基本事實都在罔顧。但是,目前美國民主政體的重要機制還在有效,這部精密的機器行之有效,兩院的設置與任期、最高法院的終生任期、總統選舉的選舉人制度等等,是互相制衡的。

我依然對這個運行了兩百多年的機制抱有信心,依然無比崇敬開國先賢(Founding Fathers of the United States):

George Washington

Thomas Jefferson

John Adams

Benjamin Franklin

James Madison

John Jay

Alexander Hamilton

他們的名字光耀史冊,永遠是人類文明史中最有思想、最具光彩的壹批人。

663.如何看待有些人認為壹個地方貧窮、落後是因為欠缺壹場大規模的,動亂壹樣的政治運動?

壹些小粉紅經常說非洲、中東、拉美的壹些地方毒品泛濫、戰爭不斷、極端勢力興起、軍閥割據的原因是缺乏壹個強有力的政府采取極端的暴力措施進行大規模的清洗,從而根除像毒販、軍閥、極端宗教這些勢力。有很多小粉紅之所以欣賞杜特爾特,就是因為他用恐怖手段鎮壓毒販。
但是有些極端的觀點認為,斯大林的大清洗和中國的文革有效地打擊了過去的各種傳統,從而抹消了傳統的糟粕,比如有人認為民國時土匪遍地,但是在文革這樣的政治運動打擊下銷聲匿跡了。而且他們還認為這種政治運動統壹了執政黨,避免執政黨內部出現新的軍閥。甚至有人認為文革打擊了宗教迷信,而對付宗教迷信都必須用文革的方式。
他們還會說韓國、臺灣、智利的皮諾切特也是如此等等,並且宣稱強有力的政府狠狠地打擊社會是現代化必不可少的過程。


華青洲October 13, 2018

小蠢紅的壹切言論都是按照壹個模板生產出來的:

“政府天然偉大光榮正確,政府做什麽都是對的,政府絕不會犯錯。”

它們先有論點,然後再去找論據,標準的“先開槍,後畫靶”。

我們來看看,它們說的究竟對不對:

有清洗,脫貧:韓國;

有清洗,未脫貧:朝鮮,俄羅斯;

無清洗,脫貧:澳大利亞;

無清洗,未脫貧:越南,老撾等;

稍微學過邏輯的人都能發現,“清洗”是“脫貧”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條件”。

664.新聞話題: 加拿大皇家騎警調查溫哥華的華人的微信群賄選行為



明報October 14, 2018
多則在微信群組流傳的帖文近日呼籲選民在市選中投票選華裔或「華裔女婿」候選人,並指可提供某形式的報酬,惹來賄選疑雲,列治文市府已經介入調查。

區報Richmond News報道,加拿大溫州同鄉會上周六在有300多名會員的群組發出訊息,呼籲老鄉們積極參與投票,凡參加本屆市選投票的每人可獲補助交通費20元,更直接列出在溫列本三市參選的9名候選人名字,呼籲票投此9人,包括王白進、郭紅、劉海、區澤光、張永紅、楊蕭慧儀、「華裔女婿」傅愛德、謝晟、張維俏。

區報記者本周接觸同鄉會,壹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女義工承認該會曾提出金錢補助,但該項補助已經撤回,並解釋提供現金補助是原本的計劃,後來他們聽說這是犯法的,所以在之後的訊息中已多次表示取消補助。

此外,列治文市長候選人郭紅上周在壹個微信帖文中,呼籲支持者在投票日用車接載承諾投票的選民,並在當天早上請他們吃早餐。

對於兩則微信帖文的內容是否構成賄選,列治文市府發言人唐善泰(Ted Townsend)回應時表示,市府「已留意到這些帖文,並已經對事件展開調查」。唐善泰說,由於調查正在進行,所以市府目前不會發表更多評論。

根據《地區政府法》(Local Government Act),任何人不得有償支付、借錢或提供誘因,去誘導別人投票或不投票,如此均會被視為賄選;同時任何人不得接受任何誘因去投票或不投票。任何人違反賄選條例的最高罰款為1萬元、兩年監禁。


665.現在有哪些值得關註的時政評論網站?

鹿ㄦ October 14, 2018


華語的政治評論網站其實都不是太推薦,倒不完全是內容的問題,是成立時間都太短,而且並不是建立在權威性的政論雜誌或報紙。報導者與端傳媒的評論區還可以

有些西方傳統媒體的中文網,會翻譯評論與投書

華爾街日報

紐約時報

BBC

經融時報



英文政治評論通常要收費,壹般的閱讀者比較建議面向大眾的雜誌

The Economist

TIME

The Atlantic

不然就是看傳統大報的評論投書區



如果對議題很有興趣,有壹些依附在學術刊物下的網站,他們會擇選刊載較適合普羅大眾的文章

Foreign Affairs

Foreign Policy

The National Interest

The Diplomat

667.如能在中國實現民主憲政必定青史留名,為何中共領導人寧要現世被質疑的虛名而不要萬世名?

從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江澤民三個代表、胡錦濤八榮八恥、習近平新時代社會主義理論,說明中共的每壹代領導都想在歷史上留下自己的印記,把歷史放在千年的維度,除了開創性的,有誰會記得那些帝王將相的言論;但是,能在中國實現民主憲政,乃5千年所未有必定被歷史銘記,為什麽他們不做?
還有:如果龐大的維穩費用用於改善民生,又何需維穩?如果把圈養維持五毛的心思和精力,用於真心實意為民辦事、為民著想,又何需五毛?極集暴政政權的權力機器的暴虐之處就在於本來可以提升每個人的幸福卻偏偏要讓每個人都痛苦、明明可以讓人們團結和睦卻偏偏要讓壹群人對抗、監控、打擊、侵害另壹群人。他們為何還要這樣做?是極權政權機器裹挾了他們嗎?

Pitt ShOctober 14, 2018


妳看到的是壹個單獨的領導人個體,或者是壹小部分的最高層領導人,實際上中國的政治系統所維持至今是龐大的社會架構所決定的,或是因為歷史或是因為人文,總而言之,不止是對妳說的這些最高的“皇帝”,對整個中國政治生態來說都沒有追求司法民主制度的必要性,即使有人這麽想過也被大環境所淘汰了。

首先是對於領導集團,憲政,司法獨立,民主和自由是對其極大的威脅甚至是顛覆。在體制內,學會揣摩上層的喜好和想法是非常重要的技能,那麽妳告訴我,憲政和司法獨立這樣完善的司法系統對於高層來說有什麽好處?妳所說的這些領導人無壹需要強大的獨裁權利來維持自己的存在價值,由於中共的本身的反人類本質,暴力的獨裁統治反而比起開明的民主,司法系統的管理要高效和安全的多,在過去老中共的時代,對金融,科技,現代化人類文明尚不熟悉的情況下,殘暴和獨裁可以保證他們的穩定,最次最次也可以掌握住軍隊和其他的暴力機器,保證自己最高地位的不動搖,如今自我完善的中共早就不僅僅是過去的簡單路數了,高度的獨裁和人制,保證了整個中國甚至華人圈的經濟,科技,教育,資源等等的命脈和運作模式都由其操控,無論是股市,對外投資還是貨幣匯率,發型,經濟政策,基礎建設甚至是科技發展,教育方向,所謂的私營企業的生存與否,私營企業主的資本來源,這些全都因為他們絕對的權利和獨裁能夠維持至今,妳能想想憲政後的中國,瞬間變遷的社會中國會有多麽不適應麽?他們還能如此舒適的操控這麽大的能量麽?中共是不能想象自己連輿論都不能操控徹底崩盤時候的樣子的。

第二,對於中共來說,都有壹個口子開不開的問題,今天我允許妳司法獨立,明天是不是要言論自由?後天我中共存在不存在都不知道了。還是那句話,因為中共壹直以來的反人類本質,導致他自己也很清楚憲政後會遭遇多大的“反彈”,因此如果開放司法,真的憲政,民主了,那中共其實已經不復存在了,他會變成完全不同的另外壹個政治集團,妳覺得中共會變成這樣嗎?或者說中共會希望自己徹底消失嗎?要知道,這樣的變化會導致中共存在的根基徹底毀滅。

第三,中共本身無論換哪壹個領導人,無論最高層如何更替,由於其變態的逐利性,互相殘殺和壓迫人民的本質性,基本不太會有想要做民主憲政這樣的領導人或者領導班子上臺,或者即使有這樣的人,他們也有這樣的想法,在中共的體系內也無法完成,甚至於為了自保反而會變的更加殘忍,只要中共的體系存在,更換任何壹個人進入這樣的體系都會去做這些事。在外人看來確實無法理解他們為何如此殘暴的對待自己的國民,但對於中共集團來說,這是他們生存下去所必須要做的事情,也許壹開始是非自願,但久而久之環境會改變壹個人,如果不變的奸詐,變的殘忍,變的可以出賣壹切獲取利益哪怕踐踏國民和司法,那這樣的領導集團對於中共來說可能就不是合格的領導集團,正如墻內傳唱的那樣:大家都在貪汙,都在奸淫,都在洗錢,都在賣國,都在殘害百姓,妳算什麽東西裝什麽清高廉潔?抓住把柄就把妳搞死。

第四,由於中共極度的信息封閉和言論封閉情況,有很多很多的中國人完全認同中共的宣傳理論。對於他們來說,憲政,民主,司法獨立之類都是狗屁,對於他們來說臺灣,香港,印度,日本,美國,歐盟都是敵人,對於他們來說,只有黨媽才是唯壹正確,壹生中可以花費大量的時間來跟他人證明中共的偉大,證明中共和中國是不可分割的整體而努力的。所以他們並不在乎中共做過什麽,會做什麽,是什麽導致中共這麽做的,因為他們認為根本不存在中共的錯誤和殘忍,中國的司法非常完美,根本不需要任何改進。

要讓獨裁者主動交出權利幾乎是壹件不可能的事情,不用去看古代的例子,現在的中共自己也在不斷地進化自己的獨裁方式,雖然他們不斷地在犯錯不斷地在和中國人證明自己的反人類屬性,但在獨裁統治這件事上,中共從未放棄過探索和進步。如何讓自己更穩定,如何讓權力更集中,如何讓“中華帝國”的光輝永遠握在我中共最頂層純血統治階級的手裏是這些前赴後繼的中共統治集團們永遠研究和改進下去的方針,當然也是他們唯壹有興趣的內容。憲政,司法獨立,民主這類與獨裁完全對抗的東西這個世界上任何地方都可以存在,但中共絕對不會允許這些東西在“中華帝國”的國土上生根發芽。


668.中國到底是不是社會主義?為什麽總稱自己社會主義?



李集安 October 15, 2018
轉載個胡平的老文章,胡平雖然這兩年有點緋聞,但批判水平還是蠻高。



下面是正文:

這是指鹿為馬。這是彌天大謊。

我們知道,中共官場早就流行這樣壹個段子:說社會主義,幹社會主義,是極左派;說資本主義,幹資本主義,是自由化派;說社會主義,幹資本主義,是鄧小平派。

中共當局總是高調標榜社會主義,然而環顧當今世界,就數中國最不社會主義。

盡管社會主義有多種定義,但問題是,無論按哪種定義,今日中國都不算社會主義。

眾所周知,傳統的社會主義被定義為計劃經濟,或者更準確地說,指令性經濟。毛時代的中國就是典型的指令性經濟。所謂改革開放,實際上就是引進市場經濟。六四之前,當局還羞羞答答,說是“以計劃經濟為主,市場經濟為輔”;92南巡後“不問姓社姓資”,市場的比重越來越大。到現在,當局很得意地宣布,全世界已經有八十幾個國家承認中國“完全市場經濟地位”,只剩下美國和歐盟還沒承認了。由於中國早在2001年就加入了世界貿易組織,按規定,15年後即2016年就自動被承認為“完全市場經濟地位”。這意味著,中國早就背離了傳統的社會主義。

社會主義的另壹個定義是福利國家,即高稅收高福利,向富人多收稅,給窮人較高的福利,也就是劫富濟貧。

今日中國正好相反。今日中國,因爲官商勾結,權錢交易,政府有意給富人提供偷稅漏稅的機會。以至於國家計委經濟所的陳東琪都要說中國的個人所得稅是“劫貧濟富”。說到福利,今日中國的福利不但很低,而且正像清華大學教授秦暉所說,是負福利。越是窮人福利越少,越是權貴福利越多。

民間有段順口溜,說中國的官員是:“工資基本不動,老婆基本不用,吃喝基本靠送,房子基本靠貢。”對官員來說,房子是國家分的,如果官員自己要買,價錢也格外便宜,汽車是國家配的,生病住最好的醫院和病房而且是公費醫療。官員們平時飯局不斷,政府機關的食堂格外價廉物美。在今日中國,貧富懸殊,兩極分化,觸目驚心,舉世罕見。怎麽還能說是社會主義?

再來看政治,僅以全國人大為例。到目前為止,第十壹屆全國人大代表實有2978人,其中官員公務員2491人,占83,6%,工人只有16人,才占0,5%,農民只有13人,才占0,4%。

照說全國人大無非橡皮圖章,人大代表無非表決機器,中國既然號稱“以工人階級為領導,工農聯盟為基礎”,哪怕是充門面,也該給工人農民多壹些席位,可是如今的中共連這點表面功夫都懶得做,就這樣還要自稱“社會主義”。這不是指鹿為馬又是什麽呢?

再有,根據追蹤中國財富的胡潤報告的數據,中國最富有的70名人大代表的個人資產凈值在2011年壹共增加了115億美元,創下898億美元(折合5658億元)的新高。相比之下,世界首富的美國,國會、最高法院及白宮的660名最高官員在同壹時期的個人資產凈值僅增加了75億美元。中國的人大代表中,最富裕的60位(占人大代表總數的2%)人大代表的平均個人財富高達14.4億美元。美國的國會議員當中,最富裕的11位(占議員總數的2%)國會議員的平均個人財富為3.23億美元。

就這樣,中共當局還硬要說,我們中國的政府是無產階級,我們中國搞的是是社會主義。

結論很簡單,中共當局之所以要在口頭上反復堅稱社會主義,僅僅是為了維護他們的專制權力,僅僅是為了維護他們的非法的既得利益。

“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可以休矣。



669.如何看待人工智能有利獨裁論?

以下內容摘自知乎:
無論自由民主的哲學訴求是什麽,它在很大程度上都得益於壹個實際優勢: 無論在政治上還是在經濟上,以自由主義為特征的權力下放決策方式的相對高效使自由民主國家超過了其他國家,並為本國人民帶來了不斷增長的財富。 然而隨著時間從20世紀到21世紀演進,但我們能清晰看到將權力下放的分布式決策帶來的相對高的效率正在呈現邊際遞減態勢 人工智能革命的最大和最可怕的影響可能是民主和獨裁的相對效率逆轉。 歷史上,獨裁政權在創新和經濟增長方面面臨著嚴重的障礙。 在20世紀末,民主國家通常比獨裁國家表現得更好,因為它們在處理信息方面要好得多。
如果不考慮哲學和倫理上的訴求,單純把權力集中或權力分散看做是壹種數據處理方式的話,在21世紀,權力集中的處理方式也表現出了很強的效率和有序性,不次於甚至高於權力分散的模型,這使得將權力分散的社會需求實際上變得不經濟了。 在歷史上,民主國家往往可以以自己經濟上的高效和富裕為傲,並正如特朗普所說“做好自己就是最好的推廣民主的廣告”。然而,這壹點在今天受到嚴峻的考驗,很多經濟和政治學者都不得不面對壹個問題:如果未來威權政府在發展經濟和科技上對民主政體擁有優勢,那麽民主政體是否有必要改革自身?變得更加集權? 如果妳不學習妳的敵人,那麽妳會被妳的敵人擊敗,如果妳學習妳的敵人,那麽妳就會變成妳自己的敵人。 本來這是擺在所有威權政府面前的困境,然而,隨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的快速發展,這壹問題也許未來會日益擺在民主政體面前。


1984局中October 15, 2018

人工智能有利於獨裁,更有利於民主。

請回想壹下近百年對人類有重大影響的原創性發明,有多少產生於自由民主的社會,有多少產生於獨裁專制的社會。

支撐這個信息時代的:計算機,網絡,智能手機……哪壹樣是產生於獨裁專制之下?厲害國在與美國貿易中,美國制裁中興,隨即認罰15億美元。獨裁專制政權限制了人們的自由,也限制了人們的想象力、創造力,所以,厲害國連可靠的芯片也生產不出來,壹旦獨裁專制政權與民主國家宣戰,單純的技術封閉加關鍵部件禁運,就能讓獨裁政權崩潰——至少讓其從信息時代退回到工業時代、農業時代。技術——讓獨裁專制政權更依賴民主國家;技術創新——就是民主國家的絕活,獨裁專制政權統治的國家永遠學不來!

假如獨裁專制政權用人工智能監控每壹個人,同時假如每壹個人都是順民,這樣壹群沒有頭腦的碳基生命——和螞蟻、蜜蜂有本質區別嗎?誰會認為這樣的群體會對別的文明構成威脅?現時代可不是冷兵器時代靠人數打仗。當人去讀蘇聯大清洗、中共文革的歷史就會發現:每個人都是隱秘的異議者!人的多樣性決定不可能在所有時刻都與壹種外在思想保持壹致,即便那些修行的僧侶、修道士也做不到!紅色高棉社會改造的結果是殺死了1/3的國民,政權脆弱到不堪壹擊!剩下的國民為他們的倒臺歡呼!

蘇聯的“大清洗”完不成的任務,中共十年“文革”完不成的任務,紅色高棉3年殺死1/3同胞完不成的任務,人工智能也完不成!或者換壹種說法要想完成——只有殺光所有人。

671.專欄文章: 關於不同民族和歷史的壹點隨想



不可說October 15, 2018
說起俄羅斯轉型這個問題,總是有很多人士說起戈爾巴喬夫作為反面典型,哪怕戈爾巴喬夫在蘇聯解體後根本不再執政,很多人都要把他下臺之後俄羅斯的十幾二十年經濟停滯後退算成他的過錯。普京更有名言“誰才是俄羅斯史上最大的賣國賊?那些把權力扔在地上,讓壹些歇斯底裏的瘋子撿起來的懦怯者,比如尼古拉二世和戈爾巴喬夫”。

與之形成對比的,是二戰結束之後,英國人民把帶領他們打贏二戰的偉大領袖丘吉爾選下臺,把更提倡自由主義經濟政策的工黨選上臺。我常想萬壹選上的是個經濟政策實際上更糟糕透頂的,會不會有英國人因此指責丘吉爾是賣國賊。但仔細想想又覺得不可能,畢竟英國人乃是自己把丘吉爾的權力奪走的,而且他們並沒有過讓權力長期被壹些歇斯底裏的瘋子撿起來。丘吉爾為此曾說過“對偉大人物忘恩負義是偉大民族的標誌”。我並不贊同這壹句話,也不認為英國真的對丘吉爾忘恩負義了。但我確實在某些事情上看到了不同民族之間不同的歷史,和不同的價值觀。

究竟是不同的歷史塑造了不同的民族,還是不同的民族塑造了不同的歷史呢?



