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海归三年(一):回国 www.6park.com
首先说明我的看法:回国与否是个人的选择,我不吹嘘任何一种选择。每个人的背景经历价值观都不同,自然会有不同的选择。一个开放包容的社会应该允许各种价值观存在。我回国后过得不错,但是,我不希望我的经历成为诸如回国值不值得之类无聊争吵的谈资。 www.6park.com
不怕大家笑话,我很小的时候就想读博士,当教授,可能是因为喜欢读书吧。因此,在大学里工作我觉得非常舒适,真的是很喜欢。不过,坦率的讲,这也算巧合。我的许多博士班里的师兄都去了投行做research,我自然看着眼热。不料毕业那年正好赶上911,金融业不景气,各大投行纷纷裁人,research 部门首当其冲。所以我把找工作的主要精力放在大学的教职。在一所二流大学里做assistant professor,第一天上讲台,对着下面黑压压一片各色人等还真有点害怕,哈哈!不过我比较随和,也不为难学生,所以工作还算不错,学生评估也过得去。我感谢老天,最终指引我做自己喜欢的职业。 www.6park.com
那么我为什么想回国呢?主要有三个原因: www.6park.com
首先,我觉得自己做学问在那么多经济学博士中只能排到中上。留下来拼tenure,发paper自然是没问题,但是我觉得没什么意思,因为我看出我成就有限(相对于大牛来说,其实我做得还不错)。大家在读自己专业的paper时一定常有这样的感觉:那么好的idea我怎么没想到呢?或者:这一步太漂亮了,这个作者脑子怎么长的?学术生活就经常沉浸在这种喜悦中,但也免不了疑惑:自己和这些耀眼的群星比起来,自己太微不足道了!我当时觉得经济学里牛人那么多,paper就象牛毛一样,不少我一根,也不多我一根。但是,如果我回国,那么我所做的可就多了。大家别误会,千万别以为我想回去骗吃骗喝。我那时是真心想为中国做点事,哪怕把国际标准的经济学课程移植到中国,或者影响几个学生,开阔他们的眼界,不也是很有意义的事吗?百分之百的奉献和百分之百的自私都是不存在的。如果以黑和白定义,那么绝大多数人都是灰色的。那些吹捧留学人员“毅然”回国做贡献的文章固然让人恶心,不过我想老狼和校长在驰骋商场的时候,有时也想为国家做点什么吧?这样,我觉得我回国可能对自我价值的实现更有帮助。我说这些,是想提醒大家:我是一个普通人,有私利,但也有热情。 www.6park.com
第二个原因和我性格有关。我这个人兴趣广泛,音乐、摄影、书法什么的样样都通,样样不精。对于非天才来说,广则意味着不精,这也许是我不能在专业上成为大牛的原因吧!在国外的几年里,我到处旅游,爬山,滑雪,听音乐会,看musical,然而我还是很怀念中国的文化,中国的风土人情。更重要的是,我在国外时间不长,五年而已,感觉交不到知心的朋友。车肥马,衣轻裘,与朋友共,弊之而无憾――我喜欢子路的生活态度,但是这种生活在国外我没有机会经历。虽然我和老外混得很开,常常一块去party,去club玩,但总是觉得有点隔膜。我经常上国内的最著名的摄影网站:色影无忌,看到网友贴的云南西藏的照片,看到江南水乡的风情,真的恨不得立马回国。 www.6park.com
最后的原因恐怕是很多男生所共有的,就是个人问题。在国外谈了两个女朋友,最后我发现我实在受不了女博士了!这个问题打住,免得引起争吵。 www.6park.com
所以,当有一个偶然的机会来临,我立刻动身回国了。工作性质没变,还是在大学教书。 www.6park.com
海归三年(二):我眼中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育 www.6park.com
就这样,我回来了。至于说有人选择做海鸥,两边跑,其实这也是不错的选择。但是这不适合我,因为这样的人一般都是40岁左右,有家小,有资历。我还年轻,愿意在国内挥霍我青春的尾巴。 www.6park.com
