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明月:beyond_endurance:
公元前399年6月的一個傍晚,雅典監獄中一位年屆七旬的老人就要被處決了。只見他衣衫襤褸,散發赤足,而面容卻鎮定自若。打發走家屬後,他與幾個朋友侃侃而談,似乎忘記了就要到來的處決。直到獄卒端了一杯毒堇汁進來,他才收住話匣子,接過杯子,一飲而盡。之後,他躺下來,安詳地閉上雙眼,去了。
這位老人就是蘇格拉底,一位被世人褒貶不一、充滿傳奇色彩的歷史人物。
《蘇格拉底之死》
(The Death of Socrates by Jacques-Louis David, 1787)
蘇格拉底(希臘文:Σωκράτης,前469年─前399年)是著名的古希臘哲學家。出生於伯裏克利統治的雅典黃金時期,死於雅典的敗落時期。他出身貧寒,個性鮮明。父親是雕刻師,母親助產士。蘇格拉底主張,哲學的目的不在於認識自然,而在於“認識自己”。
青少年時代,蘇格拉底曾跟父親學過手藝,熟讀荷馬史詩及其他著名詩人的作品,靠自學成了一名很有學問的人。他提倡人們認識做人的道理,過有道德的生活。
蘇格拉底是柏拉圖的老師,他一生未曾著述,其言論和思想多見於柏拉圖和色諾芬的著作如《蘇格拉底言行回憶錄》。在邏輯學方面,柏拉圖的學生亞里士多德認為,蘇格拉底提出歸納論證,從具體實事中找出確定的論點,並注意一般定義的方法,對概念作出精確的說明。
* 謙遜的導師
蘇格拉底的哲學主要探討的是倫理道德問題。他以傳授知識為生,30多歲時做了一名不取報酬也不設館的社會道德教師。許多有錢人家和窮人家的子弟常常聚集在他周圍,跟他學習,向他請教。蘇格拉底卻常說:“我只知道自己一無所知。”
他認為,天上和地上各種事物的生存、發展和毀滅都是神安排的,神是世界的主宰;認為一切都是神所創造與安排的,體現了神的智慧與目的。
他提出了“自知自己無知”的命題,認為只有放棄對自然界的求索、承認自己無知的人才是聰明人。他反對研究自然界,認為最有知識的是神,知識最終從神而來。他因為這種認識和學說,被一些世人說成是在貶低自然科學的地位。其實從古今修煉界的觀點看,蘇格拉底那時就已經看到了內修和外求所帶來的結果足有天壤之別,以及上天與個人的關係。
蘇格拉底重視倫理學,是道德哲學的創始人、古希臘第一個提出要用理性和思維去尋找普遍道德的人。他強調道德是由理性指導的,“美德就是知識”──道出修德能讓人產生智慧這個天機。
* 智慧、獨到的思想言行
無論酷暑嚴寒,蘇格拉底都穿著一件普通的單衣,經常不穿鞋,對吃飯也不講究。但他似乎沒有注意到這些,只是專心致志地做學問,一生過著艱苦的生活。
蘇格拉底一生中經常和人辯論。辯論中他通過問答形式使對方糾正、放棄原來的錯誤觀念並幫助人產生新思想。有人說,蘇格拉底的一生大部份是在室外度過的,因為他常常在市場、運動場、街頭等公眾場合與各方面的人談論各種各樣的問題。他曾三次參戰,當過重裝步兵,不止一次在戰鬥中救助受了傷的士兵。40歲左右,蘇格拉底成了雅典遠近聞名的人物。
蘇格拉底的教學方式獨特,常常用啟發、辯論的方式來進行教育,從不給學生現成的答案。他用反問和反駁的方法使學生在不知不覺中接受他的思想影響。請看一個他和學生問答的有趣的例子:
學生:蘇格拉底,請問甚麼是善行?
蘇格拉底:盜竊、欺騙、把人當奴隸販賣,這幾種行為是善行還是惡行?
學生:是惡行。
蘇格拉底:欺騙敵人是惡行嗎?把俘虜來的敵人賣作奴隸是惡行嗎?
學生:這是善行。不過,我說的是朋友而不是敵人。
蘇格拉底:照你說,盜竊對朋友是惡行。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殺,你盜竊了他準備用來自殺的工具,這是惡行嗎?
