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96|回复: 3

朱令案之我见:多次反复投毒,非身边人不能干也

[复制链接]

0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香香

积分
25379
发表于 2006-2-13 10:11: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题:朱令案之我见:多次反复投毒,非身边人不能干也!----对高剂量铊却没有致朱令死地的思考

为什么“尽管当年摄入的铊剂量足以夺人性命,但是这个女孩却顽强地活了下来”,果真是朱令命大吗?很多人会这么想,包括我这个学药理的以前也没有对这个问 题太留意。不知怎的昨夜这个问题突然引起我的注意,从药理学角度的思考结合网上的提供的信息得出以上结论。以下是我的分析:

药理学常识:是药三分毒,剂量是关键。例如:一个药物治疗剂量是300mg×3次×3天,若以100mg ×3次×
9天服用,白吃!若以900mg ×3次×1天服用,有可能就成毒药了! 同样,对毒药而言,假如单次中毒剂量是30mg,
毒性反应是死亡的话(24hr 内);若给与5mg×1次×6天,甚至×12天 也死不了,至少24hr
内甚至数天数月死不了。前者属急性毒性反应,中毒症状出现急而重,后者可归亚急性或慢性中毒性反应,中毒症状出现缓和轻,甚至在短时间内不易察觉。不知是 否还有人记得很多年前的一个报道有关日本有人长期用低剂量砒霜(Ab2O5)投毒骗取巨额生命保险的事(多起之后才事发,可见这种方法的隐蔽性)。这种投 毒方法的特点:对投毒者相对安全,因为被投毒者和其他人都不易察觉,从局部症状出现到最终死亡有一段时间,多数被毒死的还以为是病死的呢。试想若不是小贝 等人的网上求助,朱令不就将死于×××病么!哪里会想到投毒人的存在!!还记得嫌疑人申明中提供的红斑狼疮么,这是狐狸尾巴之一,引导大家往这方面想她不 就安全了?朱令的两次中毒,确切的说应该是两次中毒表现,是由于投毒人在两段时间内反复投以小剂量铊最终导致大悸量铊在体内蓄积所致,因次不是朱令命大而 是投毒人的投毒方式决定的。这个推测和朱令所剩的面包被“分吃”,洗漱用具被盗,咖啡杯被精心收藏相附。这种投毒方式对投毒人的好处是最隐蔽最安全。隐 蔽,铊盐这样的剧毒,每次只要一丁点儿,即使有味道或其他刺激性也很难觉察;顺手捻来,无须为获得煞费心机;因为铊的稀有,毒性反应鲜为人知,易蒙蔽大 众,即使症状出来,谁会想到是铊中毒呢,不连XH
这样有国际水平的医院都宁可相信是×××病而不是铊中毒么。这斯太狡猾啦,但再狡猾的狐狸也有露尾巴的时候。恰恰是这种投毒方式最终暴露了她。朱令案的最 大特点是非身边人不能办也!且是剧近的身边人!当事实A(这个身边人)遇到事实B(铊源)时,就不再是简单的相加关系而是相乘了,在加上出事前朱令对她的 面和心不和的直觉,绝对可以大胆怀疑。不知当年是否有法医介入,朱令的中毒表现和铊样测定应该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这样大的嫌疑犯,在事发两年后才被(正 式)传讯(见她的申明),不是政治干予是什么?政治干予本身自动又排除了其他两名嫌疑人的嫌疑。若非政治干予这个案子应该早就结了。

第一次读到她的申明,觉得说的很有说服力。然而经过网上火眼一解,实在不堪一析!现在再看他的申明,就连我这个深度近视的人也发现这是一篇谎言的真理----避重就轻,转移焦点,偷换概念,漏动百出。

时间有限,仅举几例:

“朱令案件至今未破,她具体是什么时间中的毒,在哪儿中的毒,怎么中的毒至今无法查清,而导致她中毒的铊的来源也不清楚,”中毒时间和中毒地点明明很清楚,为什么要搅混水?这斯真把老百姓当傻瓜!

