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822|回复: 1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

[复制链接]

0

主题

262

回帖

1535

积分

金牌会员

普通会员

积分
1535
发表于 2007-6-18 09:56:5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作者:陈运造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竹子,是很奇特而巧妙的植物,全世界约有1200多种。其中有的矮小如庭园中的野草,有的却高达40公尺,足足有10层楼高。有的杆细如丝;有的却径粗达60公分,双手还不能环抱。有的杆黑如墨,有的却色加黄金,…¨林林种种真是无奇不有。</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nbsp;竹的原产地,除了两极和欧洲以外,其他地区,自海平面以迄于海拔4000公尺的高山都有。尤其是在亚洲的热带和温带地区,竹子的种类最多,生长也最旺盛,还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相连一起,形成奇特的“竹文化”。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竹子大概每隔30年、60年或100年才开花一次。开过花后,它的生命也就结束了!可是,它却比世界上任何一种植物长得快,有时甚至可用肉眼察觉它的成长,就像一个人可以看见一座钟的针在移动一样。譬如:在日本有种属于散生竹类的苦竹,一天24小时里,便能伸长121公分,比一个10岁的小孩还高;另一种丛生竹类在一天之内也可以长高91公分。更奇怪的是:它可以在短短50~60天里,由一个嫩笋充分发育为成竹。此后一直到开花枯死,不再长高也不再长大,只有老叶的枯黄和新叶的萌发,相互交替以及杆部的老化而已。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中国人和竹子的关系,不仅密切而且历史久远,早在距今3000多年前的周朝,周公所写的《尔雅》一书,已经提到竹子。而完成于2500~2600年前的《诗经》上,也出现“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斐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咏竹诗。至于以后在诗、词、歌、赋、书、画和散文中描写与赞美竹子的词句,更是不胜枚举。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我国大陆原产的竹子,有300多种。当中以流传着 “孟宗哭竹”故事的孟宗竹分布最广,产量也最多。而两广所产的青篱竹 (或称茶棍竹) 则最有名,是过去唯一外销国外的中国竹,但是在商场上却常被误称为“东京竹”(Tonkin cane) 真令人扼腕。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中国人还以竹子为“岁寒三友”之一,并且把它人格化,和梅、兰、菊共称“四君子”。竹茎中空代表谦虚,竹节分明代表气节,广为文人墨客所称颂。在白居易“竹解心虚是吾师”的诗句,和许敬宗的“惟修竹之动节,伟圣贤之留赏”赋中,都可见古人对竹子的偏爱与欣赏。</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nbsp;竹在历史文化的传递上,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东汉蔡伦尚未发明纸以前,一些记事和重要的典籍,都刻在竹片穿成的简册上,所以才有“竹帛传芳烈、钟石记清英”的记载。 竹子每年都从地下茎长出新芽,也就是竹笋。竹笋香脆可口,是我们最喜爱的食物之一。除了鲜食以外,也常加工制成笋片、笋干、酱笋和笋罐头等,以便长期保存,随时取用。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竹子在中国的用途非常广泛。举凡屋内的摆设、家具、天花板、工具、装饰品、几乎无一离开竹子。各地出产的工艺品,如篮子、箫、笛、弓、箭、箱、床、椅、花架、洋娃娃、茶具、杯、盘……大部分都是竹的制品。有位专家曾统计竹子的用途,总计达1000余种之多。</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nbsp;除了吃和用以外,中国人对竹子的优雅姿态,也非常欣赏。所以很多文人墨客都喜欢和竹子生活在一起。关于这一点,苏东坡的诗:“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瘦、无竹令人俗”最具代表性。此外,唐朝的大诗人兼大画家王维,在他的辋川“竹里馆”中“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相当写意。 晋朝的竹林七贤,常在竹林之下,放言高论,至今仍传为美谈。他们相聚清谈的竹林,位在山阳县城东北,即今河南省修武县的清化镇,那里也是七贤之一---嵇康的家乡。如今,仍然长满了竹子,颇令人有睹物思古的联想。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竹子的枝干直立有节,枝叶挺劲恬利,极类似我国书法的笔划。用毛笔作画,可一笔一段竿,一笔一个节 ,一笔一段枝,一笔一片叶,整个昼面全用一笔一气呵成,所以古人都称画竹为“写竹”。</FONT></P>

[ 本帖最后由 zhuantie 于 2007-6-18 10:00 编辑 ]