672.政治觀點不相同的人能否做朋友?

尤其是,能否和共產黨員做朋友


第三新索多瑪 October 16, 2018

不是,所謂政治觀點不同是多大的差距啊?

壹個保守派找個自由意誌我覺得很正常,壹個白右找個白左也不是沒可能,讓我找個支持六四屠殺的?妳殺了我吧。

至於共產黨員,看動機啦。有的人入黨之前對黨不了解,我覺得這就可以理解。

而那些明明不信共產主義還要入黨的反而別當朋友為好,因為他對信仰不真誠。那他對妳會真誠嗎?




673.目前除了港臺以外,有哪些致力於中國大陸民主的年輕異議人士?



流可October 16, 2018

胡佳: 原名胡嘉,1973年7月25日(45歲)

Wiki鏈接:胡佳
https://zh.wikipedia.org/zh-hans/%E8%83%A1%E4%BD%B3_(%E7%A4%BE%E6%9C%83%E6%B4%BB%E5%8B%95%E5%AE%B6)
諾貝爾和平獎被提名人,2008年歐洲議會薩哈羅夫人權獎。

胡佳其實也40多歲了,他長得非常小鮮肉,跟20多歲似的,說話也是壹股子的溫柔,但他是壹個真正的鬥士。



薛明凱 1989年10月8日(29歲)

Wiki鏈接:薛明凱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8%96%9B%E6%98%8E%E5%87%AF

薛明凱是秦永敏的徒弟,秦是全世界坐牢時間最長的政治犯,人稱中國曼德拉。

秦指了兩個人當他的徒弟,薛明凱是其中之壹,盡管看起來有點黑社會的意思,但是薛的確是不折不扣的民主鬥士,他數次入獄,搞得家破人亡,依然堅持理想與信念。很有幾分秦的影子。



黃文勛 1990年3月11日(28歲)

赤壁三君子,當年在街頭舉牌要求共產黨下臺,並號召大家不要害怕中共,被捕入獄。

他可能是中國第壹批90後政治犯,入獄的時候只有23歲。今年被釋放,據說依然處於警察的騷擾和監控之中。

中國有異議的年輕人很多。

我不知道網絡上經常批評中國年輕人不行了,向往獨裁之類的聲音從何而來。

我自己看到的情況,中國年輕人和其他國家年輕人的政治取向沒什麽區別,只不過中國打壓比較厲害,有異見的聲音都被壓了下去,導致海外或者世界上聽不到中國年輕人的聲音。我至今沒有看到海外的自媒體或者民運人士談論這壹點,去支持幫忙這些年輕人發聲。

相反很多人都在指責中國人年輕人犬儒主義橫行,把專制高壓下人們的恐懼當作中國特色的缺點,甚至叫囂消滅中國人。

這壹點也是非常可惜的,中國年輕人的努力都在被抹殺,歷史不應該忘記他們


674.蔡英文說的用愛發電到底怎麽回事?



信仰民主者October 16, 2018
妳好,關於提問者所問的「蔡英文說的用愛發電到底怎麽回事」的問題,我把事情從頭開始說,但我要強調的是蔡英文從沒有支持、暗示、贊同過用愛發電。

首先用愛發電此壹標語是2015年3月14日臺灣廢核大遊行時,主婦聯盟所打出的標語,坦白說非常吸睛搶眼。接著在2017年8月15日,臺灣發生了大停電,起因是電廠的電力機組人為操作失誤,但人們想起了主婦聯盟兩年前曾經的標語,於是矛盾轉移到她們身上,憤怒的人們灌爆了主婦聯盟的臉書,又替用愛發電這句口號進壹步打響知名度。

接著主婦聯盟屬於純社會團體,不能夠也無法代表任何政治機構或黨派,發言亦不具官方性質。換句話說,她們只是表達自己的訴求,就算是希望真的用愛發電,那也屬於個人言論自由的範圍,無關政府或總統,更何況她們解釋過那只是比喻性的說法。

最後就我所知中國媒體喜歡把「用愛發電」「蔡英文政府」兩個詞連結起來,但蔡英文是在2016年上臺的,就算真要算,也算不到她頭上,應該算到馬英九身上。更何況這只是壹個公民團體的環境保護訴求中,眾多口號裏的壹句,根本不是什麽大事。

675.請問各位蔥友,妳們自己為爭取中國民主或者自由世界的存在做出過什麽貢獻?

大家天天都在給中共挑毛病,那麽請問各位自己在日常生活中又為中國民主或者自由世界做出過哪些實質性貢獻?

亂彈 October 16, 2018


自由世界的確需要爭取。

國內:

1. 每到選舉季節,鼓勵親戚出門投票,例如現在。

2. 在校內參與或組織活動,並與老師、教授溝通缺課問題,例如太陽花學運。

3. 上街觀察或表達訴求,例如同婚或勞基法。

中國:

1. 幫忙用曝光度保護發聲者。之前有妹子在天安門前面舉臺灣獨立旗(海豚),證件被公安扣了,後來她順利回國。

2. 幫忙翻墻。例如十九大期間在沿海城市和當地妹子逛街,逛完順便幫她弄好VPN,她非常開心,晚上我義不容辭的續攤了。

3. 寫教學文章,淺白的傳播安全知識。例如我的專欄,請網友們多看多指教。

4. 能交流就交流。之前有D8出征笑到往生事件,我壹方面用程式註冊大量垃圾帳號攻擊那些洗版水號,另壹方面和少數中國網友溝通,順便普及翻墻知識和軟體,再順便順藤摸瓜企圖定位他們。

還有些比較可有可無,例如捐款給網站或媒體。

另外曾跟某愛車的中國朋友喝酒半開玩笑,情勢變化之際他要撤資或至少別資助共黨,別站在臺灣對立面,若臺灣獨立就送他輛當年M5,敬友誼敬未來。

還有像是壹些中國企業的黑料,要等有曝光時機,不過這多半是我的公報私仇。之前有個傢夥只因為我「對共黨好像有意見」而刻意疏遠,後來我「剛好知道」他接手上億RMB的事業和壹些內幕(坑民眾、資金移出)。整天說要統別人,都不怕自己哪天被捅。

BTW 我接觸到的中共黨員,有點%數的都知道共黨真面目,也知道黨國的區分,他們就是典型的體制內身不由己,我只希望他們在權限範圍內別為虎做倀。

至於那些網路上的五毛六毛,讓我想到蕭全的海草舞。

676.馬列主義有沒有規定不許選舉?



第三新索多瑪October 16, 2018
估計題主想問的是馬列主義原典是否支持選舉,如果不支持,那就是馬列自己的問題,如果支持,那就是中共背叛了馬列。

馬我不太了解。列的話妳要知道沙皇不是被十月革命推翻的,而是被二月革命推翻的。二月革命後的臨時政府本來就是以民主為目標的,然後就十月革命了。

順便說壹句布爾什維克的意思就是多數派。妳要真是多數派妳怕個屁的選舉。



677.為什麽如今席卷全球的民粹主義總被左派和中國媒體稱為極右和納粹?



鹿ㄦOctober 17, 2018
金融時報16日採訪了王緝思,個人認為很能代表現在北京的壹個觀點,那便是「困惑」。這個疑惑並不是單針對美國或特朗普,而是對於在西方國家為主,於世界興起的保護主義與民粹主義,感到十分不安。在突然之間,中國就從壹個各國爭相前往投資的香餑餑,變成眾矢之的

這個風向的直轉急下,讓中國政府至今還拿不定主意。在中美貿易戰上的決策,屢次猶疑。特朗普的舉動究竟是壹時的現象,還是中美進入長期的對抗。究竟美國要的是增加市場開放,還是要從此阻斷中國往後的發展。兩個答案相互拉扯,至今仍無法真正地下判斷

當然,即使內部言論緊縮,仍有大把的國外研究,指出其癥結點在於全球化下貧富的加劇,導致政治強人的興起。這對於中國菁英們,造成了心理的沖擊。在他們的眼中看來,美國社會顯然是陷入劇烈的分裂,變的瘋狂無比。更對美國選出特朗普,產生很大的失落。代表著過去對於華府的推論,很可能將推倒重來。沒有想到自己將要面對的,是壹個「黑化」的美帝

個人是認為,仍是壹個國家間發展,差異過大的問題。中國經濟的現況,還沒有走到成本過高,要面臨產業外移的階段。也從未站在研發的最前端,無法體會被追趕的恐懼。而由於政治上的強力壓制,更使得民族、種族議題,從未真正地影響政府的對外決策

這使得北京無法理解,為何美國要犧牲既有的市場與投資,也要發動貿易戰。甚至於產生了壹種感覺,那就是自己正在被美國為首的國家,瘋狂霸淩。很容易得出壹種簡單的解釋,那就是美國的作為,就是帝國主義的再版。因此,將民粹主義的浪潮,打擊為極右、種族主義與霸權主義,也不過只是諸多成因,最終的反應之壹而已

678.如何評價畢福劍事件?

畢姥爺批毛事件已經過去四年多了,請問品蔥各位網友,妳們如何看待這起事件?


陳士傑October 17, 2018

謝謝邀請

畢福劍事件已經過去多年,我也不是很了解老畢的近況,只知道他的妻女好像是在溫哥華。

首先老畢在視頻中說的內容非常對,毛澤東確實是暴君,必須完全否定。

其次共產黨開除老畢的黨籍是應該的,如果今天有國民黨員這麽罵孫文或者蔣中正,肯定也會被開除黨籍的。但是老畢在央視的公職不應該被開除,因為央視是十三億納稅人養的媒體,並不是就八千萬黨員養的媒體,BBC不會由於壹位主持人在私下飯局上批評壹位前首相而將其解雇的。

最後體制內的人對於共產黨之惡了解的是清清楚楚,只不過體制內的每個人都有其個人的既得利益,所以都不說破罷了,大家都揣著明白裝糊塗。趙紫陽在回憶錄裏醒悟到民主制度是更先進的,但是我相信,今天的中共上至政治局常委下至村支書肯定也都懂這個道理,但是只不過每個人都有其在體制內的利益,所以誰也不會去捅破這層窗戶紙(當然,習包子這種初二紅衛兵可能真就不明白)。

679.為什麽跟歐亞大陸相比,非洲幾乎沒有可供馴化的動物?



fricasseeOctober 17, 2018

非洲有可馴化的動物,而且仔細算下來也不少,原產地馴化的驢、牛或壹些水鳥都被廣泛使用,後期傳入的豬、羊、雞也促進了生產力。

但歸根結底,馴化動物的可行性,本身與當地的水土氣候有關。

大部分我們能看到的生物都可以被馴化,但馴化需要成本,這個成本取決於農業時代的生產力、必要性以及生物本身的野性。

生物的野性來源於生存本能,競爭越激烈的環境,也就越容易產生難以馴服的畜類,稀缺的物質資源在幾十萬年到幾百萬年的時間裏讓動物們彼此競爭,壹代代淘汰下來就無可避免產生了野性難馴的情況,尤其是對食肉動物來說,捕獵習慣是主觀的。

較小的雜食類動物可以被人類養活與控制,比如狗和豬,大型草食動物攻擊性低,有群居性,方便管理和控制,可以充當簡單但又重要的勞動力。

同時,地理環境與人口決定了哪些需要被馴化,生產周期長且沒有任何產出價值的東西,比如猩猩狒狒或者稍大壹些的食肉動物,這些都沒有任何馴化價值,社會也沒有多余生產力進行長期馴化。

非洲的北部因為尼羅河的原因有穩定的水源和良好的耕土,這奠定了北非古埃及的崛起和繁榮,然而除此之外的非洲,在古代時大部分並不適合居住,北非壹帶還好,撒哈拉沙漠周邊已經荒漠化,通往南方則有大量的高地與熱帶莽原氣候,西南則是過於密集的雨林生態,壹直到最南端才穩定的氣候環境。

也就是說這些土地的降水、氣候,都過於極端,導致人類無法有效擴張,文明更難以建立起來,當地的動物則上百萬年的居住在此,在演化的內卷過程裏產生了對人類而言不可馴化的特性。

壹切歷史的基石都是地理,文明或生物的特性都無法脫離地理的影響。

非洲是壹個最典型的例子,埃及地區有穩定氣溫、穩定降雨以及水源,該地區就會有大量人口,過多的人口則需要擴張土地,開墾土地則需要動物,那麽對馴化動物的需求就會按照社會的形態而定。

早期古埃及仍然有許多原始叢林,捕獵可以滿足居民的食物需求,但隨著氣候地理的變遷,土壤開始變幹變質,就不得不引入更多馴化畜類滿足生活,比如晚期引入的雞等禽類,還有不被接受的豬肉也成了食物的壹種。

而撒哈拉沙漠周邊的遊牧民,則不會養豬這種他們難以控制又不好養的動物,無法用於耕種,還需要固定建築圈養,豬缺乏合群性,不能進行放牧,有時候不壹定是沒法引入,而是當地氣候與地理條件不適養。

以非洲的地理環境,真正可以繁衍大量人口與文明的土地都集中在尼羅河壹帶,任何低於此地投入產出比的動物都不會被長期馴化,為了應付北非的沙漠地形,駱駝就被馴化了。

至於東南部阻礙南北非洲交流的剛果雨林,完全不是人力可以逾越的障礙,就算古人刀耕火種也完全無法擴張,雨林增長的速度比大火燒的還快。

簡單來說,非洲的情況就是極端的環境裏出現了極端的動物,而人類生存的區域沒有辦法生產足夠資源馴化極端動物,馴化的投入時間跟資源遠遠大於收益,最後也就放棄了。


680.時隔快1年,江秋蓮又和劉鑫撕起來了,妳們怎麽看?

流可October 17, 2018

最大的責任:壹胎政策。

失獨老人是中國特色現象。

如果妳在國內有點良知,建議妳去做做誌願者。

只要妳能接觸到那些失獨父母,我保證妳對於江媽有無限理解。

中共壹胎化政策之下,江媽這種人不是孤立,只不過她的女兒不幸在日本受害,才引發華人媒體關註。

實際上,像她這樣,兒女因為意外被害身亡的失獨父母,中國有千千萬萬。群體之大難以想象。最惡心的是,社會上平時根本接觸不到這些人。

因為政府推卸責任,各地政府強制征收了巨額的社會撫養費,然後壹個子兒都不給老百姓掏。他們肯把婦女拉去做人流,卻不管失獨父母,就把他們拋棄在壹邊。連養老都不管,讓他們自生自滅。

這個政策的人腦子簡直有病,陳慕華將來必定要被挫骨揚灰,釘在歷史的恥辱柱上。

江媽如果真的想要報復社會,整死劉鑫壹點用都沒有。

真正讓她生不如死的,是中共。

是中共當年亂搞計劃生育,最後讓她無法規避中年失去子女的痛苦,面臨如此苦痛。

681.妳從什麽時候開始對政治課本上講的感到懷疑的?

很多人已經不相信當年課本上的那套了,妳是從什麽時候開始懷疑課本所說的?

弗蘭茨約瑟夫October 18, 2018

我出生在壹個所謂“根正苗紅”的家庭裏,從外公到我表哥,家裏出了10多位司法警察,都在同壹個監獄工作,盡管如此,家裏也沒有教我要愛黨啥的。反而是我自己,在初中時迷戀上了蘇聯,迷上了共產主義,把家裏的毛澤東選集、列寧文選翻了個遍,認為共產主義,社會主義才是人類的救星(雖然現在也很喜歡蘇聯,但是對赤匪卻深惡痛絕,我覺得並不矛盾,軍圈裏喜歡德三的也不會真想當法西斯吧)

思想的轉變是漸漸的

後來也是初中吧,初二還是初三時學習了中國政治,妳們懂的,“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只有共產黨才能發展中國”這樣的話語充斥了整本中國近現代歷史書與政治書,同壹時期,為了聯機玩國外的遊戲,接觸道了vpn與墻外。新的思想湧入腦海,人就不可避免的矛盾起來。其實之前在家庭酒會上,那些體制內的親戚就常常聊這些,我的思想就曾經動搖過。

矛盾了3年,16年盛夏,開始接觸到了膜蛤文化,思想開始有所轉變,也開始看了些諷共的書籍。同年,重新又看了壹遍姜文的《讓子彈飛》與《壹步之遙》,同時也看了影評與解讀,防線徹底被擊垮。開始思考中國的民主憲政未來。

2018年,誤入品蔥,學習了更多。今後,我不知道思想會不會又發生其他轉變。

682.請問各位蔥友,妳們自己為爭取中國民主或者自由世界的存在做出過什麽貢獻?(2)

XeausescuOctober 18, 2018


在國外,我尚未入籍沒有投票權,但為那些能夠去參與投票和公共事務,去推動進步理念的朋友加以贊賞和鼓勵。

在國外,盡可能理性客觀地向周圍的人講我所知道的中國以及各種事情發生的原因,寄希望於減少他們的誤解。

在國內,合適的場合,同上,向親朋好友講他們所不知道的信息,寄希望於減少他們對中國和外國的誤解。

在國內,盡力說服周圍的人去抵制助長極權和腐敗的行為。

在國內,鼓勵身邊的人翻墻獲取網絡信息,以及獲取高質量的信息,減少閱讀國內的社交媒體的信息(知乎貼吧鐵血微博微信...等等,絕大部分都是垃圾級)。

然而,更重要的是盡力幫助他們打破思維上的束縛,這和打破GFW造成的信息束縛同樣重要。盡力向他們解釋問題的根源,尤其是這個陳腐落後的政治制度所扮演的角色。 向他們解釋為什麽奶粉事件不都怪三鹿,魏則西事件不都怪百度,假疫苗不都怪藥廠,抗日神劇不都怪廣電總局。 向他們解釋,為什麽這些問題長期得不到解決。

在國內,鼓勵身邊的年輕人多花時間學習英語。在條件適合的情況下,鼓勵他們出國學習、交流。

在網上,捐助wikipedia.

