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宋四家苏、黄、米、蔡,各有自己的风貌,而四家当中最具艺术创新意识的当推黄庭坚。黄庭坚写字非常用功,年轻时虽然书法就已经相当出 色,但他仍对自己的字不满意,原因是“俗气太重”。他说“余学草书三十年余年,初以周越为师,故二十年抖擞俗气不得脱”。为力求入古,摆脱俗气,改学苏舜 元、苏舜钦、颜真卿与杨凝式,后来又专注于怀素、张旭,从众多书家风貌中发展出自己的特色。黄庭坚的书法,“侧险为势,横逸为功“,遒劲、舒展的长 划,一波多折,使得线条有无穷的张力,结构多呈幅射状,但又中宫紧守,因此聚而不散。他的行书如《松风阁诗卷》,以内敛、沉著的线条展现合谐的气氛;草书 如《李白忆旧游诗》则以奔放的笔调、更多浓缩的点划、更强烈的对比,产生跌宕纵逸、变化万端的线条及空间形式。从他这些强烈的特殊的风格来看,黄庭坚无疑 是一为成功的前卫艺术家。
而作为一位深具创新意识的艺术家,黄庭坚的创作理念为何?他有一段书论“学书须要胸中有道义,又广以圣哲之学,书 乃可贵。若其灵府无程,政使笔墨不减元常、逸少,只是俗人耳。余尝言,士大夫处世可以百为,唯不可俗,俗便不可医也。”这段话颇发人深省。他认为,一位书 家如果没有深厚的涵养,再高超的书写技巧也容易流于“俗”气。要去“俗”,除了多接近古帖之外,精神层次的提升更是重要。“广以圣哲之学”对吾人也许是高 不可攀的理想,但“胸中有道义”,是我们心存正念就可以培养的。优秀的书法家,千百年来,寥寥可数,不是每个人都能有黄庭坚的艺术作为,尚友古人之际,就 让我们期许至少做一个不俗的书法爱好者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