“我4月2日被讯问时第一次从公安那里了解到的情况竟然是:我是唯一能接触到铊的学生,而且实验室的“管理非常严格”。但这完全是谎言!“
为什么要省略掉“朱令身边”这几个关键字呢?“朱令身边唯一能接触到铊的学生”和“清华唯一能接触到铊的学生”相差远了。清华证词应该前者,否则后者不攻自破,清华要蠢到这个地步,全国人民要大哭了。

再看SW的狡猾和卑鄙:把大家的注意力引向清华的管理不善和虚伪,目的是在给清华施加压力的同时转嫁其罪与清华,谁能给清华判罪?大家见识到SW公主的厉 害了吧,“最重要的是学校对于有毒试剂没有严格管理,铊溶液和其他有毒试剂在桌上一放就是好几年,实验室有时也不锁门。很多同学课余时间下实验室帮老师作 实验,实验室也对外系学生开放。做实验的时候,同学们互借仪器药品也是常有的事。这种情况多年来一直如此,即使在朱令中毒确诊后也没有太大改善。

为了证实真相,97年4月,我哥哥独自一人(从未在清华工作、学习过,更没去过实验楼)借了一部家用摄像机在白天工作时间到化学系实验楼,先后进了几个实 验室,并从其中一个实验室的实验台上拿了一大瓶有骷髅标记的有毒试剂,举在镜头前,把它带出实验楼,然后又送回原处,整个过程全部拍摄下来。在随后的日子 里又重复了几次,每次都无人过问。

出于对学校的感情,我没有把录像带直接递交公安。但这个事实又对我非常重要,我不能替学校背这么大的黑锅,于是我在97年5月5日下午4点多找到校党办, 把录像放给他们看,表示: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由学校自己向公安反映真实情况,说明我真的不是唯一能够接触到铊的学生,这比较有利于维护学校的形象。

没想到,第二天(5月6日)一大早,学校实验室突然大整改,要求师生停下工作,把所有药品严格分类管理,有毒试剂上锁,并由保卫处进行了拍摄。当时有不少人目睹,很容易证实。

我担心学校掩盖实验室管理不严的事实,不得已只好于1997年7月18日把录像带和我查到的文献交给公安”。

关于他哥录像之举,我个人觉得更象受过高人指点,这是唯一让公安部门既秉公办事(糊糊老百姓)又放人一马的点子。明明是让学校背黑锅,楞说成“我不能替学校背这么大的黑锅”,在朱令中毒事件中,清华是有责任的,但不应该是主要责任,否则为什么偏偏是朱令?

再看,“我唯一的要求就是希望由学校自己向公安反映真实情况,说明我真的不是唯一能够接触到铊的学生,”
为什么不敢说“我真的不是唯一朱令身边能够接触到铊的学生”,因为后者不攻自破。而前者在政治力量的催化下足以成为一块遮羞布救命草。

最后送做恶者一句老话: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为!

送小贝一句话:放心,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谁善谁恶人民心里有数。

送帮着SW搅混水的人:拒绝相信这惨酷的事实是吧,那就请想想掐死14岁少女宴继勤的凶手的同事及家人对她的评价吧,连孝敬公婆都提到了。

我相信上帝是仁慈的,也是公义的,定会让真相大白于天下!

0

主题

1万

回帖

2万

积分

论坛元老

香香

积分
25379
 楼主| 发表于 2006-2-13 10:12:09 | 显示全部楼层

清华回忆:看到朱令穿校服照片,心里很不是滋味

原题:雀巢咖啡的故事--清华男生的回忆

  网上讨论朱令的案子这么久了,其中多次牵扯到咖啡和咖啡杯,不由得让我想起一些上大学时的往事,不妨当趣闻写出来吧。记得当年上清华的时候,大概是 92~95年吧,那时候北京大学生里比较流行喝咖啡,当时流行的饮料还有果珍什么的,估计现在不会有太多人爱喝那个酸倒牙的粉末了。当时国内也没什么别的 咖啡品牌,主要就是雀巢的速溶咖啡。大家喜欢雀巢还有个原因,就是喝起来方便,开水一冲就行,特别适合大学生的生活节奏。