在網上,對抗審查,講我要講的話,為那些少數但又有意義的言論點贊。 (為此,我已經獻出許多個社交賬號,比如知乎。)

我認為這些雖然收效不大,但有意義。當前國內這方面的大環境在快速滑向黑暗,但不意味著我們完全不能發出不壹樣的聲音。 在保護好自己的前提下,講真話。 因為在壹個充滿謊言的社會裏,講真話就是革命。


683.經常騎自行車鍛煉會不會對前列腺睪丸造成損害?



亂彈October 18, 2018
根據壹些研究文章(例如BBC)、朋友的經歷、自己的經歷,我認為騎單車不會對性功能產生負面影響,或者說即使有影響也在誤差範圍內,可以忽略。

其實暫時的影響還是有,但這只會出現在時間較長、強度較大的鍛鍊或競賽之後。

1. 勃起。有時候騎太久,會因為壹直壓迫、影響血液循環,造成短時間內的開機困難,只要休息壹陣子之後就能恢復。

2. 麻木感。這和血液循環也有關系,但也是暫時的。

3. 血尿。和剛跑完馬拉松壹樣,這種狀況過幾天就會消失。

至於因為體能和體態而獲得更好的「男性健康」,反而很顯著。

對於壹般人(我)而言,由單車訓練而提升的心肺功能,都能隨著裏程數的累積而體現出來。

簡而言之,沒什麽負面影響,正面影響倒是很多。

騎過的裏程不會背叛提主。



684.究竟應不應該設定最低工資?

反對的理由:
1. 最低工資加劇失業
政府設定最低工資,反而讓很多小企業不願意多雇人,導致技能程度較低的人找不到工作;
2. 最低工資擡高物價
餐廳、咖啡廳、加油站、超市人工貴了,導致各類商品服務漲價。
如果最低工資真的這麽糟糕,為什麽很多國家都在引進這壹制度,而且在逐年提升最低工資標準?

fricasseeOctober 18, 2018


最低工資是壹種應時的經濟產物,並不是所有地區或國家都適合,但的確是復雜的社會所必須的壹種保障機制,考慮的是社會整體的運作效率,而不是窮人或基層的門面。

我們要考慮的是人口結構,尤其是人口中不同年齡階層勞動力的比例,不單純是窮啊富啊什麽的。

還有就是必須要認清,最低工資設立的目標,以及最低工資試圖產生怎麽樣的長遠影響。

政府立法制定與公司工會協商制定的最低工資,兩者本身其實可以理解為同壹種產物,只是實施範圍不同,各自有差異。

所以我前面提到了不同地區與國家都有不同的情況去考慮。

首先最低薪酬或者說基本工資這個概念,全世界現在是普遍推廣並且被認可的,不止是左右執政問題,而是壹個現代社會需求。

而國家的產業種類與盈利能力,也影響了最低工資的實施狀況,比如產業較多,也有不少過剩人口,很多地方便都實行了協商制度,給企業提供壹定自由的話語權,歐洲不少國家都實行這個模式,包括美國在內。

並不是說這些國家就沒有法定最低工資,而是在實際支付的企業成本裏,法定最低工資往往遠低於大部分工作的勞動報酬,也就是說這類“最低工資”,只是劃了壹條紅線,薪酬議價權仍然交給雇主,這讓不少中小企的工會有相當話語權,實際所得勞動報酬總是能相當幅度高於最低薪酬。

還有壹些地方,產業種類少,人口也不算很多,香港新加坡就是這類例子,大部分服務業或高端產業不依賴中小企運營,企業運營的成本也建立在土地和競爭困境之上,稅務反而輕松。

當地的生活成本很高,產業有限無可避免不能吸收全部勞動力,年輕勞動力又呈下滑趨勢,那麽為了解決基層勞動力減少與老化,還要保障內需循環穩定,就必須有壹個較硬的法定最低工資標準,本地的工會勢力則不比歐美壹些左派影響力強的工會強勢。

所以這類地區的法定最低時薪的含金量跟高,更貼近於題主所描述的那類型“最低工資”,客觀上確實是推高了企業運營的成本,然而大部分在這些地區生存的企業,首先要考慮的是租金、盈利兩個問題,競爭太激烈必須有自己的營業能力,同時還必須面對勞動力不足的情況。

高端的產業對勞動力的雇傭是呈金字塔式的,從高層所需精英層層分攤,到基層勞動力時如果少了,也必然會影響效率,更別說平時很多企業都是招不到人手,遍地都是工作,薪酬也往往高於法定時薪。

當然,這類型的地區也沒有失去雇主自由議價的能力,大部分正常國家都沒有真正的那種壹刀切式逼死雇主的傾向,所以題裏描述的與現實是不大相符的。

正確來說,不會讓中小企不願意雇人,因為中小企很多的銷售都是集中在本地,依賴的是內需市場,最低工資的設立,對於人口數量龐大的國家而言,就是壹種促進基層消費能力的做法,提高財富流動性,變相也可以帶來大量的本地消費。

大企業的技術和市場壟斷往往也有能力承擔人力成本,他們的雇員很多早就超過最低工資的紅線多少倍,也不懼怕通脹帶來的影響。

盈利能力差的小企業主要考慮的還是銷售情況,依賴人口的消費意欲,如果基層勞動力太窮,他們就買不起產品,企業更難生存,最後就是通縮。

所以只要中小企業沒有遇到壹些不可抗力,比如房價莫名的增長,土地成本超出負擔以及稅務過於沈重,那麽理性的最低工資,可以溫和的刺激通脹,在小企業和基層最大的人口基數間產生良性循環。

最低工資不是要幫助窮人擺脫什麽,根本目的是帶來財富流動性的增長。

理性政府在這裏的職責是給社會的通脹與消費定下壹個穩定的紅線,增長的幅度與檢討是否要增長兩個重點,則交給專業人士與議會討論。

事實上大蕭條證明了如果基層勞動力沒有壹定的薪酬保證,最後就會產生通縮,所有人都不願意消費,產生了壹個零和遊戲陷阱,這也是世界各國普遍樂意制定最低工資的壹個邏輯上客觀的依據。

並不是說有壹個瘋狂政府把最低工資直接定好,讓雇主按數字給,而是有壹條維持社會成員參與勞動所能得到的最基本報酬,而這壹定是企業可以承擔的,相當等於變相把稅交給了基層自己,而不是通過政府征收再進行分配。

在這個基礎上,才是真正的生活成本,如果按照最低工資去獲得報酬,實際上全世界所有定了這個標準的國家裏,都不可能活的好。

香港最低工資34.5,壹天做12個小時,壹個月做26天,工資也才10764元,在香港這屬於底層了,實際上街邊隨便找壹個工作不用太辛苦,都可以壹個月賺12000到15000,45元時薪遍地都是,這樣還招不到人或人手短缺。

而香港的標準是硬標準,不如歐美的柔性或企業工會協商權重高。就這樣的最低工資尚且不足生存,更別說其他地區,所以最低工資不會造成企業招不到人手(只要妳的國家整體盈利能力強勢沒有特別嚴重的經濟危機。)。

相反,還會刺激消費,抵抗通縮,增快財富流動性,因為大企業仍然需要雇傭極大量的基層勞動力,中小企則是中流砥柱,他們的消費信心越強,社會創造財富的能力也隨之增加,服務費的上漲其實也是在可承受範圍內的(前提是政府理性而不是非專業人士亂搞)。

這裏我想說,最低工資與最低時薪,雖然不是壹回事,但兩者某種意義上是接近的,只不過是政策路徑不同,在執行上有不同的差異與反響。

所以最低工資本身並不糟糕,糟糕的是政府胡搞亂搞。

這裏還是要舉例壹下我國經濟,我國的龐大勞動力人口,基層權重有絕對優勢,正常的經濟發展道路,應該是利用人口紅利與投資,得到原始累積,然後產生高科技產業,對外出口產生競爭優勢,對內則逐漸降低對投資的單純依賴,本國民營企業聘用大量人手,向下對不同產業鏈形成供給需求,這就有壹個內需的循環了。

以上也是中國改革開放到08年之前的發展思路。

然而因為中國政府合法性的天然漏洞,政府執政出問題不能下臺,只能轉嫁成本來尋求拖延問題爆發。

跟著就是我們今天看到的,政府不是壹個理性的協調角色,而是在讓市場為自己服務。

外資開始撤離,本國企業因為政府在市場與文化的限制很難發展出與經濟成長對等的技術實力,向下不能兼容企業,房地產的價格歸於昂貴,民眾缺乏可靠的投資產品抵抗通脹,民營企業又不斷被加重稅,整個環境都不利於經濟的自然發展,內需也就壹塌糊塗了。

如此壹來,社會的財富流動性基本停滯,仍然有壹些受教育程度高的專業勞動力可以受益,但更多被剝削的基層勞動力,不但沒有得到應有的報酬,還要被五險壹金削壹下,從城市到農村,基層壹個比壹個慘,可支配的財富有限,房價高,也就更不敢消費,最終形成通縮局勢,整個社會經濟壹點點惡化崩潰。

如何調動經濟熱度,並且不止是中高層參與,這是最低工資的壹個主要作用,單純傾斜於高層,通縮也只是時間問題,金融投資過熱結果壹樣是從上到下的崩潰,所以上下兩端都要看住,何況基層財富才是壹切的基礎。

686.既然地方債是個問題,那政府可不可以強行宣布不還了?

政府可以控制壹切,這麽做似乎也沒什麽不可以,有什麽後果嗎?

VergilusOctober 19, 2018


債務是資產的壹種存在形式(有價證券),用本來沒價值的白紙換走了生產者真金白銀的“流水”,這種無形資產的背後需要市場的信心來支持。強行宣布債務作廢,就等於是把債權人的資產壹筆勾銷(把風險直接轉嫁給債權人)。而通常政府的債權方其實也是政府的另壹個口袋,表面上看雖然總和沒變,但經濟的本質其實是“流水”(可以參考“只有100塊錢循環壹遍磨平了壹圈人的債務”的小故事),抹掉債務等於把壹條流水全部掐斷,這條流水涉及到的生產者就是直接遭殃的(因為他們損失的是真金白銀,可不只是幾張紙了),而生產者遭殃會直接導致社會動蕩。政府希望處理的債務問題,不還是為了穩定嗎。

687.如何看待“美國人壞把汙染都留在中國,日本人都進口中國壹次性筷子”?

感覺外國人都是在殘害中國人,如何評價這種說法?


MuMuOctober 19, 2018

我認為這是壹種官員得了便宜還賣乖,讓老百姓轉移憎恨的說法。

關於國外工業搬入中國造成汙染這個問題,

第壹,是誰能決定讓不讓國外工業搬進來?這個外國人說了算不算?當然不算。

中共官員才對國外工業能否搬進來有決定權。領導不簽字外國人能開工廠?

第二,外國人工廠造成的汙染是誰的責任?為什麽外國人工廠開在國外就很少有汙染問題,在國內就很多?

當然是監管部門玩忽職守,沒有盡到監管職責。不拼技術拼酒量,不比效益比黨建的風氣。上行下效,政府企業監管執法舉報等部門,從頂爛到底。壹個公司出了問題還要總裁承擔責任, 難道我們這樣社會級的體制問題不應該首先追究領導人責任嗎?

第三,外國人企業來了,賺的錢去那裏了?

盜國賊們錢怎麽來的,相信大家都心知肚明。

要真追起來,首先領導們是不是應該自己站出來承擔責任?

幸好我們中國有社會主義國慶,領導們有控制輿論的能力,把百姓們的怒火重定向到外國人身上。



688.有哪些沒有被墻內媒體報道的,關於512大地震的事實?



政治敏感October 19, 2018
看看中共軍官自己怎麽看四川汶川地震解放軍救災表現(最近關註崔永元事件的意外發現)

《我為什麽要提前退休》曾在網絡紅極壹時。文章中披露軍隊買官賣官的詳細內幕,以及2008年汶川地震時,中共軍方高層的不作為。

羅富強在文章中說,自己在2007年10月從黎巴嫩回國後,進入省軍區系統工作的幾年間,體會到較嚴重的腐敗,師團職幹部是工作再出色,也大多要花錢買才能“進步”。在郭伯雄、徐才厚時代,軍隊以買官賣官為主要代表的壹系列腐敗越來越是嚴重,軍中壹片亂象讓他最終徹底失去了信心。特別是看到以貪官田修思(中共成都軍區政委、空軍政委)為代表的上兩級主要領導的將軍們,明目張膽卻“婊子立牌坊”地賣官,更是感到這支軍隊徹底完了。

在這腐敗的大背景下,軍中壹大批投機取巧的政客上位,掌控了軍隊大權。他們只有做官撈錢的欲望,沒有做事的動力和能力,他們壹切工作的動力就是為了討好上級。

他指,08年汶川地震救援,完全就是壹場失敗和可笑的指揮。且不說極為低效的部隊開進令人不可思議(震區就在壹個經濟發達省會城市附近、在成都軍區機關附近100多公裏。在沒有任何敵情威脅、舉全國全軍之力的情況下,第壹批救災部隊到達震中居然是震後第三天),堂堂皇皇的軍區司令員等等將軍們居然連兵種都不懂得正確運用,某集團軍首先派出的是步兵炮兵裝甲兵部隊,而把救援能力最強的工兵團放到震後壹周直到“局外人”提出建議才派去救災。

再看看災區裏那彩旗標語比人還多的場面,軍隊高層出發前想得起派人上街購買彩旗,卻想不起給戰士們購買手套和實用工具,可想而知形式主義早就登峰造極。 文中還指,作為壹支軍隊,主要工作不是訓練,而是各種各樣的會議和各種各樣的政治主題教育和專題學習,且壹律不許使用電腦必須手抄。發展到了極致的,是幾乎每個星期必然要召開的電視會議,且規定壹律不許做會議記錄——電視會議期間任何人不許上廁所、必須壹動不動地端坐,會議結束後甚至還要講評哪個單位的桌子椅子不在壹條線上,頻繁的電視會議完全成了壹場場的坐姿比賽。即便組織演習,也是按照演戲的套路進行,目的就是為了討好上級交差了事。

羅富強自述自己是大學畢業後從軍,曾是中國赴黎巴嫩維和工兵營營長,帶兵駐守18個月,是中共外派維和時間最長的軍官,獲黎巴嫩政府授予“軍中勇士”勛章。他回國後,官至雲南某軍分區副司令,師職軍官,大校軍銜。2014年提前退休。



689.如果中國大陸實現民主化,很多海外人士還會支持臺獨,港獨嗎?

發現很多港澳臺及海外華人都支持臺獨,港獨,甚至藏獨的立場。我理解他們在自由的意識形態下對中共獨裁專治的痛恨,因為中共無論對內對外都沒有幹過什麽好事,也理解他們不願意被中共專治統治奴化的意願。但是在大陸的現實是無論妳是否支持中共,國家統壹始終是絕大多數人的共識,即使人們在其他方面對共產黨深惡痛絕,但是壹旦牽扯到主權問題,大家的意見都會統壹,旗幟鮮明的反對各種“分裂”活動。請問這些獨派人士有想過如果真的獨立了,會得到絕大多數人的理解和認同嗎?以目前大陸戰狼式的狂熱情緒,“留島不留人”的思維不是不能實現。還有我始終相信無論身在何處,華人們都會有壹個共同的精神寄托,即壹個真正強大,民主,保障人權的中國。所以我想請問廣大港澳臺海外的蔥友們,如果有壹天中共政權垮臺了,建立民主政府,妳們還會繼續支持妳們的獨立主張嗎?

陳士傑October 19, 2018

不僅有,而且會更多。不僅在海外,國內的各種區域獨立的運動會越來越多。

中國民主化以後,很多非漢人為主的省份的獨立運動會逐漸的風起雲湧,新疆、西藏等非漢人為主的“帝國邊緣地區”脫離出去似乎是不可阻礙的。

住民自決是基本人權,如果想挽留所謂的“帝國邊緣地區”不去搞獨立公投,唯壹的可能性就是搞壹個和美國參眾兩院壹樣的制度。每壹個省份不管人口多少,參議員只有兩位。各省眾議員數量按照各省的人口比例分配。

但是這又產生了新的問題,因為中國的很多漢族為主的省份,從來都不是獨立的個體,從古至今基本都沒有劃分的很清楚過。在很多漢族人眼裏,河北、河南、山東、山西、陜西基本沒有區別,就都是壹體的。如果刻意的分裂成聯邦,很可能導致漢族人的價值觀的崩壞和精神上的錯亂。

而且如果為了照顧這些“帝國邊緣地區”的省份,而搞參議院,等於是變相的剝奪漢族人的壹些權利,然後把這些權利分給少數民族地區的人。這麽做漢族人可能很多也不願意,很可能反而激化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

總而言之,中國的歷史和美國、加拿大等西方國家是截然不同的。中國幾千年的歷代王朝都是單壹制的中央集權政府,如果硬生生的拆成聯邦制,反而會導致國家的混亂。

如果民主化以後繼續維持單壹制的中央集團政府,維藏等和漢人差異較大的少數民族即使在國會有壹些議員的席位,也肯定影響不了政局,以漢族議員為主的國會所通過的法案很可能會剝奪這些少數民族的權利。當少數民族發現自己在漢人為主導的民選政府中,不管怎麽選依然是政府中的少數,投票表決時永遠投不過漢人的時候,慢慢的就會出現獨立的意識。就此看來,民主化以後,所謂的“帝國邊緣地區”慢慢的脫離北京中央政府的控制似乎是無法避免的。

694.專欄文章: 為什麽不能指望美國幫助中國實現民主



第三新索多瑪October 20, 2018
想象壹下妳今天在網上看到了壹個病人,日子過得特別慘,治病要花好幾百萬,但是家裏已經壹貧如洗了,每天飯都吃不飽。

請問,妳願意捐多少錢?妳會傾家蕩產的給他把缺口堵上麽?

