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搜索
热搜: 活动 交友
查看: 332|回复: 1

袁立自曝求学之路 从上戏落榜到北影遇恩师

[复制链接]

0

主题

3280

回帖

1万

积分

论坛元老

热心会员

积分
16108
发表于 2006-3-1 02:21:23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上海是个有着太多故事的城市。但是在92年的春天,沪上之行留给我的却是一片黯淡而模糊的记忆。是五月初的一天,我坐了火车,一路从杭州赶往上海,去参加上海戏剧学院的考试。虽然沪杭路上的这一段旅途风光,曾被才子徐志摩无数次地赞唱过,但在此时,我是没有太多的心情来领略它的。因为,我的视线已经被前方的目的地牢牢吸引住了。对于我,那前方究竟是终点还是起点?是新的开始还是旧的了结呢?

  明天的一切,像是一份永远无法猜测的礼物。一颗少年的心为此忐忑着。

  去上海戏剧学院报名那天,天下着雨。我穿了一件灰色的毛衣,撑着一把雨伞,一路穿过儿时所熟悉的弄堂,走到了街上。我当时的心情就像这毛衣一样灰灰的。

  在上戏的报名处,一张办公桌前,我收了伞,把伞把挂在自己的手腕上,开始填表。不知怎的,我拿笔的手是哆嗦的。是对考试的一贯的畏惧使然,还是预感到眼前的这场考试对我的重要,一个未经世事的少年有点快要承受不住了。

  但考试那天我却没有叫人陪,爷爷、奶奶和上海的亲戚,一个我都不允许他们去。在上海弄堂里度过了幼年时光的我,身上有着依旧的独立和执拗。

  那天我穿了一件白色的T恤,外面披了一件马甲,下面是一条牛仔裤,脚上是一双白色的舞鞋。说是舞鞋,其实是我的姑姑在弄堂拐弯的一家小店铺里给我买的,打折鞋,10元钱一双。是我去挑的,特意挑了一双像跳芭蕾舞一样的鞋子。有了这样一双舞鞋,有了这一身我自觉还比较帅气的行头,我的心有了几分自信。

  然而一到考场我还是发蒙了,完全不知所措。目光懵懂地望了那些与我年纪相仿的男孩女孩,一个个又踢腿又劈叉的,他们显然都非等闲之辈且是有备而来。我又靠什么获得老师的青睐呢?没有,我什么都没有。

  面试开始了,茫然无措的我就这样出现在了上戏的老师面前。一试,二试,三试,意想不到的,红榜上竟然都有我的名字。我的本已钻到地缝里的自信心,悄然地向外探了探头,试探着生出了些许希冀来。

  终于,最关键的时刻来临了。上戏的老师坐到了我面前,让我谈谈自己的成长经历,谈对一些事情的看法。我当时就谈了起来,自信心的略微抬头,使我把迟疑和胆怯都暂时抛开了。我就讲了自己的生活,讲了自己对生活的理解,都是绝对真实和坦率的感受。面对老师,就像面对了神甫一样虔诚。一个十多岁的少年,还没有学会撒谎和粉饰过往。

  当时我絮絮叨叨地讲起来,说起成长中的种种痛苦和挣扎。或许在一个成年人看来,少年时代是人生最无忧无虑的一段时光,但那往往是在他们告别了青春,历经了路途上的各样风雨和磨难后,回首之际,发出的"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一类的感慨。但在一个以现在进行时状态来生活的少年看来,少年时光总有一份苦捱岁月的苦楚。

  多年以后,当我读村上春树,读《挪威的森林》的时候,我才终于找到了成长路上的知音。其实,很多年少的人都有不愉快的经历。彷徨、无奈和感伤,是属于那一段的最常有的情绪。









































  我于是对老师说,生活中我最怕的事是考试,最怕考试成绩下来,要我父母签字的那一刻。我的一个非常要好的同学跟我讲,她总有一种想从教室四楼楼顶跳下去的冲动。我告诉老师这样的念头我也有过。明天要考试了,我知道这场考试自己肯定超不过60分,我于是会想,明天我就自杀。但我又实在没有勇气把自己杀掉,于是只好惴惴不安地继续活着。捱到考试成绩要公布了,我就又一次盘算,决心在考试成绩公布前彻底告别人世。