學生:是善行。
蘇格拉底:你說對朋友行騙是惡行,可是,在戰爭中,軍隊的統帥為了鼓舞士氣,對士兵說,援軍就要到了。但實際上並無援軍,這種欺騙是惡行嗎?
學生:這是善行。
這種教學方法有其可取之處,它可以啟發人的思想,使人主動地去分析、思考問題、他用辯證的方法證明真理是具體的,具有相對性,在一定條件下可以向自己的反面轉化。這一認識論在歐洲思想史上具有巨大的意義。
蘇格拉底認為各行各業,乃至國家政權,都應該讓經過訓練、有知識才幹的人來管理,而反對以抽籤選舉法實行的民主。他說:管理者不是那些握有權柄、以勢欺人的人,不是那些由民眾選舉的人,而應該是那些懂得怎樣管理的人。比方說,一條船,應由熟悉航海的人駕駛;紡羊毛時,婦女應管理男子,因為她們精於此道,而男子則不懂。他還說,最優秀的人是能夠勝任自己工作的人。精於農耕便是一個好農夫;精通醫術的便是一個良醫;精通政治的便是一個優秀的政治家。他的這種認識,觸動了當時的一些奴隸主的利益。
* 浩然正氣面生死
公元前404年,雅典在伯羅奔尼撒戰爭中失敗,“三十僭主的統治取代了民主政體。”三十僭主的頭目克利提阿斯是蘇格拉底的學生。據說,一次克利提阿斯把蘇格拉底叫去,命令他帶領四個人去逮捕一個富人,要霸佔他的財產。蘇格拉底拒不從命,拂袖而去。他不但敢於抵制克利提阿斯的非法命令,而且公開譴責其暴行。克利提阿斯惱怒地把他叫去,不准他再接近青年。蘇格拉底對他根本就不予理睬,依舊我行我素。
後來,“三十僭王”的統治被推翻了,民主派重掌政權。有人控告他與克利提阿斯關係密切,反對民主政治,用邪說毒害青年,云云。蘇格拉底因此被捕入獄。按照雅典的法律,在法庭對被告判決以前,被告有權提出一種不同於原告所要求的刑罰,以便法庭二者選其一。蘇格拉底借此機會發表了懇切、犀利的演說:
“公民們!我尊敬你們,我愛你們,但是我寧願聽從神,而不聽從你們;只要一息尚存,我永不停止哲學的實踐,要繼續教導、勸勉我所遇到的每一個人,……我不做別的事情,只是勸說大家,敦促大家,不管老少,都不要只顧個人和財產,首先要關心改善自己的靈魂,這是更重要的事情。我告訴你們,金錢並不能帶來美德,美德卻可以給人帶來金錢,以及個人和國家的其他一切好事。這就是我的教義。……我是決不會改變我的行徑的,雖萬死而不變!”
“公民們!我現在並不是像你們所想的那樣,要為自己辯護,而是為了你們,不讓你們由於定我的罪而對神犯罪,錯誤地對待神賜給你們的恩典。……我說我是神賜給這個國家的,決非虛語。你們可以想想:我這些年來不營私業,不顧飢寒,卻為你們的幸福終日奔波,一個一個地訪問你們,如父如兄地敦促你們關心美德──這難道是出於人的私意嗎?如果我這樣做是為了獲利,如果我的勸勉得到了報酬,我的所作所為就是別有用心的。可是現在你們可以看得出,連我的控告者們,儘管厚顏無恥,也不敢說我勒索過錢財,收受過報酬。那是毫無證據的。而我倒有充份的證據說明我的話句句真實,那就是我的貧寒。……”
蘇格拉底在法庭上為自己所作的申辯詞中,以蔑視死亡的浩然之氣,一步步、一件件辯駁了法庭和原告強加在自己頭上的所謂罪名,陳述了事實的真相,揭露了對方的無知,使法官和原告處於真正的被告席上。他的每一句話都閃爍著智慧的光輝。結果,他被判了死刑。在監獄關押期間,他的朋友們拼命勸他逃走,並買通了獄卒,制定了越獄計劃,但他寧可死,也不肯違背自己的信仰。就這樣,這位70歲的老人平靜地離開了人間。
蘇格拉底無論是生前還是死後,都有一大批忠實的崇拜者和一大批激烈的反對者。他一生沒留下任何著作,但他的影響卻是巨大的。哲學史家往往把他作為古希臘哲學發展史的分水嶺,將他之前的哲學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作為一個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對後世的西方哲學產生了極大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