對於國家也是同理,美國對別國伸出援手並非不可以,而且事實上已經有伊拉克南斯拉夫等先例了。但是美國要幫助別國也肯定會琢磨壹下自己能夠付出到什麽程度。如果是幫助中國實現民主或者推翻共產黨,那確實不太可能,逼急了中共往美國丟核彈,美國人能不能受得了。

所以說中共垮臺不能指望美國,這是對的。

但是如果有人借這個由頭挑動極端民族主義,我們就得講壹講了。

這種說法基於以下幾個謊言:

謊言1:中國壹旦民主化,會迅速強大起來,成為美國的威脅。

這壹說法體現了他們對經濟的徹底無知。因為國與國之間的關系並非零和博弈。反倒往往是互相受惠的關系。

舉例而言,同樣壹件商品,在A國生產成本為500元,在B國生產成本為300元,那麽A國肯定寧可由B國來生產該商品,這樣本國就可以把有限的成本投入到本國更有優勢的產品之上,形成比較優勢。那麽我們不難想象,如果B國的經濟遭受打壓,或者陷入動蕩,它的產品出口減少,那麽A國就不得不自己生產該商品,反而吃虧了。

退壹萬步講,就算不考慮比較優勢,大家想壹想,世界上有任何壹個體量有中國這麽大的國家,能夠在民主之後威脅到美國麽?

印度?巴西?就算按照最樂觀的估計,加拿大和澳大利亞做到了麽?

即使是美國自己,他發展到世界第二強國尚且也要上百年時間。

為什麽中國不可能威脅到美國,很簡單,外國又不是傻的,妳有市場經濟,別國沒有?

現下中國的經濟增長從何而來?有點常識的人應該都知道:無非就是人口紅利和人造GDP而已。

而不幸的是人口紅利期已經過去了。妳還想跟美國競爭,靠什麽?靠繼續制造人造GDP?還是像中共壹樣敲骨吸髓的剝削中國人?

妳要的那是民主嗎?

品蔥上很多人都是知乎來的,我相信很多人在知乎上肯定聽說過壹個詞叫“完整工業體系”。所謂中國會威脅美國就是“完整工業體系”“理論”的壹個推論。這壹“理論”認為世界上除中美以外的國家都沒有“完整工業體系”,所以中國是唯壹壹個能夠威脅美國的國家。但是所謂“完整工業體系”本來就是和市場經濟矛盾的,這壹“理論”從創建之初就是為了給臘肉洗地,它的推論能有多正確也就可想而知。

事實上,縱觀歷史,能夠對美國形成威脅的國家,從來都不是什麽民主國家。

當然,按照這些狂熱民族主義分子的壹貫習性,他們接下來肯定會質問:妳居然不相信民主以後中國經濟會發展,妳反民主!

這就要討論壹個根本問題:我們要民主幹什麽?

把發展經濟當作民主的目的,這本身就有極大問題。眾所周知中國的經濟發展是非常快的。那妳在中國活的很幸福嗎?經濟發展水平,尤其是GDP,很多時候和人的生活,尤其是人權狀況,是未必掛鉤的。如果有人說,我們搞民主不是為了追求人權,不是為了追求自由,而是為了追求經濟發展,那麽我的回答就是:這樣的“民主”我寧可不要,因為這根本就不是民主。



謊言2:共產黨的反民族主義本性,決定了它會壓制中國的崛起,也決定了它傾向於犧牲或出賣中國的利益。

這種言論簡直不值壹駁。既然中共在壓制中國發展,中國經濟增長都已經這麽快了,那沒有共產黨的話妳國是要上天?

再說了,中國經濟不發展,妳讓共產黨去喝西北風?



謊言3:美國在國共戰爭中拒絕援助國民黨,可見美國不希望中國發展。

說出這種話的人不會告訴妳另壹個事實:在二戰期間,美國對蘇聯進行了總額達1700萬噸物資、價值100多億美元的援助。難不成,中國對美國的威脅,居然比蘇聯還大?

您配嗎?

至於說為什麽不援助中國,很簡單,當時美國政府本來就是被蘇聯間諜大幅滲透的,後來的麥卡錫主義就是明證。如果美國政府正常壹點,它就應該眼看著納粹和蘇聯打個兩敗俱傷才對。

但是這個特殊時期的政府,顯然是無法代表美國的。

當然我說小羅斯福政府不能代表美國,並不是說我們就可以去指望壹個正常狀況下的美國會對中國人伸出援手。我從本文壹開始就講:美國對外援助壹定是量力而行的,這註定了美國不會徹底把中共置於死地。把中共垮臺的希望放在美國身上是註定不會有結果的。

但是不能因為某些人和我在這個問題上持相同觀點,就對他們煽動極端民族主義的行為置之不理。

眾所周知我是個姨粉,姨粉也是在搞什麽發明民族。但是無論我們再怎麽講民族,有壹條底線我們非常清楚:那就是民族只能用來對抗暴政。畢竟暴政太強大了,不抱團沒辦法。

那麽問題來了:美國是統治妳了還是怎麽著,妳要跟它搞民族主義?

民族利益不應當是人的最終追求,自由才是。之所以對抗暴政的時候民族主義是對的,也是因為在這種場合之下它有利於實現個人自由。

但在其他場合下,有人講民族主義,目的很可能是要個人貢獻出自己的自由、利益和道義,去為他們所謂的“民族利益”犧牲。



說到道義,其實有個最重要的問題我壹直沒提:

美國本來就沒有義務對外援助。

鬥米恩,升米仇。

還是回到本文壹開始的問題上吧:

想象壹下妳今天在網上看到了壹個病人,日子過得特別慘,治病要花好幾百萬,但是家裏已經壹貧如洗了,每天飯都吃不飽。

妳給他捐了500元。

結果這個病人到處宣揚妳應該把自己的全部財產拿出來幫他治病,妳之所以沒有這麽做是因為妳不希望他痊愈,妳害怕他病好了以後搶妳的工作。

妳是什麽感受?


695.新聞話題: 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離奇墜亡



October 22, 2018
BBC 據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本周日當地時間上午公布的消息,澳門中聯辦主任鄭曉松於10月20日晚上在住所墜樓逝世。在習近平前往澳門為港珠澳大橋剪彩之際,鄭曉松的死亡留下了許多問號。

周日(21日)早,中國國務院港澳事務辦公室發布消息稱,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鄭曉松於周六(10月20日)晚在其澳門住所墜樓身亡。

澳門中聯辦網站顯示,鄭曉松在去世前壹天即10月19日還出席壹場公開活動,在辦公樓會見民聯智庫負責人壹行。

官方稱,鄭曉松墜亡是因為罹患抑郁癥。中共十九大前夕,鄭曉松從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壹職調任澳門,去世前履新壹年零壹個月。

鄭曉松的墜亡發生在港珠澳大橋開通前夕,這座耗資巨大的工程將於本月23日正式通車。



鄭曉松是誰?

鄭曉松的媒體曝光度並不高,他自2017年9月任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後,才晉升正部級。

根據中央政府駐澳門聯絡辦公室網站的簡歷顯示,鄭曉松,1959年9月生於北京,挪威奧斯陸大學挪威語專業畢業,曾在1996年至1997年在英國牛津大學外交官研究生班學習。

鄭曉松長期在外交領域擔任公職。曾任外交部西歐司壹等秘書,財政部國際司司長、部長助理,亞洲開發銀行中國執行董事,中共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等職務。

習近平上臺後,鄭曉松獲得重用。2013年7月擔任福建省副省長,其後還擔任過中共福建省委常委、秘書長壹職。

中共十九大前壹年,鄭曉松短暫調回中央,任中央對外聯絡部副部長。

中共十九大前壹個月,他被任命為中國中央人民政府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從副部晉升為正部。十九大上,他入列中央委員。

鄭曉松在仕途初期即參與香港事務。據港媒報道,上世紀90年代他在外交部任職期間曾擔任時任外交部副部長姜恩柱的秘書。

1993年,姜恩柱任中英會談的中方代表;其後兩年,他出任香港特區預委會副主任。香港政權移交後,姜恩柱任新華社香港分社社長,該機構2000年改組為中央駐香港聯絡辦公室主任,姜出任首位主任。

鄭曉松在“九七”前擔任姜的秘書,回歸後,他出任新華社香港分社辦公廳副巡視員。以及中共香港工委辦公廳秘書、助理巡視員等職。

當時,中共香港工委與新華社香港分社實行壹個機構兩塊牌子。2000年1月設立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後,改與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實行壹個機構兩塊牌子。中共中央香港工委書記為中央人民政府駐香港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主任。



澳門中聯辦的職責

路透社報道稱,駐澳門特別行政區聯絡辦公室起到了在北京中央政府和澳門地方政府之間搭建橋梁的作用。在澳門的地方事務方面愈發具有影響力。中國官方信息顯示,這個與1999年12月28日決定設立的機構前身是新華通訊社澳門分社。

中國政府對該機構的職責定義為:聯系外交部駐澳門特別行政區特派員公署和中國人民解放軍駐澳門部隊;聯系並協助內地有關部門管理在澳門的中資機構;促進澳門與內地之間的經濟、教育、科學、文化、體育等領域的交流與合作。聯系澳門社會各界人士,增進內地與澳門之間的交往。反映澳門居民對內地的意見;處理有關涉臺事務;承辦中央人民政府交辦的其他事項。。

與毗鄰的香港壹樣,澳門也是在"壹國兩制"框架下,可以自行選出首席行政長官,但必須得到北京認可的壹個特別行政區。

周日,澳門特別行政區行政長官崔世安發出唁電,稱"驚悉貴辦鄭曉松主任不幸逝世,我謹代表澳門特別行政區政府,並以我個人名義深表哀悼,並向其親屬表示深切慰問。"



"這麽巧?"

鄭曉松死亡前壹天與民聯智庫負責人施家倫等人舉行了會晤,對該智庫的成立表示祝賀。並要求"始終高舉愛國愛澳旗幟,緊密聯系和團結更多的專家學者和各界人士,堅定不移地支持行政長官和特區政府依法施政,帶頭貫徹落實'壹國兩制'方針和基本法,為澳門的經濟繁榮發展、社會和諧穩定,以及促進澳門與內地之間的交流合作作出積極貢獻。"

鄭曉松的死亡也引發了中國社交媒體的廣泛討論。署名"高瑜"的推特帳號發表評論稱:"以前自殺屬於嚴重叛黨行為,自絕於人民自絕於黨,現在從嚴治黨了,反倒都成了抑郁癥了!"名為"盛雪 SHENG Xue"的推特用戶稱:"中共官員是越來越嚴重的高危人群,基本人生軌跡是:害人…被害…各種死法。鄭曉松寧肯跳樓也不見習近平……看來見習近平將生不如死。如果他是被跳樓……說明他見了習近平有人會生不如死。"名為"晚雲起"的推特用戶則問道:"這麽巧?在習去為港珠澳大橋剪彩之前犯病?"



墜樓的官員們

在中文網絡平臺上,不少網友表達對鄭曉松生前罹患抑郁癥的關切和惋惜。但也有不少網友對今年中國官員墜樓不斷的消息表達疑惑。有網友評論,“這麽壹算,在中國當官倒成了高危職業。”

據公開報道,今年已發生多起中國官員墜樓事件,不完全統計就包括7起:

今年1月6日,黑龍江佳木斯市副市長梅振學當選該市人大常委會副主任,3日後,梅振學墜樓身亡。
4月19日,黑龍江省再次發生此類事件,大慶市人民政府副市長馮忠宏在該市高新區祥閣花園墜樓身亡。
5月24日,江西省上饒市廣豐區政府副區長、公安局長鄭金車墜樓身亡。
5月,江蘇省建湖縣委組織部副部長、老幹局局長成萬東,在浙江學習培訓期間自殺身亡。
6月,安徽淮北市糧食局調研員李強在家中墜樓身亡。當地宣傳部門稱其生前患有抑郁癥。
7月,河北張家口市人大常委會常務副秘書長高忠孝墜樓身亡。
9月,吉林省榆樹市副市長常健墜樓負傷。

696.如何看待有人用伊拉克敘利亞來說明中國絕不能實行民主?

很多墻內人都用這個例子來反對民主

虎哥October 22, 2018


這種說法基本上在環球觀察者網很常見,在知乎以李建秋等人為主。

他們犯的最大的錯誤就是不了解伊拉克經歷了什麽,邏輯也很成問題,他們為了說明中國不適合民主,卻不想想兩國到底有沒可比性。

把中國和能源依賴、專制多年、極端宗教派系林立的伊拉克來對比說明中國不能搞民主,其實是很險惡的,因為兩者根本沒有可比性。

伊拉克敘利亞爆發戰爭正是長期的獨裁專制導致的社會矛盾爆發的結果,其壹天都沒搞過民主,怎麽能甩鍋民主?反而應該甩鍋專制以引起警示。

伊拉克在戰後由美軍監督下實行民主後反而穩定發展起來了,2009年人均GDP即回到2003年戰前水平,2016年曾經和中國壹樣高達到6000美金,這兩年因為油價腰斬有所回落。還有人說伊拉克GDP都是石油工業不算數,請問什麽算數?縱向比較其發展難道沒有說服力?



回到話題,現在不是要來探討中國現階段是否可以推行民主嗎?

以中國目前的社會情況、經濟發展水平和人民素質,拿伊拉克來說話顯然是不合適的,不是都厲害了我的國嗎?要比較也應該拿歐美日這樣的作為學習比較的參考才對,或拿中國對比同壹個文化圈的日韓臺才合適,而這是黨不告訴他們的,趙家人要保住權力當然會混淆視聽。

我們已經很清楚的看到,在經過300%多的債務加持,環境和犧牲當代人應有福利為代價,基建壹波流的幾十年發展後經濟已經疲軟,這時候黨開始了愚民、禁言、對外擴張,各級官員早已經形成固化的權貴關系網,統治百姓。而壹帶壹路本質就是自己國內消化不了過剩產能,需要尋找市場,這和德國當年對外擴張的思路本質是壹樣的。

我這裏不是說壹定要民主,而是說妳無法找出理由說明中國現階段絕對不可以有民主,不可以有議會議事論政,不可以有人民選舉出各級官員。

最後,民主不是意識形態,民主是壹個國家日常運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實現法治和保障公民權利和自由的前提制度。這就像若想經濟發展,必須是市場經濟制度才有用,計劃經濟註定失敗,壹個道理。



附:

薩達姆時代的伊拉克經濟數據是保密的,外界基本得不到真實的數據,但美國密西根大學的研究稱,根據2003年的美元價格計算,當時伊拉克的GDP應該是380億美元,1989年人均大約2304美元。但到了海灣戰爭前夕的1990年則跌到了人均938美元,1991到1996年則因為美國和西方的制裁低於500美元。1996年,薩達姆接受石油換食品後GDP有所上升。然後,等到2003年伊拉克戰爭之後,伊拉克的GDP就開始上漲了,到2009年人均GDP就達到了3702美元,2010年是4613美元,2011年是6019美元,2012年是6625美元,2013年達到了6670美元。而同期的中國呢?這個數據,幾乎和同期的中國差不多。雖然以石油為主,但足以說明問題。

中共的鼓吹手李建秋拿壹個不公開的數據和現在比,還舉了沙特卡塔爾的數字,卻不告訴人們伊拉克1990的數據是不公開的虛高,伊拉克經歷了九十年代和2000年代近二十年的制裁和戰爭!

697.考慮實際財政能力,新疆模式是否有辦法推廣到全國?



right wing October 22, 2018

根據財政部公布的《新疆自治區2017年預算執行情況報告》,新疆17年財政支出5373.6億,其中2608.8億來自中央轉移支付,公共安全支出579.5億元。而且,真實維穩費用肯定高於公開的“公共安全支出”數據。南方周末2014年的《公共安全,新疆要花多少錢》壹文寫到:

張立德和他的同事、財政廳法制稅政處處長崔洪波等受訪者,也向南方周末記者坦陳,僅僅是“公共安全支出”壹項,並不能全面反映在反恐維穩方面的開支情況,“各地各部門這壹塊的‘開口’太多,比如各單位自行購買的安全裝備,增加值班人員、值班時間等等,可能都沒有納入‘公共安全支出’的科目中去計算”。
也就是說,根據上述數據,若不考慮中央轉移支付,新疆維穩費用占政府財政支出比例至少達 20%。

更嚴謹的算法是按人均維穩費用推算,因為維穩費用大致跟人口數量成正比。新疆人口2100萬,維穩費用大於580億;全國人口13.8億,按比例算就需要至少3.8萬億。現實是2017年全國維穩總費用為1.2萬億(來源為香港記者呂秉權的估算),這樣子中間存在至少2.6萬億經費缺口。在當前各省財政普遍赤字的情況下,2.6萬億哪裏來?實際上,如果沒有其他省份輸血支援,新疆模式在新疆都維持不下去。

從另壹個角度來看,新疆模式會嚴重阻礙正常商業活動。試想,逛個商場進門都要安檢,誰還想出門逛街呢?手機上個網都要限速,動輒就全省斷網,還怎麽做生意呢?每天都聽說有親戚朋友被關進集中營,誰還能安心上班呢?新疆近年來民間經濟活動萎縮得很厲害,漢人都想把戶口遷往內地。如果全國都像新疆這麽搞,經濟崩潰指日可待。

中共想不想在全國推行新疆模式?當然想,問題是做不到。

698.中國民主化以後,應該設計壹套怎麽的政治制度?

中國如果走入民主,應該使用怎麽樣的制度?是中華民國的制度還是拷貝美國的制度?

