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276|回复: 0

“成绩不算最好”,却又“特别优秀” 一位准哈佛女生的成长足迹

[复制链接]

1611

主题

2万

回帖

9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熱心會員

积分
94745
发表于 2006-2-20 13:19:5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杨露子被美国哈佛大学提前录取了!”这一消息在杭州外国语学校校园内外不胫而走。虽然对于杭外的学生来说,高中未毕业就出国求学的并不少见,但能被世界顶级名校哈佛大学录取却让全体杭外师生都引以为豪。

  杨露子,就读于杭州外国语学校高三(1)班,一头长发,表沉静的她,却是个有着独特经历的女孩。

      好事多磨  
    一波三折进杭外

  即将成为哈佛学生的杨露子当年报考杭外却一波三折,其勇气与毅力更为人津津乐道。

  2000年,杨露子以一个小学毕业生的身份跑到杭外校长室里表示抗议:“为什么杭外录取学生非要学校推荐?为什么老师在考虑名额的时候只看学习成绩?为什么我这么优秀的人却没有考试的机会?”

   原来杨露子在小学的成绩并不算顶尖,她所就读的小学推荐报考杭外的名额有限,所以她连考杭外的机会都没有。去校长室的时候,露子还特别带上了小学六年来写 的文章。文章中透露出来的灵气和个性,深深震撼了杭外汤子良校长。面对这样的一个学生,校长心里升腾起的是无限的爱意,可是招生制度不是可以随便修改的。 校长不得不拒绝了小姑娘的要求。但她的勇气和质疑精神让杭外的校长惦记了三年。

  2003年杭外第一次面向全省高中扩招,初中毕业的杨露子又 站在了杭外门前。这次她面对的是持续23天的入门测试,其中一题是“参加3天以上的社会实践活动,写出一篇考察报告”。在学校发布进入分散测试期时,她随 父母去法国参加世界艺术家画展。在人生地不熟的法国,凭着有限的外语,杨露子硬是出色地完成了8位外国艺术家的采访计划。凭借这份厚实的越洋考察报告与另 一本《巴黎32秒》摄影作品集,杨露子将自己送进了杭外。

    当时老师们评价说,越洋实践本身就是一次自身综合素质的完美展现,这正是自主创新人才的潜质。

       综合发展
    学科成绩不算最好

  杨露子被哈佛提前录取,校园里最自豪的自然要算班主任蒋瑞龙老师。蒋老师介绍说,哈佛大学一般在四、五月份发放 新生录取通知书,但学校会在上一年的圣诞节前夕给少量特别优秀的学生提前发放录取通知书。今年,国内仅有两名学生提前接到了录取通知书,杨露子是其中之 一,正式入学将在9月。

  杨露于是以托福考试670分的优异成绩(只错一题,满分为677分),获得了申请哈佛大学的资格,凭借其良好的表现,最终获得 了进入哈佛大学深造的机会,并获得了奖学金。其实在杭外,就学科成绩来看,杨露子并不是学校学科分数最高的学生。但对于杨露子的才能,熟悉她的人都交口称 赞。

  提起《巴黎32秒》,露子的老师和同学都说;“太棒了,简直像是专业摄影师的作品,谁都想不到会出自初中生的手笔。”有所学校 还慕名专门邀请她举办了个人摄影展与摄影讲座。在短短两年多的高中生涯里,露子在校园十佳歌手比赛上以一曲“Don’t cry  for meArgentina.”(阿根廷别为我哭泣滓下一等奖;高二时出版了文集《到哪里去》;去德国慕
尼黑留下了摄影作品集:闲来无事时与同桌好友们写下心情日记《三闲集》……蒋瑞龙老师反复强调:“都说哈佛考察一个学生是看学生的综合能力,杨露子应该就属于这一类。她分数不是最拔尖,但学的东西很杂,即兴反应能力很好,而且只要想学就能学好。

   在同学眼里,杨露子还是一位特别有想法的个性女孩。班里竞选班干部,她毛遂自荐,可职务竟然是前无古人的“创意小组组长”,专门负责主题班会的策划。“我 很乐意为别人做事情。”2005年6月,她从网上了解到,由两个英国人在西藏建立的盲童学校急需语音资料,于是她组织全班周学参加支援西藏盲童的“点字无 疆界”活动,为西藏盲童们录制了全班同学自己朗读的中英文有声资料。资料里有童话,有名著。经过一个暑假的忙碌,该资料最终邮到了盲童学校,它那新颖的形 式和良好的创意最终获得了活动发起人Paul先生和Sabriye Tenberken女士的一致好评,两位英国友人还特别写来了感谢信。

        随性宽松
    早慧缘自良好的家教

  露子的早慧、早熟,比同龄人先走了一步,这一方面缘自良好的学校教育,另一方面也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

  杨露子的爸爸妈妈都是美院教授,但他们并没有强迫她学画画。露子爸爸说,露子的成长完全按照她自己的意愿和喜好,父母只是稍稍引导,让她养成—个习惯。她从小就喜欢阅

读,小学四年级就读完了《论语》,还读了好多高中的课本,并且从小学就开始阅读英文书籍。“阅读量不是一般中学生能比的,只要孩子阶段能看的书她基本都看完了,古今中外。”

  露子爸爸自豪地说,“在哈佛参加面试的时候,有一个题目是问一个学期大约看多少书籍,看哪些人的文章?露子回答除了中文书籍 外,一个学期大约看50多篇(本)外文文章和著作,让在场的考官都吓了一跳。这样的阅读量连美国一般的大学生都很难达到。”

  看得多了,写起来也就顺手,就可以和老师对话,和世界对话。高二的时候,露子出了一本书,名字叫《到那里去》,里面主要是她小 学六年级至高一期间的主要作品。书的扉页对露子是这样介绍的:“想不起这么年轻的孩子如何从深渊里升起,又是谁教她张口,说这么多的话,仿佛她有资格、有 理由这样做。那些絮语,那些呐喊,那些诘问,那些微小的体验,那些自以为是的话语和为人类思索的可笑的努力,来自这样一个孩子。”

  这本书不是露子自己想出的,是好多人看到她写的文章,觉得这个年纪有这样的思考、体验、经历不能让它消失了,要留下来。而内容基本上都是露子平时的随笔和作业,只不过,露子更多地把学校课本要求和个人阅历、个人成长的思考感悟结合在了一起。

  “孩子的潜能非常大,不要老是去要求怎么样,应该发挥孩子自己的个性,让她独立思考问题。”露子的爸爸说,露子有自己的想法, 具有独特的观察、感受事物的方式和表达方式,对于女儿考上哈佛,露子的爸爸显得十分平静,“露子的文、理科都非常好,对艺术审美也非常有感觉。哈佛是非常 重视综合素质的,比如个人能力、个人魅力、影响力、谈吐、包括阅读能力等等。”

  露子申请美国留学的全部手续都是自己办的,父母没操任何心。对于露子的未来,露子爸爸说:“今后的选择也应该由她自己来,露子也知道自己该做什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25 08:5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