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环球时报报道,韩国《明日新闻》近日载文认为,与韩国和日本社会弥漫着强烈的名校情结一样,中国人对名牌大学有着异乎寻常的执着。对中国众多的家长和学 子来说,名牌大学已超出了学校本身的范畴,成为家长心目中孩子在未来竞争中获得成功的必备条件。许多家长由于对名校表现出了近乎失去理智的迷信,成为挣扎 在名校崇拜之路上的“奴隶”。
中国近期的一项调查表明,在3871名受访者中,55%的家长和学生称自己存在名校情结。对于上名校的理由,76%的人认为那里的学习环境更优越,68.1%的人认为毕业后更容易找到好工作,49.4%的人认为,进了名牌大学毕业后可以赚更多的钱。
在中国,每年至少有500万人参加大学入学考试,报考名牌大学的竞争非常激烈。以北京大学为例,该校每年招生几千名,从招生名额和考生总数的比例来看,它的潜在竞争比例恐怕是世界上最高的,但这仍无法阻挡中国家长的名校梦。
名牌大学在中国很早就有,但是中国开始兴起名牌大学热却始于上世纪90年代。当时,中国启动了“211工程”,希望通过集中资金和人力扶持,在21世纪建 设100所具备世界一流水准的重点大学。尽管这一举措的初衷是提高中国大学的国际竞争力,但却拉大了进入重点大学名单的大学和非重点大学之间的差距,部分 重点大学依靠各种优势进一步确保了名校地位。由于大学有了重点和非重点的排位,中国便开始出现了重点大学升学率高的重点高中,继而出现了重点高中升学率高 的重点初中,甚至还出现了名牌小学,这无疑加剧了社会整体的等级化。
近来,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加上中国社会对学历的过分看重,使学生对名校趋之若鹜。学生们为了将来找到一份好工作而报考名校,学校的商业化气息越来越浓,这使大学使命之一的对人文精神的追求距离现实校园越来越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