陳士傑October 22, 2018

國情不同制度自然也不同,西方國家的現行制度肯定都不適合於中國。中國民主化以後的政治制度必須既能落實主權在民的原則,又可以確保政府機構運作的效率。其實中國最合適的民主轉型應該是清末的立憲運動,最佳的方式應該是和日本壹樣實行君主立憲制,只可惜由於種種原因中國人喪失了這個機會。

中國自秦始皇以來都是中央集權的單壹制,所以中國基本不可能搞聯邦制。而且在漢人的觀念中,河北、山東、山西、河南等漢人省份千年來都沒有劃分的清楚過,如果刻意的分裂成獨立的聯邦,必將導致漢人觀念中的混亂。

中國並不適合搞和美國壹樣的總統制。中國有兩千年的帝王統治的傳統,如果實行總統制,將大權基於壹人,很可能會出現專制復辟的危險。而且全球目前實行總統制度的國家,只有美國壹個是成功的發達國家。

中國也不適合搞和英聯邦國家壹樣的內閣制。內閣制的實權放在國會中,內閣成員皆為國會議員,國會多數黨的主席就是內閣總理。內閣制的政策穩定性是遠遠不如總統制。如果國會多數黨更換黨主席,那麽總理就必須換人做。中國人比較擅長窩裏鬥,如果國會多數黨內有派系造反,總理甚至整個內閣都必須隨之更換了。而且國會議員壹般都沒有連任次數的限制,如果執政黨中出現李光耀或者洪森這種政治強人,那麽就會出現“萬年總理”這種極大權於壹身的現象。像我們中國這種具有長遠的專制傳統的國家,如果出現這種“萬年總理”,對於民主的摧毀是難以想象的。

中國同樣不適合實行和法國壹樣的半總統制。在半總統制中,國會可以牽制內閣,但是國會壹般情況下無法牽制總統,非常容易使總統淪為民選的皇帝。總統和內閣總理的權力邊界有時候很難劃分清楚,如果國會多數黨和總統是同壹個政黨的,那麽政府還可以正常的運作,但是如果屬於不同政黨,那麽政治鬥爭必將無窮無盡。而且如果總統和總理屬於同黨,總統作為民選領導人的實權肯定是高於總理的,總理在這種情況下就會淪為總統在國會議員前的擋箭牌,“總統有權無責,內閣有責無權”。

現存的各種民主制度各有優缺點、各有千秋,對於中國來講沒有壹種是可以直接拿來用的。



下面言歸正傳。

在考慮國情的情況下,中國應該實行壹套非常具有中國特色的半總統制。

中國三千年的帝王制度中,從春秋戰國時期就實行的是既有皇帝又有宰相的雙首長制。皇帝是國家之主,大政方針都是由皇帝制定的。宰相是官僚體系的總代理,國家政策的具體執行人。中國民主化以後,實行的制度就應該是皇帝宰相制度的民主化。

總統是國家元首,內閣總理是政府首腦。總統和副總統由全民直選或者間接選舉產生,任期五年,連任不得超過兩屆。內閣總理是由總統提名的,經國會同意後即可出任。中央軍事委員會為國家最高軍事機關,中央軍委主席為三軍總指揮,總統兼任委員會主席。如果總統更換,新的總統必須再次提名壹次內閣總理。內閣的副總理、各部部長、各委員會主任以及不管部長皆由總理提名,經國會同意後方可出任。

中國由於是單壹制國家,並沒有實行兩院制的很大的必要性。在很多單壹制國家,上議院的權力壹般都不大,並沒有壹定要設立的必要。而且如果壹個國家的立法過程過於復雜,那麽可能導致政府機關的恐龍化。

由於中國人口眾多,如果議員數量過少,無法完善的代表民意。但是如果議員數量過多,那麽肯定就無法有效率的開會。如果想完善的代表民意,那麽壹個縣至少要有壹位國會議員,全國有兩千八百多個縣級行政區,所以至少有近三千名議員。但是三千名議員根本不可能有效率的開會和監督內閣,所以只能通過在國會中設立壹個常務委員會,作為國會的常設機關,在國會休會時代行職權,常務委員會委員皆為專職的。壹個地級市選出壹名常委會委員,全國三百多個市,就有三百多名有選區的委員。其他的三百多名委員應該由比例代表制的方式選出各行各業的傑出者,這三百多名委員是沒有選區服務的。在普通時間,國會就是由這六百多委員在運行和開會的。國會的普通議員是兼職的,每年或者每半年開壹次會,普通的國會議員應該由各縣或各區議會的議員們互選產生。絕大部分普通的法案都是由常委會制定的,但是修憲等重要的提案必須由國會全體成員表決才能生效。

公民和國會常委會委員都有權利罷免總統,只要有25%的公民聯署提案,就可以發起罷免總統的公投。國會常委會中如果有超過2/3的委員提出罷免總統的提案,同樣可以發起罷免總統的全民公投。由於內閣總理不是直接民選,所以國會常委會只要是有超過3/4的委員提案,就可以扳倒內閣。國會正副議長必須是常委會委員,國會正副議長由全體國會議員互選產生,國會副議長可以由國會多數黨的領袖兼任。國會正副議長的連任年份和連任次數的限制與總統相同。

當總統缺位時,按照副總統、內閣總理、國會議長、內閣副總理、國會副議長的繼承順序依次代行總統職權。

但是如果總統在任內被人民通過公投的方式罷免掉了,那麽副總統就接任總統。但由新總統提名的內閣總理在被國會常委會同意任命後,軍委主席將由內閣總理兼任,最高權力就會從總統手裏轉到內閣。這種制度設置的優點在於,既能吸取內閣制的“總理如果做的好就做的長,做得差的就做短”的有點,又能夠吸取總統制的“保持政策的穩定性”,不會出現由於總統和內閣的民調極低而導致政府的空轉,最高領導人能夠永遠都擁有多數民意。總而言之,如果總統做的太差,權力就會轉移到內閣。在古代,如果皇帝是昏君或者無能之主時,皇帝就可能被權臣架空。

最高法院由十五名或者十三名大法官組成,其產生,由總統提名,經國會批準後由總統任命。大法官任期為十年,不得連任。

699.專欄文章: 為什麽說清朝幾乎無清官?



weed3000October 22, 2018
為什麽說清朝幾乎無清官? 看看這四位“清官”的履歷表就知道了

近十幾年來,辮子戲流行到泛濫的地步,但是影視圈有壹個有趣的現象:電影大多“反清復明”,而電視劇大多“皇上聖明”。特別是某些冠以“歷史劇”名頭的電視劇,除了人名之外,基本跟歷史事實沒啥關系,而且極盡洗白之能事。

別的不說,咱們就單列出來幾個有名的“清官”,看看他們究竟有多“清”,民間傳說的“三年清知府,十萬雪花銀” 用在他們身上合不合適。既然要說,咱們就說比較有名的,或者“被公認”的,像紀昀紀曉嵐那樣的咱們就不說了,因為大家都知道他本來就不是什麽清官和正人君子。咱們要說的就是被電視劇極力吹捧的四個人:施世綸、田文鏡、李衛、劉墉。

在沒有電視劇前,就有演義小說《施公案》,那是評書藝人的飯碗之壹。那裏面施世綸是個身有殘疾相貌醜陋但為官清正廉明的小縣官。但是事實上身為漢軍鑲黃旗旗人的施世綸根本就沒當過縣令,他因為老爹海霹靂施瑯的關系,壹當官就是從泰州知州起步(以蔭生授江南泰州知州),而且在當官前就跟著父親施瑯參加過澎湖海戰,還寫下過壹首詩,當時看來是豪情滿懷,但現在看來卻充滿了諷刺意味,因為最後兩句是“生奪澎湖三十六,將軍仍是舊英雄”——施瑯原先是鄭成功部將。這首詩頗有點“宋張弘範滅宋於崖山”的味道。

施世綸可不是什麽“十不全”,因為當時想在清朝做官,沒壹個好相貌是不成的,老百姓搞出個“十不全”,是不是影射諷刺幹隆這個“十全老人”的“十全武功”,就不知道了。

施世綸從泰州知州做起,做了壹輩子肥缺:泰州商業極其發達;然後做揚州知府、江寧知府、江南淮徐道、湖南布政使、漕運總督,特別是做江寧知府的時候,很得總督範承勛(範文程第三子)賞識。施世綸母親去世,範承勛給康熙上書挽留,但是被禦史告了壹狀:母喪不丁憂守制,不孝。康熙對施世綸的評價是:“朕深知世綸廉,但遇事偏執,民與諸生訟,彼必袒民;諸生與搢紳訟,彼必袒諸生。處事惟求得中,豈偏執?”這下大家知道施世綸的名氣是咋來的了吧?“彼必袒諸生”,讀書人豈不感恩戴德著書立傳大加頌揚?至於大清官施世綸有幾個老婆,是不是發明了“木驢”,還請讀者諸君自行查詢,篇幅所限,筆者不再贅述。

第二個就該說到劉墉了,這位“宰相劉羅鍋”的家世更顯赫:他爺爺劉棨是四川布政使,至於他父親劉統勛,大家想必也熟悉。劉墉跟施世綸壹樣,也不用考舉人,直接就參加了最後壹級的殿試,但是沒考中狀元,連榜眼探花也不是,但是成績還算不錯,直接進了翰林院當上了庶吉士。劉墉壹方面仗著父親劉統勛的關系,另壹方面靠大興文字獄起家(筆者寫過“濃墨宰相血染成”),這壹點大家基本已經都知道了。不過劉墉可沒娶什麽格格(滿漢不通婚),只娶了壹妻三妾四個老婆,但是沒生出兒子來。

至於劉墉是不是清官,去北京驢肉胡同(禮士胡同)看看就知道了,侯門深似海,用來形容劉墉的豪宅那是壹點也不過分。就連清朝人也看不過去劉墉生活的奢華:“劉文清(劉墉謚號文清)公故地在驢市胡同西頭,南北皆是。”劉墉寫字的紙都布滿金線,被和珅的扮演者王剛在鑒寶時發現:“這老東西,騙了我這麽多年!”

前面咱們說的兩個“清官”的官位是靠著“恩蔭”得來的,下面咱們再說兩個“清官”,他們的官帽直接就是買來的。先說說那個小說和電視劇裏的“小叫花子”李衛,好像是壹生孤苦,被康熙從“人市”上撿回來,於是壹生忠誠節儉,平常吃飯就是蘿蔔白菜。

但是歷史總是好打“歷史劇”的臉:李衛生在富豪之家,人家的官是直接花錢買的,而且胃口很大,什麽七品知縣六品通判都不放在眼裏,直接就買了個從五品副司長(兵部員外郎),跟地方上的知州平級(具體可參考清代官制)。按照清朝賣官的明碼實價,這個級別在光緒年間是1474兩白銀,在幹隆年間是6820兩,最貴的時候就是康熙晚期,壹個七品縣官就要壹萬五千兩銀子,李衛的從五品員外郎就是那個時候(五十六年)買的,按照知縣的標準遞增,沒個兩三萬兩白銀是拿不下這個官職的,而且清朝有個更缺德的規定:妳買了官但是不壹定能當得上(後補),想真正掌權還得花錢(補實缺),而這補缺送禮可能要比買官花的錢更多。

再看看李衛當從五品的官壹年的俸祿是多少:八十兩!這麽計算,李衛要不吃不喝幹上二百五十年(按買官最低價格兩萬兩計算)才能“回本”,“千裏求官只為財”,要說李衛花兩萬兩銀子就是為了給老百姓服務(那五個字不能說),您信嗎?

最後咱們再來說說田文鏡,那可是“公認的清官”,甚至“窮得連白菜都吃不起”。但事實呢?他的“大學文憑”都是買來的,而且是“名牌大學”國子監的“監生”,不過當時有個比較正大光明的稱號,叫“捐監”——專門給有錢沒學問的人設立的制度。只有連秀才舉人都考不上的人才走“捐監”這條路,因為科場舞弊也是要識字的,而且被抓後要受到嚴厲處罰,而“捐監”則是花錢免災並且前途光明:有了國子監的監生身份是可以直接做官的,田文鏡買到監生之後就做了副縣長(縣丞)。

想想吧,明朝的海瑞考到頭發白才考了個舉人,而且第壹份工作就是個沒品級(不入流)的縣學教諭,遠不如人家田文鏡直接買了個副縣長。其實歷朝歷代在末期都會出現賣官鬻爵的現象,而且是預示著這個王朝已經日薄西山即將完蛋,只有清朝,賣官鬻爵賣了二百多年,這也就是為什麽馬戛爾尼看到的“幹隆盛世”是“觸目所及無非是貧困落後的景象”。試想連被後人頂禮膜拜的“清官”都是買來的,國家還能發展嗎?老百姓還有活路嗎?


700.政府為什麽要禁止言論自由?



XeausescuOctober 23, 2018
只說冰山壹角,比如,知乎是這樣考量我的發言的。

(我承認,在知乎的發言確實更有挑釁性質,因為在知乎這麽壹個社區,見到大量違反人性的邪惡之言論,我很難壓制住心中的火)

***
您在「回答」「 給中國君王排名的話,朱元璋能排進前10麽?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我之前的ID,習奧塞斯庫,已經被槍斃。知乎槍斃,那叫壹個快。



您在「想法」「 在中國讀大學就是對年輕人的毒害啊,我不…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今天開除,明天牛棚,後天活埋。兩夜即夢回秦朝。 始皇帝說:看,我大中華D國,乃何等之雄壯!



您在「回答」「 如何看待下暴雨馬路積水漏電致多人傷亡的事件?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我的瓷器夢就是有壹根長長的電極,壹直伸到那片病根海裏,電死那壹群禍國殃民的王7+1



您在「文章」「 致關註者的統壹回復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此言就更差矣。 評論區是人家私人地盤,人家想刪就刪,想拉黑就拉黑。 而zf是公權力,而且,zf可不單是拉黑的問題,小則與妳 afternoon tea, 大則妳 sentenced, vaporized, ... and your family. 所以,他個人觀點,即便有錯,有私貨,為黑而黑,在評論區拉黑的行為,也包括這裏妳的言論,我的言論,本都應當被寬容對待。而妳國的xx,......



您在「文章」「 關於停止更新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在某個被詛咒了的國家,壹件驚天醜聞,既不帶來制*改革,又不增進*民意識,而只貢獻幾個新的敏*詞。



您在「回答」「 如何看待南京無名女童屍體案,系父親和祖父將其推入河中溺亡?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妳們國家人民之疾苦,向來只有靠洋大人關懷



您在「文章」「 在中國網絡變調的《克羅地亞狂想曲》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有個國家根本不需要誰去黑,奶粉疫苗幼兒園三連事實擺在那裏。 另外,這三件事中的前兩件,已經滿世界皆知。



您在「回答」「 如何看待南京無名女童屍體案,系父親和祖父將其推入河中溺亡?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重病,意外,以至失業和養老保險,這幾樣東西從來都不是個人應該承擔的(即便有少數富人能承擔得起),即使美國和北歐也不例外。和國防壹樣,是國家的職責。 我的戾氣不在於任何個人,而都是在於國家之失職。



您在「回答」「 如何看待南京無名女童屍體案,系父親和祖父將其推入河中溺亡?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沒辦法? 了解壹下,妳們國家向世界其他國家“援助”了多少錢,妳們國家的實際稅賦比率排第幾,等等



您在「想法」「 我發現很多黑我的人做的工作都是“互聯網…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在墻國去做IT底層工作的人,所受的人文社科教育和素養,可想而知。



您在問題「 為什麽會有人選擇去經濟科技教育等實力都遠低於中國的地區留學? 」中的回答因違規被 建議修改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有很多很多的學術會議,都本可以但沒選在中國開。3大原因: 要辦簽證;要買VIP(知乎通假,指VPN);飛機延誤。 恰好,這三大問題的根源都是**原因,是妳們不可能解決的。



您在問題「 留學生或華裔對所在國家真正的感受是什麽? 」中的回答因違規被 建議修改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最近,我所在的城市,還接納了壹位飽受折磨的來自妳們國家的難民。



您在問題「 如何評價清華大學 8 字班新生軍訓夜間冒雨拉練? 」中的回答因違規被 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現在阻礙妳們國家發展的主要的原因之壹是這個風氣: 沒有困難,創造困難也要上。 俗話說,溫飽思啥啥。 溫飽了,但不會讓妳們有“思”的時間。



您在「回答」「 為什麽會有人選擇去經濟科技教育等實力都遠低於中國的地區留學?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另外,越南人本來也很友善淳樸,此行中我與他們交流無不快樂,只是每每想到“祖國”那麽流氓,窮兵黷武,占人家的島嶼, 就感覺很難過,所以每當問到是從哪來的時候,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不愉快,我都被迫撒謊說我是香港、臺灣、新加坡來的。



您在問題「 為什麽會有人選擇去經濟科技教育等實力都遠低於中國的地區留學? 」中的回答因違規被 建議修改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我很久以前考GRE的時候,壹直深不理解的壹件事就是為什麽要考“數量"和“寫作”這兩個嚴重侮辱智商的無比弱智的科目。其中的“語言”部分,若不是限於非母語者詞匯量的問題,其實也是壹個無比弱智的科目。現在我茅塞頓開,考這些基本的閱讀理解能力和邏輯能力,可以恰好把妳們這些類似知乎貼吧鐵血微博上多如牛毛的庸人給淘汰出去。



您在問題「 權貴經略幽燕我童貫被永封,朋友們怎麽看? 」中的回答因違規被 已刪除

處理原因:騷擾、辱罵、歧視等

知乎好比壹個豬圈,所有的豬最後都會被出欄,區別只是先後而已。 跟這某只具體的豬長的怎麽樣,喜不喜歡這個圈沒有關系。 這個豬圈最後也會關門,跟妳現在出欄多少頭豬沒關系。 所有的豬圈都會關門,區別只是先後而已。



您在問題「 在中國有哪些種族歧視問題? 」中的回答因違規被 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妳們的教育裏沒有任何強調過關於種族平等方面的內容;同時,是壹個等級森嚴,堪比印度種姓制度的社會(知乎民謠:壹等洋人二等...),而且,又是壹個多民族,多文化,人口流動性大的地方; 第四,近幾年的對西方的升級抵制,加上壹直以來對社會達爾文的推崇,使得主流觀念轉變為對達爾文的普遍推崇。 這四點因素加在壹起,使得人骨子裏面這方面天然存在的惡之傾向,變得毫無約束。 妳們是我見過的種族歧視最公開、最肆無忌憚的群體。很多留學生張口閉口就是黑鬼阿三越南猴子; 妳們的官方敢放用洗衣機把黑人洗白的洗衣粉廣告;妳們取消了 reeducation thru labor... 但又開設了 transformation thru ... ;妳們的公眾號上,整日鋪天蓋地的對各種群體進行妖魔化... 妳們任重道遠 ...