虽然留学期间每年都回国,但是彻底回来的感觉还是不同。走在国内的校园里,看着周围清一色的中国脸孔,听着喇叭里国内的流行音乐,心里的兴奋紧张就象当年刚出国一样。不过诸如回国观感之类的文章太多了,我就不废话了。 www.6park.com
这里我说说我眼中的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育,包括金融,会计,管理等相关学科。 www.6park.com
在我看来,中国的社会科学研究正在走自然科学研究二十年前的道路。今天,在各个高校,你能在Nature,Science上发文章,你就是公认的牛人。然而在社会科学领域,我们还是能听到这样似是而非的论调:“国外理论不能适用于中国”,“论文多不证明你有水平”,“某某牛,他没论文,但是他有思想”,等等。但是这只是表面现象:虽然很多人对国际社会科学刊物抱着酸溜溜的态度,但是所有像样点的高校的经济系和商学院,都把在国际刊物发表论文作为头等的大事。十多年前,由南京大学发起,全国高校掀起了SCI运动。虽然这种对SCI,以及impact factor的片面追求,带来了许多副作用。但是,这种做法逼迫国内的理工科研究人员把自己的论文规范化,使得大家努力出paper,在我看来功远远大于过。类似的,现在国内的高校开始重视SSCI(social science citation index)。我预测,就象自然科学领域一样,国内的经济管理等研究人员,会在十年内在国际二三流期刊中一展身手。大家不要笑话,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这就是了不起的成就!因为几十年来,国内的社会科学研究完全和国际脱节,几乎是零!在国际上的地位远远比不上我国的自然科学。 www.6park.com
那么,作为接受过完整经济学博士教育的人,回国后真的有用吗?很多人都说:国外理论都是数学模型,不符合中国国情,blah blah。我烦透了这种不学无术的腔调。我常常和学生举这么一个比方:美国的工程师根据力学原理在密西西比河上造一座桥,一个呆子把所有的参数copy来在黄河上造桥,结果桥塌了,他高呼:牛顿力学不适合中国!我觉得我回国能做的工作之一就是改造这样的呆子。 www.6park.com
和中国社会的基本特征一样,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把中国的比较优势发挥得淋漓尽致。在追赶国际水平,规范化的过程中,几乎绝大多数国际刊物中的 empirical研究都会在5年之内被国内的研究人员用中国的数据复制,但是做法和过程还是比较粗糙。大家看:这是不是很象中国的制造业?这是中国追赶国际水平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和中国的人力资源特征一致,低水平的复制已经迅速展开,激烈的竞争使研究人员开始追求创新与突破。这个过程的迅速着实让我大吃一惊!当我刚回国时,国际期刊还乐于发表一些Chinese evidence的文章,现在已经不行了,必须要求你的文章对经济学作出普遍意义上的贡献。和中国的制造业一样,中国的经济学管理学研究以大量廉价的劳动力为基础,发挥中国人善于模仿,肯钻研的特点,先以数量上的优势开始,然后逐步提高质量。 www.6park.com
国内的经济学教育已经成了气候,原来马列经济学已经被压缩到一角,完全被边缘化了(近几年中国有向左转的趋势,局部有反弹,在以后会详细讲)。和自然科学不同,经济学金融学管理学的教学不需要仪器设备,懂点数学,拿本国外的教科书,很快就能知道点大概。因此虽然教学质量不高,但是推进的速度非常快。另外,国际主流的教材几乎都可以在国内买到,有翻译的,也有影印的。因此,如果国外的中国经济学者要想象以前一样,靠着经济学ABC来国内高校忽悠,已经很难了。 www.6park.com
那么国内的经济学研究教育和国外的差距在哪里?我的回答是,和几乎任何一个学科一样,最大的差距是教授,其次是博士生,其次是研究生,最后是本科教育。这是由我国的科研整体水平落后决定的。 www.6park.com