  我还说,试卷下来,要家长签字。我经常会模仿我爸或者我妈的笔迹签,第二天硬着头皮交上去。那种惶恐不安的日子过得呀。我还注意到,我身边的同学中很多人有这样的烦恼,他们可能生活得很优越,他们的父母可能也很宠他,但他们也一样会有种种的问题。

  如此说着,老师的脸色渐渐阴郁起来,像上海的阴雨天一样。他久久地望了我,眼睛里有关切,更有疑虑,还有一份担心。那神态在我是看来很有几分古怪,就像,就像小时时候生了病去医院,医生问过我病情之后,一边写病历,一边抬头再观察我一下。老师现在的样子就很像那给我看病的医生。孩子,你对生活太没有热情了。良久,老师慢吞吞说了这么一句话。

  老师总结得很对。我当时想,我确实对生活没有什么热情。

  那之后我就没有再从红榜上看见自己的名字。我知道,自己落榜了。

  没有考上上戏,在当时我并没有觉出什么大痛大苦,只是小小地在心里沮丧了一下。人在少年的时候,对待事情的态度,往往没有成年人那般理性。所以,也就没有那么多的牵肠子挂肚的反思,说搁下也就搁下了。

  上戏的考场外,几个和我一样的落榜少年相跟着走出校园。并没有人痛心疾首,大放悲声。但都一律地蔫头耷脑,少年人总还是好胜的。何况眼前的残局总是痛痒相关,让人有几分不甘心。

  一个伙伴提出了自己的建议,说不如大家同路,一起去北京电影学院碰碰运气。旁边的伙伴应和着,说上戏对南方的学生不感兴趣,见多了咱们这样的了,它更愿意招北方的学生,演话剧的那种。

  当时我并不知道,这小伙伴的话其实也不无道理。当年,王志文也是在考上戏失利后去了北京,结果才花开两朵,另表了一枝的。

  但那时我不知道这些,只是简单地想,反正已经从家里出来了,那就再去考一次吧。但是真就要去北京了吗?北京在我看来是多么遥远的地方啊。并且,在南方生活了这么久,乍一下说要去完全未知的北方,真就有了几分莫名的慌张。

  但他们还是说服了我。于是,说走就走,随了另外六名小伙伴,我们就上了一趟上海开往北京的列车。

  我们七个人的行囊里都所剩无几,就大家凑钱,买了一张卧铺车票。靠着这张卧铺票,我们死缠烂磨才混上了车。七个小伙伴里,我是身材最瘦小,最不起眼的一个。一路上,大家挤靠在一起,谈天说地,很是知心和友爱的一群。

  暮色降临,火车在田野上奔驰。车窗外,黑沉沉的田野渐渐朦胧起来,偶有远处的灯光一闪而过。未来会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又都会变成什么样的人呢?

  火车咔哒咔哒地震响着,前面的路还很长很长,不可知的别样的生活,像是正蜷伏在某一处等待着……

  暮春的一天,北京电影学院的教学楼前,招生考试已经到了最后一天。

  七个衣衫纷乱的南方少年一路奔进北京电影学院的大门,不用人指点,径直就找到了招考报名处。

  报名处的门口横了张桌子,一位女老师正低着头在张纸上写着什么。我们走上前去,一切和去考上戏时一样。

  我挤上前,大大方方对了那女老师说:"老师,我什么也没有带,没有介绍信,也没有照片……"