您在「回答」「 在2017 Google 開發者大會上,李飛飛宣布「谷歌中國 AI 研發中心」成立,會帶來什麽影響?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AI幫助中國成為壹個美麗1984新世界。



您在問題「 領導哪句話讓妳覺得 TA 是個傻 X? 」中的回答因違規被 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我們壹不,

二不,

三不,

還有什麽好說的。



您在問題「 如何評價河北科技大學發布調查結果:韓春雨團隊不存在主觀造假? 」中的回答因違規被 建議修改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以前,我覺得做科研,連越南都有比妳們強的多的地方(比如,最重要的,信息的free flow等),但這終究證明了我的淺薄。 在國內妳可以大量發表“不容置疑”的“研究”。 可以公然“合理利用”“非主觀造假”和學校的“影響力”,竄升到高級職位,住上大房子,達到知乎所說的“人生巔峰”,還能“就喜歡看妳們...卻拿我毫無辦法的樣子“。 唯壹需要擔心的是豬圈的圍欄... 而據我預測,豬圈將固若金湯。 知乎向來崇尚叢林社會強者勝。韓春雨身在非壹流大學,卻能做出這麽有名的工作,獲得這麽高的待遇,套用上交大的校訓說,成功做到了“飲(泔)水思源,愛國榮校”,套用清華的校訓說,“自強不息,厚黑載物”,簡直就是妳們的榜樣。



您在問題「 為什麽不民主的東德要叫民主德國,而西德要叫聯邦德國?這名字怎麽來的? 」中的回答因違規被 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許多人取名字,五行缺什麽,就在名字裏面補。 朝鮮********國。

還有,



您在「回答」「 基礎數學博士後,不想做學術,想轉行,求大家的建議? 」中的評論因違規被已刪除

處理原因:政治敏感

為了響應針對美國的trade war,現在豬飼料裏的豆餅含量要減少壹半。 現在圈裏正在猛增精神食糧的進補。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的帳號發布了「政治敏感」內容,因此已被禁言,1 天後恢復正常使用。處理詳情可查看社區服務中心。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的帳號發布了「政治敏感」內容,因此已被禁言,1 天後恢復正常使用。處理詳情可查看社區服務中心。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的帳號發布了「政治敏感」內容,因此已被禁言,1 天後恢復正常使用。處理詳情可查看社區服務中心。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的帳號發布了「政治敏感」內容,因此已被禁言,7 天後恢復正常使用。處理詳情可查看社區服務中心。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的帳號發布了「政治敏感」內容,因此已被禁言,7 天後恢復正常使用。處理詳情可查看社區服務中心。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的帳號發布了「政治敏感」內容,因此已被禁言,7 天後恢復正常使用。處理詳情可查看社區服務中心。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的帳號發布了「政治敏感」內容,因此已被禁言,7 天後恢復正常使用。處理詳情可查看社區服務中心。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的帳號發布了「政治敏感」內容,因此已被禁言,7 天後恢復正常使用。處理詳情可查看社區服務中心。

您好,根據用戶舉報,您的帳號發布了「政治敏感」內容,因此已被禁言,15 天後恢復正常使用。處理詳情可查看社區服務中心。

702.中國可以實行兩千年專制至今,從中國老百姓角度看他們有什麽樣的問題?

英國12世紀就有自由大憲章,就有風進雨進皇帝不可以進的民眾思想,而中國到現在都沒。中國普通百姓有哪些問題?


right wingOctober 23, 2018

這個問題可以從幾個不同的層面來談。首先我不喜歡“老百姓”這個詞,我認為這個詞屬於政治語言汙染,下文將用“普通民眾”替換。

1. 中國普通民眾有沒有問題?

有,而且很大。具體什麽問題,柏楊說過很多、魯迅說過很多、各位蔥友也說過很多。壹言以蔽之,就是“醜陋的中國人”。試想壹個人從小被父母精神虐待、學校洗腦教育、社會大染缸浸泡,能不出問題嗎?中國普通民眾以文明世界正常人的標準來看,有問題幾乎是必然的。

2. 推翻中共獨裁統治需不需要先解決普通民眾的思想問題?

不需要。社會變革從來都是由精英推動的。英國大憲章是貴族們逼國王簽的,沒農民什麽事。如果沒簽成,那絕對不是農民的責任,而是貴族的責任。精英們幹不成事,不能把責任推到民眾頭上。這個世界永遠是1%的人拖著99%的人前進。

3. 如果中共倒臺,“醜陋的中國人”問題是否能得到改善?

肯定、必然、絕對會。

4. 所以我們該怎麽做?

不要去糾結普通民眾的問題。精英們需要組織起來,找到推翻中共的行動方案。


703.妳使用的搜索引擎是duckduck還是google?為什麽?

我在這個推文裏看到,並且轉接到了Quora的問題。
Why should I use DuckDuckGo instead of Google?
https://www.quora.com/Why-should ... o-instead-of-Google
由此受到啟發,想問壹下各位蔥油們使用安全搜索DuckDuckGo還是搜索巨頭google?


不勝寒蟬October 23, 2018

我不反對鴨鴨走,我甚至確實是它的用戶。但我覺得創始人及其團隊有時候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比如在Quora回答下,創始人Gabriel Weinberg推薦閱讀的《如何過上沒有Google的生活》(How to Live Without Google)這篇由他們自己發表的文章鼓勵妳把Gmail扔了,換成付費的FastMail;把YouTube扔了,換成根本就不是壹回事的Vimeo;把Google地圖扔了,換成蘋果地圖(Excuse me?)或者OpenStreetMap;把雲端硬盤扔了,換成P2P同步工具Resilio Sync;把Android扔了,換成iOS(Excuse me again?);把Chrome扔了,換成Safari(Excuse me? * 3)、火狐或者Brave;把Blogger扔了,換成Ghost、WordPress……

我的付費套餐都由妳來掏怎麽樣?

我不想每個月花錢專門養壹個私人郵箱就用來看廣告和賬單;我不想遠離我訂閱已久的內容制造者,自己去Vimeo吃灰;我不想拋棄可以讓我看到家人在什麽位置的Google地圖,也偶爾看看街景過壹過旅遊癮;我不想為了我那不到10個GB的私人文件專門搗鼓並不在雲端的Resilio…… 另外,我當年為了遠離Evernote特地成為了Google Keep最早的壹批用戶,現在我還需要找個筆記替代品;我現在的手機都是Android,我需要把它們全扔了,投入蘋果的懷抱;我的Google相冊裏成千上萬張照片,我需要把它們全部下載下來再找個付費替代品或者重回本地相冊時代;Google學術也不能用,我還是去用百度學術吧;過段時間我還要買G Suite,現在也不能買了,妳想讓我投靠微軟?

我是壹個用戶,我代表我自己,我認為鴨鴨走現在是在給我找麻煩:就為了迎合妳反Google的立場和妳的利益,我需要對妳百依百順、過這種吃力不討好的日子,妳比Google還狠呀。

我認為Google和其用戶的關系是,前者提供免費且穩定的系統性服務,後者用部分個人信息作為交換(且我壹不看兒童色情二不研究怎麽制作炸彈,並沒有發現Google采集我的信息後對我造成的影響)。妳鴨鴨走想來挖客戶,就要做得比它強,且給我們客戶留好貼心的後路,畢竟全家桶也不是妳說扔就扔的。

如果我想搜索圖片,需要在我的Chrome裏面輸入im,搜索欄就會建議我前往image.google.com,就這樣(在Chrome起始頁點右上角“Image”按鈕也可)。如果我想在鴨鴨走搜索圖片,不好意思,妳需要:

打開https://duckduckgo.com/
輸入妳想要搜索的關鍵詞
點擊搜索按鈕
網頁搜索結果載入後,點擊“Images”
醉了。妳上廁所是先沖水還是先脫褲子?我不懂什麽搜索技術,但我就覺得這很蛋疼,而且鴨鴨走蛋疼的地方並不止這壹點——它沒有任何除了“Web search”之外的入口;它無法方便地切換語言;它沒有翻譯功能,沒有網頁快照,沒有圖書搜索……不是所有人都是極客,我堅決支持它撬Google市場的決心,但我對它想要壹口吃個胖子、號召大家明天就拋棄Google的姿態感到不適。

最後它沒有塗鴉,沒有辦法讓我知道今天恰好是哪壹個歷史人物的誕辰。而鴨鴨走的logo對我而言很難看。

後記1:推薦大家嘗試搜索引擎Ecosia.org——妳的每壹次點擊都將幫助這家公司在世界的許多地方種下樹苗。這個出發點我覺得比滿口“隱私”的鴨鴨走要強(雖然它只是必應加了個殼)。

後記2:鴨鴨走創始人說Google作為大公司不認真處理用戶投訴,我在這說壹下我的個案。剛查了壹下,2012年的時候我給Google Play客服寫郵件,內容是改善建議,收到回復的速度是2天。


704.拋開粉紅五毛不談,國內普通人希望中國有歐美日那樣的議會和定期選舉嗎?

比如妳周圍的同學老師,朋友長輩,普通工人甚至領導,服務業人員

XeausescuOctober 24, 2018


我所在國家(歐洲某國)的民眾之政治素質,差不多是目前最接近我心目中理想的狀態的,盡管任何國家在這方面提升的空間都很大。 相比美國,相比許多其他類似的發達國家,該國國民所受的公民和人文社科教育程度更高。 雖然近年來極右翼勢力也有所上升,但其占比率仍然很小而且趨勢完全可控。公民投票參與度很高,其結果也能顯示出民眾的理智、冷靜和包容。對比我所生活過和相對比較了解的國家,例如中國,美國等等,妳會發現不同國家群眾的政治素質和興趣確是很不相同的。

如果壹個國家的國民(1)完全不關心政治,(2)不能參與政治,和(3)過度關心政治,顯然都是有問題的。第(1)點反應出公民教育的不到位:社會無法聽到個人之訴求,個人不解所處之社會大環境,於社會於個人當然都是不利的,無須贅述。這個群體在中美日韓臺等地都廣泛存在。 第(2)點是極權社會的產物。 第(3)點是指除開對政治本身和組織社會活動有特殊興趣者(這部分人占比總是較小的)的人群。 這壹點,往往伴隨著“立場”對立的不同群體之間因無法溝通而各自走向的極端化的過程。其問題的原因,除了來自公民教育的不到位,還往往出自自身已經存在的許多嚴重的社會問題,政府之失職,以及其社會制度尚存在之缺陷等等。這些因素造成了社會各方面不平等程度加劇,反應出在群眾中已積累的可觀的仇恨和不滿。第(3)點涉及的群眾,其實在今天也普遍存在,除了美國,意大利,臺灣等媒體出鏡率比較高的地方,連馬來,印度等地,不同觀點的人群,以及群眾和政府之間,對立情緒也都在加劇。

回到樓主的問題:中國的國民和許多其他的極權國家壹樣,普遍不能參與政治。其中,大部分人完全不關心政治。有壹小部分人雖不能公開參與,但過度關心政治。 這不僅反映了極權社會自身的問題,也反映了在極權社會的長期壓制下,絕大多數群眾根本沒有最基本的政治和公民素質。



705.妳有沒有玩了十年以上的電子遊戲?



ThirteenOctober 24, 2018
Fallout 2
我玩過十年以上的遊戲首推異塵余生二(Fallout 2)。是我個人接觸的第壹款美式RPG,也是目前我最喜歡的遊戲。異塵余生系列除了二代,壹代可能也玩了有十年了。三代是2008年發行的,再過幾年如果我手癢拿出來玩應該也能突破十年大關。身為異塵系列的重度玩家,當然要乘此機會推廣壹下。

先介紹壹下世界觀。「War. War never changes...」隨著這句開場白,故事來到2077年。美國與共產中過終於還是爆發了核大戰。這場決定人類命運的戰爭只持續了兩個小時。戰爭的結局是,邪惡美帝(遊戲裏面真的蠻邪惡的)把赤色中國打回了黑暗時代,然而美國的地表也同通通化成了焦土。所幸美國在戰爭開打前就建造了許多避難所。部分人類得以避開佈滿輻射塵的灼熱大地,在避難所中保存文明。直到有壹天...

不得不說,許多美式PRG在制作遊戲時可不是有個故事就好。他們是在打造壹個世界,就像托爾金不只是寫魔戒之王,而是架構壹個宇宙。異塵余生裏時常把戰後世界稱作廢土(wasteland)。說到廢土這個詞,就不得不提壹下發行於1988年的經典遊戲《Wasteland》。同樣是 post-apocalypse 類型的遊戲,異塵余生可以算是其精神續作。發展至今,廢土世界已經累積了許多人物、故事、設定。裏頭包括許多因開發中止而沒用在遊戲中的設定。這些異常豐富的 lore 也導致後來作品與原本的設定起沖突。最新的異塵余生四就為了遊戲性改了許多舊設定。

第壹代的故事可以說是各代中最有末世求生味道的。人類剛重現地表,掙紮求生。

二代在整個PRG遊戲史上能說是經典中的經典。各種惡搞、黑色幽默充斥其中。有超高的自由度。有著許多現在遊戲很難找到的元素。即使破過壹、兩次後,還是能不斷挖掘出新東西。

二代故事開頭於壹代主角(Vault Dweller)建立的小村莊。在廢土求生存是很艱辛的,村莊正在雕零、步入死亡。村中長老在壹代留下的遺物中找到了有關神聖的 GECK 的記載。Garden of Eden Creation Kit,伊甸園創造器,整個異塵余生系列中的終極黑科技。能將廢土化作綠洲的神奇道具,戰前由避難所科技公司開發,限量配給給部分避難所。悲情的二代主角(Chosen One)被長老選上去執行尋找 GECK、拯救村莊的任務。壹路上跟人打聽 GECK,別人以為他在找蜥蜴(gecko)。

由於開局於村莊,壹開頂多拿個小刀或長矛。隨著探索,武器漸漸換成手槍、散彈槍、攻擊步槍。還能入手整個系列裏為壹部能開的汽車(廢土世界裏超稀有的存在),可以暢遊內華達和加州。到了後期穿上動力裝甲、手持電漿步槍就可以開心屠城了。

故事雖然有主線,不過非常自由,大半時間都在作壹些奇奇怪怪的事。像是到處遊蕩、搞暗殺在別人身上偷偷塞定時炸彈。睡了黑道老大的老婆又沒有戴保險套,最後結局發現多了壹個私生子。修理核電廠後和美國戰後政府玩視訊。鍛鍊床上技巧以成為性愛電影明星。在舊金山中國城跟功夫大師過招。說到過招,其實異塵余生二裏空手近戰流還蠻強的。能暴頭、插眼、踢跨下,練到深處還可以破甲。空手戰鬥的要訣就是攻擊跨下,有異常高的擊倒率,單挑非常實用。角色制作也相當自由,創角基本上是類似龍與地下城那壹套,妳甚至可以制作壹個智力只有 3 的低能兒,體驗溝通障礙。我曾經嘗試用智力 3 通關,最後還是因為太痛苦而放棄了。

708.中國人大部分都很“壞”嗎?

推特“辱支”圈看到壹個言論:
“中國人太壞了!誰當他們是人,他們就欺負誰,他們永遠把別人的善良當成傻! 到了國外才發現,實在是沒有比中國人更壞、更奸詐的種族! 到了國外才明白,自己在中國經歷了什麽!…單純的人在中國就是死路壹條! 到了國外才知道,中國人自以為的“聰明”是多麽愚蠢至極!…”
不知為何,推特怎麽會有這麽多對國人咬牙切齒地恨呢?
話說回來,真的是大多數中國人,是喜歡害人,奸詐,勾心鬥角嗎?


鹿ㄦOctober 25, 2018

完全是題外話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共產國家皆如此,朝鮮也有所謂的領導人作品集。在金日成的著作之中,我只完整看過回憶錄的部分。讓人驚訝的是,文筆竟是相當不錯,讀起來很像是某個冒險故事(盡管有謠言是代筆)。展現了金日成本人許多對於世界局勢的看法,與戰後朝鮮半島命運的觀點。是壹本誠實且袒露自我的傳記

像是沈誌華等研究者,對於金日成的評價,那都是非常高的。認為他飽讀史書,又能把握國際情勢的動向。與今時今日的朝鮮給予外界的刻板印象,簡直是雲泥之別。讓人納悶,有著這樣壹名腦袋清醒的開國者,為何最終這個國家還是走到了今天這壹步。現代威權體制,是否就跟帝制的邏輯沒有兩樣。久而久之,後人就會忘記開國者的歷精圖治,在欠缺監督與制衡機制下,壹步步走向腐敗與墮落

這或許是與壹個問題有關,那便是這個世界的組成,究竟是結構所決定的,還是個人的心智所決定的?到底是因為環境結構的關系,人坐上了那個位子,就會做出壞的事情;亦或是有些人天生就是惡劣,是這些人推動了壞的事情?

個人認為,許多「辱支」說法的產生,事實上反映了人們對於現實政治的失望。這種對於政治改革的無力與絕望,擴散到對自己民族的否定上。那位廈大女學生的新聞,真實的令人髮指。對於多數人而言,都非常清楚所謂的共產主義雲雲,只是某種為了工作與升遷,不得不去默背的東西。許多人對於現實失望,卻又身不由己。因此很容易得出壹種簡單的解釋,那就是「我們就是這麼爛」

在看壹些什麼「醜陋的某某人」的論述,時常都會抱持懷疑的態度。因為如果當年鄧小平,在天安門事件選擇了另壹條道路,會不會今日中國的政治與社會,就是另壹種面貌了呢?


709.中共歷史上有什麽笑話?