这一篇是感想,因此比较虚。接下来我会具体谈谈国内高校经济学科的具体情况,比如大家关心的career path,funding,人际关系等。最近经济学家的名声不太好,我还会在另外的篇目里专门谈谈我的感想和分析。 www.6park.com
最后,香港的社会学研究者丁学良说,内地称得上经济学家的不超过5个。我PhD新鲜出炉,当然不在此列。不过,我要说:和我钦佩的前辈学者,象顾准,吴敬链一样,我为现代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作出过自己的贡献,没有曲学阿世,我心里认为自己是经济学家,并以此来要求自己,我为此自豪。 www.6park.com
海归三年(三):在大学工作 www.6park.com
前面说过,我喜欢在大学里工作,喜欢这种生活方式。这篇主要回答功夫王的几个问题。当然我只了解经济类专业的情况,虽然有一定的代表性,但是没有普遍意义。 www.6park.com
国内大学大规模招收经济专业海龟始于北大,其他大学逐渐跟进。以今年一月的AEA,AFA年会来讲,我知道至少有以下几所大学到年会上招人(在AEA, AFA年会上招assistant professor是美国经济学金融学专业的传统):北大,清华,上海财大,上海交大,厦门大学。国内大学的海外招聘逐步走向正轨,在程序上已经和美国大学非常类似了:看简历,推荐信,代表作;挑选面试人,在AEA,AFA年会上接触;邀请来学校作报告,决定聘用与否。至于直接招聘教授级别的,那就基本上是双方的互相了解,讨价还价了。这其实和industry招人相象:entry level走程序,海选,senior level要靠猎头。 www.6park.com
和美国大学一样,不管你的博士论文再出色,学校多牛,刚毕业的博士只能从assistant professor,也就是国内的讲师这一级别干起。不过,这只是就我熟悉的几所学校而言,如果你去差一些的学校,可能bargaining power更大。 www.6park.com
至于薪水,当然不能和美国比,每个学校也不同。如果是纯经济专业的,美国的教职起薪也就六万美元左右。如果是金融专业的,美国商学院这几年的起薪节节高,好一点的商学院都在十五万美元上下,那么即使考虑了人民币的购买力,国内的薪水还是远远比不上。我总结一下我所了解的各高校开出的薪水,不一定准确:北大4万美元,清华5万美元,其他几所3万美元。以上都用人民币支付,不包括住房补贴。这个薪水对经济专业还是很有吸引力的,对金融专业就未必。另外,美国的许多管理专业博士工作并不好找,这种收入对他们也是很不错的。 www.6park.com
工作其实和在国外大学区别不大,主要就是写论文,教书。在论文方面,国内高校招海龟当然是希望能在国际刊物发文章。回国后再要在美国期刊发表论文,难度陡然增大。不过,只要努力,一般还是没问题的。有趣的是,许多学校都列了一份国际期刊表,只能在单子里的期刊发,这在国外不多见。我的理解是,这种做法在中国的经济学科刚起步的阶段非常有必要。 www.6park.com
那么赚外快的机会呢?和industry的联系呢?如果你愿意,机会很多。但是很多象我一样的年轻海归不愿意,因为这样会耗费大量的精力,影响科研。出去演讲,咨询,担任各种职务,那是当了教授后的专利。至于派系斗争,离青年教师其实很远,你如果不感兴趣,大可躲开。有人的地方就有政治,和国外没什么两样,顶多是程度上的区别。在大学里工作,最重的分量就是你的论文。有了牛paper,什么都好办。 www.6park.com
总之,国内的经济类学科的教研在迅速正轨化,至少在几所顶尖的大学里,很多制度和国外已经非常相似了。其他的大学也在逐步跟进。在这样的背景下,国内招人的标准也开始越来越高。对许多经济类专业的留学生而言,一个两难的问题是:如果毕业马上回国,意味着放弃了学术上炉火纯青的机会,但是如果过几年,等好论文都出来了再回国,你会发现国内招人的标准又比几年前提高了!这种情况,确实让许多人很难选择。 |
|