0

主题

262

回帖

1535

积分

金牌会员

普通会员

积分
1535
 楼主| 发表于 2007-6-18 10:03:38 | 显示全部楼层

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下)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有人说:我国的“墨竹”始于唐代的李夫人。她出生于西蜀世家,善诗词,又工书昼,却被带兵入蜀的大将军郭崇韬看上,李夫人因而挹挹不乐。有个晚上一个人独坐窗前,凝望明亮的月光,看见竹影婆娑,随手拿起笔就照着画下来。没想到虽然只是兴之所至,第二天一看,却是一幅清新高雅的竹画。事情逐渐传开,后来竟因此形成画坛上独具一格的“写竹”!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自唐以后,历代画家都非常喜欢画竹,其中最具盛名的是宋朝的文与可。现在故宫博物院里还有一幅他的墨竹,自左上方斜垂而下,千枝万叶,生意沛然,被认为是竹画中最好的一张。</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大诗人苏东坡,也很喜欢画竹,他是跟表哥文与可学的。当时文与可因画得好,所以一时送来绢帛求画的人户限为穿,在应付不了大感厌倦的时侯,他曾经把人家送来的绢向地上一丢,大骂说:“我要把这些绢拿来做袜子穿”。后来,他把写竹的技巧传授给表弟苏东坡,而当苏东坡到徐州做太守的时侯,曾写信给东坡说:“近来告诉大家,我的画竹,已经传到徐州,你们可往徐州去求,看来你不怕没袜子穿了。”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在我国,有关竹的谚语和格言也很多,如“一年竹不能制笛”。所谓一年竹,是指当年长出,还没有过冬的竹子。这些竹,看起来长得不错,跟其他制笛的竹子并没有两样。可是用这种竹子做成的笛子,不仅音色差,而且不久便会产生裂痕,还容易发生虫蚀的情形。如果经过气温骤冷的冬天,冰雪霜冻煎熬过的竹子,则内在充实,就会显得特别的强韧。所以,“一年竹不能制笛”,正启示我们若经不起大风大浪的考验,就不能成大事。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又如“胸有成竹”,也是大家所熟知的。这句来自一代画竹大家文与可,教导表弟苏东坡写竹的成语,如今却可以提示我们两种截然不同的意义。假如我们做事以前,先做好妥善的准备,有了充分的计划,再细加思考研究,即使未必能够圆满解决问题,至少也不会出现大的纰漏。但是,如果仗势自己才华,认为什么事情都可迎刃而解,就容易过份乐观而疏于看清事情的真相。一些重大的错误和失败,往往就降临在这些太过自信而自大的人身上。我们做事固然要有信心,但是当我们引用中空的竹子来譬喻“虚心”的时侯,千万别忘了它反面的解释,也可能是“心虚”。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竹类,性喜温暖湿润,畏寒忌旱。因此位于亚热带地区,有高温多湿天然环境的台湾,正是竹类的温床。除了各地大规模作经济栽植以外,庭园、公园、路旁、池边、屋前宅后也普遍种植,使得青翠茂密的竹林,成为重要的景观。 </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台湾现有的60多种竹类中,只有20种是自生固有的,其余40余种都是历年从世界各地引进的外来种。孟宗竹和桂竹高大修直,是台湾最重要的竹材,多在山区栽植;麻竹和绿竹以采笋为主,多见于平地和丘陵;至于金丝竹、蓬莱竹、四方竹、葫芦竹和黑竹等则多数供作园景或盆栽植物。 光复以前,台湾的住宅大多数为平房,且有很多是竹屋,竹篱芭是不可缺少的东西。竹篱芭使每一户人家都能拥有属于自己的院落,不仅保留了个人生活的隐秘,而且使庭院中有着清幽的竹枝点缀。 竹篱芭和竹屋给人的感受,那细细的长条,朴拙的颜色,虽然不很结实,但是也有它们独特之处。竹篱芭雅致轻巧,再配上红花绿草,微风吹来摇曳生姿,有一种不经修饰的田园风味。住在竹屋里,尤其是夏天,极为清爽,天然的凉气,给人的感受与冷气机的冰凉和吵声全然不同。</FONT></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FONT>&nbsp;</P>
<P><FONT color=darkslategray size=4>&nbsp;随着科学进步以及人口增加,竹篱芭和竹屋的时代,虽然早已结束。可是,竹篱芭时代的那种炽热人情味,以及悠闲的气氛,却更令人追怀、向往! 在台大溪头森林游乐区、竹山瑞竹的清水溪边、嘉义市的埤子头、高雄县六龟乡林试所扇平工作站以及台北市植物园里,都有竹类标本园,有空不妨去细细观赏竹子的百态,或许可以让你暂解“居无竹”的苦恼。</FONT></P>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7 14:41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