【問題描述】
知乎上有很多人開始流行像“民國軍閥有什麽笑話?”“國民黨歷史上有什麽笑話?”這樣的問題,大概還有各種外國版。
所以我就想,除了像大躍進、雞血療法等廣為人知的笑話之外,中共歷史上有什麽笑話?(離現在越近越好,最好是壹些不為人知的)


cintonyOctober 25, 2018

轉至維基百科:蝸牛事件

1970年代初,隨著中美關系的緩和,中國開始展開對西方國家的經濟技術交流,發展對外貿易。1972年,中國國務院批準從國外引進壹條彩色電視機生產線,決定由當時的第四機械工業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中央廣播事業局和國家計委負責實施。引進的直接原因是為了“更逼真地反映領導同誌的光輝形象”。但是當時中國工業基礎十分薄弱,生產顯像管的玻殼、熒光粉、蔭罩、石墨乳和總裝等生產線壹條都沒有,而當時美國無線電公司(RCA)則是同時擁有生產顯像管的四項技術的顯像管領先生產商。於是四機部所屬中技公司向美國無線電公司詢價,並邀請美商來北京開始談判,談判中美國無線電公司的報價從壹億三千萬美金降到七千三百萬。1973年11月23日,四機部派出12人前往美國進行實地考察,參觀完美國無線電公司後又參觀了生產玻殼技術的康寧公司。在中方考察組歸國之際,康寧公司贈送給中方人員每人壹份工藝精致的玻璃蝸牛(sea snail)小禮品,就是這盒玻璃蝸牛在中國引發了軒然大波。

1974年2月,在批林批孔運動中,第四機械工業部壹位青年幹部寫信給江青,反映考察組所受“蝸牛禮品”壹事,並臆斷這是美方對中國的汙蔑。江青接信後對美國人送蝸牛禮品壹事大發雷霆,稱這是美國在汙蔑中國搞“爬行主義”,以此向美國駐京聯絡處抗議,並宣稱拒絕引進這條彩電生產線。 此後四機部、連續召開了擴大會議和全四機部大會,對以贈送禮品為名而“侮辱中國人民”的行為進行譴責,強烈要求部領導不再從美方引進彩色電視顯像管生產技術,並通過外交途徑將“蝸牛”退回,並批評部領導思想右傾。此後,水利電力部、郵電部也召開了聲討大會,“大字報”與譴責聲不斷。外交部在周恩來的授意下調查認為,在英語中確有以蝸牛的速度來形容動作緩慢的習慣用法,然而蝸牛確系康寧公司生產的聖誕禮品,而且玻璃制品蝸牛或用巧克力制作的蝸牛,是美國人至愛的禮品之壹。此外,康寧公司對中國考察組給予了熱情友好的接待,未發現有任何不禮貌的言行。 1974年2月18日與19日,周恩來又兩次指示外交部,對此禮品進壹步調查研究後再作定奪。外交部最終建議是對“蝸牛禮品”,不必退回和交涉,這壹觀點也得到了毛澤東的同意。在此期間,周恩來還主持中央政治局會議,對“蝸牛事件”作了研究。會議決定,江青在四機部的講話是錯誤的,不印發,不下達,已印發的立即收回。至此,這場風波才得以平息。

江青希望將“蝸牛事件”作為壹個突破口,把事情鬧大,與批林批孔運動掛鉤,能夠在與周恩來的政治鬥爭中占得先機,卻未能成功,但彩電顯像管生產線的引進工作也擱置下來。1976年,四人幫倒臺文革結束後,第四機械工業部、對外貿易經濟合作部、中央廣播事業局和國家計委重新打了壹份引進彩電生產線的報告,經過壹年多與日本方面的談判,到1979年9月才最後與日方簽定合同,采用日立的總裝線、旭硝子的玻殼線、大日本塗料的瑩光粉線、大日本網版的蔭罩線。四條生產線約花了壹億六千多萬美金。由此使得中國人晚看了至少5年的彩色電視,並造成了七億人民幣的經濟損失。

710.臺灣政府是如何對待少數民族的?有哪些福利?



ThirteenOctober 25, 2018
感謝邀請。



這裏的少數民族應該是指原住民。對這個題目其實我了解的很有限,就講我知道的僅供各位參考。

政治權利
從政治權利上來講,立法院 113 席當中保障 6 席原住民立委,佔總體比例約 5%。相較於現在原住民佔總人口中不到 2.5% ,6 席的保障席位確實比例較高。但臺灣目前認定的原住民族就有 16 族,其實壹族代表不到壹人。人數較少的族群很難獲得席位。而且即便比例較高,要推動原住民相關的法案勢必仍要與其他黨團合作。

另壹方面,原住民立委的選舉制度也為人詬病已久。目前制度下將原住民選區分為「山地原住民」和「平地原住民」。除了分法有問題外,選區內的原住民分佈廣且橫跨全國。這造成原住民的參選人要跑選舉相當不容易,需要雄厚的資源。這對獨立參選人是很大的負擔。也因此原住民立委參選人時常依附在黨派之下,成為政黨的附庸。當中算是例外的應該就高金素梅了。特殊案例暫且不討論。

當然可以選擇不要競爭保障名額,純粹競選區域立委。但除非妳是在花蓮、臺東某些原住民較多的地區,否則促進原住民權益的訴求很難爭取到選票。

原住民族基本法
《原住民族基本法》立法的精神在於保障原住民權益。裏面條文很多是政府應如何如何... 立意當然是很好,具體執行層面能否落實以及有良好的效果則是未定之數。近來關於「原住民傳統領域」的爭議就涉及原基法第21條中對於原住民土地的認定。根據原基法,在原住民土地上的開發必須與當地部落溝通協調。

在2017年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公佈了80萬公頃「原住民傳統領域」的《原住民族土地或部落範圍土地劃設辦法》。然而這項辦法排除了現行的私有地,與調查結果的180萬公頃有出入。許多人對此展開了長期抗爭。

考試加分
具原住民身分者,高中、專科、大學考試能夠加分。過去加分比例為 25%,如今降至 10%。然而,為了鼓勵文化保存和傳承,通過原住民語言能力證明者,加分比例為 35%。因為原住民人數很少,對其他參加考試的壹般人的影響非常有限。

事實上,原住民考試加分的必要性是時常被爭論的話題。壹些居住在都市的原住民,其實不存在缺乏教育資源的問題。但在偏遠地區,尤其是壹些部落,教育資源匱乏的問題壹直未能得到解決。

711.中國可以實行兩千年專制至今,從中國老百姓角度看他們有什麽樣的問題?(2)



不可說October 25, 2018

這個問題我想提壹下西方的公民和自由人的概念。

因為所謂公民關系的確只存在於西方社會的某些時期。我們知道,公民是指有權作自由選擇的平等的個人。權利和義務的概念都是對於公民關系而言的。

在親屬關系或子民關系的社會裏,家長或帝王擁有絕對的權威,社會其它成員的基本要求雖然也可能得到壹定滿足,但那都是作為自上而下的指令、作為天然情感或恩寵賞賜的結果而實現的。除了造反,他們沒有任何積極的影響政治的方式。在這裏,治者與被治者是界限分明、固定不變的。壹方面是無限的權威,另壹方面是無條件的服從。固然,在這種社會裏也常常有壹些原則、理論試圖對統治者施加影響,譬如“仁義道德“類概念。但是必須看到的是,它們決不是要對權力的應用範圍加以限定,而只是試圖對權力的實施內容加以校正。

換句話,它們並不是想讓壹個具有無限權力的統治者成為壹個只有有限權力的統治者(例如從壹個絕對君主變成立憲君主),而只是想讓這個統治者運用其手中的無限權力去做好事而不做壞事(希望皇帝作個好皇帝)。

公民概念最早出現於古希臘城邦社會。柏拉圖曾對此有所論述。但是第壹個對公民概念進行比較完整系統論述的當推亞裏士多德。亞裏士多德把公民定義為“凡得參加司法事務和治權機構的人們”。這就是說,公民的含義是指享有政治參與權利。

毫無疑問,古希臘的公民社會只不過是中產者以上的人們的天下,並不是廣大勞動者的天下。但是,由於在那裏,壹般中產者人士確實享有相當的政治參與權利,這就比古代其它非公民社會具有很大的優越性。

在非公民社會裡邊,少數中下層人民也可能升到上層而成為統治者中的壹員。但是我們壹定要懂得:分有壹部分統治權力和有獨立的政治權利並不是壹碼事。帝王手下的臣僚終究是帝王的奴仆,而壹個公民卻是壹個自由人。

公民概念的核心不在於不分出生被王權賞識的平等,而在於獨立的政治權利。按很多人的看法,中國從未有過歐洲古希臘時期就出現的公民和自由人的概念,或者即使出現過類似的看法也從未成為主流。

從這個角度上來說,中國的專制傳統確實要比歐洲深厚些。但這也不是中國老百姓的問題,畢竟世界上許多地區歷史上都沒出現公民和自由人的概念,歐洲老百姓也是靠知識精英先提出來公民和自由人,中國老百姓也不過是被動接受了中國的社會傳統。

但是那些為中國專制添磚加瓦的如商鞅、韓非子壹般的古代精英知識分子倒實在該為中國的專制負上幾分責任。

713.中國崩潰論、潰而不崩論、房、股、匯崩盤論,可信嗎?

right wingOctober 26, 2018

當年2011年,開始關註政治,開始萌發覺醒意識,當時感覺社會上,包括老百姓言論,公知言論都彌漫著絕望的氣氛。

很多人覺得中國將要走向崩潰,或者潰而不崩的狀態,特別是房地產之類的。
從2011年到2018年,這7年時間,我本人人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因為堅信崩潰論,而肉身翻墻,結果壹直到今年,youtube,推特,品蔥上依然彌漫著7年前的這種崩潰論的氣氛,而GDP總量翻了不少,經濟壹躍成為世界第二。
如果光是看海外這些自媒體,品蔥上的言論來看,2018年似乎離崩潰不遠了。
但是如果結合2011年當時同樣的海外媒體的宣傳,似乎現在和當時沒什麽區別。
問國內的人都感受到時候,發現他們很多人並沒感覺現在有什麽問題,都覺得發展的不錯。沒有人相信中國未來會很暗淡。或者幹脆說,很多人覺得即使未來中國經濟前景不好,但是普通老百姓肯定餓不死,政治經濟無論怎麽震蕩,普通老百姓的小日子不會太慘,至少不會慘的過文革,饑荒之類的。
所以,現在國內氣氛,依然風平浪靜,海外各種民主鬥士依然在重復著幾十年來壹樣的口吻唱衰共匪。
到底什麽時候真的來臨?什麽時候能熬出頭?




1. “是或否”類型的問題,首先得有明確的判斷標準——但經濟崩潰並沒有公認標準。所以妳說崩潰也對,沒崩潰也對,還有什麽崩而不潰(中文真是博大精深),都是嘴炮。有意義的是中國經濟的實際表現。

2. GDP主要是個貨幣現象,跟真實經濟表現嚴重脫鉤,尤其是債務/GDP超過260%的中國經濟。央行靠調節印鈔機可以炮制出任何需要的GDP數字。所以GDP世界第二不能說明任何問題。可參考《中國的人均GDP超過日本/韓國的難易程度如何》。


3. 真正能有效衡量經濟表現的指標是平均消費能力。關鍵詞“消費降級”,題主了解下。

4. 有沒有人仍然過的不錯呢?有的,分五類:壹,體制內中層以上。二,壟斷性民企如BATJ和華為的從業者。三,中共大力扶持行業的部分從業者,如房地產、互聯網、人工智能、半導體、新能源車。四,部分拆遷戶和壹二線城市可靠租金維生的業主。五,以上四類人的子女(小粉紅的主要人群)。我估計這五類人加起來大約占總人口10%,是中共的基本盤。中共向普通民眾灌輸的壹個主要思想,就是任何人努力都可以進入這10%,進不了是妳自己不夠努力或不夠幸運。結果大量普通民眾把生活水平不高歸結為自己的問題,而擠進前10%的則沾沾自喜。這是中共群眾鬥群眾策略的成功。

5. 有人說底層是習近平或者黨的基本盤,這是bullshit。政治信仰在底層是不存在的,誰給好處跟誰走,壹旦變天掉頭比誰都快。底層可以快速轉變為任何勢力的基本盤,政治立場可以認為是中立。決定政治走向的是精英之間的鬥爭,參考《中國人大部分都很“壞”嗎》。

6. 貧富差距的擴大是很普遍的,所以中共早就不敢公布基尼系數了。順便說壹句,中共不敢公布真實數據的還有:平均死亡年齡、維穩支出、地方債、生育率、CPI(從不包括房產)、失業率。想想這些數據背後意味著什麽。

7. 在經濟表現如此之差的情況下,中共是如何還能夠賴在臺上的呢?GFW封鎖、嚴控媒體、五毛水軍輿論引導、抓捕異見人士、大數據監控、滲透西方高層、統戰海外華人、收買海外民運、大外宣、拉攏全球獨裁政權、發起網絡間諜戰、收購西方高科技企業。Wow,多線作戰,效率高到爆炸。作為壹個曾經辦過企業的人,我表示真心佩服,這確實是壹個formidable的對手。

8. 如上所述,由於中共統治機器的強大,即便經濟跌落谷底還能維持住統治。如果題主說的崩潰是指中共政權的崩潰,何時發生取決於精英的行動。如果精英不組織起有效行動,等著中共自己崩潰,那可能還需要很多年。


714.專欄文章: 近期高層力挺民企的背後



米米October 26, 2018
在經歷兩個交易日大幅上漲後,中國股市周二沒有將漲勢延續下去,滬指又跌破2600點關口。壹些分析對政府的行動意願抱觀望態度。凱投宏觀駐新加坡的中國經濟分析師朱利安·埃文斯-普裏查德認為股市反映出這方面的疑慮。 他說:“我認為股市漲勢之所以不長久,壹方面原因就是說的比做的多。” 中國股市是全球表現最差的股市。

國慶長假後,A股累計暴跌近12%。星期四滬指跌至四年最低點,而次日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經濟增長速度在今年第三季度降到6.5%,是近十年來的最低增速。

分析人士認為,近期股市下跌源於投資者對宏觀經濟前景感到悲觀。高層官員集體喊話,聚焦股市,目的就是提振市場信心。 而迫使當局采取行動的直接原因是數萬億元人民幣(約6,500億美元)的股權質押。賓州大學沃頓商學院的經濟學教授馬歇爾·邁耶認為,中國經濟當前最令人擔憂的問題不是GDP增速降到6.5%,也不是美中貿易爭端,而是他所說的“中國經濟的壹道暗流。”他在沃頓播客上說,中國面臨兩個巨大隱患,壹個是評級機構標準普爾上星期發現的高達5.5萬億到6萬億美元的“龐大隱形債務”,另壹個令人擔憂的問題就是股權質押激增。據路透社報道,中國股權質押在兩年間漲了四倍,已經超過6萬億元人民幣(約8,980億美元),幾乎是中國股市價值的十分之壹。

邁耶警告,股權質押的威脅迫在眉睫。他說:“用作抵押的股權比例和數量都在攀升,但是價值卻隨著中國股市下跌而縮水。”他預期本季度會有大量的追加保證金要求,進而引發各種震蕩。

滬指自今年年初至上周四已經蒸發了四分之壹。 近年中國民營企業融資條件惡化,股權質押成為民企廣泛使用的融資手段。與之相關的風險將對中國實體經濟和金融安全造成沖擊。政府高層上周對股市集體喊話,及後續為股市引入新增資金、舉措化解股權質押風險、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等政策,目的是增強民眾對國家的信心。

而造成市場信心缺失的壹個重要原因,正是政府強化國有企業的作用導致中國最有活力的私營經濟面臨衰敗。 習近平政府堅持做優做強做大國有企業,“國進民退”達到新的高度,甚至出現“私營經濟離場”的論調。

中國財經界人士吳小平上個月在《今日頭條》發表文章,稱中國私營經濟已完成協助國有經濟發展的任務,應逐漸離場,以便能將散沙聚成拳頭,更好地應對貿易戰等外部挑戰。這樣的論調引發強大的爭議,也令外界擔心中國是否會停止改革,逆轉道路。

凱投宏觀的中國經濟學家埃文斯-普裏查德認為,包括習近平在內的中共高層官員前所未有地集體喊話,強調民營經濟的重要作用,是回應近來關於民營經濟應起什麽作用的爭論。這些爭論引起中國是否會走回頭路的擔憂。

埃文斯-普裏查德說,習近平掌權後,國有部門的地位不斷強化,而私營部門卻被邊緣化。他說,中國融資整頓以及去杠桿化的行動,導致民企難以獲得信貸。他認為高層終於意識到這是決策層中的壹個問題,他們應該為民企提供更多資源。 副總理劉鶴強調民營經濟對整體經濟的貢獻和意義,稱其“在整個經濟體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貢獻50%以上的 稅收,60%以上的GDP,70%以上的技術創新,80%以上的城鎮勞動就業,90%以上的新增就業和企業數量。” 在上世紀90年代末到2000年初期,中國曾大規模縮減國有部門。

而習近平執政後大舉推動“國進民退”,令外界頗為不解。即便中共高層統壹口徑,表示支持民營經濟,習近平仍然強調國有企業的重要性。 今年中國A股市場先後有24家民營上市公司被國有資本接盤。這樣的趨勢令外界感到擔憂。邁耶說,中國經濟發展未能形成公民社會令人失望,而其發展方向也看上去有些逆轉。 弗雷澤·豪伊是《紅色資本主義》和《私有化中國》的共同作者。他在接受彭博電視采訪時說,習近平掌權後明確表示壹切以黨為中心。他認為中國的民營部門其實並未獨立於國家,過去幾年有許多例證顯示國家試圖將私有和公有的界限模糊化;而近來在股市上又有公司被國有化。他說,歸根結蒂,在危機階段,錢都被國家掌握著。

726.從長遠來看,新疆的“再教育營”能起到中共所期待的效果嗎?

利維坦October 28, 2018

這種行為是把漢族置於極度危險之中,而只收到短期的效益。

維吾爾族是世界著名的世俗化程度非常高的穆斯林,大家都知道,他們甚至可以飲酒,女子也往往不戴頭巾,僅僅是不吃豬肉。但是當上百萬大部分並非恐怖分子的維族人被無端不經審判地長期關押和虐待之後,他們壹旦出來,是會對中國的專制掌權者心存感激呢?還是燃起更多的仇恨呢?是會更親近那些報復性團體呢?還是更遠離他們?是會更仇恨那些接受甚至看著集中營叫好,被中共利用看管維族的漢族人呢?還是和他們關系更好呢?他們的眾多親屬同族也是同理,沒有人會不仇恨那些把自己的父母兄弟關進集中營非法關押的人。長期以來,在新疆的漢族被利用作為當局看管維族的依仗,這種官方的暴行會被輕易地轉變成民族仇恨。

現在在國際壓力下,中共正在偷偷將這些未經審判非法關押的維族公民轉運到全國的監獄中,等這些心懷仇恨的人從全國的監獄出獄,將會發生什麽呢?

很多人說,好像這麽幹群體性事件是少了,但這其實就是在高壓鍋燒開的時候去壓住旋轉著往外噴氣的氣壓閥。看似震動沒了,蒸汽沒了,事態被壓下去了,好像壓著壓著就可以消失了,但是實際上內部的壓力是越來越大的。當然新疆的維穩官員是不在乎這些的,他們是專制官僚體系的流官,幹幾年就能調走,根本不用對下負責。而以“防止民族分裂”和“維穩”這兩個中共內部的大義名分來向中央索要資源是很容易的。龐大的官僚維穩體系“養寇自重”,維持地區的緊張局勢,來保持自身存在和發展的必要性。

其實單純以馬基雅維利主義來說,這種做法也是達不到效果的。有的漢人可能就像他不在乎其他漢人死活壹樣,覺得維族人的人權是無所謂的,假如當局的給的鐵拳夠大,維族也許就被壓垮了,漸漸同化消失,然後自己就安全了,哪怕做法多麽納粹也無所謂。假如有人這麽想,他的打算也會落空。因為維族的力量並不在 民族服裝、維語、不吃豬肉、會背《古蘭經》、相信伊斯蘭信條這些被中共著力打擊的東西上。假如民族是個人的話,這些東西只是衣服而已。打擊這些東西只會讓維族經由民族仇恨而更廣泛地動員起來,他們可能會暫時表現得恭順,假如時間夠長他們也許下壹代會像歐洲穆斯林移民的第二代壹樣,生長在壹個社會廣泛都是非穆斯林的環境中,但是他們還是會回去穿上維族其實傳統上並不穿的黑袍,強迫母語為漢語的自己去學阿拉伯語。維族的力量不是這些。我可以想到比現行的無效做法徹底得多有效得多的手段來實現中共的目標。但是這會摧毀維、漢的未來。我已經徹底忘掉了。



727.民主制度有哪些需要改進的地方?