  女老师头也不抬,很干脆地回了句:"那你来干什么?我们这是最后一天了,你走吧。"说这话的当口她抬起了头,目光很随意地扫向我。

  这是一双很犀利的女人的眼睛,目光锐利而果决。它直直地望向我,在我的脸上停留了足有几秒钟。

  于是,那双眼睛里开始慢慢浮上了另一种东西,像有个小火苗在里面点燃了,一点点亮了起来。那小火苗在我看来并不完全陌生,喜欢我的人眼睛里都有。

  迎了这双越来越亲切的眼睛,我并不紧张,大胆地迎视着它。

  "你叫什么名字?"女老师随手递给了我一份报名表。

  自这一刻起,我的命运彻底改变。

  不久,同来的六个小伙伴又一次带着失望离开了。北京电影学院,向我这个来自杭州的瘦小的女孩子打开了一扇友善的窗。

  很多年来,在我上了电影学院,在我以后一部接一部戏地演起来的时候。当年的报名处,那女老师抬了头望向我,她的眼睛布上温情的小火苗的一瞬,总是像电影中的经典画面般令我久久回味。那双眼睛的特写,永远定格在了我的记忆深处。

  那是属于我的经典。

  这位女老师,就是我电影学院表演系92班的班主任--朱宗琪老师。

  考试中,二试、三试,朱宗琪老师一直把我安排在她任考官的考场上。

  在舞蹈课的考场上,宽旷的大教室里,一声令下,所有来应考的孩子都按要求学蛤蟆跳,有的人还一边跳一边嘴里发出"呱呱"的欢叫声。

  一张长凳上的人都去表演了,我却下不去。要我学蛤蟆,我无论如何迈不动腿。长凳子只留我一个人那么一动不动地坐着,直眉赤眼地看了别人欢蹦乱跳。

  我的不合群和执拗,掩饰不住的,就那么完全暴露在了老师们面前。

  要求唱歌的时候,我唱了。是当年流行的电视连续剧《编辑部的故事》的主题歌。"投入地爱一次,忘了自己……"那一刻,我确实投入了,尽管歌声并不优美,带着一份少年的稚嫩本色。

  令我完全没有想到的是,在那一批考生中,我的专业课成绩竟然考了第一名。

  我知道,是她,亲爱的朱宗琪老师!她是上帝派来的拯救和帮助我的人!

  我的班主任朱宗琪老师留着一头干练的短发,走起路来风风火火的,说话干脆而直接。她抽烟,抽烟的样子很豪迈,很男人气的。第一次见她抽烟,着实把我吓了一大跳,心说这个女人真厉害呀。我看见过她站在考场外骂人的样子,那样子很泼辣。

  朱老师写得一手好文章,字也很漂亮。在电影学院表演系任教的她,带出过许多很出息的学生。她给学生充分的自由,不是那种没事瞎关心你的人。

  当时就靠那一眼,她就坚决地把我留下来了。在考场上,她总是给我尽可能发挥的机会。

  不久,我就回了杭州的家,准备文化考试。那段时间,我从来没有如此投入地用功学习过。我让母亲把我锁在阳台上,在阳台上完全铺开了战场。吃饭的时候,母亲再开了门把饭递进来。而后,一整天除了上厕所,我几乎不离开阳台半步。

  当时家里很是支持我,特意给我请了家教。在家教老师的辅导下,我的复习更加条理和规范了。

  一天,我正在阳台上一个人温书。楼下忽然传来一阵自行车的响铃声,而后有人高声喊道:"袁立,三楼袁立的信。"会是谁呢,在这样的时候给我写信?

  母亲下楼去取来了那封信。是封来自北京的信,拆开来,一手遒劲有力的笔迹展开在我的面前:袁立同学,你好!我是朱宗琪……是朱老师。我的心倏一下热起来,一股子热流直往嗓子眼窜。我接着读到--我相信你一定能成为电影学院的一员,我在表演系92班等着你。

  朱老师说她在电影学院等我,在表演系92班等我。

  那一刻,我激动得简直要哭出来了。

  我终于没有辜负朱老师的信任,在那一年的夏天顺利考进了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

  朱老师的那封信,多年来我都一直随身带着,在我看来,人生里那份温暖的情感是值得收藏一辈子的。
yuanli.jpg

0

主题

897

回帖

1176

积分

金牌会员

热心会员

积分
1176
发表于 2006-3-2 05:16:56 | 显示全部楼层
剃短发有点不好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手机版|阿波罗网

GMT+8, 2024-11-8 03:26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