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177|回复: 0

夏言:萧美琴欧洲议会IPAC演讲 台外交重大突破 文/夏言

[复制链接]
发表于 10 小时前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大纪元2025年11月11日讯】台湾副总统萧美琴现身欧洲议会大楼罕见演讲,引发全球地缘政治格局震动。这不仅是台湾外交的突破性胜利,更是西方在中共所谓的“一中原则”向台湾这个“值得信赖的伙伴”转变的关键一步。欧洲议会此举是对中共红线的直接挑战,面对北京的“战狼式”怒火,这场高安全级别的政治会面,正是一块“试金石”。

高安全级别的“政治讯号弹”
欧洲时间11月7日,台湾现任副总统萧美琴在外交部长林佳龙的陪同下,现身比利时布鲁塞尔的欧洲议会大楼,在“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峰会发表了题为“台湾:动荡世界中值得信赖的伙伴”的演说。

这不是一次例行访问,而是一场在高度保密和安全顾虑下,直接引爆全球地缘政治敏感神经的“政治讯号弹”。IPAC在X(原推特)平台上将其定性为“突破性演说”,绝非空穴来风。
高度保密和安全顾虑是指萧美琴去年3月出访捷克,车队被一辆轿车追,险酿车祸,跟车的驾驶人是中共驻布拉格大使馆军事部门的外交人员。对此,捷克军事情报局证实,中方在萧美琴访问行程中进行监视,整个行动还包括冲撞计划,已构成对萧美琴的人身威胁。
在《港区国安法》彻底改造香港政局、俄乌战争重塑欧洲安全观,以及中美科技战白热化的背景下,萧美琴对欧洲议会进行如此高级别的“功能性访问”(Functional Diplomacy),标志着西方国家(尤其是欧盟这一全球最大经济体之一)在处理中共所谓的“一中原则”时,战略正在从模糊向清晰迈出关键的一步。
在笔者看来,欧洲议会此举,是将台湾问题从中共声称的“内政”范畴,彻底推向了“全球民主阵营与威权竞争”的意识形态前线。这是对中共核心利益红线的一次直接挑战。


台对欧外交突破 西方集体抱团 中共反应激烈
台湾在国际上仅有梵蒂冈等少数国家承认,大多数国家(包括所有欧盟成员国)官方都奉行中共采取威逼利诱手段的所谓“一个中国”政策。因此,台湾高级官员出访欧洲始终是外交上的“禁区”。
虽然台湾前总统蔡英文近期访问欧洲的频率有所增加,但现任高级别官员的现身,无论是否正式向整个欧盟议会发表讲话,都达到了近年台湾对欧外交突围的最高层级。
尽管欧盟与台湾没有正式外交关系,并且这次会面发生在对中政策跨国议会联盟(IPAC)的峰会而非欧盟官方会议上,但其政治象征意义和媒体关注度丝毫不减。IPAC成员来自二十多个国家,他们代表了西方议会对华政策的协调组织。
中共对此的反应是意料之中的激烈和充满火药味。中共驻欧盟使团于11月8日立刻发文批评,将IPAC称为“反华组织”,并指责欧盟议会允许其在议会大楼内进行“分裂活动”。
但这种“战狼式”的抗议,实质上暴露了中共在国际政治中的无力感。中共以往靠“经济胁迫”和“外交报复”来阻止这种高层级接触。但近年来,从立陶宛到捷克,再到这次的欧洲议会,西方国家越来越倾向于“集体抱团”来应对中共的压力。
中共的激烈反应,反而坐实了萧美琴演说中强调的观点:“在一个日益分裂、动荡和威权主义抬头的时代,这次会议肯定了一件至关重要的事情——即使相隔遥远,民主国家也并非孤立无援。”


中共这种政治压制和言语威胁,只会进一步加速欧洲将台湾问题纳入民主价值阵营的范畴。
晶片、信任与全球供应链的重构
萧美琴的演说不仅仅是政治宣言,更是一场高度聚焦欧洲利益的“供应链安全”推销。
总部位于伦敦的智库王家国际事务研究所亚太项目主任布兰德(Ben Bland)上个月在一篇分析文章中写道,尽管欧盟和台湾之间没有正式的外交关系,但在美中竞争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双方仍可以采取更多措施深化合作,实现互利共赢。
他认为,鉴于台湾在半导体和电子产品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任何围绕台湾的冲突都可能比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对欧洲造成更大的破坏性影响。文章指出:“欧洲国家无法阻止北京进一步打压台湾,但它们可以帮助保护台湾,甚至直接保护台湾。”
欧洲正在推行《欧洲晶片法案》,急需确保其对高端晶片的可靠供应。根据行业数据:台积电在全球晶圆代工市场的份额超过60%,在7纳米(nm)及以下的先进位程节点上,其市场份额接近90%。这些先进位程正是人工智能晶片所需的核心技术。


萧美琴呼吁欧盟与台湾建立“一个植根于信任、透明和民主价值观的可靠科技生态系统”,这正中欧洲“去中共风险化”的核心诉求。欧洲看重台湾的,不仅是技术,更是制度信任。
萧美琴在演说中将台湾遭受的网络攻击与中共切断海底光缆事件相提并论,并与俄罗斯对欧洲的混合攻击类比。这种类比有效地将台海冲突的潜在风险,直接与欧洲正在经历的“混合战争威胁”联系起来,使欧洲议员更感切肤之痛。
萧美琴指出中共“扰乱全球供应链”(限制对稀土出口的事件),意在提醒欧洲:中共的经济胁迫是双向的。与一个随时可能动用“经济武器”的国家打交道,风险远远高于与台湾深化“科技合作”。
制度鸿沟与全球责任
萧美琴的欧洲议会之行,是全球地缘政治重构下,台湾主动寻求“功能性外交”的成功尝试。它标志着西方国家在价值选择和安全考虑双重驱动下,对台湾支持的级别正在升级。这清晰地划出了以欧洲议会为代表的西方阵营与中共之间的制度鸿沟。
各国必须警惕的是,中共在面对这种公然的“外交突破”时,其反应很可能不会停留在口头抗议上,而是可能将经济胁迫升级,这也是全球应该担负的责任,即对产业链和供应链全面去除中共的影响。@
责任编辑:孙芸#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5-11-12 23:20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