大家都知道各國的民主制度都在不斷的改進,很多國家有專門的民主改革部,因為30年前的制度可能不適合現在的社會,不斷叠代是常見的。妳認為現在各個國家的制度有哪些要改進的?可以說壹個妳熟悉的

蛋蛋October 28, 2018


民主是壹種制度,但凡壹種制度必然是逐步根據需要改進,這可以是很多人認為不合理不公平的地方,也可以是阻礙效率的地方,也可以是對向更好的國家學習的地方。

加拿大就minister of democratic reform,民主改革部。加拿大目前的選舉制度為按十萬人劃分選區,每個選區選出壹個議員席位,最後全國338個選區統計獲得席位最多的成為執政黨,組建內閣,獲得第二多的成為反對黨,組建影子內閣。看似挺公平的是吧?然而還是存在壹些問題的。

目前加拿大選舉制度存在壹個問題,就是不能根據選票數量合理分配席位,比如壹個選區,A黨獲得50%選票,B黨獲得48%選票,那就是A黨獲得這個席位,最後如果B黨過於分散票數,可能在國會壹個席位都沒有。這就是綠黨所處的處境,雖然有5%的全國選票數,然而只有壹個席位,遠不到338*5%=16席,那綠黨就無法代表那5%人發出相應的聲音。

目前改革的呼聲很高,大體就是比如在選區外新增壹百個不分區席位,這壹百個席位按照所得總票數比例分配。


728.中共能“潰而不崩”統治多少年?



right wingOctober 29, 2018

如果反共力量繼續找不到正確的鬥爭策略和組織方法,我估計中共政權能夠壹直維持到習近平去世,跟文革結束於毛澤東去世壹樣。覺得經濟崩潰中共收不上稅就會自己倒臺的人是犯了幼稚病。

蔥友lihan羅列了歷史上中共為避免崩潰使出的各種無底線手段,我深以為然。根據歷史表現,即便在當前這種經濟壹蹶不振的情況下,中共仍然有騰挪的空間。

胡平寫於2002年的《政治穩定是怎樣維持的》為這個問題提供了正確的思路,今天看起來仍不過時。其核心觀點包括:

經濟不穩定不壹定會導致政治不穩定。
中共穩定統治的訣竅在於壹套控制和鎮壓機制。
政治鎮壓和控制使得沒有可以替代共產黨的力量存在。
常年積壓的問題讓人們覺得不改還好壹改就會崩潰——中共制造了人民對它的需要。
中共壟斷了社會和經濟資源,導致反抗者能夠調動的資源十分匱乏。
當不滿的人意識到反抗沒有希望時,政治就能繼續穩定。

胡平原文

我喜歡康曉光的文章,因為他把事情說得太明白了:共產黨的穩定統治究竟是怎樣維持的。

胡鞍鋼和王紹光認為,中國存在大量經濟社會問題,這些問題會導致政治不穩定。中國有這些問題,是許多中國人早就知道的,也是廣大人民的直覺。只是洋人才覺得新奇和驚訝。但是,問題導致不穩定這樣的觀點卻不符合人們在共產黨執政下的感受。中國知識界早就看到這些嚴重問題,但並沒有發生所謂的政治不穩定。如果經濟危機壹定導致政治不穩定,那麽文化大革命初期人們不滿而引發政治危機的可能性遠大於文革後期。文革初期,徹底造反,全面內戰,停工停產。文革後期,至少還抓革命、促生產。怎麽能文革後期國民經濟要破產因而可能引發動蕩而文革初期形勢反而穩定呢?如果經濟危機必然會導致政治不穩定,那麽60年代初期應當是最不穩定的。經濟社會問題導致政治不穩定恐怕還不是最荒唐的對共產黨統治穩定性的解讀。還有許多人甚至認為,共產黨穩定統治是因為並且表明共產黨還代表大多數人民利益;否則,天下早該大亂了。

康曉光則不以上述觀點為然。康曉光通過仔細解析共產黨中國維持穩定的機制得出結論,經濟和社會問題不壹定導致政治不穩定;共產黨維持政治穩定也無須代表人民利益;共產黨穩定統治的機關訣竅在於政治統治、控制和鎮壓機制。從康曉光的描述分析中,我們看到壹幅赤裸裸的以權力為目標的政治穩定機制。

第壹,共產黨及其官僚系統誰也不代表,他們只代表自己,他們是為自己的利益而統治和行事,他們的所作所為都是為了維持權力和擴展權力。權力就是目標和目的。什麽人民利益和民族國家利益,什麽社會正義和私人道德,都是服務於追逐和維護權力的工具。都是在維持權力需要時才考慮的因素。什麽人民不成熟因而需要他們去代表和維護其根本長遠利益,都是騙人的把戲。

第二,經濟和社會問題導致的社會不滿,並不會必然導致政治上垮臺。這裏,他提出了政治穩定取決於穩定因素與不穩定因素的力量對比。在社會力量分布和人民不滿的問題嚴重程度之外,還有另壹個重要因素決定了這壹對比,這就是反抗資源和鎮壓手段。共產黨可以在大多數人對許多問題嚴重不滿時維持穩定統治,因為他們壟斷所有政治行動資源,以嚴厲鎮壓控制所有集體行動可能,消滅不同的思想,使反抗零星分散。即使多數人都不滿,但只要鑼齊鼓不齊,就可以輕而易舉地兼用胡蘿蔔收買和大棒鎮壓雙重手段加以控制。當不滿的人意識到反抗沒有希望時,社會不滿就越發不容易導致政治不穩定。這就是為什麽經濟社會危機不必然甚至不容易導致共產黨統治的不穩定。這也就是這個政府為什麽可以不考慮民意而繼續維護統治。

第三,腐敗是共產黨統治的必然現像。這不僅因為共產黨是為自己的權勢而統治,而且是因為共產黨為維持統治需要壹個精英三角同盟,即康曉光所說的政治精英、知識精英和商業精英所結成的同盟。在這裏,統治者為換取商業精英的政治支持,不僅開放正常的商業機會,而且允許他們通過腐敗方式發財。為維持這樣的賺錢機會,商業精英傾向於支持執政者以威權體制維護所謂的正常社會秩序和政治穩定。商業精英在後門以權錢交易滿足自己的需求。



什麽是康曉光沒有說清楚、但我們可以從他對共產黨統治機制的解析中可以得出的結論?
第壹,共產黨制造了人民對它的需要。由於共產黨壟斷政治行動資源、控制集體行動手段和嚴厲鎮壓反抗,使得只有社會不滿在極強時才爆發,另壹方面反抗由於沒有組織和思想準備及經驗積累,極度憤怒和強烈的反抗有破壞性和失去秩序的可能,這就使熱愛和需要秩序的人感到共產黨不可缺少。其實,就是共產黨的錯誤造成了不滿,本來可以調整政策和人事、更換政府和改革制度解決問題,但共產黨非要鎮壓不滿,使不滿壹旦渲瀉成為很危險的危機;共產黨迫使人民不僅接受壹個罪惡的政府,而且將這個罪惡政府當作唯壹的選擇加以接受,當作必然與必要加以接受。

第二,這樣的統治的壹個後果是使得人們覺得政治改革很難。道理上誰都認為,政治體制不改不行;否則,中國的問題無法根本解決。但現實中讓人們直覺地覺得,不改還好,改了反而會崩潰。因為現實中積累的問題太多、怨恨太大了,另壹方面,政治鎮壓和控制使得沒有可以替代共產黨的力量存在。這樣的狀況決不是壹開始就這樣的。1949年就搞民主,不會有今天的困境。即使1979年甚至1989年,中國人還可以享受民主而不出現動亂危機。是1989年的鎮壓以及隨後的康曉光所描述的政治控制機制造成了今天的困境。這大概是共產黨給中國造成的最大問題,使人民看不到共產黨之外的希望;無論共產黨多壞,人們只能在絕望中忍受。

第三,所謂精英三角聯盟並不確切。因為在精英之間關系中,共產黨並不僅僅為利用商業和知識精英而給他們甜頭,共產黨也欺侮和壓迫商業精英和知識精英,剝奪他們的政治權力和侵害他們的正當利益。這裏不存在真正平等的和自願的同盟關系。商業精英和知識精英完全知道這點,他們內心並不愛共產黨,並不愛這個制度,他們也並非不痛苦;他們僅僅是不得以忍受或接受罷了。真到變換體制成為可能或不可阻擋時,他們會馬上轉向新的制度。

第四,康曉光認為,這樣的統治即使不義,也可能繼續下去。只要以更殘酷和精致的方式將所有不滿和反抗控制住。問題會拖過去,經過壹段時間,被拖沒了。這裏的代價是不公正。就是要維護這種不公正,要殘酷地維護它,直至人們認為他們是公正的為止。這當然不是沒有可能。然而,我們這壹代人要付出很高的代價,不僅弱勢群體要付出物質和公平的代價,強勢者也要付出道義代價。這壹代中國精英的道義責任感之薄弱,在冷酷地計算這種可能和容忍接受這種現實中暴露無遺。

第五,這樣的統治也許拖不過去。康曉光並不認為,這個制度可以長期維持。如果鎮壓和暴政可以維持永遠,那我們今天就生活在所謂秦千世或秦萬世的朝代了;秦始皇就是這樣想的才教自己秦始皇。不過,歷史證明,暴政總是會被推翻的;人們反抗會有鑼齊鼓齊的壹天,那時統治者疲於奔命,應接不暇。然而,這樣嚴厲的鎮壓和統治,使結束共產黨統治的代價會很昂貴。而且,可以這樣說,今天以這種方式維持穩定越成功,結束這種不義的統治的代價就可能越大,後果越不可測。

最後康曉光不是新左派。王紹光這樣的新左派關心社會正義,主張靠政府政策解決問題,呼籲政府有節制地壓榨。康曉光則只關心政治穩定。無論怎樣壓榨,只要政治統治機制得當,就不會有穩定性問題。那麽,康曉光作為憂國憂民的知識分子以什麽為這種統治辯解?他沒有明說,但似乎是民主。他認為,經濟發展了,中國人會象掌握市場壹樣成功地解決民主問題。然而歷史上更可能的是,經濟沒發展,執政者說,民主不可能,條件不成熟;先建威權,發展經濟,然後建立民主政治。

732.蘇聯當年為什麽會大清洗,比如後來發現不少萬人坑?



第三新索多瑪October 30, 2018



雖然大清洗的導火線確實是蘇共高層的權利鬥爭,但是把大清洗完全歸為獨裁國家的權利鬥爭絕對是對歷史的不尊重。大清洗的相當壹部分受害人是普通知識分子、原本的富農以及少數民族,請問這些人難道有什麽資格參與蘇共內部的權利鬥爭嗎?

考慮到有些人可能不清楚大清洗的來龍去脈,先捋壹下過程:

列寧死後,蘇共權力落入中央政治局手中,其中托洛茨基作為紅軍的創立者、紅軍總司令擁有巨大權勢。因此政治局中的其他五人(布哈林、季諾維也夫、斯大林、加米涅夫、李可夫)聯手排擠托洛茨基並將其開除出黨並流放至外國。隨即斯大林權勢步步擴大,季諾維也夫為了打擊斯大林又和托洛茨基聯合。結果季諾維也夫也被斯大林開除出黨。

後來列寧格勒州委書記基洛夫被刺殺,斯大林借機開始清查所謂的“托洛茨基—季諾維也夫反蘇聯合中心”,將布哈林、季諾維也夫和加米涅夫判處死刑。

對於斯大林來講,這有兩個好處:第壹個當然是排除了權力場上的異己,第二個就是為接下來迫害民間異見人士做好了輿論準備和制度準備。1934年11月5日,蘇聯中央執行委員會和人民委員會通過的特別會議章程規定其有權對社會危險分子判處5年以下的拘禁、流放和驅逐。法律從此靠邊站了。這個規定明面上是用來對付季諾維也夫等人的,但是很顯然,普通人怎麽可能不受其害呢?



因此,對於大清洗的產生原因,我們要從上層和下層兩個方面來分析:

上層發生的故事看起來壹開始很平淡無奇,無非就是政客之間相互傾軋。這種事情別說在專制國家,就是在民主國家也時有發生。區別在於:民主國家和普通專制國家(尤其是封建國家)是有那麽壹套機制來防止政客傾軋不斷惡化的。民主大家都懂我就不多說了;而封建國家是有著在那個時代相對完善的法律的。如果貴族違法,國王可以懲罰貴族;如果國王違法,貴族也可以聯合起來懲罰國王。這種權力制約維護了政治穩定。

而下層的問題有兩個:

壹是和上層壹樣,缺乏法律制約,把整個國家變成了叢林社會,而叢林社會中強者欺壓弱者本來就是大自然的根本法則。

二是在大清洗發生之前,蘇聯就已經摧毀了其治下的地方自治。我們還是以封建社會為例(民主社會還用說嗎):封建社會之下的貴族和騎士們經常會去保護自己的領民。這倒不是說他們有多高尚,而是他們的稅源就是領民本身,誰會和錢過不去?可是反觀蘇聯呢,蘇聯官僚的收入從何而來?國家財政。那麽對於蘇聯官僚而言,他們有必要在乎奴隸們的死活嗎?倒不如說,多整幾個人還有利於向上級表忠心呢!



還是臘肉說的好啊:“我們不但善於破壞壹個舊世界,我們還將善於建設壹個新世界。“

我最早是在家裏的壹個茶缸上看到這兩句話的(不用說,毛時代的產物)。小時候我理解不了這句話的深意,直到近幾年才明白:對啊,他們就是善於破壞壹個有法律、權力有制約的舊世界;也善於建設壹個無法無天、權貴橫行的新世界。然後還要反過來編出種種謊言去詆毀那個被他們摧毀的舊世界,讓新世界的人心生恐懼,不敢對他們為難。

他們甚至連國名都是假的。“人民共和國”自不待言,蘇聯的全稱是“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聯盟?這世上可有任何壹個國家聯盟會去踐踏加盟國的主權,用自己的黨組織來充當加盟國的權力機構?

這不是什麽聯盟,這是壹個披著國家外衣的奴隸團。

只不過,這種踐踏法律,對民眾實現最大限度奴役的制度,最終也將毀滅奴隸主自己。蘇聯的劊子手頭目托洛茨基被“自己人”斯大林的間諜用冰鎬敲死;季諾維也夫和布哈林被莫斯科審判判處死刑;就連大清洗的執行人葉若夫,也逃不過大清洗本身……而蘇聯更是在短暫的69年之後轟然垮塌,歷史以壹種奇怪的方式實現了正義。

733.在國外的妳工作生活中遇到的歧視情況多不多?



流可October 30, 2018
歧視分顯性和隱性,

我在美國的感受,顯性歧視分地區,有的地方比較多,有的地方比較少。隱性歧視各地區壹直存在。

壹般南方保守州顯性歧視較多,我去阿拉巴馬和密西西比,顯性歧視較明顯。

去飯店吃飯,服務生和白人是有說有笑,看到我壹張有色人種就馬上拉臭臉。

黑人也壹樣,去壹家烤腸很好吃的黑人小館子,裏面服務員也是各種重拿重放,灑我壹身水就給個白眼,壹副愛吃不吃,吃完趕快滾的表情。

在加州這樣的白左州,基本上沒有顯性歧視,大家基本上不會感覺妳的膚色有什麽異樣。

但是隱性的東西還是有的,比如我公司開發系統,需要和銀行接口做對接。

我必須找壹個白人去和對方談,對方才能和我們談,如果派壹個亞裔臉,別說中國人,壹個純純的ABC,對方都非常不配合。

亞裔就業也是非常受局限的,奧斯卡譏諷亞裔是做會計的,不是說說而已。像marketing這種行業真的只有白人的份兒,妳亞裔去做開銀行,做市場,不是不能,而是很難生存,阻力非常大。最後只能去賺亞洲人的錢,做不到賺全體美國人的錢。

註意我以上說的問題,都是ABC向我吐槽的,和中國人的小圈子壹點關系都沒有。ABC和中國人不是壹個圈子。

我的親屬80年代就移民,我出國後他們看我都跟看土鱉似的,極度優越感,剛到美國的時候天天給我指,說這叫沃爾瑪,這叫超市,這個車叫做XXX,這個叫高速,這個叫做壹次成像相機。最後我住他們家還收我800美元壹個月的房租。

當然錢我給得起,只是沒完沒了地跟我秀優越感真是沒意思。

不過我感覺他們其實更中國人壹些,因為中國人硬要說有什麽地方和外國人不壹樣,就是比較好面子。美國人沒有說壹定要顯出自己比對方高貴,比對方有錢,比對方孩子更優秀。

這壹點中國人就非常如此,不過年輕壹代中國人好了很多,沒有老壹輩這麽極端。



734.政治領袖的私生活有必要檢點嗎?(3)



羊糖 October 30, 2018
提出這個問題的人 潛意識裏就將“政治領袖”這壹身份視為壹個相比而來更為高級,更與眾不同,的角色,因此提問者開始考慮人類基本的道德約束是否也應該加在這麽壹位人物身上。

顯然這是壹個富有中國特色的問題。因為長期處在墻國的人,對自己國家領導人的私生活毫無概念,甚至聽不到任何壹點的花邊八卦消息。時間久了,開始對這個方面產生這麽壹種好奇心。

這個不怪提問者,要怪只能怪掌權者定的規矩。

如果妳身處民主國家,多半兒見不到別人提出這樣的問題。因為在那些國家人民的潛意識裏,政治領袖同樣是壹個人民,與他們相比並無等級上的區分,並不會將他們視為高人壹等的聖人。

那麽如果政治領袖同樣僅僅是廣大人民中的壹員,基本道德約束是否對他們有約束力?

這不是廢話嗎?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0-21 01:35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