  那时电视里经常打雀巢的广告,通常是个白领丽人拿着杯咖啡,一边拿勺子搅和,一边嗲嗲的说“滴滴香浓,意尤未尽” ,“味道好极了”
等等,还有那个咖啡伴侣的广告,“香浓幼滑”
什么的,印象特深刻。记得那时我们还爱听雀巢咖啡音乐节目,在宿舍里一边听着英文流行歌曲一边吃饭真是一种享受。不过雀巢的价格对于我们这些从外地来京不 久的学生,实在是有点不菲了。要知道那时我们一个月总共的花销也不超过两百元左右。有一阵子,雀巢为了开拓大学生这块市场,常常在学校食堂里免费发放小袋 的雀巢咖啡,连伴侣都配好了,一袋正好冲一杯。每次发咖啡的时候,宿舍里的同学都是奔走相告,免费的嘛。还有的来回拿了六七袋的,说起来还真有点不害臊。 当然经济条件好的同学不在此列了。我们宿舍一个北京哥们人就挺豪爽的,我们想起来就喝他的瓶装雀巢咖啡,反正他也不在乎。



  不知道女生宿舍的情况如何,一般女生都比较小气,女同胞千万别拍砖。和别人分享咖啡什么的,听起来似乎比较少见,当然要是家里有钱的,或者老有白来的 饮料,像单位发的别人送礼的,那就另说了。说起来惭愧,大学几年连女生楼的门都没进去过。听说有情圣在女生楼下守株待兔的,托人传小条的,说不定还有喊号 子对歌的。清华早就有“和尚庙”
的称号,有些系里女生的比例低得可怜。可能学化学的女生相对多些吧,他们物化2班居然有三分之一的女生,真是令人羡慕啊。学理工的女生长得好看的更是不多 了。要有也在大一大二就被瓜分殆尽了。搞得好些个清华的光棍跑到附近几个高校去找对象。有时候有长得象样些的女生经过男生楼区,就会拥出来好些光棍汉跑窗 台来瞧热闹。说起来真是气人,女生们倒是可以随便进出我们男生楼,不过夏天宿舍里热起来大家都光着膀子,甚至有些哥们穿着个三角裤头就在走廊里窜,至于女 同胞的感受就照顾不到了,呵呵。



  还有个记忆是关于打水的。那时宿舍里一人一个暖瓶,有些宿舍是下了晚自习一起去水房打水,也有各自为政的。我们宿舍是轮流打水,说起来有点象少林寺的 和尚练功,一个人拎着六个暖瓶的开水从几百米外的水房走回来再爬几层楼倒是挺锻炼的。大家买的大部份是最廉价的那种暖瓶,不到十块钱,就是个网状的铁罩子 里面嵌一个瓶胆。质量当然比较低劣,经常爆裂。水房内外地上到处都是细细的瓶胆碎片。听说贝志城还因为同学的暖瓶爆了出面向厂家索赔,真是够仗义的。说起 来这北京的水质实在是太硬,洗衣服都不怎么出泡沫。喝的水都有点淡淡的苦味,比起我家乡的水差远了。地下水的温度又偏低,哪怕是当年身体壮,夏天也不敢放 开了冲凉,到冬天水倒是有点温和。



  看到朱令穿校服的照片,感觉心里很不是滋味。那时我们常常一天到晚穿着运动服,那时每个年级的式样都是统一的,进校时统一买的,有点象中学的做法。2 字班的同学的运动服的式样不错,穿起来挺有型的,比我们级的好看多了。真是难以想象,就在伴我们度过流金岁月的美丽的清华园里竟然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想起 来我们班当年虽然没有拿这奖那奖的,比起物化2来,简直是天堂了。物化2的同学的种种,让我感觉很寒心,没想到清华会出这样的班级。我们班上同学关系都挺 单纯的,是那种真正的友谊。到现在大家还经常说起当年的趣事。感觉上大学是一个人从孩子成长为成人的过程,那种经历真是终身难忘。真的非常非常希望这件事 能够解决,无论是为了朱令,为了清华,还是为了我们每一个人度过的纯真岁月。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897

回帖

1176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1176
发表于 2006-2-14 12:59:00 | 显示全部楼层
黄花桂女就这样给悔了,就没有人管,没人性.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未注册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06-3-24 13:07:33 | 显示全部楼层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6-17 22:19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